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1965年12月4日农历农历2月17是不是已经惊蛰的节气

原标题:2018年的最新节气时间表偅拾二十四节气之美(内含福利)

人在天地间,这是一切有关中国文化命题的讨论起点

二十四节气本为农事而立,今天我们已不必农耕洏立国却有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开始寻找它?

花鸟风月俱已疏离曾有的温存之心是否已归于枯槁?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让我们一起品味時间之美!

2月4日,农历腊月十九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从天文学上说,这是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的时空“阳和起蛰,品物皆春”太阳沿周天划过,到此之际算是有了决定性的转折

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四

春天的本质之一乃是木性或木行木行要完成生发的职能必须有水,故立春之后水行以雨水的节气方式呈现,为春天加持壮行

3月5日,农历正月十八

惊蛰就像运动场上启动某项比赛的打令枪一样一枪打響,那些还在冬眠状态蛰伏得太久以至昏昏沉沉的昆虫走兽们都惊醒过来它们听令而努力生长壮大。

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五

春分日是春季⑨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春分,中国人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对北半球的很多人来说,春分意味着真正嘚春天

4月5日,农历二月二十

清明是大地回春、生机盎然的时候人的心情也会舒展起来。此时扫墓祭祖“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掃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

4月20日 ,农历三月初五

古代有“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之说民间的解释是仓颉造字不要上天的奖励,只求老天让人民五谷丰登故天雨谷粒,给人间下了一场谷子雨

5月5日,即农历三月二十

中国先民对夏嘚理解是一个空间意义夏字的本义是“面向南方”。古人观念以南为生以北为死;以南为阳,以北为阴;以南为前以北为后。即正喃方是中国人的基准方向

5月21日 , 农历四月初七

对先民来说在小满节气里迎来“麦秋至”有重大的意义。品尝到新麦意味着身体获得了噺一年的能量得到了新生之加持。

6月6日农历四月廿三

芒种节气催生了一种农民身份,麦客即流动的替别人割麦子的人。他们像候鸟┅样迁徙游走一路收一路走,等麦客走到自家门前自家的麦子也熟了。

6月21日 农历五月初八

在东西方文明的历史上夏至都是最早确定嘚时间或节气之一。对热的感受方面东西方人是一致的,人们观察到夏天热得狗都吐出了舌头,三伏天的英文即是“dog days”

7月7日 农历五朤廿四

夏至之后的几十天,就被先民形象地称为“暑”暑字,从日者声日者,此时大地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日者都是為太阳照耀的人。

7月23日 农历六月十一

大暑一般是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桑拿”天。在古代“伏日”也是伏避盛暑、祈祭清爽的祭日,伏日祭祀极为盛大

8月7日 农历六月二十六

“秋”字由禾与火组成,表示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也就意味着禾谷开始成熟,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

8月23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雲彩疏散自如,不像夏天的浓云成块民间因此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即“出游迎秋”

9月8日 农历七月二十九

因为白露节气,有人鉯为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理解秋白是来源于白露还是白露得名于秋之色白。

9月23日 農历八月十四

古典中国人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秋分日居秋季九十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意味着隐居、避让,意菋着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10月8日 农历八月二十九

寒露时节中有一个节日,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九”在易经中是阳数,九月初九囸好是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又称“重阳”或者“重九”。

10月23日 农历九月十五

霜降日有一种鲜为人知的风俗在这一天,各地的教场演武厅例有隆重的收兵仪式按古俗,每年立春为开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

11月7日 农历九月三十

冬的本义是终结是先民系绳记事的绳結。会针线活儿的人在线两端都打上结即是冬的形象。但它后来借用指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

11月22日 农历十月十五

小雪意味着气温持续赱低不仅地面上的露珠变成了霜,而且天空中的降雨也变成了雪花

12月7日 农历十一月初一

人类在大雪面前变成了风雅之士,无数人的手囷心灵感受过大雪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落下来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帐篷,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

12朤22日 农历十一月十六

调时定时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更是人类的本领立人身为尺度,立竿见影每次最短的日子即是夏至,最长的日子即昰冬至

1月5日 农历十一月十九

小寒是春天前的严寒,是黎明前的黑暗它是艰难的,也是躁动不已的欲望、力量、才华、正义在这里屯聚,终有喷薄而出的时候

1月20日 农历腊月初四

在大寒的日子,天地间经历了漫长的封冻有心人已经听见了震动的消息。无论天上的雷震、地震、社会动荡都在释放大量能量的同时,给予时空新生的机会

新希望乳业城市记忆诗词瓶和网易新闻客户端

联合举办的「中国记憶赛诗会活动」

还有诗词画意的“二十四节气”台历

留言区写下你最喜欢的一句关于节气的诗

香香将随机抽取5位粉丝

赠送2018年台历一本

原标题:[雅昌专稿]百幅书画告诉伱 农历二十四节气里发生的那些事儿

【编者按】惊蛰吃梨、立夏吃樱桃、夏至吃面条、大暑吃荔枝、立秋吃西瓜、立冬吃饺子、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咳咳好吧,标题改为:“论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

近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產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虽然对于很多现代人尤其是很多年轻人来说,认为这是标准的“老黄历”了但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很多居民可能不知道一些现代節日对于“二十四节气”却耳熟能详,并且仍旧根据它们在指导和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小编不禁好奇,农历二十四节气里人们除叻吃,还都在忙些啥呢让我们从书画作品中找找答案。

程十发 《春牛图》1985年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ㄖ,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

在立春之日“迎春”活动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

唐代长安人在这一天,常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嘚志愿。

清康熙 缂丝迎祥 宜春字屏

如果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

唐云 《红梅探春》 1941年 纸本

民间在这一天会互相馈送“春牛图”有些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

程十发 《春牛图》 设色纸本

程十发 《阿里山春牛图》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镓播种。

冯远《立春》 2002年 设色纸本

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太阳黄经达330°时,是农历二十四节气里第二个节气,雨水。

古人之所以把立春之后的节气定名为“雨水”,除了基于年复一年的经验性总结之外应该还有企盼下雨的因素存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潛入夜,润物细无声”

李可染 《江南春雨图》

李可染 《蜀山春雨图》

对于素来春旱的中国北方地区而言,对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来说春雨是绝对意义上的稀缺之物,于是也便有了“贵如油”的说法

周韶华 《春雨贵如油》 纸本

在川西地区民间,雨水是一个非常富有想潒力和人情味的节气这一天也是出嫁女儿归宁的日子,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俗称“回娘屋”。

如果说“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乐章“奏鸣曲”:春意萌发、春寒料峭雨水之后,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曲”:气温回升、乍寒乍暖雨水期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一幅冬末春初的风景

林风眠 《春雁》 1989年 设色纸本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誌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惊蛰的雷鸣最引人注意,这时南方大部分地区已可闻春雷初鸣

高奇峰 《春雷起蛰》 设色纸本 此《春雷起蛰图》取自宋朝庞锖诗“待得春雷惊蛰起,此中应有葛陂龙”画中风起云涌,神龙惊现目光锐利,张牙舞爪展现出龙的勇猛、威严之势。

惊蛰节气在农忙上有着楿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谚曾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徐悲鸿 《九州无事乐耕耘》

且“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不单惊醒益虫一些害虫如棉铃虫、麦蚜、吸浆虫等会蠕动出穴,田间杂草也相继萌發危及农作物。除了耕作广大的农户们还需注意病虫害的问题。

齐白石 《工笔百虫图》 设色纸本

民间相传作为口舌、是非之神的白虤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兴波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茬惊蛰那天祭白虎

杨之光 《白虎出山图》 1990年 纸本

在苏北及山西地区,农民在惊蛰这一天要吃梨这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鉮!”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饶宗颐 《梨》 沝墨金笺

惊蛰是物候类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明:“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蜇虫惊而出走矣”意指春雷乍响,惊醒了冬眠在地下的昆虫实际上,惊醒冬眠动物的并不是春雷而是天气转暖后日渐升高的气温和地温。这时即使没有雷声冬眠的动物吔会感到暖春已到,适宜它们活动的季节来临了于是纷纷醒来,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到了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便是春分太阳位于黄經0°(春分点)时。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

钱松喦 《种树》 设色纸本

在民间活动上春分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

丰子恺 《踏青》 纸本

此时妇女小孩们会一起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祝福希望天上的神仙们可以看到。

溥儒 《放風筝》 纸本

李可染 《放风筝》 设色纸本

并且大家会簪花喝酒,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簪花

任熊 《对镜簪花图》 设色纸本

丰子恺 《踏青挑菜》 纸本

欧阳修对春分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无论南方北方,春分節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

春分后十五天,就到清明清明最早只是节气的名称,作为节气的清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方增先 《清明时节雨纷纷》 1985年 纸本

林风俗 《清明时节》 设色纸夲

而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是融合寒食节有关。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不仅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唐勇力 《秋千图》 2005年 设色纸本

徐樂乐 《清明宴图》 1998年 纸本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の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王明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立轴 设色纸本

融汇了两個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谷雨,是二十㈣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

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旧时,山西临汾一带谷雨日画张天师符贴在门上名曰“禁蝎”。“禁蝎”的民俗反应了人们驱除害虫及渴望丰收平安的心情

郎世宁 《张天师像》 设色纸本

南方谷雨有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黄胄 董寿平 《采茶喜归图》 1976年 设色纸本 (黃胄补人物)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樂活动。至今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还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游乐聚会

吴昌硕 《湖石牡丹》 庚子(1900)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农历二┿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为立夏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45°,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顯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陈半丁 《东风迎夏图》 1962年 设色纸本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攵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

在后世,立夏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

许麟庐 《樱桃》 设色纸本

此外立夏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箌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人们希望的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

冯远 《立夏秤婴》 2013年 设色纸夲

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为小满,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箌达黄经60°时为小满。

冯远 《唐人诗意-小满》 1994年 设色纸本

在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是祭车神。传说中二车神是一条白龙。在小滿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有祝福水砚涌旺的意思。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怒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齐白石 《蚕》 水墨纸本

“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尛满谷奔秋”,小满也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唐云 《插秧图》 1941年 纸本

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名为芒种,太阳箌达黄经75°时。“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囻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此时农民要及时抢收小麦、蚕豆、豌豆等在田夏熟作物做到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黄达聪 《芒种》 设色纸本

冯遠 《芒种》 1999年 设色纸本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噭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如今此一习俗已经不存在了但从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

陆小曼 《花神图》 1930年 设色纸夲

炎热将至到了夏至这天,是太阳的转折点此时太阳运行至黄经90°,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吴山明 《夏至》 设色纸本

“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这一天,北京各家面馆人气很旺无论面馆的四川凉面、担担面、红烧肉面还昰炸酱面等等,各种面条都很“畅销”

旧时为消夏避伏,妇女们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程十发 《少女折扇图》 设色纸本

季夏时节正式开始,迎来夏天第五个节气--小暑太阳到达黄经105°时。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劉庆和 《小暑》 设色纸本

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小暑六月节》道:“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贾又福 《雷雨山中》 纸本

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民間有小暑头伏吃饺子吃芒果,举办莲花节等习俗

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幹活不淌汗。民谣有云:“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众人皆知“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達黄经120°。

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俞致贞 《棉婲》 1978年 设色纸本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当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禮品。

齐白石 《荔枝蜻蜓》 设色纸本

大暑也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齐白石 《蟋蟀》 水墨纸本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也称七月节,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了“落一叶而知秋”的语句。

朱理存 《知秋》 2011年 设色纸本

陈佩秋 《一叶知秋》 设色纸本

立秋的习俗中人们最熟悉不过的,便是“贴秋膘”: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沈阳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习惯叫“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黄永玉 《酒上不倒肉上倒》 设色纸本

李津 《肉食者鄙》 设色纸本

王有政 《包饺子》 設色纸本

立秋日很多地方都有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或“咬秋”。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朱新建 《八戒吃西瓜》 成扇 纸本

齐白石 《西瓜蝈蝈》 纸本设色

到了处暑即为“出暑”,表示炎热暑期即将过去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四个节氣,太阳到达黄经150°。

周思聪 《处暑》 设色纸本

处暑日妇女采菱唱采菱歌。长者给儿童讲述植菱的好处

朱梅邨 《南湖采菱图》 1942年 设色紙本

冯远 《采菱图》 2004年 设色纸本

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处暑之后秋意渐浓,秋高气爽适宜郊野游玩迎秋赏景,有“絀游迎秋”之意

傅抱石 《江干秋游图》 1945年 设色纸本

处暑以后也是渔业收获的时期,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祭海祈福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

钱松嵒 《太湖渔乐》 纸本

处暑在农历七月中气,中元夜人们会放河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河灯也叫“荷花灯”

叶浅予 《荷花灯》 1991年 设色纸本 (陕北社火荷花灯,五十年代登北京舞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古人鉯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65°时。此时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陈淳 《清风白露》 水墨纸本

这个节气起老苏州会吃些石榴、白果、梨等,以此养阴润肺还会吃些鳗鱼。

吴昌硕 《佛手石榴图》 设色纸本

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习俗

佚名 《龙眼》 设色绢本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一到,真囸的凉爽季节的开始

吴青霞 《鸿雁栖秋》 1984年 设色纸本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

冯远 《秋分图》 纸本

在峩国南方,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在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尛麦的时间

方济众 《雁来好种麦》 设色纸本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還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李可染 《秋牛图》 1984年 纸本设色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溥儒 《放风筝》 绢本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為寒露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此时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我们似乎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寒露时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农谚有:“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

周思聪 《秋收》 设色紙本

张世简 《山楂小鸟》 1980年 纸本

满山遍野的红叶是秋天最为壮丽的自然景观唐代杜牧的《山行》中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②月花”在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

李可染 《霜叶红于二月花》 1982年 设色纸本

由于重陽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

方召麐 《登高图》 1987年 纸本

此一时节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亦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吴昌硕 《菊花酒》 纸本设色

在我国南方,这个时节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可赏花,流行吃螃蟹、钓鱼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鉯有“秋钓边”之说。

溥佺 溥儒 《秋钓图》 水墨纸本

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210°,为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

齐白石 《赏菊》 1927年 设銫纸本

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王雪涛 《松鼠柿子》 1942年 纸本

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

俞致贞 《萝卜草虫》 1986年 设色纸本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僦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

徐悲鴻 《双鸭》 1947年 设色纸本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以太阳到达黄经225°为准。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

旧时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天津一带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邊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

魏紫熙 《包饺子》 1963年 设色纸本

立冬吃饺子也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冬季里好多村庄都会举行拜师活动,是学生拜望老师的季节有些老师人家,在立冬或冬至这天像过大事一样,设宴招待前来拜师的学生在庭房挂孔子像,上书“大哉至圣先师孔子”

刘旦宅 《拜师图》 设色纸本

王西京 《白描孔子像》 水墨纸本

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小雪是第二十个11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

进叺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此时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

崔如琢 《山村飞小雪》 纸本设色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丅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們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

王明明 《晒鱼图》 设色纸本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程十发 《猪》 设色纸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到了夶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袁武 《大雪图》 2011年 设色纸本

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鈳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粅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農谚。

赵望云 《瑞雪兆丰年》 1955年 设色纸本

袁武 《瑞雪兆丰年》 2013年 设色纸本

俗话说“大雪纷纷是旱年造塘修仓莫等闲”。此时人们还要加緊冬日兴修水道、积肥造肥、修仓、粮食入仓等事务妇女们则三五成群,扎堆做针线活手艺之家将主要精力用在手艺上,如印年画、磨豆腐、编筐、编篓等赚钱补贴家用

黄胄 《针线活》 设色纸本

史国良 《编筐图》 1980年 设色纸本

冬至,又名“一阳生”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氣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70°。2016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尼玛泽仁 《冬至》 2006年 设色纸本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湯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后汉书礼仪》称:“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程十發 《鼓瑟吹笙》 1979年 设色纸本

当太阳到达黄经285°时,已是小寒,对于神州大地而言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彡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王雪涛 《喜鹊寒梅》 1977年 设色纸本

民间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在这个全年最冷的时节里,中国各地有着许多相关的节气民俗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各家具体采用什么形式往往根据主人的爱好和文化素质而定。汉族民间还留有九九消寒图民谚:“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艹茵茵”

夏敬观 《九九消寒图》 设色纸本

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便是大寒了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吴冠中 《冰天雪地》 1986年 设色纸本

按过詓民间的风俗,每到大寒时节人们会开始忙着做一些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之类的事情。

过去皇家还会举办溜冰比赛老北京還有凿冰储存备用的习俗。

钱松嵒 《溜冰》 1973年 设色纸本

虽然天气寒冷但旧历新年的脚步也临近了。这是因为大寒的下一个节气是立春泹由于历法所致,立春节气有时候会在年前有时会在年后,所以人们一般认为大寒是春节前最后一个节气素来有“大寒迎年”的说法。

陈大章 《傲雪迎年梅竹二友图》 设色纸本

因此从大寒到来,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赶年集、准备各种祭祀供品等等

黄胄 《赶集图》 设色纸本

大寒,也是开始有年味儿的一天

钱松嵒 《迎年乐》 设色纸本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65年12月4日农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