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研我的手机放哪儿

如果工作好找的话,可以先工作,或者同时考研,同时找工作,就是在考虑完之后就开始找工作。如果工作相对来说难找的话,考研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0

    感觉总体考得不行,防止到时候实在不行就没有兴趣写了,现在写下来,给后来者说说我的教训。希望各位大神轻喷。估分120分很一般,我也想考140,奈何实力终究不够。

   先说今年的难度和题量吧,众说纷纭,不过大部分考生都说是偏难。为什么觉得难,肯定是本来想考140,结果只有100分,实际上通过真题和模拟题反应出的水平最多也只有110-120分,也就是自己的期望,和本身的实力实际情况不匹配,造成的。而那些辅导机构为什么说难度相当呢?因为平均分肯定还是差不多那么多,不可能低于60分,或者高于90分,这点上来说也不能说他完全不对。计算量上真的很大么?觉得大肯定是,没有按照3个小时做过真题和模拟题。想想以往做真题,想想400题,想想李永乐的6+2。尼玛当初,刚开始做400题前2套题的时候,(lz有自大症)我想肯定要2小时做完,不然怎么可以数学考高分,事与愿违,3个小时都做不完,填空选择的计算量感觉大的一b,基本都超过1个小时,而且正确率惨不忍睹,5套做下来平均分只有110分吧。我觉得400题太难了,真实肯定没有这么难。放弃400题,开始李永乐的6+2,我想这个应该简单点,必须2小时做完,结果第一份样卷花了2个半小时,因为题目大多做过,但分数也只有120 。好吧,放弃样卷,开始模拟题,结果可以知道3个小时没有一份做做完的,做了4份,平均分120左右,感觉难度不可能和真题相当,不能反映我的真实水平。开始做真题,时间不够了,只做了6份,平均120-125,所有知识点又复习了一遍,做最后一份07年的时候我想我一定要多点分,老是这些分对lz想考得学校来说还是太少了,结果还是那么多分。所以说考前一个半月到2个月做个10份模拟题和10份真题,是相当必要,那时候你不会说多难计算量大了。而且模拟考试,也会发现考试的小窍门。比如我看选择每次花那么长时间都做不好,正确率还不高,而后面的线代和概率就像送分一样,我就选择先做那一部分。

      再说说选择用什么辅导书的问题,市面上主流是陈文灯的《复习指南》还有双李的《复习全书》,二选其一即可,两者根本就没有谁好谁坏的问题,认真学都能150 ,不认真看都可以不过线。或者两本都买,一本为主,另一本为辅,别听他们说两本一起看不行啊,两者思路不一样,那真正考试的时候还按照一定的思路出题?即使思路不一样,一种题目两种解法是不是思维开拓了呢?而且两本书中你感觉超纲的你又看不懂的结合真题,那就完全不要看。比如陈文灯的微分方程一部分,关于D的方法,我不会,而且历年真题我不用他的方法都可以做,那我就不看,在看欧拉方程,陈文灯要涉及多阶的,但是我看双李的基本只要记住二阶的就行了,如果考试实在用到多阶我就直接推导好了。复习线代,可以用李永乐薄的那本《线代》,基本就够了。《660题》,时间比较充分还是要做一遍的,见识下比较刁难偏的题目也好,提高下选择题的敏感度和熟练度, 对总分来说提高两分是没有问题的。最后就是10份模拟题,10份真题,比如《400题》什么哈工大的,相信群众的眼睛,别人推荐的就看看。数学时间宝贵就不要浪费在报班上了。我认为课本可看,可不看,看时间定,所谓的基础,这些书里都基本涉及了。


       所以数学推荐《陈文灯》(或者李永乐),《李永乐线代》,《660题》《400题》《哈工大模拟题》《李永乐的真题》,说实话这些过一遍100分不成问题,过两遍可以120。如果全书的所有题目你都会做,那么140,150又何难。

      人生中所有的事都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这句话,话糙理不糙,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长,越来越感到这句话的深刻。先片面的理解下这句话吧,不在于别人耕了1亩地,你耕了1亩地,而别人的收成比你好。在于你耕了2亩地一定比耕了一亩收成来的多。


      lz有很严重的延时症,有了电脑手机以后,这个症状最严重,想考研先克服这个症状吧。首先不管是应届还是二战,还是到学校的教室里复习吧。手机换成不能上网的,电脑平时最好不开,那怕你一个礼拜花1天或2天完全玩电脑也好过天天玩1个小时,人的惰性是很重的,玩一下肯定想继续玩,然后“白花花”的时间就没了。
0
lz辛苦了,应该考得不错,里面你说课本可看可不看这一点我很赞同。我也觉得打基础未必就一定要看课本。课本上很多结论性的东西,各种复习资料上都有了,多的主要是推导过程。至于课后的习题,我觉得大部分达不到考研难度,达到的实际上已经要么是真题要么就在真题中蕴含了。而且对大部分人来说,我觉得看课本他未必能有多少收获,真要看课本我觉得都应该是在弄了一遍资料下的情况。
0
我比较赞同楼主的观点,尤其是那个时间拖拖延症。全书高数部分仅搞了一遍,线代讲义一遍,曹显兵概率讲义一遍,真题都没完整做完过。考数学前一天我还在看电影,考前数学几乎没怎么练过笔,75这样的成绩是对得起我的付出和学习作风的。
0
我比较赞同楼主的观点,尤其是那个时间拖拖延症。全书高数部分仅搞了一遍,线代讲义一遍,曹显兵概率讲义一 ...
严重同意,全书只需看最经典的题型和知识点即可,反复看做,搞透。那些偏,怪,需要特殊技巧的题,很繁琐的题可以不看。练习只做选择填空即可。从十月份开始大规模做套题(前题是对基本知识已比较熟),以此来训练答题速度、答题技巧和做题策略,克服粗心的毛病。做题在时间上要对自己严酷一些。真实考试时心理和模拟时是大不一样的,如果失策,紧张,简单的都会搞错。我知到以前两个几乎满分的人,考前做了几十套模拟题。不要迷信把全书刷几遍就可以高分的说法。全书是要搞透,但仅此尚不够,还要从宏观上多搞“演习”
0
0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2015考研英语一的大作文图片是四个人围着饭桌玩手机,中文是手机时代的聚会,我写的是玩手机的危害,玩手机会导致学生在学校里不爱学习.这样算跑题吗?算的话能给多少分?我写的挺多
根本不跑题,这种题没有标准的论点的,能结合画面谈一下与手机有关的话题就行
这种题没有明确的标准吗?
那评卷子的时候只要和手机的危害这个主题有关就可以吗?
与手机时代的聚会意思能联系上就行
聚会这个问题其实往正面写也可往好处写
谢谢 希望如此吧 复习了这么久不希望因为这一点疏漏导致看不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我的手机放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