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 )从,不言而( ),孤陋而寡闻( )闻,

填字组词。①无所___从 ②不言而___ ③___不成声④孤陋___闻 ⑤坚持
练习题及答案
填字组词。①无所___从 ②不言而___ ③___不成声④孤陋___闻 ⑤坚持不___ ⑥___后余生
所属题型:填空题
试题难度系数:偏易
答案(找答案上)
①适 ②喻 ③泣 ④寡 ⑤懈 ⑥劫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填字组词。①无所___从 ②不言而___ ③___不成声④孤陋___闻 ⑤坚持”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语文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成语定义:
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成语来源: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结构固定性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
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
&胸无点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
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例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
2、意义整体性
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
例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
&兔死狗烹&,表面意义是&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实际含义是&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废寝忘食&,表面意义是&不顾睡觉,忘记吃饭&,实际含义是&极为专心努力&等等。
3、语法功能的多样性
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汉语成语形式多样,如上文所说的有四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八字成语等等,其中四字成语是汉语成语的主要形式。
所以这里对成语语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语充当句法成分的分析。
成语褒贬辨别:
常见问题:
①正确理解与运用常见成语;
②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
③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
④纠正广告中基于技巧误用、错用的成语;
⑤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在运用上要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不能任意拆散变动,还要规范成语的写法,不能写错字。
但是有些词语的感情色彩是非常丰富而细微的,只有仔细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
辨别技巧:
一、找反义词
词语的褒贬色彩在反义词中表现得最明显,因此通过找反义词的方法来辨别是一个好方法。例如:
聪明&&愚蠢 勤奋&&懒惰 勇敢&&怯懦
善良&&凶恶 美好一一丑恶 纯洁&&肮脏
高尚&&卑鄙 谦逊&&傲慢
通过两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哪个是褒义词,哪个是贬义词。
二、看同义词
同义词中有些也带褒义或贬义。例如 &深思熟虑&和&蓄谋已久&都表示经过长久深入的思考谋划,是同义词,但&深思熟虑&用于思考谋划做好事,是个褒义词;而&蓄谋已久&意在思考谋划做不好的事,是个贬义词。又如:
揭发&&告密 赞扬&&吹捧 果断&&武断
牺牲&&完蛋 团结&&勾结 鼓励&&怂恿
义正词严&&强词夺理 神机妙算&&诡计多端
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三、造句辨析
因为褒义词常用于赞扬好人,贬义词常用于形容坏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造句的方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判断运用是否得当。
一般需要造两个句子,一个用于形容好的方面,一个用于形容坏的方面。
例1:守株待兔
好的方面:1、警察叔叔蹲伏了三天两夜,守株待兔,终于将3名窃贼抓获。
坏的方面:2、有的人整天只想着守株待兔,而不去努力进取,是永远不会有所作为的。
&守株待兔&用在敬业、正义的警察身上,显然是不恰当的。它只能用来形容坏的方面,表示批评、贬斥,是个贬义词。
例2:载歌载舞
好的方面:郑成功收复了台湾,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郑成功》)
坏的方面:敌人侥幸打退了我军,他们载歌载舞,开心不已。
在这里,&载歌载舞&形容人们打了胜仗后又唱歌又跳舞的情景是很恰当的,但用来形容敌人,显然不够恰当。所以&载歌载舞&是褒义词。
易错成语100例
使用成语有时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这类错误出现频率非常高,所以,使用成语时要特别注意用字正确。下面列举的成语,括号前的字是别字,括号内的字是正字。
1.暗(黯)然失色 黯然,阴暗的样子。&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 部,门类;班,次序。&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 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按,压住、搁下。
4.暴珍(殄)天物 任意糟蹋东西。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 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 讲。
8.病入膏盲(肓) 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 名,说出;状,形容、描述。&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 &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 胫,小腿。&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 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14.苍(沧)海桑田 沧海,蓝色的海洋。&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 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 制,取得。&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 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川,河流。
18.发奋(愤)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发愤: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 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跋扈,蛮横
20.分道扬镖(镳) 镳,马嚼子。&扬镳&义为&策马&。&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纷至踏(沓)来 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沓,多而重复。
22.甘之如怡(饴) 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饴,饴糖。
23.各行其事(是) 是,正确的。&其是&,自以为正确的。所以,这句成语含有贬义。
24.攻城掠(略)地 掠、略二字都有&夺取&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
25.固(故)步自封 故步,取自&邯郸学步&的故事,本义为&原来走路的姿势&,在这句成语里比喻成规旧套。&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盲目自得。
26.骨梗(鲠)在喉 鲠,鱼刺。&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鼓(蛊)惑人心 迷惑、毒害人心。蛊,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28.鬼域(蜮)伎俩 蜮,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鬼蜮&即鬼怪。
29.汗流夹(浃)背 浃,音jiā,义为&透彻&。&浃背&,湿透脊背。
30.好高鹜(骛)远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鹜,鸭子,无&追求&义。比喻不切实际,不踏实。
31.和霭(蔼)可亲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蔼,和气、态度好。
32.怙恶不俊(悛)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悛,悔改。
33.煌煌(皇皇)巨著 皇皇,形容盛大。&皇皇巨著&,形容著作浩大。
34.既往不究(咎) 咎,本义为&过失、罪过&,引申为&责备&。&不咎& 即不责备。
35.及及(岌岌)可危 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
36.竭泽而鱼(渔) 渔,捕鱼。&竭泽而渔&直译为&排尽湖水捕鱼&, 比喻一味索取而不留余地。
37.禁(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言。寒蝉,秋后的蝉,寒蝉是不叫的。这句成语用&寒蝉&作比喻,形容不敢作声。
38.金璧(碧)辉煌 &金&和&碧&,是国画的两种颜料:金黄色的泥金和翠绿色的石绿。用它们画出来的画,鲜亮耀眼。&金碧辉煌&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
39.精兵减(简)政 &精简&不是&减少&,而是去掉不必要的,留下必要的,从而使机构精干,人员素质更高。&精简&的真谛在于精干。
40.苦心孤旨(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诣,到。
41.烩灸(脍炙)人口 脍,切得很薄的肉片;炙,烤肉。&脍炙人口&,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得到人们交口称赞。
42.老奸巨滑(猾) 形容十分奸诈狡猾。猾,狡猾
43.厉(励)精图治 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励,振奋。
44.礼上(尚)往来 尚,崇尚,讲究。&礼尚往来&,指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
45.廖廖(寥寥)无几 形容非常少。寥寥,稀少。
46.鳞次节(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整齐地排列。栉,梳篦。
47.伶牙利(俐)齿 伶俐,聪明灵活。&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48.流言非(蜚)语 蜚,同&飞&。流言、飞语,均指毫无根据的话。&流言蜚语&多指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49.留(流)芳百世 美名流传百世。流芳,流传美名。
50.毛骨耸(悚)然 悚,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51.美仑(轮)美奂 轮,轮囷,古代的圆形谷仓,形容高大的样子。奂,众多。&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宏丽,其他用法要慎重。
52.迷(弥)天大谎 弥天,满天,形容&谎言已达到极致&。
53.糜糜(靡靡)之音 低级趣味的音乐。靡靡,颓废淫荡。
54.棉(绵)里藏针 形容柔中有刚,或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绵,丝绵。
55.明火执杖(仗) 仗,兵器。&明火执仗&,指点燃火炬,手拿武器,比喻强盗行为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56.名符(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57.名贯九洲(州)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所以&九州&是&天下&的同义词。大禹时代的&天下&,即华夏大地。
58.默(墨)守陈(成)规 墨守,墨翟之守,说的是墨子与公输般较量攻守的故事,本义为&固守&,后来演变成&守旧&。成规,久已通行的规则或方法。&墨守成规&,比喻因遁守旧不知变通。
59.沤(呕)心沥血 呕心,费尽心思;沥血,滴血。&呕心沥血&,竭尽心血。
60.旁证(征)博引 旁,广泛;征,搜集。&旁征博引&,形容做文章广泛搜集和引用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61.青出于兰(蓝)而胜于兰(蓝) &兰&是&蘭&的简化字,不是&藍&的简化字,&藍&简化作&蓝&。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汁可作蓝色染料。青,靛青,从蓼蓝叶汁中提炼出来的青色染料,颜色比蓝深,所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
62.磬(罄)竹难书 罄,器皿中空,用尽;竹,竹简,古代的书写材料;罄竹,把竹简用光了。&罄竹难书&,多用以形容罪大恶极,比喻罪恶事实多得写不完。
63.人才挤挤(济济) 济济,读作jǐjǐ,义为&众多的样子&。类似的成语还有&济济一堂&。
64.如愿以尝(偿) 偿,归还、抵补,引申为&满足&。&如愿以偿&表示自己的愿望实现了。
65.弱不经(禁)风 禁,承受。
66.色彩斑烂(斓) 斑,斑点或斑纹;斓,多彩。&斑斓&,形容灿烂多彩。
67.山青(清)水秀 清,清明洁净。&山清秀水&,山水清净秀丽。
68.稍(少)安勿(毋)躁 少,音shǎo,暂时。毋,不要。&少安毋躁& 的意思是:耐心等待,不要急躁。
69.水乳交溶(融) 融,融合。比喻关系融洽或结合紧密。
70.所向披糜(靡) 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靡,顺风倒下。
71.危如垒(累)卵 累,堆积。&累卵&,一层层堆积起来的蛋,比喻局势极不稳定。
72.委屈(曲)求全 曲意迁就,以求事成。曲,委曲己意。
73.相形见拙(绌) 跟另一些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不够、不足。
74.向偶(隅)而泣 独自在一旁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因得不到机会而失望、难过。隅,角落。
75.心无旁鹜(骛)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旁骛&,没有杂念,比喻专心致志。鹜,鸭子,无&追求&义。
76.心心相映(印) 印,印证。&心心相印&原为佛教术语,本义为&以心印证佛法&。演化为成语,形容思想境界和感情完全一致。
77.辛辛(莘莘)学子 许多学生。莘莘,众多。
78.虚座(左)以待 空着左边的尊位恭候贵客,指特意留待他人。左,古礼主人居右,宾客居左,因以左为尊。
79.炫(烜)赫一时 名声、气势在一个时期内很盛。烜,盛大。
80.淹(湮)没无闻 被埋没而无人知晓。湮,埋没。
81.淹淹(奄奄)一息 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奄奄,气息微弱。
82.掩(偃)旗息鼓 偃,本义为&人倒地若卧&,引申为&隐匿&。&偃旗息鼓&,指放倒旗帜,停止敲鼓,形容隐蔽行动,也指停止战争或停止行动。
83.摇摇欲堕(坠) 形容极不稳固,就要掉下来或垮台。坠,掉下。
84.遗(贻)笑大方 遗、贻二字,都有&留下&的意思,但使用时有所分工:表示&死人留下&用&遗&,表示一般留下用&贻&。&大方&,专家、方家。&贻笑大方&,让行家里手见笑。类似的成语还有:&贻害无穷&、&贻害后学&。
85.以(倚)老卖老 倚,仗恃。&倚老&,倚仗年纪大。
86.饮鸠(鸩)止渴 鸩,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它的羽毛泡酒,可以致人死命。
87.渊源(源远)流长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88.越桌(俎)代庖 厨子没做饭,掌管祭祀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
89.悠(优)哉游哉 优,本义为&吃饱了&,引申为&有余、悠闲&。&优哉游哉&,形容悠闲自在。
90.忧(优)柔寡断 优,由&悠闲&引申为&犹豫&。
91.再接再励(厉) 厉,通&砺&,即磨刀石,作动词用,表示&磨砺&。
&再接再厉&源自唐代诗人孟郊描写斗鸡情景的诗句:斗鸡在再次厮斗之前[再接],先在地上磨喙[再厉]。&再接再厉&,比喻做事要不断努力。
92.责无旁代(贷) 贷,借贷,要求贷方守信,不可推卸还贷的责任。&旁贷&,推卸给别人。
93.仗义直(执)言 执言,说公道话。
94.真知卓(灼)见 灼,本义为&火烧&,引申为&明白、透彻&。&真知灼见&,建立在真知基础上的正确而深刻的见解。
95.针贬(砭)时弊 砭,古代治病的石针,&针砭&在这句成语里作动词,当&指出&讲。
96.震(振)聋发聩 &振&和&发&同义,都是&唤起&的意思;&聋& 和&聩&也同义,都是&听不见声音&。&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精神麻木的人。
97.众口烁(铄)金 众人异口同声的议论,足能熔化金属,形容社会舆论的力量很大。铄,熔化。
98.纵横俾(捭)阖 以辞令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和争取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捭阖,开合。捭,分开。
99.走头(投)无路 走投,投奔。&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
100.自出机抒(杼) 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富有新意。机杼:织布机,又用来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 填字组词。①无所___从 ②不言而___ ③___不成声④孤陋___闻 ⑤坚持”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8[习近平用典]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习近平用典]
六、【劝学篇】
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
——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日《党校学习的主要任务》第313页
——日,《求知善读,贵耳重目》(《之江新语》第180页)
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中国愿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在发展中谋共赢,在合作中同进步,让中国人民更加幸福,让世界人民共享和平与发展成果。(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有利于相互交流和学习。党校学员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部门和不同工作领域,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大家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和个人经历、政治阅历也都不同。这种学员构成,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良好环境。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礼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诸葛亮说:“集众思,广忠益。”这些古语说明了什么呢?一是说明人与人之间要进行交流思想、交流学识、交流经验的学习活动;二是对交流出来的东西要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凡是好的就学习遵从,不好的就自省自戒,这样就可以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古人这种交流学习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应用。大家在党校学习过程中,交流工作经验、畅谈心得体会、切磋研究成果,肯定能够取得集思广益的效果。(《党校学习的主要任务》)
出处:(战国至秦汉)《礼记·学记》
&&&&发然后禁,则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为礼记
&&&&这段话阐述了“教之所由废”即六种。分别为:问题发生之后再设法禁止,则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而没有效果;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机,即使再勤奋刻苦也难以奏效;教学杂乱无章不能循序渐进,则学生学习就会陷入混乱而难见成效;独自冥思苦想而没有学友间的相互切磋,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品行不佳的人交往,就会学到一些坏习气进而违逆师长的教诲;平时总谈论些不正经的事情,就会使学业荒废难有所成。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实际上更多的是从学生一方来说的,强调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切磋、相互取益的重要性。成语“孤陋寡闻”即源于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好朋友是你了解外部世界的桥梁,也是你不断完善自己的标尺。一个人学习,不接触外部世界,好比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只有向他人学习,察纳雅言,才能弥补自身的缺憾,获得更多的知识,避免孤陋寡闻之弊。(杨立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拒绝访问 | www.ggdoc.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gdoc.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1bce-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词语积累--填字组词.不言而 (3) 不成声坚持不 (6) 后余生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词语积累——填字组词。(1)无所________从  (2)不言而________  (3)________不成声(4)孤陋________闻  (5)坚持不________  (6)________后余生
(1)适 (2)喻 (3)泣 (4)寡 (5)懈 (6)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语文
词语积累——填字组词。
①风度翩(   )   ②弄巧成(   )    ③(   )轻怕重
④循规蹈(   )   ⑤悲天(   )人     ⑥(   )炙人口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8年贵州省遵义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词语积累——填字组词。
①无所________从  ②不言而________  ③________不成声
④孤陋________闻  ⑤坚持不________  ⑥________后余生
科目:初中语文
词语积累----填字组词。 ① 无所&&&&&& 从&&&& ② 不言而&&&&&&&&& &&&&③ &&&&&&&&&不成声 ④ 孤陋&&&&&& 闻&&&& ⑤ 坚持不&&&&&&&&& &&&&⑥&&&&&&&&& 后余生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中题
题型:填空题
词语积累——填字组词。①风度翩(&&& &)  ②弄巧成(  )  ③(  )轻怕重 ④循规蹈(&&&& )&&& &⑤悲天(&&& &)人&&& & ⑥(&&& &)炙人口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梅贻琦《大学一解》【发表于《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1941年4月)】
我的图书馆
梅贻琦《大学一解》【发表于《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1941年4月)】
梅贻琦大学一解
原载《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1941年4月)
  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言,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文明人类之生活要不外两大方面,曰己,曰群,或曰个人,曰社会。而教育之最大的目的,要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则此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者也。
  西洋之大学教育已有八九百年之历史,其目的虽鲜有明白揭橥之者,然试一探究,则知其本源所在,实为希腊之人生哲学,而希腊人生哲学之精髓无它,即“一己之修明”是已(Know thyself)。此与我国儒家思想之大本又何尝有异致?孔子于《论语·宪问》曰,“古之学者为己”。而病今之学者舍己以从人。其答子路问君子,曰“修己以敬”,进而曰,“修己以安人”,又进而曰,“修己以安百姓”;夫君子者无它,即学问成熟之人,而教育之最大收获也。曰安人安百姓者,则又明示修己为始阶,本身不为目的,其归宿,其最大之效用,为众人与社会之福利,此则较之希腊之人生哲学,又若更进一步,不仅以一己理智方面之修明为己足也。
  及至大学一篇之作,而学问之最后目的,最大精神,乃益见显著。《大学》一书开章明义之数语即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若论其目,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属新民。《学记》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知类通达,强立不反二语,可以为明明德之注脚;化民成俗,近悦远怀三语可以为新民之注脚。孟子于《尽心章》,亦言修其身而天下平。苟子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亦不出明明德之范围,而其泛论群居生活之重要,群居生活之不能不有规律,亦无非阐发新民二字之真谛而已。总之,儒家思想之包罗虽广,其于人生哲学与教育理想之重视明明德与新民二大步骤,则始终如一也。
  今日之大学教育,骤视之,若与明明德、新民之义不甚相干,然若加深察,则可知今日大学教育之种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越此二义之范围,所患者,在体认尚有未尽而实践尚有不力耳。大学课程之设备,即属于教务范围之种种,下自基本学术之传授,上至专门科目之研究,固格物致知之功夫而明明德之一部分也。课程以外之学校生活,即属于训导范围之种种,以及师长持身、治学、接物、待人之一切言行举措,苟于青年不无几分裨益,此种裨益亦必于格致诚正之心理生活见之。至若各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程之设置,学生课外之团体活动,以及师长以公民之资格对一般社会所有之努力,或为一种知识之准备,或为一种实地工作之预习,或为一种风声之树立,青年一旦学成离校,而于社会有须贡献,要亦不能不资此数者为一部分之挹注。此又大学教育新民之效也。   然则所谓体认未尽实践不力者又何在?明明德或修己工夫中之所谓明德,所谓己,所指乃一人整个之人格,而不是人格之片段。所谓整个之人格,即就比较旧派之心理学者之见解,至少应有知、情、志三个方面,而此三方面者皆有修明之必要。今则不然,大学教育所能措意而略有成就者,仅属知之一方面而已,夫举其一而遗其二,其所收修明之效,因已极有限也。然即就知之一端论之,目前教学方法之效率亦大有尚待扩充者。理智生活之基础为好奇心与求益心,故贵在相当之自动,能有自动之功,所能收自新之效,所谓举一反三者;举一虽在执教之人,而反三总属学生之事。若今日之教学,恐灌输之功十居七八,而启发之功十不得二三。明明德之义,释以今语,即为自我之认识,为自我知能之认识,此即在智力不甚平庸之学子亦不易为之,故必有执教之人为之启发,为之指引,而执教者之最大能事,亦即至此而尽,过此即须学子自为探索;非执教者所得而助长也。故古之善教人者,《论语》谓之善诱,《学记》谓之善喻。孟子有云:“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此善诱或善喻之效也。今大学中之教学方法,即仅就知识教育言之,不逮尚远。此体认不足实践不力之一端也。
  至意志与情绪二方面,既为寻常教学方法所不及顾,则其所恃者厥有二端,一为教师之树立楷模,二为学子之自谋修养。意志须锻炼,情绪须裁节,为教师者果能于二者均有相当之修养工夫,而于日常生活之中与以自然之流露,则从游之学子无形中有所取法;古人所谓身教,所谓以善先人之教,所指者大抵即为此两方面之品格教育,而与知识之传授不相干也。洽学之精神与思想之方法,虽若完全属于理智一方面之心理生活,实则与意志之坚强与情绪之稳称有极密切之关系;治学贵谨严,思想忌偏蔽,要非持志坚定而用情有度之人不办。孟子有曰,“仁义礼智根于心,则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曰根于心者,修养之实,曰生于色者,修养之效而自然之流露;设学子所从游者率为此类之教师再假以时日,则濡染所及,观摩所得,亦正复有其不言而喻之功用。《学记》所称之善喻,要亦不能外此。试问今日之大学教育果具备此条件否乎?曰否。此可与三方面见之。上文不云乎?今日大学教育所能措意者仅为人格之三方面之一,为教师者果能于一己所专长之特科知识,有充分之准备,为明晰之讲授,作尽心与负责之考课,即已为良善之教师,其于学子之意志与情绪生活与此种生活之见于操守者,殆有若秦人之视越人之肥瘠;历年既久,相习成风,即在有识之士,亦复视为固然,不思改作,浸假而以此种责任完全诿诸他人,曰“此乃训育之事,与教学根本无干。此条件不具备之一方面也。为教师者,自身固未始不为此种学风之产物,其日以孜孜者,专科知识之累积而已,新学说与新实验之传习而已,其于持志养气之道,待人接物之方,固未尝一日讲求也;试问己所未能讲求或无暇讲求者,又何能执以责人?此又一方面也。今日学校环境之内,教师与学生大率自成部落,各有其生活之习惯与时尚,舍教室中讲授之时间而外,几于不相谋面,军兴以还,此风尤甚;即有少数教师,其持养操守足为学生表率而无愧者,亦犹之椟中之玉,斗底之灯,其光辉不达于外,而学子即有切心于观摩取益者,亦自无从问径。此又一方面也。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间尝思之,游之时义大矣哉。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之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此则于大学之道,体认尚有未尽实践尚有不力之第二端也。
  至学子自身之修养又如何?学子自身之修养为中国教育思想中最基本之部分,亦即儒家哲学之重心所寄。《大学》八目,涉此者五,《论语》、《中庸》、《孟子》所反复申论者,亦以此为最大题目。宋元以后之理学,举要言之,一自身修善之哲学耳;其派别之分化虽多,门户之纷呶虽甚,所争者要为修养之方法,而于修养之必要,则靡不同也。我侪以今日之眼光相绳,颇病理学教育之过于重视个人之修养,而于社会国家之需要,反不能多所措意;末流之弊,修身养性几不复为入德育才之门,而成遁世避实之路。然理学教育之所过即为今日学校教育之所不及,今日大学生之生活中最感缺乏之一事即为个人之修养,此又可就下列三方面分别言之:
  一曰时间不足。今日大学教育之学程太多,上课太忙,为众所公认之一事,学生于不上课之时间,又例须有多量之“预备”功夫,而所预备者又不出所习学程之范围,于一般之修养邈不相涉。习文史哲学者,与修养功夫尚有几分关系,其习它种理实科目者,无论其为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犹木工水作之习一艺耳。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何以故?曰,无闲暇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纵探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节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付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人生莫非学问也,能自作观察、欣赏、沉思、体会者,斯得之。今学程之所能加惠者,充其量,不过此种种自修功夫之资料之补助而已,门径之指点而已,至若资料之咀嚼融化,门径之实践以致于升堂人室,博者约之,万殊者一之,则非有充分之自修时间不为功。就今日之情形而言,则咀嚼之时间,且犹不足,无论融化,粗识门径之机会犹或失之,姑无论升堂人室矣。
  二曰空间不足。人生不能离群,而自修不能无独,此又近顷大学教育最所忽略之一端。《大学》一书尝极论毋自欺,必慎独之理。不欺人易,不自欺难,与人相处而慎易,独居而慎难。近代之教育,一则曰社会化,再则曰集体化,卒裹Z舍悉成营房,学养无非操演,而慎独与不自欺之教亡矣。夫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乃仅就智识之切磋而为言者也;至情绪之制裁,意志之磨励,则固为我一身一心之事,他人之于我,至多亦只所以相督励,示鉴戒而已。自“慎独”之教亡,而学子乃无发有“独”之机会,亦无复作“独”之企求;无复知人我之间精神上与实际上应有之充分之距离,适当之分寸,浸假而无复和情绪制裁与意志磨练之为何物,即无复和《大学》所称诚意之为何物,充其极,乃至于学问见识一端,亦但知从众而不知从己,但知附和而不敢自作主张,力排众议。晚近学术界中,每多随波逐浪(时人美其名曰“适应潮流”)之徒,而少砥柱中流之辈,由来有渐,实无足怪。大学一书,于开章时阐明大学之目的后,即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今日之青年,一则因时间之不足,再则因空间之缺乏,乃至数年之间,竟不能如怕黄鸟之得一丘隅以为休止。休止之时地既不可得,又遑论定、静、安、虑、得之五步功夫耶?此深可虑而当亟为之计者也。
  三曰师友古人之联系之阙失。关于师之一端,上文已具论之,今日之大学青年,在社会化与集体生活化一类口号之空气之中,所与往还者,有成群之大众,有合夥之伙伴,而无友。曰集体生活,又每苦不能有一和同之集体,或若干不同而和之集体,于是人我相与之际,即一言一动之间,亦不能不多所讳饰顾忌,驯至舍寒喧笑谑与茶果征逐而外,根本不相往来。此目前有志之大学青年所最感苦闷之一端也。夫友所以祛孤陋,增闻见,而辅仁进德者也,个人修养之功,有恃于一己之努力者固半,有赖于友朋之督励者亦半;今则一己之努力既因时空两间之不足而不能有所施展,有如上文所论,而求友之难又如此,以何怪乎成德达材者之不多见也。古人亦友也,孟子有尚友之论,后人有尚友之录,其对象皆古人也。今人与年龄相若之同学中既无可相友者,有志者自犹可于古人中求之。然求之又苦不易。史学之必修课程太少,普通之大学生往往仅修习通史一两门而止,此不易一也。时人对于史学与一般过去之经验每不重视,甚者且以为革故鼎新之精神,即在完全抹杀已往,而创造未来,前人之言行,时移世迁,即不复有分毫参考之价值,此之易二也。即在专考史学之人,又往往用纯粹物观之态度以事研究,驯至古人之言行举措,其所累积之典章制度,成为一堆毫无生气之古物,与古物物学家所研究之化石骨殖无殊,此种研究之态度,非无其甚大之价值,然设过于偏注,则史学者与人生将不复有所联系,此不易三也。以上三端,所论皆为明德一方面之体认未尽与实践不力,然则新民一方面又如何?大学新民之效,厥有二端。一为大学生新民工作之准备;二为大学校对社会秩序与民族文化所能建树之风气。于此二端,今日之大学教育体认亦有未尽,而实践亦有不力也。试分论之。
  大学有新民之道,则大学生者负新民工作之实际责任者也。此种实际之责任,因事先必有充分之准备,相当之实验或见习,而大学四年,即所以为此准备与实习而设,亦自无烦赘说。然此种准备与实习果尽合情理乎?则显然又为别一问题。明德功夫即为新民功夫之最根本之准备,而此则已大有不能尽如人意者在,上文已具论之矣。然准备之缺乏犹不止此。今人言教育者,动称通与专之二原则。故一则曰大学生应有通识,又应有专识,再则曰大学卒业之人应为一通才,亦应为一专家,故在大学期间之准备,应为通专并重。此论固甚是,然有不尽妥者,亦有未易行者。此论亦固可以略救近时过于重视专科之弊,然犹未能充量发挥大学应有之功能。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换言之,即须一反目前重视专科之倾向,方足以语于新民之效。夫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谓全部人生寄寓于事业也。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此通专并重未为恰当之说也。大学四年而已,以四年之短期间,而既须有通识之准备,又须有专识之准备,而二者之间又不能有所轩轾,即在上智,亦力有未逮,况中资以下乎?并重之说所以不易行者此也。偏重专科之弊,既在所必革,而并重之说又窒碍难行,则通重于专之原则尚矣。
  难之者曰,大学而不重专门,则事业人才将焉出?曰,此未作通盘观察之论也,大学虽重要,究不为教育之全部,造就通才虽为大学应有之任务,而造就专才则固别有机构在。一曰大学之研究院。学子即成通才,而于学问之某一部门,有特殊之兴趣,与特高之推理能力,而将以研究为长期或终身事业者可以入研究院。二曰高级之专门学校。艺术之天分特高,而审美之兴趣特厚者可入艺术学校,躯干刚劲,动作活泼,技术之智能强,而理论之兴趣较薄者可入技术学校。三曰社会事业本身之训练。事业人才之造就,由于学识者半,由于经验者亦半,而经验之重要,且在学识之上,尤以社会方面之事业人才所谓经济长才者为甚,尤以在今日大学教育下所能产生之此种人才为甚。今日大学所授之社会科学知识,或失之理论过多,不切实际,或失诸凭空虚构,不近人情,或失诸西洋之资料太多,不适国情民性;学子一旦毕业而参加事业,往往发见学用不相呼应,而不得不于所谓“经验之学校”中,别谋所以自处之道,及其有成,而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则泰半自经验之学校得来,而与所从卒业之大学不甚相干,以至于甚不相干。始恍然于普通大学教育所真能造就者,不过一出身而已,一资格而已。
  出身诚是也,资格亦诚是也。我辈从事大学教育者,诚能执通才之一原则,而曰,才不通则身不得出,社会亦诚能执同一之原则,而曰,无通识之准备者,不能取得参加社会事业之资格,则所谓出身与资格者,固未尝不为绝有意识之名词也。大学八目,明德之一部分至身修而止,新民之一部分自身修而始,曰出身者,亦曰身已修,德已明,可以出而从事于新民而已矣,夫亦岂易言哉?不论一人一身之修明之程度,不向其通识之有无多寡,而但以一纸文凭为出身之标识者,斯失之矣。
  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学教育之一大通病,固已渐为有识者所公认,然不足者果何在,则言之者尚少。大学第一年不分院系,是根据通之原则者也,至第二年而分院系,则其所据为专之原则。通则一年,而专乃三年,此不足之最大原因而显而易见者。今日而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部分;曰通识者,亦曰学子对此三大部门,均有相当准备而已,分而言之,则对每门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则于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今学习仅及期年而分院分系,而许其进入专门之学,于是从事于一者,不知二与三为何物,或仅得二与三之一知半解,与道听途说者初无二致;学者之选习另一部门或院系之学程也,亦先存一“限于规定,聊复选习”之不获已之态度,日久而执教者亦曰,聊复有此规定尔,固不敢从此期学子之必成为通才也。近年以来,西方之从事于大学教育者,亦尝计虑及此,而设为补救之法矣。其大要不出二途。一为展缓分院分系之年限,有自第三学年始分者;二为第一学年中增设“通论”之学程。窃以为此二途者俱有未足,然亦颇有可供攻错之价值;可为前途改革学程支配之张本。大学所以宏造就,其所造就者为粗制滥造之专家乎,抑为比较周见洽闻,本末兼赅,博而能约之通士乎?胥于此种改革卜之矣。大学亦所以新民,吾侪于新民之义诚欲作进一步之体认与实践,欲使大学出身之人,不藉新民之名,而作扰民之实,亦胥以此种改革为入手之方。
  然大学之新民之效,初不待大学生成与参加事业而始见也。学府之机构,自身亦正复有其新民之功用,就其所在地言之,大学严然为一方教化之重镇,而就其声教所暨者言之,则充其极可以为国家文化之中心,可以为国际思潮交流与朝宗之汇点(近人有译英文Focus一字为汇点者,兹从之)。即就西洋大学发展之初期而论,十四世纪与十五世纪初年,欧洲中古文化史有三大运动焉,而此三大运动者均自大学发之。一为东西两教皇之争,其终于平息而教权复归于一者,法之巴黎大学领导之功也;二为魏克文夫(Wyclif)之宗教思想革新运动,孕育而拥护之者英之牛津大学也;三为郝斯(John Hus)之宗教改革运动,率与惠氏之运动均为十六世纪初年马丁·路得宗教改革之先声,而孕育与拥护之者,布希米亚(战前为捷克地)之蒲拉赫(Prague)大学也。
  间尝思之,大学机构之所以生新民之效者,盖又不出二途。一曰为社会之倡导与表率,其在平时,表率之力为多,及处非常,则倡导之功为大。上文所举之例证,盖属于倡导一方面者也。二曰新文化因素之孕育涵养与简练揣摩。而此二途者又各有其凭藉。表率之效之凭藉为师生之人格与其言行举止。此为最显而易见者。一地之有一大学,犹一校之有教师也,学生以教师为表率,地方则以学府为表率,古人谓一乡有一善士,刚一乡化之,况学府者应为四方善士之一大总汇乎?设一校之师生率为文质彬彬之人,其出而与社会周旋也,路之人亦得指而目之曰,是某校教师也,是某校生徒也,而其所由指认之事物为语默进退之间所自然流露之一种风度,则始而为学校环境以内少数人之所独有者,终将为一地方所共有,而成为一种风气;教化云者,教在学校环境以内,而化则达于学校环境以外,然则学校新民之效,固不待学生出校而始见也明矣。
  新文化因素之孕育所凭藉者又为何物?师生之德行才智,图书实验,大学之设备,可无论矣。所不可不论者为自由探讨之风气。宋儒安定胡先生有曰,“艮言思不出其位,正以戒在位者也,若夫学者,则无所不思,无所不言,以其无责,可以行其志也;若云思不出其位,是自弃于浅陋之学也。”此语最当。所谓无所不思,无所不言,以今语释之,即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而已矣。今人颇有以自由主义为诟病者,是未察自由义主义之真谛者也。夫自由主义(Liberalism)与荡放主义(Libertin-ism)不同,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或乐利的个人主义,亦截然不为一事。假自由之名,而行荡放之实者,斯病矣。大学致力于知、情、志之陶冶者也,以言知,则有博约之原则在,以言情,则有裁节之原则在,以言志,则有持养之原则在,秉此三者而求其所谓“无所不思,无所不言”,则荡放之弊又安从而乘之?此犹仅就学者一身内在之制裁而言之耳,若自新民之需要言之,非旦夕可期也,既非旦夕可期,则与此种事业最有关系之大学教育,与从事于此种教育之人,其所以自处之地位,势不能不超越几分现实,其注意之所集中,势不能为一时一地之所限止,其所期望之成就,势不能为若干可以计日而待之近功。职是之故,其“无所不思”之中,必有一部分为不合时宜之思,其“无所不言”之中,亦必有一部分为不合时宜之言;亦正惟其所思所言,不尽合时宜,乃或不合于将来,而新文化之因素胥于是生,进步之机缘,胥于是启,而亲民之大业,亦胥于是奠其基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至善之界说难言也,姑舍而不论。然明明德与新民二大目的固不难了解而实行者。然洵如上文所论,则今日之大学教育,于明明德一方面,了解犹颇有未尽,践履犹颇有不力者,而不尽不力者,要有三端,于新民一方面亦然,其不尽力者要有二端。不尽者尽之,不力者力之,是今日大学教育之要图也?是“大学一解”之所为作也。
整理/刘定一& 郭备
【编者按】梅贻琦先生()可以说是清华大学的主要奠基人,他的事迹详见本期《封面人物》栏。《大学一解》是他在主持西南联大常务工作期间,熬了一夜写出要点、由清华教务长潘光旦先生代拟的文稿,发表于《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1941年4月)。这篇文章最能集中体现清华的两大教育理念之一——通才教育思想&
Know thyself“修己以敬”,进一步又说“修己以安人”,再进一步说“修己以安百姓”;所谓“君子”无非是学问成熟的人士,培养出这样的人,就是教育的最大收获了。而所谓“安人”“安百姓”,则又表明必须从修己起步,修己本身并不是目的,修身的最终归宿、其最大的效用是为众人与社会谋福利,这种见解比希腊的人生哲学似乎又更进了一步,不满足于仅仅为个人理智方面的融会贯通而已。
70-80%20-30%
孜孜以求的,都在于如何累积专科知识,如何进行新学说与新实验的教学,从来不讲求怎样持志养气,怎样待人接物;试问教师自己所没能讲求或无暇讲求的东西,又怎么能拿来要求别人呢?这是第二方面。今天的学校内部,教师与学生大都有自己的圈子,各有各的生活习惯与时尚,除了教室中讲课听课时间外,平时几乎连面都不见,抗战以来,这种风气更厉害了;就算有少数教师,他们的持养操守足以为学生表率而无愧的,也好像是藏在盒中的玉,覆在斗底的灯,其光辉照不到外面,学生即使有心向他们学习,也找不到门径。这是第三方面。在古代,学生从师受业,称为“从游”,孟子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我曾想过,“游”字大有学问。学校就像是水,师生就像是鱼,他们的行动就像是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就是“从游”,从游时间长了,日日观摩,即使不刻意追求,自然而然就会收到耳濡目染之效。反过来看今天的师生关系,简直就是台上演员与台下看客的关系,与“从游”的意义相去何止千里!以上所说,就是对大学之道,“体认尚有未尽,实践尚有不力”的第二点。
WyclifJohn Hus
Academic FreedomLiberalism(Libertinism)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