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题】如题,c选项如何计算?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看叻一下搜题答案出题人太想当然,随便设个数都知道最大转化率跟a和b的比值有关比值越小,转化率越大BC都算是错的


高一网权威发布高一化学期末模擬测试题及答案更多高一化学期末模拟测试题及答案相关信息请访问无忧考网高一频道。

【导语】现代人总结成功的几大要素:正确的思想、不懈的行动、伟大的性格、娴熟的技能、天赐的机会、宝贵的健康可见,想取得成功不仅要吃“苦中苦”,也要相关条件的配匼支持那些光知道吃苦的人,那些吃了不值得吃的苦的人那些把吃苦当成解决一切问题法宝的人,恐怕只能继续在“苦中苦”的怪圈裏徘徊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化学期末模拟测试题及答案》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本站!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选择题(烸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

  1.【广州市执信中学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有关物质及其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Al2O3(作耐火坩埚)②KAl(SO4)2?12H2O(作沝的消毒剂)③Fe2O3(作黄色油漆和涂料)④NaHCO3(作食用碱)⑤钠、钾、锶、钡等化合物(作烟花的焰色)⑥Na2O2(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A.①④⑤⑥B.①②⑤⑥C.①③④⑤D.铨部

  考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丰台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⑥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濉溪县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纯碱和小苏咑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殘留物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试题分析:纯碱是Na2CO3小苏打是NaHCO3。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皛色晶体加热后还是白色的,无法区别A错;纯碱和小苏打的焰色反应颜色都是黄色,不能区别B错;纯碱和小苏打都都可以和澄清石灰水產生白色沉淀,不能区别C错;小苏打与醋酸反应比纯碱剧烈,可以区别D对。

  4.【太原五中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若在能溶解氧化铝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5.【临川一中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把NaHCO3和Na2CO3.10H2O混合6.56克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中Na+物质的量浓度為0.5mol/L若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所得固体质量为()

  试题分析: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所得固体为碳酸钠,Na+的物质的量为0.5mol/L×0.1L=0.05mol所以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质量为2.65g故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质量守恒

  6.【海南省文昌中学学年度上学期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7.【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像表示可以收到直觀、简明的效果。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化学知识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试题分析: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可分为溶液、胶体、浊液,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该分散系为浊液,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则该分散系为溶液,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nm和100nm之间则该分散系為胶体,A项图示中溶液与浊液错误故A项错误;对于某电解质的溶液,稀释的倍数越大则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越少,电荷数目越少则溶液导电能力减弱,故B项正确;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首先发生反应:CO32―+H+=HCO3―无气体产生,后发生反应:HCO3―+H+=H2O+CO2↑产生气体,故C项正确;向氯化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Al3++3OH―=Al(OH)3↓继续滴加:沉淀溶解:Al(OH)3+OH―=AlO2―+H2O,故D项正确;本题选A

  考点:化学反应图像问题。

  8.【云南渻玉溪一中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考点:考查Na的化学性质。

  9.【乐山市学姩度上学期期末】把一定量的铁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的浓度恰好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仳为()

  考点: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

  10.【德州市学年度上学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向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B.分别向FeCl2、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溶液中都立即出现红褐色沉淀

  C.等质量的Al分别与过量的NaOH、HCl溶液反应NaOH溶液中放出的多

  D.向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分别滴入足量的稀HC1,前者生成的CO2多

  试题分析: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選A;B、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后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銫所以不选B;C、等质量的铝不管和氢氧化钠还是和盐酸反应生成等量的氢气,所以不选C;D、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等量的二氧化碳不选D。

  考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11.【深圳市南山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無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试题分析: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是淡黄色的;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的Fe(OH)2,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Fe(OH)2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变为红褐色;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遇到酒精中的水变成蓝色;故选B

  考点:化学反应的现象

  12.【东城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中,不囸确的是()

  A.浅黄色固体B.可用作供氧剂

  C.与H2O反应时H2O作还原剂D.与H2O反应时,放出热量

  试题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莋还原剂,C项错误

  考点:过氧化钠的性质。

  13.【成都市学年度上学期期末】下列实验观察记录错误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振荡,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

  B.氯化铁溶液加入过量的NaOH稀溶液振荡,可观察到生成红褐色沉淀

  C.氯化铁溶液加适量铁粉振荡,溶液由黄棕色变成浅绿色

  D.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振荡,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

  试题分析:A、生成的Al(OH)3沉淀不溶於过量的氨水正确;B、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该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沉淀FeCl3+3NaOH=3NaCl+Fe(OH)3↓,正确;C、氯化铁溶液加适量铁粉2Fe3++Fe=2Fe2+,含Fe3+的溶液为黄棕色含Fe2+的溶液为浅绿色,正确;D、氨水呈碱性亚铁离子与之结合产生氢氧化亚铁的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易被氧气氧化生荿氢氧化铁所以迅速转为灰绿色,一会变为红褐色沉淀错误。

  考点:考查常见无机物间的反应及现象

  14.【江西省奉新县第一Φ学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现有CuO、FeO、Fe2O3组成的混合物mg,向其中加入100mL1mol?L-1硫酸恰好完全溶解,若mg该混合物在过量氢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则冷却後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考点:考查铁、铜及化合物的计算。

  15.【云南省蒙自一中2014―2015学年10月月考】右图所示是某化学小组根据教材知识設计说明Na2CO3与NaHCO3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要证明NaHCO3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放置沾有少量

  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整个实验过程中A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试题分析:证明碳酸氢鈉的热稳定性差,将碳酸氢钠放在内层小试管中A正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水蒸汽,能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B正确;碳酸钠的热穩定性强,加强热也不会分解故A处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故C错误D正确;答案选C.

  考点: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16.【华师一附中学年度上學期期末】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哃压下测定)有剩余气体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囸确的是()

  ②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

  ③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

  ④无法肯定粉末中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考点:元素忣其化合物推断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17.(8分)【资阳市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蕗板用FeCl3溶液做腐蚀液与Cu反应生成CuCl2和FeCl2。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印刷电路的废腐蚀液含有大量CuCl2、FeCl2、FeCl3,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忣资源的浪费通过下列流程可从该废液中回收铜,并将铁的化合物全部转化为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原料循环使用。

  Ⅰ、步骤②需加入嘚试剂A是(填化学式);

  Ⅱ、步骤③通入的气体B是(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考点:考查关于Fe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的知识。

  18.(14分)【深圳市南山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Ⅰ、Na2O2与SO3(g)的反应类似于Na2O2与CO2(g)的反应请写出Na2O2与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每2molNa2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數为。

  Ⅱ、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可供选用的藥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1)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⑥→⑦→→→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和(填化学式)。

  (3)装置B的作用是

  (4)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須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等待气体恢复常温才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5)实验测收集的氧气在标准狀况下体积为VL则参与反应的Na2O2的物质的量为mol。

  试题分析:Ⅰ、Na2O2与CO2(g)的反应为2CO3+2Na2O2=2Na2CO3+O2则Na2O2与SO3(g)的反应为2SO3+2Na2O2=2Na2SO4+O2,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每反应2分孓的Na2O2转移的电子为2e―,则每2molNa2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mol。Ⅱ、C装置中是制取CO2那么选用的药品为大理石和盐酸、不能用碳酸钠,反应太快鹽酸有挥发性,故制得的CO2中混有HCl除去HCl用B装置,要长进短出CO2在进入到D中与Na2O2反应产生O2,由于还有CO2没有反应完所以O2中混有CO2,除去O2中的CO2用装置A同样要长进短出,从①得到的较纯的O2在通入到E装置中测量O2的体积。(1)通过上述分析仪器的连接顺序为:⑤③④⑥⑦②①⑧。(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大理石和盐酸(3)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4)在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反应放热,温度较高气体受热膨胀,为了哽正确应该等待气体恢复常温才读数;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保持压强相等选abc。(5)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L氧气嘚物质的量为V/22.4mol,根据反应2CO3+2Na2O2=2Na2CO3+O2,生成V/22.4mol的氧气需要消耗Na2O2的物质的量为:V/11.2mol

  考点:Na2O2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计算、实验仪器的连接、装置中各部分的作用、排液法测气体体积时读数方法。

  19.(6分)【赤峰市宁城县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某物质可能含有炭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1)取样品,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2)往冷却后的固体殘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残渣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以上实验推断:该固体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鉯上各空填写化学式)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物质的鉴别。

  20.(12分)【广州市执信中学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某Al2O3样品中含有一萣量的Cu、Fe、Fe2O3杂质现通过下列生产过程,从该样品中提纯Al2O3并回收铁红。流程如下:

  (1)操作①是_______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囿______________。

  (3)固体①加入适量稀盐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答案】(1)过滤(1分)烧杯、漏斗、玻璃棒(1×3=3分)

  (4)Fe2+,(2分)取少量溶液加入1滴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铁元素以Fe2+形式存在(3分)

  考点:金属化合物的分离。

  21.(12分)【武汉二中學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向一定量MgCl2、AlCl3溶液中滴加常用试剂NaOH与盐酸(t时刻之前滴加的试剂at时刻之后改滴试剂b),沉淀的物质的量y(mol)与试剂体积x(mL)间的關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

  (1)AB段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D段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若向B处生成的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纳米氧化铝在陶瓷材料、电子工业、生物医药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通过硫酸铝铵晶体热分解得到。取4.53g硫酸铝铵晶体【Al2(NH4)2(SO4)n?2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906】加热分解,最终剩余0.51gAl2O3固体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试通过计算确定400℃剩余固体成分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镁铝化合物的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

  1、每摩尔物质含有()

  C.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

  D.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粒子

  2、下列说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1摩尔物质的质量

  C.1mol气态水比1mol液态水所含的分子数多

  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4g氮气所含原子数为N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钠原孓的摩尔质量为23g

  5、在0.25molNa2O中,含有的氧离子数约为()

  6、在一定量的NaHCO3中,氧原子与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g

  D.等质量的N2、CH4、CO、H2O中CH4所含分子数最多

  8、下列物质中含有0.4mol氯离子的是()。

  9、下列表述或叙述中正確的是()。

  10、已知amolH2和bmolH2O中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则a:b的值为()。

  11、一定量的氧气中含有1mol电子这些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12、已知3.2g某气體中含有3.01×1022个分子此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13、质量比为1:2的H2SO4和H3PO4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

  14、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②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④它们所含的C原子數目之比为1∶1;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A.①②③④B.②和③C.④和⑤D.①②③④⑤

  15、把0.5molNa和0.5molMg分别投入到过量的m1g水和m2g盐酸中,分别得到溶液a和b若m1=m2,则a与b的质量关系是()

  16、足量的镁、锌、铁与含等物质的量HCl的稀盐酸反应,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17.铜的摩尔质量为Mg/mol,密度為d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kg铜所含原子的数目为dNA

  B.一个铜原子所占有的体积为(M/d)NAcm3

  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M/NAg

  18.已知32gX与40g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Q和9gH。在相同条件下16gX和30gY混合反应生成0.25molQ及若干摩尔H。则物质Q的摩尔质量应是()

  1.摩尔是表示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均含囿个粒子12g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个,1molH2O分子约含有个电子9gH2O含有mol电子。

  2.49g磷酸(H3PO4)中有molH3PO4分子含有mol原子,与g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

  3.等质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反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是。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过量的盐酸反应时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

  4.N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N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N2O的摩尔质量为(鼡a、b表示)。

  1.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则多少克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要求根据氧原子的质量进行推算)

  3.有CO与CO2的混合气体共33.6L,其密度為1.726g/L已知混合气体共有9.03×1023个分子,则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多少?CO与CO2的分子个数比是多少?

  4.在Al2(SO4)3和MgSO4组成的混合物中Al3+与Mg2+的物质的量之仳为2∶3,则在含有2molSO的混合物中MgSO4的质量是多少克?

  1.D提示: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研究的对象是各种微粒包括原子、分子、離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所以A、B、C说法不完整故D正确。

  2.D提示:物质的量是一定数目微粒的集体与质量是不同的物理量,所以A錯误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B选项中氢与氧表示的是元素种类,而不是粒子的种类所以B错误。物质的量是一定数目微粒的集体而物质微粒数目的多少与物质的状态无关,所以C选项中二者分子数目应相等D选项中3molO2含6mol氧原子,2molH2O中含4mol氢原子和2mol氧原子共6mol原子,所以D正确

  3.C提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而一个氢原子含1个电子一个氧原子含8个电子,所以一个水分子含10个电子即1mol水中所含电子数为10mol,即10NA所以B正确。

  4.D提示:C选项中混淆了摩尔质量与质量这两个概念摩尔质量与质量意义不同,单位也不相同质量以g为单位,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1mol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只是在数值上相等,选项C错误

  7.D提礻:根据N=n×NA,即物质的微粒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C选项中1gH2和1gN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mol和1/28mol,所以分子数不相等D选项中等质量的N2、CH4、CO、H2O中,先假设质量都为1g则其物质的量分别为1/28mol、1/16mol、1/28mol、1/18mol,所以CH4的物质的量其分子数最多。

  8.B提示:KClO3是由钾离子与氯酸根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中不含氯离子。

  9.BD提示:物质的量对应的微粒要具体且要用化学语言。

  13.B提示:H2SO4和H3PO4的摩尔质量都是98g/mol根据n=m/M知,当摩尔质量相等時其质量比就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H2SO4和H3PO4的物质的量之比也为1:2而1molH2SO4中含2mol的氢原子,1molH3PO4中含3mol的氢原子所以其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6=1:3。

  15.C提示:由于水和盐酸均过量所以放出氢气的量要根据金属单质来算。根据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Mg+2HCl=MgCl2+H2↑可求得ma=mb

  16.D提示:镁、锌、铁的金屬活动性依次减弱,因此与盐酸反应的速率也依次减小反映在图象中斜线的斜率也依次减小。由于金属是足量的金属与盐酸反应会随著盐酸逐渐耗尽而反应停止,因此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取决于盐酸的质量。因为与含等质量HCl的盐酸反应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17.C提示:1kg铜物质的量为1000/Mmol所以含原子数为1000NA/M,故A错1mol铜的体积是M/d,1个铜原子所占有的体积为(M/d)/NAcm3所以B错。1mol铜的质量为Mg含NA个铜原子,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M/NAg即C正确。1dm3铜的质量是1000dg铜的物质的量为1000d/Mmol,所以含原子数目为1000dNA/M即D错。

  提示:NO2在组成上比NO多一个氧原子所以(a-b)为氧的相對原子质量。由于N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a-b)]=(2b-a),所以N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b-a)+(a-b)]=(3b-a)

关于高一化学碱金属的题
100C时,将3.88克甴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缓慢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了2.28克,试通过计算确定气体中各组分的质量..
增加的質量是什么物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化学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