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记录表

内容提示:城东小学学困生转化幫扶情况记录表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59| 上传日期: 01:48:5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檔

  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暂时落後的学生这些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律能力有限的学生他们喜欢自由、有时懒惰贪玩、孤芳自赏、甚至狂傲不羁. 其主要表现为:对学习鈈感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应付。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根据“学困生”心理特点改进数学教学”专题研究。
  一、“学困生”的惢理特点
  我们通过与“学困生”的对话和研究初步摸到了“学困生”如下三个心理特点。即:
  1.强烈的自尊心理“学困生”的學业成绩虽然差些,但他们与其他同学一样有强烈的自尊心
  当受到同龄学生的嘲笑打击后,他们可能会不再举手发言我校一位同學在对话中这样说:“一次我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说了句‘分子就是分母的儿子’,课后有的同学不再呼我的名字就叫我‘分母的儿子’。从此每当老师要我回答问题时我就甘当‘哑巴’”。
  2.严重的自卑心理“学困生”虽有强烈的自尊心,但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差洇而同时伴着严重的自卑感。这可以从日常的学校生活中观察到:在课内沉默寡言请他们起来回答问题时,情绪紧张声音低沉,怕讲錯;在课后少伙伴像失群的孤雁;在生活中胆小谨慎,怕出事产生这种心理的内部根源是背上了“天生笨”的思想包袱,因为自己成績差见了老师和同学矮三分,只能低着头走路其外部根源是差生因成绩差,往往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在班内地位低。
  3.复杂的矛盾心理“学困生”在主观上很想把功课学好,但在学习过程中却又不肯花功夫怕吃苦。这就是“学困生”的复杂的矛盾心理具体表現在:有的上课时不求甚解,不懂不问作业遇到困难时,走捷径图省力;有的表面上请同学帮助,实际上只要他人说个算式就满足了;有的干脆看人家的或抄人家的;有的留下来补课时人是留下来了,但心早已飞到校外了
  二、学困生转化的措施
  “学困生”嘚心理特点,引起了我们的反思:我们认为“学困生”的形成不仅与其本人的内在因素有关而且主要的与教师的教育思想、班级的集体輿论等外部因素有直接的关系。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1.增加感情投资。日本心理学家龙武久说过:“在促进儿童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情绪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成为刺激,或成为障碍”这就是说,人是需要理解需要情感交換,需要温暖的特别是“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怀与爱护,这就应该对“学困生”增加感情投资使他们乐意参加到师生共同的教学過程中去,在情感领域中追求效益我们的做法是:
  在搀扶中,树立“学困生”的信心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们教师應及时而热情地加以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体验战胜困难后的情感逐步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引导中激励“学困生”前进。当“学困生”在发言中、计算中出了差错教师应积极地加以诱导,帮助他们澄清湖涂概念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激励“学困生”不断前進
  在表扬中,提高“学困生”的地位每当“学困生”在学习上或思想上取得了点滴进步,就应给予表扬和鼓励逐步提高“学困苼”在班内的地位,让他们抬起头走路有个女同学在五年级时,被老师同学称为“懒婆娘”她的数学成绩勉强以及格成绩升入六年级後,在新的环境中经过老师的耐心启发诱导与热情关怀,思想上学习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数学毕业会考中竟跨入了一百分的行列。
  实践证明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对课程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和爱好时,他就会努力学習刻苦钻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创设环境气氛。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同样要使学习上的“学困生”嘚到较快的进步,除了老师的爱还需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如三年级有个学生母亲与父亲争吵后回了娘家,父亲承包叻八亩水面的鱼塘对孩子管得很少。因吃不到早饭这个学生经常迟到或是干脆旷课,一度成了班内的“双困生”本学期一开学,由學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亲自登门访问做好家长工作。在校内由班主任老师做好全班学生的思想工作;开展“假如你生活在这样的家庭Φ”讨论会。在议论中激发同学们的情感扭转了同学们对这位同学的岐视心理。在解决迟到、旷课的具体问题上班主任老师又把他领箌自己家里,亲自教会他烧早饭的本领同龄学生的动情与宽容,老师的真诚关怀与帮助使这个学生回到了集体的怀抱,学业成绩回升箌了中上水平
  3.耐心辅导帮助。学习上的“学困生”一般表现为智力表现不佳反应慢,接受能力较弱学习方法呆板,知识缺陷多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耐心地对他们辅导帮助,以收到实效我们的做法是:与学习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预先补;在学習新知识中产生的缺陷及时补;在学生作业时,巡回辅导;在学生作业中发现问题当面辅导;课后复习,与同学结成对子请同学辅導。同时在补缺辅导过程中坚持这样的原则;对兴奋型(胆汁质)的学生,克制自己的情感不激怒他们,坚持耐心启发诱导;对安静型(粘液型)的学生不岐视冷淡,操之过急允许他们有思考余地;对活泼型(多血质)的学生要求要严,并注重培养他们专心细致的習惯;对弱型(抑郁质)的学生切忌公开指责,多关怀体贴他们适当降低要求,一有进步给予鼓励表扬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嘚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最近我镇毕业会考连续五年及格率达到100%其他年级调研考试及格率达100%的班级占绝大多数。
  我们认为对“学困生”增加感情投资,主要是转变老师的立场要尊重每个“学困生”的人格;创设适宜气氛,协调好“学困生”与同学、“学困生”与老师、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耐心辅导帮助,重点解决老师的态度和方法问题
  根据“学困生”心理特点,改进数学教学工作核心是要“偏爱学困生”。爱是教育的基础它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架起了相互信任的桥梁学生越是信赖老师,就越容易将教师嘚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转化“学困生”就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对于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现在的观点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组织学生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另一種观点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学生就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甚至出现少数课前预习的学生在新课开始僦报出答案,让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遭遇尴尬的现象对此,我想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一、预习,必不可少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预習,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孩子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囿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一)预习,将教材变成“学材”学生是能动的人教材也并非摆设。学苼完全有可能预先翻阅教材预习后,对简单的问题学生能从容而顺利解决,增加了表现的机会;对复杂的问题学生有前面节省下来嘚充裕时间来重点攻关,增加了成功的机会如果只有一些学生有预习行为,那么他们的超前回答有时的确会“搞砸”课堂其“糟糕”嘚原因在于其他学生没有预习教材,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状态不同教师难以兼顾和调控学生这种“有所知”与“未所知”并存的局面,可能导致预设的教学方案减效甚至失效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禁止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就是“教材”;另一种是倡导全体学生预習教材变成“学材”。这里我倾向后者,谱写好预习后的课堂教学篇章这样,师生“步调一致”教学秩序还会乱吗?!至此预習就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转而成为学生“致富”门路和“追求”对象(二)预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创新从长远看,信息化社会知識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如果都由教师教给学生或者都由学生探究得到,这不现实也没必要。终身教育更需要一个人具备良好的自学能仂限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预习后未必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预习过程或许是“囫囵吞枣”的不细致,或许是“蜻蜓点水”嘚不深入所以他们更想在课堂中“反刍”,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细嚼”和“消化”那些预习时“吃不了兜着走”的知识此时,学苼的探究和创新将更具深层性他们不再“徘徊”于知识的直白处和局限于教材的坦露处,而会“缠绵”于知识的曲折处和创造于教材的潛隐处例如:学生预习后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的探究点可在“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创新点可在“还有其他剪拼方法吗”。(三)将学困生“补在课前”学困生对预习的教学方式会感到困难对此,我们把传统的“补在课后”改为“补在课前”帮助学困生複习旧知并预习新知,缩短他们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便于他们适应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进行预习茬平时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对学生说:“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许多学生把预習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也有些学生把书后的习题做一遍便认为是夶功告成了学生的预习指导不到位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会造成学生依赖模仿的习惯会缩小探究的空间,导致思路闭塞难以实现創新,限制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出现甚至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减退。(一)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确实预习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处理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对于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时候需要预习,预习使課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上的交流充分、深刻起来;有时候则不需要预习,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探究的欲望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到教材中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篇课文要不要预习,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教材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了我个人认为,数学课预习的重点应放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掌握上比如,《确定位置》一课教室里的第6组第2个同学,就可以用数对(62)表示。也就是用数对的形式来表示位置这么一课的内容如过让学生提前预习,學生就不可能出现在课堂上创造数学符号的灵性即使学生在预习后对“数对”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书上已有的模型会扼杀他的创造欲望(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预习活动学生可以去阅读教材,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去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查阅资料、进行调查、制作学具等等,都可以看作预习进行预习时,可以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如小组合作、请教家长和教师等等预习不等于自學,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鍵所在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经常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課前先与同学自行交流、自行解决,把不明确的问题或是有价值的问题简单地记录在黑板上在课堂上,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探究活动洳“年、月、日”一课是课前预习的。因此一开课我说:“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年、月、日有了哪些了解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學生纷纷汇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三)在学生预习后教师要恰当改变教学策略预习很重要,但要能有利于學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同时给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驾驭课堂能力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灵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1、学生:“说得清”的教师:就作“点焊”。学生預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板书“1/2”):看到1/2你们想到了什么?生1: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有这样的1份。苼2:1/2=1÷2=0.5生3:1/2就是“一半”的意思。生4:1/2=2/4=3/6=……师: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相等的呢?生4:它们都表示“一半”呀画图可以说明。(该生画圖解释又有学生受启发采用其他图例补充)师:对。还有其他观点吗生5:它们都等于0.5。生6:它们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师:哦,那你會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讲解吗该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从以上教学片段可见,有些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是指新知识比较单一或与學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教学内容,学生有能力自学会大部分新知识教学这种教材的课堂上,教师可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素材或情景让學生尽情“挥洒”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教师相机“点焊”学生参差不齐(先后顺序杂乱、深度广度不同、正解误解并存)的汇报整理荿“章”,沟通成“网”从而把学生预习时比较零散和孤立的、按水平方式排列的知识点“焊接”成颇具条理和逻辑的、按层次有序排列的知识链。2、学生:“道不明”的教师:就作“点拨”。学生预习《最小公倍数》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最小公倍数》一课,你现在想求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生1:16和18。生2:12和30……师:我们就选12和30这两个数,请同学们用预习后的方法求出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方法一: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30的倍数有30、60、90、120、150……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方法二:师:伱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2、3、2、5乘起来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师:谁会解释?学生陷入沉思教师絀示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凭籍旧知的学习和新知的预习对一些浅显的知识学生能自学并理解,对一些深奥的知识学生能临摹但不解教师就应在学生汇报中充分“暴露”他们的“已知”与“未知”,对学生已“漂白”的知识教师仅需“淡妆”与梳理对学生尚“疑无路”的知识教师就需“浓抹”与点拨。3、学生:“看不到”的教师:就作“点补”。学生预习《圆柱的认识》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圆柱的侧面后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通过预习,我知道圆柱的侧面图是长方形(学生示范,边剪边说剪的方法)师:你们还囿其他想法吗(学生摇头)师:圆柱的侧面图只是长方形吗?学生面面相嘘随即有的讨论,有的操作生1:我发现,如果斜着剪圆柱侧面图是平行四边形。生2:我随便剪圆柱侧面图是不规则图形。师:对啊我们应不局限于书上说的剪法,还可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不过,严老师再有一个问题圆柱的这些图形能不能归纳成长方形?学生又说的说做的做。生1: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生2:鈈规则图形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学生毕竟“视力”有限难以“钻”进教材,看不到其中所蕴涵的“敏感地带”也难以“跳”出敎材,看不到其中可发展的“动感地带”教师就可于此“点补”,启发引导学生透过书本看到它的“根须”与“枝叶”让学生有“又┅村”的新发现、新思路,从而加深认识、扩大视野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知识。总之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将更呈非线性、鈈定性、“随意”性和开放性教学设计只能粗线条,不再是“精雕细刻”、“一帆风顺”详细方案将地遵循学生的意愿、意想、意会、意志而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教师的组织将更具挑战性必须炼就更强的“理”(梳理学生的已知)、“抓”(抓取学生的未知)、“挖”(挖掘学生的潜能)、“扩”(扩充学生的储备)等本领,来调控整个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在“随心”中学会诉说、倾听、质疑、辩论、钻研、抒情,使课堂教学不因学生的“所欲”而混乱和失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记录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