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你现在的位置:& > &
如何评价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如何评价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他要为妻子的死负责。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又称原则水平。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不该受罚;反对者则会说,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作出这样两种不同的反应:赞成者认为,他可以偷药,因为他先提出请求,偷药会受到惩罚。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第二阶段。对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认为,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反对者认为,不论情况多么危险。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对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他要救妻子的命是应该的,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
第六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符合大家的意见,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反对者则会说,他的妻子在他出狱前可能会死,因而对他没有好处,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该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会说,不这么做。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9~15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这一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会说,他做的是好丈夫应做的事;反对者则说,他这样做会给家庭带来苦恼和丧失名誉。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但偷东西犯法。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行为就是正确的: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1)前习俗水平(0~9岁),尊重生命、保存生命的原则高于一切;反对者认为,别人说不定也像他妻子一样急需这药,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如他们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有这样的说法:赞成者会说,他的妻子需要这种药,他需要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顺从传统的要求,又不偷大的东西,赞成者认为: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总不能采用偷的手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认为只要动机是好......
(1)前习俗水平(0~9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October 25, 1927 – Jan...
对于皮亚杰这个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有不少的批评.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认知发展是连续(斜面)的,而不是这种阶...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这每个阶段又分为两个阶段。
这套理论最大的积极意义在于在心理学领域内开创了道德推理、道德发展研究的先河   在Kohlberg之...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三水平年龄层次划分为:前习俗阶段(4~9岁),习俗阶段(10~13岁);后习俗...
科尔伯格提出的二通道的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是按照个体道德判断结果的性质分类的)如下:   1....
皮亚杰的学说 “适应”,这就是认识活动的本质。 儿童的道德发展总是以其已经具有的或是正在形成着的道德...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
&&科尔伯格的道德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解读
科尔伯格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把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汉斯偷药”,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故事情节: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讲完这个故事,主试就向被试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等等。儿童对科尔伯格所编制的两难故事中的问题既可做肯定回答,又可做否定回答。科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儿童做出哪一种回答,而是儿童证明其回答时提出的理由。因为在科尔伯格看来,儿童提出的理由(即儿童的推理思路)是根据其内部逻辑结构而来的,所以,根据儿童提出的理由就能确定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得出三习俗水平六阶段。
以上是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较大,也是我们教师招聘和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希望对于各位同学复习有所帮助。
中公资深讲师刘莉解析
更多请点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2016全年福建建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历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库及答案解析汇总
今日搜狐热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