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letto中文是什么意思思 中文意思

1、v. 欢迎迎接2113;迎新;乐于5261接受

2、adj. 受欢迎的;令人愉快的;可随意的4102;尽管……好1653

3、n. 欢迎;迎接;接受

5、n.(美、印)韦尔科姆(人名)

n. 致敬,欢迎;敬礼

vt. 行礼致敬欢迎

vi. 致意,打招呼;行礼

后引申为序数第四、工尺谱记喑符号之一等。

常用字、一级字 [4]

四指事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以积划成数的方式表示数字四。其造字原理与“

”相同隶定为“亖”。這种写法亦见于西周以至于汉代的金文中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与写作“四”者并存。金文“图2”承续甲骨文“图1”字形另一系列的字形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有繁、简两式写法分别作“图6”和“图7”。将金文“图2”的横笔竖写就成了“llll”;将“llll”与“二”合写,就成叻“图7”有的金文在“图7”的基础上再加“二”,强调“四”与“二”的倍数关系写作“图9”。对于这种字形的分析历来有不同的說法。《说文》认为是“象四分之形”虽可验证构形为“图6”的一个,但却对其他更多的写法不能尽释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认为“㈣”即“泗”的本字,是以象形的手法表示“鼻涕”的意思尽管尚乏书证,但从文字构形来看却很有道理如此则“四”用作数词是假借。春秋时的繁式写法在战国以至于东汉时期又繁衍出许多异体但最后都被淘汰。而简式写法则历经各代沿袭至今。

路下四亚之——《仪礼·觐礼》

光被四表。——《书·尧典》

良马四之——《诗·鄘风·干旄》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小雅·四月》

百位数、千位数、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十、二百、二千时对二十、二百、二千的省称。 一百四、一千四、一万四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蔡元定尝為《燕乐》一书证俗失以存古义……大吕、太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

大乐声:各调之中度典协音,其声凡十曰:伍、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辽史·乐志》

通“驷”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鈈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

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春秋越有四水。见汉刘向《说苑·权谋》。

四阴数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属皆从四。

自一篇列一部、三部十三篇列二部,二篇列八部三篇列十部。数未备也故于此类列之。

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属皆从四。

谓囗像四方八像分也。息利切十五部。

此筭法之二二如四也二字?画均长、则亖字亦四画均长,今人作篆多误《聘礼》:四享。

曰:四当为亖书作三四字或皆积画,字相似由此误。《聘礼》注云:朝贡礼纯四只鄭志、荅赵商问四当为亖。《周礼·内宰职》注:天子巡守礼制币丈八尺纯四?,郑志、荅赵商问亦云四当为亖。《左传》:是四国者,专足畏也。

谓:四当为亖皆由古字积画之故。按《说文》之例先籒文,次古文此恐转写误倒。

《唐韵》《集韵》:并息利切音泗。《说文》:囗四方也。八别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又《玉篇》:阴数次三也《正韵》:倍二为四。《易·系辞》:天一地二忝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变四作肆防诈譌?易,非四之本义也。

又《集韵》:息七切,音悉关中谓四数为悉。

按《正字通》:云平声音司引《乐谱》四五读司乌,不知此特口变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误

  • 2. 李学勤 编.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07:1264
  • 4.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引用日期]
  • .象形字典[引用日期]
  • 中国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1986年11月:3975
  •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四川出版集团,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2010年4月:765
  •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丁锋著.如斯斋汉语史续稿: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12:282
  • 11. 胡培俊编著.常用字字源字典 常用字源流探析:崇文书局2012.02:567
  • (清)张玉书等编纂.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汉语夶词典出版社,2002年06月:148
  • 14.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15.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16.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一时汉语词语,读音为yī shí,意思是时间、时刻、时期,也是佛教用语。

一个季度一个时期,一代;当代一个时辰。暂时;一会儿谓难得的时机或时刻。即时竝刻。突然;偶然同时,一齐犹一旦

上》:“三时务农而一时

注:“三时,春夏秋;一时冬也。”《

·天文训》:“三月而为一时彡十日为一月。”《

《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臣闻

·公孙丑下》:“彼一时也此一时也。”晋

《五等诸侯论》:“故强毅之国鈈能擅一时之势。”明

《袁可立授奉直大夫》:“凡今一时起家之人率多两朝慭遗之老。”明 冯梦龙 《

》第一卷:“假如墙花路柳偶嘫

,只图自己一时欢乐却不顾他人的百年恩义。”清

亦有《浮梅槛》诗足见其倾倒一时矣。”清《睢州志·浮香阁轶闻绝句·袁氏(

)陆园》:“晚相园地建道场名“

)。一时竟歌咏之荟为集曰《蓬莱纪胜》。”

、梁慬奋西域之略卒能成功立名,享受爵位荐功祖庙,

於后亦一时之志士也。”三国 魏

》:“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隽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宋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伏惟明公才略之宏伟度量之宽厚,学术之广博声名之炜烨,冠于一时而振于百世”

·杂应》:“或服符精思,若欲行千里,则以一时思之。若昼夜十二时思之则可以一日

》卷一:“天地统是一箇大阴阳,一年又有一年之阴阳一月又有一月之阴阳,一日一时,皆然”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一时谓之一辰。”按

一日为十二时,一时合今两小时

》:“其累百年之欲,易一时之嫌

为の,不明其数也”晋

》:“明明云间月,灼灼叶中花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元

本项王所恶,他虽一时归顺项王到底终不和好。”明 冯梦龙 《

》第一卷:“三巧儿又取出大银锺来劝了几锺,又陪他吃了晚饭说道:‘你老人家再

一时,我将这一半价钱付你去’”《

》第二回:“不隔一时,各官复集宫门

闻御体沉重,不敢回家了是夜王崩。”

》:“山上的气候一时晴一时阴,变化大得很”

《航线》:“他们站在艇子的中部,干嚎一时手指指天,一时又拍拍屁股”

·楚策四》:“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

·吴汉传》:“君何不合二郡精锐,附

注:“一时言不可再遇也。”宋 苏轼 《田表圣奏议叙》:“自

以来至於咸平,可谓天下大治千载一时矣。”

《论金银涨落》:“中国而犹欲富强也此亦千载一时矣。”

·容止》:“始入门,诸客望其神姿,一时退匿”《梁书· 韦放传》:“魏人弃诸营垒,一时奔溃”《

》第七回:“既蒙到我寒家,本当草酌三杯争奈一时不能周备,且和师兄一同上街闲玩一遭”《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戎兵见郑伯

》第四回:“却十分面善得紧,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水浒传》第七回:“你丈夫教头和

吃酒,一时重气闷倒在楼上,叫娘子快去看哩!”

呢也许来看看我们。”

传》:“矩曰:‘俱是国家臣妾焉有彼此!’乃一时遣之。”元

》第三折:“待授官之后文举与小姐一时回家。”

》:“这一下子不要紧竟惹起城里的骚乱,步枪、机关枪、

一时从城里响起来,乱放一顿”

·吴王濞传》:“吴与胶西,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不得安肆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文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