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附相出生证副页有什么内容的好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甲状腺球蛋白评估和监测

甲状腺球蛋白(Tg)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的大分子糖蛋白,是甲状腺内合成与储存甲状腺激素的场所。因为只有甲状腺滤泡上皮组织才能合成与分泌Tg,血清Tg常被临床作为监测甲状腺分化癌(DTC)手术后肿瘤复发的指标。在甲状腺分化癌,血清Tg 升高的程度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及远处转移有关。此外TG 的测定还受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Tg测定方法的影响。值得提醒的是很多甲状腺疾病(如甲亢、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也可表现出甲状腺球蛋白升高,所以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测定绝对值对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手术前后甲状腺球蛋白的变化对甲状腺癌手术后的随诊是有重要意义的。

当活检提示有肿瘤存在时,术前高水平Tg 是一重要征象,提示肿瘤能够产生Tg,术后Tg 可以作为灵敏的随访肿瘤标志物。大多数DTC术前血清Tg浓度增高,甲状腺滤泡癌血清Tg水平显著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如果术前患者的Tg及TgAb是阴性的,那么这两个指标就不适合DTC患者术后的随访。术前血清Tg测定必须在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B)前或2周后检查。

Tg 的生物半衰期为3 ~ 4 d,术后6 ~ 8 周血清Tg 含量趋于稳定。术后血清Tg水平主要受甲状腺组织残留量(正常和肿瘤组织)和TSH水平影响。甲状腺分化癌病人行甲状腺全切,又进行了大剂量131I治疗后,如果血清TGAb阴性,那么血清Tg应该测不到。术后立即予以LT4抑制治疗,TSH维持<0.1 mIU /L,甲状腺近全切病人血清Tg浓度<2μg/L,提示预后好。如果血清TSH处于抑制状态,血清Tg升高往往提示有剩余的肿瘤组织或者转移灶。Tg测定阴性可以减少随访过程中不必要的全身131I扫描。

多数DTC复发在最初5年。近来研究发现,术后第二年血清Tg浓度是判断复发危险的重要指标。如果血清TgAb阴性,血清TSH处于抑制状态时,术后第二年血清Tg浓度<2μg/L者,随访10年内复发显著低于血清Tg浓度2μg/L以上者(6.6 对 71.1%)。

DTC随访中的血清Tg测定包括基础Tg测定(TSH抑制状态下)和TSH刺激后(TSH >30mU/L)的Tg测定。TSH是正常甲状腺细胞或DTC细胞产生和释放Tg的最重要的刺激因子。TSH抑制状态下,肿瘤细胞分泌Tg的能力也会受到抑制。为更准确地反映病情,可通过停用L-T4或应用rhTSH的方法,使血清TSH水平升高至>30mU/L,之后再行Tg检测,即TSH刺激后的Tg测定。

对已清除全部甲状腺的DTC患者,提示其无病生存的Tg切点值可设定为: 基础Tg(TSH抑制状态下)1ng/mL;TSH刺激后(TSH>30mU/L)的Tg 2ng/mL。

未完全切除甲状腺的DTC患者,术后每6个月检测血清Tg(同时检测TgAb)。对Tg有持续升高趋势者,应考虑甲状腺组织或肿瘤生长,需结合颈部超声等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

随访中重点观察Tg水平。如抑制性Tg>5μg/L,应行碘-131全身显像以寻找可能存在的复发或转移灶。如果发现转移病灶应进行放射性碘-131清灶治疗。如果没有发现病灶,且抑制性Tg >10μg/L,但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病灶的患者,可经验性给予3.7—7.4 GBq放射性碘-131治疗;如治疗后放射性碘-131 Rx-WBS发现病灶或血清Tg水平减低,可重复行放射性碘-131治疗,直至病灶缓解或无反应,此后以TSH抑制治疗为主。

TgAb阳性在DTC患者中发生率约15~ 30%。血清TgAb对Tg测定的干扰程度与性质与抗体的亲和力、特异性、血清容量及检测方法有关。在测定甲状腺球蛋白的同时检测TGAb十分重要,不仅因为血中TgAb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从阳性变为阴性,也可以从阴性变为阳性,当DTC患者血清Tg处于低水平状态时,持续升高的TgAb可作为诊断DTC转移或复发的预测指标。

甲状腺手术前TgAb阳性的病人,术后TgAb浓度逐渐降低,到术后第3年TgAb浓度降为阴性是预后良好的表现;相反,病灶持续存在或复发的病人,TgAb浓度无明显变化或升高。TgAb浓度升高常常是DTC复发的最初标志。131I治疗容易造成甲状腺组织放射损伤引起抗原释放,因而131I治疗后6个月内TgAb升高的病人除外。


清末民初“端溪砚坑图”端砚一方(附绫锦外盒)
提要:砚呈方形,材取端溪老坑石,有冰纹、火捺、白玉点、胭脂晕等石品。砚体敦厚凝重,造型古雅素朴。砚首浮雕篆书“端溪砚坑图”砚名,下以弦纹围出砚堂,墨池墨堂一体,周缘边框内刻有锦地纹。砚背刻有一幅端溪砚坑图,标明了老坑、坑仔岩和麻子坑三大名坑的位置和地形以及相关的标志性建筑和地貌。图中着重表现端砚中最为名贵的老坑中的各个洞口和老坑边羚羊峡上百舸争流的情景。砚坑图的上方有一篇题铭,表明老坑内各洞口的情况。砚坑图的右上角刻有云遮日,画面生动逼真,动静相合。
说明:此砚用上等老坑石琢制,坚实细密,雕工精湛。色泽沉稳,离俗雅致,为文房中稀见之品,若置于案前亦足以怡情悦性,可解思古之幽情,殊为难得。保存较好。
铭文:“老坑内图,每约三尺坐一人,四人位至庙尾,七人位至东洞口,十二人位至楳花椿,廿一人位至门楼仔,廿八人位至洞仔,其水流出大水湖,五十三人至大水湖,湖广七八尺许深,如之湖后高一级至拱篷,拱篷长一丈,可起立不坐人,过此又坐廿人,至大小西洞,洞内可坐十余人”。
备注:端溪砚坑自唐代开采以来,一些研究端砚的著作常附有端溪砚坑图,记录各坑名称、位置,这些图往往作为砚的纹饰,出现若干端溪图砚。天津博物馆藏有清端溪图端砚,与此砚几乎一样,洵为当时曾琢制的一批留有砚坑图的端砚。此即是端砚的一种样式,又是坑口的代言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生证副页有什么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