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得到了想要的,却不像想象 想像中那样开心?

为什么有时候,要允许自己不开心?
&&首推于&4天前
浏览(12)|回应(0)
在我们的后台,有很多关于心情的问题,比如我今天因为某事不开心,请告诉我怎么样才能开心起来?每个人都不愿去面对生活中的那些不如意,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是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以至于一旦心情不好,就觉得这是不可忍受的事情。有的人会想是不是自己有什么问题,是不是内心不够成熟,以至于无力应对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其实,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我们把想象中的生活和真实的生活混淆了。什么是想象中的生活?简单来说,对于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头脑中都会有一个个画面,以及一条条的标准和框架,然后用这个标准和框架去衡量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觉得这些事情应该是这样的或者那样的,当实际发生的不符合自己心中所想时就会失望、沮丧。什么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就是,世界并不会围绕着我们来运转,它不会考虑和估计我们的想法。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让事情变成我们期望中的样子,但是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和尝试,并且需要其它因素的配合才可以做到。所以,现实的生活的逻辑是:你会得到一些东西,但并不是总能得到。它取决于我们有多努力,以及有多幸运。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更多是生活在想象的生活之中的。当我们想要什么的时候,父母就会把这些直接给予我们。比如不开心时,父母会来哄我们,逗我们开心;想要一个玩具了,父母会买来送给我们。这样的经历一方面给我们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另一方面也会给我们一个错觉:只要我想要的,生活就会直接给予我。但是,当我们成年以后,我们会发现生活变的复杂甚至“艰难”起来,自己的意愿并不像原来那样总能实现了,自己的需要也不像以前那样总能得到满足了。原因就是,父母开始从我们的生活中抽离,很多事情需要我们自己亲自去做了。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想要和得到之间,还有一条长长的走廊,这个走廊的名字叫做到。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这种转变,慢慢的去调整自己,以适应现实中的生活。但是也有很多时候,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我们还是会拿想象中的生活样子去要求真实的生活,比如有时候我们会想,生活不应该就是开开心心的吗?其实生活无所谓开心或者不开心,你想要让自己开心一点,就是凭本事去挣。想要在事业上开心,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懂得发挥自己的和弥补自己的短板。想要精神上的开心,就要开阔自己的眼界,探索自己的内心。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去做,去争取才能够获得的。并且,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真实的生活和想象中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它没有那么完美,并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地豆。有时候即使自己很努力,也竭尽了全力,也未必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得不到、无能为力和失去本身就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避免不了,面对这些有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承受。现在我们的社会环境对积极品质的过度关注,导致我们有一种认知上的错觉,好像只有好的才是对的,不好的都是错的,都是不应该的。于是,很多人只能接受自己快乐,假如不快乐的话,就认为这是不应该的。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和挫折,人们只想着赶紧摆脱,摆脱不了的话就会认为自己很失败,觉得自己很糟糕。我们习惯了和自己积极的一面相伴,却忽略了有时候我们也是需要和自己不好的一面相处的。这就需要承受一些东西,我们经常说接纳自我,其实承受就是接纳的一部分。接纳自我就是能欣然接受现实自我的一种态度。这种接纳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能承认和接受自己各方面的积极的和正面的价值,这点比较容易做到。二是允许并接受自己现实的一切,包括自己的各种缺点、做事当中的失误、以及对渴望之物的不可得。自我接纳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因此,所谓接纳自我,就是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要允许自己不开心。这不是什么问题,只是我们需要去经历的一种体验而已。我们可以去努力摆脱这些让我们不开心的东西,但是要给自己时间,假如一时无法摆脱,不要急着否定自己,而是学着与这些痛苦的感觉相处。有时候,在痛苦的背后也蕴藏着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它也是我们了解自己内心的一个重要途径。就像有句话说的,成功积累你的外在,而痛苦丰富你的内心。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点击
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退出以后,该精选社将不会显示在您的首页
您发布的内容超过140字了,试试投稿功能吧
您发布的不能超过500字了!
您发布的内容已经超过500字了,您只能使用投稿功能发布
别忘了点击发布哦!
发布成功!
成功发布到审核区!
你为什么要举报此投稿?
举报说明:(可选)
成为小编才能给社长推荐哦!
我要当小编
举报成功!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您还没有认证为原创作者
若您先提交此文章,稍后认证,我们会将其自动添加到您的原创
先投稿稍后认证为什么得到了想要的,却不像想象中那样开心?
为什么期待什么的时候觉得自己到了那天会很开心 真正那个时候却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开心了?
陈卓,你的观察方式决定了你能得到的答案
@李日天邀请: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我曾经也对这个问题疑惑不解。这个问题解释起来要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而有一些是我能力不够回答的。我仅回答自己能够回答的部分。记得有人曾对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做了一个调查,问他们在获奖后的感受,当然很多人在这一刻是非常幸福的。而一年后,再次访问时,对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幸福指数评估时,发现有些人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生活中最常遇到的是,你期待一件事情,比如取得某个业绩,挣够多少钱,买了房子,娶了某一个美女....但当你真正拥有这些东西时,你会发现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乐。这里面就衍生出两个问题,一,为什么过去的我们认为取得某些东西,或达到某个目标就会快乐?二,为什么现在的我们做到了却并不快乐?[1]———————————————————正常情况下我们会回答第一个问题,但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先回答第二个。即,我们为什么现在并不会快乐。原因通俗的讲——人会适应一切因素。无论是好的,坏的,令你高兴的,痛苦的,甚或是绝望的。当我们真正拥有一个东西,一个耀人的头衔——诺贝尔奖得主,或者一辆名贵跑车、一所豪华的别墅,这些拥有的东西,会在我们拥有之后,产生类似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些“固态的拥有”,让我们以为它们会永远在那儿(当然有时不会),这样我们渐渐适应,也就不会因此变得快乐——试想,哪个现代人还会因为能够在夜里拥有亮如白昼的灯光而整日欣喜?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都一致的指出了这一点——人们会适应那些曾带给他们快乐的东西。而且,从前面的描述中,我们能够显而易见的发现,越是能够加剧我们“固态拥有”这种观念的东西,所带来的快乐越差。比如,房子,车子,名誉头衔。这些心理上的“耐用品”带来的快乐体验往往不持久。相反的,那些心理上的“消耗品”却往往带给人更多快乐,比如,旅游、参加某项活动——这些偏向体验性的东西,会带给人更多快乐。那么为什么人们会产生适应呢?一种从进化角度的思考是,适应让我们能够对新的事物更加敏感,这有利于发现机遇和危险,有利于人的生存。对人类知觉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人总是偏好那些新的信息。而这种对新信息敏感,能够不断调整进化方向——而拥有巨大适应性的大脑,是人类能够从无数种生物种脱颖而出的利器。——————————————————那么回到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认为取得某些东西就会快乐?这要依然要涉及到大脑的奖赏机制的问题——大脑促使人们相信会因为达到某事儿快乐的系统A,与真正能够让人感受到快乐的系统B,并不是一个。这就带来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场景:A系统不断告诉你,你做一件事情会快乐,但你能不能得到快乐,A说的不算。换而言之,A系统给了你一个空头支票,它欺骗了你。[2]我们以为拥有了车子、房子,漂亮的衣服等等会让我们觉得快乐,但不是的。A系统,即多巴胺系统,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欲望,而非快乐。当然,大脑的这种奖惩模式,也具有进化上的优势,有了它保证了你在饥饿时更加积极的采集野果,而不会饿死;更加期待追求异性发生性行为,而不会让人类灭绝。它是一个虚假承诺,但对人类整体却很有用——进化本身并不关系你幸福、快乐与否,因此它独立的建立了另一套欺骗机制。这似乎带我们走向了一个令人迷思的问题——什么是快乐(幸福)呢?首先我们已经知道,快乐绝不是欲望,绝不是你的身体反馈的那种生理上的期待,绝不是你在玩游戏时疯狂的kill、kill,刷网页时的恍惚感,更不是你追求某种金钱收益的欣快感,也不是你以为如同古代权臣登上九五之尊权倾天下的野望。快乐就是快乐本身,它不会以某种要求和目的来胁迫你,那不是快乐,而是多巴胺。快乐是(而且一直是)一种附加品,如果这种附加品本身成了目的,反而会受到减损。——维克多.弗兰克尔所以面对生活中,社会价值观所标准东西,身价百万,或者赢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路,等等。 那不是快乐,那是多巴胺流经神经末梢的冲动和欲望,那不是快乐。当你达到一个目标之后,欲望系统会不断要求你攀上更高的山,它始终胁迫着你向前,一刻也不让你喘息,直到你筋疲力尽。所以,要么你一座一座的翻,在我们称之为“欲望水车”上转啊转,不停的攀登,从一个目标到另一个目标,追求这种欲望的满足;要么彻底跳出这个规则,做长久的计划,脚踏实地的向你所希望的方面努力。为什么做长久的计划不是欲望车轮呢?我们也在追求一个目的呀?是的,但不全是目的。做长期计划所带来的还有一种“踏实感”,它不是被多巴胺刺激而形成的短期的满足欲望的回路。而是真正由自己选择的道路,比如:“获得诺贝尔奖”,可以看作欲望的追求,但是“在自己热爱的专业领域执着探索”,这是长期的计划;“娶一个美女”,这是一种欲望,但“经营一段感情(组建一个家庭)”这是长期目标;“要一辆跑车、一栋别墅、成为百万富翁”这是一种欲望,但“用自己的努力在某个领域做一番事业”却是长期目标。欲望直达彼岸,只想着快点达到目标;而长期的计划却往往意味着一种从心底里的自我认同和付出。一个区别欲望和长期计划最好的地方是,是否愿意长久的自我牺牲.......迎娶一位美女与经营一段爱情,这是两个概念。快乐更像是一个过程,一个状态,而不是目的。现在我们所认为的那些真正能够导致快乐的东西——做长久计划,和家人、朋友的亲密关系,似乎都在昭示这一点。最后,可能要谈谈比较拉仇恨的一点,前面讲到,任何让人产生“固态”拥有的东西,往往会产生边际效用递减。那有没有例外?有。什么?外貌。研究发现,那些拥有良好外貌的人,似乎并不受大脑适应的影响[3]。所以,还是那个经典的问题,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吗?Of course !备注:[1]这里谈的可能与这个问题不太相关,但从某一方面佐证了后面的结论——人们并不能非常明确的意识到时间流逝中的自我。这种关系我们称之为“时间矛盾",即我们现在的决定于未来的决定往往背道而驰,比如今天我们可能贪恋躺在床上的闲暇,而不去洗衣服,而把工作托给明天的自己,以为明天的自己会愿意做,但事实正好相反,明天的我们依然不愿意做。这是俗称的拖延症。但事实上问题不仅仅是自制力的问题。对人做脑扫描时发现,人们谈未来的自己,和谈一个陌生人时的激活是相同的!换而言之,我们推给明天的自己,其实是想推给一个谋生人,但到时候你就知道,是过去的那个你坑了自己。另外,关于现在和未来决策的矛盾时,可能存在一些生理上的原因。一些研究者,他们发现,只有在对今天与将来的奖励作比较时,脑部的边缘系统(应对即可奖品的思维)才会产生运动。相反,无论做出选择的时间是怎样的,侧面的前额叶皮层(大脑更具计算能力的部分在应对所有问题时,都会产生类似的紧张程度)。这也可能是人们乐于屈服于现下决策的生理性的原因。具体可以参见这个文章:Samuel M. McClure,David I. Laibson,George Loewenstein,and Jonathan D.Cohen,“Separate Neural Systems Value Immediate and Delayed Monetary Rewards,” Science 306():421-423.[2]A系统是人的多巴胺系统,负责欺骗你按照大脑的期待的模式行为。2001年,斯坦福神经科学家Brian Knutson发表了一份具有决定意义的实验报告,证明了多巴胺会促使人们期待得到奖励,但不能感觉到奖励时的快乐。可能你看完会觉得大脑有些分裂,难道大脑不是“你”?根据目前的一些证据表明,意识——也就是“你”——远不是大脑的全部。另,这是偏神经方面的内容,我了解的并不多。[3]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是一种人们思维天生的“缺陷”。另外一种解释是,良好的外貌可能在面对他人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不断提醒人们他们“拥有”这些东西,让他们不能产生适应而遗忘掉。为什么期待的事情真的发生时,自己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 - 知乎5027被浏览162372分享邀请回答1.8K10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0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7 个回答被折叠()你总是追求真相,难道你想知道的东西真的能让你快乐吗?你觉得真相是对的但你听到真相后是开心的吗?别把所有东西想的那么好,其实你什么都不是,只不够觉得自己可以,其实你只是个孩子,你什么都不了解那就不要了解,开心的像个废物也好辣鸡也好自己开心就好
喜欢就猛击分享!
个性网内容精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像还是想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