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迅雷怎么退出私人空间间内,不喜欢被别人打扰,被打扰后会感觉很焦虑会压抑,心理是否正常?

京 东 价:
[定价:¥]
PLUS会员专享价
您购买此商品可享受专属价
增值业务:
重  量:
搭配赠品:
服务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我该怎么办?:女孩成长关键期的典型心理困扰
商品介绍加载中...
扫一扫,精彩好书免费看
&&&& 淡淡的颜色,拟人化的知识卡通图案,充满了爱。好喜欢!
&&&& 我的女儿已经读了这本书,她真的很喜欢它。她问了很多问题. 如果对一个12岁多的孩子来说,这个信息量是非常恰到好处的,真为孩子们高兴能有这套系列的图书。
&&&& &&张聪慧 上海 公务员(女儿11岁)
&&&& 我曾因为一些问题感到非常难过,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的,这些事情让我心烦的无法上课。直到妈妈买给我这本书,我一口气就读完了。再也不用为那些难以启齿的事情伤脑筋了。我还把书借给了同学们看。
&&&& &&苗苗
&&&& 我们11岁的女儿,现在非常喜欢这本书。它用孩子的喜欢的图文方式回答了她的隐私问题,这些都是她不愿问妈妈的问题。这本书让她对问题的思维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人也开朗起来了!从来没有一套适合她成长的书能这么美!我能看到她开心极了!
&&&& &&缪伟 山东省青岛市 医务工作者 (女儿12岁)
&&&&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问题怎样思考怎样解决更合适,有更好的效果,没有人那样亲切细致的告诉这些问题我该怎么办?它做到了!!那里面的许多问题都是我想知道的,并且这本书非常漂亮!从来没有一本书让我这样爱不释手的。
&&&& &&机灵
&&&& 女儿刚满十岁,处于青春前期,这本书来得太及时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特别喜欢里面的配图和色彩。粉色是很多女孩子的最爱,书中淡淡的粉轻轻柔柔的就能触碰进女孩们心灵最私密的地方。
&&&& &&唐晓玲 四川省绵阳市 (女儿10岁)
&&&& 真不知妈妈从哪儿找到这么好的书,不仅颜色可爱而且很实用呢。你知道吗?最近班上好多女生都在讨论这些话题,跟这本书里讲的很多问题都一样呢,这下我可以做她们的小小顾问了。嘿嘿。谢谢妈妈!
&&&& &&涵涵
&&&& 畅儿快要过10岁生日了,一些成长话题也该潜移默化地说了,样引导她在这个时期处理好家庭与学习,朋友与生活的一些问题,已变得非常重要!如果能有针对女孩的书就好了,正巧看到了这本《我该怎么办?-女孩关键期的典型心理困惑》,太好了,很适合十多岁的女孩,精选的话题,轻松的对话,图文并茂哟。
&&&& &&袁瑞娜 山东日照 教师 (女儿10岁)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img src=&/50/v2-633ab46d54e6ee6c88dcdef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50/v2-633ab46d54e6ee6c88dcdef_r.jpg&&&p&曾经有人问:失恋后最难熬的是什么时候?&/p&&p&最让我有共鸣的回答是:&strong&晚上睡觉时和早晨起床时的那一瞬间。&/strong&&/p&&br&&blockquote&&p&最难熬的可能并不是你和朋友一起喝酒,边哭边把自己灌醉,或是很长一段时间的情绪低落和不可抑制的想念。&/p&&p&而恰恰是那一个个瞬间最难熬:&/p&&p&早上习惯性拿起手机却发现没有早安信息的那一刻;看到好玩的东西想发给对方,却想到我们再也不是那么亲密的时候;&/p&&p&喝醉是很难受,吐也很难受,最难受的却是吐到清醒、清醒的知道自己已经失去对方的那一瞬间。&/p&&/blockquote&&br&&p&小编在后台常常收到大家的消息,最常被问的就是:&strong&我失恋了,不知道该怎样面对,我该怎么办……&/strong&&/p&&p&&strong&简单心理认证咨询师 孙平 曾经写过给失恋者和身边的人的三个建议,小编将它整理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strong&&/p&&img src=&/v2-0b3ed9efe4a7db27c8b8b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0b3ed9efe4a7db27c8b8bd_r.jpg&&&img src=&/v2-afd24b7ad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fd24b7ad8_r.jpg&&&br&&h2&&strong&第一个建议:&br&&/strong&&strong&&strong&安慰失恋者,&/strong&&/strong&&strong&守候而非指导
&/strong&&/h2&&p&&strong&失恋是一个非常感性的过程,它并不属于理性的范畴。&/strong&&/p&&p&失恋之后,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容易有一种体验:感觉自己心里空了一块,有一种失落感,一种很强烈的被掏空的失落感。&/p&&p&很多的理性的建议或者指导,在这个时候特别是在失恋初期对于失恋者来说是很难见效的。&/p&&br&&blockquote&&p&如果你的朋友失恋了,不要指导Ta说:“找点事情让自己忙起来就不会想那么多了”。不要逼着Ta立刻就去充实自己,去看书,去工作,去把自己的时间填满。&/p&&p&让Ta有些时间和自己相处,在我们的陪伴下和自己的失恋情绪相处。&/p&&/blockquote&&br&&p&&b&你的存在本身,我们的存在本身守候在TA身旁,实际上会比你给出的具体的任何指导都有意义。&/b&&/p&&br&&img src=&/v2-afd24b7ad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fd24b7ad8_r.jpg&&&br&&h2&&strong&第二个建议:&br&&/strong&&strong&允许自己有失恋后的各种“负面”情绪
&/strong&&/h2&&p&&b&失恋之后经常出现的两种情绪,一种是巨大的悲伤,一种是愤怒,还有第三种有可能就无奈,一种混合型情绪。&/b&&/p&&p&对于这些负面情绪,我们应该允许它们存在。&/p&&p&有些人失恋后,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已经过去了,他们会苦恼于为什么自己还待在这个情绪里面?为什么自己还走不出来……&/p&&br&&blockquote&一般这时他们会选择压抑情绪、强装开心,毕竟失恋之后一直走不出来有时被认为是件不那么光彩的事,甚至会被身边的朋友抱怨说:“都分手那么久了,你有完没完啊。”&/blockquote&&br&&p&&strong&但情绪是你很难用意志控制的,它的到来和离去有着它自己的规律。你越是希望情绪尽早地离开,那么它越会停留在你身上。&/strong&&/p&&p&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你越允许自己充分体验失恋后所浮现出的情绪,那些情绪就越可能放过你。&/p&&p&而你越是压抑它、掩埋它,它可能会纠缠你越久。&img src=&/v2-18153c3bfd9d237c25dc92fd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250& data-thumbnail=&/v2-18153c3bfd9d237c25dc92f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18153c3bfd9d237c25dc92fd_r.gif&&&/p&&img src=&/v2-afd24b7ad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fd24b7ad8_r.jpg&&&br&&ul&&li&&p&&strong&失恋后的悲伤有意义&/strong&&/p&&/li&&/ul&&p&大家对悲伤都避之不及,但其实当你感到悲伤的时,你会慢下来,你会流泪,你会叹息,你会觉得浑身疲软。&/p&&p&它会使你的生活节奏慢下来甚至定格一阵子,让你能够重新积聚改变,以至于重新整合自己,从而继续前行。&/p&&br&&blockquote&&p&&b&悲伤是一种非常有整合力的一种情绪,它的存在可以让你重振旗鼓,带着伤痛继续走下去。&/b&&/p&&p&&b&悲伤经常是和失去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你在失去了重要的东西、重要的人、重要的关系之后,你都不允许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悲伤,也许这段感情在你的心中并不是那么的重要。&/b&&/p&&p&&b&在一段你很看重的关系结束后,有悲伤是很自然的东西。不要阻挡悲伤自然的产生。&/b&&/p&&/blockquote&&br&&p&乔斯坦·贾德在《苏菲的世界》中写道:&/p&&img src=&/v2-7fa63ddcce8a1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7fa63ddcce8a1f_r.jpg&&&img src=&/v2-afd24b7ad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fd24b7ad8_r.jpg&&&ul&&li&&p&&strong&愤怒的意义&/strong&&/p&&/li&&/ul&&p&我在临床上,会把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够表达愤怒的人称做“&strong&绑着双手在生活的人&/strong&”。&/p&&br&&blockquote&试&b&想一下,一个人如果被绑着双手在生活,他走在街上,在自己的家里,或者在他的人际关系里,任何人摸他一下,调戏他一下甚至是欺负他一下,他有可能都没有办法来自卫。&/b&&/blockquote&&br&&p&所以愤怒这种情绪就像我们的双手,当别人侵犯到我们的私人生活边界的时候,当不公平的事情加诸于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会自然的产生愤怒,从而把这种不公平的力量推回去。&/p&&p&&strong&愤怒,维持着我们和他人之间的边界。&/strong&&/p&&p&如果你在和前任的关系当中你体验到了不公平,比如对方欺骗你,或者是对你作了一些不公平的事情的时候,你自然会愤怒,会去表达愤怒。&/p&&p&愤怒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帮助你尽快,或者说稳定地走出这段感情。&img src=&/v2-4aa9ef35f0ecdfa2e48c2d6693c3ccb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4aa9ef35f0ecdfa2e48c2d6693c3ccb7_r.jpg&&&/p&&img src=&/v2-afd24b7ad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fd24b7ad8_r.jpg&&&ul&&li&&p&&strong&说说“负面”情绪&/strong&&/p&&/li&&/ul&&p&我们现代社会太注重所谓的正能量而忽略负能量。这个正负之分实际上是一种比较粗浅的、不太负责任的分法。&/p&&p&除了刚才讲的悲伤、愤怒,还有孤独感、委屈等都是所谓的“负面”情绪,在某种程度上都会让我们整合或者接纳了所有的经历。&/p&&br&&blockquote&&p&&b&走过去你会发现,你的情绪最终不会伤害你、最终不会亏待你。&/b&&/p&&p&&b&一个逃避情绪的人和一个能够接纳自己情绪的人,会有着不同的成长方向。&/b&&/p&&p&&b&你越能够接纳或者整合你生命中的负面情绪,就越会获得一种更加立体和完整的人格,同时你的整个生命也会变得更有深度起来。&/b&&/p&&/blockquote&&br&&p&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的最伟大的作品都来自于我们人性中的悲剧性。这些作品包括哲学、文学、其他各类艺术作品。&/p&&p&所以,我觉得负面情绪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人格完整一体有深度,成为你的一个部分。&img src=&/v2-cefec9e4f9cdaa2a1355ebfc9a2e6ef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cefec9e4f9cdaa2a1355ebfc9a2e6efc_r.jpg&&&/p&&br&&img src=&/v2-afd24b7ad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fd24b7ad8_r.jpg&&&br&&h2&&strong&第三个建议:&br&&/strong&&strong&保持感情的界线
&/strong&&/h2&&p&&strong&保持情感界线,就是把注意力从对方身上引到自己身上来。&/strong&&/p&&p&很多失恋的来访者会经常表示他们的前任对他们很糟糕,甚至是劈腿、讽刺、嘲笑他们,做了很不公平的事情。&/p&&p&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在这时都会努力引导失恋者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p&&p&你的前任是你所爱过的一个人,这份爱是来自于你,是你由内而外的对Ta产生过爱,而且你实现过这份爱,你和Ta在一起了。&/p&&p&我会引领我的来访者来梳理这段爱的过程,如何将你从内而外的这一份有可能是人世间最温暖的一段感情,从酝酿到表达、到付诸实现、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重新经历一遍。&/p&&p&这个过程我不会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前任对你的这份爱的反映上,就像一位心理咨询师说过:&/p&&blockquote&&p&&strong&我对你的爱从头到尾都是我的事情,我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些对得起这份感情的事情。&/strong&&/p&&/blockquote&&img src=&/v2-502abfb6582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250& data-thumbnail=&/v2-502abfb658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502abfb6582_r.gif&&&br&&img src=&/v2-afd24b7ad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fd24b7ad8_r.jpg&&&p&&strong&虽然恋爱是两个人的事,但分手成为事实后,我们能做的是对自己负责。&/strong&&/p&&p&那么如果你的前任没能够把握住这份爱,或者因为某些客观的因素使你们分开,我也觉得你已经尽力了。&/p&&p&&b&在某种程度上,你已经为自己的这份爱付出了,经历过表达、接纳、经历、结束的过程。你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自己这份爱。&/b&&/p&&p&所以我们的一个引导原则就是把爱的体验,无论是曾经的还是现在的爱的体验还给失恋者,让失恋者能够知道:&/p&&br&&blockquote&&p&这是我曾经做的选择,我不光是一个受害者,我是这份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blockquote&&br&&p&通过这种维持感情的界线,把感情从对对方的埋怨和对自己受害的位置认定,回归到自己的担当上,让失恋者能够知道自己在爱中所承担的这个角色和责任。&/p&&p&当你真正走出了失恋,你会成长、更加懂得自己,在下一次感情中你可以更加负责、更加真诚、甚至能够更有担当。&img src=&/v2-afd24b7ad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fd24b7ad8_r.jpg&&&/p&&br&&p&最后,送上一句小编很喜欢的话:&/p&&p&&strong&所谓爱情,&/strong&&strong&其实就是一场大病。&/strong&&/p&&p&&strong&我的病就要好了。&/strong&&/p&&p&&strong&--莫言《蛙》&/strong&&/p&&p&查看 孙平 咨询师更多信息 & 预约咨询 请点击
&a href=&/?target=https%3A///experts/112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孙平 &i class=&icon-external&&&/i&&/a&&br&&/p&&img src=&/v2-afd24b7ad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fd24b7ad8_r.jpg&&&p&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简单心理(janelee1231),查看更多有趣的心理学科普文章。&/p&&p&原文发布于:&a href=&/?target=https%3A//mp./s%3F__biz%3DMjM5MzA0MzczMg%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efd8dedc481e751fc68aad%26chksm%3Dbda819eff6a067e2194dab2aefefcb08b0b%26mpshare%3D1%26scene%3D1%26srcid%3D0615KakFSBuJiEs3lqX5xTdo%26key%3D68d35b5f260aeba9b5d9f968d54d5bd86cb877a9d8b6e230baa18bd4ffed11ac48f15b22d6234191baad76324f4fded1e%26ascene%3D0%26uin%3DMTc2MTIzNTcyMA%253D%253D%26devicetype%3DiMac%2BMacBookAir7%252C2%2BOSX%2BOSX%2B10.12%2Bbuild%%26version%3Dnettype%3DWIFI%26fontScale%3D100%26pass_ticket%3D9s%252F%252FMVumyI1tcDpxRiP%252FRWtpiihQD3qxgyvJ1aEhmhloK3v1fufOUEBPFuwZl6O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所谓爱情,其实就是一场大病,我的病就要好了”|走出失恋的3个建议&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请戳:&a href=&/?target=https%3A///%3Futm_source%3Dofficial%26utm_medium%3Dzhihu%26utm_campaign%3Darticle%26utm_content%3Djdxl_homepage%26utm_term%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简单心理&i class=&icon-external&&&/i&&/a&&/p&
曾经有人问:失恋后最难熬的是什么时候?最让我有共鸣的回答是:晚上睡觉时和早晨起床时的那一瞬间。 最难熬的可能并不是你和朋友一起喝酒,边哭边把自己灌醉,或是很长一段时间的情绪低落和不可抑制的想念。而恰恰是那一个个瞬间最难熬:早上习惯性拿起手…
&p&在知乎提出这种问题是需要一点勇气和运气的,看了好多答案都在教你如何摆脱父母,这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情绪发泄而已,毕竟看到你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心中难免会为你感到愤慨。但&b&&i&言论上的善意是最不需要成本的&/i&&/b&,发泄完了也就舒服了,没有多少人会真正在意你的结局怎样,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处于你那种场景,去经历你的纠结与痛苦。如果自己的父母真的那么好摆脱,你早就做出抉择了,又何必来知乎提问?甚至你说出你的遭遇,更可能是你希望获得理解与疗愈,好继续在与父母的这种奇怪的情感纠缠中坚持下去,而不是在询问如何与父母分开的办法。建议再好,人生毕竟是你自己的。如果能够得到父母的爱,又有谁会轻易放弃这个希望呢?&/p&&p&我不能建议你如何抉择,但我可以建议你先搞清楚你遭遇的痛苦究竟是为什么。知识让人自信和强大,当你搞懂了为什么,不再以“奇葩”二字看待你的父母时,也许你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p&&p&你的父母之所以如此不可理喻,并非他们真的就是疯子,甚至我都不敢说他们有人格障碍。他们变成这样是因为没有被爱过,没有学会爱,也不知道怎样爱。对,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他们的原生家庭没有给他们这样的条件。在他们的认知里,一段确定的关系就可以产生爱,所以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爱自己,甚至连从自己的孩子身上都感受不到太多的温情。没有人爱,这是一种巨大的恐惧,人在持久的恐惧中如果找不到答案的话,就会试图自己想象一个合理的解释来让自己行动起来,将造成恐惧的威胁排除。很不幸,几乎所有人在这种状态下唯一能找到的理由要么是自己不够好,要么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邪恶的。自我贬低是痛苦的,那选择相信世界的邪恶就是最好的办法。&/p&&p&相信与他们相处这么久你应该有所察觉,其实他们展示在外界的形象并非那么强大自信,反而是很卑微可怜的,你母亲的那种暴脾气不过是在掩饰她内心的恐惧。他们是如此的脆弱,同时又相信这个世界到处是坏人,内心感受到的外界压力是如此的强,以至于无法容忍任何道德瑕疵出现在自己身上,因为一旦有了道德瑕疵,会造成他们理亏,从而在攻击面前连为自己辩护的机会都没有。当你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明白为何他们如此急迫地想要你嫁出去。因为他们身边的人在你这个年纪可能都已经婚恋了,唯独你是一个“另类”,这会让他们无法理解:“为啥别人都可以,就你做不到?是不是你有什么问题?”不能像别人一样生活本来也没什么,但他们需要将所有的威胁排除,因为脆弱的灵魂已经经受不起再一次的打击,所以宁可错杀1000也不可放过一个,一定要让你回到“正常”的轨道。同时因为他们把你看做和他们是一体的,他们害怕你的“不寻常”会造成别人认为是他们没有教育好孩子,从而演变成他们自己的道德瑕疵。在他们的观念中,急着要把你推出去并不是在谋害你,而是希望像做手术一样强制切除你身上的“毒瘤”,避免你和他们受到伤害。可惜这些切除手术本身就是很伤人的,而且还会切掉你太多正常的天性,所以你现在也变得自卑了。&/p&&p&就像你无法真正舍弃你的父母一样,你的父母也无法舍弃你。因为他们感觉不到你的爱(虽然你可能确实对他们或多或少有爱),又不能像屏蔽掉其他的陌生人一样屏蔽掉你,所以他们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捆绑和控制,防止你“抛弃”他们。为什么他们对你会极尽苛责,因为只有不断地强调“你是不好的,你是需要我的”,才可以不断加强他们对你的道德压制,也正因如此,他们不敢轻易让出自己的道德优势,当收到你的礼物时,他们会变成那个接受恩惠的人,这会极大削弱他们好不容易构建起来的道德炮台,所以无论你怎么送礼,他们在感觉到温暖的同时也会感受到极大的恐慌,一边收礼一边骂你,试图找回道德优势。有趣的是如果你不送礼,他们也会恐慌,因为没有信号来校验你对他们的关心和爱了。真是做什么都是错,但却不是你的原因。&/p&&p&甚至他们夫妻之间的信任也是很低的,但为什么又可以形成一种稳定的婚姻这么多年都不离婚呢?美国心理学家&b&弗里茨·海德&/b&提出的pox关系模型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孩子、父亲、母亲是一个三角关系,如何能保持这个关系的稳定呢?最好的结构是三方都相互肯定、信任和接纳。但还有一种关系模式也很稳定,那就是两负一正关系。意思就是夫妻之间如果要保持接纳,就必然会一起攻击子女。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当夫妻都把孩子当做“敌人”时,他们就可以借此找到共通的目标,维持一种虚幻的信任感。虽然这种关系模式有些奇葩,但毕竟它稳定呀。还记得之前我们说的吗?他们无法像抛弃其他人一样抛弃自己的家庭,那就一定会用尽一切办法来保持它的稳定。&/p&&p&当了这么多年背锅侠,何况你本来就是家庭的弱势方,这会给你造成巨大的恐惧。但你唯一能学会的自保方式就是像父母那样,不要让自己出现道德瑕疵,你需要为自己辩护。这样一来,你肯定会变得追求完美,但人格是不可能有完美的,你一定会有瑕疵,任何人都会有。所以你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会不断失败,其结果就是你终究会认为你就是那么个不太好的人,别人讨厌你也是合理的。这就是自卑。&/p&&p&&br&&/p&&p&理解了上面这些原因之后,就该说说怎么办了。你与父母最大的区别是你比他们有文化,会上网,这让你天然就具备了从外界学习的机会,这可以极大补充原生家庭的不足。要完善你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力量,你首先需要学会如何去爱。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帮助你理解爱是如何学习的吧:&/p&&p&&br&&/p&&p&假设我现在送给你一只下面这样的小仓鼠当宠物,请看着它,说出你的第一感觉——你爱它吗?&/p&&img src=&/v2-317d1ce9dfe756adf26f67_b.jp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2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p&&br&&/p&&p&&br&&/p&&p&好的,现在想象一下,这只小东西每天都会躺在你的手上吃它最爱的花生,还会在高兴的时候舔舔你的手指,当你抚摸它的时候,它会高兴地对你叽叽叫,并且躺平了让你摸。一段时间后你对它的情感会有什么变化?请盯着下面的图慢慢感受。&/p&&img src=&/v2-e93ba9c4b419a06fb763c79e7f8b2c0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e93ba9c4b419a06fb763c79e7f8b2c03_r.jpg&&&p&&br&&/p&&img src=&/v2-a6b67cfe136fadddb589f_b.jpg& data-rawwidth=&452&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2& data-original=&/v2-a6b67cfe136fadddb589f_r.jpg&&&p&&br&&/p&&p&&br&&/p&&p&&br&&/p&&p&然后再想象一下,如果一开始这只仓鼠就极其惧怕你,不管你怎么喂食它都躲得远远的,当你伸手去抓它,想和它玩玩时它还会咬你的手。很疼,会流血。请问一段时间后你的感受怎样?&/p&&img src=&/v2-7c40784bcb2f14a87e3f9c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v2-7c40784bcb2f14a87e3f9c_r.jpg&&&p&&br&&/p&&p&&br&&/p&&p&发现了吗?即使有宠物这种类亲子关系,你对这只小仓鼠的爱也不是第一时间产生的。第一时间产生的只会是责任,这个感觉并不算美好,甚至还有些焦虑。你会担心自己是不是能喂好它,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它的认可。这就像很多新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时遇到的困境一样,有些无法很好应付这个情况的父母甚至会回避接触自己的孩子。&/p&&p&随着你与仓鼠间的良性互动开始变多,你对它的喜爱才会逐渐升温,你才能知道它喜欢什么,同时也通过与它的互动感觉到它是需要你的。这种相互需要的感觉就是信任,爱需要信任作为土壤。&/p&&p&&br&&/p&&p&在你的原生家庭里,你的父母就像一对不太信任你的饲养员,而你则是那个不太信任父母的小仓鼠,当时的你是如此的弱小,所以你只能先蜷缩起来保护你自己。这种表现就像你后面感受到的那只仓鼠一样,极不友好。现在你的父母已经很难再找到帮助他们改变的资源了,而你可以学习更多,也变得更加强大,足以保护你自己了。所以率先作出改变的可能性在你这里会更大一些,如果你还想要自己的家,我鼓励你试试收起你的防御动作,先表达出对父母的关爱。送东西肯定是不错的,但同时也需要真正精神上的放下戒备,努力去关注他们,去探索他们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同时也需要不断表达你对他们的需要,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你对父母正常的依恋和需求,如果不行,至少你努力过了,这能够让你自己对一些仇恨和遗憾释怀。我们很难改变世界,更多的是去适应这个世界,用仇恨和小心谨慎去适应显然不太合适。释怀伤痛和自我成长很难,如果确实做不到,我唯一能做的建议是找一找心理咨询师来帮助你、陪伴你一起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p&&p&不管你最后是与父母修复关系还是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最好都是基于你的自我成长,而不是在痛苦的逼迫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成长的过程虽然痛苦,但快乐本身就需要通过克服痛苦获得成就感来转化。生活本应如此美好,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寻找希望,祝你能早日走出困境,获得幸福。&/p&
在知乎提出这种问题是需要一点勇气和运气的,看了好多答案都在教你如何摆脱父母,这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情绪发泄而已,毕竟看到你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心中难免会为你感到愤慨。但言论上的善意是最不需要成本的,发泄完了也就舒服了,没有多少人会…
&img src=&/50/v2-b5f0f3a52eecd35dc5471ccf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50/v2-b5f0f3a52eecd35dc5471ccf_r.jpg&&&p&这个题目很拗口 ,因为我并不想只是简单的说一下关于怎么挽回一个人 ,本身我觉得挽回求复合这件事情的意义,并不大。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很多异性,我们也不会只对那么一个两个人产生心动的感觉。所以,挽回的意义可能不大 。但是挽回的行为,所衍生的对于自我心智,成熟度,以及处理两性关系的经验来说,那就大了 。如果一个人,一生中就做到一次,尽力去挽回一个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进步,那么他往后的情感生活 ,尤其是进入亲密关系之后与人相处,很难再去被动或者犯错。也就是说,吃一次亏,学习一次,进步一次,才是挽回最主要的事情,而不是拿自己全部的感情去做一次赌博,赌一个人一定可以回头 。&/p&&p&实话来说,二次吸引可能是假的,一个人只能被一个人吸引一次,这是基于最基本的两性本能。二次提升也或许是个噱头,如果你变得更变好了,对方就真的再回头了,也只能说明,等你什么时候又变得不讨人喜欢的时候,他还会再次与你分手 。恋爱关系里,除非真的是性格人品,或者行事风格太过于恶劣,而导致被分手,发个小脾气,吵个架就非要和你老死不相往来的,真的不仅仅是挽回问题了。而是你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满足过对方对于恋爱的本质需求 。才会被轻而易举的替代掉 。&/p&&p&所以,真正对的挽回方式,从来不在于“我”怎样怎样,我低三下四了。我道歉认错了,对方就原谅我了,然后下次呢,下下次呢?一辈子这么长,真的能彻底改了性情,确定能一辈子都不再犯错误?完完全全通过几个星期的时间,改成对方喜欢的样子吗?不可能 。 人如果这么容易就给自己脱胎换骨,那可能历史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阳奉阴违的事情了。真正对的挽回,在于你能把对方,变得怎样怎样,让双方的关系,变得如何如何 。而不是仅仅是紧靠自己的退让去维持 。&/p&&p&那些跟你说,二次吸引,提升的,冷冻关系的,我觉得有待商榷,并不否定你变美丽了,乖巧了,温柔了,对方会一时觉得新鲜,就愿意再和你重新相处,但是人其实是个惰性非常强的生物。也就意味着新鲜的快,厌倦的同样的快。作为女性,需要生育,不仅事业要差不多,还要照顾好家庭 ,所以比起男性,女性在婚恋里面的优势时期,比男性短很多,完全仅限于开始恋爱那几年 ,准确的可以说是一年半 。这一年半的时间 ,女性必须要能掌控住男性 ,如若不然,这个男人如果人品不是很够格的话,直接可以放弃好了 。毕竟婚女性承担的风险要比男人大很多,面临的离婚问题,生育问题,再婚问题男女也都不平等。即使在女权当下的现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也是如此。最近的榆林孕妇跳楼案就很好的说明了,不是说恋爱的时候男人对你好就足够了 ,而是真正的要能掌控住男人,才能在关键时候体现出婚恋的价值。所以,如果你男友是个人品特别好的潜力股,别轻易放弃,好男人就那么一小撮撮,错过了就不一定下一个就一定更好。如果这个男人人品一般,分了就分了,并没有挽回必要。毕竟之后要承受的代价,你也未必招架得住。&/p&&p&所以,请抱着我绝不能低三下四,也绝不会道歉认错的心理,注意只是心理,而不是语言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去挽回那个男人 。因为太容易换来一个负心汉了 。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挽回中低位逆转的方式 ,以及如何在两性关系里,更能掌握主动权 。不见得很有用,但是比什么提升价值,二次吸引,鸡汤灌顶 。可能要管用的多 。&/p&&p&如果你现在失恋了,先不要着急,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p&&p&一 :热恋期出现了问题。&/p&&p&热恋期的关键在于,盲目性让双方都忽略到对方的缺点,一种强吸引贯穿始终。这种吸引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它可以帮助蒙蔽自我,另一方面它伴随着很强的占有欲与憧憬性。在热恋中的男女会非常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所以喜欢小事作大,大事作更大。 并且热恋期的时候,人普遍喜欢把对幻想中异性的某些特质强加于恋人身上,一旦发现有出入,容易开始锱铢必较的强行给对方改正。这都是热恋期容易闹矛盾的原因。&/p&&p&&br&&/p&&p&二:磨合期出现了问题。&/p&&p&磨合期大家都知道,磨合的不仅仅是三观性格,更重要的是磨合的是对待感情的态度。老一辈发现家里的洗衣机不好使了,会想修修,现在的年轻人发现洗衣机不好使了,就立马换掉。所以磨合期分手的情侣,真的一点都坚持不下去的,非要分手不可得,只占了19%不到,剩下的,一丢丢毛病就会想换。所以可以看到现在的人,部分人恋爱经历非常丰富,大体就是这种思维在作怪。所以,磨合期双方对待感情的态度至关重要,双方必须有一方是愿意去调整自己的观念,去尝试改变双方的恋爱模式和节奏的。坚持的去改变自己或者对方,才能让双方可以安然度过磨合期。&/p&&p&&br&&/p&&p&三。共生期出现问题 &/p&&p&所谓共生,其实已经是惯性恋爱了,双方都已经彼此熟悉且了解,习惯对方的陪伴, 按理说是最不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 但是做了这么久的咨询,我发现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是在共生阶段。这个阶段容易出问题,恐怕很多外行人也看不明白, 喜欢用一些什么对方已经腻了,或者是恋爱模式出问题去分析。其实不然,这个阶段出现问题和这些都没有关系,而是出在了热恋阶段和磨合阶段无法连接转化的问题上。&/p&&p&通常热恋阶段我们都会掩饰自己一些问题,扮演出更好的自我,从而获得对方认可。而磨合期这些问题相继暴漏之后,人会本能的去狡辩和再次遮掩,当双方养成一定的习惯之后,这种遮掩会慢慢形成,变成一段恋爱关系里面的常态。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果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外力的冲击会使这种经过掩盖的恋爱问题暴漏出来,更容易导致分手,且因为相处时间长,问题累积严重,更容易导致双方分道扬镳。&/p&&p&上述几个恋爱阶段的问题不同,挽回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不要去套一堆公式去挽回。这样子下来其实和好也会再次分手。而应该真正的去改变这种暂时性错误,运用正确的挽回方式。&/p&&p&首先,挽回的时候切记不要目的性太强。其实一个人跟你说分手,不得见这辈子都无法见到对方了,甚至很多人还有对方的联系方式,那着急什么呢? 所谓的着急很多时候是自己无处安放的占有欲作祟。&/p&&p&其次 ,挽回要讲究技巧。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你以为真的足够了解对方其实也不会走到分手这一步,说白了你并不了解对方,也并不想为了对方妥协太多。所以这样的挽回根本无法成功。可以成功的挽回通常是足够了解对方的,脾气,性格,对待感情的诉求,内心的想法以及暂时想逃避的问题。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去运用人格分析去一一了解的。&/p&&p&一; 男人欣赏什么样的女人?绝对是给他增加负担的事情上,可以随时完全不需要他,但是不增加他负担的事情上,处处需要他的女人。中国姑娘在谈恋爱的时候,两极分化的有点大 ,要不然就连个瓶盖都需要男的来开,什么事情首要的就先想到可不可以让男朋友帮着解决,非常缺乏独立意识,要不然事事都要管着男方,从私房钱到穿什么内裤见什么朋友,巨细无比 。让人觉得压力甚大 。所以挽回开始,请先万事不要求他 ,不要寻求他的意见 ,让自己先回到“我就是单身的状态”,让这个状态持续到,他开始愿意和你接触为止 。最起码不要抗拒你 。爱情的对立面是陌生,爱情的辅助面是独立 。&/p&&p&二 ;男人什么时候,开始需要一个女人 。这个问题不要逃避,毕竟是人类的繁衍本能 ,男人在生理上有需要的时候,还有就是在孤单寂寞的时候 。所以既然知道他的需要,那就想办法让他需要你,所以要会撩 。我看到很多女孩的撩,都肤于表面,并无法真正调动起男性的需求。很简单,很多人包括主流媒体,有时候会给人以错觉,撩就是以本身欲望为主的。这是错的,一级的撩先撩情绪,再撩需求 。二级的撩才是先撩需求,再去撩对方情绪。三级的就更不用说了,只能撩起需求 。所以会撩男人的女性 ,真的有独特的优势 ,尤其是对于未满三十的还不是特别成熟的男性,更是如此 。关于对方的心理空窗期,就要学会在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话,对方和朋友玩的非常开心的时候,你一个电话过去,对方不冷淡才怪,如果是半夜临睡前思考人生的时候那就不一定了,并且,虽然女人都比较善于表达情感,但是尤其是在分手这个阶段,可能是心理状态所致,很多妹子根本说不到点子上,而且动不动还会说错话,男人本来就是个不爱听人唠叨的生物,如此一来,沟通就会遇冷,也就是很多姑娘常说的 ,怎么聊不下去了 。继而产生是不是对方很讨厌你,一点也不想理你的可以撼动心态的想法?可以很肯定的说,并不是这样
。你聊的对方不开心了,当然聊不下去 ,与男人说话,重要的是要讲究顿点的,“顿点”的意思是,要让男人全程可以带着装逼的态度,自大的精神,舒适的心情,默默跟你产生互动的点,就叫顿点 。如果这个点,没有把握好,那就干脆不说话的好。容易招致对方反感 。&/p&&p&三;请想办法参与到男人的精神世界里面去,知己知彼,才可百战不殆 。男人的精神世界和女人大不相同,他们以事业和荣耀为基础,以游戏和撩妹为辅助,全面展开,累计算分 。所以,请不要觉得你展示下女性魅力,男人的财政大权,思想高地就能全权被统治,这个太不可能 。挽回的时候,如果可以参与对方事业的意见就参与意见,不能参与意见就想办法为对方解压,时间久了,对方会开始重视你 ,会愿意把一些事业上的事情与你分享,才会从灵魂深处开始重视你,就不仅仅限于男欢女爱的那点尊重了 。说明了些,你要学会贡献价值以及付出。而不是仅仅只是提供自我。&/p&&p&四 ;爱情其实就是友谊本身,它的存在和友谊在本质上没有差别 ,只是本源的产生有一定的不同 。所以呢?请先和对方成为好朋友,再去挽回,这个朋友不是那种真正的朋友,而是以合理合法合乎情感的联系纽带为建立基础的,一种可以随时联系的关系。这种朋友如果当不了,说明本身要么矛盾不可协调,要么就是压根双方就根本不合适,所以,好的朋友关系一定是挽回的基础要素 。&/p&&p&五: 男人只有在快乐的情况下,才会和前任复合, 他如果不开心,那就不会与你风花雪月的共续前缘的,所以,一方面男人这种生物,不能喂饱,要在掌控他需求的情况下,只满足那么五六分,另一方面,要让他觉得和你相处起来比较轻松愉快,不那么糟心。有的妹子在挽回的时候,天天暴露出负面,悲伤的情绪,聊的话题也枯燥不堪,这样怎么可能让对方开心的起来。 &/p&&p&以上是一些核心的道理,俗称“道” 。如果你们因为某些问题吵架了,发生了矛盾可以用以下的方式挽回。如果是因为更多客观问题那可能要另行分析了。&/p&&p&第一步:合理化双方的矛盾。&/p&&p&如果错误已经酿就,那最好的方式不是道歉,而是让错误存在即合理。什么样子的推脱方式是合理的呢? 例如这个错误的初衷是善意的,就像善意的谎言一样。再例如这个错误是客观原因,无法避免且不受控制的。 先使双方的矛盾表现的不那么尖锐,才可以很好的过渡分手的冲突时期。&/p&&p&&br&&/p&&p&第二步:动用一切方法让双方关系拉近为暧昧。&/p&&p&先行培养出舒适感。如果对方跟自己的沟通和倾诉一直都是舒适且欢乐的,那感情也不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所以这个阶段如果可以把天聊的让人欢心,无疑是有力的推动。&/p&&p&1释放对方压力,2认知对方情绪,3排解对方压抑&/p&&p&大部分聊天如果涉及到生活状态必然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如果没有那只能等,等对方类似的窗口打开。捕捉对方的情绪,并能良好快速的消化转化,是种非常厉害的沟通能力,一般只有经过专业学习过的,或者是天生的高情商的人,才能做到。但是一般被分手的姑娘往往就是缺乏这样的能力。&/p&&p&&br&&/p&&p&第三步:让对方重新产生幻想。&/p&&p&俗话说,好的爱情必然伴随着着一点假象。所以如果表现太过真实,那就不是恋爱了,就是婚姻了。故而这个过程要学会重新包装自己,从性格到说话方式,能改则改。对方喜欢什么样子,那就在做自己的基础上给对方腾出一些遐想的空间出来。让对方重新喜欢上你。这个过程中个人喜欢用二次吸引去命名,由于我并不认可二次吸引这个概论,所以更喜欢称之为二次包装。毕竟吸引力并不是挽回的核心,解决矛盾才是。&/p&&p&第四步: 扎心锚。给对方“洗脑”一个他不能离开你的理由。&/p&&p&双方在恋爱过程中一定是互相需要的,这个需要或许是心理上的,或许是其他方面的,由于矛盾大过吸引,对方之前对你的需求,会突然断链,所以挽回的过程中必须让这种需要重新回调到你们之间的恋爱日程上去,所以,重新挖掘出这个需要,并且给这个需要一个不容置疑的定位,过程中不断的强化,时间到位,对方会真的以为他非你不可。即使是谎话,说一百遍也可以成为真的。&/p&&p&第五步:制造冲突,让对方产生心理落差感。加快挽回速度,并且让对方主动提出复合。&/p&&p&这类冲突可以是亲密接触上的,也可以是激发占有欲上的,更可以是感情回避上的。利用人的心理惯性让对方先开口提出复合,应该才能算得上有质量的复合。&/p&&p&&br&&/p&&p&第六步 ;重新建立亲密关系。&/p&&p&亲密关系的建立永远是两面性的,一方面它的近距离会让人感觉满足,另一方面,距离的拉近会使个人得失的心理平衡被轻易打破,也就是会有人经常觉得对方不爱你了,或者自己吃亏了。亲密关系一旦打破,男人会使用冷暴力,女性则会直接开始作,开始闹。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是,各自出让出合理的私人空间给对方,以退为进。并且重新塑造人格表现。通常最不会给人压力的人格表现是。幽默且无所谓的状态。吐过你们的关系受到了一定冲击,这类方式,最容易让双方都放下戒备心。&/p&&p&第七步 利用对方的心理挽回。&/p&&p&每个人都是有心理弱点的,尤其实在刚刚分手的时候,所以可以利用几个常见的心里空洞挽回。&br&1 占有欲心理:即使刚刚分手,由于惯性原因,前任对你的占有欲会持续一段时间,也就是说,他在某段时间内,还是会认为你是他的,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展示第三方进入,那对方多少心理会觉得自己的东西被人抢了一样不开心。 &br&2寂寞心理:由恋爱状态到单身状态过度的时候,会发生一段时间的情感依赖断链,这个阶段的人,会产生难过,寂寞,闷闷不乐的情绪。尤其是在清早起床和夜深人静时,所以可以把握好时机,趁虚而入。&br& 3惯性心理,尤其是相处一年以上的情侣,早已培养除了固定的惯性思维,对方已经在某些时间,某些事情上习惯了你,所以可以穿插某些事情作为联结,让对方回忆其你们甜蜜的时期。让对方怀恋过去,是非常有杀伤力的挽回方法。&/p&&p&第八步;优质复联&/p&&p&复联最重要的是,保持无需求的愉悦感,因为任何复联都会让对方产生抵抗心理,对方会本能觉得你联系我,你可能是想和我复合,而复合最忌讳的就是,在双方还没有培养出来舒适感的时候,就让对方觉得你是带着目的而来的,这样会使聊天进入一个冷冻期,无法步步推进。&/p&&p&第九步;争取有效沟通。&/p&&p&什么样的沟通才是好的呢?有几个先决条件,一是舒适,二是有效,也就是要直达对方心意。说的话题对方要有一定的参与性,并且让对方觉得舒服,不烦心,最后是直击对方的内心深层次需求,让对方心满意足。如果沟通的时候,把握不好对方的情绪节奏,也无法正确处理对方的情绪表达,那么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聊砸。&/p&&p&第十步;处理好对方的负面情绪。&/p&&p&挽回过程中,很难不被对方的不良情绪所带领,所以需要良好的承接负面情绪,消化负面情绪,回击负面情绪的能力,在这个挽回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以及运用。比方说,当对方表达出很烦很无奈的情绪的时候,迅速改变对方的情绪的聊天方式一般是,转移话题,积极面表达,双向合理递进等。情绪的表达就是爱情的第二语言,如何合理处理情绪问题,是两性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一课。&/p&&p&我认为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还是切合男方的心理。当男人在压力很大的时候,其实需要的是一个心理逃避区,尤其是在两性关系里面。对方认为你给他空间,他就愿意进一步沟通。如果你一直步步紧逼的死守着他,对方的心里压力无法释放,根本做不到后期的有效沟通。自然也很难就你的话题再去积极参与。后期复合的可能性小。&/p&&p&有人会说,都分手了那就换下一个呗,这有什么的?那其实如果自己不是那个对的人,或者没有对待感情付出与学习的意识,换一个人时间到位,可能结果也不会差距太多。毕竟婚恋是一个人终生的课题,书真的不用读一辈子,单两性关系,却是一辈子都逃不开的即答课题。&/p&
这个题目很拗口 ,因为我并不想只是简单的说一下关于怎么挽回一个人 ,本身我觉得挽回求复合这件事情的意义,并不大。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很多异性,我们也不会只对那么一个两个人产生心动的感觉。所以,挽回的意义可能不大 。但是挽回的行为,所衍生…
&p&不知还有没有人有过类似的体会:当我说英语的时候,感觉像是看着另外一个人在表演。这个人长着和我一样的脸,穿着和我一样的衣服,高矮胖瘦别无二致,但我知道,他不是我。&/p&&p&有的时候,他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这个问题他在脑子里已经酝酿过好几次了,既要一上来直入主题,让老师明白到底是在问什么,又要适当地,装作不经意地,显示出自己的确有备而来,语气和顺,态度既热情有带着一点东方式的谦卑,好极了,他想着,甚至没有留意听教授的回答。&/p&&p&有的时候,他在法庭上和对方律师辩论,小心拿捏着平衡,控制tion和tive结尾的复合词使用量,观察着法官的反应,及时加上几句大白话。他在引述法条时,停顿和重音都透着点自得,在归纳对方的发言时,又有一种职业而含蓄的讽刺。在提到犯罪受害者时,他的语气压低了,变慢了,似乎时要刻意留白一段,让旁听席上的家属们来得及洒几滴眼泪。&/p&&p&有的时候,他在酒吧里和朋友们看橄榄球或者棒球,知道什么时候应当喝彩,什么时候应当捶胸顿足,什么时候应该拿起杯子往下灌,什么时候应该抱着身边的人嗷嗷叫唤。他知道third down, punt, touch out等词汇的意思,这些当然不是托福和GRE会考的,他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知道,是否真的想知道。&/p&&p&一天的演出结束了,舞台上堆满花束,我对他道一声,辛苦了啊! 就这仪表盘的微光,在车里听一段相声,给国内打个电话,看几页拙劣的中文网络小说再上楼,这时候就觉得很自在。&/p&&p&我想,这种“疏离感”在我学习使用母语时,一定也是经历过的。您想想,一个婴孩,脑子里一团浆糊,看到东西就想抓起来往嘴里塞,什么需求得不到满足了就哇哇的哭,这多像是一只有趋光性的昆虫啊!而就是这样一个混沌原始的思维体系,被不知是什么样的力量给揉捏成型,从此会用语言和文字记录下自己所见所闻,原来模糊的光影变成了一帧帧历历在目的图像;从此也学会了思考,让自己的行为有了可以名状的目的,有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区分 -- 这是一项多么不可思议的工程,而当时我们年纪太小了,也许并不记得那一瞬间的错愕。&/p&&p&而这种惊诧,在学习和使用第二种语言,并在特定环境下开始用第二种语言来思考时,终于爆发了出来,让人难以想象,这一变化竟然是自己亲手所为,甚至觉得能完成这项工作的人并不是自己。&/p&&p&这就是对自己最近的一点观察了罢。&/p&
不知还有没有人有过类似的体会:当我说英语的时候,感觉像是看着另外一个人在表演。这个人长着和我一样的脸,穿着和我一样的衣服,高矮胖瘦别无二致,但我知道,他不是我。有的时候,他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这个问题他在脑子里已经酝酿过好几次了,既要一上…
&img src=&/50/55b16ccb1834c65beda27d3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50/55b16ccb1834c65beda27d3_r.jpg&&(本文首发在Linkedin中国)&br&&br&&br&&br&&br&早年的时候,我患上过一段时间的轻度抑郁症。家母看不过眼,便找到了一个算命先生。希望让他给我“治疗”一下。至今,我依然记得那个算命先生。&br&&br&算命先生:“请在纸上随便画出一个人脸。”(说着,他拿出一张宣纸)&br&&br&我照做之后,他又说到:“谢谢,接下来请稍安勿躁。”话落,他开始盯着我画的人脸沉思起来。然后开口:“嗯,之前我们不认识,对吧?”&br&&br&我回答“是的”。想看看他能弄出什么鬼把戏。&br&&br&算命先生:“从你的画里面,我看出了一些东西。请问,你平时是不是有打游戏的爱好?”&br&&br&我回答:“是的”。&br&&br&算命先生:“而且你平时会用看电影来度过一些无聊的时光?”&br&&br&我回答:“是的”&br&&br&算命先生:“而且你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而且通情达理,虽然有时候别人说的一些话会让你不舒服,但是你也不会表现出来,而且也会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br&&br&这个时候我开始觉得面前这个人很有料了。因为确实如他所说,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典型的和平型性格,与人为善,最讨厌的就是发生冲突。所以上述观点无一例外的切中了我的死穴。&br&&br&正当我惊讶的时候,他有开口:“当你做选择的时候通常会很犹豫,但是一旦当你下定决心之后,你就会义无反顾的坚持你的选择。”&br&&br&这时候我联想到了年少时住院的情景,那时候家里人想要说服我接受手术。就提出,假如我愿意配合手术,就奖励我一架玩具直升飞机。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手术取消了,理所当然的我也失去了直升飞机。那时候我很生气,甚至埋怨过医生。假如他不取消手术,我一定能得到那架玩具直升飞机。&br&&br&接着我下意识脱口而出:“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br&&br&算命先生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继续发言:“除了这些,我还知道,你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你的朋友们都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你,但是我看到了你的内心里有一个小房间,没人能够进去,也就是说,别人很难了解到真正的你。我的建议是,打开你心里的那扇门,那会对你有所帮助。”&br&&br&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我都记得这位算命先生的话。也曾一度视他为神人。直到我开始接触到“冷读”,才发现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个骗局而已。&br&&br&&br&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Bertram Forer)教授曾经写过一个这样的分析:你希望获得别人的喜爱和赞赏,同事又具备自我批判的精神,即使有不足之处,你也知道应该如何加以弥补。你身上有许多待开发的潜力。虽然从外表上看过去,你很冷静,也很有自制力,但是偶尔还是会感觉到内心出现隐隐的不安和担忧。你经常会在内心反复追问自己是否做了错误的事情,或者是正确的事情。你不是非常喜欢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喜欢别人限制你......&br&&br&看到这里,不知道你会不会有一种感觉:我和这些评价高度吻合。&br&&br&如果你出现这种感觉,那说明你已经被“冷读”了。&br&&br&所谓冷读术。它有着“没有准备”的意思。“读”有“读心”的意思。简单的讲,就是指在没有防备,甚至第一次见面时看透他人的心思。这种技巧经常被用于心理医生以及魔术师手里。&br&&br&冷读术主要是通过眼神观察,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之间了解到对方的心理活动。甚至通过一些语言或者行为动作去影响对方的一种社交手法。&br&&br&&br&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在他的著作里,用了5个心理学效应来解释冷读术。事实上,只要你了解并且掌握这6个效应,你基本上就可以对冷读术有着初步了解和基本应用了。 &br&&br&1:独立错觉效应&br&事实上,你对每一个人说:你喜欢听音乐,你愿意通过看电影来消磨时光,你喜欢轻松的生活方式。都能切中他们。有少数人甚至会因此而吓一跳。但我们仔细想想,现在的人有谁不喜欢听音乐。有有谁不喜欢轻松的生活方式呢?至于电影,确实有些人不会用电影来消磨时光,他们可能会选择玩游戏,或是出门旅行。但是注意,这里并没有说对方一定要用电影来消磨时光,仅仅是“愿意”。而又有几个人会不愿意用电影来消磨时光呢,所以严格的来说,这句话依然是正确的。这些就是独立错觉效应——人们总以为“只有自己才是这样的”或者“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而事实上,和你一样的人比你想象的可要多得多。也就是说,其实人类的共性远远要大于个性。&br&&br&2: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br&意思是高估自己的现实水平。社会心理学中经常会出现这个词频。指的是人们总觉得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一种心理倾向。比如人们对自己的容貌的自我评估可能会高于他人的评估。也有人称这种心理倾向为自我拉抬偏差(Self-Enhancing Bias)&br&&br&3:达特茅斯印第安人队与普林斯顿老虎队效应&br&这个解释起来比较复杂,内容太长,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往往只看到(听到)他们想看到(听到)的。就好像一个人对你说:“你做的很好,下次继续加油哦!”你可能只听到了“你做的很好”,而会忽略后面的“下次继续加油!”&br&&br&4:“鱼和叉”效应&br&这个效应很常见。我们在平常聊天的时候甚至会不自觉的应用上这个效应。比如我们经常会在聊天的时候抛出一连串的话题,电影,爱情,工作,体育等等。然后看看对方的反应。接着就着对方反应强烈(感兴趣)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算命先生们也经常会在开始算命前,先和你做简单的沟通。在这段时间里面,就经常应用到“鱼和叉”效应。&br&&br&5:“福克斯”博士效应&br&人们擅长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东西中寻找出含义。最基本的比喻。天晴的时候,那是上帝在对着我们微笑。下雨的时候,那是上帝在对着我们哭泣。其实,天晴和下雨和上帝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些都是人们通过臆想强制加上去的。在之前我遇到的算命先生的故事里。他就用到了“小房间”。事实上“小房间”根本没有任何含义。但是我还是很快的对号入座了。&br&&br&后来,我和一些心理学的朋友讨论过之前遇到的那个算命先生。他用的其实是一种叫做“道具冷读”的手法。他先是给了我一张纸,然后让我在上面画上一个人脸。很多时候,这些只是虚张声势的障眼法。因为,当人们看到此情此景的时候,就可能会认为这个人很专业,这不是开玩笑的。而且,我可以画上任何一个人的人脸,但很多人都会选择画上自己的脸。因为一个人在一生中看过最多,最熟悉的,通常都是自己的脸。也许是我画的太糟糕,让他无言以对,以至于算命先生在冷读我的过程中,几乎已经忘记了人脸的事情。当然除了画人脸以外,还有很多种道具可以拿来做冷读工具。比如塔罗牌,项链(饰品),即使你随意在地上捡一块小石头也是可以的。&br&&br&关键还是在于你如何用语言去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权威感。就拿石头举例。算命大师可能会让你盯着石头看3分钟。然后问你在这3分钟里面,你都看(想)到了一些什么。接着,你会告诉他你看(想)到的事情。他就可以利用“鱼和叉”效应来对你进行冷读了。又或者, 他会让你把石头握在掌心一段时间,然后问你是否有感觉到什么感觉。是的,你一定会有某种感觉,可能是干燥,可能是粗糙,或者是沉重等等。假如你说的是“沉重”,接下来,他很可能会告诉你,你的生命中正背负这一个沉重的包袱。它压得你喘不过气,你很希望从这个包袱中解脱出来,但是你又无能为力......其实这句话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适用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期背负不同的包袱。可能是学业压力,升职压力,或是结婚压力等等。即使没有之前的“石头环节”,直接说出这些话,也是能够切中对方的。而“石头环节”其实就是为了增加算命先生的神秘感,和权威感。仅此而已。&br&&br&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也许你已经发现了。那就是冷读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使用陈述句而非疑问句。我们来看两个例子:&br&&br&比如:“你是不是在国外留过学?”这是一句普通的问句。&br&转换成陈述句就是:“你曾经在国外留过学。”&br&&br&再比如:“你觉得自己的性格怎么样?”&br&转换成陈述句就是:“如果我没看错,你的人缘一定不错吧。”&br&&br&这就很明显了。第一个例子,如果是普通对话,对方一定会回答:是的/没有。&br&但是用冷读的方式,对方就可能会有很多种回答,比如:你是怎么知道的?/没有,为什么你会这么说?/那你知道我在哪个国家吗?&br&&br&第二个例子,如果是普通对话,对方很可能会回答:额。。。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我觉得我性格还行吧。&br&但是用冷读的方式就不一样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没有,其实我朋友不多的。&br&&br&&b&冷读对于使用冷读的人,其实就是一种猜测。既然是猜测就会产生偏差。但这并不意味着冷读就失败了。请记住:冷读并不是让你完全猜准对方的信息,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对方敞开心扉,主动的给你更多的信息。&/b&&br&&br&&b&好了,或许你看到这里已经蠢蠢欲动了。但是我要提醒你,在对一个人进行冷读之前,一定要学会发扬福尔摩斯精神,初级的冷读是通过背诵一些“冷读句型”直接对对方进行冷读。这样的方式可能会造成对方的心理不适。因为每个人都不喜欢被人看穿。所以即使你说的是对的,对方也会下意识的反驳你——为了维护他们的尊严。最好的方式是通过观察进行冷读。&/b&比如一个人的衣着,发型等等。就像是我们写议论文一样。光有论点不行,还得有论据。我们可以从对方的眼神中判断这个人是否是自信的。也可以从一个人的身材判断这个人平时是否有运动的习惯。或者是通过肢体接触来感受对方的体温。假如在握手的时候你感觉到了对方的手掌冰凉,那么对方的身体状况可能不是很好。说不定正在服药,或是接受治疗等等。 &br&&br&&p&骗子都是一开始说真话取得你的信任,然后才开始骗你。如果这个人的说词一就漏洞百出,任谁都会提高警惕。但是,因为骗子一开始说的都是真话,就会慢慢让人觉得这个人说的话可以相信。投资诈骗也一样,即使只是蝇头小利,但初期一定会让你赚钱。你因为确实有获利回收,自然而然就缷下心防,相信对方,掏出更多的钱来继续投资。等到你投入大笔资金以后,对方才狠狠敲你一笔,然后捲款而逃。&br&&/p&&br&&p&总之,骗子的哲学就是:先赢得信任,再开始行骗。越能让对方信任,就能骗得越多。只要能让对方相信自己值得信赖,接下来的诈欺技巧无论多么拙劣,也都能轻易骗倒对方。因此,比起行骗的技巧,高明的骗子其实花更多精力在琢磨“赢得信任的技术”。&br&&br&&/p&&p&仔细想想,无论是跑业务或是接待客户,无论是恋爱或是教育,任何形式的沟通,不都是从赢得对方信任开始的吗?从赢得优生优育的技术这个观点来看同,冒牌算命师或是假通灵者这些骗子使用的冷读术,着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部分。&/p&&br&&br&我非常反对死记硬背冷读句型来使用冷读。所以在这里,我不会给你提供任何的冷读句型。但是我还是要给你几点忠告:&br&&br&1:牢记并且理解5个心理学效应,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囫囵吞枣有可能会破坏你的人际关系。&br&&br&2:在冷读对方的时候一定要自信。连你自己都不相信你说的话,就没有人会相信你说的话了。&br&&br&3:请把冷读用在正途上。切勿用此技能行骗。&br&&br&&br&结语:当我们的近亲黑猩猩还只会用微笑来传递好感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已经赋予了我们一个炫彩斑斓的语言世界。人际沟通贯穿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更贯穿着我们的一生。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无法逃离社会和社交。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有利无害。内向不是借口,不管用何种角度观察,在这个复杂的时代中,社交能力都是一个无法掩盖的样本。一个硬邦邦的存在。&br&&br&&br&————&br&&br&&b&更多学问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b&&br&&br&&br&&img src=&/v2-6dfc725ea1fbb1fb2fe39dc_b.jpg& data-rawwidth=&2502& data-rawheight=&12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02& data-original=&/v2-6dfc725ea1fbb1fb2fe39dc_r.jpg&&
(本文首发在Linkedin中国) 早年的时候,我患上过一段时间的轻度抑郁症。家母看不过眼,便找到了一个算命先生。希望让他给我“治疗”一下。至今,我依然记得那个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请在纸上随便画出一个人脸。”(说着,他拿出一张宣纸) 我照做之后…
&img src=&/50/v2-f605ba7afc4a2cf7fadb40cad31556e5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50/v2-f605ba7afc4a2cf7fadb40cad31556e5_r.png&&&p&岳云鹏曾经说过在成名之前的一段经历。 &/p&&p&15岁那年,他在餐馆当服务员,因为错算了两瓶啤酒的价格,被客人辱骂了3个多小时,之后还被老板当众开除了。&/p&&p&&br&&/p&&img src=&/50/v2-c39ebe1d13369fb9aaa773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50/v2-c39ebe1d13369fb9aaa773_r.jpg&&&p&&br&&/p&&p&&b&“我到现在还是恨他。”&/b&&/p&&p&他在谈到这个痛苦回忆时,甚至难过得落泪:“很多人都说,你现在都这么出名了,你应该不恨他了。没有他,你就不可能有今天怎样怎样。但我还是恨他,特别恨他。”&br&&br&记者问他:“你把这件事写进过相声里吗?”&/p&&p&我们以为像小岳岳可以用相声的方式化解这段过往;&b&以为那些让人哭过的事情,终有一天会被笑着说出来&/b&。&br&&br&但他说:“我不敢想,我不想回忆这段。”&br&&br&对于一个15岁的青年来说,也许这样的羞辱烙在心里就再也无法抹去。&/p&&p&&b&不是所有痛苦的经历最终都能笑着说出来。&/b& &/p&&p&&br&&/p&&img src=&/v2-3bb63f625ddeb6f05ad0d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00& data-thumbnail=&/50/v2-3bb63f625ddeb6f05ad0d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0/v2-3bb63f625ddeb6f05ad0d6_r.gif&&&p&&br&&/p&&p&我也曾经被当众骂过很多次。&br&&br&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数学老师因为我上课不听讲,在下面自己玩,就把我叫到讲台上破口大骂。她越骂越顺口、越骂越激动,唾沫星子都喷到了我的脸上。&/p&&p&下面的同学有的偷偷地笑,有的冲我翻白眼做鬼脸。他们很高兴看这出戏,因为老师骂别人的时候,他们至少可以不听课了。&br&&br&而当时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那些骂我的话好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什么都听不清楚,但能感觉到浑身像着了火一样烧得疼。&br&&br&那个当下,我想不到是因为自己犯了错才被批评,也反省不了自己的行为,只是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羞辱,想要立刻逃离现场。 &/p&&p&&br&&/p&&img src=&/50/v2-1ab114f4e613778abfd1bb0aa17a05c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1ab114f4e613778abfd1bb0aa17a05ce_r.jpg&&&p&&br&&/p&&p&可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b&当众被批评&/b&的体验,不管是小时候犯了错,被父母当着一众亲戚打一顿,或是像我一样被老师训斥。&/p&&p&再长大点,可能会在工作时被领导骂,闹得所有同事都知道你工作出了错。&/p&&p&总之,当众被骂是一种很不好的体验。这不是说完全不能批评别人,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事,适度的批评和惩罚是必要的。&/p&&p&&b&但羞辱是另一回事。&/b& &/p&&p&比如一个孩子没写作业,老师批评了他,他会觉得很窘迫(embarrassment),老师直接批给他一个不及格,他会觉得沮丧等等。&/p&&p&但是如果老师让他举着作业本,对着墙角罚站,并且让同学们回头看他,这时老师就赋予了其他人嘲笑他的权利。&/p&&p&此时他感受到的就是羞辱。&/p&&p&&br&&/p&&img src=&/50/v2-cdcb81f9a406ed9bc095e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cdcb81f9a406ed9bc095ed_r.jpg&&&p&&br&&/p&&p&羞辱的感受与窘迫不同在于,窘迫是我们自发感受到的,但是羞辱是别人施加给我们的。&/p&&p&同时,&b&羞辱(humiliation)也是所有情感中最具伤害性的&/b&。它是一种自我被贬低、被击垮的感受,尤其是被自己喜欢、尊敬的人羞辱,造成的后果则更加刺骨。&/p&&p&有人说羞辱是一种比死刑更甚的惩罚,因为死刑只是剥夺了你的生命,而羞辱是摧毁了你的生活、名誉、尊严之后,让你继续活着。&/p&&p&&b&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尴尬的事情,日子久了可以用玩笑的口气说出来。但被羞辱的经历,时间永远不能平复。&/b&&/p&&p&一个女生也许可以大方地说出,某天喝醉了手舞足蹈,当着喜欢的人出了大糗。&/p&&p&但她当年鼓起勇气告白,写的情书被男生贴在走廊里引发的讽刺哄笑,却是不敢轻易想起的伤疤。&/p&&p&&br&&/p&&img src=&/50/v2-a5f740a77a91176fcc1cfac4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a5f740a77a91176fcc1cfac4_r.jpg&&&p&&br&&/p&&p&可是为什么就是有人会愿意羞辱别人呢?&/p&&p&有些羞辱别人的人认为这种方式能够达到教育、激励的目的,觉得给你个教训,让你知道害臊了,你以后就会更努力,更规矩了。&/p&&p&那些被羞辱的人,也在将这些经历合理化,认为这是生活给自己的磨砺,要“知耻而后勇”,加倍努力改正错误才是洗刷耻辱的唯一方式。&br&&br&但事实上,&b&羞耻感很少能够成为让人产生巨大改变的动力,它带来的更多是伤害。&/b&&/p&&p&同时,如果一个人真心为别人考虑,想要指出他人错误,是不会通过羞辱来达成的。&/p&&p&在公共场合羞辱别人,往往只是为了自己。&/p&&p&&b&当众批评别人,多数情况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地位&/b&,目的并不是针对被羞辱的这个人,而是在场的其他人。&/p&&p&我的小学班主任,曾把大摞作业本砸在一个男生的头上,当时全班同学都吓傻了。&br&&br&班主任这样做,绝对不是因为替这个男生的学业担心,而是想要杀鸡儆猴,给其他同学看,不听话会有怎样的 “后果”。&/p&&p&&b&羞辱别人的人,是在树立自己的威严形象,或者宣泄自己的情绪。&/b&&/p&&p&&br&&/p&&img src=&/50/v2-d6b35661cfbd99fb0dff1b8a359e3a8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d6b35661cfbd99fb0dff1b8a359e3a81_r.jpg&&&p&&br&&/p&&p&但当众被羞辱给人们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羞辱者无法想象的。&/p&&p&&b&它会影响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b&在幼年遭受羞辱容易影响一个人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p&&p&&b&还引发许多情绪问题,&/b&羞辱经常与欺凌行为(bullying)联系起来,因此也容易引发抑郁、焦虑情绪。&/p&&p&对于我来说,在童年时那些被师长当众被羞辱的瞬间,导致我之前对“老师”这个身份有很深的阴影。&/p&&p&虽然之后也遇到了很多好老师,但是在与他们说话的时候,总是有一团浓浓的畏惧隔在中间,害怕自己会不会不小心惹怒他们,怕自己再被骂。&/p&&p&而我那个在青春期时被喜欢的人羞辱、嘲笑的朋友,在之后的恋爱中变得很难信任对方,患得患失。&/p&&p&另外,研究发现&b&羞辱事件往往更容易引发愤怒情绪&/b&(Thomaes et. al., 2011)。这种由羞耻感而产生的愤怒被称为 humiliated fury,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b&恼羞成怒&/b&”。 这种愤怒有着巨大的破坏性,马加爵事件、辱母杀人案……很多悲剧背后的导火索都是被羞辱之后产生的愤怒。&/p&&p&如果不是这种极致的羞辱,事情的走向也许不会如此糟糕。&br&&/p&&img src=&/50/v2-7bc46c96dfe0c29d41a37f1b7aa6eaf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7bc46c96dfe0c29d41a37f1b7aa6eafd_r.jpg&&&p&&br&&/p&&p&看起来,羞辱别人的一方掌握着绝对主动权。&/p&&p&小岳岳恰巧就碰到了蛮不讲理的客人;告白的女生恰好喜欢上了一个不懂得尊重的男孩;我恰好遇到了一位爱骂人的老师。&/p&&p&在这些人面前,我们变得弱小、毫无力量,仿佛把自己交出去任人宰割,受到羞辱之后,只有不断地想:“他怎么能这样对我?”&/p&&p&有的人感到愤怒,一辈子迈不过去这道坎,或是通过暴力的复仇来回应受到的羞辱。&/p&&p&也有些人(无意识地)陷入自责和羞愧,不停地找借口为对方开脱:“如果不是他骂我,我也不会成功,我应该谢谢他。”&/p&&p&但这些都是无效回应,因为这对于修补已经造成的伤害都无济于事。&/p&&p&&b&曾经受到创伤的人,需要找到另外的方式来重新认识自己的情绪,试着与情绪对话,慢慢地重建自我。&/b&&/p&&p&&br&&/p&&p&References:&/p&&p&Hartling, L. M., & Luchetta, T. (1999). Humiliatio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derision, degradation, and debasement. The 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 19(4), 259-278.&/p&&p&Thomaes, S., Stegge, H., Olthof, T., Bushman, B. J., & Nezlek, J. B. (2011). Turning shame inside-out:“humiliated fury” in young adolescents. Emotion, 11(4), 786.&/p&&p&&br&&/p&&img src=&/50/v2-afd24b7ad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afd24b7ad8_r.jpg&&&p&&br&&/p&&p&&b&关注我们的知乎机构账号:&/b&&a href=&/org/jian-dan-xin-li& class=&internal&&简单心理 - 知乎&/a&&/p&&p&&b&原文发布于:&/b&&a href=&/?target=https%3A//mp./s%3F__biz%3DMjM5MzA0MzczMg%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75a546c21ea3d2b3a3dd58%26chksm%3Dbd420fac8ac9b5b502dd19d690adeb1dc987e2f9f0dcd%26scene%3D0%26key%3D8005acd960fef75fabe00b78218eed988be46fd6bcedd7eccba983d780ca547346fee24b53eb676c9ab4dec45c6ascene%3D0%26uin%3DMjEyNDMxOTUwNA%253D%253D%26devicetype%3DiMac%2BMacBookAir7%252C1%2BOSX%2BOSX%2B10.12.5%2Bbuild%%26version%3Dnettype%3DWIFI%26fontScale%3D100%26pass_ticket%3DlMryodd9Pa8Opx6bKdfyNMVTYiSs4X5KD9MnJKXKJiRluJwC2VYcgxOqqEFnWOO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那些让人哭过的事,最终还是笑不出来&i class=&icon-external&&&/i&&/a&&/p&&p&&b&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请戳:&a href=&/?target=https%3A///%3Futm_source%3Dzhihu%26utm_medium%3Djiandanxinli%26utm_campaign%3Droutine%26utm_content%3Djdxl_homepage%26utm_term%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简单心理&i class=&icon-external&&&/i&&/a&&/b&&/p&
岳云鹏曾经说过在成名之前的一段经历。 15岁那年,他在餐馆当服务员,因为错算了两瓶啤酒的价格,被客人辱骂了3个多小时,之后还被老板当众开除了。 “我到现在还是恨他。”他在谈到这个痛苦回忆时,甚至难过得落泪:“很多人都说,你现在都这么出名了,你…
&p&&/p&&p&&b&1、心理咨询不是必须“强调”来访者去“接纳自我”。&/b&&/p&&p&&br&&/p&&p&虽然,咨询师会为来访者布置安静舒适的环境、营造真诚共情的氛围,但咨询师不是对所有来访者一视同仁,即使对同一位来访者也不是从始至终鼓励“自我接纳”的。&/p&&p&&b&在咨询情境下,接纳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技术和态度,在“是否使用”、“如何使用”时都需要考虑不同的人格特质、不同的咨询阶段。&/b&&/p&&p&&br&&/p&&p&&b&2、在面对“自洽”的症状时,咨询师需要教会、鼓励来访者不去“接纳自己”&/b&&/p&&p&&br&&/p&&p&先举几个例子:&/p&&p&&br&&/p&&p&一位精英男士,形象、工作等方面条件都很好,但是恋爱不太顺。交往几个月的女友最近提出分手。他觉得“这个女友各方面都很一般,还敢向自己提分手”,所以非常愤怒、窝火。找到咨询师,问:“我如何能避免分手,然后让她更喜欢我,等她越来越离不开我、依赖我时,我再揣掉她、让她难过一辈子?一雪前耻。”&/p&&p&一个刚到30岁的女士,为了让孩子上更好的幼儿园,也为了让公公婆婆对自己的能力更加满意,她除了在互联网公司上班,晚上还兼职做翻译,身心极度疲惫。找到咨询师,问:“我怎么才能更加积极、勤奋?怎么能让公公婆婆更满意一些?怎么就还能熬得起夜、赚更多的外快?”&/p&&p&一个40岁的女强人,整天都为下属不够勤奋而愤怒,她不断地制定严苛、超额的工作目标,自己和下属一起加班。导致下属不断申请调岗、乃至离职。找到咨询师,问:“我怎么才能练就高超的领导力,让员工和我一起努力,争取不断业绩攀升,年年拿行业第一?”&/p&&p&&br&&/p&&p&上面三种来访者,都有自己情绪体验层面的痛苦。来找咨询师(至少意识层面),也真诚地渴望获得帮助。但是,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恰恰是与特定的人格问题有关。&/p&&p&第一个例子,来访者情感上也会痛苦。但是并不是因为分离、面对恋情的失败而痛苦,而是因为“受欺负”“被贬低”“被背叛”而感觉屈辱。他渴望解决的办法,是打击、报复,乃至伤害他人。而这并不是道德好坏的问题,而是他身上有反社会人格的倾向。这种人在体验“道德内疚”上,本身就不足。既难以共情其他人的情绪感受、显得极度自私,也对自己的破坏性行为,很难从感受层面体验到“内疚”(专业术语,是“超我能力不足”)。所以,他们在感到受挑衅、情绪痛苦时,能想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以牙还牙”。岔开一句,有反社会人格倾向的人,往往外在又有很有魅力。所谓的“渣男”中,有很多隐性的反社会人格。&/p&&p&第二个例子,来访者主观上的痛苦是自己“为什么不能吃下更多的苦?为什么自己不能以勤补拙?为什么不能让别人对我更满意一些?”在面对恶劣的、压力极大的生活困境时,她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如果自己跟地藏菩萨一般,“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只要自己多吃苦、自己多忍耐,整个家庭就有救了,“我的身心感觉不重要、我的快乐也不重要”。这是典型的自虐人格(又称自我挫败人格)。他们很难看重自己的情感需要;对于自己的健康和快乐似乎无意识地排斥,总是奇迹般地绕开了“幸福”的土壤;自尊低下的倾向,让他们主观上越是付出,周围的人反而更看不起他们。&/p&&p&第三个例子,来访者主观上的痛苦是最深的。因为贵为领导,自己工作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细节上的认真能把处女座的人都甩开几条街。可这么完美主义和有自律精神的人,却得不到下属的支持,自己整天都很挫败和冲突。但是,这恰恰是她强迫性人格的表现:不能承受混乱和无序;当真实世界不能按自己的渴望和意愿发展时,会充满敌意和愤怒。她想到的问题解决办法,是找到一个更完美的激励手段、领导力方法,以为这样员工就能跟着自己走了。而这只能让原来感觉压力重重的员工,更加崩溃。&/p&&p&&br&&/p&&p&此外,如性欲倒错、贪食症、异食症、严重抑郁等各种特殊的疾患,暂不详谈。&/p&&p&这类问题的核心的是:&b&来访者对于自己的症状,是“自洽”的。他们不认为他们的目标和渴望不对,也非常接纳自我的价值观。&/b&这时候,他们以为问题只是出在了——“我没掌握玩弄别人感情的方法”“我没找到更能压榨自我的技巧”“我没找到完美无缺的工作方式”。&/p&&p&所以,假如咨询师希望帮助他们,首要的事情,是&b&协助他们对症状能够“不自洽”——即,激起他们对于自己症状和潜在信念的质疑&/b&——&b&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发展出真正有建设性的咨询联盟(又称,工作联盟),一起协助他们去改善症状带给自己的各种不适应和内心冲突。&/b&&/p&&p&&br&&/p&&p&相比之下,常见的焦虑症——“我希望我放松一些,但是工作压力好大”、拖延症——我希望我提升效率,但就是我太缺乏自控力、难以驱动自我了——抑郁症——“我希望我慢慢走出失恋的阴影,但是我就是时常感觉孤独和痛苦”来访者,他们本身就是对症状“不自洽”的。面对他们时,咨询师不需要协助他们看到自己的症状,因为他们对眼前问题的消极影响,已经充分的意识化了。咨询师去接受他们的“不接纳”,反倒容易和他们形成咨询联盟。&/p&&p&&br&&/p&&p&用上面三个例子来说,我想说明,&/p&&p&面对不同人格的来访者,咨询师需要有症状评估、防御机制、人格评估、情感评估、认知能力评估、不可改变因素评估等等方面的评估和诊断工作。不是一味共情、然后鼓励来访者“接纳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生活现状、不要挑剔自己的渴望”。采用怎样的态度面对来访者,取决于来访者主观意识与自己的“症状”之间的关系,即是否“自洽”。&/p&&p&&br&&/p&&p&&br&&/p&&p&&b&3、“接纳自己”在心理咨询不同阶段的应用。&/b&&/p&&p&&br&&/p&&p&&b&初期阶段:&/b&&/p&&p&&br&&/p&&p&在收集资料和建立咨询关系的过程中,表面上(也就是沟通的内容层面上),咨询师是在问来访者一些成长背景、当前生活中的冲突和困扰、以及以往的问题解决策略。而互动的过程中(也就是沟通的非言语信息层面),咨询师用温情的眼神、好奇关怀的语气,持续关注来访者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尤其是对当下感受的共情,这会让来访者感受“被在乎、被关注”的感觉。&/p&&p&咨询师的这些对话和交流方式,表层的作用是,让来访者产生安全感,乐于真实袒露自我的感受,情绪也得到部分宣泄。&b&深层的作用,是让来访者对于各种感受和情绪,逐渐敢于去体验和表达,有面对真实情绪的勇气。而这种乐于接纳自我情绪反应的能力,是理解来访者的内心冲突,支持来访者自我发展的基础。&/b&&/p&&p&&br&&/p&&p&试举一例:&/p&&p&一个出生于多子女家庭、中等学历的女士,在公司做行政工作,收入不算高。她老公本来和自己收入水平差距不大。但是老公的工作能力不断提升,赚钱也越来越多。随着他外出应酬增多、社交圈子的扩大。她开始感到一种矛盾:一方面为老公赚钱多,生活富裕起来而高兴;另一方面,她忍不住嫉妒老公的进步,希望他“不要太出色,不要进一步拉大两个人之间的差距”。&/p&&p&可是,自己对老公竟然会有“盼着他业绩上不去、销售不顺利、甚至公司倒闭”的幻想,她为此而感到很自责、羞耻,不能接受自己内心的歹毒、邪恶。她觉得这些幻想,与平时乐于支持对方、鼓励对方的贤妻良母形象,是完全相悖的,觉得自己“太作、太有病了”。&/p&&p&在咨询中,假如咨询师允许她讲出自己的幻想,表达老公的事业上升,带给真实感受,并协助她接纳自我有上述的幻想,我们才有机会深入去看——这个幻想的背后也许是她担心自己不够好、被人抛弃、没有安全感等等潜在的动机、未曾处理的早年创伤。&/p&&p&&br&&/p&&p&&b&中期阶段:&/b&&/p&&p&&br&&/p&&p&在这个阶段中,来访者敢于表达当下的感受了,也能接受自己的症状(如嫉妒心强、畏惧冲突等)会促使自己产生某些特定的情绪反应(如自责、焦虑、自卑等),从而从关注外部的人际情绪,逐渐转向了内在的觉察,以内心反思的反思的方式,看待眼前遇到的人际冲突、情绪受挫(即,理解了外在的困扰和受挫,是内心冲突的外化与投射)。&/p&&p&但是,在咨询师引导来访者去理解“为什么会我会形成这种症状”、“我的症状背后的意义是什么”,以及“如何改善这些症状”的过程,都需要有一定的“接纳”精神。&/p&&p&&br&&/p&&p&还以上面的女士为例: &/p&&p&&br&&/p&&p&当她从和咨询师的互动中,学会了接纳自我的糟糕联想、允许自己产生嫉妒情绪后,那么就有机会,去探索这些幻想和渴望背后的意义,并逐渐理解她当下环境中的焦虑与成长中的创伤联系是什么。&/p&&p&比如,也许了解到“重男轻女的家庭背景,导致自尊方面的创伤,产生报复男性的幻想”;也许是“父母对其他兄弟姐妹的疼爱,很自己嫉妒,但是当着父母,又必须压抑、乃至刻意展示亲密(即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以取得认可”;也许是“‘你不优秀、你不够好,所以我们不喜欢你、你必然被抛弃’的潜意识信念”。&/p&&p&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因为理解这些潜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也是来访者在内心重新体验创伤的过程。只是这一次,在咨询环境下,咨询师会用更积极、现实的态度,提供对来访者的成长过程的理解与关怀,在情绪上给与支持,这种互动,极大地缓冲了面对现实与真相时的哀伤与无力的感觉。&/p&&p&&br&&/p&&p&也许对这个女士来说,“我渴望一个无条件爱我的父母,原来并不可能实现”“父母在认知能力、在共情能力上,存在较大的缺陷,他们对我最好的态度,也不过如此了”“原来我无论多么优秀和努力,有些人就是不喜欢我的,因为关系无法强求”等等情况,是她一直拒绝、回避的现实。&/p&&p&因为让一个来访者(尤其是成年人),去反思他潜在的、对生活的假设,去反思过往种种心态和做法背后的潜意识动机,是一个面对黑暗、面对丧失的过程。&/p&&p&所以这一阶段,往往也是来访者貌似有些抑郁的阶段。&/p&&p&假如是20、30岁,还有很多的生活机会,可以去改善和选择。那么,接受了过往的糟糕经历,至少还有很多机会去争取。&/p&&p&比如,上面这个女士,如果意识到了自己的“自卑、低自尊感”,也接受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接受了父母无法改变。那么她就可以通过学历提升、掌握理财知识、增加形象方面的魅力等等方式,来调节自己的落差感。所以,在她逐渐意识化内心冲突的过程,也就是恢复理性、根据现有资源可以做出有利于自我提升的选择的过程。在接受了自己的有特定的需要,又能用自己的认知、理性,协助自己在现有环境下去争取,这是来访者突破以往的局限,克服心理障碍的表现。外在看,也就是不断突破舒适区,可以面对更复杂的生活环境,更敢于尝试改变自我的开始。这是我们通常渴望出现的咨询的效果,也是咨询的意义。&/p&&p&而如果面对的是50、60岁,甚至年龄更大的来访者。咨询师的挑战,是不仅协助她接受成长中的局限、接受父母可能带着特定的心理问题、接受时代对于个人的无情摧残,还需要协助来访者面对自己已经蹉跎了大半生时光;接纳自我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接纳自己一生错过了很多机会、做错了很多选择,也接受自己不能像青春期幻想过的,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实现某种生活价值。(再岔开一句,如果咨询师否认人的发展有局限,否认智力、身体条件、家庭角色等客观问题的影响,还鼓励高龄来访者不断精进和寻求改变,只能说明咨询师在“自恋情结”“死亡焦虑”方面,还需要修通,他在用否认来访者发展上的局限,来防御自己内心对人的假设。原理和孩子期待理想化父母类似)。但是没有了梦想,人生依然值得过下去。&/p&&p&在极端情况下,是已经身体垂危的人,接受咨询师的帮助,仅仅是能缓解一些,面对死亡来临的恐惧、接受自己逐渐死去的终极现实。这种基本什么都“做不了”、“改变”不了,仅仅协助来访者去坦然面对和接纳的咨询(专业名词是:临终关怀),我觉得依然是有意义的,是一种有人文关怀、人道主义的工作。&/p&&p&&br&&/p&&p&&br&&/p&&p&&br&&/p&&p&&b&结束阶段:&/b&&/p&&p&&br&&/p&&p&在理想状态下,来访者会和咨询师,会总结咨询的所得所失、回顾咨询以来的点滴变化,然后一起面对分离的过程,最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迅雷私人空间文件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