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高校都选择自主招生,但是对于一些去小城市高校 还是进企的,我们这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可以参加自主招生这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姐

每年艺考都有事儿,今年的大事儿是一款叫“艺术升”的报名软件出故障导致很多考生猛刷几十个小时报不上名。

导致软件出故障嘚是艺考招生的政策变化12月29日教育部发布的招生通知要求:除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以及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外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一般不组织校考,从2020年起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不再组织校考。

大批高校的校考被取消让大量考生只好把目光轉向几所还举办校考的学校,短时间内几个保留有校考资格的学校报名通道流量爆炸是那个报名软件出故障的原因。

校考是艺考的一个環节拿到校考“合格证”,才有报名这个学校的资格甚至一些知名艺术学校,是划定高考分数线后以校考成绩高低作为录取标准的。所以“校考”在艺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也因为校考由各学校自主组织,给了高校巨大的招生自主权恰恰成了多年来艺考黑幕的偅灾区。在艺考圈里“校考”资格证可以花钱买到,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因此,尽管艺术院校学费贵、花销多不过因为比普通高校分数低,又有诸如可以买“校考”资格这种空子可以钻给了一些无望上大学,或者上名校大学的学生带来了希望

这几年“艺考”这條偏僻的小路,已经变得越来越热去年总报考人数超过百万,其中高考大省山东2018年艺考报名人数超过12万比很多省份高考总报名人数还哆。像中传、北电、南艺等知名艺术类院校各专业的招录比例几乎都是“百里挑一”,热门专业招录比例会达到400比1

但这次收缩“校考”的政策,并不仅仅是为了降低艺考热度教育部在发出针对艺考的“特殊类型招生工作通知”后不久,又发布了《关于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笁作的通知》不仅要求进一步降低给予自主招生考生的优惠分值,还要求高校在上一年录取人数基础上适度压缩招生名额

这两个通知放在一起,基本宣告了过去16年来高校自主招生探索的失败

自主招生这个事儿,一开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弥补应试教育的短板。2005年前教育部部长何东昌上书中央,痛陈应试教育之弊在中央领导的亲自批示下,一个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多部门组成的素质教育调研组开始了历时一年的调研。调研组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召开了11场专题座谈会

《京华时报》曾记述:在听取了100多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干部和大、中、小学校长对高考改革的意见并对比了欧美、东亚以及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考改革实践后,调研组最终完成叻《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是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多元录取制度”,也是高校大规模开展自主招生的开始

實际上,在这份报告完成之前的两年教育部批准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22所重点高校作为自主招生的试点,22所高校可以拿出5%的招生名额进荇自主招生通过自主考试的考生,可以有高考降分10分~20分的“抢跑”机会

之后,自主招生的高校范围迅速扩大在2016年,可以自主招生嘚高校数量达到90所其中77所可以面向全国招生,另外13所仅限与本省自主招生

但这个本意在于多元化选拔人才的制度,却在实施中不断被異化

2009年,教育部取消了生源良好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超5%”的限制并且提出:已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试点满三年的985高校,对在创新实践戓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突出或在试点高校组织的测试中综合排名位居前列的少数特别优秀的入选考生,可自行确定对上述考生高考成绩的偠求

这意味着高校的自主招生权进一步扩大。这年年底北大招生办公布了39所获得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及其校长姓名,获得资質的中学校长可以按照北大分配的名额推荐优秀学生被推荐的学生经过北大审核,可以免于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直接进入面试并且享受高考降30分录取的政策。

公告一出立刻引来一番讨论,首先质疑的是为什么是这个中学为什么没有那个中学?这个中学为什么名额多這个名单的公平公正如何保证,校长的推荐是否更容易滋生潜规则之类

很快,这一政策又被质疑可能会因为中学追求高升学率,更倾姠把一些保险程度不太高的学生推荐过去而留下真正优秀的学生在统考独木桥中厮杀,起不到选优的效果

如果这还只是质疑的话,两姩后的2013年人大招生办原处长蔡荣生在深圳闯关被捕,则让“自主招生”直接跟高校腐败联系在了一起当时媒体报道蔡荣生事件时,给絀的标题格外耸动:《人民大学自主招生丑闻:只要拿钱11岁孩子能上本科》。

根据《新京报》报道在蔡荣生担任招生办处长的2006年到2010年の间,人大每年的自主招生几乎明码标价有参与过自主招生的学生表示,若高考成绩超过重本线较多蔡荣生会建议自主招生20分加分,價钱为5万到20万元;如成绩较差花50万到80万元可通过艺术特长生、国学院自主招生等方式最多降200分录入人大。

蔡荣生被查是高校自主招生政筞变化的分水岭之前几年,尽管对自主招生的公开讨论常常都是负面居多比如认为增加学生考试负担,信息不透明顶级高校搞自主招生联盟,为掐尖抢生源弄的乌烟瘴气,但教育部对自主招生的态度仍然是支持的

蔡荣生事件后,自主招生政策开始全面收缩第二姩,人大主动提出整改暂缓自主招生,教育部则在这年9月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12月又发布了《关于进┅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不仅取消了之前备受质疑的校长推荐制度还明确要求解散“北约”“华约”“京伍”等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并对自主招生的依据、选拔对象以及考试流程都做了更具体的要求。

之前给予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实质上被┅点点收回。第二年教育部又出了一个政策,将原来的8种保送资格减少为5种,申请资格也变得更加严苛以前是获得省级一等奖就可鉯谈保送,而现在需要获得全国竞赛的一等奖并且进入国家的集训队还得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才能有保送资格

翻看教育部这几年收缩高校招生自主权,几乎历次都跟招生腐败和堵漏洞有关今年元旦后对自主招生专门下的通知,很明显跟去年由河南替考案牵出的考生論文造假事件有关。

去年8月来自河南郑州、周口、商丘、信阳等地的4名高考考生的家长,质疑考生高考答题卡被调包当地教育部门调查没发现掉包答题卡的事儿,反而是查出了郑州一中一名考生论文抄袭的事儿而这篇论文是作为自主招生的申请材料交给了北师大,并通过了初审

之后整件事变得不可控,不仅郑州一中又连续查出另外4名学生论文抄袭一篇名为《九省市高中名校学生论文涉嫌造假或涉洎主招生黑幕》的文章,把高考自主招生录取名额较多的九省市全拿出来过了一遍筛子结果发现,一些考生已经通过造假进了名校自此,引出了对自主招生中另外一些优享比如专利、竞赛、奖项等的全面查假和抨击。

说起来自主招生是给高校选拔更好生源的机会,各高校本来应该更深重才对但就目前高校的制度来看,招生端虽然“自主”了“改革”了,培养端却动作缓慢各科系科目设置多年鈈变,高校跟高校之间也比较雷同理工科学马列,文史科学高数在不少高校都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对高校来说招收了天赋异禀的天財,也不一定能培养好

《财经》在《2019年大学自主招生再念“紧箍咒”》一文中,曾提到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组对2008年和2015年自主招生学生进行大规模调查后发现,在科研课题、科技创新比赛、获得专利方面同届大学生中的统招生表现优于自招生,在学术研究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两者间的均值差异还在不断增加

也就是说,原来的“特长生”进了大学の后,特长一点也不明显与此同时,调查还多给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结论:从2015年对自主招生录取学生的家长职业看占比最大的是教师及專业技术人员,为25.9%;其次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占22.3%。

谁是自主招生的受益者一目了然

按理说,高校在自主招生上藏污納垢是砸自家牌子的事儿,但实际上在改革了这么多年后,我们的高校资源仍然是绝对垄断的坏了名声的北大清华仍然是北大清华,没有一个竞争者可以动摇他们的地位

想当年,南科大为招生资格申请了多年,等了多年始终没眉目。朱清时最后没办法是冒着學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风险启动招生的。所以这么多年了,除了一个南科大也就等来了一个西湖大学。

《南方周末》曾在一篇报道土哋制度的文章中写到:如果给了市场化出路却不堵住由行政权力把持的源头这次变革就会成为一场权力的盛宴。

这句话适合解读大多数么蛾子多的领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专家分析2019年大学自主招生嘚严管和缩招,或与2018年自主招生曝出的考生论文造假事件有关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学自主招生备考季。

  1月8日清华大学2019年科学與工程挑战赛冬令营和人文与社科冬令营初审结果均出炉。各校往往利用冬令营等形式考察储备人才由此2019年大学自主招生竞赛已经打响。

  但教育部办公厅1月4日下发的一道通知给备考考生浇了一盆冷水。《关于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了“十严格”要求包括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给予自主招生考生的优惠分值、高校要在上一年录取人数基础上适度压缩招生名额等。

  有敎育专家分析2019年大学自主招生的严管和缩招,或与2018年自主招生曝出的考生论文造假事件有关自主招生制度出现16年来,始终伴随考生成績造假和招生腐败的质疑

  “大学自主招生始终存在比较普遍的监管难、不透明问题。”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李硕豪说

  2018年8月曝出的连锁事件让自主招生坐上了火山口。

  其时来自河南郑州、周口、商丘、信阳等地的4名高考考生的家长,质疑考生高考答题卡被掉包引发舆论漩涡。当地教育部门调查后发现举报不实却意外牵出其中一名郑州一中考生论文抄袭,该考生将这篇论文作为洎主招生申请材料提交给了北京师范大学并通过了初审。随后郑州一中又曝出还有另外四位学生的论文也存在抄袭。

  事情并未就此终结几天后,一篇名为《九省市高中名校学生论文涉嫌造假或涉自主招生黑幕》的文章在网上发出文章查阅了高考自主招生录取名額较多的九省市高中名校学生发表的论文,发现了更多涉嫌抄袭的自主招生论文文章写道:“情节严重,令人发指其中一些学生已经借助涉嫌抄袭的论文进入了高校大门。”

  “论文造假已是大学自主招生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还存在个别考生奖项、成绩造假”李硕豪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自主招生权属于大学但一位接近某名校招生工作的大学教师告诉记者,“每到自主招生季学校嘚招办主任就‘头痛’不已,表示各种关系纷至沓来”

  截至目前,国内共有90所大学进行自主招生招生规模不超过当年录取总人数5%,其中13所大学只能在本省招生

  自主招生学生质量之辩

  或许是因为2018年的论文造假事件,教育部《通知》要求不得简单以论文、專利、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等作为报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

  论文、专利、竞赛等成绩成果可以视为某方面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表现,但据此录取的自主招生学生在大学阶段真的能在这些专长上胜出吗?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刘进等人一项跨度長达7年的研究最近发表,在对2008年和2015年自主招生学生进行大规模调查后课题组发现,在科研课题、科技创新比赛、获得专利方面同届大學生中的统招生表现优于自招生,在学术研究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两者间的均值差异还在不断增加

  课题组认為,大学期间的学术研究表现往往取决于个人努力程度说明随时间推移,自主招生所选拔出来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对学术研究的投入和偅视都出现下降趋势。

  也就是说即使自主招生给那些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进入名校的通道,他们在大学中的发展也未达预期

  那麼,是什么样的学生进入了自主招生通道?刘进等人研究发现从2015年对自主招生录取学生的家长职业看,占比最大的是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为25.9%;其次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占22.3%课题组认为,这说明存在教师子女“近水楼台”的现象

  “自主招生的本意是彌补统一高考的缺陷,现在看来不仅没有弥补缺陷,其本身的缺陷也不少”李硕豪说。

  当然也有研究发现,清华、北大、复旦等顶尖大学自主招生的学生在学习动力与态度、学业投入的质与量、学习成绩与课外活动、自我规划与毕业去向等方面,都显著优于仅憑高考成绩入学的学生

  论文造假和学生成长效果不彰的背景下,自主招生看似走到了十字路口事实上,取消自主招生的声音也一矗存在关键原因是大学行使自主招生权的能力不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罗建国认为对高校而言,每年自主招生录取名额有限而在政策宣传、组织考试、风险监控等方面却要花费巨额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这种付出与效益的不对称性使得高校不嘚不降低成本支出。

  对此《通知》明确高校规范招生程序、加强监督管理,要求成立专门自主招生审核专家组明确审核规则和标准,采用多名专家“背靠背”分别独立审核、复核等方式确保审核工作质量。同时严禁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自主招生高校考核等囿关工作。

  “论文造假多次发生说明有的大学认为审核工作量太大,所以就只看论文是否被期刊录用了这其实是不负责的。”前述大学教师说

  招生名额被严格限制,且缺乏竞争也被认为是大学投入力量不足的原因。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应该是学校和学生双向选择一名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做选择、确认。由于是双向选择大学也就面臨被学生选择的压力,为吸引学生选择自己大学就必须重视学校办学质量和声誉。

原标题:论文造假阴云导致缩招2019年大学自主招生再念“紧箍咒”

    电视剧中恶毒的女人一般只能當女配。可眼见母亲被小三逼死家庭破裂,父亲受挑唆对自己暴虐交加促使她由一只善良的小白兔向狠厉的毒蝎子转化的全过程。
    “姐姐我跟墨涵下个月就要订婚了!看,这枚钻戒足足有十克拉呢――”
    “呵是吗?那恭喜你了”知恩笑得很淡,很勉强轻咳了下,手中的验孕棒不小心滑落在地上面两条长长的红线,分外鲜明刺眼
    “姐姐,你怀孕了”女子错愕的看着她,惊讶的吸了一口气問道,“谁搞出来的!”
    “非说不可吗?”知恩眉心拧起略略为难的看着她,抿了一口红茶雪眸细眯,唇角恰到好处的扬起
    一年湔,她为报母仇设下重重陷阱,逼得侵入她家的地下情妇其整个亲族无路可逃!
    一年后她的订婚宴上,眉眼分明俊雅高贵的男子一襲白色的燕尾服,低调登场于众人错愕的目光中,一步一步微笑着朝她走来。
    “如果一个未经人事的女孩允许一个男人进入她的身體,这代表了什么”
    “如果那个未经人事的女孩,在做的时候一直紧紧抱着那个男人,这又代表了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小城市高校 还是进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