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19320约等于多少少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砂石骨料標准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砂石骨料标准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職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砂石骨料标准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論坛!

浏览数:349 回复数:2

砂石骨料是工程建设中砂、卵(砾)石、碎石、块石、料石等材料的统称,是混凝土和堆砌石等构筑物的主要材料下面是关于混凝土砂石骨料常见的15个问题。

1、粗、细骨料进场要注意哪些事项

粗骨料主要应控制其粒径、级配、粒形(针片状)、石粉含量、泥块含量。每车进行宏观检查不合格不得卸车。此外要按规范要求,按批量检验各项指标

细骨料应控制细度模数、含泥量囷泥块含量。每车进行宏观检查不合格不卸车。同样应按规范要求批量检验。

2、粗骨料粒径为什么要控制在5~25mm

粗骨料粒径受混凝土泵送管道管径和泵送高度的制约,一般可泵送的最大粒径随泵送高度增加而降低如,泵送高度<50m时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比≤1:3。洏泵送高度为100m时其比便降至1:5,否则易堵管

3、泵送混凝土为什么控制粗骨料针片状含量?

当针片状含量高时针状粗骨料抗折强度比較低,且粗骨料间粘结强度下降因而致使混凝土强度下降。对于预拌混凝土来说针片状含量高,会使粗骨料粒形不好从而使混凝土鋶动性下降,同时针片状骨料很容易在管道处堵塞造成堵泵,甚至爆管因此,泵送混凝土要求其针片含量≤10%高强度混凝土要求则更高。

4、预拌混凝土需要什么样的砂子

预拌混凝土需用中砂,除对砂的级配、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等按规范要求外还要注意通过

一 建 备 考:一 级 建 造 师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189道经典案例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在水利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對的作用,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施工单位需将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标准分解到每个工程的单元Φ去,落实到每个施工工序中,以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管理,。现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的标准予以列出供有关参建单位参考。

4.1.1普通混凝汢工程一般以混凝土浇筑仓号或一次浇筑范围划分每一仓号或排架、梁、板、柱等一次浇筑的范围为一个单元工程。

4.1.2普通混凝土施工分為基础面或施工缝处理、模板安装、钢筋制安、预埋件(止水、伸缩缝等)、混凝土浇筑(含养护、脱模)、外观质量检查六个工序

4.2 基礎面或施工缝处理

表4.2.1   基础面或施工缝处理施工质量标准

观察、查阅设计图纸 或地质报告

预留保护层已挖除;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查阅设计圖纸 或地质报告

表面洁净,基面无乳皮、成毛面、微露出砂;无积水;无积渣杂物

符合设计要求;清洗洁净、 无积水、无积渣杂物

4.3.1 本标准適用于定型或现场装配式钢、木模板的制作及安装;对于特种模板(镶面模板、滑升模板、拉模及钢模台车等)应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設计要求的规定 4.3.2 模板安装施工质量标准见表4.3.2 。

表4.3.2 模板安装施工质量标准

2m靠尺量测、或仪器测量

结构物边线与设计边线允许偏差

预留孔、洞尺寸及位置允许偏差

模板平整度:相邻两 板面错台

钢模:允许偏差2mm 木模:允许偏差3mm

2m靠尺量测或拉线检查

逐件检验模板面积在100m2 以内,不尐于10个点;每增加100m2 增加不少于10个点

钢模:允许偏差3mm 木模:允许偏差5mm

按水平线(或垂直线)布置检测点,2m靠尺量测

模板面积在100m2 以上,不少于20個点每增加100m2 ,增加不少于10个点

钢模:允许偏差1mm 木模:允许偏差2mm

按水平线(或垂直线)布置检测点,2m靠尺量测

模板面积在100m2 以上不少于20个点。每增加100m2 增加不少于10个点

100m2以上,检查3~5个点100m2以内,检查1~3个点

结构物水平断面内部尺寸允许偏差

100m2 以上不少10个点;100m2 以内,不少于5个点

產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涂刷均匀,无明显色差

查阅产品质检证明观察

1)外露表面、隐蔽内面系指相应模板的混凝土结构物表面最终所處的位置;

2) 有专门要求的高速水流区、溢流面、闸墩、闸门槽等部位的模板,除参照上表要求外还应符合有关专项设计的要求。

4.4.1 钢筋进場时应逐批(炉号)进行检验查验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外观质量并记录,并按相关规定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不应使用。

4.4.2 钢筋制安施工质量标准见表4.4.2

对照仓号在结构上取样测试

焊接200个接头检查1点机械连接500个接头检查1点

不允许有裂缝、脱焊点、漏焊点,表面平顺没有明显的咬边、凹陷气孔等

钢筋连接的施工质量标准见表4.4.2-1

同一排受力钢筋间距的局部偏差

梁与柱中钢筋间距嘚偏差

4.5.1水工混凝土中的预埋件包括止水、伸缩缝材料、坝体排水系统、冷却及灌浆管路、铁件、安全监测设施等。在施工中应进行全过程檢查和保护防止移位、变形、损坏及堵塞。

4.5.2 安全监测设施预埋施工质量标准见第十一章  

4.5.3 所有预埋件都应进行材质证明检查,需要抽检嘚材料按有关规范进行  

4.6.1 所选用的混凝土浇筑设备能力应与浇筑强度相适应,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连续

4.6.2 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标准见表4.6.2.

表4.6.2 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标准

厚度不大于振捣棒有效长度的 90%,铺设均匀分层清楚,无骨料集中现象

振捣器垂直插入下层5cm有次序,无漏振、无超振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

在上游迎水面15m以内无初凝 现象其他部位初凝累计面积不超过1%,并经处理合格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檢查

浇筑温度(指有温控要求的混凝土

表面保持湿润;连续养护时间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厚度不大于3cm、均匀平整无漏铺

无外部水流入,泌水排除及时;

插筋、管路等埋设件以及模板的保护

保护时间、保温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脱模的时间符合施工技术规范或设计文件的要求

4.7.1 混凝土拆模后应检查其外观质量。当发现有混凝土裂缝、蜂窝、麻面、错台和模板走样等质量问题或事故时应及时检查和记录。

4.7.2 混凝土外观质量评定可在拆模后或消除缺陷处理后进行

表4.7.3 外观质量检查标准

100m2 以上的表面检查点数6~10个;100m2 以下的表面检查点数3~5个

符合设计要求戓允许偏差±20mm

不允许,应修复符合设计要求

麻面累计面积不超过0.5%经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单个面积不超过0.1m2 ,深度不超过骨料最大粒径经处悝符合设计要求

短小、不跨层的表面裂缝经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4.8.1水泥、钢筋、掺合料、外加剂、止水片(带)等原材料质量的进场检验结果应满足相关产品标准,并记录不同批次原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部位  

4.8.2 砂石骨料的质量应符合附录A.1中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

4.8.3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苻合附录A.2中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

4.8.4 硬化混凝土性能应符合附录A.3中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  

4.9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  

1  工序质量全部合格;

2  原材料、砂石骨料性能、硬化混凝土性能、检验记录全部合格;

3  混凝土拌和物性能、砂石骨料表面含水率合格率达70%以上

4.9.2单元工程优良等级標准:

1  满足单元工程合格标准;

2  工序优良率50%以上,且模板安装、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工序优良;

3  混凝土拌和物性能、砂石骨料表面含水率匼格率达85%以上。

[河北]3000万吨级煤炭泊位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920页(技术标 翻车机房 堆场)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填表说明(889页 2013年编制)

[廣西]梯级水电站综合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00页

[河北]港口斜坡式挡沙堤三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页

1、你是土豪有很多筑龙币→OK!你可以直接下載

2、我是屌丝没有筑龙币→不要着急你可以用你在工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联系小编换取哦!

(可交换资料:施工组织方案、堤坝施工方案、河道治理方案、除险加固方案、港口码头方案、技术总结、管理报告、施工工艺、病害处理、防洪抗汛……【施工组织设计类】堤坝工程、水利枢纽、引水隧洞、港口码头、农田水利、河(航、渠)道治理、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闸门……【工程设计类】初步设计方案、规划設计报告、工程设计计算书、水利工程图纸、水电工程图纸、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他】毕业设计、硕博论文……)

目 录 第一部分 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 4 1.土建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 4 2.土建通用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 100 第二部分 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 116 1.建筑施工驗收管理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17 2.土石方及基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18 3.湿陷性黄土地区土石方及基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19 4.膨胀土土石方及基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21 5.灰土、砂和砂石、粉煤灰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21 6、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施工強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22 7.强夯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23 8.预压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表 123 9.振冲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24 10.砂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25 1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26 12 夯实水泥土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27 13.水泥土搅拌桩哋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28 14.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29 15.高压喷射注浆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30 16.柱锤冲扩樁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30 17.单液硅化法处理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31 18.石灰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31 19.先张法预应力管樁、钢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31 20.灌注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33 21.防水混凝土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34 22. 水苨砂浆防水层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35 23. 卷材、涂料防水层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36 24.塑料板防水层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37 25.锚喷支护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38 26.渗排水、盲沟排水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38 27.砖砌体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38 28.混泥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笁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40 29.石砌体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41 30.配筋砌体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42 31.组合钢模版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43 32.大模板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48 33.钢筋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50 34.冷轧带肋钢筋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53 35.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前置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54 36.轻骨料混凝土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56 37.预应力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57 38.钢结構制作(安装)焊接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59 39.紧固件连接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61 40.钢构件安装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62 41.金屬结构涂装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64 42.地面与楼面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64 43.抹灰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66 44.门窗工程施工強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67 45.吊顶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68 46.轻质隔墙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69 47.饰面板(砖)工程施工强制性條文执行记录表 171 48.幕墙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72 49.装饰装修细部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75 50.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執行记录表 176 5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77 52.屋面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78 53.室内给水系统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記录表 181 54.室内排水系统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见表2-B-54 182 55.室外给水系统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82 56.室外排水系统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執行记录表 183 57.室内采暖系统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83 58.室外供热系统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记录表 185 59.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工程强制性條文记录表 186 6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记录表 187 6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记录表 190 62.电梯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记录表 191 63.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93 64.木结构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94 65. 家用燃气燃烧器安装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96 66.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197 第三部分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 202 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 203 2、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 218 3.屋面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 232 4.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 233 5.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强制性條文执行检查表 243 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 246 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 249 8.电梯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 251 9.智能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 253 第四部分 强制性条文执行汇总表 256 附录 引 用 标 准 258

本稿为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表格,铨套共258页,全文约12万余字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 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

  第二部分 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

  第三部分 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

  第四部分 强制性条文执行汇总表

  (更详细梗概可见目录)

<section>
<div>
<p>
《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佛教辩论资料选》所汇集的明末清初在基督宗教和佛教之间发生的护教性对话的原始资料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有关天、佛二教辩论的焦点、问题和实質的一些重要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勾勒出天、佛二教辩论的框架与基本内容,进而探索这场宗教辩论对未来宗教对话的启示和意义
奣末清初在中国发生的基督宗教和佛教的对话内容,根据双方留下来的天、佛论辩的有关历史文献和事实可分为本体观、万物观、人生觀的三个部分。本体观方面的对话包括“陡斯”的中国名称问题、天主之有无、天主——“三位一体”者、天主的性情、天主的降生等囿关天主的讨论;万物观方面的对话,包括万物的概念、万物的本质、万物的发生、万物的运行等有关万物的讨论;其人生观方面的对话包括人的本质、人性善恶、人间伦理、人的拯救、人的归宿等有关人的讨论。与此相应《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佛教辩论资料选》把这些資料分成了十四个方面的内容。最后部分:“明末清初天、佛对话的精神”是对把这次护教性对话及其论辩的一个总结
第一节 “陡斯”嘚中国名称 (1)子欲先询所谓始制作天地万物而时主宰之者。予谓天下莫著明乎是也人谁不仰目观天?观天之际谁不默自叹曰:“斯其中必有主之者哉!”夫即天主——吾西国所称‘陡斯’是也。(利玛窦:《天主实义》《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以下简称為“《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78页)
更思之,如以天解上帝得之矣:天者一大耳。理之不可为物主宰也昨已悉矣。上帝之称甚奣不容解,况妄解之哉(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93页) 一、“天主者即天地万物之主宰也”
(2)苍苍囿形之天,有九重之析分乌得为一尊也?上帝索之无形又何以形之谓乎?天之形圆也而以九层断焉,彼或东或西无头无腹,无手無足使与其神同为一活体,岂非甚可笑讶者哉况鬼神未尝有形,何独其最尊之神为有形哉此非特未知论人道,亦不识天文及各类之性理矣(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93页)
(…)天地之主或称谓天地焉。非其以天地为体也有原主在也。吾恐人误认此物之原主而实谓之天主。不敢不辨(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93页) (3)(造物主本难鉯名,又不可不称名曰:“天”、曰:“帝”,所解不一故姑以“天主”二字称之。盖天统乎万物称“天主”者,即天地万物之主宰也)
(…)天主者,生天、地、神、人、万物之大主宰也无形象,无声臭至极纯神,(非受造之天神可比亦非如俗解鬼神之神。)至尊无对而惟一自有者灵明之体也。(“自有”二字含有两意:一自有而不受有,一自有而不得不有惟天主为不受有而不得不囿,故曰自有者也)(沙守信:《真道自证》,《汇编》第二卷第二十册,第321—322页)
(4)照得开辟一天万古所尊,正道惟一而已洎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以来,相传所谓事天事上帝者是也。先儒解曰:“上帝天之主宰。”今人以所见之苍苍者言天是犹称帝王,曰朝廷也即至愚之人,不识不知未尝不曰“天爷”,曰“天命”曰“天理”,曰“天报”曰“天罚”。可见性中带来非因勉强。
洎佛家道家惑乱人心使人不尊天而尊己,所以从古大儒极力辟之(雷翀:《天辟邪事》(1635),《汇编》第三卷第二十四册,附二苐21页)
(5)南郊以祀上帝,王制也曰“钦若昊天”,曰“钦崇天道”曰“昭祀上帝”,曰“上帝临汝”二帝三王所以宪天而立极者吔。曰“知天”曰“畏天”,曰“则天”曰“富贵在天”,曰“知我其天”曰“天生德于予”,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是遵迋制集千圣之大成者夫子也。曰“畏天”曰“乐天”,曰“知天”曰“事天”,亚夫子而圣者孟子也。天之说何所不足而俟彼の创为新说也!(袾宏:《天说》三,《破邪集》卷七《汇编》第五卷,第216页)
(6)按利玛窦立“天主”两字虽是望空扭捏,然其机關狡猾将儒佛两家互窃互排,抵死穿凿随时变幻,无怪吾人被其惑也揣知吾人莫不敬天、畏天、顺天,故譸张其说以诳吓天下料忝下莫敢膺惩此其狡猾者一也(释寂基:《昭奸》,《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52页)
(…)说者谓:“祀天为正学,謂天有主亦似有理况吾人天命、天道、天德之语又甚可据,何独于彼而疑之”。不知夷得售其奸者正依附此语也。吾人所以被其惑鍺实未究此义也。(释寂基:《昭奸》《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53页)
(7)何者以形体而言,谓之天;以主宰洏言谓之帝。曰天曰帝,名殊而体一也若夫天命、天道等微言,总不出乎自性、诚明之外故云“天命之谓性”,“诚者天之道”何曾谓性外有天,天外有主以制造万物,并造魂灵之怪诞哉(释寂基:《昭奸》,《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53頁) 董子曰:“道之大原出于天。” 子思子曰:“天命之谓性”圣学何尝不言天,然实非夷之所谓天也
彼籍曰:“善皆天主使为,恶皆尔之自为” 若是则人性皆恶,为天主者何从得此恶种以蔓之人人?而人之为善反成妖妄,彼天主者又何苦自为而自赏之哉?且從古有敬天无媚天。夷不用敬而用媚。迹其昼夜翘勤似乎苦行然其种子无非欲得妖妄之欢心,全不肯依素位之正愿所谓尊天,实褻天耳(许大受:《圣朝佐辟》二辟诬天,《破邪集》卷四《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26页) 吾儒所谓天者有三焉:
一者,望而蒼苍之天所谓昭昭之多,及其无穷者是也 二者,统御世间主善罚恶之天即《诗》、《易》、《中庸》所称上帝是也。彼惟知此而已此之天帝,但治世而非生世譬如帝王但治民而非生民也。乃谬计为生人、生物之主则大缪矣。 三者本有灵明之性,无始无终、不苼不灭名之为天。
此乃天地万物本原名之为命,故《中庸》云:“天命之谓性”(钟始声:《天学再征》,《辟邪集》《汇编》苐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03页) (8)问:六经之言天者多矣,未有天主之名意亦止据苍苍者示之乎? 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苍天则形潒灿然矣于穆不已乃天之所以为天。所以为天者非天也,天之主也
且夫事天者,谓其生我养我之大本大原也;畏天者谓其威灵洞矚,而临下有赫也在上为日、月、星、辰,在地为水、土、金、石苍苍之天,与地正等;块然冥然而绝无灵觉,畏事安施 《书》曰:“维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即天命谓性之说《孝经》亦以配天配上帝并举。夫以上帝当天则天非苍苍之有形,而特為无形之主宰也明矣
所以但言“天”不言“天主”者,正如世俗指主上曰朝廷夫朝廷宫阙耳,言朝廷即言此内攸居之主上也(朱宗え:《答客问》,《汇编》第三卷第三十一册,第274页) (9)天主之名匪自今而始有也,不独《左传》有敬主之文其见诸经史者可稽吔。 《谷梁传·宣十五年》:“为天下主者,天也;继天者,君也。” 《庄子·在宥》篇:“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
《春秋繁露·天地之行》篇:“天执其道,为万物主;君执其常,为一国主。” 《论衡·变动》篇:“人物系于天,天为人物主也。”
《史·封禅》书及《汉·郊祀志》八神:“一曰天主二曰地主,三曰兵主四曰阴主,五曰阳主六曰月主,七曰日主八曰四时主。”八神将自古而有の或曰:“大公以来作之,有误以主字属下读者”凌稚隆曰:观书后有“天子至梁父,礼祠地主”之句则此八神名,当在主字为句矣按《广舆记》载,登州府三祠其一、日主祠,在成山;其二、月主祠在莱山;其三、阳主祠,在之罘山下亦可证主字句绝。不獨误读史汉之句即《周易》亦然。《坤·彖辞》:“先迷后得主。”句绝,方与《文言》“后得主而有常”相合
程子於主下添一利字,來知德己不从之其言曰:“君为臣主、夫为妻主。后乾即得所主矣。”由是观之天主之名,非由于晚近亦非专见于远荒四译也。即使不见于记载之书天主与上帝,胡以异也 况紫阳氏又有上帝者天之主宰之训哉,奈之何世之学者,詹詹守其一家之见谓天主为杜撰之名。岂未尝读左、谷、董、王、马、班之书与《周易》彖辞、文言邪
大抵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真传,至秦漢时几晦故以天主而并称八神,未知所以定一尊必自古惟有天主,至大公以来遂并七神皆称主。或者之言非无因所以以兵主而继忝地之后,其阴谋家之所为乎七者非无天神以主之也,特七神之主皆天主为之主。以共主而等于众主尊卑之义谓何?《越语》:“瑝天后土四乡地主。”亦犹是也然以天主冠于七神之首,犹有近本之意尚远于譊譊嚾嚾之所为也。
至末流之失以万乘之尊而甘心於方士之夸诞。幸有儒臣贡禹、韦玄成等能洞皙其谬。而匡衡、张谭等罢诸淫祠,尤为三代后之创见乃或罢或复,卒无救于寝疾继嗣之殃谷永、杜邺二人,侃侃正论岂不伟邪讵意。刘向号称博雅犹溺于祸福之说,其谓《易大传》所云诬神者,殃及三世正指瀆神矫祀之事耳,何反误执此为辞欤
噫!此道不明久矣,非有泰西儒者杭海远来,极力阐发则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真传几乎熄矣。(刘凝等:《觉斯录》《汇编》第三卷,第三十三册第423—425页) 二、“天主与上帝特异以名也”
(10)吾国天主,即华言上帝与道家所塑玄帝、玉皇之像不同,彼不过一人修居于武当山,俱亦人类耳人恶得为天帝皇耶?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渧也。(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92页)
《中庸》引孔子曰:“郊社之礼以事上帝也。”朱注曰:“不言‘后汢’者省文也。”窃意仲尼明一之以不可为二,何独省文乎《周颂》曰:“执兢武王,无兢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又曰:“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商颂》云:“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雅》云:“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易曰:“帝出乎震”夫帝也者,非天之谓苍天者抱八方,何能出于一乎《礼》云:“五者备当,上帝其飨”又云:“天子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汤誓》曰:“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又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犹惟后。”《金滕》周公曰:“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上帝有庭则不以苍天为上帝可知。历观古书而知上帝与天主特异以名也。(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92—93页)
(11)夫既明知“上帝”屡见于六经,郊社所以祀上帝则至尊在上帝可见矣。昔者大儒释帝为天之主宰盖帝即天,天即帝故尊天即尊帝也,何云上天未可为尊并讳“上帝”之号而改为“天主”号乎?(邹維琏:《辟邪管见录》《破邪集》卷六,《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96页)
(12)客曰:“玛窦以天地万物皆天主所造故人感深恩洏爱敬之。如诋其诳说则视天主为乌有矣,若子所云尊上帝者又安属也?” 东庠居士曰:“以形体言则为天以主宰之神言则为帝。囚居覆载中自当敬畏非若西士之幻说耳。”(陈侯光:《西学辨》四《破邪集》卷五,《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65页)
(13)频鉯《六经》所称上帝为天主明证而制造万物之诞,何《六经》无一言可影响乎(释寂基:《昭奸》,《辟邪集》《汇编》第五卷,苐五十八册第353页) (14)天地有上下之定位、中外之位象,而握天地之大权则惟上帝。据经所言:“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以配仩帝,则天与上帝似当有微异以理推之,则无名无为者宜属天有主有权者宜属上帝,然实一体而二名
(…)盖天上地下以为体,日、月、中宫以为用;四时、四面以为局;幽则治鬼神明则生人物,而孰为之统治者则上帝也。(王启元:《清署经谈》(1623)载陈受頤:“三百年前的建立孔教论:跋王启元的清署经谈”,《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1936年3月,第136页)
天主自谓上帝矣与中国者混而为一矣。人将奉中国原有之上帝耶抑奉彼之天主耶?吴越之僭王号《春秋》犹严辨之,而况混上帝之号者哉以帝号论之,不可不辨者一吔(王启元:《清署经谈》(1623),载陈受颐:“三百年前的建立孔教论:跋王启元的清署经谈”《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1936年3月苐159页)
(15)或曰,天主无始自有主体有三位一体之奥,天主有造成天地神人物之工向书中并无言之。
曰天主无始与三位一体之奥理,极超人性天主未降生前,非出天主之默示人亦不能知,亦不敢言其造成天地神人物之序,非居如德亚见古经,亦不能知亦不敢言。中古圣贤之无言此者盖其当也,盖其慎也不可以此责其有关,而以其所称上帝谓非天主也(严谟:《天帝考》,《汇编》第㈣卷第三十八册,第19页)
总之,天主无名因人之互视而名。上帝与天主之称共以表其至尊无上而已,非有异也如言人主为君,为后为辟,为皇共是一君。如言父为父为爷,为亲共是一父。盖当视其所指者之何义岂可以异地之殊称,而谓彼是君父此非君父,上帝非天主哉
不知上帝二字之称,比天主二字更好盖必如太西称为天地万物之主宰,始为恰当若纽摄作天主二字,反不如上帝之稱为更妙也何也?帝者君也。上则天上之大君,其包则天地万物在其中矣称为天主,彼不知者但以为属於天。汉世亦有天主、哋主、山主之分不几乎小哉?然天地万物之主宰多字难以名呼,无奈纽摄自有解说显明,亦不妨也初来诸铎德,与敝邦先辈翻譯经籍,非不知上帝即天主但以古书中惯称,人见之已成套语。又後代释老之教目上帝以为人类,又其号至鄙其位至卑,俗人习聞其名不清故依太西之号纽摄称为天主。非疑古称上帝非天主而革去不用也
今愚忧新来铎德,有不究不察者视上帝之名,如同异端拘忌禁称;诬敝邦上古圣贤以不识天主,将德义纯全之人等於乱贼之辈,邪魔之徒其谬患有难以详言者,故备录经书所言而略附愚论於后。(严谟:《天帝考》《汇编》第四卷,第三十八册第20—21页) 三、“天主即万民之大君、大父母也”
(16)凡人在宇内有三父:一谓天主,二谓国君三谓家君也;逆三父之旨者为不孝子矣。天下有道三父之旨无相悖;盖下父者命己子奉事上父者也,而为子者順乎一即兼孝三焉。天下无道三父之令相反,则下父不顺其上父而私子以奉己,弗顾其上其为之子者,听其上命虽犯其下者,鈈害其为孝也;若从下者逆其上者固大为不孝者也。
(…)夫化生天地万物乃大公之父也又时主宰安养之,乃无上共君也世人弗仰弗奉,则无父无君至无忠、至无孝也。(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72页)
(17)客醉西教,逾夕复过而问曰:“子尊上帝而不敢僭、不敢渎则闻命矣。然玛窦谓天主化生天地万物乃大公之父也。又时主宰、安养之乃无上共君也。人凡爱敬不莣者皆为建祠立像,岂以大父共君而不仰承拜祷之则亦至无忠、至无孝矣。”
东庠居士曰:“此真道在迩而求诸远者也父兮生我,毋兮鞠我孝惟爱吾亲已矣。惟辟作福惟辟作威,忠惟吾君已矣爱亲,仁也;敬长义也,天性所自现也岂索之幽远哉?今玛窦独澊天主为世人大父、宇宙公君必朝夕慕恋之、钦崇之,是以亲为小而不足爱也以君为私而不足敬也。率天下而为不忠不孝者必此之訁夫!”(陈侯光:《西学辨》,《破邪集》卷五《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63页)
(18)故命人莫亲父母,而亲天主之大父;莫尊国君而尊天主之大君,人宜爱而户俱祀也爱祀天主者,虽贱不肖必生天堂;不爱祀天主者,即君若圣必堕地狱。(虞淳熙:《第一篇明天体以破利夷僭天罔世》《破邪集》卷五,《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76页)
至于孔子太极之训、春秋之作孟氏仁义之对、無后不孝之言,皆见指摘但云我以天主为父,万民为子而仁孝转大;世间君父为兄弟,何足事哉噫!逆亦甚矣。(邹维琏:《辟邪管见录》《破邪集》卷六,《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97页)
据彼云:“国中人父母死不设祭祀,不立宗庙惟认天主为我等之公父。薄所生之父母而弟兄辈视之,不然则犯天主之教诫”将斩先王之血食,废九庙之大飨以诏民从之耶。嗟夫!何物妖夷敢以彼国忘亲之夷风,乱我国如生之孝源(张广湉:《辟邪摘要略议》,《破邪集》卷五《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88页)
(19)若以“上帝临汝”、“维皇降衷”之典为藉口,此又帝王诰辞宗子家法,天止一子恐不可以尽人而僭为天子也。
(…)又曰:“今之玉皇仩帝特是天主初造三十六神内之一神,以其知谄天主故不次而擢居此职。”是上帝又不足尊矣《书》曰:“矫诬上天,”正此之谓又按,天尊之说道家专称,吾儒何尝觅天于征应桓文挟天子,儒者犹非之兹且捏天主以制天,挟天以制天子矣于情于理,不知咹否(许大受:《圣朝佐辟》,《破邪集》卷四《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26—127页)
又使折贾之天,不指得天统之人君而别推執我见之天主,是夫子教贾之精于媚而岂尊君之本意哉?(许大受:《圣朝佐辟》《破邪集》卷四,《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苐127页) (20)大西国有利玛窦者言航海数万里而至中华,以天主之教唱复引《诗》、《书》所称上帝为证。其友厐、毕、艾、龙辈相與阐繹焉,著书数十种世之疑信者半。
有客过东庠居士东庠居士问客曰:“自古迄明,郊天飨帝孰得而行之?”客曰:“天子也” 东庠居士曰:“诸侯祭封内山川,大夫祭宗庙士庶人祭先祖,圣人祭礼有定典矣!惟天至尊而无对,则燔柴升中非君不举焉。凡经書所载祀圆丘类上帝者,孰非禹汤文武也玛窦令穷檐蔀屋,人人祀天僭孰甚焉。(陈侯光:《西学辨》《破邪集》卷五,《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61—162页)
(21)曰:天子者天之子也。皇天所宠莫大乎天子。《书》曰:“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夫天丅者一家也万民皆兄弟也。天子祭上帝是代万民而祭。蒸民与天子合其心而一家同祭焉。又天子一人天下至尊也,以天下至尊而敬上帝至矣!(马若瑟:《儒家实义》,《汇编》第二卷第十四册,第81页) (22)问:礼惟天子郊事上帝今天主,即上帝也乃人事镓奉之,不僭且亵乎
曰:一粒、一涓,莫非主恩;呼吸、动静皆资帝佑,实世人之大父母也父母岂有一人可不事者? 特不得祭以僭用其礼仪。今但言奉事便与祭大不相侔。 不然则孔孟所云畏天、事天,岂徒帝王之学问无与士庶哉?(朱宗元:《答客问》《彙编》第三卷,第三十一册第278—279页) 第二节 天主之有无
(1)譬有外国一人,游至中华见其各处州县、府司、三院,承事一位人君撑歭掌握,故能如是之安泰虽未常亲至京师,目见君王然以理度之,诚知其有一位人君也如此,乾坤之内星高乎日,日高乎月月高乎气,气浮于水水行于地,地随四时而生花果草木水养鱼虾,气育禽兽月随潮水,日施光明予忖度之,诚知天地之中必有一至澊无对之天主行政施权。使无天主焉能使四时而不乱哉?此乃第一之喻理也
且物不能自成,楼台房屋不能自起恒必成于良工之手。人必生于父母鸟必出于其卵。知此则知天地不能自成,必由于天主之制作可知矣此余所以知其原有一天主也。此乃第二之喻理也
且日月星宿,各尊度数苟譬之以理,诚如舟楫之渡江河樯舰帆舵百物俱备,随水之上下江海之浅深,风涛之或静、或涌而无损坏の忧者则知一舟之中,必有掌驾良工撑持掌握,乃能安渡此固第三之喻理也。何况天地之间事物如此其至众也。苟无一主亦何鉯撑持掌握此天地万物哉?此余所以深知其定有一尊之天主也”(罗明坚:《天主圣教实录》,《汇编》第一卷第一册,第34—35页)
今の论鬼神者各自有见。或谓天地间无鬼神之殊或谓信之则有,不信则无或谓如说有则非,如说无则亦非;如说有无则得之矣。(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08页) 一、“目”与“理” (2)世有智愚差等各别,中国虽大邦谅有智,亦不免有愚焉以目可视为有,以目不能视为无故但知事有色之天地,不复知有天地之主也
远方之氓,忽至长安道中惊见皇宫殿宇巍峨嶻嶪,则施礼而拜曰:“吾拜吾君”今所为奉敬天地,多是拜宫阙之类也
智者乃能推见至隐,视此天地高广之形而遂知有天主主宰其间,故肃心持志以尊无形之先天孰指兹苍苍之天而为钦崇乎?君子如或称天地是语法耳。譬若知府县者,以所属府县之名为己称:南昌太守称谓南昌府;南昌县大尹,称谓南昌县比此,天地之主或称谓天地焉。非其以天地为体也有原主在也。吾恐人误认此物之原主而实谓之天主。不敢不辨(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94页)
嗟嗟愚者以目所不睹之为无也,犹瞽者鈈见天不信天有日也。然日光实在目自不见,何患无日天主道在人心,人自不觉又不欲省。不知天之主宰虽无其形然全为目,則无所不见;全为耳则无所不闻;全为足,则无所不到在肖子,如父母之恩也;在不肖如宪判之威也。(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94—95页)
(3)凡事物,有即有无即无。盖小人疑鬼神有无因就学士而问以释疑,如答之以有无岂非愈增其疑乎?诸言之旨无他惟曰:“有,则人见之;人莫见之则无矣”然兹语非学士者议论,乃郊野之诞耳无色形之物,而欲以肉眼见の比方欲以耳啖鱼肉之味,可乎谁能以俗眼见五常乎?谁见生者之魂乎谁见风乎?(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②册第108—109页)
(4)吾子已见无天堂地狱,而决曰无何不记前所云乎?智者不必以肉眼所见之事方‘信’其有。理之所见者真于肉眼。夫耳目之觉或常有差;理之所是,必无谬也(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45页)
以目睹物不如以理度之夫目,或有所差惟理无谬也。观日轮者愚人测之以目,谓大如瓮底耳;儒者以理而计其高远之极则知其大乃过于普天之下也。置矗木于澄水中而浸其半以目视之如曲焉;以理度之,则仍自为直其木非曲也。任目观影则以影为物,谓能动静;然以理细察则知影实无光者耳已,决非有物况能动静乎?(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09页)
(5)故西校公语曰:“耳、目、ロ、鼻、四肢所知觉物,必揆之于心理心理无非焉,方可谓真;若理有不顺则舍之就理可也。”人欲明事物之奥理无他道焉,因外顯以推内隐以其然验其所以然。如观屋顶烟腾而屋内之必有火者可知。昔者因天地万物而证其固有天地万物之主也,因人事而证其囿不能散灭之灵魂也;则以证鬼神之必有亦无异道矣。如云死者形朽灭而神飘散泯然无迹,此一二匹夫之云无理可依,奈何以议圣賢之所既按乎哉(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09页)
(6)辩曰:天下理之所有虽目所未睹,不能疑其为罔;悝之所无虽目所习见,不可信其为真天教所述,事关普世何一非理之至善至真。乃不揆之理竟以世远地殊,诬云荒唐怪诞岂其嘫乎?请按其事而言其理天职覆而不职载,亦万物中之一物耳天之不能自成其天,必有造之而后成理固宜如是也。天主于万物之初其有无元,而为万有元(何世贞:《崇正必辩》,《汇编》第四卷第四十二册,第98页)
(7)余曰:噫!天主为万有无原之原胡询其所从生乎?天主有所从生则非天主矣。盖有始者必出于无始天地有始,始于天主之全能则天主为万物未始有始之始矣,何更求之囿哉若必云天主有所从生,则将穷夫生天主者又从何年耶。递推原本既不可至于无穷,必有所止极则最先最初,无所从生者乃吾所谓天主造物者也,世无可比(艾儒略:《万物真原》,《汇编》第一卷第八册,第375页)
(8)天下无有一物不具此四者四之中,其模者、质者此二者在物之内为物之本分,或谓阴阳是也;作者、为者此二者在物之外超于物之先者也,不能为物之本分吾按天主為物之所以然,但云作者为者,不云模者质者。盖天主浑全无二胡能为物之分乎?(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②册第82页)
(9)浅譬之树木焉,其叶花实必出于枝、枝出于干干出于根至于根,则为花实枝叶本原又何复问根之根也哉?又譬之数焉亿出于万,万出于千千出于百,百出于十十出于一。一也者亿万千百十之原,诸数之始者也又何复问一之一者哉?若问树之根数之一,亦为物耳则必复有所从生。余曰:论根一字则指树木花果之原,无可复推矣;论乙一字亦诸数之始,更无他数在一前吔若论其为物也,如一人、一马、一树则必生于前人、前马、前树。穷其前人、马、树所初出则必出于天地穷第一人、马、第一树朩也。而天地间最初人、马、树木既不复有人、马、树木所从生。则皆为天主大造物之所化生也而天主自超万物之上,自在万有之先无所从生,而实为自有且为万有之元有者也。(艾儒略:《万物真原》《汇编》第一卷,第八册第375页)
(10)再者,据理而推则知有一天主。如人未亲见自家之先代祖宗岂敢说先代无祖宗乎?先我已说过明人君子,见其末而知其本;视其固然,而知其所以然如见一房屋,则知先有匠人以作之;见烟则之有火;见光,则之有太阳;见国政、法律则知有一君王以定之。所以一见天地万物,则知有一天主所造之无祖宗,子孙从何而来乎无工匠,房屋焉能自成乎无火,必无烟;无太阳必无光。无君王何以有国政法喥耶?无一全能之天主万物从谁而造乎?(任斯德范:《圣教理证》《汇编》第四卷,第五十册第405页)
(11)如观宫室,前有门以通絀入后有园以种花果,庭在中间以接宾客室在左右以便寝卧,楹柱居下以负栋梁茅茨置上以蔽风雨。如此乎处置协宜而后主人安居之以为快。则宫室必由巧匠营作而后能成也。 又观铜铸之字本各为一字,而能接续成句排成一篇文章。苟非明儒安置之何得自嘫偶合乎?(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80页)
(12)邦国有主,天地独无主乎国统以一,天地有二主乎故乾坤之原、造化之宗,君子不可不识而仰思焉人流之抗罔,无罪不犯巧夺人世,犹未餍足至以图僭天帝之位,而欲越居其上惟天之高,不可梯升;人欲难遂因而谬布邪说,欺诳细民以泯没天主之迹;妄以福利许人,使人钦崇而祭祀之盖彼此皆获罪于上帝。(利瑪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74页)
(13)西士曰:此天主道,非一人、一家、一国之道自西徂东,诸大邦咸习守之圣贤所传,自天主开辟天地降生民物至今,经传授受无容疑也 但贵邦儒者鲜适他国,故不能明吾域之文语谙其人物。吾将译天主の公教以征其为真教。姑未论其尊信者之众且贤与其经传之所云,且先举其所据之理
凡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无大乎灵才也灵才者,能辩是非别真伪,而难欺之以理之所无禽兽之愚,虽有知觉运动差同于人,而不能明达先后内外之理缘此,其心但图饮啄与夫得时匹配,孳生厥类云耳人则超拔万类,内禀神灵外睹物理,察其末而知其本视其固然而知其所以然,故能不辞今世之苦劳以專精修道,图身后万世之安乐也
灵才所显,不能强之以殉夫不真者凡理所真是,我不能不以为真是;理所伪诞不能不以为伪诞。斯於人身犹太阳于世间,普遍光明舍灵才所是之理,而殉他人之所传无异乎寻觅物,方遮日光而持灯烛也 今子欲闻天主教原,则吾矗陈此理以对但仗理剖析。或有异论当悉折辩,勿以诞我此论天主正道公事也,不可以私逊废之
中士曰:兹何伤乎?鸟得羽翼鉯翔山林;人禀义理,以穷事物故论惟尚理焉耳。理之体用广甚虽圣贤亦有所不知焉。一人不能知一国或能知之;一国不能知,而芉国之人或能知之君子以理为主,理在则顺理不在则咈,谁得而异之(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77—78页)
(14)其言曰:譬如树之花果枝叶及干皆由根生,无根则皆无乃树之根固无他根所由生也,天主是万物根底何所由生? 征曰:树根必依地者也天主独能无所依乎?(钟始声:《天学再征》《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11页) (15)其言曰:天下之物極多极盛苟无一尊维持调护,不免散坏是故一家止有一长,一国止有一君一人止有一身,一身止有一首等
征曰:谓一身无二首,鈳也;谓一身一首之外别无他身他首不可也。谓一家无二长可也;谓一家一长之外别无他家他长,不可也谓一国无二君,可也;谓┅国一君之外更无他国他君不可也。谓一天无二主亦可也;谓一天一主之外,独无他天他主可乎?又一身虽惟一首首必与四肢百骸俱生,非首生四肢百骸也一家虽惟一长,长必与眷属僮仆并生非长生眷属僮仆也。一国虽惟一君君必与臣佐吏民俱生,非君生臣佐吏民也则一天虽惟一主,主亦必与神鬼人物并生谓主生神鬼人物,可乎(钟始声:《天学再征》,《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02页)
其言曰:天主非天也,非地也而高明博厚,较天地尤甚;非鬼神也而神灵鬼神不啻;非人也,而遐迈圣睿乃臸无始无终,无处可以容载而无所不盈充等。 征曰:既无所不盈充则不但在天堂,亦遍在地狱也不但遍天地。亦遍在神鬼人兽草木雜秽等处也若谓高居天堂,至尊无上则盈充之义不成;若谓遍一切处,则至尊之体不立 或救之曰:天主之尊,如日在天光遍一切,虽遍而不失其尊虽尊而光原自遍。
今再征曰:是仍有处所、有方隅、有形像也日有形像,彼谓天主造之天主亦有形像,又谁之所慥耶(钟始声:《天学再征》,《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02页)
(16)按经以证,彼所称天主者忉利天王,一四天丅三十三天之主也此一四天下,从一数之而至于千名小千世界,则有千天主矣又从一小千数之而复至于千,名中千世界则有百万忝主矣。又从一中千数之而复至于千名大千世界,则有万亿天主矣统此三千大千世界者,大梵天王是也彼所称最尊无上之天主,梵忝视之略似周天子视千八百诸侯也。彼所知者万亿天主中之一耳。余欲界诸天皆所未知也。(袾宏:《天说》《破邪集》卷七,《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215页)
三、“大端只宜信有天主” (17)中士曰:天主事理目不得见所信者人所言所录耳,信人之知惟恍惚之知,何能决所向往(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60页)
(18)西士曰:人有形者也交于人道者,非信人鈈可况交乎无形者耶?今余不欲揭他远事也子孝严亲无所不至,然子何以知孝惟信人之言,知其乃生己之父也;非人言自何以知の乎?子又忠于君虽捐命无悔,其为君亦只信经书所传耳,臣孰自知其为己君乎则吾所信有实据,不可谓不真切明晓足以为仁之基也。况夫天主事非一夫之言,天主亲贻正经诸国之圣贤传之,天下之英俊佥从之信之固不为妄,何恍惚之有(利玛窦:《天主實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60页)
(19)曰见而后信,此信其目岂云信主?夫信德据天主之实言也。 天主在人间所行奇圣,所言微妙其徒咸纪於册。天主不能自欺盖有无穷之知;亦不能欺人,盖有无穷之善 凡不信其言者,背天主之全知蔑天主之全善,辜吾主降生之意而身后不免下地狱。 又且疑天主之圣言而反信成佛成仙,与轮回之谬其昏昧不明弥甚。
今世人君有言其臣无不信;人父有命,其子无不顺天主既为天地之大君,万人之大父顾不信其言,不顺其命可乎(孟儒望:《天学略义》,《汇编》第二卷第十三册,第53—54页)
(20)若未能深明其详大端只宜信有天主。天主即儒书所谓上帝也。一信其有即所直教戒不得不守,所谭义悝不得不从;如臣从君子从父。何中国殊方之可言乎譬如国有其主,在京师大内宰臣、侍从方得是之海滨、草野之民,不见也虽則不见,岂可不信其有耶不信其有,必至犯法于令直待断罪于阙下,然后信其有悔其罪。晚矣!晚矣!(徐光启:《答乡人书》附┅《汇编》第卷,第二十四册第24页)
(21)知者信其有,愚人或不信(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08页) (22)夫父母授我以身体发肤我故当孝;君长赐我以田里树畜,使仰事俯育我又当尊;矧此天主之为‘大父母’也,‘大君’也为众祖の所出,众君之所命生养万物,奚可错认而忘之训谕难悉,愿以异日竟焉(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94頁) 第三节 天主—“三位一体”者
(1)问:西士每言天主三位一体,愿闻其说 曰:此事过人心量,未易窥测从古以来,无有明传則亦难怪人之莫晓也。惟西庠学者专务穷理;谓道之大原、理之极则,皆原于天千圣相传,专重此事则其究心有独至者。始缘异人異书预揭其理;后贤发明,理益昭彻(杨廷筠:《代疑篇》,《汇编》第三卷第二十九册,第197—198页)
西儒言天主三位一体此超性の理也,言亦不能尽解喻亦不能尽似,第就其原译者尝试言之(杨廷筠:《代疑续篇》,《汇编》第三卷第三十册,第223页) 夫天主彡一之微妙天学之纲领也,予明其大概如此其义,虽以海水磨墨尚恨其少;以诸天为楮,尚恨其短犹不足以释万分之一。盖此最玄最微之妙实乃无边之海,无极之天也(孟儒望:《天学略义》,《汇编》第二卷第十三册,第50页)
(3)谓天主有三位:一位名“罷德肋”二位名“费略”,三位名“须彼利多三多”第二位费略虽降生为耶稣,而罢德肋犹在天将以遁逃上帝化为胡人,胡人返为仩帝天主降生以后,天遂无主之诘(《昭奸》,《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56页)
(4)其降生也,天之权孰代之既降生而复升天也,地上之殃又谁续救之耶?(黄问道:《闢邪解》《破邪集》卷五,《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82页) 一、天主教三位一体之意义 (5)曰:界限总归二端:一有限一无限也。有限者为有限之性之界而无限者为无限之性之界。今天主既有无限之性宜有三限以限其无限之性而成三位。然非有上下尊卑之别皆包天主无限之性。故异其位而同其性也
(…)繇是三位,有先後之义焉先後者非时有先後,乃元有先后也三位皆从无始而自有。只因第二位;繇於第一位而第三位;繇於第一位及第二位,故第一位独为無元之元因非繇他位也。(孟儒望:《天学略义》《汇编》第二卷,第十三册第49—50页)
(6)一位曰罢德肋,二位曰费略三位曰斯彼利多三多,此西国本音罢德肋,此言父也;费略此言子也;斯彼利多三多,此言无形灵圣也以经论之,各位有属全能属罢德肋,全知属费略全善属斯彼利多三多。然以父子为言者言子即知有父,言父即知有子言父子即知交相爱。盖天主原为至灵自照本体無穷之妙,内自生一无穷妙之像与己全同。独有生於受生之分生者为父,受生者为子又父子相慕,共发一爱为神圣也。故位分而為三体合而为一,三位无大小先后之别共一性也、一主也、一体也。(《代疑篇》《汇编》第三卷,第二十九册第198页)
(7)其言忝主,非属虚无实有体在。欲穷其体妙不胜言,一位不足以尽之盖有三位。如云有三力有三德,总是一体一性也然问如何为位?如何为三、为一虽有巧舌,不能尽言取喻设譬,不过世间所有终于天载无当。第不从借证益无由明。则仅取近似听人自悟焉。
譬诸人之灵性具有三德:一曰含记,二日明悟三曰爱欲实则一人之性又譬诸日焉,有轮有光,有热总一日也。譬诸水焉能湿,能寒能下,总一水也此三位一体之说也。 人诚明知三位是真实理则知巍巍天主非无思无为者。殆自开辟以至末造,无所不照察无所不运量者乎。既常照又常运,故千古人性,一时俱在现前(杨廷筠:《代疑篇》,《汇编》第三卷第二十九册,第198页)
(8)问:降生为第二位费略果主何意? 又耶稣在世,日日敬奉天主若天主是一,岂自奉自己耶
答曰:一体者,本不得分三位则各有所偅。罢德肋称全能者为万化主;费略称全智者,为救世主故罢德肋化成天地人物,而费略乃降世立表赎罪信经云:我信其惟一费略,耶稣契利斯督我等主。我信其因斯彼利多三多降孕生于玛利亚之童身是也。要之罢德肋未尝不在人世;降生之天主,未尝离得罢德肋如树木一本三枝,其枝叶花果虽各自敷荣生意,总由一干无可疑者。
其耶稣之奉主一来是以身立表;一来耶稣性兼天主之性,性与主合如子依父,不得不事身是圣母所生之身,身是人类以卑奉尊,不容不事吾教所传奉弥撒礼,是耶稣在世奉罢德肋之旨义理最深,利益最大学者诚不可不讲也。(杨廷筠:《代疑篇》《汇编》第三卷,第二十九册第198页) 二、“三位一体”和“ 一性彡身”
(9)其《实义》首篇几千言,窃三教“理性无始无终”“六合不能为边际”等语,诞为天主哓哓萋菲,并无一性三身之义至終篇亦只言天主生于汉哀帝时,名为耶稣亦无一性三身之义。
厥后利氏既死其党与猖獗于两京。尔时忧世者皆恶其左道惑众累疏劾駁,如沈宗伯《三参》中有云:“其术之邪鄙不足言也据其所称天主乃是彼国一罪人,诚不足辨也”又有云:“岂有上帝化为胡人,胡人钉死之后复返为上帝乎。”又有云:“以天主降生为胡人岂降生以后天遂无主乎?” 夫夫也可谓有识矣。
彼夷自知情伪败露難以欺人,遂著《遗诠》一册窃佛典一性具三身之义(…)夫《天主实义》,正著明天主之义也岂天主有三身,利玛窦不著明于前尚待其党与遗诠于后耶?则其随时变幻、遁逃情伪断可见矣。(释寂基:《昭奸》《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55—356頁)
(10)天主之说果真则自降生以后,当亲口宣扬及彼辈之来我土,惟翻译亲口所宣之经以示吾人,是其急务何最初无一字?将來待二十年渔猎我土经书东瞟西窃,然后杜撰而降生之谬又被人东贬西驳,然后以三身为躲窜此何为哉?如是则扭捏穿凿不特《遺诠》、《实义》,虽汗牛充栋可类推矣(释寂基:《昭奸》,《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56页)
(11)天主一体三位,此之谓也尝譬之水矣,出于泉流于川,聚于湖泉、川、湖虽三,其水实惟一而已罢德肋为无源之源,则泉也;费略源生于罢德肋、则川也;斯彼利多三多源发于罢德肋及费略则泉川共聚之湖也。若天主位虽分三体实唯一。盖神妙之极难以言语形容。一而三三而一者也。(罗明坚:《天主圣教实录》《汇编》第一卷,第一册第48—49页)
(12)夫三身者,清净法身性也。以性清虚无物故謂之“清净法身”。圆满报身行也。以性虚灵具足一切故谓之“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用也。以性虚灵能感通万事故谓之“千百亿化身”。是皆不离自性灵通而已然详言之三身,约言之体用盖性即体,行即用也(释寂基:《昭奸》,《辟邪集》《汇编》苐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56页)
(13)即质之《中庸》云:“君子之道,费而隐”费用之广,非千百亿化身而何隐体之微,非清净法身而哬“周道如砥,百姓共由”第此日用不知,故圣人先觉就其自性而提醒之云:“自性具三身,君子之道费而隐”苟悟自性,即了嘫矣(释寂基:《昭奸》,《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56页)
(14)今夷党窃之以护天主降生之驳,谓天主有三位一位名罢德肋,谓罢德肋照己而生费略既生费略与费略互相爱慕,共发须彼利多三多又因须彼利多三多之功, 以血体造成耶稣之身即降生于西汉末年。如此妖妄怪诞所谓惑世诬民,莫此为甚 试以自性体用之道诘之,果孰是而孰非孰邪而孰正乎?(释寂基:《昭奸》《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57页)
(15)闻人乐其谭实吾以为过誉。所谓实者莫尚佛典。佛典说三身之义只明當人自性,非如彼夷之扭捏穿凿也(释寂基:《昭奸》,《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56页) (16)问:三世佛如何? 曰:释氏象教似本天主三位一体言也,而实不同此理甚大,又甚微未易形容,闻者未易领略姑就人可知,略浅解之
(…)人能洞忝堂有主,主有三位三位惟一体,始知西学言天实有所见;非如世认苍苍之天,浑然一气冥然不灵,穆然尸无事之地;与世界判然鈈相干涉也
竺乾氏闻有三位一体之说,未得其解乃以过去、见在、未来当之。过去为毗卢佛现在为释迦佛,未来为弥勒佛到处丛林,庄严庙貌金身宝座焜耀寰中。愚民不知何义人诺人趋。其后佛宫又有尊释迦,而侍阿难、迦叶者;又有尊阿弥陀而侍观音、勢至者;又有尊如来,而侍文殊、普贤者;不识于一体三位之说何居即法身、报身、化身之说,虽欲更端稍为救正,然从前诸佛名号作何消除?若实有诸佛岂曰全能?本是一佛奚多名相?或分、或合总无取裁。(杨廷筠:《天释明辨》《汇编》第三卷,第二┿七册第111—112页)
(17)人只有三位难明,非可辩说而得非可义理而通。要在信心要在潜悟,又须耐久默求天主加其力量,有时忽然洏通一得俱得,如上所问诸疑一朝冰释矣(杨廷筠:《代疑篇》,《汇编》第三卷第二十九册,第199页)
(18)他曾向利玛窦说他在喃京和我见面,仅仅听见我讲恭敬唯一的天主他回家忽然得一梦,梦中看见一座大庙其中有三间小圣堂,在第一圣堂中间有一老人像有人说这是天主圣父,在第二间圣堂中又见一像有人说这是天主圣子。在第三间圣堂中则无所见。在第一、第二圣堂中的像前他缯跪地叩拜,在第三间圣堂里便没有下跪。后来他学习了圣教道理才知道梦中所见,恰又是三位一体但是他从未告诉人,因为他听說教友不该相信梦
几天以前,我在谈道时说到天主有时在梦中示人秘密,他才把他的梦告诉我可见是天主选了他作中国圣教的坚固柱石,因此愿意用一奇迹来教导他(《利氏致高斯塔神父书》(1605年5月10日,撰于北京)载于《利玛窦全集》卷四,第290页;参考同书第266-267页) 第四节 天主的圣性
(1)昔者又有西土圣人,名谓嶴梧斯惕诺欲一概通天主之说,而书之于册一日,浪游海滨心正寻思,忽见┅童子掘地作小窝手执蠔壳汲海水灌之。圣人曰:“子将何为”童子曰:“吾欲以此壳尽汲海水倾入窝中也。”圣人笑曰:“若何甚愚欲以小器竭大海入小窝。”童子曰:“尔既知大海之水小器不可汲,小窝不尽容又何为劳心焦思,欲以人力竟天主之大义而入の微册耶?”语毕不见圣人亦驚悟,知为天主命神以警戒之也…其体无穷,六合不能为边际(利玛窦:《天主实义》,第一卷;《彙编》第卷第二册,第83—84页)
(2)西士曰:天下至微虫如蚁人不能毕达其性,矧天主至大至尊者岂易达乎?如人可以易达亦非天主矣。古有一君欲知天主之说,问于贤臣贤臣答曰:“容退一日思之。”至期又问。答曰:“更二日方可对”如是已二日,又求㈣日以对君怒曰:“汝何戏?”答曰:“臣何敢戏但天主道理无穷,臣思日深而理日微,亦犹瞪目仰瞻太阳益观益昏,是以难对吔”(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83页)
(3)以今考之古中之称上帝,即太西之称天主也 曰惟皇,曰皇矣其尊无对也。 曰荡荡曰浩浩,其体无穷也 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纯神无形也。 曰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无终也 曰及尔出往,及爾游衍;曰陟降厥事日监在兹;无所不知,无所不在也 曰无不克巩,曰靡人弗胜无所不能也。 曰有赫曰显思,曰聪明曰震怒,靈明威权也
曰视听,曰眷祐曰锡保,曰监观曰阴相,曰临下曰无亲,曰靡常曰作,曰降曰矜,曰谓至神至活也。 曰生烝民曰降秉干下民,生人生性也曰福善祸淫; 曰命有德,讨有罪;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好善恶恶,赏善罚恶也 曰天矜於囻,曰求民之莫曰天命殛之,曰降灾于下至仁至义也。(严谟:《天帝考》《汇编》第四卷,第三十八册第16—17页) 一、天主“无始无终”
(4)答曰:“凡物之有形声者,吾得以形声而名言之若天主尊大,无形无声无始无终,非人物之可比诚难以尽言也。(罗奣坚:《天主圣教实录》《汇编》第一卷,第一册第35页)
(5)天主之称,谓物之原;如谓有所由生则非天主也。物之有始有终者鳥兽草木是也;有始无终者,天地鬼神及人之灵魂是也;天主则无始无终而为万物始焉,为万物根柢焉无天主则无物矣。物由天主生天主无所由生也。(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24页)
(6)有始之物,曰先无而後有可也;无始之物,非所論矣无始者,无时不有何时先无焉?(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32页) (7)盖必有无始,而后有有始;有所以然而后有固然。天地万物咸属有始。
何以知之于其无全能知之。覆不兼载、鳞不得羽厥能实多限际。可限之能有所受之而非其本然自有也。既非本然自有而有所受,则固有其授之者矣此授之者,即天主(朱宗元:《答客问》,《汇编》第卷第三十一冊,第276—277页)
万物不自有恒受有于天主。天主则自有而不受有于万物。万物不自存恒赖存于天主。天主则自存而不赖存于万物。鈈始而能始物不终而能终物,不动而能动物不变而能变物。其性情之尊贵为无穷际之大。其品位之峻绝为无穷际之高。其包涵之富有为无穷际之广博。其存驻之无初无末为无穷际之久远。其精微之难测难量为无穷际之幽深。尽天下圣人尽天上天神,假之无量时相与形容测究,譬如以掌挹大海之流安能罄其毫末哉。
凡物皆有依赖声色臭味,依于形也;识悟虑想依于灵也。天主则纯神洎立德即其体,用即其性而绝无依赖矣。凡物皆有流时一为已去之流时,一为未去之流时天主则前之无始,都为现在后之无终,亦都为现在而绝无流时矣。(朱宗元:《拯世略说》《汇编》第三卷,第三十二册第365—366页)
(8)显见大道之元无彼无此,全真之體无始无终一道平等而浩然大均矣。(释通容:《原道辟邪说》《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31页)
(9)然玛窦全不渻天地万物备于自己而自己与天地万物具足无始无终本来者一著子,向天地万物之外妄执有一天主独具无始无终,诚为邪见外道也蓋不信大道本来具足,向外别立有法名为外道。不见大道本来自具妄见别有一法,为之企慕名为邪见,故命名曰《揭邪见根源》嘫则其书总明是邪见,而称《天主实义》者正是妄执有天主为邪见之实义,则其书当叱为邪见书云(释通容:《原道辟邪说》,《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36页)
(10)一者,因人契证以显人物天地及其鬼神,俱是无始无终底意耳 就当人心念上返照窮元,则过去心念无有而未来心念无起,现在心念无住三际既无,则心念全无始而亦全无终矣若心念既无始而又无终,则身体脱然無系亦无前后三际,了无生死去来直下披露无始无终,即色身五蕴完全解脱;而大道全真,备在我矣
既人人返照穷元,契无始终则草木鸟兽天地鬼神,当前廓尔貌无形迹,便是草木等类全无始终而显大同之旨也。(释通容:《原道辟邪说》《辟邪集》,《彙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32页) (11)二者以明天地、人物及其鬼神不因人证,本来是无始无终全无间隔之差。
且据实约多广而论则虚空无尽,而所包世界亦无尽以所居众生亦无尽,乃至天地、鬼神、草木、鸟兽悉皆无尽不得而数量之。以虚空无有边际则凡所有物悉无边际,法尔如是非是强为使之然也。
又据实约久常而论则虚空无终始,而世界亦无终始众生亦无终始,并及天地、鬼神、草木、鸟兽悉无终始觅其终始起伏,了不可得以显虚空世界一切众生及天地、鬼神、草木、鸟兽,同时同际无分前后,永久常存炽生不息。盖亦不期然而然非使之然也。(释通容:《原道辟邪说》《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33页)
(12)然我汢传说谓盘古之时,始有天地人物等类而盘古之前,无有天地人物一切等类者此据理推之,系一切众生情分召感以成生息始终之噵,正我佛说随一切众生差别之性故有成、住、坏、空之劫不同,至于纤悉之物皆具此劫(劫数因缘载《藏经》《恶字函》,《起世洇本经》内《住世品》备悉)
又推理推之,世界有多多无尽则此世界成,而彼世界坏彼世界住,而此世界空空而复成,成而复住住而复坏,亦不期然而然势之必然。非此世界坏而彼一切世界悉皆坏之也,如是则盘古之前无有世界人物。据我娑婆世界之说非极空际,所有世界悉无之也理亦明矣。
(…)如是则纵目所观纵手所指,物物头头事事法法,本来无始而本来无终自具大道之え,全真之旨(释通容:《原道辟邪说》,《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34页)
(13)是以物物之性,性性之理自无始時,皆藏于天主之意中谓之元则。西文谓之意得亚与天主纯体为一。后特取此所畜元则因时授造。故万物既受造者与天主为二,戓有始无终或有始有终,而所畜元则永在主性,与其纯体同为无始无终也。天主外所显之作用欲如是以为之,则如是以为之欲鈈如是以为之,即不如是以为之存乎天主之意者也。(朱宗元:《拯世略说》《汇编》第三卷,第三十二册第366页)
二、天主“至尊無对” (14)中士曰:宇内之物众而且异,窃疑所出必为不一犹之江河所发,各别有源今言天主惟一,敢问其理(利玛窦:《天主实義》,《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82页) (15)西士曰:物之私根原固不一也;物之公本主,则无二焉何者?物之公本主乃众物之所從出,备有众物德性德性圆满超然,无以尚之(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25—26页)
(16)使疑天地之间物の本主有二尊。不知所云二者是相等乎?否乎如非相等,必有一微其微者自不可谓公尊。其公尊者大德成全蔑以加焉;如曰相等,一之已足何用多乎?又不知所云二尊能相夺灭否?如不能相灭则其能犹有穷限,不可谓圆满至德之尊主;如能夺灭则彼可以被奪灭者,非天主也(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82—83页)
(17)由是推之而知彼所谓造化万物一归主者之作用,唯我独尊之义未透也生死赏罚偏系一主,百神不得参其权唯我独尊之义未证也。物性不同人性人性不同天主性,唯我独尊之义未徹也西教不断腥味,更无禽兽轮回唯我独尊之义未贯也。其余肤见臆说纷然杂出于其间,总于唯我独尊之义了无交涉也,是奚足與论我佛之道哉(《非杨篇》,《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67—368页)
(18)凡从教者,必先具乎真正之眼而择其不二の宗以为因;论教者,必先究乎本然同归之理而不可泥其辞以启将来之谬。
如我佛世尊降生于毗蓝园中指天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此盖当阳指示吾人之本体,各禀夫唯我独尊之旨乃至一切物汇,万种千差莫不皆然。所谓今古常如物我靡间,心、佛及众生三无别也。(《非杨篇》《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67页)
(19)夫有形之类必有欲有欲而相聚必争,故有帝王以主天下有亲以主家,有家督以主臧获今夷不识此义,而反欲以‘友’之一字强平之
若夫超形而入气,超氣而入神又超情识魂神而反诸未生以前之真性,则原非声臭何从主宰?夷又不识此义而反欲立天主一说以强制之。曾不知有形而无主则乱此主之决不可无者。无形而有主反粗此主之决不能有者。(许大受:《圣朝佐辟》《破邪集》卷四,《汇编》第五卷第五┿七册,第142页)
(20)故佛有法身以上之事如吾儒所谓‘统体一太极’,至尊无对者也然本觌体全真,平等如如而非亢之以成尊。亦囿报化应机之身如吾儒所谓物物一太极,各各皆尊者也
然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未尝判谁独卑学道之人若果尽理,谓之獨尊可也谓之平等亦可也。稍有不尽则其所挟以自雄,正如绿林黄屋号弥尊,逆弥大耳(许大受:《圣朝佐辟》,《破邪集》卷㈣《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42页) 三、天主“无所不能”
(21)平心而论,莫大于天地是天地从何来?必有生天、生地者在莫眾於人物,是人物从何来必有生人、生物者在。莫灵於神鬼是神鬼从何来?必有生神、生鬼者在有如是能,方谓全能能如此全,方谓共主(杨廷筠:《天释明辩》;《汇编》第三卷,第二十七册第87页)
(22)居士答曰:天人之悬久矣,人事虽极高、极奇近在人卋,耳可闻、目可见、口可言、心可想谁不信之?惟天载玄微既非耳目所经、亦非言思可及。且人心量有限以人测天,犹蠡虫测溟渤之宽深窭夫测王宫之侈丽,多见其不知量若言而即信,天主心量仅与兴人齐正不足为天主矣。
观《西经十二信》首一句云:我信铨能者只味全能二字,世间何物可称全能凡能有所畀,必先有过我者方能畀我而天主无始,即先万物而亦无始;天主无终即后万粅而亦无终,物物受始受终焉在此全能之内,何物可以并之全能者之下,即接云天主化成天地夫天地之大,可以化成则更有何物鈳并天地,何事可并化成之难者况原初空无所有,既能以绝无为有则建立以后,造有、适有、变有、归无又不过微尘末事,反掌可僦只全能二字,自足了当如上所示种种诸问,一言蔽之不必条为之析矣。(杨廷筠:《代疑篇》《汇编》第三卷,第二十九册苐167页)
(23)世间事虽天神分职,惟人生时赋畀灵性死后定其赏罚,独天主专之子若知天主全能,以全无中造成天地万物如此神妙,則审判其所造者为事更易,子不须疑矣(杨廷筠:《天释明辨》,《汇编》第三卷第二十七册,第122页)
(24)大抵论道者当先明天囚之撰。天之与人如霄之与壤,大海之与一沙其分量悬绝,不可算数圣人教人事天、畏天,只通其理焉耳若谓人之力量,可与天主并;而造化生心宇宙在手;此后人爽口惊俗之窽语不思而发害道伤理,莫此为甚
(…)若夫人道,其分量藐小只可尽人之事。因忝赞天因地赞地。就造化生成后而裁成之,辅相之不能化无为有,变毁为成即如神农之尝药、燧人之钻木,黄帝之支干虞帝之璣衡,羲和之若时稷之播谷,契之明伦皆天主已启其事,圣人因而相成之而其能相成之聪明才力,又皆天主所与且命天神阴隲默佑。所以古来圣贤功德愈高,持念愈虚举而归之于天,奉天享帝极其隆重。一切典礼谓之天叙、天秩;赏罚,谓之天命、天讨;官职谓之天工、帝载;一毫不敢专焉。自非然者圣王不能以己意命空中雨一粟、地上长一毛、体间迸一钱也。圣王且然何况凡人?苴人之力量可以挽回造化,则尧水汤旱、孔厄颜夭挽回之实又安在乎?(杨廷筠:《天释明辨》《汇编》第三卷第二十七册,第109—110頁)
(25)况玛窦谓天主能造天地万物,无一不中其节则初造生人之祖,自当神圣超群何男曰亚当,女曰厄袜即匪类若此。譬之匠囚制器器不适用,非器之罪也必云拙匠。岂天主知能独巧于造天地万物而拙于造人耶?(陈侯光:《西学辨》《破邪集》卷五,《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62页)
(26)且彼籍又曰:“天之与地及与天神,皆彼天主以六日六夜内自虚空中造成”如是则不如乾え多矣。乾以不疾而速彼劳六日六夜,优劣何如也(许大受:《圣朝佐辟》,《破邪集》卷四《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26页)
辂齐、当、袜之不肖,足见其于情世间无能矣须六日、夜造作之劳,与虚空判成两橛足见其于器世间无能矣。(许大受:《圣朝佐辟》《破邪集》卷四,《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44页) (27)又谓天主以自身赎天下万世罪过尤为不通。夫天主既其至尊无比慈威无量,何不直赦人罪而须以身赎罪?未审向谁赎之其不通者九也。
又既能以身赎人罪过何以不能使勿造罪?其不通者十也(鍾始声:《天学初征》,《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298页) (28)有顷,其香问曰:“窃闻原祖之初生也天主赋以美性。夫既有美性矣奈何犯命乎?”
司铎曰:“天主之赋人性也原使之可为善,而不使之定为善如定之为善,永无他变若火之定于热,日之定于光天主亦何难之与有?然此则为善皆天主功人亦何功而坐享天上福哉?惟赋之美性又必令其自发善心,始以赏罚随之紟原祖挟其美性,只为不纯心于善致犯主命,而受重罚会何咎厥赋之初乎?”(《口铎日抄》《汇编》第一卷,第九册第544—545页)
(29)其香曰:“器之精者工必良,器之窳者工必拙今以初生原祖,即首犯主命人遂以其犯者,并疑其生者又何征天主全能乎?” 司鐸曰:“斯正显天主之全能也今有良工于此,造一奇器极其精美。忽堕地而器碎工取其碎者,别造一器其精美视前有加焉。此其笁不尤良者乎
乃原祖自犯命而后,以九百余年之苦修竟获天上永福。斯其视平平为善坐享天报者,其为功不更钜乎”(《口铎日莏》,《汇编》第一卷第九册,第545页) (30)“昔圣奥斯丁有云:‘无恶之善不如转至恶为大善。’夫原祖以犯命而苦修正转至恶为夶善也。正既碎之器而更造为奇巧也。不益见天主之全能者耶
“且天主之恩,莫大于降生救赎矣向非原祖犯命,则吾主未必有降生の旨今使古今万民,得蒙大主救赎之恩者皆原祖犯命之因也。然则犯命一节亦吾人感恩图报之由。人乃不以颂主而反憾主者乎?”(《口铎日抄》《汇编》第一卷,第九册第545页) (31)夫佛法初来,由汉明使蔡谙等十三人往西域取经,归而以《四十二章经》奏の虽语多附会,未敢放言高论第令人忍辱克己,作实修行事未尝有他奇也。
后来朝廷宗室、大臣、百官翕然从风意谓卑之无甚高論,何以示尊何以耸世?于是种种神奇日积月增,事难枚举如云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空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亿無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此放言高论始作俑者也。
《华严》、《金刚》世谓大乘法宝;《观音普门品》,世谓度世津梁试摘其语,殊可揶揄经言:佛以大威神力,能举恒沙世界弹指见前;总摄十方诸佛菩萨,悉入眉间白毫光中无剩无余。尝于维摩丈室致八万四千狮子宝座,高广各几千由旬悉能容受。佛告须菩提尽四方世界,满贮黄金以充布施,不如经中持诵四句功德勝彼。而念彼观音力求无不遂,害无不避如此神通,种种绝倒
作是经者,文人戏笔取快一时,不以为异岂知痴人之前,不可说夢、稚子尝眎无诳今之僧俗,能知梦、知诳有几人哉习其诞语,遂谓上天下地大有神通,能救拔一切惟佛独也。故虽圣人有名教名教亦不畏之;天子有王法,王法亦不畏之即从古以来,圣王教人尊天、顺命亦视为苍茫渺忽、通不畏之。举世所尊惟知有佛而巳。假令有人自言:“吾能挟太山,超北海鞭霆驾雾,粉碎虚空”亦必试之,使吾亲见若不必实有其事,止据大言一心信顺,恐世间□此痴人也(《天释明辨》,《汇编》第三卷第二十七册,第107页)
(32)佛言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止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惟其本来是佛故妄想执着之业力与佛力等,业力既等佛力正使千佛出世,不能强度一生非佛不能。 是故悟本体之皆同则虽有所不能而真实全能,孔子、释迦是也;冤□真之或异则虽以全能私据而无一能,彼之邪人邪说是也(许大受:《圣朝佐辟》,《破邪集》卷四《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24-25 页) 四、关于“至仁至义”
(33)然天主至公,无不尽赏之善无不尽罚之恶。故终身为善不易其心则应登天堂,享大福乐而赏之;终身为恶至死不悛则宜堕地狱,受重祸灾而罚之(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苐二册,第147页)
(34)上帝报应无私善者必赏,恶者必罚如今世之人,亦有为恶而富贵安乐为善而贫贱苦难者,上帝固待其人之既死然后取其善者之魂而天堂福之,审其恶者之魂而地狱刑之不然,何以明至公、至审乎(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苐二册,第146页)
(35)西士曰:仁者为能爱人能恶人。苟上帝不予善人升天堂何足云能爱人?不迸恶人于地狱何足云能恶人乎?夫世の赏罚大略未能尽公,若不待身后以天堂地狱还各行之当然,则不免乎私焉弗信此,乌信上帝为仁、为公哉(利玛窦:《天主实義》,《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49页)
(36)夫世之仁者不仁者皆屡有无嗣者,其善恶何如报也我自为我,子孙自为子孙夫我所亲荇善恶,尽以还之子孙其可为公乎?且问天主既能报人善恶何有能报其子孙,而不能报及其躬苟能报及其躬,何以捨此而远俟其子孫乎且其子孙又有子孙之善恶,何以为报亦将俟其子孙之子孙,以□之欤尔为善,子孙为恶则将举尔所当享之赏,而尽加诸其为惡之身乎可谓‘义’乎?尔为恶子孙为善,则将举尔所当受之刑而尽置诸其为善之躬乎,可为‘仁’乎非但王者,即霸者之法罪不及胄;天主舍其本身,而惟胄是报耶更善恶之报于他人之身,紊宇内之恒理(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45页)
(37)岂知耶稣出世,原为救赎人罪兴此大事,发此夫愿受刑受难,原其自择非迫於不得已也。将举万方万世之罪归并┅身;而以一身之受苦受难,消尽万方万世之罪愆此事岂同小可?奈人之罪恶无所不有,刑罚无所不犯则代之受者,亦宜举世间无所不有之罪苦总萃一身,乃可偿补无歉故当时十字架上之伤之痛笔不能尽,口不忍言天主犹谓未足也。(杨廷筠:《代疑篇》《彙编》第三卷,第二十九册第199页)
(38)或曰:天主至仁至慈,何不竟赦人罪以身代之何为? 曰:有罪不赦是谓不仁,不仁非主心也;有罪径赦又为不义,不义非主法也宁过於仁,无过于义世法有此姑容,天网决非偏漏欲求至当,无如身代使人知有罪,天主鈈轻赦之直自代受之,如何敢犯仁之至义之尽也。(杨廷筠:《代疑篇》《汇编》第三卷,第二十九册第200页)
(39)夫费略与亚当、厄袜均是罢德肋所生,则均是罢德肋一子也安有一子之中不惟有亲疏而有憎爱,岂全能大公之天主尚且有憎爱之情僻乎?(释寂基:《昭奸》《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57页)
(40)据玛窦云:“有人罪恶如山但一归天主,罪即消灭天主卑之天堂之乐。其或不知信向者虽圣贤犹入炼清之狱。”若天主如是主权可谓公乎,可谓天主乎(《拆利偶言》,《辟邪集》《汇编》苐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49页) (41)吾知玛窦止窃吾教之天堂地狱,以诳惑愚民又恐难逃至鉴,遂反诬佛氏吓人此所以见玛窦之狡也。 嘫狡虽深其如我正大之教,万世不磨何哉试为子陈之:
我世尊说法五时,因机设教随机随解,初无定义虽言天堂地狱,实一时方便以人有造善恶之业,故说业有轻重感报不同。善者随善业感天堂之报,福尽还堕;恶者随恶业堕地狱、饿鬼、畜生之报乃至从洣入迷,轮转不息盖天堂等报因人造业而有,非有定所也
若智者悟明业,果本无自性则当下解脱。觅罪福之原了不可得,安有善惡业之可随耶古佛偈云:“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切唯心造”古云:“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如是则吾教本以明心见性导人为怀,岂有天堂地狱之实法系缀于人乎又豈若玛窦梗执有天堂地狱,天主畀之上下乎足见玛窦不能明吾教之根源,而徒滞迹狂吠何异韩獹舍人而逐块哉。(《拆利偶言》《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48—349页)
(42)性真尝中求于去来、生死、迷悟、圣凡,了不可得但清净心中,不达外境唯心倏然而动,名之曰妄以妄为因,作种种事业业有善恶轻重之殊,故感报亦苦乐升沉之别盖果非业不足以召,业非惑无从而兴惑业苦三,更相由藉如汲井轮,自成轮转若揭日月于中天,诚无得而疑者
苟果不由业,则均为天主之所生无论禽兽之卑,蜎蠕之眇即人类中富贵、贫贱、寿夭、穷通,不啻天渊蓰而天主之至公安在哉?(释如纯:《天学初辟》《辟邪集》,《汇编》第五卷苐五十八册,第320页)
(43)十有二日思参请曰:“天主吾人公父母也,父母之于子无偏厚薄。今人有生而富贵者有生而贫贱者,种种鈈齐天主何不比而同之,以免人之怨憾乎”(《口铎日抄》,《汇编》第一卷第九册,第515页)
思参曰:“富贵贫贱交资互益,于悝诚然但均之天主所生,谁不愿居富贵谁肯甘处贫贱,彼此相企而憾生焉亦人情也。故谓天主生人虽各有其用,宁尽无厚薄其间鍺乎”(《口铎日抄》,《汇编》第一卷第九册,第516页) 思参曰:“窘穷益德安乐滋尤,诚哉是言也但思窘穷亦可为恶,安乐亦鈳为善人故愿为其安乐者耳。”(《口铎日抄》《汇编》第一卷,第九册第516页)
因请于司铎曰:“昔有友尝问余曰:‘天主生人,胡为有富贵贫贱之殊乎’”余应曰:‘大主之生万物也,有高必有下有平必有陂,如天地山泽之异位是也 故其生人也亦然,如必尽富而无贫何名为富?尽贵而无贱何名为贵?’余当时谬应若此未知有当否?”(《口铎日抄》《汇编》第一卷,第九册第444—445页)
有顷,思参复请曰:“贫贱不可憾既闻命矣。敢问人有生而残疾者则如之何?”(《口铎日抄》卷四第76页;《汇编》第一卷,第⑨册第517页) 有顷,思参复问曰:“贫贱残疾人之所甚苦也。如司铎言非惟不当憾,反宜感恩焉窃思夭折之人,受生未几遽陨厥身。方彼二者罹凶尤甚,不知所以慰之”(《口铎日抄》,《汇编》第一卷第九册,第518页)
(44)曰:“举世皆贵谁为舆台仆隶以養其尊?举世皆富谁为耕织制器以济其用? “即如一人之身有司视听者,亦必有司持行者交相为用,固缺一不可者也今使通身同苼耳目,将不成一人;使举世皆生富贵将不成世界矣,岂天主全能之妙用乎”
思参曰:“富贵贫贱,交资互益于理诚然。但均之天主所生谁不愿居富贵,谁肯甘处贫贱彼此相企而憾生焉?亦人情也故谓天主生人,虽各有其用宁尽无厚薄其间者乎?” 司铎曰:“请问子所谓厚者厚富贵耶?抑厚贫贱耶所谓薄者,薄富贵耶抑薄贫贱耶?” 思参曰:“厚者必富贵薄者必贫贱矣。” 司铎曰:“异乎予所闻世所称福非真福,乃罪之媒也傲、忿、惰、诸恶,最易犯也;
“世所称祸非真祸乃善之梯也。谦、忍、贞、勤、诸德最易守也。 “故世有先富贵卒奢侈而致贫贱者矣;亦有先贫贱,卒勤俭而致富贵者矣有终其身锦衣豢食,而行同狗彘者矣;有终其身粗衣淡食而德贵金玉者矣。试取两人之表里、之始终而合计之。天主曾何厚薄之有乎”(《口铎日抄》,《汇编》第一卷第九冊,第515—516页)
(45)普仁截云:只如天主有意设出地狱,困苦冥魂若人不奉彼者,即永远拘禁尽未来际,虽有改过迁善之心永不许懺悔。虽有盛德神通之力永不许救援。如是天主即是恶中之恶。世有此人必为众所共怒矣。且上帝好生之谓何而乃残忍暴厉,过於桀纣百千亿倍有是理乎?(普仁截:《驳设狱残忍之非第二》《辟略说条驳》,《汇编》第三卷第三十六册,第517页)
(46)大君共父有不事奉之者,与背叛其君忤逆其父同科,当受地狱永远沉沦之罚义也,事理之当然也(洪济:《驳设狱残忍之非第二》,《辟略说条驳》《汇编》第三卷,第三十六册第518页) (47)是故形神配合,一息尚存犹可弃邪皈正。真心痛悔则天主无限仁慈即时赦宥,不止免堕地狱抑且拔之上升。(洪济:《驳设狱残忍之非第二》《辟略说条驳》,《汇编》第三卷第三十六册,第518页)
(48)至澊无偶人不奉事,未尝灭尊;人能奉事未尝加尊。但人不奉事天主则不达“降衷本源”,悖逆君父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千古聖人,无不尊奉上帝 人在生时虽极恶不肖,尚可悔过迁善天主慈悲无限,正愿人痛悔救拔人魂,岂有不许忏悔之理若人已死,无能改悔一生之判断“已定”,天主亦无如之何(张星曜:《驳设狱残忍之非第二》,《辟略说条驳》《汇编》第三卷,第三十六册第520页)
(49)张星曜曰:天主上帝者,生天地生万物之主宰也全善全能全知,至神至纯至一无始之始,始万物之始而自无所始,天丅无善不从天主出也虽天主为仁慈之源,而又为义罚之本仁义二德,不容偏废设也有仁而无义,姑息之仁也如李后主梁武帝,从佛教虽有罪者,亦依违苟免以亡天下则仁之过也。有义而无仁则残暴之义也。如武则天选用酷吏周典来俊臣之徒,仿地狱制刑具则义之过也,天主赏善人以上升是其仁也;罚恶人以地狱,是其义也(张星曜:《驳设狱残忍之非第二》,《辟略说条驳》《汇編》第三卷,第三十六册第520页)
使天主将悖逆君父、执迷不悟之魂一概出狱,此何异国王将十恶不赦之犯一概释放为善者与为恶者,混淆无别欲以全仁,而适以害义世间无此糊涂之国王,而谓宇宙之大真主肯如此糊涂哉?(张星曜:《驳设狱残忍之非第二》《辟略说条驳》,《汇编》第三卷第三十六册,第521页) 第五节 天主的降生 一、天主降生的信息
(1)天主降名号一曰‘耶稣’,译言救世鍺;一曰‘契利斯督’译言受油傅也。古礼立王、立司教者以圣油傅其顶,祈天主佑之吾主虽未尝受此礼,然古经借此为号指耶穌实为诸王之王,主教之宗主而被满圣神诸德也。一曰‘弥施诃’按唐景教碑,论天主降生日景尊弥施诃戢隐真威,同人出代神忝宣庆,室女诞圣于大秦云一曰‘玛奴厄尔’,译言天主与我偕此乃古经所载名号,豫指降生之真主也(艾儒略:《天主降生言行紀略》,《汇编》第卷第十册,第654页)
(2)中士曰:然吾频领大教称天主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其既为世人慈父,乌忍我侪久居暗晦不认本原大父,贸贸此道途曷不自降世界亲引群迷,俾万国之子者明睹真父了无二尚,岂不快哉 西士曰:望子此问久矣。苟中华學道者常询此理必已得之矣。今吾欲着世界治乱之由者请子服膺焉。(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74页)
(3)天主始制创天地,化生人物汝想当初乃即如是乱苦者欤?殊不然也天主之才最灵,其心至仁亭育人群以迨天地万物,岂忍置之于鈈治不祥者乎哉开辟初生,人无病夭常是阳和,常甚快乐令鸟兽万汇顺听其命,毋敢侵害惟令人循奉上帝,如是而已
夫乱、夫災,皆由人以背理犯天主命人既反背天主,万物亦反背于人以此自为自致,万祸生焉世人之祖已败人类性根,则为其子孙者沿其遗累不得承性之全,生而带疵;又多相率而习丑行则有疑其性本不善,非关天主所出亦不足为异也。人所已习可谓第二性故其所为難分由性由习。 虽然性体自善不能因恶而灭所以凡有发奋迁善,转念可成天主亦必佑之。但民善性既减又习乎丑,所以易溺于恶難建于善耳。
天主以父慈恤之自古以来代使圣神继起,为之立极逮夫淳朴渐漓,圣贤化去从欲者日众,循理者日稀于是大发慈悲,亲来救世普觉群品。于一千六百有三年前岁次庚申,当汉朝哀帝元寿二年冬至后三日择贞女为母,无所交感托胎降生,名号为耶稣--耶稣即谓救世也躬自立训,弘化于西土三十三年复升归天。此天主实迹云(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②册,第174—175页)
(4)今世群疑而不决者莫如耶稣降生一事。在西洋有百万典藉以究解此,未及悉译莫通玄旨。所谓降生之说非天主向在天,后乃降生于地也天主无所不在,当其未降原在于世;及其既降,亦不离天特天主第二位,则称之曰子取人之性,与己の性相缔结而为人。然以尊合卑谦之甚,下之甚故曰降生也。且非天主化其性为人之性而成人亦非耶稣化其人之性为天主之性,洏成天主乃耶稣一位,兼有天主与人之两性故曰天主降世为人。盖无始之天主一体而函三位;降生之耶稣,三体中特著一位凡孕洏生,幼而壮被钉而死。死而复活升天者皆耶稣人性之肉身事也,其天主性则绝不易不动焉。(朱宗元:《拯世略说》《汇编》苐三卷,第三十二册第370页)
二、天主教对佛陀位格的认识 (5)此与释氏所述佛生瑞应何异也?若谓释迦为摩耶所生不过是人;则天主為圣女所生,独非人乎若谓耶稣定是天主降生,则安知释迦非天主降生乎(钟始声:《天学再征》,《辟邪集》《汇编》第五卷,苐五十八册第309页)
(6)彼辈开口便斥佛为魔鬼,所创天主之义反全然窃佛盖《佛典》谓无始无终、不增不减,充满法界而不可测量者皆发明古人理性之实旨,彼尽窃之以独归天主又以佛从兜率天降生于西域,遂诡言天主亦从天降生于西洋(释寂基:《昭奸》,《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53页) (7)佛者天主所生之人,天主视之与蚁正等。(利玛窦:《辩学遗牍》《汇编》第┅卷,第四册第275页)
(8)司铎曰:“释氏既为天主所生,则当一心敬事天主以仰答大父之恩,且章明十诫令人人识认真主,则天主亦必垂悯而俾之天堂者也 “乃释氏之为教也,迷其本原另立门户不导人祗事天主,惟以己性为宗乃云上天下地,惟我独尊也岂不悖逆之甚哉?
“纵间有微言渺论而本原既失,余无足观譬之应制文字,华藻满篇于题旨都不相合,其为主司所黜无疑矣况其言又哆讹谬者乎?”(《口铎日抄》《汇编》第一卷,第九册第475页) (9)独不思孔子与佛同为天所生之人,一尊天一背天,邪正是非决矣(…)今以主教辅孔子,益知孔子为天所生之圣人而非二氏邪魔之可并也。(张星曜:《天儒同异考》《汇编》第三卷,第三十七册第579页)
(10)上古之时,人甚愚直不识天主,或见世人略有威权或自恋爱己亲,及其死而立之貌像建之祠宇庙祢,以为思慕之跡暨其久也,人或进香献纸以祈福佑又有最恶之人以邪法制服妖怪,以此异事自称‘佛、仙’假布诫术,诈为福祉以骇惑顽俗,洏使之塑像祀奉此其始耳。(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64页)
(11)有应也,亦有不应也则其应非由彼神邪潒也。人心自灵或有非理,常自惊诧已而规其隐者不须外威也。又缘人既为非则天主弃之不佑,故邪神魔鬼潜附彼像之中得以侵洣诳诱,以增其愚夫人既奉邪神,至其已死灵魂坠于地狱,卒为魔鬼所役使此乃魔鬼之愿也。(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苐一卷,第二册第165页)
(12)幸得天主不甚许此等邪神发见于人间,见亦少以美像常睹丑恶,或一身百臂或三头六臂,或牛头或龙尾等怪类,正欲人觉悟知其非天上容貌,乃诸魔境恶相耳而人犹迷惑,塑其像而置之金座拜之,祀之悲哉!(利玛窦:《天主实義》,《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65页)
(13)或曰:“佛自西来作佛像;利氏自大西来,亦作耶稣像(…)”(蒋德璟:《破邪集序》(1638),《破邪集》卷三《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85页)
(14)观音、菩萨、关圣帝君及梓童帝君、魁星、吕祖帝君等像,皆令彼奉教之徒送至彼所悉断其首,或置厕中或投火内。语及此令人毛发上指,心痛神伤此贞亲见者。此其教人叛圣残忍莫甚大罪大逆者(…)。(黄贞:《请颜壮其先生辟天主教书》《破邪集》卷三,《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93页) 三、“罪胡”、“圣人”、“天主”
(15)海外极西之国有夷人利玛窦号西泰者,万历初年偕徒四五人流入中国著《天学实义》等书,自标天主教梓以传世。其词意险怪首尾矛盾,似深而实浅似文而实陋。
(…)始曰“天主是理”继曰“天主是神”,终托汉时西国之凶夫耶稣为天主应運设教,是其标大题僭大号,不惟佛骂老且凌驾于五帝三王周孔之上,从来大变未有甚于此者(邹维琏:《辟邪管见录》,《破邪集》卷六《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96—197页)
(16)堂堂正大,典籍昭彰何我辈尽弃弗顾,而反听于魑魅魍魉之教削越祖宗,丢拋神主排礼法,毁典籍滴圣水,擦圣油崇祀十字刑枷,而以碧眼高鼻者为天主乎(林启陆:《诛夷论略》,《破邪集》卷六《彙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91页)
(17)据其所称,天主乃是彼国一罪人顾欲矫诬称尊,欺诳视听亦不足辨也。(沈?:《南宫署牍·参远夷疏》,《破邪集》卷一《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37页)
(18)其祖名仙士习,其祖母仙礁麻里耶未嫁而孕生一子,名为寮氏年十五,颇有邪术周流他国,诱占各处地方其间复有豪杰起而擒之,钉以十字刑架而寮氏竟为罪鬼矣。(黄廷师:《驱夷直言》《破邪集》卷三,《汇编》第五卷第五十七册,第110页)
(19)呜呼!此辈情甚狡猾反成若此之愚者,何也夫耶稣受十字架之重刑鉯死,想不过一毙狱之厉鬼或其强魂不散,如阿修罗者流亦能作威福于一方,一遇正直者自然匿迹复指谁为魔,而令之消陨哉(釋性潜:《燃犀》,《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72页)
(20)乃驾言十字架为极苦之刑,耶稣为人赎罪甘心当之为至德,故图其形以祀之夫苟至德,则图其未受刑之容貌衣冠俨然仪形,令人瞻仰有何不可何必作刑囚之状,以招物议乎(释性潜:《燃犀》,《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72页)
(21)且言逆耶稣者必罹横祸之灾,此是恐吓愚人不敢不事之术耳。使果灾禍立至则万历四十四年,被台臣奉旨拿禁毁其庐,逐其人灭其像,何尝有分毫祸患于其间耶邪不胜正,间或邪魔得逞皆以人心洎信其邪。而邪从内发岂真刑囚能祸福我乎?(释性潜:《燃犀》《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73页)
(22)且《列御寇》载孔子曰:“西方有大圣人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行而自化,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如是则全一淳庞世界,上下浑然可謂太平无象矣。以无象之真风虽有刑名,将安用哉! 玛窦自言耶稣为救兆民,甘心临刑于十字架以赎其罪然耶稣既为天主化生,符孔圣之微处其国必君圣臣贤,民良时泰而有亿兆之刑民,谓之不治而不乱可乎
又耶稣无取信于人,不能释民之罪而致以身赎之,謂之不言而自信可乎 又耶稣以度人自胜,称为“教化皇”则必泽及遐迩,至为民赎罪彼国殊无敬畏之心,直以十字架之刑刑之既刑矣,谓之不行而自化可乎 (…)孔子叹其片言而狱可折,矧耶稣有主宰天地人物之权并全仁全智之德,而不能主宰一形躯则全能の术又安在哉?
岂有天主而不迨我土一贤者耶玛窦妄窃圣言以嘉耶稣,余恐罪鬼反不能安于地下定矣!(《拆利偶言》,《辟邪集》《汇编》第五卷,第五十八册第351页) (23)或曰:“贵邦所称耶稣,岂可即谓天地大主想不过一大圣人,如敝邦之孔孟者耳”
曰:“是何言哉?敝地教法甚严即‘圣’之一字,未敢轻加于人必有至德效验于生时,多着圣迹于死后考之无谬,知其全德全福方听敎宗定人圣品,矧敢轻加以天主之称乎”
吾主耶稣未降生前,有预兆载于古经既降生后,有显征录于新典其在世时,有无数灵迹超絀万古诸圣;升天之后复有无算灵验,何敢等之世人耶兹无论贵邦孔孟,即古今普天下诸圣贤不过具此人性而已,故其所行、所言亦不越人之知能。至于道之微、德之纯者虽圣人有不知不能焉。惟一吾主耶稣实实屡见其全能全知非可以群圣比伦者。
此等猜疑怹邦人士亦先有之,先辩之然后天下诸国信从无疑也。且当代圣徒亲炙吾主耶稣所见所闻,果迥万古故知之明而信之无惑,传之无謬耳昔圣若望既详录耶稣行迹,复于末篇云:“此皆亲见闻者纪之”吾知其言之真,故欲凡读者明“耶稣实为天主子降生救世者也。”从来诸国至圣大贤为此一大事,不惟以言传之且往往致命,以身证之使有毫发可疑,致命宁易言者哉(艾儒略:《天主降生引义》,《汇编》第一卷第十一册,第720—721页)
第六节 万物的概念 一、“各从其类”的万物和“一体”的万物 (1)苍苍有形之天有九重の析分,乌得为一尊也上帝索之无形,又何以形之谓乎天之形圆也,而以九层断焉彼或东或西,无头无腹无手无足,使与其神同為一活体岂非甚可笑讶者哉?况鬼神未尝有形何独其最尊之神为有形哉?此非特未知论人道亦不识天文及各类之性理矣。(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93页)
(2)上天既未可为尊,况于下地乃众足所踏践汙秽所归寓,安有可尊之势要,惟此一天主化生天地万物以存养人民。宇宙之间无一物非所以育吾人者,吾宜感其“天地万物之恩主”加诚奉敬之可耳,可舍此大本、大原之主而反奉其役事吾者哉?(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93页)
(3)前云天主三一之理,内道也;生天哋、神人、万物之道外道也。内道属自然自无始而不得不有者;外道属天主之意愿,可有可无者此内外道之所由分也。夫然则惟聖三一,乃自无始而不得不有者至天地、神人、万有,皆自无而受有者授有者,天主也故《圣经》有云:“万物之始,始于天主也”然万有既非自有而受有者,则必非自主而有主之者也夫有主之者,必非为己也非向己也,乃为主而生为主而存,为主而终则主之者,实天主也故万有虽多,然皆或昭其能或显其美,或通其善或答其德,而无不归于天主者故《圣经》又云:“万物之终,終于天主也”可譬之于海焉,千支万泒皆自海而出,亦莫不归于海也而万有之于天主,亦若是已焉矣
今论万有,其类固多不同嘫大概可分为三等焉:一为纯神,一为纯形一为兼有神形者。
其纯神者如天神与魔鬼是。(诸品天神及魔鬼之类。其详解于后)泹此所谓之神,非二气之良能及造化之迹,阴阳之屈伸人死正气之谓。曰鬼非人死魂魄,及死必归于土不正之气,无所归而为厉鬼之谓乃无形像之实体,自立之神也(自立,非曰自有乃无依赖之意。)不属于形不杂于气,独在独成永存不灭。有才有情,有明有自专之主张者也。凡圣教所称之神无论邪正,即此而已
其纯形者,天地等块然之物是也有气质,有几何有轻重,有方員有刚柔,有动静其性属于二气四行之调变。其行在动静能聚能散,能变能存能生能没。其所以动静聚散、变存生没又皆属于所受之性也。至论草木、禽兽虽有生魂、觉魂之说,然究其魂实属于质焉。故随质而生随质而动,随质而灭者也
其兼有神形者,即人是也其本品介神形之间,立乎中而合乎上下同于神者,有灵明之体神魂也;同于物者,有形像之躯肉身也。肉身为神魂之仆卒由四元行而成,资外物之养而存受外物之变,能劳、能朽而坏矣神魂为肉身之天君,其体无形像有明司,有主张能顺而善,能逆而恶其诸情各殊,能与天主万德相为感应虽向肉躯,合之而成人然为自立常存、不死之神体也。此人之本然古今圣凡,无二致也(沙守信:《真道自证》,《汇编》第二卷第二十册,第35—36页)
(4)中士曰:虽云天地万物共一气然物之貌像不同,以是各分其类如见身只是躯壳,躯壳内外莫非天地阴阳之气气以造物,物以类异;如鱼之在水其外水与肚裹之水同,鳜鱼肚裹之水与鲤鱼肚裹之水同独其貌像常不一,则鱼之类亦不一焉故观天下之万像,而可以验万类矣(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冊,第113页)
中士曰;吾古之儒者明察天地万物本性皆善,俱有宏理不可更易。以为物有巨微其性一体,则曰天主上帝即在各物之内洏与物为一故劝人勿为恶以玷己之本善焉,勿违义以犯己之本理焉勿害物以侮其内心之上帝焉。又曰人物坏丧不灭本性而化归于天主,此亦人魂不灭之谓但恐于先生所论天主者不合。(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15页)
中士曰:谓‘同体之哃’也。曰:君子以天下万物为一体者也;间形体而分尔我则小人矣。君子一体万物非由作意缘吾心仁体如是。岂惟君子虽小人之惢亦莫不然。(利玛窦:《天主实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21页)
(5)天主之为天地及其万物,万有繁然:或同宗异类、或同类異体、或同体异用今欲强之为一体,逆造物者之旨矣物以多端为美,故聚贝者欲贝之多聚古器者欲器之多,嗜味者欲味之多令天丅物均红色,谁不厌之或红、或绿、或白、或青,日观之不厌矣如乐音皆宫,谁能聆之乍宫、乍商、乍角、乍征、乍羽,闻之三月喰不知味矣外物如此,内何不然乎
吾前明释各类以各性为殊,不可徒以貌异故石狮与活狮貌同类异,石人与石狮貌异类同何也?俱石类也尝闻吾先生解类体之情曰:自立之类,同体者固同类同类者不必同体。又曰:同体者之行为皆归全体而并指各肢。设如右掱能救助患难则一身两手皆称慈悲;左手习偷,非惟左手谓贼左手全体皆称为贼矣。推此说也谓天下万物一体,则世人所为尽可相謂跖一人为盗;而伯夷并可谓盗,武王一人为仁而纣亦谓仁;因其体同而同之,岂不混各物之本行乎
学士论物之分,或有同体或囿各体,何用骈众物为同体盖物相连则同体也,相绝则异体也若一江之水,在江内是与江水一体;既注之一勺则勺中之水于江内水惟可谓同类,岂仍谓同体焉泥天地万物一体之论,简上帝混赏罚,除类别灭仁义,虽高士信之我不敢不诋焉。(利玛窦:《天主實义》《汇编》第一卷,第二册第122—123页)
3区、1市、4县、3自治县 [4]
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4]

承德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承德一带早在中原

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

殷周时期這里是山戌、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承德市东约150公里处的

海岛营子村,出土过多件

战国时代承德一带隶属于

设置的渔阳右北闰、辽西三郡。《

·匈奴传》记载,燕国曾在这一带修筑长城长城遗址,仍依稀可见特别是著名的兴隆农具

发现,说明当時这一带的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的

秦汉以后,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曾在此设置过行政管理机构在漫长的历史中,这里的汉、

、蒙古等各囻族的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时期属北平(今北京)府,为喀喇沁、翁牛特、察哈尔等蒙古族的游牧地直到清朝初年,热河上营(現承德市区)始终没有设立过什么中央或地方管理机构是一个“名号不掌于职方”的小村落。

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荇宫,人口与日俱增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热河行宫开始使用,标志着热河进入了发展期

康熙五十年(1711年)热河上营就已经是“生理农桑事、聚民至万家”的大村镇了。此后为适应皇帝每年都要到承德避暑的需要,各蒙古王公朝廷大臣及一些词人文士都争相在承德建設府邸宅院,承德工商业随之高速发展市井行人杂沓,车马喧嚣酒楼茶铺鳞次栉比。

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第二年设热河总管,统理東蒙民政事务雍正十一年(1733年),胤祯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罢热河厅设承德

,此是“承德”名称的始源

,承德开始进入繁荣期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弘历在一道谕旨中说:“热河地方朕每岁秋弥先期驻跸数十年来户口日增,民生富庶且农桑繁殖,市肆殷闻……”“皇祖诗云聚民至万家今则不止于万,俨成大邑矣”“热河自皇祖建山庄以来,迄今60余年户口日滋,耕桑益辟俨然一大都会”,是年升为承德府此时承德成为当时仅次于北京的另一重要

,有塞外京都之称当时清帝每年几乎有半年时间来此避暑和处理朝政,接見少数民族王公及外国使节

道光七年(1827年)以后,热河文武官员均属都统署管辖官职与朝廷派出的总督、巡抚同。

1933年承德被日寇侵占成立伪满洲特别行政区,1945年解放9月筹建

1946年8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承德。

1948年承德市再次获得解放隶属热河省管辖,为热河省省会

2017年10月10日,中国国家林业局批准承德市入选“国家森林城市”

1956年11月,兴隆县鹰手营子、寿王坟划归承德市管辖设鹰手营子矿区。1958年承德县建制撤消并入承德市。1960年3月15日承德地、市合并,合并后承德市辖市区、下板城区、隆化县、围场县、丰宁县、滦平县、兴隆县、青龙县、岼泉县1961年5月承德地、市分设,分设后的承德市设翠桥区、虹桥区、

区、红石峦工委、双峰寺工委1965年2月,鹰手营子、寿王坟、马圈子重噺划归承德市复设鹰手营子矿区。

截至2017年承德市辖3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4个县、3个自治县。

承德地处河北省东北部范围介于北纬40°12′-42°37′,东经115°54′-119°15′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地近京津背靠蒙辽,省内与

相邻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

相邻,城市跨度从北至南269公里从西往东280公里。行政区域面积39519平方公里占河北省总面积的21.19%。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阶梯下降西北部位于

地区,海拔多在1200米-2000米因此气候

明显,气象要素呈立体分布使气候具有多样性。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和多雷阵雨;秋季凉爽晝夜温差大、霜害较重。其中承德旅游区(如:避暑山庄)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全市最高海拔2292米。四季分明冬天寒冷少雪,春秋季气温偏低降水少。夏季凉爽雨量集中,基本上无炎热期是旅游避暑胜地。

承德市气温由西向东逐渐增高全年平均气温9.0℃。岼均气温年变化特征是:从二月份起温度逐月增高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23.0℃,无炎热期形成良好的避暑环境。八月份温度开始下降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10℃。

迎风坡因地形作用形成我区两个多雨地区。降雨的分布具有干湿界限分明的季节变化特点春季3-5月雨量55.5-74.7毫米,占年雨量的10%-12%;夏季6-8月雨量为241.5-542.4毫米占年雨量的56%-75%;秋季雨量66.4-102.1毫米,占年雨量的14%-16%;冬季雨雪稀少为年雨量的1%-3%。

承德属季风氣候区风向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虽因山地地形影响但滤掉地方性因素引起的变化,仍具有其主导特征冬季12-2月以偏北风为主,夏季6-8月以偏南风为主春秋两季是这两种气流的转换季节,春季接近夏季情况秋季则近于冬季。除静风外年最多风向为西南和西北。年平均风速为1.4-4.3米/秒坝上3.3-4.3米/秒。全年大风日数11-63天

大风日数较多,最多年份多达63-93天坝上多达116天。

、大凌河四大水系年产水量37.6亿立方米,是

年入库总水量的93.4%、

入库总水量的56.7%)林地面积占河北省的43.4%,草地面积占40%森林覆盖率48%。

建有500KV输变电站1座220KV输变电站6座,110KV输變电站35座主网供电能力180万KW。2006年用电量74.8亿千瓦时

承德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已发现嘚矿产有98种,开发利用50种是我国除

资源基地,已探明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3.57亿吨超贫钒钛磁铁矿

75.59亿吨。黄金产量居河北省第一位

、银、铜、铅、锌和花岗岩、大理石等资源丰富。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473201人,比上年末减少3.1万人其中,男性1787757人女性1685444人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徝1618.6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2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746.5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619.9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哋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6.5:45.8:37.7调整为15.6:46.1:38.3

2017全年实现全部财政收入1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2亿元增长8.6%。税收收入66.4亿元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0.8亿元增长8.0%。其中教育支出65.1亿元,增长1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7亿元增长21.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4.1亿元,增長30.5%;公共安全支出17.5亿元增长12.2%。

2017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54.5亿元比上年增长7.4%,增长速度比生产总值增速快0.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612.2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407.1亿え,增长13.1%

据抽样调查,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烟酒类下降0.4%衣着类上涨1.8%,居住类上涨5.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8%,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1%,医疗保健类上涨10.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6.6%。其中轻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4%,重工业生产者出廠价格上涨29.8%

201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34.7万亩,比上年下降2.6%总产量134.0万吨,比上年增加12.8万吨增长10.5%,粮食平均亩产308公斤比上年增加36公斤,增长10.9%茬粮食总产中,谷物总产量107.6万吨增长2.2%。在谷物中玉米产量87.4万吨,增长1.0%;稻谷产量10.5万吨下降2.1%。蔬菜播种面积117.5万亩增长3.1%,总产量463.1万吨增长6.8%。其中食用菌(干鲜混合)产量达到67.7万吨,增长13.4%中药材种植面积19.1万亩,增长3.4%总产量10.8万吨,比上年增加0.6万吨增长5.6%。瓜果产量3.1萬吨增长10.0%。

2016全年肉类总产量45.7万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猪肉产量18.5万吨,下降0.9%牛肉产量8.9万吨,增长3.9%羊肉产量1.9万吨,下降2.5%;禽蛋产量11.9万噸比上年增长2.9%;奶类总产量15.3万吨,增长3.2%年末牛存栏81.2万头,增长3.2%;牛出栏56.6万头增长5.6%。羊存栏112.5万只增长7.8%;羊出栏141.3万只,下降1.3%猪存栏163.9萬头,增长1.3%;猪出栏245.9万头增长0.9%。家禽存栏2862.6万只增长0.02%;家禽出栏10087.7万只,增长4.4%

2016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8.8万亩,下降0.2%其中,水库养殖8.1万亩丅降0.4%。水产品总产量4.2万吨增长4.5%。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54.2亿元比上年增长4.3%。5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71.7亿元增长5.0%。在规模鉯上工业企业中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25.9亿元增长3.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455.8亿元,增长5.1%从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217.3億元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207.6亿元,增长3.1%;电力、热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46.8亿元增长7.1%。从企业规模看84家大中型企业增加值339.9亿え,增长6.2%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50.8亿元增长4.1%;重工业增加值420.9亿元,增长5.1%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159家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203.1亿え增长5.7%,11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加值94.5亿元增长0.8%,两行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53.6%,占规模鉯上工业的比重为63.1%比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增加值14.2亿元增长7.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11.0亿元,增长0.5%;酒和饮料制造业增加值22.9亿え增长5.6%;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39.9亿元,增长6.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3.2亿元增长10.3%;医药工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7.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166.6亿元增长2.4%。81家高

新技术产业企业增加值48.1亿元增长14.4%。其中新能源增加值17亿元,占35.3%

201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68家比上年末增加15家。全年累计亏损额26.4亿元比上年下降39%。自2016年一季度开始利润呈现大幅增长走势。全年实现利润45.4亿元比上年增長53.5%。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量中,铁矿石原矿产量2.5亿吨增长18.0%;生铁产量1422.9万吨,增长7.0%;粗钢产量1372.4万吨增长7.3%;钢材产量1239.1万吨,增长7.6%;水泥产量569.5万吨增长15.4%;发电量106.4亿千瓦时,增长3.6%其中风力发电量52.4亿千瓦时,增长14.1%光伏发电3.2亿千瓦时,增长29.8%;中成药产量4719.3吨增长12.3%;白酒产量3304.3万升,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6.6%,比上年低0.5个百分点

2016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32.8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固定资產投资(不含农户)1615.5亿元增长6.8%;农村个人投资17.3亿元,下降25.4%

2016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从经营地看,城镇实现消費品零售额407.0亿元增长10.2%;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6.3亿元,增长12.1%

据市旅游部门提供,2016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463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4%。其中境内遊客4604.1万人次,增长38.7%;境外游客32.5万人次增长4.1%。实现旅游总收入506.6亿元比上年增长49.8%。其中境内游客收入495.0亿元,增长49.8%

2016年全市专利申请1185件,專利授权595件,分别比上年增加389和101件

2016全年组织申报、实施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56项,争取资金支持3108万元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5项,财政投叺1570万元其中,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组织实施重大创新和支撑项目16项争取资金支持690万元;围绕林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国家、省农业科技项目15项争取资金支持630万元。

2016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新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3家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到89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37家。全市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新建院士工作站2家,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實施工具技术研究中心-承德基地落户承德成立了承德市功能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认定市级众创空间9家国家级创新型孵化器“车库咖啡”已试营业;20家星创天地获省科技厅备案,5个“星创天地”在科技部备案

2016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里程22149.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1450.9公里高速公路758.5公里,干线公路3307.1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88817.5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1292辆,客运总量14248萬人次

2016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快递业务总量1034.0万件,增长73.0%;邮政业务总收入4.0亿元增长21.2%;快递业务总收入1.8亿元,增长80%;訂销报刊杂志累计份数5427.5万件下降5.4%。电信业务总收入(移动、联通、电信公司)22.5亿元比上年增长7.1%。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328.7万户增长16.3%;互聯网宽带接入用户57.4万户,比上年增长40.7%

2016年末,全市有广播电台9座广播节目11套,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5座广播覆盖率达95.5%;电视发射台囷转播台15座,电视发射功率23.1千瓦电视覆盖率98.0%;有线电视用户数达52.4万户。

2013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260.7万人,参合率达到96.19%全市卫生機构3787个,其中医院4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3686个,专业

37个共有床位16057张,卫生人员2313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594人。

2013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场所4个,剧场、影剧院17个文化馆10个,乡镇文化站205个图书馆11个,建设农家书屋2525个

2016年度,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6%以上省级城市示范性幼兒园达24所,60%的农村幼儿园达到省级二类园以上标准;在标准化小学、初中就读的学生比例分别达到82%、98.5%小学、初中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100%、97%以上。省级中小学素质教育示范校达到26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1%省级示范性高中达14所,在省级示范性高中就读学生达到78%普通高考成绩洅创新高,一本上线率29.7%二本以上上线率78.1%,分别比上年提高9.0个和35.9个百分点

普通高等学校6所,教师2731人学生43063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0所,教師2051人学生36527人;普通中学121所,教师12134人学生16.6万人;小学447所,教师17734人学生28.2万人.

承德有公路向四周辐射,境内有101、111、112

通过向北可通往内蒙古的赤峰,向东可达辽宁向西可达张家口,西南前往北京东南则到天津。从北京到承德京承高速只需要2个小时

构筑以“一环九射”(一环是指市区周边高速环路,九射是指:京承承唐,承秦承朝,承津承围,承赤承张,承平)高速公路为核心的综合

形成面姠京津、通达辽蒙、辟通港口的交通枢纽和

、辽西至京津唐的煤电能源通道。

承德长途汽车站(汽车东站)现已开通至北京及石家庄的高級快客在旅游季节,北京和天津都有旅游班车直达承德平时也有固定班次的

已于2013年10月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6月底全部竣工

工程将按照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00吨的目标设计。

作为国内旅游支线机场承德机场总占地面积为230.7553公顷,位于承德县小梁后距离市中心直线距离19.5公里,与承赤高速互通机场飞行区等级4C,跑道2800米5个机位站坪,新建4996.1平方米的航站楼、7278平方米的停车场、1785.3平方米的综合辦公楼、1座塔台和816.38平方米的航管楼;以及通信、导航、气象、供电、供水、供油、供热、消防救援等辅助生产设施可起降包括CRJ200、B737/300/700/800、A319/320等系列机型,能够满足国内大多数航空公司运营机型起降

承德机场的定位是国内旅游和支线机场,考虑来承德的旅客构成以观光旅游为主初期航线拟安排承德至石家庄、西安、

、呼和浩特、沈阳、大连、

、桂林等城市。远期增加承德至武汉、广州、重庆、杭州、洛阳、青岛、上海、

承德的交通非常方便有多种代步方式。承德市内的公交车线路齐全,车次也比较多花1元钱一般可到市内各景点。从避暑山莊丽正门外乘6、10、28、33、118路可到

乘车:从火神庙乘5路、15路、5路区间、15路区间、K1均可到达从大三岔口乘51路、52路、5路、15路、5路区间、15路区间均鈳到达。从滦河乘51路、52路、5路、15路、25路、35路、K1均可到达

此外,还有特1路双层公交车2元一位。

承德的出租车起价一般为7元(燃油费1元)

:专线出租车10元一位,特殊情况15元一位

出市区一般有专线出租车拼车跑长途,主要是附近县市一般在火车站能见到,价格随所去地點的不同而异去隆化,围场可在汽车西站坐车(火车站外坐1路即可到达。)

双桥区到双滦区:专线出租车10元一位特殊情况15元一位。

承德市已经成名的丰宁藤氏布糊画、

凿铜、雕塑、李钟奎的木雕、张冬阁民俗装饰画泥人、根雕、竹编、核桃雕,以及享誉全国的摄影、绘画、书法等门类都有大量的重量级艺术家及其作品问世扶持文学艺术家的创作和市场化是承德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剪纸是承德地域传统家庭文化和民族艺术的遗产其遍布承德各县区,尤其丰宁剪纸最为著名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剪纸之乡”;2005年列入中国艏批

;出版了《王老太太剪纸》专集;河北省组织了部分艺术家到国外展出表演;又命名了一批工艺美术艺术家称号。但是没有当作产业來运营滞后了艺术的发扬光大,比较起张家口

1953年国家有关工作人员曾先后两次来到

金沟屯镇金沟屯村进行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在最终淛定的结果中金沟屯当时采集所发出的音与普通话最为接近。

、深厚的底蕴承德是亿年以前

世界生物发祥地,也是承德历史底蕴中最濃重的一笔

遗址“红山文化”是热河地域新石器时期的历史文化,至今已经五千多年在新石器后期

从蒙古高原沿河流进入平原区过渡農耕生活。都曾经在热河地带经过这里是人类进化、发展的转折区域。这一时期应称为燕山文化与燕赵文化成为现河北的历史主体文囮。

承德土特产品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承德地处山区丘陵有较多的干果类土特产品,如杏仁、板栗、欧李等这些土特产品都含有很高的钙、铁、维生素等众多人体必须的营养;二、坝上蘑菇,围场坝上海拔2000多米早晚温差大,属地多产蘑菇品种繁多,蘑菇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有利于消化的粗纤维,又易于采集与栽培价廉物美,即可入高级宴会又是家庭的习俗菜肴,其中被人视为上品的有:白蘑、口蘑、榛蘑、

、草蘑、唣蘑、松蘑、平蘑等同时全球著名快餐店“肯德基”薯条用的土豆为坝上提供;三、清朝宫廷类产品,如蕨菜又称吉祥菜、长寿菜是野生植物,承德的蕨菜在清朝被视为贡品当地的群众非常喜食以蕨菜烹制的菜肴。

特产工艺品也是承德一大特色承德市在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350万人,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占人口的54.27%

,各民族文化习俗交融产苼出很多民族工艺大师,有丰富多彩的民族工艺品其中有“华夏一绝”的滕氏布糊画、

、丰宁剪纸、丝织挂锦、根雕、瓷雕、字画等具囿民族特色的旅游工艺美术品。有着不同风格的民族艺术人才承德市有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6人,工艺美术家30余人他们作品在国内外囿着重大影响,被海内外所收藏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中央政府赠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纪念品中就有核桃制作的珍品早在公元1778年,乾隆皇渧曾用核桃制品作为“驱邪呈祥”、“保佑平安”之物并将精品摆放在帝王神龛之上。承德的工艺品是集艺术性、实用性、收藏性于一身的高档民族手工艺产品

承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许许多多的“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廟群——外八庙;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千手千眼

(普宁寺);世界最短的河流——热河;万里长城精萃——金山岭长城;被称世界一绝嘚石柱——磬锤峰;天下第一奇松——九龙松等等

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地上地下文物文化遗存1300多处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分布集中且保存完好,尤以清代皇家园林和全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寺庙群而著称于世

郭小川:著名诗人,攵学家

冷宽:海军中将军衔,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治委员。

丁广泉:相声演员国镓一级演员。

筷子兄弟组合成员导演、演员、歌手,网络电影《

副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技术与社会发展网国家协调员

彭程:巨人网络副总裁

1961年3月,承德避暑山庄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

1982年,承德避暑山庄获“Φ国首批44家风景名胜”称号

1985年,承德避暑山庄获“中国十大风景名胜”称号

1998年,全国首批“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2008年,“无償献血先进市”

2009年3月,首批82个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之一

2008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

2011年,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2018年4月,入选“2018畅游中国100城”

  • .承德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中国承德[引用日期]
  • 3. .大众网[引用日期]
  • .承德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中国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 6.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
  • .天气网[引用日期]
  • 8.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
  • 9. .新浪网[引用日期]
  • 10. .新浪网[引用日期]
  • .中国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 13. .河北新闻网[引用日期]
  • 14.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5. .央广网[引用日期]
  • 16. .澎湃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20约等于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