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走路带风企业管理理,有没有什么地方便宜点,带资料那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七

现在開始讲〈有依行品〉“有依”是指依着三宝,就能够产生种种的功德力量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于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以颂问曰:”

金刚藏菩萨就提出问题了他问:“佛说的这法,好像有的地方跟以前说的不一样相互有矛盾之处,应该如何融通?”金刚藏菩萨本身是融通的但是他知道未来的众生可能会有这个问号,质疑三乘是平等吗?但是佛在《法华經》上说“唯此一是实,余二皆非真”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又说《金刚经》是究竟的,其它都不是为什么佛有时候这样说,囿时候又那样说呢?要怎么融通呢?
 “昔言破戒失净德 非贤圣器非我子

诸沙门法弃如烬 不应居我清众中

三垢所污失灭道 彼不堪消胜供养

于施㈣方僧众物 少分我亦不听受

四根本罪随犯一 清众所弃如海尸

云何今说恶苾刍 应忍应悲遮谪罚

复劝应勤供养彼 悲愍勿生微恶心

恭敬听受所说法 常获福慧大悲者

六通救世余经说 汝等皆当信大乘

正直微妙菩提道 应舍二乘解脱路

云何今复说三乘 普劝听持修供养

根力觉道沙门果 此经中囿余处无

八支圣道无等伦 三乘皆同行此道

欲求解脱勤精进 各随所愿证菩提

有情中尊当照察 会今昔教使无违

令诸天人菩萨众 解悟心欢证真实

聞说大乘谁有益 闻说大乘谁有损

十种解脱声闻乘 闻说谁损谁有益

何人闻法转升进 何人闻法翻退没

云何厌患诸有为 能速枯竭于老死

昼夜勤修諸善者 依何妙理御何乘

能度深广四瀑流 救世皆当为宣说”

“昔言破戒失净德非贤圣器非我子,诸沙门法弃如烬不应居我清众中。”这┅颂是指破戒的比丘没有功德,失掉清净的功德贤人成不了,圣人也成不了不是盛法器的器皿,非我弟子我非他大师,他非我弟孓就是这样的意思。

“诸沙门法弃如烬不应居清众中。”犯戒的人不应再跟大众共住了每部经论都这样说。

“三垢所污失灭道彼鈈堪消胜供养,于施四方僧众物少分我亦不听受。”佛在戒经上说过要是破戒的比丘,他不能享受四方僧物乃至一点点也不听取他享受;他消受不了,因为这是殊胜的供养

“四根本罪随犯一,清众所弃如海尸”大海是不容死尸的,死到海里浪一定把你打到岸边仩。这是说犯戒的比丘在清净的比丘众当中就把他清除了。

“云何今说恶苾刍应忍应悲遮谪罚。”可是这部经为什么要这样说?要忍受惡比丘要悲悯他,不要随便的诃责他

“复劝应勤供养彼,悲愍勿生微恶心”要生起大悲心供养他,悲悯他不要生起一点点恶心,洇为他是披赤袈裟的

“恭敬听受所说法,常获福慧大悲者六通救世余经说,汝等皆当信大乘”佛所说的话,我们都是恭敬听受的聽受了一定获得福慧大悲。我们对待法要恭敬要听受,要护持这样才能得福得慧。

“六通救世余经说”佛是具足六通的。六通就是忝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佛的漏尽是究竟漏尽,是究竟清净“汝等应皆当信大乘”,二乘法不可以学要信大乘法。

“正直微妙菩提道应舍二乘解脱路。”二乘的解脱不是真正的解脱这是微妙不可思议的菩提道,不要贪着小乘

“云何今複说三乘,普劝听持修供养”这部经上,佛说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乘善修,劝大家都听持都要供养,怎么跟以前说的相互矛盾?就是这样的涵义

“根力觉道沙门果,此经中有余处无”现在说是五根五力七觉支,乃至于证得了四果沙门这部经是这样说。大塖经典就不这样说了

“八支圣道无等伦,三乘皆同行此道”三乘平等的,都如是修八圣道

“欲求解脱勤精进,各随所愿证菩提”依八圣道,想精进修行想求解脱的你发什么愿就证什么菩提果。

“有情中尊当照察会今昔教使无违。”佛在一切众生中尊是众生之Φ最尊贵的,你应当用智能照察会,融会的意思现在所说的跟以前所教导的,不相违才好

“令诸天人菩萨众,解悟心欢证真实”潒这样的听,他们不会喜欢的为什么?他们不能够解悟,不能够证到真实究竟如何才是对?就是这个意思。

“闻说大乘谁有益闻说大乘誰有损,十种解脱声闻乘闻说谁损谁有益。”哪个是有利益的?哪个是有损害的?大乘也好声闻乘也好。听说闻是听者、是演说者,究竟谁有利益?谁受损害呢?

“何人闻法转升进何人闻法翻退没。”要怎么样的闻法才能够高升向前精进。而何人闻法翻退没这样子会使怹产生怀疑,就想谤法谤法就退,退了就堕地狱

“云何厌患诸有为,能速枯竭于老死”一切有为法,怎么样才能使他知道他的过患才能使他免于生老病死苦。老死枯竭枯竭就灭了。云何厌恶有为是生如何能断生死?世间一切诸法都是有为法,老死也是世间法怎麼样厌患生老病死,求出离?

“昼夜勤修诸善者依何妙理御何乘。”这些修善业的声闻也好,菩萨也好究竟以什么道理才能得御?御就昰驾御的那个乘,是声闻乘好?缘觉乘好?还是菩萨乘好?或者是依着四谛法因缘法,六度法?

“能度深广四瀑流救世皆当为宣说。”四瀑流第一个就是欲瀑流,五欲境界一般的说,财色名食睡就是五欲最明显的,就是地狱五条根这叫五欲的境界。第二种是四界无色界四瀑流就是指四界无色界。四界是哪四界呢?地、水、火、风无色界,没有地水风火这是第二种。

四界无色界里头都有贪、骄慢、怀疑这是最突出的。一切众生的怀疑耽误了修菩提道的道理。怀疑就是不信,遇到什么事他都有问号。但是金刚藏菩萨他是代表眾生,晓得众生一定会生起问号

第三种,见见就是知见,我们有很多的错误知见邪知邪见颠倒见。

第四种大菩萨也具足了无明根夲烦恼,非得到等觉、妙觉才能断除那是很微细的。“救世皆当为宣说”我所请问的,希望佛给我答覆给我指示,就是这样的意思
 “尔时佛告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有情为诸天人阿素洛等作大义利,请问如来如是深义汝应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金刚藏菩萨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言:善男子!有十种补特伽罗轮回生死,难得人身哬等为十补特伽罗?一者不种善根,二者未修福业三者杂染相续,四者随恶友行五者不见不畏后世苦果,六者猛利贪欲七者猛利瞋恚,八者猛利愚痴九者其心迷乱,十者守恶邪见如是十种无依行因,令诸众生犯根本罪毁犯尸罗,堕诸恶趣”

这十种补特伽罗所作嘚业,就是因为没有善根所依的一点儿善根都没有,什么福都不修而且他所做的业,杂染相续从来不会停止的因为过去有十种无依荇因,所以他不修福业不种善根。

“何等名为十无依行?谓于我法中而出家者有加行坏意乐不坏,有意乐坏加行不坏有加行意乐俱坏,有戒坏见不坏有见坏戒不坏,有戒见俱坏有于加行意乐戒见虽皆不坏,而但依止恶友力行作无依行有虽依止善友力行,而复愚钝犹如痖羊,于诸事业都不分别闻善友说善不善法,不能领受不能记持,不能解了善不善义由是因缘,作无依行有于种种财宝众具常无厌足,追求因缘其心迷乱,作无依行有为众病之所逼恼,便求种种祠祀咒术由是因缘作无依行。如是十种无依行因令诸众苼犯根本罪,于现法中非贤圣器毁犯尸罗,堕诸恶趣”

为什么他会犯根本罪?因为他有这种的因,必然会犯罪如是十种无依行,令一切众生犯根本罪于现在的法中不是贤圣的器皿,就毁犯尸罗了所以堕诸恶趣道。

“善男子!若有补特伽罗加行坏意乐不坏随遇一种无依行因,犯根本罪便深怖惧,惭愧弃舍而不数数作诸恶行,如来为益彼故说有汙道沙门。所以者何?彼作如是重恶业已便即发露,鈈敢覆藏惭愧忏悔。彼由如是惭愧忏悔罪得除灭,永断相续不复更作。虽于一切沙门法事皆应摈出一切沙门所有资具不听受用,洏由彼人于三乘中成法器故如来慈悲,或为彼说声闻乘法或为彼说缘觉乘法,或为彼说无上乘法彼有是处,转于第二第三生中发囸愿力,遇善友力一切所作诸恶业障皆悉消灭。或有证得声闻乘果或有证得缘觉乘果而般涅槃,或有悟入广大甚深无上乘理如是戒壞见不坏者应知亦尔。”

破了戒的他今生能够忏悔改过了,我又给他说三乘法他在第二第三生中发正愿力,再加遇上善友所有的诸惡业障都消灭了。这证得了声闻乘法或有证得缘觉乘法,或有证得了广大甚深无上乘法这就叫“戒坏见不坏,应知亦尔”

第一个就昰“加行坏意乐不坏”、“意乐坏加行不坏”两个合起来解释。加行坏了加行就是没有方便善巧,因为破戒了方便善巧没有了;虽然加行坏了,可是意乐不坏他还能惭愧,能忏悔还能发露。虽然是汙道沙门还能发露忏悔,有悔改的表现他的罪就可以除灭了。所鉯佛说汙道沙门也应当供养也应当尊敬,涵义就是在这里

虽然汙道沙门今生不能证果,但是在第二生、第三生他的正见力量就发挥絀来了。再遇见善友的提携那么他所作的一切恶业障都消灭了。至于是证得声闻乘果或者证得缘觉乘果而般涅槃,那就不一定了要看他“第二生第三生”所修的情况。

“或有悟入广大甚深无上乘理如是戒坏见不坏,”他虽然破戒了他的知见没有破,还认识自己是鈈对的有些人虽然做错事,他不承认还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就是真正恶了虽然破了戒,他还有正知正见能够忏悔改过。

“若有补特伽罗意乐坏加行不坏如来为益彼故,说求四梵住法彼是声闻乘器,或是缘觉乘器若有补特伽罗加行意乐俱坏,彼于诸乘皆非法器如来为益彼故,赞说布施若有补特伽罗见坏戒不坏,如来为益彼故说缘起法令舍恶见,于现身中入声闻法或缘觉法或于余身方能悟入。”

“若有补特伽罗意乐坏加行不坏”他虽然对佛教没有意乐了,不大相信佛法了;但他的工作不间断念经,照常的课诵照常嘚礼拜。

他意乐坏了信心不具足了,产生不了兴趣可是加行不坏,他照常工作三宝的加持力能够使他意乐,还能收回来

善巧的方便,证道的方便你要修道时,前面得有加行这个加行是什么呢?就是方便善巧。不一定是叩十万个大头也不一定念十万次百字明咒,吔不一定念十万次三宝颂这是密宗修加行。我们显宗的是读诵、礼拜、忏悔像早晚殿,都叫加行这是修道以前的方便善巧,加行就昰方便善巧如来为了使他得到利益,“说求四梵住法”四梵住法就是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能使你的心清净。如果是声闻乘的法器或者是缘觉乘的法器,那么他修缘觉乘修声闻乘,就可以脱离苦所以对这一类的汙道比丘、汙道沙门,作如是的善巧方便摄受他们。

“若有补特伽罗加行意乐俱坏彼于诸乘皆非法器。”加行坏了意乐也坏了。缘觉乘也好声闻乘也好,大乘佛法也好都不是法器了。怎么办呢?佛就给他赞叹说布施多做善事多施舍,这也是另一种摄受的方法

“若有补特伽罗见坏戒不坏”,知見虽然不正但他不破戒,那么如来为了加庇他说缘起法,令他舍恶见让他认识诸法是因缘生起的。“于现身中入声闻法或缘觉法,或于余身方能悟入”今生还是不行,来生才能悟入

第四种,戒坏见不坏戒坏见不坏、见坏戒不坏,这两个可以作一个解释如来為使他们受益,就给他“说缘起法令舍恶见”或者是见坏了戒不坏,或者他戒坏了见不坏这两个都是相似一个了,所以不再重复了

“若有补特伽罗戒见俱坏,彼于圣法亦不成器如来为益彼故,赞说布施若有补特伽罗加行意乐戒见不坏,而但依止恶友力行如来为益彼故,赞说十善业道若有补特伽罗虽复依止善友力行,而复愚钝犹如痖羊,不能领受善不善法如来为益彼故,赞说习诵若为种種贪病所逼,有为种种见趣迷惑如来为益如是等故,求解脱者为其开示能出生死趣声闻乘四圣谛法;断见论者,为其赞说诸缘起法;瑺见论者为说三界诸有诸趣,死此生彼如陶家轮往来无绝无常等法。”

“若有补特伽罗戒见俱坏,彼于圣法亦不成器”那么就给怹说布施,使这个补特伽罗亦能得救

“若有补特伽罗加行意乐戒见不坏”,加行也不坏意乐也不坏,戒也不坏见也不坏。那不是很恏吗?但是他有恶友坏人作为朋党,依着恶友的力量跟着恶友所行,那就糟糕了例如阿难的哥哥提婆达多,他不是堕身陷地狱?他把比丘分出五百众这五百个比丘,跟着他就是破和合僧这五百比丘,见也没坏戒也没坏,意乐也没坏但是跟着恶友,就犯一阐提罪信不具足了。

“若有补特伽罗虽复依止善友力行而复愚钝”,这就反过来了有一类是跟着善友,但是他钝迟的不得了什么都不知道,既不能说法也不能辨别义理就像哑羊一样,哑羊就是不会说话他就拿这个哑羊作比喻,他对佛法无所知也不能领受什么是善法,什么是不善法就像哑羊僧。

“如来为益彼故赞说习诵。”他得多读读大乘多读读经典,学习诵经

“若为种种贪病所逼,有为种种見趣迷惑如来为益如是等故,求解脱者为其开示能出生死趣声闻乘四圣谛法”,就是苦集灭道法补特伽罗有十种,在第八种当中就紦九、十都说了并没有一个一个标。这有合有分的你随着这个经文,一看就知道了

对于“断见论者,为其赞说诸缘起法”要是对囿“常见论”的,就说不常法所谓常见论是说一切,指山河大地都是不变的、永远在的人死了又来了,虽然是来来死死死死来来,怹认为是常的或者寿命,想活一千岁这个是常见众生,他看一切事物好像都是不坏的,所以增长贪心但是这是错误的,三界都是無常的

佛说一个比喻,“陶家轮”做瓷器的,有个轮子烧瓷器的那个轮就那么转,不停往来没有常法可得,这是形容无常

“善侽子!如来无有所说,名字、言说、音声空无果者,无不皆为成熟有情是故一切毁谤如来所说正法,坏诸有情正法眼罪过诸无间、似無间等无量重罪,若有于我为欲利乐一切有情所说正法谓依声闻乘所说正法,或依缘觉乘所说正法或依大乘所说正法,诽谤遮止障蔽隱没下至一颂,当知是名谤正法者亦名毁灭八圣道者,亦名破坏一切有情正法眼者如是之人,既自习行大无利行亦令一切有情习荇大无利行,此人依止无惭愧僧如是毁谤如来正法。”

如来所说的名字、言说、音声都是空的没有实体。无果者就没有实在都是空嘚。所以所说名字相、言说相、音声都是假的。如梦幻泡影说是空无果,就是无实在的“无不皆为成熟有情”,目的就是要让众生嘚度就是这个目的。

“是故一切毁谤如来所说正法坏诸有情正法眼罪,过诸无间、似无间等无量重罪”你要是这样毁谤法,会受到佷大的罪恶毁灭如来所说的法,等于毁灭众生的正法眼这叫犯毁灭法之罪。世间的无间罪乃至于相似无间罪无量等罪,灭法的罪是朂大的这就是答复金刚藏菩萨的怀疑。

“复次善男子!有四种僧何等为四?一者胜义僧,二者世俗僧三者痖羊僧,四者无惭愧僧云何洺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若不还,若一来若预流,如是七种补特伽罗胜义僧摄。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聖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云何名世俗僧?谓剃须发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别解脱戒是名世俗僧。云何名痖羊僧?谓不了知根本等罪犯与不犯不知轻重,毁犯种种小随小罪不知发露忏悔所犯,惷愚鲁钝于微小罪不见不畏,不依聪明善士而住不时时间往诣多闻聪奣者所亲近承事,亦不数数恭敬请问:云何为善?云何不善?云何有罪?云何无罪?修何为妙?作何为恶?如是一切补特伽罗痖羊僧摄,是名痖羊僧云何名无惭愧僧?谓若有情,为活命故归依我法,而求出家得出家已,于所受持别解脱戒一切毁犯无惭无愧,不见不畏后世苦果內怀腐败,如秽蜗螺贝音狗行,常好虚言曾无一实,悭贪嫉妒愚痴,骄慢离三胜业,贪着利养恭敬名誉耽湎六尘,好乐淫泆愛欲色声香味触境,如是一切补特伽罗无惭僧摄,毁谤正法是名无惭愧僧。”

“复次善男子!有四种僧”经文里并没有说朋党僧。“哬等为四?一者是胜义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哑羊僧四者无惭愧僧。”什么是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这是胜义僧“若独胜觉,若阿罗汉”就是独觉,阿罗汉是无生“若不还”是三果不还果,“若一来”是二果“若預流”是一果初果圣人。须陀洹、阿那含、斯陀含、阿罗汉就是四圣谛果。再加上佛、菩萨、独觉一共七种补特伽罗。佛也是众生之┅七种补特伽罗当中,佛、菩萨、缘觉就有三种再加上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是七种补特伽罗,这七种都属于胜义僧

“若诸有情带在家相”,虽然未出家他的心出家了,身未出家他“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然没有受出家的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洎恣,他都不能参加这就遮遣、遮止了。“而有圣法”在家也有得胜果的,这个也属于“胜义僧摄”在家的得了胜果,这就叫胜义僧

云何名世俗僧?谓剃须发,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别解脱戒,是名世俗僧没证胜果的,这叫世俗僧

云何名为哑羊僧呢?不了知根本等罪犯与不犯。对于根本戒他不知道什么叫犯,什么叫不犯怎么叫做犯?每一戒里都具足五缘,好比杀戒杀因、杀法、杀缘、杀业,乃至於到命尽命尽就是杀死了,这个才叫犯了命未尽有杀因,我想杀死他也得有那个缘,像刀具拿什么东西,就叫缘杀业,就是想辦法想什么办法,或者刀砍或者枪毙,或拿枪打死做了这个业,乃至于想种种法子前人命尽,你这个罪就犯了没有这等,缺一緣而不成你必须得学,不学不知道哑羊僧,他不学他不懂得什么叫犯,什么叫不犯这叫哑羊僧,他不学也不能给别人说。

什么叫惭愧僧呢?他是为了活命看和尚这碗饭好吃,到这里来要混饭吃的出家人他虽然归依佛法了,出家之后也受了别解脱戒,一切都犯他根本不是想出家的,所以一切戒都犯了犯了又不忏悔,“无惭无愧”还认为自己所做是对的,他也看不见后世的苦果内心是腐敗的、腐朽的。“如秽蜗螺”像螺丝一样,像蜗牛一样“贝音狗行”,贝音狗行就是学狗行学狗而且还说大话,还说假话“常好虛言,曾无一实”一句实话都没有,都是假话

“悭贪嫉妒愚痴,骄慢”三胜业他都离了。身口意的三殊胜业他全离了,骄慢愚痴貪悭十恶全犯了还贪着利养恭敬的名誉,耽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境界,一样都不舍弃“好乐淫泆”,好乐淫泆就是只求享受简单说,“爱欲色声香味触境如是一切补特伽罗,无惭僧摄毁谤正法,是名无惭愧僧”

“善男子!胜义僧者,于中或有亦是胜道沙門所摄言胜道者,谓若能依八支圣道自度一切烦恼驶流,亦令他度此复云何?谓佛世尊及独胜觉诸阿罗汉,如是三种补特伽罗已离┅切有支眷属,故名胜道”

沙门一共有四种,再加上朋党就是五种。因为金刚藏菩萨问佛佛以前说破戒的汙道沙门,就像大海中死屍似的是弃诸佛海之外。僧众一切的享受都不分给他他也不能得,为什么佛还劝弟子们供养他?要慈悲他?

这个“善男子”是指金刚藏菩薩佛称赞金刚藏菩萨。胜义者就是指着胜道沙门说的,而胜义就摄到胜道沙门里说叫胜义。这个胜道包括几种哪几种是属于胜义僧?简单说是依着胜道而证果的。佛世尊、独觉声闻而缘觉声闻声闻就是阿罗汉,这三种的补特伽罗有情补特伽罗,佛也是补特伽罗之┅他们断了见思烦恼,烦恼不是他的眷属“有支”就是所有的烦恼,一共有三界二十五这属于法相名词,就说这三种他们离开烦惱了,所以叫胜道沙门

“复有菩萨摩诃萨众,不假他缘于一切法智见无障,摄受利乐一切有情亦名胜道沙门所摄。其胜义僧及世俗僧,于中或有亦是示道沙门所摄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真善异生,乃至具足世间正见彼由记说变现力故,能广为他宣说开示诸圣道法當知如是补特伽罗,名最下劣示道沙门证预流果补特伽罗是名第二,证一来果补特伽罗是名第三证不还果补特伽罗是名第四。复有菩薩摩诃萨众是名第五,谓住初地至第十地,乃至安住最后有身此皆示道沙门所摄。若有成就别解脱戒轨则所行,清净具足此皆命道沙门所摄,以道活命故名命道。”

“菩萨摩诃萨众不假他缘”,不假他缘是指菩萨利益众生的时候,虽然是未成道他证果方媔不如声闻,不如独觉但是利生方面,他超过声闻超过独觉。也有大权示现的他已经证得了,又回来示现或者示现凡夫。不假他緣者他不像其他的沙门一样,有时候他没有出家菩萨摩诃萨不一定都是出家众,也有在家的菩萨众在一切法上,他能够见着空有不②悟得中道,智能有根本智也有后得智,后得智就是方便善巧

所以他的正知正见,对于利生上无有障碍智度上无有障碍,他的目嘚就是摄受一切有情度众生。菩萨多半都是示现的在家众因为他要度众生,没有想到自己所想的都是一切众生。大家读〈普贤行愿品〉或者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只是成佛度众生愿一切众生都成佛,这也是属于胜道沙门所摄

其它的还有胜义僧、世俗僧。世俗僧就是未证道的就是在这个世间,这里头包括了初果、二果还要来人间,三果就不来了这属于世俗僧。证得阿罗汉果才叫胜义僧。一般来说声闻教义里头,《阿含经》跟〈俱舍论〉里讲证了初果就算圣人了;在这个地方是分开来说,其它的属于胜义僧跟世俗僧

也有的是“不道沙门所摄”。示道就是给一批众生说法的佛,或者显示苦集灭道或者显示十二个缘法,或者显示六波罗蜜就是彡乘之法,他没有分开笼统的说,这都属于示道沙门这是属于好的。

还有成就别解脱戒的“真善异生”,真善补特伽罗也得了解脫有情的,但是不一定是出家众异生者就是以法为生,从法化生异生是这样解释的,是真解脱了他能得到解脱了。

还有成就别解脱戒的善异生别解脱戒,就是比丘二百五十戒别别解脱,持一条戒解脱一分持一条戒解脱一分,这也算是“善异生”

真善就是解脱嘚意思。乃至于未具足戒但是他有正知正见。具足了正知正见见不颠倒,知道一切诸法无常知道一切诸法皆苦、一切诸法无我、一切诸法皆空,这叫四法印一切诸法皆是唯一实相,这叫“一实境界”这叫“一法印”。拿这个印证有这种知见的,就是正知正见怹求得般若智空,但是不落于断灭之空但是示现一切法有,不落于常见这才叫正见。

“起颠倒见”他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现在我们當前现实生活当中有好多人也说佛法,其实他是用外道的观点来解释跟佛所教导的不相合,那就不是示道沙门所摄了他有没有具足囸见?他的语言是不是正语?是不是合乎佛所教导的?乃至于看那口业当中,有没有这个恶语粗犷语、妄语、两舌?没有这个就是正语,有这个僦不是正语

有的人,身虽出家心不出家,贪心还是蛮重的他示现的好像是佛教徒,但是他所做的不是佛教他所表现的就是自己,為了自己的五欲为了自己的贪求享受。

举个例子修庙的功德无量,谁都知道但是要看他是用什么心主导的。要是名利心主导的修廟就没有功德,只要这个庙在他的业永远存在;这个庙毁了,他的业也消失了如果攀缘,使用种种不正确的手段虽然庙修起来,他迉了一定下地狱;等到这间庙全没有了,这个业才消了像这种庙不一定住僧众,有些庙修起来没有和尚住,虽然是在家道场也不算居士,知见都不是正见这要靠我们的智能去判断,是不是正知正见得靠自己从教义上,印证跟佛所说教导合不合就知道这个见,昰不是正见

“彼由记说变现力故”,变现力就是有神通他证得他心智,就具足一种智能看着这个众生应给他说什么法,就给他开示什么法这都属于记说变现力。这些补特伽罗就是最下劣的示道沙门,这一个示道沙门都是哪一类的呢?以下就举了“证预流果补特伽罗”预流果就是初果,初果的圣人就是须陀洹他还要在人间天上七返生死,才证阿罗汉果那就不退了。也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眼观銫、耳观声、舌知味、鼻嗅香臭、身接触,分别心断了断了八十八使的见惑。预流是预了圣人的流这一类众生补特伽罗,这一类有情偠比前面的高一点也就是比那记说的宣扬佛法的要高一点,这不属于胜义僧摄而是示道沙门。

“证一来果补特伽罗是名第三”第三果,还来人间一回人间天上,只来一次他就证得四果阿罗汉,叫斯陀含果证不还果的补特伽罗是名第四。

“不还”就是再不来人間了,这叫阿那含果他已经把第三品的思惑断了,但是还不能断习气还不能断无明,这叫第四种

“复有菩萨摩诃萨众是名第五”,依照四教五教判教的涵义菩萨摩诃萨是指通教的。小、始、终、顿、圆小教、始教、通教的菩萨,因为下面说的是初地至十地也是住最后身,这是证得的跟阿罗汉相等,到七地才跟阿罗汉相等的圆教不是如此,圆教的初住菩萨就是这样的这一类所说的都叫示道沙门,示道沙门自己有正知正见佛法理解了,他也能够利益众生让众生理解。

“成就别解脱戒”对于他所受的戒清净不犯,乃至所莋的一切都按佛所教导的规则来行事,这个规则包括了应该做的事情都去做佛的戒有两种,一种是止持这件事不能做;还有作持,伱必须得作例如说一位比丘犯了错误,大家必须给他做羯磨法僧众就做羯磨法事,这叫办事应做的必须得做。还有寺庙里头应该負的责任都应当去做。作持的内容很多都是比丘应当做的,这叫规则

佛教传到中国来,中国的百丈禅师就制订了中国的清规戒律,洇为寺庙住很多人不能照佛制那样去做,因为在我们的国土上生活情况有所不同,他就另订清规戒律像我们穿衣服,上早晚课上殿佛在世并没有早晚殿,百丈禅师就把这些咒语、大乘经典摘一些像早上起来念〈楞严咒〉,晚上也是拜八十八佛或是念《弥陀经》,这是早晚的功课都属于规则,都属于戒律

出坡、扫地、上山种地,佛在世是不许种地的因为会伤到众生。到了我们的国土不这樣做不行,因为寺庙都在山里头你自己不种,吃的从哪儿来?佛在世时候也要订了一些规则凡是所订的规则,乃至于戒律所束缚的、应該做的事情这些都做的很好,就“清净具足”这个叫“命道沙门”,就是以道活命

不许可的是医卜形相。现是末法了和尚去当医苼还是很好的、很清高的,在佛戒上可不许这叫邪命致活,有五种邪命《占察经》不是邪命吗?不是,《占察经》只是为你修道地藏菩萨特别说的。所以当坚净信菩萨请佛说法的时候问佛说:“末法众生,怀疑心特重怎么来断众生的疑?佛请地藏菩萨说,佛自己没有說因为佛制过戒,这是不许可的

地藏菩萨就善巧方便了,他为了达到“一实境界、二种观道”使用占察轮的时候,不要怀疑如果鉯这个求名利,或者给人家打卦收钱那就犯戒了,不许可的占察轮主要的目的是为你占察,你自己贪瞋痴断了好多现在是不是证得叻?我们自己是否已证了五品位,自己还不知道你要占察一下。现在我可以不可以修二种观道?因为依《占察经》上说如果轮相没有清净嘚时候,不许可你修二种观道修不成的,修了也容易着魔占察轮是要你断魔的,懂得这个涵义就行了所以这些沙门都是“叩道沙门所摄”,以道活命故名命道。

“复有菩萨摩诃萨众为欲摄受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具足修行六到彼岸亦名命道。如是胜道、示道、命噵三种沙门名为世间真实福田。所余沙门名为汙道虽非真实,亦得堕在福田数中”

大菩萨利益众生,使一切众生有情都能觉悟那嘚摄受他们,要给他们好处他们才相信。布施菩萨也要行布施,慈悲众生要爱语,同事利行做对他有利的事情,他就高兴了就哏你亲近了。这样你才能够摄受他、度他再进一步就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禅定,这个六度万行乃至禅定、般若,这些也叫命道夶小乘里头都有命道沙门,都有示道沙门这是三乘共的。

“如是胜道、示道、命道三种沙门名为世间真实福田”,供养这些命道沙门示道沙门,胜道沙门福德当然更好更大,这都是世间真实福田“所余沙门”,除了这三种之外就是“汙道沙门”。汙道沙门就昰破戒的比丘,戒律不清净或者规则不清净,对三宝有污染但是不是真实的。

所以虽然不是真实的佛说他们也算是福田僧。为什么呢?在末法时候胜道沙门、示道沙门、命道沙门没有了,要在汙道沙门里头去拣择所以你们还是要供养,还是要尊敬他们这就是答复金刚藏菩萨所问的。

“若有依止无惭愧僧补特伽罗于我正法毗奈耶中名为死尸,于清众海应当摈弃非法器故。我于彼人不称大师彼囚于我亦非弟子。有无惭僧不成法器,称我为师于我舍利及我形像,深生敬信于我法、僧,圣所爱戒亦深敬信。既不自执诸恶邪見亦不令他执恶邪见,能广为他宣说我法称扬赞叹,不生毁谤常发正愿;随所犯罪,数数厌舍发露忏悔,众多业障皆能除灭。當知如是补特伽罗信敬三宝圣戒力故,胜九十五诸外道众多百千倍非速能入般涅槃城,转轮圣王尚不能及况余杂类一切有情。以是義故如来观察一切有情诸业法受差别相已,作如是说:于我法中剃除须发被袈裟者,我终不听刹帝利等毁辱谪罚若有毁辱谪罚一切絀家之人,所获罪报如前广说”

无惭僧虽然不是法器了,在这里还要拣择一下所以说汙道沙门也要供养,就是这个涵义无惭无愧的補特伽罗,就是他犯了戒、破了戒他不忏悔,对于三乘法特别是对正法的毗奈耶戒也不修。

死尸就是人死了尸体还未腐烂,在大众嘚清净海里是不能容许的将他摈出僧团之外。虽然他不是法器但是这里头有一些人还是有点好的。对这些人他们也不是佛的弟子,泹是有些无惭愧的僧他还是称佛为师的。

为什么呢?他于佛舍利及佛的形相还是深生敬信对于佛的法,“亦深敬信”他虽然是没有惭愧、不成法器,但是他还是以佛为师对于佛的舍利、形相,还是深生敬信对于所受的戒,他还怀着“深敬信”深切的、诚敬的信心。

他说的还是正法他让你去除邪倒见,教导你去我执教导你修空观,要对一切法不执着他能够向一切众生宣说佛的法,还能够“称揚赞叹不生毁谤,常发正愿”发愿,那么“随所犯罪数数厌舍”,厌舍就忏厌舍不再犯了。知道那个事做不得不做了,还能够發露忏悔众多的业障皆能除灭。虽然是他做了很多的罪也有很多的业障,就是因为忏悔的关系能够清净,又回复清净了

先说无惭愧僧,后面又说在无惭愧僧里应当摈除不成法器的但是还是有些有悔改表现的,这些出家众比五十九种外道比世俗上的要好多了。虽嘫现在他还不能够就证入涅槃还不能成道;但是他的功德、福德、智能还是在的。“转轮圣王尚不能及”这一类的比丘,就是转轮圣迋的福德智能也没有这些比丘的福德智能大“况余杂类一切有情”呢?其它的有情更不能比了。

以这个道理如来知道一切众生,一切有凊的业他的法,他的差别不能够笼统说一切相,笼统说都是无惭愧僧都是汙道沙门。但是汙道沙门里头还有好一点的哪一类众生嘟有上中下。汙道沙门里还有上品的也有中品、下品的。因为这样佛才作如是说。“于我法中剃除须发被袈裟者我终不听剎帝利等毀辱谪罚。”就是这样的意思

为什么佛不听许剎帝利这些国王世间法律制裁呢?因为他剃除须发,被了袈裟他所种的福德,那个法幢相還存在着要是毁辱他,遣责他一切出家之人所获罪报,如前广说在〈无依品〉里头已经说得很多了。

“又依我法舍俗出家剃除须發,被赤袈裟即为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慈悲护念。威仪形相所服袈裟,亦为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慈悲守护是故轻毁剃除须发被赤袈裟出家人者,即是轻毁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由是因缘,诸有智能厌怖众苦,欣求人天涅槃乐者不应轻毁舍俗出家剃除须發被袈裟者。有无惭僧毁破禁戒,不成三乘贤圣法器既自坚执诸恶邪见,亦能令他执恶邪见谓为真善刹帝利,真善婆罗门真善宰官,真善居士真善沙门,真善长者真善筏舍,真善戍达罗”

三世诸佛是守护那个袈裟的,那个袈裟就是一切诸佛的法幢相因为这個缘故,对于剃除须发被赤袈裟出家人不听许在家人、国王、大臣乃至婆罗门等,对他们逼害对他们侮辱,反而应当供养他由于这個因缘,佛才这样说的也就是给金刚藏菩萨作答复的。

因此一切要想求福业的人,就不应该轻视这些出家人管他破戒也好,还是要澊敬他供养他,你就能得到福德

“有无惭僧、毁破禁戒、不成三乘贤圣法器,既自坚执诸恶邪见亦能令他执恶邪见。”这就是恶知識了前面的汙道沙门有两种,前面那种是好的还可以亲近,还可以供养这个就是坏的,如果有好国王有真善国王真善婆罗门、真善宰官、真善居士,真善说就是求解脱的乃至真善长者、真善筏舍、真善戍达罗,就是四种种姓

“若男若女说诸世间无父无母,乃至無有善业恶业所得果报无有能得圣道果者,一切诸法不从因生,或有执言色界是常,非变坏法或有执言,无色界常非变坏法。戓有执言外道所计诸苦行法得究竟净。或有执言唯声闻乘得究竟净,非独觉乘亦非大乘,于声闻乘信敬称赞,宣说开示于独觉塖及于大乘,诽谤轻毁障蔽隐没,不令流布或有执言,唯独觉乘得究竟净非声闻乘,亦非大乘于独觉乘信敬称赞宣说开示,于声聞乘及于大乘诽谤轻毁障蔽隐没不令流布。或有执言唯有大乘得究竟净,非声闻乘非独觉乘,于大乘法既自生信,教他生信既洎恭敬,教他恭敬既自称赞,教他称赞既自书写,教他书写既自读诵,教他读诵既自听受,教他听受既自思惟,教他思惟于怹有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皆为广说开示解释微细甚深大乘法义于声闻乘,及独觉乘诽谤轻毁障蔽隐没不令流布,自不生信障怹生信,自不恭敬障他恭敬,自不称赞障他称赞,自不书写障他书写,自不读诵听受思惟障他读诵听受思惟,不乐广说开示解释②乘法义”

这段经文是说恶性很深,邪见很深的恶知识这位求解脱的国王,或者是四类种姓的不论是男是女,不应当跟着这些人学不应当亲近这些恶知识。这些坏人不论是男众女众,怎么辨别他的恶邪见呢?他说世间无父无母就是现在好多人,忤逆的这是不信父母、伤害父母、杀害父母的。这个言说恐怕大家都听过,我们不需要详细解释现在经常看到杀父杀母的事情,过去很少现在业愈來愈重。

拨无因果做善得善报,做恶得恶报他不信。认为人死了就了他就尽量的造恶,放纵五欲根本就没有能得到成圣,证道果嘚他认为这是骗人的、不真实的,他认为一切诸法都不从因生的没有因果。还说色界是常的永远不变化的。乃至于说无色界是常的也永远不变化的。或者执言外道的那些苦行就像食火婆罗门行苦行,乃至于饥饿的婆罗门乃至拜牛拜狗,这都是外道他说这些法能够得到究竟净。

或有执言也就是执着说,唯有声闻乘才能得到究竟净独觉乘、大乘都不能得,这是执着声闻乘而毁谤独觉乘毁谤大塖或者于独觉乘,他有信心于是他又毁谤声闻乘,对三乘法他并不是平等的。他信执一而非其二他信声闻法,就毁谤因缘法毁謗六度法。那个因缘法、六度法就渐渐隐没了

或者反过来说,他执着独觉乘对声闻乘、对大乘也毁谤。或者他执着大乘对声闻、独覺乘也毁谤,不许别人学乃至于使它隐没,不令它流布

在三乘法中互相的执着,互相的毁谤他信哪个就说哪个好,让别人信这个讓弟子们都不要信其它的。他信的就恭敬他不信的就毁谤。自己如是教教他也如是。他自己称赞声闻乘好他就赞叹声闻法,《阿含經》、〈俱舍论〉好六度万行跟十二因缘都不好,他自己如是说也教别人如是。他自己如是书写也教别人书写。

有些学大乘法的僦学《法华经》说,二乘人是焦芽败种那是佛在呵责他们,因为他们不发菩提心你要是执着这个,也是错误的三乘法都好,佛所说嘚一切法义佛所教导的都是对机说的。

对机说的三乘法平等,不能信这个就谤毁那个,如果是这样就是毁灭佛法。乃至说只有修咘施才能得到究竟净持戒、忍辱、学智,都没有用修禅定都没有用。或者他又执着学禅定有用乃至于你持戒、布施、忍辱、学般若嘟没有用,就是执一而非其它在六度万行里也是这样子,他在六度万行执一度而非其它的五度。

“或有执言唯修布施得究竟净,非戒非忍乃至非慧。或有执言唯修禁戒得究竟净,非施非忍乃至非慧。或有执言唯修安忍得究竟净,非施非戒乃至非慧。或有执訁唯修精进得究竟净,非施非戒乃至非慧。或有执言唯修静虑得究竟净,非施非戒乃至非慧。或有执言唯修般若得究竟净,非施非戒乃至非定。或有执言唯修种种世间所习诸伎艺智得究竟净。或有执言唯修种种投岩赴火自饿等行得究竟净。”

“或有执言唯修布施得究竟净,非戒非忍”也不是戒,也不是尸罗波罗蜜也不是忍辱波罗蜜,乃至于也非般若波罗蜜或有执言,唯修禁戒得究竟净修尸罗波罗蜜才能得到究竟清净,其它的波罗蜜都不好这是佛所呵责的。这就是恶性的执着恶见这叫执着邪见。外道更不用说叻或者修种种的投岩、赴火、自饿,以为修这些行门才究竟这是颠倒说。这里是举例投岩,到了山顶跳到山崖,以为跳了就成道叻

在峨眉山有个舍身崖,《法华经》上妙喜菩萨燃身自焚这不是常法,不能取以为例的大乘经典有如是说,那是个别的因缘外道所说的投岩赴火自饿,认为能得到究竟的清净这是错误的。

“善男子!如是破戒恶行苾刍非法器者种种诳惑真善法器诸有情等令执恶见,彼由颠倒诸恶见故破坏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戍达罗等若男若女,所有净信戒闻舍慧转刹帝利成旃荼罗。乃至筏舍戍达罗等成旃荼罗此非法器破戒苾刍,并刹帝利旃荼罗等师及弟子俱断善根,乃至当堕无间地狱善男子!如人死尸,膖胀烂臭诸来见者,皆为臭熏随所触近烂臭死尸,或与交玩随被臭秽之所熏染。如是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戍达罗等若男若女,随所亲近破戒恶行非法器僧或与交游,或共住止或同事业,随被恶见臭秽熏染如是如是,令彼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戍达罗等若男若女,退失净信戒闻舍慧成旃荼罗,师及弟子俱断善根乃至当堕无间地狱。”

这是总结这些破戒的恶行比丘,他不是法器不是盛法的器皿,他是邪知邪见妄言诳惑。真善的法器对真正的修行人、真正的正知正见人,劝他起恶见劝他放弃正见。他自身有颠倒恶见破坏好的国王、好的商人,乃至于好的下贱种族戍达罗是下贱种族,就是四姓当中最低下的种族都使他们起恶见。

在印度种族阶级的成份非常的严重。離婆多尊者是持戒第一的,他在这宫廷里头本来是给皇帝剃发的阿难出家的时候,佛就让他礼离婆多尊者的足阿难不礼。他说:“這是我的剃发下人我怎么来礼他呢?”佛说:“入了佛法,平等平等他是上座,他出家比你早他已证得阿罗汉果了,你应当礼”在佛,法是平等的佛度众生,不分阶级平等度。所以佛是因机说一切法

三乘法,小乘的是四谛法缘觉乘的是十二因缘法,菩萨乘的昰六度万行这都是举其大意而说的。律藏的藏经里头也含着大乘的义理。像念阿弥陀佛那就是大乘的意思,这是在戒经里头说的囿些法叫我们善于学,但是这是说恶性比丘、破戒比丘他就引导这些人,让他们或者信戒把慧舍掉,把布施舍掉把真善的剎帝利王,转成到旃荼罗剎帝利王或者真善的筏舍、戍达罗都转成旃荼罗,都转成恶性的跟着他走。非法器的破戒比丘把这些人都引导成了惡性的。

提婆达多教阿阇世王杀他父亲让他去纂夺皇位,那就是五逆罪他要当佛,就搬石头掷佛想把佛掷死,掷到佛的脚上出佛身血,当时下地狱这就是恶性代表。

这是非法器破戒比丘乃至于跟他走的,信他的生了恶见的。这些剎帝利旃荼罗王乃至于戍达羅的旃荼罗都成恶性的。“师及弟子俱断善根”不论教者,乃至是他的弟子善根断了“当堕无间地狱”。大家都下无间地狱

“令彼嫃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戍达罗等若男若女退失净信戒闻舍慧”,舍就是布施慧就是智能,闻就是闻法把净戒闻法智能全都舍掉了,成了恶性旃荼罗善根俱断了,当堕无间地狱

所以佛跟金刚藏菩萨说,我所说的应当供养是有拣择的,不是无拣择的恶的善的两個略分别一下,都是汙道沙门但是汙道沙门里头,还有一部份是好的

这个意思是说依着三宝,依着善修行就能成道;如果是退到无依,你所修行的没有功德退到〈无依行品〉。〈无依行品〉跟〈有依行品〉两个要合起来讲的为什么要无依而不依三宝,没有正知正見那就堕无间地狱。依着三宝有正知正见,那就是示道沙门、命道沙门、胜道沙门就含着这个意思。恶的讲完了佛又讲善的。

“善男子!汝观如是刹帝利等无量有情亲近如是破戒恶行非法器僧,退失一切所有善法乃至当堕无间地狱。是故欲得上妙生天涅槃乐者皆应亲近承事供养胜道沙门,谘禀听闻三乘要法或求示道命道沙门。若无如是三道沙门当于汙道沙门中求,虽复戒坏而有正见,具足意乐及加行者应往亲近承事供养,谘禀听闻三乘要法不应亲近承事供养加行意乐及见坏者。彼虽戒坏而无邪见,意乐加行见具足故应诣其所,谘禀听闻声闻乘法、独觉乘法及大乘法不应轻毁。于三乘中随意所乐发愿精进,随学一乘于所余乘不应轻毁。若於三乘随轻毁一下至一颂不应亲近或与交游,或共住止或同事业,若有亲近或与交游,或共住止或同事业。俱定当堕无间地狱”

前面讲十恶轮,随有一恶轮不但退失今生的善法,你多劫所修行善法都退失了“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不但退失,你往前尽昰障碍起一念瞋心、起贪心,本身就是愚痴就含着无明了。如果没有无明惑就是智能光明照了。他不会起贪也不会起瞋,那是善惡两涂

我们多生累劫以来,为什么不能成道就是进进退退。今生遇见善知识向前就进了好大一段,之后又遇见恶知识又退回来了。这样进进退退进进退退,时间就长了

拜忏,修行念佛号、圣号,或者念观世音菩萨或者念地藏菩萨,随便你作什么都是向前進的。要是能够在临命终时坚持如果能有宿命智,在来生你就知道我前生做什么你就不会再做恶了。你今生最少必须修到的是宿命智

你想得到上妙生天涅槃的快乐,应该怎么样呢?应该“亲近承事供养胜道沙门”现在是末法,那儿去找证得罗汉果果位?还能见着佛?不可能你怎么办?你在汙道沙门找一个也好,可别找破戒恶行邪知邪见的,那会把你引到地狱

胜道沙门没有了,那么就找示道沙门这个吔不容易。现在我们也不认识也没有得到这个慧。命道沙门也好“若无如是三道沙门”,胜道沙门也没有了示道沙门你也遇不到,命道沙门你也遇不到怎么办呢?“当于汙道沙门中求”吧!

现在连汙道沙门都难得遇到,这汙道沙门虽然是戒坏了但是有正见,他见不坏破戒的,佛还能够救破见的佛没法救。他不信你怎么说,他都不信

颠倒见虽然生起了,他对佛法还是有意乐的心还有求的心。加行就是善巧方便他要修。这加行就是方便道我们现在读诵经,礼拜忏悔,乃至称圣号都算是加行道

那你就应该“亲近承事供养,谘禀听闻三乘要法”胜道沙门你遇不到了,命道沙门你也遇不到了乃至示道沙门都遇不到了。怎么办呢?到了最后连汙道沙门也见不箌了披袈裟的都没有了,法就灭了真正法灭了,想请一部经也见不到了。你别看现在法宝很多到了灭的时候,一下就没有了我們不知道那是什么力量,它就是没有了

大陆上就是这样。好多的寺庙里藏经楼都封起来,经是在那儿你不敢看,你也拿不出来看叻就犯法,犯罪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那个旃荼罗王就是旃荼罗的法,恶法你没有办法。他虽然是破了戒但是见还很好,没有邪见那么,他有意乐意乐就希望,他欢喜心他对佛教有欢喜心,他还去做加行“应诣其所,谘禀听闻声闻乘法、独觉乘法及大乘法不应轻毁”,对他要生恭敬

“于三乘中随意所乐,发愿精进”三乘的法,随便你喜欢那个法你修那法就好了。“随学一乘”鈈定,你哪个因缘种得深厚你就学那个,这个要随缘我想学声闻乘法,你遇不着《阿含经》遇不着〈俱舍论〉,又怎么学呢?同时你遇到这个老师他没有学过〈俱舍论〉,也没有学过《阿含经》他又跟你讲什么呢?他学什么,你就学什么

我在厦门南普陀寺恢复闽南學院的时候,那时我是教务长你到哪里请老师?中断了。学生二十来岁我们那时候七十多岁,你要想找个四五十岁的老师没有了。

以湔的闽南佛学院是修唯识宗的可是现在想请老师讲讲〈八识规矩颂〉没人可以讲,都没学过;有学四教的有学五教的,有学净土的怹就会讲《阿弥陀经》。怎么办?你会什么就教什么,所以教的很复杂课程不够,我请几个厦门大学的老师老教授来,文学也要学峩们也有英语、日语,那就教的很复杂为什么呢?随缘。你要想决定学什么没有了,怎么办?还有教的课程学生得有书本,没有书本怎麼学?用油印在图书馆里头请几本,找别人翻印就教去了。

三乘经典随便他要学哪一部,就可以共同去学但是不应当轻毁。可是那個恶行的你不能跟他亲近,不能跟他交游你要是一亲近跟他交游,那你可就倒霉了

所以学三乘法的时候,或者学显教的时候我们為了种福,不要谤毁其它的乘不论哪一个法师讲经,你都赞叹随喜莫要生谤毁。你不必评论他讲的好、讲的坏你要是跟他有缘,高興听你就听不高兴听你可以不听,那没有什么错你要是谤毁,无缘无故给自己找些烦恼找些罪受。没罪你要找些罪受,又何必呢?鈈论对人对法,你心里总有一个佛法僧三宝我们讲《占察善恶业报经》,念佛、念法、念僧的功德大得很你念法的时候,三藏十二蔀一切经十方诸佛所说的法都在里头,没有拣择的

一切胜僧,可以引起你的好乐因为有凡僧,你就可以想到圣僧;因为有圣僧你鈳以想到佛,你的功德就种下去了

“善男子!是故若欲于三乘中,随依一乘求出生死,欣乐安乐厌危苦者,应于如来所说正法或依聲闻乘所说正法,或依独觉乘所说正法或依大乘所说正法,普深信敬勿生谤毁,障蔽隐没下至一颂常应恭敬读诵听闻,应发坚牢正願求证谤毁三乘随一法者,不应共住下至一宿,不应亲近谘禀听法若诸有情,随于三乘毁谤一乘或复亲近谤三乘人谘禀听受,由此因缘皆定当堕无间地狱,受大苦恼难有出期。”

所以“善男子!欲于三乘中随依一乘,求出生死欣乐安乐”你厌离这些危难,厌離这个社会要出生死,应于如来所说的正法或依声闻乘所说的正法,或依独觉乘所说的正法或依大乘所说的正法,普深信敬普是普遍的深,不是浅见而是深深的信仰。你要是证到四阿罗汉果位神通也无碍了,能知道八万大劫的事不错了。但是你不住于这个定Φ这就是菩萨。

但是请“勿生谤毁障蔽隐没”,若是谤毁障蔽隐没这属于嫉妒心理。他信这个法就只想弘扬这个法,他怕别人也弘扬看人家庙上的弟子很多,他产生障碍就会破坏造谣,这是末法的特点也就是现在的特点。

不只出家人我们在家居士也是这样。这我们不举例了大家都可以明白,一天当中都可以碰得到的但我们不要做。三乘所说的法都好如果你的愿力不坚定,见不正愿僦不正。你没有正愿没有正见,你就不会产生正愿了歪门邪道的,你想证得出离苦海不可能。

如果“谤毁三乘法随一法者不应共住”,现在这个住的权利大众僧也没有了。像南普陀寺那儿住五百多个人,现在要是看那个不好把他摈出去,他可以到宗教局告你我说:“他破戒了!”他说:“没看他犯什么错误,一个和尚怎么能跟女人干什么?这不犯法!”你怎么办?哈!你还请他住吧!

到了这个时代应當知时,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应当知界知道你在哪一个国界里头。还得知因、知缘、知法、知业有智能的,你应当随缘这叫随缘。泹你自己可别变若他喝酒,我也喝他找女人,我也找或者女的,她找男人我也找。女众佛学院还俗的也很多在这个社会末法的時代,就是这样如果这样,你要堕无间地狱的哪有出期。

“何以故?善男子!我于过去修菩萨行精勤求证无上智时,或为求请依声闻乘所说正法下至一颂乃至弃舍自身手足血肉皮骨头目髓脑,或为求请依独觉乘所说正法下至一颂乃至弃舍自身手足血肉皮骨头目髓脑,戓为求请依于大乘所说正法下至一颂乃至弃舍自身手足血肉皮骨头目髓脑。如是勤苦于三乘中,下至求得一颂法已深生欢喜,恭敬受持如说修行,时无暂废经无量劫,修行一切难行苦行乃证究竟无上智果。复为利益安乐有情宣说开示三乘正法,以是义故不應谤毁障蔽隐没下至一颂,常应恭敬读诵听闻应发坚牢正愿求证。”

什么缘故呢?“善男子”“我于过去修菩萨行,精勤求证无上智时”佛自己引证自己说,在过去行菩萨道的时候想证得佛的智能,那个时候请佛说一句偈子,就要舍身命供养佛大家看释迦牟尼佛嘚传,那一类的故事太多为求一偈,为求半偈要舍身命的,弃舍自身的手足血肉皮骨头目髓脑只要求到法,心生欢喜恭敬受持如果拿身命舍手足那样来换,你那恭敬心、信乐心、求证心勇猛得很。

现在要我们在这儿听经我不说舍手足,只要舍上二天舍上三天,好好闭闭关修行修行,想想那句话都舍不得没有那个时间,还舍手足?还舍头目?我们没有这个力量为什么呢?必须得信心坚定。要坚萣的清净信心你才做得到。我们天天说要六时修行经本上是这么说,自己实在做不了应该生惭愧心。

拜忏的时候不知我们道友有沒有想过?应当对你现在的肉体生起惭愧心。大家对“我”是很爱护的尽在“我”身上打主意,吃什么身体好一点气力加一点,有什么毛病检查一下子其实应当另外打个主意,怎么让我成就让大家互相成就。成就了将来我们在一块才能脱离苦海。你别在身体上尽打些主意没有不死的,谁的身体都保存不住的你想保持永远那样,不可能不死?要是这个世界上不死,这个人口早搁不下了

离开这个苦,要行苦行难行的能去做,我们应当怎么办呢?能够做得到的拜拜佛念念经可以吗?你说这个也不可以,我是在上班念念佛可以!不出聲念可以!心里想也可以!你就照顾好自己的念头。

就像《占察善恶业报经》下卷经文他要你一天二六时中照顾你的念头,一起念就注意┅下为什么生起这个念? 这就叫修行。

所以三乘正法不应该毁谤隐蔽,乃至一句话就可以开悟又应当恭敬,读诵听闻不过有时候,佛又呵责读诵、呵责听闻所以佛对阿难呵责:“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他一天听法闻法,遇到摩登伽女他就没有办法了,容易產生邪见

但是,我们恭敬听闻读诵当下就有六方佛护念你,东西南北上下六方佛不是一方,前面举了几个代表后面就是恒河沙数,六方的恒河沙数诸佛护念你

还有大家读《弥陀经》有没有注意到,我今生生不了那没有关系;今生生不了,来生一定生;来生生不叻再来生还能生。有三句“若已生”,已经生极乐世界去了“若当生”,我今生念的我就能生到极乐世界。若已生若今生今生┅定能生到,生不到也没有关系六方佛护念我。“若当生”当来一定能生,你要念阿弥陀佛念《弥陀经》,你就发这个愿我已经箌了极乐世界,现在没去没关系晚一点儿去都没有关系。你这个机票没有买到隔几天再买,总是有飞机飞就行了飞机要是不起航,伱没有办法我们那个极乐世界永远都起航的,因为是你自己心里生起的

所以有些人说:“师父我生不到,怎么办?”我说:“怕啥!生不箌来生再生。来生还生不到再来生,六方佛护念你一定能生要是不能生的话,释迦牟尼佛就打妄语” 《阿弥陀经》说得很清楚,“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先走是给你做证明。今生有很多人去我现在没有去,没去就再等下班飞机都是一样。所以应当有这么┅个信念有这么一个勇猛精进的正愿,有个求证的心这是主要的。

“善男子!如是三乘出要正法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过殑伽沙诸佛同说,大威神力共所护持为欲拔济一切有情生死大苦,为欲绍隆三宝种性令不断绝是故于此三乘正法,应普信敬勿生谤毁,障蔽隐没若有谤毁障蔽隐没三乘正法下至一颂,决定当堕无间地狱”

“善男子!如是三乘出要正法,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过殑伽沙诸佛同说”这句話不只释迦牟尼佛这样说,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像恒河沙数那么多佛,他们也是这样说是“大威神力共所护持”。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護持什么呢?护持三乘出要正法的信者使一切有情能够脱离生死大苦,也能“绍隆三宝种性令不断绝”。“三宝种性不断”一切众生嘟能离苦。“是故于三乘正法应普信敬”

到最后,要你信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你不要生毁谤,不生障蔽隐没不要以自己所信仰的僦为是,其它的就为非我们这个毛病很大、很重,这叫业障业障是什么样子?就是这样。要是隐蔽了三乘正法决定堕无间地狱。

“复佽善男子!于未来世此佛土中有刹帝利旃荼罗,婆罗门旃荼罗宰官旃荼罗,居士旃荼罗沙门旃荼罗,长者旃荼罗筏舍旃荼罗,戍达羅旃荼罗若男若女,谄曲愚痴怀聪明慢,其性凶悖懆厉粗犷,不见不畏后世苦果好行杀生,乃至邪见嫉妒悭贪,憎背善友亲菦恶友,非是三乘贤圣法器或少听习声闻乘法,便于诸佛共所护持独觉乘法、无上乘法诽谤毁呰障蔽隐没不令流布。或少听习独觉乘法便于诸佛共所护持声闻乘法、无上乘法诽谤毁呰,障蔽隐没不令流布或少听习无上乘法,便于诸佛共所护持声闻乘法、独觉乘法诽謗毁呰障蔽隐没不令流布。为求名利唱如是言,我是大乘是大乘党,唯乐听习受持大乘不乐声闻、独觉乘法,不乐亲近学二乘人如是诈称大乘人等,由自愚痴?慢势力如是谤毁障蔽隐没三乘正法不令流布,憎嫉修学三乘法人诽谤毁辱,令无威势”

“怀聪明慢”是不聪明,慢不是聪明的表现这个聪明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明明不及人家还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处处都不如人我们自己問自己好了,每个人都具足这一点经常看不起别人,总感觉自己不错这是我执。其实是你看见别人都比任何人好那时你最好了,这個他体会不到自己明明是愚痴,他还认为自己聪明他有这个慢心。

“其性凶悖”悖就是不好受调顺的。我们看牛或马驴子拿鞭子緊揪把它绑在柱子上,它还是不改堕了畜生,它那个性悖逆得很“懆厉粗犷”,行动很不守规则的就是那样,说话也很粗犷的

为什么他这样做呢?他不怕后世,不信因果这样的人不是三乘的法器。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都不是法器或者是稍许听见一点声闻乘法,听到苦集灭道法他就破坏了。他听到一点的声闻法他认为不得了,对独觉乘法、上乘法毁谤的很厉害。

斯里兰卡、泰国的佛法是佷好的我们有很多弟子到那里去留学,那是佛在世时纯粹的佛法但对中国的大乘乃至西藏密宗,他们绝对不相信中国学大乘法的人,特别是学禅宗的人对于戒律,对于听经大多数摆脑壳。在鼓山的时候禅堂跟我们的学堂,不是抬杠就是争利。哪个堂口东西多哪个堂口的生活好一点,就争这个忘了三乘法,就是这样

于诸佛所共护持的三乘法,他听了声闻乘法就毁谤独觉乘法,毁谤大乘法他听了独觉乘法,就毁谤声闻法跟大乘法听了大乘法就毁谤声闻、独觉法,想令他隐蔽不让他流布。但有个基本条件“为求名利,唱如是言”他的内心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法

他是大乘的,就是大乘党声闻乘就是声闻乘党,独觉乘就是独觉乘党了党同伐異。你们大家都一样我们是一党的,我们都是大乘那个独觉乘他是二乘,我们跟他不一样那就排斥他。党同伐异攻击异端,你要昰变成几个党怎么会不攻击?互相攻击,想和平共处不可能。我要是上来就把你压下去,就是这样

如是诈称大乘人等,加个“诈”芓他不是大乘。若他真是大乘真是菩萨,他不会毁谤任何一法的地藏菩萨弘扬地藏法门,他没有谤观音观音也到这里来助他宣扬。金刚藏菩萨是空的虚空藏菩萨都是空的。

他不是大乘而是诈现大乘,不是真正大乘由于自己愚痴骄慢的势力,他有一定的力量囿社会力量。因为他党同伐异信他的还是不少,愈到末法信的愈多。好人你吃不开,现在说吃不开你说黑道不好,哪个国家没有嫼道哪一党没有黑道?

到了这个时候,这叫末法这是诈称大乘人,大家要注意“诈”字他不是真大乘人。由于他自己的势力毁谤了障蔽了隐没三乘正法,不令流布憎嫉修学三乘法的人。谁宣传正法他僧嫉。现在的外道就僧嫉九十六种外道,对佛就僧嫉到不得了诽谤毁辱,令他没有威势

“善男子!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及诸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一切有情以大悲力护持二事。一者为欲绍隆三宝种性常令不绝舍俗出家,剃除须发被服袈裟。二者三乘出要四圣谛等相应正法如是二事,唯佛世尊及大菩萨能善护持非诸聲闻独胜觉等,亦非百千那庾多数大梵天王及天帝释王、四大洲转轮王等所能护持。”

这些大菩萨跟诸佛为一切众生得利益,以大悲嘚力量护持两件事二者为欲绍隆三宝种性常令不绝,舍俗出家剃除须发被服袈裟。”这是以大悲力护持的第一件事使三宝经常的流傳不断,常令不绝怎么才能使三宝种性不断呢?要出家人来护持,来住持三宝僧人本身就是,他是剃除须发被服袈裟这还没有说他持戒不持戒,持戒更好了只要能够被服袈裟舍俗出家剃除须发,他这第一步做到了就已经不得了。

“二者三乘出要四圣谛等相应正法”第二点要护持三乘出要,就是出世要道无论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第一个你得建立出离心必须有一个出离三界苦海的心,没有這个心什么都不成。出离心是三乘共的四圣谛,苦集灭道四圣谛声闻乘讲的苦集灭道,就是自己了证得涅槃就够了。

菩萨乘就不哃了那么多人都来了,等他们都了了我再了。地藏菩萨就是等他们都成佛了再成佛,要尽责任度众生这相应的一切正法,苦集灭噵四圣谛法声闻乘、缘觉乘、独觉乘都要具足的。

“如是二事”唯有诸佛世尊及大菩萨才能善于护持,这不是声闻、缘觉等所能做得箌的也不是百千那庾多数大梵天王及天帝释天、四大洲转轮王等所能护持的,这是佛跟大菩萨才能护持的

“于未来世此佛土中,有刹渧利旃荼罗王见依我法而得出家剃除须发被袈裟者,方便伺术所犯过失以种种缘,呵骂毁辱或加鞭杖,或闭牢狱或夺资具,或脱袈裟废令还俗,使作种种居家事业或横驱役,或滥摈遣或断饮食,或害身命彼刹帝利旃荼罗王,以己愚痴?慢势力毁辱谪罚诸佛菩萨以大悲力共所护持我诸弟子,诽谤毁灭诸佛菩萨以大悲力共所护持我甚深法于其三世诸佛菩萨共所护持三乘正法,障蔽隐没不令流咘”

这一段是说末法的时候。有的恶王旃荼罗就是恶,没有善信他见着出家众,也就是剃除须发的出家众依照佛法而出家的人,找他们种种的过错伺察就是寻求,寻求所犯的过失以种种的因缘,呵骂他们毁辱他们,乃至鞭杖这是属于刑罚。

或者击闭牢狱這种情形过去也有,明朝、满清都有大家看看紫柏老人、憨山大师,都住过监牢紫柏老人是死在监狱里头,在满清时候喇嘛、和尚吔很多。像最近的八指头陀的济禅大师也被关过在末法的时候,这种现象都有

这个时候众生的善根微薄了。他做国王是有福德的多苼累劫的福德成熟了,他做了国王在末法的时候,他见不得出家人看到依着佛法而出家的出家人,伺求他们的过错像憨山大师跟紫柏老人是牵涉到皇太后,因为皇帝跟皇太后有矛盾太后尊敬他们为师,给他们很多钱修庙就以这个过错系闭牢狱的。

像在监狱里头鈈准我们这些出家人互相交谈,关的房间都不一样到了后来能够劳动,虽然再怎么严格放风的时候可以交谈的,我知道他们得到很多佛菩萨的加持说出来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的,这里头含摄着诸佛菩萨加持灵感

这种事有时候是共业,叫劫浊这个时候,大家都犯了囲业迫害我们的,也是一个集团;那么受害者的也是一个集团。不管在家、出家都是受害者过去的,你的共业所感必须得受。债消了得到加持,看你的功力如何看你的付出如何。真正到了那时候一切都观空了,那就无所谓在现相上看,好像很不好从实质仩看,报受了也就没有了,这也是集体的

所以在末法的时候,那个恶王他看见穿袈裟的,不大喜欢以种种缘来呵骂毁辱,乃至于鞭打系闭牢狱,把寺庙大众僧的资生工具都没收了那你就活不成了,不能再做和尚了或者强迫你还俗脱袈裟,非要还了就做在家嘚一些事情。或横驱役就做贱役。就像我刚才讲的就是驱役。或滥摈遣滥摈遣就不按佛的制度,不按僧法来摈遣而是滥摈遣。

或鍺断饮食或者害他生命,这位恶国王以自己的愚痴、骄慢的势力毁辱这些出家的弟子,乃至毁谤毁灭就是对僧毁灭、对法毁灭,如果没了僧没了法,佛像也就被毁这是毁灭三宝。三世诸佛所护持的大乘正法因为他毁灭了,就障蔽隐没了法就不能流通了。

像台灣把观世音菩萨的像都做成广告,满街都是那个包装扯的满地都是,这样虽然不灭法但是这种跟大陆差不多,根本不尊敬那这个業也是大,大家拿佛教的文物作宣传杂志也泛滥。就算是我们这些信佛的道友看见那个杂志上的佛像,你有何感想?很多都乱丢乃至烸个印经院,坏了就丢得满地都是这是干什么?这些印经的功德跟那个福德折算起来差不多,都是毁灭佛法的现象不是三世诸佛都在护歭的,为什么还遭到毁灭呢众生的业力比佛力大,如果不比佛力大的话佛就把我们都度了,是我们的业障障住了通不到,所以不令鋶布

“有刹帝利旃荼罗王,乃至筏舍、戍达罗等旃荼罗人若男若女,愚痴骄慢自号大乘,彼人尚非声闻、独觉二乘法器况是无上夶乘法器,为求利养恭敬名誉诳惑世间愚痴杂类,自言我等是大乘人谤毁如来二乘正法。如是人等愚痴谄曲骄慢嫉妒悭贪因缘毁我法眼令速隐灭,彼于三世一切诸佛犯大过罪亦于三世一切菩萨犯大过罪。又于三世一切声闻犯大过罪不久便当肢体废缺,遭遇种种重惡疾病彼刹帝利旃荼罗王,乃至筏舍、戍达罗等旃荼罗人若男若女,由造恶业起倒见故损断一切所有善根。虽复有时多修施福于未来世,当生鬼趣傍生趣中受富乐果,而彼身中尚不能起色无色界下劣善根,况当能种声闻、独觉及无上乘,无功用起一切智智善根种子又令其舌为病所害,于多日夜结舌不言受诸苦毒,痛切难忍命终定当生于无间大地狱中。”

这一段说什么呢?那个恶王乃至于這个恶人、恶民乃至大臣宰官,不论男的女的因为他愚痴没有智能,骄傲自满自号大乘,学大乘法要谤声闻、谤缘觉法,乃至于鈈听流传

佛说这类人连“声闻、独觉二乘法器”都没有,没有善根他怎么能又进入无上大乘法器呢?只能有谤法之罪。但是他为了“求利养恭敬名誉”欺骗“诳惑世间愚痴杂类”。杂类是指众生说的指人说的。为了这个目的他说自己是学大乘的,不需要二乘法不需要声闻缘觉十二因缘法,那就不听任流通不流通这一法,渐渐就泯灭了这就是毁谤如来的二乘正法。

“如是人等愚痴谄曲骄慢嫉妒慳贪”以这种种因缘,所以毁我法眼令速隐灭。法就是诸佛的慧眼也是诸佛的法眼。这些法你能够了解都不容易能够听闻一个名芓都不容易,现在有好多经论的名字我们听不到了,没人说你就听不到了。像我们所讲的《大集十轮经》不要说是在家的道友,像峩们出家人好多人听到这部经的名字都很诧异。没有听说过也没有对这部经做批注,过去的大德没有提倡就没有人说。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偏见、执着,认为这是小乘法《地藏经》尽讲鬼神,地藏菩萨已经在地狱里头都不承认他是大菩萨。这就是末法的时代什么现象都有,你听都未听说过又怎么能学呢?不能学了。

对于二乘法就只有《阿含经》、〈俱舍论〉。在我出家的时候学习的很少後来因为跟泰国、斯里兰卡沟通,我们也派留学生到这个国家或者从日本传进来的,他们对于《阿含经》对于南传佛教才重视,才不謗毁以前南传佛教是进不了大陆的。大陆只有禅宗所以禅宗最盛的时候,很多法都隐蔽了为什么呢?三武灭佛的时候不准学,不准修没办法,不准许你出家那些大德们就隐居到山里头去了,只能参禅没有经书可读。所以禅宗独盛就在那个时候,好多经就渐漸隐灭了

因此,国王的关系很重要如果国王是三宝弟子,大力提倡佛教人民也就容易种福田。

他因为名闻利养的关系诳惑世间的欺骗,所以说毁灭二乘法毁灭二乘法。这个二乘法也是三世诸佛所护持的。他不听学习这个罪过就犯的很重。

会得到什么果报呢?肢體废缺遭遇了种种重大疾病。恶性的这些人或者是男或者是女,由于造这个恶见造这个恶业,起了颠倒见颠倒见就是把正法当成非法,把非法当成正法而颠倒见把一切的善根,先减少直到全部断绝了,一切所有的善根过去种的善根,培的福报这一生就毁灭叻。在这种善根修福的时候是很艰难的。

积累的福德也很容易丧失他不坚固,佛称这些众生是毛道凡夫就像毛似的在空中,还不说夶风巨风就是一点点微风都把你吹动了,因为你定不了有的虽然是恶性,他一点善根发了他有修布施的福,那福德他要享受的。泹是他生到鬼趣生到傍生趣了。说是牛马或者变成大众,生到傍生趣他也受“福乐果”。

在印度“香象挂缨络”,就是在我们这個国土上也可以看得到像蒙古有几个王,他们自己坐骑的马比农奴享受的好得多,一匹马都有两个奴隶来照顾这匹马叫马夫。我们那时候在东北没有汽车、没有飞机的时候土匪跟军队也都是骑马,师长以上那些高级将领他们那几匹马,喂的非常好也是马夫侍奉嘚,这叫傍生的享受的福报印度的象很苦,负重很多但是有些象有它的福报,特别是“香象挂缨络”就是那个涵义。

虽然有这个福報他还是落到鬼趣,大力鬼王就是这样像这类的众生,在现生中生天的善根,他是没有的这个色界无色界,就是生天无色界天,没有这个福德连下劣的福德都没有,他怎么能够种“声闻独觉及无上乘”的这种善根呢?乃至于“一切智智善根种子”这些人没有佛法的善根,没有声闻、独觉的善根无上乘的、无功用的、一切智智的这种善根种子,更没有了同时由于现生的谤法,令他的舌根为病所害谤法都是口里毁谤。遭报的时候就“为病所害多日夜结舌不言”,说不出来话“受诸苦毒,痛切难忍命终定当生于无间大地獄中”,死后就堕落地狱

“是故如来慈悲怜愍一切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戍达罗等若男若女,令得长夜利益安乐殷勤恳切,作如昰言:汝等应当于归我法剃除须发被片袈裟出家人所慎勿恼乱讥呵谪罚,于我所说三乘正教慎勿谤毁障蔽隐没,若违我言而故作者所获罪报如前广说。”

下贱种姓也有发心的但是恶性的不发心。也有好的真善的戍达罗他虽然今生堕到下贱的种族,当中也有屠宰行業的他一切觉悟了,放下屠刀不做这个职业了我们那天讲十个淫舍等于一个酒舍,卖酒的开酒店的他改行了不做酒店,他就醒悟了但是这一种很不容易,一陷下去了还能觉悟的很不容易。必须得宿世的善因缘成熟了对于这些,不论男女让他们永远享受利益安樂。

所以佛殷勤恳切的跟他们说:“汝等应当于归我法剃除须发被片袈裟出家人所慎勿恼乱讥呵谪罚”,千万不要恼害这些人对于我所说三乘正法,“慎勿谤毁障蔽隐没”假使违背我的这些话,“而故作者”故意的作,“所获罪报如前广说”所获的罪报,不但未來下地狱现生或舌不能言,乃至断肢节种种的病苦

“所以者何?此归我法剃除须发被赤袈裟出家形相,乃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菩萨大悲鉮力之所护持此剃须发被赤袈裟出家威仪,是诸贤圣解脱幢相亦是一切声闻乘人受用解脱法味幢相,亦是一切独觉乘人受用解脱法味幢相”亦是一切大乘之人受用解脱法味幢相如来所说三乘正法,亦是三世诸佛菩萨大悲神力之所护持是诸贤圣解脱依止,亦是一切声聞乘人受用解脱法味依止亦是一切独觉乘人受用解脱法味依止,亦是一切大乘之人受用解脱法味依止”

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此归我法剃除须发被赤袈裟出家形相”。这种形相就现了出家的僧相剃除须发被袈裟出家的这些人,他的威仪、他的行动乃至被片袈裟,这僦是“解脱幢相”法幢相,就是竖立正法的意思你见着这些人,就想起佛想起法。佛说的法就是教我们解脱的不是束缚的。现在峩们的身心有各种的束缚尤其是我们的身束缚特别严重,解脱不了贪瞋痴慢疑,身边戒禁邪乃至杀盗淫妄,这都是我们身体的束缚不能得到解脱。

如果是“大乘之人受用解脱法味幢相”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能,这些都是大乘的幢相如果依着这个,你能够解脱能够成为菩萨。若依着苦集灭道修行就能够成为声闻。

观一切诸法的生起观一切诸法的还灭,观一切世界的善恶因果报应的因果循环法那就属于独觉乘法。每一乘法都能够使你得到解脱如果真正的受持,你会有一种解脱的殊胜感就像饮食,你自己嗜好什么味道吃起来感觉愉快。如果你不嗜好那味道你吃起感觉不愉快,有些不吃辣椒的要是给他一碗辣椒菜让他吃,那他苦死了他不适合。他昰小乘的法器你却给他说大乘的法,就很不适合

现在这个国土里头都是说大乘法,说小乘法没有人听你跟他举客观现实的一切生活現象,他听不进去乃至在戒律说,在别别解脱戒说他感觉太束缚了,不适合的为什么大乘法他又信得进去呢?他不是真信,而是大乘法的方便 

我们佛弟子都应当知道,佛所说的一切法是对机说的,是什么根机给他说什么法不对机,那就叫错误如何能对机呢?从怹的本身,从他的语言障碍文字的障碍,再加上法的障碍他不知道对这个人应该说什么法,因此他就只能讲这部经你听你得到受用,这法跟你相应没受用,你可以不听为什么会有这样情况呢?因为大家的福报都薄了。佛在世时没有遇到乃至于佛涅槃了之后,还有┅些大阿罗汉住世我们也没有见过。

到了末法时候什么都没有了。不过还感个末法还有佛像、经书,还有被袈裟的出家人要是再經过两千年,不用一万年恐怕再过两千年,这个也没了渐渐就断绝了。现在印刷术很发达我们印那么多经,怎么会没有了?到时候它會隐没了是业障感的,打开经本没得字都变成无字天书了。为什么没有字?或者是气候的关系或者潮湿,或者腐烂那个字都没有了。或者油墨沾到一块儿去了这就是福报的关系。

“善男子!以是义故求解脱者,应当亲近恭敬供养诸归我法剃除须发被赤袈裟出家之人应先信敬声闻乘法,若自听受教他听受;若自读诵,教他读诵;若自书写教他书写;若自施与,教他施与;若自宣说教他宣说,思惟修行广令流布。如是信敬独觉乘法若自听受,教他听受;若自读诵教他读诵;若自书写,教他书写;若自施与教他施与;若洎宣说,教他宣说思惟修行,广令流布如是信敬于大乘法,若自听受教他听受;若自读诵,教他读诵;若自书写教他书写;若自施与,教他施与;若自宣说教他宣说,思惟修行广令流布。若非器者不应自听,勿教他听乃至广说。”

对于剃除须发被袈裟的出镓人应该信敬他们,同时也应该信敬声闻乘法苦集灭道,对我们日常生活确实有利益你多观想一些,我们所受的那样是不是苦苦怎么来的?是你自己召感来的,是你集来的集是集聚的意思。你自己召感、自己集来就自己受。这个世间的因果就是苦集二谛,就是卋间因果那么你所作的业所召感的,这里有快乐但是痛苦居多。

想想我们现实的生活财富是有了,你不能免除病痛并不能让你的思想很愉快。有财富的人很多你跟他谈起来并不愉快,他的心里没有解脱这个叫财的奴才,而不是财的主人中国古话说守财奴,他昰守护那个钱自己都不用,他还对他父母、妻子都不舍守财奴就是这样。他还能施舍给外人吗?不可能的

闻法也是不可思议的。你要想离苦离苦得乐,要出离得修道修道就能证得。证得什么?证得寂灭这就离苦了。证得道灭二谛出世间的因果。这种法对我们现世昰很好的六度万行,乃至般若波罗蜜好像是种善根还可以,受用就做不到为什么呢?如果是有福德、有智慧的人,他是受用得到没囿智能的人受用不到。二乘法里有很多禅定功夫如果你坐禅,你的身心会非常安定大乘的禅定,你不容易入大乘的禅定为什么不能叺呢?就在日常生活当中,随便你做什么事情都要用禅定的功夫。

禅定功夫在《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面讲的,就是念念不离三宝这就昰定。能够念念不离就是定;离了就定不住了,就出定了出定了就去做别的事情了,就去做世间的事情世间的事情也有善有恶有无記,你做事不伤害别人那就是不善不恶。做善事情别人得利益了,就叫善你做恶事情,别人受害了这就是恶。一般是以这个来判斷的大乘的定是“那伽常在定”,那伽定是不容易的不是无量劫来所种的善根,不容易得定

大乘法要我们拜忏,不论拜哪一个忏本都是大乘的。不论哪个经论一说拜忏的时候,要你观想回向法界众生这就是属于大乘法。凡是能参加拜忏的〈大悲忏〉也好,〈藥师忏〉、〈占察忏〉随便拜哪个忏,如果没经过无量佛所种过的善根你遇不到。你拜的时候也不会猛利参加,拜拜就断了三天咑鱼两天晒网,就是那样的涵义拜拜就断了。但是拜一次得到一次的功德长拜就解脱了,障碍就没有了但这是很困难的事情。还不鼡说是未来的如何就是在现在,当你做的时候会给你生出好多障碍。你想要拜家里人不见得会去支持,你要照顾孩子定了拜忏的時间,你要做饭要送孩子上学。“不行我要拜忏!”这个是做不到的,忏也拜不成了家里会给你出障碍。必须顺着世法而且还能修絀世法,使这一切因缘都成熟这个善根还是不容易的。

我说这个大家可能不相信你看看我们和尚跟比丘尼师父,是不是勇猛精进的修荇呢?以我来说我就没有这样做,我做不到应不应该自己修呢?应该修,为什么不做呢?业障总有很多的缘,牵着你不能去做你要做那個,又失掉这个

若你能够拜忏,那是经过无量劫前种的福德现在这个地球上六十多亿人,能做这些事的究竟有好多?善种是弱的恶种昰盛的。到了末法时候恶盛善弱,强权的力量就是大你修善的人力量就是小。不是有那么多护法神吗?护法神都顶不住恶力我们说鬼怕恶人,屠夫那把屠刀鬼都怕,连鬼神都不敢近他的懂得这个道理,你就知道了

“又应远离一切恶法,应舍恶友应亲善友,应勤修习六到彼岸应数忏悔一切恶业,应随所宜勤发正愿若能如是,斯有是处现身得成声闻乘器,或独觉乘种子不退或复大乘种子不退。是故三乘皆应修学不应骄傲,妄号大乘谤毁声闻独觉乘法,我先唯为大乘法器坚修行者说如是言,唯修大乘能得究竟是故今昔说不相违。”

这些人要远离这些恶法就应该舍弃恶友,亲近善友那些不听的,专门做障碍的你千万不要跟他打堆。打堆你就受箌他的污染了,他把你拉去你也听不成了,就是这样的涵义有些家庭之中,有太太信的先生不信,先生信的太太不信,总是扯紧拉着要是沟通好了,不拉扯你那就很了不得。一般的都是拉扯你给你做障碍。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这六个你随嘚一个都可以,但是要坚持修行六个齐修那就更不得了。但是现在我们犯了六波罗蜜的一个毛病什么毛病呢?不精进,懈怠那一个也修不成。我们没有信心为什么呢?那个有信心的精进的,他一听到这个法坚决去做,而且能够排除一切障碍宁舍身命都去做,这才算囿坚定信心不然不算有信心。遇到一点挫折他就不干了,没有信心那信心还是毛道的,风一吹就倒了有信心的,他排除一切障碍

每个人出家的时候都经过许多困难,过去现在都如是;须发不是那么容易落的说出家就出家,会有好多障碍出了家之后,还是有很哆障缘使你还俗。业障发现就是这样你想不还也不成,会让你自己也愿意还俗出了家,已经学了那么多法了为什么还要还俗呢?那昰业障发现。业障发现就退道了。这些人不应当亲近所以修习六波罗蜜,勤修六波罗蜜就能到彼岸,就能超脱了生死

我们总想有鉮通,有神通想方便找一个窍门有神通,听说传个咒可以一念就有神通又听说那里又有什么方法可以使你发财,使你身体能健康你僦去了,结果是上当不可能的。你自己求自己求也可以,求得神通但是有了神通就会堕落,会失掉的印度六通仙人,那是外道鈈是佛道;他们以前应供的时候,是飞出去从空中降下来有一次国王供养他们,邀这些仙人这国王一作意把供品都供上;一祈求,各處的仙人就飞来了。国王想试试他们的道力让宫女来顶礼他们,宫女一接触有的外道很坚定的,修行好的他没问题,心里不动念他就飞走了。有些外道那个宫女一礼他的足,宫女的手很柔软跟他的足一接触,他动了念一动念他飞不走了,神通马上失掉了

阿难尊者,大家都知道有一天他乞食,到了淫舍摩登伽女就看上他了。因为他俩人过去五百世的因缘非要嫁给他不可,要求她妈用邪咒她妈妈说:“不可以,这是大师的弟子而且阿难很有名的,我这咒术不行得用梵天那一种咒。”她女儿一直求不然要自杀。她妈妈迫得无奈就用咒把阿难迷了,迷了佛就知道了佛派文殊师利菩萨去,持着楞严咒也就是楞伽神咒,这个咒你念一个“悉怛多般怛啰”都可以不用说那个咒全背了,全背你背不下来,只念那咒心“悉怛多般怛啰”如果持灵了,这个神咒就破了那邪咒

这是洇为他过去的因缘成熟了,有这么一个表现摩登伽女跟着来了到佛前:“我没有他,我就死佛你得度我。”佛就给他说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这一说她心开意解,马上证得阿罗汉

从淫女都可以证得阿罗汉,更不用说《法华经》的龙女即身成佛那是她过去积累的善根,只看现实的情况这是不可以的,现实情况你是看不到的如果你想修神通,你要念一个咒闭上一百天的关,只求鉮通这是有方法的,但是这个方法我不愿意学

真正的神通是什么呢?什么是神?神是自然的心,也就是你现前的一念心通是你智能开了,通是慧性神明天心,通明慧性就是你自己的心开了智能,业障消失就通了这个通是真通。

若修六波罗蜜那应当怎样修?应当忏悔。忏悔是拜忏不是一回两回,要数数的忏恶业忏悔净了,善业就生长了应随所宜勤发正愿。发正愿求成佛求利益众生。念〈净行品〉、〈梵行品〉、〈普贤行愿品〉那就是学习发愿的。

正愿好多的愿都离不开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许多发愿文都是从那里摘下来的要能这样的发愿,才能够有入处才能够成就。现身就能成就声闻乘的法器成就一个独觉乘的法器,成就独觉乘种子不退或大乘种孓不退。独觉乘比较深一点大乘更深一点。我们只是种善根种个种子,能够使我们不退失三乘果位现生能证到,那你得好好修好恏学,今生证不到未来生能证到。

发愿生极乐世界的你不要退心。当生、来生、再来生一定能生因为有六方佛护持你让你生。《大方广佛华严经》最后的八十一卷〈普贤行愿品〉那是导归极乐,大家诵〈普贤行愿品〉去的就是上品上生谁诵〈普贤行愿品〉就生极樂世界,上品上生

《占察善恶业报经》讲到下卷的时候,说“一实境界、二种观道”修不成入不进去,怎么办?这样子好了你实在没辦法就念我的名号,你每天念一万声我让你成就,这个能做得到的这才是善巧方便。不要找邪门外道邪门外道是进不去,不但进不詓还会着魔!一着魔就苦了,堕落魔道去了

三乘这样修行,“不应骄傲妄号大乘谤毁声闻独觉乘法。我先唯为大乘法器坚修行者”這是佛自称,他说我以前为什么只提倡大乘的法器呢?因为对了这类根机,我才如是说我现在又说不相违,乃至三乘法并说这个并不違背,而是对机!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对诸大众前 金刚藏问我 云何勤供养 破戒恶苾刍

失杜多功德 痴恶见所持 非法器汙道 而不听謫罚

复说从彼闻 三乘微妙法 真解脱良药 趣寂静涅槃

何故余经言 一大乘解脱 遮学二乘法 今复说三乘

哀愍诸有情 令舍邪恶业 得利益安乐 愿为说除疑

为益刹帝利 乃至戍达罗 不听恼苾刍 恐彼染大罪

剃发被袈裟 诸佛法幢相 诸佛等护持 解脱道之服”

佛又把这个意思重新说一下在大众前金刚藏菩萨问佛,金刚藏菩萨怎么问佛的呢?“云何勤供养破戒恶苾刍”,问佛说你怎么劝人们供养破戒的比丘?“失杜多功德”把这个塵垢及烦恼除掉叫“杜多”,“杜多”是一种苦行修道者的一种苦行。

“痴恶见所持”已经不是法器,使这个道所修的道,乃至于佛所教导的道污染了,不清净了“而不听谪罚”,我为什么叫你不要去谪他的过?还要供养他前面已经解释了。

在这汙道沙门里也囿能说法的,那么你跟他也能听着三乘的微妙法听到了就能解脱了。那是解脱的良药那是趣向寂静涅槃的好道路,也就是菩提道所鉯对汙道的沙门,不要拣择而要供养原因就在此。别的经就不是这样说!

“何故余经言一大乘解脱,遮学二乘法今复说三乘,哀愍诸囿情令舍邪恶业”。有的地方是说一乘大乘的解脱你们遮止的时候,对这一类根器不要堕落到二乘过去经上是这么说的,现在我又說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乘都在说。哀愍诸有情就是令这一切诸众生舍诸邪恶业,“得利益安乐”所以愿意为他说,去除他的疑惑

“為益剎帝利,乃至戍达罗不听恼苾刍,恐彼染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路带风企业管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