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补钙有用吗

骨质疏松,总以为这是老年人才会有的问题。现在骨质疏松的年龄段越来越年轻化,不管中年的女性和男性在面对骨质疏松都会问骨质疏松有什么症状吃什么药才是最佳治方法。骨质疏松这些都与现代人压力太大饮食不调,而导致骨质补充缺乏有关。
   可能有人就讲,骨质疏松没有什么严重的,补补就好或不当回事,可裕力健康在这里提醒各位骨质疏松听起来不可怕,可怕的是骨质疏松的后果。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骨折(脆性骨折),40%的女性和10%的男性的骨折同骨质疏松有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最常见部位是脊椎、髋部,这些部位可都是要命的位置,所以说“骨松易骨折,后果很严重”。40岁后,骨质开始缓慢下降,就要开始留心自己的身体变化,一些慢性疾病可能会不知不觉盯上你。即使身体很健康,也应开始评估自己的“骨质疏松危险”。
提醒广大中老年朋友,如果有以下情况,建议您最好到医院做骨密度检查,这是确诊骨质疏松最精确的标准。
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
疼痛:腰背疼痛或者周身骨骼疼痛,有时伴有腿抽筋。
骨折:脊椎、髋部、腕部骨折。
身高变矮:身高比年轻时减少超过3公分以上。
呼吸功能下降,可因胸廓畸形出现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
1.身材瘦小,体重过轻:骨架小的人,骨骼的总重量不高,可流失的骨质也少。
2.女性为易患骨质疏松症人群。
男女骨折比率为1:3。5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中,每3人中有1人将经历一次骨质疏松骨折。绝经后女性更是最危险人群。45岁后每增加5岁,骨折风险增加1倍。而男性通常65岁后才出现骨密度下降。
骨质减少风险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如果亲属在50岁前或绝经前罹患骨质疏松症,那你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就相对更大。
4.吸烟饮酒:研究发现,女烟民每吸烟10年,骨密度就会下降2.3%~3.3%。在绝经女性中,因吸烟带来的骨头变脆风险更大。酒精会弱化骨骼,它会过滤掉骨骼中的钙、镁和其他矿物质。
5.怕晒太阳,不爱运动:不利于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利用。
6.遗传倾向:研究发现,骨密度的高低75%取决于遗传,25%取决于其他因素。如果家里的人有骨折史、弯腰驼背、身高下降等问题,那么家族成员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更高。
7.代谢紊乱: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病情未得到控制,继发骨质疏松。
裕力健康支招来延缓骨骼变“脆”
运动对骨骼健康非常重要,爱运动的人在生命各阶段骨密度都要高于不爱运动的人。每周应锻炼3~4次,每次30~40分钟。包括步行、跳舞、慢跑、球类运动、有氧运动等。
日常饮食中要注意适当多吃富含钙质的牛奶、绿叶菜、芝麻等食品,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香菇、海鱼、坚果等来帮助人体吸收钙质,多晒太阳也有类似作用,或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补剂。菠菜、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品有助促进骨骼代谢,增强骨骼,也应适当多吃点。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非常关键。吸烟、酗酒对骨骼的伤害非常严重。要保护骨骼健康,改变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40岁以上的人群应进行骨密度检测,绝经后的妇女更应该重视此项检查。应定期到医院检查骨骼健康状况,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请医生评估骨折风险。若是已确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女性应遵医嘱积极坚持治疗。
   不同程度骨质疏松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多次骨折以及骨量很低的老年患者,“节流”治疗已不能满足患者需求,通过长新骨药物治疗,才能减少中重度骨折的患病概率。因此,骨质疏松治疗方案需个体化,不是单纯补钙,而是提高骨密度、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的综合治疗。现行裕力健康为广大抗骨质疏松患者现新出的“Prolia博力加”针可更好的治疗骨质疏松。
   现行临床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主要有三在类,抑制骨吸收的药物(阿仑膦酸、利塞膦酸),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其他药物。而抑制骨吸收的药物(阿仑膦酸、利塞膦酸)这些都为1970年代推出,这些药物都需要起订空腹服用,还需维持直立姿势状态,饮食服药还需要间隔30分钟以上还需要要补充维生素D和钙。
    在2010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欧洲药品局(EMA)等超过80个国家及地区注册使用Prolia博力加来降低骨质疏松。裕力健康这里提醒现已在澳洲和香港等多个市场占有率为no.1。美国骨矿研究协会(ASBMR)、美图临床内分泌学会(AACE)、香港骨质疏松学会(OSHK)等多个权威组织推荐使用。
    Prolia博力加针有一分长达十年研究证实Prolia博力加可显著提升身体各部位的骨质密度,及降低骨析风险高达70%。效果对不同年龄,种族,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基础骨质密度及骨代谢程度的病人都相当一致。
本文由香港裕力健康提供(HPV0007),喜欢今天的文章

沈先生今年65岁,因腰背疼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告诉他是骨质疏松导致的,给他开了一种名为“鲑鱼降钙素鼻喷雾剂”的药。拿到药后,沈先生心里直嘀咕,骨质疏松不是得补钙吗,为啥还要“降钙”?咨询药师后,药师告诉他,降钙素虽然名为降钙,实际降的是血中钙离子的浓度,同时增加钙离子在骨中的沉降,提高骨钙含量。所以,降钙素可以用来治疗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痛。

在降钙素面世之前,骨质疏松症曾是位列世界七大病种的恶魔,一直折磨着人类,它常引起疼痛、驼背、身长缩短、骨折等,直接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中老年人受害最多。破骨细胞活性大、骨吸收增多、骨形成减少、骨量降低、骨矿含量减少等都是骨质疏松的成因。

1961年,人们发现并命名了降钙素,1985年,鲑鱼降钙素被批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降钙素其实是一种钙调节激素,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它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骨吸收,减少骨中钙离子向血液中释放,还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治疗骨质疏松和急性创伤性骨萎缩引起的疼痛。目前,人工合成的降钙素分为四种: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人降钙素、猪降钙素。其中,鲑鱼降钙素最为常用,它最初确实是从鲑鱼体内提取的一种多肽类物质,不过,现在临床使用的大都是人工合成的。

降钙素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增加骨密度和骨强度、减轻骨痛症状,但是,选择何种降钙素、确定使用剂量和使用疗程,需要因人而异。“是药三分毒”,降钙素也有它的副作用,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头晕、面部潮红,并伴有发热、关节痛、多尿、寒战等不良反应,其中多数可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也有个别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正因如此,降钙素的使用一定要有医生的指导。

当然,骨质疏松不能只靠药物来治疗,平时的生活习惯也得多注意,比如戒烟戒酒、均衡膳食、适当运动、坚持锻炼、多晒太阳、预防跌倒等。

(原标题:骨质疏松为何要“降钙”)

(责任编辑:靳存艳_hd23)

不少人检查发现有骨质疏松,于是拼命补钙,以为这样就能好。其实,应对骨质疏松不能仅仅补钙。因为钙只是骨形成的原料,单纯增加原料而调控因素没有得到很好地调节,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那到底要怎么办呢?

每天都吃钙片,怎么就骨质疏松了呢?

相信很多朋友也有这样样的疑惑:天天吃钙片,为啥还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意味着这是人体衰老的必然趋势。补钙的作用,实际是让骨质疏松晚一些出现。

如果经常补钙,却在四五十岁就早早得了骨质疏松,可能是下面两个原因。

经常补钙还得骨质疏松,可能是因为补钙的方式不正确。

比如,量太少了。一个人每天日常饮食摄入300毫克的钙,再喝一盒200克的牛奶,钙含量约200毫克,两者加起来,还是不够800毫克的推荐量。 再如,吃了足量的钙片,但维生素D的补充跟不上。

2、盲目补钙,缺乏运动

补钙的效果,不仅要看补进去多少,还要看丢失了多少。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破骨细胞正“加班加点”地破坏骨组织,骨丢失比较明显。

适量运动有助于延缓骨丢失,从而预防骨质疏松。多进行户外运动,多晒太阳,还可增加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此外,吸烟酗酒,都会妨碍钙的吸收利用。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以及类风湿关节炎、肾脏病等,也可影响钙的吸收和代谢,引起骨质疏松。

根据中国营养协会的推荐,青少年每日钙质摄入量为mg,中青年人为800-1000mg,50岁以上为mg。

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钙摄入量为400毫克左右,每天还需通过钙剂额外补充钙500~600毫克(不宜超过1600毫克)。

骨质疏松“偏爱”这10类人

中老年是高发人群,有统计显示,我国部分省市60岁以上的发病率约为60%,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10%。

据统计,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超过30%,这是因为女性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骨量的快速丢失。

3、运动量少,不常晒太阳者

6、大量摄取咖啡、茶,不当节食减肥者

7、有不良嗜好者,比如爱吸烟、酗酒者

8、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痉挛药、利尿剂、抗凝血剂、胃药等药物者

9、慢性肝病、慢性肾病患者

给大家推荐一个简易的自测法,可根据自己的体重和年龄,估算出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程度。

具体算法:[体重(千克)-年龄]×0.2

结果大于-1者为低风险;在-1~-4者为中度风险;小于-4者为高度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