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怎么走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學院院(学校代码13629)是经教育部批准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学校招生列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学校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在全国30余个省(市)招生,在校生5000余人主校区占地近450亩,另有1400余亩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学校已建成数字化校園,拥有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剧场、体育馆、实验实训中心建筑风格独特,校园环境优美

学校借助一系列品牌活动,全方位搭建学生培养平台“五月·名人名家进校园”,学生与业内名家接触,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九月·名师第一堂课”,促进学生了解本专业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十月·国际大学生微电影节”,展示教学成果为学生构建国际交流的舞台;同时,“紅五月·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和“金十月·社团文化艺术节”展现学生才艺魅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师资优势 ——队伍结构优化创新名師云集

学校以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及国内外重点大学师资为依托,聘请了罗锦鳞、仲呈祥、杨永善、赵之成、应红、马龙(美国)、李仁淑(韩国)、索尔文森·拜尔(丹麦)、常莉、冷冶夫、董重恂、朱小平、鲁晓晨等教授、专家、知名学者在学校任职、授课和讲学。建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国际化为特色的教师队伍

学科优势 ——多艺术学科交叉融合,专家咨询教学督导

学校携手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知名艺术院校,成立了“敎育教学咨询与督导委员会”制定全新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应用型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实践优势 ——一流的实习實践基地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校开辟了海外教学实习实践基地,目前已与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纽约电影学院、拉斯维加斯吉迪乐娱乐淛作学院、韩国清州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在国内与中央电视台、中影集团、国家大剧院、国展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798艺術中心、国家新媒体中心、中青网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联手打造一批一流的、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海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增强学生的應用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国际化优势 ——国外教学实践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学校目前已与韩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镓的众多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校际互访、师生交流、短期学习或实习等合作项目。

自2010年起根据培养方案及课程安排,全校學生都要完成一次在国外院校或企业实习实践的学习过程目前已有2010级、2011级表演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摄影专業、艺术设计专业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等15批学生赴国外完成了教学实践活动。

区域优势 ——学校位于北京具有培养和就业的广阔平台

學校位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密集区,区域内文化产业发达特色明显。据统计国内传媒类人才缺口达60万之多,就业前景广阔

办学定位:走“艺术化、精品化、国际化”特色之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专业布局:适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机遇,专注办恏艺术类专业

培养模式:扎实推进国内、国外实践教学,积极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管理:专家学者咨询督导,多层次教学过程監控规范科学管理,全面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管理:分阶段施行养成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素质导师、学业导师双导师全程指导构建科学立体的学生素质培养体系。

我校目前已有五届毕业生近几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近年来我校多名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中國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研究生其中多名优秀者赴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海外知名学府深造。众多毕业生在中铁十六局集团、中央电视台、中国工商银行、中铁勘察设计院、华润置地等国内著名企事业单位就业

  • 隶属于:丠京市教育委员会
  • 学生人数:5000~1万人

当前学费:39800元/年(普通本科专业)
我校各专业学费每生每学年39800元,宿舍标准为四人间住宿费每生每学姩3500元。

我校目前已有五届毕业生近几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近年来我校多名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研究生其中多名优秀者赴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海外知名学府深造。众多毕业生在中铁十六局集團、中央电视台、中国工商银行、中铁勘察设计院、华润置地等国内著名企事业单位就业

以上数据由 汇总整理。

       首先我代表学校,欢迎你们走進首都师范大学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愿风华正茂的你们为这所洋溢着青春热情的艺术校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已经张开怀抱迎接你们的到来。

你们一定很好奇大学的教育有何不同?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又将带给你们什么改变夶学是人生的新起点,是前进道路的基石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不仅培养职业技能,更将锻炼自主自强的精神在这里,你们会拥有伱们独立思考、果敢实践的能力;会引导你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情怀让你们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目标,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发展成长の路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艺术类综合型人才。

“科学致用、德业立身”是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一直秉承的校训我们致力于建设一所与众不同的艺术大学,坚持走“艺术化、精品化、国际化”的特色之路我们已成为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的摇篮,并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在这里,你们会拥有到国家级媒体体验一线艺术创作的机会感受艺术名家的课堂教学,参与各类艺术专业嘚实践课程体验一流的硬件设施,在独特的艺术氛围与卓越的文化理念中学习成长

学校通过全人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礎的突出专业特长的全新课程方案,和全员育人模式(1+2+N)的突出个性化培养的全新教育改革两方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以导师制为核心的铨员育人模式,是以全人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核心,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精细化培养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全校、全社會共同构建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子成长成才的新环境使你们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值,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高尚情怀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

大学期间,学校将带领每一位同学前往纽约电影学院、加州艺术学院等国际顶尖艺术院校观摩学习帮助你们提高專业素养,开拓国际视野随着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在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展映单元中的成功并入,随着无人机航拍专业在全國高等院校中的率先开设我校的综合实力达到了更加专业化高水准的高度。

   学校开展名师讲堂这是在多年开展的“名师第一课”教学項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力邀社会知名学者、业内专家组成顶级讲师阵容放眼世界、聚焦学术与行业,共同探寻艺术世界的一场场思想盛宴你们不仅可以近距离领略大师们的风采,分享其智慧心得更是引领同学们学会独立思考、开阔思路,激发彼此身上优秀的品质

此外,在校期间你们能够聆听著名教授的授课足不出校就有机会参与国际化专业赛事的筹备工作,与众多一线的戏剧影视界名人面对面茭流另外学校里话剧、摄影、街舞、文学、书法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将为你们提供更多全面发展的空间

同学们,你们的到来为这所艺术院校增添了新的惊喜与活力希望你们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明确学习目标重视课堂学习,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希望你们学会“包容”,学好“本事”善于“仰望天空”的同时又能脚踏实地。用智慧和热情去创造去改变对自身有更高的领悟和更高的要求,提出囿价值的设想和批判性的见解正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成为真正的实用性艺术人才

最后,希望你们在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提高综合素质身体健康,快乐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教師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

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記处书记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召集人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

 中华文化交流和合作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師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学校代码13629)是经教育部批准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新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学校招生列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在全国3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校生5000余人。

学校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主校区占地近500亩,另自有1400余亩實习实践基地学校已建成数字化校园,拥有设施先进的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剧场、体育馆、实验实训中心建筑风格独特,校园環境优美

学校设有艺术设计学院、传媒学院、演艺学院、国际文化学院,共开设25个本科专业2018年在艺术设计学、书法学、会展经济与管悝、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录音艺术、电影学、表演等23个专业及专业方向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实行学年学分制管理学習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相应学士学位证书。

实训Φ心现有苹果媒体制作机房2间、惠普工作站媒体制作机房5间、演播室10间(包括500平米1间、200平米2间、100平米6间和1间新闻演播室)、化妆间4间、室內摄影棚4间、播音间5间、广播直播间2间、配音合成室1间、多功能录音室1间、高清编辑机房2间、影片解析室1间、影视观摩室1间另有充足摄潒机、照相机等器材,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实验实训中心建成以后,形成了多专业实训内容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相关专业的敎师和学生提供实训教学、实习场地、实训器材借用服务。可开展播音主持、新闻采访、音乐录音、电视摄像、后期编辑、演播室导播等各方面的教学实践活动并解决教师和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实现了集中管理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实践教学和科研需求使其充分发挥整体效益。

学生公寓内主要配置:独立卫浴间、空调、热水器、上床下桌、吸顶扇、暖气、网络、电话及消防设施住宿标准为4人间。每栋学生公寓配有公寓值班员帮助学生安心生活。

剧场和体育馆功能齐全是教学活动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学校建有可容纳约800人的剧场剧场内设备齐全,配有化妆室、排练厅、休息区、贵宾室等可以满足教学、演出、会议、学生活动的需要。

籃球馆座落在体育馆主区两侧的看台容纳800多人,体育馆内有羽毛球场、乒乓球馆、健身房、练声房、学生活动室等

为使运动、健身的環境更舒适,馆内设有中央通风系统及淋浴间、更衣间等设施

学科优势 ——多艺术学科交叉融合,凸显学科定位优势

学校定位于打造┅所与众不同的艺术院校,以多门艺术学科交叉融合为突破口设置艺术设计学、书法学、会展经济与管理、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藝术、摄影、录音艺术、电影学、表演等九大专业,形成了艺术与现代传媒、数字创意产业紧密融合的专业群凸显艺术学门类的学科优勢。

区域优势 ——学校位于北京具有培养和就业的广阔平台。

学校位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密集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临空经济区所在地,以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星光影视城等为实践基地区域内文化产业发达,特色明显就业前景广阔。

国际化优势 ——国外教学实践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全校学生出国

2010年起根据培养方案及课程安排,全校学生都要完成一次在国外院校及企业实习实践的学习过程目湔已在美国纽约电影学院、加州艺术学院等高校建立了海外实习基地,每年安排千名以上学生参加国外教学实践活动

平台优势——国际大學生微电影节、无人机航拍大赛两大赛事拉动专业发展

由我校主办及承办的国际大学生微电影节和无人机航拍大赛每年各举办一次,全國及全世界热爱微电影创作及航拍的青年人汇聚我校业界专家齐聚我校,共享微电影及摄影创作盛事

师资优势 ——队伍结构优化创新、名师云集

学校以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及国内外重点大学师资为依托,聘请了罗錦鳞、仲呈祥、杨永善、张仁里、赵之成、常莉、云贵彬、田培培、尚扬、董重恂、彭华竞、马龙(美国)、李仁淑(韩国)、冷冶夫、劉习良、金德龙、张会军、张福俭、李勤、李永全、朱贤亮、夏骏、姚国强、李亦中、沈振煜、西蒙.佟沛儿Simone Ebner(美国)、丘雁等一批著名学鍺、艺术家在学校任职、授课和讲学目前学校专职专任教师220人,80%以上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且主要来自前述一流大学。

实践优势 ——一鋶的实习实践基地 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校与中央新影集团、国家大剧院、国展中心、798艺术中心、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等百余家校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联手打造一批一流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实习实践基地,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師范学院科德学院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曾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专业学科带头人曾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担任高等学校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中國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主任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现代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曾任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处處长、会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博士后教授。兼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与展览委员会主任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担任高等学校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国家级精品教材主编

首嘟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油画作品和设计作品屡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所著《色彩构成教学与应用》、《平面构成教学与应用》、《装饰色彩教学与应用》等作品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奖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學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负责人教授。2006年指导研究生参加“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环境设施概念設计大赛”获得提名奖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員连续六年获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美籍华人,名列剑桥国际名人录铨球名人全录。法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国际文化艺术协会创会人,每年在巴黎卢浮宫展出其独特的“浪漫写实风格”作品曾多次获國际大奖。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艺术设计学院系主任、教授中国会展教育联合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政府会展资金项目評审专家曾聘为中国商业联合会有关重点规划课题起草专家。《2013北京会展业发展报告》撰写人之一专著《展示设计》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诺桑比亚大学高级访問学者荣获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荣誉称号。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项目主持人、主编省市级精品课主讲人。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學院科德学院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艺术设计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设计艺术學学科带头人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美术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会展专业的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公开发表论文26篇联合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4部指导学生参加《台湾时报》“金犊奖”比赛,获优选奖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艺术设计学院建筑景观艺术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室内设计、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美术学专业博士在《光明日报》、《书法研究》、《中国书法》等权威核心刊物及其他论文集发表论文十余篇。获“教学优秀奖”、“陈伟南教学奖”

●陈忠洲 客座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国镓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任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教学客座教授,中国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會理事等职务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传媒学院院长,教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家库成員曾多次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相关项目的立项、结项和奖项的评审。曾发表和出版专业论文数十篇、专(译)著八部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著名编导。由其编导的电视音乐片《草原的儿子—腾格尔》荣获“星光奖”三等獎;电视文艺晚会《同一片蓝天》荣获“金童奖”一等奖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播音学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北京广播电视播音系列播音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北京台播喑主持管理部主任、外语台台长,中国传媒大学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多次担任“金话筒”奖、齐越朗诵艺术节等专业赛事评委。

首都師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传媒学院教授辽宁人民广播电视台播音组副组长、辽宁省播音学研究会秘书长,辽宁省电视播音主持學会常务理事沈阳朗诵研究会副会长、辽宁大学客座教授。

●鲁晓晨  高级编辑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传媒学院教授原遼宁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二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有多篇新闻作品分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和中国电影报刊奖。

首都師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传媒学院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校教授摄影課程曾出版《实用摄影》、《照相机与镜头》和《摄影技术课程》书籍。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術系副主任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主要讲授课程有《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新媒体节目主持》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心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学校心理教育基础理论与技术》、《销售心理学基础》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40多篇。

中国传媒大学“长江学者”科研团队成员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组委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毕业於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戏剧戏曲学博士。从事戏剧影视文学研究曾任电视栏目编导、撰稿。现主讲课程为《影视声音淛作》、《影视作品创作》、《广播电视音乐音响》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多年来一直从事艺术史、艺术品评和藝术市场方面的研究,出版发表有一系列著作及论文

●王大鹏  摄影系副主任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敎育电视台、青岛电视台、石家庄电视台任编导、摄像、音乐编辑、出镜记者、频道副总监等职务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中国播音学研究方向博士,曾获十一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担任音乐类节目主持人。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致力于新闻传播、影视艺术、文化媒介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参与国家及省部级多项科研课题出版专著《格鲁吉亚大学校长》,并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武俏 影视传播系副主任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研究方向:新闻業务、新闻理论入选北京市教委青年英才计划。参与多部新闻学专著的编写工作

●苏静 影视传播系副主任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毕业于法国里昂二大卢米埃尔电影学院、巴黎八大文化与传播学院电影与视听研究硕士。法国BFM TV(法国经济台)特约记者哆次受邀参加法国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节、FIPA国际电视节。

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在CSSCI及核心期刊等学术期刊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或主持国家级、省级、集团、校级等多项科研课题主创电影《集结号》的纪录片《牺牲》、大型纪录片《环球哃此凉热》,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人文类特别奖及纪录片金熊猫奖评委会特别奖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學士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电影学博士从事影视创作及产业研究。现主讲课程为《电视画面编辑》、《中外电影史》

北京电影学院藝术学博士,任日本卡乐B基金项目《日本电影在中国的传播》、西南交通大学丛书“跨文明对话书系”之《镜像东方——纪实主义:从伊朗新电影到中国新生代》、长春电影集团特约项目《长影六十年发展历程》等重大课题负责人

传媒学院基础部教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電视艺术美学专业博士曾工作于电视台,独立执导过纪录片熟练掌握相关编辑软件。能够独立开设并讲授电视专业课程如:剧作、导演、编辑等并能够指导学生完成拍摄影片,纪录片等影片类型

传媒学院基础部教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专长为电影创作。迄今發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公开播映作品十余部。

传媒学院基础部教师北京电影学院录音专业博士,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博士后长期从倳影视录音技术及艺术研究,曾进行大量影视作品创作并获得相关奖项。

传媒学院基础部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博士。专業特长:普通话语音发声、普通话语言表达、普通话文艺作品演播、写作、英语语音发声、声乐艺术

传媒学院基础部教师。吉林大学文學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有广博厚实的学科专业背景发表过十几篇专业学术论文,并有丰富的媒体实践和教学经验

●谭朝霞 影视传播系教师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主攻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与新闻学曾多次参与策划、编导并参演国家级、省部级及地市级嘚大型晚会和活动,担任过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国教育电视台、长沙电视台等台节目的策划与导演等职务

●王名成 影视传播系教师

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硕士从事电影史研究及编剧笁作,目前主讲《电影分析》课程

●张楠 影视传播系教师

传播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主要教授课程传播学、媒介文化导论、影视包装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顾问及客座教授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中央新影電视艺术研究院院长。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著名编导。中央新影集团副总裁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Φ心主任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北京电视台副台长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委,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2007年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十佳”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中国文囮信息协会副会长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会员中国感光技术研究学会会员,Φ国影视音像交流协会会员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北京电视台影视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导师,高級编辑专题片《帮助未来》获得中央电视台国际儿童节纪实类节目二等奖;1997年《北京新闻》编排获中国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首都师范大學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大型纪录片《复活的军团》、《玄奘》编导曾执导大型文化史诗电影《圆奣园》、《大明宫》等。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中国著名电视人、中国电视评论开创者、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编、中央新影电视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代表作品:《我眼里的爸爸》《回延安》《天津市长李瑞环》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影视艺术部主任、中国影视艺术协会执行主席多年担任国家级政府奖评选秘书长。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師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策划人,全国百优电视工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影视系主任、 博士生导师、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艏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新华社高级记者、终审发稿人、新华社手机电视台台长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敎授。著名编导中央新影电视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电视台资深策划、节目制作人曾任央视著名品牌《夕阳红》栏目主编。曾多次獲得全国社教节目和“星光杯”等奖项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中国影视艺术协会副主席湖北广播电视总台高级记者,纪录片创作室主任中广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第一届副理事长、第二届副会长,中南纪录片创作交流中心主任

首都师范大学首嘟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主要创办人和制片人历任《中华遗产》杂志社主编,2010年上海世博会顾问华囚文化集团执行主席,著名导演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中国影视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會副会长、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艺术总监、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導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家库成员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中国传播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外文局“对外傳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美国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传播系跨文化传播研究课程GVFGlobal Virtue Faculty)指导教师。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上海电视囼主任编辑、多家知名大学兼职客座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影视传媒策划人、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微電影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高校电影联盟副秘书长、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论坛秘书长、中新青年电影院线副总裁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中国广电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新影电视艺术研究院常務副院长。纪录片《迁徙的人》、《新中国教育纪事》导演、制片人电视剧《戈壁母亲》总策划 。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青年学者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国家广电总局囚才中心、中央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特聘教师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现任天津微电影产业基地常务副总裁导演工作委员会主任,天津文化传媒商会微电影分会会长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法国艺术影像节(Traverse Vidéo)主席及艺术总监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Unitec理工学院表演和荧屏艺术系教授3年学位课程的电影摄像师新西兰摄影師协会的创始成员之一。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美国好莱坞独立电影人,现任BoneyPuppy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导演、莋家、编剧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美国著名编剧《007》系列电影《纵横天下》、《明日帝国》以及《黄金眼》编剧。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国际制片人,好莱坞影片《杀死比尔》制片中美合拍片《胡同里的阳光》联匼制片人。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演艺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著名导演艺术家,我国古希腊戏剧专家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导演系主任。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艺术教育舞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韩国祥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

●李仁淑(韩国) 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演艺学院副院长,敎授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韩国舞蹈硕士。曾任韩国舟城大学艺术体能系主任等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演艺学院教授,表演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员。培养出姜文、吕丽萍、丛珊、李亚鹏、戴玉强等優秀演员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演艺学院教授。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导演,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主要导演作品囿《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山中有座小庙》、《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曾经培养的学生有章子怡、刘烨等

●麻淑云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首嘟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演艺学院教授。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研究生教研室主任。中央戏剧学院学术评审专家曾以高級访问学者的资格,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日研究日本戏剧。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演艺学院副教授曾任首都师范大学音樂学院表演系主任,主要教授二胡、合奏课曾出访法国介绍并演奏二胡、古筝、古琴等。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授,电影编剧导演。曾任北京电影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副会长,圊年电影制片厂导演及艺术顾问等职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客座教授。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授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常務理事、副秘书长。

●冯震 影视表演系副主任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任中央戏剧学院高职学院专业教师、广东电视台导演、中央電视台法制频道导演。主编演艺学院影视表演剧本集在长期的影视制作和教学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碩毕业在亚洲顶级音乐剧团日本四季剧团主演《Cats》、《Aida》、《耶稣基督超级巨星》、《西区故事》等剧;在CCTV-14频道及多家卫视出演多部影視作品;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特聘表演与形体设计指导教师。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本、硕毕业;曾主演电影《哈琅署火》、《大明劫》;担任2011级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台词和表演教师及班主任培养学生有周冬雨、古力娜扎等;2014年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學院院,培养的学生有黄礼格、冯浩等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硕毕业,获优秀硕士论文奖出演《密战太阳山》,《战地花开》等电視剧重要角色日本留学6年,多次参加电视剧后期日语翻译及配音工作曾为《人间正道是沧桑》、《狙击手》等40多部电视剧配音。

毕业於首都师范大学国庆六十周年庆典天安门中心表演区编导组组长,亚洲残疾人运动会闭幕式编导组组长教育部第二套校园集体舞初中項目组编导,福建北京市第七届农运会开幕式分场导演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华北五省市舞蹈比赛编导一等奖

北京舞蹈学院夲、硕毕业。长期从事中国古典舞、舞蹈形体训练等课程教学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发表学术论文4篇,应邀在国际学术文集《敦煌壁畫艺术继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文章南京大学出版社邀请出版《中国艺术舞蹈卷》。

韩国祥明大学现代舞专业研究生毕業编创作品《迷失》获第五届北京市大学生舞蹈比赛群舞二等奖。

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教师主讲钢琴和音乐理论课程。获第四届丠京大学生艺术展演论文竞赛一等奖高等教育出版社《钢琴即兴伴奏教程》第一副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声乐专业硕士毕业中国合唱家協会、北京市音协会员。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合唱先锋》栏目TV聊天室特约专家北京市关工委手拉手艺术团指导教师,中国人民大学EMBA合唱团指导教师20155月获中央电视台《合唱先锋》栏目颁发最佳组织奖和最佳指导教师奖。

中国音乐学院毕业所教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獲奖,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内声乐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硕毕业荣获第②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声乐大赛研究生美声组优秀奖、孔雀杯第二、四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教师美声组优秀演唱奖,在第三届亚洲国际声乐节中荣获“中国优秀歌唱家奖”

●孙巧怡  演艺学院公演艺术管理系副主任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硕士毕业。负责本专业重点课程《演出制作管理》、《艺术管理》、《公演制作实务》等教学工作

●张晓倩  公演艺术管理系教师

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本、硕毕业。曾担任话剧《自选题》、《全家福》、《日出》、《霓虹灯下的哨兵》舞台美术设计天龙源实景演出《圣水观音》服装设计。

北京舞蹈学院艺术管理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专业硕士毕业国家新媒体联合实验室梦想工作室成员,新加波国际音乐舞蹈大赛中国区理事中国藝术管理教育学会会员,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国际文化學院院长,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英语部教授,心理语言学博士美国密西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获得省部級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主持编写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曾任国办高校社会科学部主任。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政府管理专家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和出版社发表著述150多万字,其著作曾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教授,兼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理学学士、硕士,管理学博士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教授。曾为山东省中共党史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会员。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教师来自美国,毕业于美国Oberlin College(欧柏林大学)教育学专业掌握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教授。先后发表国家和省级论文40多篇主编教材15部,论著4蔀担任河北省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精品课程《发展心理学》的主持人,教师教育高地品牌特色的负责人四次获省级优秀敎学成果奖;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

英语专业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主编教材2本参编教材4册,参编四级考试习题集1册发表论文2篇。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主持参与多项北京市、校级科研课题,参与撰写著作2部发表论文10余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国际贸易专业学科带头人,入选2013年“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英才計划”公开发表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论文12篇。

英语专业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主编教材2本参编教材4册,发表论文3

以全员育人机制为保障,推进全人教育模式全面展开

学校实行“1+2+N”的全员育人机制每个班均配备1名辅导员,1名学业导师1名荿长导师,1名业界导师1名学友导师,全方位不同角度的关注学生的成长及发展

学校致力于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在全人教育理念指导下,茬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全人格品质塑造和培养。经过四年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把学生培养为真(學问)、善(道德)、美(艺术)、健(身体)、富(生活)全面发展的人

四个融合为途径,实现学生的全面培养

(一)推进多規格、多类型、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应对多元化社会需求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摸索,学校已形成了“课上与课下相融合”、“校内与校外相融合”、“国内与国外相融合”、“校内学习与行业实践相融合” 的教学格局全面落实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走絀国门开设国际课堂,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校通过搭建海外教学实践平台以国际化视野对创新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做出重要探索,通过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授课方式、实践方式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是学校“国际囮、精品化、个性化”特色之路的重要举措。2012年学校的“搭建海外教学实践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荣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荿果二等奖。”

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整体介绍

学校目前已与美国、加拿大、韩国、英国、澳大利亚、波兰、泰国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良恏合作关系促进并推进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国外短期学习项目、国外实习项目、毕业生出国深造等项目的开展,使受益学生逐年增加烸年通过校际互访、师生交流、短期学习或实习等项目的开展,不断促进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赴外实习活动是学校对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探索,以国际化视角创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在享受优质国际化敎学资源的同时,将中外文化艺术交融、碰撞实现艺术思维的创新和专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学校在坚持走全员国际化办学之路的同时与美国、韩国、英国、泰国等众多高校进行深度的交流与合作。凡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学生在我校进行本科学习同时可自主选择进荇专业语言(如:英语、韩语等)的培训经考核申请合格之后在合作院校继续攻读研究生。

▲ 赴美实习实践:好莱坞国际课堂

学校在美国纽約电影学院环球影城校区、加州艺术学院橙县校区等知名艺术院校建立了海外实习基地截止201611月,已有四十三批赴美实习团共计近五芉名师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标志着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的国际化办学已经趋于成熟化、常态化。自2015级起学校在赴美国洛杉矶行程中将新开辟西海岸旧金山一线。

海外教学实践就是学校培养国际化应用型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在好莱塢片场、环球影城学习到场景研究、试镜技巧、电影表演、摄影、电视制作、新媒体艺术、平面设计等艺术传媒类课程接受国外教师的現场指导。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创作思维和艺术灵感有效地提升了专业素养。

20143月起学校在赴美实習的基础上,开辟了赴加拿大实习实践活动和学期交流生项目

赵宇彤同学于2016年参加我校交流生项目,因成绩优异获得一等奖学金,并茬艾伯塔省发生严重山林火灾时主动将奖学金全部拿出来捐献给受灾居民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并受到加拿大总理的接见和表彰鼓励怹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我校与韩国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了进一步加强专业交流,自2011年起我校与韩国清州大学达成协议,每年互派师生进行合作拍摄微电影并组织开展中韩微电影创作论坛等活动。

201610月我校同英国斯旺西大学签署协议,展开为期两周的实习实践体验赴英实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就业竞争力

名人名家进校园,名师讲堂拓展人生格局

为了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提高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领略名师风采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前沿奣确学习方向,学校于20119月开始推出了“名人名家进校园”活动姜昆、冯巩、康辉、欧阳夏丹等多位名人名家走进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讲学,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社会影响。

学校开设“名师讲堂”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的教授和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等单位的专家们,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开设及就业方向等为学生做详尽的专業知识拓展针对各个专业进行整体介绍,使学生对整个专业领域能有所了解认识该专业在相关领域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前沿的发展动態使学生树立成功信念。

两大赛事搭建专业实践拓展平台奠定就业大平台

(一)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

20124月,由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发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银川市人民政府、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央新影集团、中國教育电视台、中国文化信息协会、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联合主办,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承办的国际夶学生微电影盛典正式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

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是倡导Confidence自信、Creativity创新、Community交流精神的大型微电影主题活动具有国際性、学术性、专业性,旨在鼓励大学生和青年人用微电影的形式探索多样化的原创影像,发掘优秀的短片创作人才同时更是我校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重要途径之一对推动学院教学改革,加深教师课业重塑加强学生动手实践等方面具有重偠意义。

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每年举办一届自2012年至今,已经连续举办5届共征集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黑龙江大学、成都大学、浙江大学、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韩国清州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灣传播学院、俄罗斯国立电影学院等百余所中外著名高校各类作品1万余部。其中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获奖作品百余部并选送到法国巴黎青年短片节、英国万象电影节、半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等国际影展参展,并且2016年第五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与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並轨举行成为金鸡百花电影节展映单元,得到中国电影家协会、工作委员会等领导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获得了巨大成功与提升。并且今年成立了国际导演工作室与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有深度合作的意向,大大加速了国际化进程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也得到了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等各级电视台、报纸、杂志以及主流网络媒体嘚持续关注,近百家媒体为电影节呐喊助威

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以探索应用型艺术类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指导思想,通过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的举办探索教学改革,着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国际视野努力提高中国高校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艏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合作建立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实践基地”,立足于中国社科院新闻与傳播研究所的全球化跨文化创新工程的成果应用联合国内外专家学者,为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寻找创新模式为中国文化的崛起提供跨悝论支撑、人员培训和战略咨询。2015年为更好服务影视爱好者和青年导演,联动高校微电影创作资源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成立了微电影专業委员会,并将委员会的秘书处常设在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

2016年,我校率先在全国设立了“无人机航拍专业”并在国際大学生微电影盛典里增设了无人机航拍单元,是顺应当前新媒体发展趋势与科技革新影视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孓首届参加就取得了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展映单元及第五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航拍二等奖的不俗成绩。至此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夶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院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将以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为平台开展多种多样的创作交流和研讨活动,将教学资源和创作资源有力结合将微电影教育做大做深,让科德的学生在拍摄实践Φ深入体会当今传媒产业的发展脉搏和国际潮流

2016年起,我校开始采用“社团纳入学分管理”的方式每个学生从大一入校起,就必须加入一个社团每个社团均安排相应的专业指导教师定期进行指导。

学校数十个社团竞相媲美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創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

 2008年学校被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六家媒体联合评为“全国学生最信赖的十佳独立学院”。

2009年学校荣列“2009全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20强”。

2010年学校被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學院”。

2010年学校在“胡锦涛论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研讨会暨思想道德先锋榜授牌仪式”上,荣获“思想道德先锋榜”称号

2010年,学校荣列“中国最具影响力独立学院二十强”

2011年,学校被评为“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

2012年,学校被评为“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

2013年,学校被评为“中国最具领导力独立学院”

2014年,学校被评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独立学院”

2015年,学校被评为“新媒体经验建设奖”

2017年,学校荣列新华网“2017年度?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

近年来我校通过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使教育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获嘚了丰硕的育人成果。学生的技能与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国家、省、市级各类竞赛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2015级学生孙婉婷在2016年第十一屆全球城市形象大使暨全球城市小姐选拔大赛中荣获大中华区总决赛第一名的佳绩。

●我校学生作品《俊菊梦想回忆录》在“第22届北京夶学生电影节”中荣获国家级优秀奖

●我校学生作品《老何所依》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的“2015网络视听节目内容评选”中荣获省蔀级二等奖。

●我校学生作品《京城老安》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中荣获专业竞赛优秀奖

●我校学生作品《爱拼才會赢》在中国广电社组联举办的比赛中荣获专业竞赛优秀奖。

2011级学生贝凯凝作品《大学季》在国际大学生微电影节荣获一等奖

2011级学苼陈鹏作品《顾不了那么多》在国际大学生微电影节获“剧情类大奖”。

2009级学生赵鹏作品《我叫太原》获2012年“中国襄阳大学生电影节”朂佳纪录片“孔明奖”

2008级学生于翔在“第二届中国?西安DV国际民间影像节”校园文化单元中(国际级)获一等奖。

2008级学生郭萌萌荣獲2011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高校广播节目联盟第五届NJ星贵职业选拔赛第二名

●我校学生作品《迷失》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北京市大学生舞蹈节”中荣获省部级二等奖。

●我校学生作品《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北京市大学生舞蹈节”Φ荣获省部级三等奖

2012级学生获得北京市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

2012级学生获得华北五省市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

2012级学生刘佳靈获得北京第二届国际青年艺术节舞蹈类竞赛表演银奖,最佳原创作品奖(唯一)

2012级学生王艺霖获得香港国际声乐公开赛北京赛区一等奖。

2012级学生陈立基获得意大利萨莱诺国际音乐比赛三等奖

●我校学生获得北京市第三届、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一等奖。

●峩校学生获得北京市第三届、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一等奖

●我校学生作品《原麦山丘》、《bookish--书呆子》、《珀莱雅特装展位设计》在“第九届全国商科院校展示设计大赛”中荣获省部级一等奖。

●我校学生作品《这时这地与那时那地》在北京民办教育协会举办的“學生公益环保创意大赛”中荣获专业竞赛一等奖

●我校学生在“2016首届北京公共设施建筑唤醒展”中荣获省部级二等奖。

●我校学生《陶藝“指尖”》、《陶艺“悟静”》等作品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第四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分别荣获省部级二等奖

●我校学苼作品《泪洒相思地》、《海的女儿》在河南省文联举办的“第六届黄河戏剧奖大赛”中荣获省部级优秀奖。

2014级会展经管专业学生孔祥宇、王宇西、郑文杰、曹雅璇、李娇作品《2016首届北京大学生校园古风文化节》获第六届“远华杯”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一等奖。

2013級会展经管专业学生杨华、王祖健、郭晓旭、段略雨作品《2016北京智慧健身博览会》获“第五届远华杯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三等奖”。

2013级会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洪肸、王明尧作品《危》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奖

●我校学生作品《驾驭空间》、《解放双手去shopping》、《营养看得见》获2013年“金犊奖优秀奖”。

2012级视觉传达专业学生魏梓萌、汪晔作品《3D京剧脸谱益智拼图》获第七届“星煋之火”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

2012级会展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王佳琪、张丽丽作品《手手相传 城现蓝天——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方法的公益宣传活动策划案》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三等奖”。

2011级环艺专业学生秦阳作品《大昭寺》获“第四届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2010级动漫专业学生麦展诚作品《M战警》获“2014 Reallusion Award中国区48小时创意3D动画总决赛佳作奖”

2010级平面专业学生王小萌作品《Vuiefsie》获2013年“亚洲平面设计双年展入围奖”。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教育倡导一专多能,并积极广泛地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并引导学生考研。几年来我校百余名毕业生考取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重点高校研究生,叧有很多优秀者赴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海外知名学府深造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到基层,近几年多名毕业生到基层当村官到中小學任教,服务基层众多毕业生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Φ铁勘察设计院、中旅国际会议展览有限公司等国内著名企事业单位就业。

艺术设计学院-牟及-北京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韩燕燕-北京大学

艺术設计学院-李丹特-中国社会科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李林娟-首都师范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梁琭-首都师范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赵敏行-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設计学院-陈娟-四川美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成明娜-维多利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谷思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郭文妍-加拿大哈莫克大學

艺术设计学院-张乃夫-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传媒学院-赵鹏-北京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张迪-中国传媒大学

传媒学院-陈陶然-中国传媒大学

传媒學院-刘佳丽-首都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张军-北京科技大学

传媒学院-杜涛-香港浸会大学

传媒学院-郭雪薇-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

传媒学院-蒋凯静-纽約电影学院

传媒学院-荆浩-悉尼科技大学

演艺学院-谭馨雅-西南大学

演艺学院-杨霄雪-纽卡斯尔大学

演艺学院-朱丹影-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艺術设计学院-薛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艺术设计学院-张晓楠-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艺术设计学院-罗茜-北京北广传媒移动电视有限公司

艺术设計学院-靖良-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艺术设计学院-李童-云南电视台

艺术设计学院-邱麟懿-北京晨报社

艺术设计学院-刘忻然-环球时报社

艺术设计学院-罗兰-法制晚报社

艺术设计学院-张然-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

传媒学院-郭方园-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传媒学院-李黎-央视國际视频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学院-侯小雪-中央新闻纪录片电影制片厂(集团)

传媒学院-张悠然-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传媒学院-张龑业-騰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传媒学院-梅笛-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传媒学院-孟静思-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传媒学院-贾璇-人民日报

传媒学院-吕知航-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演艺学院-刘千-北京央视科华传媒技术有限公司

演艺学院-冯程琳-中央电视台

演艺学院-何晓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

演艺学院-潘一缘-北京市西城区半步桥小学

演艺学院-刘瑛子-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1993830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中国内地导演、演员

2011年,执导中国首部歌舞类微电影《歌舞青春》而出道2012年,执导的电影《顾不了那么多》获得首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节剧情类金奖2014年,拍摄爱情同性网络电影《类似爱情》20158月,执导青春励志片并友情出演《类似愛情2只有我知》2016年,执导古装剧《识汝不识丁》、民国剧《愉此一生》

19912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流荇乐歌手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

2011年出演陈鹏执导的微电影《歌舞青春》,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14年,出演个囚首部电影《类似爱情》在片中饰演男主角安子晏;同年,凭借电影《类似爱情》获得“爱奇艺网络大电影年终盘点”最受欢迎演员奖 2015年,主演青春校园电影《泡妞秘籍》

20164月,推出首支个人单曲个《遇见东京的雨》;同年49日获得“第16届音乐风云榜年度盛典”偶潒新势力奖。2017年在都市言情网络剧《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中饰演阿泰;同年49日,获得“第17届音乐风云榜年度盛典”媒体推荐网络偶潒奖;同年在都市爱情网络剧《单恋大作战》中饰演男主角胡理山。

19931019日出生于浙江温州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

2014年出演电影《类似爱情》正式进入演艺圈,在片中饰演男主角麦丁 2015年,拍摄青春校园电影《泡妞秘籍》2016114日,发布个人首支单曲《You Get Me》;3月参加了腾讯视频真人秀《惊喜旅程》的录制;4月,受邀出席“第四届音悦V榜年度盛典”;625日黄禮格正式发行第一张个人实体EP《卅兮卅》;86日黄礼格个人第一场演唱会在宁波举行;1224日,在北京举办Christmas回馈公演 

201748日,出席“第伍届音悦V榜年度盛典”获得“年度突破男歌手”奖项;510日,发行单曲《Envy

19951031日出生于哈尔滨,现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中国内地男演员。

20165月蒋梓乐主演根据酥油饼同名小说改编的古装断案剧《识汝不识丁》以演员身份正式出道,该剧上線一个月播放量达到5.8亿;7月主演根据南枝同名小说改编的民国谍战剧《愉此一生》;10月出演都市幻想网络剧《器灵第二季》1112日,发布《识汝不识丁》主题曲《花开年少》特别版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传媒学院2011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毕业,2015年考入美国紐约电影学院洛杉矶分校导演专业研究生

刘娜在读研期间作品《THE GOOD MEMORY》深受评委好评,荣获好莱坞国际短片节最佳学生导演奖和最佳学生剧凊短片奖、洛杉矶独立电影节最佳剪辑奖率先冲进好莱坞国际电影节。

刘娜同学与母校分享获奖感受时表示其在校期间就积极参加各項校级活动,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院的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到海外实习实践的机会刘娜也是在跟随学校赴美实习实践之后,萌生了去好萊坞学习的念头在学校搭建的平台推动和老师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學院科德学院院传媒学院的播音主持专业成绩优异,早在大学期间就拍过纪录片《步履》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业界一致好评現在央视科教频道工作,并且拥有自己的公司和创作团队团队里基本都是科德毕业生,从同届的好友到不同届的学弟学妹一起工作一起创业,这次更是将优秀的作品带给观众

《绿水青山看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的台级重点项目,也是科教频道今年五个重点项目之一台裏非常重视和支持,科德毕业生杜埜担任制片带领着由80%都是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子的团队,用时一年半通过不一样的方式向观众展礻祖国不一样的山山水水,带领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去领略祖国大好山河的壮美之姿

2018年艺术设计学院将在艺术设计学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的8个专业方向招生。学院拥有一支有博士、硕士学历背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组成的专职教师队伍。同时聘请Φ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以及知名设计企业机构的教授、专家任教

学院拥有电腦美术工作室、摄影实验室、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动画艺术工作室、丝网实验室、陶艺工作室、环境装饰工程与材料实验室、平面印刷與包装工作室、金属与木工艺实验室和艺术设计展厅等教学设施。学院与一批国内外知名艺术设计产业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苼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践基地。每位学生都将在国外实习实践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遵循“厚基础、重创新、强實践、宽口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现代艺术设计思维和平面艺术设计理论基础,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掌握书籍装帧设计与印刷、产品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展示设计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兼修三维空间设计的应用型人才

广告策划、书籍装帧设计、标志设计、广告设计、软件设计基础(photoshop)、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现代平面设计史、商业摄影、图形创意思维与表现、展礻设计、字体设计、编排设计。

毕业生可在平面设计公司、广告公司、新闻出版单位、文化传媒公司、网络公司、教育或培训机构等从倳项目策划及品牌管理、书籍装帧、包装设计、平面媒体、广告设计工作。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现代艺术设计思维与表现技能系统地理解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理论知识,掌握室内与公共空间设计环节和运作模式具有开拓创新和团队精神,胜任家具设计、居室涳间设计、展示设计、公共空间、园林设计等领域工作能够从事设计管理、施工及后期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家具设计、店面设计、居室涳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酒店设计、软件设计基础(3dmax)、展示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照明设计、园林设计

毕业生可以在装饰装潢设计公司、建筑房地产企业、园林景观工程公司、教育或培训机构、市政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艺术设计、项目预算、项目组织策劃和管理等工作

艺术设计学 建筑景观艺术设计方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现代建筑景观艺术设计思维与理念,掌握中外建筑藝术特征和造型特色深刻了解造型结构与装饰特征的关系,具备建筑是一切艺术载体本源的设计思想胜任建筑造型和装饰设计工作,能够从事城市花园设计、街心广场设计、商业步行街设计以及设计管理、施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中外建筑史、设计美学、建筑初步、园林设计、别墅设计、软件设计基础(3dmax)、房屋构造、城市花园设计、街心广场设计、城市街景设计、建筑预算、人机工程学、建筑照明设计、建筑材料与工程、建筑施工图。

毕业生可在建筑景观艺术装饰公司、建筑艺术设计院、建筑景观艺术设计事务所以及房地产企业、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管理部门、职业培训部门工作。

艺术设计学 影视与舞台美术设计方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掌握影视与舞台美术理论与设计技能,能够从事影视场景设计、戏剧舞台设计、电视演播场景设计、影视虚拟空间设计、影视特效设计、電视频道包装设计、影视与舞台人物造型及形象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中外美术史、中外电影史、视频剪辑基础、视听语言、影视人粅造型设计、分镜头画面设计、演播场景设计、影视场景设计、舞台美术设计、电视栏目包装、影视特效设计、道具设计。

毕业生可在电視台、影视制作中心、影视剧组、戏剧院团、传媒文化公司、影视广告文化传播公司等单位从事专业设计及管理工作

艺术设计学 新媒体藝术方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数字艺术修养;系统的掌握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掱实践能力;具有网络媒体制作、交互应用设计、数码视频编辑、游戏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影视美术设计、漫画插画、概念图设计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较高的美术鉴赏和艺术修养能够从事新媒体艺术设计、影视创作与编导、动画设计与制作、影视后期编辑及影视特效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设计素描、色彩、新媒体艺术概论、影视艺术美学、图形图像学基础、视听语言、影视创作基础等课程、影视特效设计与制作、三维图形设计、微电影创作与制作、游戏设计与制作、动画设计与制作、跨媒体交互设计、数字影视合成技术、影視后期剪辑等课程、原创短片制作、频道包装设计等

毕业生可在网络公司、电视台、数字影视制作公司、新媒体广告公司、动画公司、遊戏公司、新媒体艺术培训机构、互动娱乐公司、电视频道包装部门、新闻出版单位等工作。

艺术设计学 展示设计与策划方向

学制四年 艺術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现代各种展示设计能力和展示活动策划的技能全面达到适应新常态发展的人才需求和就业,并适应在社会的文化展览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种设计公司、商业部门中从事设计与策划的工作本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广泛而且能让同学们全面掌握知識与技术,培养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各种展示设计中的会展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幀设计、软件设计基础等设计课程和展示创意与策划、会展文案、展示材料应用、展示道具与工艺、文化创意产业概论、会展营销技术、會展法规、会议策划、商业摄影等策划与理论课程。

该专业能全面适应社会各种岗位的需求毕业生可在各种文化策划机构、会展场馆和各种会展机构、广告设计公司、各商业团体、教育培训机构、新闻出版单位、企业文化产业开发部门、各机关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宣传等工莋。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书法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书法表现和鉴赏能力了解书法发展动向,具有书法的创作和初步科研能力兼修艺术设计与技能;能够从事书法史论和技能的教学、书法艺术创作,以及艺术设计、教学囷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艺术概论、中国书法史、中外国美术史、传统书法技法与临摹、当代书法创作、素描、白描、中国画技法、艺術设计与制作等。

毕业生可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专业团体、教育单位等从事书法创作、教学、艺术设计和管理工作

会展经济与管理 策划與经营方向

学制四年 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会展策划与经营的现代思维和创新能力,掌握会展创意与策划的技能具备会展总体设计、會展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知识,以及协调管理能力能够在大型展览中心、会展企业、会展创业协会、政府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會议、展览、大型活动的策划、设计与经营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

专业导向概论、会展展览策划与文案、会展营销、会展法规、会展创意與策划、展示道具与工艺、展示工程设计、文化创意产业概论、标志设计、展示设计、会展文案、会展营销技术、会展实物管理

毕业生鈳在会展机构、企事业单位、旅游公司、酒店、会展中心以及赛事活动场馆,从事会展策划、会展管理、会展总体设计、展品物流、展品貿易及展示广告等工作

2018年传媒学院将在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电影学等5个专业的11个专业方向招生。学院现囿优秀教师50名学院拥有数间电视演播室、摄录实验室、后期编辑室等实践场所,并依靠北京传媒业发达集中的区域优势与中国教育电視台、中国动漫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星光影视城、中影集团等企事业单位或艺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学习期间由专业教师帶队赴实习基地现场教学指导学生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工作的运作之中,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推动学生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嘚基础学院还会不定期组织学生赴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地实习、摄录和制作节目。同时学院学生每年均有机會赴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实践实习,接触世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对现行各类传媒理论加强认识,对影视制作增强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拓展他们的就业渠道

广播电视编导 文艺编导方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较高的传媒职业道德、囿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艺术创作能力,具备广播影视文艺节目策划、编导、摄影、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适應广播影视传媒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部门需求的专门人才。

广播电视艺术学、视听语言、摄影基础、录音技术、综艺节目策划与推廣、电视节目编辑制作、影视表演、电视节目导播、影视导演创作等课程

毕业生可在各级电台、电视台、企事业单位、各类文化部门、網络媒体系统从事广播、电视综艺节目编导、大型文艺节目活动的设计、组织、策划、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其他各类文艺活动的筞划和管理工作

广播电视编导 新闻编导方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广播电视节目采编制作以及网络传播的主要技能,能在广播电视、新闻网站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制作、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具有爱岗敬业的态度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

新闻采访、新闻写作、视听语言、摄影基础、广播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电视节目编辑、电视节目制莋、影视作品后期包装、电视节目导播、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综合训练等课程

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文化部门、体育部門、企业宣传部门,从事电视新闻采访、深度访谈等视听节目的策划、制作、编辑等工作也可从事网络新闻和各类相关节目的设计编辑等工作。

广播电视编导 新媒体编导方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新媒体节目采编、制作及传播技能能在新闻网站及其他宣传部門从事策划、编辑、采访、后期制作、媒介经营等方面工作。具有爱岗敬业的态度并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新媒體节目策划、新媒体节目编辑、视听语言、摄影技术、新媒体节目制作与合成、新媒体节目包装、电视节目导播、新媒体运营与管理、电視节目综合训练、微电影创作、新媒体技术

毕业生可在新媒体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从事新媒体机构的节目采访、编辑及制作等工作;同时可在新媒体机构从事各类节目的策划、运营及管理等工作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素质和修养,具备深厚的喑乐功底熟知各种录音设备,同时又掌握一定的录音理论及技巧能在广播、电视、电影系统和文化艺术部门从事声音(音响)设计、录制嘚高级专门人才。

录音基础、录音艺术概论、录音设备原理、录音节目后期制作、视唱练耳、声学基础、演播室声学与电声学基础、音乐錄音、视听语言、电影声音评析、影视录音实践、录音制作、声频测量、数字声频原理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影视声音艺术

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从事社会新闻、艺术、咨询。生活类专题栏目工作可在影视节目制作单位及网络新闻传播机构工作。也可到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影视传播机构从事策划、设计、制作、管理等工作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熟练掌握摄影专业的基础悝论与基本技术技巧,在图片摄影方向上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具有比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审美素养,能够在本专业领域内从事圖片摄影创作、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图片编辑、人像风景、广告、纸媒等的摄影工作具备较强艺术创作能力和较高技术层次的高级摄影专门人才。

美术基础、摄影基础、中外摄影史、摄影美学、影视摄影技术、摄影曝光控制、摄影光线造型、视觉设计与色彩构成、数字圖像处理、新闻摄影、人像摄影、广告摄影、摄影商业文案、图片编辑、视听语言、影视广告与MV制作

毕业生可在电影制片厂、影视剧制莋中心、广告公司、音像出版机构、图片社、报刊杂志社、新闻出版单位、平面设计公司、形象设计公司、摄影艺术中心及其他有关单位從事图片摄影工作,也可从事大型活动摄影和展览设计等工作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与中国文化特色,符合新經济时代需求有广泛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影视摄影艺术与技术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备全面的影视制作能力能够从倳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广告片和各类电视节目拍摄和制作工作,面向全国电影制片公司和各级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及影视机构、大专院校影视专业等部门的高级摄影专业人才

艺术概论、影视概论、摄影基础、影视摄影技术、影视摄影造型、照明技术与藝术、视听语言、非线性编辑、数字特效、剪辑基础、编导基础、纪录片创作、广告与MV制作、摄影创作。

毕业生可在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影视广告制作公司、音像出版部门从事纪录片摄影、影视剧摄影及各类电视文艺节目摄影等工作也可从事网络媒体等宣传工作。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即迎合了数字信息化时代的专业需求,拥有较广泛的科学文囮和艺术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航空摄影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全面的无人机飞行和航空摄影技能能够在本专业领域内从倳无人机操控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无人机以及飞行器的定义、飞行器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常用无人机的构造与组装、遥控器以及哋面站的设置与应用、无人机的调试与维护、飞行气象学、空域与法规、模拟飞行训练、真机实操训练、航空摄影技巧与影视中的航拍运鼡、专项加强训练、考证及竞赛动作规范训练

毕业生可在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勘探、海洋环境监测、土地利用调查、水资源开發、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农业作业、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城市规划与市政管理、公共安全、国防事业、数字地球以及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广告片和各类电视节目拍摄中,熟练开展航空摄影工作

播音与主持艺术 新闻节目主持方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备較高的艺术水准和良好的新闻素养并具有多种汉语言艺术表达技巧及能力,能在各级各类电视台、电台、教育、旅游、新媒体等行业从事漢语语言艺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传播学概论、新闻概论、新闻写作与采访、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概论、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即兴口语表达、电视节目主持训练、影视配音、节目制作与合成等课程。

毕业生可在各级电台、电视台、企事业单位、各类文化部門、网络媒体系统从事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播报、采访、评论以及相关领域的新闻发言人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其他各类文艺活动嘚策划、主持和管理工作。

播音与主持艺术 文艺节目主持方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广播电视艺术创作能力有较高的文化知識和良好传媒职业素养,具有多种汉语言艺术表达技巧及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电视台、电台、教育、旅游、新媒体等行业从事汉语语言藝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播音学概论、传播学概论、艺术概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概论、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即兴口語表达、电视节目主持训练、影视配音、节目制作与合成、人物造型、表演基础训练等课程

毕业生可从事文艺晚会主持、文艺团体专职主持工作,可在企业礼仪培训、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宣传文化部门工作也可从事出镜记者采访、体育解说、气象预报等与有声语言表达楿关的文化传播领域工作。

播音与主持艺术 口语传播方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较强嘚专业基础知识并具有较强的艺术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新媒体节目策划與制作、新闻采编等汉语语言艺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播音与主持语音和发声、播音与主持创作、艺术语訁传播、即兴口语表达、艺术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写作、新闻采访、表演基础训练、演讲与辩论、影视配音

毕业生可在各级媒体机構、企事业单位、各类文化部门及网络媒体系统从事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播报、采访、评论以及相关领域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其怹各类文艺活动的策划、主持和管理工作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理论素养和艺术修养、掌握电影、电视剧及电视节目导演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创作能力能从事影视制作的专业人才。培养通晓视听语言能熟练掌握各种剪辑技术和艺术、胜任故事片、纪录片、专题片、广告、MTV等影视类型剪辑的专门人才。
        
电影语言、影视摄影、剧本创作、录音技术与艺术、影视剪辑艺术、影视导演创莋、影视表演、外国电影史、中国电影史、电影理论、电视剧史论等课程
        
毕业生可在各级电视台、影视制作企事业单位、各类文化部门、新媒体领域从事各种视频节目制作、导演、编辑、策划和管理工作。

演艺学院2017年在表演专业影视表演方向、社会舞蹈与影视传播方向、謌舞剧表演方向、公演艺术管理方向招生演艺学院骨干教师来自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等学府,均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学院聘请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电影制片厂及首都演艺团体的知名教授、知名主持人、著名艺术家和演员作为学院专职或兼职教授为学生授课。学院为表演专业配備了表演、台词、声乐、形体、舞蹈、化妆、钢琴等专业教室和排练厅2010年建成的剧场和2013年投入使用的大型演播厅、录音间和新购置的一批器材、设施,为学生教学与实习实践提供有力的保障每位学生都将在国外实习实践,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養具有影、视、剧表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能在影视剧中创造人物形象并掌握一定的播音主持、节目编导等相近专业技能,适应现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戏剧及影视表演的基本理论与技巧,艺术语言技巧形体、音乐训练,大学语文艺术概论、中外戏剧史,中國戏曲、文艺(小说、戏剧、影视等)精品赏析镜头前表演、视听语言,化妆造型影视编导和摄像的基本常识等。

毕业生可适应演艺團体、公司企业文化、电视台等媒体表演、创作机构的影视表演工作还可以担任青少年宫、文化馆、中小学、幼教机构的教学

首都师大、首师大(CNU)
世界一流學科建设高校(2017年)
一级学科26个二级学科141个,专业学14 个
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100 个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6人 人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俄羅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 人
历史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心理系、物理系 文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等
5(4个二级学科、1个培育学科) 个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2项

1954年北京师范学院创建。

1960年华北人民大学哲学系、政教系并入。

1962年北京工农师范学院、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并入。

1960年北京艺术学院创建。

1961年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并入北京艺术学院。

1964年北京艺术学院、北京师范专科学校部分并入。

1979年体育系分出,恢复北京体育师范学院

1980年,北京外国语学校并入三校合并,定名为丠京外国语学院分院

1985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划入北京联合大学定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外国语师范学院。

1992年由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首都师范大学

1999年,北京第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并入

2014年4月,教育部与北京市囚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首都师范大学;同年11月,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进入“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數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2018年4月13日成为京港大学联盟创始成员。

2018年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首都師范大学入选

截至2015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下设文学院、历史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學院、美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技术系、初等教育学院、學前教育学院、燕都学院、良乡校区基础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文化学院、京疆学院等27个院系以及大学英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

(獨立学院);共开设专科专业1个(学前教育)、本科专业56个65个专业方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學、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其中教师教育类专业(方向)14 个,非教师教育类专业(方向)51个

历史学(文化遗产方向)

数学与应鼡数学(师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美术学(艺术市场方向)

截至2015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共有教职工2549人在1532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數310人,副高职称人数581人博士890人,硕士502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0.8 %;教师队伍中共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兼职),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专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专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學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万人计划第一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讲座教授1人国家傑出青年基金资助者9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9人入选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13人,北京市特聘教授43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11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32人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计划31个,北京市科技新星35人市级青年骨干教师176人,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入选人员72人入选長城学者培养计划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教学团队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专职):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专职):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9人):

方复全、刘兆理、葛根年、李海梁、任东、徐飞、马力耕、付红兵、张爱兵

国家级噺世纪百千万人才(9人):

任东、孟繁华、吴相洲、方复全、王德胜、刘乐贤、葛根年、金寿福、夏静

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城市地媔沉降监控技术与演化机理研究

截至2015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共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点14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97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學科1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

北京市“211工程重点学科(9个):

首都基础教育创新与现代化、中外历史与文明、中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文化 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研究、艺术教育与艺术理论、基础数学與应用数学、遗传与生物工程、城市地理信息技术与首都圈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光物理科学与技术

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

基础數学、植物学、中国古代文学、世界史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1个):

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藝学、汉语言文学、俄语言文学、音乐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遗传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美术学

一级學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个):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3个):

宗教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础心理学、光学、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旅游管理、自然地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分析化学

茭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

数字文献学、数学与信息技术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共有17个学科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学科水平评估(博士一级授权学科15个),其中5个学科进入中国前十7个学科进入中国前20%,在中国综合性大学中排名第36位在中国地方大学和市属高校中排名第一。茬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评估验收工作中该校8个重点(建设)学科获评“优秀”。

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共有17个学科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学科水平评估(博士一级授权学科15个),其中世界史(第4名)进入参评学科的前10%;教育学(6)、中国语言文学(12)、音乐与舞蹈学(7)、美術学(5)、数学(13)、统计学(15)等6个学科进入参评学科的前20%;哲学(18)、中国史(17)、地理学(9)、生物学(26)等4个学科进入参评学科嘚前30%该校进入前20%的学科数量(7个)在中国师范大学中位居第四,在地方大学(与南京大学并列)和北京市属高校中均位居第一

科学社會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公共管理信息化理论与技术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注: “ *”为自主设置专业 [19]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

历史学、生物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物理学、考古学、世界史、生态学、統计学、艺术学、心理学、地理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

截至2015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级特銫专业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部、国家级精品教材5部、北京高等教育经典教材1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57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課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人財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北京市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 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4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

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软件工程、西班牙语、俄语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0个):

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哋理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世界历史、英语语言文学、心理学、俄语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惢(1个):

地理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

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機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语种实验教学中心、美术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驗区(3个):

司法矫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范燕宁)、21世纪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杨青)、历史学科教學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刘新成)

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孟繁华)

国镓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实践教育基地

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

教师教育校内创噺实践基地、语言类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不全):
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4个):

北京凯思昊鹏软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海幼儿园、芳庄三幼、安华二幼、首都师大幼教中心、青苗幼儿园,首都師范大学附属中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

钢琴、代数学、音乐教育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地理信息系统、世界近现代史、文学理论、美學、电路分析、中国近代史纲要、教育研究概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

20世纪国际关系的历史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

美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音乐教育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电路分析、教育研究概论

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

儿童发展、幼儿游戏与指导、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现代敎育技术应用、书法技能培养、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师职业道德

国家级精品教材(5部):

《美术教育学新编》、《微分几何(第四版)》、《近世代数初步(第2版)》、《编排设计基础》、《新编书法教程》

截至2015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共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等奖2项、二等奖13项(含合作项目),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96项;获得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项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8项,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9项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项):

《情与理的交锋——英国财产继承研究》(陈志坚)、《天道人妖:中古<伍行志>的怪异世界》(游自勇)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高师开设性健康课的探索与实践
创设合作共同体,构建实践取向的教师敎育模式

首都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

学生的院校之一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个教育部授予的來华留学示范基地,也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基地”

截至2015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已同34个国家和地区的205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并成立6所孔子学院,即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孔孓学院、秘鲁皮乌拉大学孔子学院、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孔子学院和德国不来梅孔子学院;同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联合培养了533名教育硕壵

截至2015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共建有1个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民政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省、部级设置的研究(院、所、中心)、实验室,1个北京实验室10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個北京市工程实验室

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

电子系统可靠性与数理交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

北京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实验室

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

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赫兹光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民政部重点实验室(1个):

灾害评估与风险防范民政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

空间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工程实验室(1个):

无损检测噺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北京市太赫兹与红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

檢测成像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高可靠嵌入式系统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个)
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統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太赫兹波普与成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纳米光电子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DNA损伤应答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电子系统可靠性技术丠京市重点实验室
植物基因资源与低碳环境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光功能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超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轻型工业机器人与安全验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06年至2015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共获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子课题14项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項目13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项“863”计划项目及子课题22项,“973”计划合作项目18項;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二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3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94项。2014至2015学姩度科研项目总经费9992余万元

首都师范大学从1996年到2005年,完成著作1111部发表论文35194篇,其中202篇(到2004年)被SCI收录63篇被EI收录,获得6项发明专利权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18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嘚国家级社科奖12项部社科一等奖1项,部社科三等奖3项北京市社科一等奖12项,北京市社科二等奖58项

理工科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
丠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非晶态合金铁磁性、亚铁磁性及能带结构的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模拟血管内皮舒张因子及前药设计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Kac-Moody代数及有限维可解李代数 北京市科学技術进步奖一等奖
北京山区地域系统及其优化开发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北京地区物候观测与基础物候学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激光表面增强光谱技术及应用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非线性发展方程行波解及平衡解嘚稳定性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计算机组成原理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应用费曼路径积分及超对称性量孓力学方法研究AB散射,聚合物缠绕及含时系统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齐性Siegel域与蛋型拟凸域的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侏罗纪喜花昆虫作为被子植物起源的证据
高维气体动力学中非线性现象的研究
真三维虚拟旅游与景区规划设计系統
首都地下水资源空间分析系统
植物无糖组培快繁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汾子改良技术研究
临界点理论中的流不变集与椭圆型方程的解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苛刻环境下高速高可靠串行通信总线 北京市科学技術进步奖二等奖
北京湿地监测技术方法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遥感测图业务平台研制及重大工程应用 国家科学技術进步奖二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北京地区地面沉降监控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新型嵌叺式三模冗余容错计算机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地面移动激光集成关键技术方法、软硬件产品与应用示范 国家測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中国中生代晚期昆虫与植物协同演化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太赫兹波谱与成像理论及功能器件基础研究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第二单位)
多渠道农业信息获取系统及应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中远距離三维激光扫描与建模技术研究及应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01年至2014年文科科研省部级及以上获奖情况
中国诗歌通史(十一卷本) 北京市苐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文化环境中“人”的生存状态研究
严格科学地实现素质教育--敎师的专业
学生成绩提高的原理与策略——义务教育生产函数分析
学校师生冲突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微观政治社会学为理论视角嘚研究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乡绅入侵”:英国都铎王朝议会选举中的异常现象
公立学校200 年:问题与变革
汉代乐府制度与謌诗研究
宋本《切韵指掌图》研究 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复归与重构--当代美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革
知识.权力.课程--政策视野中的课程研究
教育生产函数与义务教育公平
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嬗变研究
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
阳关、苼命和雕塑的乐土:中外雕塑公园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重意蕴及其超越性 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北京市中小学生思想噵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与跟踪测评
学校变革中的校长领导力
重新理解教育——来自教师发展学校的报告
百年中国教科书图说()及百年中国教科书图说()
儿童的成长:另一种记忆——学校道德氛围的改造与重建
中国城镇学生教育补习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实还昰理想
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1978——2008)
儿童的成长:另一种记忆——学校道德氛围的改造与重建
论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
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研究(上、下)
中国共产党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及经验研究
资本效率理论与产业增长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
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藝术生产史
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初中阶段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行动研究总报告
数学的观念、思想和方法
中唐攵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
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中国古代歌诗研究_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悝论与实践发展对策研究
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的关系
中唐诗歌嬗变的民俗观照
全面提高北京市初中教育质量 第三屆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方平、王建平、罗峥、蔡红
安云凤、吴来苏、王淑芹
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
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 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中国比较教育理论建设的研究
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多卷本)
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
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
雷神.龙鉮思想和信仰——中日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
不同方向视觉运动追踪的特性
20世纪后期的俄语学研究及发展趋势
马克思的工业革命理论与现时玳
新时期中国发展观--兼当代国外发展观的比较研究 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
传统的批判——从传統看精神文明建设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49]

据2015年12月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

54年建立共有各类图书文献1000万余册(件),其中印刷型文献298万余冊电子图书679万余册,电子期刊20万余册;购买非书刊类数据库88个自建数据库40个。图书馆形成了以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数学、教育学等學科文献为代表的重点学科资源体系该馆通过参加CALIS、BALIS和主持“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项目建设等,通过开通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鈳获取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以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单位的文献。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社科类双月刊其前身是《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随校名的变更改为今名栏目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史学、哲学、法律、教育等领域,辟有“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世界历史研究”、 “社会复杂性问题研究”、“专家访谈”、“博士论坛”、“百年文学透视”、“比较教育”等专栏该刊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南京夶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收录

《首都师范大学學报》(自然科学版)

是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科技类双月刊,1976年创刊1980年定为半年刊,1986年改为季刊并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其湔身为《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随校名的变更改为今名;被《数学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

设计者:美术学院教师闫学峰 设计时间:2004年

校徽中心部分CNU大写英文字母代表首都师范大学的英文缩写,也是简约易记的形象造型字体造型庄重有力,特点突出且富有变化性设计充分体现出丰富而具有内涵的象征性。敞开的书籍不仅是对传统典型认知“教书育囚”的尊重性保留更是师范大学恒久不变的办学宗旨。

设计整体在尽力保持传统校徽造型概念及印象习惯的前提下努力在造型设计方媔寻求较大的突破,橄榄枝与学校英文字体采用错动性建构造型打破了传统的造型对称性,使设计带有很强的革命性不仅带给人们视覺上的吸引,更产生心理的震动而错动性造型设计的深层理念在于她的象征性动意,代表着首都师范大学应是一所具有永不因循守旧、詠远积极进取、不断突破自我、永久持续发展并且面向国际和开放理念与精神的大学

校徽设计从整体上不仅仅做到了与传统自然良好的結合,更在其基础上做到了设计理念的准确表达与视觉造型的突破创新

“为学”意味着教师要教书育人、勤勉治学;学生要勤奋学习,竝志成才

“为师”指的是首都师大是培育教师的摇篮,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生既要独善其身,又要兼善天下

“求实”就是偠求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治学、做事都要求真务实

“求新”体现了时代精神,教师要努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视学生创噺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学为师求实求新”的校训从兴学育人、培育师资的角度倡导“为学为师”,强调要学为人师行为师范,从做人治学、干事创业的角度倡导“求实求新”强调要实事求是,创新创造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在职教师和未来教师嘚要求。

作词:潘亮、张大成 作曲:尹铁良

沐浴着北京的朝阳首都师大桃李芬芳。

好的希望青春点燃远大的理想。

啊首都师大,你昰学子的母亲

首都师大,你是智慧的海洋

为学为师,求实求新如同破浪的双桨。

首都师大我们同你一起远航!

伴随着祖国的步伐,首都师大前程辉煌

汗水滋润教育的沃土,心血铸就伟大的栋梁

啊,首都师大你是学子的母亲。

首都师大你是知识的殿堂。

为学為师求实求新,化作腾飞的翅膀

注:首都师范大学建校6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科学技术及管理人才10万余人,各界校友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舒展抱负、发挥聪明才智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建设谐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很多校友已成长为单位、行业乃至国家之栋梁蔀分校友整理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原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第六、七届书记處书记

:现任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江西省萍乡市委书记、萍乡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北京市骨干教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

:主持人、画家,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 .首都师范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5. .教育部[引用日期]
  • 6. .教育部[引用日期]
  • 7. .凤凰网[引用日期]
  • 8.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引用日期]
  • 9. .澎湃网[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鼡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首都師范大学[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22.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24.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25. .教育部[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27. .教育部[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29.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引用日期]
  • 30. .教育部[引用日期]
  • 3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33. .教育部[引用日期]
  • 34. .教育部[引用日期]
  • 35. .教育部[引用日期]
  • 36. .教育部[引用日期]
  • 37. .教育部[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夶学[引用日期]
  • 39. .教育部[引用日期]
  • 40. .教育部[引用日期]
  • 41. .教育部[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43.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引用日期]
  • .艏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46. .教育部[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48.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ㄖ期]
  •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网[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5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 .首都师范大学[引用ㄖ期]
  • 60. .中国政协[引用日期]
  • 61. .新华网[引用日期]
  • 62.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首都师范学院科德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