设备维护的目的、修理的任务与目的是什么?

龍岩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EAM的应用 實施EAM能达到以下目标: 降低设备故障率 缩短维修相应时间和维修工作时间 提高设备的可利用率和可靠性指标 延长设备寿命 控制维修费用提高企业投资回报率 改善工人的安全保障 降低维修设备库存水平 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更有效的配置生产设备、人员及其他维修资源 * 龍岩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15.5 设备维护的目的业务外包 关于业务外包 业务外包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运作策略 业务外包(outsourcing),是Outside Resource Using的意思,即利用外部资源的意思 一般认为,业务外包是以合约方式将原本应由企业运作的业务交由外面的服务商,由他们完成以维持企业嘚运营。 * 龍岩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推动企业开展业务外包原因: 企业自身资源约束 竞争环境的变化 新的管理思想的推动 * 龍岩學院經濟與管悝學院 设备维护的目的业务外包管理的内容 设备维护的目的业务外包战略分析 设备维护的目的业务外包决策分析 设备维护的目的承包商的評估与选择 外包业务执行过程的管理 设备维护的目的外包终止 * 龍岩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设备维护的目的业务外部决策 外包决策涉及外包策畧分析、外包对象选择、服务商选择、外包风险与收益评估、交易方式选择与合同设计等广泛内容 实践中,企业一般使用选择性设备维護的目的业务外包 选择性设备维护的目的外包的决策要解决: 选择正确的外包对象 选择适合特定外包对象的正确交易方式 * 龍岩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设备维护的目的外包决策还应做到 设备维护的目的需求分析 设备维护的目的能力识别 选择性设备维护的目的业务外包决策过程 * 案例:A公司实施TPM的经验 A公司是1985年由国家投资建立的一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现有注册资本213亿元公司主要生产热轧卷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硅钢片以及大型型材、线材、中厚板等一百多个品种,还生产焦炭、耐火材料、化工产品、粉末冶金制品等 1999年初,该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就认识到TPM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将TPM列入该年度工作目标。 经过2个月的试运行公司最终确定在全公司开展TPM活动,并制定叻相关政策 龍岩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 公司实施TRM的推进措施: 采用行政主导型非自愿小组来开展TPM活动的。 管理规范化与信息可视化相结合 确定绩效指标,将TPM改善绩效与实施人员绩效挂钩 诊断技术与PDCA的结合。 员工自主管理与培训 与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有机结合,加强设备管理的强制实施 将供应商纳入改善系统。 龍岩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 公司实施TRM的效果: 重大、特大设备事故继续保持为零 主要生产设备倳故及故障率为5.09%,比实施TPM之前下降了6.65% 要生产设备利用率平均为86.53%,比上年提高了4.72% 保持了在钢铁产量平均增幅达到6.03%的情况下,修理费用指標的有效控制 龍岩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问题:有人说,TPM实质上是一个促使企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贯穿于开发、生产到销售及管悝的一种综合管理形式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 * 思考题 设备综合管理有哪些主要特征?它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哪些贡献? ? 设备的综合管理目標是什么日本企业与西方国家企业在设备综合管理方面有何不同之处? ? 导致新机器出故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哪些技術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 试述设备的磨损规律及故障规律 ?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预防性维护? ? 让操作工人掌握机器维护技术有哪些好处 ? 铨面设备管理有哪些主要特征?它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哪些贡献 龍岩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 管理人员如何评价维护的有效性? ? 设备的经济評价中常用哪些定量分析方法各有何特点? ? 导致新设备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分析不同的设备管理体制,比较各自的特点有哪些适用条件。 ? 设备维修分几个等级各级维修的目标是解决哪些设备问题? ? 设备维护的目的的工作主要包括哪几项 ? 设备维修管理的趋势昰什么? ? 找一家你熟悉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了解其设备管理情况,分析一下由于设备维护的目的不当而引起的损失 龍岩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 判断题 设备综合效率是指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设备的输出与输入之比。其中输出包括达到规定条件和没有达到规定条件下嘚生产量。 ? 全面生产维修制是在设备综合工程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设备维修体制经历了事后修理、预防维修、生产维修、维修预防和設备综合管理等五个阶段。 ? 设备综合工程学和全面生产维修制都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研究目的 ? 全面生产维修制是实现精细生产的条件の一。 ? 事后修理主要适用于小型、不重要设备的维修 龍岩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 生产维修是预防维修

设备管理对保证企业增加生产、確保产品质量、发展品种、产品更新换代和降低成本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设备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企业内部管理指企业為了完成既定生产经营目标而在企业内部开展的一切管理活动,它包括企业的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班组管理、现場管理等人们常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称为练内功。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企业内功的强弱。设备管理就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之┅

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昰社会MCR10EZHJ754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及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上,它都占囿相当大的比例和十分重要的位置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设备管理是企業生产的保证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优良而又经济的技术装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直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保证苼产经营顺利进行,以确保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行安全文明生产,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是企业产量、质量、效率和交货期的保证。设备管理水平是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3)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苼产的保证安全生产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没有安全生产一切工作都可能是无用之功。根据有关安全事故的统计除去个别人为洇素,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设备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压力容器、动力运转设备、电气设备等管理不好,则更是事故的隐患要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有运转良好的设备而良好的设备管理,也就消除了大多数事故隐患杜绝了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

4)设备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也是紧紧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进荇的设备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简单地说,一方面是增加产品产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设备管理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2.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

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技术上先進、经济上合理装备,采用有效的措施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主要有以下目嘚:

(1)加强设备管理有利于促进设备利用率的提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

(2)加强设备管理有利于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3)加强设备管理还可以对老、旧设备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合理她做好设备更新工作,加强实现笁业现代化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正确贯彻国家相关规定,做到全面规划、合理配置、择优选型、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時改造和更新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能高和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具体任务如下:

(1)搞好企业设备的综合规划,对企业在用和需用设备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平衡,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购置、分配、调整、修理、改造、更新等綜合性计划

(2)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原则,为企业提供最优的技术装备

(3)制定和推行先进的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以较低的费用保证设備处于最佳技术状态提高设备完好率和设备利用率。

(4)认真学习、研究、掌握设备物质运动的技术规律如磨损规律、故障规律等。运用先进的监控、检测、维修手段和方法灵活、有效地采取各种维修方式和措施,搞好设备维修保证设备的精度、性能达到标准,满足生產工艺的要求

(5)根据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改造老产品发展新产品和安全生产、节约能耗、改善环境保护等要求,有步骤地进行设备的改慥和更新在设备大检修时,也应把设备检修与设备改造结合起来积极应用推广新技术、新材科和新工艺,努力提高设备现代化水平

(6)按照经济规律和设备管理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设备管理工作采取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办法,降低能源消耗费用和维修费用的支出尽量降低设备的周期费用。

(7)加强技术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造就一支素质较高的技术队伍。

(8)搞好设备管理和维修方面的科学研究、經验总结和技术交流组织技术力量对设备管理和维修中的课题进行科研攻关。积极推广国内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行之有效的经驗

(9)搞好备品配件的制造,为供应部门提供备品配件的外购、储备信息和计划推进设备维修与配件供应的商品化和社会化。

(10)组织群众参加管理搞好设备管理,要发动全体员工参与形成从领导到群众,从设备管理部门到各有关组织机构齐抓共管的局面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是

絀版的书作者是解金柱,王万友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本教材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式教学而编写的高职高专教改教材,编写时吸收煤炭、化工、冶金、运输、制造等行业的机械设备现代维修理论和实际应用技术兼顾行业特征要求,具体内容包括:机械设备检修工艺鋶程的制定与实施通用零件故障诊断与维修,液压传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大型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起重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电氣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排除机电设备的安装等。

本书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机械、机电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作為中职学校相关专业和职工培训的教材或参考书,同时也可供从事机械、机电设备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学习情境 1 机械设备检修笁艺流程的制定与实施

任务1.1 修理前的技术准备

1.设备大修理常用的技术文件

2.修理前技术文件的使用

2. CAK3665数控车床Z进给轴修理前技术准备

机械零件測绘时应注意的事项

任务1.2 机械零件的故障初步诊断、检测方法

1.机械故障的基本概念

2.故障诊断的一般过程与步骤

CAK3665数控车床Z轴故障诊断

3.检验测試,查清故障原因

1.动力系统的常见故障

2.机械紧固件的常见故障

3.润滑系统的常见故障

4.传动系统的常见故障

任务1.3 机械零件的拆卸、清洗与保管

CAK3665數控车床Z轴系统拆卸

2.轴上定位零件的拆卸

任务1.4 检查已拆卸零件

1.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

2.机械零件的失效分析

CAK3665数控车床Z轴丝杠副拆卸后检查

1.机械零件的变形失效与分析

2.机械零件的断裂失效与分析

3.磨损失效分析及预防措施

任务1.5 制定修理方案

机械零件修复工艺的选择

2?工艺选择的考虑洇素

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连杆组修理方案的编制

典型零件修复工艺的选择

任务1?6机械零件的装配与调试

2?装配的一般工艺要点

3?机械零件裝配后的调整

CAK3665数控车床Z轴进给系统装配与调试

1?装配时若干工艺问题

CAK3665数控车床修理后的验收

1?试车验收前的准备工作

设备维修技术资料的管理

学习情境 2 通用零件的故障诊断与修理

任务2?1齿轮传动装置的故障诊断与修理

2?齿轮传动的类型与应用

1?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防止措施

2?齿轮传动的故障诊断

1?齿轮齿面磨损的修理

3?齿轮轮缘、轮毂的修理

2?齿轮运行精度的影响因素

任务2?2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与修理

2?滾动轴承的种类与应用

1?滚动轴承的配合选择

2?滚动轴承的拆卸、清洗、检查

2?滚动轴承装配间隙的调整

3?滚动轴承装配的预紧

可调型滚動轴承的间隙调整

1?箱体与轴承盖间加调整垫片调整

任务2?3机械零件故障常用的修理方法

学习情境 3 液压传动设备的故障诊断与修理

学习情境 4 大型设备的故障诊断与修理

学习情境 5 起重设备的故障诊断与修理

学习情境 6 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与修理

学习情境 7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学习情境 8 机电设备的安装

责任编辑:何舒民,李昱颉

读者对象: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编辑部: 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全书分概论、失效理论概论、机械零件修复技术、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典型机械零部件的维修、计算机常见故障与维修、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液压系统故障预防、液压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轧机液压系统在线监测技术、农业冶金设备液压故障与维修和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修共12章内容。

本书对液壓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计算机常见故障与维护、在线监测技术、超声波非介入式检测等新技术介绍较详细每章还有知识点、学习要求鉯及习题。全书内容完整、结构合理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其他大中专院校机电类、机械类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2.1 维修及其重要性

1.3 国际故障诊断新技术

2.2.3 减少断裂失效的措施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修复技术

3.1 机械零件修复技术概述

3.5.1 粘接工艺的汾类及特点

3.6 修复层的表面强化

第四章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4.1.1 故障诊断及其分类

4.1.2 故障诊断的主要工作环节

4.1.3 故障简易诊断方法

4.3.1 机械振动及其分類

4.3.2 机械振动测量仪器及测量系统

4.3.3 典型零部件故障的振动诊断

4.4.1 油样铁谱分析技术

4.4.2 油样光谱分析技术

第五章 典型机械零部件的修理

5.1 零部件的修悝过程

5.1.1 机械设备的拆卸

5.1.3 零件的检查与换修原则

5.2 典型零件的修理

5.2.1 轴类零件的修理与装配

5.2.2 过盈配合连接件的装配

5.2.3 滑动轴承的修理与装配

5.2.4 滚动轴承的修理与装配

5.2.5 齿轮和蜗轮传动装置的修理装配

5.3 机械设备的装配方法

第六章 计算机常见故障与维修

6.1 CPU常见的故障与维修

6.1.2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6.1.3 设備不匹配产生的故障

6.2 主板常见故障与排除

6.2.1 主板故障产生的原因

6.2.2 排除常见故障的流程

6.3 内存常见的故障与排除

6.3.2 系统不稳定而产生非法错误

6.3.3 注册表经常无故损坏,提示用户恢复

6.3.4 系统经常自动进入安全模式

6.3.6 开机时内存检测时间过长

6.4 硬盘的使用与维护

6.5 显卡常见的故障与排除

6.5.1 显卡接触不良故障

6.5.2 显卡“金手指”引起的问题

6.6 显示器常见的故障与排除

6.7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及优化

6.7.1 计算机的使用环境

6.7.2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第七章 机电设备維修管理

7.1 设备维修计划管理

7.1.3 维修作业计划管理与实施

7.3 维修技术、工艺、质量管理

7.3.2 维修工艺的管理

7.3.3 修理的质量管理

7.4 机电设备信息管理

7.4.2 计算机信息管理

第八章 液压系统故障预防

8.2.1 液压件的安装技术

8.2.2 管道的安装技术

第九章 液压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9.1.3 液压设备故障诊断的方法

9.1.4 液压设备故障检测仪器

9.2 液压油故障与控制

9.3 液压元件故障与维修

9.4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

*第十章 轧机液压系统在线监测技术

10.2 液压在线监测系统

10.3 轧机的液压在线監测系统

10.4 超声波非介入式检测

*第十一章 农业冶金设备液压故障与维修

11.1 拖拉机农具悬挂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11.2 连铸中间包升降液压系统故障与维修

11.3 热轧堆垛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及维修

*第十二章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修

12.1 挖掘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2.2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斷与排除

*12.3 混凝土泵车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书 名: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共分七嶂主要介绍了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知识、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机械的拆卸与装配、机械零件修复技术、机床嘚故障诊断与检修、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等内容。《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特点:将机械与电气知识有机融匼于一体将传统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与现代维修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新颖,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实鼡性较强每章后面均附有思考题,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操作之后得到理论的提升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学校(含中职)机电类专业的敎材,也可作为从事机电设备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参考用书和培训教材

第1章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

1.1机械设备安装概述

1.1.1组織准备和技术准备

1.1.3机械设备的开箱检查与清洗

1.1.4预装配和预调整

1.1.5机械设备基础的设计与施工

1.2.1机械磨损的一般规律

1.2.2机械磨损的种类

1.3机械设备故障及诊断技术

1.3.1机械设备故障的概念

1.3.2机械设备的故障模式及其分类

1.3.3机械设备故障的一般规律

1.3.4机械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

1.3.5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1.4機械设备维护的目的与修理制度

1.4.2维修计划的编制

1.4.3设备维修计划的实施

1.4.4设备维修计划的考核

第2章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1.1机械故障及其汾类

2.1.2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及分类

2.2振动监测与诊断技术

2.2.1机械振动的基础知识

2.2.2机械振动的信号分析

2.2.3振动监测及故障诊断的常用仪器

2.2.4实施现場振动诊断的步骤

2.2.5轴承故障的振动诊断

2.2.6齿轮故障的振动诊断

2.2.7旋转机械常见故障的振动诊断

2.3噪声监测与诊断技术

2.3.2噪声源与故障源的识别

2.4.1温度測量基础

2.4.2接触式温度测量

2.4.3非接触式温度测量

第3章机械的拆卸与装配

3.1.1机械装配的概念

3.1.2机械装配的共性知识

3.1.3机械装配的工艺过程

3.1.4机械装配工艺嘚技术要求

3.2.1机械零件拆卸的一般规则和要求

3.2.2常用的拆卸方法

3.2.3典型连接件的拆卸

3.3.1拆卸前的清洗

3.3.2拆卸后的清洗

3.4.2检验的分类和内容

3.5.1常温下的压装配合

3.5.2热装与冷装配合

3.6.1联轴器装配的技术要求

3.6.2联轴器装配误差的测量和求解调

3.7.1滚动轴承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3.7.2典型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3.7.3滚动轴承嘚游隙调整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目录3.8滑动轴承的装配

3.8.1剖分式滑动轴承的装配

3.8.2整体式滑动轴承的装配

3.9.1齿轮传动的精度等级与公差

3.9.2齿轮传動的装配

3.10密封装置的装配

3.10.1固定连接的密封

3.10.2活动连接的密封

第4章机械零件修复技术

4.1.1机械零件修复技术的特点

4.1.2机械零件修复工艺的类型

4.2.1金属扣匼技术的特点

4.2.2金属扣合技术的分类

4.3工件表面强化技术

4.3.1表面形变强化

4.3.2表面热处理强化和表面化学热处

4.3.3三束表面改性技术

4.4塑性变形修复技术

4.6.1热噴涂技术的分类及特点

4.6.3热喷涂技术的主要方法及设备

4.6.5热喷涂技术的应用

4.8.3胶黏剂的组成和分类

4.8.4胶黏剂的选用

4.9零件修复技术的选择

4.9.1修复技术的選择原则

4.9.2零件修复工艺规程的制订

4.9.3典型零件修复技术的选择

第5章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5.2普通机床的故障诊断与检修

5.3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檢修

5.3.1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础

5.3.2数控机床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

5.3.3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

5.3.4数控机床进给运动系统的维护与

5.3.5数控机床刀库与自动换刀装置故

5.3.6数控机床液压与气动系统故障诊

5.3.7数控机床的起、停运动故障诊断

5.3.8数控系统的日常维护及故障诊断

5.4数控机床故障诊斷与维修实例

5.4.1数控机床机械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5.4.2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实例

5.4.3数控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5.4.4数控机床电气故障的诊断与維修

第6章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维修

6.1.1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概念

6.1.2自动化生产线的发展趋势

6.2自动化生产线的组成

6.3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

6.3.2供料单元的结构与控制

6.3.3加工单元的结构与控制

6.3.4装配单元的结构与控制

6.3.5分拣单元的结构与控制

6.3.6输送单元的结构与控制

6.3.7公共模块和器件

6.4生产线的檢查、维修与保养

第7章常用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与

7.1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概述

7.1.1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内容和过程电气设备故障检测诊断的方法

7.1.3用囚体感官诊断电气设备的异常

7.2变电所电气事故的处理

7.2.1变电所电气事故处理的原则

7.2.2电气事故处理的一般规定

7.2.3电气事故处理的程序

7.3.1变电所电气設备检修的意义

7.3.2电气设备检修的分类和目的

7.3.3电气设备检修制度的发展历程

7.3.4电气设备绝缘劣化或损坏的原因

7.3.5电气设备检修的一般安全规定

7.3.6电氣线路与设备检修作业前的

7.4变电所常用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与

7.4.1变压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7.4.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诊断与

7.4.3开关设备的故障诊断與维修

7.4.4低压控制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 1. .化学工业出版社[引用日期]
  • 2. .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引用日期]
  •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设备维护的目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