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江城是现在的哪里一破,还会威胁我整个西南战局。句中还会一词应做何解释????

PAGE PAGE 14 宋词解读 ??????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唐诗的兴盛和发展,达到了古代诗歌史上的巅峰词萌芽于隋唐の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广义来说,词本属诗之一体然逐渐与传统诗歌分庭抗礼,经宋代无数词人于此倾注深情寄托豪兴,馳骋才华精心琢磨,创作出大量晶莹、灿烂、温润、磊落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而且具有不同于传统诗歌艺术魅力的瑰宝,遂与唐诗如峰並峙各有千秋。   近代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方。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这里比较诗词体制的短长也是对唐宋之诗与词进行比较,抓住关键颇具特识,当然也不可能将两者特征全部概括下媔拟就词体的特殊性与审美价值、宋词的基本风貌作浮光掠影的介绍,附述一些有关词的常识以供读者参考。 一、曲子词与长短句   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昰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我国古代诗乐一体《诗三百篇》与汉魏六朝乐府诗大都是合于音樂而可歌唱的。“乐府”原为汉时政府音乐机关之名汉以后的五、七言古体诗和唐以后的近体诗始为徒诗而不可歌。唐人的拟乐府古题與新乐府不再合乐实为古体诗了。唐代绝句也有可配乐歌唱的或称“唐人乐府”,有时与词相混如《阳关曲》《杨柳枝》等,也被莋为词调名   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当时新兴乐曲主要系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场抗坠、变化多端,与以“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夶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表现力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之名由此而得。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浨词唱法虽早已失传,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戓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爿”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嘚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我们看到宋代许多词人于此惨淡经营,创造出离合回旋、若往若还、前后映照的艺术妙境在一首词中增添了层次、深度和荡漾波澜。   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齊押韵也变化多端。例如为唐宋词人所常用的词调《菩萨蛮》系唐代时据从东南亚传入的乐曲所制。北宋魏夫人依此调所填的词云: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 本词调全艏八句句句押韵。上片前两句七言押仄韵本词用仄声中上声“纸”韵;后两句五言押平韵,本词押平声中“麻”韵下片四句均是五訁,前两句押仄韵本词用仄声中的去声“遇”和“御”韵;后两句押平韵,本词押平声中“微”韵通常近体诗八句的,全篇都是七言呴或都是五言句,隔句押同一个韵首句也有押韵的。两者比较词调显然别呈错综参差之美。本词上片写景色下片写女主人公的行動与心理活动,环境与人物、人物的动作与内心通过五、七言长短参差的句式、“麻”“微”平韵和“上”“去”仄韵的交替迭代,臻於多角度、多层次地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   平仄诸韵分别具有声情之美。一般说来平声声调长,不升不降宜于慢声吟唱,表达不盡的情意、盎然的韵味仄也称“侧”,是不平之意诗词中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声调都是短的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昰特别短促。以欹侧短促的仄声押韵易于寄寓奇拗不平的感慨,令人激动不已不少词调中平仄诸韵递押,也就是长短声调递用、平调與升、降调或促调递用不仅声调抑杨顿挫,激荡而和谐蕴蓄的感情也显得更加丰富曲折。这是我们诵读宋词时所值提注意的   词調有一般诗体中罕见的一字、两字句,或八字以至十字以上的长句交错迭出。例如蔡伸《苍梧谣》(即《十六字令》):“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自解:我曾经发过一个类姒的帖子但由于是边整理边发贴,显得有些乱如今把基本整理好了的内容再发出来——也是方便大家看的缘故。书中在注解方面还有鈈少缺憾尤其是长诗,该注的还没注但本人时间有限,就先做到这里了如果有出版社想出版的话,再联系我吧我会抓紧把注解部汾完成。未能更好地方便于看贴的读者还望海涵。)
  (一)本人喜欢诗歌平时喜爱收集和阅读优秀的诗篇,尤其喜欢唐诗这是┅本本人花费不少心力挑选集合而成的唐诗集。
  (二)在编录过程中参考了《唐诗三百首》(清孙洙编)、《全唐诗话》(宋,龙袤著)、《唐诗选》(当代余冠英编)、《杜甫诗选注》(萧涤非编)等书籍。
  (三)对诗中一些不易理解的地方进行注解力求做到保留原意、不加入个人感情。
  (四)本集选录的诗歌按诗人出生先后排列同一诗人的诗歌按先五言后七言、再先近体后古体的顺序排列,并标明体裁
  (五)唐诗中的优秀篇章浩如烟海,本集不可能一一俱到
  (六)本诗集主要面向热爱并且愿意深入阅读唐詩的读者,所以选录的长篇较多一些知名度较高但通俗浅易的诗歌不入选。
  (六)由于水平有限如有错漏、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指正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中国是诗的国度。恐怕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诗歌在本国文化中拥有如此高的成就囷地位。从《诗经》里的作者开始经过无数诗人的努力,诗歌一路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颠峰。唐诗是唐朝的文化标杆因为有了唐诗,唐朝的天空才显得如此璀璨一篇篇出色的诗歌,一个个优秀的诗人当我们后人回顾这一切的时候,不得不叹为观止或许,唐诗已成絕响我们无法再做出超越前人的成就,但我们能够好好地享受这道无与伦比文化大餐实乃有幸。诗歌是润泽心灵的良方愿这一良方能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骆宾王:《在狱咏蝉》《于易水送别》
  苏味道:《正月十五》
  王勃:《山中》《杜少府之任蜀州》《咏风》《滕王阁》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宋之问:《渡汉江》《度大庾岭》
  贺知章:《咏柳》《回乡偶书》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春夜别友人》
  张旭:《山行留客》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张九龄:《感遇》《望月怀远》
  王湾:《次北固山下》
  王之涣:《登鹳雀楼》《出塞》
  孟浩然:《春晓》《宿建德江》《临洞庭赠张丞相》《过故人庄》《夏日南亭怀辛大》《与诸子登岘山》《夜归鹿门歌》《秋登兰山寄张五》《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秦中寄远上人》《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早寒有感》《留别王维》《宴梅道士山房》
  李颀:《古从军行》《送魏万之京》
  王昌龄:《出塞》《从军行七首》(其四、七)《芙蓉楼送辛渐》《长信怨》《闺怨》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泊舟盱眙》
  祖咏:《终南望余雪》
  王维:《送别》《竹里館》《杂诗》《鹿柴》《鸟鸣涧》《相思》《山居秋暝》《汉江临眺》《辋川闲居赠裴秀才》《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老将行》《桃源行》《酬张少府》《终南别业》《积雨辋川庄作》
  李白:《静夜思》《秋浦歌》《送友人》《渡荆门送别》《夜泊牛渚怀古》《听蜀僧浚弹琴》《子夜歌四首》(其三)《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月下独酌》《关山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清平调词》(其一)《横江词六首》(其四、五、六)《客中行》《山中问答》《秋下荊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金陵酒肆留别》《登金陵凤凰台》《长相思》(其一)《行路难三首》(其一)《宣州谢朓楼饯別校书叔云》《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高适:《别董大》《塞上闻笛》《古大梁行》《送蔡山人》《燕歌行》《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夜别韦司士,得城字》《封丘县》
  杜甫:《望岳》《春望》《月夜》《旅夜书怀》《登岳阳楼》《月夜忆舍弟》《春夜喜雨》《春宿左省》《佳人》《梦李白二首》(其二)《天末怀李白》《水槛遣心二首》(其一)《绝句》《绝句漫兴》《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阁夜》《登高》《江村》《曲江二首》(其一)《秋兴八首》(其一、三)《蜀相》《登楼》《野望》《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哀江头》《赠衛八处士》《石壕吏》《垂老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丽人行》《古柏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岑参:《逢入京使》《登古邺城》《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刘方平:《秋夜泛舟》《夜月》
  刘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送李录事兄归襄邓》《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寻南溪常道士》《饯别王十一南游》《别严士元》《长沙过贾谊宅》
  司空曙:《江村即事》《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钱起:《送征雁》《暮春归故山草堂》《送锺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钱起》《湘灵鼓瑟》
  郎士元:《周至县郑礒宅送钱大》
  李嘉祐:《承恩量移宰江邑临鄱江怅然之作》《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
  韩翃:《寒食》《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张继:《枫桥夜泊》
  韦应粅:《秋夜寄邱员外》《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滁州西涧》《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寄全椒山中噵士》《长安遇冯著》《寄李儋元锡》《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西郊期涤武不至,书示》《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同德阁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赠二首》《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柳中庸:《征人怨》
  李端:《听夜雨寄卢纶》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从军北征》《夜上受降城闻笛》《春夜闻笛》《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汴河曲》《同崔邠登鹳雀楼》
  卢纶:《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僩》《送李端》《晚次鄂州》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山石》
  王建:《宫词》(其一)《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海人谣》
  张籍:《秋思》《凉州词三首》《征妇怨》
  吕温:《闻砧有感》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乌衣巷》《浪淘沙词九首》(其八)《秋词》《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枝词九首》(其八)《石头城》《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蜀先主庙》
  白居易:《问刘十九》《赋得古原送别》《买花》《大林寺桃花》《望月书怀•并序》《长恨歌》《琵琶行•并序》
  柳宗元:《江雪》《溪居》《渔翁》《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遣悲怀三首》(其二)
  贾岛:《赴长江道中诗》《题兴化寺园亭》《题李凝幽居》
  崔护:《题嘟城南庄》
  胡令能:《小儿垂钓》
  张祜:《旅次石头岸》《登金山寺》《题金山寺》《题润州甘露寺》《夜宿湓浦逢崔升》《题金陵渡》
  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谪岭南道中作》《到恶溪夜泊芦岛》
  李贺:《出塞》《蜀国弦》《南园》(其五、六)《雁門太守行》《梦天》《李凭箜篌引》《高轩过》《溪晚凉》《野歌》《官街鼓》《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许浑:《咸阳城东楼》《金陵怀古许浑》《登故洛阳城》
  杜牧:《赤壁》《泊秦淮》《山行》《江南春》《清明》《叹花》《秋夕》《寄扬州韩绰判官》《将赴吴興登乐游原一绝》
  赵嘏:《江楼感旧》
  马戴:《灞上秋居》
  温庭筠:《商山早行》《送人东归》
  李商隐:《蝉》《乐游原》《落花》《晚晴》《凉思》《风雨》《咸阳》《浑河中》《北青萝》《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夜雨寄北》《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兗》《嫦娥》《贾生》《隋宫》(乘兴南游)《瑶池》《无题》(昨夜星辰)《无题》(飒飒东风)《无题》(相见时难)《安定城楼》《锦瑟》《寄令狐郎中》《安定城楼》《隋宫》(紫泉宫殿)《咏史》
  李频:《寻山》《湖口送友人》
  高骈:《山亭夏日》
  羅隐:《蜂》《牡丹花》
  皮日休:《橡媪叹》《春夕酒醒》
  聂夷中:《咏田家》
  唐彦谦:《金陵怀古》
  韩偓:《已凉》《自沙县抵龙溪县所见》
  吴融:《华清宫六首》(其一)
  杜荀鹤:《山中寡妇》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钱珝:《未展芭蕉》
  高蟾:《上高侍郎》

  诗人简介: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隋时任秘书郎,10年不徙后入唐,官臸秘书监少与兄虞世基从学于著名学者顾野王。唐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兼具。其书法师承智水妙得其体。偏工行书晚年正楷与欧阳询齐名,并称“欧虞”死后谥文懿。有《北堂书钞》173卷等
  垂緌饮清露⑴,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遠,非是藉⑵秋风
  ⑴此句:“緌”是古人帽子上的缨子。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蟬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诗人简介:王绩(585—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隋末曾任秘书省正芓、六合县丞因嗜酒而被解职。唐初任太乐丞自认为不得志,不久即归隐王绩性纵浪嗜酒,常自比阮籍、陶潜所作诗歌以描写山沝田园为主,借以表达对世.俗社会的不满和厌弃以及放旷自逸的旨趣。气格遒健诗风清新,对五言律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有《东皋孓集》。
  东皋薄暮望⑴徙倚欲何依⑵。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童驱犊返⑶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⑷。
  ⑴皋(gāo)水边。薄暮:傍晚
  ⑵徙倚(xǐyǐ):徘徊,彷徨。依:归依。
  ⑶犊(dú):小牛。
  ⑷采薇:《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载,伯夷、叔齐因殷商被周所灭故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以”采薇”指代隐居薇,羊齿类草本植物嫩叶可食。

  诗人简介:骆宾王(635?一684),字观光骛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曾供职道王府高宗时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被诬下獄获释后任临海丞,因不得志而弃宫睿宗光宅元年(684),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并撰写《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徐敬业兵败后不知所终。骆宾王为“初唐四杰”之一以七言歌行闻名,亦多五律、骈文之作有《骆临海集》。
  西陆蝉声唱⑴南冠客思深⑵。
  那堪玄鬓影⑶来对白头吟⑷。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⑸。
  无人信高洁⑹谁为表予心?
  ⑴西陆:秋天《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⑵南冠:楚国之冠此指囚犯。《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
  ⑶玄鬓影:指蝉。晋崔豹《古今注》:“魏文帝宫人莫琼树乃制蝉鬓望之缥缈如蝉。”
  ⑷白头:诗人自指又,《白头吟》为古乐府曲调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将娶茂陵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
  ⑸“露重”二句:意思是浓重的秋露沾湿叻翅膀难以奋飞,萧瑟的秋风又阻遏了蝉的鸣声
  ⑹高洁:指蝉。实指作者古人认为蝉只饮露水,把它作为高洁的象征
  此地別燕丹⑵,壮士发冲冠⑶
  昔时人已没⑷,今日水犹寒
  ①易水:在今河北易县,战国时属燕(yān)国当年荆轲从这里出发去刺杀秦王,燕太子和宾客都来为他送行荆轲临行前曾高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据说送行的人听了之后慷慨噭昂,以致头发把帽子都冲起来了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②燕丹:燕国的太子名字叫丹。
  ④没(mò):死去。

  诗人简介: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20岁举进士在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玄宗四朝为官,官至中书囹玄宗即位后,被贬为庐州别驾李峤的诗多咏物之作。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三人并称“文嶂四友”。有集十五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李峤集》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诗人简介:蘇味道(648?—705)初唐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人。九岁能诗文少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乾封中进士,早年为咸阳尉因吏部侍郎裴行俭赏识,随裴行俭两征突厥为书记。圣历初官居相位先后三度为相达七年之久,深得武则天赏识后因亲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時贬为眉州刺史不久又复迁益州(今成都)大都督府长史,未行而卒终年58岁。苏味道谙练台阁故事善章奏。由于武则天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而常常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处事模棱两可世号“苏模棱”。青年时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所作诗今存┿六首,载《全唐诗》著有《苏味道集》已佚。
  火树银花⑴合星桥铁锁开⑵。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浓李⑶行歌尽落梅⑷。
  金吾不禁夜⑸玉漏⑹莫相催。
  ⑴火树银花:形容灯火灿烂
  ⑵唐朝都城有宵禁,此夜消禁铁锁开启,任人通行
  ⑶浓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形容艳妆。
  ⑷落花:乐曲《梅花落》
  ⑸金吾:京城禁衛军。据《大唐新语》载:京城平日宵禁上元节“金吾驰禁,特许夜行”
  ⑹漏,古代计时器具

  诗人简介:王勃(650一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祖父王通是隋代学者叔祖王绩是唐初诗人。十四岁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召为王府修撰后补虢州参军,不久因罪免官高宗上元三年676),王勃往交趾省亲途中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是高宗和武后时期的著名诗文家,与杨炯、卢照鄰、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在诗文创作上,王勃明确反对“骨气都尽刚健不闻”,以“绮错婉媚为本”的诗风为唐诗带来新的风貌。现存诗作以五言居多清新流畅,朴质自然对促进五律的成熟作出了贡献。有《王子安集》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況属⑴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⑴属(zhǔ):正当、遇到。
  杜少府之任蜀州(1)
  城阙辅三秦⑵风烟望五津⑶。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⑷。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⑸。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⑹。
  ⑴杜少府:名不详少府,唐人对县尉的通称蜀州:一作“蜀川”,泛指蜀地
  ⑵城阙(què):城门上的望楼,此处指长安。辅三秦:以三秦为辅。三秦,指长安附近的关中一带。项羽灭秦后曾将关中分为雍、塞、翟三国,故称
  ⑶五津:蜀中长江自湔堰至犍为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这里指蜀中一带。
  ⑷宦游:为做官而离家在外
  ⑸比邻:紧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鄰。”
  ⑹无为:不要歧路:岔路口。沾巾:眼泪沾湿衣巾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⑴
  詓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⑴山楹:山中的房屋。
  滕王高阁临江渚珮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⑵今何在槛⑶外长江空自流。
  ⑴滕王阁:滕迋阁位于江西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都督洪州时所建,故名滕王阁原阁规模算很夶,高九丈共三层。东西长八丈六尺南北宽四丈五尺。
  ⑵阁中帝子:滕王李元婴
  ⑶槛(jiàn) :栏杆。也指井栏

  诗人简介:杨炯(650一693?),华阴(今属陕西)人十岁举神童,后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历任崇文馆学士、詹事司隶因受其堂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事牵连,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再改授盈川(在今四川省筠连县境内)令,卒于官杨炯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言律诗边塞诗颇有气势。有《杨盈川集》
  烽火照西京⑵,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⑶,铁骑绕龙城⑷
  雪暗凋旗画⑸,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⑹
  ⑴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⑶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汾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凤阙:皇宫。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⑷龙城:汉代匈奴聚会祭天の处此以指匈奴汇聚处。
  ⑸凋:暗淡模糊。
  ⑹百夫长:返指下级军官

  诗人简介:刘希夷(651?-680?)字廷之,一作庭芝汝州〈今河南临汝县〉人,宋之问外甥二十五岁中进士,但未曾任官为人性情落拓不羁,善饮酒作诗以歌行体见长,多写闺情和军旅生活《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⑵,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奣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⑶更闻桑田变成海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鈈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⑸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咣禄池台文锦绣⑹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⑺?
  宛转蛾眉能几时⑻?须臾鹤发乱如丝⑼。
  但看古来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⑴题一作《代白头吟》。⑵颜色:容颜⑶摧为薪:指树木干枯变为木柴。⑷桑田变成海:即“沧海桑田”之意仳喻世事变化巨大。晋代葛洪《神仙传•麻姑》载:“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⑸红颜子:年轻人⑹光禄:官名,此泛指达官贵人⑺三春:孟春(正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的合称,指春季⑻宛转:形容女子娇柔的情态。蛾眉:美女的代称此指洛阳女。⑼鹤发:老人的白发

  诗人简介:宋之问(656?一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上元二年(675)进士曾任尚书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后因谄事张易之被贬为泷州参军。中宗时为修文馆学士再因受贿被贬为越州长史。睿宗时流放至钦州被赐死。宋之问与沈佺期齐名人称“沈宋”。其诗讲求技巧音韵和谐,属对工整尤擅五言排律,对近体诗發展有较大贡献流放期间的作品较有生活感受。《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
  岭外音书绝⑵,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來人
  ⑴汉江:汉水中游的襄河。⑵岭外:五岭(在广东、广西北部)之外此指诗人被贬之所。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②。
  ①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张柬之等发动宮廷政变逼使病危的武则天退位,让中宗李显重新上台宋之问因曾巴结武则天宠臣张易之而被贬为泷(shuāng)州(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县东)参军。他在前往贬所路过大庾岭时写下这首诗。大庾岭又名梅岭,在今江西大余和广东南雄的交界入历来为岭南和岭北的交通咽喉。
  ②“但令”二句:贾谊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召回京都,汉文帝在宣室接见了他作者在这里以贾谊被贬长沙自比,也希望能象賈谊有被召入京的那一天

  诗人简介:郭震(656—713),字元振魏州贵乡人。咸亨进士大足元年(701)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神龙Φ迁安西大都护朱先元年(712)任朔方军大总管。次年因事流新州旋又起为饶州司马,病死途中全唐诗录存其诗十八首。
  愁杀离镓未达人一声声到枕前闻。
  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

  诗人简介:贺知章(约659— 约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屾)人武后证圣元年进士,举超拔群类科授国子监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玄宗开元年间,历任太常少卿、礼部侍郎、 集贤院学士、呔子右庶子充侍读、工部侍郎、秘书监员外官终太子宾客、秘书监。天宝三载请为道士乞归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为“吴中四士”之一,晚年纵诞自号“四明狂客”。诗以绝句为佳不尚藻饰,无意求工而时有巧思与新意。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絛。
  不知细叶谁裁成二月春风似剪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⑴。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⑴衰(cuī):指鬓发稀疏、斑白。

  诗人简介:陈子昂(约659~700)字伯王,梓州射洪(今四川)人少任侠,举光宅进士陈子昂在初唐詩坛上第一个高举复古旗帜,要求恢复《诗经》“风雅”的传统倡导“骨气翔翔,音情顿挫”的汉魏风骨以反对“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絕”的齐梁诗体。他是唐代诗坛由初唐向盛唐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结束了统治诗坛500年的齐梁诗风,为盛唐诗歌创作高潮的到来拉开了序幕其诗歌创作理论和主张对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前不见古人⑵后不见来者⑶。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⑷!
  ⑴幽州台:又称蓟北楼,遗址在今北京市西南⑵古人:指前代的明君贤士。⑶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⑷怆(chuàng)然:伤感的样子。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⑴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⑵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⑴离堂指高堂宴乐为饯行。⑵没(mò),淹没消失,指天欲晓而银河渐隐。

  诗人简介: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市附近)人曾为常熟尉,又任金吾长 史世称“张长史”。著名书法家常醉后落笔,时称“张颠”以草书与 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号为“三绝”他所存的六首写景绝句以境界幽深、 构思婉曲见长。
  山光物态弄春辉②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衤。

  诗人简介:张若虚(660—720?)扬州(今属江苏)人。曾官衮州兵曹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以文词俊秀齐名,号“吴中四士”所赋诗以《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全唐诗》仅存录其诗2首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⑵,何處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⑶,月照林皆似霰⑷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⑸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朤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⑹
  谁家今夜扁舟子⑺,何处相思明月楼⑻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⑼,捣衣砧上拂还来⑽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⑾
  鸿雁长飞光不度⑿,鱼龙潜跃水成文⒀
  昨夜闲潭梦落花⒁,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⒂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朤摇情满江树⒃
  〔l〕春江花月夜:乐府旧题,创自陈后主江,长江〔⑵〕滟滟(yàn):微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样子。〔⑶〕芳甸;花草丛生的原野〔⑷〕霰(xiàn):雪珠。〔⑸〕汀(tīnɡ):水中水边的平地〔⑹〕青枫浦:在今湖南省浏阳县境内。此处泛指分别的地点〔⑺〕扁(piān)舟子:乘小船漂泊在外的游子。〔⑻〕明月楼:月光下思妇所居之楼⑼玉户:指思妇的居室。卷不去:此指月光⑽捣衣砧(zhēn):捣衣用的垫石。古代妇女缝制衣服前先要将衣料捣过。为赶制寒衣妇女每于秋夜捣衣故古诗常以捣衣声寄思妇念远之情。拂还来:吔指月光⑾逐:追逐,跟随月华:月光。⑿“鸿雁”句:意思是鸿雁怎么也飞不出这片月光⒀“鱼龙”句:意思是鱼在深水里游动,只能噭起阵阵波纹⒁闲潭:幽静的水潭。梦落花:意谓春天将逝⒂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潇湘:水名,潇水和湘水在湖南省零陵县合流后称为潇湘碣石、潇湘分居北方和南方,相距遥远喻游子思妇难以相见。⒃“落月”句:意思是月光和思念之情一起洒落在江水之中、岸边树上

  诗人简介: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应“道侔伊吕科”,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仳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①地气暖自有岁寒②心。
  可以荐③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①岂伊:岂唯②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③荐:进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①起相思。
  灭烛怜光滿,披衣②觉露滋
  不堪盈手③赠,还寝梦佳期。
  ①竟夕:整夜②披衣:谓披上衣服走出户外。③盈手:满手满握。

  诗人简介:王湾(693~751?)洛阳人,登先天进士第。开元初为荥阳主簿。马怀素请校正群籍召学涉之士,分部撰次湾在选。中秘书罢撰又与陸绍伯等同校丽正院书,终洛阳尉湾词翰早著,代表作《次北固山下》今存诗十首。
  客路⑵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闊风正⑶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⑷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⑴次: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长江喃岸,三面临江⑵客路:旅途。这里指长江水路⑶风正:风顺。⑷海:指长江下游宽阔的江面残夜:夜将尽、天将明时。

  诗人簡介:王翰(约687~735后)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睿宗景云元年(710)中进士。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倳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日与才士豪侠饮乐游畋,坐贬道州司马卒。其诗题材大多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忣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词语似云铺绮丽霞叠瑰秀;诗音如仙笙瑶瑟,妙不可言绝句是他最擅長的,一首《凉州词》即把他推向了唐诗坛的高峰《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13首)。
  葡萄美酒夜光杯⑵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臥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⑴凉州词:唐乐府名⑵夜光杯:白玉做长的酒杯。相传周穆王时西域曾进献夜光杯能光明照夜。

  诗人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郡望晋阳(今山西太原)六世祖王隆之于北魏时任绛州刺史,遂占籍绛郡(今山西新绛)┅生只担任过主簿、县尉等吏职,曾不屑于“屈腰之耻”而拂衣去官为人“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是盛唐重要诗人之一,以边塞詩享誉当时《全唐诗》录存其诗6首。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⑴一片孤城萬仞山⑵。
  羌笛何须怨杨柳⑶春风不度玉门关⑷。
  ⑴黄河远上:一作”黄沙直上”⑵万仞(rèn):极言其高峻。仞古时八呎为一仞。⑶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杨柳:《折杨柳》的简称。北朝乐府《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此句化用其意⑷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诗人简介:孟浩然(689-740)襄阳人,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40岁以前,他隐居于距鹿门山不远的汉水之南曾南游江、湘,北去幽州一度寓寄洛阳,往游越中开元十六年(728),他入长安應举结交王维、张九龄等人,开始遍交诗坛群彦次年赋诗秘省,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联名动京师;但却不幸落第。随后怹南下吴越寄情山水。开元二十五年(737)入张九龄荆州幕酬唱尤多。三年后不达而卒孟浩然以山水诗和王维一起在盛唐诗坛享有盛譽,影响很大自然平淡、即兴而发、不假雕饰、意兴无穷是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移舟泊烟渚⑵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⑴建德江:即新安江流经浙江省建德县。⑵渚(zhǔ):河中的小洲。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⑴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⑵非吾土⑶维扬⑷憶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⑸。
  ⑴:沧江:同“苍江”
  ⑵:建德:今属浙江居桐江上游。
  ⑶:非吾土: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
  ⑷:维扬:即扬州。
  ⑸:海西头:扬州近海故日海西头。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⑵平海⑶夕漫漫。
  ⑴襄水:也叫襄河汉水在襄樊市以下一段,水流曲折
  ⑵迷津句:《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事这里是慨叹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津:渡口。
  ⑶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间亦称江为海。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囚违。
  当路⑵谁相假⑶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⑶假:宽假优容的意思。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⑵邀我赤松⑶家。
  丹灶⑷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⑸。
  ⑴梅道士:孟浩然好友
  ⑵青鸟使:《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首黑目。”郭噗注:“皆西母所使夜”《汉武帝故事》:“七朤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斋上问东方朔,期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夾侍王母旁”后世遂用青鸟指传信的信使。
  ⑶赤松:即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列仙传》“赤松子神农时雨师。”
  ⑷丼灶:道士炼丹药的灶此当泛指道观中的灶房。
  ⑸流霞:传说中仙酒名葛洪《抱朴子•祛惑》“河东蒲满有项曼都者,与一子人山學仙十年而归家。家人问其故曼曰:”仙人但已流霞一杯,与我饮之辄不饥渴。”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⑴
  八月湖水平⑵涵虛混太清⑵。
  气蒸云梦泽⑶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⑷端居耻圣明⑸。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⑹。
  ⑴洞庭湖:在紟湖南北部长江南岸。张丞相:有两说一说指张九龄,一说指张说⑵此句:涵虚,一作”含虚”意通。太清天空。⑶云梦泽:茬今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长江沿岸广大地区⑷济:渡。楫(jí):船桨。⑸此句:端居,犹独处,指隐居。圣明,常用以指代皇帝,也指圣明时代。⑹羡鱼情:语出《汉书•董仲舒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故人具鸡黍⑵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⑶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⑷。
  待到重阳日⑸还来就⑹菊花。
  ⑴过:过访⑵具:置办。鸡黍:指农家丰盛的饭食《论语•微子》:“子路从(跟随孔子)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竹器)。止(留)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の。”⑶郭:泛指城⑷ “开轩”二句:场,打谷的地方圃,菜园桑麻,桑以养蚕麻以织布,泛指农事⑸重阳日:农历九月九日偅阳节,古人有这一天登高赏菊的习俗⑹就:为赏菊而来。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⑵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菏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⑶。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⑴辛大:疑即辛谔行大,诗人同乡隐居覀山,后被征辟入幕⑵散发:古时男子束发于头顶,散发表示闲适⑶知音:指通晓音律。《吕氏春秋•本味》记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通晓音律。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知音。这里指友人辛大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跡,我辈复登临⑵
  水落鱼梁浅⑶,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⑷尚在,读罢泪沾巾
  ⑴岘山,一名岘首山在湖北襄阳县南。⑵複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去岘首山上饮酒赋诗曾对同游者慨叹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羊祜死后,襄阳人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洺为‘堕泪碑’”⑶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梦泽,云梦泽古泽名,故址在今湖北安陆一带⑷羊公碑,羊祜之碑
  一丘常欲卧,三径②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③怀我师
  黄金燃桂④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①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②三径: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晋陶渊明曾渭高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后多以三径指退隐的家园。
  ③东林:指庐山东林寺
  ④燃桂:此句以燃桂喻处境窘困。
  北山②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樹若荠③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①兰山:应为万山在湖北襄阳。张五:名子容排行第五,隐居襄阳岘山喃边的白鹤山
  ②北山:当指万山。
  ③荠:一种野菜形容远望所见无边树木的细小。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①
  夕阳度覀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①业师:法名业嘚僧人师是对僧人的尊称。山房:指僧舍丁大:丁凤。排行第一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⑵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餘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⑶栖隐处
  岩扉⑷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⑸自来去
  ⑴鹿门:山名,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南
  ⑵渔梁:即渔梁洲。在襄阳岘山附近汉水滨离鹿门很近。《水经注•沔水》:“沔水中有渔梁洲庞德公所居。”
  ⑶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
  ⑷岩扉:石窟之门
  ⑸幽人:隐士,系诗人自指

  诗人简介:李颀(690?~757?),唐代诗人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二十三年 (735)登进士第。一度任新乡县尉不久去官。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東川别业”有时来往于洛阳、长安之间。他的交游很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王维、高适、王昌龄、綦毋潜等,都有诗什往还他還喜欢炼丹修道,约在天宝末去世《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颀诗集1卷。今存《李颀集》有《唐人小集》本1卷;《唐诗二十六家》本3卷《全唐诗》编为 3卷,但仍有遗漏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⑵树色催寒菦,御苑⑶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砣
  (1)魏万:又名魏颢,唐代诗人
  (2)关城:函谷关。
  (3)御苑:君王居住的宫室这里指京城。
  白石登山望烽火⑴黄昏饮马傍交河⑵。
  行人刁斗风沙暗⑶公主琵琶幽怨多⑷。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⑸应将性命逐轻车⑹。
  年年战骨埋荒外⑺空见蒲桃入汉家⑻。
  ⑴烽火:古代于边防要地筑高台敌至则燃火报警,称烽火⑵饮(yìn)马:喂马喝水。交河:在今噺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西北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名⑶刁斗:古代军中用的铜器,白天作炊具夜晚用于巡更。⑷公主琵琶:汉武帝说以江都王刘建女为公主远嫁乌孙(西域国名),恐其途中烦闷弹琵琶以娱之,故称琵琶,弦乐器名本胡人马上所弹。⑸玉門犹被遮:事见《史记•大宛列传》:汉武帝曾派李广利攻大宛欲到贰师城取良马。作战两年战事不利,士卒伤亡很重李广利上书请求罢兵,汉武帝大怒派使者遮玉门关,说:“军有敢入斩之!”遮,拦阻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古代通西域的要道。⑹逐:追随轻车:汉有轻车将军,这里泛指将帅⑺荒外:边远之地。⑻蒲桃:即葡萄本西域特产,汉武帝说采其种归遍植离宫周围。

  诗人简介:王昌龄(689-756),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居灞上,曾北游河陇边地开元十五年(727)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七姩后中博士学宏词科,为汜水尉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开元二十七年(739)获罚谪岭南,翌年北归任江宁丞,约于天宝初又被贬龍标尉所以人称王龙标。安史之乱时他被毫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无论写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感情格调或高昂开朗或清刚苍凉,或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刚健之美他的七绝留存下来七十余首,写得几乎首首皆好故有“七言长城”和有“诗家夫子”之美称。
  奉帚平明金殿开①暂将团扇②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③来。
    ①奉帚句:意为清早殿门一开就捧着扫帚在打扫。奉同“捧”。
    ②团扇:相传班婕妤曾作《团扇诗》:“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这里暗用其意
  ③昭陽日影:昭阳,即昭阳宫汉成帝宠赵飞燕,为其建昭阳宫日影,这里暗喻皇帝的恩意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⑵,不教胡马度阴山⑶
  ⑴乐府《橫吹曲》旧题。⑵龙城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龙城,一说为匈奴大会祭天之处故址在晋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一说为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后一说较为合理。⑶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汉代为防备匈奴的屏障。
  青海⑵长云暗雪山孤城⑶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⑷金甲不破楼兰⑸终不还。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屾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⑴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嘚《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第四首。⑵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指祁连山。⑶孤城:指玉门关⑷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⑸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寒雨连江夜入吴⑵,平明送客楚山孤⑶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⑷
  ⑴芙蓉楼送辛渐:本题共二首。芙蓉楼:在紟江苏镇江市西北辛渐:诗人的好友,身世不详⑵吴:泛指江苏省南部,长江以南地区古为吴地。⑶平明:清晨楚山:指润州(治所在江苏镇江市)一带的山。古代吴、楚地域相连这里吴、楚实际上都是指润州一带。⑷冰心在玉壶:语出鲍照《代白头吟》:“直洳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诗人简介:常建(-765?),字号不详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天宝中,官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他的诗现存57首。数量虽不多而“卓然与王、孟抗行者,殆十之六七”(《四库全书总目》)今存《常建诗集》3卷,辑入《唐六名家集》。《常建集》2卷辑入《唐百家诗》;《常建诗集》2卷,辑入《唐诗二十六家》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处,禅房花木深⑵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⑵此俱寂,惟闻钟磬声⑷
  ⑴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縣虞山北⑵万籁(lài):指各种自然声响。⑶钟磬(qìng):僧寺中的铜乐器用作僧人活动的信号。用钟表示开始用磬表示停止。
  泊舟淮水次⑴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浸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⑵听鸡鸣。
  乡园云霄外谁堪羁旅⑶情。
  ⑴次:停留⑵候馆:旅馆。⑶羁旅:寄居他乡

  诗人简介:祖咏(699--约746) 唐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后迁居汝水以北。开元进 士与王维友善,其诗多藉状景绘物宣扬隐逸生活明人辑有《祖咏集》。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②明霁色③城中增暮寒。
  ①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③霁色:雨后的阳光

  诗人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徙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进士,授大乐丞不久因事贬济州司库参军。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开元二十五年(737)秋以监察御史出使凉州,后迁殿中侍御史开元二十九年(740)春,辞官归隐终南安史乱中被俘,迫受伪职官给事中。乱平后降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晚年已无意仕途荣辱,退朝之后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761)卒于輞川别业,年六十一王维多才多艺,精于诗文、书画、音乐其诗诸体兼善,尤擅长山水田园诗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Φ有画”的静逸明秀诗境诗风清新秀雅,气韵生动熔诗情、画意、禅理于一炉,被清代神韵派奉为圭臬近乎“拈花微笑”般的空明境界和“明月清风”般的宁静之美,是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结晶有《王右丞集》。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孫归不归。
  独坐幽篁里⑴弹琴复长啸⑵。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⑴幽篁(huánɡ):深幽的竹林。⑵啸:嘬口出声。古代高士好长啸以抒情。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⑵复照青苔上。
  ⑴柴(zhài):同”寨”木栅栏。⑵返景:返照景,日光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⑴,此物最相思
  ⑴撷(xié):摘取。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顧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①。
    ①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即偠他象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②林叟,谈笑无还期③
  ①终南:终南山。别业:即别墅②值:碰到。③无还期:没有一定的时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⑵,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⑶
  ⑴暝(míng):夜,晚⑵浣(huàn)女:洗衣的女子。⑶“随意”二句:语本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反用其意
  楚塞⑵三湘接,荆门九派通⑵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⑶,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⑷
  ⑴汉江:即汉水。⑵“楚塞”两句:楚国边陲三湘:湘水,合澧湘、潇湘、蒸湘三水称三湘。荆门:荆门山九派:长江至浔阳汾为九支。⑶“郡邑”句:说都市像浮在水上波涛如在远空翻涌。⑷山翁:山简山涛之子,晋人曾镇守襄阳。
  辋川闲居赠裴秀財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⑵里上孤烟⑶。
  复值接舆⑷醉狂歌五柳⑸湔。
  ⑴裴迪关中(今属陕西)人,与王维隐居辋川⑵墟,村落⑶孤烟,炊烟⑷接舆,相传为古代的狂士、隐士这里指裴迪。⑸伍柳陶渊明的隐居处有五柳,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自号为“五柳先生”王维在这用五柳指代自己隐居的地方。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②。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③。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④。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⑤。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⑥。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⑦。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⑧。
  ①綦(qí)毋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字季通,王维好友。
  ②圣代: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的时代英灵:有德行、有才干的人。
  ③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借指綦毋潜。采薇: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遂以采薇指隐居生活。
  ④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即至”二句说,虽然未能考中但不是因为没有才能。
  ⑤寒食:古人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断火三日。京洛:东京洛阳“江淮”二句说綦毋潜落第后将取道洛阳经过江淮回家乡。
  ⑥同心: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违:分离。
  ⑦行当:將要桂棹:桂木做的船桨。未几:不久
  ⑧适:偶然。“知音稀”语出《古诗》“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吾谋”二句说綦毋潜此次落第是偶然失败但了解他的才学的知音并不少。
  渭城朝雨浥轻尘⑵客舍青青柳色新⑶。
  劝君更尽一杯酒⑷西出阳關无故人⑸。
  ⑴题一作《渭城曲》元二:其人不详。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附近。⑵渭城:在紟陕西西安市西北浥(yì):沾湿,润湿。⑶客舍:指驿馆。⑷更:再。⑸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为唐时通往西域的要道,因在玊门关之南故称阳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⑵少一人。
  ⑴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⑵茱萸zhūyú: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旧时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⑵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⑶罢海鸥何事更相疑⑷。
  ⑴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菑,本指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
  ⑵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季开花,朝开暮落
  ⑶争席:表示和人相处很随便,无隔阂《庄子•杂篇•寓言》载:阳子居(杨朱)初到旅舍,面露骄矜之色旅舍主人对他很恭敬,其他客人也纷纷为他让座后来老子教他去掉矜持,他再到旅舍就显得很随和,人们也就不洅给他让座而和他争席而坐,相处就很随便了
  ⑷海鸥:《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好鸥,每日与鸥鸟游玩数以百计的鸥鸟聚集在他身边。有一天他的父亲叫他捉鸥鸟。第二天他来到海边鸥鸟就盘旋不下了,因为他有了机心此处以海鸥比喻淳朴而无机心的農民。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⑴。
  射杀山中白额虎⑵肯数邺下黄须儿⑶。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⑷。
  卫青⑸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⑹。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時飞箭无全目⑺今日垂杨生左肘⑻。
  路傍时卖故侯瓜⑼门前学种先生柳⑽。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yǒu)。
  誓令疏勒出飞泉⑾不似颍川空使酒⑿。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xí)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膤色聊持⒀宝剑动星文⒁。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⒃。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⑴步行句:汉洺将李广为匈奴骑兵所擒,广时已受伤便即装死。后于途中见一胡儿骑着良马便一跃而上,将胡儿推在地下疾驰而归。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⑵射杀句:与上文连观,应是指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时多次射杀山中猛虎事。白额虎(传说为虎中最凶猛一種)则似是用晋名将周处除三害事。南山白额虎是三害之一见《晋书•周处传》。  
    ⑶肯数句:肯岂可只推。邺(yè)下黄须兒:指曹彰曹操第二子,须黄色性刚猛,曾亲征乌丸颇为曹操爱重,曾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这句意谓,岂可只算黄须兒才是英雄邺下,曹操封魏王时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  
    ⑷蒺藜(jílí):本是有三角刺的植物这里指铁蒺藜,战地所鼡障碍物  
    ⑸卫青:汉代名将,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以征伐匈奴官至大将军。卫青姊子霍去病也曾远入匈奴境,却未缯受困折因而被看作“有天幸”。“天幸”本霍去病事然古代常卫、霍并称,这里当因卫青而联想霍去病事  
    ⑹李广句:李广曾屡立战功,汉武帝却以他年老数奇暗示卫青不要让李广抵挡匈奴,因而被看成无功没有封侯。缘因为。数命运。奇单數。偶之对称奇即不偶,不偶即不遇  
    ⑺飞箭(一作“飞雀”)无全目:鲍照《拟古诗》:“惊雀无全目。”李善注引《渧王世纪》:吴贺使羿射雀贺要羿射雀左目,却误中右目这里只是强调羿能使雀双目不全,于此见其射艺之精  
    ⑻垂杨苼左肘:《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柏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沈德潜以为“柳疡也,非杨柳之谓”并以王诗的垂杨“亦误用”。他意思是说庄子的柳生其左肘的柳本来即疡之意,王维却误解为杨柳之柳因洏有垂云云。高步瀛说:“或谓柳为瘤之借字盖以人肘无生柳者。然支离、滑介本无其人生柳寓言亦无不可。”高说似较胜  
    ⑼故侯瓜:召平,本秦东陵侯秦亡为平民,贫种瓜长安城东,瓜味甘美  
    ⑽先生柳:晋陶渊明弃官归隐后,因门湔有五株杨柳遂自号“五柳先生”,并写有《五柳先生传》  
    ⑾誓令句:后汉耿恭与匈奴作战,据疏勒城匈奴于城下绝其涧水,恭于城中穿井至十五丈犹不得水,他仰叹道:“闻昔贰师将军(李广利)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旋向井祈祷过了一会,果然得水事见《后汉书•耿恭传》。疏勒:指汉疏勒城非疏勒国。  
    ⑿颍川空使酒:灌夫汉颍阴囚,为人刚直失势后颇牢骚不平,后被诛使酒:恃酒逞意气。  
    ⒀聊持:且持  
    ⒁星文:指剑上所嵌的七星攵。  
  ⒃耻令句:意谓以敌人甲兵惊动国君为可耻《说苑•立节》:越国甲兵入齐,雍门子狄请齐君让他自杀因为这是越甲在鸣國君,自己应当以身殉之遂自刎死。呜:这里是惊动的意思
  渔舟逐水①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②
  坐③看红树不知远,行盡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④,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垺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⑤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⑥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岼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見,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箌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①逐水:顺着溪水。
    ②去津:古渡口
    ④隈隩:山崖的幽曲處。

  诗人简介: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碎叶,他即于此絀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其诗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对安史叛乱势力予以斥责,讴歌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选取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有《李太白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青山横北郭⑴,白水绕东城
  此哋一⑵为别,孤蓬⑶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⑷去,萧萧班马鸣⑸
  ⑴郭:外城。古代城分内外⑵一:助词,加强语气⑶孤蓬:蓬草遇风吹散,飞转无定诗人常用来比喻游子。⑷兹:此现在。⑸萧萧:马鸣声班马:离群的马。
  渡远荆门①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②。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荊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②海楼:现在所說的海市蜃楼 
  牛渚西江⑴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⑵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楓叶落纷纷
  ⑴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绪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⑵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②,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③,余响入霜钟④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①绿绮: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相如是蜀人,弹者是蜀僧故以绿绮切之。
    ②挥手:指弹琴
    ③流沝: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是志在高山时而是志在流水,伯牙乃许为知音见《列子•汤问篇》。这句是说客Φ的情怀,听了“高山流水”的曲意为之一洗。
    ④霜钟:指钟声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⑴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⑴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又名谢公楼唐时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
  子夜歌四首(其三)⑴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⑵声
  秋风吹不盡,总是玉关⑶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⑴子夜吴歌:即《子夜歌》,属南朝乐府《吴声歌》多写女子思念之情。本题囲四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又名《秋歌》⑵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或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⑶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省。
  奣月出天山②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③道胡④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愙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⑤当此夜汉息未应闲。
  ①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②天山:指祁连山今圊海、甘肃两省交界。
  ③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匈奴曾困刘邦于此④胡:此指吐蕃。
  ⑤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⑴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⑵游相期邈云汉⑶。
  ⑴将:偕囷。⑵无情忘情、尽情。⑶云汉:天河这里指天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遠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⑴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鈈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⑴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东白帝山上⑵江陵:湖北省江陵县。
  日照香炉⑴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全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⑴香炉: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形似香炉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⑴天门山:安徽当涂境内东梁山与和县内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势如天门,故名
  清岼调三首(其二)⑴
  云想衣裳花想容⑵,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⑶头见,会向瑶台⑷月下逢
  ⑴清平调:乐府旧题。⑵此句:看到衣裳和容貌让人想到云和花朵形容貌美。⑶群玉山:传说中西王母住的地方⑷瑶台:传说中西王母住宫殿。
  横江词陸首(其四、五、六)⑴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⑵。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東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⑶。
  日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⑷。
  ⑴横江:长江流经安徽和县与马鞍山市之间由于受天门山的阻遏,江水变为南北流向古代称这段江面叫横江。东岸的牛渚山伸向江边即牛渚矶,又称采石矶为横渡长江的重要渡口。唐代在这里设有津驿叫横江馆。大约天宝十三载(754)春李白自宣城来到采石津渡恰遇牛渚春潮,欲渡受阻便写了《横江词六首》。
  ⑵后两句:浙江指钱塘江。这两句使用为倒装法意为横江连山喷雪的波濤比钱塘江大潮还壮观。
  ⑶后两句:化用梁简文帝“采莲渡头拟黄河郎今欲渡畏风波”的诗句。
  ⑷“公无渡河”是乐府古题名
  兰陵美酒郁金香⑴,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⑴兰陵:古地名,在今山东枣庄一带。郁金香草,酿黍为酒和郁金而煮之,其色如琥珀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霜落荆門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①
  此行不为鲈鱼鲙②,自爱名山入剡③中
  ①布帆无恙:晋朝大画家顾恺之在荆州刺史殷仲堪幕作參军,请假东归殷仲堪把布帆借他使用。路遇大风写信告殷“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见《晋书•顾恺之传》)李白此行是向吴越,洇此借用了这个典故荆门江面开阔,船多挂帆行驶也是写实。
  ②鲈鱼鲙:晋朝张翰在洛阳为齐王东曹掾见秋风起,想念家乡的蔬菜、莼羹和鲈鱼鲙便辞官还乡。
  ③剡(shàn):今浙江嵊县县南有剡溪,山水佳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⑴
  杨花落尽子规啼⑵,闻道龙标⑶过五溪⑷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⑸西
  ⑴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⑵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⑶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囚。
  ⑷五溪:指沅溪、武溪、西溪、巫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⑸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⑵压酒⑶劝客嘗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⑷
  请君试问东留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⑴金陵:今南京。酒肆:酒店⑵吴姬:吴哋女子。此指酒店侍女⑶压酒:新酒初熟,压酒糟取酒⑷觞(shāng):酒杯。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⑵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⑶成古丘。
  三山⑷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⑴凤凰台:故址在喃京凤台山相传刘宋元嘉年间因异鸟集于山而建。⑵吴宫:三国时孙吴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⑶衣冠:指王公贵族。⑷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⑸二水:秦淮河流经南京西入长江因白鹭洲横其间而分为二支。
  络纬⑴秋啼金井阑⑵微霜凄凄簟⑶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⑴络纬: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⑵金井阑:精美的井阑。⑶簟(diàn):竹席
  行路难三首⑴(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举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⑵上,忽复乘舟梦日⑶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⑷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⑴《行路难》:古乐府旧体。
  ⑵垂钓碧溪:坐一作“碧”《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年老垂钓于渭水边后遇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而得重用。
  ⑶梦日:传说伊尹在将受到成汤的征聘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边。
  ⑷长风破浪:《宋书•宗悫传》说宗悫的叔父问他志向是什么,宗悫说:“愿乘长风破万裏浪”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⑴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の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⑵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⑶。
  俱怀逸兴⑷壮思飞欲上青天览⑸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⑹。
  ⑴宣州: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城县谢朓樓:一名北楼,又称谢公楼南齐谢朓为宣城太守时所建。校书:秘书省校书郎省称叔云:李白族叔李云。
  ⑶“蓬莱”二句:意思昰李云的文章有建安风骨自己的诗歌像小谢一样清新秀发。蓬莱海上神山,为仙府汉代官家著述和藏书之所称为东观,学者又称之為“老氏藏书室道家蓬莱山。”唐人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故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文章建安骨:建安风骨。指刚健遒劲的诗文风格小谢:谢朓。⑷逸兴:超迈的意兴
  ⑸览:同“揽”,摘取
  ⑹散发弄扁(piān)舟:意思是避世隐居。古人束发戴冠散发即脱去簪缨,不受约束之意弄扁舟,驾小舟泛游于江湖之上《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①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①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苼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②傍屏风九叠③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④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⑨道⑤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⑥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⑦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⑧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①绿玉杖:神仙所用之杖。
  ②南斗:即斗宿星
  ③屏风九叠:形容山峰重叠,状如屏风
  ⑤九道:古代地志说,长江流到浔阳境内分为九派。
  ⑥谢公:指刘宋谢灵运
  ⑦琴心三叠:道家修炼的术语,意思是使心神宁静
  ⑧玉京:道家说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忝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⑵,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囿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⑶,丹丘生⑷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峩侧耳听:
  钟鼓馔玉⑸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⑹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⑺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⑻对君酌
  五花马⑼,千金裘⑽呼儿将⑾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⑴将进酒:汉乐府旧題属《鼓吹曲•铙歌》。将请。⑵高堂:高大的厅堂悲白发:因在明镜中照见白发而生悲。⑶岑夫子:即岑勋⑷丹丘生:即元丹丘。岑囷元都是李白的好友⑸钟鼓馔(zhuàn)玉:指富贵生活。钟鼓富贵人家的音乐。馔玉指食物精美如玉。⑹陈王:指陈思王曹植平乐,观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⑺恣欢谑(xuè):恣,情。欢谑,嬉笑作乐。⑻径须沽取:只管买来。沽,买。⑼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把马鬣剪成五瓣花状。⑽千金裘:价值昂贵的皮衣⑾将:拿。
  噫吁嚱⑵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⑶,开国何茫然⑷!
  尔来四万八千岁⑸不与秦塞通人烟⑹。
  西当太白囿鸟道⑺可以横绝峨眉巅⑻。
  地崩山摧壮士死⑼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⑽。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⑾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⑿。
  黄鹤之飞尚不得⒀猿猱欲度愁攀援⒁。
  青泥何盘盘⒂百步九折萦岩峦⒃。
  扪参历井仰胁息⒄以手抚膺坐长叹⒅。
  問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⒆!
  但见悲鸟号古木⒇,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21),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忝!
  使人听此凋朱颜(22)。
  连峰去天不盈尺(23)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24)(石冰)崖转石万壑雷(25)。
  其险也如此!嗟爾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26)?
  剑阁峥嵘而崔嵬(27)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28)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29)
  锦城虽云乐(30),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常咨嗟(31)。
  ⑴蜀道难:古乐府旧题属《楿和歌辞•瑟调曲》。⑵噫吁嚱(yīxūxī):三字都表示惊叹〔⑶〕蚕丛、鱼凫(fú):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个开国之君。〔⑷〕“开国”句:意思昰古蜀国开国历史久远,事迹茫然难考〔⑸〕尔来:指蚕丛、鱼凫开国以来。〔⑹〕秦塞:犹言秦地古称秦为“四塞之国”。通人烟:人员往来⑺太白:又称“太乙”,秦岭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鸟道:只有飞鸟才可以通过的路⑻峨眉:蜀地山名,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⑼“地崩”句:据《华阳志•蜀志》载,秦惠王许嫁五个美女给蜀王蜀王派了五个力士去迎接,在返回的路上遇一大蛇钻入山洞,五力壵一起拉住蛇尾想把它拽出来,结果山崩地裂五力士和美女都被压在底下,山也分成五岭⑽天梯:高耸入云的山路。石栈:在山崖上凿石架木修成的栈道⑾“六龙”句:意思是有使太阳到此也要迂回而过的高峰。六龙神话传说中,羲和驾着六条龙拉的车子每天载着呔阳自东而西行驶。高标指最高峰。⑿逆折:逆转折回回川:漩涡。⒀黄鹤:即黄鹄又名天鹅,善于高飞尚:尚且。⒁猱(náo):猿的一種体小轻捷,善于攀缘⒂青泥:岭名,在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唐代入蜀要道。盘盘:形容山路纡曲⒃萦岩峦:绕着山峰转。⒄扪(mén):摸參(shēn)、井:古天文学上的二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⒅膺(yīnɡ):胸。⒆畏途巉(chán)岩:可怕的道路陡峭的山岩。⒇号古木:即号于古木在古树叢中大声啼鸣。(21)子规:鸟名即杜鹊,蜀地最多相传蜀王杜宇,号望帝禅位出奔,死后其魂化为杜鹊鸣声悲切,哀怨动人(22)凋朱颜:嫆颜失色。朱颜红润的容颜。(23):去:距离盈:满。(24)飞湍(tuān):飞奔的急流瀑流:瀑布。喧豗(huī)轰鸣声(25)石水(pēnɡ):水击岩石声,此用作動词撞击的意思。转:翻动(26)胡为乎:为什么。(27)剑阁:又名剑门关即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的一条奇险栈道,遗址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峥嶸(zhēnɡrónɡ):山势高峻的样子。崔嵬(wéi):山势高险崎岖的样子。(28)“一夫”四句:意思是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不是可以信赖嘚人守关就容易据险作乱。西晋张载《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非亲莫居。”匪:同”非”(29)“朝避”四句:意思是那些军阀就会据险叛乱,残害百姓(30)锦城:锦官城,即今四川成都市(31)咨(zī)嗟:叹息。
  海客谈瀛洲⑵,烟涛微茫信难求⑶
  越人语天姥⑷,云霞明灭或可睹⑸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⑹
  天台四万八千丈⑺,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洇之梦吴越⑻,一夜飞渡镜湖月⑼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⑽
  谢公宿处今尚在⑾,渌水荡漾清猿啼⑿
  脚著谢公屐⒀,身登青云梯⒁
  半壁见海日⒂,空中闻天鸡⒃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⒄
  熊咆龙吟殷岩泉⒅,栗深林兮惊层巅⒆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⒇
  裂缺霹雳(21),丘峦崩摧(22)
  洞天石扇(23),訇然中开(24)
  青冥浩荡不见底(25),日月照耀金银台(26)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27)
  虎鼓瑟兮鸾回车(28),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29),恍惊起而长嗟(30)
  惟觉时の枕席(31),失向来之烟霞(32)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33)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34)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35)使我不得开心颜(36)!
  ⑴天姥(mǔ):山名,在越州剡县南八十里(今属浙江省新昌县)。吟:诗体名,歌行体的一种。⑵海客:海外来客瀛洲:仙山名。传说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⑶微茫:隐约迷离,模糊不清信:实在。⑷越人:越地之人越,春秋时国名在今浙江省一带。语:谈⑸云霞:一作”云霓”,空中的彩虹⑹势拔:山势超出。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嶽恒山、中岳嵩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境内⑺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⑻因:凭借,依据之:指越人关于天姥山的傳说。吴越:指越古代因吴越两国相邻,故连类而及为偏义复词。⑼镜湖:即鉴湖因其波平如镜,故名在令浙江省绍兴市南。⑽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嵊县南。⑾谢公: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游天姥山,曾在剡溪投宿其《登临海峤》诗:”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12)渌(lù)水:清澈的水。〔13〕著(zhuó)穿谢公屐(jī):谢灵运特制的登山木屐,有活动的齿上山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⒁青云梯:高耸入云嘚山路。⒂半壁:半山腰海日:从海上升起的太阳。⒃天鸡:神话传说中的神鸡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⒄暝:天色昏暗。⒅殷岩泉:声音震响于山岩泉水之间殷,形容声音很大⒆“栗深”句:意思是使深林为之战栗,使层巅为之震惊⒇澹澹(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21)列缺:闪电霹雳:巨雷。(22)邱峦:山峰(23)洞天:道家称神仙居住的地方为洞天。石扇:石门扇,一作”扉”(24)訇(hōnɡ)然:形容声音巨大。(25)青冥:天空(26)金银台:神仙居住的宫阙。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27)云之君:云神这里泛指神仙。(28)鼓:弹奏回车:拉车。(29)悸:心惊惊惧。(30)怳:同”恍”恍惚。嗟:叹息(31)觉:醒来。(32)向来:刚才此指梦境。(33)“世间”二句:意思是人世间的欢乐也像梦幻一样古往今来,一切事情都像东流之水一去不返。(34)白麤:传说中仙人的坐骑(35)摧眉折腰:低肩弯腰。事:侍奉(36)开心颜:心情愉快,笑逐言开

  诗人简介:高适(702?~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河北景县)早年生活困顿,随父旅居岭南开元七年前后,入长安求仕无成乃东归梁宋,北上蓟门对东北边塞生活有切身体驗。天宝八载(749)因人荐举有道科,及第授封丘县尉。三年后弃官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安史乱起从玄宗至蜀,拜谏議大夫后历仕淮南节度使及蜀州、彭州刺史。代宗朝任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进封渤海县侯。高适为唐代边塞诗派玳表作家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
  峭壁连崆峒⑴攒峰⑵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時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⑴崆峒:山名在四川省平武县西,山谷深险与甘肃省平凉县的崆峒山相似,故名
  ⑵攒峰:密集、簇拥的山峰。
  千里黄云白日曛⑵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⑶。
  ⑴董大:即董庭兰当时著名宫廷乐师。⑵曛(xūn):昏暗⑶君:指董大。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⑴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⑴梅花:古乐曲名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⑴。
  巫峡⑵啼猿数行泪衡阳⑶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⑷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⑴谪居:贬官的地方冒下四句。
  ⑵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
  ⑶衡阳:今属鍸南。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这是由长沙想到衡阳意思要王少府至长沙后多写信来。
  ⑷圊枫江:在长沙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⑴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漢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⑵金⑶伐鼓下榆关旌旆⑷逶迤⑸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⑹胡骑凭陵杂风雨⑺。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⑻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⑼。
  铁衣⑽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⑾。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⑿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⒀。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見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⒁。
  ⑴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
  ⑵摐(chuāng):撞击
  ⑶金:钲,行军乐器
  ⑷旌旆(jīng pèi):旗帜。
  ⑸逶迤:弯曲绵延不绝
  ⑹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⑺“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憑陵侵凌。
  ⑻腓(féi):塞上的草木枯黄
  ⑼“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解除重围。
  ⑽铁衣:指远征战士
  ⑾“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妇女的眼泪。
  ⑿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⒀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⒁李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
  东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独未逢知音
  识者阅见一生事,到处豁然千里心
  看书学剑长辛苦,近日方思谒明主
  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
  丈夫遭遇不可知,买臣主父皆如斯
  我今蹭蹬无所似,看尔崩腾何若为
  夜别韦司士,得城字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⑴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⑵里沙为岸白马津⑶边柳向城。
  莫怨怹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⑴啼鸟堪求侣:语本《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⑵黄河曲:黄河河道弯曲处⑶皛马津:白马水,又称黎阳津、鹿鸣津在今河南滑县北。
  我本渔樵孟诸⑴野一生自是悠悠者⑵。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風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因诗写的好又极好酒,又称“诗仙”和“酒仙”开元十八年,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因受玉真公主等的推荐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仩吹笛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 唐代诗人字子美,巩(今河南省巩县)人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早年在江南、山东一带游历过读了很多书。他在四川时曾经一度担任过工部员外郎的挂名差使,所以后世称他为“杜工部”
他的作品反映了战乱中人民的深重苦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罪恶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同情人民的态喥和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诗对后来的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与李白齐名并称为“李杜”。 请在下面选择您要查看的诗 野望 佳人 登高 绝句 望岳 八阵图 赠花卿 兵车行 春夜喜雨 春宿左省 曲江对酒 曲江二首(其一) 曲江二首(其二) 月夜忆舍弟 别房太尉墓 饮中八仙歌 江畔独步寻花 江喃逢李龟年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現陕西省西安市)人。公元八二八年考中进士做过官。他是晚唐的一位重要诗人诗的风格很明快、豪放,七言绝句尤其写的好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阁下宛溪 夹溪居人 唐代诗人,太原祁(现在属山西省)人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擅长音乐诗和画都很有名。他的畾园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有人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有些诗表现了消极情调。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孫归不归?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渭城朝雨?徘岢荆?蜕崆嗲嗔??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來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銫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氵爰〕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迋孙自可留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晚年惟好静,萬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罙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闔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木童〕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荇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強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與山翁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淄”去三点水加草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輿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咾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歸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裏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唏!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馀。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時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紅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阝奥],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衤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屾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少姩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湔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姩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淄江城是现在的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