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与骨密度和身高有关系吗有关系吗

【摘要】: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抽取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岁)45例为突出组,其中L3~L4突出2例,L4~L5突出25例,L5~S1突出10例,L4~L5和L5~S1两处突出8例。以随机抽取正常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意大利产I'can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患者L2~L4正位BMD值进行对比。结果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组的BMD值[(0.90±0.63)g/cm2]要低于正常体检组[(1.77±0.64)g/cm2],差异有显著性(t=2.90,P0.05)。结论腰椎BMD降低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


覃荣周,李东,程松苗,刘建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章芃,葛成材,谢一平,王耀华,汪云志;[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1期
杨永晖,苏国宏,孙奎,高翔;[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2期
聂勇志,赵基民,肖大庆,汪言富,郭安安;[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孙奎;郑根贤;朱俊琛;周忠良;宋阳春;刘德春;;[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1期
杨永晖;孙奎;苏国宏;周忠良;;[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1期
高丽萍;林求诚;王和鸣;;[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丁悦;官志平;;[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年02期
杨春菊;张鉥缨;吴远;;[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37期
杨爱红,曲宁,肖淑欣,李丰坤;[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年03期
陈超;邢学农;叶山东;陈若平;荆春艳;任安;李素梅;;[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年06期
吴骞;陈建庭;钟招明;李丽;巫松辉;刘富强;;[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年12期
刘红,廖二元,伍贤平,张红,罗湘杭,谢辉,曹行之,刘石平;[J];中华内科杂志;2004年11期
杨玲凤;赵勤;张红;伍贤平;谢辉;刘丽君;单鹏飞;曹行之;罗湘杭;廖二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年18期
叶君健;宋继红;姜小鹰;傅冷西;;[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年04期
胡峰;李康华;孙贤德;卢和平;;[J];医学临床研究;2006年03期
龙厚清,李佛保,刘少喻,胡有谷,梁春祥,于滨生,张旭华;[J];脊柱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李宁华,区品中,朱汉民,杨定焯,郑苹如;[J];实用医学杂志;2001年12期
王民,李新友,刘淼,赵太茂,韩学哲,王栋琪;[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6期
马信龙,徐云强,张义修,王沛,郑永发,冯世庆;[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5期
区品中,刘红光,刘兴漠;[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1期
刘忠厚;[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年01期
樊继援,尹潍,邱明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7年04期
赵勇,王文波,李吉友,卢宇,霍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年10期

【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身高变化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测量132例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现身高,回顾25~30岁时身高,计算身高变矮程度,同时检测患者的BMD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描绘散点图。结果随着患者腰椎骨密度降低,患者较年轻时身高变矮的程度在逐渐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身高逐渐变矮,采用SPSS11.5 Spearman相关系数的方法计算,得出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即本组研究中选取的132例患者的身高变化与患者腰椎1-4的BMD之间无相关联性。结论天津地区132例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身高变化与腰椎BMD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人体身高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多,同时存在测量的误差,在观察身高与BMD相关性分析时应分别测量躯干或肢体的长度,以提高准确性。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马锦富,王文志,杨定焯,李金祥,安珍,尚家芸;[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8年04期
赵春梅;陈伟志;王小云;;[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阳晓东;马俊岭;侯钦午;史历;郭海英;黄淑贤;蒋文珍;孙耀华;顾正南;;[J];广东医学;2011年03期
刘加昌;张瑾;欧阳巧洪;文志道;滕小梅;;[J];感染.炎症.修复;2001年01期
刘加昌;欧阳巧洪;张瑾;刘青;滕小梅;;[J];感染.炎症.修复;2003年02期
郭燕燕;刘泽;刘坚;张亚松;张金赫;王应立;韩炜;叶竹;邓伟民;;[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2年01期
王玉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陈岚岚;;[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广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朱俊杰;[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1年
林远方;[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杜雪梅,张延军,李健,陶丽;[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3期
白楚杰;董启榕;吕厚山;王以进;关振鹏;张烽;藤涛;;[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1期
李永忠,陈治卿,陈健;[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7期
阮峰,肖德明;[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4年05期
陆敬辉,张浩,黄琪仁,胡云秋,刘玉娟,马寄晓;[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春蕊;王茜;;[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吴江平;;[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石印玉;詹红生;;[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陈巧聪;楼慧玲;;[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周君;郭华;夏璐;陈世菊;覃渝茜;刘慧芳;何成奇;;[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吴何嘉;刘斯润;弓健;;[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宁魏青;杨玲;吴洁;沈彩娥;殷华芬;;[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陈惠德;;[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朱伟民;阎华;朱东;赵双龙;;[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刘忠厚;;[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李涛;[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通讯员 应述辉?涂晓晨 记者 李艳梅;[N];长江日报;2007年
健康时报记者 杨波;[N];健康时报;2007年
北京世纪坛医院内分泌科 宋秀霞;[N];保健时报;2007年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李跃华;[N];健康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敬;[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俊杰;[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1年

目的:通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骨密度与正常人的骨密度相对比,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30例40-60岁之间,因腰腿疼痛2年以上,经过磁共振及临床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其腰椎及其髋关节的骨密度并分析相应的T评分和Z评分,并与年龄、性别、绝经史(女)、体重指数、腰腿疼痛时间、劳动强度及生活习惯和种族等影响因素相匹配的经过磁共振检查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0例正常人进行1:1病例对照分析。结果: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组腰椎骨密度为1.007±0.13

引言骨密度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研究认为骨质增生不仅能提高骨密度,而且是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病变基础。早在1972年Foss等[1]注意骨到质疏松(osteoporosis,OP)与OA之间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但30多年过去了,国内外学者对骨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始终存在争议:多数研究认为OP与OA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随年龄的增长OA患者的骨量丢失会减慢[2];但也有研究表明OA患者骨量普遍降低,OA患者同时伴有骨质疏松[3];在黄种人群中关于二者关系的大样本研究尚未见报道。所以,本研究拟通过研究骨质增生对女性腰椎骨密度的影响,探求中国人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1.1.1纳入标准2003年8月~2005年12月因骨关节疼痛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并有以下1项或3项临床表现的女性患者:①颈肩部疼痛或麻木;或②腰背疼痛或麻木;或③下肢关节疼痛或麻木。根据X线片结果确定有... 

原发性骨质疏松以骨量减少为主要特征 ,骨密度 (BMD)测定是目前最直接、最明确的检测手段。腰椎BMD的测定又是了解BMD最常用的部位之一。总结我院 2 0 0 1年 1~ 6月骨科门诊中进行的 12 14例腰椎BMD检测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调查对象选自 12 14例来我院骨科门诊进行BMD检查的病人 ,其中男性 390例 ,女性82 4例。年龄 2 0~ 89岁 ,按 10岁距分组 ,共分 9个年龄组。被检者除外器质性内分泌、消化系统及肿瘤等有关疾病。1 2 方法 采用美国lunar公司Dpx +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 (标准度 0 .0 1)测定前后位腰椎 ,显示从L1~ 4各个椎体及L1~ 2 ,L2~ 4的BMD值 ,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 ,采用EXCEL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进行配对检验。2 操作护理2 .1 操作前2 .1.1 病人心理准备 多数病人对检查缺乏了解 ,误认为此检查为创...  (本文共2页)

正常人腰椎骨密度变化──445例QCT测量分析秦明伟,余卫,孟迅吾,邢小平,徐苓,田均平,曹坚,严洪珍,葛秦生(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提要分析了445例正常人骨密度测量值,其中男性190人、女,255人,年龄为10~80岁。结果表明:男、女腰椎松质骨骨密度的峰值均在10~19岁年龄组,女性峰值不低于男性,并随年龄增长骨密度逐渐减少;女性骨密度变化情况不同于美国女性;女性骨丢失在40~49岁年龄组后较为显著。认为在诸多影响骨丢失因素中,雌激素变化可能是我国妇女骨量明显丢失的最主要因素。关键词骨密度,定量CT,骨质疏松中图号R814.42R336随着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骨质疏松症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骨质疏松症为老年人全身性疾病[1],主要改变为体内骨矿含量持续性丢失,最终可导致骨折,因此早期发现体内骨矿含量丢失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鉴于目前生化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体内骨量丢失情况[2...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好发于绝经后的妇女及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质减少导致骨的脆性增加,也有研究证明,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有着密切的关系[1]。该病的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肢体的缩短,疼痛、驼背、骨折等,但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表现,多数患者可在轻微的外伤或刺激,包括咳嗽或打喷嚏后出现骨折空位,并立即感受到急剧的疼痛,一般于1个月后可自行缓解[2]。现对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间来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引起骨折患者176例进行研究,其中88例结合健康教育,详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176例研究对象均为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间来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引起骨折患者。所有骨折患者经检查后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引起;患者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并以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56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为(69.6±4.2)岁。、研究组...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的研究已普遍开展〔1~3〕,但主要是针对绝经后女性,对男性骨质疏松症尚缺乏足够的重视。但近年许多学者发现骨质疏松症在老年男性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男性60岁以上,尤其是70岁以后非外伤性骨折发生率成倍上升,且髋部骨折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因此本研究收集不同年龄健康男性的定量CT(QCT)资料,了解分析男性各腰椎骨密度变化的规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自我院进行定量CT测量骨密度的成年男性,经筛选除外患有下述疾病者:①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②肾小管及肾小球疾病,③慢性肝病及糖尿病,④风湿或类风湿疾病,⑤老年期精神病或痴呆,⑥长期腹泻或有胃、肠切除病史,⑦长期应用激素或抗癫痫药物,⑧长期卧床或不能参加户外活动,并再次除外患有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严重骨质增生者,有1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5岁为一年龄段,共分11个年龄段:35~39岁4例;40~44岁5例;45~49岁6例;50~54岁6例;55~59岁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密度和身高有关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