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海绵人有没有漫画人知道这是哪部漫画?或者是哪个大大画的插画?

高光美术网@,鄂ICP备号-1

专业美术高考网站,国内领先的美术画画专业网站

学美术,找高考美术培训班、找画室就上高光网

画了一本法律漫画的书《那些你该知道的劳动法》,可笑的是到现在还有3分之2的尾款未支付,讽刺

作品版权由jenny珍妮 解释, 禁止匿名转载;禁止商业使用;禁止个人使用。 临摹作品,同人作品原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厦门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委托厦门雅灿商贸有限公司制作,这家公司在网上找到的我,签了协议,但现在耍皮,我一个画画的真都不过这些人。在这里曝光下,朋友们还是多小心点。封面封底也是没有给费用的。最终这种解决方式实在无法忍受。去年9月开始制作,整本书漫画内容22p。辛苦制作大概一月基本搞定,之后的日子就是反复修改。直至最后的扯皮耍赖不结尾款。我给他们的不是源文件,他们12月正式与监察支队签署协议,就是说这本书要在不能保障高质量清晰度的情况就去批量印刷生产,我也真是觉得够了,对,在利益面前,质量算什么?设计师的劳动又算什么?事情已经几个月了,每次电话沟通都心累。

原标题:这大概是上海唯一的插画主题独立书店,400件宝贝有一半只能在这里看到

2016年,上海独立书店先锋渡口书店几经搬迁,还是消失了;

2017年12月26日,开了21年、连张国荣也格外偏爱的绍兴路汉源书店,歇业;

2018年1月31日,上海文化地标季风书园在老读者最后守护的烛光中,关张;

2018年3月18日,小众独立漫画书店浮什么海,宣布实体空间暂停开放;

2017年12月2日,独立书店届的后辈鲸字号,以插画为主题,以自出版的形式,在淮海中路旁的一个石库门弄堂里,低调开张,越开越好;

2018年底,鲸字号还将搬去一个全新的几百平大空间,让更多人认识到插画和自出版的魔力。

鲸字号的存在,让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喊出,独立书店并不意味着倒闭,出版不死,独立犹在。

为什么我们还要去书店看书?

现在的时代,你们还喜欢去实体书店看书吗?都是为什么呢?

书,现在网上就可以买到,更方便,也有更多的优惠,想找哪本书随便敲几下键盘就能找到。实体书店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别说实体书店,连笨重占地方的实体书,也退出了很多人的生活,一台Kindle就能轻松装下一书店藏书量的电子书。实体书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

甚至,你连书都未必需要读,读图、看短视频、刷微博、刷微信也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不看书,也不怎么会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

这些问题,你们每个人大概都有自己想说的一通答案。而鲸字号的存在,就是它的主理人张晔,想尝试回答的一个答案。

鲸字号,和我们以前所接触过的书店都不一样。

店里摆的基本都是小众出版物,zine(形式自由的独立印刷物)、绘本、插画、插画衍生物......很多都是鲸字号自己印刷发行的。

这些东西,你在上海任何一家大众书店都不会看到,甚至其中七八成的出版物,可以说只有在鲸字号找到

这些出版物,注定没办法电子化,只能让你抛下一句“抱歉,电子书”,然后去到书店捧起实体书。

真的不是出于情感等形而上的因素,而是这些书在纸张、印刷、装帧、设计、插画、选题、内容太过个性化和实验性,很难大规模印刷出版,从出身就注定要做小众出版物。

传统书店的出版物,很多是作家文字输出的结果。而小众出版物,则是艺术家、设计师、插画师、摄影师自由表达创作欲的结果,充满了创作者的心思和个性

这些小众出版物,你必须看实物。看电子版、看别人拍的照片,所获的的阅读趣味,和你自己亲手翻看比,肯定会大打折扣。

一直以来,愿意收录这些小众出版物的书店实在太少了,鲸字号在上海,算是独一家了。气质类似的书店,大概只有在日本、台湾才能找到几个同类。

在此之前,小众出版物,就像是相关圈子里自娱自乐的产物。

而鲸字号,像是一扇门,给更多人打开了实体书的可能性,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小众出版物的有趣和美好。

这不是一家单纯贩售颜值和梦想的书店

鲸字号不是一家单纯贩卖颜值和梦想的打卡型书店。

你从它的选址就能看出。为了方便大家来,把店址选在了繁华热闹的淮海中路。

却又不是大剌剌地直接开在街道上,而是避开了来来往往的游客,藏着了淮海中路旁的一个安静的石库门弄堂里,有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所以大众点评上,关于这家书店的评论非常少。来这里拜访的,大多是通过微博、微信、对鲸字号提前有所了解的人。

穿过一扇大铁门,先是一个迷你的院子,再往里走,是六扇古朴高大的黑色木质拉门。

这一片的石库门建筑,据说以前是将军名下的。这六扇黑木门,都是自1930年代石库门建造之初就存在的老古董。

叩开木门,里面才是鲸字号的书店展示的空间。空间不算大也说不上小,30平左右的面积,感觉里独立书店好像这么大也就够了。

不过大小不是重点,任何人推开木门,第一注意到的,一定都是店里摆的那些小众出版物和插画衍生品。

连鲸字号自己都不知道店里具体放了多少东西,粗粗数来大概有近400种吧,如果想要把所有的书刊、衍生物细细地翻看一遍,起码要在这里泡上2小时。

因为每个月会被客人带走很多,每个月又会更新很多好书和好物。要是一个月没来这里,就会发现很多和上次来不一样的地方,又需要你重新翻看一遍了。

相较closing ceremony和季风、渡口、汉源,来鲸字号看书,你不需要有什么阅读压力,也不需要有太多的专业修养

这些艺术家、插画师制作的小众出版物,都是小而轻的内容,像看普通故事书一样轻松愉快地看就好了,甚至不需要计较看不看得懂。

就像松浦弥太郎说的“商业不只是东西的交易,把快乐传达给对方是很重要的。”在鲸字号,你很容易沉浸在阅读本身的愉悦中

唯一需要困扰的是,如此多的zine、绘本、漫画,风格、形式也突破了你以往的认知,所以,究竟先挑哪本开始看起好

这里的插画风格多到,你看完之后,原先的审美偏好可能都会被改变

如果你原本只是偏好水彩作画的插画,看完这里的出版物,你可能又会觉得拼贴类的创作也很有趣。

出版物原来还可以这样玩

T酱在鲸字号,遇到了不少有趣的书。

之前在哥伦比亚公园看到的涂鸦墙的作者,马来西亚插画师Radio Woon也在这里放了自己涂鸦作品集的《LALA COMPANY》,黑色线条勾勒的香肠大嘴人,见过一次就再也忘不了。

虽然只有火柴盒大小,哗啦哗啦翻起来能看到一个小动画的翻页书(网上去搜PARA-PARA Flip Book,会有更多更有趣的创作),虽然就是一组很简单的小动画,实际画起来却不简单。

这两年火起来的小豆本,每页的尺寸非常非常小,一本也是10页以内的内容,但都是插画师琢磨了又琢磨的小故事,每一本都能让你会心一笑。

右下角这本白熊叼着小龙虾的,是画在瓦楞纸上的作品集,插画师在旅行中不想花钱买纸,就在捡回来的瓦楞纸上作画,效果意外还不错,这本就是那些画作的合集。

这是之前在失物招领办展的日本陶艺家石原稔久的绘本,是用石原稔久自己捏制的雕塑创作的绘本故事。还是中文翻译版,不过因为册数实在不多,现在只剩下很少量了。

来自台湾插画师的短篇漫画集《三猫俱乐部》,书上的咪仔是插画师的名字,咪仔从人类的视角观察猫咪的生活,用铅笔绘制了自己家三只猫的猫咪生活日记。

还有鲸字号和译文出版社共同出版的杂志书《defined》第一期,以花园为主题,内容全都是是鲸字号自己编辑、设计、策划的,可能是国内第一本关注插画与生活方式的杂志书。

因为鲸字号是以插画为主题的,所以也能买到插画师绘制的插画、海报,平时这些装裱起来的画作,会散布在书店的各个角落。

上面玻璃柜里的还是插画师的原作,因为是原作所以暂不出售。

其实鲸字号也有点像是关于插画的杂货店,关于插画的各种衍生周边,帆布袋、手机壳、异形明信片,虽然不像出版物那么多,却也差不多占了一面墙的位置。

女生大概都会种草的陶瓷胸针、纸胶带,很想全部带回家,不过还好,大概因为都是和国内的插画师合作的,所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贵。

店里有趣的小物件太多了,有一些还是店主的私藏。上面这个纸刻的烟花大会场景,T酱看上了,然而一问却是店主从日本背回来的,暂不出售,有点遗憾。

书店里还有一处特别的角落,橱窗展示空间。

因为店门口的六扇黑木门算是老古董了,所以鲸字号没舍得把木门拆掉做橱窗,而是在店里专门设计了一个角落,做成橱窗。

每一到两个月,就会邀请不同的插画师来设计橱窗,研究当插画变得不再平面,有了层次、动态、故事之后,会是什么样的?

其实鲸字号还有一个隐藏福利。

店里有一只叫小火焰的猫,内心深处有着狗子的灵魂,日常会像斯芬克斯一样趴在铁门口看门顺道观察世界。

客人一来,它就会很黏糊地蹭上去求摸,客人临走,还会主动扒住客人的大腿不让走,热情的不行。

如果你去了鲸字号,记得要撸猫。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老重庆中路64弄36号

交通:地铁1号线 黄陂南路站 3号口出站

本文图片部分为现场实拍

部分来自鲸字号微博和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级海绵人有没有漫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