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实质是什么?

我想反驳一下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理? - 知乎13被浏览678分享邀请回答1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当前位置: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请你利用这个..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请你利用这个定律判断: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Na2CO3+HCl=______+NaCl.反应式中应填的物质是(  )A.H2OB.CO2C.H2CO3D.NaHCO3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吉林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由题干中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前有2个钠原子、1碳原子、3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反应后生成的1个氯化钠分子中只含有1个钠原子和1个氯原子,则空格中物质的一个分子就必须含有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请你利用这个..”主要考查你对&&质量守恒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对概念的理解: (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对概念的理解: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能用于物理变化例如,将2g水加热变成2g水蒸气,这一变化前后质量虽然相等,但这是物理变化,不能说它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对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气体的反应来说,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守恒,但是其体积却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第一个“质量”二字,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是所有反应物质量的任意简单相加。例如,2g氢气与8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并非生成10g水,而是1g氢气与8g氧气参加反应,生成9g水 ④很多化学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因此“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包括了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的物质,不能把生成的特别是逸散到空气中的气态物质计算在“总质量”之外而误认为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1)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 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2)质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例如,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从微观角度看: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质量守恒定律的延伸和拓展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如从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能得出的信息:①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或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或氢气、氧气是单质,水是化合物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⑤在化学反应,氧元素的种类不变。⑥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⑦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1. 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RobertBoyle, )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2.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锻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总质量,在锻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3.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 后来.人们用先进的测址仪器做了大量精度极高的实验,确认拉瓦易的结论是正确的。从此,质量守恒定律被人们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问题 ①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生成新物质,不能产生新元素(揭示伪科学的谎言问题)。 ②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 (2)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时首先要遵循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量等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其次各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3)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理解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可通过计算确定具体的元素质量。 (4)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比较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的多少,找出原子个数的差异。但不能忘记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5)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或相对原子质量)时,首先寻找两种已知质量的物质,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成正比即可计算得出。注意观察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6)确定化学反应的类型判定反应的类型,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质量(从数值上看,反应物质量减少,生成物质最增加)。如果是微观示意图,要对比观察减少的粒子和增加的粒子的种类和数目再进行判断。(7)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方程式的对与否关键是看等号两边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同时注意化学式书写是否有误。
发现相似题
与“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请你利用这个..”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57357230680144307164461175113224990&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知识点 &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实验前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的是&(填序号),理由是 &.(2)从微观角度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其中A、B、C、D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ABCD微观示意图反应前质量/g10020xy反应后质量/g(Ⅰ)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是 &.(Ⅱ)B的化学式为 &.(Ⅲ)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Ⅳ)表中x的值是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北京市丰台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实验前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的是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2)从微观角度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一...”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三个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的来完成解答;(2)Ⅰ、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Ⅱ、根据题中的图例进行判断该物质的化学式;Ⅲ、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来书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计算出反应中B、C的质量比值即可;Ⅳ、根据Ⅲ中计算的质量比结合B的质量变化进行解答即可.(1)分析三个实验可以知道,反应A中是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B是在敞口的容器中反应且生成了气体,而C虽然是敞口的容器中反应但是没有生成气体,所以可以判断反应前后B实验实验前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2)Ⅰ、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知道,在反应的过程中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而得到新的分子,所以该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Ⅱ、根据题中的图例可以知道B物质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所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NO;Ⅲ、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知道,反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所以B为生成物,而反应前后A物质的质量减少了,所以A为反应物,结合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反应物为A和D,而生成物为B和C,其中A为NH3,B为NO,C为H2O,D为H2,所以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120&&108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的比,所以可以知道B和C的质量比为:120:108=10:9;&&&&&&&&&&&&&&&&&&&&&&&&&Ⅳ、根据Ⅲ的解答可以知道,反应中生成B的质量为:140g-20g=120g,而B:C=10:9,所以可以判断反应中生成C的质量为108g,即126-x=108,所以x=18.故答案为:(1)B;装置为密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导致左盘中容器内的物质总质量减少;(2)Ⅰ、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Ⅱ、N0;Ⅲ、10:9;Ⅳ、18.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实验前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的是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2)从微观角度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质量守恒...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实验前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的是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2)从微观角度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一...”主要考察你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来说,该定律成立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三不变”.该定律的含义是:“宏观上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各元素质量’和微观上的‘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六不变”.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1.解释一些实验事实,例如,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细铁丝的质量大了.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所以,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原来细铁丝的质量大了”.2.推测一些物质的元素组成,例如,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以表示为“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以下有关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推断正确的是(  )A.只含碳元素 B.只含碳元素和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物所含的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来自于有机物,至于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于氧气,也可能部分来自于氧气,另一部分则来自于有机物;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3.推断一些物质的化学式,例如,一氧化氮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又发现生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这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热点.工业上制取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4X+5O2=4NO+6H2O,则X的化学式为NH3.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可知,X中应该含有氮元素和氢元素,其化学式中应该含有氮原子和氢原子,并且其原子个数分别是1和3;所以,答案应该是“NH3”.4.计算有关物质的质量,例如,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使它们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B的质量是5g.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知,反应物B的质量等于生成物C与反应物A的质量之差(即15g-10g).【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判断对错和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成立的原因、含义和4个方面应用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要抓住概念中的“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这样四个关键词.由此可知:(1)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2)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是使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即化学变化),而对物理变化无效;(3)质量守恒定律是指质量守恒,而非体积守恒等;(4)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而非某物质的质量.2.对于定律成立的原因,可以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来推断(即“三不变”造成的).3.对于定律的应用,一定要抓住它的含义(即“六不变”),细心地进行套用.
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实验前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的是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2)从微观角度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一...”相似的题目:
[2014o宜昌o中考]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
[2012o临沂o中考]在做“白磷在盛有空气的锥形瓶中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在锥形瓶里预先加少量的细沙.这样做的目的是(  )防止瓶塞弹出,造成实验失败防止锥形瓶底部炸裂使白磷充分燃烧增加锥形瓶质量
[2011o佛山o中考]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右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2)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3)反思:白磷燃烧&&&&质量守恒定律.防止瓶塞弹出;装置漏气;遵守防止锥形瓶底部爆裂;装置漏气;不遵守防止瓶塞弹出;锥形瓶未冷却;不遵守防止锥形瓶底部爆裂;锥形瓶未冷却;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精美的雕花玻璃可以通过氢氟酸(HF)对玻璃的腐蚀作用制成.氢氟酸与玻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4K2FeO4&&△&&&aR+4K2O+3O2↑,则a、R分别是(  )
3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两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所作的奠基性贡献.G蛋白偶联受体在新型药物开发应用广泛,它是由上千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而形成的一类细胞膜蛋白质.你认为G蛋白偶联受体中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粉,发生的反应为:3Fe+4H2O&高温&&X+4H2,则X为(  )
2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实验前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的是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2)从微观角度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其中A、B、C、D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ABCD微观示意图反应前质量/g10020xy反应后质量/g(Ⅰ)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是____.(Ⅱ)B的化学式为____.(Ⅲ)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____.(Ⅳ)表中x的值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实验前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的是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2)从微观角度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其中A、B、C、D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ABCD微观示意图反应前质量/g10020xy反应后质量/g(Ⅰ)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是____.(Ⅱ)B的化学式为____.(Ⅲ)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____.(Ⅳ)表中x的值是____.”相似的习题。【图文】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大小:1.8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2)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①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②根据示意图说明: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3)如图的甲、乙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从分液漏斗中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精确称量发现:两个实验反应后质量均与反应前数值不相等.①两个反应(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②请分别解释两个装置中气球胀大的原因.
分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改变.(2)水通电时,能够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3)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解答:解:(1)从微观角度分析,水受热蒸发、电解水两个变化中,最本质的区别是水受热时,水分子没有改变,电解水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故填:水受热时,水分子没有改变,电解水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2)①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填:2H2O2H2↑+O2↑.②由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总个数不变.故填: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总个数不变.(3)①甲、乙两个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填:遵守.②两个装置中气球胀大的原因是:甲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烧瓶中的压强增大,一部分气体进入气球,气球胀大;乙中,澄清的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使烧瓶中的压强减小,外面的空气进入气球,气球胀大.故填:甲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烧瓶中的压强增大,一部分气体进入气球,气球胀大;乙中,澄清的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使烧瓶中的压强减小,外面的空气进入气球,气球胀大.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宏观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质量之和;微观上,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总个数不变.
科目:初中化学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①1个B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②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3.③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D(填图中字母).④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27(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科目:初中化学
(2008?西城区二模)“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粒子重新组合的过程”等都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观点.依据给定元素的化合价,从、、、、、、七种元素中任选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式表示:单质C;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SO3;可融化积雪的盐NaCl(或CaCl2);最常用的灭火剂H2O.(2)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改良酸性土壤、治疗胃酸过多等.如图是小明同学绘制出的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1)在氯化氢、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HCl.(2)右图为乙醇分子的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填字母序号)A.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乙醇中含两个碳原子C.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6:1(3)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甲图中x的数值是20,y的数值是2,由此推测钙元素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填“得电子”或“失电子).
科目:初中化学
化学变化是化学学科最具特色的内容。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认识化学变化的一个基本规律。 (1)从微观角度分析,下面两个变化最本质的区别是&&&&& 。 &&&&&&&
(2)下面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 ①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 ② 根据示意图说明: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 (3)如右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从分液漏斗中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精确称量发现:两个实验反应后质量均与反应前数值不相等。 ① 两个反应&&&&&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
甲&&&&&&&& 乙
量守恒定律。 ③&&&& &请分别解释两个装置中气球胀大的原因&&&&& 。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变化的实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