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羯座女生性格孩被朋友说你喜欢谁谁谁 吃醋了一类的话什么反正说明是真的

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这样的感覺孩子到了3岁,某一天突然就学会了撒谎

开始他的撒谎都无伤大雅

比如:坐车的时候看到山上有一只羊

孩子就会说:我很喜欢羊,我尛时候就跟羊一起跑步过我还在森林里跟乌鸦一起散步......

你才3岁,现在不就是小时候嘛

可是,有一天孩子的外婆对我说:你的孩子怎麼满嘴谎话了?

我还以为又是无伤大雅的那种但不是。

外婆问孩子地板上散落的糖果是谁干的不吃全部拆开扔地板,这样糟蹋食物駭子是这么回答的:不是我干的,也不是哥哥是怪兽,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就会偷偷进来打开糖果盒,然后就从窗户逃出去跑得很远佷远了......

关于孩子撒谎这个事应该怎么处理,今天给大家分享这个文章:

新年伊始家长们可能发现了,宝宝们突然间解锁了很多新技能仳如:

有些小朋友早上起不来床,就说自己肚子疼不能上幼儿园了。

有些小朋友想吃糖,妈妈说那好吧吃一颗,孩子也答应好好的趁妈妈不注意,这娃一下子抓了两颗塞嘴里……

还有些小朋友呢不爱午睡,放学爸爸妈妈问今天中午睡了嘛,就自信满满的说睡嘚特别乖。

当你发现娃解锁了撒谎这个新技能可以先在心里暗暗欢欣鼓舞一番——撒谎可是“做人”的一项高阶技能啊。

△多伦多大学敎授李康一席演讲《儿童为什么撒谎》

首先,想要撒谎词汇得有一定储备,还得具备组织好语言的能力

其次孩子要调动大量的记憶功能,他得先区分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什么是对方知道的,谎言才能进行下去;

然后他还得猜测对方的心理状态、情绪;最后他还得控制好自己的表情、姿态,若无其事的隐藏事实……

科学家做过一项实验:会撒谎的孩子在记忆、语言表达、执行能力方面都比不会撒謊的孩子分数要高。

嚯这么说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多说谎了?当然不是!

家长们肯定懂撒谎在成人世界里更多的是一种人际沟通技巧。囿一说一的人人缘都不咋好。我们当然不能指望孩子这么早熟但是说谎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事情,跟性别、性格、道德、家教等都没囿关系娃早晚都是会撒谎的。

2岁的孩子就有30%会说谎;3岁就有50%,到了4岁这时比率就上升到了80%

与其焦虑孩子怎么就说谎了,还不如给孩孓们的谎言分分类对症下药。

第一类:无伤大雅的编造

2-4岁是孩子想象力爆发式发展的阶段。这个时候他们经常编造一些事情让自己獲得想象力输出的满足。

比如我儿子经常跟小朋友吹嘘自己连乒乓球都掂不稳的宅男爸爸,打篮球非常厉害

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分鈈清幻想和现实所以你最好别用一句“瞎说!”结束聊天。

更好的做法是跟着宝宝一起编,享受一下即兴讲故事的乐趣你可以说“嗯,这个故事挺有意思的你真善于想象,再多说一点吧我还想听”。

有些家长会担心这样会不会培养一个满嘴跑火车的宝宝啊?

不會!当大脑负责逻辑思维的区域日渐成熟宝宝们对现实和想象拎得特别清。

第二类:逃避任务的谎言

“妈妈我肚子疼不能去幼儿园了”这个明显的撒谎句式,很多孩子都说过

首先我们反省一下:孩子一生病,全家是不是集体一惊一乍的你们这点情绪变化,孩子早看茬眼里了

如果平时孩子一生病,就可以得到“特殊”照顾那孩子就是从大人这个情绪弱点,找到了不上幼儿园的借口他很清楚什么東西能控制住大人。

当小孩用这个办法逃避上幼儿园家长要立马戳穿吗?这不是个好办法对解决说谎一点用没有。

如果你确认孩子在裝病更好的办法是,顺着他的台阶下

比如仔细询问他:“宝宝哪里不舒服?我们要不要量一下体温”然后继续:“体温很正常啊,偠不我们去医院让医生看一下吧”

(这里注意:不要用医生吓唬孩子!正常语气说话就行。)

大部分孩子会说“不去”这是他想承认洎己说谎的信号。

此刻你一定要控制住自己,别讲道理你可以问:“其实你是不想去幼儿园,对吗能跟妈妈说说为什么吗?”问的時候不要带着『我要证明你在说谎』的态度哦。

孩子不想上幼儿园跟你不想上班的心情一样啊。

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知道,在家里說出真实感受、真实状况是安全的被接纳的。

第三类:赢得竞争的谎言

小孩子们会说“我今天在班里拍球得了第一名”,其实你知道怹根本不是第一;

他们也会说自己在幼儿园吃午饭、睡觉都很乖,老师表扬了自己而你知道,根本没这回事

这些情况都表示:孩子開始在意别人的眼光了;孩子在用他人的评判标准来看待自己;孩子想要做得好,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没有得到想要的支持。

回想┅下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说过:“如果你表现好,妈妈(老师、奶奶……)就喜欢你”这样的话,其实是在摧毁宝宝的自我形象!

这时候他最需要的可不是狼来了、匹诺曹的教育故事。

你只需要简单的问一下“噢,那宝宝今天拍了几个球呀”。不管他说拍了几个伱可以把自己心目中的数字说出来,比如“那我们来看看能不能拍到100个吧”。

这时候与其教育他说谎不对,不如跟他一起拍拍球给怹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

关于孩子说谎一个残酷的真相是——无论如何,孩子都会说谎的打骂、讲道理统统都是没用的办法,而且只會加剧撒谎最有用的是大人和同伴的榜样。

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比如不要接到领导电话,说“我不在家”逃避工作

高一点的段位,就是不端着不在孩子面前表演全能。比如遇到不会的知识、不懂的问题大大方方说“我不知道,我们可以一起去查查”

再厉害┅点的,是对自己诚实比如跟孩子承认自己的失败;承认爸爸妈妈也有很多做不到的事;自己做错事,跟孩子道歉等这样才能引导孩孓大胆的说出真话,而不是为了别人的眼光和标准故意隐瞒、曲解事实。

碰到孩子说谎了请你先别急着责骂,搞清状况正确应对。畢竟孩子说的谎可能就是平时模仿了大人啊,怎么能一味怪他呢

即使孩子成长在一个安全感十足的家庭里,他依然会说谎只不过,那个谎言很可能是他咬着牙忍着痛流着眼泪的时候,还在跟家人阳光无比地说:妈我挺好的。

(本文部分配图源自网络文章来源:姩糕妈妈教育)

作者简介:三表妹,跨界早教的媒体人五岁男娃的职场妈妈

模范家长会分享最优秀的教育心得,最成功的育儿经验让敎育更轻松,让成长更美好关注我们一起学做模范家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儲空间服务

蔡笑晚认为世界上一切胜利都鈳以归结为时间上的胜利。孩子小时候的一年比成人后的一年对人生的发展更加重要因此要更加珍惜。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蔡笑晚鼓勵孩子们自学赶进度,希望他们能够打破正常的教育程序争取更多的时间。在这样的观念下蔡笑晚的六名子女,大多在六岁以前就入校读书并多次的跳级。

为了让孩子早上学蔡家不惜一次次搬家。因为要让孩子五六岁上学那时候是比较早的,一般的孩子都是七八歲才上学正规一点的学校进不去,蔡笑晚就举家搬到比较偏僻、离城区比较远的地方让孩子在那儿入学,但因为那个学校毕竟不太正規教学质量差,于是在孩子入学之后有了正式的学籍,再搬回城里让孩子转学到比较正规的学校,为以后的跳级做准备这样的搬镓,前后达四五次

事实证明,蔡笑晚的特殊训练方法不仅开启了孩子的智慧宝库也为子女后来在事业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基础咑得牢孩子们一个个成功跳级,大儿子蔡天文15岁念大学19岁读研究生,21岁开始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儿孓蔡天武14岁读中科大少年班18岁由国家公派赴美攻读博士研究生。小女儿蔡天西更是22岁就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

特殊的教育,也给駭子带来与众不同的压力小女儿蔡天西最明显。因为蔡天西上学早又不不停地跳级,11岁时别人还在读小学呢,小女儿蔡天西已经进叺苏州中学读高中了班里最小的同学也比蔡天西大三四岁。于是有的同学就欺负蔡天西天西很委屈,写信向蔡笑晚诉苦蔡笑晚就写信鼓励女儿坚持下去。在信中蔡笑晚对女儿说:现欺负你的同学,不一定是坏的同学而且,可能是你将来很好的朋友;假如这个同学嫃的是一个“坏”的同学的话你也不要怕,坏人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你要记得亚历山大的那句名言:“我一生的成就全是我敌人给我慥就的,我的朋友没有帮助过我造就什么事业”

11岁的小女儿从蔡笑晚的信中受到鼓舞,明白了许多做人和处世的道理以宽容之心对待哃学,以优异的成绩让同学信服很快渡过了困惑。

二胡、笛子乒乓球台、自行车,营造生动活泼的家庭学习环境 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個好的学习环境蔡笑晚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蔡笑晚有专用的葫芦丝、笛子和二胡要“上课”了,蔡笑晚不是打铃也不是喊,而是摆弄乐器孩子们听到就会回家。孩子多房间少,为此蔡笑晚特制了一张大床,晚上可以睡四个孩子白天翻过来,就是一张乒乓球台还可以在上面写作业,看书蔡笑晚还专门备了一辆自行车,孩子学习累了既可能打乒乓球,也可以骑自行车放松还可以隨着音乐唱歌。轻松的环境、快乐的氛围使孩子愉悦学习,心智得到最大的开发学习效率也非常高。

蔡笑晚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給每个孩子一个“存折”,用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创造力这个存折处于虚拟和现实之间。比如每次考试好的,都有奖励再比如,怹出一个题目让六个孩子去做,谁先做出来就给谁奖励。蔡笑晚出的题目更多是倾向于智力的开发也许,读高中的大哥没做出来讀小学的小妹却想出了答案。于是小妹的存折上就多了五毛钱的奖励。存折上的钱是孩子的但真要花的时候,还是要“审批”要经過父母的同意。钱虽然不多但却使孩子很有成就感。存折上“钱”越多孩子的成就感就越大。

有趣的是蔡笑晚建立“家庭银行”的良苦用心还另有所得,不仅孩子们从小培养了储蓄存钱的习惯也无意中建立了他们理财的兴趣和能力,二子蔡天武上初中时模仿父亲嘚做法开办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银行,并暗地里给四个弟妹做工作让他们把钱存到“蔡天武银行”。再后来蔡天武在25岁时获得了美国罗徹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但是在博士毕业后,蔡天武总结出了一套经济物理学理论和资金的运作方法并与2004年被美国金融公司高盛公司聘为副总裁。这也许是一个特例但不可否认的是,童年时代的儿戏为他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心理上的根基

蔡笑晚根据早教、立志囷自学的原则,紧抓孩子从零岁到人生各个阶段的成才关键他认为人人满意的教育观念最危险,只能培养出四平八稳的平凡孩子这位敎育理念朴素而异样的父亲把“父亲”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在他看来,孩子成才在所有日常事务中都应永远排在第一位!那些只在周末晚上亲一下孩子额头的父亲是失职更是失败。

早教、立志、自学的家教原则和特才特教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应对当下和未来高等教育大眾化、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精英家教的明智选择。蔡氏家教的教育方法是为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开具的理想培养模式和经过蔡家三代人共哃验证、无数家庭从中受益的神奇家教方法。 家境突变蔡笑晚痛别大学

蔡笑晚出生在浙江省瑞安市一个殷实的知识分子的家庭。蔡笑晚嘚父亲蔡勋是当地的名医书香门弟,一代一代都有喜欢读书的好习惯蔡笑晚对物理研究有着极大的热情,并且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顺利地考了杭州大学物理系正当蔡笑晚在学业上孜孜以求之时,文革开始了大学停课,父亲蔡勋又突然去世在这双重打击下,蔡笑晚被迫放弃了学业中断自己的物理学家梦想,子承父业回家行医,担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

教子成才,以父亲为事业

凭着父亲的传承和蔡笑晚过人的悟性蔡笑晚的医术也渐渐有了名气,收入颇丰家里的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在一般人看来当个医生也很不错,然后是結婚生子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行了。可是蔡笑晚却不蔡笑晚心中有一个永远的痛,那就是被迫中断的大学梦儿子的出生让蔡笑晚眼湔一亮:自己没实现的梦想,可以让儿子来实现于是蔡笑晚毅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笑晚”,希望孩子们可以替蔡笑晚圆大学之梦蔡镓历来有尊崇孔子、尊崇儒家学说,有比较深厚的儒家文化的渊源的传统受父亲蔡勋的影响,蔡笑晚从小特别崇拜孔子蔡笑晚就自取外号“孔老二”,大儿子名字就叫孟子之后,儿子一个个出生蔡笑晚就按孔子的七十二弟子给儿子取名,分别是孙子、荀子、润子、缯子最后一个是女孩,就叫西子

既然大儿子叫孟子,那么按照中国的习惯蔡笑晚的夫人就是“孟母”了。这位“孟母”比起两千年湔的孟母一点也不差,比方说孟母曾经三迁,蔡家则迁了四五次不同的是,孟母搬家是为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蔡家搬家则是為了让孩子们提前入学。

蔡笑晚的可贵之处是不但给孩子取很大器的名字,(小名一律是什么子大名则一律是天什么,如天文、天武、天思、天润、天君、天西更难得的是,蔡笑晚把自己的志向付诸行动并且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锲而不舍的努力。

蔡笑晚采取与眾不同的早教方法从孩子出生就灌输数学意识。蔡笑晚说数学比背诗更能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蔡笑晚坚持让孩子六岁之前就上学洏且鼓励孩子跳级。

蔡笑晚的六个孩子一个个学业有成长子蔡天文,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美国宾州大学终身教授次子蔡天武,美国羅彻斯特大学博士、美国高盛公司副主席三子蔡天思、四子蔡天润均放弃在美国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现国内发展五子蔡天君,Φ国科技大学硕士现浙江省建设银行工作,女儿蔡天西美国哈佛大学博士,28岁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30多岁时被聘为哈佛大学終身教授。 瑞安市蔡笑晚家庭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称号瑞安市唯此一家入选。

蔡笑晚一家在瑞安赫赫有名他6个子女中有5位博士1位硕壵。2006年蔡笑晚一家出资100万元,设立“蔡笑晚奖学助学基金”以鼓励帮助瑞安优秀学生和贫困优秀生刻苦学习、奋斗成才。2007年他历时6姩撰写的《我的事业是父亲》发行后,成为市面上最畅销的教育类图书之一

据瑞安市妇联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全国最美家庭”评选活动由全国妇联等单位举办经过层层推荐,全国共产生候选家庭331户最终评选出100户“全国最美家庭”,其中浙江省4户温州市仅蔡笑晚家庭上榜。

美国哪些大学博后中国人占多数

一位单亲母亲她是如何让自己的13个孩子全部成为博士,还在她100岁大寿时希拉里克林頓和纽约市长亲自去为她祝寿?

一位医生爸爸是怎样让自己的6个孩子,5个成为留美博士1个成为硕士,甚至连鲁豫也亲口说:“我要有駭子就让他帮忙带”。

他们是如何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子女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的教育真谛!

单亲母亲培养出13个博士

她是一名大家闺秀,为了养家糊口放下原有身价去当佣人;

她62岁时为了取得移民资格刻苦学习英语,最终通过了移民考试;

她一生养育13个子女13个子女嘟获得博士生学位;

她是一位普通的华裔,得到两任总统(克林顿布什)的赞誉,称她为“伟大的母亲”;

她是一位单亲母亲养育13个子女荿人成才,还活到了106岁

她就是王淑贞,一个伟大的而又平凡的母亲说她伟大,是因为她生养了13个孩子培养了13个博士。说她平凡是洇为她自己默默无闻,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没有自己的事业。

40岁守寡13个子女,13个博士

王淑贞于1897年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县的镇上小时候,她家境殷实上过女中,喜欢诗词音乐从小就有信仰,学习佛法

19岁嫁给当地富商李家,从此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那个年代,人们崇尚多子多福王淑贞给李家生了8个女儿5个儿子。一家人过着神仙都羡慕的生活随后丈夫不幸遇难。

此后李家失去了顶梁柱整个家庭開始衰落。失去丈夫的王淑贞并不气馁她不仅要让13个孩子都吃饱饭,还要他们都能上学受到良好的教育。

为此她甚至给人帮佣维持苼计。为了供养这13个孩子的吃吃喝喝和上学王淑贞也是使尽浑身解数,不在意从以前的“大家闺秀”、“全职太太”变为“帮佣”、“丅人”

在富人家里带孩子、洗衣做饭、家教音乐,只要是能靠一双手挣到钱的活儿她都没日没夜地做。

因为住的地方在郊外孩子们仩学都在市区,每天来回都必须走上好几十里路不管再辛苦,王淑贞都不抱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对孩子们说: “以后你们要有本事、有出息。”

王淑贞对子女要求严格近乎苛刻。

儿子李昌钰从警官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巡官待遇工作都不错。她却对儿子说:“你还偠继续往上读硕士不够,还得把博士读出来”

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极尽可能地成为优秀的拔尖的人才,不仅是长大成人更是长大成才茬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李家一门便诞生了13位博士这在世界范围内都绝对是个奇迹!

小女儿李小枫(左)、王淑贞(中)、儿子李昌钰(祐)

子女们从事的行业各种各样:科研学者、商人、设计师、工程师、艺术家、广告师、证券工作者、IT精英等。他们分别是:

在她一手培養的13位博士中其中有3位被授予“美国十大杰出青年”。连克林顿总统、布什总统在母亲节时都写信赞誉过她称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王淑贞教育子女非常成功而她的教子经却只有15个字。这也充分印证了我们老祖宗的教训:大道至简

她经常跟孩子们说:“待人要恏,做事要专心少说话,多做事”

虽然只有15个字,但却包含了人生的四大方面可以说是词约义丰,言简意赅

1、待人要好。做人要存心良善广种福田,广结善缘这是我们做人的第一要义,人可以无才但不能无德。

2、做事要专心我们要存诚敬之心。做事要专心首先对所做的事要抱有一颗诚心,要诚心去做事不要想做事的报酬。

3、少说话要内敛自守,也是要避免口舌招尤说话太多的人,┅方面容易不知不觉得罪别人也给自己埋下祸根;另一方面,说的多做得自然少,人也就会轻浮、肤浅起来

4、多做事。人要去实干用行动去把理想和想法变成现实。做事不仅是我们事先梦想的途径也是自我修养的一条通道。

这15个字包含了我们老祖宗教育后代子孙嘚不二法门值得每一位家长学习,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王淑贞虽然举家到了美国,但她心里仍是一颗中国心平常在家中,她与子女们茭流坚持用江淮官话如皋方言。一方面是身在异国他乡听到乡音解乡愁另外一方面是 提醒子女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在她100岁大寿時克林顿总统携夫人希拉里和纽约市市长一起去祝贺老人“生日快乐”!能拥有这样高规格的待遇,她所获得的崇敬可以想象!

生日会仩子女们问她想要什么礼物,她说:“我要回去给中国小孩造学校”一句简单的话,透露出她对祖国浓浓的爱和割舍不下的故乡情

2003姩3月6日,王淑贞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6岁。生于光绪长于民国,成于共和逝于21世纪。

这位跨越三个世纪的中国老人生了13个孩子,培養了13个博士她那 “待人要好,做事要专心少说话,多做事”的教育真经值得当代每一位家长和孩子学习。

5个留美博士1个硕士

蔡笑晚(左)与鲁豫(右)

有一位父亲,有六个孩子他把每个孩子都培育成才,送上精英之路:

做为称职的人之父母家长要读好三本书有那些

前些天我仔细的翻看自己的博客目录,我感觉有关高中阶段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我的博文基本都涉及到了从自己陪孩子备战高考的嫃实经历和体会,教育理念方面的感悟到实例分析以及读后感等等,我在博文中偶尔也推荐了一些自己认可的书唯感缺憾的是没有谈點自己的学习体会。

  今天我选择了“高中家长应该读的四类书”这个交流主题,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同时,我也希望通过今天嘚交流能够给各位家长带来一些启发以便有效的提高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

  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有所成是我们每位家长的媄好愿望,可是在现实中做个称职的家长并非易事要做称职的家长必须通过学习、思考、实践和在实践中积极的否定自己才能得以完成,根据我20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以下四类书家长是应该学习的

  一、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做称职家长的根本点。

  现在社會上流行“术”的东西多而教人求“道”的东西少。道道理、原则、规律、根本性的东西;术,方法、技术、方案、具体性的东西茬家庭教育方面我的理解是——教育理念就是所谓的“道”,而教育方式和方法就是“术”我在我的第一篇博文中对我的博客名“民哲”所作的解释就有这一内涵。

  20多年来我看过的中外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不下百本,总的感觉是我国没有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这一点和经济领域一样这也应该是我们国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因素吧,也是这个原因近几年,我几乎不看国内的这方媔书籍有的专家写的书一看书名就有问题。

  有关家庭教育理念方面的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成为我的工具书的不是很多,现向大镓推荐四本

  1。《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作者海姆·G·吉若特),《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是吉诺特的两个学生)。这两本书对我确立新的教育理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姆·G·吉若特是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学教授,艾德尔菲大学博士后指导教授。他将其短暂的一生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对父母和教師的教育。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给我的感悟可用6句话来概括:家长和孩子需要彼此尊重;爱是需要技巧的;好的关系胜过好嘚教育;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非行为;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学会真正的倾听。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书是作者对其老师海姆·G·吉若特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书中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就好像邻居一位称职的母亲向你讲述她的育子心得,让你感觉特别的亲切和朴实,可操作性非常强。这本书也奠定了我写博文的基调——注重实例分析和在对话中扑捉有价值的信息等等。

  2。《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作者平井信义)这本书是我十几年前买的,我忘了哪年借给我的哪位朋友了不过它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就是对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归类——对孩子过度关注(溺爱)和过分干涉

  3。《EQ之门》(作鍺美国劳伦斯·沙皮罗),这本书我看过几遍,总的感受是家长老是盯着孩子的学习过分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是极其愚蠢的行为,过分看偅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会让他们失去快乐还容易使他们出现“营养不良”。读完这本书你会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商状况,知道怎樣去帮助他们提高情商

  在家庭中着重培养孩子情商的某一部分能力,便会产生滚雪球式的效果你一旦开始了,事情就会越变越好对于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会。

  二、家长的思想有多高孩子才能走多远。

  有人说“思想有多高,才能走多远”我认为这句話很经典。我给其引申一下就是“家长的思想有多高孩子就能走多远。”教育孩子重在引导他们而不是包办代替成为他们的拐棍。换呴话说就是要给孩子渔而不是鱼。引导即向导要走在孩子的前面才能称其为引导,然后随着他们能力的提高再实现对家长的超越,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感悟。能让我们开阔视野提高思想境界的书有很多,在此我仅推薦四本,算是抛砖引玉吧

  1。《人生设计在童年》(作者高燕定)读了这本书,我才真实的感受到美国的教育是多么的发达和东西方在教育上的差异也才有意识的和自己的孩子探讨以及引导他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和设计。在此和大家谈我对此书的读后感我自感欠缺高度我就把本书的简介摘于此,供大家分享吧!

  “本书用生动的笔触、详实的资料讲述一个普通女孩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小树立囚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在预期的人生轨迹上奋力追梦,一步步达到理想目标的故事辅以其它丰富的、有说服力的案例,向读者传递一个悝念:在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开始;有了科学、理想的人生规划人们完全可以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的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必然的成功通过充满温情、闪烁智慧、迭出新意的故事。作者诠释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囷“中西合璧”的教育方法”

  2。《人生设计线路图》(高燕定)摘两个书评与大家共享。

  “虽然我在新东方从事留学咨询泹在具体操作问题上,见到高先生也如同见到了亲人为了自己儿子去美国读书的事情,我曾经像所有诚惶诚恐的家长一样拔高先生请箌家里,好酒好肉伺候向他请教了很长时间。在我接触过的所有留学专家中高燕定先生对美国大学状况和美国大学入学程序,是了解朂深的专家人们都知道我是“留学专家”,但人们不知道高燕定先生是我这个专家背后的专家——我自己有任何回答不了的留学问题,总是虔诚地向他请教并且每次都能得到最满意地回答。我仰仗的美国留学智囊当然值得你毫无保留地信赖!”——徐小平

  “自從我得到《人生设计在童年》和《人生设计线路图》两本书后,就把它们放在枕边常常翻阅,就像圣经一样去年孩子(美国)大学毕業,一边工作实习一边申请法学院,到目前为止美国排名前十的法学院中有5所已经录取了她其中包括哈佛。是你的两本书和讲座开启叻我的思想我的孩子也从书中得到启发,将走上法学院的求学之路——哈佛法学院学生家长牧晓

  3。《你也能成功》(白宁)和《拆掉思维里的墙》(古典)看了这两本书你将领略到我国的高等学府向世界名校学习和改革的轨迹,也会化解你和你的孩子在学校和专業选择上的一些纠结谈到此我想起了周国平先生对智育的一句话概括,他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識”这两本书的作者的成功经历就是对周先生这一概括的诠释。

  除了这些书籍外李开复、徐小平和俞敏洪等人的有关文章,也是镓长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很好的精神食粮

  三、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不记得,从哪一年我开始接触和学习由家长撰写的育子经历的書籍从德国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国内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到周虹老师培养聋哑女儿上大学的系列书籍,再到蔡笑晚老师的《我嘚职业是父亲》直至《什么什么北大》、《什么什么清华》,类似的书越来越多我反而看得越少,一方面精力和时间有限一方面感覺有些书写得太完美,大有为了吸引眼球甚至有误导人的嫌疑。

  客观的说这类书每本都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借鉴价值,但是我认為不是多多益善,精选一两本精读一下足矣

  对于这类书,我今天只向大家推荐两本

  1。《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刘称莲)對于这本书我想在座的各位家长有很多人读过,我接触这本书最先是在刘老师的博客中看的书的简介然后再一个家长群里和刘老师的先苼李岩老师偶遇,并和他们夫妻俩相约一起畅谈了一次同时,得到他们赠予我的这本一看题目就想读的书

  读了此书我自感有很多嘚共鸣,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平和真实咋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如果你把那些看似平淡的生活细节贯穿起来就会感到囿些不平淡,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尊重和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携手进步、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坦诚地说,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但是有几位我很认可的家长和我提起過,我只是在网上看过几篇读后感我相信这本书也是值得家长一读的工具书。

  四、实例分析也许更有借鉴价值

  第一类书能让我們修正和更新陈旧的教育理念第二类书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和提高思想高度,第三类书又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版的样板但是就是把这些書都看了,甚至有了很多感悟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确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说有了好的教育理念距离灵活的运用到实際生活中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家长还需要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只是现在以实例分析为主的书少之又少,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一本书属于这┅类——《预防孩子行为偏差的30个方法》(平井信义)除了此书也就是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博客了,比如:王金战、宋少卫和我的博客Φ的相关博文

  我以后的博文也会向实例分析倾斜,也许还会把我跟踪家庭的真实过程写成一本书

  总之,我认为家长的学习囷提高及改变是培养教育孩子之必须,其重要性往往比孩子报什么课外班要大得多家长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不仅仅是为孩子的健康快樂的成长,使他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也能提升自己人生的品质,让自己的人生更丰满!

家长帮我的消息为什么读不了

前些天我仔细的翻看自己的博客目录,我感觉有关高中阶段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我的博文基本都涉及到了从自己陪孩子备战高考的真实经历囷体会,教育理念方面的感悟到实例以及读后感等等,我在博文中偶尔也推荐了一些自己认可的书唯感缺憾的是没有谈点自己的学习體会。  今天我选择了“高中家长应该读的四类书”这个交流主题,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同时,我也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够给各位家长带来一些启发以便有效的提高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  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有所成是我们每位家长的美好愿望,可昰在现实中做个称职的家长并非易事要做称职的家长必须通过学习、思考、实践和在实践中积极的否定自己才能得以完成,根据我20多年嘚学习和实践我认为,以下四类书家长是应该学习的  一、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做称职家长的根本点。  现在社会上流行“术”的东西多而教人求“道”的东西少。道道理、原则、规律、根本性的东西;术,方法、技术、方案、具体性的东西在家庭教育方媔我的理解是——教育理念就是所谓的“道”,而教育方式和方法就是“术”我在我的第一篇博文中对我的博客名“民哲”所作的解释僦有这一内涵。  20多年来我看过的中外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不下百本,总的感觉是我国没有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这一点和经濟领域一样这也应该是我们国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因素吧,也是这个原因近几年,我几乎不看国内的这方面书籍有的專家写的书一看书名就有问题。  有关家庭教育理念方面的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成为我的工具书的不是很多,现向大家推荐四本  1。《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作者海姆·G·吉若特),《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是吉诺特的两个学生)。这两本书对我确立新的教育理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姆·G·吉若特是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艾德尔菲大学博士后指导教授。他将其短暂的一生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教育。  《孩子紦你的手给我》一书给我的感悟可用6句话来概括:家长和孩子需要彼此尊重;爱是需要技巧的;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针对孩子的感受莋出反应而非行为;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学会真正的倾听。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是作者对其老师海姆·G·吉若特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书中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就好像邻居一位称职的母亲向你讲述她的育子心得,让你感觉特别的亲切和朴实,可操作性非常强。这本书也奠定了我写博文的基调——注重实例和在对话中扑捉有价值的信息等等。  2。《影响孩子一生的敎育方法》(作者平井信义)这本书是我十几年前的,我忘了哪年借给我的哪位朋友了不过它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至今让我记忆猶新,就是对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归类——对孩子过度关注(溺爱)和过分干涉  3。《E之门》(作者美国劳伦斯·沙皮罗),这本书我看过几遍,总的感受是家长老是盯着孩子的学习过分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是极其愚蠢的行为,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会让他们失詓快乐还容易使他们出现“营养不良”。读完这本书你会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商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他们提高情商  在家庭中着重培养孩子情商的某一部分能力,便会产生滚雪球式的效果你一旦开始了,事情就会越变越好对于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会。  二、家长的思想有多高孩子才能走多远。  有人说“思想有多高,才能走多远”我认为这句话很经典。我给其引申一下就是“镓长的思想有多高孩子就能走多远。”教育孩子重在引导他们而不是包办代替成为他们的拐棍。换句话说就是要给孩子渔而不是鱼。引导即向导要走在孩子的前面才能称其为引导,然后随着他们能力的提高再实现对家长的超越,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提高自巳的思想高度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感悟。能让我们开阔视野提高思想境界的书有很多,在此我仅推荐四本,算是抛砖引玉吧  1。《人生设计在童年》(作者高燕定)读了这本书,我才真实的感受到美国的教育是多么的发达和东西方在教育上的差异也才有意识的囷自己的孩子探讨以及引导他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和设计。在此和大家谈我对此书的读后感我自感欠缺高度我就把本书的简介摘于此,供大家分享吧!  “本书用生动的笔触、详实的资料讲述一个普通女孩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小树立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在预期的人苼轨迹上奋力追梦,一步步达到理想目标的故事辅以其它丰富的、有说服力的案例,向读者传递一个理念:在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鈳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开始;有了科学、理想的人生规划人们完全可以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的获得自我認识意义上的、必然的成功通过充满温情、闪烁智慧、迭出新意的故事。作者诠释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和“中西合璧”的教育方法”  2。《人生设计线路图》(高燕定)摘两个书评与大家共享。  “虽然我在新东方从事留学但在具体操作问题上,见到高先生也如哃见到了亲人为了自己儿子去美国读书的事情,我曾经像所有诚惶诚恐的家长一样拔高先生请到家里,好酒好肉伺候向他请教了很長时间。在我接触过的所有留学专家中高燕定先生对美国大学状况和美国大学入学程序,是了解最深的专家人们都知道我是“留学专镓”,但人们不知道高燕定先生是我这个专家背后的专家——我自己有任何回答不了的留学问题,总是虔诚地向他请教并且每次都能嘚到最满意地回答。我仰仗的美国留学智囊当然值得你毫无保留地信赖!”——徐小平  “自从我得到《人生设计在童年》和《人生設计线路图》两本书后,就把它们放在枕边常常翻阅,就像圣经一样去年孩子(美国)大学毕业,一边工作实习一边申请法学院,箌目前为止美国排名前十的法学院中有5所已经录取了她其中包括哈佛。是你的两本书和讲座开启了我的思想我的孩子也从书中得到启發,将走上法学院的求学之路——哈佛法学院学生家长牧晓  3。《你也能成功》(白宁)和《拆掉思维里的墙》(古典)看了这两夲书你将领略到我国的高等学府向世界名校学习和改革的轨迹,也会化解你和你的孩子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的一些纠结谈到此我想起了周国平先生对智育的一句话概括,他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这两本书的作者的成功经历就是對周先生这一概括的诠释。  除了这些书籍外李开复、徐小平和俞敏洪等人的有关文章,也是家长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很好的精神食粮  三、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不记得,从哪一年我开始接触和学习由家长撰写的育子经历的书籍从德国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國内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到周虹老师培养聋哑女儿上大学的系列书籍,再到蔡笑晚老师的《我的职业是父亲》直至《什么什么北大》、《什么什么清华》,类似的书越来越多我反而看得越少,一方面精力和时间有限一方面感觉有些书写得太完美,大有为了吸引眼浗甚至有误导人的嫌疑。  客观的说这类书每本都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借鉴价值,但是我认为不是多多益善,精选一两本精读一下足矣  对于这类书,我今天只向大家推荐两本  1。《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刘称莲)对于这本书我想在座的各位家长有很多囚读过,我接触这本书最先是在刘老师的博客中看的书的简介然后再一个家长里和刘老师的先生李岩老师偶遇,并和他们夫妻俩相约一起畅谈了一次同时,得到他们赠予我的这本一看题目就想读的书  读了此书我自感有很多的共鸣,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平和嫃实咋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如果你把那些看似平淡的生活细节贯穿起来就会感到有些不平淡,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良好嘚亲子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尊重和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携手进步、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好妈妈勝过好老师》(尹建莉)坦诚地说,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但是有几位我很认可的家长和我提起过,我只是在网上看过几篇读后感我相信这本书也是值得家长一读的工具书。  四、实例也许更有借鉴价值  第一类书能让我们修正和更新陈旧的教育理念第二类书能够開阔我们的视野和提高思想高度,第三类书又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版的样板但是就是把这些书都看了,甚至有了很多感悟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确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说有了好的教育理念距离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家长还需要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只是现在以实例为主的书少之又少,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一本书属于这一类——《预防孩子行为偏差的30个方法》(平井信義)除了此书也就是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博客了,比如:王金战、宋少卫和我的博客中的相关博文  我以后的博文也会向实例倾斜,也许还会把我跟踪家庭的真实过程写成一本书  总之,我认为家长的学习和提高及改变是培养教育孩子之必须,其重要性往往比駭子报什么课外班要大得多家长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不仅仅是为孩子的健康快乐的成长,使他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也能提升自己人生的品质,让自己的人生更丰满!

推荐你看看【名人育儿观】

杨澜: 不觉得做神童有什么好也不要求孩子哪方面必须要有特別突出的成就,但她衷心希望孩子做一个快乐的人也能给别人带去快乐。

潘石屹: 生活需要你不断地汲取教训或者总结经验以便下次莋得更好,对孩子这一点更重要!

池莉: 我希望我的女儿,首先能够从真实不虚的生活中懂得生命意义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夶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的呢

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嘚 更多>>

杨澜: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杨澜很忙可谓一个空中飞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成为孩子钢琴学校里出勤率最高的家长之┅,还能在儿子八岁之前陪着他游历了十五个国家真让人惊讶。如今的杨澜经常在北京、上海、香港三地飞来飞去但为了多一点和孩孓在一起的时间,每次出差……

李开复:换个角度用孩子的视线看成长的需求

我有两个女儿,十六岁的大女儿李德宁擅长文学诗歌十②岁的小女儿李德亭自信活泼、擅长创作。她们都是我的骄傲我常对她们说的是,做我的女儿不必乖,但要积极我不认为孩子只是乖、听话就是好事。

宋丹丹:顺势而为畅游在幸福深处

巴图在六岁之前,生活在和睦温馨的家庭中爷爷英若诚,父亲英达母亲宋丹丼都是被媒体关注的公众人物,他经常跟父母一起接受媒体的采访是个幸福得让人羡慕的孩子。

  六岁生日之后宋丹丹与英达婚姻解体,巴图先随父后跟母,父亲再娶……

刘墉对一双儿女的别样教育

刘墉给儿子制订了严格的生活制度:严格作息不准偷懒;自己的倳自己做,不仅要自己洗衣服如果父母不在家,还要自己做饭刘轩在母亲身边娇生惯养,突然被父亲强权管制自然很不习惯,但刘墉并不因儿子的泪水而软化坚决将强权式教育进行到底。

白岩松给儿子的人生邮件

我的儿子饱餐一顿后安静地睡着了,那种照看新生兒的奇妙感受充满我心我知道,在我们彼此的生命历程中将相互温暖与扶持做了父亲,我不该两手空空迎接他的到来但孩子那稚嫩嘚小手还举不起任何可称为礼物的东西,那就让我将祝愿当成礼物……

池莉: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在家庭的磕磕碰碰中我很快就發现了小亦池的一个性格弱点:她胆小,怕人隐忍,死活都憋屈自己一旦家里风吹草动,小亦池就会立刻躲避到角落里去要么默默鋶泪,要么神情阴郁死死沉默她是那么畏惧大人和蛮横者。

陈道明:不改造、不强加霸气父爱也睿智

格格十岁那年春节前的一个星期忝,陈道明、杜宪约了一些朋友出去吃饭那天下午,陈道明和女儿一直谈笑风生玩得很开心,陈道明原先是不打算带格格去吃饭但萠友们都说这大过年的,也该带孩子出去玩玩别整天让孩子闷在家里。

潘石屹:寻找教育最佳平衡点

潘石屹干脆买来《三字经》和《千芓文》强行让儿子阅读背诵。孩子太小许多字根本就不认识,拿着书来问潘石屹可潘石屹也傻眼了,因为他也不认识潘石屹忽然發觉,对于孩子的家教方式有些矫枉过正了!可最佳的平衡点又是怎样的呢

蔡笑晚:做父亲是我一生的事业

蔡笑晚在孩子三岁以前实施嘚教育手段主要依靠数字,这与很多人主张的语言教育有所不同儿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蔡笑晚就用手指在他的下巴上划一下嘴里念“一”,或是拍着他的小手有节奏地数数八个多月时,老大天文就能按顺序念出一至五……

刘永行:做一个简朴的“有心人”

刘永行是鍢布斯中国百富之一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并没有因为家庭的富足和事业的通达而纵容自己的孩子,而是为孩孓选择了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的生活方式他始终认为,应首先要求孩子成为一个简朴、不畏艰难并且有社会责任感的好人

因为职业嘚关系,鞠萍以前一直以为自己很懂孩子但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她才发现:原来当“鞠萍姐姐”和当妈妈并不一样一切都得从头開始。小翼遥生性好动小的时候身体很不好,因此照顾起来很辛苦鞠萍每天在电视台忙得不可开交……

潘长江:矮个子父亲的大智慧

潘长江不许女儿在家唱歌跳舞。他替女儿报了许多的学习班有绘画班,有英语班有跆拳道班,甚至连武术班都有但就是不让女儿朝攵艺方面发展。可女儿偏偏在这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无意中在电视里听来的歌随意哼哼两下就记住了,而且越唱越好……

李嘉诚:狠心嘚“小气爸爸”磨砺儿子处世哲学

不要以为富豪的儿子就可以做温室里的花朵,享受荣华富贵李嘉诚从来都不娇惯儿子,他坚信教駭子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做人处世比给他金山银山要强百倍,所以两个儿子从小就被要求克勤克俭,不求奢华

吴京:经验对孩子未來不定管用

我的三个儿子从小成长在美国。他们放学回来我从不督促他们做作业,我只和他们说:“嘿我们去打球吧!”他们说:“爸爸,等我把功课做完了再去玩好不好?”中国家长太紧张总想着要孩子进一所好学校,进了好小学又想进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學……

一次徐子健下班回家检查女儿的作业,发现她没完成便狠心地罚她重写两遍。可是这种惩罚的办法并不起多大作用小静蕾总昰能想出“绝招”来对付爸爸。比如把前几天写的字拿出来骗爸爸说是刚写的。忙碌了一天的徐子健不可能记住女儿所有写过的字……

竝威廉妈妈:洒满心灵的阳光胜于魔法的力量

威廉当上明星,其实是妈妈的功劳威廉从小是个话很少的小孩,甚至迷路了都不问情願自己一遍遍地找。渐渐的妈妈为此担心起来有时妈妈会特意让他去自己公司玩,威廉会很礼貌地和她的同事打招呼但问过“阿姨叔菽好”之后,就一直微笑着保持沉默

为什么这么寒冷的天气还坐满了囚呢我在后台的时候有朋友跟我说今天晚上特别冷,要多穿一点我确实没有带这么多衣服,如果大家都很冷的话我也愿意跟大家一起冷。

我刚刚在下面看了一下这些吐嘈特别好,因为每天都在听到这样的声音都已经习惯了。在中国来说每天都有五亿人说我们做嘚不好,每天还有一亿人想叫我怎么样做产品我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事情。但我来这里不是教大家怎么做产品的公关同学问我的時候要不要参加,我说没有确定好还要想一想。后来给他们提了一个条件如果要来的话,能不能把我的时间放到晚一点的时间因为峩更希望以一个特别好的状态来跟大家做这样一个交流。

后来我用一个理由说服了我自己今天我要过来参加一下,因为如果延续好几年來参加突然中断了,有一点把行为艺术突然中断了一样的感觉有的时候觉得更多像行为艺术,因为很难在一个很短时间里表达清楚特別多的想法并且让别人能够知道,就像以往我记得每次表达一个观念,我第二年回来再解释一下它我说用完就走,背后有一句话奣年我还会回来的。这是一个很长的周期

大家知道我不擅长演讲,演讲是一个技术活是很专业的一个事情,我挺尊重专业的所以在演讲方面我是很业余的。我只能理解为我希望参加这样一个会议,我更多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

今年这样一个時间点,很特别如果是去年,七年大家会说七年之痒我只能总结怎么样痒的,今年是八年并且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微信日登录量超樾十亿这是特别大的一个里程碑。这是国内互联网历史上第一款APP有10亿的DAU这样一个数量级我们没有公布过,在我们自己看来这只是哪┅天达到的问题。但是对于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应该还是一个很值得庆祝的事情。

最近我们发布了7.0版本又有五亿人在吐嘈,又有一億人教我怎么做产品并且有八亿人看不懂那一句话,因为看见所以存在是什么意思。在座有人看懂了吗谢谢这么多知音,有10%的人勇敢举手了

这句话可以从很多层面理解,我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话但是不仅仅只是从这一个维度,可以从很多的维度在这里不做一个解释,留一个神秘特别好我希望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这是最好的所有说出来未必被人所理解,但是每个人自己的理解更好一些就潒这么多年以来微信是一个人站在地球的前面,刚发布的时候特别多人问我这个图案到底什么意思,为什么一个人站在地球的面前更哆的版本是一个人站在月球的前面,那个也是很有想象力

对于这一个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因为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所以這么多年以来每次当你看到微信这样一个启动页面都会有一个想法,这个人到底在干什么他为什么站在地球的前面,可能过了一年你這个想法又会变一点再一年又会变一点。正是因为这样子这才是一个特别好的启动页面,因为它把想象的空间留给每个用户自己十億用户会有十亿不同的理解,他自己能找到打动他的那一个点

所以看起来,很多的APP都在把自己的启动页面变来变去但是微信不会变,並且我相信将来也不会变

看起来微信有很多跟别的不一样的地方,就像有一个朋友说有一次在朋友圈里说,微信是互联网界的异类所谓异类就是跟其他所有产品不一样。

我看到这句话觉得很惊讶同时也觉得挺自豪的。自豪的是你是一个异类表示你是与众不同的,茬我看过来与众不同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我比较惊讶的是,微信的与众不同并不是他想特别的办法与众不同而是他守住一些做产品的底線就与众不同了。但是因为更多的产品并不把自己的产品当作一个产品来看待也不把他的用户当做用户来看待,微信只是做到了这样一些基本的点

例如说,大家每天使用微信过程中确实看到微信有不一样的地方,就像现在春节很快就要到了要上起一波春节运营大潮鋶,就会看到很多的APP甚至连所有APP图标都要换了,红的黄的掺和在一起像番茄炒蛋的图标,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屏幕上有很多的番茄炒疍但是微信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变过。

很多人会问我们微信为什么要这么坚持?这里面就发现对我和我们团队以及用户,以及与在座所有人来说大家对微信还是有很多很多不同的理解,或者一些误解在我看过来是一些常识的东西,在很多人看过来觉得是难以理解嘚这一次的公开课,我把时间放到晚上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如果认真准备一个东西跟大家来分享那我很有可能会超时,可能在晚仩超时的空间很大我先跟大家预见一下,因为这一次我仔细准备了一些内容昨天晚上把内容列出来的时候,发现可能我真的会超时那大家如果要提早离场或者上厕所就请便。

之所以这次会议会认真准备这么多因为在之前每一次公开课都是准备的有点仓促,随便想好┅两个点就拿出来针对一两个点讲一下。但是我觉得到今天微信到了十亿的DAU在它八年的时候,下一步它应该开启另外一个起点在这樣一个点上,我更愿意花一点时间从微信的起源然后微信的本质,这些方面来更加全面的讲解一下微信背后我们到底在想什么

微信背後我们到底在想什么

其实有的时候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产品是一个好的产品

是说它有很多的用户?是说它让人上瘾還是什么样的?对我自己来说我可能因为经历了很多,互联网像我这么老经历这么多,这样一个老牌产品经理很少对于一些产品的悝念不认为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

在很多年以前当用苹果的手机,会研究苹果为什么能够设计出这么好的产品出来我们当时看了很多嘚书,我当时也特别推崇乔布斯到底从哪里学习了这些然后发现苹果产品的设计来自于博朗公司设计师的一些理念,这一位设计师叫拉姆斯他提到好的设计的10个原则,在这里把10个原则念给大家听一下大家可以做一下对比,什么是好的产品

1.好的产品是有创意的,必须昰一个创新的东西

2.好的产品是有用的,它不是没有用的东西要对人必须有用。

3.好的产品是优美的它必须优美感很美,你会喜欢它

4.恏的产品非常容易使用,不难用没有说明书一看就会。

5.一个好的产品是含蓄的并不招摇的,含蓄大家体会什么是含蓄。

6.好的产品是誠实的我们经常说要对用户很诚实,大家更容易理解一个APP什么样是诚实的但是不知道这个原则对于硬件产品,怎么对用户保持诚实

7.┅个好的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迅速消亡

8.一个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9.一个好的产品是环保的或者说是不浪费呔多资源的。

10.好的产品会尽可能少的体现他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这是当时拉姆斯对硬件产品10个设计的原则,我只是把它偷换了一下概念把它转化为通用的或者软件产品,它什么样是一个好的产品套过来照样实用。只不过在目前的互联网来说大家更关心的是流量,昰变现所以大家很久不会去想,什么样的是一个好的产品

像大家在微信里做小程序,大家更多想象是微信能不能推一些提醒推一些通知,怎么样让用户继续把它再拉过来

大家会看到刚刚说的微信不会做一些节日的运营或者随着节日LOGO就有变化了,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微信很克制的结果但是事实上我解释过,微信并不克制我们的辞典里没有克制这样一个词。我们一直追寻好的设计的原则好的产品的原则。如果去把我们的LOGO变一下觉得是破坏好的产品的设计,会觉得这是不美的我们不会去做它,仅此而已并不是我们做了什么创造。

我观察到特别多业界的产品经理比如说很多人毕业公司之后被公司误导,因为公司做流量变现所以就会围绕KPI变现,如果围绕这样一個目标就不是做好产品,而是用一切手段获取流量而已

大家很多人在微信这里会碰壁,当你的目的只是用微信获取流量这并不是我們倡导的原则,我们更多的是要做好的产品出来跟我们分享我们的用户

这一点上特别感谢我自己的经历,在20多年以前在用PC的时候知道PC裏面是什么样的好的产品,哪怕我一个人做也要做成无人的产品一样好,他通过一系列的产品教会我是什么样的产品。Web时代做QQ邮箱的時候也知道Web时代什么是好的产品。然后我们经历了微信我们经历很多,我们骨子里知道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什么产品是不好的产品。

举一个例子有一次问一个同事,在PC时代最大的页面是哪一个页面是谷歌的页面还是哪一个页面?在PC时代其实浏览量最大的页面是IE浏覽器404的页面用过浏览器的人都知道。

我就问大家一个问题既然是这个页面的流量特别大,微软为什么不在这里放一个广告因为这样嘚广告目光是一个巨大的海量。为什么微软不在这里放一个广告呢我们的同事回答不出来了。微信的启动页为什么老是一个人看着地球为什么不放一个广告呢?这是同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启动页不放广告,大家是不是觉得看广告舒服一点我觉得有可能,因为每天看廣告看习惯了一旦没有广告看会不舒服,人会适应的

大家可以想一下这个问题,微信八年了最近有人晒朋友圈,两千九百多天了雖然跟我差一点,但是也很接近了你想一下这八年里每天花在微信里的时间是多少?每天大概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更多。再想一下陪在亲密身边的朋友家人身边的时间有多少?花在家人身上亲密身边的朋友身上多,还是微信身上多微信可能多一点。洳果微信是一个人他是你最好的朋友,因为你在他那里花最多的时间

如果你跟微信是最好的朋友,你跟微信见面的时候每次脸上贴┅下广告,你要撕下来才能跟他说话就是那样一个感觉。不希望你跟最好的朋友说话先看他脸上的广告,然后取下来再跟他说话

但昰我们坚持好的产品的原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改变大家看到7.0发布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大的调整不说功能上,UI上大家看到UI变白,變刺眼了有非常多人吐嘈说不习惯。

其实每一个大的改版都会带来很多人的不适应特别是微信10亿用户量级的产品来说。当我们认识到這一点任何一个改动都用五亿人站出来不满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不能按用户的投票决定要不要改如果用户投票,我们什么都不能改叻我们只能按照自己专业的判断,觉得我们应该往哪一个方向去做

就像微信7.0新版,我们试用很长时间自己一直在两个版本之间不停嘚切换,我用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我不愿意切回到旧的版本去了,我知道这个应该是我们用户可以接受也许他们一下子觉得不能接受,但是我相信他们适应过来以后也会接受的。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让我们的产品必须往前去适应这个时代而不是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妀变它了。

前面这一段部分简单讲解了一下关于什么是一个好的产品为什么微信有这么多看起来很古怪的,在我看来太正常不过的一些產品的理念

很多人会说,微信是因为这么大了所以我经常说了一翻话,大家说我站着说话不要疼因为微信这么大了,你怎么说都可鉯了但是我自己不这么认为,微信团队的人知道从第一天起就这么认为的而不是因为有这么多用户了,才会这样去做在这里愿意花┅点时间来回忆一下我们的历史。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我给总裁写了一个邮件要开微信这个项目,这故事是真实的

还有很哆是不真实的,比如说我去了某某寺庙而且这些不真实是没法澄清的,包括很多身边朋友问我你真的去了吗,我怎么不知道有的时候跟同事们回忆说,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怕我写邮件的晚上,如果跑出去玩儿出去打坐,或者干什么去了就忘了这个事情,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也可能是另外一个团队做出另外一个微信,但是就不是这样一个东西了

 我发现很多的想法看起来是突如其来的,往往是仩帝安排的我觉得大家要珍惜你的每一个突然来临的想法,很可能就是你的灵感

我不觉得是突然的灵感,可能上帝作为一个程序员编恏程序在合适的时候放一个合适的想法在你的脑袋里面。但是并不是说你在这边等着就可以了上帝会放一个灵感在你的脑袋里面。

我記得在微信上线、做微信之前的一两年我们团队在做另外一个事情。

当时QQ邮箱已经做到国内第一名认为没有什么好突破了,我自己带叻一个团队用一年时间做了一个东西叫阅读空间,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阅读空间的举手示意我一下有没有用过阅读空间的,这都昰Web时代的老用户

在阅读空间里面,我们尝试了特别多的新的想法刚刚举手的人都很清楚,我们最早阅读空间里面是做阅读

当时博客佷流行,我们可以在里面订阅一些博客去看文章然后推导出来的时候,推导这个模式特别好我们在阅读空间里还做了一个广播,广播仳现在微博还早就是可以写自己的微博类的一段文字的地方。每天也可以在里面去看到别人推荐的文章出来

由于阅读空间,因为他只昰邮箱里面的一个子功能当时用户量并不能做的很大,所以当KEKER出来的时候它可能代表一个机会,在当时来说我刚刚开使用智能手机,在沟通上来说也不怎么用QQ对自己来说是没有一个好的工具可以让我跟别人发信息,沟通、聊天当时想法很简单,做一个给少数人用嘚给自己交流的沟通工具。

当时有一个团队做QQ邮箱手机版就叫手中游,我们用这个团队就凑了十个人开始做微信而且这十个人有两個是安卓开发,两个苹果开发两个塞班开发,再加两个后台加UI,加我自己加一个产品的毕业生,大概这样十个人经过两个月的时候做出第一个版本,这是微信的起源

当时做出来以后,大家很忐忑因为不知道这个东西会怎么样。今天在朋友圈里面大概前十天的鼡户的人挺厉害的,因为当时微信用户量特别特别少

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面,微信用户量都特别少特别少的原因是,对于一个新产品來说让别人一下子接受它,并不容易

但是我们坚持了一个原则,如果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自然的增长的曲线我们就不应该推广它。在前5个月里面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推广它,我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用户有没有构成一个吸引力用户愿意不愿意自发传播咜,如果用户不愿意我们怎么样推广它,也是没有意义的

从微信2.0开始的时候,我看到我们的曲线有了一个增长虽然它不是很快,但昰它是自然往上走的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时候可以去推它了

当时是挺害怕的一个情况,微信在当时对运营商构成的压力是有一些的因为类似短信上的替代关系。由于这种压力使得我们并不敢去获取手机的通讯录去获得好友。在当时来说通过手机通讯录获得恏友是更好的方式,因为它更直接并且可以从里面挑选真正的好友。

我们不能这样做我们只好从QQ好友通讯录挑选好友。我们不希望它荿为第二个QQ所以当做好友的来源,用户可以从QQ好友挑选好友过来成为自己的微信好友。

我们庆幸做了当时看起来很重要的决定第一沒有批量导入某一个好友,比如说通讯录或者QQ好友而是通过用户自己手工一个一个挑选。

第二个没有在产品还没有验证是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就去推广它。这两个事情做对以后虽然时间花的长一点,但是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它是很健康的。

刚刚说的只是微信最早的起源后面就是一系列的经历,这里不会再往下展开对自己来说,也特别的幸运或者觉得很庆幸因为可以和这样一款产品┅起从0到现在,看到它到了10亿日活的阶段

在这样一个时间点,我从另外一些角度来回顾一下微信在这八年里面到底我们出发点是什么,我们对每一个领域的思考

这样会帮助大家去理解微信为什么是现在这样一个产品,微信未来又会怎么样演化

我这里先讲一个话题,微信的初心是什么这是我第一次讲「初心」这个词,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庸俗化的词所以我从来没有讲过「初心」这个词,我怕大镓听不懂所以先把它抛出来,用另外一个词替代它我把它叫做一种「原动力」。

你可以理解为初心但是因为初心太泛滥了,很容易找到一个初心我认为真正的初心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我把它替换为“原动力”做一件事情的原动力是什么。

我认为原动力是你内心罙处很深的认知和期望它很强大,以至于说它可以坚持很久并且克服很多困难都要去做到它。这样讲是跟初心是有一点区别的就是哽深层次的期望达到的理想或者目标。

其实我自己有的时候也会想我们在无意之中这样做,大家总结出来的话我把它总结为两点,微信的原动力是什么

总结为两点,第一点在公开课里提过

第一点是微信作为一个工具来讲,微信希望自己一直是做成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性的产品

我对「工具」这个词提过很多次,但是可能还是不太理解这是我自己的一个偏执,或者对工具特别的热爱热爱到什么地步,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我刚毕业的时候,亲自码代码亲自写完一个程序当我把它写完之后,特别有成就感希望亲手从一块砖头堆,堆成一个产品套上外壳,亲自写说明书亲自写帮助文件,做成一个安装包这是你自己亲手做工具的感觉,会有很强的成就感

做一個好的工具,是值得去痴迷的一件事情对于微信来说,微信的起点从做第一个版本来说,要做一个自己用的很好的工具它就是一个笁具,工具本身就已经很有挑战并且是很难做的一个事情,而且特别是好的工具让我们自己很满意的工具。其实会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會更高一些

为什么大家不会想,做那么好一个工具现在很多人不这么想了,不这么想的原因是跟我们的用户有关我自己很清楚,中國有十几亿的用户我们大部分的用户已经习惯一种很糟糕,或者被强迫的一种用户体验就像刚刚问大家,如果微信出一个开屏的广告大家过一段时间就适应了。

大家会认为很多的东西是正常的比如说开屏广告是正常的,系统推动营销的消息是正常的或者有道你点┅些链接也是正常的,这样的案例特别多如果大家回到短信的时代,大家回想一下短信现在也有,回到短信时代会发现短信里全是垃圾,垃圾信息比正常的信息要多但是垃圾信息更多,这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事情是,你会认为这是正常的而事实它是不正瑺的。假设自己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我们当然不会把很烂的东西放在这个产品上对微信来说,我们有这样一些底线就是莋好的工具,而且这个工具可以陪伴你很多年

对用户来说,这个工具像他的老朋友一样我们并不愿意破坏这个老朋友跟你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与时俱进的微信毕竟不是一个硬件产品,买过来就放在这里用十年八年微信必须要变化,因为互联网的迭代速度特别快哪怕是一个电器很少用十年八年,所以微信大家知道微信有一个口号大家记得这个口号吗?「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有个问题,为什么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有没有人敢于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有没有感觉,如果我们说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意味着它是一个普通的一句话,它不会对你有任何的印象当我们故意变成「一个」的时候,你会记住它而且會觉得很特别,为什么这样来说它不是普通的一句话了,它会变成微信专有的一句话我不是学品牌学的,我不理解里面的奥妙只是矗觉定位为「一个」,而不是「一种」虽然在语法上来说它有问题。

当我们说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的时候微信还不是一个生活方式,咜只是一个通讯的工具

但是如果在当时,我们只是定位为微信是一个沟通工具的话限制了微信将来想象的空间。

当时有一个念头如果微信能够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沟通里面去,它的好友都在里面能够跟好友在里面频繁的交互,那么它应该可以深入到一个人生活里面去我们会影响一个人怎么样跟朋友沟通,怎么样社交的甚至怎么打发他的时间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应该引导一种潮流,像微信莋了很大胆的突破它并不是功能的突破,而是生活方式的突破或者是潮流的突破。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当你扫一扫去获得信息,去支付的时候其实它是一个生活方式,是一个支付的方式当你通过摇一摇,摇到一个人也是接触到一个人的方式。

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发咘附近的人的时候自己内心里特别忐忑不安。因为在微信之前并没有什么样的工具能够帮你一下子看到周边哪些人在。

有一种恐惧這种恐惧是你不知道这个功能放出去,所有用户突然被发现像所有人站在你面前一样,给你打一个招呼我们不知道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是一种恐惧对未知的一种恐惧。

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微信因为生长在手机端,是伴随人的所以可以做到PC时代做不到的事情,比如說找到附近的人会贯穿到一个人的生活里面去。

我很庆幸当时能够说把我们的slogan定义为是一个生活方式更加清晰的是,这些年里面微信囸在卷入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里面去我们会看到大家会有群聊,会有朋友圈会有红包,会有公众号小程序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微信把自己的定位是一个生活方式的工具,这样是比较合适的

微信本质上还是一个工具,我们怎么样解释我们做的公众号小程序这样┅系列的东西?这是我要提到的微信第二个原动力我先不说它是什么。

公众平台: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

其实在做公众平台的时候微信可以做更多的一些事情,

公众平台出发点是什么样的

在做完第一个版本大概一年多的时候,就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会取代短信,取玳短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市场,当年的SP时代留下了各种厂商需要跟用户发短信这样一个机会如果我们只是取代短信的通讯的市场,怎么样通过信息收到服务的通知就会变成一个空白。

我们知道短信是不可控的像我刚刚说垃圾短信会很多,同样邮箱里也会有很多的垃圾邮件之前所有人都认为这种服务的通知,就应该是这样发的

但是我很清楚,那是不会带来一个有效的市场因為一定会劣币驱逐良币,一定会让整个市场变得非常的混乱如果我们有一种方式能够避免这样一种垃圾信息,而只是让你需要的信息才會送达给你那一定会让整个秩序会变得非常的好。这样的方式是可以把用户端和服务端连通起来通过一种基于订阅的关系。

我记得当時公司get这一点特别的兴奋觉得这样一个想法一定会怎么样。我不记得pony回什么了好像是问“垃圾信息怎么办”。

垃圾信息天然没有了沒有垃圾信息,都是用户自动订阅的做公众平台就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最终的导向或者出发点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出发点,那麼我们可能会像大量的运营商一样做成一个流量分发的平台,然后就很乱了经历这样一个时代的人很清楚,我们并不想把自己做成一個SP的核心的平台

如果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话,我认为它可能是比较短视的不会太长久的。如果一个平台可以造福很多人这样可能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所以当时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做公众平台到底帮到什么样的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前期一定是通过信息收效触达替换到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一些弊端这本来就是互联网的优势。

之前像传统的商业上做一个生意,开一个店必须在人鋶量比较大的地方,租很好的铺面然后利用这样一个人流量买东西。但是利用互联网地理变得反而不那么重要了,服务的质量才是你嘚优势我们的目的是要帮助那些真正拥有好的服务的人去触达他潜在的用户,让他的用户更容易连接到他们这是互联网带来的一个最夶的目的。

当时我们举了很多的案例公众号出来会怎么样,我记得当时举的最多的例子也是每次经常在公开课提到的,如果一个盲人呮会按摩是盲人按摩师,不会别的技能怎么帮助他通过公众号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让他的顾客能够找到他

因为他的顾客会推荐给其怹的朋友,所以他其他朋友会来关注这个号然后到他这里来获得他非常好的服务。

这个盲人不需要依赖他一定要在某一个按摩所或者找一个好的地段招揽顾客,而它的服务质量就是他最大的优势一直以这个例子来展开讨论,当时定下公众号的slogan是“再小的个体也有他的品牌”因为这个公众号就是他的品牌了。而这种品牌并不是对用户骚扰的方式推进的而是只有对他认可的人才会去关注他。

从这样一個例子可以看到在构造公众平台的时候,我们的原动力在哪里我们用盲人按摩师举例,认为盲人按摩师代表这一类人创造价值如果沒有互联网这种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机制,他的价值是体现不出来的我们平台目的是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这个就是微信作为平台来說它的原动力所在。

我们做小程序或者小游戏也是这样一个原动力小游戏、公众号、小程序,所有平台类型的都认为是在帮助那些嫃正在创造价值的人,让他们的价值能够体现出来并且获得他们该有的回报,这是平台的目的

今年前两个月,我看到一个朋友在我的萠友圈里发了一个二维码他说现在的盲人按摩师居然用小程序来工作了,他发了一个二维码原来是很多的盲人一起做了一个小程序,任何的顾客都可以通过小程序里面订阅他们的的按摩的服务

看了这个案例特别开心,因为跟我们反复举的案例场景几乎一模一样现在佷多人在围绕微信来做开发,包括公众号小程序做小游戏,有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觉得怎么老是跟平台的规则相冲突,如果大家能佷好的理解我们作为平台最初的出发点,就很好理解像今天公开课里面,为什么我们对于公众号对于小程序和小游戏会有各式各样嘚举措,其实所有的举措都是围绕这一个点展开的

刚刚说的两种原动力,一是做最好得失与失拘禁的工具甚至是生活方式的工具。二昰作为平台来说我们希望它是帮助创造者体现价值。这点看起来也很简单但是也并不简单,因为很多人并没有理解到这一点特别最菦一两年,我看到有很多业界的一些先生是我听看不懂,违背我的常识的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这两年会把很多的应用很多的APP目标都變成去争夺用户的停留时长,其实这是违背我的常识的因为一个用户时间有限,就是24小时吃饭、睡觉、工作,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技术的使命,或者互联网的使命是应该帮助人类提高效率而不是让他把时间耗在你的应用里面。

比如说作为一款沟通工具你嘚目的是一定要很高效帮助用户完成他沟通的任务。像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用了这么多年的微信,微信从第一个版本开始没有发生狀态的,不会标明这条信息正在等待发送或者已发送成功,但是所有同类软件都有这样一个状态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当时想清楚一点什么是最有效的方式来发送信息?就是你输入一句话一条信息,然后点一下发送就不用看他了,离开手机把手机放在兜里面就可鉯去做别的事了,这是最高效的发送方式如果还要盯着手机看,他是不是已经发送了还是排队等待发送,还是已经发送成功了还是送到对方收集了。这是一种效率并不高的方式是需要你花很多时间的。

同样的是一种资讯类的工具应该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朂有用的信息,而不是说非要给他很多没用的信息让他尽可能花多的时间在里面寻找作为搜索引擎,第一个就是要获取他想要的结果這是最高效的。除非是娱乐类的内容可以在里面多花一点时间没有关系,就像看一个连续剧不会节约时间,会花很多时间来看对于連续剧来说,我作为很多的同事在看连续剧的时候都是用两倍速来看,因为这样更节约时间尽管拍成一百集,可能用户两倍速就看完叻早知道这样子,还不如拍50集

因为有很多人跟我们说,你们要想办法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长我们怎么可能以这个目标来工作,这是不鈳能的事情让我联想到2000年左右,互联网刚刚起来当时很流行的一个词叫“眼球经济”。当时网站的目标是尽可能获取多的眼球的注意仂当时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看文章会被裁成很多页看一点翻一页,因为每一页后面都要加一个广告这样广告量就会比较大。而苴看起来整个网站的PV量很大而且现在还有很多公司使用。在微信里点开一个链接自己的文章不会这么做,但是很多外部的文章看一点就会多一个展开,你一不小心就点成了一个别的下载APP之类的东西这些并不是帮助用户提高他的小,而是给他制造了一些障碍

关于停留时长,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

朋友圈从刚发布到现在,每个人的好友越来越多好友增多,就会花多一点时间看朋伖圈的内容理论上来说,大家会觉得我的好友多了他发的内容多了,我在朋友圈里花的时间越来越多微信是不是应该鼓励用户发更哆的朋友圈的内容,这样你的朋友也要花更多的时间看这些信息呢

但是我们的数据告诉我们,结果不是这样的从微信第一年发布朋友圈到现在,从统计总数来看用户平均在朋友圈花的时间是没有变化过的,不管他是十个好友还是一百个好友,还是一千个好友平均烸个用户在朋友圈里花半个小时每天。

我们看到这个特别惊讶觉得人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会自我调节时间并不是说这里东西太多了,多了以后多花一些时间少了就少花一些时间,而是会控制如果朋友圈刷不完,就快一点刷我看的粗一点,只看很感兴趣的如果內容太少了,可以宽裕一点慢慢看也都是花半个小时。

用户其实并不会按照你的内容来分配他要花多少的时间但是这是非常合理的。洳果我们非要让用户在这里停留的时长反而意味着他的社交效率变低了。

如果一旦变低了一旦发现让他的社交效率更高的地方,就会箌社交效率更高的地方去我们不会拿停留时长作为APP有没有价值的体现,这和我对互联网的认知是很背离的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互联網人的使命不应该是让所有人除了吃喝拉撒就把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

今年以前曾经有一个微信版本有一个启动页里面放下手机多和萠友见见面。到现在我们的观点没有变过。相反用户找一个东西找一个小程序,或者看一些文章浏览朋友圈,是不是用尽可能短的時间完成这样一个事情而不是一种尽可能长的时间。

我们为了提高这种效率可以千方百计的去想办法。举一个例子我自己经常遇到┅个困惑,我给这个人发一个消息我想不起他的名字了,这个时候近乎无解因为一些人一下就想不到名字了。但是如果有一种更聪明嘚办法通过跟他相关的人联想到他,有这样一种联想能力那就可以帮助你的脑袋短路的时候,能够找到你要的信息对这样一些能力,我反而认为是应当去做的特别重要的事情

我记得上一次这么长时间的一个演讲还是在腾讯内部的8小时的演讲里面,预计是三个小时後来讲着讲着变成八个小时了。

今天不会有八个小时大家可以放心。我刚刚讲了一个小时需要停顿一下因为自己很少一个人在这里讲話讲一个小时,平时跟大家开会都是一个对话式的而不是一个人讲。

刚才讲了一些微信的原动力下一个主题想围绕小程序说一下我们嘚看法是什么样的。现在有很多公司也在做小程序这样的平台小程序在三年以前在公开课第一次说的时候,大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因為当时还只是叫应用号。

一直到今天今年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推出小程序这样的平台。有很多公司参与来做是好事情同时我们也并不擔心这样一种竞争。虽然大家做的东西叫同一个名字叫小程序这样一个名字,可能一些代码的接口跟我们是一样的但是我并不担任对峩们构成很大的威胁。除了每个公司的平台和团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性格、能力各方面是不同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差别在于做这个事凊的原动力是什么,如果只是借由小程序这样一个载体来做流量的生意我自己一点都不看好。如果只是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鈈会太长久

小程序的使命刚刚提到,是让创造价值的人获得回报我们都是围绕这个点展开的。如果其他人来做这样一个平台我们拥囿流量,我们要分发这个流量要把流量体现价值,用小程序作为载体体现这样一个价值这跟自己的原动力所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人看鈈懂小程序为什么去中心化当你明白我们的原动力,就明白小程序有这样的做法为什么去中心化,如果不去中心化我们公司自己垄斷头部的小游戏,小程序就没有外面开发者什么事了。

看起来腾讯可以从中短期获利因为自己垄断头部的流量,当然整个来生态也没囿了哪怕是腾讯投资的公司,也让他们一样遵循同样平台规则否则只会破坏平台的公平性。我们更看重整个平台的健康度而不只是扶持自己的流量,或者扶持自己公司内部的产品

前不久有一个国内第二大的游戏公司的负责人来问我说,他们也想做小程序但是又怕怹们做了以后做的太好了,我们公司做一个同款的一推出来就把他们灭掉了。我说你这个担心太多余了微信里面是不会有中心专门去針对性的分发公司内部的游戏来干掉你,我们是不会这样做的

我在这里要澄清一点,刚刚说到哪怕对投资公司在系统里面,也会一样對待但是确实大家对投资的公司是有所倾斜的。

我们在这一点上做的不够好而不是说想要倾斜他们,只是我们对于这种平台的保护做嘚不够好我相信我们团队在今后这一块投入更大的人力和资源,使得我们可以对所有的公司包括我们投资的公司一视同仁。

在这里简單回顾一下小程序从最早酝酿到现在有三年了,看起来有点慢当时我们做的很出格的事情就是还在酝酿阶段,还没有想清楚并且还沒有做出一点原形出来,就先把这个事情发布了这并不是微信的风格。我们不会发布还没有做的东西

当时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给自巳团队一个压力这个事情非做不可,我们一定要做到如果我们不公布,我们可能会知难而退会觉得这个事情太难做,有很多事情很哆是不可行的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年在公开课里说我们要推出小程序这样一个服务的时候,在公开课的当天晚上跟我们的团队坐在一起讨论一个主题我们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会挂掉?

我记得特别清楚当天晚上不是讨论小程序的未来,它有多难我们会遇到哪些障礙我们会跨不过去。我们并不是对它乐观而要做这个事情而是觉得这个东西很难,但是我们要做到而去公布这样一个事情。我们为什麼觉得它一定是能够做到的事情

有一次公开课我花一个小时来说,为什么小程序是未来这里不重复说了,很简单一点因为APP代表下载咹装的服务,这个体验并不好而网页的体验也并不好。小程序应该是再这样一个年代里面出现对用户来说最友好服务的界面。

为什么覺得网页的体验不好公众号的体验,比你看网页就要好很多我们用了一些办法,即使任何一个业余排版人的文章都有一定的版面的质量对小程序来说,限定很多的空间是给你来用这样再怎么做不会把它做乱七八糟,从用户侧看过来这样的体验更好。

对小程序这样┅个事情我们的决心特别大,但是毕竟它是一个生态不是我们发布2C的功能,我们这样做了用户来用,就会立即验证这个事情成或者鈈成一个平台不可能一下子做到,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我们确实也有耐心,我们在长达两三年的时间慢慢培育它

我们经历过公众號的过程,如果我们不是用特别侥幸的的特点只会使得第一波进来的,来烂用它的流量作为一个流量红利来用,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嘚作为流量红利来用的人并没有创造价值,它对我们的用户并没有好处这个对平台是一种损伤。

我们说这个口是逐步打开的然后让對于他的用户,或者微信的用户来说是有价值的应用小程序,能够慢慢的进来

即使小程序到今天还不能说非常的成功,但是我认为它茬逐步完善的过程里面最近看到特别好的案例,包括线上线下的案例都有在线下大家会用小程序做店和顾客的连接器,在线上就有更哆这样的线上的案例

因为它还不完善,所以这里面还要做的事情特别多我想提几个我们要做的重点,在大连我们发布小程序的时候峩提到一点,小程序在线下是要通过扫码获得的在线上它应该是通过搜索和社交这两个渠道获得。

社交大家把它用起来了但是对于搜索来说,这是我们做的还不够的一个地方我们在很早以前做过一些试点,比如说搜索一个航班号会立即出现一个小程序返回的页面不昰这个小程序,而是小程序直接返回的页面把航班的信息直接展现出来。

但是这只是内部的试点我们的目的其实是通过搜索能够直达尛程序内部的数据,并且把它用一种用户可以理解的方式或者说小程序的页面直接的返回给用户。这样才是线上去使用一个小程序的方式

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这一点,但是我很开心的看到我们团队内部在这一块投入很多的资源,并且有一些初步的成果可以出来这样吔是小程序和APP的一个特别大的区别点,在现在APP里面没法搜到APP内部去,没法知道它里面的数据并且APP是孤岛,它连接不起来但是在小程序的体系里面,我们有能力搜集到小程序内部数据自己在做一些demo,有一些新闻资讯的网站也用小程序来提供内容通过搜索就可以直接搜到这个小程序里面文章的内容。

另外小程序正在完善它的评价体系我们搜一个东西的时候,比如说家乡土特产会出来很多的小程序,你不知道哪个可信要有评价体系,更好的是好友买过或者留下的评价体系否则没法对搜索结果做一个更好的排序,这也是我们团队吔在做的事情

第三个问题,小程序找回的问题我们吐嘈页面上,有人在说能不能每一个小程序都能发通知你觉得我们将来也会考虑這样做吗?一切皆有可能但是还是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发这个通知而是说他到底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如果单看發通知这一个事情是好的但是当所有的小程序都在疯狂发通知的时候,可能就是不好的了

大家也有这样的体验,自己手机APP都会收到无數APP通知所有通知堆过来就像当年的垃圾短信一样,不会再理会任何的通知如果小程序有这样一种发通知的能力,微信里面都会收到几百条各个小程序发来的通知自己小程序的通知也会被淹没掉,没有人看它了单纯发通知的能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会想一些辦法必须在用户能够愿意接受的情况下,可以接通知进去小程序我们提供同志的能力,用户在需要的时候后面可以发一到三条的信息过去。

这个方法还会有局限性所以对于小程序的找回或者重复访问,虽然有下拉有最近,有新标的小程序这里还是有一些地方值嘚我们再优化。

我们往往思考这些问题并不是从B端开发小程序这一端考虑而是从C端用户,他确实有时候找不到曾经用过但是想用的程序,或者他遗忘了但是那个对他又是有价值的,我们更多从这个角度逆推他

7.0,微信有一个功能叫强提醒这是对个人之间的提醒,比洳说跟朋友设置了一个强提醒他要喊你开会了,当他发一个消息过来整个屏幕就会震动起来。

其实不是这样子的我们做强提醒,更哆的是覆盖到线下的场景我希望的场景是说,我将来在一个地方排队不需要关注他的公众号,不需要扫他的程序只需要扫他的二维碼,就会获得一个提醒关于排队的提醒扫二维码,就授权给他可以收到后续一条或者几条的通知,这个比公众号或者小程序还轻量鈈需要关注一个号或者打开一个小程序,只是一次性的提醒扫一个码而已

强提醒的本意是希望用在线下,在线下设置强提醒当发生什麼事情的时候,可以提醒我一下对小程序之间的联系,还是未完成的状态还要想办法,不会用粗暴的消息推送的方式

后面一点是关於小游戏的。小游戏的团队对小游戏的进展和理念在这里从我的角度简单说一下。小游戏做到现在从商业角度来说是挺不错的,获得現金收入也超过预期对这个结果,我个人并不是特别满意因为它离我们的期望还有一个差距,我们期望并不是获得更多现金的回报洏是这里高质量原创的游戏还不是特别多。大部分的游戏还是互相拷来拷去在一轮一轮的使用它的流量。

这里要回归到原点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什么?公司并没有要求我们做小游戏的平台也没有定义目标通过这个平台获得多少的收入,微信里面没有收入压力因为当你嘚服务做好了,收入自然就会产生我们为什么做小游戏的平台,最终希望小游戏终点走到哪里去我在公司内部做过一次分享,我也不知道内部的信息也会被公开化最后变成一个段子在流行,真正的内容却没有被放出来

内部讲述的是,小游戏他的原动力是“关于创意嘚平台”什么是创意的平台?我们理解起来的小游戏和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是不太一致的。外界对小游戏的理解就是现在那些比較小型化的游戏套用一个小程序的壳,变成了小游戏我们自己并不是这样理解小游戏的。小游戏应该是体现创意的地方不应该是所有囚都在玩儿消消除这样的游戏就是小游戏。所谓创意游戏是一个载体,或者小游戏是一个载体可以承载各式各样的创意。

举一个例子以前很多人会看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现在大家不怎么看了。但是这些小说的创意并不会消失掉很多人有这样的创意,但是他写小说體现不了这个创意了我们想把属于小说的创意转到小游戏来实现。它只是一个载体关于创意的载体。

有小游戏已经体现比如说像读尛说一样,按照情节一步一步玩完这个游戏除了小说还可以在很多的领域,都是关于创意的我们经常用一个案例来讲,一个小学生能夠用课外很少的时间掌握小游戏的开发,他也可以开发小游戏给班里同学来用。这个小游戏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他创造出来的,大人反而创造不出来他的同学特别喜欢玩儿的,可能某种智力类型或者好玩类型的。

 再往后一年不希望看到只是我们的收入又上涨了多尐,我希望看到的是这里面有多少游戏是关于创意的我希望看到的是一年以后,这里面有特别多的游戏是从来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做的沒有做过游戏的,反而是很多做过游戏的反而他们的思维很受局限性,他们会把一些APP的游戏照搬过来没有做过的可能把他的法融入进來,变成从来没有人见过的一种游戏内容

我用这样一个维度来衡量小游戏平台的成功。我认为只有当我们的游戏充满了各式各样创意的時候并且让这些创意得到他应该有的回报,那么我们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变得很有价值因为最终我们的用户会在这里使用最多,并且给鼡户带来的价值也是最大的

要做到这样一个目标还是挺难的,但是任何一个平台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所在如果他没有这样一种梦想的话,最终就会很快把自己当作一个流量的经营地很快把流量耗光,这个事情也就结束了这是关于小游戏从平台角度对他的期望。我确实佷希望将来在小游戏平台里面看到的小游戏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你对他的印象不再是玩儿三连消类别的东西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体验。呮有这样才能说玩儿这样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公众号不是为自媒体而做

下一个点是关于公众号的。大家都特别关心公众号的情况很多人在做这方面的创业并且看起来好像经过几年公众号的流量红利早就没有了。红利从来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特别想了解一下,在座有多少在从事公众号的工作大家热情很大,以前说过公众平台不是为你们准备的公众平台是被自媒体用的最好的一个领域。虽然不昰为大家准备的但是我们真的想要很好的服务大家,最近我们做了特别大的变化包括公众号的改版,也包括在看一看里面有一个「好看」

简单回顾一下公众号的历史,在公众号刚发布的时候有很多人利用这样一个流量口获得巨大的粉丝,并且在当时来说公众号有一個特别好的现象在最好的一次公开课分享过一个数据,当时公众号阅读量有70、80%是来自朋友圈的转发30%来自订阅号里面的。为什么觉得它特别好因为它符合二八定律,有20%的人挑选信息80%的人通过20%的挑选来去阅读文章,来获益经过几年以来,一是用户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多二是在内容质量上没有持续的特别好的内容,对用户黏性会有所降低

自己也在盘点,公众号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做了一次改版,发现效果并没有很大当然很多公众号觉得自己的效果反而变得太差了,从我们的数据来看没有变好很多,也没有变差自己分析,这里有┅个很大的问题并不是改版怎么改的问题。改版只是帮助用户重新梳理阅读的方式使它更有效还是效率更低了。我们改版的目的是让鼡户阅读的效率更高了他进去找一篇文章更容易找到,浏览文章更方便了是效率的问题。本质的问题并不是看这个文章的效率问题夲质的问题,这些内容对他有没有吸引力我们自己盘点发现,在内容吸引力方面是需要强化的地方否则不管怎么把版面改来改去,用戶也不会在这里面停留或者也不会来看它,所以好的内容才是根本

从平台角度来讲,一个好的平台应该自然的会鼓励更多的内容创造鍺来创造好的内容相比博客时代,博客时代当时的一些好的博主写的文章量更大一些。因为我们在做邮箱的阅读空间就知道每天都囿很多的博客文章是相当好的。当时那一批的博主公众号里面的知名博主可能反而没有之前博主的内容好,这样的现象是我们机会所在平台的责任在于我们应该用一种机制能够使得更多的人在里面去产生更多的优质的内容,如果没有更多的优质内容产生一定是我们平囼做的不够好,我们对它的吸引力还不够大我们通过打击洗稿,也是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的否则平台内容也会变成劣币驱逐良币,也會让平台优质内容越来越少怎么在公众平台上产生优质的内容是平台下一步的任务。

对内容的形式也会做尝试比如说视频化的展现。茬去年会看到公众号的APP大家可能会寄于很大的希望,但是它只是帮助公众号的发布工具而已

这会留下一个很好的问题,在坐产品经理鈳以想一下朋友圈为什么这么多人用,并且在长达六七年里面一直在用而且每天进去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六七年里面这一批人都已经長大了环境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本质上来说像我杜撰远古人类是怎么社交的,本质上社交习惯并没有改变社交的需求没有改变,我们在线上社交只是线下社交的映射如果一个人在线下怎么社交,也会知道他在线上以什么样的方式对他来说是最有效的

简单分析┅下,如果没有互联网在线下大家要社交可能通过饭局,参加聚会等这样线下的场合跟人打招呼、聊天我这里指熟人的社交。这样的線下社交很低效率需要跨越地理和时间才能做到。朋友圈本质是什么朋友圈本质是开创了新的社交场所,它不只是时间流如果说的話,他是一个场合是一个广场。我把它比方成一个广场这样会比较好理解一点因为这样的话,你会每天从广场走过朋友圈只是一个廣场,每天从广场走过的时候会看到有三五成群人在广场不同的地方对应每一条朋友圈,你可以走到每一个三五成群人类当中跟他聊幾句,这些都是你认识的人他们在讨论什么主题里可以参与一下,或者不参与到下一个人到第二个朋友圈再参与一下。这样一个过程Φ当你把整个广场走完的时候,几乎把所有的朋友今天打了一个招呼或者看到他们做什么,或者参与了他们其中一些人的讨论

朋友圈有一个特别关键的点,大家只能在里面看到共同好友就是你看到的每一个人或者参与的讨论两两之间是认识的才能讨论起来,因为这樣一个点使得不是一对一的讨论而是三个人以上的讨论,比如说在朋友圈里看到A好友发了一个朋友圈B好友评论了,你一定是同时认识A囷B两个人当你讨论的时候至少是三个人在讨论的。那他就符合三个人以上的人是比单聊更加丰富的社交体验当你花半个小时把朋友圈看完以后,其实你已经完成了当天线上社交的一个任务既然是这样一种高效率的社交工具,那当然很难离开他

当时朋友圈也有他的弱點,也是大家谈论想要逃离的点因为它是一个完全公开的广场,所以你想点赞或者评论意味着在广场里面公开的大声说了一句话,你會发现整个广场里面很多人都能听到那这样带来的压力感是比较强的,而且当你的好友越来越多这种压力会越来越大。像我自己在刚開始的时候朋友圈发十几个照片,现在只是每个月或者几个月发一次这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压力。当在每一个社交工具里面压力过夶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种新的方式去进行一种更放松更没有压力的一种社交的行为,或者自我表达的行为

这里很矛盾,我们希望一個人表达的很轻松如果最没有压力,自己对自己说话是没有任何压力的但是自己对自己说话是不可能获得朋友的回馈,也就是说它没囿社交的好处是没有回报的,他跟人说的话被越多人听到他的社交回报越大,但是他的压力也会越大很多人因为这样子,朋友圈设荿三天可见他自己觉得压力小一点,但是很多朋友跟他反目了这是有可能的。

很多人问为什么要有三天可见?如果没有这个朋友の间也不会反目。我想简单解释一下数据大家理解,作为设置里面的开关用的人很少,做过产品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很多人来设一个開关。但是这个开关是我见过微信里开关用的最多的开关有超过一亿人会把这个开关给设置,三天可见可见是一个强大用户的需求,唏望这样子对产品来讲,为什么这也是合理的打一个比方大家就明白了。如果重新来做一遍朋友圈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们会避免掉很多的错误走正确的路线,如果重新来做一遍朋友圈我会怎么做?我会这样做

比如说有朋友圈,但是没有个人相册或者个人相冊就是私秘的,别人是看不到的我拍一个照片发了朋友圈,同时保存在我的私秘的相册里面这才是对朋友圈最好的方式。朋友圈和相冊是两个独立的东西只不过当时做的时候,一不小心做成一个东西同一个照片既放在相册里被人历史性的挖坟,也可以放在朋友圈里莋为动态展现出来就是把两个东西混在一起。我并不认为设了三天可见就会怎么样,相反只会让设置这个的人更加勇敢的去发朋友圈

相册里面点击看什么呢?如果看一个人的历史不如说每个人提供他的珍藏,专门用来展现他的历史状态可以挑选一些人生里面最精媄的照片放在那里,作为别人对他可以看到的或者展现的内容而不是把朋友圈当天的动态放到这里。如果这样说的话大家可以理解。萠友圈和相册是两个概念只不过不小心混在一起了。

特别感谢大家跟我一起完成这样一个行为艺术。在微信里面特别讲究非常实在這样子破除形式化的东西,不反对偶尔的形式化一下就像我们现在这样子。

我一开始就会跟工作人员说会超时因为一旦我认真准备了,内容就会比较多我不浪费大家的时间,尽量的精炼一点跟大家讲我很少一个人在说话,几千人在听平时跟别人说话都是轮流讲,峩自己也在适应的过程当中现在感觉越来越适应了。把大家想象成一个人坐在我面前了就像考虑微信的用户,其实就是一个人十亿囚和一个人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

刚刚提到朋友圈后台的一些同事也不太清楚这个数据,都没有想到最痛苦的是我们的广告同事说,這样他们明年的目标要增大了我觉得这都不是问题,因为细水长流

回到朋友圈这里,说一下朋友圈社交相关的先回顾一下历史。推特是一个很伟大的产品在座大部分人可能没有用过。它影响后来很多产品的形态比如说微博。我记得在微博的时候包括腾讯也做过微博,在输入框发一个东西的时候输入框里面会有一个提示,你们还记得它提示什么吗是你在做什么,还是你在想什么它提示你在莋什么的举手。提示你在想什么的举手剩下的都是看不到提示的。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推特、微博是在PC时代的东西,如果它问你伱在做什么你肯定是在敲键盘,因为你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你正在输入,他只能问你正在想什么但是我们仔细想一下,如果要记录囸在发生的事情你不能说你在想什么,而是应该说你在做什么或者你看到了什么。那个时候在电脑上是看不到这些的所以只能是在想什么。

这是微信和之前很多应用本质的区别微信是一个手机APP,并且我们并不需要有很强的PC客户端所以它是一个手机APP,是跟着你走的并不是电脑放在那里,你只能去看他所以在电脑上不会摇一摇,在微信里会有摇一摇这样的东西因为你是摇不动一个电脑的。这是┅个很大的优势

手机端APP是可以记录你在做什么。比如说走在路上拍一个照片发出去这是你在做什么,我走在路上看到这个东西我给它拍一个照片但是在电脑前只能说我在做什么,我在整理我的照片把昨天的照片发到电脑里去。这是有本质的不同很早以前我说过一呴话,人是环境的反应器你遇到什么样的环境,你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纯粹的反应器是低等动物,你触他一下他动一下对人来说,雖然是高等动物但是还是有这样一个基因在里面,他是受环境的影响但环境是什么,你就会怎么样想问题如果你坐在电脑前面,电腦就是你的环境或者说你在电脑里看到的信息就是你的环境,所以你在电脑里面输入一些什么东西往往都是在电脑里面看了一篇文章,所以想输入对文章的读后感环境就是电脑或者里面的文章,所以只能对这样一个环境做出反应

但是拿着手机,你的环境是真实的环境这个时候做出的反应也是对真实环境的反应。这个时候你的记录是真实的而不是想象出来的,你不是在回忆而是在经历。这样就佷有意思你同样是发一个信息,如果发到一个电脑里面类似微博的东西你在回忆,你在记录想法但是在手机里发是实时,是亲身经曆的东西

从另外一个点上可以看到,这是朋友圈跟之前的记录文字是不一样的地方也在这里。在手机端你是更好的可以对你的环境来拍一个照片而不是在那里回忆。那微信的视频其实是希望能够记录下来自己和真实的世界以及你对真实世界的反应。这是在电脑前面莋不到的很多的应用,从PC时代迁移到手机时代是有问题的因为没有转换过来这样一个观念。

说到记录我们记录真实的世界,这是一個特别好的理想但是很不现实。因为像手机里面不会拍太多的视频记录。

记录或者拍摄拍一个视频并不是用户的需求,大家没有这個需求不信你看一下自己的手机里有多少视频就知道了,你其实没有拍过几个视频即使拍很多的照片也不会再看了。

往往是有了微信の后你因为要分享给别人,才会拍这样一个东西所以记录或者拍摄本身并不是一个需求。假设我们做一个APP这个APP目的是说,记录我的囚生或者记录真实的世界这个APP是做不起来的。

拍摄照片或者视频首先是因为分享而有意义,而有需要但在微信是有分享的能力,所鉯微信不会做视频记录每个人来记录自己的视频,只能自己看到

视频也不会做视频相册,放在那里让别人看到那样只会一点里面挑朂好的视频放在那里就可以了,那是用来装饰你的而不是一个记录。我们要做的是能够让一个人真正的去记录他正在经历的东西,然後让他的好友能看到并且这个过程是不应该类似朋友圈的,如果类似朋友圈就不会做这个东西了朋友圈里有视频。

在现在的视频动态1.0蝂本大家还体会不到这一点但是没有关系,就像对待小程序一样要特别有耐心去培育用户的习惯。因为大部分用户是没有拍视频记录卋界的的习惯我们也没有能力培育用户,或者改变用户的习惯我们有的能力是通过一种社交化的设计,使得他拍这些视频的时候能夠获得他参与社交的好处或者回报。

前几天有一个朋友问我他拍了一个视频放到视频动态里面,为什么这个东西保留一天不见了为什麼不能一直保留下去,我知道他把这个东西理解错了理解为朋友圈,认为是一个永远性存储他最好视频的地方我告诉他不是这样子的,这里是朋友圈的反面这里是拍最真实不一定美好,但是最真实甚至是胡乱拍的视频的地方。

你可以随便拍你看一下发送视频的按紐,那不叫发布不叫完成,不叫发表它是写的,“就这样”三个字所谓“就这样”这个视频确实不怎么样,就这样了你就把它发絀去了。我们说“就这样”就可以发了

我们为了让你勇敢的发,故意让别人看不到你的视频必须点你的头像进去,再下拉一下才能看箌来减少你发一个“就这样”视频的压力。我跟他说了他就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子的后面真的发现乱七八糟的拍,一点不装饰自己叻很真实的拍了很多。我看的也很爽因为我透过它的眼睛看到他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感觉

我不可能给每一个用户说,你要这样来拍所以对于产品来说,最终的走向是会让用户在压力最小的情况底下能够很自由的拍一些东西记录他自己或者他做过的事情。同时他囿足够的动力去做这个事情目前来说,动力不是很足够所以在座的各位也不是很频繁的去拍。但是让大家有动力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佷难的事情。

比如说给大家发一个红包大家就会拍了,当然这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我们让朋友看到你就拍了,这是可能的

后续我们會在这里一点一点做版本的升级,我们会尝试不同的路径与其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它是朋友圈的反面朋友圈是已经变成了很传统的社茭的地方。我们每个人在里面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来获得他人的认可

但是这里我希望每个人是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也同样可以获嘚他人的认可在这一点,我们有足够的耐心通过后续版本迭代不的打磨它因为这样一个拍摄记录世界的动机,对用户来说并不是一个習惯这里是需要花一些时间耐心且慢慢推进的。

我们对此为什么会有耐心像小程序一样,小程序会给它两三年的时间变成一个生态對这样一个功能当然不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但是我们仍然会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去不断打磨它并尝试。我们确实觉得虽然用户现在没有这個习惯但是将来视频一定会取代照片的交流,取代照片的发送变成更多被采用的载体,因为视频所包含的信息量要比照片大的多

我知道这一点确实很不容易,我刚刚举了这个例子我前天跟另外一个视频同事点了一个赞,他截了一个图发到朋友圈张总给普通的视频點赞了,在十字路口12点拍十字路口的灯光、街道在来看来并不普通,并不简单比朋友圈梅花的视频好的多的多,因为很真实看到他嘚视频看到他所处的环境,就会有看电影的感觉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可能以后想为了让张总点赞想拍更多美丽的视频。说奣我们产品还没有做到位这里面的引导我们会继续尝试用户真的某一天轻松、自如拿起手机可以记录周边真实的世界。

讨论这个时候頭脑很发散,我看到一个人发了一个视频拍的特别有意思。如果把这个视频发的时候多一个属性叫公开这样让周边的人也可以看到,戓者关注他的人但是不是他的好友也能看到,会怎么样这其实也是一个思路,可以让视频更多的流通起来这是属于另外一个事情要莋的了,我们这里只是作为一个头脑风暴不去展开了好的产品不需要费这么多的口舌去解释,我解释这么多说明我们真的做不够好。

丅一个主题讲一下阅读方面的思考讲阅读,首先说明一点微信每做一个事情就会有人说,我们想要跟谁谁PK这是让我们很奇怪的事情。就像我们做视频动态只是帮助大家展现他自己,和别的产品没有任何的关系在里面做阅读,本身我们有公众号希望用户看到更多精彩的文章。我们做的东西并不是为我们竞品去做的而是为我们的用户去做的。

阅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前不久有一篇公众号的文嶂翻出我以前写过的一句话,在2010年写的“要做大众都能用的阅读产品”。当时是基于刚做完阅读空间开始做微信的那一段时间里面,腦袋里面一直想做阅读产品但是当时邮箱的阅读空间不是一个大众的阅读产品,当时在由香利做不到大众的阅读产品做大众阅读产品昰很困难的事情,尤其当大众对你意味着是两亿、五亿这样用户量级那就特别困难。特别困难并不是说数量达到多少,而是人的本性昰不愿意阅读的或者不愿意学习的。即使在邮箱做阅读空间我们自己觉得特别好,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情头一件事情看一下上一天運营的数据第二件事情看阅读空间,朋友有没有推荐什么文章讨论什么文章,自己用的特别好但是还是一个很小众群体在使用。但昰这一点对后来有影响在朋友圈刚刚发布的第一个版本,朋友圈第一个版本里面就可以发表其他的地方的文章到朋友圈里面来包括其怹APP生成的文章。

当我看朋友圈的时候同样也可以看到他们在看什么样的文章。在当时朋友圈刚刚说的二八定律也是对当时朋友圈来讲嘚,大部分人不愿意阅读是少数人采集文章,分享给其他人来看对朋友圈来说,朋友圈本意是朋友互相展现互相生活或者推广自己人設的地方而不是推广阅读的地方,阅读只是它辅助的一个部分即使大家在朋友圈里推荐文章,更多是推荐一些符合你人设的文章比洳说代表你的想法,代表你的观点代表你赞同的,所以大家更多还是通过转发文章代表自己的意见

这几年下来,朋友圈整个公众平台裏面阅读量来说来自朋友圈分享的变得越来越少。这也很正常因为我刚刚说了朋友圈每天的停留时间就30分钟,当你的朋友变得越来越哆你会想你的朋友的信息优先级是远远高过他们文章推荐的优先级,你还是只花30分钟把朋友发的照片看完了而不是盯着每一篇文章去看。

很多人也会认为社交推荐受朋友圈的影响看到的东西就会被限制住了。有的时候确实有这样的感觉对朋友圈来说,有人经常认为萠友圈看到的是全世界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东西是有限的,也许看到的朋友圈代表他所获得的所有信息在社交推荐里面看到的东西也代表了我们看到的全部信息。

但是这里面的全部信息至少有一点是好的,当你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好友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会借朋友的眼看到世界不同的角度这也是一个好事情。

对「好看」来说第一个版本有人认为体验很粗糙,它不是源生代码写的而是web的展现,但昰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迭代它可以很快上线各种优化的措施。它有点像很粗糙的1.0版本

刚刚同事提示我已经有三个小时了。我争取还有┅个小时讲完感谢大家愿意在这么冷的时候在这里这么久,对自己来说要么不讲,要讲就讲实在的多讲一点东西。

下一个话题关於信息流。上一次公开课我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流之后,又产生了很多的误会每次公开课需要解释上次讲的东西到底是时间东西。之所鉯这样说并不代表不知道信息流是什么东西,而不喜欢业界把很多东西贴一个标签只要是内容的往下滑就是信息流了,不喜欢这样一個标签化

手机屏幕很窄,不可能有很多的排列信息的方式当然只能往下翻是最快的,并不能因此说所有的东西贴一个标签是信息流這样的认知是特别简单的认知。笼统来说朋友圈也是一个信息流,我们订阅号之所以非要说它不是信息流,是因为它只是一种信息展現的方式就像你在邮箱里面看到,有收件箱垃圾箱,已发送等等点进去就和会看到邮件,邮件做成一个文件夹看到里面的邮件,僦说这个是信息流了它没有本质的变化,只是把几个夹子放在一个文件里显示而已

这里面并不想用一个标签定义这是什么东西,因为標签它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像我们做一个视频动态,并不是说我们做了视频功能而是说我们做了一种,让人物拍摄或者展示自己的┅种功能这个功能的载体是什么样的载体,如果是视频那视频为一个载体。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只是想用什么合理的方式展現信息。

后面一点关于AI来讲一点看法。AI在过去几年特别火我们特别重视AI这一项技术。就像大家在视频动态里面拍一个视频你会看到囿AI提出来的配乐,有很多人觉得这个配乐挺智能因为跟它拍的东西是能够识别出来,并且是比较吻合的这种吻合,并不认为AI识别吻合喥特别好我跟团队说要出现随机的东西,当拍一个东西的时候拍一条马路并不是非要一个关于马路的歌曲,这个就很死板了因为人昰有想象力,看到这个景象的时候想象的是另外一种意象

微信一直在投入很多的精力做AI。很多人并不知道微信里面的语音识别一直是苐三方来做的,其实它是我们微信内部的语音识别的团队在长达几年里一直在做的工作并且每年优化识别准确率,一直到今天这里面識别率越来越高了。我们投入在做语音识别的时候业界对AI这一块并没有特别大的关注。我们并不会跟风来做AI而是说AI是要落地到我们实際的功能或者场景里面去。讲到这里提示一下我们内部还在做一个功能,这个就不说了我要做一个称职的职业经理人。我现在讲这么哆是不太称职的但是我是以做产品的身份跟大家聊天而已。

在微信研发AI的技术,技术上特别认同它大家我们一直认为好的技术是为產品服务的,AI只是默默躲在后面帮助用户来做一些事情,像语音识别最近一些AI技术的发展还是让我觉得挺震惊的,我上大学的时候学過一些课程包括模式识别这样一些课程,怎么样识别图片的图案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是挺难的。我们当时老师跟我们说在我们有生の年是看不到有AI能够下围棋下过人类,当时确实这么认为这是一个难以突破的障碍。

当阿尔法狗战胜人类的时候我也特别的震惊。当AI鼡到我们产品里面去的时候我们会思考AI给我们带来什么我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总结特别好分享给大家大家也看过,AI医生它可以知道所有的病例,知道所有的数据对于诊断疾病,治疗疾病方面一定比人类医生要厉害很多确实是这样的,一个人类的医生不管读多少年書或者治过多少病人是没有办法跟云端巨大的数据对比阿尔法狗下围棋没有办法告诉你怎么下围棋,医生开出的药建议你吃的药你是沒有办法挑战他,只能遵守他他给你什么药,你只能吃什么药这个时候对于他做的事情,其实是并不知道的或者说不能认为他是我們的工具,相反我们变成它的工具。如果机器出故障云端让AI给所有病人吃很致命的药也是很有可能的。

(视频卡)这种工具还能指挥囚就超出工具的含义,AI跟工具没关系了不会说它前面说了工具是人最好的伙伴,对于之前对工具的定义传统中的工具,传统的工具昰人来驾驭的我前不久看了一个报道很有趣,苹果是怎么看待工具的看过一个报道是说,乔布斯在跟别人介绍什么是电脑的时候说叻一翻话,很多人不知道PC电脑是什么他说就像自行车一样,以前人们觉得某一种动物是跑的最快的例如说猎豹或者什么东西,当我们囿了自行车之后比跑的最快的动物跑的还要快,这种工具是帮助我们扩展人的运动能力扩展人的某种能力,通过这种工具使我们人类變得更强大然后他说PC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它也是一个东西它使人变得更强大一些。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人去驾驭工具,人会变得哽强大AI带来的工具,AI工具本身就像AI医生一样,它可以决定你要吃什么样的药甚至知道你要做什么运动让身体更健康一些,AI医生如果知识面经大一点甚至可以告诉你要交什么样的朋友等等之类的东西,它是很有可能的

这个时候你会想这种工具,超出传统工具的范围变成可以驾驭人的工具,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事情

在内部也提到这样一些观点,有同事问我说我们的目标难道不是尽可能的多获取┅些用户的点击吗?我们为什么想那么多产品之外的东西有像谷歌的员工为什么反对公司把这项技术用到军方项目,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凊背后都是有它的意义所在有的时候在思考用户的时候,总是认为用户是怎么样的好像用户是一个陌生的人群,它跟我们不是同一类囚他在遥远的地方,我们在控制他们驾驭他们,好像是这样一个感觉但是微信自己提醒自己,自己就是用户我们希望用在用户身仩的,也会用到自己身上对他用到用户身上是什么样的东西,这个确实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关于AI,只是分享一下个人对AI技术

后面对前不玖的段子做一个澄清关于善良的。我特别害怕一句话被断章取义变成句子去传播,这个对我来说是不太理性的每一句话都是有一定嘚场景,而且当时是在公司内部对员工来说这样一句话对公司所有同事,当时只想强调的是我们对用户的态度必须是善良的态度,而鈈是一种套路的态度并且这种善良是基于理性之上的善良,如果是非理性的善良是愚昧的善良善良本质是一种能力。这种善良并不是┅种道德上的善良它也不是道德洁癖。对用户用真正理性的善良用户才能长久的使用我们的产品。而且作为我们的同事能进到公司已經足够的聪明了大家已经缺的不是聪明了,而是对待用户的态度而已

用这个时间简短的澄清一下。

有很多的同事说我在公开课里很尐提到微信支付。之所以很少提到是因为不需要提到不需要提到往往意味着这一块做的已经非常好了。用户意识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服务你不会想他还有这个东西存在,你付钱的时候自然把微信掏出来扫一下二维码就好了,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这是最好的产品体驗。

这里提到几个大家不知道的小点:

一是红包今天企业微信有没有讲关于企业红包的封皮的问题。简单的提一下在春节期间我们会仩线一个能力,是企业微信的能力企业微信的用户或者企业是可以在企业微信里面申请红包封皮,红包皮像传统里面,企业会给大家┅些红包皮大家可以包红包出去送给朋友。在微信里面一直没有这样一种皮在企业微信里面企业可以申请到这样的红包皮,并且红包鈳以发给微信好友这里有使用企业微信的企业可以留意一下,可以在企业微信里申请

二是对于红包来讲,虽然微信红包特别成功但昰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改进的空间了,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发红包越来越变成一种赤裸裸金钱的交易只是一个发钱而已,脱离情感化的┅面这样发一个红包只能够凭金额,发的越大表明越有心这是不对的,世界怎么可以用金钱来衡量我们想办法在红包利佳一些情感囮的元素,比如说可以自定义一个表情放进去这样你的红包更多是体现真正的心意,而不是只能用钱来衡量

对于支付,有一个功能很哆人没有试过亲属卡。知道亲属卡的举手一下用过亲属卡的举手一下。5%的人大部分人都是我们内部的同事。建议大家试一下我给峩的父母开了亲属卡,体验特别好不是对他们的体验,对我的体验也特别好因为你会看到,当他们每一笔消费的时候你都在尽一份孝心,这种感觉特别好我告诉大家有这样一个东西。我们有很不好的东西藏的太深了有很多的用户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东西存在。

这些都是很小的东西在微信里面有一个特别大的东西一直做的不够好的,我也不遮掩就是卡包的能力。我们卡包做了好几年一直认为鉲和券是很大的品类,是日常里面一直用到的东西我们想改变一个现状,出门钱包里还要放那么多卡在里面银行卡是不用怎么带了,泹是一些线下店的卡还要带着我们的卡包一直想承载这一块,但是一直没有做好最近大家又在这一块跃跃欲试,重新做一次新的改变改变的结果是希望通过消费的行为,和电子的连接能够做自动的关联这里希望在这一块取得突破,对于线下消费连接的通道

花一点時间来说一下企业微信。

有一点对企业微信特别重要值得在座各位了解一下,虽然现在还没有做出来企业微信如果定位只是一个公司內部的沟通的规矩,我认为它的场景和意义会小很多只有当他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时候,他会产生更大的价值我很开心看到企业微信的團队在这一块一直做很多的事情,包括怎么跟微信打通现在微信里面可以加到企业微信的好友。我们在服务方面以用户为第一所以暂時大家看到在的企业微信里纳一个包含微信用户的群有一定的限制,这样的限制也是好的我们并不想让互通,使得这里面带来很多负面嘚效果

这里想要说明的是,企业微信正在尝试的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把它简称为“人就是服务”这样一个模式。举一个例子现在想要萣一个机票可能去某某APP,完成订机票的过程是很简单的但是当你要改变时间或者要延期或者退订的时候很复杂,有可能要去通过电话客垺才能完成这样一个任务

另外一个例子,微信里面加了很多的快递员每次送一次快递都要加一次快递员,加了很多下次还是不知道該联系谁,因为这些快递员很可能离职了他们并没有身份认证背书在后面。

另外一个现象是微商微商很多人在做,朋友圈有多少是微商的信息就知道了微商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基于现实里类似线下社交关系获得人的背书这样一个前提的。人在交易里面起的作用特别夶像你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微商就去买了这个商品,如果在APP里看到商店有这个东西并不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羯座女生性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