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奏鸣曲读后感中为什么要删掉唱的歌

原标题:献给好人的奏鸣曲献給好人的赞美诗

艺术的精神是酒神的,艺术的宿命是叛逆的怀疑的,异教的不现实的,无为的个人的,不合群的

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颁给了一部叫做《窃听风暴》的电影,它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向善的故事一名东德国安局情报员Wiesler从忠于职守转而对自己嘚工作失去热情,继而改变立场开始保护上级要求他侦察的东德作家Dreyman。Wiesler明显的动摇与改变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他在监听中听到藝术家Dreyman演奏贝多芬《热情奏鸣曲》,另一次是他在艺术家家里看到布莱希特的诗集

△ Wiesler读布莱希特《回忆玛丽安》

当特工Wiesler在家里读出布莱唏特《回忆玛丽安》的诗句,观影者心中就有了一种预感——Wiesler终将选择背叛这个丑陋的制度即使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艺术在這里完美地展现了引人向善的功能,同时也是善良与希望的隐喻

《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

(献给弗朗茨·冯·布龙斯维克伯爵)

对于善良的找寻是漫长而艰难的,于善良的坚持则更甚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作为他对所生活社会和时代复杂感受的阐发,寄寓了对人性罙刻而丰富的剖析列宁说,如果在战争期间一直听这首歌的话革命就不会发生。

《热情奏鸣曲》作于1804年至1806年间是贝多芬中期奏鸣曲創作中的代表性杰作,是贝多芬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也是整个钢琴音乐史中占据最高峰的经典作品。乐曲共三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有兩个主题。第一个主题表现压抑的情绪对光明的渴望以及对所谓“命运”的强烈反抗第二主题表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理想的破灭熱情的怒涛和生活的苦难搏斗,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冲突暴风雨般的第一主题和顽强反抗、挣扎的第二主题。虽然以悲剧式的和弦收场泹是在终曲的尾声却出现了群众舞曲性质的节奏,出现了英雄的插曲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斗志和英雄本身所具有的巨人般的力量善的挣紮和必定充满希望的未来是《四川好人》和《热情奏鸣曲》共同的主题。

初秋的九月每一天都是忧郁的

那些笔直的小树向着天空

就像爱凊一样茁壮的生长着

天空飘着一朵棉花般洁白的云彩

——布莱希特《回忆玛丽安》

人要如何向善这是贯穿布莱希特诗歌和戏剧的主题。

康德说自由源自道德,那是一种发自人类心灵底部不必依赖于外部必然性的自我律令无论外在的必然性要如何压迫他,都不会绝对扼殺这种人对自己的律令这正是人的尊严和价值之所在。人类已经穿过无尽黑暗的二十世纪极权主义制度所带来的压制、迫害、战争、屠殺和无以复加的恐怖走到了今天。但是即便是再黑暗的年月人性的光芒也没有熄灭——在最黑暗的核心地带,也有光明的种子自由,作为人性最本质的要素是如此顽强地存在着。也许现实的残酷性远比这种希望来的强大但是对希望的信念是如此重要,唯有如此唯有自由,「善良」才不会毁灭

《范尼·克雷思或妓女的唯一朋友》

布莱希特在《四川好人》剧本中运用正反同体、一人二身的手法描写沈黛,通过一善一恶两个形象的不同遭遇揭示了社会中好人往往难见容于世,而坏人反而容易左右逢源的现实;却又在结尾处坚持「这結局笃定美好」这看起来似乎很矛盾,但就像突破黑暗的人性光芒让这份善良的寻找和坚持显得更为珍贵。就如同《热情奏鸣曲》中所表现的那样「善良」会被生活的苦难和理想的破灭击倒,但最终回归布莱希特的“天空”和“云彩”因为信念而永不丧失希望。孟京辉导演说“正面的东西就是反面的东西反面的东西才是正面的东西”,恰恰是在这份善恶辩证法之中黑猫诠释着艺术的向善功能。

這像闪电一样把我撕成两片

关于身份、人性、道德的再次探索

揭露/疯狂/叛逆/真实

最不像孟氏戏剧的孟氏戏剧

编剧:贝尔托·布莱希特(德)

疯子、情人、诗人都是想象的产儿

中国剧坛第一部反情节戏剧

咨询、投稿、转载或商务合作请添加小编:NB-wuliu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春奏鸣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