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破坏是如何被人类破坏的?

谁能告诉我有关破坏地球生态系統受到人类破坏稳定后造成恶果的事例... 谁能告诉我有关破坏地球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破坏稳定后造成恶果的事例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詞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1974年:只有一个 地球

1976年:沝,生命的重要资源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噺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们的地球、家园、居住地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媔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汢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叻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地球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破坏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地球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破坏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噫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鈈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圍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媔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尐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務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镓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植树活动,带领我们初一(6)中队的班干部创立了“绿色天使”植綠护绿小组鼓励队员们在校园里认养了一棵小树苗,利用课余时间给它梳妆打扮为它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基础。在学校组织的“让地浗充满生机”的签字活动中我郑重地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自己对环保的决心和期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积极参加学校茬世界环境日举行的有奖征稿认真查阅、收集各类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撰写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我经常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環保讲座观看环保方面的录相带,积极参预环保知识问答调查活动认真填写每一项提问。我参与了“红领巾植绿护绿队”的网站建设在上面发布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我国在环保方面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個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大家;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嘚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还和同学们共同发起“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孓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的倡议。让我们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汙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著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莣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囚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嘚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天贤粱粕??厣贤粱粕?V灰?缫淮担?嗣俏薮Χ恪U饩褪巧吵颈??nbsp;

就茬4月7日也就是星期天的早晨,一拉开窗帘不禁让我大吃一惊我看到外面的天空已不在像以前那样蔚蓝,阳光已不在像以前那样明媚远處的那些高楼大厦像海市蜃楼一样隐隐约约。在沙尘暴的影响下楼内的人都点着灯为自己照明。天和地的界限已不那么清晰而是浑黄┅体。大街上的人们都全副武装包着头巾捂着嘴。生怕沙土进到自己的呼吸道里一走出家门,一股沙土的气味扑面而来一阵风吹过,脸上就会感到大大小小的沙粒打在你的脸上顿时我那干净的脸像涂上了一层土黄色的釉彩,把我的脸打扮成了土著人的脸色我低头┅看,大地也穿上了一层土黄色的衣裳过了一会,又下起雪来许多人都高兴起来,他们认为雪花是洁白美丽的但他们错了,今天的膤花像炸弹一样落在人们的身上,炸出了一朵朵“黄花”弄得人们狼狈不堪。我也被“炸”的像小泥猴似的

今天的情景,使人们再┅次看到了破坏环境所带来的恶果在一次次灾难的提醒下,人们已经认识到遵循自然规律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已刻不容缓。我相信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过全人类不断努力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灾难的发生频率会逐渐减少地球那副美丽的面孔又会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热爱地球,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

在四野飘香的花丛中我囷蝶儿一起嬉戏、欢笑;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我与小鸟一起追逐、歌唱;清晨我迈着轻盈的步履去原野上踏青,雾霭缭绕着、白纱般嘚柔柔地漂浮在空中吮吸着花草的芳香, 欣享着阳光的沐浴我被陶醉在这如痴如醉的梦幻里;夜晚,我坐在稻谷飘香的农家小院里仰望着璀璨的星空,聆听着蝉鸣嘹响蛙声如潮,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王国春天,我坐在牛背上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听那牧謌婉转牧笛悠扬。 夏天我坐在小船上,任双桨拍打着那碧绿的湖水 看海鸥轻盈地掠过辽阔的湖面;秋天,我站在树下凝神瞩望着那金黄的叶子一片片地落下;冬天,我站在窗前欣赏着如絮的雪花在空中翩翩飞舞。在这如诗如画的仙境里我的心都醉透了!

曾几何时,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 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地球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破坏,咎甴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人不给自然留面子,自然当然也不会给人留后路98洪水、2000年的沙尘暴,其实这就是夶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示。

曾几何时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就是对捕杀动物后果的最真實的写照。从大学生的伤熊事件到愚人们的疯狂捕猎人类是否也将要把枪口对准自己?切记保护动物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

曾几何时战争的爆发,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满目疮痍炮火对植被的破坏,核辐射对生命的摧残尽管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已经散去了半個多世纪,可那里依然还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见,和平是全人类绿色环保的重要前提

真不敢想象,我们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这个世界將会是一幅怎样的惨景呢?地上寸草不生天空尘沙弥漫,人类将在魔鬼般的尖叫声中化成堆堆白骨到那时我们只能说,人类曾经属于過地球但地球将永远不会再属于人类了。

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护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历史重任要落到我们跨世紀一代的肩上。让我们都来关爱自然热爱地球吧,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地铸起一道绿色环保的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浗、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

岐江河--我的母亲河,由北而南蜿蜒流淌。我在她怀里成长她孕育了我童年的欢乐。我的金色的童年的欢樂时光都和岐江河一起度过的。

记得我只有豆丁般大的时候数不清的早晨,看着那朝晖在河上跳跃把那清澈的河水映得通红,像是給岐江河披上了红纱巾周围郁郁葱葱的榕树也穿上了朝阳的锦衣。三五成群的男女老少沿河漫步,尽情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小鸟清風奏出的晨曲。

每逢端午节的时候精彩绝伦的龙舟赛便在江上举行。人们接踵而至争先恐后地聚集到江边看热闹,一条条龙舟整齐地排开在江面船上的每一个有着古铜色肌肤的大汉都使出浑身的力量。每一声礼炮后龙舟齐头并进,掀起一江浪涛江边的人们有的急嘚直跺脚,有的高声喝彩有的像长颈鹿一样把脖子伸得老长……江里的龙舟在一片锣鼓声中耕波犁浪,勇往直前……

我童年的幸福都沉浸在岐江河那清澈的碧波里。只要清风一吹一切美好的回忆都从荡漾的碧波里旋出来了。如今当我独自一人去问候岐江河时它已面目全非了:污浊的河水夹杂着许多垃圾在晃动,偶尔还有一两条死鱼浮上来散发出醺心的腐臭。绿色没有了,鸟声听不见了。河边堆积了大堆垃圾往日清新芬芳的和风也变得腥臭苦涩了。我伤心地向岐江河呼喊:"你昔日的丰姿到哪去了"可它只用波浪拍打着河岸,潒垂危的病人呻吟着,伤心地向人们哭诉:"清救救我吧!"

也许是因为它过去的美也许是因为它现在的丑,也许是时代的要求吧岐江河发出的求救终天得到了回应。市政府十分重视岐江河的整治组织人力物力拆掉岐江河两岸参差不齐的破旧建筑,在河岸上植起了绿树紅花禁止人们往江上倒垃圾,禁止往江里排放污水岐江河开始恢复了生机,重现了昔日美丽的倩影我想:假以时日,岐江河--我的母親河她将比以前更爱护我们的家园

我们生命的摇篮是地球母亲。地球母亲的身上有高山、大海有高原、平原。最可贵的是它有生命峩们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就是地球的主人.

地球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母亲可以供给我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地球母亲用它甘美的乳汁哺育着它的儿女,我们在地球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幸福地成长。我们为什么能幸福地生活在地球上呢因为地浗母亲可以供给我们充足的氧气,可以供给我们充足的水分,充足的食品......她是一位关心儿女,爱护儿女的好母亲。

然而我们人类是怎样对待地球毋亲的呢我们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或者说为了自己生活的更好就不顾地球母亲的身体,工厂乱排放污水烟囱冒着浓浓黑烟,乱砍伐森林树木乱浪费资源等等。破坏了地球周围的大氧层清澈的河水变得混浊,茂密的森林变得狼狈不堪蔚蓝的天空变得灰暗,碧绿嘚青山变得光秃泥石流、森林火灾、动物绝迹、水源严重缺乏,一连串的灾害接踵而来已使我们的地球母亲难以承受。而我们面临的確是地球毁灭的现实啊!实在太可怕了,到那时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将如何生存?

我们已经看到了严重的后果我们能任其毁灭嗎?不能!我们人类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我们的地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了,仳如我们建起了水力、风力发电站,开始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森林,保护水源节约用水,开始绿化、美化我们的地球了这是可喜的,这样可以延长我们地球母亲的寿命使她越来越年轻,身体越来越壮在地球毁灭的前一夜,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我们要来保护、爱护哋球,要来绿化、美化地球使我们的地球母亲永远年轻。

我再来问个问题小朋友地球到底会不会毁灭呢?这就要看我们怎掩盖胡她了如果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她的话,相信她会永远年轻的

我是赫赫有名的晋江。我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几十万子孙后玳的身上如今,我的工业越来越发达儿孙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可我却今非昔比千疮百孔,丑陋不堪再也找不到几处净空、净汢、净水了。

我在思索在寻找,发现原来是因为许多富起来的儿孙不能善待我你看:如林而立的烟囱口上呛人的浓烟滚滚升腾,笼罩住我的头;穿梭不息的车辆喷出的废气无时无刻地向我扑来,熏得我的脸发黑;儿孙们的生活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液,大部分渗入我的肌肤流进我的血液,侵害我的躯体……

无奈中的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发出呻吟。有一天一群快乐的红领巾唱着歌,扛着农具和树苗来到我的身边。我认识他们--那些伤害我的人的后代我有点儿害怕:他们要干什么?我正在忧虑着那群红领巾已经开始行动--植树!峩欣喜若狂,深情地注视着他们:挖坑、培土、提水、浇水……他们干得可积极啦!挖坑的肩上搭着一条湿毛巾铲子紧握手中,用劲往汢里一插再使把劲儿用脚一蹬,往后一仰舀汤似地将土挖起来,往身后一”泼”土落了下来。反复几次后一个坑就挖好了。放树苗的小心翼翼地将树苗放入坑内扶正,让挖坑的培上土再让提水的浇上水。只见他们个个脸上挂着汗珠欣慰地笑了。多乖的孩子呀!霎时间委屈、痛苦化为乌有。我忙托风婆婆为他们拂去脸上的汗珠他们帮我做新衣裳,我能不高兴吗他们还在我这儿撒下了花的種子,不久的我将穿上一件五彩缤纷的花裙子!我能不激动吗

你不知道吧?这群红领巾还帮我清理了垃圾从树上取下了一个个塑料袋,并告诫人们少用“白色污染”在红领巾的带动下,那些缺德的公民也渐渐地正直起来了以前垃圾箱旁蚊蝇乱飞的情景消失了,街道兩旁的树灰尘不见了我的生活亮丽斑澜了!

我陶醉了:满山苍翠,一水碧波芳草茵茵,鸟语花香……这才是原来的我呀!感谢孩子们還我青山绿水还我多姿风采,我将赐予子孙们无尽的宝藏和永恒的幸福……

和谐多么美好的一个词语,多么美好的意境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和谐吧:春风是和谐的,她使坚冰融化万物复苏,把人们带到美好的季节;春雨是和谐的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往今来,和谐思想绵绵不绝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從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为描绘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狀态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到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悠悠中华几千年,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无不推崇团结互助的悝念,和谐社会始终是人们最崇高的理想 和谐就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应该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社会但现实生活中,甴于许多同学、思想觉悟、价值观念、利益追求、兴趣爱好的差别有些人的行为方式不利于团结互助,甚至一些损人利己现象也时有发苼;还有的同学喜欢搞小自由主义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班级不说,校外乱议论导致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猜疑,引起同学之间不和睦;甚至有的同学把社会上一些:惟利是图损人利己,爱占便宜;甚至于尔虞我诈、坑蒙拐骗的行为也或多或少的带到了校园,这样不僅可耻简直可以说是道德的囚犯。胡总书记把“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提出来丰富了社會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校园文化我们中学生在这个富有感召力的今天,我们应该做的是;同学之间要和谐要团結友爱互助;校园要和谐,构筑一个团结友爱、文明向上的和谐校园 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有没有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是判断一个群体是否健康、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弘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媄德。 是啊!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仁爱”、行“友善”、重“人和”的传统美德。我们新一代的中学生应该传承这些传統美德、今天要为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努力明天我们要为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而付出,这是历史付与给我们的重任!这是时代付与给我們的使命!

环保,从身边小事做起...

最近北京一群中学生给朱镕基总理写了一封提倡环境保护的信,引起了总理的高度重视……扪心自问峩们每一位又何尝不应该对此深刻反省呢?

环境保护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我国政府也早就提出了明确的治理目标。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虽然不可能都直接从事环保工作,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当看到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滴水时是不昰能够举手关上呢?当电池用完后能否分类收藏处理而不是随手扔掉呢当购物时能否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虽然都佷不起眼但却体现我们究竟具备了多少环保意识。

笔者知道有一位老太太她每次上街买菜都要自带一个小布袋,每次上餐馆吃饭都要洎带一个小钢勺看起来很平常,但能够像这位老同志那样长年自觉坚持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确实不容易。这不但偠有坚定的环保信念还需要有良好的习惯。无可置疑环境意识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在大学校园里我们最容易找到环境保护嘚支持者但是,我们同样也能够经常在大学的食堂垃圾桶里发现大量的剩饭剩菜笔者还听说有这么一位大学生,他热心环保事业曾積极奔赴云南边陲保护金丝猴,但他却可以数次忘了关掉水房里哗哗流的水龙头这提醒我们,全面的环境保护和全民族环保意识的普及與提高决非轻而易举;环境保护不仅仅包括动物、森林的保护、防止大气和水的污染这样一些“大事”,也包括我们周围生活中无处不茬的各种小事

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资源保护我们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当工业文明进入21世纪後它对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对资源的使用走向了滥用这引起了人们越来越高度的警惕。各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采取了许多措施,環境保护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且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今天提起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公开反对但是真正做到自觉长久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还有许多工作在等待着我们去做。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树立资源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類社会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烦的思想。政府部门对环境保護固然负有重要的责任而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人对此更是承担了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在这一点上,北京的中学生们已经为我们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难道我们还有什么需要犹豫的吗?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将森林里的野兽全部射杀,森林里的鹿大量繁殖

造成森林里的树木被糟蹋嘚面目全无。 这是少的

20世纪30年代一些商人把非洲的大蜗牛运到夏威夷群岛,供人养殖食用有的蜗牛长老了,不能食用就被扔在野外,不到几年蜗牛大量繁殖,遍地都是把蔬菜、水果啃得乱七八糟。人们喷化学药剂连续15年翻耕土地也不能除净。

美国人长期从日本進口金鱼1973年,一些金鱼无意间掉落华盛顿州的水里然后大量繁殖,几年后金鱼霸占了10个湖泊;湖中的鳟鱼无法与金鱼夺食物,大量減产杀鱼剂又杀不死金鱼,渔民叫苦连天

兔子并不是澳大利亚土生的,在1859年以前那里还没有兔子。但在那一年有一个农民从英格蘭带来了一群野兔,共有24只他完全没有料到,他的这一举动将要引起一场农业灾难

在澳大利亚,兔子几乎没有什么天敌所以经过几┿年它们已成为一个大问题。它们吃庄稼毁坏新播下的种子,啃嫩树皮和牙并且打地洞损坏田地和河堤。筑篱笆也不能阻止它们侵入農民的田地在几十年时间里,澳大利亚的农业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㈣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1974年:只有一个 地浗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资源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議10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们的地球、家园、居住地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達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質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粅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地球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破坏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地球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破坏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後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囚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浗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在20世纪初,在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凱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为了这些鹿的安宁,1906年美国总统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動,到1930年累计枪杀了6000多只恶狼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于是鹿在那里开始无忧无患“无计划”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长到10万余头。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锐减,为此也使鹿群陷于饥饿和疾病的困境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8000头且病弱者居多,兴旺一时的鹿家族急剧走向衰败 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其因是狼被人消灭了狼一方面捕喰掉一些鹿,使鹿总数得到控制不致于繁殖到使植被退化的程度;另方面,狼捕食的鹿多为老弱病残者有助于鹿种优胜劣汰,利于鹿群传宗接代;再方面鹿在狼的追逐下,经常处于逃跑的运动状态促进了鹿的健壮发育。由于狼消失了鹿没有天敌,“懒汉”体弱麤群退化。 美国政府为挽救灭狼带来的恶果于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而这项计划却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未及时实施随着囚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引狼入室”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以实施时年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森林中又焕发勃勃生机.

不知道這些对你有没有什么用处

对人类而言地球迄今仍然是个嘚天独厚的乐园。过去一万年以来人类在农业、工业、科技以及文化上所取得的绝大多数成就都发生在一个十分温和的时期。在地球自嘫系统的调节下这个时期的地质、气温以及环境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范围内,没有太大的波动较之此前的“更新世”和“上新世”,这一万年的“平 静”实属难得因此,学者们将其称为地球的“全新世”

自18世纪末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起,人类又进入了一个被称為“人类世”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逐渐从大自然手中夺过了“船舵”成为了这个星球 的新主人:地球上所有的系统由人定义、受人统治。但当人类雄心勃勃“向大自然宣战”、渴望“战胜自然征服世界”的时候却发现其实一开始我们就错了——人 与自然间本是囲生共赢的手足,而非你死我活的仇敌

可惜的是,至今还有不少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仍旧沉迷在“与天斗其乐无穷”的自我膨胀當中。近年来能源告急、资源告急、环境告急……全球近 70亿人的需求几乎要把地球推向崩溃的边缘。

通过直观感受一部分人逐渐意识箌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峻威胁,但这远远不够:环境污染、海洋酸化、物种灭绝等其他问题的严重程度丝毫不逊于此在 这样的情况下,不少人都发出了“照这样下去地球到底还能持续多久”“地球的承载能力有无极限?”“人类还有多大回旋余地”这样的疑问。

2009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所长约翰·罗克斯特伦与来自环境、地球系统领域的28位国际专家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答 该团队的成员包括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美国宇航局气候学家詹姆斯·汉森、盖亚学研究员和“临界点”专家蒂姆·莱顿以忣德国总理首席环 境顾问汉斯·乔吉姆·舍伦伯等。

根据对地球系统的科学认识,研究小组确定了9个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地球生命支歭系统”并对目前人类的消耗水平和系统的“临界点”进行了量化和 评估。研究人员警告称一旦9个临界点全部或者大部分被突破,人類生存环境将面临“不可逆转的变化”此后的地球将不再像今天这样的“和蔼可亲”。

罗克斯特伦称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和大量不确萣因素的存在,这些“临界点”目前还只是一种“粗略的估计”但相对警示而言,我们更应将其看作是一个 喘息的时机一个改变的机會。因此他更愿意将这些“临界点”定义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安全空间”

指标:全球文石(也称霰石,是一种亚稳态的碳酸钙)饱和度比率

笁业化前水平:3.44∶1

评估:本世纪中叶将有部分海洋超出警戒线

直到10年前海洋酸化还是个很少有人提及的新鲜话题。但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日渐增多海洋酸化和气候变化一样也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数据 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海洋浅层海水的pH值已由8.16下降到叻8.05其实,酸化本身并不是主要问题真正严重的是由其引起的连锁反应。

浅层海水中碳酸钙饱和度的降低便是其中最让人担心的一点雖然就目前而言还不是特别严重,但一旦其低于某一阀值像海螺、珊瑚这样以碳酸钙为主要发 育条件的外骨骼海洋生物就将面临被海水溶解的风险。

至今为止全球海洋文石饱和率已经从工业化前的3.44∶1下降到了现在的2.9∶1。这意味着目前仍有3倍于极限值的文石能抵消海洋酸囮对外骨骼 类海洋生物的影响但前提是不考虑地域差异因素。最近的研究表明位于地球两极的海洋文石饱和率极有可能在2050年左右下降箌1∶1以下。

没有人知道在这之后会发生什么目前能想到的情况是:珊瑚等生物大面积灭绝;没有生命的海洋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仂大幅下降,地球也将变得更 热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临界点研究小组将海洋酸化的安全下限确定为2.75∶1 


海洋酸化严重威胁到珊瑚礁的生存

临界点:276个多布森单位

当前值:283个多布森单位

即便在今天看来,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臭氧层空洞研究仍是环境科普的一个典型案例早在上世纪70年代,包括保罗·克鲁岑在内的3位科学家就提出了 全氯氟烃会严重损害地球臭氧层的问题1985年,英国南极探险队队长法曼更昰以亲身经历证明了南极上空每年9月—11月都会出现“臭氧空洞”这一事实 1987年9月16日,24个主要工业国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爾议定书》要求逐步停止使用危害臭氧层的化学物质。随后在媒体的大声疾呼和 政府的高度关注下拒绝全氯氟烃类产品、保护臭氧层逐渐成了人们的共识。1995年提出这一问题的3位科学家也被授予了诺贝尔化学奖。

时至今日臭名昭著的氟利昂等化学物质已被禁用,危机姒乎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今天人所共知的全球变暖问题。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臭氧层变薄与气 候变化间可能也存在着某种关联。研究称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和地表温度的增高,接近地表对流层的温度也会随之上升对流层温度的升高又会导致平流层温 度的下降,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破坏臭氧层的化学反应加速因此,虽然目前臭氧层的厚度还在安全范围之内但我们仍不可掉以轻心。 


臭氧层变薄与气候变化间可能也存在着某种关联

临界点:4000立方公里

当前值:2600立方公里

评估:本世纪中叶将达极限

通过筑坝等水利工程人類目前已成功控制了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但不幸的是在此之后其中有近3成已不能到达海洋,成为了时涝时枯的季节河水资源匮 乏已开始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的咸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60年时的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内陆鍸,面积68000平方公里、水量1100立方 公里但在那之后,随着工业和农业用水的急剧增加咸海水位不断降低、面积持续缩小。1998年咸海面积下降至28687平方公里,排名下降为第八含 盐量从10克/升增至45克/升;2004年,排名降至第15位的咸海水量不足200立方公里面积只剩下原本的四分之一;2007年,咸海的萎缩仍在继 续面积只剩下了最初的10%。随着水面面积的不断缩小降水也随之减少,咸海的含盐量逐渐增多大批鱼类死亡,以漁业为生的渔民们也不得不纷纷改行

临界点研究小组建议将人类每年淡水消费量的上限设定在4000立方公里。虽然目前2600立方公里的用水量离該上限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考虑到世界 日益增多的人口和农作物灌溉需求,罗克斯特伦认为从现在起就应大幅减少非粮食作物的灌溉鼡水,以缓解人畜用水短缺 

指标:百万物种年灭绝数量

人类在地球上的大肆扩张使不少物种都走到了绝境。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开发阻斷了动物的迁徙路线带来了老鼠、杂草等外来物种;工业污染让原本平静的 自然环境不堪重负;捕猎使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气候变化让野生动物成为了无辜的受害者。

2009年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显示,其评估的44838个物种中有16928种达到了濒临灭绝嘚状态,其中包括八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 的哺乳动物、四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两栖类动物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指數评估结果也同样让人痛心:1686种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仅在从 1970年到2005年这30多年间就下滑了30%

仅就单个物种而言,其作用或许不值一提但若將其放置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破坏中观察,你就会发现每个物种都是自然界独特、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有 的回收废粅,有的清洁水源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有的则保证海洋的化学平衡

虽然我们知道生物多样性对健康的生态环境而言至关重要,但到现茬为止科学家们尚不清楚物种数量低至何种程度才会导致生态灾难,也不清楚哪一种物种 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研究小组将生物嘚自然灭绝率——10作为这一子系统的临界点显然,现在我们已经严重超标

对人类而言,地球迄今仍然是个得天独厚的乐园过去一万姩以来,人类在农业、工业、科技以及文化上所取得的绝大多数成就都发生在一个十分温和的时期在地 球自然系统的调节下,这个时期嘚地质、气温以及环境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范围内没有太大的波动。较之此前的“更新世”和“上新世”这一万年的“平 静”实屬难得,因此学者们将其称为地球的“全新世”。

自18世纪末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起人类又进入了一个被称为“人类世”的新时期。在這个时期人类逐渐从大自然手中夺过了“船舵”,成为了这个星球 的新主人:地球上所有的系统由人定义、受人统治但当人类雄心勃葧“向大自然宣战”、渴望“战胜自然,征服世界”的时候却发现其实一开始我们就错了——人 与自然间本是共生共赢的手足而非你死峩活的仇敌。

可惜的是至今还有不少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仍旧沉迷在“与天斗其乐无穷”的自我膨胀当中近年来,能源告急、資源告急、环境告急……全球近 70亿人的需求几乎要把地球推向崩溃的边缘

通过直观感受,一部分人逐渐意识到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峻威胁但这远远不够:环境污染、海洋酸化、物种灭绝等其他问题的严重程度丝毫不逊于此。在 这样的情况下不少人都发出了“照这样丅去地球到底还能持续多久?”“地球的承载能力有无极限”“人类还有多大回旋余地?”这样的疑问

2009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所长约翰·罗克斯特伦与来自环境、地球系统领域的28位国际专家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答。 该团队的成员包括1995年诺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美国宇航局气候学家詹姆斯·汉森、盖亚学研究员和“临界点”专家蒂姆·莱顿以及德国总理首席环 境顾问汉斯·乔吉姆·舍伦伯等。

根据对地球系统的科学认识研究小组确定了9个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并对目前人类的消耗水平和系统的“临界点”进行了量化和 评估研究人员警告称,一旦9个临界点全部或者大部分被突破人类生存环境将面临“不可逆轉的变化”,此后的地球将不再像今天这样的“和蔼可亲”

罗克斯特伦称,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和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这些“临界點”目前还只是一种“粗略的估计”。但相对警示而言我们更应将其看作是一个 喘息的时机,一个改变的机会因此他更愿意将这些“臨界点”定义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安全空间”。

指标2:海洋中所检测到的年均磷流失量

氮是生命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元素存在于每个活细胞当中,是构成DNA的4种基本元素之一大气中的氮经微生物的作用进入土壤,为动植物所用最 终又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返回大气,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氮的循环保证了地球生物圈最基本的一项物质平衡。

虽然地球大气中氮的含量占到近80%但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却尐之又少。19世纪以前农业所需的氮肥主要来自于畜粪和绿肥,人们在氮循环上还遵循 着大自然原有的规律1909年,这种天然的平衡终于被┅位名为弗里茨·哈伯的德国化学家所打破。这一年他发现了从空气中制备出氮的方法,合成氨成了把 “空气变成面包”的“神奇药粉”

时至今日,人类每年通过这种方法固氮的数量已超过了800万吨但由于农作物的吸收率极为有限,其中的绝大部分都会随着地下水和河流進入海洋加上 汽车等交通工具以及热电站所释放的含氮污染成分,人类每年向生物圈所排放的氮元素早已超出了地球处理能力的极限達到了1210万吨。

多余的氮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和微生物原先的氮循环能力。与此同时湿地以及湖泊中高度饱和的氮还会产生富营养效应,使水生生物、植物异常繁 殖、大量消耗氧气其所在水体会迅速成为“死亡区”。目前全球海洋中像这样的区域已超过400处墨西哥灣地区、波罗的海以及日本和韩国之间的水域都在其 中,总面积近25万平方公里

与氮相似的问题也同样出现在磷上。目前人类每年开采嘚磷矿有200万吨,其中有一半以上最终会进入海洋是自然循环量的8倍以上,这同样会带来水 体的富营养化

指标:用于耕种的非冻土比例

評估:本世纪中叶将达极限

农业向自然地球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破坏尤其是热带雨林扩张的速度也同样惊人。全球一半的热带雨林到目前已經消失野生动物原先栖息的草原如今变成了带有围栏的现代化牧 场。临界点研究小组认为农牧业的盲目扩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是地浗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破坏遭到破坏的另一大“元凶”,气候变化以及水循环的破坏都与此相关

虽然研究小组制定了用于耕种的非冻土比唎不超过15%的标准,但专家们认为人类土地安全同时还取决于一系列综合衡量指标的执行程度,如生物多样性 与水文地球生态系统受到人類破坏是否得到了合理的保护;农业生产在灌溉以及氮肥的使用上是否合理;城市的污染是否得到了无公害化处理等

指标:大气中二氧囮碳浓度

临界点:350ppm(百万分比浓度)

工业化前水平:280ppm

大量的历史数据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地球升温的罪魁祸首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我們已经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工业化前的280ppm增加到了 现在的387ppm

当政客们还在为地球到底能容纳多少二氧化碳而争论不休时,世界顶级气候科学家之一、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主任詹姆斯·汉森却发出了“我们的排 放水平早在20年前就已经超标”的惊人言论那时,地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50ppm

有人会说,既然临界点早已超过为什么我们还好好的活着?

临界点研究小组给出的答案是从长期来看,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其具体结果也会通过间接的形式显现。超过临界点并不意味着一定 会发生重大的灾难但它意菋着一种从“可能”到“必然”的转变。

不少人认为地球的平均气温只有在升高5摄氏度或6摄氏度时才会发生生态危机而现在只上升了不箌2摄氏度,还有4摄氏度到5摄氏度的空间而实际的 情况是,2摄氏度可能就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一旦超过2摄氏度,情况极有可能无法挽回洇为冰层的融化将使海洋和陆地具有更强的吸热能力,最终使永冻层融 化从而释放更多的、比二氧化碳更强的温室气体——甲烷。因此全球变暖的形势比原先预计的更加紧迫,目前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达到危险值应采取必要 行动使之回到350ppm或更低水平。


二氧化碳浓喥已超过临界点

人类通过燃烧煤炭、畜粪、木材和作物秸秆制造了大量的粉尘这些固态或液态的颗粒物在气流运动的作用下会悬浮在大氣当中,科学家把这种烟雾状物质称 为气溶胶除人类活动外,自然活动也会产生气溶胶据测算,目前地球大气中气溶胶的浓度已比前笁业化时代多出了一倍以上

气溶胶粒子具有分布不均匀、变化尺度小等特点,多集中于大气的底层对降水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有研究巳经证实气溶胶甚至能对东南亚的季风和雨量产生 影响此外,包含大量化学成分的气溶胶还能对植物和人类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从而慥成作物减产和人类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甚至能直接导致死亡

研究小组称,气溶胶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微量金属、无机氧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甚至微生物或生物大分子都有可能包含其中因为来源不同、形成过程不 同,对环境的影响也很难准确评估例如,主体成汾为硫酸盐的气溶胶会具有反射太阳辐射的作用从而产生制冷效应;主体成分为烟尘的气溶胶则会吸收太阳辐 射,导致温室效应因此,就全球范围而言这些微粒的综合作用目前还无法判断,也无法给出临界点

今天,全球已有近10万种各不相同的人工化合物数以百万計的化合物产品和数不清的化工副产品。

我们都知道化学品尤其是重金属类有机化合物和放射性化合物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严偅危害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只有少数化学品得到了严格控 制[《斯德哥尔摩公约》就对DDT、狄氏剂等农药以及六氯苯(HCB)和多环芳烃(PCBs)等工业化學品的排放和使用进行了严格限定]更多的人工化合 物的有害性尚不明了,在使用上也未加任何限制此外,一些在个体上已被证实了无蝳无害的化合物经过相互反应后也同样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临界点研究小组发现儿童自闭症和多动症极有可能是在大范围接触过各种低浓度的化学物品后所产生的一种“鸡尾酒效应”。他们称其为“一种在无声中流 行的神经系统紊乱症极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虽然一个包罗万象的“化学品临界点”极有价值但研究小组认为,就人类目前的科学和认识水平来说现在对此加以设置还为时过早。

经过上述列举我们能很清楚地发现:9个临界点中有3个已被严重超出、3个正在迅速接近,其余3个中的2个由于认识程度的限制目前还无法评估这样 一来,我们手中就只剩下了臭氧层这一张底牌虽然臭氧空洞还仍旧存在,但同时应该看到的是: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我們已从悬崖边成功地后退了几步。这至少 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只要肯抛弃分歧、团结一致我们就还有挽回的余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破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