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年代:还是挺好的,就是感觉菜品图片没得好

原标题:高校巡礼 | 第5期:原来南航不是开飞机的?而是一所美食大学?

1分钱领爱奇艺VIP+30G流量!进入公众号回复“开学” , 更多专属优惠等你pick!

萌新们,这一期的高校巡礼

没错,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湖上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130斤入校,150斤出栏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宝宝长不胖了

所以这一次,四哥一反套路

先来跟大家说一说南航的食堂

食堂多!环境美!菜好吃!

这就是南(bie)(ren)(jia)食堂!

全南京人都想到这里吃饭!

一起来感受一下南京最网红的高校食堂吧~

环境超美,好像民宿一样

美食更是超多,关键价格超级良心

大虾这样的荤菜也只要8块钱

清真餐厅以白蓝绿为主色调

清新的民族风情,也是非常上镜

工业风设计,悬挂灯具都是各种飞机灯

可以玩台球、桌式足球、兵乓球、冰球…

川菜、港台套饭、粤式火锅、麻辣香锅

各种炒菜、炒面、盖浇应有尽有!!

一食堂好吃不贵,一到饭点人山人海

就算在这从早吃到晚,吃得饱饱的

鱼、虾、猪蹄、肉啊,都在8块钱之内

有很多树木元素,连承重柱都是树状的

墙壁上都是镂空小动物图案

走进去吃饭就好像在森林里一样

将军路校区·学子缘运动餐厅

有足球、篮球和综合运动三个区域

足球挂在了天上,自行车、滑板挂在了墙上

这个餐厅功能不仅仅是吃饭

还可进行小型演出、演讲、社群活动

将军路校区·第五食堂航空餐厅

航空主题餐厅是将军路食堂里的明星

把机舱内景应用到食堂里

酷炫的科技感,充满南航特色

在里面吃饭感觉分分钟就要起飞了

和园食堂周围就是学生宿舍楼

包间沁园、博园、何园、御园命名

也是学校师生聚会的好地方

每年夏天还会举办小龙虾节

南京人都按捺不住要冲进南航食堂了

你真不担心学生无心上课

你以为这就是南航的全部?

憋着急,听四哥慢慢说~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庄严、大气

其实这与他的历史息息相关

600年前这里曾是皇宫!

明故宫与南航的渊源,始于民国时期

便选择在明故宫修建飞机场

竟然会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摇篮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1950年空军21工厂迁至南京明故宫机场

并筹办“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

2002年8月,南航校内环境修整

在施工过程中竟然从地下

发现大量木桩和琉璃瓦碎片

南航竟然藏了一口太庙古井

喏,就是综合楼那边的这口井

南航西门外,有条树荫茂密的道路

过往的行人早已习惯了这一路的美景

是明朝文武百官步入朝堂的大道

截至2014年,南航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

包括“973”项目、“863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

建校至今,南航获得了诸多荣誉

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奖1391项

2011年11月,南航自主研制的

首颗“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

2013年底,南航新型航天技术

助力“嫦娥三号”成功奔上月球

2016年,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南航作为直接参与航天研究的高校之一

在神舟系列工程中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创办至今的南航,创造了很多的中国第一

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

南航的学科成绩也一直领先!

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

最新公布的201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

而且每年的省内成绩都很棒

南航图书馆可以说是6到飞起

能让你专心看书、能看电影

能听音乐、能看球赛……

明亮整洁的大厅,不要太文艺!

就是高科技的触摸茶几了

触摸茶几可供多人同时使用

查看电子书、看视频……

在共享空间,还有灵活移动的舒适沙发

南航的图书馆还很有内涵

将军路校区的新馆与2014年投入使用

共有设有8个大型阅览室

在各楼层设有小型研究间

南航的宿舍条件也是杠杠的!

大部分宿舍是4人一小间

空调、独立卫浴、热水器……

客厅还专门配备了电视,不要太方便啊!

每层楼都有开水器供应开水

有的洗衣机甚至还可以微信支付!

不仅有实力,南航的颜值也很高

无论是将军路校区还是明故宫校区

高大挺拔的梧桐郁郁葱葱的水杉

还有球场上挥汗如雨的运动少年

无处不散发着青春阳光的味道

在南航,最特别的风景应该是飞机了

所以,在南京一直有着这样的浪漫故事

就是和你......在南航数飞机

内敛而不张扬,自信而不自傲

有传奇的历史,有严谨的学风

对不起,四哥我要去南航了

来源:本文内容转载南京那些事微信(ID:Nanjing-Story)、OUT慢微信(ID:jlwbmm),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微信:njyd025,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说明:本文内容转载南京那些事微信(ID:Nanjing-Story)、OUT慢微信(ID:jlwbmm),南京移动校园生活微信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本条微信最下方广告由腾讯平台自动筛选展示,其内容与本公众号无关。

1分钱领爱奇艺VIP+30G爱奇艺视频流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原标题:菜品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客人却说不好?餐饮老板你该知道

菜品明明没有问题,可为什么客人却说不好,非要退菜?这个问题,相信绝大部分的厨师们都遇到过。

碰上了这种情况,该怎样处理呢?

在很多餐饮老板眼中,只有当菜品质量不稳定或出现意外情况时才会遭到顾客投诉。其实有时候即便菜品没有问题,也会经常遇到投诉。

那什么样的顾客会有投诉? 他们投诉的理由又是什么?当投诉出现时,应该如何应对?

这类顾客在不适应该店菜肴的口味时,会有投诉。

比如说,你所做的是南方菜系,以清淡、滑炒见长,而投诉的这位客人却是北方人。这种情况下,其实菜品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口味”在作怪。

案例一:顾客为非目标客户

如上海某酒楼,以海派菜为主要特色,辅以淮扬、本帮菜。有一次,一桌客人反映他们的小黄鱼、白蟹不新鲜,并投诉他们做的菜品淡而无味,要求退换。

前厅经理也没有办法,向总厨征求解决意见。总厨上前详细询问后,才知道原来这桌客人来自宁波。宁波沿海人的口味都比较重,他们说的海鲜新鲜是指海鲜是鲜活的,而并非上海人眼中的“无异味”。

当时的运输条件远不及现在,那家酒楼所用的小黄鱼、白蟹等,均是在东海捕捞上来后直接经冷冻再运到上海的,厨师们所能保证的新鲜就是没有变质。而上海市民吃习惯了这样的海产品,因此并没有当地客人反映海鲜不新鲜。

案例二:目标客户出现变化

还有一种情况是好菜品并非店店适用。

某厨师在以前的店里研发出一道新菜,客人都叫好,点菜率频频上升。后来他被委以重任到其它分店试做并培训分店师傅,然而同样的原料、同样的烹法非但没有受到顾客的好评,相反却遭到了投诉。这种情况就属于非目标客户投诉。

如你的店里以前嗜辣的顾客群较多,则可能是越辣的菜品顾客越喜欢,即使平时不嗜辣的顾客被辣得直咧嘴,也不会投诉,因为他知道该店是以辣著称的。

这类客人来店消费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如果现在所在的店周围的主要消费群体对辣的菜品并不喜欢,原样照搬就很有可能遭到投诉。

此类顾客大多数是外地客人,是餐厅定位群体的边缘或定位以外的群体,为餐厅的非目标客户群体。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应该积极面对。首先要端正态度,允许客人将心中的不满在愉快的气氛中讲出来。从厨者切不可意气用事,冷静分析其中道理,寻找根源,妥善解决。

解决这样的投诉,后厨首先要与前厅做好沟通,建议他们碰到类似的顾客时,应引导其品尝当地特有的菜品,或者顾客经常吃不到的东西。

对于已经发生的投诉,服务员要向顾客解释清楚后再予以调换菜品。如果前厅不管,客人说不新鲜后就直接端回厨房,这样就会激起前厅与后厨的矛盾。

后者案例中,厨师每到一个新地方,都应该根据不同地方特殊客户群的嗜好来量身定做菜品,切不可照搬过往的成功经验。

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这些投诉是可以避免的。

其一,根据餐饮店所在的位置、周边环境,严格定位目标消费群体。在一些火爆店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菜品赞不绝口的顾客,肯定是该店的目标客户,这就要求厨师们要根据目标顾客的特征,开发出符合他们口味的菜肴,因为顾客说好胜过任何一种商业广告。所以,菜肴的定位很关键。

其二,餐厅的装修格调、商业广告、开业宣传,包括店面招牌等,都应该与所经营的菜品相匹配。如某海鲜城,应该花大力气宣传你是什么地方的海鲜、新鲜程度如何等;如某家常菜,那么就该宣传地方的特色,这样就避免了跑进来的客户不是你的目标客户而遭到投诉。

很多厨师或许都经历过这样的事例:一道菜品,用同样的原料、同样的调料、同样的烹制方法,一桌人当中却有的说好,有人说不好,或同一个人前两次说好,这次却感觉味道不好,于是投诉就出现了。

然而经过厨师们的分析,该道菜品确实没有问题,那为什么还会出现投诉呢?

其实,这就是味觉差异在作怪。

案例一:有人说味道不好,其他人跟着附和

一位餐饮老板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某天,餐厅包间来了五位客人,在服务员的建议下点了一些菜品。在就餐过程中,“主人”殷勤地询问其他客人菜品如何,客人们都笑笑说,感觉菜品一般。

“主人”觉得菜品远没有服务员当初介绍的那样好,于是要求服务员调换或者打折。

案例二:菜品搭配与顾客的组成有关

某餐厅遇到了一位顾客投诉,客人称菜品全部咸得不得了。碰巧厨师长正好在前厅巡视,于是便上前询问。当时,餐桌上菜品已经上齐,这位厨师长看到这桌客人因女性较多,所以基本上以甜点为主,还有些许热菜。

第一个案例,因为“众口难调”,所以首先得分析这桌人的组合,因为每个人的年龄、职业、性别、文化修养、个人生活习性等都存在差异,这些均可能导致味觉的明显差异(但有的人天生不喜欢某种菜是没办法的),而这桌客人投诉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做东者或宾客感觉不适口,随后大家都附和说不好,对于这种情况,向请客者解释清楚即可。

而在案例二中,只要扫视一下客人桌上的菜品,就能找到投诉的根源在于这桌客人女性较多,因为事先吃了甜品喝了果汁,而后上来的几道热菜与前面吃的甜品味差太大,给顾客的感觉是咸咸的。对于这种情况,可让服务员给她们每人泡一杯茶,让她们喝完一杯茶后再品尝,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解决这类事情,关键在于前厅与后厨之间的良好沟通,最好让服务员在点菜之前,尽量多了解顾客的情况。

另外,味觉差异还因季节变化而变化,如存在春嗜辣、夏嗜苦、秋嗜酸、冬嗜咸等区别;还可能是味觉疲劳引起,如某位客人每次来都点同一道菜,久而久之就会感觉这道菜做得没有以前好吃了。

这两种情况,是很容易让顾客投诉的,所以厨房还应该多开发时令菜肴,多了解一些因季节变化而引起味觉差异的知识,调味时也应该随季节的变化来调节味觉上的差异,不断满足顾客变化的需求。

这种因素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情况泛指客人在别家餐厅吃过某种菜,感觉很好吃,刚好你的餐厅也推出此菜,但如果两家味道、气氛、分量等有明显差异的话,该客人则可能以“你这菜味道不对”投诉。

第二种情况是价格上的期待,客人在点某个菜时没有注意菜价,只是随口说了要该道菜,在买单时才发觉这个菜的价格超出了心理价位,便会以这菜味道不好为由进行投诉。

案例一:用别店的标准来衡量所点菜品

某日,小李等一行几人到一家餐厅就餐,刚进餐厅还未落坐,便喊着要来份剁椒鱼头。可是吃了没有几口,这几位客人便在大厅里喊起来,要求厨师重新为他们做一道正宗的剁椒鱼头。

案例二:点菜时不看价钱买单时投诉

某天,小赵宴请远道而来的朋友吃饭,当服务员递上菜单,询问如何点菜时,他们并没有看菜单,而是凭着对一些菜品的了解点了几道菜,整个就餐过程中充满了愉快气氛。

但是等到结账时,他们却与收银员发生了争执,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他们便投诉菜品不好(其实用意是想打个折)

前者中,因为该顾客已经认可了其曾在别人家吃过的这道菜,他会认为餐厅的剁椒鱼头味道都一样。

如果客人吃了剁椒鱼头后觉得没有达到他所期待的效果,他就会说:你这鱼头做得不行。面对这种情况,及时向顾客解释清楚自己菜品的特点即可。

尽量不要模仿你模仿不了的菜,如果要模仿人家的菜,可将其菜名重新包装,突出自己的特色所在;也可提前告知顾客,在菜谱上注明其特点;或通知服务员,在其点菜时明确告知:这是我们新做的菜,还没有正式推广,您先尝尝看。

这样顾客就有种被尊重的感觉,即使吃了不满意,他也会耐心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期待下次能吃到满意的味道。

编辑|餐饮360诊断策划

“篮子造型”的西班牙馆夜间金光四溢摄影/吴轶君

无论是看热闹还是看门道,2010年的最佳选择无疑就是世博会。

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展览与观众在无形中互动,每一位观众都能得到不同的满足,似乎也有一点“境由心生”的禅机。因此,进园之前做好功课至关重要。我们在此呈现给大家的是五套各有侧重的深度攻略:异彩纷呈的视听游,乐煞老饕的美食游,惊喜连连的寻宝游,一路惊艳的建筑游,和别具风味的小国游。

风景多在他乡,从来就是这样。

面对似乎泛滥的影像,你需要找到“钥匙”。它们可能就光鲜亮丽地一闪而过,但只有领略到背后蕴含的科技和文化内容,才不会让你空手而归。

在世博园里畅游,许多人都心生同一个纳闷,连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在公众参与馆演讲时都被多位观众问到同一个问题,“几乎每进一个场馆,就是看上一段或几段片子,别的印象都不太深”。好像我们看到的高科技,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郑时龄说,世博会出现之初,的确以人类最新发明的实物展示为主,蒸汽机和电话都曾是世博会上的新鲜事物,引来大量的参观者。但是从1964年纽约世博会后,实物展示已经显得不太重要,复合屏幕技术的成熟使得图像和视频成为了世博会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尽管它可能不太直观,需要观者动用一切体验和感受去自我感知,但它能够表达的元素的确更多,也更多元化。

“创作之初,我就知道到时各个主题馆的影像内容会很多。但直到布展完了后才知道,多到了铺天盖地的程度,处处被影像裹挟。不单单在主题影院,你在任何角落,抬头看,左看右看,LED屏显示屏、普通显示屏和各种发光装置到处都有,我没想到影像传播时代被这么超级和超级的方式表达出来。每次世博会都是当时生活环境最生动的体现,我们现在就是一个影像泛滥的时代。”中国馆主题影片《和谐中国》的导演郑大圣说,他还有一个真切体验:似乎一半的朋友在为世博会做演出,另一半朋友在为世博会拍影像。

世博园里的科技展示并不少。郑时龄提醒说,它可能就是很不起眼的科技,但很实用,而不一定是老百姓想象的那些很新奇或庞大的装置。比如世博园区里往来于路途中的电动公交巴士,看上去与我们平时搭载的普通巴士没什么区别,其实它们暗藏玄机,可以做到“零排放”,“其中有什么奥秘?光靠眼睛看是不够的,还得用脑发掘。”

其实面对似乎泛滥的影像,你需要找到“钥匙”。它们可能就光鲜亮丽地一闪而过,但只有领略到背后蕴含的科技和文化内容,才不会让你空手而归。

影像时代的《清明上河图》

它是画卷,是投影,更是一座真实的古代都市。从4月20日试运行以来,中国馆里最受人青睐的无疑是“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 画家张择端记载在长卷名画里的一个古老的宋代城市,在影像时代被高科技重新演绎 完全契合了中国馆的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那天我们在出口处采访游客听反馈,其他的展示内容,有人喜欢有人觉得一般,但对于《清明上河图》,90%以上的人都夸很不错。”中国馆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一幅长128米高6.5米的立体转折凹凸造型的幕上,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用现代的投影和三维动画技术,让张择端版的《清明上河图》动了起来:人会走、水会流、鸟会鸣。这幅令人震撼的视觉作品力求原汁原味地保留原画的内容和中国画“散点透视”的风格,每个人物从原作上“抠”下来时都是面目模糊的,而创作者负责将他们的音容笑貌和动作服饰一一还原。在张择端的画卷之外,创作者增加了宋代的夜市生活,日夜交替,4分钟一轮回。日景691人,夜景337人,举止各异。游客们驻足停留,然后惊呼,真的没有一个人的动作是一样的!

该工作人员说,对细节的还原是此次动态《清明上河图》的精髓所在。“我们选择《清明上河图》进行再现,因为它是海内外公认的对中国古典城市巅峰状态的真实描摹,它代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最佳形态。与汉唐的城市不同,宋代的城市开始”破墙开店”,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革命”。 清明上河图中充满了生动的市井生活细节,体现了古代科技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通过领略画中“南北通衢”、“万国咸通”的繁荣商业景象,“勤业乐事”的市民精神,和“兼容并蓄”的文化风貌,参观者将体悟到“和谐共生”的中国城市智慧之根。”

最初应征中国馆设计方案时,好几个团队都提出要用到《清明上河图》,大家在想到城市和中国话题时,不约而同的想到要以它来做文章。该工作人员很希望更多人能在参观了中国馆后,了解到《清明上河图》里展出的“城市”价值。

参观中国馆的游客在看到动态《清明上河图》前,还有可能见到另一段稀罕的影像 真正用毛笔蘸着墨水画出来的的水墨动画技术,与实景拍摄和三维特效相结合的主题影片《和谐中国》。说可能,是因为中国馆有两部8分钟的主题影片,隔天放一场,你看到的主题影片也可能是陆川精心拍摄的《历程》。

想出水墨动画点子的正是上影的青年导演郑大圣,他喜欢像京剧和昆曲那样的传统东西,为《和谐中国》创作音乐时还特地要求使用古琴和洪钟大吕,“世博会就是世界范围内大家的张和望。这么超大流量的影像漫游里,中国馆展示一种什么样的影像,和影像的内容本身同样重要,甚至可能更重要。大家经过了一天的影像之流,到最后基本就是形式定义内容,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形式能代表中国呢?”

水墨动画片在世界电影历史上也只有中国有过三次尝试,60年代的《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童》,1988年的《山水情》。“水墨动画都不能所是极具中国特色,而是世界唯一的。中国美术片的辉煌历史在国际上声名卓著,而水墨动画这项技术更是国家机密,日本人好几次想来购买专利或者寻求合作,得到的答复都是千金不易。《山水情》之后一直没有后作,因为成本实在太高,需要无数的画师一笔笔画出来的,当年可以不计成本,现在这种纯艺术作品很难实现。最近我们也在电视上看过一些水墨动画的内容,那些基本是用三维技术模拟出来的,水墨感不强。当年的记忆还在不在?我这一次要激活的是真正的手工绘制,一定要真实的笔沾上墨和水,从不同的力度和角度接触到纸后产生晕化和渲染,国画的韵味才会真实的体现出来。”郑大圣说。

郑大圣的想法很远,他想把手工绘制和实景拍摄,三维特效结合起来。但现实是《和谐中国》的这个400人团队只有4个月的制作时间,而负责水墨动画部分的上海美影厂使用了一半的人力,在4个月时间也只完成了5个镜头 在8分钟的影片里只占到了3分种,“只能拿出这么多了,就用在了画龙点睛的部分 开头和结尾。”大多数游客可能还没意识到时,水墨动画就匆匆而走了。

这世界不缺少美丽,只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古老的《清明上河图》和水墨动画技术,在高科技的支撑下获到了价值的外延,唤醒人们记忆的同时,也让人领悟到传统之精华和智慧无处不在。而世博园里长长的队伍,可能也充当了一回“发现美丽的眼睛”。

世博园里有两个场馆前的长队伍名声在外,一是沙特馆,一是日本馆。不排上个一两小时的队伍,你可能还不算完整体验了世博会这个庞大的公众行为艺术。在烈日当空下还要长时间站着,纵然很容易产生倦怠和抱怨,但万般等待之后看到了两个场馆里的精彩影像,你绝对不虚此“排”的。

从4月20日试运行那天起,沙特馆就成为了众口相传的“必到场馆”。沙特馆的人气来自多种因素:当时很多场馆尚未准备完全,而沙特馆早早准备就绪,开门迎客;既端出了神秘的沙特王子作为揽客招牌,诚意十足,还一直伴有“投资最大”这个后来被沙特方面否认的传言;最重要的就是,它有全球最大的IMAX巨幕影院。《阿凡达》余威尚在,当时很多城市可能没有IMAX影厅,此番来到世博,不过一把IMAX的瘾实在说不过去。

徐徐步入6000平方米的“月亮船”造型,球状的“珍宝影院”的面积大达1600平方米。站在悬空栈桥上的传送带上缓缓前行,你仿佛悬浮在半空中,头顶、脚下和前后左右都被屏幕所包围。屏幕里,无边的黄色沙漠,满眼的绿色植被;朝圣的人群,现代的都市;星际穿梭,海底漫游 你仿佛腾云驾雾,正在上天入地,越过了沙特上空,飞往太空环绕地球,效果之震撼难以言表。

世博会沙特阿拉伯展馆总负责人阿卜杜拉 谢赫说,选择用巨幕影院作为沙特馆的主展项,就是看中它简单易懂,又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你看过我们的影片就会发现,它很简单、很好懂。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用简单的方式传递直接的信息。正如王子所说,我们希望通过展示向中国人民介绍沙特,但我们不想让大家看不懂,我们把沙特馆称为 友好的展馆 ,就是希望人们很容易地理解展示,并且享受这个过程。从目前的情况看,效果挺好,大家似乎都很喜欢我们的展馆。”

与沙特馆的“简单直接”不同,日本馆里的影像完全和高科技融为一体,你在视听中感受到了日本在科技领域恐怖的创造力。日本馆的主展厅是一片绿色的森林世界(四面墙壁是用高清相片彩印出的森林照片墙),主展台的墙面上看似一台普通的液晶电视显示屏 慢,这是一面墙壁,是2020年会出现在日本普通家庭里的数字墙:主持人正在代替你和墙壁进行触摸交流。伸出双臂,两个光点出现在墙壁上,拉动光点,墙壁上出现了一块大玻璃,你能看到窗外的一幕幕;突然,墙壁上出现了一个影像,你有视频电话进来了,轻轻挥一下手臂,电话接通中;电视机?当然也只需要轻挥一下手臂,电视屏幕便出现在了墙壁上,而且可以随着主人在屋内的走动而不断移动。

日本馆把这面数字墙命名为“生命墙”,细细品味,你就能够感受到影像全面掌控我们生活的滋味。其实它还真的就是一块电视机显示屏,宽度达到10米,由3面全球最大的152英寸等离子显示屏组成,客厅的墙壁和电视机一体化,省却了装修墙面的烦恼。任何可以制成图像的东西,比如时钟、电子相框和壁画,都可以被放置在生命墙上,你甚至可以在墙上看书。而这一切功能都是从一部讲述保护自然的多媒体表演里展现出来的,足以可见日本文化中的“以小见大”。

离沙特馆不远的中国台湾馆,从创意上差点与沙特馆的球体剧院“撞了车”,但它独到的影片内容同样让人流连忘返,意犹未尽。台湾馆最大的亮点是它的“720度全天域剧场”,球形剧场的内径12公尺,利用12台高效能投影机投射出上天下地的全球幕画面。4D特效影片《自然城市》,呈现了台湾玉山顶峰、阿里山木林、太鲁阁九曲洞的天然精致,尤其是台湾宽尾凤蝶和蝴蝶兰等原生的特有动植物种,让人犹如置身于卡梅隆创造出的潘多拉星球上,伸手即可触摸到自然真实的一切。

4D影片在世博园里比比皆是,尤其是泰国馆的立体电影《泰式幸福》,当你戴上了立体眼镜,花儿朝你飞来,水果朝你掷来,连鲨鱼都张大嘴巴冲着你奔来,全场惊呼一片。影片内容简单,但这种纯粹的技术也很享受。更值得一提的是泰国馆的导游姑娘,她拿着话筒,不厌其烦的招呼着过往的游客,和忍受排队之苦的游客们嬉笑交流,最有意思的一句话是,“这里没有人妖,要看人妖要去泰国哦。撒哇迪卡!”

世博之旅其实是一次发现之旅,各个国家馆试图绕过文字的隔阂,用影像讲述城市和生活的美好。参观世博需要体力,更需要理解的热情和勇气,你要找到合适的钥匙,所谓悦目也赏心。这把钥匙就是这个展馆想要表达的关于美好的理念,找到了这把钥匙,你在烈日中等候许久后所经历的才不会是单纯的感官体验,而是日后可以无穷回味和感触的那种灵感激情和冲动。

瑞士馆里就有一样既被人称道又容易被忽视的展项 IMAX大屏幕。从技术上来说,瑞士人的这个创意并无过人之处,很多人看到了震撼视觉的阿尔卑斯美景,但也只是看完赞了一句异国的皑皑白雪山。其实瑞士人在影片中嵌入了一个人与山的故事,一位登山家在登山时遇难,40年后他的儿子又来到山下,攀爬并面对着这座夺走他父亲生命的雪山。影片其实在提醒人们思考,“人与山,人与自然究竟该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

这段思考其实与瑞士馆的主题息息相关。大多数人对于瑞士馆最大的印象就是15分钟的缆车,很多站了太长时间的游客借此休憩片刻,其实缆车的两端分别象征着城市和乡村。整个展馆的设计是要引导观众发现,瑞士已深刻意识到城乡生活相互依存,存在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解决方案 在保全自然的同时改善城区生活。你找到这把钥匙了吗?

以色列馆里的多媒体表演极具匠心。一个房间里,最前面是一块圆弧形的屏幕,天花板上吊着一个大球,房间里散落着150个小球,你的座位分布在这些小球的左右。“其实我们在说一个关于对话的故事,个人和世界的对话。在以色列犹太教的传统建筑里,圆代表整体和全部,所以我们的那个大球代表 世界 ,小球代表 每个人 。观众们自然会对面前的大屏幕保持关注,他们就好像是一个整体,象征着你是世界的一部分,你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多媒体部分的导演Eran Oren告诉记者,这些环境的布置各有深意。

这段多媒体影片里,以色列人谈到了他们的发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这是以色列馆设计思路的体现:如果我们有很好的对话,可以由此创造和发明,设计出事物,通往更美好的生活。Eran Oren 解释说,“发明是从人与人的对话中产生的,你心里有一种冲动,就像火焰,你有一种急需要表达出来的欲望,这就像在演出开场时看到的“爆炸”。我们想让这部影片有另一种维度,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而是一种体验感,你会感觉到一些什么东西,这不像你在看电视,然后说,好吧,我看懂了。我们演出的独特性是,你身处这个演出中间,我们想要向中国观众传达的是,以色列和中国人可以在这儿相互有更多的理解。”以色列和中国上海的渊源众所周知,而这段影片的结尾部分还特地打出了四个大字,“天下为公”。

以色列馆在影片里强调了他们在高科技领域的发明之余,向中国人表达了对话的渴望。而美国馆在展现了无数赞助商广告之余,通过三段影像尽情的表达了他们的软文化观念,所谓的“乐观、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美国精神。这次的美国馆,毫无新科技展示,但三段可能让人觉得乏味的影片,呈现出了酝酿科技的土壤---文化和教育。其中第三段的4D影片《花园》,讲述的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决心的小女孩感动了她的邻居,一起来重建社区废旧破败的角落,最后城市焕新颜。“拯救地球,幽默生活”,一个年轻人看完《花园》后,和身边的老人这样说。

在影像的技术之外,总有一些影像的展示让人为天马行空的小创意叫绝。一为捷克馆的3D立体小舞台,小到也就一平方米的窗口,凑近窗口的感觉就像老式照相馆里的师傅把头伸进镜头前的黑布里,你的眼前是一个立体的小舞台,变换的3D影像内容为捷克的室内装潢和服装设计从远古到哥特、巴洛克和捷克立体派乃至未来的演变;一为墨西哥馆的面具电影。这个面具广场由40个极具民族风情的人物头像面具组成,戴上面具,你的眼前出现了40种墨西哥真实生活的场景影像。尤其别错过那个龙首面具,这里面放映的是墨西哥华人们的生活场景。

日本章鱼烧比赛冠军就是他们摄影/沈嘉禄

世博会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食博览会,这是中国游客分享世界美食的机会,也是上海餐饮业的一个学习机会。世博会后,将有多少异国风味被留下来,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世博会的餐饮供应一度让主办方和民众相当关注,这种关注今天仍然存在,不同的是,此前是担心就餐排队时间会多长?餐饮网点布局是否合理?而现在应该关心的是如何吃到最有价值的美味。所谓“最有价值”,根据记者数十年之美食经验,应该定义为:以合理的开支,享受到最多样化的风味。

餐饮网点作为世博园区的配套服务设施,在运营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据世博局提供的资料表明,园区内共有8.5万平方米的餐饮服务设施,其中浦东园区6.5万平方米,浦西园区2万平方米。餐饮网点约有40处,服务半径100至250米。一般情况下,游客步行5分钟左右可到达就餐点。

世博园区内A、B、C、D、E五个片区和世博轴内都设有餐厅,尤以世博轴西侧的餐饮中心面积最大,品种最丰富,中国美食城、世界美食林里有超过30家餐饮企业在此打擂台,正宗食神会。在每天中午和晚上的就餐时间,这里的游人也最多。

在中国游客眼里,世博会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嘉年华,甚至像上世纪80年代流行一时的展销会。“过来人”都记得,在人头攒动的展销会上,人气最旺的并不一定是折扣服装,而是叫卖油豆腐线粉汤、油炸臭豆腐干、烤羊肉串之类的小吃。按照这个优良传统,不少游客一脚踏进园区,展销会情结就瞬间复活了,奔爆米花和冰淇淋而去。

是的,我们遇到了一个好时光,世博会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食博览会,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风味餐饮。自带面包的游客可以省下时间和金钱,但事后想想,错过了品尝异国美味的机会实在不合算。

据记者观察,在园区里可以在中华美食街的餐饮点里品尝到八大菜系的传统风味,但有许多异国风味,不一定在平时能品尝到,即使你到国外旅游也不一定能吃到,除非你参加的是豪华团。所以事先做点功课,将园区里异国风味供应点的大致方位搞明白后,是可以美美享受一下的。世博会至今还没有一张美食地图,建议编印一张,肯定会受欢迎。

道顿堀章鱼烧,全日本第一

在日本产业馆周边布局着不少餐饮点,小亭子里的美食也不要错过啊,比如乐宝宝里的松脆红薯饼干,原料为巧克力与红薯,又松又脆。据说在引进园区前还请一百名中国“美食志愿者”试过味道,经过改进后以符合中国年轻人的口味。奶油大福是一种类似中国青团的小食品,爆米花呢,有四种口味,而且色泽鲜艳,中国的爆米花以后得改进了。应该改进的还有刨冰,日本的刨冰盛在盆子里像木匠师傅刨下来的刨花,层层叠叠无比松软,分焦糖和樱桃两种口味。好了,一股香气袭来,是对面酷璐璐的章鱼烧出锅了。

章鱼烧,就是章鱼小丸子,典型的街头小吃,上海小青年的最爱,其实日本小青年也爱。如果要给大阪特色小吃排名,章鱼烧绝对能挤上前三,其中道顿堀的章鱼烧,在每年一次的章鱼烧大赛中,总能夺得第一名。酷璐璐 去过日本的人都知道它的大名 就将道顿堀的章鱼烧搬到了上海,据说所有材料都从日本空运过来,以保证口味纯正。

七人组的厨师团队中,正店长是大岛圭太郎,副店长是松叶翔太,一胖一瘦,更像是相声组合。他们的到来也吸引了日本媒体,开园第一天就成了日本国内的大新闻。“现在全日本的人都认识我们了。”店内一位年轻的中国组长对记者说,“有日本游客过来,就一眼认出了我。我们每天从上午10点忙到晚上10点,双休日要销到近3000份。”

道顿堀章鱼烧每份35元,8粒一盒,浇了特制的酱料,洒一把“会跳舞”的柴鱼片,还有青苔粉,年轻游客吃得特带劲。“有章鱼块,弹性足,味道也鲜,不像有些摊头是用鱿鱼须冒充的。”

游客在日本产业馆周边的小店里还能尝到火腿鸡蛋炒面、烤牛肉和明石烧等典型的关西小吃。参展商还将把大阪的“大章鱼店标”挂在展区墙上。这只大章鱼时不时会吐出雾气,舞动巨大的触须,吓大家一跳。

日本料理也是不应该错过的,在日本馆外有一家山里料理,“山里”的店名来自上海花园饭店,但这里的厨师和店长全部来自东京著名的大岛饭店。一起来的还有调味料和70%的原材料,另一部分食材就委托家乐福采购。这里的价格就比较贵,一般而言人均消费为600元。山里以会席特色,有牛肉和海鲜等多种,还有寿司会席,会席包括生鱼片、天妇罗、酱汤等。定食也有好几种,相对便宜些。如果另点铁板烧,则每例索价1000元。“不可能是雪花牛肉,那个成本太高了”。一位中方经理对记者坦言。

相比之下,味千拉面和吉野家就亲民多了。特别是后者,这家创立于明治三十二年的快餐企业是日本牛肉饭连锁第一品牌,并在中国设有许多分店,培养了无数拥趸。其中牛肉饭是看家品种,但记者在现场发现却是双宝饭卖得更好,因为除了牛肉之外还有酱烧鸡腿和茶碗蒸。日本的快餐做得精细,在吉野家也有体现,比如食盘里附有像邮票那样小的姜丝包和七味粉包。

昂贵的怀石料理,由“酱油店”奉献

记者找到“紫MURASAKI”是费了一番周折的,它在日本产业馆底层很不显眼的一个角落里躲避着游客,如果不是门前栽了一棵栀子花,木板墙上不是写着一个“紫”字,游客一定会将它当作一个仓库。松木门紧闭着,门边小纸条上写着预约电话,打电话后几分钟,有公关人员出来,彬彬有礼地谢绝没有预约的采访。

后来通过他们特聘的公关公司才完成了这次探访。这家料理店之所以称作“紫”,是因为在明治时期的日本,酱油曾经被称为“紫”。在日本人眼里,最初的酱油呈现紫红色,以后这一叫法逐渐推广开来。而“龟甲万”酱油被称作日本酱油的源头。如今在中国的超市里也有“龟甲万”酱油,可能是全世界最贵的酱油。

“紫MURASAKI”瞄准高端客户,只设5个包房,撑足能接待30人。餐厅布置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精妙,陈设简单而精致。透过大玻璃窗,可以看到水光潋滟、竹影婆娑的日式庭园,还有间歇性人造雾气。

据说怀石料理处在日本美食文化的金字塔尖,因为价格昂贵,连日本人都难得吃上一回。“紫MURASAKI”此次入驻世博园,也是为了推介日本饮食文化,所以厨师是由“日本料理学会”推荐的三家著名料亭 菊乃井、丹熊北店与鱼三楼的主厨担任,阵容强大,说不定暗中还较上了劲。在日本,这三家料理店的厨师之间也不一定有机会华山论剑。世博会结束后,这个“梦幻组合”也将分崩离析,各归其主。

料亭的菜单均为既定套餐,5月至7月执行夏季菜单,8月至10月执行秋季菜单。每位3000元的菜单含有11道菜品,其中包括先付、八寸、向付、盖物、烧物、酢肴、强肴、御饭、水物等,说白了就是开胃前菜、一个拼盘、两道刺生、一份烧烤、一盅汤、一碟凉食、一份主食、一份甜品以及抹茶。鱼是从日本进口的,上等牛肉则来自澳大利亚。当然,怀石料理的食物再顶级也就这么一点点,离店时抱怨说没吃饱会被日本人看作土包子,它更强调的是一种菜品的形式感和服务的仪式感,出了门再奔肯德基那是你的事了。

据了解,食客须预订才能进入,五六月份的座位已经全部订完,食客中大多为中国人,少量来自欧洲和日本。一番采访后记者明白了,原来是怀石料理只是一个幌子,推介“龟甲万”酱油是真。不过值得中国餐饮企业家反思一下的是,中国最大的调味品企业,比如镇江的恒顺醋业,为何不开一家顶级餐馆?

参汤鸡缺席的遗憾,让“猫尿咖啡”来弥补

在韩国馆的二楼是CHAI韩式餐馆,里面供应正宗的韩式菜点,人均消费100元至150元。招牌泡菜是不可少的,直接空运上海。石锅拌饭、冷面、大葱饼和大酱汤都是中国人熟悉并喜欢的,还有一种泡菜饼也值得一尝。老板李昌敦对记者说:“请告诉中国客人,韩国菜并非全是辣的,比如烤牛肉就不辣,酱料咸中带甜,很受孩子欢迎。”

但没有大名鼎鼎的参汤鸡,李老板的解释说,因为食材是在上海采购的,上海的圈养鸡肌肉纤维不够长,做出参汤鸡来不够味。还有一种从东北采购的蕨菜,也因为经常断档而让他苦恼。“不过覆盆子酒是韩国的特产,可以保证供应,这种酒男人喝了非常有好处。你知道为什么叫覆盆子吗?据说男人吃了这种壮阳的野果,小便时尿流很急,简直能将尿盆冲翻呢。”这当然是韩版戏说。

在园区的亚洲板块里,还可以在新加坡馆内的美食中心里尝到咖喱鱼头、椰浆饭、辣椒螃蟹、亚参虾等80种特色美食,在马来西亚馆馆里可以品尝到白咖啡和别具风味的肉骨茶。泰国馆的瀛泰阁供应泰式菜品,有泰式稞条、紫苏叶炒肉丝等,椰浆黄咖喱炸酥面条在泰国北部很有名。为了让中国游客尝到更多的泰国风味,店方还将冬阴功的汤与面条混在一起,吃了面就等于尝到了冬阴功。

再过几天,游客可以在印度尼西亚馆内尝到比黄金还贵的“猫尿咖啡”,这种名字很难听的咖啡又叫麝香猫咖啡,当地有一种亚洲麝香猫,喜欢吃咖啡豆,吃了之后排泄的粪便中,会夹有没消化的咖啡豆,当地人就采集后制成咖啡。据说香气特别,令人一尝难忘。当然整个生产程序是卫生的,而且价格比黄金还贵 夸张了 每杯售价100元。

印度餐厅太小,鸵鸟蛋很大

上海的街头经常会看到所谓的土耳其烤肉,无数块猪肉叠加成很大的一砣,竖起来转动,经周围的热源烘烤后一片片切割下来叫卖。在土耳其馆里可以尝到正宗的烤肉,与米饭一起组成盖浇饭,味道相当不错。土耳其咖啡和红茶也值得一尝。更不能错过的是土耳其的冰激凌,香味浓,但较硬,要借助用刀叉享受。

墨西哥展馆的餐厅提供闻名于世的玉米面卷、玉米煎饼、红辣椒和马尔克斯也非常喜欢的龙舌兰酒。在巴基斯坦展馆里就餐可以边吃边看表演,巴基斯坦人喜欢吃香辣的食品,当地用胡椒、姜黄等做的咖喱食品很有特色。在餐厅里可以吃到极富风味的烧烤,甜品中的芒果优格和奶茶享有盛名。

拐到印度馆,底层就像一个集市,有卖宝石、银质的首饰和绣花包袋,花式繁多,价格公道,总是挤满了人。还有两家印度风味的餐馆不停地飘出独特的香味,一家叫瓦蒂卡,另一家叫詹卡尔,据后一家店的老板称,他们在印度已经开了16家,在新德里就有5家,这里最出名是印度咖喱鸡、香烤鸡腿、炸碎肉饼和烤饼。印度飞饼以其游戏精神为上海食客喜欢,但据老板阿隆阿那先生称,真正的印度烤饼并不一定要“飞”。它更像上海人过去吃的大饼,只是更薄一些。厨师摘一团发面,在桌台板上一按,然后向空中扔几下,使之越来越薄,然后快速贴入烤炉内壁,一分钟后就可钳出。表面鼓起几个“泡”,微焦,但很香。印度游客喜欢用饼夹着蔬菜或肉末吃,无须借助筷子和刀叉。还有一种小吃叫金三角,是裹了各种水果粒后油炸的,很受中国游客欢迎。印度雪糕和印度香料茶也是值得一尝的,在上海的印度饭店里不一定有。记者后来跟阿隆阿那聊起了泰戈尔,他就说:“泰戈尔喜欢喝香料茶!”

阿隆阿那还向记者抱怨说:“给我的地方太小了,许多传统美食没法供应。哪天你到印度来,我一定请你吃一顿最好的印度餐!”

在非洲联合馆东边在一家哈酷娜 玛塔塔餐厅,是非洲风味的,底楼供应烩饭套餐,比如黑胡椒鸭胸、好吉鱼、北非牛肉和大大有名的鸵鸟肉卷套餐,鸵鸟肉脂肪极少,去筋上浆后或烩或炒,肉质鲜嫩爽滑,类似上等牛肉。二楼是自助餐,通常的色拉和烩菜以外,还有尼日利亚的五色饭、乌干达的香蕉饭等。店家特别推荐毕利毕利汤,食材与口感类似罗宋汤,但味道更加浓郁。别处肯定吃不到是鸵鸟蛋炒饭,中方经理从厨房里拿出一枚鸵鸟蛋让记者过目,足足有一公斤重,表面奶白色,气孔明显。鸵鸟蛋与肉经过去腥处理后,与米饭一起颠炒,看上去与上海人爱吃的蛋炒饭无异,但口感奇异。由于鸵鸟壳比较厚,且有一定的硬度,餐厅老板就用它做成吊灯,还镂刻了花纹,很有非洲情调吧。吧台后面还挂着一具犀牛的头,包房墙上则嵌了一具角马头,为餐厅增添了非洲平原的色彩。

意大利人的失误,法国人的开放

该说一说欧洲的美食了。欧洲国家馆里基本上都设有本国风味的餐厅,但记者发现欧洲人也分圈子玩的。比如说,情调高雅的爱尔兰酒吧里,基本上都是爱尔兰人,法国餐厅里基本上是法国人,意大利人虽然开放,但在他们的餐厅一站,一水的意大利语,呱呱啦啦的分贝挺大,还佐以大幅度的手势。只有一些小国家,他们融入世界的意愿比较强,哪个国家的顾客都欢迎,还配备了会说中文的帅哥靓妹,在门口热情迎客。

一般游客肯定先想到法国大餐,是的,位于法国馆最顶层有一家名为“第六感”的餐厅,附带一个酒吧,在顶层的空中花园可置办鸡尾酒会,餐厅设有120个座位。法国馆周边有一圈水池,像一条“护城河”,去餐厅必须经过河上的平板桥,那是一条只有两人宽的小道,就在旅法画家严培明的一组黑白肖像油画右侧。午饭时分,客人得在河边耐心候位,生意不错啊。

浪漫的法国人喜欢弄出点花头来的,这家餐厅的环境就体现了这个性格,天花板上缀满了五颜六色的蝴蝶,墙壁上绘有各种动物写生画,整个空间就像动物世界,在这里大啖牛肉或龙虾,心理承受能力要强一点。

餐厅的老板是一对双胞胎,雅克 波塞尔兄弟在包括上海在内的世界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餐厅,在法国,他们的餐厅曾获得《米其林指南》三颗星的评价。对一个厨师而言,这是最高的荣誉。在“第六感”里供应的菜品体现了法国南部的风格,以地中海的风味与欧陆风味混搭,比如橙香醋汁调味生牛肉配瑶柱、烟熏鸭胸肉配蔬菜芒果、香瓜及浸渍香草籽油、慢烤糖渍柠檬鱼排、西葫芦塞螯虾肉、虾味小蚕豆配松露奶油汁和虾肉串等。此外,掼奶油和脆心巧克力也可以一试。人均消费标准在300元至500元。

特别要提醒读者的是,在城市最佳实践区法国罗 阿大区案例馆里的顶层,也有一家法国餐厅,法国著名的保罗 博古斯学院的大厨将在这里对上海学生进行“最佳实践”的烹饪培训。参观者可以亲眼目睹法国大厨在全开放式厨房里操作,喜欢做菜的游客不妨看仔细了,偷几招回去练练。另外,据说在法国馆里还可以免费品尝到鹅肝、牡蛎和烤蜗牛。

据悉,9月份已被定为法国馆的“葡萄酒月”,来自波尔多区、梅多克区、贝尔热拉克区的数百款葡萄佳酿将在馆内展出一个月,届时游客可免费品尝。在捷克馆一楼有一个极富设计感的餐厅。游客除了能尝到当地的传统美食外,还能喝上最著名的捷克啤酒。世界上早期的啤酒透明度不高,是捷克人发明的皮尔生酿造法,造就了诱人的金黄色透明酒液。从此,捷克皮尔生啤酒就成了淡金色啤酒的代名词。

德国馆的餐厅一半在室内,一半在室外,这里不仅有十几种德国香肠,也有牛排与龙虾,甚至有藏红花汁调配的色拉酱。用圆白菜或大头菜腌制的酸菜是这里的最大特色,用来配香肠最为适宜。在比利时馆游客可以看到巧克力工厂的制作过程,商店里大量出售专为世博会定制的巧克力。到挪威馆参观,千万别忘了去海之恋餐厅品尝来自北大西洋的三文鱼,有六七种可选择,烟熏的味道更加正宗。还有帝王蟹、扇贝、莳罗、鳕鱼等。挪威、芬兰与瑞典三国的美食构成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风味,在上海还没有这类餐馆,所以值得一尝。

意大利餐馆在意大利馆的二楼,游客只有进入展馆才能到二楼去,这种设计将不少好吃分子挡在门外。意大利饮食以芬芳浓郁、原汁原味闻名,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城邦分治状态,使得意大利的菜式非常丰富,各种馅料的披萨、墨鱼面、生火腿、烩饭、奶酪以及品种繁多的甜食,都是意大利餐饮的特色。

瑞士热奶酪飞快一刮,西班牙歌舞热情展现

说起瑞士餐饮,一般游客就会想起奶酪火锅。但在瑞士馆底楼的品瑞餐厅里,奶酪火锅是作为追加品种推出的。据餐厅经理卢卡介绍,由于瑞士处在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之间,历史上深受邻国的影响,国内使用四种语言: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拉丁罗曼语,不同的语言地区就有不同的风味。为了让中国游客品尝到不同的风味,厨师长特地设计了三种套餐,分别以阿尔卑斯熏牛肉大麦汤、瑞士烤羊肉配洋葱酱、鸡肉卷配瑞士传统葡萄酱、瑞士奶酪醋柠檬饭来体现。但每份套餐中都有传统的火腿和热奶酪。生火腿切得纸样薄,有三种风味让客人品尝。热奶酪呢,一大块奶酪在高温“熨斗”下加热后被厨师快速刮一层在盆子里,与酸黄瓜、香草、小土豆一起吃,别具风味。阿尔卑斯熏牛肉大麦汤在瑞士是一种乡土味很浓的家常美食,天寒地冻,家人团聚,妈妈才会做一锅让全家人分享。

因为价位适中,午餐时分,160个餐位被占得座无虚席,菜谱都不够用。卢卡经理对记者说:“其实我们瑞士也有好啤酒,RIVELLA就是创建于1779年的老牌子,驰誉全欧。”

相比意大利的保守,西班牙的佩德罗 拉龙搏餐厅就显得相当开放,它设在展馆边,容易找到。阳光透过藤编的顶棚散射到餐桌上,每个人脸上都烙下了花斑。老外喜欢在这种气氛中慢吞吞地切割牛排,再呷一口葡萄酒。

拉龙搏先生是一位有着30多年厨师生涯的西班牙人,一头白发,红光满面,为了上海世博会他铆足了劲要与法国人、意大利人争个高低。所以菜单中罗列了100多种菜品和葡萄酒,在记者采访时他还躲在餐厅一角在一张白纸上划拉菜谱。日常推出的品种有前菜30余种,其中橙味杏仁酱龙虾色拉和面包屑水煮荷包蛋、奶酪水腿干果蔬菜色拉最受欢迎,而更受注目的是伊比利亚火腿,用这个地区的黑毛猪加工,这种猪吃的是橡果,所以有无与伦比的风味。在西班牙,这种火腿是吊在酒吧台上的,成为最生动的店招。主菜中,店方推荐尖头蟹肉卷、圆白菜橙汁烤扇贝、甘草黄椒慕斯鳕鱼、白芦笋配红肉金枪鱼、黄芥末酱兔肉、雪利黄油蔬菜配对虾等。佩德罗 拉龙搏跟了一句:“我们也有松露,不比意大利的差,松露菜卷鸭肉就值得一尝。”

西班牙人是热爱生活的,他们把这种理念带进了世博会。餐厅正在推出一份晚间套餐,每人298元,包含四道前菜和一道牛排主菜,还有甜点等,最有价值的则是西班牙艺术家歌舞表演,有弗拉门戈舞和萨伊尔马戏团一试身手,历时75分钟。据悉,在世博会的184天里,将有60位西班牙艺术家轮流到上海来尽展艺术才华与奔放热情。在南非世界杯期间,老板还将请来西班牙前国足的退役球星来捧场助兴,到时肯定又是一片尖叫声啊。

世博会,美食汇。这是给中国游客分享世界美食的机会,也是上海餐饮业的一个学习机会。上海的餐饮市场在一百多年里因为海纳百川才成为八大菜系、十六帮派、中西风味交融聚集的美食大观园。世博会后,将有多少异国风味被留下来,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就在记者采访时,多次看到上海著名餐饮集团的厨师在外国餐厅里品尝,他们用味蕾“刺探”情报。同样的,据他们透露,也有外国厨师到国内老字号企业里品尝特色菜并拍照,还有些老板正在考虑在上海开设分店。最直接的是,外国餐饮企业对采购、物流以及大型活动菜单设计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很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我甚至感到莫名其妙,这些名画,在意大利也是很难见到的,它们被锁在防弹的玻璃柜子里。而在世博会上,你差一点就能摸到它。”一位意大利人毫不掩饰他的醋意。

在上海世博会上,不少国家拿出了镇国之宝,游世博,一定不能错过这些“国家宝藏”。

作为亚洲人,我们对这片广袤大陆的了解,却常常不如遥远的其他大洲。这也许缘于亚洲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的落后状态,也许因为战乱频发而增加了认识的难度,又或许,只是因为地理上的接近,而让我们的好奇心渐渐消褪。

好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亚洲各国秘藏纷纷惊艳亮相。所以,世博寻宝之旅从亚洲开始,你也许能够发现,一个曾经被你忽视的精彩世界。

亚洲国家展馆集中在世博会A片区,从位于浦东的4号、5号门进入这一片区最为便利,当然,如果选择从浦西3号门入园,然后搭乘摆渡船到达L2水门码头登陆亚洲展馆区,会增加几分乐趣和惬意。

在世博会开幕之前,最受关注的一件国宝,是尼泊尔馆的佛舍利,但是,在开园10天后,佛舍利还是没有现身世博会,它是否能够来到上海,目前还是未解之谜,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尼泊尔馆的人气。

尼泊尔馆最核心的建筑,是一座佛塔,佛塔的原型,来自加德满都最大的寺庙SYAMBH NATH,它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在之前流传的消息中,佛舍利就将安放在佛塔的顶部。

螺旋形的步道绕着佛塔徐徐上升,开馆以来的每一天,观众排成长龙循着步道前行,到达塔顶之下仰望那至尊的塔尖。尽管现在塔尖上尚没有佛舍利,但体验一下这种带有宗教感的巡礼,似乎也能得到心灵的慰藉。

尼泊尔馆馆长Binayak Shah告诉《新民周刊》,佛舍利何时能够来到世博会,还不能确定,如果能够成行,也可能要等到9月。佛舍利是佛教中至高无上的崇拜之物,佛教信徒都把能够亲眼目睹佛舍利视为无上荣光。Binayak Shah说,有可能来到世博会的佛舍利,在尼泊尔也不是随便可以见到,只有在重要的宗教节日,比如佛祖生日之类,佛舍利才向信徒开放。在可以瞻仰佛舍利的日子,信徒从四面八方赶来排队,“你要来得够早,才可能有幸看到佛舍利”。

佛教是尼泊尔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即便是不关心宗教的人,大概也能从影星梁朝伟、刘嘉玲的尼泊尔婚礼中,对尼泊尔宗教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佛舍利,尼泊尔馆中还有数尊佛教塑像,Binayak Shah介绍,这些珍贵的物品展示在世博会尼泊尔馆,是为了告诉大家,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乡在尼泊尔,那里是佛教的故乡。

结束佛教寻根之旅,比邻的斯里兰卡馆里,则是一片热带世俗生活的热闹景象。在斯里兰卡馆内,最吸引人的,是由斯里兰卡民间工艺师表演的斯里兰卡传统工艺。跟所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困惑一样,随着机器代替手工,继承这些传统工艺的人越来越少,所以,传统技艺被视作无形的国宝。

手工编制蕾丝的技艺,简直就像指尖的芭蕾表演,工艺师眼神专注,几十个纺锤在她手中翻飞,纺锤一端的白线,就这样编织成了精巧的蕾丝花边。这是一种近乎绝迹的手艺,馆方负责人介绍说,如果你到尼泊尔旅游,有可能买到这种手工蕾丝作品,不过,它很贵。

斯里兰卡最有名的东西,一是红茶,一是宝石。在斯里兰卡能找到各种色彩的宝石,星彩蓝宝石、红宝石和月光石等也是这里的特产,它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宝石。因为盛产宝石,斯里兰卡的宝石加工技艺,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斯里兰卡馆中,一位精瘦老人展示的就是最传统的宝石加工技艺。工艺师跪坐在他的工作台上,台面上的东西看上去十分“简陋”,工艺师左手持一根木棍,木棍前后搓动带动磨盘,右手则拿着宝石,让转动的磨盘将宝石打磨出形状和光泽。

就在这种原始的打磨之下,斯里兰卡宝石散发出神秘的光泽,让世界各地的王公贵族为之倾倒。传说中,古罗马人首先是从斯里兰卡和印度得到红宝石的,而直到现在,红宝石还是英国皇家至尊身份的象征,国王加冕时,都要佩戴红宝石戒指。

提起斯里兰卡,我们会想到红茶和宝石,但对于很多人来说,提到阿曼,印象却非常模糊。在上海世博会上,阿曼馆给你提供一个记住阿曼的标志 乳香,下一次,只要闻到这浓郁的异香,你就不至于把阿曼和其他同样拥有沙漠风光和阿拉伯白袍的国家,混为一谈了。

一棵真树般大小的乳香树模型,站在阿曼馆最中心的位置,树是假的,但萦绕在展馆里的乳香却是货真价实。乳香是乳香树的树胶,阿曼南部的佐法尔地区,是最顶级乳香的产地。阿曼馆负责人Khalid介绍说,曾经,乳香就像今天的珠宝一样,是豪门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它代表一个人的地位和财富。因为受到埃及法老、古希伯来人、古罗马的牧师和统治者的青睐,这种珍稀的树胶,一度曾贵比黄金。控制古代乳香交易的交易者故意保密其来源,并编造谎言试图让人们相信,乳香树是由毒蛇和毒气保护着。

看到记者对于阿曼乳香的陌生,Khalid一脸的惋惜,在他看来,如果没有享用过阿曼乳香,就是错过了上天的恩赐。在阿曼人特别是南部阿曼人的生活中,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乳香。乳香不仅可以用来驱蚊、防腐,顶级的乳香被奉为传统药材,人们可以咀嚼它,或者化在水中用来治疗恶心、胃痛、喉咙痛、咳嗽等疾病。在阿曼,往来的行人身上,不时散发出芳香,而如果你做客阿曼人家,他们也会用香薰来招待你。

如今,野生乳香树丛的生存不仅受到食草动物的威胁,同时,由于人们越来越热衷经济活动,忽视了对这些树丛的照顾。为了挽救野生乳香树丛,50年前,阿曼政府开始增殖这些濒临灭绝的物种。

在阿曼馆的乳香树下,观众可以看到各种档次和形态的乳香,香炉上腾起的乳香烟雾,把阿曼馆装点得云雾缭绕。乳香见证了阿曼最早的贸易历史,也是阿曼人生活的缩影。

还有一处亚洲秘藏之地,是阿富汗。经过连年战乱后,阿富汗成为一片焦灼的悲情土地,在新闻画面里,阿富汗的景象不是贫民窟、破败的城市,就是哭号的男人,着白袍的妇女。很多人忘了,除了这些,地处中亚腹地的阿富汗,曾经是亚洲最为繁盛的贸易重镇,往来的客商给阿富汗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之一,是美轮美奂的民间服饰。

上海世博会阿富汗展馆位于亚洲联合展馆二中,展馆里陈列的珍贵展品,属于私人藏家 Binayak Shah。展品中,几套阿富汗妇女传统服饰,最为夺人眼球。红色和黑色是阿富汗妇女传统服饰的主要色彩,层层叠叠的刺绣和金属的装饰物,让服装显得雍容华贵。这足以证明,阿富汗也曾有过富庶、安宁的时代。“这一套衣服,是我爷爷收藏的,它传给我父亲,我父亲传给我。”作为阿富汗人,Binayak Shah对祖国的传统服饰非常骄傲。

珍贵的文物是历史的鉴证,这一点,对于阿富汗尤其重要,也许只有在这些华丽的文物面前,战乱中的阿富汗人才可能相信,他们曾经拥有宁静的岁月,以后,生活也一定会重归宁静。

与热门的日本馆、印度馆相比,以上寻宝的国家馆不需要排长队,所以,观众可以在展馆中怡然自得,细细品鉴。

欧洲国家展馆集中在世博会C片区,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馆内展出的艺术珍品,可谓价值连城。可以说,即使没有造型独特的展馆,单单这些艺术珍宝也足以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

本届世博会中,来头最大的国宝,要算法国馆展出的7件艺术珍品,它们分别是印象派名作米勒的《晚钟》,马勒的《阳台》,梵高的《阿尔德舞厅》,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博纳尔的《化妆间》,高更的《餐点》,以及罗丹的雕塑《青铜时代》。这些艺术珍品来到上海的过程可谓兴师动众,它们分乘7架飞机,保险金总额超过10亿欧元。

这7件艺术品陈列在法国馆二楼、几十米长的玻璃橱窗内,在如此小的范围内欣赏7幅世界名作,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可谓饕餮盛宴。上海世博会的展出,是这7件艺术品第一次同时走出法国,当然,因为这7件国宝莅临,法国馆也成为世博会上排队最长的国家馆之一,你必须耐心地排上起码半个小时的队,才有可能一睹名画的真容。

7件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已无需太多注释,而它们的家 奥赛博物馆的身世,却与世博会有着独特的渊源。事实上,奥赛博物馆的前身,是巴黎为1898年世博会而修建的火车站,后来改建为博物馆。奥赛博物馆以收藏19世纪法国艺术黄金时代的艺术作品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印象派艺术殿堂,它与蓬皮杜文化中心、罗浮宫博物馆并称为巴黎三大艺术中心。

与法国馆高调亮相的7件顶级艺术品相比,意大利馆内的展品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但它们同样是世界艺术珍品,也是意大利人引以为傲的国宝。

意大利馆二楼展示厅,在世博会6个月的时间里,将轮流展示意大利伟大艺术家的作品,目前正在展示的是雕塑《珀耳修斯高举美杜莎的头》。这座雕塑陈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广场,市政广场又被叫做领主广场,广场上有很多著名的雕塑,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就像一座露天博物馆。

《珀耳修斯高举美杜莎的头》描述了希腊神话中,英雄珀耳修斯杀死女妖美杜莎后,提着美杜莎头颅的场景。美杜莎是神话中最危险的女妖,她的头发全是毒蛇,任何人看她一眼会马上变成石头。珀耳修斯利用从女神雅典娜那里得到的光亮的铜盾,与美杜莎作战,借助铜盾的反光,珀耳修斯砍下了美杜莎的头。

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中展出的雕像《珀耳修斯高举美杜莎的头》,是市政广场雕像的“微缩版”,原作高3米,“微缩版”只有50多厘米。“但你也不能说它是假的哦。”意大利馆翻译桑德罗一本正经地跟记者强调。他解释说,雕塑家切利尼在创作《珀耳修斯高举美杜莎的头》前,先做了一个“微缩版”的雕塑,然后再根据这个“微缩版”做成了现在市政广场的著名雕塑,上海展出的这一座,正是切利尼之前亲手创作的那一座。

除了这座雕塑,意大利馆中还展出了画家卡纳雷多和巴多罗梅奥 宾比的画作。“我甚至感到莫名其妙,这些名画,在意大利也是很难见到的,它们被锁在防弹的玻璃柜子里。而在世博会上,你差一点就能摸到它。”桑德罗说这话时,流露出些许醋意,但更多的是对祖国艺术宝藏的自豪。

墨西哥馆被很多媒体评价为最低调的馆,这背后的含义是,墨西哥馆中有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但馆方似乎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并不张扬。墨西哥最具传奇性的画家弗里达 卡罗(Frida Kahlo)的自画像,被挂在展馆一处并不起眼的位置。

因为疾病和车祸,弗里达一生都被病痛折磨,最后不得不卧床,但身体的病态并没有阻碍她张扬的个性。她有着轰轰烈烈的感情故事,也有醉生梦死的人生片段。弗里达的每一幅画作,都带着鲜明的个人风格,现实中的弗里达双眉浓密,在画中,她强化了自己的这一特征,把两条眉毛连在了一起。很多人说,这是弗里达表达她的桀骜,也是她对生命残酷一面表示反抗。

此外,墨西哥馆进门处陈列了一块巨大神秘的“玛雅石”,这块距今2000多年的石块记载着魔幻般的玛雅文字和 “鸟人”图形,展示了源头来自玛雅文化的墨西哥历史。

曾经有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段子。问:丹麦人说哪种话?答:童话。

因为安徒生,丹麦成为童话之国,只要提到这个国家,世界各地的人们心中,总会涌起源自童年记忆的温暖。到丹麦旅游的人,都要去哥本哈根一睹美人鱼的身姿,铜像高约1.5米,盘坐在一块直径约1.8米的花岗石上,被安置在长堤公园面临波罗的海的岸边。这座建造于近100年前的雕塑,已经成为丹麦的标志。

美人鱼是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中的角色,在这篇童话问世以后,不同肤色和语言的孩子,都曾在睡觉之前,陶醉在这凄美的爱情故事中。1909年12月,由这部童话改编的芭蕾舞剧《小美人鱼》在哥本哈根上演。丹麦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创始人雅格布森在观看舞剧之后,决定以嘉士伯啤酒厂的名义捐献一座“小美人鱼”雕像,“让这个爱的化身永驻人间”。

近百年来,“小美人鱼”铜像也遭遇过不测,她的头部和颈部都多次遭到歹徒的破坏,甚至还出现过被推进海里和被泼洒油漆的事件。

丹麦美人鱼来到上海世博会,曾经在当地引起轰动,因为这尊国宝从未离开过丹麦。在美人鱼启程来上海以后,愚人节那一天,美人鱼原来蹲坐的位置上,出现了一副美人鱼的骷髅,据说这是博物馆向丹麦人开的一个黑色玩笑。玩笑有些吓人,也足见丹麦人对美人鱼的感情 她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不忍分离。

曾经有调查发现,“小美人鱼”在中国拥有最多的“粉丝”,丹麦馆专门为“小美人鱼”建造了圆形池塘,她优雅地坐在一汪碧水中,静候中国“粉丝”的亲密接触。

上海世博会上最“慷慨”的国宝,是卢森堡馆的“金色少女”雕像,雕像摆放在卢森堡馆门口,不需要排队,观众只要站在馆外,就能看到她。“她本来就在室外,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她。”关于为何把“金色少女”放在门口,卢森堡馆负责人的答案率真而简单。

可以说,世博会的观众,比能够到卢森堡宪法广场的游客更加幸运,因为在宪法广场上,“金色少女”被安放在12米高的纪念碑顶端,站在纪念碑下,很难看清“金色少女”的面容。卢森堡地处欧洲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两次世界大战,也给卢森堡带来了苦难。宪法广场上的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卢森堡人而建立的,纪念碑底座上的雕塑,描述了一个躺着的伤亡者和一个悼念者,战争带给这个国家的创伤,昭然若揭。纪念碑顶端的“金色少女”手捧花环,注视着苦难的大地,似乎是在安慰殉难者。

卢森堡现在是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国家,国民生活安宁而富足。但是,卢森堡的历史,却是反抗侵略、占领和外族的动荡战争史,“金色少女”就是那些苦难历史的注解。

世博会上唯一可以触摸的国宝,是捷克馆内的布拉格查理大桥上的青铜浮雕。捷克人相信,只要触摸这片青铜浮雕,就会给人带来好运,所以,青铜浮雕被摸得铜光锃亮。

青铜浮雕上的两幅画,一幅是妇人与小孩,代表布拉格生活的富足,另一幅是士兵与一条狗,代表忠诚。要理解第二幅画的含义,不得不说浮雕上方的圣人圣 约翰内波穆克雕像。传说中,约翰内波穆克因为拒绝把皇后忏悔的内容透露给国王,被波希米亚国王从查理大桥上投入河中。圣人雕像头上的五颗金星,代表5个拉丁字母,意思是“保守秘密”。这是一个关于忠诚于宗教教义的故事,在多年的流传中,雕塑的底座演化出祝福的含义来。

捷克馆中的圣 约翰内波穆克雕像是复制品,但底座青铜浮雕却是从查理大桥上运来的真迹。在上海世博会捷克馆里,每一位观众,都可以亲自触摸来自布拉格的“福气”。

沙特阿拉伯馆是世博园区中的大热门摄影/潘文龙

斯里兰卡手艺人展示传统的宝石加工工艺摄影/黄祺

走在世博园内,仿佛世界建筑万花筒,让人眼花缭乱。每一个展馆都极尽创意之能事,每一个场馆都会让人心潮澎湃。

什么?只想去世博会逛一天?友情提醒,一天,可真不够!据专家分析,如果你想要将世博园内的场馆走马观花走一遍,恐怕也需要整整7天的时间 当然,还不算上排队。

世博会试运营和“五一”节期间,排队排到天荒地老的观众一定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世博园太大了,好看好玩的场馆也实在是掰着指头也数不清。世博园内游人如织,该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如何将最美的世博尽收眼底?本刊记者来为您支招。

首先要看的当然是建筑设计。走在世博园内,仿佛世界建筑万花筒,让人眼花缭乱。每一个展馆都极尽创意之能事,每一个场馆都会让人心潮澎湃。

因为,它们代表着现在和过去,也预示着未来。

法国馆:庭院深深深几许?

法国馆这回动真格的了,把奥赛美术馆的7件镇馆之宝用7架飞机运来上海世博会展出,自然引来艺术粉丝无数。

从建筑角度来看,外观上,法兰西民族的罗曼蒂克热情似乎被一种严肃的理性思想所笼罩了。规则的长方体建筑在本届世博会上可不多见,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网格仿佛欧洲宫廷美女的面纱,多少给这个方盒子一些妩媚和轻柔。

不要被表面的简单所迷惑了,法国人这回玩的可是深沉,所以如果你觉得法国馆没有波兰馆、俄罗斯馆或英国那么抢眼,别着急,好戏可在后头。

“五一”节大太阳底下在法国馆外望眼欲穿等待的观众,一走进法国馆一定会特别感到扑面而来的凉意。法国人不仅搬来了凡高、塞尚和罗丹,还将凡尔赛花园的精神搬到了法国馆里。仿佛神兵天降,那些规则剪形的绿色植物垂落下来,形成一个个绿色的符号,配合着室内喷泉,就像是最好最前卫的装置艺术。

法式的整形园林景观在90年代后期的上海新建小区的绿化里可不少见,基本上就是山寨。现在我们可以近距离来看看法式园林的正宗传人究竟是怎么推陈出新的。TER园林设计所的景观设计绝对为法国馆加分不少,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绿叶味道,呼吸一口,有没有感受到那么一点法国田野的芬芳?

法国馆设计师雅克 费里埃显然希望自己的建筑设计能为解决城市人口困局提供一种方案。“我们需要对建筑和自然重新布局。”他说,“我希望我们能打破传统城市规划的束缚。就像在法国馆里,每一位走进法国馆的参观者都将被垂直的花园包围。建筑,也可以是花园。”

庭院深深深几许?在满眼绿色中游览法国馆,想着,法国人将绿色环保和低碳的理念贯彻得如此彻底,和当年设计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时的工业至上正好是两极。不再是暴露的柱梁和管道,取而代之的则是让钢筋混凝土也开出美丽的花朵,自然,也可以与城市如此合拍。

在上海见到法国建筑大师、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保罗 安德鲁,一辈子和建筑打交道的人,哪些世博会场馆会入他的法眼呢?“法国馆当然很不错。”安德鲁平静地说。但是更让他有兴趣的是英国馆,他对本刊记者说:“至于世博会上的所有展馆,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英国馆,它给我的印象就像一堆焰火突然迸发在我的面前,然后不知道为什么,它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冰冻住了,同时在神秘的闪光。它真的是非常有创意而且又非常美丽的建筑。”

诗人建筑师,赞起英国馆来也很诗意。焰火?普通没有诗歌细胞的观众看到英国馆的第一印象恐怕是刺猬,或者是巨大的蒲公英,而英国人本人对这个建筑的命名则是“种子圣殿”,因为这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建筑。触须的种子顶端还带有细小的彩色光源,据说颜色和图案都会随风变幻,但是不知道是记者当天去的时候天气原因,记者并没有看到英国馆表面有任何颜色或图案的变化。

这些触须绝不仅仅是摆设,这些触须不仅为了外观上让人眼前一亮,在内部更能让人“眼前一亮”。6万根亚克力杆的每一根里都含有不同种类的种子,有的可能是松果,有的可能是麦子,而且,亚克力杆竟然还能传送能量,将吸收的光能传送到室内,就能为室内的电器提供能源。

正是这样富有创意的设计让游客趋之若鹜,但是,如果您希望在英国馆里看到英国悠久灿烂的文明史或者和建筑外观同样夸张的内部设计,还是奉劝您绕城一周,作注目礼后,转战他处。

在英国馆外排了两个多小时才入馆参观的江苏南京游客李先生告诉《新民周刊》记者:“来世博会之前,我就看了不少关于英国馆的报道,我一下子就被它的设计给吸引住了,于是特别想来看看这个馆。到了世博园,我第一站就直奔英国馆,还是来得有点晚,结果排了两个多小时才进去。我没有想到,英国馆的外观如此壮观,内部的设计和外部相比多少有些不能匹配。。”

确实,种子圣殿,空无一物的城市公园,外加一条城市绿化走廊,5分钟就看完了,英国馆的内部设计,和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展馆丰富的展示内容比较起来都可以说显得比较单薄。英国馆新闻发言人Louis 5月4日出面辩解说:“如果是想来看互动项目可能会失望,我们想展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这需要细细体会。”

泰国馆:金碧辉煌的泰国风情

别迷信大国,那只是个传说,谁说只有大国的国家馆才会灵气逼人?

5月5日在泰国馆门前,天空微微地下着毛毛细雨,再加上“五一”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泰国馆前的人流并不多。于是,就看到,泰国馆工作人员提着喇叭用泰国口音的普通话大声吆喝:“来泰国馆看看吧,这里有最好的4D影院。”

就冲着工作人员的那份认真劲头也应该进去瞅瞅。泰国馆的外观是传统的泰式建筑,以红色和金色为主色调,金碧辉煌,仿佛将泰国的宫殿都搬到了上海。在亚洲区引人注目的程度一点都不逊色于旁边马来西亚、印尼等几个大馆。亭子在水中,下午,为贵宾表演的泰国舞蹈,讲述暹罗大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传奇。那种异国情调其实不需要大声吆喝早已吸引了无数游客的脚步。

泰国门口的两尊神像威风凛凛,走进泰国馆,大门口就是泰国的绘画,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泰国风情。往前走,第一个展厅,中央的悬空水幕和水幕下的水池,全都成了电影最好的放映地。听沙沙的水声,是最好的伴奏。第二个展厅里有会说话的机器人,有最好的3D影像,古老的泰国文化和最先进的高科技技术,都成了泰国馆的杀手锏。

“世博会的建筑都是一些特殊的建筑,它们都可以说是一种节庆建筑。”保罗 安德鲁对本刊记者说,“很多建筑都是短暂的,并不永久存在。所以它们的一大特征是要富有新奇感,让人一见难忘。”

谈到“一见难忘”,怎么能不提大篮子一样的西班牙馆?仿佛流动的风,长达25000米的钢骨管支撑起8524块藤编板,手工编制的藤板,在空中不动而动。

西班牙的外观已经够炫目,但你如果以为西班牙人就只注重外表就大错特错了,走进西班牙馆,影像在墙壁上狂野地涂画,毕加索的名画《格罗尼卡》和弗拉明戈的舞者跳跃着西班牙人的热情,声音、建筑、舞蹈,在这里如此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

西班牙馆毫无疑问是上海世博会的大热门,试运营时每天接待的游客近3万人,它也是世博会最大的自建项目之一,西班牙的民族风情在这届世博会的展馆中彰显无遗。西班牙馆总代表、西班牙文化部西班牙文学中心主任玛丽亚 蒂娜女士这两天很忙也很高兴,她的双腿行动不便,但是每次见到她拄着拐杖出现在各种场合,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对她来说,这是上海的节日,也是西班牙的节日。

如果是“盖章一族”,参观C片区的非洲联合馆是最划算的。

上海世博会申办亲历者、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曾担心游客在世博会上“嫌贫爱富”。展馆有大有小,如果大家都蜂拥到大馆,一些门庭冷落的小馆可能会若有所失。吴建民建议:“应该有平等对待的概念。”

庆幸的是,上海世博会开园至今,小馆没有像大馆那么热门,但还是得到不少青睐。聪明的观众发现,小国也有大风景。

24岁的宁波小伙竺旭东一天内逛完32个世博场馆的故事,近日在网上广为流传。用他的话说,“排队人数最多的场馆,如日本馆、韩国馆、沙特馆、德国馆、英国馆等热门场馆,准备下次再去看。”竺旭东尽量去那些无需排队的国家馆,一天下来就能在世博会护照上留下32个纪念章。事实上,像竺旭东这样游世博的人还有很多,由于世博护照的热销,很多游客在盖章的驱动下穿梭于许多相对排队时间较短的场馆,其中不乏尚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场馆。

据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助理徐波透露,中国的23个未建交国中,有21个国家确认参展上海世博会。据介绍,邀请未建交国参展上海世博会,主要是通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这些国家的常驻联合国代表发出使团照会的方式进行的,可算是一次外交突破。“外交就是要交朋友。如果没有世博这件事,他们是不可以来的。来了就给了我们交朋友的机会,你不交也得交,更何况本来就想交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丁立指出,“你不用走出去,人家就会走进来,这就送给你一个最便宜的办法来交朋友,也是外交胜利的机会。这是世博外交的讨巧之处。”

《新民周刊》调查发现,去世博C片区的中南美洲联合馆的“盖章”性价比最高。中南美洲联合馆使用的是改造后的老厂房,原来是宝钢集团一座厚板车间,属于20世纪末典型的工业建筑。这里距离8号门后滩出入口不远,参展的11个国家中有7个国家尚未和中国建交,这意味着大多数中国人很难有机会去这些国家,而在世博护照上留下这些国家的纪念章就容易多了。

中南美洲联合馆内的7个未建交国家场馆,主要展示历史、文化及生物多样性等主题。如危地马拉的“玛雅人的遗产:永恒的春天”、萨尔瓦多的“火山环绕中的印地安文化”、多米尼加的“热带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活动”和巴拿马的“可持续环境发展的巴拿马城”等。

在具体展示上,各国都有一些亮点,如萨尔瓦多展示的巨大火山模型,里面却是一个咖啡店,参观者可以品尝火山土壤培养出来的高品质咖啡;巴拿马则把运河船闸的模型引入展区,每天定时“开船”;尼加拉瓜的展馆内有一面“水幕墙”,瀑布造型十分逼真;洪都拉斯以科潘遗址的玛雅文化仿制品为主要展品 美中不足的是,一些场馆内的影像都是西班牙语旁白,没有字幕或者只有英语字幕。据悉,这些问题在近期会得以解决,以便让中国游客更好地了解这些国家。

余下的4个场馆也值得一去,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乌拉圭和玻利维亚的展馆相对其他中南美洲展馆而言科技含量更高。乌拉圭的展馆犹如一个城市中心广场,除了展现乌拉圭人建设现代、高效、清洁、绿色和亲和的城市视频,还有体现中乌友好的奶牛图片和拱顶雕塑 乌拉圭是唯一一个向中国出口奶牛的拉美国家。

如果你是一个地理爱好者或是带孩子或老人参观,中南美洲联合馆的优势就很突出。除了不用预约和排队,馆内的设计也很人性化,有大片供游人休息的区域,几个洗手间也是宽敞整洁,一些国家场馆有时还会免费提供咖啡等当地饮料品尝。因为参观者不太多,里面的工作人员可以抽出大量时间为游客介绍本国的风土人情,他们的微笑体现了拉美人的热情好客。

如果是“盖章一族”,参观C片区的非洲联合馆是最划算的,馆内有43个独立展馆,包括42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其中只有冈比亚尚未和中国建交。从1970年至今,冈比亚仅参加过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这一次是40年来第二次参展世博会。

冈比亚展馆入口处是首都班珠尔市拱门的复制品,展馆两侧分别展示冈比亚自然风光和城市生活。自然风光展区展示了冈比亚作为生态旅游胜地所拥有的丰富生态资源,如鸟类和黑猩猩等。据冈比亚展区总代表莱斯利 乔纳(Leslie Joiner)介绍,冈比亚的麦卡锡岛,就很适合鸟类生存,这也体现了冈比亚观鸟胜地的特色。而城市生活展区展示的是朱富雷村,以及具有代表农奴解放象征的雕像和世界遗产詹姆斯岛。朱富雷村曾是电视剧《根》的拍摄地,随后,美国黑人曾掀起过寻根热。至今,朱富雷村仍是一处旅游热点。

走进非洲联合馆,一面巨大的“非洲的微笑”雕塑墙扑面而来。中、英、法三种文字、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滚屏,跳动着“非洲的微笑,由远古至现代;人类的文明,从非洲到世界”的文字,在十多个面含微笑的非洲人面塑像之间慢慢流淌。帮助非洲参展国家了解上海世博会工作程序的复旦大学法语系教授陈良明说,非洲与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友谊。这次世博会让中国人有了一次深入了解非洲历史、文化、社会现状的良好机会,特别是民间交流,“非洲的经济落后是暂时的,非洲也会慢慢崛起。 非洲的微笑 表明非洲欢迎人们来,这是一个开放的地方”。

非洲联合馆是世博园内笑声最多的地方。馆内的非洲工作人员、现场工作人员很有活力,随时随地可载歌载舞。馆内有三个地方可以看到非洲文艺表演:中央舞台,展馆每一期都请一个非洲顶级的表演团队在这表演,有时一期还有几个团队轮流表演;专题展区,请非洲人穿戴上独特的面具进行展示;此外,展馆请了非洲艺术家展示传统手艺。非洲馆内还有两个非洲集市,游客可以买到非洲的独特纪念品。

如果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了解世界风情,去国家联合馆是一项明智选择,而位于A片区的亚洲联合馆以及位于C片区的加勒比共同体联合馆和欧洲联合馆,除了和中南美洲联合馆以及非洲联合馆一样可以几乎不用排队进入、便于和工作人员交流外,这些馆的风土人情特别丰富,适合参观者细细品味。

亚洲联合馆一内设马尔代夫、东帝汶、吉尔吉斯、孟加拉、塔吉克斯坦和蒙古馆。

由于麦兜的影响,中国人对“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白”的马尔代夫都“心向往之”。马尔代夫的印章上面也印有旅游网址,希望更多游客前往这个印度洋岛国。而尚未刻章的东帝汶和塔吉克斯坦的工作人员这几天手都抬不起来,因为他们要不断给游客的世博护照上手写“欢迎来 ”的相关文字。

孟加拉展馆内为游客提供正宗的当地美食。吉尔吉斯馆内有一个类似蒙古包的毡房,象征吉尔吉斯斯坦游牧民族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展馆重点阐释首都比什凯克城市文化中的和谐因素:既是工业重镇,也是绿化程度极高的宜居城市。而蒙古馆内则安放一枚巨型恐龙蛋的模型“脆弱的蛋体”,内有出土于蒙古国南部戈壁的两具恐龙化石,分别是蒙古疾走龙和安氏原角龙,由此告诫人们城市的生态环境如恐龙蛋一样的脆弱,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

亚洲联合馆二带领游客进行一次中东之旅。也门的手工艺品、巴林的珠宝、巴勒斯坦的橄榄油值得一看;约旦则以历史古迹见长 入口处模仿古城佩特拉,馆内展示了具有希腊风格的卡兹尼宝库(据说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发生地);阿富汗的“拉希米收藏展”呈现给大家400多件展品,馆内“市集”还有手工艺品、坚果、仿制品以及各种药材和香料;叙利亚馆通过三世同堂的庭院建筑映射出文明古国叙利亚的建筑和文化。

亚洲联合馆三是中国的近邻老挝和缅甸,也是以展现文化为主。琅勃拉邦是老挝的著名古都,在世界遗产保护和城市多元发展方面卓有成效。老挝馆内设有琅勃拉邦城镇模型,还有当地特色的灯具、纺织品、现场制作的手工艺品等展出。缅甸展馆入口处设置精致的“小桥流水”,体现了缅甸风格的庭院文化。馆内则以神庙和传统建筑为主要设计元素。

加勒比共同体联合馆内有14个加勒比国家参展,其中伯利兹和海地尚未与中国建交。伯利兹展馆内分“林产”、“玛雅人遗迹”和“海产”三个展示区。此外,展区内还有一处“伯利兹蓝洞”的展示点,这是是当今世界上最吸引人的潜水地点之一。而海地的展馆更具互动性,入口处是心形(海地国家地形)涂鸦现场,参观者可参与“涂鸦大比拼”,在可循环使用的黑板上画出自己对海地的理解。

另外12个加勒比国家也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牙买加的蓝山咖啡、巴巴多斯的“甘蔗之国”、巴哈马的海景、圭亚那的吊桥、多米尼克的绿色能源、安提瓜和巴布达的海龟湾、苏里南的图腾柱、格林纳达的肉豆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饮料和美食等都是各国展示的亮点。

对于喜欢出国游的中国人来说,欧洲是最向往的地区之一,但一些小国并不是中国游客常去的国家,C片区的欧洲联合馆也许可以弥补国人的遗憾。

位于欧洲联合馆一的圣马力诺以“城邦国家:世界上最小和最古老的共和国”为主题,旨在体现这个持续了1700年的民主共和国体制的国家特有的价值。这个占地面积仅61平方公里的共和国,此次在422平方米的展厅中央等比例复制了位于圣马力诺中心广场上的自由女神雕像。同是“袖珍小国”的列支敦士登在展馆入口处摆设了一块“阿尔卑斯奇石”,馆内还有一幅由50000张邮票组成的首都瓦杜兹的油画。

马耳他馆内藏有一幅《施洗者圣约翰的断头图》复制品。原作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画家卡拉瓦乔于1607年到1608年间绘制,现藏于马耳他首都瓦莱塔的圣约翰联合教堂,这也是卡拉瓦乔唯一存世的签名作品。历史上,圣约翰骑士团曾在16世纪到18世纪统治马耳他200多年。而塞浦路斯馆内阿佛洛狄忒的巨幅壁画也体现了这座“爱神之岛”的历史文化。

欧洲联合馆二主要是中东南欧国家。

亚美尼亚展馆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参与设计方案,建造一座全世界公民的宜居之城 “世界之城”。阿尔巴尼亚馆最大的看点是采用LED技术的巨型彩虹造型灯,通过不断变化的色彩预示阿尔巴尼亚城市生活的美好未来。展馆外立面是一堵斑驳的石头墙,仿自阿尔巴尼亚最古老和最具特色的吉诺卡斯特古城。

阿塞拜疆馆内以多媒体、特色手工艺品、图片等展现了阿塞拜疆城镇的历史、文化、宗教、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等,凸显了该国地处连接东西方的“十字路口”的重要性,以及在融合东西方文化、促进贸易和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阿塞拜疆此次展出了一系列中文图书的“袖珍版”,其中一整套线装本四书五经格外引人注目。

保加利亚馆主题为“共同遗产的城市”,通过把过去的文明与现代的城市发展联系起来,展现一个“古老而现代”的保加利亚,展品中最珍贵的是公元前3世纪色雷斯人的黄金宝藏以及罗马时期的马赛克。和保加利亚馆异曲同工的是格鲁吉亚馆,馆内也陈列着古科尔基斯的金器以及古老的青铜和铁质雕像。不同的是,格鲁吉亚还设有当地的酒品展台。格鲁吉亚是一个酿造葡萄酒的传统国家,在格鲁吉亚乡村,每逢秋季几乎家家都酿造葡萄酒,有客人来访时,主人会给客人呈上一大杯葡萄酒表示欢迎。

不少国家的美酒品牌把上海世博会视为向世界各国游客推介美酒的良机,竞相展示各自深厚的酿酒历史渊源和芳香四溢的佳酿。摩尔多瓦也是如此,这个生产葡萄酒的国家有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酒窖。摩尔多瓦馆内倒金字塔的视频墙全方位展现“此城即彼城”的主题。和这一设计风格相类似的是马其顿馆,馆内的蜂窝构造恰如其分地演绎了“城市延续”这一主题。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