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2018年是民国多少年互存多少年

民国军事:民国元年中国四大军事力量实力对比
民国军事:民国元年中国四大军事力量实力对比
  元年,在中国大地上主要有四股军事势力,当然,本文只说主要的,剩下那几百上千,登场的没登场的以后有时间慢慢说。这四股力量分别是:一、是摇摇欲坠的满清政府。二、是吃这满清饭,拿着满清钱,做着满清官,拥兵自重的北洋派。三、是以为首的造反派,也是革命派。四、是各个国家的在华的租借地的外国驻军。  满清政府  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支著名的军团,兵和绿营兵,可到了四年,这些军团似乎是从地球上蒸发了一般,我没有去仔细地去研究满清的兵役制度,但是到了清朝末年间,确实已经是汉人在保卫大清朝,管理大清朝了。  八旗兵制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组织,出则备战,入则务农,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历史增编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和原来的八旗称满洲八旗,合共为二十四旗,但习惯上仍称为八旗。全盛时期八旗兵的数量接近过二十余万人。  绿营兵是代军制。是招募汉人组成的雇佣军,因用绿色旗而名约绿旗兵,又因为是以营为主要基层编制又称绿营兵。绿营兵除在京师五城戍卫以外,绝大部绿营兵分驻全国各省。  绿营兵直辖于兵部,将官的铨叙也属于兵部。绿营兵初期作为清王朝的辅助兵力,配合八旗兵驻守京师与全国各地,并受到八旗兵的监视和控制,满中叶以后变为主力,其兵额时有增减,最多时达到 60 多万。  上边指的是满清国力和军事力量最强大的时期,这后面虽然曾经有过著名的湘军和淮军,也都是汉人武装,到了1912年这那支曾经强大八旗军和绿营兵是似乎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事实八旗军并没有消失,在满清为了削平各地反清武装,牢固控制全国一千七百余府厅州县,从多尔滚开始,世祖、圣祖、世宗、高宗均陆续遣派八旗军在一些重要城市驻防,称之为驻防八旗。的驻防八旗,大体上可分为畿辅驻防、东三省驻防、各省驻防和新疆驻防四大系统。  全国一千七百余府厅州县需要多少满清国自己的军事武装看管?没有详细资料,在后期曾有记载:良乡、昌平、水平、保定等二十五处,驻有八旗兵八千余名。东三省驻防又分为盛京、吉林、黑龙江驻防。盛京驻防八旗兵一万六千余名,总辖于盛京将军,分驻盛京、辽阳、开原等四十座城池边门。吉林驻防八旗兵九千余名,统辖于吉林将军,黑龙江驻防八旗兵和索伦达呼尔等共七千余名,辖于黑龙江将军。东三省共有驻防八旗兵三万五千余名。  乾隆后期:山东、山西、河南、江苏、浙江、四川、福建、广东、湖北、陕西、甘肃等十一省的二十座城市,有驻防八旗兵四万五千余名,分由各城所设将军或副都统管辖。江宁驻防将军辖八旗兵三千余名,京口驻防副都统辖一千三百余名。新疆驻防旗兵,又称为“西域兵”,共有兵士一万五千余名,统辖于伊犁将军。  满清的军队就象一张大而薄的面饼,摊在中国的广大地区,到了1912年前后,这些曾经八旗兵的后代就象城管队员一样,管理这些城市的吃喝,估计他们的数量应该在二十万左右,他们已经不能够象一支具有战斗力军团那样,能够及时的收拢出拳了,而是更多具有城市管理经验了。  可以看出,1912年前的清朝政府的主要军事力量应该并不虚弱,只是分布太广。  在北京满清还有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拱卫北京的禁卫军。  禁卫军建于三十三(1907)年三月,始于光绪三十四(1908)年十二月。成军于宣统三(1911)年七月。相当于一个师的编制,清政府建立禁卫军的目的是:仿照日本近卫师团,建立一支完全被满洲贵族掌握的皇室亲军,接替原来守卫京师的已经北洋化了的陆军第一镇宿卫宫禁军。  禁卫军开始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第一、二、三期士兵均来自八旗的精壮子弟,“正副目兵拟由第一镇择优选充”,军官则“不分满汉,由各军队衙署军官军佐内,则其兵学优长、操法娴熟者,拣选调派。”其骑兵第三营“专练蒙古马队”  在装备上,有毛瑟枪、快利枪和部分马梯尼步枪,这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当时最好的轻型武器。(有些是仿制的)  炮兵,禁卫军装备有当时全亚洲国家仅有的18门150毫米野战重炮。  禁卫军还编有一个机枪营有大约30挺马克沁式重机枪,从装备上可以看出这是当时国内装备最好的陆军师。(相当于)约有一万五千人。  这样到了1911年11月前,满清政府掌握的满人自己的武装力量,分布在府、厅、州、县的估计不下三十余万人。但是他们基本已经不具备野战军的能力。这股力量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革命党和起义军和群众消灭,或赶出了属地。  北洋新军  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野战军团,说北洋新军,就得说袁世凯,说袁世凯就得先说小站练兵,那我们就先说小站,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稻米还比较少,优良品种就更少,北方人能吃到一种顶级大米,叫“小站米”味道颜色都是上乘好的,这种米就是出自天津平原南部,一个叫小站的地方。为什么叫“站”?这就又得说它的地理位置,从静海、河北接壤处的马厂到海河岸边的新城相距140多华里,那时的咸水沽又叫南大洼,老百姓叫这里为“潘家坟”,在《周武壮公遗书》中称其为“潦水套”,“套”多用于地名,河套指“指河流或山势弯曲的地方”。可见这地方不缺少水源,所以稻子才长的好,水网地带陆路交通就不太方便。  由于潘家坟附近地势较高,周围陆地面积较大,逐步显示出便于的优势,周盛传的部队1875年移师潘家坟附近,以潘家坟为中心星罗棋布地修建了18个营盘,与东面不远处的新城炮台相互照应,南可以扼守岐口,东边可以控制大沽,潘家坟地成为军事要地。  部队驻防后来往两地视察军情或是传递消息十分不便,就修建了贯通马厂与新城两地的公路,解决了陆路交通,公路沿途5公里设小站,10公里设大站,为来往办理军务的人员和商旅提供吃饭和休息的场所,小站成为这个地方的代名词。  这里完整的名字应该叫“潘家坟小站”后来人们觉得太费口舌,老是把老潘家坟地挂前面也不吉利,就小站小站的叫了下来。  小站练兵的大老板应该是,李鸿章1867年4月开办的天津机器局,制造的是洋枪炮,天津成为了最早的也是最新式的军工业重镇,当时是周盛传的部队驻扎天津担负海防任务,它又是李鸿章淮军旧部,所以刚出炉还烫手的这些最先进的武器就装备了给他们。  这些工厂的设备大都是德国的产品,制造出来的是德国武器,中国人还比较陌生,在这些工厂里有些来负责指导技术的德国人,他们中就有退伍军人,李鸿章请他们来指导训练士兵对新式武器的使用,后来索性专门请来德国的军事教官进行现场指导训练,这就开创了小站为清军训兵基地的雏形。  1894年中日爆发,周盛传的部队奉令调往丹东前线,李鸿章的淮军及在甲午之战中几乎,至此宣告了周盛传小站练兵的结束。  1894年11月,清政府成立“督办军务处”,由奕訢及军机大臣翁同和、李鸿藻、等人编练军队,新军称为“定武军”。  这年冬季正当广西按察使胡燏棻正忙活着在小站重新收拾淮军残部在小站编练新兵,朝廷下令让胡燏棻去督办铁路事务,督练新军的将领位置出现空缺。  12月朝廷颁布上谕,正式委派袁世凯督练新建陆军。  为什么会想到阿袁那?人家练过兵,当年在朝鲜。  阿袁将一整套全新的建军思想和可行性报告呈送五大臣。其方案马上得到了荣禄领衔的军务处的赞同,五大臣随后上疏光绪:查有军务处差委浙江温处道袁世凯朴实勇敢,晓畅戎机,前驻朝鲜颇有声望。因令详拟改练洋队办法,旋据拟呈聘请洋员合同及新建陆军营制饷章,臣等复加详核,甚属周妥。相应请旨饬派袁世凯督练新建陆军,假以事权,俾专责任。救亡心切的光绪登时降旨批准。  从此,小站成了袁世凯大展身手的舞台。他接管了胡某留下的四千七百多人,又新募得二千五百余人,改“定武军”为“新建陆军”,请德国军事顾问按全套德式建制与装备训练起了这支国内最现代化的军队。  以后“新建陆军”为基础,创建了“北洋常备军”,人称“北洋军”。  练兵数年,终于一支国内最具战斗力的现代化军队出世了,“北洋军”一个后来独霸中央政权十余载的政治军事集团也就此走上历史舞台,他们中间出现了、、、、、……后来在中国都成为的军政巨头。  小站练兵期间袁世凯不仅狠抓军事训练,而且也做周密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袁世凯在编练新建陆军时认为新军应该已西式操典练兵,就“必须采用西式军制”。因此,他仿照德国陆军编制,制定新建陆军编制,对旧的清军军制采取了大胆改革。  新军初期编制如下:  军(总统)左翼(统领)(分统2)步队营(统带)  -右翼(统领)-(分统2)-步队营(统带)  -(分统)炮队营(统带)  -(分统)-马队营(统带)  -工程队营(统带)  这破玩意我看这都乱,又不是打麻将什么统子饼子的,咱们简单的说,也不会太简单,老袁他仿照德国陆军编可那时间德国的编制我们也是不摸门,我们还是套用现在的军队编制说,可能有的不太准确,那您也将就着去理解吧,北洋新军的一镇,相当于现在一个师大约12500人左右,  每镇辖步兵2旅,每旅辖2团,每团3营,每营4连,每连3排,每排3班,每班14人。  炮兵1团下辖3营,每营3连,每连3排,每排3班,每班14人。  骑兵1团下辖4营,每营4连,每连2排,每排2班,每班14人。  工程兵1营下辖4连,每队3排,每排3班,每班14人。  辎重兵1营下辖4连,每连2排,每排3班,每班14人。  我扭吧了半天也没把人数凑齐,但资料是这样的,全镇(师)计官长及司书人等748名,弁兵丁10436名,夫役1328名,共计12512名。  当然人家不是这么叫法,  北洋常备军中最早成军的是第三镇。到光绪三十年六月初七日(日)北洋常备军共编成三镇(这就是常说的北洋三镇。到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初四(日)又续编成第四镇、第五镇和京旗常备军(满人武装)  驻防情况:  北洋常备军第一镇光绪三十年七月(1904年)北洋常备军(又叫左镇)驻永平及山海关附近。  北洋常备军第二镇光绪三十年七月(1904年)北洋常备军(又叫右镇)新兵17营驻天津府附近小站、马厂一带,其实这些士兵还都在训练营中。  北洋常备军第三镇光绪三十年四月(1904年)驻保定。  北洋常备军第四镇光绪三十一年三月(1905年)驻军南苑等地。  北洋常备军第五镇光绪三十一年五月陆军第二镇一部、武卫右军先锋队、山东新兵(1905年)驻山东济南府、潍县一带  进入民国元年1912年,北洋军队迅速扩军,六镇、20镇、23镇等8个镇改成了8个师,番号不变。又增建1、27、28师,到11个师。大约15万人。  同时北洋常备军又形成混成旅的编制:  混成旅是比较特殊的编制。因没有法定编制,混成旅的编制也各有不同。一般旅下辖有步兵2至3个团,骑兵1个连至1个营,炮兵1个连至1个营,工兵、辎重兵1个连。也有编制三千兵马的混成旅,也有多的则逾万人的混成旅,的第十六混成旅,就一万两千余人。  混成旅可以独立承担作战任务。在1912年后期共出现20个混成旅。它们分别是:  第1混成旅, 驻地:山东济宁。  第2混成旅,驻地:湖北武汉。  第3混成旅,驻地河南  第4混成旅,驻湖南长沙、  第5混成旅,驻军淮安。  第6混成旅驻湖北。  第7混成旅驻京后师北苑移驻河南。  第8混成旅,驻保定第。  第9混成旅驻军江西赣县。  第10混成旅驻福建。  第11混成旅驻军福建。  第12混成旅,驻山西。  第13混成旅驻四川。  第14混成旅,驻福建。  第15混成旅,驻陕西。  第16混成旅,驻陕西。  第35混成旅驻 新疆。  第3?混成旅陕西。  第47混成旅,驻济南。  第75混成旅驻江苏。  这些混成旅后来有的移防,有的撤消,有的扩大了编制,大多是后来各地军阀的重要实力。(说明:这其中有些在1912年并没有成军)  骑兵编制  北洋常备军骑兵编制采用的是属于大团(标)小连(队)的编制。  炮兵编制  北洋常备军炮兵与采用18门炮的炮兵营编制。3连每连6门。  北洋常备军每镇编制1个机枪营24挺重机枪,主要是哈奇开斯气冷式重机枪,日本38式重机枪和 少量马克沁式重机枪。  1911年北洋常备军应该在15万人左右,到了1912年末应该有二十万人,这应该是当时中国最好的野战军团,但是前期是人家满清的,虽然满清人调动不太灵咣,但还是人家的。  孙中山为首的造反派,或者叫革命派  实话这股力量是最难统计的,聚为兵,散为民的一帮人,出入太大,兄弟们别骂啊,可以共同研究。  起参加义的新军有多少?  参加起义的革命党有多少?  参加起义的工人,农民有多少?  我们应该清楚这股力量,在消灭满清政府在各个府厅州县的清军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12年前后有多少清朝军队在起义中被消灭,或者被赶跑?估计在十万人左右,这极大的削弱了满清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这也是导致清朝灭亡是重要因素。  所以估计这股起义力量应该在一百五十万人左右,起义参与者可能在千万,中坚力量的估计在15万左右,  革命党能够控制的军队或者准军事力量(民军)估计在七到八万之间,但是力量很分散。  孙中山革命政府掌握在手里的新军也就在二三万之间,武器装备远不如北洋新军。这也就是孙中山为什么会把临时大总统让出去的重要原因。如果孙中山能够把满洲委托给日本,孙中山有了那一千五百万他是不会把,临时大总统让出去的?  各个国家的在华的租借地和外国驻军  这批军队还是让人一头雾水,在1912年的历史中很难找到它们的痕迹,我们只能从满清政府和这些国家签定的一些条约中回忆那阶不堪回首的历史。从1845年英国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租界,到l904年列强在华已建立了43处租界。可分为单一国家管理和多国共同管理两种。列强在租界内设立司法、审判、警察、监狱、市政管理机关和税收机关等殖民统治机构,使租界变成“国中之国”,成为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侵略的据点。从1919年起中国政府开始陆续收回租界地。  在1912年前后有多少外国军队在中国驻有军队?详细的数字没有记载。  在《中日马关新约》中有这样的记录:第八款中国为保明认真实行约内所订条款,听允日本军队暂行占守山东省威海卫;又於中国将本约所订第一第二两次赔款交清、通商行船约章亦经批准互换之后,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确定周全妥善办法,将通商口岸关税作为剩款并息之抵押,日本可允撤回军队。倘中国政府不即确定抵押办法,则未经文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应不允撤回军队:但通商行船约章未经批准互换以前,虽交清赔款,日本仍不撤回军队。  《中日马关新约》中是这样记录的  第一款遵和约第八款所订暂为驻守威海卫之日本国军队应不越一旅团之多:所有暂行驻守需费,中国白本约批准互换之日起,每一周年届满,贴交四分之一——库平银五十万两。驻军的费用满清政府还要给。  第二款在威海卫,应将刘公岛及威海卫口湾沿岸照日本国里法五里以内地方,约台中国四十里以内,为日本国军队驻守之区。  《》中规定  在北京强行划定的“使馆区”,由各国派兵保护。  将大沽炮台和从大沽到北京的沿线炮台“一律削平”。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和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地。  . 五口通商。《》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国在五口有权驻领事等官员,商人可以自由通商,不受只准清政府指定的「行商」进行贸易的限制。  中美中规定  美国人可以到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港口贸易或居住,并且淮许美国兵舰进入中国海港。  在中英法俄中规定  外国公使驻北京  开放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江宁(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外国人往内地游历通商;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来往。  中英法俄中  开天津为商埠  准许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  中俄中  中、俄两国以黑龙江及额尔古纳河为界,以北属俄国,以南属中国。  黑龙江下游以南、乌苏里江以东直至鄂霍次克海沿岸之地,由原属中国所有改为中、俄两国共管。  俄国船只在黑龙江及乌苏里江上拥有通航权。  中日中规定  中国完全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中国开放江南的苏州、杭州,以至长江中上游的重庆、沙市,对日通商,日本并享有通至此等口岸的内河航行权。  中国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有设厂权,并享最惠国待遇。  中俄胶澳租界条约规定  租借山东半岛南部的胶州湾及其铁路权给德国  旅大租地条约中规定  旅顺「租借」给俄国作为军港,大连「租借」给俄国作为商港,均以二十五年为期,但「可以延长」。  在「租借期」内,中国军队不得驻在旅大地区。  东三省善后协约  日、俄分别于中国东北撤军后,清廷开东北三省之十六处城镇作为商埠对外开放(盛京省之凤凰城、辽阳、新民屯、铁岭、通江子、法库门,吉林省之长春、吉林、哈尔溃、宁古塔、珲春、三姓,黑龙江省之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  日本取得东北南部之安奉铁路之管理经营权。  从上述条约中可以看出,当时一些国在中国确实享有驻兵权。  所以一些国家在华有少量驻兵。  在台湾及澎湖列岛日本人有较多的驻军。  在香港英国有驻兵。  在旅顺和山东的青岛都有俄国和德国驻军,从而演变成为在中国的1904年的“日俄战争”和1914年的“日德战争。  1904年的“日俄战争”战场辽东半岛  日军投入兵力五个军约27万人,俄军则集中了约30万人。由于俄军主帅库罗帕特金胸无韬略,分散使用兵力,主要作战方向判断失误,于3月9日弃城败逃。日俄战争,俄军损失近12万人,日军伤亡约7万人。  又说: 俄方:115000人阵亡,146519人受伤,80000人被俘。  日方:88000人阵亡,173425人受伤 。  数字有些出入。  更有数十万中国百姓残遭不幸。  在1914年的“日德战争”战场胶东半岛  日军调动了以第十八师团为主力的陆军5万人,配备了数百门重型攻城重炮、山炮、野炮在内的火炮和多架飞机,从陆地进攻青岛。日本海军出动了第二舰队的60余艘军舰,  德军总兵力达4.5万余,战至1904年11月,人德军战死数百人,被俘4000余人;日军死亡1000余人。  外国驻军这一股军事力量到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逐渐的被削弱。  但是日本国,中国的近邻,占据当时亚洲第一的军事力量,今后三十余年的时间里它将紧紧咬住中国不放。  1912年的中国,即将迎来她另一场灾难。  这样加上香港和台湾估计在1912年外国驻军应该在两到三万人左右,中国大陆应该在四到五千人左右。  这些就是1912年民国元年,宣统四年中国的军事力量,所以实力决定了一切,军事实力也决定了1912年后中国的政治势力的走向。  (说明:1912年的军事实力的界定比较困难,如果以1911年更加准确,但是1911年为宣统3年,而1911年末和1912年初的3个月左右时间中也是当时中国政治和军事最动荡的时期,以民国元年界定也能够准确反映满清、北洋和革命党人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4小时热文
  说起周幽王,一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流传千古,他的昏庸也为后人所口诛笔伐。人
  前文提到申侯联合犬戎攻破西周都城并杀了周幽王之后,历史并不是立刻切换到东周时
  西周亡了,又一个祸国殃民的女人被文人们退出来背黑锅,总结一下夏商西周这几个朝
  历史上主流的观点都是认为西周到了周幽王这里就宣告完结,实际上西周在申侯勾结犬
  西周定鼎天下之后,经过成王和康王两代的治理,天下承平日久,&故成康之际,天下
  周穆王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帝王,他与西王母不得不说的故事和他的八
  周厉王也许很多人不清楚,但是说起&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典故,相信大家都十分
  郑国在郑文公之后就彻底衰落,从曾经称霸诸侯的舞台上掉落,慢慢地在角落里逐渐腐
  秦朝末年,因为暴政等原因,引发了天下大乱,当时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经过多年的
  在封建时代的古代中国,皇帝的水平无疑是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的发展水平。越是强大的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诞生过许多大一统的王朝,也有许多诸侯割
  满族在当今中国社会很少被提及,不像藏族,回族区分的这么清楚,搞得吃瓜群众都觉
  前文讲到周厉王施政&暴虐侈傲&导致民心尽失,又创立&卫巫所&使得民怨累积,最
  《史记》中关于西周之前的记录多有疑义,从西周开始,《史记》记录就较为详实,疑
  武王伐纣定鼎天下两年之后,周武王姬发逝世,这个时候天下尚未安定,新生的周王朝
  今天就对西周分封制和中世纪欧洲的采邑制做一个对比,主要有如下几点:  (1)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爆发,基本盘都受到威胁了,唐王朝只能把驻守
  在中国古代,长期的封建社会,王朝不断的更替,但是对每个王朝来说,封王拜相那都
  在清朝时期,最高等级的爵位为亲王(第一等爵)和郡王(第二等爵)。而且这两个爵
  超感官知觉,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第六感。第六感超越了一般的感官感觉,成为超感官
  世界上最大的花是大王花,1981英国探险家拉弗尔斯爵士在苏门答腊西南部的热带
  国土面积的大小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这意味着你将拥有丰富的土地和各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虽然联合国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员,但是仍然有很多脱离政
  每年9月18日,国人都在痛心1931年那场震惊世界的&九一八&国耻,那一幕两
  1944年的松山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攻坚战。拥有无数重炮、超级巨炮的美军在太平洋
  邱少云是人们心中的英雄,在一次潜伏任务中,所在潜伏区被敌军的燃烧弹射到,火势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在其成长与革命生涯中,曾长期驻留于西方,耳濡目染于
  韦克菲尔德战役是英格兰玫瑰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日
  中国女战俘常常被日本人当作盾牌推上了战场,但她们不会就些投降叛变。在过去接受
  在中国十四年抗战中,每个中国人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抗战的很多细节大家都记
  1941年,日本做了一件直接让希特勒崩溃的事情,就是偷袭珍珠港,成为了太平洋
  全面抗日战争一共持续了8时间,中国几百万军队,日军进入中国的总兵力不到200
  在很多影视作品和人们的印象中,大刀在肉搏战中已经成为抗战中中国军队的象征,而
  黄金储量最多的国家南非,其实黄金在地壳岩圈中的分布既稀少又分散,平均约为十亿
  核电站是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发电站,与传统的火电站相比,核电站消耗燃料更少、
  弹跳在篮球运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尤其是对于小个子球员来说,弹跳能帮你弥
  很多人认为鸵鸟不会飞,就不属于鸟类,但其实鸵鸟的确属于鸟类,还是世界上最大的
  鲨鱼是海洋中的最凶猛的猎食者,庞大的体型加上一口锋利的牙齿,无往不利。许多人
  在越南猫咪被视为美味佳肴,因此有许多屠&猫&场设立。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
  1.一分钟50个老鼠夹夹舌头记录  2.世界上跑的最快的马桶  3.一分钟最
  一说起慈禧,人们都是恨得咬牙切齿。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这个女人对晚清朝廷的腐朽
  提到昆仑山你会想到什么?龙脉?宝藏?修仙?由于昆仑山的各种神秘传说,而且山高
  &定情信物&被传承了几千年,但现在由于膨胀的物质欲,&定情信物&已经成为了金
  富查&阿巴力罕(以下简称富查,他的后代根据他的回忆,写过一本《晚清侍卫追忆录
  丰碑,又名《军需处长》,由李本深创作。《军需处长》这篇课文就是围绕&quot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岁寒,冬季,如今已是深冬,很多地方有了雪花飘落,很多地方在期待雪花飘落,我们
  趣历史小编为大家整合了古诗词中最惊艳的九次初见, 一眼千年!&&n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大家都知道&黄花闺女&这个词,那么黄花闺女到底从何而来?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存在了多少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