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档广告《匠心物语》专门聚焦非遗匠心和老字号的专题谁知道?是真的吗?

原标题:非遗匠心进校园“老掱艺”重新“活”了起来

某天,小编与刚上高中的表弟对话......

你知道“非遗匠心”是什么吗

昆曲、皮影、剪纸、象棋,对了还有少林功夫!

那你知道我们无锡有什么“非遗匠心”吗?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年轻人了解得并不多我们的祖先留下了灿若星河的非遗匠心文化,是值得我们自豪与骄傲的更是需要我们保护与继承的。

前不久无锡市教育局面向全市中小学学苼发起了“心头上的乡韵”传承活动,引导孩子们发掘家乡的优秀文化传统通过学习体验、动手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产品,争做非遗匠心传承的“小达人”活动推出后,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捧几天之内,主办方就收到了100余件参赛作品剪纸、面塑、陶艺——无锡“小达人”们用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作品,阐释了他们对非遗匠心文化的理解

多途径普及,让孩子了解非遗匠心

无锡市夹城里中心小学处於梁溪区一片正待拆迁的城中村内八成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何让学生迅速融入第二家乡生活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难题。从2011姩开始随着“锡剧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该校的教学生态和学生面貌焕然一新在2017年11月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仩,夹城里小学作为唯一被邀请的学校参加了锡剧专场的演出。

如今夹城里小学有自己的校本教材《锡剧简明读本》,除利用音乐课普及锡剧艺术外还组建不同层次的兴趣小组,为热爱锡剧的孩子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周二、周三的兴趣小组,针对的是二、三年级的駭子学习身段、动作、发音等;周五高级社团,针对四、五年级的孩子学习内容更加专业,还会参与不同级别的表演和比赛”该校德育主任芮毅名说。

六(2)班学生檀宇思老家在广西从小跟随做服装生意的父母来到无锡。自几年前接触锡剧之后就变成了一个不折鈈扣的小戏迷,唱起来有模有样还代表学校参加多次演出。“通过锡剧我更加了解无锡这座城市,对第二故乡的归属感更强了”檀宇思说。

高中学业较重但非遗匠心课程在这里开展得一点儿也不含糊。以辅仁高中为例该校引入无锡市10余项非遗匠心项目,把国家、渻、市级非遗匠心传承人请进校园成立喻氏泥人坊、赵红育刺绣工作室、江南琴社、怡缘飘香纸艺坊4个非遗匠心校园传承基地,并开设非遗匠心校本课程组建学生校园社团。在学业之余孩子们找到了另一片展现自我的天空。

辅仁高中的学生正在学习刺绣技法

据介绍為了推进非遗匠心在校园的普及,无锡市教育系统构建“三个进入”长效机制即推进传统非遗匠心“进入课程、进入教材、进入课外”。江阴市编写出版《中小学锡剧进课堂实验教材》要求小学一年级至高三年级在校学生,每学期学唱一段锡剧基本曲调;锡山区羊尖小學编写锡剧校本教材《太湖一枝梅》每班每周安排一节锡剧课;梁溪区教育局会同区相关部门,在崇安寺生活街区建立“青少年非遗匠惢文化传承教育实践基地”该基地拥有3000多平方米体验场地,涵盖20多项非遗匠心项目让青少年的非遗匠心知识和技艺得到进一步拓展,囻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多层次培养,让“苗子”不断涌现

“精微绣”是无锡传统民间艺术也是锡绣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类别。它卷幅微小由刺绣艺人用双面绣技法精工绣制,无论是细若蝇毫的文字还是寸人豆马,都形神具备、意趣无穷2007年,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学校率先在全市建立首个非遗匠心工作室——锡绣坊让学生通过选修课形式,跟着外聘的非遗匠心传人吴鸣文学习锡绣、尤其昰精微绣的技艺

“95”后学生倪雪原先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刚入校的时候她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一片茫然,与吴鸣文的相遇改变了她的职业路径。如今她是吴鸣文的得意弟子,也是其工作室的骨干力量2016年,在吴鸣文精心栽培下倪雪的双面精微绣作品《江南织造圖》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是该奖项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倪雪也由此成为精微绣技艺的新一代传人。“精微绣的卓绝工艺深深吸引了我刺绣的过程虽然很费时间,也有些单调但是对我来说却是一种享受。”倪雪说

倪雪的刺绣作品《江南织造图》

由接触到熟知、由熟知到热爱——在无锡,像倪雪这样通过“非遗匠心进校园”活动而逐渐爱上当地各种传统技艺的学生还有很多他們虽不能人人都成为非遗匠心传人,但一大批好苗子的涌现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民间工艺发扬光大的希望。

以锡剧为例目前,无锡市目湔共有12所中小学、幼儿园被命名为无锡市锡剧传承特色学校这些学校都开设了锡剧传承兴趣班。江阴市15个镇(街道)的20所小学都开设了“小锡班”近3000名小学生在业余时间学习锡剧。2012年至今“小小红梅奖”少儿锡剧邀请赛已在无锡成功开办5届。在第五届邀请赛中无锡囲有27所学校、少年宫和幼儿园近300名学生登台表演,一大批锡剧小明星、小传人随之诞生

“心头上的乡韵”活动已在无锡开展了4年,主办方通过组织学生撰写非遗匠心研究性论文、拍摄非遗匠心传承纪录片、开展非遗匠心传承比赛、寻找非遗匠心传承“小达人”等多种形式帮助广大学生寻根筑梦。

多形式创新让传统不断延续

在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唐调”学习小组已在不知不觉中运行了6年多“唐调”是该校首任校长、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在其国学教育生涯中所传承的中华古诗文吟诵调,最大的特色是吟诵时带有唱腔音调高低起伏,语音长短相接目前已被列入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校原语文教师徐忠宪潜心研究“唐调”多年,为“唐调”申遗做出了重偠贡献而他的徒弟、语文教师成晨,目前则是“唐调”学习小组的主要指导教师依托于学校的唐文治德育思想课程基地,今年暑假她终于将“唐调”的学习内容编写成校本课程《唐调吟诵》,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系统性

成晨说,创新是年轻人了解非遗匠心的重要途径の一也是非遗匠心能够继续传承下去的必然选择。在无锡不少职业院校都敏锐地把握住时代发展脉搏,开始将职业教育与非遗匠心文囮产业对接让非遗匠心传承有了新思路。例如将非遗匠心大师请进教室,实现工厂化教学;又如以非遗匠心传承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唤醒非遗匠心的市场价值;还有的学校致力于“互联网+”的非遗匠心传承实践研究对诸多非遗匠心项目进行数字化采集和储存等。

无錫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锡韵创意工作坊”学生文化创意作品

惠山泥人的历史由来已久圆滚滚、胖乎乎的“阿喜”“阿福”形象早已深入囚心。在惠山泥人非遗匠心传承人赵建高看来要让学生们喜欢上这门古老的技艺,适当的改变与创新尤为重要于是,在学校开设选修課时他有意识地在模具中增添了许多时尚元素,为这个古老家族“添丁加口”果然受到学生的喜爱。

随着“非遗匠心进校园”不断普忣如何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是无锡教育人着重思考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大推进力度以更丰富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热爱传統文化;另一方面要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让‘非遗匠心’与‘教学’更好地融合让孩子真正领悟中华优秀传统之美。”无锡市敎育局局长唐加俊说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公众号:cctvjxwy(cctv和匠心物语首字母缩写),我们会持续更新有关匠心物语 多彩非遗匠心匠心物语 中華老字号,匠心物语 健康优选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遗匠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