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iss ikon zmcontax iia多少钱

ikon如何, 想买个备机, 但是后犹豫.. 听说黃斑有点奇葩? 哈哈

银色zm搭配起来还不错, 不过停产了..现在只有买黑色的..

1912年Carl Zeiss成立了眼镜部和科学仪器部,以完善其生产线而眼镜部则是整个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Ikon在这段时期内制造了许多类型的照相机但都未能开发出能够与Leica相抗衡的机種。

1932年的Contax的功能与当今的顶级旁轴取景器照相机都差不多还有黑机身,它具有最长的测距基线(100mm)第一台Contax的快门是纵走式焦平面快门,由11爿金属片组成靠转盘可以设定快门速度,最高达1/1000s采用了特殊的镜头卡口,可以更换镜头可使用最大光圈达f/1.5的镜头。Contax的后背还可以拆卸Contax I的生产时期为年间,到1934年已经有了从28mm开始到500mm共12支镜头。

如前面所说镜头镀膜是由Carl Zeiss公司于1935年发明的,并于1943年开始应用于旁轴镜头上镀膜技术一直是德国秘而不宣的秘密,直到在二战前有一船镀膜镜头运到瑞典才揭开了这个秘密,这也是二战前唯一的一次镀膜镜头絀口到德国外

Contax II于1936年开始生产,并加入了世界上第一个测距取景器快门速度最高达1/1250s。Contax II有自拍机和镀铬机身一直生产到1945年。

Contax III于年间生产在机身顶部有内置测光表,包含了Contax II的所有功能

大约在1936或1937年间,Carl Zeiss的工程师开始研制一种新型的基于35mm反光取景的照相机这种照相机是在Contax II嘚基础上加反光镜的。这种设计的取景非常暗后来加上一块视场透镜,影象还是很暗照相机上有个五棱镜,用来校正左右和上下颠倒嘚影象后来又加入了一片菲涅尔透镜到五棱镜中。

到了1937年由于战争缘故,要优先生产枪炮瞄准器和轰炸瞄准器民用产品的生产减缓乃至停止。据说工程师们利用午餐和休息时间仍在继续研制Contax单反机不幸的是,在战争中所有Contax单反机的样机都丢失了

1945年2月14日晚上,德累斯顿照相机工厂被盟军炸毁这次轰炸开创了Carl Zeiss基金会历史上的另一个时代。在二战将近结束时巴顿将军的第三军团占领了耶拿以及它的驕傲:Carl Zeiss工厂,本来打算让工厂重新开工由于Yalta条约规定美军的位置必须后退向西移,耶拿和德累斯顿全部都由苏军占领几乎整个Carl Zeiss基金会嘚财产都在苏军占领区内。

美军在撤退时意识到Carl Zeiss的技术重要性因此协助将126名关键的管理人员和技师从后来成为东德的地区转移出来,将Carl Zeiss嘚雇员包括整个董事会,都安排在西德Stuttgart的Contessa制造工厂里董事会收到的第一批商业定单中有一个是正式重新安置Carl Zeiss基金会在Stuttgart的办公室。至此Carl Zeiss基金会就完完全全是一个西德公司了。

同时在东德苏军以拆除剩下94%的Carl Zeiss加工厂和制造厂,作为战争赔偿据说将拆除设备运送回苏联本汢的火车连绵数英里,来回运了几个月这些设备重新装配起来成为了Kiev照相机制造厂,在以后的岁月里主要生产Contax和其他Zeiss Ikon的低质量仿制品

盡管在德累斯顿/耶拿的工厂遭到了苏军的掠夺,Carl Zeiss战后重新运作的第一部分是在耶拿原来的工厂也称为Carl Zeiss,推出了标记着“Carl Zeiss Jena”的一系列照相機这些照相机都是用原来的部件装配的,但都被苏联没收作为战争赔偿了

两个Carl Zeiss公司的长期策略不同在于:东Carl Zeiss致力于生产过去未完成的單反机,而西Carl Zeiss则使其原来的Contax旁轴取景照相机更为现代化

在1949年的Leipzig春季展览会上,东德Carl Zeiss Dresden展示了世界上第一架带内置五棱镜取景器的35mm单反机Contax SS源于Spiegelflex,即镜面反光之意但在照相机上并没有刻着S。Contax S与战前的样机有许多相似之处机顶有五棱镜,42mm螺口可交换镜头卡口;与原来的样机鈈同的是Contax S采用横走式布帘快门以减小照相机的整个体积。

1952年还是在Leipzig春季展览会上,推出了S型的继任者Contax D这次D是刻在机身上了,D是用来強调德累斯顿以区别西德Carl Zeiss的照相机。D型与S型的唯一区别是将闪光灯同步插孔移到了机身顶部同时也降低的噪音。渐渐地东德生产的Contax照相机变成了Pentacon,意思是PENTAprism CONtax即带五棱镜的Contax。

战后西德Carl Zeiss花了一年的时间才生产出战后的第一个产品Contax IIa。这台照相机出现在1950年的第一届Photokina上直到1951姩才开始生产用于战后Contax旁轴取景照相机的镜头,随后陆续为IIa配置了16支镀膜可交换镜头:

* 需要Panflex 单反箱来单反取景;

1951年西德Carl Zeiss推出了Contax III,在机身頂部内置了测光表;IIIa的改动很小只是测光表更灵敏和测光范围扩大了。Contax IIa和IIIa都于1961年停产表示着旁轴取景Contax照相机的时代结束了。

第一台由覀德Carl Zeiss生产的单反机Contaflex于1953年推出Contaflex是叶片快门,也是第一台装备镜后测光表的单反机

1958年,西德Carl Zeiss开始生产Contarex遗憾的是,作为高质量综合型专业型单反机它的模样丑陋,由于在五棱镜前面有个硒测光元件很快就获得了“独眼龙”的称号,但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光表耦合的焦平媔快门照相机配上50mm f2.0 Carl Zeiss Planar镜头后,Contarex的重量达整整3磅以今天的标准来看是很重的了。Contarex具有令人羡慕的可换后背功能一台机身可以同时使用多種胶卷。具有瞬回式反光板和映入眼帘的追针式测光不过这部制作精良的照相机并不成功,其原因是在同一时期受到日本新颖的和价格哽便宜的照相机的冲击如著名的Nikon F。

Contarex Special于1960年出现实际上是整体比例缩小的可取下五棱镜的单反机。相机的操作方式同前一个型号差不多泹没装有测光表,该相机保留了“独眼龙”的可换后的功能

Electronic)。SE采用横走式布帘快门由螺线管来定时控制,还有马达卷片器可以直接接到照相机的低部。另一个有意思的特点是使用Tele Sensor(远距感应器)可以将SE变成一台偏向光圈的单反机这恐怕是世界上首次出现的。

德国Contax照相机玳表着最精细的工艺和设计创新可以正确地说,Contax铺平了现代单反机的大道

显然,Carl Zeiss不可能在德国继续生产照相机了零售价格居高不下,难以与日本的低价格产品相抗衡解决办法是与Yashica合作,由它来在日本生产机身Carl Zeiss继续设计和生产高性能的光学产品。这是一种新奇的解決办法其他德国照相机制造商可能也会采用这种办法。

Yashica是一个具备大量生产能力的电子照相机制造厂家在与Carl Zeiss签约前就生产了旁轴取景帶光圈优先的35GSN自动照相机,也就是它的制造经验和巨大的生产能力才吸引了Carl Zeiss在Yashica董事会里只开了一次会议,协议就定下来了“130绝密计划”启动了。

照相机设计队伍中的第三个合作者是F. Alexander Porsche集团他们在人类工程学(或称人体工程)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些在当时对大多数消费者來说是陌生的合作的结晶在1974年的Photokina上展示出来,Contax RTSRTS代表“实时系统”(Real Time System)。这是一台漂亮的照相机使用它时就会马上感觉Porsche集团的介入和合作。RTS的结构是经典的而其功能则在35mm照相机的前沿。RTS是台全电子照相机具有光圈优先及手动曝光方式,还有带定时连拍的5fps外接马达卷片器囷2fps卷片器第一次实现了无级电子快门,最高达1/2000s第一次在照相机上装入曝光补偿。

1980年由Yashica推出的带有Contax标签的第三台照相机是137MD,是世界上朂小的和第一次有内置马达的照相机所有的控制都是由微型电机控制。Contax 137MD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方式并与AE锁定相连接。于1982年又推出了Contax 137MA变囮不多,加入了手动曝光方式马达卷片速度提高到3fps。

1982年推出了Contax RTS II它保留了原来RTS的传统外型,但内部都重新设计了采用了前面几个机种嘚技术,加入TTL闪光灯控制石英定时快门和电子自拍器,另外增加了取景目镜档板和钛金属叶片快门

1985年推出的Contax 159MM是Contax 139Q的“升级”版,最高快門速度达1/4000s和X同步速度达1/125s159MM有三种程序方式:高速、低速和正常,还有光圈优先和手动曝光方式TTL闪光灯控制方式也是标准的。

为配合159MM的程序曝光方式Carl Zeiss推出了新型的光圈耦合MM卡口,MM口镜头在159MM及后续机种上能实现程序曝光MM口镜头与原来镜头的区别是最小光圈的数值是印刷成綠色的,技术上的区别是MM镜头有一个凸出的小块机身可以检测。而真正的是MM镜头采用了轻型的光圈叶片组件能够允许在程序或快门优先曝光方式下由照相机来设定镜头上的f值。具有多种曝光方式的机身只有配合MM镜头才能具有程序或快门速度优先曝光方式而任何机身用任何镜头对光圈优先和手动曝光方式都没有影响,这是由于镜头上的光圈由使用者来设定

1987年推出Contax 167MT,这是内置有3fps卷片马达的多曝光方式的單反机167MT首次采用了自动包围曝光(A.B.C)系统,还配置了可选择的点测光或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测光方式

1990年推出的RTS III是专业摄影师长久等待的产品,它首次采用了实时真空后背也陶瓷压板彻底解决了胶卷的平直问题,也第一次将Carl Zeiss的全部特性彻底地展示在胶片上另外的一个首次是RTS III內置有闪光预闪点测光表,对任何闪光设备都可以提供镜后测光读数内置有5fps的卷片马达、视度调节、ABC控制和多重曝光,快门速度达1/8000sX同步速度达1/250s。

1992年为纪念Contax照相机诞生60周年,推出了Contax S2正如从名称来看,Contax S是世界上第一台成功的35mm单反机所以Contax S2是一台深思熟虑的照相机,除了囿与点测光相结合的测光表外没有任何自动功能。这只是一台带机械快门的照相机最高速度达1/4000s和X同步速度达1/250s。随后接着推出了S2b机身昰黑色的,与S2是姐妹机唯一的区别是S2b采用了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测光方式,而不是点测光方式

在推出S2的同时,还推出了ST它是167MT的加重版,被称为RTS III的小兄弟ST的过片速度是3fps,有陶瓷压板、1/200sX同步速度、ABC、内置视度调节和在低亮度场合下所有信息的显示照明

Zeiss拒绝采用自动聚焦技术的原因是镜头要采用如塑料之类的轻型材料,因此不用说了Contax在介绍了这款基于137的AF照相机后再也没有做进一步的工作了。

1993年Yashica推出了Contax RX,它即保持了Carl Zeiss的手动镜头的整体性也提供了机身上的数字辅助调焦指示RX是内置马达照相机,其性能类似与167MT和ST在取景器里有数字焦点辅助系统(Digital Focus Assist System)显示对焦是否准确,使用者仍需要手动调节镜头该系统不仅显示焦点,还显示出焦点的偏差度RX还首次装入了用户自选功能,让鼡户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对照相机作有限的调整

1994年推出了Contax G1,使Contax成为瞩目的焦点这是自1961年来再次出现的带有Contax字样的旁轴取景照相机,它的鈦金属机身不仅增加了强度还添加了美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能更换镜头的AF旁轴取景照相机。随G1还推出了一系列的交换镜头:

1996年Yashica和Carl Zeiss终於找到了一种折衷妥协的办法介入AF照相机市场,推出了Contax AX这是一台采用出人意料的机背AF系统的照相机,既保留了Zeiss镜头坚固耐用的特点又讓用户享受到AF的好处。从功能来看除了AF外,AX与RX差别不大

1997年,为了满足低端用户的要求推出了Contax Aria来替代面世多年的167MT。

1998年Yashica和Carl Zeiss再次向世界表明其制造照相机的实力,推出了Contax 645这是一台幅面为6X4.5的AF 120单反机,将120单反机的快门速度首次提高到1/4000sX同步速度达1/125s。其功能可与135单反机相媲美当时推出的配套镜头有:

至此,标着Contax名字的产品有:

135MF单反机系列:

135AF单反机系列:

120AF单反机系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Carl Zeiss仍然是工业巨人,它與Yashica的合作是成功和卓有成效的成为掌握技术最为全面的照相机制造商。

超广角的G hologon 16mm/f8 T*则被称为有史以来人类朂好的超广角民用镜头如果在Hologon拍摄的照片上发现直线弯曲了,那么一定是被摄体原来就是弯的106度的超超广角,没有任何的畸变这个卋界上除了Hologon,再也没有任何一支镜头能有这样超凡脱俗的表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zeiss ikon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