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小衔接教育机构面临哪些不适应

幼小衔接,如何科学有效
核心提示: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幼儿面临的一个人生新起点。顺利平稳地完成幼小衔接的过渡,对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都非常重要。那么,处于a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和家长,有哪些迷茫和困惑?幼小衔接,需要做哪些准备?幼儿园和小学又应该怎样积极协同,一起科学有效地完成幼小衔接呢?
□ 本报记者 杨晓谜 苏江召/文图&&
&&& “我担心小学的作业太多。”“听说小学的老师很严厉,犯错了会不会罚站啊?”“我挺期待上小学的,那样我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5月20日,在2016年河南省暨郑州市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上,不少幼儿园的孩子向记者讲出了自己对上小学的期待和担忧。    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目的就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家长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观,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自觉抵制幼儿园“小学化”行为,支持小学“零起点”教学,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幼小衔接期的迷茫和困惑幼儿在升入小学后,其面临的生活环境、作息制度、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很多幼儿容易出现恐慌、厌学等不适应的状况。如果没有衔接好,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我家孩子比较内向,好不容易在幼儿园有了几个好伙伴,也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但是小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作息时间方面和幼儿园有很大的差异,上小学对他来说挑战还是比较大的。”“上了小学后需要学的知识很多,我家孩子天生爱动,担心他坐不住、学不进。”……不少家长担心孩子进入小学后会不适应。    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的影响,不少家长为幼儿园只组织游戏化的课程而不进行拼音识字的教学所焦虑。“我也不知道孩子上小学之前,应不应该给他储备一些知识。现在提倡给孩子零压力,但如果真的不给压力,孩子上小学会不会跟不上?”“现在社会上兴趣班、幼小衔接班挺多的,是不是该给孩子报一个呢?”……除了担忧孩子适应不了小学的生活,不少家长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有着不少困惑。    “千万不能把小学一年级的内容前移到学前班,因为死记硬背式的枯燥学习会极大地伤害幼儿的心理和对学习的认知。”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李振村说,不少家长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小学生活,更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对孩子进行过早的“小学化”教育,这是不可取的。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爱华认为,真正的好小学,是不会在乎学生在入学前那种抢跑的、超前学习的暂时效应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重视、关注幼儿园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开始注重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年龄特征,到小学的时候允许幼儿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学习适应期,特别是在学习方式上的转折有一个渐进的过渡。    幼小衔接,需要做哪些准备在提倡小学“零起点”教学、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情况下,并不是说幼小衔接什么都不做。相反,需要在培养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学习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时间观念等方面做准备。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家长认识到这一点,不再忽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在省实验幼儿园,记者看到,该园除了基本的区角游戏,还根据幼儿特点开发了亲近自然课程、田间劳动课程、食育课程、实践课程等特色课程,让幼儿在亲近自然与劳动中学会独立和人际交往,树立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    “孩子情绪上的衔接很重要,也就是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漯河市实验幼儿园园长潘伟红介绍,“我们园着力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开展‘帮书包找朋友’活动,要求幼儿在课后自己将玩具、教具放回原位,自己整理书包。通过训练,使幼儿初步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进入小学后能够有条不紊地学习和生活。”    调查发现,家庭在培养儿童的时间观念方面有很大的缺失,很少有家长对孩子在时间管理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家长发现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只是感觉到习惯不好,没有想到时间管理能力的缺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面对小学严格的作息时间,很多一年级的孩子在起床、上下课、到校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因此,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非常重要。不少幼儿园通过开展各种游戏让孩子知道时间的重要性,训练幼儿的时间意识和自控能力。    “幼儿的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无趣的事情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很难产生较强的、持久的主动学习动力。”济源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卢军玲说,“为此,我园常常要求教师对幼儿加强兴趣指导,结合教学和日常生活引导幼儿自己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这实际上是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    “幼小衔接的工作可以说从幼儿一入学就开始了,在幼儿园的三年时间里,都是在为他们将来的学习能力、情感表达、社会适应做全方位的准备。”郑州市郑东新区实验幼儿园园长马灵君说,“我园通过分享玩具、到伙伴家做客等方式,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通过户外大循环运动,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通过‘我要上小学了’话题设置和参观小学活动,让幼儿提前认知小学生活……”    只有幼小协同,才能科学衔接“从发展的连续性来看,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段,但是客观上它有着自然衔接的内在机制,因为幼儿园的教育是渗透在生活中和游戏中的,这种学习为今后进入小学的学习奠定了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华爱华的这一观点,点明了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自然性。    郑州市郑东新区实验幼儿园和昆丽河小学仅一墙之隔。每年6月上旬,昆丽河小学都会组织“幼儿园开放日”活动,邀请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到校园,走进课堂,全面直观地了解小学,感受小学生活,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和神秘感,消除心理障碍。    “这几年,我们和幼儿园相互沟通,了解彼此课程实施的方式、手段,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学习步骤,开发幼小衔接适应性课程,使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昆丽河小学校长孟晓莉说,“幼小衔接只靠幼儿园单方面做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小学必须积极协同幼儿园,同广大家长达成共识,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协同,小学一定要动起来。”李振村结合学校的实际说,“如果我们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不做任何改变,仅靠幼儿做改变来适应小学是不行的。小学要主动改变,强调生活化、游戏化学习,强调学习跟孩子的生活发生连接。”    新乡市第一铁路小学校长胡雄彦认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学要在教学内容和过程上双向衔接。小学在新生入学阶段一定要开足开好学习准备期的综合活动课程,并用一个一个好玩的主题,把各个学科融合在一起,以低难度任务驱动孩子学习,坡度缓下来了,难度就降低了,衔接就更自然了。    “只有幼小协同,才能科学衔接。只有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有趣的早期学习体验,才能够成就他未来的美好人生。”华爱华说。
省教育厅副厅长刁玉华来到郑州市郑东新区实验幼儿园,参观幼儿的美术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号名师郭宗莉谈幼小衔接:很多孩子出现问题不在学习_新浪上海_新浪网
  原标题: 上小学是自然延伸,并非“翻山越岭”
名师郭宗莉谈幼小衔接 /晨报记者 陈征
  晨报记者 林颖颖
  本周六起约15万学生将迎来公办小学报名验证。“准小一生”家长们也在群里展开热烈讨论:“还有100天就要进小学了,该教孩子什么呢?”“周围的家长都在报幼小衔接培训班,我要不要也报一个?”
  一所小学的老师曾说过自己的一个经历:几年前她带班小一生,全班34个孩子,没一个孩子的握笔姿势是对的。原因就是暑假在培训班“抢跑”造成的!开学后,学校反而花了很长时间纠正孩子的握笔姿势。
  如何让幼小衔接成为“有效衔接”?晨报自本周起,推出“幼小衔接公开课”系列报道,邀请上海名师,帮助家长看清幼小衔接到底有哪些误区,家长该做点什么?
  今天是“幼小衔接公开课”第一课。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原思南路幼儿园园长郭宗莉带来幼小衔接的满满干货!更多详细内容,请看“周到上海”教育频道!
  部分家长人为增加“坡度”
  每年幼儿园毕业季,总会有家长皱着眉,来咨询郭宗莉:要上小学了,担心孩子不适应,怎么办?
  她总会安慰:“孩子经过幼儿园的学习,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上小学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并不是一场翻山越岭。”郭宗莉告诉记者,部分家长把孩子上小学当成是一个了不得的难题,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就是玩,到了小学就要开始正儿八经地学习,会面临各种问题。对此,她表示,幼小衔接中,孩子固然会经历一些挑战,有一些心理坡度,但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走向更高水平。
  郭宗莉表示,从幼儿园到小学,原本是一个自然过渡,但被家长的焦虑放大了,也由此影响到孩子。“我们最担忧的一个奇怪的矛盾是:一方面,家长对儿童过高期望,集中表现在‘择校焦虑’;另一方面,却又过度保护或包办代替,影响了其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意识的形成,更人为增加了幼小衔接的坡度。很多表面看似是家长对今后孩子成功的期待,内在却反映了家长在面对孩子成长中的新问题时的迷茫、担忧和无助。”
05-25 14:05|分享
05-25 12:41|分享
05-25 12:41|分享
05-25 10:13|分享
05-25 08:33|分享
05-25 07:57|分享
05-25 07:53|分享
05-25 07:34|分享
05-25 07:30|分享
05-25 07:28|分享
新浪地方站幼小衔接怎么做最有效?很多孩子出现问题并不在学习-幼小衔接 上小学 自然延伸 坡度 抢跑-上海频道-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幼小衔接怎么做最有效?很多孩子出现问题并不在学习
    本周六起约15万学生将迎来公办小学报名验证。“准小一生”家长们也在群里展开热烈讨论:“还有100天就要进小学了,该教孩子什么呢?”“周围的家长都在报幼小衔接培训班,我要不要也报一个?”  一所小学的老师曾说过自己的一个经历:几年前她带班小一生,全班34个孩子,没一个孩子的握笔姿势是对的。原因就是暑假在培训班“抢跑”造成的!开学后,学校反而花了很长时间纠正孩子的握笔姿势。  如何让幼小衔接成为“有效衔接”?晨报自本周起,推出“幼小衔接公开课”系列报道,邀请上海名师,帮助家长看清幼小衔接到底有哪些误区,家长该做点什么?  今天是“幼小衔接公开课”第一课。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原思南路幼儿园园长郭宗莉带来幼小衔接的满满干货!更多详细内容,请看“周到上海”教育频道!  部分家长人为增加“坡度”  每年幼儿园毕业季,总会有家长皱着眉,来咨询郭宗莉:要上小学了,担心孩子不适应,怎么办?  她总会安慰:“孩子经过幼儿园的学习,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上小学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并不是一场翻山越岭。”郭宗莉告诉记者,部分家长把孩子上小学当成是一个了不得的难题,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就是玩,到了小学就要开始正儿八经地学习,会面临各种问题。对此,她表示,幼小衔接中,孩子固然会经历一些挑战,有一些心理坡度,但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走向更高水平。  郭宗莉表示,从幼儿园到小学,原本是一个自然过渡,但被家长的焦虑放大了,也由此影响到孩子。“我们最担忧的一个奇怪的矛盾是:一方面,家长对儿童过高期望,集中表现在‘择校焦虑’;另一方面,却又过度保护或包办代替,影响了其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意识的形成,更人为增加了幼小衔接的坡度。很多表面看似是家长对今后孩子成功的期待,内在却反映了家长在面对孩子成长中的新问题时的迷茫、担忧和无助。”  幼小衔接家长可这样教  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不少“准小一生家长”已行动起来。有的提前购买了一年级教科书,有的帮孩子报了各种训练班。  郭宗莉反对抢学、早学。她认为,如果一定要在入学前教孩子一些什么,那么自理能力、行为习惯、社交能力、语言表达等才是关键。“很多孩子在幼小衔接上出现问题,主要不是学习造成的,更多的是对环境、对人际交往的不适应。”郭宗莉建议家长,进小学前可做以下几方面准备:  毕业前幼儿园会组织认识小学的系列活动,家长可以在家配合,让孩子说一说对小学的感受,同时做一些解释,让他们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和好奇。  暑假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特别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开一份‘家务清单’。”郭宗莉说,国内外多项调查都显示,成绩优秀的孩子,86%以上做过家务。“做家务对孩子形成经验,处理事情,协调关系,都很有帮助。”  在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上,家长可以每周教孩子几个童年游戏,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小手工,这样,孩子因为“会玩”,在入学后就能更快地融入到同伴群体中。“还可以创造一些机会和情境,让孩子体验如何与人相处,遇到别人争执,可以问问孩子,谁的解决办法比较好?”  幼小衔接还需延续到入学后。“家长要陪伴、相信、鼓励孩子”,郭宗莉建议,每天孩子放学,家长无需急着让孩子做作业,最好抽出时间,倾听孩子心声,多给孩子开导与疏通,及时帮助孩子调整情绪。  家庭在幼小衔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不是让孩子“抢学”,而是承担起孩子入学后的一系列适应性行为养成的教育责任。此外,对孩子入小学家长不必过度焦虑,更不能让自己的焦虑影响到孩子。――郭宗莉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幼小衔接怎么做最有效?很多孩子出现问题并不在学习
日 04:06 来源:解放网
    本周六起约15万学生将迎来公办小学报名验证。“准小一生”家长们也在群里展开热烈讨论:“还有100天就要进小学了,该教孩子什么呢?”“周围的家长都在报幼小衔接培训班,我要不要也报一个?”  一所小学的老师曾说过自己的一个经历:几年前她带班小一生,全班34个孩子,没一个孩子的握笔姿势是对的。原因就是暑假在培训班“抢跑”造成的!开学后,学校反而花了很长时间纠正孩子的握笔姿势。  如何让幼小衔接成为“有效衔接”?晨报自本周起,推出“幼小衔接公开课”系列报道,邀请上海名师,帮助家长看清幼小衔接到底有哪些误区,家长该做点什么?  今天是“幼小衔接公开课”第一课。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原思南路幼儿园园长郭宗莉带来幼小衔接的满满干货!更多详细内容,请看“周到上海”教育频道!  部分家长人为增加“坡度”  每年幼儿园毕业季,总会有家长皱着眉,来咨询郭宗莉:要上小学了,担心孩子不适应,怎么办?  她总会安慰:“孩子经过幼儿园的学习,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上小学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并不是一场翻山越岭。”郭宗莉告诉记者,部分家长把孩子上小学当成是一个了不得的难题,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就是玩,到了小学就要开始正儿八经地学习,会面临各种问题。对此,她表示,幼小衔接中,孩子固然会经历一些挑战,有一些心理坡度,但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走向更高水平。  郭宗莉表示,从幼儿园到小学,原本是一个自然过渡,但被家长的焦虑放大了,也由此影响到孩子。“我们最担忧的一个奇怪的矛盾是:一方面,家长对儿童过高期望,集中表现在‘择校焦虑’;另一方面,却又过度保护或包办代替,影响了其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意识的形成,更人为增加了幼小衔接的坡度。很多表面看似是家长对今后孩子成功的期待,内在却反映了家长在面对孩子成长中的新问题时的迷茫、担忧和无助。”  幼小衔接家长可这样教  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不少“准小一生家长”已行动起来。有的提前购买了一年级教科书,有的帮孩子报了各种训练班。  郭宗莉反对抢学、早学。她认为,如果一定要在入学前教孩子一些什么,那么自理能力、行为习惯、社交能力、语言表达等才是关键。“很多孩子在幼小衔接上出现问题,主要不是学习造成的,更多的是对环境、对人际交往的不适应。”郭宗莉建议家长,进小学前可做以下几方面准备:  毕业前幼儿园会组织认识小学的系列活动,家长可以在家配合,让孩子说一说对小学的感受,同时做一些解释,让他们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和好奇。  暑假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特别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开一份‘家务清单’。”郭宗莉说,国内外多项调查都显示,成绩优秀的孩子,86%以上做过家务。“做家务对孩子形成经验,处理事情,协调关系,都很有帮助。”  在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上,家长可以每周教孩子几个童年游戏,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小手工,这样,孩子因为“会玩”,在入学后就能更快地融入到同伴群体中。“还可以创造一些机会和情境,让孩子体验如何与人相处,遇到别人争执,可以问问孩子,谁的解决办法比较好?”  幼小衔接还需延续到入学后。“家长要陪伴、相信、鼓励孩子”,郭宗莉建议,每天孩子放学,家长无需急着让孩子做作业,最好抽出时间,倾听孩子心声,多给孩子开导与疏通,及时帮助孩子调整情绪。  家庭在幼小衔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不是让孩子“抢学”,而是承担起孩子入学后的一系列适应性行为养成的教育责任。此外,对孩子入小学家长不必过度焦虑,更不能让自己的焦虑影响到孩子。――郭宗莉上周六,半岛晨报幼小衔接微课堂火爆开课
大连明星小学德育主任孟凯老师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十一长假之后,我们的公益讲堂继续开课
这次我们请到的嘉宾是
大连龙泉小学校长吴凤华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
开学一个月,一年级新生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幼儿园最后一个阶段该怎么注意和避免这些问题
幼小衔接阶段孩子的语言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
吴凤华,大连市龙泉小学校长
喜欢研究儿童文学和儿童成长规律
对儿童语言发展有自己独到的实践经验。
展开剩余88%
讲座时间:10月8日 周日 20:00
讲座地点:半岛晨报幼小衔接家长群
讲座对象:小学一年级家长以及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家长
报名时请写明“幼小衔接在线微课”
龙应台在他的《目送》当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慢慢的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话非常形象地反映了孩子面对幼小衔接时父母的心情。上周六,半岛晨报幼小衔接微课堂请到了大连明星小学德育主任孟凯老师,孟主任为家长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提出了幼小衔接的几大误区,并帮助家长整理了这个事情孩子心理建设的几个方面,让大家受益匪浅。
最大问题:过渡期孩子诸多不适应
孟凯主任认为,幼小衔接最主要的问题就体现在孩子的“不适应”上,这其中也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孩子非常不适应学校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的孩子在进入小学的第一天,才刚刚开始学习熟悉学校的环境,就会出现有的孩子去卫生间回来的路上就迷失在了走廊里。第二点,孩子们不适应小学的紧张学习。在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学习的内容相对简单,而且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的时候,老师家长都在不断的强化学习的重要性。孩子每一项任务都要认认真真地去完成,无形当中家长的焦虑、老师的严格要求增加了孩子的紧张情绪。第三种不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一般都非常的和蔼可亲,会主动的帮助她去做许多的事情。进入小学的时候,当孩子还没有明确自己身份转变的时候,老师已经完完全全的把他当做一个能够自立自理的小学生去看待了。
再有就是新的生活规律的不适应,不少家长在孩子入小学之前的这个暑假没有注意帮助孩子调整生活习惯,孩子在入学的第一个星期就会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应。
产生原因:没了安全感多了焦虑感
产生这些不适应从心理上来说,孟凯主任认为,主要就是就是安全感的焦渴和丧失感的并存。“当孩子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熟悉的老师和朋友,离开自己非常熟悉的生活规律而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当中,安全感的这种焦渴可想而知。同时,在过去的时候爸爸妈妈时刻唤我宝贝儿,到现在,因为我完不成作业、把字写得歪歪扭扭不停批评我的时候,他会渐渐的有一种丧失感: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还有一种心理变化,就是兴奋感的增强和焦虑感的出现。“孩子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他也会想自己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样背着书包,正式的去走入小学对他来说也许是充满憧憬的。同时他能不能去很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焦虑感也伴随着出现了。”
另外一种心理现象就是权威性崇拜和自控力不足。“小学一年级孩子对老师的崇拜,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老师的话就像圣旨一样,他真的很想做老师心中的好孩子。可是由于自己的自控力不足,美好的想法可能会在短暂的坚持之后就付诸东流了。”
所以孟凯主任认为,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并且能够提前带领孩子经常走过他即将进入的小学。“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带着孩子在校园里面走一走,趁机去教育和激发孩子,我想能够在这里顺理成章的帮孩子萌生向往之情,同时我们也应该帮助孩子客观地去了解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差别,能够给予孩子信任。”
避免误区:不要过度衔接和轰炸式衔接
幼小衔接的过程,往往有人忽视、有人过度的去重视,就会出现幼小衔接的几大误区。孟凯主任认为,第一个误区那就是忽视衔接。“有不少家长不理解幼小衔接的重要意义,往往忽视了。等到孩子进入一年级存在不适应的时候后悔莫及。还有一种就是单一式的衔接,就是指衔接了孩子的学习却没有衔接孩子的习惯。也有一种家长,刚刚听说幼小衔接又知道这样重要,就开始用短暂的一两个月孩子入学前的时间进行轰炸式的衔接。还有的家长面对幼小衔接的过程,突然觉得不适应,就出现了一种抱怨时的衔接。”孟凯主任表示,只有当家长避开这些误区的时候才能够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幼小衔接的这个阶段。
小编·在等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关于幼小衔接的10大误区
1、误区一:幼小衔接就是大班的事儿
正确的认识:幼小衔接,不是一个能够临时突击的短暂过程,而是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全学年的长期过程。父母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将决定孩子入学后在很多方面的表现。
明智的做法:虽然幼小衔接主要集中在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但是很多准备工作却始终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如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等。因此,真正做好幼小衔接,绝不能等到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我们需要从幼儿入园甚至更早的时候开始。
2、误区二:幼小衔接就是择校
正确的认识:如果家长有条件为孩子选择一所非常好的学校,并且不存在很多的麻烦问题,当然是非常理想的一件事。但是,一所好的学校,并非所有老师都尽职尽责;一所一般的学校,也有很多好老师会对孩子尽心尽力。所以,家长不必为了孩子的择校问题搞得心力交瘁。
明智的做法: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扎堆选择所谓的名校,其实没太大必要。更为关键的是,家长为孩子选择的学校一定要跟孩子的自身发展情况相匹配。其实,择校就跟人生的很多选择一样,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3、误区三:幼小衔接就是多学知识
正确的认识:幼小衔接,是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这个过程看成择校、上培训班,而是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入手准备。
明智的做法:除了相应的入学知识准备以外,家长更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最为关键的就是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2、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能力,最为关键的就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3、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最为关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4、误区四:幼小衔接就得多上培训班
正确的认识:“幼小衔接班,上还是不上?”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很多幼儿园孩子的家长。究竟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还真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平时的用心以及孩子本身的特点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绝不能把幼小衔接狭义地理解成就得多上几个“幼小衔接班”。
明智的做法:适当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孩子的顺利衔接。不过我们需要把握好度,避免走入两个极端:一是过度学习,提前让孩子学习太多小学阶段的知识;二是认为孩子什么都不该学,否则会“毒害”了自己的孩子。其实,家长的关注点不要放在是否应该学的问题上,而是应该放在何时学、怎么学等更为关键的问题上。幼儿阶段的孩子,应多以游戏互动的方式,通过玩来掌握应学到的知识,比如认字、数数等,而不应该让孩子机械地、被动地学习。
5、误区五:幼小衔接就是孩子的事儿
正确的认识: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家长都需要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不断学习和自我成长,从心理上和情感上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在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走得更加从容。在幼小衔接这个关键阶段,同样也不例外。
因此,需要经历幼小衔接这个适应过程的,除了孩子,还有家长。为了在这个时期能给予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成为他们勇敢向前的坚实后盾,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让孩子更加从容地进入小学。
明智的做法:首先,需要清楚认识自己的角色。我们可以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了,从而让我们的言行举止发生一些变化。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过来人那里获得相关的信息和经验教训等,比如:主动向家有小学生的亲朋好友咨询和请教,了解他们作为小学生家长的角色定位和心理感受,获得各类教育问题的处理经验等。
其次,尽量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作息时间,为孩子入学做充分准备。当孩子入学后,每天的作息要有序、有规律,如:用餐、学习、休息都应安排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制定一份新的家庭作息时间表。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以身作则,带头按新的作息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6、误区六:重视物质准备,忽视心理准备
正确的认识: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角色和任务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处的环境、所接触到的老师和同学也会有很多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孩子提前做好适应这些变化的相关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入学准备就是让孩子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入学后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和环境的改变,让孩子的心理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
明智的做法: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1、实地参观,增加孩子对小学的感性认识;2、家园配合,引导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之情;3、演练角色,增强孩子的角色意识;4、提前试读,让孩子体验一次“实战演习”。
7、误区七:进入小学就是学校的事儿
正确的认识:小学既是孩子学习历程的真正起点,也是孩子一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学校是继家庭之外引领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既为孩子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也对父母和孩子有所要求。要让孩子的幼小衔接更加顺利,家校互动才是最为关键的解决之道。教育孩子,绝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需要家庭和学校的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分工协作。
明智的做法: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到位,老师在学校也会更加省心,这比给老师送礼更管用。作为老师,内心都希望所有家长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配合,比如平时督促和检查孩子的作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或亲子活动、孩子有事无法到校上课事先请假、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给予积极回应等等。
8、误区八:孩子不适应就随便责骂
正确的认识:对于所有孩子来说,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每一个刚进入小学的孩子都需要一段适应期。当然,不同的孩子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有些孩子进入小学一个月就能完全适应,而有些孩子可能就需要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
一般来说,孩子进入小学后出现不适应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生活方面,比如:对用餐、用厕、饮水等自我管理的不适应和对作息时间的不适应;2、学习方面,比如:对学习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不适应和对每天要带好学习用品、按时完成作业等规则的不适应;3、人际关系方面,比如:陌生的教师、同伴,与幼儿园不同的要求以及部分家长不恰当的话语暗示等,都会使孩子对小学老师、新的同伴产生一种距离感。
明智的做法:如果家长没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导致孩子进入小学后不适应,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不要随便责骂孩子;2、跟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每一个问题都当作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机会;3、保持家校联系、搞好家校互动,积极争取老师的支持和配合,助力孩子的成长。
9、误区九:家庭作业必须陪着孩子做
正确的认识:当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对小学的学习既新鲜又陌生,而对完成家庭作业不一定能很快适应。因此,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完成,如:做做小游戏,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好、记得快。这样,既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作业,又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明智的做法:在孩子入学初期,我们可以适当陪同他做作业。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家长就必须逐步放手,慢慢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通过家庭作业,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应该是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辅导的时候,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作业始终是孩子的事,家长的主要任务是督促和检查,绝不是代劳。
10、误区十:孩子的成绩就是唯一
正确的认识:其实,在小学三年级之前,考试和分数都不应该成为衡量孩子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很多孩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学不好,而是因为粗心大意、上课不认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欠缺等造成的。
明智的做法:因此,在小学前半段,我们更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三件事,而不是仅仅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每一次考试和分数上面。
(说明:以上这些方面的总结,系本人根据长期在很多育儿网站和论坛在线答疑整理而成,篇幅所限,无法深入展开。所有话题在我的《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一书中,都有深入探讨,并有生动的案例、实用的方法可供参考。)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一本幼儿园家长必读的亲子成长手记。
国内唯一的一本专门研究如何培养儿童自控力的教育专著。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