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痛会是吃错什么高原反应引起心脏痛的嘛

高原反应对心脏有什么伤害?高原反应很容易引起心脏病,通过佰佰安全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高原地区海拔比较高,气候很稀薄,所以说很多人不适应高原地区的气候,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各种症状,那么高原反应对心脏有什么伤害?佰佰安全网来介绍一下。

高原反应对心脏会引起高原心脏病。高原心脏病是高原病的一种临床类型,是由急慢性或慢性缺氧直接或间接累及心脏引起的一种独特类型的心脏病。通常多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发病,临床多呈慢性经过,个别急速进入高原者也可突然发病。高原心脏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胸闷、头昏、疲乏等症状,有时咳嗽,少数咳血,声音嘶哑,最终发生右心衰竭,有学者亦报告患者时有头痛、头胀、兴奋、失眠或嗜睡、昏睡等症状。

高原地区的空气稀薄,氧气少啊,所以,心脑血管患者的话,一般不要去高原地区,本身人就不舒服,去的话,会容易引起心脏病啊,所以空气稀薄的地区是不适合有心脏病的人去的,这个非常明确的答案的。一般人到高原地区的话,也会出现血压偏高,心率加快的,所以心脏病患者如果去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心室肥大、心率变慢、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失常,我们通常分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各种病症不太相同。肺水肿啊,脑水肿啊,甚至眼睛难受啊,都是正常的高原反应的,如果需要到那边去的话,最好随身带药,或者有医护人员陪同,自己i的话,就不要去了,旅游探险的什么的,更不适合你这样的人群的。

温馨提示,高原反应对心脏伤害是很大的,如果有心脏病患者最好不要去高原地区,去高原地区需要做好相应的措施,以免引起更大的危害,所以说要时刻关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经微信公众号:有时遇见熊授权转载

西藏旅行的朋友,最担心的便是高原反应。

一般人来高原,多少都有反应,有些人轻,有些人重,有些人非常严重。

有个好兄弟,和我一起爬雪山。那天迷路了,爬了一整天才到营地。海拔不算太高,4300米左右,又累又饿,冷风一吹,他便感冒了。

发烧、出冷汗、脸色刷白,躺在木屋里,梦呓般哼哼。

一夜过后,叫他不应,走过去一摸,身子在发抖,处于半昏迷状态。我叫来藏族兄弟,想把他背下去。藏族兄弟摸了摸,说:咋个背,太重!

是啊,我这兄弟是中后卫,身体强壮,平时踢球耐力也非常好,怎么会高反?

只能伺候,扶起来灌汤水。躺了二天,终于恢复过来,但只要动起来,仍然浑身无力。

第三天,搀着往下走,袖子里流冷汗,哗哗往外淌,非常吓人。这样淌下去,谁架得住啊,会虚脱的。

进了林子,下到三千米,就活过来了,冲我笑:草,差点死在上面!

后来才知道,他只是感冒了,没有肺气肿,不然真要出人命了。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剧烈的高反,是会要人命的。

高反啊,确实奇怪,因人而异。

我带过好多人上山,没到一定海拔,根本摸不透他(她)。

比如我这兄弟,身强体壮,在内地没有几个人干不翻他,可到了这边,就是不适应。

有些女孩子,看着很文弱,可爬在山道上,小辫子甩啊甩的,一直甩过雪线,把身后壮汉甩出去老远,任他们脸色铁青、气喘吁吁。

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高原反应也是不同的。

翻越唐古拉(5231米),如果是开车过去,头有点疼,胸有点闷,但还可以拍照,没什么大问题;可如果负重登山,上了4000米就已经不行了,走几步就停,恨不得趴在地上。

有时昏昏欲睡,大白天躺在马路上,像个醉汉。

有时呢,却怎么也睡不着,半躺着靠在床上,一夜清醒如鬼。

有个朋友,爬到雪山之巅,因为喘不过气来,差点鬼使神差,摸下悬崖——还好我们去扯他,问他怎么了,想不开?

总之,每一个来过高原的人,都有关于高反的体验,到底有何症状,只有自己知晓。

甚至有人说,没有高反,就没来过高原。

在香格里拉人民医院,每天都有外地人,来这里吸氧、治疗,指望有什么药,能减轻自己的反应。

尤其是那些初来高原,看到经幡、白塔、喇嘛庙,遇到热情的藏族向导,一时兴奋喝了酒的,缺氧醉酒,比内地难受十倍。

见得多了,这里的医生,非常有经验。

有些女孩看起来很严重,脾气也不好,医生测量之后,开一些药,安慰几句,也就不管了。她只是不适应,哭天喊地,有点难受而已。

有些人,真的要吸氧,并用药物治疗。

我很好奇,问过不少医生,高反到底是怎么回事?

高反嘛,当然是因为空气稀薄,缺氧了。

氧气少了,不是指氧气比重少,而是氧气含量小。

因为海拔高了,空气稀薄了。意思是,整个空气都少了,不单是氧气少了,氮气、二氧化碳都少了。人有高反,主要是因为缺氧,也因为其它成分稀薄,造成了的整体性“水土不服”。

高反,是身体的正常反应。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大部分地区的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60%。

高反,就是因为环境缺氧,身体的应激反应。你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在尽量调控,尽其所能供应更多氧分。肺部、心脏的压力增大,一些列的紧急调控措施出现后,身体自然会难受。

你的身体,正在适应环境,才会胸闷气短、头疼腿软。

绝大部分人不需要吃任何药。有一二天时间,就会适应过来。

如果抱着氧气不放,反而会延长适应时间,造成“氧依赖”。毕竟带着氧气瓶行动,是很不方便的。

如果实在难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运动量。等身体调节过来,再去爬山涉水。登山之前,提前几天来适应,是很有道理的。

极少一部分人适应不了,会有肺水肿、脑水肿,这时候才需要吸氧。

那么,为什么有人反应轻,有人反应重呢?

这跟身体对氧气的利用率有关。

你对氧气的利用率,能达到什么程度,已经写在基因里了,是天生的。

2010年华大基因,曾经在《Science》上发表过一个成果,找到了30个基因和高原反应相关,其中 EPSA1 是藏族人和汉族人最不一样的,携带这个基因的人,就没有高原反应。

比如,有87%的藏族人拥有高海拔类型的EPAS1基因,汉族人里只有9%的人有这个类型。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 EPAS1 这个基因来源自十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

这一支古人也是人类的祖先,大约是10万年前和尼安德特人曾经是一个时代的,只不过居住在很不一样的地方,丹尼索瓦人生活在高原的洞穴里,所以 EPAS1 基因对高原的适应性就是从那时候流传下来的。

没想到吧,会不会出现高反,完全是基因说了算的,与年龄、职业、身体素质都没什么关系。

你的身体不止是此时此刻,一直带着祖先的印记,到了高原,才出现“认祖现象”。

也就是说,9%的汉族人,不会高反,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西宁城,海拔2240米,含氧量79%左右

格尔木城,海拔2810米,含氧量74%左右

德令哈城,海拔2980米,含氧量72%左右

林芝八一城,海拔2990米,含氧量84%左右

拉萨城,海拔3650米,含氧量65%左右

日喀则城,海拔3830米,含氧量63%左右

狮泉河城,海拔4280米,含氧量48%左右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徒步中国》活动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咨询,高原型心脏病,高心病病人除低氧的个体差异外,劳累,寒冷及呼吸道感染常为诱发因素,故在高原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适当的体育锻炼,心功能不全者,应注意卧床休息,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调整饮食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禁过量饮酒和吸烟,一般治疗,可以选用强心利尿治疗,吸氧治疗,抗炎治疗,降低肺动脉高压治疗,详细治疗意见,到当地医院心内科咨询一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原反应引起心脏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