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尿素分解温度的细菌问题求解,最后的x10是怎么来的

使用次数:36
入库时间:
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含有的最主要碳源是________________。该培养基除了能够提供碳源外,还可以提供&&&&&&&&&&&&&&&&&&&&&&
(2)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培养基中,可以通过检测pH的变化来判断尿素是否被分解,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若尿素被分解,则培养基变成_______色。
(4)如果将此培养基改为用来培养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培养基,则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
(1)葡萄糖&& 氮源、水和无机盐&&&
(2)固体&&& 该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是尿素,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生长繁殖
(3)在分解尿素的过程中,微生物产生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PH升高&&&&& 酚红指示剂&&&& 红 g免费Q.cOoco.Net.cn提问中心>&&&&&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答案,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答案搜索功能。
用户评论纠错:
&&&&&&暂无评论
我来说几句:
备课中心教案课件试卷下载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分解尿素的细菌;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要点.ppt 7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制备培养基的操作排序
①溶化(使各种原料、琼脂等加热溶化)
④计算(各成分用量) ⑤称量
⑥倒平板(培养基冷却至50℃,倒入培养皿)
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 ④ ⑤ ① ③ ② ⑥ 为什么分离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相同吗? 原因: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单位:株/kg)是不同的。例如在干旱土壤中的上层样本中:好氧及兼性厌氧细菌数约为2 185万,放线菌数约为477万,霉菌数约为23.1万。 结论: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释度进行分离,同时还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选择培养的条件。 接种环 接种针 结果:培养一定时间后,该菌数量上升,再通过平板稀释等方法对它进行纯化培养分离。 思考: 1、所有的培养基都必须含碳源、氮源、水、
无机盐吗? 2、培养基中的营养要素,除了水以外的无机
物只能是无机盐?
3、CO2既自养型生物的碳源也是能源物质?
4、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病毒,行吗? 否;可以无碳源,也可无氮源 否;碳源和氮源也可能是无机物 否;光能或化学能 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生存。所以,要利用活细胞培养病毒。 一、微生物概念及种类
1、概念:是指自然界中那些形态微小、
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
2、种类:无细胞结构病毒、原核生物界(细线支蓝衣)、真菌界(酵母菌、霉菌、蘑菇等)、原生生物界(草履虫、变形虫等) 3、代谢特点:异常旺盛 微生物所需的营养要素 碳源 氮源 水 无机盐 无机碳源:CO2等—自养型 有机碳源:葡萄糖等—异养型 N2:固氮菌(根瘤菌等) NH3:硝化细菌 其他:铵盐、硝酸盐、尿素、蛋白胨 特殊营养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PH、温度、氧气等 练习:(10全国)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KH2PO4、Na2HPO4、MgSO4、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剂是_____,碳源是______,氮源是_____。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故该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按照化学成分分类,该培养基属于___培养基。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____。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选择 合成 异养型 无菌技术 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2、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是杀死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灭菌
是杀死所有微生物。 3、对培养基灭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对接种针灭菌的方法是_________,对玻璃器皿灭菌的方法是________,对实验操作者的手用酒精_______处理,实验操作结束需不需要灭菌?_________ 高压蒸汽灭菌法 灼烧灭菌 干热灭菌 消毒 需要 2、实验操作——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
1)制备培养基: 计算 称量 溶化 调PH值 灭菌 倒平板 * * * * 讲完第1点后讲课本P22中间楷体字内容引出2、3、4、内容 * 之后讲课本P22的最上面内容 讲完后讲P23楷体字部分 之后讲课本P22的最上面内容 * * * 3)常见的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芽孢杆菌、小球菌、假单胞杆菌、克氏杆菌、棒状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某些真菌和放线菌也能分解尿素。 4)课题目的 ① 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② 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这样的细菌 如何从土壤中分离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并对其进行计数?试通过小组讨论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讨论: 思考:如何寻找目的菌? 思考:如何寻找和分离某种微生物? 实例1: 启示:寻找目的菌种时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 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体外将少量DNA大量复制的技术,此项技术要求使用耐高温(930C)的DNA聚合酶。如果让你寻找这种耐高温的酶,你会去哪找? 启示:分离菌种要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即用选择培养基来分离菌种。 原因:因为热泉温度70~800C,淘汰了绝大多数微生物,只有耐热菌被筛选出来。 思考:为什么耐热菌能从热泉中被筛选出来?
分离微生物原理:选择培养基分离 培养基的唯一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4) 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 15.0g 琼脂 1.0g 尿素 10.0g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答案】(1)脲酶      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    为细胞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尿素       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其他试题
您感兴趣的《》试卷
Copyright ? jiaoy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7教育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IIS 8.0 详细错误 - 404.0 - Not Found
HTTP 错误 404.0 - Not Found
您要找的资源已被删除、已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最可能的原因:
指定的目录或文件在 Web 服务器上不存在。
URL 拼写错误。
某个自定义筛选器或模块(如 URLScan)限制了对该文件的访问。
可尝试的操作:
在 Web 服务器上创建内容。
检查浏览器 URL。
创建跟踪规则以跟踪此 HTTP 状态代码的失败请求,并查看是哪个模块在调用 SetStatus。有关为失败的请求创建跟踪规则的详细信息,请单击。
详细错误信息:
模块&&&IIS Web Core
通知&&&MapRequestHandler
处理程序&&&StaticFile
错误代码&&&0x
请求的 URL&&&http://www.scmyns.com:80/Article/jiaoyan/swz/0.html
物理路径&&&D:\wwwroot\scmyns\wwwroot\Article\jiaoyan\swz\0.html
登录方法&&&匿名
登录用户&&&匿名
此错误表明文件或目录在服务器上不存在。请创建文件或目录并重新尝试请求。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15分)。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KH2PO4% i: O. S) d6 F9 C3 Z6 F: X
Y2 HNa2HPO4' O5 G# `4 E9 f( L2 Q3 Z5 M) E6 iMgSO4·7H2O: I2 W2 e8 g& H葡萄糖, Y# I/ R
C! V, `2 D尿素& U# H+ D: H/ Z8 `& U- h/ K琼脂# L5 T+ L2 H% @- T) P5 Z1.4 g; U" i% @6 N1 R0 b+ \2.1 g; L" M0 F# W1 ^; U3 J* c0.2 g) ]7 j! `1 _* [6 T8 L10 g) d9 A% J+ S* D; K0 E- R( [9 R1 g$ K' U$ D; `0 J15 g# ?/ `7 D4 e. ?- R: L4 F/ a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 mL) K5 c% F! Q$ @/ f. M% F
B! D- B&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此培养基&&&&&&&&&(能/不能)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理由是&&&&&&&&&&&&&&&&&&&&&&&&&&&&&&。(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这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和&&&&&&&&&&,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4)图中将细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时,可采用&&&&&&&&&&&&&&或&&&&&&&&&&&&&&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用生化的方法作进一步的鉴定:在以尿素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接种并培养初步筛选的菌种,若指示剂变成&&&&&&&&色,则可准确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5)在实验中,下列材料或用具需要灭菌的是&&&&&&&&&&,需要消毒的是&&&&&(填序号)。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6)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填序号)。①土样不同&②培养基污染&③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7)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处理后,才能倒掉。
答案(15分) (1)不能&缺少植物激素(或缺少植物需要的一些营养成分)(2)筛选目的菌&选择&&&(3)尿素&葡萄糖&为目的菌提供氧气(4)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酚红&红(5)①和②&③&&&(6)①②③&&&(7)灭菌
解析试题分析:(1)不能直接用于植物组织培养,因为缺少植物激素。(2)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属于选择培养基。(3)氮源是尿素,碳源是葡萄糖,震荡培养是为目的菌提供氧气。(4)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尿素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指示剂变为红色说明将尿素分解产生了氨,(5)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需要灭菌, 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需要灭菌,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消毒。(6)A同学筛选出的菌落较多原因可能是①土样不同②培养基污染③操作失误。(7)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素分解方程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