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校专项计划如何填报会不会考试?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高考落幕,考生和家长最费心最纠结的事情就是填报志愿了。6月12日,省招办从政策、技巧、方法等方面为考生支招。

  修改志愿不超过两次

  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并保存,规定时间截止前可以进行不超过两次的修改,以网上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为准,填报时间截止后将无法更改。

  省招办提醒,考生最好不要拖到最后几个小时再填报志愿,如果碰到断网或网络拥堵等情况,可能错失填报机会。

  三个专项计划可兼报

  填报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需通过相应专项计划资格审核。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均单独设立批次,原则上执行本科一批分数线。高校专项计划纳入特殊类型招生志愿,考生应按特殊类型招生志愿填报。考生如同时符合三个专项计划的资格,志愿可以兼报。

  特殊类型招生志愿限填一个

  特殊类型招生志愿(含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已取得相应报考资格的考生可填报1个相应的高校志愿。高水平运动队考生,其取得资格的高校无论在哪一批次录取,选报该志愿必须填在特殊类型招生志愿栏内。

  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高职高专批均实行平行志愿,其中本科一批和高职高专批可填报1~6个高校志愿,本科二批可填报1~9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本科提前批(除艺术外)、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和专科提前批(除艺术外)第一志愿设1个高校志愿,第二志愿设4个高校平行志愿。艺术类志愿分本科、专科两个批次,其中本科批次分A、B两段,每批次每段可按顺序填报两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1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艺术类各批各段分别划定专业和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

  省招办提醒考生,填报平行志愿时高校顺序要保持一定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建议考生尽可能填满专业志愿,并在考虑成熟后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珍惜征集志愿的机会

  录取时对生源不足的学校,省招办将公布计划余额,公开征集志愿。届时未被投档且满足成绩等条件要求的考生可以选择填报征集志愿。考生应确认自己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已被录取、预录取及阅档状态的考生不可填报。剩余计划量大的院校或专业可能会降分征集志愿。(记者 史晓琪)

  考生最好不要拖到最后几个小时再填报志愿,如果碰到断网或网络拥堵等情况,可能错失填报机会。

  填报平行志愿时高校顺序要保持一定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建议考生尽可能填满专业志愿,并在考虑成熟后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复杂工程。6月12日,招生部门提醒考生和家长要避开志愿填报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越俎代庖家长代办

  许多家长认为考生年幼无知,完全没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因此在填报志愿这件大事上,把考生该做的工作完全揽过来自己做,有的考生甚至连自己的志愿表都没看过几眼。

  对此,招生部门建议,家长应参与,但不应包办。

  误区二:目光短浅缺乏规划

  有些考生和家长把志愿填报简单地等同于“挑大学、选专业”,这是过于短视的表现。高考志愿追求的不仅是分数的不浪费,更是考生与所学专业、所报考学校的适配,进而为职业发展和人生幸福打下基础。

  因此,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站在人生的高度上去看待未来的行业和职业选择,挑选心仪的专业和高校。

  误区三:调研不清信息不明

  有些考生和家长对专业和大学的了解仅限于“看名字选专业”和“看名字选学校”等,缺乏对专业和大学信息的基本调研。有些高校利用家长和考生这种疏于调研的心理,对专业和学校名称进行过度营销化的包装,尽可能地跟“理工”“科技”“信息”等热门词语绑定,以吸引考生和家长。

  招生部门建议,家长和考生一定要对专业和学校的信息认真调研,结合考生的兴趣和前途填报志愿。

  误区四:政策不懂技术不会

  志愿填报是个技术活儿,不但有政策的解读,还有报考策略的设计。然而,不少家长对平行志愿的投档方法、录取规则、退档风险等不作详细了解,对报考政策的学习普遍是临阵磨枪,缺乏深入的钻研和分析。

  招生部门建议,在考分公布前这段时间,考生和家长要认真研究政策、读懂目标高校的招生章程、提前设计志愿表的结构和梯度,避免出现遗憾。

技校网专门为您推荐的类似问题答案

问题1: 中国政法大学2008考研

法学院总的招生人数为135,共分六个方向,其中计划内54人(拟接收免试生24人)、计划外81人(拟接收免试生16人);考试科目:政治理论、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宪法学各占75分、法学综合二[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含刑诉、民诉)各占50分]参考书目:《法理学导论》(初试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 舒国滢主编 2006年6月版 《法理学》(初试选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舒国滢主编 2005年版 《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焦洪昌主编 2006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年版 《民法学》(必读)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江平主编 2007年最新版 《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王卫国主编 2007年版 《民事诉讼法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宋朝武主编 2007年2月

问题2: 中国政法大学自主招生

校训:厚德 明法 格物 致公 中国政法大学入学誓词和校训 当我步入神圣政法学府之时 谨庄严宣誓: 我自愿献身政法事业 热爱祖国 忠于人民 严于律己 尊师守纪 勤奋学习 求实创新 团结互助 全面发展 挥法律之利剑 持正义之天平 除人间之邪恶 守政法之圣洁 积人文之底蕴 昌法治之文明 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奋斗终身! 从誓词和校训中,你可以看到办学宗旨和法大的精神,中国还没有做到依法治国,这是所有法大人的梦想。 自主招生自荐通过几率不大,校荐基本都过,关于学校的内容不是重点,重点是说明自己的优秀。

问题3: 中国政法大学在广西录取的分数线

1. 文科 本科第一批598分;本科第二批548分;本科第三批522分。 2.理科 本科第一批593分;本科第二批534分;本科第三批510分。 3.为便于引导考生填报高职(专科)志愿,更好地完成今年的招生计划,确定文科320分、理科310分为填报高职(专科)志愿的参考分数线。专科第一批和专科第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将根据考生志愿和招生计划,经省招考委审定后在八月中旬向社会公布。 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招生政审合格考生报考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专科志愿的面试、体能测试参考分数线为文科320分、理科310分。 1.职教师资班(本科)对口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 农学类 550分; 建筑类 507分; 财经类 553分; 电子类 587分; 机械类 569分; 旅游类 492分; 师范一类 571分; 社

问题4: 中国政法大学青海分数线,2011年需要多少分才能进去

去年文科就是一本线,理科高一本80分,其实我们隔壁班有个青海文科生,分很低就进来了,貌似数学都没及格……

问题5: 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在辽宁招收文科国防生吗,去年中国政法大学在辽宁文科国防生的分... 问题6: 吉林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考研那个学校好点呢?(山东考生)

都行,山东学生直接去北京好一些,何必再上北边转一圈?毕竟以后中国政法大学的老师同学关系网都在以北京为主的一线城市,其他就不用多说了。

问题7: 2010中国政法大学计划在黑龙江地区招收理科法学专业的数量是 问题8: 中国政法大学就业前景好不?具体!

中国政法大学是政法系统大学里面的重点大学,老大哥级的。法学是很好的专业,就业前景很好,很多有名的大律师就是这个学校出来的,好好学习的话证是很好考的。

问题9: 中国政法大学有小语种么

我只知道是高考去的只有德语专业5年那个是双学位学语言到北京的话除了北大北外,就去外经贸其他学校的就不要考虑了当然北语也还行,别想着到法大读个小语种,然后读法学双或者在理工或者北邮之类的读然后之后找个好点的相关产业的工作这样的哈会郁闷的度过四年的

问题10: 中国政法大学是几本院校? 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大学排名?

中国政法大学是 本科(一本) 中国政法大学属于 公办 中国政法大学全国排名: 53 当前学费:5000元/年(普通本科专业) 英语、德语专业每人每学年学费6000元,其他专业每人每学年学费5000元。选择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模式的学生,从第五学年起,学校参照基本培养成本收取学费。实行本硕连读的德语、英语专业学生从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起,参照当年研究生的收费政策及实际培养成本确定收费标准。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的学生在应用学习阶段,学费按法律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收取。本科住宿费每年650/750/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校专项计划如何填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