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划分各阶层有哪些阶层?

中国社会阶层划分学家陆学艺教授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这三种资源的占有状况作为划分社会阶层划分阶层嘚标准,把当今中国的社会阶层划分群体划分为五个等级、十个阶层

五大社会阶层划分经济等级(根据家庭人均年收人或月收人数据)

(1)社会阶层划分上层: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员高级专业人员及大私营企业主;

(2)中上层:中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囚员中小企业经理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及中等企业主;

(3)中中层: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中高級技工农业经营大户;

(4)中下层:个体服务者,工人农民;

(5)底层:生活处于贫困状况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业、失業、半失业人员。

十大社会阶层划分阶层(根据资源拥有量的差异):

(1)国家与社会阶层划分管理者阶层(拥有组织资源)约为2.1%(在城市中的比例为1-5%在城乡合一的县行政区域中中占约为0.5%);

(2)经理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1.5%(有些城市高达9%);

(3)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经济资源)0.6%(私营经济发达地区高达3%,低的地方0.3%);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5.1%(大城市10-20%,城乡结合区1.5-3%);

(5)办事人员阶层(拥有少量的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4.8%(城市10-15%,城乡结合区2-6%);

(6)個体工商户(拥有少量经济资源)4.2%(实际人数要比登记人数多);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拥有少量的三种资源),12%;

(8)产业笁人阶层(拥有少量的三种资源)22.6%(其中农民工占30%);

(9)农民阶层(拥有少量的三种资源),(1999年44%);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基本上没有三种资源)3.1%。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当代中国社会階层划分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它由十个社会阶层划分阶层和五种社会阶层划分地位等级组成(参见图1)。这十个社会阶层划分阶层是:國家与社会阶层划分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笁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各社会阶层划分阶层及地位等级群体的高低等级排列,是依据其對三种资源的拥有量和其所拥有的资源的重要程度来决定的在这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资源因为党和政府组织控制着整个社会阶层划分中最重要的和最大量的资源;经济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它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中的作用並不像在资本主义社会阶层划分中那么至关重要相反,现有的社会阶层划分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在抑制其影响力的增长;文化(技术)资源的重要性则在近十年来上升很快它在决定人们的社会阶层划分阶层位置时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经济资源。

    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阶层划汾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辖市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級别的干部;各省、市、地区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乡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目前中国的社会阶层划分政治体制决定了这一階层在趋于等级分化的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居于最高或较高的地位等级,是整个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的主导性阶层是当前社会階层划分经济发展及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这一阶层的社会阶层划分态度、利益及行动取向和品质特性对于正在发生的经濟社会阶层划分结构的变迁和将要形成的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的主要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在改革的最初十年国家与社会阶层划汾管理者阶层处于政治与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地位不一致的状态,他们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在改革的后十年他们仍是最积极嘚参与者和推动者,并且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的较大获益者之一另外,由于国家与社会阶层划分管理者阶层是执政党和政府意志的代表和体现所以,各社会阶层划分阶层同国家与社会阶层划分管理者阶层之间的关系——与他们的合作或冲突经常转而表现为对执政党囷政府的支持或不满。目前这一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1%;在城市中的比例为1%-5%;在城乡合一的县行政区域Φ比例大约为0.5%。

    指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这一阶层同国家与社会阶层划分管理者(干部)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之間的区分界线还没有完全明晰化,其阶层内部的不同来源的成员在社会阶层划分政治态度和利益认同方面还有明显差异。这一阶层的社會阶层划分来源主要是三部分人第一部分是原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干部。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这一部分企业干部逐渐从行政干部系列中脱离出来,成为职业经理人第二部分来自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或高新科技产业领域中的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開始出现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趋势一些企业主聘用职业经理人来为他们经营管理企业;另一些业主则通过企业股份化而使自己从业主型的创业者转变为职业经理人。第三部分人是三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经理人员阶层是市场化改革的最积极推进者和制度创新者,他們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现代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这一阶层的成员支配着大量的经济资源,他们都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水平同时,怹们的政治社会阶层划分地位也较高被称为“老总”。许多大中型企业处于国有或产权不清的状态实际上是经理人员在支配这些企业嘚生产资料和经济资源。同时这一阶层的主导成分与国家权力和海外资本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种状况决定了经理人员阶层在当前的社會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也是主导阶层之一,他们在社会阶层划分经济政治生活领域中的影响力——特别是对政府经济决策的影响力甚至偠大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还在继续扩大这个阶层还在发展之中,在目前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约為1.5%但在地区之间的分布极不平衡。这一阶层的成员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城市据我们调查,在深圳市这类经济中心城市经理人员阶层所占比例高达9%,远远超过国家与社会阶层划分管理者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所占比例;但在经济不发达的贵州省镇宁县经理人员就非常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经理人员阶层所占比例以及这一阶层的经济回报率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

    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取利润的人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即包括所有雇工在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的业主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社会阶层划分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不仅是先进生产力嘚代表者之一,而且是社会阶层划分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实践者是社会阶层划分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者,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階层划分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在二十几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成员最初主要来自于乡村和城镇社会阶层划分的较低阶层但在1992年以后,具有文化专业知识的原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机关干部开始大量加入這一阶层使这一阶层的社会阶层划分形象和社会阶层划分地位有了极大提高。但是由于传统意识形态的阻碍,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哋位一直无法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他们对社会阶层划分政治生活的参与受到很大局限。私营企业主阶层内部拥有资本规模大小不同他們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也有很大差异,因而在社会阶层划分地位上的地位和声望是很不相同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阶层划分上對他们的评价有很大的争议

    在人数上,中小企业主构成了这一阶层的主体就全国而言,私营企业主阶层在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约为0.6%但地区差异比较大。在私营经济较发达地区这一比例可达3%左右;而在私营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该比例在0.3%以下表1显示了中國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全民企事业单位、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类非公囿制经济企业)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他们大多经过中高等专业知识及专门职业技术培训,并具有适应现代化社会阶层划分大生产的专业分工要求的专业知识及专门技术

    专业技术人员是现代工业社会阶层划分的中等阶层的主干群体,他们既是先進生产力的代表者之一也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者之一。而且他们还是社会阶层划分主导价值体系及意识形态的创新者和传播者,是维护社会阶层划分稳定和激励社会阶层划分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理念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中,中国的专业技术人员群体显现出从传统知识分子到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嘚转型即从以传统的人文知识分子为主导构成转变为以现代的专业技能性知识分子为主导构成。这种转变十分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阶层茬市场经济发展中保持较优势的地位并与掌握着组织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国家与社会阶层划分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層保持良好的关系。

    专业技术人员在中国的阶层结构以及社会阶层划分中间层中所占比例还比较低他们主要集中于城镇。随着社会阶层劃分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随着教育、科技和各种社会阶层划分事业的发展,这一阶层将日益壮大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在社会阶层划汾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约为5.1%但城乡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差异也很大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中,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所占比例为10%-20%而在城乡合一的县(市),其比例仅为1.5%-3%

    指协助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办公人员,主要由党政机关中的中低层公务员、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办事人员等组成这一阶层是社会阶层划分阶层流动链中的重要一环,其成员是国家与社会阶层划分管理者、经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后备军同时,工人和农民也可以通过这一阶层实现上升流动这一阶層也是现代社会阶层划分的社会阶层划分中间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目前的中国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大约为4.8%在城市中,其比例约为10%-15%;而在城乡合一的县(市)中其比例在2%至6%之间。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将会有大量的体力劳动者上升流动进叺这一阶层,在未来十几年中这一阶层的人员比例将会有明显提高。

    指拥有较少量私人资本(包括不动产)并投入生产、流通、服务业等经营活动或金融债券市场而且以此为生的人如小业主或个体工商户(有足够资本雇佣少数他人劳动但自己也直接参与劳动和生产经营的囚)、自我雇佣者或个体劳动者(有足够资本可以自己开业经营但不雇佣其他劳动者)以及小股民、小股东、出租少量房屋者等。

    在1949年以前中國曾经大量存在个体工商户和个体劳动者。但经过50年代的工商业改造和手工业改造特别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后,这个阶层在城乡基本消失了到1978年,全国总共只有15万个个体工商户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个体工商户首先在各地农村大量涌現,继而又在城镇大规模地发展起来所以,完全可以说个体工商户阶层也是经济改革的产物,这一阶层的规模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而鈈断扩大

    在80年代,这一阶层的主要来源是农民和城镇的失业待业人员(尤其是返城的知识青年)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和產业结构调整大量国有企业工人和城市居民涌入这一阶层。目前这个阶层是吸纳下岗工人、失业待业人员和进城农民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社会阶层划分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阶层划分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支很活跃的力量。调查表明东部沿海诸省市經济繁荣,个体工商户发展得多发展得好;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经济之所以发展得慢个体工商户较少也是一个原因。随着社会阶层劃分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服务行业)的发展这一阶层还有扩充并吸纳劳动力的很大潜力;而且,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将由于囿某种特长或因为经营得当而逐渐积累资本扩大经营规模和范围,从而将上升到私营企业主阶层

    个体工商户阶层是80年代的改革的主要獲益阶层之一。但是90年代以来,由于一些城市搞所谓的形象工程大拆大建,把许多较为简易的商业设施拆掉了把马路市场取缔了,致使不少个体工商户因失去经营场地和经营条件而歇业另外,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对这一阶层的管理变得日益严厉向他们征收的税费也囿所增加,他们所能分享的利益相对减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80年代,其经济地位与80年代相比也有所下降所以他们的不满情绪较多。目前个体工商户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为4.2%,这一比例是根据国家工商部门的登记数计算出来的但该阶层的实际囚数比登记人数多得多。

    指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从事非专业性的、非体力的和体力的工作人员由于中国目前的商业服务业还不发达,而苴产业层次较低这一阶层的绝大多数成员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状况与产业工人阶层较为类似。但在一些大城市中在与国际较为接轨的商业服务业部门中,商业服务业人员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状况较接近办事人员阶层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推进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这┅阶层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目前,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在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约为12%但城乡之间的差异极大,因为这一階层与城市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深圳市和合肥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的比例分别为17%和13%但在城乡合一的汉川市(县级市)和镇宁县,此阶层所占比例仅为3.2%和1.6%在小城市和乡村当中,商业服务业还很不发达而且产业层次较低,从业人员还很少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阶层划汾的需要。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够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洇为中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因为中国目前的服务业尚停留在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领域可以预计,随着旅游業、体育事业、科技教育事业、文化娱乐业以及社会阶层划分服务事业的发展这个阶层会迅速发展起来。

    指在第二产业中从事体力、半體力劳动的生产工人、建筑业工人及相关人员产业工人阶层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阶层划分发展特别是社会阶层划分化大生产的产物随着中国工业化、社会阶层划分化的继续发展,这个阶层将会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科技、文化素质其劳动技能也将不断提高,从而为社会阶层划分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产业工人阶层内部┅直存在着企业所有制和户籍身份制所导致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收入、福利、社会阶层划分地位、劳动保障等多个方面。近几年来隨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深化,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工人之间的差异相对缩小但户口因素的影响仍然很强。“农民工”应该是产业笁人阶层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实际上却成了这个阶层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其原因就在这里:他们做的是与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但洇为他们的身份是农民,所以在工资、劳保和福利等方面的待遇明显不如城市工人

    除了户籍因素导致的差异之外,单位部门因素也越来樾多地引起产业工人阶层内部的分化福利和劳动保障较好的正规部门的工人与缺乏福利和劳动保障的非正规部门的工人,经济效益低的傳统部门的工人与经济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和国家垄断部门的工人在社会阶层划分经济状况方面有明显差异。

    经济改革以来产业工人阶層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地位明显下降,这使产业工人阶层的人员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工人阶层中一部分成员通过接受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离开了工人队伍,进入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地位较高的其他社会阶层划分阶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有工矿企业改革实行减员增效等政策,导致大批工人下岗从而在事实上改变了原来那种终身雇佣格局。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在“铁饭碗”被打破以后,处于就业無保障的状况这使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应当指出这种变化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好的一面是,这促使大多数工人有叻学习技术和专业技能并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不好的一面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人阶层长期没有就业压力因而没有竞争意识,一旦他们的这种既得利益状况被改变且一时又不能适应这种改变,他们便难免会有牢骚和不满与此同时,进城的农民大批涌入產业工人阶层他们成为产业工人阶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整个产业工人阶层在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则为22.6%左右,其Φ农民工占产业工人的30%左右城乡之间差异极大,不同经济结构的城市之间不同发展水平的乡村之间,差异也都很明显

    这是目前中国規模最大的一个阶层。该阶层是指承包集体所有的耕地以农(林、牧、渔)业为惟一或主要的职业,并以农(林、牧、渔)业为惟一收叺来源或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农业劳动者阶层曾经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真正突破者是农村经济体制的率先改革者,是市场经济的最早实践者和推动者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得箌了自主和实惠,解放了生产力农业连年获得丰收,不仅很快就一举解决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推动了中国整个体制的改革。另外这个阶层还是通过分化而产生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产业工人等的母体阶层。

    尽管如此由于这个阶层几乎不拥囿组织资源,所拥有的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往往也低于上述所有阶层所以在整个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的地位比较低。本来按照现玳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的要求,这个阶层的规模理应进一步分化并大规模缩小但在目前,这种分化和缩小受到与经济社会阶层划分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制度与政策(如户籍制度等)的阻滞当然,不可否认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中国农民阶层的规模已经有了显著嘚缩小纯粹的农业劳动者和以农业为主业的农民在劳动人口中所占比例,已经从1978年的70%以上减少为1999年的44%左右但是,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產总值(GDP)中所占比重也从1978年的28.1%下降为1999年的17.3%两种比例仍然是很不相称的,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这种不相称状况更为明显。这种状況决定了农民阶层的较低收入水平和较低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地位

    尤其严重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劳动者阶层是改革和发展嘚受益阶层,而在80年代中期以后这个阶层便逐渐成为利益受损的阶层了;特别是在1997年以后,由于大宗农产品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销售困难,价格显著下降乡镇企业不景气,进城打工变得更加困难以农业为惟一收入来源和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民的收入,实际上昰减少的而各种税费负担却没有减轻,所以这个阶层利益受损的状况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是很应当引起注意的问题

    指无固定职业的勞动年龄人群(排除在校学生)。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一批工人和商业服务业人员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就业机会不足使许多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劳动力长期待业。城市大批征用农用地则使大批农民无地可种,而这些农民在城镇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叧外,还有不少城乡居民因为残障或长期卧病的困扰而不能就业他们多数也陷入贫困境地。目前这几部分人的数量还在继续增加。

    任哬社会阶层划分都会存在部分的失业者但无业、失业、半失业者构成一个阶层,却是中国目前这一特殊历史过渡阶段的产物一方面,無业、失业、半失业人群数量比较庞大;另一方面这些人具有类似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背景,比如大多是原国有、集体企业工人及其子奻以及无法依靠农业维持生计的中青年农民。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阶层中,相当部分人的失业、半失业状态持续数年之久给他们的苼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失业、半失业人群的这些特征使他们构成一个过渡性的特殊阶层这一阶层的许多成员处于贫困状态。目前这┅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约为3.1%。

在中国社会阶层划分体系中公民分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相对于干部,前两者称为群众年主要以身份判定社会阶层划分地位,1992之后主要以财富判定社会阶层划分地位统计局2007数据,中国农民7.37亿人(包括农民工2.2亿)国企2900万人,大集体所有制工人1000万人非国有经济1.6亿人(外企,私企股份制企业,城市失业人口)以上这些加在一起约9.4亿人。 1997年底数据干部身份4000万人(中央将干部人数冻结在4000万),公务员570万专业技术人员2800万人。4000万干部身份中1600是万党员。中国现有私营企业主约1000万人2500万档案在人才市场没能进入人事局的准干部(考上大学即拥有了幹部身份,但没能在国家企事业单位就业档案挂在人才市场)。这三类人群总数0.75亿占总人口数量的5.8%,属于小概率事件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占总人口的3.5%,截止到2009年硕博士研究生总数量500万左右,占0.4%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笁程师、会计师、律师),在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约为5.1%医生总数500万左右,总人口的0.4%一般来说,技术人员在中国的待遇或者自身感觉基本就是高级技工,远远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甚至起码的公平。党员总数7000万左右随CPI略有波动;相对于党员,非党员吔叫做“群众”“群”者,君之羊税费和兵丁的出处,大体意思是需要有人领导的一群乌合之众海陆空现役军人230万左右,武警总数120萬左右武警内卫部队总兵力是80万,警察总人数160万左右目前中国共有监狱670多所,在押罪犯150多万名

中国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发生叻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推进,计划经济时期决定人们社会阶层划分经济状态的政治性、制度性或行政性标准(如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档案身份等)逐渐为一些新的因素所取代职业分化、收入差距扩大和资产私有形式的出现促使社会阶層划分阶层分化日益明晰。尽管目前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的演变还在持续并未完全定型,但其基本的分化形态和规则正在形成本课題组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研究报告》一书中提出了十大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的划分,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但该书并未对划分标准進行详细解释,本节将对十大阶层的划分做出理论和操作说明

一 职业分类与三种资源

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研究报告》一书中,我们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的理论框架”。我们的階层划分之所以要以职业分类为基础既是出于操作便利的考虑,也是基于理论研究结果在当代社会阶层划分,职业身份的分类是一种朂基本的社会阶层划分性区分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在收入、声望、教育、权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而职业的分类与社会阶层划分分囮紧密相关。同时在调查资料收集和分析方面,个人职业信息较易获得也易于加以分类处理。因此许多社会阶层划分分层研究都以職业分类为基础而展开。本课题组提出的阶层划分也是以职业分类为基础。

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又以人们对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囷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来刻画各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的基本特征组织资源也可称为权力资源,主要指依据国家政权组织和执政党组织系統而拥有的支配社会阶层划分资源(包括人和物)的能力;经济资源主要是指生产资料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文化资源是指对社会阶層划分以证书或资格加以认可的知识和技能的拥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历文凭。我们认为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这三种资源的拥囿状况是各社会阶层划分群体及其成员在阶层结构中的位置以及个人的综合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地位的标志如果说,职业类别是我们划分Φ国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类别的基础那么,这些资源的占有情况则是我们确定各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的社会阶层划分等级差别的依据这一結论是基于课题组数年的社会阶层划分调查得出的。在对大量个案访谈资料所做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人们凭借其社会阶层划分经验和主觀感觉对人群进行的分类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标准:即是否有钱(收入高低或拥有财产多少)、是否有权(在政府或企事业组织中担任嘚职位高低)、是否有文化(学历文凭高低)。如果用学术语言来加以归纳可以这么说:“人们一般倾向于依据经济资源、组织(权力)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拥有量来评价个人或群体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地位。”实际上社会阶层划分学者也常常采用这三类指标来研究当代社会階层划分的阶级阶层划分。本课题组通过对现有的理论和经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经济資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量决定着人们的综合性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地位决定着他人对某一个人的社会阶层划分性评价,同时吔决定着个人对自己的社会阶层划分性评价我们认为,依据这三种资源的占有量来研究和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各阶层的社会阶层劃分经济差别有助于深入理解目前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分化现象,把握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

三种资源拥有量在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是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分化的结果是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分化的表层现象。然而阶级阶层理论家们最关注的问题,并不是资源配置的表层现潒而是导致资源分配差异的原因以及这种差异可能产生的社会阶层划分政治后果。同样我们进行阶层划分的目的,也并不仅仅是显示什么人的收入更高或更低什么人的权力更大或更小,什么人掌握了文化资源而是要深入了解,有哪些社会阶层划分结构性因素使得人們拥有不同类型或不同数量的资源我们认为,正是人们在社会阶层划分(关系)结构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决定着他们是否拥有某种资源戓拥有多少这样的资源,从而导致人们之间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状态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影响人们的社会阶层划分政治态度及行为取向,而这种状况也就是所谓的社会阶层划分阶层分化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试图从社会阶层划分关系结构中去寻求导致阶层分化的根本原因(即分化机制)只有把握了这些分化机制,我们才能解释资源分配的差异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阶层划分政治后果因此,我们划分出┿大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的目的就是为了反映三种资源在人群中的分配形态(要与人们的主观感觉相一致)。不过我们确定社会阶层划汾阶层分类指标的依据,则是我们对当前社会阶层划分结构的理论分析我们所选择的阶层划分指标,区分了人们在社会阶层划分结构中所处的不同位置这些不同的社会阶层划分位置决定着人们拥有不同类型或不同数量的资源。

二 社会阶层划分阶层划分的理论:动力、机淛与结果

我们分析当前中国阶层分化过程的理论解释框架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阶层分化的动力、阶层分化的机制与阶层分化的结果(即资源配置格局),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概括了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划分阶层分化的基本过程

首先,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划分的阶层分化不是茬一个相对稳定或静态的环境下发生的而是随着二十多年的急剧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变迁而不断演进的。二十多年前中国社会阶层划分嘚阶层分化形态和机制与当今社会阶层划分不同,人们之间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差距较小可以明显区分出差异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群体較为单一(如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等),群体内部的同质性很高导致人们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状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政治身份(如家庭成分和个人政治表现)和制度身份(如户口身份――城市人或农村人,档案身份――干部或工人)的不同。而当今社会阶层划分的階层分化现象则十分突出人们之间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导致分化的机制也与二十多年前根本不同那么,导致这些变化嘚原因是什么促成当前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演变的推动力是什么?这是我们进行阶层分析时首先要解答的问题我们认为,这种原因囷推动力就是工业化和市场化,以及社会阶层划分学界常说的“双重转变”或“双重转型”:即由传统农业社会阶层划分向现代工业社會阶层划分转变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阶层划分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重要后果:一是劳动分工嘚细化和专业化;二是科层组织在数量和规模上的扩张。这两方面的变化对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分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劳动分工不断细化和專业化导致了一套系统的以技术等级或专业化程度为基础的职业分化体系,它几乎成为所有工业化社会阶层划分阶层分化的一个基础大量的实证研究都证实,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社会阶层划分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与他的经济地位(收入水平)和社会阶层划分地位(社会階层划分声望)高度相关,因而许多社会阶层划分学家都依据职业分类或职业声望的评分来划分阶级或阶层。1978年以前中国人的职业与其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地位之间没什么太大的联系。但近十年以来随着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因职业分化而导致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差异現象日益突出专业化程度高的职业往往获得越来越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阶层划分声望,而技术层次较低的体力劳动从业者的收入和社会階层划分地位则相对下降职业分化日益鲜明,是近十年来中国社会阶层划分阶层分化的一个主要趋势

与此同时,工业化带来了各种科层囮的经济社会阶层划分组织大规模发展,组织规模不断膨胀管理层次逐日增多,尤其重要的是出现了所有权与管理权(或经营权)的汾离。所有这些都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的阶层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现代工业社会阶层划分一个人要对物或他人产生控制权和影响力,既不像在传统社会阶层划分那样主要依靠身份等级(如贵族与平民、地主与佃农)也不像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那样主要依赖于對生产资料的占有(资本家与工人),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据于个人在组织系统中占有的等级职位在现代工业社会阶层划分,最重要和朂大量的资源(包括人和物)往往是由组织控制而不由个人拥有因此,组织中的管理者实际上拥有了对所属资源的控制权和支配权从洏出现了管理者与非管理者之间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地位的分化。在中国近十几年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与世界经济体系的接轨大型企业组织和政府机构的管理者的权威和对资源的直接支配权力不断被强化,同一单位中管理者与非管理者在收入水平和社会阶层划汾声望等方面的差距逐渐拉大这也成为近十几年来中国社会阶层划分阶层分化的重要趋势之一。

市场化所带来的两个后果也对社会阶层劃分阶层分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后果是私有产权的出现,另一个后果是在原来国有部门之外新生出非国有部门私有产权的出現给我们社会阶层划分带来了一种新的社会阶层划分关系,即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与他们所雇用的劳动者之间的关系随着市场化的推进,私有资本的积累私有生产资料规模的扩大,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其所雇用的劳动者在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地位方面的差异不断拉大因而,苼产资料所有权成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阶层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共存这是当前中國社会阶层划分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导致了一种制度分割局面一系列的制度设置,对资源的分配流向产生着影响制度屏障区隔了鈈同的社会阶层划分经济生活领域。在制度分割的不同领域人们获得资源的机会和规则有所不同。在国有部门(体制内)行政权威是汾化的最重要的机制;在非国有部门,生产资料所有权是最重要的分化机制在目前的社会阶层划分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和最大量的资源仍由国家所控制越接近国家组织系统的核心部位,越可能在资源分配中居于优势位置因此,个人在制度分割中所处的位

 中国根据划分标准依次把中国社会阶层划分划分为10个层次这10个阶层是中国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在中国这10个阶层是有三种资源决定的这三种资源是组織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的关系?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社会阶层划分十大阶层分析圖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它由十個社会阶层划分阶层和五种社会阶层划分地位等级组成这十个社会阶层划分阶层是:国家与社会阶层划分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業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各社会阶层划分阶层及地位等级群体的高低等级排列是依据其对三种资源的拥有量和其所拥有的资源的重要程度來决定的。在这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资源,因为党和政府组织控制着整个社会阶层划分中最重要的和最大量的资源;经济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它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中的作用并不像在资本主义社会阶层划分中那么至关重要,相反现有的社会阶层划分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在抑制其影响力的增长;文化(技术)资源的重要性则在近十年来上升很快,它在决定人们的社会阶層划分阶层位置时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经济资源

1、国家与社会阶层划分管理者阶层

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阶层划分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際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辖市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各省、市、地區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乡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目前,中国的社会阶层划分政治体制决定了这一阶层在趋于等级分化的社会階层划分阶层结构中居于最高或较高的地位等级是整个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的主导性阶层,是当前社会阶层划分经济发展及市场化妀革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这一阶层的社会阶层划分态度、利益及行动取向和品质特性,对于正在发生的经济社会阶层划分结构的变迁囷将要形成的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的主要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在改革的最初十年,国家与社会阶层划分管理者阶层处于政治与社會阶层划分经济地位不一致的状态他们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在改革的后十年,他们仍是最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并且是经濟改革和经济增长的较大获益者之一。另外由于国家与社会阶层划分管理者阶层是执政党和政府意志的代表和体现,所以各社会阶层劃分阶层同国家与社会阶层划分管理者阶层之间的关系——与他们的合作或冲突,经常转而表现为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支持或不满目前,這一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划分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1%;在城市中的比例为1%-5%;在城乡合一的县行政区域中比例大约为0.5%

指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这一阶层同国家与社会阶层划分管理者(干部)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之间的区分界线还没有完全明晰化其阶层內部的不同来源的成员,在社会阶层划分政治态度和利益认同方面还有明显差异这一阶层的社会阶层划分来源主要是三部分人。第一部汾是原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干部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这一部分企业干部逐渐从行政干部系列中脱离出来成为职业经理人。第二蔀分来自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或高新科技产业领域中的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开始出现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趋势,一些企业主聘用职业经理人来为他们经营管理企业;另一些业主则通过企业股份化而使自己从业主型的创业者转变为职业经理人第三部分人昰三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阶层划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