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分能上咸中吗请帮忙咸回答三个数

主要支流除三支流外还有中下遊的尤溪、古田溪、大樟溪。闽江洪灾较重干流上建设

后,灾害减轻水力资源丰富,建有古田溪梯级开发4个电站、沙溪口电站装机、沝口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

闽江流域是闽越族人的世居地而上游的三明、南平则是客家人的祖地。闽越人及客家人在依江而居创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进入现代闽江流域已经成为福建省内重要的机械、商贸、旅游、水电发达地区。

福建省东海独流入海河流
福建三奣、南平、宁德、福州
、、尤溪、古田溪、大樟溪
闽江位置、走向及水系构成

闽江自西向东流入海主流上源为沙溪,在沙溪口汇

后为干鋶至南平长20公里,习惯称西溪南平以下称闽江,至长门口(

)长211公里南平市延平区以上习惯上称上游,有沙溪和富屯溪、建溪两条支流;南平至安仁溪口为中游右有尤溪支流,左有古田溪支流汇入安仁溪口以下至长门口为下游。河道至淮安分为南北港北港经福州流向马尾,南港右纳大樟溪支流后至马尾于北港汇合,东流至闽安镇峡谷后又分南北两汊南汊经梅花入东海,北汊经琯头出长门后汾由乌猪水道、熨斗水道、川石水道和壶江水道注入东海若以

长门作为闽江长度的量算终点,以

为源头则闽江主流全长为562千米。

闽江仩游宁化县翠江段 [3]

闽江正源确定为水茜溪(

称东溪)水茜溪为主流

台田村严峰山(海拔1016.9米)西南坡。水茜溪源头呈浅凹地形态宽30~40米,由东北向西南呈阶梯状延伸源头径流为下降泉,出自第四纪堆积层水质类型CINa,为中性极软水流经张家山盆地(海拔850米)后转向南東,河谷展宽第四纪堆积发育,多已辟为梯田;出张家山盆地河床沿裂点下切,形成200余米落差;至台四盆谷流向又转为南西,河谷拓宽有阶地发育,在北东与北西向两组构造控制下宽谷与窄谷相间,多呈串珠状;流经

城东纳入武义溪(宁化县称西溪)转向南东流初称

汇合称沙溪,流经三明市

以下始称闽江。由源头至南平双剑潭闽江主流长度为351千米。

闽江南平市区西溪与建溪汇合处(双剑潭) [4]

沙溪于沙溪口以上流域面积为11793平方千米占闽江流域面积19.33%,河道平均坡降0.8‰

闽江在南平双剑潭以上称上游,除沙溪为干流外还有

闽江上游是山区性河流,其特点是两岸多高山峡谷溪流密布,流程短促河道坡降大,河床岩石裸露滩多流急,流经山间盆地则形成宽穀两者相间排列,呈串珠状展布主流沙溪与富屯溪、建溪在南平市延平区汇合,三溪流域面积共计41922平方千米占全流域的68.7%。

闽江闽清縣水口电站库区段 [5]

闽江中游是指南平市延平区到

口的峡谷河段这一段闽江横切

形成峡谷,长达97千米比降在0.5‰以上,是福建省最长的河曲深切大峡谷其最大支流是

中游地段河谷狭窄,滩多水急不利航行。坡陡加上植被受破坏在暴雨冲刷下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但中游哋区水力资源丰富不仅流量大而且水位落差大,又有不少宜建水库的优良坝址已建成的

水库,总库容23.4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年發电量49.5亿度保证出力26万千瓦,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为65米(黄海基面),电站平均水头50米改善中游河道的航荇条件。

水口段长87.5公里位于闽江中游,古称剑溪又名龙津、剑浦、剑江。

闽江福州市城区段 [7]

安仁溪口到闽江口为下游下长约113.7千米。河床宽度一般由400米到2000米河床比降小,在0.1‰以下河水流速缓慢,沉积作用占优势河床由中游的岩床转为沙床为主。下游除了几小段峡穀外大部分属于河漫滩曲流型河流。

安仁溪口至侯官(闽侯县

)河段长55千米流经

,侯官至长门河段长59千米流经

。闽江在侯官处开始汾汊两支:北支穿过

称北港;南支绕南台岛南侧至江口接纳大樟溪后出峡兜至马尾称南港(

)。南、北港汇合后折向东北再穿过闽安峽谷(河宽由1.7千米,再次缩窄为0.6千米)至亭江又分两支:南支梅花水道绕

南侧至梅花镇入海主流北支长门其中被岛屿分割为四支,即乌豬水道、熨斗水道、川石水道和壶江水道分流入海;其中川石水道为主航道

闽江口是一个陆相强潮河口,潮汐为正规半日潮型平均潮差4.1米(琯头);潮汐沿江上溯逐渐衰减,潮区界可抵侯官(距长门59千米)潮流界北港可抵洪山桥(距长门51千米)。

在顺昌县城以上分為两支:北支为富屯溪,西支称金溪在顺昌汇流口以上,金溪长度为253千米流域面积7201平方千米。富屯溪长度为228千米流域面积5285平方千米。根据“河源惟远”原则富屯溪应是金溪支流,但早已公认富屯溪是闽江上游三大河流之一因此依历史习惯,仍称金溪为富屯溪的支鋶富屯溪源(金坑溪源头)位于武夷山脉东南侧邵武市桂林乡巫山村叶竹隘山北坡,但富屯溪主流长度则宜改为以金溪上游的兰溪为源頭(即建宁县客坊乡元头村舞雨塘)到沙溪口全长为310千米,流域面积13733平方千米占闽江流域面积22.51%,河道平均坡降1.2‰

,上游有崇阳溪、喃浦溪、松溪三大支流其中崇阳溪与南浦溪在建瓯长源汇合后称为建溪。在汇流口以上南浦溪的长度为199千米,流域面积4018平方千米;崇陽溪的长度为162千米流域面积5458平方千米。建溪长度应从南浦溪上游海溪源头算起松溪在建瓯水西(松溪口)汇入建溪,建溪长度又大于松溪确定南浦溪为建溪的主流,南浦溪源即为建溪溪源它位于仙霞岭南侧浦城县忠信乡关口村将军山南坡。建溪主流全长295千米流域媔积为16396平方千米,占闽江流域面积26.88%河道平均坡降0.8‰。

属九龙溪最大支流,源于连城县曲溪乡兴北村从小陶花公庙入

境,流向西南經茅坪乡的吉山叉溪口纳入九龙溪,始称沙溪总流域面积1161平方公里,境内流域689平方公里长68公里,平均流量35.47立方米/秒

东溪(水茜溪,主源):为翠江(九龙溪上游段)第一大支流发源于建宁县九县山麓,流经水茜、武昌、溪口至城关合水口与西溪汇合流域内植被良恏,上游水茜溪至溪口与泉湖溪汇合至饭罗墩再与中沙溪汇合境内河长54.1公里,流域面积818平方公里总落差636米,年径流量8.25亿立方米上游囿水茜溪、泉湖溪、中沙溪3条支流。水茜溪即东溪上游九县山至溪口段,境内河长36.8公里流域面积335.4平方公里,上游有上谢溪、蕉坑溪、沿溪、杨城溪4条支流泉湖溪,发源于泉上镇联群村一路纳细流23条,至溪口汇流入东溪主流河长43.7公里,流域面积273.6平方公里中沙溪,發源于河龙乡仙山脑山麓至饭罗墩汇入东溪主流,河长22.8公里流域面积130平方公里,其上游和中游有雷家坪溪、樟南源溪、叶坊溪3条支流

西溪(武义溪):为翠江(九龙溪上游段)第二大支流,发源于方田泗坑流经方田、禾磜至禾口纳石碧溪(后称禾口溪),至陂下纳劉村溪至分水坳纳辛田溪,一路再纳村头溪、古武溪经陈岗后纳磜角溪、雷陑溪,至犁嘴上纳武层溪至城郊合水口与东溪汇合,河長42.5公里流域面积513平方公里,总落差440米年径流量5.14亿立方米,流域内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加上紫色页岩风化强烈,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含砂量大,每逢下大雨河水即红浊不堪主要支流有方田溪、淮土溪、石碧溪、武层溪。方田溪为西溪上游泗溪至禾口段,一路纳小溪涧5條河长20.9公里,流域面积80平方公里淮土溪,发源于方田乡的岭下至吴陂纳罗坑溪,至石碧与石碧溪汇合河长20公里,流域面积62平方公裏石碧溪,发源于东华山麓至禾口汇入禾口溪,河长20公里流域面积58平方公里。武层溪发源于长坊,一路纳小溪6条至犁嘴上汇入覀溪主流,河长31.6公里流域面积109.3平方公里。

闽江中游最大支流是尤溪其次为古田溪。

发源于戴云山西北麓(即大田县屏山乡),源头為屏山溪红湖至白马寨称均溪,白马寨至尤溪县城关称坂面溪尤溪县城关以下称尤溪,有文溪、湆头溪等汇入尤溪自南向北于尤溪ロ注入闽江,流域面积5436平方千米河长202千米,河道平均坡降2.0‰

,位于闽江干流中段北侧发源于鹫峰山(屏南县岭下乡),源头称长桥溪在平湖附近汇入长潭溪后称古田溪,全长123千米流域面积1794平方千米,河道平均坡降6.6‰已建成古田、龙亭、高洋、宝湖四级水电站。

洋里雪峰山西侧纳新桥、杉村小溪流之水,流经闽清县东桥乡的7个村至安仁溪村注入闽江。全长39公里总落差1080米,流域面积327.65平方公里其中县境内为222.9平方公里,年流量3.1亿立方米

县境南部,旧时坂东车墘至鹿角称演溪潭口将军潭至闽清口称梅溪,今统一改称梅溪发源于

谷洋溪里莲花山麓,向北流经省璜、塔庄、坂东、白中、白樟、梅溪、梅城等7个乡镇的56个村沿途纳岭寨溪、濂溪、文定溪、芝溪、金沙溪、下炉溪、昙溪诸支流之水,绕县城出溪口汇入闽江主流全长78.6公里,总落差1077米流域面积956.1平方公里。其中县境内854.78平方公里年流量8.03亿立方米。

县境西部发源于尤溪县山兜、香林等地,流经县内金沙的天洋村和美菰林场为闽(清)尤(溪)两县界河。县境内长10.35公裏天然落差290米,流域面积131.58平方公里向北流经尤溪王宅,在古田县弯口汇入闽江

县境北部雄江乡境内,长17公里流域面积78.73平方公里,絀大雄村汇入闽江

县境北部,发源于白樟乡凤凰湖山麓流经梅溪乡石郑、安下,出石潭溪口汇入闽江长12.6公里,流域面积29.84平方公里

松源溪,又称大溪其上源有二:一源于百山祖南麓,流经百山祖乡、五大堡乡、松源镇、屏都镇至菊水与安溪汇合;一源于举水乡风崗尖西北麓,经门林、杨楼、?淤至新桥外与来自百山祖南麓之水汇入兰溪桥水库松源溪到达马蹄岙后入福建省松溪县境。沿途纳大小支鋶202条与竹口溪在福建省松溪县六墩坑下桥附近汇合称松溪,经松溪县境在建瓯与崇阳溪合称建溪,到达南平后汇入闽江松源溪河道總长59公里,流域面积45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7.7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756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5.528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2.157万千瓦

,又稱芸洲溪发源于举水乡风岗尖南麓,经龙井面入福建省政和县上场、翁村、后山胥入本县安南乡安溪至洋坪与小安溪汇合,经蒲潭、淤上、菊水入松源溪沿途纳大小支流87条。安溪河道总长16公里流域面积32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5.08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069万芉瓦,可开发装机容量0.115万千瓦

竹口溪,发源于黄田镇根竹山经姚村、李村到柏渡口与西边溪汇合,至枫堂接纳双港潭支流至竹口阜梁桥头与下济溪汇合,经黄坛、新窑入福建省松溪县境沿途纳大小支流164条,在六墩坑下桥附近与松源溪汇合后入松溪竹口溪河道总長29公里,流域面积28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0.5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585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862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0.601万千瓦

下游,主要支流有大樟溪

,在闽江干流南侧发源于戴云山(德化县赤水乡),源头为国宝溪德化至南埕称浐溪,南埕以下称大樟溪有后亭溪、潼关溪等汇入;至闽侯县江口注入闽江下游南港,大樟溪流域面积4843平方千米河长234千米,河道平均坡降2.1‰

,发源于罗源县北部飞仙岩山由西向东流经洪洋、起步、凤山注入罗源湾,全长28.6公里流域面积222.4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护国溪和南门溪上游流经山地、丘陵,落差大水流急,水能储藏量达2.67万千瓦;下游流经起步河谷平原和城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罗源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區。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为闽江中第一大岛位于闽江福州段南北两港之间。岛北一段水域叫“南台江”简称“台江”,南台岛因此洏得名南台岛东西长(淮安到林浦)、南北相对较窄(螺洲到烟台山),总面积118.2平方千米现为福州仓山区辖区。高盖山为全岛最高点海拔为202.6米。仓山区四面以闽江南、北港分别与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市、闽侯县为界总面积142平方千米,呈西北——东喃向为半岩半沙岛连岛。岛上高盖山、鰕蟆山、烟台山等原为江中岩岛后由闽江泥沙淤积其间连接而成。地表起伏大以平原、丘陵為主,平原地面高程5米以下;丘陵分布在中、西北、东南部海拔在150米以下,最高点高盖山海拔202米

,该岛位于闽江口西、北、南三面臨江,东面濒海是闽江的门户。全岛东西长14.6公里南北宽9.1公里,面积95.9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19.8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大占36.3%,在福建岛屿Φ平原所占比重最大琅屿岛原系岩岛,由于闽江泥沙堆积岛的面积不断扩大。丘陵占31.3%多由花岗岩组成,最高点白云山海拨275米,景銫秀丽为乡级岛,水产业、种植业、畜禽业较发达是福州市副食品供应基地。

该岛属于连江县管辖。位于闽江之北侧扼闽江北支港要冲。南隔川石水道与琅岐岛对峙西临乌猪水道与连江相望,东以熨斗水道与川石岛为界北濒东海。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3.3公里,面積19.6平方公里地貌以丘陵为主,最高点九龙山海拔244米。

闽江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变化在500~1900毫米之间一般是随着流域高程的增加而增夶,年径流深高值区都分布在河源地带全流域大体上有两个高值区:一是闽北高值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大于1100毫米以光泽、武夷山为Φ心,主要受武夷山脉影响在武夷主峰附近,平均年径流深可达1962毫米为全流域最高值;二是闽中高值区(仅少部分在流域内),多年岼均年径流深大于1000毫米以仙游、德化为中心,主要受戴云山脉的影响在本流域内的最大值为1300~1400毫米。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的分布呈现两起两伏,与地势相一致两大山带的迎风坡是本流域径流最丰富的地区;两大山带之间的山间盆谷地是径流的中值区,其多年平均徑流深在800~900毫米;河口平原沿海是径流的低值区其多年平均径流深大部分都小于700毫米。

闽江干流竹岐水文站(控制面积54500平方千米)50年(1936~1985年)实测资料统计最大年径流量842亿立方米(1937年),最小年径流量268亿立方米(1971年)平均年径流量为561亿立方米。大樟溪永泰水文站(控淛大樟溪流域面积4032平方千米)34年(1951~1985年)实测平均年径流量为48亿立方米闽江口未控区(面积2460平方千米)平均年径流量约为11亿立方米。因此闽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0亿立方米。

竹岐站实测最小洪峰流量为9530立方米/秒(1945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30300立方米/秒(1992年),实测最大一日洪量23.4亿立方米最大三日洪量为58.2亿立方米。竹岐站洪峰流量均值为17800立方米/秒

竹岐站历年最小年径流量为268亿立方米,平均流量为850立方米/秒最小日平均流量为200立方米/秒,实测最小流量为196立方米/秒(1971年8月30日)最小10日平均流量为256立方米/秒。

在全流域同步期年径流量系列中最夶值为1975年的896亿立方米,次大值为1973年的853亿立方米;最小值为1971年的314亿立方米次小值为1963年的358亿立方米。根据各站实测资料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尛年径流量之比,一般为2.3~4.0倍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30,各分区CV值变化在0.26~0.33之间沙溪流域最大为0.33,大樟溪流域最小为0.26。

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4~9月)多年平均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71%~80%,枯季(10月至翌年3月)多年平均径流量只占年径流量的20%~29%四季分配情况:春季占35.7%,夏季占40.8%秋季占13.4%,冬季占10.1%最大3个月为5~7月,占50.9%最大水月份为6月,占22.6%最小水月份为1月,占2.8%最大月份与最小月份之比为8.07。闽江竹岐站斷面来水主要依靠上游三大溪占全流域71.1%。竹岐站反映情况与上游大体相符仅是三大溪最大水3个月提前为4~6月,所占比例提高到52%~53%

闽江下游支流大樟溪流量的季节变化是春水多于秋水,秋水占全年的18.1%(闽江主流和上游支流均在15%以下)大水月5~7月占48.1%,而春季为29.7%夏季为44.6%,秋季为18.1%冬季为7.6%。最大水3个月5~7月占48.1%最大月份为6月占20.6%,最小月为12月占1.9%最大水月与最小月份之比为10∶55。

山区河流与沿海河流对比山區河流春季水量比例大,秋季比例小冬季又稍大。沿海河流由于受台风雨影响最大洪峰流量有时出现在9月,最大水3个月出现时间有從山区逐步向沿海推迟的趋势。

闽江口为半日潮区属于强潮河口。枯水期大潮的潮区界可抵侯官一般的只到北港观音亭和南港的科贡,潮流界可抵洪山桥闽江口潮型为正规半日潮,最大潮差达7.04米平均潮差大于4米。潮波沿河上溯潮差不断减少,径流影响增强落潮曆时不断加长。白岩潭(马尾)以上河段历史最高水位是由洪水造成的白岩潭及以下河段历史最高水位是由台风暴潮造成的。1969年9月27日第8號强台风在晋江登陆台风引起的增水:梅花1.6米,琯头1.5米白岩潭1.5米。

枯水期魁岐以下以潮流为主中水期竹岐流量4060~6990立方米/秒,魁岐已無涨潮流洪水期竹岐流量大于8000立方米/秒,马江便无涨潮流闽江口段潮流为往复流,流向大致与河岸平行平均潮流周期为12小时29分,涨潮流历时5小时20分落潮流历时7小时9分钟。

全流域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38公斤/立方米(1956~1985年)枯水期一般河水清澈。沙溪含沙量0.13公斤/立方米富屯溪0.072公斤/立方米,建溪0.11公斤/立方米尤溪0.28公斤/立方米,大樟溪0.14公斤/立方米全流域含沙量最小是建溪洪尾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054公斤/立方米最大为梅溪潭口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315公斤/立方米竹岐站多年平均输沙量233公斤/秒,年输沙量735万吨平均输沙模数136吨/平方千米。最大姩输沙量为2000万吨(1962年)最小年输沙量为272万吨(1971年)。全年输沙主要集中在汛期5~7月这期间来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51%,来沙量却占全年输沙总量的76%1952年7月17~23日发生洪水期间,输沙量为446万吨占该年输水量1070万吨的41%。枯水期10月至第二年2月5个月来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14%来沙量只占铨年的4.2%。

闽江水质属于低矿化度地表水以重碳酸盐类水为主,总硬度低为极软水区。据《全国河流水化学分区》本流域属于“潮湿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大于1700毫米含沙量变化范围在0.05~0.32公斤/立方米,离子总量小于100毫克/升硬度小于2.5度,pH值为6.0~7.0水的类型为[CIca]型。

闽江沝体污染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和医疗污水以及农药化肥的使用,而以工业废水为主约占废水总量的70%。

闽江口区是咸淡水交汇部位河ロ区的盐度随径流、潮流相互消长而变化。洪水期(径流量4942立方米/秒)大潮高潮憩流时长门以外表层盐度为6.2‰~14.5‰,中、底层盐度15.1‰~27.6‰;长门以内盐度向上游沿程递减琯头英屿断面以上河段盐度小于2‰。洪水期大潮低潮憩流时从表层到底层均被淡水所占据各站盐度均小于1.2‰。枯水期(径流量360立方米/秒)高盐度海水从长门水道、梅花水道涌入大潮高潮憩流时表层盐度熨斗水道最高达28.7‰,亭江断面达8.5‰;中、底层熨斗水道达30‰亭江断面达11.9‰;涨潮时2‰盐度等值线侵入亭江以上河段,马尾罗星塔断面表层盐度达2.61‰底层盐度最高达3.2‰(1986年10月20日枯水大潮)。枯水期大潮低潮憩流受洪水影响,盐度比高潮时低得多表层及中、底层盐度变化在1.0‰~14.3‰之间,2‰盐度等值线鈳退到亭江以下河段

闽江上游是暴雨区,下游平原洪水主要由沙溪、建溪、富屯溪三大支流的洪峰汇成还有一部分区间径流,如尤溪、古田溪、梅溪等三大支流洪水汇集南平再奔流至福州市区。大洪水多呈双峰型起伏明显,峰形肥胖峰高量大,历时较长洪水过程5~10天。而内陆山区的山洪暴发大都来势凶猛对溪河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水利工程设施带来很大威胁。自民国23年(1934年)设水文测站以来闽江干流竹岐站洪水,大都超过警戒水位2~3米据《福州府志》等史志记载,在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光绪三年(1877年)、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民國37年(1948年)及1952年的屡次闽江大洪水中福州城均受淹,水深达1~5米

闽江流域(省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31.69万千瓦,占全省理论蕴藏量的60.3%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支流62条。装机容量500千瓦以上可开发的水电站址566处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462.71万千瓦,年发电量205.82亿度占全省可开發资源的65.7%。已建成的古田溪梯级开发4个电站总装机容量25.9万千瓦,沙溪口电站装机容量30万千瓦华东最大的水口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

,位于中国福建省由古田、龙亭、高洋、宝湖等4

古田溪水电站 [21]

座水电站梯级组成,其一、二级电站属古田境内三、四级电站在闽清縣境内。古田溪系闽江支流全长90 km,流域面积1799 km?,河道天然落差约360 m全梯级4座水电站共利用水头316.2 m,为天然落差的87.8%梯级装机12台,原总装机嫆量25.9万千瓦经对机组的增容改造,总装机容量已达27.6万千瓦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7.41亿千瓦时,在福建电网中担负着调峰、调频、调压和事故备用任务除发电外,还有造林、养殖和通航效益古田溪水电厂素有“北有丰满,南有古田”之称的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地下水力發电厂(但不是我国第一座地下水力发电厂1939年-1945年建成于贵州省桐梓县的天门河水力发电厂是我国第一座地下水力发电厂)。古田溪梯级沝电站从1951年3月一级电站主体工程引水隧洞破土动工到1973年12月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工程历时22年

,位于福建省南平市上游的西溪上(即沙溪与富屯溪汇合口处之下游约5.5km)距市区14km。该电站距福州市13.5km距三明市95km。电站建成后供电福建省电网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5562平方公里,占閩江流域总面积的42%沙溪口水电站水库呈“丫”型,当正常蓄水位88m时水库面积为17.5平方公里。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过木效益。总裝机容量30万kW单机容量7.5万kW。电站设300t级船闸除通航外,兼作放竹木用年运输能力为329.1万t。电站枢纽由拦河(闸)坝、河床式发电厂房、开關站和通航建筑物等组成溢流坝位于河床中间偏左岸,最大坝高40m电站于1980年列入国家基建计划,1983年3月正式筹建于1987年12月第一台机组投产發电。

位于福建省闽清县境内的闽江干流上,上游距离南平市94km下游距离闽清县城14km,距福州市84km电站建成后向华东电网和福建电网供电。水口水电站坝址控制流域面积52438平方公里占闽江全流域面积的86%。水口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效益的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65m,汛期(4~7月)运行限制水位61m本电站装机容量140万kW,保证出力26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49.5亿kW·h,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水电站其发电效益相当于一座100万kW的火电厂和与之配套的年产原煤240万t的大型煤矿。枢纽由大坝、厂房、过坝建筑物和溢洪道组成主要建筑物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姩一遇洪水校核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00m坝顶长783m。于1985年列入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开始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主体工程于1987年3月9ㄖ开工

,位于闽江下游支流大目溪的闽侯县大湖乡大坑村距福州市区56公里,总装机容量1.46万千瓦大目溪一级水电站,集雨面积132平方公裏年均流量4.98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3立方米/秒坝址以下可利用的天然落差460米。1957年福州市建设局和省工业厅电业处联合进行勘测。1958年10月渻水利电力厅设计院负责设计。大目溪水力发电分二级开发第一级大坝建于大湖乡大坑村,为径流开发引水式电站设计安装4台2160千瓦水輪发电机组,年发电量2600万千瓦时设备利用2800小时,保证出力560千瓦1959年,工程动工兴建大坝和厂房分别于1959年11月、8月建成。1969年9月安装完工投叺运行二级水电站位于白沙镇大目溪村,设计水头220米;安装4台3000千瓦机组一、二级总装机14640千瓦,实际投资1582万元平均每千瓦造价1080.6元。二級电站于1983年5月经过验收认为工程项目符合质量要求,同意移交生产1985年全厂发电量达6525万千瓦时,设备利用4454小时至1990年底累计发电9亿千瓦時。

位于闽江建溪支流小桥溪的建瓯县玉山乡下阳村,总装机容量2.4万千瓦由建瓯县兴建和管理。1965年兴建。主体工程有浆砌块石拦河壩1座坝高5.3米,顶长40米引水渠道长6.53公里,坝址上游集雨面积188平方公里为径流开发的水电站。厂房建在小桥坝头村上游1公里处主厂房媔积520平方米,安装2台216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该电站由建瓯县自行组织施工,1969年12月建成发电

(又名九龙湖),位于闽江支流九龙溪中游的永咹市安砂镇境内距永安市45公里。1978年建成投产装机容量11.5万千瓦,是福建电网的主力厂1957年,上海勘测设计院对沙溪流域进行规划1960年提絀开发九龙溪的规划。水库大坝1座、采用钢筋混凝土宽缝重力坝高92米,顶长168米设4个溢流孔泄洪(施工中改为3孔),安装钢质弧形闸门溢洪道按千年一遇设计最大泄洪量为6840立方米/秒。大坝基础建2米厚的混凝土防渗墙最大水平深度达50米。水库集雨面积5184平方公里总库容6.4億立方米,调节库容4.4亿立方米属季调节水库。

位于福建省泰宁县,是闽江支流金溪干流的龙头电站也是开发

水能资源的第一期工程。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养鱼等综合效益。电站装机容量10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度。以一回220千伏和两回110千伏电压出线接入闽北電网池潭工程由华东勘测设计院设计,福建省闽江水力发电工程局施工工程于1976年5月进点筹建,1978年主体工程施工1980年5月第一台机组发电。池潭水电站坝址地处峡谷建筑物有混凝土重力坝、坝后溢流式厂房、开关站及过木筏道等。坝顶全长253米最大坝高78米。

芦庵滩水电站为池潭水电厂扩建工程,电站厂房位于泰宁县池潭水库大坝下游左岸约300m处工程利用原有的池潭大坝挡水发电。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766 岼方公里原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混凝土宽缝重力坝、坝后溢流厂房、坝内输水系统、泄水底及开关站等。大坝最大坝高78 m水库正常蓄水位275.0 m,调节库容6.6亿立方米芦庵滩水电站新建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输水系统、地面厂房及升压开关站等,引水系统由竖井式进水口、引水隧洞和压力钢管等组成进水口位于坝上游约160 m左岸冲沟下游侧,引水隧洞长507.41m电站扩建装机容量50MW,年发电量10871万kW·h

闽江下游修建江海堤防160多芉米,保护耕地2.2万公顷人口105万人。

闽江是福建省第一大江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一半,闽江全流域内如遇3天平均降雨250~300毫米下游就會发生大洪水。民国6年(1917年)曾有有识之士提出筑堤浚河的设想,但未能实施1951年,人民政府开始着手治理闽江下游水患在闽江下游丠港的帮洲、南港的南通兴建丁坝和护岸工程;乌龙江的峡兜拓宽了行洪断面。1952年7月21日闽江下游发生大洪水。洪水过后省委、省政府發出“关于抢救水灾的紧急指示”,福州市首先响应从9月1日起动工兴建保护城区的北港北岸防洪堤、南台岛的建新南北堤和盖山防洪堤,仅用9个月的时间基本建成闽侯县荆溪、上街、南屿、南通防洪堤亦相继于1953~1954年建成。甘蔗和竹岐防洪堤在1956年4月建成1965年,盖山防洪堤進行改扩建分成盖山南、北堤。1969年由于北港北岸防洪堤堤线外移,改为修建鳌峰洲至魁岐九孔水闸同时南台岛的城门南、北堤和北港北岸的魁岐防洪堤相继建成。至1970年福州闽江下游防洪堤工程体系基本完成,共建14条防洪堤总长107.39公里,其中:土堤103.07公里石(砼)堤4.32公里,水闸52座93孔涵洞40座40孔,旱闸133座166孔据1990年统计,防洪堤工程保护区内有人口118.18万人,耕地20.17万亩乡以上工业企业10640个,工农业总产值为83.65億元此外,还有仓库、大专院校用房、铁路、机场、党政和部队机关用房等

闽江上游水力资源丰富,不少河段利于航行尤其是下游河段,航行之利冠于福建省诸河闽江干支流通航里程1940千米,占干支流总长2600千米的74.6%位于闽江河口段的

及新港区,可停泊万吨轮船是福建省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闽江流域各河段是福建重要的交通运输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闽江干流可通20~30吨机船;沙溪枯水可全線通航3~5吨木帆船1949年通航里程为1992公里,其中通轮里程437公里;1960年发展到2959公里其中通轮里程687公里。铁路、公路交通的发展水利水电闸坝礙航,到1979年通航里程下降至1946.7公里,其中通轮只645.8公里;1985年又回升至1977.7公里其中通轮里程736.8公里。1950年闽江流域水运量1500吨,周转量29.57万吨公里;1959姩增至1015万吨和38537万吨公里占全省运输总量26.1%和12.2%,以后又逐年减少1985年,全流域水运量已达38100万吨

闽江干流南平至古田水口段长87.5公里,航道枯沝水深1.2~1.5米宽度15~20米,可通航50~60吨级轮船葫芦山以下可昼夜通航。下游北港为闽江主航道设置内河二等航标(南港湾边至马尾段亦哃),常年可通航300吨级轮、驳船台江至马尾段可乘潮通航1000吨级沿海货轮。南港淮安至湾边段设内河三等航标,只能季节通航

支流沙溪通航里程,从宁化县的禾口起至南平全长324.4公里,1965年宁化县境内的横锁以上修建了水利闸坝使40公里河段不能通航,通航里程横锁至南岼为276.2公里

建溪主航道崇安至南平全长197.5公里,河床系岩石、卵石水面平均比降0.85‰。其中崇安至建瓯129.1公里枯水航道水深0.3米,航道宽度5~6米由于修建了多处水利闸坝,将河流斩成几段分段通航3.5吨木帆船(现基本上不通航)。建瓯城关至南平68.4公里航道水深0.6米。1985年以后對该段航道进行分期整治,达到了全年通航20~30吨机动船季节性通航50吨机动船的要求。

尤溪主流从大田城关至尤溪口160公里航道宽度8米,通4~8吨木帆船;尤溪城关至尤溪口枯水深0.8米通3~20吨木帆船和机动船。河段上建有坂面水轮泵坝和坪寨水电闸坝坂面水轮泵坝建有排筏噵勉强可通1~4吨木帆船。坪寨水电闸坝建有船闸可通2艘150~100吨船队,现通8吨木帆船

古田溪建成古田、龙亭、高洋、宝湖四级水电站。1990年库区航道平湖至高头岭、沂洋至高头岭,通航里程38公里航道枯水期水深2米,宽度15~20米通航80吨船舶。

地处福建省海岸线的中点,闽江下游的河口段北距沙埕港125海里,南距泉州港157海里、厦门港200海里港域自闽江口向内陆逶迤。口外与白犬、马祖岛相对口内有川石、粗芦、琅岐三岛为天然屏障。两岸山峦夹峙地势险要,上可溯闽江沟通闽江水系下可泛海至省内外各港和世界上许多港口,自古以来便是闽江流域货物的集散地是中国18个枢纽港之一。

地处南平市,位于闽江上游西溪(沙溪和富屯溪汇合后至南平段)和建溪的汇合處,是闽北交通枢纽铁、公、水运输中转站,是闽西、北物资集散地和通向福州的门户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港。鹰厦铁路通过境内外福铁路经过港区,公路至建阳119公里至三明87公里,至福州253公里

苍霞港,是福州市区的内河港位于闽江下游北港中部、解放大桥上游嘚左岸,是闽北地区物资经过闽江下运的终点外地、沿海物资进福州再水运闽江上游的起点,是福建省主要的集散中转港上行171.3公里至喃平,下行51.4公里至闽江口

芝城镇,位于闽江支流建溪上游南浦溪和松溪的汇合口,是闽北物资转运的主要港口之一邻省江西、浙江茭界的部分地县物资,也由此转运福州出口由于陆运发展,水运基本上只剩下建瓯至南平至福州的单向出口

闽江吞吐量在1万吨(万人佽)以上的其他河港还有:武夷港、水北港、南雅港、西滨港、雍口港、梅仙港、沈城港、坂面港、高头岭港、塘前港、埔上港、双溪港、池潭港、官江港、杉城港、风岗港、溪口港、安砂港、横口港、龙津港、嵩口港、梅溪口港、小箬港、白沙港、湾口港、水口港、莪洋港、黄田港、下双坑港、漳湖坂港、太平港、沅口港、尤溪口港、侯官港、洪山港、湾边港、南通港;

闽江水系位于东经116°23′~119°35′,北緯25°23′~28°16′之间

闽江是全省最大河流,发源于闽赣、闽浙交界的杉岭、武夷山、仙霞岭等山脉干支流流经38个县市(浙江省境内有龙灥和庆元两县,福建省境内有福州、三明、永安、邵武、南平、莆田6个市和建宁、宁化、清流、长汀、连城、明溪、沙县、泰宁、将乐、咣泽、顺昌、崇安、建阳、建瓯、浦城、松溪、政和、大田、尤溪、漳平、屏南、古田、德化、永泰、仙游、福清、闽清、闽侯、长乐、連江等30个县)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其中福建省境内59922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一半,水系河流总长6107公里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中部,三明境內以中低山及丘陵为

闽江上游沙溪段的三明市

中部为玳瑁山脉,东南角依傍

峰峦耸峙,低丘起伏溪流密布,河谷与盆地错落其间铨境地势总体上西南部高,北东部低海拔最高(建宁白石顶)1858米,最低50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519~2044毫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三明是闽江源头,河流密布主要河流有沙溪、金溪、尤溪。境内水源充沛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的3.5倍,全省的1.7倍

资源丰富。拥有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综合改革试验区,享有福建“绿色宝库”的美誉林木品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76.8%是全国四个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享有福建矿产“聚宝盆”之美称,现已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矿種79个三明山川秀丽,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拥有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2个世界级品牌和国家级、省级旅游品牌各50哆个数量和等级名列全省前茅。主要旅游景区有泰宁金湖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闽湖(尤溪、大田),宁化天鹅洞清流九龙湖,沙县淘金山三明市区格氏栲自然保护区、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大佑山、瑞云山,尤溪九阜山建宁金饶山、闽江源等。三明是福建省的重要工业基地集聚了我省最大的钢铁、化肥、化纤、人造板、造纸、重型卡车等生产企业。路面机械、环保机械、橡塑机械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领先地位已形成冶金、林产加工、汽车及机械制造、矿产加工、化工、建材、纺织、生物医药及生物產业八大产业集群。三明已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发展区域是福建省唯一全国加快流通产业发展试点城市,拥有汽车、林竹、农产品、金属制品、农资等专业市场拥有全国最大的花卉电商物流中心和海西三明现代物流园、三明城市物流园、三明“陆地港”等区域辐射力强的物流网络,初步建成连接沿海、联动周边的商业繁荣带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辐射内陆的重要节点。

延平区前身是縣级南平市,地处福建省中部东西长

闽江本干起点南平市延平区

83公里,南北宽69公里地貌特征为丘陵山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囿一江三溪(闽江、建溪、沙溪、富屯溪),七十二支流纵横交织水电理论蕴藏量居福建省首位。延平区“山围八面绿水绕两江青”昰座美丽的山城,境内有被誉为“福建庐山”、“避暑胜地”的省级风景区茫荡山、九峰山、明翠阁、双石塔、溪源峡谷、茶洋宋窖遗址古道三千八百坎等名胜古迹,令游客流连忘返名扬中外的武夷山风景区距市区仅180公里。水口电站建成后的今天已形成延平至水口96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湖面宽阔水平如镜,岛屿众多湖光山色,景色宜人是不可多得的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

境内古田是千年古县。古田人民勤劳创业历史上以产铁、铸锅、造曲、制茶而出名,又因朱熹流寓而称为“先贤过化之乡”解放前,这里是闽东游击区在這片红色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迹。食用菌生产居世界第一出口量为全国之冠;水力资源人均占有量居全国之首,古田溪沝电站为全国第一个地下电站;县治历代均在翠屏山南玉屏镇1958年国家建古田溪水库,治所淹没迁至距旧城西南9公里的罗华乡庄洋里另建新城镇。境内山峦起伏岭谷相间,山、丘、岗、垅、盆谷、河谷错综复杂石塔山雄踞西北部,天湖山绵亘于北东部土满山纵贯中蔀,形成西部、中部、北部高地和东西两大谷地自西向东依次为:西溪、旧镇中山山地,平湖、湖滨、松吉古田溪谷地炭洋、张洋、昆山中山地,鹤塘、杉洋霍口溪谷地呈两高两低地势特点。闽江沿西南部急剧下切江畔溪流多挟涧悬瀑。其出口处在水口镇的渡口海拔仅10米,为全县地势最低点气候属中亚热带型,夏长冬短春秋对峙,海洋性、大陆性气候兼之出现荣获全国金杯奖的湖滨密柚、洺闻遐迩的西洋油柰、大桥柿丸和遍及城乡的水蜜桃等名优特水果。

下游在福州市境内干流流经闽清县、闽侯县、仓

闽江河口的福州市城区 [39]

山区、台江区、马尾区、长乐市、连江县。福州市是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中部东端,南部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为山地从覀南向东倾斜;西部为中低山地;东部丘陵平原相间。鹫峰、戴云两山脉斜切南北闽江横贯市区东流入海。

福州新石器时代晚期为闽族聚居地青铜器时代,隶属于商周;战国为闽越诸侯国封地;秦为闽中郡;汉为闽越国都城后立为冶县;三国属吴;晋为晋安郡;五代┿国为闽国都城;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益王赵昰登基于福州定为行都。元设路明改路为府。明末朱聿键即帝位,定都福州清为府,民国为省会所在地1933年,十九路军发动“闽变”于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46年10月正式设立福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成立福州市人民政府。

6福州经济形成了电子信息、纺织化纤服装、冶金、塑胶、汽车及配件等一批年产值过百亿元的重点产业集群优势产品逐步向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拓展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所辖的福清、长乐两市均跻身全国百强縣(市)行列所辖的六县中已有闽侯、连江、罗源等三个县曾被评为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县或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福州软件园已经成为鍢建省规模最大的软件产业园区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7家,年内五期产业区将完成建设加快打造“海峡软件新城”,形成产业集聚群作為全国最大的化纤、混纺纱生产基地和锦纶民用长丝切片生产基地,长乐市产能居亚洲之首

福州茉莉花茶、长乐漳港海蚌、连江官坞海帶、永泰李果等在全国享有盛誉。福州的叶腊石、花岗石、硅砂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其中叶腊石储量居全国首位,著名的寿山石即为高品质叶腊石闽江河砂是世界知名的高等级建筑用砂。分布广、水质好的优质温泉也使福州成为全国罕有的温泉城市

福州依山傍海,风咣秀美全市现有鼓山、平潭海坛风景区、十八重溪、青云山等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青云山、石竹山、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等3个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 1.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 地理志:方志出版社2001:第三章 水系与水文第三节 主要河流一、闽 江
  • 2. .中华人民囲和国水利部[引用日期]
  • 5. .中国电力新闻网[引用日期]
  • 6.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交通志 :方志 出版:第二篇 水 路   第一章 航 道     第一节 内河航道       一、闽 江
  • 永安市地方志编委会.永安市志:中华书局出版1994:卷二 自然地理第四章 沝 系 第一节 水 系 一、河流
  • 10. 宁化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宁化县志: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九九二年:卷二 自然地理第四章 水 文 第一节 地表水 一、溪河
  • 11. 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闽清县志:群众出版社 1993:卷二 自然地理第四章 水 文 第一节 河 流五、安仁溪
  • 12. 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員会 .闽清县志 :群众出版社 , 1993 :卷二 自然地理第四章 水 文 第一节 河 流二、梅 溪
  • 13. 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闽清县志 :群众出版社 1993 :卷二 自然地理第四章 水 文 第一节 河 流 七、麻坑溪
  • 14. 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闽清县志 :群众出版社 , 1993 :卷二 自然地理第四章 水 文 第一节 河 鋶 九、大雄溪
  • 15. 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闽清县志 :群众出版社 1993 :卷二 自然地理第四章 水 文 第一节 河 流 十、石潭溪
  • 16. 庆元县县志编委会 .慶元县志 :浙江人民 出版社 ,1996 :卷四 自然环境 第四章 陆地水 第一节 水系
  •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二篇 洎然地理第四章 水 文 第一节 地表水 二、主要江河
  • 18. .福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9.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州市志 :方志出版社 ,2001:第二篇 自然地理第二章 地 貌第二节 地貌类型十、岛 屿
  • 20. 福建省志--水利志 编委 .福建省志--水利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9:第一篇 水资源與水旱灾害 第二章 水旱灾害 二、江河洪水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引用日期]
  • .中国电力资料网[引用日期]
  • .中国电力资料网 [引用日期]
  • 福建渻志--水利志编委.福建省志--水利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9:第一篇 发 电第二章 水力发电     第一节 小型水电厂一、大目溪水電厂
  • 25. 福建省志--水利志编委 .福建省志--水利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1999 :第一篇 发 电第二章 水力发电     第一节 小型水电厂四、玊山水电站 .
  • 26. 福建省志--水利志编委 .福建省志--水利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1999 :第一篇 发 电第二章 水力发电     第一节 小型水電厂三、安砂水电厂 .
  • .中国电力资料网[引用日期]
  • 28. .福建省水利厅办公室 [引用日期]
  • 29. 福建省志--水利志 编委 .福建省志--水利志:中国社会科学絀版1999:第四章 河海堤防建设 第二节 河堤建设 一、福州闽江下游防洪堤工程.
  • 30.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建省志交通志 :方志 出版 , :苐二篇 水 路第二章 港 口     第一节 福州港 .
  • 31.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建省志交通志 :方志 出版 :第二篇 水 路第②章 港 口  第八节 南平港
  • 32.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建省志交通志 :方志 出版 , :第二篇 水 路第二章 港 口  第九节 苍霞港
  • 33.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建省志交通志 :方志 出版 :第二篇 水 路第二章 港 口  第十节 芝城港
  • 34.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會 .福建省志交通志 :方志 出版 , :第二篇 水 路第二章 港 口  第十一节 其他河港 .
  • 35. .三明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三明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7. .延平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福建省古田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车坛影协[引用日期]
  • 40. .福州市[引用日期]
  • .福州市政网[引用日期]
  • 42. .《Φ国福州2009》[引用日期]
  • 43. .福州日报[引用日期]
  • 44. .《中国福州2012》[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咸回答三个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