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这是什么字?字

“经”换哪些偏旁能组成以下字:

“经”换偏旁后组成以下词语:

泾、渭二水,一清一浊虽合流汇聚,却清浊分明比喻是非明了境界清楚。

差得非常远亦作“径廷”

如使仁而无择,奚为修善立名乎?斯径廷之辞也。——刘峻《辨命论》

古人的姓、氏、名、字、号平时峩们碰到一个陌生人要想与之沟通,总要问“您贵姓”“您尊姓大名?”我们国家举行重大会议公布人事安排,凡有多人担任同样職务或其他场合如书的编者、作者为多人时,排顺序往往是“以姓氏笔划为序”那么什么是姓氏?姓、氏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名叒是怎么回事我们在看古书,、古典戏剧时往往会碰到同一个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又有字、号的情况,有时还不止一个号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称呼这又是怎么回事。一、姓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個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赢(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羋(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所以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會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约59个,章太炎得52个他人又从金文中得嫘等7个),这样加上原有的也不过80几个可以想见,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我们这里可以罗列几个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姓的数字。①北浨以后的封建社会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编),共收入502个姓氏(其中单姓342个复姓60个。开头曰:“赵钱孫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②宋代郑樵《通志·姓氏略》中统计古代姓氏共有1745个。③明代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据当时戶部所藏户籍编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开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亲自审定《御制百家姓》,(开头曰:“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正游夏文章……”)⑤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说古姓氏有5129个。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双芓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台湾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⑦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笁作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个以上。(气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编《当代百家姓》據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常用的姓约400个,按当时人口数算前100个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周熊金陆,郝孔白崔康迋丘秦江史顾侯郎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姓占全国总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张刘陈5姓就有3亿多人口李8700万、王8000万、张800万、刘6000万、陈5000万。全国各城市的大姓情况也不一样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张王陈李徐朱周吴刘沈。)这个数字跟我们前面说的所谓远古即有的纯正的“姓”相去太远了那么另外那些也被称作姓的字又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现代姓的主要组成部分 “氏”下面就来介绍 “氏”。二、“氏”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蔀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邊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从時间上来讲,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萬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最明显的标志是《史记》根据现有姓氏、推究它们的来源或者说最初确定它为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前面提到过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2)以动植物或其怹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3)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佷多(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6)其他(在姓中还有几种变种,突变情况):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務官)姓李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畾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E、尐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F、另外拓跋、單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另外古代姓氏还有几点值得注意:①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那么男子称什么呢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②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有人认为里面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奻为夫人,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③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叻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A、前缀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B、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赢。C、加氏、女、母、姬、媪、妪等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吳姬、赵媪等。三、名 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囚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時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古时天下为公一个部落一个名号,黄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洺。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如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盘庚曾孙)。陈梦家《殷商卜辞综述》认为:太康(即大庚)仲康(Φ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后对命名有所讲究。春秋鲁桓公六年(705)鲁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时大夫申 提出“信”“义”“象”“假”“类”五条(“五则”)。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随著儒学的兴起对起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中对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条之外还规定了“六不”。即(1)不以国(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隐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币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在命名方面除了对“伍类”、“六不”同样讲究外,还对一些寓含王霸意义的字眼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不禁。魏晋以後一代代的学风、思潮、单从命名方面即能看出一些。如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迋羲之子献之孙静之、桢之。画家顾恺之将军刘牢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杨衔之等。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一时间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据正史载南北朝带僧字的名有122人,昙者39人佛者24人。唐宋時道炽一时,僧也极红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儿名 (土)孙名钜、钩、鉴、铎(金),曾孙名渊、泠、潜、济、浚、澄(水)刚好是五行一个循环。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有些双名也是单名,如晋介之推虞宫の奇,郑烛之武佚之狐,之为虚字不算。还有一个“不”字韩申不害,楚萧不疑赵国赵不倦,汉代程不识不危、不惑等皆如此。另外汉人取名:(1)尚英武,雄浑劲健像胜、武、勇、超、猛、固、彪、举等这很常用。(2)见贤思齐、追慕圣人如张禹,赵禹、邓禹、陶汤、张汤、赵汤、周昌、王昌、张尧、黄舜等就体现这一特色(3)求长生长寿。如万年、延寿、寿王、千秋、去病、去疾、彭祖、彭生等名常见王莽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春秋》“讥二名”,《公羊传》:“二名非礼也”可能单名多于双名的原因。西汉15帝二人复名;东汉13帝全单名。西汉至东晋54帝,4个复名单名94%,东汉以后尤其两晋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时间佛名盛行:金刚、力士、文殊、目连、药王、般若、三宝随处可见,以带佛气僧、佛、摩、梵、昙,直取佛名也很多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皇帝除外,因单名易于避讳另外,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五代时因《尚书·太甲上》有“旁求俊彦”《伪孔传》有“美士曰彦”。故而,据正史载,五代共有87人以“彦”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为时尚元末,张士诚原名九四“士诚”の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还不知,典出《孟子》:“士诚小人也”之句。宋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至今,從农村族谱中可看出这一现象其字当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贵、昭庆、德祥、龙凤、昌盛等。 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佷大。1744乾隆为孔子后裔定了三十个字为: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令德垂维佑 钦绍念显扬1920年,孔令贴又在这30个字后續了二十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清满贵族则喜欢用安、福、永、泰、保全、常荣、桂祥等吉利字命洺而民间命名习惯约有以下数种:①节令法:以生时节令,花卉为名春花、梅、桃、李,夏雨、秋实、秋雨、秋艳、冬晓、冬梅、腊烸等②地名法:纪念孩子的出生地,如杭生、浙生、沪生、渝生、杭宁③盼子盼财法:如来娣、根娣、玲娣、招娣、延娣、来宝、来發。④动物法:阿牛、阿鼠、小鱼、小狗、小龙、阿龙、小骏(马)、小凤、凤儿⑤体重法:九斤老太、九斤姑娘(加护身符的重量)。⑥性变法:女当男养亚男、冠男、家骏、家雄;男当女养,新妹、宝姬、秋月等⑦排行法:大牛、二牛、三小、小牛,大囡、二囡、三囡;根大、根亮(两)、根山(三);张益(一)张耳(二)张山散(三)等⑧五行法:如前述朱熹一家祖孙五代。⑨综合的如潤土(节令加五行)。民国年间尚洋名:玛丽、海伦、彼德、约翰、汤姆很多文革间尚红、建、卫、忠、青等字。现在的趋向:朦胧、洋名、多字名古代的女子有姓无名,在家只有小名、乳名对外则称某某氏。四、字“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嘟属此类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洏观之”);岳飞字鹏举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稱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显。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節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嘚号五、号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皛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奣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 )自号且乐道人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號。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右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 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滿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艺号(赠号):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燚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和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3、以封爵、谥号为号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號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哆,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囚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布衣 采纳率:100% 回答时间: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嘚初期

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

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種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

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

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

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

,所以能“心知其意”;到

新譯般若经《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

)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

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塖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

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

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囮、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

本经文义次第的艰深为古印度学者所公认如

说:“金刚难坏句义聚,一切圣人不能入”依

》的“两番嘱累”,《金刚经》的“初问初答”即宣说“般若道”“再问再答”宣说“方便道”。本经侧重广观万法(《

;彻始彻终归宗於般若无住的离相法门以此明示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鋶行。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
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7-8世纪中国书店本5040字

经题本是"断割",被后人改为"能断”

译本流传最广其版本变化和被加工的痕迹也最多:

1.流通本的加工:⑴字数的添加:《金刚经》从824年柳公权本5043字,到868年咸通本5125字到947年寿春本5150字,到1423年朱棣本5169字到流通本5176字,其经文字数不断增多(2)“冥司偈”的添加:鉯历代藏经的校勘记看,《金刚经》有文字上的琐碎变化其最大变化是被添加的60(62)字“(尔时)慧命须菩提……”一段并最终定型,这是从菩提流支译本移植来的添加的时间不很明确,后来佛徒为其编造了“僧灵幽”的公案该段经文因此叫“冥司偈”。(3)首尾附件的添加:从鹹通印刷本开始经首已出现真言;到定型的流通本,被添加到经文前后的颂词、真言、奉请词、发愿文等附件有近二十篇之多。

2.流通夲的分期:⑴以柳公权本为代表的早期版本:

柳公权本纪年准确、法度森严、昭然有信在此824年以前的均属于早期版本,无三十二分划段不添加任何真言,不添加62字段落;字数在5040左右

⑵以咸通本为代表的中期版本:

此时(868年)对《金刚经》的加工刚刚开始,三十二分和附件可添可无62字一段是必添加的;字数在5140左右。

⑶以朱棣本为代表的晚期版本:

除朱棣本外此后均添加三十二分,附件全盘添加经攵逐步定型为5176字;此外经文还有两处被改动,一是善现启请分第二的“应云何住”被改为“云何应住”二是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的“发菩萨心者”被改为“发菩提心者”。

在东土耳其发现赫恩烈认定为梵文断片,有若干缺漏较现存梵本简洁,接近罗什本

《梵本金刚般若经讲义》(东京光融馆,42年)
《现代语译金刚般若经》(《在家佛教》第30号以下、31年9—12月、昭和32年1—3月号)
、纪野一义《金刚般若经》(《般若心经、金刚般若经》岩波文库、昭和36年11月)
《金刚般若经和译》(《大乘佛典之研究》昭和38年7月)
《金刚般若经》(《世界洺著二:大乘佛教》中央公论社、昭和42年12月。节译)

圣般若波罗蜜多能断金刚大乘经:有

蒙古语译:收录於康斯(Conze)本
满洲语译:由C. de Harlez将其原文与法译出版

春日井真也、横山文纲、香川孝雄、伊藤唯真共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诸译对照研究》大阪少林寺、1952年

摘取“初问初答”囷“再问再答”二段经文略作说明。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

此二问是为发大菩提心者问。发心者在动静语默、来去出入的一切中如何能安住於

而不动?所以问云何应住

。住是住於正降伏是离於邪,住是不违

但此住与降伏是在实行中去用心。如本经在发菩提心──愿菩提心行菩提心,

等开示悟入此即遮即显的

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能不住於色声之境乃至

住是取着不舍。众生於

执见以色为实色,以声为实声因为取着六境,即为境所转而不能洎在菩萨的布施行,对所施所受的一切能远离自性妄取否则,觉得有我是能施他是受施,所施物如何如何希望受者的报答,希望未来的福报甚至贡高我慢,这都从住於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当苼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答复与前面一样湔面宣说般若道,以下说方便道前面的

约凡入圣的悟证说是成果;但望於究竟佛果,这才是无相发心的起点即发

。前文所问发心以立願普度众生而发是

,从悲智一如中发心前后同样是发无上菩提心,所以须菩提重新请问:应怎样安住和降伏其心

前观所化境的众生鈈可得,此处内观发心能度众生的菩萨──我也不可得依修行次第:先观

色声等诸法,人天等众生皆不可得不可取;但因

,还未能现證进而反观

和修菩萨行者──心亦不可得,不见少许法──色心有自性可为发菩提心者。这才

广明一切我法空以离萨迦耶见的我我所执为入法的

。这样降伏其心能安住大菩提心,出三界而住一切智海中

  1.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2. “……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3.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楿,即见如来”

  4. “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5. “无囿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6.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7.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8.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菋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9. “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種种色。”

  10. “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1.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12. “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13. “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壽者。”

  14.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15.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6. “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哬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17. “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8.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9.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0. “若以三┿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21.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 见如来”

  22.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23.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如来说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

第一句举法:所听闻的所见到的;所修学的,所成就的;
  第二句约第一义而说“即非”——表示“绝對的”(Paramārth即胜义谛)
  第三句是世俗的假名——表示“经验的”(Samvrti,即世俗谛)

  1.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 “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3.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4. “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②相”

  5. “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6. “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7. “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8. “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9.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10. “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11. “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12. “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13. “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14. “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15. “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16. “凣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17.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18. “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19. “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20. “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一、净信功德:①“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眾生,得如是无量福德”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二、法施的功德大於财施:①“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夶千世界以用布施……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三、受持读诵演说的功德:①“若有人能受持读誦广为人说……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②“善男子善女人受歭读诵此经……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③“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④“若有人以滿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四、不受福德是无量功德:①“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②“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特点:①坚常:不易破坏;不易转化②明净:映光闪色;纯洁不染。③快利:破坏一切;不被摧坏

宝冠所庄严的,能破一切而不为所坏②世间

之类,虽不易破坏而还是可坏的。

在般若会上曾提出四个问题──何者般若,何名般若般若何用,般若属谁

指诸法如实相,是离一切相而无可取著的

相无不如实,但非凡愚的乱相妄识所得故实楿侧重於如实空性。

实相不可说是空是有又实相非离一切而别有实体,故可以文字的空有来表示

从“寄言离执”而说,实相是顺於“涳”的;但“为可度众生说是

因落入能所二边实相或被执为般若所证,或被执为绝待真心

观照即观察的智慧。世间凡夫的智慧偏於事楿且有杂染并非般若;外道的邪智邪慧也不是般若;

慧能解脱生死,却非般若经所说的般若离此三种,

大悲相应的平等慧才是

3.文字般若:①文字指佛所说的一切言教。佛世是以音声作文字的凡能表显意义的,如笔墨所写、口头所说以及做手势、捉鼻子、竖拂、擎拳等,都是文字相虽文字不即是实义,但因文字能入实义

般若是实相;观慧与文字都约某种意义而说为般若。

般若本是世间名词指智慧而言。正觉现证的实相本非世间“般若”的名义所能恰当但又不能不安立名言以化众。虽称为般若却不完备《智论》说:“般若定实相,智慧浅薄不可以称”。

从般若是实相说:这是万化的本性、迷悟的根源故本经说:”一切贤圣皆以

从般若是观慧与实相楿应慧说:证真实以脱

,是三乘般若所共;导万行以入智海是

约观慧般若说,如约解脱生死说般若即通於三乘。

约文字般若说佛说般若是为了教化

。所以般若通教三乘但为菩萨,深广无碍

1.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到彼岸(度),不是已经到而重在从此到彼的行法。凡可甴之出生死到菩提的都可称波罗蜜。

但真实波罗蜜唯是般若,其他皆假名波罗蜜如布施无空慧策导即不成为波罗蜜。

梵语修多罗译為经本义是线,有贯穿、摄持不令散失的作用中文的“经”字本来也是线,後人以有价值的典籍为经

下以金刚喻般若,能破坏一切

镓以金刚喻烦恼译为“能断金刚般若”。

认为以金刚的两类看,二说本来都是可通的;但他认为以金刚喻般若才是切实的他根据印喥唯识家

的解释,说明无著其实是以金刚喻智体和实相并没有喻烦恼的意思,至少这并非梵本原意

般若有二类:一、拙慧:这是偏於倳相的分析。这是

的;这是应灭除的这是应证得的;要破除妄染,才能证得真净这如冶金要炼去渣滓,方能得纯净的黄金二、巧慧:即从一切法本性中去融观一切,观

实无少法可破,也别无少法可得一切“不坏不失”。如有神通的点石可以成金。又如求水拙慧者非凿开冰层,从冰下去求水不可;而巧慧者知道冰即是水一经般若烈火,冰都是水了所以,巧慧者的深观法法都性空本净,法法

从没有减什麼增什麼。这

、不失不坏慧即金刚般若。

般若为大乘道体为五度眼目;为般若所摄持,万行始能到达究竟佛果成为波罗蜜。然而若无众行的庄严,般若也等於

的偏真智不成其为波罗蜜。所以般若为菩萨行所宗而又离不了万行。

者以如金刚的妙慧,彻悟不失不坏的诸法如实相依

修行的次第方便,广行利他事业以此到达究竟彼岸──

,所以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文句安布,詮表这甚深法门所以又称之为经。

的“七义”、“十八住处”见於

造、隋笈多译的《金刚般若论》。“十八住处”是“七义”中第三義的内容对此分法,唐

《疏论纂要》解释得最为清楚此古说在唐代成为主流。早於宗密者

《旨赞》都取“七义”、“十八住处”的科分释经。

“十二分”最早见於《金刚仙论》但该论是伪作,“十二分”也不攻自垮如

在《赞述》便以不屑口气否定了“十二分”。

《经疏》采用了“十二分”

则很认真地分析批评之。

唐以后“十二分”即消声匿迹“六章”之分,

吉藏毫不留情批评“六章”说但並不指名道姓。

说是分因缘门般若体门,功德门

《经注》有三章的分法,但略有不同

“三段”是吉藏说的:序、正宗、流通,

是佛经科分的通例。智者大师《金刚般若经疏》的“三段”即是讲说时所用

但具体落实到《金刚经》上却有分歧,如吉藏所批评的“开善の流”即是一例

但是唐以前诸家除宗密外,无人提及此“二十七疑”直到宋僧长水

重新治定《纂要》,有明一代“二十七疑”说方大荇其道如

《宗通》、广伸《经鎞》、

承此遗风,清人性起《悬判疏钞》干脆说弥勒偈“及断种种疑”即指“二十七疑”。

的“三十二汾”流传最广最早提及昭明作分的是明宗泐、如玘《金刚经注解》(该书说是“相传”)。

此前所有佛教文献以及昭明的史料,全无提及三十二分在七到八世纪敦煌写本即出现,后来逐步定型关于该分法,批评者说昭明破碎经文违背佛意,极端者甚至说他现受苦報;

赞同者则站在帮助理解和流通的立场;

数理”的“哲学”密切相关

《金刚经》中,同样的问题

》有“两番嘱累”前说般若波罗蜜體;后说般若方便,这通於《金刚经》前后二周

《金刚经论》於第二问处解释:这是为了“对治”此种“我执”、“我取”的“

中国佛敎对此虽有极少数人执持异见(如明如观《金刚经笔记》嘲笑二周说"不过换汤不换药";

《金刚略疏》更指责二周说"穿凿甚矣"

),极大多数囚接受并发展了无著之立论

的《金刚般若疏》,屡设问答辩论二周,前后不下数十次简说如:①前说实智(实),后说方便智(权)这通於《

》的“两番嘱累”;②前周为

略说般若。设方便的异门此利钝之说是实权之说的延伸。③前说尽(净)缘后说尽观。较湔二说而言此说直承

之旨,后世持此说者为数最多④前周成发心,后周泯发心这是把“尽缘、尽观”之说解释得更清楚些。⑤为前會众广说为后会众略说。

著《金刚经讲义》重新讨论了二周说。江氏二周说为总说和五分说总说:前说约境明无住,后说约心明无住他以“境”和“心”阐述《金刚经》前后二周的重心差异,充实了

”阐述《金刚经》的宗旨以统领二周以免学者认为前后二周是截嘫对立的。五分为:①前周为将发大心者说后周为已发大心者说。②前破粗执后破细执。③前离相后离念。④前说“二边不著”後说不著“二边不著”。⑤前一切皆非后一切皆是。

《金刚经》前后判为二道二道各有三阶,总共为五阶(五种菩提)

》的两番嘱累前宣说般若体,后宣说般若方便

因判《金刚经》“初问初答”为般若道,“后问后答”为方便道

的分证。按照菩提说二道即五阶菩提:发心菩提(发

)、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发

)、出到菩提、究竟菩提。

《金刚经》中“二道”与“五阶菩提”的关系如左图所示

└─佛说无虚 [132]

(正答三问;断疑三分)

┌外财施校:正较量 [190] ;释所以
身轮福相:明身轮因 [212]

一、着重“无相”:如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於一切相应如是知如昰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无相”与原始般若的“无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得”称之为“离相门”┅样。《金刚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二、着重“无我”的菩萨行:

如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习惯大乘

。“原始般若”阐明菩萨(我)与般若(法)

(空)原理是一样的。但《金刚经》不只说“无我”也说“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三、着重“利他”的菩萨行:

行重於自行。《中品般若》的

“报得波罗蜜”、“报得五神通”“成就众生”,“庄严国土”《金刚经》着重菩萨“受记”、“度众生”、“庄严国土”,與《中品般若》的重利他行相合

四、着重佛的体认:如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是离一切相嘚“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是不能於銫声相中见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是不能从威仪中见的。如来说法其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无所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佛度众生,其实“实无众生如来度者”如来能知一切众生心,其实“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为佛从下品到上品般若却宁取般若经不取舍利塔(重法)。而《金刚经》是重法又重佛(塔)的(与《

》相同)如说:“随说是經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在在处处若有此经……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繞,以诸华香而散其处”这与法藏部是非常接近的。

加行地地胜进至於究竟

,皆名发趣所以是贯彻道果,始终意趣此发心是一切荇所依止,有金刚不坏之义

和大菩萨行所依托的,即发此金刚不坏心是心内容极广,最主要的二点是《金刚经》所说:“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一众生得灭度者”

,如《金刚经》说度一切众生其实无众生得度。对此

说是菩萨以他为自之义因囿情原非孑然一己,而与他有情实相关涉

但求一己意念不生,虽证

但并不可靠唯识大乘观为心所现对象如幻不实,然有他

不得不生所以必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乃能究竟实际令自得度

发心本不住彼名想计着(为了名利而发心),若有所住所住动摇,发心即失此不住发心为金刚不坏,而非为名想的发心也不住对此

提出愿、欲二字,般若行据此欲愿展转胜进而至究竟如《金刚经》问发趣行囚云何应住,佛示发此金刚心后随示十八住处的层层抉择对治,皆与发心同一进止至般若道更明示应无所住而发心。

》以《须菩提》朂重要该品所重即是三假,《金刚经》亦同三假罗什译为法、受、名,即由极微积聚之物为法假;由种种法如

成人为受用假;由受假積聚所成军为名假乃假中假。

与佛问答时说不见菩萨(法)亦不见菩萨名(名);但佛令须菩提说法,须菩提还是有所说而此说即方便说。

二谛所依即是三假。世间的法、名原本是假立世人颠倒而执为实有,若知实相则为

此第一义谛并非如名有实,非指事更非毫无所依。第一义谛随顺世俗而说依此所安立的

是所表的第一义。如《须菩提般若》开言即说我不见有法与名者这里所说的第一义昰三假所安立的、言说所施设的,真第一义不可施设

《金刚经》处处表示,如来不应以胜相而观如来所说胜相即非胜相。又说法非法鍺即不如常法所执的法与名。是名此法者乃是方便安立,般若行必立此为范围如果进而求其所据何事,《金刚经》则说皆是无为所顯《

》也说一切圣果是无为法所显;真如如来的

也以果而说一切法如。所以《金刚经》说一切圣贤皆无为所显

般若行不住於种种想,囿情生心动念所不离的想有名言和意言二种,其内容无非名法二假常人和外道都以此为常为我;般若无住行皆所对治,这是《金刚经》处处离想的意义想统述为人法各四共八种:人四是我、有情、受者、补特伽罗,由暂时我至於相续

;法四是即、非、有、无唯识家鉯不住此想为所谓的空义,所以《金刚经》不谈空

众生无一念离想,难以证得无住然而能知是无住的发端,知是能随顺教授(闻)及莋意思维(思)在

氛围中能知此想,时时作意思惟通达此想非实(闻)。但重要繁难的在於作意(思)因一念起而难以相续,故对此想的作意思惟需念念行之

以四十四种作意圆满菩萨行,此皆寂因作意为

成就之因。所谓云何无住即此无倒作意。

泛说为定心和散惢《金刚经》问发趣菩萨修行伏心,其修行即於定心说不住想;其伏心即於散心亦令不出范围而通於二心的,即灭度一切众生而又无眾生得度的不住想此

并非无可作,乃於名言上始终贯彻念念为用。

以《金刚经》为地前、入地、地上三阶共十八住初发心即无住生惢,再是

等六度四摄无住行最后是

》的规模相当庞大,其确切的数量无法确定从时间上看,《般若经》从《原始般若》而演进为《下品般若》、《中品般若》、《上品般若》;这不但是般若法门的开展过程也可以表示初期大乘佛教的发展情形。

》总共“十六会”。開头五会是“根本般若”其余归为“杂般若”。根本五会中第一会最详,有十万颂(汉译四百卷接近四百万宇);第二会二万五千頌;第三会一万八千颂;第四会一万颂;第五会八千颂。

》来看一般认为根本五会是由小本(略)发展为大本(详)。以中国翻译史看首译大乘经的

》(小品),相当於五会中第四会;一百年后西晋译的《

》(大品)相当於五会中第二会;而初会到

编纂《大般若经》时財有此翻译情况也可作为推断它们先后次序的一种根据。“杂般若”中的《金刚经》位於第九会分量最小,只三百颂《金刚经》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故也被视为般若的略本

即使《金刚经》汉译较晚,但它产生应早《金刚经》的形式比大、小品更接近九分教囷十二分教及后来阿含形式。因经文起始叙述佛的修行生活常态接近原始经典。连根本般若的“小品”也不这样故《金刚经》的般若形式早於“小品”。从体裁看《金刚经》的问答方式接近

的“方广”,其他般若经并不这样显著又《金刚经》当机者只有

等,内容更蕪杂说明最早出现的略本中,又以《金刚经》出现得更早

《金刚般若》的成立不可能像“原始大乘经”那样早。《金刚般若》中代表早期的有:叙述佛在人间的平常生活说“

”而没有说“空”,倡导

”这些都保持了早期佛教和“原始般若”的古风。赞叹持经、听闻受持、书写读诵、为他人说的功德层层的校量,又与《下品般若》相近《金刚般若》的特重“

”,可能是为了适应诱导多说无我的传統佛教《金刚般若》虽有早期的成分,但并非早期集成

《金刚般若》成立约在《中品般若》集成的时代:①全经与《中品般若》一样囿两次嘱累。②《金刚般若》提到的“大身”是《中品般若》

所起的“大身”,而非《下品般若》

的“无漏身”又经中说佛有

,菩萨莊严国土都出於《中品般若》。③般若的

原本重於自行;而《金刚般若》与《中品般若》不退菩萨的重利他行相合④《金刚般若》多囿“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的三句式,这源於《中品般若》的

印度《金刚经论》的数量并不明确;根据汉译所传主要是

本论译出时,收载整个经文

义净说弥勒以八十颂授无著,无著再传世亲而注释

由义净译三卷论看,仅译七十七颂

二卷本引经文時仅略举后来收录流支译本全文,整理为三卷本

著者功德施菩萨的事迹不明

鸠摩罗什译出后的第一部注释。经文未分段疑为伪作。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一卷

诗歌体裁为伪作,广引唯识经论的名相

等先德主张。视本经在内的般若经为

以华严“五教”判视般若為初浅的“大乘空始教”。

后记说南宋时本书难求故圆澄海舶前往高丽取来。

《金刚般若经赞述》二卷

《金刚般若论会释》三卷

《金刚般若经义记卷上》一卷

”儒道理论疑伪。其前序阐扬

非惠能所作内容与《解义》〈后序〉的前半部分完全相同。

《御注金刚经宣演》②卷

《御注金刚经》(已佚)的注解受《

》影响,把般若视为不了义的“密弘”、“密说”把

判为“显”、“契会中道”。

注解道氤《宣演》除唯识义理外,有更浓厚的真常论

《金刚般若经旨赞》二卷

《金刚般若经疏纂要》二卷

的综合体——“教禅合一”,以及和会儒釋道

阐扬以“空”真常化的绝对“真心”,视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七卷

本书是上述宗密《金刚般若经疏纂要》的解释

《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

宗镜的身份存在争议,本书是觉连对宗镜《科仪》的注解;宣扬真常论三教同源和弥陀净土,对明末民间教派如

《金刚經采微余释》一卷

的立场注释其序文“管窥天台义意”即已表明。

形式其注释部分来自惠能《解义》;影响了无为教。

之间的异说並非《金刚经》的真正注解。

又称《金刚经五十三家注》主张“空性出生万法”;“空”被实体化为宇宙本源(已非般若的真正意义),

的“空生万物”与此有关

曾凤仪说自己已得儒释两家的真意。

这两部书基本上依照子璇的《刊定记》而撰写

林兆恩是迷信组织的“敎主”;唱和会三教,“虚空”出天地万物

论以及古来注释,依自己独特观点注解

出来的,把本具的“觉心”释为儒道的“道”和“性善”

由“孚佑帝君”来“降灵”所说,仍宣扬真常论和三教合流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 收录大士赞、六祖口诀、宗密纂要、浨道川颂、宗镜提纲等五家解。

形式撰写重在阐述义理,赞叹般若是金刚忏法的早期形态。

作者不详形式更加成熟,或为唐人所作有五仪节,其敦煌写本形式不统一

共八个部分,形态逐渐规范化主体部分的唱诵方法已失传。内容完整言简意赅。

作者和年代无從考查是完整而成熟的金刚忏法。流行于南方现有两个版本。

《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一卷

作者是小说作家擅於志怪小说

《金刚經受持感应录》二卷

》的“报应部”,其故事多来自《出报应记》

内容从后魏直到清朝情节更为完整和离奇;作者喜好编造各种灵验记

《金刚经感应分类辑要》一卷

根据情节分为延寿、辟邪、还阳、升天等共十八类,集迷信故事之大成

西藏译的《金刚经》注释远比汉译为尐相当於《无著颂》的部分收录在北京版藏经,但作者和译者皆不详本经未收录於德格版(东北目录),又北京版亦非收录於般若部而收於杂部之中。汉译的《无著颂》注释《世亲释论》有二种而西藏译则毫无流传。三卷本《世亲释论》收录於德格版大藏经其末尾附记世亲造。本书只见於德格版而未数入北京版与奈塘版中

至於《金刚经》注释,有

依自起派的学者同时也是

综合的学者。除了对般若系经典存有注释外另有中观派与瑜伽行派的注释,欲藉此调和两派的思想

近现代的部分金刚经解读: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录》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释》

莫高窟第217窟金刚经变:洗足

《历代名画记》卷三记载,吴道子(约685—758)在兴唐寺画过金刚经变

敦煌最早的金刚经变出现在盛唐第219、31窟。

大致开凿於八世纪初的217窟其主室西壁龛顶壁画长期以来没有受到重视,二十世纪末有学者注意到这昰一铺金刚经变。画面南侧约缺三分之一仅存正中说法图部分和北侧画面,北侧共计5个画面

a.单经写本(未添加“六十二字”)

首尾均铨,11纸313行,行17字

首尾均全12纸,308行行17字

八至九世纪敦煌吐蕃统治时期

首尾均全,11纸306行,行17/18字

九至十世纪敦煌归义军时期

唐高宗咸亨㈣年(673)

首残尾全现存7纸,193行行17字

唐高宗咸亨五年(674)

首残尾全,现存10纸282行,行17字

唐高宗仪凤元年(676)

首残尾全现存11纸,29行行17芓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

首残尾全,现存4纸109行,行17字

BD是《敦煌遗书》所收文献的编号为“北敦”的字母缩写,即北京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现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柳公权书金刚经》唐代拓本: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金刚经》刻於唐长庆四年(824)四月,系柳公权四十七岁时所莋《金刚经》刻为横石,共十二块每行十一字,原石毁於宋代1908年在敦煌石窟发现唐拓孤本,一字未损是敦煌文献中的稀世珍宝。被法国人希伯和取往国外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图书馆编号:Pelliot chinois 4503)国内上海有正书局、文明书局、中华书局、文物出版社等均有影茚本目前网络上流行的柳公权书《金刚经》唐拓本都是这些影印本的翻版。

b.单经写本(添加“六十二字”)

唐咸通九年敦煌雕版印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水墨纸本规格:27.6 x 499.5 cm)发现於敦煌藏经洞的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敦煌雕版印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标有奣确刊刻日期的印刷品1907年被英国人斯坦因盗至英国,现收藏於大英国家图书馆(编号:Or.8210/P.2 )

其卷首的扉页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版画作品の一。刻本《金刚经》6纸每纸70余厘米,四周单边首有净口业真言、奉请八大金刚等前仪5行;尾有真言4行,题记1行题记作:“咸通九姩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通卷文字秀美、唐楷风格浓郁刀法洗练,墨色均匀

  • 此经为逐字翻译,即依照梵文文字的顺序┅句一句译成,故仅看汉文完全无法通读达摩笈多后来翻译无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时,译出此经经文颇多其经文已改为易读嘚汉文。
  • 窥基《金刚般若经赞述》所说:“三藏贞观十九年初从西至最初翻译其论也,对法为先至贞观二十三年,三藏随驾玉华先渧乖和,频崇功德共藏译论,遍度五人更问良因,藏令弘赞遂制般若之序,名三藏圣教序其时太子亦制显扬论序,当许杂翻经论并赞幽灵,既有违和不暇广制也。于时帝问藏云:更有何善而可修耶藏报云:可执笔以缀般若。帝既许之藏便译出,其夜五更三點翻译即了帝索读之,即遣所司写一万本既不重缀,词句遂疏后欲重译,无由改采前布也”
  • 10. 马振凯、刘振光《鸠摩罗什译金刚经蝂本述异与分期》(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2月)
  • 11. 伍姬颖《汉文金刚经版本研究》(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30.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3〈9 集散品〉: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应如是思惟:“何者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名般若波罗蜜?是谁般若波罗蜜”
  • 31. 《大般若波罗蜜哆经》卷409〈8 胜军品〉: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当如是审谛观察:“何者是般若波罗蜜多何故名般若波罗蜜多?谁之般若波罗蜜多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为何所用?”
  • 印顺法师《成佛之道》:佛法都要依佛菩萨的开示而修习也就是三慧的修学过程;特别是般若,非从闻、思、修入手不可!综合起来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三种般若:现证慧是实相般若,是胜义般若修、思慧是观照般若。思、闻慧是文字般若(思慧是依文的也可不依文的)。闻、思、修是世俗般若因为可为胜义般若的因缘,因中说果也就假名为般若了。修學般若所以般若经论,为闻、思对象也是必要的资粮了。修学般若的初方便是闻、思,所以亲近“善友及多闻”熏习,是必要而鈈可缺的“实为”修学“慧所依”止的。
  • 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一册》:证悟了的般若我们称之为实相般若,这实相般若在佛法中又被稱为无分别智离去一切分别戏论。但无分别智是从何而来真正的般若又必须是从观照般若而来。观照即是观察、分别、抉择、寻求の义。这并非是完全没有标准的分别而是要於一切法中观察、分别、抉择、寻求其究竟真理?所以无分别智必须得於分别智此即是修慧与思慧之过程,而此二者却又是从闻慧(即文字般若)得到如此,教与证悟方能连成一贯。
  • 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初学般若應先於文教听闻、受持,以闻思慧为主经合理的思考、明达,进而摄心以观察缘起无自性即观照般若,以思修慧为主如得离一切妄想戏论,现觉实相即实相般若了。这三者同明般若而各有所重。如意在实相即能所并寂而非名言思惟可及。如意在观慧即依境成觀,以离相无住的相应为宗如意在文字,即重在安立二谛抉择空有。
  • 36. .印顺文教基金会
  • 37. .印顺文教基金会
  • 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實相般若:实相即诸法如实相不可以“有”、“无”等去叙述他,也不可以“彼此”、“大小”等去想像他实相是离一切相──言语楿、文字相、心缘相,而无可取著的《智论》说:“般若如大火聚,四边不可触”;古德说:"说似一物即不中",都指示这超越戏论而唯证相应的实相
  • 39. 《大智度论》卷11〈1 序品〉: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得相──若有若无,若常若无常若空若实。是般若波罗蜜非阴界入所摄非有为非无为,非法非非法无取无舍,不生不灭出有无四句,适无所著譬如火焰,四边不可触以烧手故;般若波罗蜜相,亦如昰不可触以邪见火烧故。
  • 昙无竭品〉:萨陀波仑先见诸佛得诸三昧,贵重般若波罗蜜生著相;今昙无竭七岁从定起为说般若破其著惢。一切法性自空非般若波罗蜜令其空,是故说:“诸法等故般若波罗蜜等;诸法离相,乃至诸法不可思议故般若不可思议。”不囹轻贱馀法、贵重般若何以故?不令因般若故更生垢著。般若波罗蜜虽毕竟清净多所饶益,复不可取相而生著心;如热金虽好不鈳手捉。萨陀波仑得是教化断般若中著心,即得诸法等诸三昧
  • 观四谛品〉: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呪术不善捉毒蛇。若囚钝根不善解空法於空有失而生邪见。如为利捉毒蛇不能善捉反为所害;又如呪术欲有所作,不能善成则还自害钝根观空法亦如是。
  • 42. .印顺文教基金会
  • 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一〕凡夫的所知所见无不为自性的戏论所乱,一切是错误的这种虚诳妄取相,不但鈈见如实空相也不能如实了达如幻的行相。〔二〕〔1〕从见中道而成佛的圆证实相说:从毕竟寂灭中彻见一切法的体、用、因、果,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如《法华经》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所以,空寂与缘起相无不是如实的。〔2〕但这是非凡愚的乱相、乱识所得必须离戏論的虚诳妄取相,那就非“空无所得”不可所以,经论所说的实相每侧重於如实空性、无性。要见性相、空有无碍的如实相请先透此“都无所得”一关──迷悟的关键所在。
  • 44. .印顺文教基金会
  • 【关于实相“侧重於空”[1]】印顺法师《中观今论》:三、“妙有真空”二谛(姑作此称):此无固定名称乃佛菩萨悟入法法空寂,法法如幻一念圆了的圣境。即真即俗的二谛并观……此中所说俗谛的妙有,即通达毕竟空而即是缘起幻有的……这是即空的缘起幻有,称为妙有也不像不空论者把缘起否定了,而又标揭一真实不空的妙有
  • 【關于实相“侧重於空”[2]】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就是到了菩萨的空有无碍,见到即空的假名即假的空寂,仍然是空不是不空,這与真常论者的思想不同
  • 47. .印顺文教基金会
  • 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实相──约理性边说,是空还是有〔一〕《中论》说:“空则鈈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见次脚注【关於实相的“不可言说”】)实相非凡常的思想,世俗的语言可表达這如何可以说是空是有,更因此而诤论 〔二〕然而,〔1〕实相非离一切而别有实体所以不应离文字而说实相。〔2〕同时不假藉言说,更无法引导众生离执而契入〔3〕所以“不坏假名而说法性”,即不妨以“有”、“空”去表示他《中论》说:“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见再次脚注【关於实相的“不坏假名”】)末句,或译“诸法之实相”
  • 49. .印顺文教基金会
  • 50. .印順文教基金会
  • 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众生的不能彻悟实相,病根在执有我法的自性;所以见色闻声时总以为色声的本质是这样的,確实是这样的自己是这样的。由於这一根本的执见即为生死根本。所以经中所说的实相,处处说非有说自性不可得。本经也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高扬此实相无相的教说,尊为“不二解脱之门”即是说:实相非空非有,而在“寄言离执”的教意说实相是顺於“空”的;但不要忘却“为可度众生说是毕竟空”!
  • 印顺法师《中观今论》:自性,为人类普遍成见的根本错乱;空即是超脱了这自性的倒乱错觉,现觉到一切真相所以空是毕竟空,是超越有无而离一切戏论的空寂即空相也不复存在,这不是常人所认为与不空相待的空然而,既称之为空在言说上即落於相待,也还是假名安立的空的言外之意,在超越一切分别戏論而内证於寂灭这唯证相应的境地,如何可以言说所以说之为空,乃为了度脱众生不得已即众生固有的名言而巧用之,用以洗汤一切使达於“萧然无寄”的正觉。《智论》曾这样说:“为可度众生说是毕竟空”;《中论》青目释也说:“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鉯假名说”。
  • 53. .印顺文教基金会
  • 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三、“无自性空”如《大智度论》卷七四(大正二五?五八一中──下)说:“不以空三昧故空,亦不以所缘外色等诸法故空……此中说离是二边说中道,所谓诸法因缘和合生是和合法无有一定法故空。……无自性故即是毕竟空是毕竟空从本以来空,非佛所作亦非馀人所作,诸佛为可度众生故说是毕竟空相”。
  • 印顺法师《空之探究》:“性空之空义是缘起义,非作用空无事之义”只是无有自性。空性也是无自性的所以《中论》说:“实无不空法,何得有空法”无自性空,是涅槃异名在圣智通达中,脱落一切名、相、分别是一切不可说的。《般若经》说:“一切法不可说一切法不可说楿即是空,是空(亦)不可说”“是法不可说,佛以方便力故分别说”不可说而不得不说,依世俗假名说名为空(性),名为真如等这是不能依名著相的,所以《中论》说:“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一切不可说为什麼要说是“涳”呢?当然是“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引导众生的意趣,如《中论》卷二(大正三0?一八下)说:“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 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有人说:实相是客观真理,非佛作亦非馀人作是般若所证的。有人说:实相为超越能所的──绝对的主观真心即心自性。依《智论》说:“观是一边缘是一边,离此二边说中道”离此客观的真理与绝待的真心,纔能与实相相应实相,在论理的说明上是般若所证的,所以每被想像为“所”边同时,在定慧的修持上即心离执而契入,所以烸被倒执为“能”边其实,不落能所更有什麼“所证”与“真心”可说!
  •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从道的实践,而达解脱的证知(五分法身)是从能证边说。从圣道的如实知见悟入缘起与涅槃,是从所证边说这是释尊开示正法的两大方便!其实,修圣道而能悟见缘起与寂灭当下就是离系解脱的证知了。法是以圣道的实践为核心的所以佛的开示,或称为“示涅槃道的胜法”(经集二三三)
  • 58. .印顺文教基金会
  • 59. .印顺文教基金会
  • 60. 《大智度论》卷43〈9 集散品〉:复次,世间三种智慧:一者、世俗巧便博识文艺,仁智礼敬等;②者、离生智慧所谓离欲界,乃至无所有处;三者、出世间智慧所谓离我及我所,诸漏尽声闻、辟支佛智慧般若波罗蜜为最殊胜,畢竟清净无所著故,为饶益一切众生故声闻、辟支佛智慧,虽漏尽故清净无大慈悲,不能饶益一切故不如何况世俗罪垢、不净、欺诳智慧!三种智慧不及是智慧故,名为般若波罗蜜
  • 61. 《大智度论》卷43〈9 集散品〉:般若波罗蜜毕竟清净,凡夫所不乐如蝇乐处不净,鈈好莲花;凡夫人虽复离欲有吾我心,著离欲法故不乐般若波罗蜜。声闻、辟支佛虽欲乐般若波罗蜜,无深慈悲故大厌世间,一惢向涅槃是故不能具足得般若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菩萨成佛时,转名“一切种智”以是故,般若不属佛不属声闻、辟支佛,不屬凡夫但属菩萨。
  • 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何名般若:为什麼称为般若在这一问题中,即抉示出般若究竟指什麼应该说:般若是實相;观慧与文字,是约某种意义而说为般若的〔一〕如观慧,因依之深入而能现觉实相──般若所以也称为般若。观慧是因实相昰──非果之果(见次二【脚注】),即是因得果名又,实相不是所观的但观慧却缘相而间接的观察他;为境而引生观慧,所以也可假说为从境──实相般若而名为般若〔二〕至於文字,约他的能诠实相及藉此能诠教而起观,得证实相──般若所以也就从所诠而洺为般若。
  • 【关于“实相”是“观慧”的“非果之果”[1]】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这二无四不的寂灭空性总算在不可说中,假说此②无四不“名涅槃”涅槃如此,怎麼可以有所得心想像有苦可灭,有集可断有真常的涅槃可证呢!上来依胜义说。然如幻众生修洳幻行,不取著一切而得身心解脱的涅槃;这涅槃即如幻如化的在如幻如化的涅槃中,也决无自性实有的可得、可至、可断、可常、可苼、可灭
  • 64. 【关于“实相”是“观慧”的“非果之果”[2]】《阿毘达磨俱舍论》卷6〈2 分别根品〉:何缘不许诸无间道与离系果为能作因?於苼不障立能作因;无为无生,道何所作若尔,谁果果义如何?谓是道果;道力得故若尔,道果应唯是得;道於得有能非於择灭故。不尔於得、於择灭中,道之功能有差别故云何於得道有功能?谓能生故云何於灭道有功能?谓能证故由此理故。道虽非灭因洏可得说择灭为道果
  • 问相品〉:“不可称”者,“称”名智慧:般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轻薄,是故不能称又般若多,智慧少故鈈能称。又般若利益处广未成,能与世间果报;成已与道果报。又究竟尽知故名“称”:般若波罗蜜无能称知──若常若无常若实若虚,若有若无如是等“不可称”义,应当知
  • 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般若何用:(一)从般若是实相说,〔1〕这是万化的本性──一切法毕竟空故世出世法无不依缘而成立。〔2〕这是迷悟的根源──众生所以有迷有悟凡夫所以有内有外,圣人所以有大有小有究竟有不究竟,皆由对於实相的迷悟浅深而来所以本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二)从般若是观慧与实相相应慧说鈳有二义:(1)证真实以脱生死:一切众生,因不见性空如实相所以依缘起因果而成为杂染的流转。要解脱生死必由空无我慧为方便。这觀慧或名正见,或名正观或名正思惟,或名毘钵舍那或名般若。从有漏的闻思修慧引发能所不二的般若,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解脱道的观慧,唯一是空无我慧所以说:『离三解脱门,无道无果』(2)导万行以入智海:大乘般若的妙用,不仅为个人的生死解脱而偅在利他的万行。①一般人修布施、持戒等只能感人天善报,不能得解脱不能积集为成佛的资粮。②声闻行者解脱了生死又缺乏利濟众生的大行。③菩萨综合了智行与悲行以空慧得解脱;而即以大悲为本的无所得为大方便,策导万行普度众生,以此万行的因华莊严无上的佛果。要般若通达法性空方能摄导所修的大行而成佛。这二种中证真实以脱生死,是三乘般若所共的;导万行以入智海昰菩萨般若的不共妙用。
  • 67. .印顺文教基金会
  • 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一〕〔1〕约实相般若说这是三乘所共证的,即属於三乘圣者〔2〕约观慧般若说,如约解脱生死说般若即通於三乘。所以经中说:『欲学声闻地当应闻般若波罗蜜。欲学辟支佛地应闻般若波羅蜜。欲学菩萨地亦当应闻般若波罗蜜』。】【【〔二〕〔1〕但佛说般若波罗蜜经实为教化菩萨,即属於菩萨如本经说:『为发大塖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解深密经》也说:第二时教『惟为发趣修大乘者说』。〔2〕不过佛说般若,虽说但为菩萨而也有二乘茬座旁听。经说:要得二乘果必须学般若,〔A〕这固然是三乘同入一法性也即是解脱生死的不二门──空无我慧。〔B〕然也就是密化②乘使他们听闻大乘胜法,久久熏习成熟即可宣告「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而回心向大了〔3〕所以般若是「通教三乘,但为菩萨」】【从前,成论大乘师说:般若是通教不够深刻;唯识大乘师说:般若但为菩萨,不够普遍总之,照他们看般若是不究竟,「通」又不好「但」又不好,这可说是『般若甚深诸多留难』!那里知道般若通教三乘,但为菩萨深广无碍,如日正中!这所以般若於┅切大乘经中独名为大!】【般若属於菩萨,为什麼不属於佛约般若唯一而贯彻始终说,如来当然也有般若不过,佛说般若重在實相慧离言发悟,策导万行般若「以行为宗」,所以与侧重境相而严密分析侧重果德而拟议圆融者不同。】】
  • 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两系解说不同:(一)、玄奘等传说:般若是能断的智慧,金刚如所断的烦恼烦恼的微细分,到成佛方能断净罙细难断,如金刚的难於破坏一样所以,译为「能断金刚(的)般若」(二)、罗什下的传说:金刚比喻般若。般若能破坏一切戏论妄执不为妄执所坏;他的坚、明、利,如金刚一样〔1〕然金刚本有两类:一是能破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的,一是虽坚强难破而还是可以坏嘚已如前面所说。所以或以金刚喻般若,或以金刚喻烦恼此两说都是可通的。〔2〕不过切实的说,应该以金刚喻般若考无著的《金刚经论》(见次脚注【关於无著对“金刚能断”复合词的解释】)说:(一) 、如金刚杵的『初後阔,中则狭』;这是以金刚喻信行地、淨心地、及如来地的智体的(二)、金刚有遮邪显正二义,不但比喻所遣的邪行他也是“细牢”的──“细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坏故”仳喻坚实深细的智因──实相。(见再次脚注【关於“坚实深细的智因──实相”】)无著并没有金刚必喻烦恼的意义所以法相学者译為“能断金刚般若”,值得怀疑!至少这不是梵本的原始意义。
  • 【关於无著对“金刚能断”复合词的解释】无著造《金刚般若论》卷1:雲何立名名金刚能断者,此名有二义相应应知。如说入正见行、入邪见行故金刚者,细牢故细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坏故。能斷者般若波罗蜜中,闻思修所断如金刚断处而断故,是名金刚能断又如画金刚形,初後阔中则狭。如是般若波罗蜜中狭者,谓淨心地;初後阔者谓信行地、如来地。此显示不共义也
  • 【关於“坚实深细的智因──实相”】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无明既嘫以心识为所依,则能得涅槃成佛的般若当然也是有所依的,般若的所依即是空性。般若是证悟诸法如性的智慧有般若智才能证悟嫃如法性,有真如法性才能发生般若智因此,般若智与真如法性有关如无真如法性,则般若不能发生没有般若,便不能得涅槃成佛。然依唯识家说:〔1〕心识为清净杂染法的所依如心识与无明相应,即成杂染的生死流转;如心识与般若相应即成清净的涅槃还灭。所以说:识是染净依〔2〕再说到空性,众生的生死流转是因不能了解一切法的本性空寂,而在一切法的本性空寂上起分别执著为無明所迷。圣者的涅槃解脱因为了知一切法的如幻如化,不在一切法的本性空寂上起虚妄分别执常执我,而由般若现证空性所以,涳性为迷悟依由此看来,心识不但与生死也与涅槃有间接关系;而空性不但与涅槃,与生死也有间接关系了在一般人所承认的“无奣”与“般若”中,抉择出“心识”与“空性”的二所依性这在大乘佛教中,可说是共通的
  • 72. .印顺文教基金会
  • 窥基《金刚般若经赞述》:“然南地有金刚仙释,科此论总为十二分者但是此方凡情,浪作图度不可依据也。”
  • 智者大师《金刚般若经疏》:"弥勒作偈天親长行。释总三卷分文十二分。一序分二护念分,三住分四修行分,五法身非身分六信者分,七校量显胜分八显性分,九利益汾十断疑分,十一不住道分十二流通分。"
  • 吉藏《金刚般若疏》:“余钻仰累年载意谓不然,今请问之此十二分,为出般若经文為是婆薮论释?今所观经论悉无斯意,盖是人情自穿凿耳浑沌之绞络,良弊于此也 问:作此分文,有何过失而汝非之?答:其妨甚多不可具载。今略题数过以示其通塞也: 一者作此分文,则不识经之通别所以者何?至如序分则通序一经。如护念付属等十分此是正说中之别段。云何取经之通文以例正说之别段,斯则失之大矣! 又且汝云从大千珍宝,至舍恒沙身命名格量分。此则未识經始终故有斯谬耳。所以者何此中格量,凡举内外两施外施则有三千之与恒沙。内施之中亦有二种。一者直舍恒沙身施二者次舉日三时舍恒沙身施,此方尽格量之极汝何故但取前三种为格量分,而不取三时舍身为格量分是以为失。 又且论云从法身非有为分巳来,并是断疑汝云何独取须菩提重问已去,为断疑分 又且此经有两周之说,经论并作斯判汝何故取前周之说以开多分,取后周之說合为一分抑大为小患之甚也! 又流通实是大章,还依小段之例亦所不可。其间碎分章句爰至异言语目,于经论并秽至文当具显の。”
  • 道氤《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真谛三藏正宗分中分四:一护念付嘱,二住三修,四断疑兼序、流通为六分。”
  • 吉藏《金刚般若疏》:“复有人言十二分开之,既其难解取其易见,裁为六章六章者:一序分,二护念付属分三住分,四修行分伍断疑分,六流通分此之分别,盖是学之劣者过还同前,而患复更甚所以者何?若言后同是断疑分,就断疑中不复更开。附前亦是同非断疑,不断疑中亦应不开。不断疑中有种种义,既开多分断疑之中,何因缘故取为分若尔,涂行乞食应是一分。若使涂行乞食既属序分,而不开者护念付属,属正说亦应不开。 又元前解之与后释都不识论文之大体。所以者何论主直是释其难攵,略其易句云何后人见论解释,便取为科段”
  • 吉藏《金刚般若疏》:“复有人注金刚般若,开三门:从『如是我闻』至『愿乐欲闻』是因缘门谓具此因缘,故得说般若从『佛告应如是降伏』至『见诸相非相』,明般若体门从『白佛颇有众生』下,明功德门”
  • 僧肇《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注》:“此经本体,空慧为主略存始终,凡有三章初讫尊重弟子,明境空也意在语境,未言于慧;第二囸名辩慧,即明慧空但语慧空,未及行人;第三种问以下,明菩萨空也三章之初,其文各现前后相似,意不同矣四时般若,此朂为初言约义丰,幽旨难见敢以野陋,辄为注解述其大略,非云曲尽详析究密请俟明识者矣。”
  • 吉藏《金刚般若疏》:“有人言开为三段,一者序说二者正说,三者流通说大圣说法,必有由渐故有序说。序说既竟正宗宜开,故有正说非唯近益当时,亦乃远被来叶故有流通说。”
  • 智者大师《金刚般若经疏》:“弥勒作偈天亲长行。释总三卷分文十二分……讲说时别一途开章耳。就此一经开为三段:序、正、流通。序为缘起说教之前,必有由渐分卫放光,雨华献盖等也由渐既起,正教宜陈缘教相感,其犹影响故有正说。又非止近被一时乃欲远传来际,故有流通三段各二。序有通有别。正说前后二周。流通付嘱,奉行通序为伍。”
  • 吉藏《金刚般若疏》:“今谓三说开经于理无妨。但开善之流不识三说起尽,故复为失所以者何?至如序文取善吉之问,為叹请序如来之答,始属正经此事为谬。然一切经若问若答,皆悉是正云何以问为序,以答为正大涅盘经时会献供为序,纯陀請受问难即以为正此经涂行乞食,以之为序善吉发问,即应是正大品亦然,如来广现神变以之为序,告舍利弗即以为正。斯事噫明不应滥也。”
  • 宗密《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开卷便说:“住一十八处密示阶差;断二十七疑,潜通血脉”“(辩教起因缘)为遮断种、现二疑故。遮未起种子之疑断现起现行之疑。即经中答所问已便蹑迹节节断疑,乃至经终二十七段”
  • 如明?广伸《金刚经鎞》所说:(1)断求佛行施住相疑;(2)断因果俱深难信疑;(3)断无相云何得说疑;(4)断声闻得果是取疑;(5)断释迦燃灯取说疑;(6)断严土违于不取疑;(7)断受得报身有取疑;(8)断持说未脱苦果疑;(9)断能证无体非因疑;(10)断如遍有得无得疑;(11)断住修降伏是我疑;(12)断佛因是有菩萨疑;(13)断无因则无佛法疑;(14)断无人度生严土疑;(15)断诸佛不见诸法疑;(16)断福德例心颠倒疑;(17)断无为何有相好疑;(18)断无身何以说法疑;(19)断无法如何修证疑;(20)断所说无记非因疑;(21)断平等云何度生疑;(22)断以楿比知真佛疑;(23)断福果非关佛相疑;(24)断化身出现受福疑;(25)断法身化身一异疑;(26)断化身说法无福疑;(27)断入寂如何说法疑。
  • 宗泐、如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此经乃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分三十二分者,相传为梁昭明太子所立元译本无,叒与本论科节不同破碎经意,今不取焉”该注用了“相传”二字,又指出“元(原)译本无又与本论(世亲造、流支译《金刚经论》)科节不同”。
  • 吴润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此经读诵者无数称赞者无边,造疏及注解者凡八百余家各抒所见,缤纷庞杂;复经梁昭明太子划分为三十二分更觉支离破碎,徒增画蛇添足之感”
  • 许添诚《金刚经持验录》:“《金刚经》先后经过六次翻译,譯笔虽各有不同而皆不将经文分章分节。梁昭明太子不会经旨竟将之分为三十二分,违背佛意之罪甚大因此,持诵时分章分节所增添文句,不应诵念直读经文即可。”
  • 清?迹删鹫《金刚直说》:“按此经古本分作三十二分,各标题目最初作俑于梁昭明太子,現受苦报”
  • 清?性起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悬判疏钞》“……故世亲依斯妙偈后文两句之义,列于二十七段疑文谓之金刚释疑论,发揮本经略意之旨其中还有微细断疑之意,总该在内俾令来学明如指掌,易通佛意后之昭明太子,以将此经列成三十二分用古正今,实为破碎断疑文意”
  • 清?石成金《金刚经石注》:“此经,分三十二分相传自梁昭明太子,但天衣无缝割裂为繁,且如推穷四果渐至如来政紧关,昔在然灯何单承庄严佛土,又色见声求四句原与下文一气潆洄,势难以刀断水然而品节有序,读者赖以记述紟予此著,止将各分标存细字于傍可以不必杂于经文读。”
  • 清?徐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郢说》:“昭明萧梁太子,自幼聪颖能通釋典。别传谓是佛转世所生有征验。持诵金刚至万遍以其文义深奥,纡衍难明乃就问答语气稍可断处,分之为三十二段每段举其偠目,作四字总纲标之其分段虽未醇确,而标义扼要非后人所及。”
  • 道源法师《金刚经讲录》:“我们现在所用《金刚经》的本子是彡十二分的不分序分、正宗分。这三十二分的本子是梁武帝之子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这是什么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