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上二本线能去澳科大吗三十多分申请爱科大的先修班 有机会录取吗?

生于2000年,他们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千禧一代”。2018年开学季,“00后”成为大一新生的主力军。
中国在2001年12月加入WTO,“00后”的成长覆盖中国的WTO周期,这让他们更有国际视野,也更“开放”。同时,“00后”成长在互联网普及化的时代,互联网对他们来说,就像空气与水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品。
“00后”的父母,大多数是70后,正是现在中国中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支持“00后”按自己的兴趣去选择。
如今,“00后”已全面“上线”。澎湃新闻采访了20个“00后”,请他们对20个问题进行了“同题问答”,从他们形形色色的答案中,我们能感受到“00后”比前辈们更天马行空,也更具创造性。可以说,“00后”带来了一种新的文化。

刘 薇迩生活照。本文图片 受访者供图

想开办一所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刘薇迩的名字来自well一词,刘妈妈觉得刘是个大姓,得取个特别的名字,就根据well的发音找了音近的汉字。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和小朋友玩儿,可惜妈妈年龄大了,即使政策允许也没法生第二个孩子,没有自己的亲弟弟妹妹是我一个巨大的遗憾。”刘薇迩告诉澎湃新闻,她每次在儿童医院、幼儿园或路边看到可爱的小朋友都感觉有一种悸动,在书上有看到一篇文章,写着“人类对幼小生命有种想去宠爱的天性”,也许这种天性在自己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开幼儿园可以填补自己内心的这种遗憾。这也是她想开幼儿园的第一个原因。
而第二个原因则与同龄人的类似经历有关,"我算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我一直觉得让老一辈的人带孩子会留下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隔代抚养因溺爱而缺乏自理能力,缺少自我学习的意识。”在刘薇迩看来,开办一所幼儿园,如果能对解决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有一点点帮助,也是一件让自己觉得开心的事情。“农村孩子在幼儿阶段面临的难题更多,这也是一个需要社会关注的问题。”刘薇迩如是说。
如何去实现这个梦想?刘薇迩称自己有创业的想法,“我有很多同学明确表示想和我一起开幼儿园,很期待有一天和朋友们一起开一所幼儿园,大朋友小朋友们一起玩。”

不是一个典型的“00”后在刘薇迩看来,“00后”在大众的眼里是对生活要求非常高,追求个性化的一代人,但自己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成熟,她坦陈自己不是一个典型的00后,“我感觉自己挺落伍的,大家看的综艺电视剧一概不知,不追星不看剧,连电视都不怎么开。对当下热点事件的了解靠父母科普和vista看天下。我觉得比起很多00后用的各种社交软件,我的社交圈局限在微信和QQ聊天,算是老年互联网user了,属于一直在搞学习,心理年龄比较老的人。这一点来看似乎是不怎么典型。”刘薇迩告诉澎湃新闻,自己不太喜欢和别人在虚拟空间中争论,希望对待事物持客观理性态度,不过于偏激也不一味吹捧。


刘薇迩的班主任兼化学老师王志勇也是一名“00后”的父亲,他对澎湃新闻表示,“00后”相对于“80后”、“90后”,时代特征非常明显,最大的特点是自我创新意识与批判精神不断增强,他们不再局限于听老师、父母的话,有极强的平等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他们也经常跟老师、父母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与意见;学习上他们更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喜欢探索性的学习方式,不喜欢说教式的、经验式的教学模式;人际关系上更以自我为中心,也更敏感。

理性感性兼具刘薇迩说自己的成绩一直是“跌跌撞撞型”,初中时,在全体直升生中排倒数第五;高中则是以倒数第三名的成绩进的实验班。在高一升高二,尤其是高二时,成绩一下子爆发,从高一时的一百名开外猛蹿到前二十名,最好成绩达到全年级第五,全校理科推荐六名同学去参加清北综合营,她就是其中一个。


高中时,作为团支书的她会带着同学到处开展活动,还获评过全校十佳,她也当选为十佳干部。高三开学的第一次考试与第二次月考,刘薇迩的成绩又掉到百名以外,当时她觉得名次像块巨石一样压在她心上,常会责备自己。会因为成绩难过,甚至有一次哭到凌晨两点多才睡着,还去看过心理医生。朋友的鼓励对她恢复起了很大作用。她也很感谢数学老师,在高考前一晚还和自己聊了一个多小时,让她放轻松,“我的高三就是前期强烈自我折磨,从老师朋友家长那里得到挣脱的力量,然后慢慢找到和高二不同但是依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过程。”
王志勇称刘薇迩“成绩优秀,热情开朗,多才多艺,着极强的组织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她有着理科生的理性,逻辑性强,做事严谨;更有着文科生感性,想象力丰富,做事灵活。
在同学的眼中,刘薇迩是一个会学又会玩的人,“她学习的时候效率很高,很会找自己的问题,上课和做题的时候能找到记笔记的重点。学习的时候都带着很大的热情,所以总是学得很快。”
此外,她还参加过各种课内课外文体活动,在学有余力的时候敢于做一些新鲜的挑战,高考结束后,刘薇迩还组织了一场活动,把和学习小组的成员们一起总结的各科笔记进行网络售卖,效果很不错,“活动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我都觉得很用心,她是真的很棒。”同学评价她说。

【00后20问同题速答】1. 被称为“00后”或是“千禧一代”,你的态度是什么?用三个形容词来自我评价一下你们这一代人。刘薇迩:三个形容词的话应该就是:佛系、包容、责任感。


虽说“千禧一代”这样分的标准只是我的出生年份,但鉴于社会大环境的确能很大程度地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我想外界直接把标签贴给我们,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想表达的是,任何标签都是有保质期的,每一代人都在成长,都需要随时更新的标签来描述自己。如果说00后这个称谓每个人认识不一样,那么“千禧一代”就更具有一种满满的期待和责任寄托的意味了。当然,“00后”还有许多通病,比如不理智、眼高手低、以自我为中心等等,但是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会是优秀的一代人。

2. 对于60后、70后、80后、90后,如果也让你们用三个形容词去形容他们,会是什么?刘薇迩:60后:保守、现实、务实;70后:传统、知足、隐忍;80后:不了解…90后:开放、 追赶潮流、幼稚并成长。

有没有偶像,为什么将他/她作为偶像?刘薇迩:我初中时还有偶像,现在没有偶像了。我初中喜欢抖森,我喜欢学霸绅士型的人设,他真的特别有才华。说起来我还挺喜欢的,看了《这就是街舞》之后觉得他身上有不像是“00后”的一种成熟。作为一个新生代明星,很有内涵,沉得住气的。千玺是一个老成又有才艺的人,我非常欣赏他。现阶段没有成为某个人的饭的想法,毕竟追星是一件很耗时间的事。

4. 有什么兴趣爱好?刘薇迩:我喜欢跳街舞还有看书,从高一开始学跳舞,现在差不多跳了三年。看书口味很杂,从经济学相关直到宇宙科普类,小说也广有涉及,只要是有趣的都来者不拒。

有手机么?几岁拥有自己的第一部手机?最常用的视频软件、聊天软件和新闻应用软件分别是什么?刘薇迩:有,10岁就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是妈妈不用了给我的。在我11岁时有了智能手机,是妈妈送的生日礼物。高二因为学习缘故就只用可以接打电话的老人机了。装的最多的APP是学习类和视频类,最常用的视频软件是腾讯和bilibili,聊天软件是QQ和微信,没有安装新闻软件。

6. 上大学前是否出过国,进入大学后是否有出国交流交换的打算?刘薇迩:去过英国和美国。初二时去美国是和妈妈一起,初三毕业去英国就是自己报团去的,都差不多玩了半个月。我觉得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多值得中国继续学习的地方。一定是想要出国的,美国比较理想。

和父母的关系如何,有兄弟姐妹么,原生家庭对你有什么影响?刘薇迩:挺好的,像朋友一样的关系。我妈妈从我五年级开始就在写日记,大部分内容都关于我,如今累计有100多万字,作为成人礼送给我,真的很幸福了。我在家会分享学校的事情给父母,妈妈就会写进日记里。我是独生子女,但是真的很想要弟弟妹妹。我觉得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大,小时候的教育就会奠定未来重要的基础。有些东西要靠父母言传身教才能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而不是通过别人的说教。

8. 为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购买了哪些装备,父母或亲友送了你什么入学礼物,你最想要什么入学礼物?刘薇迩:就只准备了一些基础的,比如:抱枕,蚊帐,电脑,床上三件套。妈妈送了珍贵的日记,姨妈送了项链,姐姐送了口红,普通的就发红包了。

大学生活费每月准备了多少,该不该向父母要生活费?刘薇迩:我妈妈到处参考别人的标准,从一千多块钱到五千多块钱都有。最开始会多给一点,后面找到规律后再慢慢适应调整。一个人在北京感觉两千差不多,实在没钱了就问爸妈要。我爸妈从来都没有想压着我的生活费的意思,想要多少给多少。可能一个原因是觉得女孩应该富养,防止我在外面吃亏上当委屈自己,另一个也是相信我的自制力吧(不是一个会乱花钱的人),现在毕竟都还没有赚钱能力,花爸妈的钱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10. 对于大学专业是否满意,有没有转专业和读双学位的计划?刘薇迩:我觉得挺好的,没有考虑转专业。网络空间安全是今年新设立的专业,通俗来讲大概和反黑客差不多,当然放在现实生活里工作领域大概是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甚至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等等。双学位压力太大了,学长学姐中都是凤毛麟角,暂且不考虑。

11. 对于大学宿舍条件和室友分配有哪些期望?刘薇迩:对宿舍的情况我觉得很满足了,一个寝室里面有三个人,带空调,知足了。对于室友的期望就是好相处的,能聊得来的最好了。

12. 如今整容很流行,有些男生也化妆,你会考虑在大学里改变个人的形象吗?刘薇迩:会考虑化妆。我觉得整容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只要不换张脸就行。

13. 在大学里想做哪些事,如果按重要性排序,排前三的是什么?刘薇迩:最重要的是学习,第二是跳街舞,最后是谈恋爱。希望自己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好好生活,好好和别人相处。

14. 会在大学里交男/女朋友吗?刘薇迩:我妈妈想让我在大学里面谈恋爱,找学长谈恋爱,然后还可以帮我辅导作业(笑)。这种事还是看缘分,不强求。

15. 想参加什么样的大学社团?刘薇迩:街舞社!甚至已经报名了呢。

16. 你心目中大学里好老师的样子,需要具备哪些特点?刘薇迩:是那种愿意而且能够把自己的学识传递出来的老师。尤其在我们学校每位老师的专业造诣都很深厚的情况下,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很重要。

17. 你会如何处理和老师、同学等的人际关系?刘薇迩:人际关系还是需要自己主动才能有故事啊。

18. 大学期间考虑创业吗,大学毕业后会选择先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刘薇迩:创业还是看情况吧,太耗时间了,并且也很难碰到合适的项目。会继续深造或者出国读研。

19. 是否认可“读书无用论”?刘薇迩:我觉得说这句话的都是没读过书的人,读书肯定是有用的。平台更高,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现在已经不是只要努力肯干事就能成功的时代了,知识和财富一样越来越两级分化。如果不能超过人工智能的话,甚至会连存在的意义都没有。

20. 你希望从大学获得什么?刘薇迩:首先不能否认,读大学的终点就是工作。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我的热爱,然后把它当成我的终生职业。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不只是要赚钱,更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重庆医科大学是是抗战时期复旦大学内迁从而形成的高校,学校在儿科方面在全国还能排进前十,但是在临床、麻醉、神经、护理等方面却多有不如,只能在重庆市内还将就,但在整个西南甚至全国来看就不入流了。

重庆医科大学虽然在国内排名不高名声不显,但是在软科学术上成就比安徽大学这所211高校的排名还要高上一百多名,学校学习氛围良好,学校二本专业每年收分也比较高,基本是接近或者超过了本科第一批次。

学校那女比例上女生远远多于男生,学校里面漂亮的小姐姐非常多,如果想在大学里面脱单的男生去重庆医科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学校有四人间和六人间,六人间大多数都是老生,但是等这一批前辈走了之后留下的就又是六人间了,所以要保持好心态,毕竟像我还住过十六人间的大通铺。

我是重医的,我爱重医,我中立点给你介绍重医

重庆医科大学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来的,当时儿科全部分过来了,所以重医的儿科一直在全国排在前3,至少是前5,医学检验全国第一,唯一的A++,国家重点学科-儿科,医学检验,内科(传染病),有目前中国唯一自主品牌的大型医疗设备-海扶刀,出口欧洲等国,是13所教育部于地方共建重点大学,但不是211,听说是最后一批211的有力竞争者,附属5个三甲医院,医学院,临床就业率很低,所以必须考研,复旦大学今年来我们学校做过研究生招生意向,应该有优势,上大学就是自己学习,现在每个大学都把科研看得比教学重要,所以上大学就是自己学,今年重医有一个临床的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研究生,还不是自己努力的成功

重医的非洲,东南亚留学生很多,因为在非洲和东南亚,重庆医科大学是中国最出名的大学

校园环境不错,全世界最大的毛主席像,湿地,天鹅,鸸鹋

住宿6人间,热水器,饮水机,电扇,不断网,不断电,男女混住(楼层),很安全,学校没有围墙,校长说的是学习美欧,希望大家抛弃围墙,集思广益,不要局限

我最好的朋友就在重庆医科大学上学,所以每到周末就经常过去找他。我对重庆医科大学的第一印象就是女生多,而且感觉校园整体比较小,住宿环境一般。

我好朋友在重医是学医学检验的,据他说,这个专业和儿科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顶尖的,当初他也是以比较高分的重本成绩考进去的。这个学校对医学检验这个专业非常重视,所以我也经常能够听到他的抱怨。比如课业太重,作业太多,考试太难之类的。


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因为重庆医科大学在重庆还是比较吃香的。至少毕业后找一个工作应该是不成什么问题的,而且重医的女生特别多,男孩子们找对象还是很容易的。


而且重医的学风特别好,图书馆之类的向来都是座无虚席,很少有看到占着座打游戏的。总体说来,如果说是对医学感兴趣的话,重庆医科大学绝对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重庆医科大学是原来的上海第一医院复旦医科大分出来的。虽说是分校把,但是我觉得我们学校只能算是一般把。毕竟是分出来的学校,慢慢发展就是好的。

学校有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学校内的学生会有歧视。咱也不知道这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是怎么来的,反正是非常的烦。

学校专科的医护专业比较火爆,女生很多,出去之后肯定就是护士,男生的话会更抢手,因为可能会去分到ICU。

只不过学习的人很少,一般都是在快要考试或者快要考证的时候会去图书干看一看,平常的时候基本上是不会去的。

学校的住宿环境一般,说不上特别差,也说不上住不了人。反正就是一所普通的学校,一所普通的大学。

学校的男女比例差的不行,男生巨少,女生巨多,想要解决单身问题的话,慢慢研究把。

重庆医科大学在川渝一带还是比较出名的,目前收分也不低,据我所知,2016年,重庆医科大学的二批调档线高出了一本线十分左右。所以还是一所不错的学校的。

然后就是住宿条件,老实来说,住宿条件一般般。宿舍看起来有一些些很旧,但是有些心灵手巧的同学贴了墙纸,所以看起来会稍微好一些。然后宿舍还是有点小,床没有床板或者其它软东西来垫就会比较硬。空调说下学期安装。虽然说都是六人间,但是实际上有些寝室只住了四个人,少的还有三个人。总体来说,这个设施我觉得还行吧。

然后选择重庆医科大学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重庆。重庆真的是一座比较美好的城市,传说中的山城哈哈哈,所以就没了共享单车,而且夏天还热得不要不要的。但这不重要,吃的多美女多就够了,美食美景可以完美盖过它的不足。重庆医科大去市区或者一些比较好玩的景点交通还是挺便利的,顺便推荐一些比较nice的景点吧,什么磁器口啊、两江影视城啊、解放碑啊(其实不好玩)、洪崖洞啊。。。。说了这么说,还是亲自感受比较好,所以,欢迎来重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二本线能去澳科大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