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何做到如何以身作则则

这个页面不在了您当前位置:
管理者如何做到以身作则呢?
管理者如何做到以身作则呢?
摘自:edu.5ucom.com&&&& 作者:
在联想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这样一件事。联想有一条规则:举行20人以上的会议时,迟到者要被罚站1分钟。在这1分钟之后,会议才能开始。第一个被罚的人是柳传志原来的老领导,罚站的时候老领导紧张得不得了,一身是汗,柳传志也一身是汗。柳传志跟他的老领导说:"你先在这儿站1分钟。今天晚上我到你家里给你站1分钟。"
  柳传志本人也被罚过3次,其中有一次是因为他被困在电梯里,电梯坏了,咚咚敲门,想叫别人去给他请假,结果没找到人,最终还是被罚了站。
  就做人而言,柳传志有一段很有名的话:"第一,做人要正。虽然这是老生常谈,但确确实实极为重要。一个组织里面,人怎么用呢?我们认为每个人就相当于一个个阿拉伯数字。比如说10 000,前面的1是有效数字,带一个零就是10,带两个0就是100…其实1极其关键。很多企业请了很多有水平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国外的人才,依然做得不好,是因为前面的有效控制不行,他也是个零。作为'1'的你一定要正。"
  柳传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比如在联想的"天条"里,就有一条是"不能有亲有疏",即领导的子女不能进公司。柳传志的儿子是北京邮电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但是柳传志不让他到公司来,因为他怕子女们进了公司,将来再一结婚,大家关系就会变得错综复杂,将来想管也管不了。
  正是因为柳传志的这种以身作则,联想的其他领导人都以他为榜样,自觉地追随他,遵守着各种有益于公司发展的"天条",使得联想的事业得以蒸蒸日上。
  管理者如何做到以身作则呢?
  1、具备自我管理能力。善于自我管理的领导者能够独立思考、工作,无需严密的监督。
  2、忠于一个目标。大多数人都喜欢与将感情和身心都奉献给工作的人共事。除了关心自身,管理者应忠于某样东西,如一项事业、一件产品、一个组织织、一个工作团队或一个想法。
  3、培养自己的竞争力,竭尽全力以达到最好的效果。领导者掌握着对组织有用的技能。管理者的绩效标准应比工作或工作团队要求得更高明。
  4、有魄力,讲诚信。领导者独立自主、有判断力。员工可以信任他们的知识和判断力。他们有较高的伦理道德标准,值得信赖,并且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通过以上几点,希望企业管理者能真正做到与倾心相随的员工一起,共建企业灿烂的明天。
更多企业培训课程列表
  想法再好,不如执行到位!企业文化落地生根,企业管理有条不紊,企业任务完美执行,企业业绩蒸蒸日上——执行到位是关键!
  为什么公司高层的战略目标,无法创造出最大效益?为什么公司高层完美的规划,执行结果总是差强人意?为什么公司高层总是在抱怨:现在的员工执行力真差?漏洞百出、丢三落四、小错连绵、虎头蛇尾、思维混乱、效率低下,拖沓冗长,事情越聚越多,困难越滚越大。还在为这些问题头疼不已吗?你需要一剂猛药!
  员工执行不到位,企业发展没希望
  企业层面制约执行力的20个原因及对应解决方案
  个人层面影响执行力的N个因素及对应解决方案(一)
  个人层面影响执行力的N个因素及对应解决方案(二)
  没有中层,企业的任何英明决策都只是纸上谈兵!余世维博士将为您揭开“中层”的重重迷雾。找到应对“中层危机”的金钥匙。
  《如何应对中层危机》旨在提醒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中层危机的症结所在,并由此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他们出谋划策,成功转化危机。企业决胜未来的筹码是反应速度,此速度得益于企业团队执行力,而团队执行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领导人(中层干部)的领导力与执行力。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好中层管理者的职能作用,提高中层管理者的水平只有消除中层危机,企业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当人们习惯于将目光聚焦于企业高层时,却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群体——中层。事实上,中层的作用无可替代——他们既是企业决策的接收者,又是监督决策顺利实施的执行者。
  什么是“中层危机”?
  1.“中层”是指企业的高层经理群体,包括总监、部门总经理及高级经理等。
  2.“危机”则是对企业运营、领导机制产生威胁的不良影响。
  过去如何理解“中层危机”?
相关阅读: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
  领导者的另一个特质就是,各级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凡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要求别人去做。作为一个经理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在惠普,各级管理人员,不管什么级别的,都没有独立的办公室,大家坐在一起,平等相待。而且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大家直呼其名,同事叫我建华或者小高,我们也以这样的方式称呼别人,即使级别再高的管理者,我们都直接叫他的名字。这样让人感觉很亲切,体现出一种平等的同事关系。如果老总某天上班忘记了带胸牌,同样他也要像普通员工一样戴一个临时的胸牌。因此不管是谁,你只要没有带胸牌上班,保安就不会让你进去,保安不会因为你是老总就放行,这是严格的制度。老总只有以身作则,处处做出表率,才有资格去要求员工。
  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在很多公司都难以做到。为什么呢?从本性上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特权,制定的规章制度最好是用来约束别人的,而不愿意约束自己,而惠普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为数不多的公司之一。各级管理者首先要约束自己,当革命革到自己头上来的时候,要坦然地接受。在中国惠普成立初期,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破例为两位老总设立了独立的办公室,但是墙和门都是透明玻璃的,到后来,连这种办公室也取消了。现在,你如果去参观惠普办公室的话,你找不到老总的办公室,因为老总跟大家坐在一起了,老总的特权象征没有了。我第三次离开惠普之前,我、孙振耀和我们的秘书通常坐在一起,办公桌是120°分割的,我们三个人之间的直线距离也就一米多。这样打什么电话、说什么话都是公开的、透明的。
  对管理者来说,凡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否则就不会赢得部下的尊重和信任。> 团队建设需要管理者以身作则
团队建设需要管理者以身作则
09:45:27 来源:经理人网
(生意场讯)制定规则的人,就是第一个执行的人&&以身作责在一个团队中,各级管理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任何一个团队中,每一级的负责人在提出工作要求、颁布管理规则的时候,要求每一个下属做到的,管理者自己必须首先要做到,每一个下属能做到的,管理者必须要做得更好。管理者以身作则的力量和作用,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丢弃的,一个人没有规则意识会被认为素质低,一个管理者没有规则意识也绝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管理者决不能忽略自身对下属可能产生的影响,更需要知道自己会对下属产生深刻的影响,自己的乐观和悲观情绪会同样富有感染力,而且自己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的表现都会影响到周围所有人的情绪、语言和行为。管理者发出的信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管理者的每一个决定和每一个行动都是对下属的一次绝好的培训机会.发号施令并不能帮助管理者实现自己的意图。真正的领导是通过以身作则来实现的,而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无论管理者喜欢与否,他的做法都会成为组织其他成员的榜样。管理者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影响,他们事事都会从他的身上寻找原型。规则就是规则,确定下来的规则就要坚决执行。我们不缺乏规则,缺乏的是不折不扣的贯彻规则的决心和行动。管理者应该树立起&规则意识&。否则,规则就难以维持下去,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且把这些意识贯彻到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的每一天的工作中去,才能够建设出一个成功的团队。
文章关键字: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生意场"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生意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请注明"来源:生意场"。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如本网刊载之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新闻排行榜
关注生意场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浙B2-  技术支持:(00209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理者的以身作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