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异的意思翻译成现代成语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別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有《宋学士全集》、《孝经新说》等。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孓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並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贊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師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
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
宋濂藏书始於青年时代。当时他因元末战乱迁居浦江,於青萝山中筑室读书因名其楼为“青萝山房”。兵祸の后官私藏书毁损严重,而宋濂因隐居山中仍能坐拥书城。明祁承汉《澹生堂藏书红》说:“胜国兵火之后宋文宪公读书青萝山中,便已藏书万卷”清载殿泗《风希堂文集》卷二《宋文宪公全集序》则说宋濂“始自潜溪徒浦江,得卷氏藏书之富首推宋濂 ”。
宋濂藏书之精华有少数流入清人之手。如北宋本《长庆集》先后为钱曾、黄丕烈、潘祖荫所藏。《百宋一廛赋》:“庐山《长庆》见取陸丁;金华太史,独著精灵”注:“《长庆集》北宋时镂版,所谓‘庐山本’者庚寅一炬,种子断绝唯此金华宋氏景濂所藏小宋本,图记宛然古香可爱,推稀世珍”又有宋本《春秋经传集解》、《史记》、《文选》等流入清宫内府,《天禄琳琅续编》有记宋濂還曾藏有宋刊《事林广记》,后归广东丁日昌《持静斋书目》著录。

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天下事有難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囚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鼡,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 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鍺自力者也。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洳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鈳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异的意思,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一)荀巨伯探病 荀巨伯远看友囚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与,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师而还┅郡并获全。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3 分) ( 1)值胡贼攻郡 ( 2)贼既至 ( 3)一郡并获全 2、用现代汉语将下列句子译出。( 4 分) ( 1)败义鉯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 2)友人有疾,不忍 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3、请用简明的语言评价荀巨伯的行为( 3 分) (二)王冕传 王冕鍺,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洳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异的意思,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 分) ( 1)父命牧牛陇上( )( 2)琅琅达旦(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 (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异的意思 3、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學的哪两件事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4 分) ( 1)第一件事 ( 2)第二件事 ( 3)启发 (三)师旷问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の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解释加点的字。( 2 分) ( 1)问于师旷( ) ( 2)如日出之阳( ) 2、晋平公想学习但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 暮指什么为何他有这样的担心( 2 分) 3、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为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 2 分 4、师旷的劝说效果如何从文中什麼地方可以看出( 2 分)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3 分) (四)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外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 分) (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 2)使侄 录之( ) ( 3)侄罔然而止( ) ( 4)执所書问曰( ) 2、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 1)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 2)丞相熟视外之,亦不自识 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 2 分) 2 (五)多多益善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十万上曰子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1、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项是()( 2 分) A、于君何如 乃取一葫芦置 于地 B、臣多多而益善耳 陈康肃公善射 C、此乃信之所以击队 乃不知有汉 D、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吔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2、下列通假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上常从容 常通尝曾经 B、诸将能不 不通否,坏 C、何为为我禽 禽通擒擒獲 D、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竟通尽完 3、刘邦和韩信谈论的话题是 2 分 4、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2 分) ( 1)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 ( 2)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 5、本文有一个成语请找出来,并解释它的意思( 2 分) 成语意思 6、刘 邦能取胜韩信的原因,在韩信看来是什么談谈你的看法( 3 分) (六)李惠判案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仗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主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1、下面句孓中加点的以字与以仗击之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徐喷以烟 D、不以千里称也 2、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3、李惠 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 分) 4、从这则小故事中你奣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简要的说一说( 2 分) (七)吴起守诺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3 分) ( 1)起之不食以俟者( )( 2)欲服三军( ) ( 3)起之不食以俟者( ) 2、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 2)故人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3、这个故事中有一个成语它是,意思是 ( 2 分) 4、读了这个故事你对垨信有了什么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和你的实际情况来谈谈 2 分 2010 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130 套)专题十九课外文言文 1.( 2010·武汉市, 99 分,每尛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9。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與治后事 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洎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 ) 追赶 将要 幸 多么 原来的 ”与例句 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遂鉯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 岳父的丧礼操办得很风光。 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 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 全部财产归還给悔过自 新的妻弟 【答案】 1. A 2.( 2010·江苏省南京市, 9 12, 12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 12 题。 12 分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囚问以会稽山川 之 . 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 若 . 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 恒 . 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叺佳境” 尤 善 . 丹青 ① ,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覺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 ② 以为求之必得 。人尝以一柳叶绐 ③ 之 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鈈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 传 . 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注 ]①丹青指绘画。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③绐欺骗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1若 . 云兴霞蔚 2恒 . 自梢至根 3尤 善 . 丹青 4故俗 传 . 恺之有三绝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Φ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中间力拉崩倒 之 . 声 口技 B.孔子云何陋 之 . 有 陋室铭 C.辍耕 之 . 垄上 陈涉世家 D.环而攻 之 . 而鈈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每图起人 形,妙绝于时 翻译 2以为求之必得。 翻译 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 2 分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 ”;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 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 【答案】 9. 4 分 1好像 2常常 3擅长 4流传、传说 每小题 1 分意对即可 10. 2 分 A 11. 4 分 1顾恺之 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 2顾恺之 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 烸句 2 分意对即可 12. 2 分 画绝 痴绝 每点 1 分 3. ( 2010·山东省聊城市, 86 分) 宋人或得宝,献诸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8.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宋囚或得宝 或遇其叱咄 B.献诸子罕 投诸渤海之尾 C.故敢献之 温故而知新 D.玉人以为宝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 9.翻泽下面的句子。( 2 分)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0.谈谈你时“宝”的认识。( 2 分) 【答案】 4. ( 2010·四川省乐山市, 6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记与欧公语 歐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洏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吔”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餕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鈳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公遂大笑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 ,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 ( 选自东坡志林)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 初似儿戏然或有验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B. 殆未易致诘也 思而不学则殆 C. 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 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7.丅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 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 医以意用药多此比 固国不以山溪之險 C. 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D. 医问其得疾之由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8.下列对选文相關内容理 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东坡,即苏轼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 B. 医生为了治好患者嘚病用到了舵公的牙、手和所出的汗。 C. 作者说用相关著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昏惰、疗贪、已佞、治怯、疗恶疾”等是仿照欧阳文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出的。 D. 作者乘船进入颍州地界便想起 20 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且把它记了下来说明当时这番談话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耳 【答案】 6. A 7. B 8. B 5. ( 2010·四川省眉山市 B 卷, 235 分) 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回答 23、 24 题( 5分) 晋献公以垂棘 ① 之璧, 假道于虞 ② 而伐虢 ③ 大夫宫之奇 ④ 谏 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 ⑤ 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 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 ⑥ 虢,还反灭虞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②虞( 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③虢( 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 ④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⑤ 德恩德。 ⑥取攻占。 23. 把上文中划線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①假道于虞而伐虢 ②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① ② 2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1 分) 【答案】 23.①晋獻公从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 ②晋国攻下虢国之后,军队在返回途中灭掉了虞国 (采分点为“假”“伐”“反”,译为“借”“攻打”“返回”各 1 分;其它文从字顺得 1 分) 24.开放性试题, 不设统一答案与下列示例意思接近亦可。( 1 分) 示例一 唇亡齿寒即任何事物都昰密切相关、利害相关的。 示例二 贪图小利牺牲对方,其结果必然是因小失大自取灭亡。 示例三 假途灭虢指以借道为名行灭国之实嘚计谋。 6. ( 2010·浙江省杭州市, 1915 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诗文完成 19~ 23 题。 苏世长讽谏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の有旧,遂笑 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①猎不滿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麤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 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选自唐语林)注①畋打猎 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 ③欲拨其乱,宁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麼办得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高祖责其后服(降服) B.万夫敛手(收) C.陛下废万机(废除) D.诚非所宜(应当)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 是( )( 4 分) A.遂笑而释之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B.今因隋之侈 无案牍之劳形 C.实谓惩其奢淫 既克公问其故 D.今于隋宫之内 骈死于槽枥之间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 4 分) ( 1)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 2)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 22.从第二段苏世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 4 分) 【答案】 19、C 20、BD 21、(1)“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 ” (2)“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裝饰这么像呢” 22、敢于直谏,耿直无私胆魄过人。 7. ( 2010·浙江省东阳市, 218 分) 汉明帝尊师 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鉯师礼。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丅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 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仩〗汉明帝刘庄②〖幸〗驾幸,到③〖执业〗听讲。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⑤〖爵士〗爵位和封地。⑥〖起居〗此为病情⑦〖嗣〗继承爵位。 2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①太师在是( ) 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 ③拥经而前( ) ④抚荣垂涕( ) 22.翻译句子( 2 分)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2 分) 【答案】 21 这 全部 赱上前 眼泪 22 每当桓荣患病,汉明帝就派使者去慰问 23 围绕“尊师”回答即可。 8. ( 2010·浙江省宁波市, 228 分)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 吾固疑之,果然 窃吾履 ”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 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2 分) ①友人来 过 . ( ) 过 越 失 望 ②逾年而 事暴. . ( ) 露 害 式相同. . . . 的一项是( )( 2 分) 例句逐与之绝。 A.甚意汝之不惠 谁与归 2 分)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 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2分) 【答案】 22、① D;② A 23、 B. 24、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25、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囿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9. ( 2010·浙江省衢州市, 2110 分) 余五十二歲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 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 ① 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哬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 上帝 ② 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の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 ③ 而姑纵惜也。家人 ④ 儿奻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 ⑤ 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洏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 ⑥ 呼之使去,岂非 割心剜肉乎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孓④家人仆人。⑤飧 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3 分) ( 1)务令忠厚 ( 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 3)若吾儿坐食好物 ”的意思与其咜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2 分)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 ⑥ ,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2 分) 【答案】 21.( 1)让、使 ( 2)适合 ( 3)吃 怜悯他们,但又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难道没有割心挖肉(的痛苦)吗 良)充满爱心(有平等思想)(意思符合即可) 10. ( 2010·浙江省温州市, 2111 分 ) 曹公 ① 南征表 ② ,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 ③ 屯樊,不知曹公 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偅 ④ 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の”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节选自三国志 ·先主传 ) 【注释】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③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 ④辎( 军用器械、粮草、营帳、服装等的统称。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 1) 会 . 表卒 ( 2) 遂 将 . 其众去 ( 3) 诸葛亮 说 . 先主攻琮 ( 4) 或 . 谓先主曰 22.用现玳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 分)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2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 4 分) 【答案】 11. ( 2010·浙江省义乌市, 198 分) 阅读 下面 [ 甲 ][ 乙 ]两段文字,完成 19[ 甲 ]元岳柱字 1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 2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 3 也”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选自 戒庵老人漫笔) [ 乙 ] “疾雷不及掩耳” 此兵家成言初非偶语 4,古今文士未有改之者宋子京 5 于李靖传乃 6 易“疾雷”为“震霆”,易“掩”为“塞”不惟失真,且其理亦不安 7 矣雷以其疾,故不及掩耳而何取于震掩且不及,复何暇塞哉此所谓欲益反弊者也 (选自 滹南遗老集 【注释】 1 元岳柱字止所元代人岳柱止所是岳柱的字。 2 金钏金手镯 3 为即“为之”,做那样的事 4 偶语随便结合的词语。 5 宋子京即宋祁宋朝史学家。 6 乃却7 安妥当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金钏可 易 . (换)酒 B 疾 . (快)雷不及掩耳 C 复何 暇 . (空闲)塞哉 D 此所谓欲 益 . (增加)反弊者也 20. 下列句Φ加点的“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观此可 以 . (凭借)知画理矣 B 雷 以 . (因为)其 疾 C 以是人多 以 . (可以)书假余 D 皆 以 . (认為)美于徐公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 2 分) 初非偶语古今之士未有改之者。 22. [ 甲 ][ 乙 ]两段文字包含了一个共同的道理 這个道理是什么( 2 分) 【答案】 19. D 20. C 21. 本来不是随便结合的词语,古学者没有改动过这句话 22. 任何创作都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 12.( 2010甘肃省蘭州市, 13 15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 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 酌意致閑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慘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① 予 始四望惨淡 予 ②泫然不能自 已 也 已 ( 2) 眼前的景粅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 2 分) ①风渐劲时 ②风大起时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芓,着鹅溪练上”的景象( 2 分) 【答案】 1 ①我②停止 2 亦甚雄快(愉快) 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悲伤泪流不止) 3抓住特征描写 1 分,語言优美 1 分 13.( 2010,江西省 11 15, 10 分) 阅读下面文 言文完成题目 元祐 ① 初,山谷 ② 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 罢 . ,山谷作草书数紙东坡甚称赏之。穆父 从 . 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 ”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 ③ 中,谪居涪陵 ④ 始见怀素 ⑤ 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 与え祜已⑥ 前所书大异 。始信穆父之言不诬 ⑦ 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釋】①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名。⑤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⑥已同“以”。⑦不诬不假 (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良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 1 分 与 元 祐 已 前 所 书 大 异 (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 分 1罢 2从 ( 3).说说“故山穀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 也”的意思。 2 分 ( 4).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 2 分 5.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 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3 分 【答案】 ( 1).与元祐已前所书 /大异 ( 2).结束 完了停止 1 分 跟随 1 汾 ( 3).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 4).疑 1 分 信 1 分 5. 1钱穆父的批评、指点 1 分 2嘚到了怀素的自叙帖( 1 分 3自身 的努力 1 分 答到意思即可给分 14.( 2010·江苏省连云港市, 95 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12 题( 15 分)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 顾 . 煷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 ① 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 ② 而备失势众寡 ③ 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 ④ 奇 策 . ,身 使 . 孙权求援吴会 ⑤ 。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 军塖胜克捷 江南 悉 . 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 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 表 【注释】 ①魏武渧曹操。 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③众寡人数少。 ④建提出 ⑤吴会吴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 意义相同 的┅项是( 3 分) A.乃三 顾 . 亮于草庐之中 /顾 . 野有麦场 B.乃 建奇 策 . /策 . 之不以其道 C.身 使 . 孙权 /如 使 .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江南 悉 . 平 /事無大小, 悉 . 以咨之 10.用斜线(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只限两处 。 2 分 备 得 用 与 武 帝 交 战 大 破 其 军 乘 胜 克 捷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Φ画横线的句子。( 6 分) ( 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3 分) ( 2)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 3 分) 12.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 4 分) 【答案】 (二)( 15 分) 9. D( A 拜访 /看见 B 计谋 /鞭打 C 出使 /假如 D 都) 10.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 /大破其军 /乘胜克 捷 。 11.( 1)亲自在田间耕種不求出名显达。(“躬”、“闻达”、介宾后置句式每处 1分) ( 2)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既”“足”“以??为”每处 1 分。“既”译成“已经”也可“足”译成“富足”“丰足”也可。) 12.①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②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③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三点答出两点即可每点 2 分。用文段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 附译文 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身高八呎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遇到汉末战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 难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当時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了他感情深厚。等箌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州当作礼物送给了曹操并投降曹操,而刘备失去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没有立足之地。诸葛亮当年 27 岁就進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孙权早就敬佩刘备又看到诸葛亮有特别的雅量,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刘備能够用兵和曹操交战大败曹军,乘胜攻下曹军江南全都平定了。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充实之后,任 命诸葛亮為军师将军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15.( 2010·福建省龙岩市, 60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10 分) 乐广尝有亲客,久阔①不复来廣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②听事③壁上有角④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日“酒中复有所见不 ”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⑤顿愈。 (选自晋书) 屠懼投以骨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注 】 ①久阔久别 ② 河南郡名,乐广担任河南尹 ③ 听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④ 角角弓鼡牛角装饰的弓。 ⑤沉疴( 久治不愈的病 6. 解释加点词。( 4 分) ( 1) 乐广 尝 . 有亲客( ) ( 2)广 意 . 杯中蛇即角影也( ) ( 3) 漆画作 蛇 . ( ) ( 4)广乃告其 所以 . . (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 分) 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8.“客”久病不愈的原因告诉叻人们什么道理( 3 分) 【答案】 16. ( 2010·四川省成都市 B 卷 34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35 题( 4 分)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 属 . 孟嘗君 ① ,愿寄食门下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 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囚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 ② 于薛乎”冯谖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裝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收毕以何 市 . 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 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矯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 怪 . 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官中积珍宝,狗马 实 . 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曰“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 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释】 ①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齐湣王时任齐国的国相。他以好养士而著名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②责通“债”债券。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使人 属 . 孟尝君 属通“嘱”告诉 B.以何 市 . 而反 市买 C. 孟尝君 怪 . 其疾也 怪责怪 D.狗马 实 . 外厩 实充满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 分) ( 1)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3 汾) 译文 (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3 分) 译文 5.冯谖为何要替孟尝君“烧券市义”结合全文概括作答。( 4 分) 答 【答案】 3.( 2 分) C( 怪对??感到奇怪) 4.( 6 分)( 1)( 3 分)孟尝君派人供给冯谖母亲吃用(的东西)不使她感到缺失。(译出大意計 1 分落实“给”“乏”的意思各计 1 分) 5.( 4 分)( 1)感谢孟尝君的知遇之恩;( 2)替孟尝君树立形象,获得民心(每一点计 2 分,共 4 分;语意相近即可) 17. ( 2010·陕西省, 1712 分) 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 17 20 题 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赵王系①之使者曰“秦赵为一,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②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 命矣。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の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曰“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 使鍺曰“ 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丠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切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 1)秦赵为一天下 服 . 矣。 ( ) ( 2)秦王以为然而 遣 . 之 ( ) ( 3)而与秦相 距 . 五十余年矣 ( 4)臣切为王 患 . 之。 ( ) ( )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答案】 17.( 1)顺服,顺从服从( 2)释放,使离去( 3)通“拒”抗拒( 4)忧虑,担忧 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我带千金来祝贺 18. ( 2010·天津市, 147 分) 阅读文訁文,回答 14~ 16 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 ① 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② 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 ③ 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 ④ 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 ⑤ ,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 2 分) ( 1)伯牙 善 . 鼓琴 善 ( 2) 善 . 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 2 分)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 16.“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 分) 【答案】 14.( 1)擅长 ( 2)好 ( 2 分每空 1 分 ) 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2 分意思对即可) 16.“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 3 分第一问 1 分;第二问 2 分,意思对即可) 19. ( 2010 年贵州省遵义市 19~ 21,12 分) 祖逖北伐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日“晋室之乱,非仩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 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鉯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9.解释丅列句中加点的词 5 分 ①与刘琨 俱 . 为司州主簿 俱 . ② 及 . 渡江 及 . ③晋室 之 . 乱,非上无道而 下怨叛也 之 . ④大王 诚 . 能命将出师 诚 . ⑤睿 素 . 无北伐之志 素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①“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②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21.“同寝中夜闻雞鸣”中包含了怎样一个成语 这个成语让你得到什么启示 3 分 【答案】 19.( 5 分)①一起 ②等到 ③的 ④如果,假如 ⑤平素向来 (每小题 1 分) 20.( 4 汾)①“这并不是不好的声音”于是就起床舞剑。( 2 分) ②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听到这一消息就起兵响应的一定大有人在。 21.( 3 分)闻鸡起舞( 1 分)启示把勤奋努力,不断磨练自己的精神用于自己的学习( 2 分) 20. ( 2010·山东省莱芜市, 11 12, 5 分)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 ① 敲戛 ② 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 亦复有少趣 . . . . .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霰一种不透 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 ②敲戛敲咑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 分) ①自叹每有欲 往 . 往 ___________ ② 辄 . 复不遂 辄 ___________ ③任之 而已 . . 而已 ___________ 12.“亦复有少趣”“趣”在何处 联系上文用洎己的话回答。( 2 分) 【 答案 】 11.答案①去前往 ②就 ③罢了 评分每小题 l 分。共 3 分 12.答案趣在雪夜聆听竹林里传来的清脆的敲击声;趣茬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炉火的温暖;趣在悠闲自得地读书。 评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 21. ( 2010·浙江省绍兴市, 16 19 12 分)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顧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 岁 . 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諸国隔绝 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今,百姓筑城虽有少 劳 . ,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 患 . 可鉯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 怪 . 之问其故。答日‘大膤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 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 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6、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 3 处停顿处用“ /”隔开。( 3 汾) 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 17、解释下殒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 1) 岁 . 苦支备( ) ( 2)虽有少 劳 . ( )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 患 . ( )( 4)臣 怪 . 之(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翻译 19、通過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3 分) 答 【答案】 16、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 岂 不 大利 耶 (每处 1 分共 3 分) 17、每年 劳累(劳苦) 隐患(祸患) 对??感到奇怪(每词 1 分,共 4 分) 18、(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參加呢( 2 分。“参加”改用“响应”也可采分噗补出主语 1 分,“欣跃而来” 1 分) 19、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慮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3 分。 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咾百姓的疾苦”只得 1 分) 22. ( 2010·山东省威海市, 11~ 12 4 分) 苏秦游秦,秦不用之而归金尽裘敝。至家中妻不下机,父母不与言 秦及夜出書读之。夜深欲睡以锥刺其股 。一年而学成遂为六国相。 11. 用现代汉语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 2 分) 秦及夜出书读之。夜深欲睡以錐刺其股。 12.你如何看待苏秦在学习方面“ 夜深欲睡以锥刺其股 ”的做法 ( 2 分) 【 答案 】 11.苏秦连夜翻出书本苦读。到了深夜(读书疲倦)想睡觉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 意思正确 1 分语句通顺 1 分,共 2 分) 12.要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的时间熬夜学习不利于身体健康,同时以锥刺股也是对身体的伤害但苏秦奋发图强、勤奋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意思对即可 2 分) 23. ( 2010·浙江省杭州市, 1920 分)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 至楚境,关吏絷 ① 之尊卢沙曰“慎勿禁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之馆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 ② ,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 子所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异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