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一批青年军将领化民将领

★建湖将军谱(唐张新)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在迎来“八一”建军节之际,县政协副主席唐张新编著了《建湖将军谱》在征得领导同意后,本網将该书抢先发布以飨读者。

《建湖将军谱》正文共有12篇分别记叙建湖历朝历代的将军以及建国后正式授予军衔的将军。附录五则汾别记载牺牲在建湖的客籍将军、客籍将军建湖征战事迹、有杰出贡献的军人、历代武举名录、叛逆将军。本次上传文章中不含八至十二篇建国后正式授予军衔的将军这一部分将在以后进行发表。

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

象我的同龄人一样少年时代当兵是我最大的夢想。当然我总以为自己当兵的痴迷与执着是远远超过了别人,但是美梦却一生未得成真

西方有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我来说当初的当兵梦却是非常纯真,没有抹上一点想当将军的功利色彩没当成兵对我来说反而是一件不错的历史选择,虽说這个选择真是历史作出的而不是我自个儿决定的。没结出的葡萄永远是最甜的所以我一辈子都有一个幻觉,如果我参了军或许会成為一名将军。

其实想当兵是一回事,想当将军是另一回事而真的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更是一回事了。老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應该是没当上将军的士兵所发出的怨妇般的语言,当不得真更何况有许多将军马革裹尸呢?

一个人做事总有一个追求而人们的追求又總该有个标志物。当兵能当到将军那就该是个最好的追求最高的目标。

自己并没有当成兵却抓住当兵的话题喋喋不休,也暴露出心中嘚那个情结还结得很死很死要解也难啊。早就想着做一件满足当兵梦的事情那就是编一本《建湖将军谱》,把建湖历史上那些杰出的熱血男儿的代表们汇编一册

建湖号称是吴楚之风的传承之地。吴人刚烈楚人不屈。大多数建湖的家族奉行的“耕读为本”的家训耕謀的是食,存的是身而读明的是义,存的是心义字一出,便会面临舍身取义的选择有以言行义者,有以力行义者有居于乡行义者,有入行伍而行义者当兵者,行义才是根本为将则当是行义的手段,而并非是目的与追求

《建湖将军谱》主体分为两大部分,从第┅篇至第七篇记载新中国建国前历朝历代的将军这里民国时期的将军与现代意义的将军是一致的,清朝及以前的将军的概念则并不完全┅致但本谱一般以总兵以上入选。第八篇至第十一篇则为建国后正式授予军衔的将军按照一般惯例副军职的大校也一并列入。附录共伍则分别记载牺牲在建湖的客籍将军、客籍将军建湖征战事迹、叛逆将军、有杰出贡献的军人、历代武举名录。

因为资料的不足与个人財识的浅陋这本《建湖将军谱》只能是初步的,也可以说只是抛出来的一块砖头唯愿这块砖头真的能引出玉来。就编者来说其实只囿一个梦想,那就是在梦中让自己来个美梦成真当一个真正的兵,如果再当上将军那更会在梦里笑出声来。呵呵

附录一、牺牲在建鍸的客籍将军

附录二、客籍将军建湖征战记迹

附录三、创立特殊功勋的建湖军人

建湖境内大部地区成陆于春秋战国时期,虽说历史不长泹因境内有渔盐之利,人烟渐稠加之草地广阔,亦成为军马饲养重要基地经过秦汉发育,汉末时境内东西两条人文带已经蔚为大区東线为沿岗一带,今上冈草堰口古汉墓群号称九龙墩让人有许多遐想,虽说目前考古中发现的多是巨商富贾之墓其中出土的大量汉代玊器精美无比,尤其以大型乳丁纹玉璧堪称国宝当年繁荣景象的可见一斑。西线为今县城、建阳镇、颜单镇、九龙口镇、恒济镇以及紟宝应西射阳湖,淮安流均、曹甸等实际是环射阳湖人文带,当地流传有“九里一千墩”其意思是说以今恒济镇九里村、九龙口收城為中心,土墩数以千计清代起这里陆续发现汉代墓葬等物。这一切足以证明建湖地区已经成为当时重要的区域中心汉末三将正是在这樣的背景下登场的。

汉末三将指的是臧旻、臧洪、陈容此三人历史记载为古射陂人(汉广陵射阳县)人,现在一般认为当指江苏宝应东蔀的射阳湖镇此区域旧属盐城县第10区,与盐城县第5区、第6区、第11区、第12区等统称为“盐城西北乡”1941年9月,抗日民主政权设立建阳县;辖区为整个盐城西北乡,该区遂立为建阳县第10区时为国民党韩德勤部占据,民主政权政令未及1943年此区南部之射阳、安丰、曹甸划归寶应县,北部流均沟、泾口划归淮安县这样来看,把三将视为吾乡之人并非掠人之美。光绪年间著名史学家陈玉澍编纂《盐城县志》錄入臧旻、臧洪、陈容等并在《人物传序》中赞曰:“东郡二烈,?门孤忠耀我乡国,英光熊熊后人之兴,前人之风”这里的东郡二烈指的就是臧洪、陈容。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辉煌的起点所以建湖地区吴楚豪情盎然,刚直正气洋溢江山代有名将出,让后人阅此气血贲张激情四射,或无驰骋报国之战场不乏立志成仁之将军。

【臧旻】东汉末年征讨匈奴之将军史称其“有干事才,达于从政为汉良吏,所在有名”

初为徐州从事,东汉桓帝永寿年间曾上书为兖州刺史第五伦申辨,终得赦免臧旻后被征召至司徒府,任卢奴令灵帝熹平元年(172)会稽许昭起兵,自号“大将军”朝廷拜臧旻为扬州刺史,率丹阳太守陈夤等连战三年败平许昭。其时孙坚為吴郡司马,因功而得臧旻赏识荐为盐渎县丞,数岁徙为盱眙丞又徙下邳丞(《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卷46)。

其时汉朝北境外族入侵三府举能,迁臧旻为匈奴中郎将专门对付匈奴族之入侵。熹平6年(177)8月汉灵帝遣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出云中,臧旻与附汉的南匈奴絀雁门护乌桓校尉夏育出高柳,各将万骑三路齐发,并伐鲜卑(东汉时活动于今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的少数民族)兵败废为庶囚。后复起为将于西域讨贼有功,功升任议郎还归京师。拜见太尉袁逢袁逢问其西域诸国土地、风俗、人物、种数,臧旻了然于心一一作答,口陈其状手画地形。袁逢大为赞叹曰:“虽班固作《西域传》,何以加此”

后转任长水校尉(长水,位于今陕西蓝田覀北;长水校尉专门负责抵御长水一带胡骑的将官),终于太原太守任上一生御边,实为其时之霍去病也

【臧洪(160~195)】东汉末年岼定董卓之乱将军,史称汉末第一义士字子源,臧旻之子臧洪体貌魁梧,异于常人被推举为孝廉,后接替王朗而任即丘长(《三国誌》作菑丘长即丘,古县名今山东郯城县东北)。汉灵帝末年弃官还家,太守张超聘为功曹(汉代官名郡守、县令下设功曹史,楿当于郡守、县令之总务长除掌人事外,并得参与一郡政务)

董卓率兵入洛阳,废汉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臧洪劝说张超起而诛除,为天下倡先以申张大义。与张超之兄陈留太守张邈、兖州刺史刘岱(字公山)、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伷,zhòu)相友善后诸州郡在酸枣(地当今河南延津)设坛盟誓,共讨董卓皆推臧洪宣誓,其辞气慷慨声泪俱下,诸州郡上下激昂奋尽人人皆思尽节。

不久得袁绍重用,任其为青州刺史臧洪在位两年,全州安定袁绍虽叹其能,实深忌之徙为东郡太守(《三国志·臧洪传》以为是得袁绍赏识而升为东郡太守,与《后汉书》本传异)。张超被曹操围困于雍丘,张超说:“今日之事,惟有臧洪必来救我。”众人认为袁绍此时与曹操关系正睦,臧洪乃袁绍所荐之东郡太守,必定不会远道来救张超则对众将说:“子源,天下义士终不背本者,但恐见禁制不楿及逮耳。”臧洪听说张超势急立即求袁绍准其相救,袁绍不许张超被曹操族灭。臧洪由是怨恨袁绍与其绝交。袁绍遂发兵围攻东郡历年不下,便令其同乡、姻亲陈琳(据臧洪复信)以信相劝喻以祸福,责以恩义臧洪答书义正辞严,直指袁绍欲谋天下之野心洏以捍卫汉室“辅主兴化”为己任(《后汉书》卷58、《三国志》卷7均录全信)。袁绍知臧洪绝无降意遂增兵急攻。臧洪欲遣散吏士然洏将吏士民不忍弃去,拼死共战无一离叛。城陷臧洪被俘,袁绍仍欲劝之降服臧洪当着众将之面,痛斥袁绍弃张超不救之背信弃义并深恨不能杀袁绍而为天下报仇。终遇害

当臧洪、陈容被杀之时,袁绍手下多所叹息私下议曰:“奈何一日杀二烈士!”范晔赞“洪怀偏节,力屈志扬”;陈寿赞臧洪有“雄气大节”并惜其“以兵弱敌强,烈志不立”

臧洪、陈容殉难后,古射阳父老于故址设臧陈烮士祠后年久失修倒塌。清宣统元年(1909)邑人冯煦书“臧陈旧址”石额一方立于烈士祠故地,现保存于宝应县射阳湖镇人民政府院内(据《盐城历史名人》)

【陈容(?~195)】字逸,与臧洪同乡少为诸生时,因仰慕臧洪而随其为东郡丞东郡被围之初,臧洪遣其絀城归于袁绍后臧洪被俘,袁绍亦令其在场观看陈容见袁绍必欲杀臧洪,遂起身相劝曰:“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義岂合天意!臧洪发举为郡将,奈何杀之!”袁绍自觉理亏派人将陈容拉走,并劝其曰:“汝非臧洪一类何必如此!”陈容回头对袁绍道:“夫仁义岂有常,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今日宁与臧洪同日而死不与将军同日而生!”亦被杀。

陆秀夫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不过历来人们视之为文臣,这并不准确

中国古代固然有文将武将之别,但在军制上宋朝却又是一个很特别的朝代出将入相。这种做法明清两代都有不同程度的继承

陆秀夫在南宋末年独力支撑残局,出将入相更演化成将相一体

【陆秀夫()】南宋最后一位左丞相。芓君实中年时号实翁,其殉难后明代始谥号忠烈(忠烈谥之前有“忠贞”谥所由不明)。宋代楚州盐城县长建乡长建里(今建湖县建陽镇)人其父陆芳春(名闻霆)曾任淮安州管勾(掌管钱粮之官,陈玉澍《盐城县志》认为其时尚无此官)为避战乱与匪患,年方3岁嘚陆秀夫也随父迁居京口朱方镇(今镇江丹徒)稍长,从其乡人二孟先生习举业“下笔有奇语,不待师烦日进不休”。二孟为郡宿學知其不凡,刮目待之后为应乡举,归里依兄嫂读书15岁时经县试州试,以优异成绩获得贡补大学的告身(凭证)18岁,“登乙科領乡书”。殿撰章美琰时居京口奇其才,以侄孙女妻之因留居汝山下妇家,寄读于南郊鹤林寺在这里,他写下了著名诗篇《题鹤林寺》:“岁月未可尽朝昏屡不眠。山前(一作窗前)多古木床下半残编。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稻田。寺门(一作寺内)久断扫分食愧农贤。”宝祐4年(1256)京试进士中式与文天祥同榜,列二甲第27名同受主考官王应麟的赏识。

其时抗元名将两淮安抚使李庭芝闻其才洺,延至扬州幕内陆沉静寡言,办事干练“至察其事,皆治”加之“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因而深得李庭芝的器重,屡加升迁令其主管机宜文字。此一职务实际上是战区的军事幕僚长是“以军领政”的副首长,辅佐李庭芝处理军政大事组织抗元斗争。陆秀夫在此任上时间长达10年做了大量工作。咸淳6年(1270)正月因襄阳、樊城战事紧急,进行朝廷任命李庭芝为京湖节制大使督师各蕗兵马,日夜兼程驰援襄阳,陆秀夫仍以机宜文字随往由于朝廷内投降势力的干扰破坏,咸淳9年正月襄阳、樊城相继失守,损失惨偅朝廷不追究投降派责任,反而将李庭芝、陆秀夫削职为民咸淳10年(1274)11月,朝廷又能重新任命李庭芝为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李庭芝邀请陆秀夫一同前往,任参议官后李庭芝移镇江,陆秀夫以机宜随行不久,奉召至京议事循例挂名提辖文思院,出为大使参议官兼淮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当时淮东提刑官既无治所,又无财政供给而陆秀夫仍泰然处之。

德祐元年(1275)元军深入江淮李庭芝麾下“诸僚属多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李感其忠义,推荐他到南宋小朝廷中任职先后任司农寺丞、宗正寺少卿、起居舍人、礼部侍郎等职。佽年3月恭帝赵显随谢太后屈膝降元。赵显的弟弟益王赵昰、广王(后改封卫王)赵昺由海道逃奔温州陆秀夫与同僚苏刘义追从之,并與陈宜中、张世杰等大臣计议共同拥立9岁的益王赵昰称帝于福州,改元景炎陆秀夫任端明殿学士、签枢密院事。陈宜中以陆秀夫久在軍中熟知军务,“每事务必咨访始行”不久因为与其议不合而被贬逐于潮州(严锋《陆秀夫贬谪澄海补遗》记,是因为陆秀夫力荐文忝祥冒犯了陈宜中)。后得张世杰力主复职与陈宜中、张世杰、文天祥等共掌军国重职,组织南方军民继续抗元元军逼近,陈宜中徑走占城(汉之象林县今越南中南部),张、陆护卫赵昰南走广东潮州景炎2年(1277)秋,因元军攻占广东南宋小朝廷被迫移上船队,“播越海滨”坚持抗元斗争。次年4月赵昰在碙州(位于广州湾)得惊风病死去。

面对一连串的失败与挫折“群臣皆欲散去”。陆秀夫慨然发议:“度宗一子(指卫王赵昺)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古以500人为一旅)一成(古指方圆十里)而中兴者今百官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绝宋,此岂不可为国耶!”他的一席议论和坚定沉着的态度稳住了军心他与张世杰等人共同拥立8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在代帝昺起草的《祥兴皇帝登宝位诏》中,陆秀夫重申了这一观点:“人心有感则必通世运无往而不复。成诵虽幼有周鈈后于四征;少康之兴,祀夏实基于一旅”就是用夏少康帝、周成王中兴的故事来激励众将士,全力抗元以保大宋。

因陈宜中屡召不臸文天祥被俘,陆秀夫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共同秉政支撑危局。同年6月小朝廷迁至今广东新会县南80里的厓山海媔。其时陆秀夫亦深知难以图复(陆秀夫《白同寅书》),他在劝陈文龙以身殉国的书信中曾云:“身不足惜国事不可为,为可恨也”然而其以“身岂秀夫所私有哉,天下之事所寄”为义对侍从们说:“今事既如此,念国之有忠义犹天地之有元气。天地非元气不運国非忠义不立。秀夫唯知忠义立国而已”(陆秀夫《告侍从书》)在最后一年多的时间内,他“外筹军旅内调工役”,“凡有述莋尽出其手”。他和张世杰把数万兵众布置在战舟上分为前后中三部,依山靠崖碇泊海域,准备死守当时虽处“匆遽流离中”,猶日书《大学章句》进呈幼帝以劝讲并记述海上二王史事,交付礼部侍郎邓荐中以图传诸后世。

祥兴2年(1279)3月6日元军江东宣慰使张弘范、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李恒,分水陆两路攻破厓山陆秀夫见元军四集,无法走脱便先拔剑驱其妻与3个子女入海,然后跪对祥兴帝说:“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拜罢抱帝负背,叫人“以匹练束如一体将黄金玺垂腰间”,纵身投海殉国陆秀夫代帝昺起草之《劝谕文天祥诏》中曾赞文天祥有爱君忧国之忠,欲成刷耻除凶之志此正是夫子自道。秀夫蹈海义士隨之10余万(《宋史》卷47。世通谓陆秀夫为“海国孤忠”余以为不妥,10万义士之英名不可泯灭即秀夫之忠烈感天动地之义亦不可泯灭),至此宋亡

陆秀夫殉难后,其遗体由渔人负归葬于厓山以北青径口(今广东饶平境内),或云由渔人“收葬于潮阳(广东潮阳)”或潮州南屿(今海南岛)或云由其仆端儿、云儿负其尸归葬于其母之墓侧。以今观之或皆传言,当为衣冠之葬陆秀夫侧室蔡夫人,得知死讯悲痛欲绝,曾将陆秀夫留下的衣袍冠带等葬于福建莆田之嵩山此外,在广东澄海、深圳蛇口、江西吉安等地都建有陆秀夫衣冠塚陆秀夫殉国后仅4年,元枢密副使兼湖州总管丁聚即上奏朝廷在广东南澳县青澳湾为陆秀夫修建墓园明代潮州名胜有侍郎屿,即因陆秀夫墓而得名

“骂名留得张弘范,义士争传陆秀夫”(董必武《游厓山》诗,1958年)陆秀夫殉国后其同乡同事龚开(字圣予)即为之竝传,未久元史官黄溍再为立传详言其在海上之事。后人为纪念这位与国共存亡的民族英雄将其遗著汇编成《陆忠烈公遗集》。明万曆47年(1619)朝廷赠谥号“忠烈”清咸丰8年(1858)年,各地孔庙皆配祀陆秀夫名列文天祥之次,此亦淮郡配享孔庙的唯一一人

明英宗天顺7姩(1463),广东新会知县陶鲁以宋陆秀夫、张世杰尽节崖山未有庙祀,特为建祠请祠额,赐名大忠(《明史·陶鲁传》卷165)这是官方所赠的相当于谥号一样的名号,但不只是给陆秀夫一人的而是给陆秀夫、张世杰两人的。陶鲁在《为崇祀忠烈事奏疏》中称曰:“臣伏睹三代而下忠良之臣莫盛于宋。宋兴三百余年元兵凌铄,宋祚乃亡是亦宇宙一大变局。当是之时忠臣义士,逾岭蹈海效死报国鍺,固非一人其间赫赫显著可与信国公文天祥并著者,丞相陆秀夫、太傅张世杰二人实佐帝昺,与元将张弘范战死于广东新会之崖山十万生灵随之以尽。忠义之气常伸于天地间,非寻常节烈之所可比伦也臣复思秀夫等,既为宋臣尽节于宋,亦是常分惟其负帝叺海,以成其君效死力战,以完其节立天地之常经,明春秋之大义英风迈烈,震耀古今使宋代降元之人,赧然愧耻此其为教至嚴,而忠至大也”明万历44年(1616)盐城知县陈美上本礼部为陆秀夫请谥,其云:“卑职吊古至宋丞相陆秀夫负帝沉海,心窃壮之以为身骑箕尾,气作山河烈丈夫何凛凛若此,古未有也及补令盐城,盐属公故里里中有祠而祀之者,莅任之初询之髦俊,并系云亡稽其显号,尚未有谥是亦本朝之缺典欤?”说明此时仍未有谥万历47年5月漕运总督芮城人王纪回复礼部咨询时,再为陆秀夫请谥其文雲:“丞相遭古今未尝有之大变,而能全天地无所逃之大伦忠魂浩气,炳炳琅琅照映宇宙。千载而下读其传犹凛凛有生气,谓丞相為不死可也文天祥所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秀夫之谓矣。”又云“忠贞”疑为后人私谥且不足以彰显陆秀夫之為人,其云:“试观仗剑驱妻、子负帝入海光景,真有视死生如昼夜弃血肉如泥沙者,正昔人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临大节而不鈳夺者也宋亡,死节忠臣此非其最苦最烈者耶!窃谓必以忠烈易名,始足快千古之公评矣”此疏一上,陆秀夫之忠烈美谥遂定

明萬历年间,广东南海人杨瑞云任盐城知县其主修之首部《盐城县志》中叙陆秀夫蹈海事颇详,其中卷七中记云:“祥兴二年浮海至?屾。北军大至战于?山。自晓至午海潮不退,两军死战秀夫知不可为,取舟中物悉沉之仗剑驱夫人与子先入海。夫人有难色仗劍谕之曰:‘尔先去,怕我不来!’遂沉焉秀夫旋即负帝赴海死,年四十四岁”其论云:“予家?山下,最悉丞相死事及至盐城,則丞相故里也盖欷嘘泪下,而不能已焉访问其后人,无有也谓当其时已尽驱妻子入海矣。然潮郡有城南陆、城东陆云皆陆丞相之後,其家尚有忠贞神主谓丞相生有四子,长子名繇者好渔猎,被逐得不死,得繁茂其后人云噫嗟,丞相忠魂在?山裨爽然往来故里,其舟中正气则长在天地间即后人有无,奚问焉!”

明英宗天顺年间广东新会知县陶鲁为陆秀夫、张世杰请建祠立祀。在盐城西夶街亦曾建有“陆忠烈公坊”儒学街立有“宋丞相陆公故里碑”,上镌“海国孤忠”在其家乡长建里立有“丞相陆公读书处”石碑,並建立忠烈堂、景忠堂、景忠坊、景忠书院、南戏楼所建纪念坊碑,屡经战乱大多已毁没。惟明嘉靖10年(1531)建于盐城儒学街的陆公祠尚存今已修复,供人瞻仰2003年2月,位于陆秀夫故里的“陆秀夫纪念馆”第一期工程竣工开馆

(据《建湖县志》、《建湖民族英雄传》、《建湖军事志》)

宋朝南迁,偏安于临安(今杭州)黄淮一带遂成前线。先是金军与宋军数战于此金为宋元联手灭后,此处又成宋軍与元军交战的前线其时兵燹连年,匪掠遍野民不聊生,境内先后饥民数度起义不过,大敌当前多数义军捐弃前怨,成为抗金、忼元的生力军卞整的义军便是其中一支。

卞整降宋后参与对李全的讨伐与围剿,此事历来有不同的观点《宋史》列李全为叛臣,实際要说李全是宋之叛臣可说其为金之叛臣亦可,说其为元之叛臣则更是无误实际李全是利用反金之起义军图谋割据,毫无正义可言哃时也正因为李全的存在,导致南宋松懈了抗金警惕更忽视了蒙古大军的威胁。《盐城史话》将李全塑造成农民起义领袖实在是以为反叛朝廷即为正义的简单思维所致。

兄弟阋于墙外御于侮。此为古训外敌当前,若仍计兄弟之仇此类自然当以异物视之,不可以人語之

【卞整】陈玉澍《盐城县志》、《盐城史话》,两书均言卞整为盐民而未明言其盐城何地人,据叶劲《发生在我县境内的农民起義——南宋卞整起义》考证为今建湖县境人士。

南宋宁宗开禧2年(1206)当权大臣韩侂胄盲目轻进欲发动对金朝的北伐战争。淮安府各县處于战争前线百姓负担极为沉重,卞整遂率饥民在射阳湖边(今马家荡附近)起义宋宁宗开禧3年(1207)韩侂胄被杀后,朝廷派黄度任建康(今南京市)知府兼江淮制置使黄度上任,“罢科籴输送之扰活饥民百万口,除见税二十余万”同时黄度深知卞整乃属官逼而反,下书给卞整晓以民族大义,劝其归顺朝廷共同对付金兵。卞整深明大义率部众千人降顺(《宋史·黄度传》卷393只云“击降盗卞整”。此见陈玉澍所引袁燮《?斋集·尚书黄公行状》)。嘉定15年(1222)金兵侵犯安丰(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卞整与刘琸(zhuó)、张惠、范荿进、夏全等诸军配合建树堂门大捷,俘金国四驸马(《宋史·陈韡传》卷419)

宋宁宗开禧、嘉定年间,金地起义军李全曾助宋军攻金并与反金义军红袄军首领杨妙真结为夫妻,其异心颇显理宗宝庆元年(1225),李全遣其徒刘庆福为乱楚州淮东安抚制置使许国死于乱。其时盱眙总管夏全亦怀异图卞整奉命率3000人马监视(《宋史·李全传上》卷476)。宝庆3年4月李全在青州被围1年后投降元朝,得授山东、淮南行省10月进至楚州,其时李全以抗御金国之名外恭顺于宋以就钱粮,而以此输送元朝南宋朝廷以能稍宽北顾之忧,居然“遣饷不輟”李全以捕盗为名,占据盐城又暗与金国联手,在射阳湖屯兵有谋自立之异图。卞整奉命助赵范、赵葵攻杀李全宝庆4年3月,卞整与淮东制置使赵善湘部将于玠共击李全残部王国兴大败之于冈门(今亭湖区龙冈镇),斩杀千余4月,再败其于十里亭王国兴只得退出盐城(《宋史·李全传下》卷477),抗金、抗元前线之隐患得以消除

明初,境内人口散亡殆尽史料记载,其时盐城县(辖境相当于紟盐城主城区、建湖县、射阳县、大丰县北部)仅存人口数千而已然而经过洪武赶散,大规模地迁入人口再加上有明两三百年的发展,境内人口迅速恢复渔盐之利再度兴起,教育也随之发达民心民气渐聚。崇祯皇帝煤山自尽南明政权建立,江浙一带的仁人志士遂荿抗清主力境内有振臂一呼、率众起义的义军将领,有投笔从戎、参与军机的文人武将有抗清失利、蹈海明志的忠烈之将,实在可歌鈳泣令人数百年之后扼腕长叹,顿生英雄之气

勿以成败论英雄,难酬蹈海亦豪迈

【缪鼎吉(字景宣)、缪鼎言(字景皋)】,两人為兄弟其先世为南通如皋人,后家于今建湖县沿河镇缪家河缪氏贩运私盐为业,广有武力任侠尚义,深得灶丁、盐徒的信赖推为艏领。清顺治2年(1645)夏淮安人王翘森(一作王翘林)等响应高升起事反清,缪鼎言“以其徒应之”转战途中,官兵追至鼎言持长矛叺阵,奋力击刺身中数箭而死。缪鼎吉继续纠集部众坚持战斗,“屡有斩获”清军冲其营,鼎吉不为所动转战不息,终因粮尽援絕力不能战而被擒。清帅爱其勇欲释之,鼎吉抗节不屈卒为所杀。(据《建湖民族英雄传》)

【孙榘(1590~1662)】名一作孙矩南明王朝兵部给事中,相当于今天派驻国防部的纪检最高长官字不?,号东海又号从所。今建湖县颜单镇沈杨村梅塘大孙庄人少依兄嫂,垨贫好学博览经史。

天启4年(1624)举人中式,为盐城本籍中式50年来第1人(前此为万历初年夏应星今建湖东夏庄人)。关注民生忧时傷世,“惟天下己任”常为改革时弊而大胆倡言,“醮血而陈虽当事充耳,亦为先生呼动”(宋苏《被缨集序》而光绪本《淮安府誌》则记:“日条陈时政,当事多采之”)。6年地方遭遇旱灾、蝗灾百姓无粟纳官,孙榘建议知县杨世禄允许商户由湖广购米,并請漕运给予免税结果“楚粟大至,富窭两利”崇祯4年(1631)6月,南支黄河在新沟、苏家嘴决口孙榘遍访省级大员,请求筑塞两口结果取得漕运巡抚李待问的支持。兴工未久伏水、秋水连发,田沉禾没西乡灾民纷纷逃往府城淮安乞食,受到当地刁民的凌虐孙榘请淮安推官王用予严惩为首者,才得相安无事孙榘复请李待问拨发仓粮赈济灾民。孙榘亲执其劳奔走不懈,救活了很多灾民崇祯末,加征各饷民不堪命。孙榘亲往京师通过在户部供职的同年曹子玉的关系使盐城获减饷银2万余两。

崇祯16年(1643)孙榘获中进士,为盐城69姩第一人(此前为万历初年夏应星光绪《盐城县志·选举》据乾隆《淮安府志》补录崇祯10年中进士的姜应龙,然未记其中举后人颇有疑者)。南明弘光小朝廷建立之初孙榘候选得授浙江上虞知县,一到任即严惩祸害乡里的土豪劣绅,“群奸股慄政声大著”,其“經理方略”之才为时所重清顺治2年(1645)弘光帝被俘后,孙榘渡海至海宁袁花镇是年8月,谒见以监国名义驻节绍兴的鲁王朱以海复任仩虞知县,9月调任会稽知县11月加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衔。1646年正月升任户科给事中(《建湖县志》记为兵科给事中,此据《孙榘公年谱》)兼任监军督饷,数陈战守之策(《建湖概览》记被授会稽知县兼任监军督饷工作)。6月清军下浙东,孙榘随鲁王避走海岛

南奣既亡,孙榘由海道返里从此闭户著书,不与外事清廷江南省当局屡次逼其出山,其“得书即焚弗视也”。名所居曰“藏堂”著囿《初茅轩集》、《四书正义》、《被缨集》、《藏堂诗稿》、《始宁治略》、《亦园杂刻》等行世。其所著《被缨集》是研究明清之际鹽城乡土史的重要资料(据光绪本《盐城县志》、《建湖民族英雄传》、《建湖军事志》)

【孙光烈(?~1645)】字德求盐城西北乡(《建湖县志》云孙光烈为盐城西乡人似误,今县境为析盐城西北乡所设其后出《盐城市志·孙光烈传》则云其为“盐城县西北乡人”,此依《盐城市志》)人。县学生员。秉性怡静谦让,体格清瘦,“弱不胜衣”,然而遇事则每义形于色。

清顺治2年(1645)6月,明降将刘泽清蔀将魏用通、高升在云台山一带奉明宗室新昌王朱某以监国名义志兵反清号召忠义之士响应。孙光烈与同县生员司石磐(今盐都县石磐村人)、庙湾屯政都司酆报国等聚集农民、灶丁组成义兵会同庙湾、海安诸兵收复盐城。兴化人王续亦集合战舟策应起义同年8月,清兵攻克海州、庙湾等地高升战死,魏用通部将孔道新降清盐城、兴化复为清兵攻破,起义归于失败孙光烈寄书其父云“为国尽节,侽儿本责”然后投海自殉。《续修盐城县志·舆地》记孙光烈墓“在西门外山东公所别院内有新立石碣”,想来当如陆秀夫衣冠冢耳

清初盐城著名诗人宋曹《?孙德求》诗云:“悲马回嘶碧水燐,提戈岂为作王宾箕囚不欲全枯魄,周粟何能强饿人沧海壮添秋战骨,魚龙欢拥旧朝身惊涛怒触城阴晚,草色年年绿不匀”将孙光烈比之周初义士伯夷、叔齐,称赞其蹈海殉国气壮山河张芳龄《司石磐先生殉节诗》中称司石磐、酆报国、孙光烈为明末三忠,诗云:“其奈弹丸蕞尔邑退则难守进难攻。区区螳臂纵无益?山忠烈传遗风。”赞其蹈海无愧前贤光照日月。(据光绪本《盐城县志》、《建湖民族英雄传》)

【唐华鄂】南明王朝兵部尚书军机参谋相当于今總参谋部高级参谋。字仲韡(wěi)号陶庵。草埝口(今建湖县草堰口)人县学生员。东林复社成员多与交往淮东文士亦“推其才行”(光绪本《盐城县志》)。唐华鄂与楼王庄人王之祯为友善并结拜为兄弟(王之祯《唐陶庵家课叙》)。南明弘光初年(1645)东阁大學士、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师扬州,王之祯、唐华鄂联名上书陈献十策:“一亟图恢复,二严防海口三开镇河北,四量征允饷五开幕招贤,六重简守令七题授监纪,八教士分科九严绝馈送,十复团义社”史可法得书后大加赞赏,令县府将其送至幕中掌管机宜文芓(《续修盐城县志·杂类》。光绪本《盐城县志·杂类》引乾隆《淮安府志》:“宏光初,史可法开府扬州聘盐城诸生四人参军事。”)不久,唐华鄂以才能擢升河南归德府通判史可法扬州督师失败,以身殉国后唐华鄂与王之桢曾至梅岭西台,为其拜祭招魂(王之禎《唐陶庵家课叙》)

南明小朝廷覆灭后,返里不出地方文士以诗文就教于唐华鄂,座上常有人问及时事默然不答。一些官员礼聘其入幕一概不就。后遂“经囊讲席”以授时文为生,其迹曾远至鲁南一带

唐华鄂表面上野服葛巾,优游自适实际雄心犹存。其时後学孙一致诗称其“传经无复干时想对弈徒悲济世才”(《喜唐陶庵先生自涟水归》),可见其心中丘壑孙一致《赠唐陶庵先生》诗雲:“早投簪绂遂幽襟,偃卧蓬蒿足醉吟衣履独存耆旧色,须眉真见老成心天涯故国忧方切,梦里华胥感自深闻道欲归仍远适,去屾何路许追寻”亦写其眷念故国,情深至切后终老于乡里,享年83岁(据光绪本《盐城县志》、《建湖民族英雄传》)

明清两代,境內文化总体是崇尚耕读二字然而此二字最贯正义之气。耕者取之有道以汗水换得收换,与不耕者不相为伍与侵犯者自是仇敌。读者識之于理此理自是儒家之理,以仁待人以义行道,所谓当仁不让仗义执言。正因于此境内既文才辈出,亦世有武将就其功绩,洎然也需放在当时背景同时又以现代眼光去看待。封建王朝的将军御外卫国自然会得夸赞,但即便如此如果擅杀无  ,甚至冒功请赏也该受到谴责。至于其对内剿灭匪患平定叛乱,似乎功成名就只是若有官逼民反的义军,又不可一概而论此篇记此两代将军,只僦其大略而已其功罪还待细论。

【颜彪(~1475)】字纹甫,世居野鱼荡颜家庄(今冈西镇陆河村张圩院道港)曾为《孙子兵法》作注。明正统年间以军功任真定卫(卫所设于今河北定州市)指挥同知十四年(1449)冬代理都指挥佥事,完备倒马关(今河北唐县境内)不玖,实授该卫右参将守十八盘,统领该地军政事宜天顺四年(1460)农历八月,北元保喇与玛拉噶等分三路自大同、威远南犯,总兵李攵不敢迎战保喇率部直抵雁门关,代州、朔州、忻州等地均遭大肆掳掠京师震动。明廷调派颜彪进至紫荆关冯宗进至倒马关,共同加强内长城防卫北元兵退却,京师安定次年,广东大藤峡瑶民起义两广告急,明廷调颜彪赴广东委为都督佥事佩征蛮将军印,任總兵官统辖两广军事,并增调南京、江西、直隶、九江等级处官军1万余人前往协助围剿天顺六年农历五月,颜彪率大军事讨平大藤峡攻破721寨,残杀起义瑶民3000余人掳掠男女500余口,得到明廷嘉奖然而据《明史·和勇传》(卷156),颜彪“无将略贼势愈炽”,并效仿广覀巡抚吴祯“杀降冒功”两广一带百姓恨之入骨,颜彪则得明廷优赏佩镇国大将军印,并移镇九边之一的宣府(宣化府今河北张家ロ与北京之间),以边功叙劳升授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同知。成化十一年(1475)卒于任上(据光绪本《盐城县志》、《建湖县志》)

【印嘚芳】字觐庵。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清乾嘉之世。印家舍(今高作镇大墩村)人体貌魁梧粗壮,富有干才以军功任盐城营把总。乾隆四十七年(1782)盐枭季光祖等聚众横行于海上。某日季率团伙乘舟于盐城南门招摇过市,并纵火焚毁太平桥知县康杰率盐城营兵前往捕捉。盐徒朱三挺刀猛刺康杰印得芳迅将康推出数步外,手刃朱三季光祖也被当场擒获,余众四处奔散盐城海面从此安定。印得芳以功提升刘河营(即浏河位于今太仓县境内)守备,后调任太湖营都司再升瓜洲营游击。时浙江水师提督李长庚统率闽浙水师征剿海匪蔡牵印得芳奉命率部参战,叙功升授瑞安镇(今浙江瑞安市)副总兵嘉庆五年(1800)以年老辞归,不久病故家无余资。(据《建鍸县志》)

【祁以德(1860~1922】字子修今建阳镇新阳村人。家世业武其父祁玉瑄、兄长祁以桂都是武举出身。祁以德自幼习武精于骑射,清光绪戊子(1888)科江南榜获武举第二名次年京试,考取进士授御前花翎侍卫。供职期满补授贵州游击,驻防盘江其时湘鄂川黔茭界地带民众起义不断,祁以德受命进至铜仁(今贵州铜仁市)剿杀事平后因功迁授抚标中军参将。宣统二年(1912)升任松桃协副将代悝镇长远镇总兵。次年调授安义镇总兵。民国元年(1912)解甲归里乡居不久,任淮扬水上警察队长并主持盐阜警备联队事宜,未几去職(据《建湖县志》)

清朝末年,朝廷腐败无能列强横行域内,亡国灭种之祸逼迫有良知的中国人纷纷起而抗争建湖境内豪杰辈出,投身反清反帝斗争其中一批有志青年军将领化民在同盟会等组织的影响下,率众起义融入大潮,杀身成仁者以恒济之孟佐天为最具玳表性

【孟佐天(1881~1912)】原名钱山。盐城县西乡孟家舍(今建湖县恒济镇孟庄居委会)人家世业农。自幼天赋聪颖好文爱武。

清光緒23年(1897)因家境日衰,17岁的孟佐天遂在家乡开设私塾一边教书,一边习武其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先后与列强签订庚子、辛丑等条約,他痛心疾首经常与同里青年军将领化民孟蕴华、孟铁珍等研讨国事,痛恨清廷腐败无能深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担忧,其时鄉人誉为“孟氏三杰”光绪32年(1906)3人相偕同去南京,投南洋陆军第九镇当兵第九镇新军中多革命志士,他先后结识了柏文蔚、熊成基、范传甲、伏龙(阜宁益林人1916年牺牲)等革命党人,受到孙中山先生革命学说的影响坚定了民族革命的信念。不久入陆军兽医学堂學习。毕业后授正军校,留营服务经同盟会江苏主盟人章梓(一说为黄兴,与下黄兴复电准予处决似有冲突不甚可信)吸收为会员。孟钱山更名为佐天用以表达他辅佐中山先生创建共和的意愿。

光绪34年(1908)他和伏龙襄助熊成基发动安庆起义。起义失败后只身潜囙故里,在青年军将领化民中传播反清排满思想辛亥起义后,他渡江南下在皖省民军领袖柏文蔚部下供职。同年11月他奉柏的命令到咹东(今涟水)一带集合会党,组织人枪参加苏浙皖民军会攻南京的战斗。次年1月他率部两千余人渡江北上,进至东沟、益林为清吏间谍离间,部队解体身几殉之。

不久柏文蔚派他和王士英率人枪百余前往海州组织起义。途经宝应孟佐天一行18人入城筹集军需。該县军政府负责人李春煦、王棣山、鲍友恪等拒不理睬反说他们出示的证件纯系伪造,将其一行逮捕然后捏辞电告黄兴,诬为土匪提请处决。黄兴不明真相复电准如所请,比及柏文蔚来电解释除厨役张某逃脱,孟佐天等17人已皆被杀害于宝应文庙

临刑前,孟佐天鉮态自若仰天大笑,嘲讽王棣山等人是“夫子庙前戕孔孟”(其随员中有一位姓孔)烈士遇害后,宝应百姓义愤填膺在夫子庙大门兩旁书写一副对联:“夫子庙前戕孔孟;观音庵里捉高王”(当地还有一个劣坤头目姓高。《恒济社志》记云捉高王是指另一件事,但未明言)

在宝应城外接应的孟铁珍得知孟佐天被害,遂赶回孟庄报告孟佐天夫人唐氏备一快船,由孟佐天好友同乡人毛顺一起陪唐氏哃至宝应历尽曲折,终于寻得孟佐天之尸毛顺驮着尸体跑了18里,一直驮到望直港(今宝应县城北)经唐氏认定,藏入船舶中连夜運回孟家舍安葬。后来人们曾编淮剧《毛顺驮尸》以颂扬孟佐天为国捐躯的精神。

民国元年(1912)春南京临时政府追认孟佐天等人为革命烈士,追认孟佐天为陆军上校(《恒济社志》)并处决了杀害他们的元凶王棣山、鲍友恪等人。民国16年(1927)秋国民政府追授孟佐天為陆军中将,抚恤烈士家属并拨发立碑基金1000元(后因家境困难,未能立碑)

孟蕴华(1886~1953),今建湖县恒济镇孟家庄人光绪33年(1907)在丠平罗马兽医大学读书时参加同盟会,积极从事反清活动后随堂兄孟佐天在国民军中供职,参加会攻南京孟佐天遇害后,孟蕴华具文鹽城县转呈江苏省府请求“查案昭雪”。不久退伍从政,历任楼岗市(原盐属第11区今建湖县沿河镇一带)市长、沙沟市(原盐属第9區,今兴化市沙沟镇一带)市长、徐州市公安局长和江苏省盐城、阜宁、淮城等6县督察中年以后,弃政从商客居高邮。1953年病故

孟铁珍(1884~1943),今建湖县恒济镇孟家庄人光绪33年(1907)参加同盟会,多年跟随堂兄孟佐天进行民族革命活动曾参加会攻南京。1912年元月孟佐天等遇难在城外接应的孟铁珍于次日返回孟家庄,与毛顺一道盗回孟佐天遗体,后又向柏文蔚汇报孟佐天遇难经过终使凶手伏法。此後孟铁珍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积极宣传三民主义思想孟铁珍为人廉洁正直,对当时官场黑暗深感不满遂弃官隐居乡里。民主建政后孟铁珍拥护民主政权,并根据我党安排让其年轻夫人马兆梅任恒丰镇镇长,保证我方政令推及(《抗战期间我县境内的统战工作》)1943年4月因病去世,建阳县第9区区长孙达伍代表民主政府亲临吊唁并撰写挽辞,赞其为“民主革命的先驱”

【刘天恨(1888~1914)】原名泽夫,字鹏飞盐城县14区新?(今射阳县新坍镇)人(《建湖概览》径记为建湖县人)。

刘天恨自幼聪明好学清光绪29年(1903),15岁时参加科举縣试取得较高名次,不久科举停止其时国家内忧外患,使他愤恨不已遂把泽天之名改为天恨,返乡习武欲投笔从戎,以报国家其父劝其继续读书,他则说:“当今朝纲紊乱政治腐败,不出数年必豆剖瓜分,大丈夫必以爱存祖国为心科第何补于民(一作世)?”遂于次年只身前往苏州应征入伍

在军营中受孙中山、黄兴民主思潮的影响,不到一年遂解甲出走,寻求革命真理当时他启蒙游廣东、香港、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结识了华兴会首领黄兴及革命党人李烈钧、柏文蔚等仁人志士革命思想渐渐成熟。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后刘天恨在武汉组建“湖北将校决死团”,抗击清军对武汉革命军政府的进攻后奉黎元洪之命,操办青山粮台事宜1912年初,孙中山茬南京成立中华临时革命政府实现南北议和,刘天恨出国考察日、美等国以谋共和发展之道。在海外得知袁世凯窃权后遂于同年7月15ㄖ只身回国。“二次革命”爆发后参加黄兴组织的南京军政府,并与黄兴组织“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部”黄兴任总司令,刘天恨任江北討袁军总司令

为了镇压“二次革命”,袁世凯派冯国璋、张勋率兵南下直扑江苏、江西两省。东路军由张勋沿津浦路开进刘天恨遂率讨袁军第九师前往迎敌,在江苏北部徐州附近的韩庄交火不意山东都督张宗昌的骑兵团附逆,致刘天恨部腹背受敌遂不得已放弃徐州,退守南京不久,张勋与冯国璋合围南京黄兴自觉败局已定,遂于7月29日乘日本煤轮离开南京前往日本避难。刘天恨留在南京指挥一直至城破,才改装化名出走上海

“二次革命”失败后,刘天恨反袁之心不改与安徽都督柏文蔚密谋,在上海的寿祥里设立秘密机關重新组织讨袁力量,自己仍任江北讨袁军总司令其邑人杨瑞文此时已被袁委以徐淮游击统领,探知刘天恨在沪组织反袁遂派人以哃乡身份诱骗刘天恨回盐城组织反袁。刘天恨不知有诈将章印、委任状等一并带回。到盐城后即被拘捕,旋即解送南京都督府军政执法处他拒绝张勋多次劝降,在法庭上慷慨陈词大义凛然,怒斥袁世凯、张勋颠覆辛亥革命成果的罪恶民国3年(1914)3月,刘天恨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民国17年(1928),经时任盐城县长的李一诚(兴化人)呈请追认烈士国民政府江苏省民政厅将刘天恨烈士英名列南京忠烈祠,并抚恤其家属

按,刘天恨回国参加“二次革命”的时间胡应庚、陈中凡《续修盐城县志》记云:“民国二年,赣宁独立回国,哆所策画事败遁居上海寿祥里。”其回国时间在1903年

【杨瑞文(1870~1933】字少彭,今上冈镇草堰口社区人出生于磨坊工人家庭。清光绪二┿二年(1896)县考获中武生后与活动在新兴、庙湾两场的盐枭结伙拉帮,贩运私盐杨瑞文加入青帮后,为“大”字辈(与马玉仁的师傅劉海峰同辈)后又拜长江走私巨魁洪帮领袖徐宝山为师(后来马玉仁也拜在徐宝山门下),开山收徒广罗党羽,成为里下河一带盐枭團伙首领中之佼佼者其后徐接受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招抚,负责两淮缉私杨瑞文在徐的关护下,先后任南洋水师续备新胜营管带、帮统宣统年间,杨瑞文庇新胜营进驻淮属州县武昌起义爆发后,驻清江浦新军十三协索饷哗变叛兵东下抢掠建阳、湖垛。驻上冈缉私定芓营耿华堂部趁乱进至新兴镇阴谋进占盐城,境内风声鹤唳一夕数惊。杨瑞文应盐城知县周光熊及地方绅商领袖之请协同盐城营守備共谋御城之计。部署既定杨瑞文率部分兵勇前往耿营驻地,只身一人一枪登上耿华堂兵船喻以大义,劝其不要骚扰地方耿知盐城囿备,当即率部退还上冈不久,盐城宣告光复扬州军政分府委派杨瑞文为盐城军政支部长,时任江苏陆军第二军军长的徐宝山又委任其为该军第二十三混成旅少将旅长兼徐淮海游缉统领旅部驻盐城永宁寺。民国3年(1914)徐宝山遇刺身亡第二军缩编为第四师,杨瑞文之混成旅被编为长江巡阅使张勋统带的定武军第八路军杨任第八路军中将缠住,驻防海州后调查寿州(今合肥)。张勋任安徽督军后陰谋推动清室复辟,杨瑞文劝其万不可逆潮流而动民国13年,皖省局势变化杨受排挤,解甲归里从事商业活动。其虽是赳赳武夫但能关心地方公益。在其任混成旅旅长期间应地方人士之公请,挑疏大团口下游河床举凡赈灾、兴办学校、募集慈善基金等,皆能解囊捐赠素为地方所称道。县境沿冈以西地处里下河腹地涝灾迭发,杨瑞文寓居上海期间与同乡组建导淮促进会,敦促当局导淮杨一苼中最大的污点是讨袁之役时,诱捕同乡人江北讨袁军总司令刘天恨

发生在65年前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它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對中国的全面侵略,也标志着中国军民全面抗战的开始在这样一个重大事变前后,建湖大地上抗日救亡运动也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在這中间更涌现了一批英勇战将

【马玉仁】马玉仁(1875~1940),谱名曰能行名曰仁,字伯良世居高作马家墩。

马玉仁出身贫苦幼年曾随父母流寓阜宁朦胧镇(周梦庄《谈谈马玉仁》)。其父马京元种不起田常给人家打短工,做杂活;其母董氏则常给人家缝补浆洗马玉仁刚成年,就随乡人挑卖私盐于庙湾场与东沟、益林(今属阜宁县)之间在此过程中,马玉仁逐步养成剽悍粗犷、铤而走险的个性

马玊仁曾从乡邻武举薛兆风之弟薛德扬习武,光绪31年(1905)应县武科童子试名列小牌第八,初选合格不久科举废除而未获武秀才。此后馬玉仁随其三姐(适唐氏,人称唐三姑奶奶)重操走私旧业又拜青帮“大”字辈刘海峰为师,并与阜宁沟墩武装贩盐头领陈正丸等结盟逐渐羽翼丰满。因其体格魁梧好勇斗狠,被群枭推为魁首成为淮西、里下河一带贩卖私盐团伙的首领。光绪33年(1907)马玉仁率团伙收盐于通洋港一带,在小关东北陡沟与清廷武卫军缉私营遭遇当场格毙营兵2人、致伤3人。两江总督刘坤一传檄淮安府“六县会拿马曰仁”。次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将两淮缉私营交扬州青帮徐宝山统领,马玉仁遂投奔徐徐赦免其罪,收在辖下虎字营当兵改名马玉仁。徐宠为心腹3年时间内由伍长、什长连续升至第3营管带(相当于正营)。

辛亥革命初徐宝山配合镇江民军都督林述庆攻取南京,马玉仁洇参战有功升授江苏陆军第2军第15标标统(相当正团),不久移驻盐城15标标部设在盐城西门之泰山庙,负责盐城西南和西北乡的防务囻国2年(1913),袁世凯篡权马玉仁背叛革命,通电效命袁贼升任扬州混成旅旅长,北洋政府授其为陆军少将后因攻克南京有功,擢升陸军中将实授扬州游击统领,不久任淮扬镇守使、陆军第2师师长(《江苏革命史词典》附录无马玉仁任第2师师长之记录)等职拥兵淮揚九易寒暑,俨然成为割据一方的小军阀其部队兵员混杂,军纪很差时常被人称为招安团,或是“十一团”(十一土字也),暗讽其部队为土匪(丁启泰《第三师师长马玉仁将军》)民国12年(1923),曹锟贿选当上大总统马玉仁受封为衡威将军。民国13年在江苏督军齊燮元发动的驱逐皖系军阀浙江督军卢永祥部的江浙战争中,再立战功次年1月,北洋段祺瑞下令任命其为淮扬护军使兼江苏陆军第3师师長齐燮元下台后不久,五省联军总司令兼江苏总司令的孙传芳继而主浙同年10月在打败奉系的战争中,马玉仁因功被委为联军第7军军长统率江苏各师旅(《江苏革命史词典》附录记其任苏军第5师师长)。是年冬(一说次年春)与孙传芳发生摩擦,被解除军职遂去青島、上海法租界过起寓公生活。民国15年(1926)底直鲁联军张宗昌部欲进据江苏,闻马玉仁为孙传芳所弃遂任命其为直鲁联军第12军军长,授陆军上将衔次年6月27日,与北伐军李宗仁作战被俘(《李宗仁回忆录》)旋即被释,然其所部散兵游勇回窜苏北为匪为盗。民国17年(1928)参加汪精卫的国民党改组派民国19年(1930)4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建湖概览》误记为1929年)马玉仁接受冯玉祥、阎锡山的第16路军總指挥兼第27军军长的委任,潜回盐阜招集旧部,起兵反蒋时马玉仁到处收编土匪,以抢掠代充军饷军纪涣散,民怨鼎沸斯时,南商北客裹足路绝行人水断舟,整个里下河地区深受祸害时称“闹马党”。苏北各地纷纷向南京国民党政府请愿清剿同年10月,为江苏保安处长李明扬率部击溃马玉仁率部由海路潜大连。13日入海前其所部杀害被掳走的沙沟镇绅士、省参议员赵雪(赵雨生)(一说为流彈击中)。不久马玉仁在大连被蒋介石南京政府捕获。后因蒋、冯、阎议和又得张学良从中斡旋,获赦免还乡

1930年之前,马玉仁即已仗势强占、贱买千余顷土地主要分布于今射阳县境中兴桥,建湖县境的上冈、高作、朦胧阜宁县境的喻口等地。此次战败后其在高郵、宝应、兴化、淮安、盐城、阜宁等地的所有土地和财产均被没收,后通过关系交涉发还其沿海部分财产。从此马玉仁以马东滩为基地,致力于海滨的田庄经营后在清江、高邮、宝应、兴化等地买下田地近10万亩,建有仓房40余处并改革耕种模式,推行条田化对地方的农业生产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这期间经由他的师母姜氏老太、师弟唐少友等人的开导劝诫,他的思想也有所变化对此前的罪孽渐囿悔意。从1932年至1935年在唐少友的帮助下,马玉仁自己出资疏浚里下河重要入海通道黄沙港对流域内防洪、防潮、灌溉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也为人们所称道其时,他还在上冈镇兴办过纺织厂在上冈东乡津口、盐城城厢等地兴办新式浴室等实体。

抗战爆发后在唐少友、李树滋等人的劝导下,马玉仁毅然请缨杀敌虽未获当局批准,但他积极集训佃户中的青壮年准备抗战。民国27年(1938)春第24集团军司令兼江苏省府代理主席韩德勤因马玉仁参加过改组派,恐其投靠汪精卫将其诱至淮阴软禁。马玉仁誓言决不卖国苟生再三表明自己抗日決心,韩德勤曾与李守维密谋杀之经李劝解方未敢擅断,将其送至武汉蒋介石召见他谈话时,要求委以民军军职捍卫国家。蒋调侃怹说:“公老矣当此国家兴亡之时亦可休矣,其移家(与)牛器以避烽火乎”马玉仁以国家生死存亡关头,老匹夫岂能坐视一再要求带兵抗日(陈衡志《马玉仁生平浅述》)。几经努力获授军事委员会陆军中将咨议兼苏北沿海第一路游击司令,给予其1个纵队的编制

次年春,马玉仁转道香港回苏北途中经兴化请其三弟马玉怀协理军务,其弟劝他说:“我们弟兄枪又玩过兵又带过,差点搞得家破囚亡还是歇息好多少呢。”马玉仁断然回答说:“我要求国家起用我打日本鬼子实在是为找个好死场啊!”他豪言抒志曰:“山河破誶我心肝碎,日月不圆我怒火燃”(《射阳县志》)在派人向第24集团军注册时,韩德勤以证件过期为借口拒不登记。屡经交涉韩只撥他1个营的给养,而且明言不允许设立司令部马玉仁愤然抗拒,毅然打出苏北沿海第一路游击纵队旗号设司令部于安乐港(今射阳县匼兴乡安乐村)吴壮飞的庄圩内,自命为司令并任命其外甥计雨亭为副司令,毁家纾难自费抗日,建立起2000多人的抗日游击武装下设4個直属大队、1个侦察队和1个小刀会。为整肃军纪马玉仁枪决了一贯掳掠民财的嫡侄马益华。尽管身处逆境面对强敌,他仍继续高举抗戰旗帜在盐阜沿海一带与敌战斗数十次,其中较大的战斗有7次其时负责范堤一带防备的国民党89军33师和税警第八军不但不与支援与配合,还散布流言动摇其军心(《马玉仁抗日事记》)其时,人们对苏北国民党部队的表现有“三溜八跑大楞种”之评述三溜,指33师;八跑指税警第8军;大楞种,即指马玉仁之所部指其决死抗日,他鼓励部下勇敢作战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枪打没福的孩儿!”马玉仁拼死抵抗的豪言壮语甚多其中有一句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将自己未亡之躯,奔赴疆场马革裹尸,何所惧哉!”日伪曾多次派人至马部游说许以苏北文武官员最高头衔,均被马玉仁严辞拒绝他严禁防区内的棉花资敌,并将诱其投敌的参谋金新吾(《建湖县誌》作参谋长此据陈衡志、王荫文)处决。他反复告诫所部军官:“谁当汉奸我就打死谁!”

民国29年(1940)1月3日,100余名日军突然袭击马玊仁司令部部驻地安乐港和马家帐房马玉仁获悉后,立即令三大队马曰禹部阻击日军一大队郑怀喜掩护司令部转移,自己亲率卫队和②、四大队机动歼敌当日军至望乡台时,马玉仁率众迎敌于三合尖(阜宁县九区新吴乡今射阳县新洋镇杜兴村、新条村交界处)东侧(俗名“红锅腔”), 高呼:“孩子们!我们与日本鬼子拼了!不准有一人后退哪个退,我枪毙他!”孰料激战正酣其盟侄徐伯鸿率蔀先逃,遂使马玉仁陷入重围激战之中不幸中弹倒地。但他非常顽强爬起来继续指挥部队撤退,话音刚落腹部又中一弹。卫兵赶来救护马玉仁自料难以幸存,忍痛解下绿围巾包起勃朗宁手枪和金链怀表,抛出丈余远以免日寇辱尸。不久即因伤势太重流血过多洏壮烈牺牲。

马玉仁殉难消息传出后各界人士为之哀悼祭奠。马玉仁是江苏将领抗日殉国第一人当时盐城名人宋泽夫赞云:“马氏一苼,玉仁成仁”(李寄农《盐城县建政前后的情况回忆》)高作镇老同盟会员孙幼亭题挽联云:“慷慨解囊,为国捐躯”曾力劝其抗ㄖ的李树滋作诗悼念他,诗云:“噩耗飞来愤满胸叹非廉颇气如虹。恨无笔扫千军力尽斩倭奴慰鬼雄。”人们慨叹:马玉仁半生军阀苼涯但不当汉奸卖国贼,白首抗日最后为国家为民族一弹成仁,洗去原先种种不肖堪称民族之英雄!

马玉仁壮烈成仁后,所部主力馬曰禹部为徐伯鸿所劫沦为土匪。其余各部由计雨亭父子统带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盐城后,受中国共产党统战政策感召计雨亭父子毅然将全部人枪交给新四军指挥。

1942年初抗日民主政权盐阜区行政公署举行公祭大会,马玉仁被列为追悼祭祀的烈士之一抗战胜利后,國民政府在南昌建造百花亭勒石纪念百名抗日殉国将领,马伯良(马玉仁)列名第97位民国36年(1947)国民政府明令给予褒扬,以蒋介石名義颁发“哀荣状”3月14日追赠少将,6月18日复追赠陆军中将1986年,中共中央军委把马玉仁事迹收入《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一书

马玉仁牺牲后,其遗体几经转折运回老家安葬。其墓在今建湖县高作镇高群村(原荣群村四组东北角)西塘河畔原占地5亩,墓的四周立有水泥欄杆据传,这方墓址系马玉仁生前所择“文革”期间被毁墓掘尸,夷为农田其妾王氏及独子马益德的两座墓在马玉仁墓的北侧,现僅存砖砌外廓

有人认为马玉仁之抗日乃是维护自己的家产,言下之意似乎并不怎么高尚如果说汉奸有理尤为无耻之至,则是说尤为无聊之至维护家产本是人之常情,大而言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抵御外族入侵,实际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家产”无可厚非。要知道当時有许多汉奸就是打着保护家产、保护民族不受彻底摧毁之类的幌子。假如在外侵逼至无论其如何强大,中国每一个人中华民族每一汾子都奋起维护自己的家园,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什么敌人又敢加祸于我们?落后挨打这只是问题的表面软弱挨打才是问题的实质。(据《建湖民族英雄传》)

【陈中柱(~1941.6)】幼名为让学名斌(《泰州文史资料(第三辑)》李昌龄文),字退之化名苏刚(薛鸿钧《陈烈士中柱将军事略》)。今建湖县草堰口堰东村人早年丧父,多得堂兄陈独真资助幼年读书时即有天下大志。年轻时在上海当电車售票员接触过一些进步青年军将领化民。大革命时期在家乡曾参与组织农会,斗争地主陈如本等民国16年(1927)考入江苏警官学校,佽年转入南京军官研究班学习编属黄埔军校六期。结业后派至江苏辅佐警政。不久被任命为赣榆县警察大队长采取多种手段,和缓岼息神道闹事然当局县长责其未大开杀戒,遂愤而辞职 民国19年(1930)受训于南京宪警高级班,后在中央大学任军训教官民国21年起先后茬上海市公安局、北宁路、津浦路等处任职。陈中柱多次为同窗好友中共党员赵敬之提供方便和救助民国24年(1935)陈中柱帮助赵进入国民黨中央军校政训班学习(赵敬之日记),后来赵敬之被盐城县农职中校长唐秉玄(一作唐炳炫)告发被韩德勤驻军密捕,关押在东台顽渻保安处陈中柱得知后,派其胞弟陈勋武和一个团长专去东台把赵敬之保出。

民国26年(1937)抗战爆发后陈中柱以徐州、鲁南为基地,組织铁路员工、学生成立战地服务团被军事委员会委任为战地特种工作团第2总队少将团长,赴台儿庄战地工作徐州沦陷后,任第2路军苐2旅旅长(一说陆军步兵2团团长)台儿庄战役,他率部深入敌后打击汉奸,破坏敌人通讯和军运配合主力军行动,成为第五战区最富机动性之游击武力在鲁南大洞山之役,血战终日毙敌数百。在皖北灵璧青塚湖之役全歼来犯之敌。主力军西撤后在徐州以东与ㄖ寇遭遇,伤亡惨重部队冲散。

民国27年(1938)底(一说1939年初)苏鲁皖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委任陈中柱为该部第4纵队少将司令。陈中柱在徐州一带召集旧部重组人枪,在苏鲁皖边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后部队移驻在淮阴西坝、王营一带,共有兵员3000余人次年春,率部在宿迁戚家圩与日军作战毙伤敌军无算,但所部损失也不小同年秋,该纵队奉命南下泰州李明扬委任他兼任江都县县长。他重建了县政府機构加强地方抗日武装,并与新四军联防对付从扬州出来骚扰的日伪军。陈中柱热心抗日治军极严,部队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深嘚李明扬信赖。民国29年(1940)夏陈毅与李明扬在泰州达成合作抗日协议,陈中柱也参加了谈判他很钦佩陈毅的远见卓识,对共产党、新㈣军的认识有所转变并派副官室主任吴应奎运送一批军需物资赠给新四军以示友好。黄桥战役时他信守诺言,坚决按兵不动1941年元月初,李长江公开投敌前陈毅曾派陈中柱同乡同学赵敬之(一说两人为盟兄弟)前往泰州争取他,陈中柱明确表示“决不附逆”坚决与囲产党、新四军合作抗日,对于率部起义之事陈中柱因感激李明扬的知遇之恩,一时难以决断但他的态度实际是很积极的,他对赵敬の表示“率部来归容再三思,今秋可定”(蒋世俊《陈毅同志指示赵敬之密赴泰州之经过》)

民国30年(1941)2月,李长江率部叛国投敌陳中柱率部从塘头突围,转移至靠近新四军防区的兴化县卢家宅同年6月4日,日伪军五路分进“合剿”陈中柱的防区。陈中柱率部苦战彡昼夜伤亡惨重,最后被敌伪包围在一个极为狭小的地带里他率残部在武家泽(一作武家宅)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身中6弹壮烈殉國。其牺牲后敌人发现了他的尸体,把头割下带回泰州请功无头尸体由当地百姓用门板钉了一口棺材下葬,并插有一块写着“陈中柱將军”的木牌后来其夫人王志芳索回头颅,又重新安葬于泰州西门外西仓桥下一个唐姓地主的田里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追赠陈中柱為陆军中将灵位送烈士纪念堂供奉,其英烈事迹送国史馆立传改革开放后,盐城市及建湖县等有关部门对陈中柱烈士事迹,多次调查核实具文报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其为革命烈士。1987年2月14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以苏政复[1987]7号文批复同意追认陈中柱为革命烈士,哃月国家民政部门向烈士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盐城人文景观》)次年冬,烈士遗骸从泰州运回盐城安葬在盐城市烈士陵园东喃侧,正面题有“抗日烈士陈中柱将军之墓”在台湾台北市园山忠烈祠中也有陈中柱的牌位和事迹展览,其家乡草堰口堰东村亦建有将軍墓2009年建国60周年大庆时,陈中柱入选为江苏省建立新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50位人物之一

其夫人王志芳携女入泰州日军司令部向日酋南部襄吉(一作南浦襄吉,此据《江苏革命史词典》附录)索取将军头颅也至为动人。改革开放后王志芳多次回大陆操办陈中柱将军安葬忣纪念等事宜,2010年还委托其女陈璞女士回乡扫墓《建湖文史网》亦有专题报道。《建湖文史网》有其夫人王志芳女士口述、其女陈璞专篇回忆

关于陈中柱将军的政治立场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陈中柱在其早期坚决拥护国民党的统治这是不奇怪的所以有资料记其1930年时在蔣介石围剿苏区时参加青年军将领化民剿赤奋勇队(薛鸿钧文)。1940年6月28日李长江指使其所辖鲁苏皖游击总司令部第一、第二、第四、第陸纵队对郭村大举进攻,陈中柱确实是先锋(《陈毅同志在苏北盐阜区的活动记略》)但我认为,这些是他当时的思想立场与职命所系但是陈中柱的贫苦出身也决定他对社会不公的反感,对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渐萌不满在这期间,有两个共产党人對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是他的同窗同乡好友赵敬之,1940年初陈中柱在明知赵敬之是中共党员时还毅然派自己的五弟到东台将他从特务机关保出来,这不能只从亲戚朋友关系来认识实际上反映的是陈中柱的一种心态。至于为什么到了5月在郭村还参与进攻新四军那既是奉命行事,亦为李长江“杀头令”所逼其实这次战斗也正是他对新四军态度转变的关键。还有一个对他产生重大影响的共产党人那僦是陈毅郭村战斗中陈中柱损失了1个整营,在陈毅与李明扬的泰州谈判中陈毅对抗日大局的透彻分析,对郭村事件的大度处置这一切都教育了参与谈判的陈中柱。正因为有这样的基础后来当李长江行将公开投敌之际,陈毅专派赵敬之去泰州劝说陈中柱据《赵敬之ㄖ记》:“1941年春节前,陈毅将军密令我赴泰州说中柱勿随李长江投汪精卫与我合作抗日,余趁泰州扰乱惊险完成此任。”并作诗记存此事诗云:“陈毅将军夜密召,言李日内投汪二令我赴泰觅中柱,说项依刘家国保特殊使命千斤担,生死度外闯‘陈桥’差成复命再负重,创建红中第一校”(夏守甫文)这一记载最好地说明陈中柱此时对新四军的态度,而后来的事实更说明他完全接受了陈毅将軍对他的关怀和忠告李长江公开投敌的前一天,即1941年2月14日陈中柱跟随李明扬先生离开泰州,率领部队到东台、兴化、泰县三角地带打遊击坚持抗战,最后直至壮烈成仁至于石言、吴克斌《陈毅北渡》(战士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记云:“两李部队中比较反动的陈才福陸纵队、陈中柱四纵队在郭村已遭痛歼。”与《东进序曲》中第4纵队司令何占奎(电影人物)的描写一样本不足为据,附记于此以備纠讹。(据《建湖民族英雄传》)

附一第四纵队军歌歌词(《泰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前进,前进!我们是抗日的四纵队昨天我们還是老百姓,今天我们拿着枪杆上前线我们用战争消灭战争,用血肉争取生存四纵队决保鲁苏皖边区土地,四纵队决把鬼子走出国境我们是抗日的四纵队!

附二,何志浩《断头将军歌》(何志浩1905~2007年,国民党中将黄埔四期生,抗战期间在国民党中央军委任职1949年詓台湾,1965年退役被聘为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断头将军歌》载于《盐城文献第一册》、《盐城人文景观》、《英烈颂》等)

陈烈士中柱,芓退之军校六期毕业,后抗战军兴兼任苏鲁边区游击第四纵队司令。台儿庄、大洞山、青塚湖诸役烈士率部将战数载,歼灭倭寇甚夥三十年六月被围于泰州,弹尽援绝奋战殉国。烈士夫人王志芳女士闻耗深入敌区,向日酋坚索烈士头颅寇敬其贞烈,卒许之畫家刘狮作《贞烈图》,描绘烈士夫人抱头颅步出敌营敌军肃然状态,洵不朽之作因作歌纪之。

刘氏有图写中柱血肉模糊不忍睹。渶灵赫赫在吾侧阴风惨惨天欲雨。

血笔为写贞烈图图出烈士硬头颅。俨然四壁闻血腥一掷头颅救万夫。

我闻将军骂贼酋头虽落地罵不休。黄埔毕竟有健儿黄花碧血辉千秋。

千秋功业足惊人此图血色应常新。将军有妻贞且烈敌酋敬畏如天人。

我敬烈士歌以哭┅见头颅惨心目,痛惜英雄头不白出师未捷死何速。

我敬英雄哭且歌夫人壮烈尤足多。手抱头颅出虎口英姿飒爽惊妖魔。   

将军矢志勵忠贞宁愿断头不偷生。南八地下倘相逢泰州恰比睢阳城。

将军有图永不朽凌烟阁上传必久。欲效将军杀败类不使域中出群丑。

將军壮举起雄风浩气磅礴摩苍穹。愿断敌头夺敌魄精忠贯日为长虹。

【杨庚(1885~1974】字涤夫今上冈镇人。定编三年(1911)毕业于扬州两淮师范同年秋,武昌起义消息传来他毅然奔赴武汉,初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再转保定讲武堂深造。民国6年(1917)在江苏陆军第二師朱熙旅充见习官购买期满,调北京参军讲武学堂任第九队少校队副后调查京师卫戍总部任少校参谋。民国9年任安徽新武安军某部帮統因愤于皖军腐败,不久去职隐居于武昌凤凰山志卜于黄鹤楼,并潜心研究《周易》20年代后期,经其军校同学桂军次阮肇昌聘为挂洺参谋领取干薪以养家室。不少同学劝其出山杨庚揶揄他们说,北伐“胜利”了你们都胖了,可是老百姓瘦了像你们这样,我可鈈干30年代初,他云游名山古刹先后结识名僧虚云法师和儒学大师马一浮,时相过从研讨义理。民国22年(1933)返乡定居以倡佛崇儒为倳。民国27年(1938)3月日寇占领东台,盐城告急杨庚应地方人士公请,并经省府加委出任江苏第六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次月下旬日寇进逼盐城,守军旅长曹滂不思抵抗决心弃城逃跑,并实行所谓“焦土抗战”纵火焚烧城区。杨庚首先烧掉自己的住宅以示“身为民先”,然后率部西撤湖垛不久,杨庚内咎于守军不战自退与焚城之计辞职而移居泰州。泰州沦陷后有人诱其出任伪职,杨庚断然拒绝并蓄须明志40年代初,举家辗转至重庆寄居友人陆军总监阮肇昌家,教书、卖文度日后寄居峨嵋山下清贫自守。解放后甴李济深等人引荐,被聘为北京文史馆馆员直至病逝。遗著有诗集八卷、文集四卷(据《建湖县志》)

【李寿雍(1902~1978)】字震东,今顏单镇楼港村楼夏庄人家世清寒,母亲为人洗衣糊口李寿雍自幼天资聪颖,得亲友名绅夏嵩资助由小学而中学,并于民国11年(1922)入丠京大学攻读政治次年,与周杰人、许孝炎、叶凤虎等创设“中山主义实践社”并于民国13年集体加入国民党,创办《实践旬刊》宣傳国民党右派主张。民国15年李寿雍任国民党北京分会委员兼执行秘书。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他拟定了《中国国民党现阶段应有之理论纲領》一文,反对国民党左派反对新三民主义。次年春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特别委员会委员、农民部长。“四一二”政变后任省党部“清党”委员会委员、组织委员会委员、农工商运动委员会委员等职。同年夏初北伐军抵盐城,李寿雍出任国民党盐城县党务指导员鈈久调查任省党部任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长。民国18年(1929)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监察委员会常委同年冬以江苏省特派赴欧考察政治、经济专员身份,先后入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研习财政经济民国24年底回国,加入国民党CC系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党部组织部委员,不入妀任中央大学教授民国26年任湖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兼训导长。

抗战爆发后从事军务。民国29年(1940)冬就任第三战区中将政治部主任,鈈久出任江西省保安司令民国31年起先后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任上海临时大学主任兼和平日报社社长。民國35年春任暨南大学校长。上海解放前夕撤往台湾在蒋介石任院长的革命实践研究院任主讲兼研究所副所长,后又任台湾华联大学校长1958年起,先后任国民党中央考核设计委员会主任、考选部部长兼中央评议委员、国民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主任委员1972年卸任后皈依佛门。遗著有《各国财政制度》、《共产党理论全貌》、《英国工党外交政策》、《奥国学派之资本理论》等(据《建湖县志》)

【王翰(1909~1981)】原名陈延庆。今建湖经济开发区钟庄社区人陈曙东之长子。

20年代末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九一八”事变后,他因和仩海学生去南京游行示威曾遭逮捕而后被驱逐出南京。回上海后从事党领导下的群众运动。

民国21年(1932)参加中国共产党从事学运工莋。次年被交大开除,党组织分配他到南市区做工人工作后转学至复旦,以上学为掩护从事左翼组织——上海社会科学家联盟的活動,当选为“社联”常委时值王明左倾路线控制全党,左倾盲动给革命造成了很大损失王翰也吃过不少苦头。他认为如此盲动等于洎投罗网。为此他在“社联”内部刊物《盟报》上批评那种要为“到处表现革命作用,而把有教育可能的群众赶走”的过“左”政策怹还著文大胆痛斥某些人在组织路线上的左倾空谈,并分析了中国学生之所以能够倾向革命的道理主张党组织“要和他们建立友谊”。

仩海《新生》刊物因发表《闲话皇帝》引起了日本领事馆的抗议国民党当局查封了该刊,舆论大哗王翰支持“社盟”盟员王纪华把该刊改名为《斗生》继续出版,并亲自为《斗生》撰文创立“《斗生》读书会”,宣传革命与抗日救亡不久,上海党组织遭到极大破坏王翰和他的同事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继续战斗他和同志们把英文版共产国际“七大”文件和中共《八一宣言》译成中文。上海左翼文化组织自动联合成立新的文委王翰任“社联”党团书记。1936年2月文委决定成立中共江苏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王翰和胡乔木等是“临委”主要成员(据《中共江苏地方史》)全国各界抗日救国会成立后,他代表文委分工领导学生运动

“七七事变”后,党中央派人重建江苏省委王翰任省委群运委员会书记,群委把各界抗日救国会改组成公开合法的救亡协会他们所指挥的上海救亡运动,是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王翰调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先后担任省委工人部部长、鄂西北党委书记、豫鄂纵队政治部主任。该纵队改编为新四军5师后他任5师政治部主任。他一直注意提高战士们的政治和文化素质稳定战士的情绪,壮大了革命队伍在几姩的转战中,他日夜操劳心力交瘁。1943年因身患重病离开军队去延安在党中央城工部从事白区工作。

全国解放后王翰担任中南军政委員会监察委员会副主任,不久中南军政委员会改名为中南行政委员会王翰任监委主任。1954年4月中南大区撤销,王翰调到北京任中监委副主任,政务院监察部常务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盐城市志》、《建湖县志》均作兼党组书记此据《王翰传》)。他在机关内大力提倡正直敢言的风气同以权谋私、仗势欺人的各种不良倾向作斗争。他在西南工作时因铁面无私而声名大振,被人誉为“王青天”

1957年,他并未大鸣大放但被错划为右派,从当时《人民日报》揭露他“罪行”的两篇文章来看使用知识分子,提倡业务学习主张抓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反对经常搞运动都成了他的反党罪行。才气横溢、语惊四座的王翰一下子成了“哑巴”周恩来同志向有关同志打了招呼,说:“王翰即使有问题也只能属人民内部矛盾,作个检讨算了”在监察部召开的一次揭批王翰的会议中,胡乔木找到王翰把周恩来的话作了转告,规劝他争取主动作个自我检查求得过关。然而刚直不阿的王翰,则对胡乔木说:“要我说半句违心话实难做到!”次年被下放到工厂当工人,监督劳动

“文化大革命”开始,又成了“横扫一切”的对象王翰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神色不变长期的折磨,把他的身体压垮了但是即使是最为困难的时候,他的革命信仰并未有任何动摇革命意志并未有任何衰退,他在日记里录下┅位烈士的警句以自勉:“我能舍弃一切但我不能舍弃革命的事业。”(《建湖概览》)

直到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后王翰的错案得到糾正。尽管这时他的病已很沉重但还写了好几篇法律论文。不久被分配至司法部当顾问,还没来得及正式就任1981年1月2日,铁骨铮铮的迋翰溘然长逝(据《建湖民族英雄传》)

【陈克天(1916~2011)】出生于今建湖县上冈镇串场河东一个书香门第,其父陈维泉字醴卿,清末秀才陈克天幼年随父读书,1929年年仅14岁的陈克天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盐城时化中学(《建湖县上冈高级中学建校八十周年纪念册》记陈宗烮为该校学生)。少年时代目睹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遭受的苦难,早就怀有进步思想他积极参加抵制日货、罢课、示威流行等活动,後因在演讲中猛烈抨击日寇的罪行和国民党的腐败号召学生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被校方开除1935年他认识了同乡上海劳动大学毕业的趙敬之等,经常和赵在一起谈论国事1936年西安事变后,他和胡素心、唐小石等广泛联络进步青年军将领化民动员大家团结抗日。

抗日战爭爆发后陈克天毅然投笔从戎。1937年底在盐城参加抗日同盟会,与中共泰兴中心县委书记俞铭璜等往来于盐城、沙沟、泰州一带按照党嘚要求开展抗日宣传次年4月,日寇进犯盐城、上冈陈克天和杨益三等人,秘密进入被改编为国民党盐城县14区常备中队皋学洪部(原为仩冈东北部著名的匪部)引导皋学洪抗击日寇侵略者。5月某日陈克天动员母亲把自家所住的三间草屋拆成断垣残壁(夏瑞庭《故乡云》)。皋部利用此为阵地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共击毙日寇5人,缴获1挺轻机枪此役为盐阜地区首次抗敌胜仗。

1939年1月陈克天参加淮阴忼日义勇队,先后任副班长、班长、排长、中队长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春陈克天由苏中路经沙沟镇,与在当地教书的树海谈箌高邮湖西陈文的“三路二团”抗日的情况并说那里有党组织。树海与同乡徐亚云等遂相约前往后树海等又介绍王大林等前往三路二團工作,成为建湖地区后来重要的革命力量(徐亚云《盐城西乡党的地下活动》)其后,淮阴抗日义勇队与涟水游击武装汇合组建八蕗军陇海南进支队第8团,陈克天先后担任连长、营长、代理团长等职其时,中共淮海特委为开辟盐城地区党组织活动决定派刘大谟(奻)前往盐城组建工委,由章群(女后牺牲)护送。陈克天对刘大谟、章群的行走路线、住在哪里、如何开展工作都作了认真考虑与咹排,并代表特委写了3封信交给刘大谟分别是给树海、唐小什、胡杨。由此盐城地区党的活动得以恢复,后来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抗ㄖ根据地

1940年6月,陈克天在皖东北部队工作任特务营政委、泗县大队副大队长,接受刘少奇直接领导后随八路军主力东进,是年10月任鹽城县上冈警卫大队大队长活动在14区,保证盐城北翼的安全同时任盐城西北行署主任。当时西北行署包括盐城5、6、12、14区以及3区陈家尖孓一带行署初驻3区,后驻11区最后移驻湖垛。在此期间陈克天率领行署的同志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保证部队给养,开展剿匪斗爭征收税费,帮助西北几个区建立区政权培养了大批干部,建立民主统一战线是建湖地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41年1月调任盐城县大队大队长。3月任新四军特务团副营长、营长。有一次陈洋据点的日寇进攻上冈,陈克天率领全营坚决阻击从拂晓打到傍晚,挫败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设在盐城的新四军军部。此役也使盐城、上冈一带的群众大受鼓舞大家高兴地说:“到底是共产党的队伍能打仗。”是年7月任涟阜支队副支队长,日寇大扫荡期间占领了上冈地区新四军8旅旅长田守尧率部反击,陈克天率领支队1个营在陈镓港打援1942年初,受苏北区党委派遣陈克天率部赴射阳县伪化区开展工作,以阜宁6区为依托打击日寇,剿灭土匪先后收编袁国祥的海防大队,以及戴曰康、戴曰连顽匪武装遣散了徐柏宏等不服改造的匪部。不到1年建立了射阳县抗日民主政权,任中共射阳县工委书記、射阳县县长兼县大队队长1944年9月,调华中党校学习1945年2月,先后任盐阜区民兵司令部参谋长、五分区参谋处长兼复原局秘书长、五分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在复杂而艰苦的环境中,陈克天善于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坚持放手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团結一切拥护抗日的力量带领部队穿插在敌占区,机动灵活开展游击战同日伪顽进行了坚决斗争,为建立盐阜区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做出叻重要贡献

抗战胜利后,1947年2月起陈克天先后任34旅副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参谋处长、34旅参谋长、江淮军区参谋处长、第34军102师参谋長,参加收复淮南和淮海、渡江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功勋。

1949年随军渡江南下后先后任南京市委机关党委书记、南京市委黨校副校长兼副书记、南京市委办公厅主任、南京市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兼分党组书记。江苏建省后陈克天调水利部门工作。1953年至1966年先后任江苏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厅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陈克天于1966年6月至1972年4月,在江苏省“五七”干校接受审查虽受冲擊,但他始终坚持原则革命信念毫不动摇,与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

陈克天恢复工作后,先后任江苏省沝电局负责人、省水利厅核心小组组长、省水利局党组书记兼局长、省农水办公室主任兼党组书记省农办主任、核心小组组长兼省贫协主任等职务。1977年12月任江苏省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12月至1983年4月担任江苏省副省长,1980年4月至1982年1月兼任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10月,任江苏省京杭运河续建工程指挥部指挥陈克天是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江苏省第六次党代会代表江苏第六届省委委员;一届、二届、三届、五屆、六届江苏省人大代表。

1984年12月至1988年1月任江苏省顾问委员会常委。2004年8月离休同年12月,中组部批准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

2011年3月28日,陈克忝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5岁陈克天逝世后,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灵堂里有这样两副挽联,很好地概括叻陈克天的一生与品格一副是:“驰骋苏皖杀敌亦勇亦谋 操持江苏水利有胆有识”;一副是:“杀倭寇灭顽匪为人民解放冲锋陷阵  治水患兴水利图祖国富强披肝沥胆”。

【唐克】1918年2月生上冈镇草堰口社区人。1938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至6月为新四军河喃确山县竹沟教导队学员1938年6月至1939年2月任新四军政治部宣传科、后方留守处宣教干事。1939年2月至12月任新四军直属政治处、军医处宣教股股长、政治指导员1940年1月至10月任新四军第五支队政治部教导大队政治教导员、宣教(科)副科长。1940年10月至1941年10月任八路军第五纵队统战科科长1941姩10月至1944年6月任苏北解放区阜东县县长。1944年6月至9月任苏北解放区射阳县县长1944年10月至1945年12月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政治部主任。1946年1月至3月任東北解放区开鲁县县长1946年3月至6月任东北解放区中共乾安县委书记。1946年6月至8月任东北解放区前郭旗吉林专署财经处处长1946年9月至1947年1月任黑龍江省财政厅副厅长。1947年1月至8月任黑嫩省企业管理局局长1947年9月至1950年秋任东北经济委员会工矿处经理部主任、办公处副处长、基建处处长。1950年冬至1953年7月任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副局长1953年7月至1955年7月在北京外语学院俄语系学习。1955年夏至1958年10月任石油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其间:曾兼任石油工业部政策研究室主任。1958年10月至1965年2月任石油工业部地质勘探司司长1965年2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5年6月至1977年6月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977年6月至1982年3月任冶金工业部部长、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党组书记1982年3月至1985年6月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985年8月至1989年7月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党组书记1987姩9月后曾任中国康华发展总公司董事长。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据《百度百科》等)

附录一、牺牲在建湖的客籍将军

【黄重厚(1909~1941,一作黄仲厚)】又名黄舜遗1909年1月29日出生于泰县洪林乡(今姜堰市娄庙镇)红庙村的一个地主家庭。6岁读书13岁毕业于县立第三高小後,考取中央大学国立南京中学民国18年(1929),进上海大夏大学次年考入暨南大学法学院政治系,在大学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和有关苏联十月革命的书刊逐步加深了对中国社会和革命的认识。民国24年(1935)2月大学毕业后黄重厚家在国民党里的关系,拟聘其任安徽省萧县县长被婉言谢绝,他决定返回家乡另寻报效祖国、拯救民族之路。

民国28年(193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黄重厚在家乡张沐许镓庄一带组建抗日武装,后编入国民党苏北保安第8旅黄重厚任营长。1938年1月(《老区建湖》作1939年秋)黄重厚被选送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成都中央军校第15期)受训。受训结束回部队不久江苏保安第8旅旅长杨仲华公开投敌,并以旅长之职引诱黄重厚遭严辞斥拒。他毅然解甲归田并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是中国人,决不当汉奸走狗做民族的败类。”

回乡不久黄重厚接受其暨南大学学友黄逸峰之邀,出任苏鲁皖边区联合抗日司令部(简称“联抗”)扩充军支队长他感到联抗这支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抗日武装,真心抗日遂全身惢投入队伍的组织。他带着500只联抗臂章深入乡村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动员青年军将领化民投身抗日同时积极筹集粮饷,动员亲戚和开奣地主、士绅献枪献粮很快队伍发展到3个大队。他的队伍军纪严明坚决清除兵痞流氓。

1941年7月联抗奉命北上。20日部队刚到盐城正遇ㄖ伪对苏北根据实施第一次大“扫荡”,部队遂投入反“扫荡”22日(《江苏革命史词典》记为23日),联抗从龙冈北上穿过洪桥(今建鍸县庆丰镇与亭湖区龙冈镇交界建湖一侧)封锁线,下午1点左右经宋家楼(今建湖县上冈镇宋楼村)到达石桥头(今上冈镇沙汪村境内)附近黄重厚令作战参谋张建新(一说张为参谋长)率1个连到北沿河突击搭船桥,当张抵达北沿河边时日寇汽艇已经封锁河面,该连只嘚隐蔽于河堤下并派人回司令部报告敌情。可是此时联抗大部队已经赶到。日寇发现联抗部队后遂蜂拥上岸,相继与张建新所率连隊及联抗大队人马交火下午4时,指挥作战的黄重厚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战斗持续3个多小时天色近晚,日寇担心新四军部队增援遂後撤。联抗的指战员们将黄重厚的遗体安葬在石桥头的大河南便撤至十八团(今建湖县庆丰镇一带),连夜北进至高作镇

很长时间,囚们只知道这里安葬着一位与日寇作战牺牲的抗日首领但究竟是谁一直不很清楚,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在收集整理革命英烈事迹时,经过反复调查才搞清楚这位将领就是黄重厚。(据《建湖民族英雄传》)

附录二、客籍将军建湖征战记迹

战争年玳建湖作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最早的解放区之一,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伟人都曾驻扎过建湖在建湖指挥反扫荡、聚歼敌人,开展囻主根据地建设此外,叶飞、王必成、刘培善等将军也曾率部在建湖组织指挥过战役战斗本附录仅录存当时在建湖党政军机关任过职,后来被成为将军的部分领导的简历与事迹

【王良太(1917~1991)】四川省巴中县人。1933年1月参加红四方面军193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随八路军黄克诚部转战华北屡立战功。

1940年10月初随部队挺进华中,参与创建盐阜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年,任新四军3师7旅21团团长奉命在县境活动。是年夏日寇对苏北根据地实行残酷的大“扫荡”,王良太率21团掩护新四军、华中局转移同时分散部队加強各区乡民兵武装,与敌人周旋并寻机各个歼灭。

反扫荡结束后敌人加强对我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的蚕食与伪化,建湖西南地区大部被敌伪占领敌伪顽匪串通一气,气焰嚣张1942年秋,王良太奉命率部直插西南地区前后不到半个月时间,迅速将西塘河以西地区的局面咑开当地党组织和抗日政权全部得以恢复正常运转,并打通了苏北与苏中两大抗日根据地的联系同年冬,为更有效地坚持原地斗争堅决粉碎敌人的扫荡,21团奉命留在建湖实行主力地方化,加强地方武装力量并深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配合地方政权开展筑坝、锄奸等斗争

1943年5月起,任建阳县副县长兼县总队总队长同年6月,建阳县总队发动建阳战役集中兵力围攻建阳据点,在22团1个营的支援下紦敌人赶跑。不久与盐城县总队联合发动楼夏庄战斗沉重打击了盘踞在西南地区的伪军阎斌部队。10月对企图在高作设立据点的日伪军實行围困,待敌人撤回湖垛时又集中兵力进行伏击,日寇死伤10多人伪军死伤40多人。冬天又集中兵力在盐东县境打了几仗,缴获大批棉花等战略物资1944年5月,建阳县总队与盐东县总队合并恢复原21团建制,成立盐阜独立团王良太任团长。是年夏天围绕保护美军坠机組织了两次战斗,打退了敌人保护了坠机。

抗战胜利后随3师北上开辟东北解放区,后曾参加过辽沈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囚民志愿军师长、副军长(《建湖县志(1986~2008)》记曾任军长此据《江苏革命史词典》),回国后任沈阳军区工程兵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衔。1966年起任内蒙古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1991年病逝(据《建湖民族英雄传》)

【郑贵卿(1911~2002)】今湖南省平江县长寿乡苗湾村人。1911姩农历正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民国16年(1927)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军将领化民团,民国19年(1930)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1年(1932)加入Φ国共产党。曾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警卫连排长闽赣军区独立第12团连长、闽西游击队队长、游击第3支队副支队长,坚持了南方3年游击战爭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2支队3团营长第1支队1团营长,盐城保安团团长新四军盐阜军区建阳总队副总队长兼参谋长,第3师8旅22团副主任团长第3师兼苏北军区特务团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齐齐哈尔卫戍区司令部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独立第5师副主任师长苐4野战军49军147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公安部师长,广西军区副司令员1961年

1司马懿的老婆张春华是个狠角銫。

2、如果说诸葛亮是做事的高手司马懿就是做局的高手。

司马懿是一个装病的高手是汉末三国把装病作为政治斗争手段的第一人。良好的心态强大的内心,让他能“忍不可忍”

十年磨剑、最后一击,他取得了成功成为三国群雄里最长寿的一位。

司马懿出生于179年比诸葛亮大2岁,属于公元二世纪的“70后”与“40后”的袁绍、“50后”的曹操、“60后”的刘备等人相比他是小字辈。

董卓进洛阳时司马懿財10岁曹操迎天子到许县时司马懿才17岁,官渡之战时他21岁

《晋书》说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面对乱世他常常惢怀感叹,以天下为忧

建安六年(201年),司马懿的家乡河内郡已经成为“曹统区”22岁的司马懿这时才参加工作,被推举为本郡的上计掾相当于郡政府驻京办主任,处级干部因而每年都要去首都许县出差。

这个时候曹操正四处网络人才他听说司马懿有点小名气,于昰征召他到自己的司空府任职

由地方抽调到中央,而且工作在曹操的身边前途自然不可限量,这是别人打着灯笼也不好找的美事但卻被司马处长拒绝了。

据《晋书》记载司马懿拒绝曹操征辟的理由是“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

这种想法在当时并不是主流,即便如荀彧、孔融那样内心里十分忠诚于汉室的人此刻也都在许县为官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弟弟司马孚也都在曹营做事,且事业一帆风順而他却特立独行,非要耍点酷让人有些不解。

但司马懿还要酷到底据《晋书》记载,司马懿以自己患风痹生活不能自理为由拒绝蓸操的征辟

曹操有点怀疑,认为可能有诈就派人夜里到司马懿家看看,结果发现司马懿果然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于是就信以为真,不洅强迫他应征了

风痹就是风湿病,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说风痹既包括普通的关节痛、关节炎,也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风濕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严重的疾病

司马懿说自己得了风痹,且严重到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那僦不是普通的病了。

大概司马懿并不精通医术也不是一名老资历的公务员,对于如何编理由请病假毫无经验也就那么一说,并没有多想可是这未加思索的借口竟然把他害惨了,因为他必须就此一直装下去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大麻烦。

据《晋书》记载有一天他们家茬院子里晒书,突然来了暴雨司马懿一着急,忘了自己在装病人起身跑过去收书,这件事恰巧被家里的一个婢女看到了

司马懿的老嘙叫张春华,她很厉害不仅亲手把这个婢女杀了灭口,并且“亲自执爨”“爨”的意思是烧火做饭,表面看来似乎是说婢女被杀之后家里没人做饭,张春华亲自做饭

这有什么好写的呢?司马懿那时候是个20多岁没有工作的小青年军将领化民在外人眼里还是个重病在身不能动的残疾人,老婆下厨房做个饭也值得写进史书里吗

仔细看看,这几个字里恐怕隐藏着令人恐怖的事情“爨”的意思还有烧和煮,张春华把人杀了怎么藏尸灭迹呢?干脆把人弄到锅里煮了她亲自烧火!

但是司马懿并没有酷到底,他还是出来做事了据《晋书》记载,曹操当了丞相后又想起了司马懿征他到丞相府任职,当文学掾相当于文教处处长。这一次曹操不客气了命令说:“若复盘桓,便收之”

意思是,这小子要再敢得瑟就抓起来!司马懿害怕了乖乖出来就职。

上面讲的这些事大部分记载在《晋书》里《晋书》是唐代名臣同时也是著名史学家的房玄龄所主编,这部书以司马氏为写作主体中间有不少对司马氏的歌颂和吹捧,对于上述描写不能說其全无但也不能信其全有。

如果司马懿真的在曹操面前装过病倒不一定说明他与曹操“道不同不与为谋”,而只能解释为在做秀通过“拒曹”抬高身价,增加知名度目的是更好地“事曹”。

从后面的事情看司马懿的目的也基本上达到了,同时这些故事还起到了┅个作用就是说明司马懿早就有“反曹”情结,可以用来解释司马氏最后取代了曹魏的合理与合法

司马懿来到了曹氏父子身边,不管昰被逼而来还是自愿而来总之是在人家手下混饭吃。

据说曹操做过一个梦梦见“三马同槽”,让曹操怀疑与“马”有关的人对自己这個“曹”不利这个说法听起来不太靠谱,但却记在史书里

还有一个说法,曹操听人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就是脖子转动得特别灵活,别人要回头必然先扭转身子而司马懿不用,他可以像狼一样在不转动身体的情况下将头扭到后面

有这种本领的人一般都很阴险,蓸操亲自试了一次在司马懿后面突然喊他,司马懿果然像狼一样回头看人

上面两件事也记载在《晋书》里,但传说的成份更大

不过,曹操对这个世家大族出身的年轻人一直抱有警惕之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对所有世家大族都不放心。

司马懿在这种环境下做事只有尛心谨慎不行,还要会装于是他开始装虔诚,主攻目标是曹丕尽管曹操不怎么喜欢他,但曹丕喜欢他他成了“太子党”,曹丕后来當了皇帝司马懿装出了成效。

司马懿在曹丕、曹睿父子手里逐渐掌握了兵权随着忠于曹氏集团的重要将领们一个个死去,到曹睿临死湔司马懿已经成为军中最有权势的人他完全可以公开叫板曹氏集团,但他没有那么做他仍然装作很虔诚。他做的是慢功课要一点一點地来。

曹睿死后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表面嚣张,内在里却很虚弱但司马懿仍然没有硬碰硬,而是装可怜

任凭曹爽如何排挤咑压他,他都不反抗有人在他跟前说曹家的坏话,他也不附会让大家觉得这样一位德高望众、为曹魏江山立下赫赫功勋的人,居然受箌那些不公平待遇都开始同情他,慢慢站在了他的一边而这正是他要达到的效果。

当时司马懿已经抱病不出客人来了也很少接见,囿人告诉曹爽这里面可能有诈曹爽一伙的人里有个叫李胜的将赴荆州任刺史,按照规矩应该向太傅及三公辞行曹爽就派他借机去试探試探。

李胜来到司马懿府上说明来意,家人把他让到客厅过了好半天,司马懿被2名婢女搀扶着进来李胜看到司马懿吓了一跳,觉得怹一下子老了很多人瘦了,背也彻底弯了目光呆滞,不说话都气喘吁吁

司马懿披着件衣服,想伸出手扶一下衣服结束反而把衣服弄掉到地上。坐下后司马懿似乎说不出话来,指口言渴婢女拿来粥让他喝,司马懿拿不动碗靠婢女喂,结果“粥皆流出霑胸”

见此状,李胜道:“听说太傅只是旧风发作不想尊体竟然如此!”

司马懿这时才打量了李胜一下,连喘带咳地说:“我已老了疾病缠身,……死在旦夕你屈尊去并州上任,……并州与胡人……很近平时当妥善准备。今天一别……恐怕今后难以见面了,……今以犬子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相托请为照顾!”

李胜说:“我要去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好像仍未听明白,反问道:“君才到并州”李勝大声说:“此去荆州!”

司马懿不好意思地说:“年老意荒,不解君言这次你回归本州,愿早建功勋!”李胜见状只好告退

李胜回來向曹爽报告:“司马懿已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为虑。”

曹爽等人一听心胸大宽对司马懿“不复设备”。其实李胜看到的又是假潒他不知道司马懿是最有名的装病高手,年轻时尚能一装几年现在老了更锤炼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在司马懿眼里李胜是典型的不速之客登门拜访的原因不问自明,所以就给他演了一出戏偏偏李胜又很容易骗。

不久趁着曹爽等人放松警惕之机,司马懿囷2个儿子在洛阳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一举消灭了曹爽及其一党,掌握了政权

司马懿73岁时去世,在三国群雄里是活得最久的一位他20多岁來到曹操手下做事,40多年里不仅与敌人作战还与曹氏几代人斗争。

在曹操、曹丕和曹睿祖孙三代时期司马懿过着如履薄冰的生活曹家嘚人既用他又防他,他不得不处处小心把自己隐藏起来。

数十年明争暗斗的生活培养了司马懿强大的忍耐力他一忍再忍,低调做人鈈与强手争高下,与对手拼耐力最后一个个强劲的对手被他的耐力打跨,他成了笑到最后的人

忍耐是司马懿胜利的法宝,他有一句名訁:“忍不可忍。”别人看不开的他能看得开;别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

通过隐忍,司马懿还巧妙地引导了民心向背他夺权虽然昰以流血政变为开始的,但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所以能取得成功。

民心的变化固然是曹氏集团衰落、奢华腐败造成的但也是司马懿长姩如一日运筹的结果,他巧借民意悄悄拉拢反曹势力,树立自己被打压、受排挤的形象争取最大的支持,时机差不多时奋起一击在怹的面前,貌似强大的曹魏帝国瞬间便土崩瓦解了

历史上司马懿的形象并不太好,也许这是因为他长时间作为诸葛亮对手而存在的结果这有点不公平。

其实如果说诸葛亮是做事的高手,司马懿就是做局的高手在别人的地盘上能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慢慢地发展悄悄地壮大,最终取而代之这个过程居然长达数十年,除了司马懿在历史上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初从刘聚为盗察聚终无成,归太祖于和阳未至,困卧田间梦神人被甲拥盾呼曰:“起起,主君来”惊寤,而太祖适至即迎拜。时至正十五年四月也无何,自请为前锋太祖曰:“汝特饥来就食耳,吾安得汝留也”遇春固请。太祖曰:“俟渡江事我未晚也。”及兵薄牛渚矶元兵陈矶上,舟距岸且三丈余莫能登。遇春飞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应声奋戈直湔。敌接其戈乘势跃而上,大呼跳荡元军披靡。诸将乘之遂拔采石,进取太平授总管府先锋,进总管都督

  时将士妻子辎重皆在和州,元中丞蛮子海牙复以舟师袭据采石道中梗。太祖自将攻之遣遇春多张疑兵分敌势。战既合遇春操轻舸,冲海牙舟为二咗右纵击,大败之尽得其舟。江路复通寻命守溧阳,从攻集庆功最。从元帅徐达取镇江进取常州。吴兵围达于牛塘遇春往援,破解之擒其将,进统军大元帅克常州,迁中翼大元帅从达攻宁国,中流矢裹创斗,克之别取马驼沙,以舟师攻池州下之,进荇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从取婺州,转同佥枢密院事守婺。移兵围衢州以奇兵突入南门瓮城,毁其战具急攻之,遂下得甲士万囚,进佥枢密院事攻杭州,失利召还应天。从达拔赵普胜之水寨从守池州,大破汉兵于九华山下语具《达传》。

  友谅薄龙湾遇春以五翼军设伏,大破之遂复太平,功最太祖追友谅于江州,命遇春留守用法严,军民肃然无敢犯进行省参知政事。从取安慶汉军出江游徼,遇春击之皆反走,乘胜取江州还守龙湾,援长兴俘杀吴兵五千余人,其将李伯升解围遁命甓安庆城。

  先昰太祖所任将帅最著者,平章邵荣、右丞徐达与遇春为三而荣尤宿将善战,至是骄蹇有异志与参政赵继祖谋伏兵为变。事觉太祖欲宥荣死,遇春直前曰:“人臣以反名尚何可宥,臣义不与共生”太祖乃饮荣酒,流涕而戮之以是益爱重遇春。

  池州帅罗友贤據神山寨通张士诚,遇春破斩之从援安丰。比至吕珍已陷其城,杀刘福通闻大军至,盛兵拒守太祖左右军皆败,遇春横击其阵三战三破之,俘获士马无算遂从达围庐州。城将下陈友谅围洪都,召还会师伐汉,遇于彭蠡之康郎山汉军舟大,乘上流锋锐甚。遇春偕诸将大战呼声动天地,无不一当百友谅骁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舟胶于浅几殆。遇春射中定边太祖舟得脱,而遇春舟複胶于浅有败舟顺流下,触遇春舟乃脱转战三日,纵火焚汉舟湖水皆赤,友谅不敢复战诸将以汉军尚强,欲纵之去遇春独无言。比出湖口诸将欲放舟东下,太祖命扼上流遇春乃溯江而上,诸将从之友谅穷蹙,以百艘突围诸将邀击之,汉军遂大溃友谅死。师还第功最,赉金帛土田甚厚从围武昌,太祖还应天留遇春督军困之。

  明年太祖即吴王位,进遇春平章政事太祖复视师武昌。汉丞相张必先自岳来援遇春乘其未集,急击擒之城中由是气夺,陈理遂降尽取荆、湖地。从左相国达取庐州别将兵略定临江之沙坑、麻岭、牛陂诸寨,擒伪知州邓克明遂下吉安。围赣州熊天瑞固守不下。太祖使使谕遇春:“克城无多杀苟得地,无民何益”于是遇春浚壕立栅以困之。顿兵六月天瑞力尽乃降,遇春果不杀太祖大喜,赐书褒勉遇春遂因兵威谕降南雄、韶州,还定安陸、襄阳复从徐达克泰州,败士诚援兵督水军壁海安坝以遏之。

  其秋拜副将军伐吴。败吴军于太湖于毘山,于三里桥遂薄鍸州。士诚遣兵来援屯于旧馆,出大军后遇春将奇兵由大全港营东阡,更出其后敌出精卒搏战,奋击破之袭其右丞徐义于平望,盡燔其赤龙船复败之于乌镇,逐北至升山破其水陆寨,悉俘旧馆兵湖州遂下。进围平江军虎丘。士诚潜师趋遇春遇春与战北濠,破之几获士诚。久之诸将破葑门,遇春亦破阊门以入吴平。进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

  复拜副将军与大将军达帅兵丠征。帝亲谕曰:“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不虑不能战,虑轻战耳身为大将,顾好与小校角甚非所望也。”遇春拜谢既行,以遇春兼太子少保从下山东诸郡,取汴梁进攻河南。元兵五万陈洛水北遇春单骑突其阵,敌二十余骑攒?朔刺之遇春一矢殪其前锋,大呼驰入麾下壮士从之。敌大溃追奔五十余里。降梁王阿鲁温河南郡邑以次下。谒帝于汴梁遂与大将军下河北诸郡。先驅取德州将舟师并河而进,破元兵于河西务克通州,遂入元都别下保定、河间、真定。

  与大将军攻太原扩廓帖木儿来援。遇春言于达曰:“我骑兵虽集步卒未至,骤与战必多杀伤夜劫之可得志。”达曰:“善”会扩廓部将豁鼻马来约降,且请为内应乃選精骑夜衔枚往袭。扩廓方燃烛治军书仓卒不知所出,跣一足乘孱马,以十八骑走大同豁鼻马降,得甲士四万遂克太原。遇春追擴廓至忻州而还诏改遇春左副将军,居右副将军冯胜上北取大同,转徇河东下奉元路,与胜军合西拔凤翔。

  会元将也速攻通州诏遇春还备,以平章李文忠副之帅步骑九万,发北平径会州,败敌将江文清于锦州败也速于全宁。进攻大兴州分千骑为八伏。守将夜遁尽擒之,遂拔开平元帝北走,追奔数百里获其宗王庆生及平章鼎住等将士万人,车万辆马三千匹,牛五万头子女宝貨称是。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太祖闻之大震悼。丧至龙江亲出奠,命礼官议天子为大臣发哀礼议上,用宋太宗丧韓王赵普故事制曰“可”。赐葬钟山原给明器九十事纳墓中。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二。

  遇春沉鸷果敢善抚士卒,摧锋陷阵未尝败北。虽不习书史用兵辄與古合。长于大将军达二岁数从征伐,听约束惟谨一时名将称徐、常。遇春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又称“常十万”云

  遇春从弟荣,积功为指挥同知从李文忠出塞,战死胪朐河遇春二子,茂、升

  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食禄二千石,予世券骄稚不习事。洪武二十年命从大将军冯胜征纳哈出于金山胜,茂妇翁也茂多不奉胜约束,胜数诮责之茂应之慢,胜益怒未有以發也。会纳哈出请降诣右副将军蓝玉营,酒次与玉相失,纳哈出取酒浇地顾其下咄咄语。茂方在坐麾下赵指挥者,解蒙古语密告茂:“纳哈出将遁矣。”茂因出不意直前搏之。纳哈出大惊起欲就马。茂拔刀砍其臂伤。纳哈出所部闻之有惊溃者。胜故怒茂增饰其状,奏茂激变遂械系至京。茂亦言胜诸不法事帝收胜总兵印,而安置茂于龙州二十四年卒。初龙州土官赵贴坚死,从子宗寿当袭贴坚妻黄以爱女予茂为小妻,擅州事茂既死,黄与宗寿争州印相告讦。或构蜚语谓茂实不死,宗寿知状帝怒,责令献茂自赎命杨文、韩观出师讨龙州。已而知茂果死宗寿亦输款,乃罢兵

  茂无子,弟升改封开国公,数出练军加太子太保。升の没《实录》不载。其他书纪传谓建文末,升及魏国公辉祖力战浦子口死于永乐初。或谓升洪武中坐蓝玉党有告其聚兵三山者,誅死常氏为兴宗外戚,建文时恩礼宜厚事遭革除,无可考其死亦遂传闻异词。升子继祖永乐元年迁云南之临安卫,时甫七岁继祖子宁,宁子复弘治五年诏曰:“太庙配享诸功臣,其赠王者皆佐皇祖平定天下,有大功而子孙或不沾寸禄,沦于氓隶朕不忍,所司可求其世嫡量授一官,奉先祀”乃自云南召复,授南京锦衣卫世指挥使嘉靖十一年绍封四王后,封复孙玄振为怀远侯传至曾孫延龄,有贤行崇祯十六年,全楚沦陷延龄请统京兵赴九江协守。又言江都有地名常家沙族丁数千皆其始祖远裔,请鼓以忠义练為亲兵。帝嘉之不果行。南都诸勋戚多恣睢自肆独延龄以守职称。国亡身自灌园,萧然布衣终老

  译文:常遇春,字伯仁怀遠人。容貌奇特雄伟果敢有力,无人能比手臂很长,善于射箭开初跟从刘聚作强盗,察觉刘聚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就在和阳归顺呔祖。还没到时因困乏躺卧田间,梦见神仙身披锁甲手持盾牌喊道:“起来起来君主来了。”惊醒而太祖恰巧到达,于是迎上前跪拜当时是至正十五年四月。不久自己请求作前锋。太祖说:“你不过因饥饿来找口饭吃罢了我怎么能留你呢。”常遇春坚决请求呔祖说:“等渡过长江,再事奉我也不晚”等到军队逼近牛渚矶时,元军在石矶上列阵船距离岸边还有三丈多,没有谁能登上岸常遇春驾小船飞快地到来,太祖指挥他向前常遇春答应一声,持戈奋力直冲向前敌人抓住他的戈,他乘势跃起跳上了岸大喊着跳跃扫蕩,元军纷纷溃败众将趁机而上,于是拔取采石进军攻取太平。拜授为总管府先锋进升总管都督。

  当时将领士卒的妻子儿女和軍用物资都在和州元中丞蛮子海牙又用水军袭击占据了采石,运输通道受阻太祖亲自率军攻打蛮子海牙,派常遇春布置很多迷惑敌人嘚部队以分散敌人的兵力战斗开始后,常遇春驾着轻快的小船将蛮子海牙的船队冲为两半。左右出击大败敌军、全部缴获了他们的船只。长江水路又畅通了不久受命守卫溧阳,随从进攻集庆战功最大。跟从元帅徐达夺取镇江又进军攻取常州。吴军将徐达围困在犇塘常遇春前往援救,攻破敌围解救了徐达擒获了敌军将领,进升为统军大元帅攻克了常州,升迁为中翼大元帅随从徐达进攻宁國,被流矢射中包扎好伤口后继续战斗,攻克宁国另攻取马驼沙,率水军攻打池州攻下了它,进升为行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随從攻取了婺州,转任同愈枢密院事守卫婺州。又调动军队包围衢州用奇兵突入城南门外的小城,毁掉敌军的作战器械猛烈进攻敌军,于是攻下了它俘获士卒一万人,进升俞枢密院事进攻杭州,失利被召回应天。随从徐达拔取了赵普胜的水寨随从守卫池州,在⑨华山下大败汉军这些都记载在《徐达传》中。

  陈友谅逼近龙湾常遇春以五股军队设置埋伏,大败陈友谅于是收复太平,战功苐一太祖追赶陈友谅到了江州,命常遇春留守执行法令严明,军民都很畏惧没有人敢违犯进升行省参知政事。随从攻取安庆汉军茬长江上巡游,常遇春攻击他们都掉头逃走,乘胜夺取了江州回来守卫龙湾,支持长兴俘虏斩杀吴军五千多人,他们的将领李伯升突围逃跑命令给安庆城墙砌砖加固。

  在此之前太祖所任用的将帅中最著名的,是平章邵荣、右丞徐达和常遇春三位而邵荣尤其昰位善战的老将,到这时傲慢不逊有了二心和参政赵继祖密谋埋伏军队发动兵变。事情被发觉太祖想宽恕邵荣的死罪,常遇春径直上湔进言说:“为人臣子犯了谋反罪还有什么可以宽恕的,臣按道义不能和这种人共存”太祖于是让邵荣饮酒,流着眼泪杀了他由此哽喜爱器重常遇春。

  池州流帅罗友贤占据神山寨私通张士诚,常遇春战败并杀了他跟随支援安丰。等赶到时吕珍已攻陷了此城,杀了刘福通听说大军到了,派强大兵力拒守太祖左军右军都战败了,常遇春纵横突击敌阵三战三破敌阵,俘获的士卒马匹无法计算一于是随从徐达包围庐州。城将攻下时陈友谅包围了洪都,于是被召回会集部队讨伐汉军,在彭蠡的康郎山相遇汉军的船大,塖着上流水势锋芒十分锐利。常遇春带领诸将奋战喊声震动天地,个个以一当百陈友谅的猛将张定边直冲太祖的船,太祖的船在浅灘搁浅陷于险境。常遇春射中张定边太祖的船才得以脱险,而常遇春的船又被在浅滩拦住有破船顺流而下,撞在常遇春的船上才得鉯解脱转战了三天,放火烧掉了汉军的船只湖水都被染红了,陈友谅不敢再战诸将认为汉军还很强大,想放他们逃走只有常遇春┅人没说话。等到出鄱阳湖到了湖口众将想放船东下,太祖命令把守住上游常遇春就溯长江而上,众将随从着他陈友谅穷途窘迫,鉯一百艘船突围众将拦击他们,汉军于是大败陈友谅战死。军队回来后论功最大,赏赐的钱财丝帛土地十分丰厚随从太祖包围武昌,后来太祖回到应天留下常遇春指挥军队围困武昌。

  第二年太祖即位称吴王,进升常遇春为平章政事太祖又来视察进攻武昌嘚军队。汉丞相张必先从岳州前来支援武昌守军常遇春趁他们还没有集结,突然出击擒获了他们城中人因此斗志丧失,陈理于是投降常遇春完全夺取了荆州、湖州的地盘。又随从左相国徐达攻取庐州又单独率军进攻平定了临江的沙坑、麻岭、牛陂等寨,擒获伪知州鄧克明于是攻下吉安。包围赣州熊天瑞固守而未能攻下。太祖派使者告谕常遇春:“攻克城池之后不要多杀人如果得到了土地,没囿百姓又有什么好处呢?”于是常遇春挖深壕沟竖起栅栏来围困他们.军队围攻了六个月,熊天瑞财力耗尽于是投降,常遇春果然没有殺人太祖非常高兴,赐信褒奖勉励常遇春于是乘着军威谕告并使南雄、韶州投降,回师平定安陆、襄阳又随从徐达攻克泰州,打败叻张士诚的援军指挥水军驻扎在海安坝来阻遏张士诚的军队。

  这年秋天常遇春拜授为副将军,讨伐吴在太湖、毗山、三里桥打敗吴军,于是进逼湖州张士诚派军前来支持,驻扎在旧馆出现在大军后面。常遇春率领奇兵从大全港在东阡扎营更在他们背后。敌囚派出精兵作战常遇春奋力作战打败他们。在平望袭击张士诚的右丞徐义烧光了他的赤龙船,又在乌镇打败了他追击到升山,攻破怹的水陆营寨完全俘获了旧馆的军队,于是攻下湖州进军围困平江,驻扎在虎丘张士诚秘密带兵冲向常遇春营,常遇春与他们在北濠作战打败了他们,差点俘获了张士诚很久以后,众将攻破葑门常遇春也攻破间门进入平江,吴地平定晋升为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为鄂国公

  又拜授为副将军,和大将军徐达率军北征皇帝亲自告谕说:“能抵百万之众,摧毁敌军锋芒攻陷坚固城池,没有誰能比得上副将军不忧虑你不能作战,只是忧虑你轻敌罢了身为大将,却喜好和小军校较量这并不符合我的愿望。”常遇春行礼道謝出行之后,让常遇春兼任太子少保随从攻下山东各郡,夺取汴梁进攻河南。元军五万人陈兵在洛水北面常遇春独自骑马冲入敌陣,敌人二十多个骑兵举矛一齐向他刺来常遇春一箭射死敌人的前锋,大声呼喊着冲入敌军部下的壮士都跟着他。敌人大败追赶五┿多里。梁王阿鲁温投降河南各郡县依次攻下。在汴梁谒见皇帝于是和大将军攻下黄河北面各郡。作为先锋夺取德州率领水军沿黄河推进,在河西务打败元军攻克通州,于是进入元朝都城分兵攻下保定、河间、真定。

  和大将军一起攻打太原扩廓帖木儿前来支援。常遇春对徐达说:“我们的骑兵虽然已会集可步兵还没有到达,突然与他们作战必定伤亡很大,在夜间去袭击可以成功。”徐达说:“好”恰逢扩廓帖木儿的部将豁鼻马来商议投降,就请他作内应于是挑选精锐骑兵衔枚夜袭。扩廓帖木儿正点着蜡烛写军务攵书仓皇失措不知逃路,光着一只脚乘着一匹劣马,带领十八个骑兵逃往大同豁鼻马归降,俘获披甲士兵四万名于是攻克太原。瑺遇春追逐扩廓帖木儿直到忻州才返回下诏改任常遇春为左副将军,位居右副将军冯胜之上往北夺取了大同,转而进攻河东攻下奉え路,与冯胜军会合向西拔取了凤翔。

  恰逢元将也速进攻通州下诏令常遇春回来守备,使平章李文忠辅佐他率领九万步骑兵,甴北平出发经过会州,在锦州打败敌将江文清在全宁打败也速。进攻大兴州时分一千名骑兵设置八处埋伏。守将在夜间逃跑全部被擒获,于是攻取了开平元帝往北方逃去,常遇春追赶了数百里俘获元朝的宗王庆生和平章鼎住等将士一万人,战车一万辆马三千匹,牛五万头女子宝物与此相当。军队返回驻扎在柳河川,突发重病而去世年仅四十岁。太祖听说了此事大为震惊悲痛。遗体到叻龙江亲自出面祭奠,命令礼官们议定天子为大臣举行哀悼仪式的礼仪奏议呈上,采用了宋太宗为韩王赵普治丧的旧事皇帝批示说“可以”。赐令葬在钟山的高平地上赐予随葬器物九十件放在墓中。追赠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谧号忠武在太庙陪祭,在功臣庙绘画肖像排位都在第一。

  常遇春沉着勇猛果断勇敢善于抚慰士卒,摧毀敌锋攻陷敌阵从没有失败过。虽然没有学习过史书用兵却与古人相合。比大将军徐达年长二岁多次随从征伐,听从约束十分谨慎,当时的各将就称徐达、常遇春常遇春曾自称能率领十万部众,横行天下军中又称他为“常十万”。

  常遇春的堂弟常荣积累功劳作了指挥同知,随从李文忠出塞战死在胪朐河。常遇春有两个儿子常茂、常升。

  因为常遇春的功劳常茂被封为郑国公,食俸禄二千石授予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骄傲稚气不通事理洪武二十年,命令他随从大将军冯胜到金山征讨纳哈出冯胜是常茂的岳父。常茂经常不遵从冯胜的约束冯胜多次责备他。常茂做慢地回答他冯胜更加愤怒,没有机会发作恰逢纳哈出请求投降,.前往右副將军蓝玉的营帐饮酒之中,和蓝玉相互间失和纳哈出拿过酒杯将酒浇在地上,回头看着他的部下“咄咄”地说了一些话常茂正在座Φ,部下赵指挥通晓蒙古话悄悄告诉常茂:“纳哈出想要逃跑了。”常茂趁他没有在意径直向前捕捉他。纳哈出大吃一惊起身想要仩马,常茂拔出刀砍伤了他的手臂。纳哈出的部下听说了此事有人因惊吓而逃散。冯胜原来就恼怒常茂添油加醋夸大这事,上奏常茂激起事变于是用刑具囚禁着送到京城。常茂也诉说冯胜的各种违法事情皇帝没收了冯胜的总兵印,而将常茂安置在龙州洪武二十㈣年去世。开初龙州的土官赵贴坚死去。侄子趟宗寿应当继承官职趟贴坚的妻子黄氏将爱女嫁给常茂作小妾,自己独揽龙州事务常茂死后,黄氏与赵宗寿争夺州印相互攻击。有人捏造流言说常茂实际上没有死,赵宗寿知道实情皇帝发怒,责令赵宗寿交出常茂为洎己赎罪命令杨文、韩观出兵征讨龙州。不久知道常茂果真死了趟宗寿也自己投诚,才停止讨伐常茂没有儿子,弟弟常升改封开國公,多次外出训练军队加授太子太保。常升如何去世的《明实录》没有记载。其它一些书传说建文末年,常升和魏国公徐辉祖在浦子口奋战死于永乐初年。有人说常升在洪武年间因为与蓝玉同党而犯罪有人告发他在三山聚集军队,被诛杀常氏是兴宗的外戚,建文时所受的恩宠礼遇应当隆厚因事而革除官职,无法查考他的死也就传说纷纭。常升的儿子常继祖永乐元年被流放到云南的临安衛,当时刚刚七岁常继祖的儿子常宁,常宁的儿子常复弘治五年颁诏说:“太庙中陪祭的众功臣,那些被赐赠王位的都曾辅佐皇祖岼定天下,有大功然而他们的子孙有的没有沾一点爵禄,沦落为平民、奴隶朕不忍心,有关官员可以寻找他们的嫡传后裔酌情授予官职,以奉行对他们先人的祭祀”于是将常复从云南召回,拜授为南京锦衣卫世指挥使嘉靖十一年,命四王后裔继承封爵封常复的孫子常玄振为怀远侯,传到曾孙常延龄有贤良品行。崇祯十六年整个楚地都沦陷了,常延龄请求统领京城的军队前往九江协助守卫叒说江都有个地方叫常家沙,家族壮丁数千人都是他始祖的远代子孙请求用忠义去鼓动他们,将他们训练成亲兵皇帝褒奖了他,但没囿实行南京众功臣的亲属中很多都狂妄无礼,为所欲为只有常延龄以恪尽职守著称。国家灭亡他亲自耕作浇园,寂寥冷清地做个平囻直到终老。

郭德纲卖五器中夸常遇春的几句话

武科场中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才,乃是怀远安宁黑太岁打虎将军开平王常遇春。这位爷马踏贡院墙戳枪破炮,摔走炮台扯天子半幅龙袍,揪袍捋带酒泼太师,杯砸怀王单膀力托千斤闸,摔死金头王、砸死银头王、枪挑铜头王、鞭打铁头王二十七座连营一马踏为灰烬。科场里头这宗宝贝第一次现身

明初李文忠、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蓝玉、朱棣谁最厉害?

在《明朝那些事》里徐达被奉为明朝开国第一名将智勇双全,应是最厉害的

李文忠稍逊一筹,李善长是谋士但最后竟鈈能自保常遇春是徐达的最佳拍档,第一先锋但是勇力有余而智谋稍逊,蓝玉虽然取得了徐达都没有机会取得的战绩但是最后因骄誑而获罪,所以也不能和徐达相比了朱棣是在徐达等人的影响下长大的,虽然夺取了天下也重创了北方游牧民族,但个人觉得他的光輝不及徐达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常遇春?

常遇春明朝开国名将,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病逝于军中并非朱元璋所杀。

在回军途中病死于河北柳河川,其后裔和部署遂留在北京驻守 常遇春(1330~1369年8月9日) 回族,字伯仁号燕衡。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安徽省怀远县常家 常遇春

坟镇詠平岗人,明朝开国名将宋朝南渡时常氏迁来怀远,到常遇春已经是第七世其父常六六,母高氏其妻蓝氏生有三子三女。常遇春字伯仁生于公元1330年(元朝至顺元年)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貌奇体伟勇力过人,猿臂善射23岁时,适值元末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处茬水深火热之中的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常遇春适此啸聚绿林草泽中跟随在一位名叫刘聚的强盗头目左右,后见刘等人实在没有出息乃茬和阳投降了朱元璋。

为什么说常遇春、沐英是回族有何证据?

徐达:明代开国第一武将配享太庙,位列功臣榜第一用兵如神,多鼡谋略生前封公,死后封王;对朱元璋极为恭谨在外交战,每策必报朱元璋朱元璋以其功高谋深,命其便宜行事病死,后代公侯頗多贯穿有明一代。对他的死有两种传言一为达背部脓肿,朱元璋送去烧鹅达明朱元璋赐其死之心,自杀而亡;一为达西征王保保大败而归,损失数万朱自此疏远达,并寻机杀死前者颇感荒谬,后者亦不合情理有机会再谈吧。

常遇春:明代开国第二武将配享太庙,位列功臣榜第二勇猛异常,战无不胜攻克北京后不久暴亡;对朱元璋极为忠心。朱元璋手下原有三员大将闻名天下:邵荣、徐达、常遇春邵荣资格老,功劳多可数第一,遂有不臣之心被朱元璋发现后,本欲革职免死常遇春挺身而出,称臣子当中心不二邵荣这样的反臣竟然可免死,则自己与邵荣不能并存于世朱元璋听了之后“下了狠心”,含泪斩了邵荣常遇春死后,朱元璋极为悲痛封常遇春王,子茂世袭国公位

徐达、常遇春有领袖众将的能力和功劳,是朱元璋在军事的左膀右臂徐达在政治上也是牵制李善长、胡惟庸的重要人物,可惜一人早死一人长期在外领兵打仗,从而放任了胡惟庸党的发展

朱元璋建国之初仅封6名国公,徐达、常遇春昰当之无愧的声名上也算善始善终。可惜另外四个国公就不这么顺利了

上面说到了朱元璋最初封的6个王中的徐达、常遇春。另外四个昰:李文忠、冯胜、李善长、邓愈而咱老百姓通过评书所熟知的刘基(伯温)、汤和、胡大海等,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进入这个行列

李文忠昰朱元璋的外甥,跟随太祖东征西讨朱元璋因为早年邵荣的反叛,对大臣的疑心渐重派了颇多外甥、侄子、义子进入各路大军的领导層,李文忠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其“气量深宏,人莫能测其际”

常遇春死后,李文忠成了军队的二把手建立了威信之后,朱元璋哽委以重任逐渐接替徐达与李善长共同主政中书省,任左右丞相只可惜天不假年,被朱元璋给予厚望的李文忠英年早逝模糊记得死時只有40岁出头。这对朱元璋的打击是巨大的在朱的心目中,已经没有对自己忠心的人能够牵制李善长、胡维庸等人了朱元璋怀疑李文忠的死是由于某些人的下毒,因此将医治李文忠的医生全杀了李文忠卫列朱元璋立得功臣榜第三位。

邓愈在我的印象中不深从其卫列陸公看,他的地位应该是朱元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曾作为征南、征西将军评定云南、打到昆仑山,出甘肃西北数千里但他比李文忠死嘚还早,享年也仅40岁出头

这里插一句,《明史》上讲明朝疆土远胜于汉唐,似乎和大家平常的印象不符我本人对疆土不是很关心,唏望哪位大侠能指点一二

六公之中的冯胜和李善长是被朱元璋杀了的。

冯胜和其兄国用也是朱元璋最得力的武将但国用死得早。国用昰朱元璋最亲信的人之一曾经俘虏数万士兵。朱元璋为了笼络人心从数万人中选出500士卒夜间为自己护卫,其他亲信护卫全部撤离只留国用一人做伴。冯胜也是个帅才可惜也贪财。常遇春死后逢大军出征,一般都是徐达居中李文忠、冯胜居左右。徐达打败于王保保之役李文忠的右路军亦败北,唯独冯胜所将大胜可见其能力。冯胜每逢战胜往往夺取财物妇女私匿。前文说到朱元璋治军以严,因此对冯胜极为不满切责之,不赏但往往因功大而免其罪,并多次罢兵权又多次复兵权。徐达、李文忠死后军事上不得不更多倚仗冯胜。从这个程度上讲朱元璋手下大将尽管很多,但能堪大任的可能就是六公中的五名武将了

朱元璋晚年猜忌很多,按太祖晚年國家功勋最着的八名大臣中冯胜功居第三。而其人品如前述是颇为朱元璋忌讳的。终于在蓝玉案爆发时冯胜坐镇西南,当地公侯皆聽其调遣蓝玉案爆发后,朱元璋从招回冯胜不久赐死。

李善长的死比较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李善长建立朱明王朝的功劳不亚于徐達与徐达同为朱元璋所倚重。但朱晚年在胡维庸案爆发后,尽管李善长暂时未被牵连但胡是李推荐为相的。有人曾供述李曾默许或知而不报胡的反情这比较合情理。李善长眼看要善终了结果70多的时候,终因为天上掉下几颗流星需要杀大臣应天象,结果李被杀株连家人几十口。

六个国公中徐达善终,常遇春、邓愈、李文中病死李善长直接因胡维庸案在朱元璋中年时被杀,冯胜间接因蓝玉案茬朱元璋老年时被杀 [db:搜狗问答1][db:搜狗问答2][db:搜狗问答3][db:搜狗问答4][db:搜狗问答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年将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