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楼(共6层4层旧开始的成语住人需要停电梯)加装电梯,电梯只装到4层,整个工程大概需要多少钱?

新版《住宅设计标准》6月将在上海正式实施,今后所有4-6层的新建住宅将设电梯。然而与之相对的是,数年前上海已开始摸索的多个老式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项目,却因为种种原因陷入“难产”甚至“流产”的境地。

2002年闸北区陆丰小区2至4号楼加装电梯试点,成为首个“吃螃蟹”的老公房改造项目。此后,多年来本市加装电梯成功的老公房寥寥无几。时至2012年,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推出“老房加装助老电梯试点”公益项目,基金会通过走访企业、实地勘察、召开座谈会,最终确定了试点楼房,并于2012年9月21日正式启动。试点楼房分别位于浦东、杨浦、长宁、虹口、静安、徐汇6个区的七幢楼。当时,对老楼安装电梯的总体思路是:电梯由社会资助,井道施工费、安装费等由社会组织、政府部门、业主三方分摊。安装完毕后,运营维护费由二楼以上居民按不同比例分摊。然而,除了静安区美丽园小区顺利实施外,其他试点小区都未能顺利开工。

上海市房管局、规土局等部门先后制订了《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2011年)、《关于明确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2012年)、《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规划管理意见》(2014年)并实施,旨在推进加装电梯项目尽快施行。

究竟老房加装电梯面临着什么样的难题?良好的政策引导之下,老房加装电梯能否走出如今步履维艰的窘境?

[典型案例1]杨浦区开鲁三村

平衡和补偿资金问题难以调解

(、、)位于杨浦区中原地区,4层至6层的住宅有79栋,房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小区现有居民3874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320人,残疾人士60多人,他们生活出行并不方便。早在2012年底,该小区几栋楼的楼组长就开始自发征求居民意见,希望能加装电梯方便居民出行。

一方面,老年居民们迫切希望能够早日乘电梯上下楼,另一方面,她们也征集其他居民意见,希望能尽早启动改造。再她们的努力下,业委会之后讨论了这件事,并同意搞前期准备工作。“这事情如果做成了自然是双赢。”开鲁三村居委会经过讨论决定从小区的4栋楼开始试点,这4栋楼是独立点状式,而不是“联排”式,周围空地较大,施工条件较好。目前初步统计这4栋楼已有“99%”的居民同意改造。过完春节以后就将有专业单位进小区评估具体的建筑结构、地基等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然而问题也随之产生了。“其实征询意见的时候是问题最少的――就像动拆迁一样,来征询意见的时候大家都想搬,但是等到真刀真枪干起来,那才是真正涉及到贴肉利益的时候,问题才会多。”动拆迁的问题总是发生在谈拆迁补偿的时候,加装电梯也是一样,对于享受不到电梯利益的是否应该补偿?享受到电梯利益的应该如何出资?接下来才是加装电梯能否成功的关键。

“就算正式批文下来,可以开工,那么改造工程是否会占用小区土地?如果有居民漫天要价怎么办?如何补偿?动迁都是有补偿标准的,可是这个补偿是没有标准的。还有,开发商说这个电梯造价要80万元,居民认为只值60万元,那么谁来说一句公道话呢?加装电梯还是由政府牵头比较好做,”居委会负责人称,“特别是资金审核审计方面,这样居民就能放心。”

[典型案例2]杨浦区明园坊

“装电梯大家都同意,但涉及到出钱就没有下文了。”明园坊小区当时就卡在了“谁出钱”上面。位于上海卷烟厂南面的明园坊小区,大概三年前,这里的业主对加装电梯的呼声很高,街道、区房管部门、物业、业委会等多方为此坐在一起开会协商,但最后因资金谈不妥不了了之。

这个小区包括两栋大楼房和两排灰色的7层建筑,多层建筑大多是每层3-4户的长楼梯格局,一楼是底商。据物业介绍,其楼龄马上就有20年了,住户以退休工人为主。“装电梯大家都同意,但涉及到出钱就没有下文了。”小区业委会相关负责人金长根估算,装一部质量有保障的电梯大概需要40万元,按照户数最多的单元共24户计算,每家也要付1.6万元,这对老两口之家来说不是小数目。

2011年6月,包括街道、区房管局、小区物业、业委会等多方在内的各部门曾坐在一起开会,政府部分明确表态在政策上支持加装电梯,至于钱怎么出,没有商量出个结果。金长根介绍说,住在二楼的说要少交钱甚至不交,住在上面的又不同意,出多出少达不成一致。除了初装费,还有后期的维修保养费,这些更是没有着落。

让业主自己出钱装电梯的,基本上都很难通得过――同时,据小区物业介绍,除了资金问题,当时业主们还对电梯安装的具体位置意见不统一,“晚上电梯运行噪音明显,电梯门开在谁家门口都不乐意。”小区里的多层建筑单元门外的路面宽不过3米,楼的外立面装上电梯后将使道路变得更窄。因此,即便业主层面都谈拢了,后面的建筑改造审批能否通过还是个未知数。

[成功案例1]闸北区陆丰小区胜在狠下决心早出手

经费筹集:居民自掏腰包,“加层加面积”,每户新增10余平方米

闸北区陆丰小区是最早“吃螃蟹”的老式多层住宅。2002年,小区2号楼和4号楼作为全市试点,成功加装了电梯。从防盗门进入4号楼,眼前的空间不算大,但井然有序,大门右侧就是电梯,和楼梯仅隔一堵墙。其实当时的改造并不是简单的加部电梯,而是现在很多小区想搞的“加层加面积”。

小区居民介绍,最大的实惠不是电梯本身,而是给每户人家增加了一定程度的住房面积。以前厨房小,有的居民电冰箱只能放在卧室里,夜里常常因冰箱的噪声睡不着觉,改造后房子前后都往外扩出一大截,正好可以放冰箱。每户新增的10余平方米面积都是居民自己掏钱买的,用于补贴电梯与大楼施工的建筑成本,但十多年来房价上涨的得利,让当初付出的成本显得微不足道。该项工程还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避免了老式公房布局不合理、使用功能简陋等缺点,并加固了原有住房的地基,在六楼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层,而原先一楼的住户可搬至七楼,原来一楼的住房腾出来,增加了居委物业办公、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便民服务站等多种功能。另外,通过电梯上下沟通,可以减少垂直层面之间的干扰,提高生活私密性。可以说老公房装电梯让它们焕发“第二春”。

陆丰小区成功的原因,在于当年作为“最早”范例的决心,推动了在许多审批上一路开了绿灯――涉及到小区容积率、栋距、原来楼房结构,甚至是每户人家产证面积的更改。这样大的改动,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如非有极强的推力在背后影响,恐怕在今天一套审批走下来都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在此前的采访中,一位政府部门人士分析目前老公房加装电梯的困境时说,一是客观上的原因,有些住宅楼构造比较老,无法克服楼内管线排布的问题;有些老楼,加装电梯后可能会缩短楼与楼的间距,住户的日照、通风、采光都会有影响,还可能阻塞消防通道,造成安全隐患。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涉及到的部门太多,涉及到的各种手续太多,涉及到的流程太长,如果光靠居民自己的意愿来推动的话,恐怕力有不逮。一名业内人士在分析陆丰小区案例则说,这个小区成功,虽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里面,但至少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现在对于老公房加装电梯,已经得到居民同意并且切实可行的,是否可以在审批政策上给予支持,比如缩短流程、集中审批等等。

[成功案例2]静安区美丽园成功解决加装电梯三大难题

经费筹集:电梯由市老年协会捐赠,居民所出费用随层高递增

近年老房加装电梯尽管道路曲折,但总有“吃螃蟹的人”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走向成功。市老年基金会试点项目的静安区美丽园社区延安西路150弄1号楼加装电梯工程,经过两年的努力,已完成施工,并于2014年4月8日通过验收。回首走过的道路,相关当事人均感慨万千,而三大袋十厘米厚的各种申报材料也见证了“先行者”走过的艰辛之路。全程操办电梯工程的美丽园社区共建联合会会长陆纯说:“点头率,资金筹措,产证变更,这是电梯加装工程面临的三大难题。”

根据《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加装电梯必须征得所在房屋全体业主的同意。而十年前,这幢楼里的居民就联名给区人大代表写信,希望加装电梯,方便老人上上下下。因为居民“众口一词”意见统一,这里被市有关部门选为首批试点楼之一。但是,等到了实际开始资金筹措的阶段,矛盾就开始产生了。“光一轮轮签字就签了五六遍,一会儿这个不同意,一会儿那个不同意,一会儿又说要考虑考虑,那得耗多长时间?”联合会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听到每户人家都要按比例出资,有人表示自己房子只是空关,并没有住在这里;还有人表示自己已经退休没有那么多钱,集资陷入了困境。小区共建联合会一次次召开全体居民开会,向大家解释:建设费用“大头”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出资,居民只需承担小部分。会长亲自上门挨个做工作,前前后后一年下来,终于把所有人家都说通,全体业主同意装电梯。

资金的分摊方式也经过了开会反复推敲计算。联合会负责人会同街道、居委会,区房地、建交、规土等相关部门,综合居民意见制定方案:加装电梯建设总费用大约56万元,居民需自筹资金16.8万元,分摊到户的计算公式为“18000元+6000元×(n-2)”。其中,1.8万元为基数,6000元为递增数,n为楼层,1楼2楼居民按基数缴付,3楼到6楼按公式方式缴付。此外,筹款按一套房子为单位,套内面积和居住人数不计算在内。这样,以每套房子为单位、以楼层为基数,符合大家整体利益。联合会负责人挨家挨户为居民反复解读分摊规则。许多居民一边听一边拿着纸笔算账,最终都认可了这样的方法。

老房子装电梯后,运营产生的电费、设备维修检测费和日常保洁费等,也需所在楼栋业主承担。经测算,这笔费用每年11800元左右。为了避免今后产生矛盾,联合会负责人在方案征集时制定了后续运营费用方案――同样按“阶梯式递进”方式,楼层越高的住户,按基数所需缴付的运营费也越高。目前,前阶段的运营费由联合会募集的公益资金填充,这笔有限的资金用完后,再由业主共同筹集。有居民表示质疑:其他(、、)小区电梯运营费不论楼层都是一样的。对此,联合会负责人又一次组织居民开会并解释:商品房运营费之所以一刀切,是因为不同楼层居民在购房时体现了差价,维修基金也按购房款的百分比来出,所以电梯运营费“一刀切”;但售后公房维修基金是“一刀切”的,所以电梯运营费要有所区别。这个说法,让大家心服口服。

此外,楼房外侧加装电梯后,整幢楼将多出35.6平方米,也就是说,平均每户家庭的套内面积可以增加1平方米以上。“希望能为居民重新办产证,因为楼房形状改变了,面积也增加了,就应该调换产证,让增加的面积名正言顺,居民出的钱也获得更高潜在收益。”陆纯对这件事有些忐忑,“到目前为止,许多政府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都觉得这种诉求有理有据,但实际上却从未如此操作过,真要推行起来也并非易事。”

[成功案例3]宝山密山路30弄小区利益平衡最重要乘电梯要刷IC卡付费

经费筹集:经过政府补贴后居民根据楼层按比例分摊,维护费均摊

●获得各管理部门等支持。

●利用居委会和业委会的沟通协调。

●说服1楼和2楼住户最关键,因为这些住户对电梯的需求并不强烈,往往反对加装电梯。其他楼层居民最容易“团结”。

●征得小区超过2/3居民的同意。

●牵头人要有责任心,懂得项目审批和管理。

●施工期间密切注意安全维护。

●电梯在建筑结构上若不采用“基坑式”最好,因为此类施工会涉及燃气、水电等管网的重新铺设和调整,每动管网,也意味着增加成本。

●电梯轿厢钢结构施工期间外形矫正难度过高,会导致吊机无法作业。

●为缩短工期,电梯材料可由专门厂家专业化生产,工厂化组装,即在车间分段造好了,现场直接安装。

●4号楼住户的出资比例分别为3楼15%,4楼20%,5楼25%,6楼40%,电梯造价60多万元,政府补贴40%。

●每月电费预计不到200元。(尚未投入正式运营,无法精确估算)。

●将采取IC卡制,即乘坐电梯需要付费,该笔款项将直接用作电梯的运营与管理。

●每年轮值一住户,与电梯维修方对接维修、管理事宜,并有及时通知同楼使用者的义务。

作为老房子加装电梯试点最早竣工的项目,宝山区密山路30弄4号楼获得广泛关注。成功背后的艰难曾让住户卫德明费尽心思,需要获得楼里九成邻居的支持,以及小区里超过三分之二业主的同意投票。他还亲自向区规土局报批项目,之后会同大家一起招标。电梯的造价为60万元,在资金到位后,工程启动。施工期间,为了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并缩短工期,材料由厂家专业化生产,工厂化组装,现场直接安装。电梯建成后,引来其他居民“眼红”的同时,更大的示范效应正在显现,不断有人找卫德明“取经”。

“说服1、2楼住户是难点。”密山路30弄小区建于13年前。按照小区4号楼居民的统计,该栋楼住4户人家,但居民的年龄“偏大”。6楼有两位居民60岁,5楼的情况也类似,而4楼和3楼都有70多岁的老人居住。所以在征求这栋居民是否加装电梯的意见时,几乎没有遭遇任何阻力。而且4号楼是小区里唯一一栋3楼起才有住户的楼,1楼和2楼现为商用。“这给我们装电梯带来了一些有利的条件。”卫德明说。在电梯竣工后,卫德明总结的一条经验是,很多老工房加装不了电梯,是因为1楼和2楼的住户不同意,因为这两层住户对于电梯的需求并不强烈。

6层居民楼加装电梯在小区里可是件“大事”。小区业委会的陈主任回忆,2012年9月21日,小区召开了业主大会。在56张总投票中,卫德明和4号楼居民获得了43票“同意”。“根据业主的表决结果,即在征求超过三分之二小区业主同意后,我们进入了公示环节。”陈主任说,在公示期间,没有任何小区居民表示反对。于是,“加装电梯”开始按工程预算方案进行综合改造。2013年3月7日,在经“专家会诊”后,宝山区规划与土地管理局批准了设计方案和建造工程设计合同。与此同时,宝山区建交委、区房屋与住房保障局、区绿化与市容管理局、消防、交警等多家管理部门批准了相关方案。卫德明总结的第二条经验是,不仅要懂得向哪些部门报批,并且要知晓如何走程序,会报批。

同时,密山路30弄4号楼也是最先尝试的“二次征询”方法。如今这已成为老房子加装电梯的“必由之路”――依据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出台的办法,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须经二次征询:第一次,增设电梯所在楼须90%业主同意,若涉及占用小区土地或专有部位,征得相关权利业主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第二次,改造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须加装电梯幢业主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并签订改造协议。

加装电梯往往意味着改动原有房屋结构,房屋稳定性,居民权益如何得到保障?电梯设备加上井道施工,光是前期投入一幢楼就以数十万计,还有数额庞大的后期电费、维护费用,谁来为这笔费用买单?而老公房安装电梯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居民自身。目前加装电梯必须100%的居民同意,但一楼、二楼的居民一般都不会同意,这需要社区去做大量的工作。

老房加装电梯难点一:加装电梯费用不菲

经费问题是主要难题,加装电梯所涉及的费用远非数十万元的初始投入那么简单,电梯投用后日常维护、保养、年检费用也是不断增长的,这些费用都需要业主自己分摊。

试点经验:如何解决加装电梯资金问题?

?出售加层补贴初装维护费

其实,为了解决钱的问题,各方面并非没有做过尝试。

一条道路是采取“加层加电梯”方式,即在顶层上面多盖一层,开发商通过出售加层获利来补贴电梯的初装费和初期维护费,业主不用出钱。位于普陀区的华师大三村和位于杨浦区的同济新村这两个小区,均采用了这个方案,但是这两个小区加装电梯之路同样举步维艰。

曾参与这两个小区电梯加装咨询工作的汤文思说,“加层加电梯”的方案已申报,因涉及房管局、规土局等很多审批环节,目前尚未获得区里批复。难点还是卡在加层问题上,尚没有相关政策支持。“这个改造方案和原来的187号文件(即《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是不一致的。”据汤文思分析,该文件只允许加装电梯,没有提加层。他目前还没听说中心城区有哪个小区的加层方案通过了审批。

另一条道路由社会组织牵头拉赞助。2012年2月,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提出将“多层住宅加装助老电梯”项目列入2012年的试点,并要求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一系列调查、座谈和走访,经过反复分析比较,从12个居民点中遴选出7幢进行可行性探索和实践。这7栋楼基本满足四楼以上居住老人密度比较高、一梯多户收益程度比较高、楼栋各户愿意出钱比例比较高等条件,分布在六个区县。随后,又得到了房管部门等政策支持,还获得了三家电梯制造企业的的资助。但是截至去年年中,第一批试点单位中,有希望的只有两个小区。

静安区美丽园小区(延安西路150弄1号楼)率先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进入建设程序设计审查阶段,经过设计抗震架构等方面的完善之后正式实施。另一个试点单位浦东新区老年公寓(齐河路10弄2号)也完成房屋结构检测、地质检测。但前期土建勘察,资金筹措方案、电梯安装设计方案等,待新区政府协调后统一纳入“上海市加装电梯试点项目”再行推进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陈仲寅

【申请为老楼加装电梯的财政补助资金开始发放啦!】

在4月26日上午10点左右,

市、区两级房管部门有关负责人

赶到英雄山路201号4号楼前,

为4号楼的业主们送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市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邹斌

将支票送到业主代表王其章手中,

全市第一笔老楼加装电梯财政补助资金发放到位,

此时距离业主提交补助申报材料

仅仅过去了12个工作日

而市中区英雄山路201号4号楼两个单元的业主们,

也成为济南首批领到这项政策“红包”的老楼住户。

除英雄山路201号4号楼的两个单元外,

历城区洪家楼南路27号1号楼两个单元的业主,

也于4月20日向历城区住建委提交了补助申报材料,

对高层的住户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福利

的社会问题这次总算可以

想想有了电梯之后的生活

每天都可以下楼和小区里的大爷大妈们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也不是想加装就可以加装的,

你居住的小区符合这些条件吗?

根据我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试点政策,申请加装电梯的老住宅楼,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住宅位于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高新及南部山区范围内。

●住宅是在国有土地上依法建成并投入使用,且未列入房屋征收范围和计划。

●属于4层以上未设电梯的多业主住宅。

●房屋在2017年6月20日前已竣工投用,并在试点政策(有效期至2019年7月20日)结束前完成审批手续。

加装补贴标准如何确定的?

根据《济南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财政补助资金实施细则》,符合条件经审批增设的电梯,给予财政资金补贴,标准为:7层每部补贴22万元,6层20万元,5层18万元,4层16万元。

每层楼的住户对电梯的需求不一,

一楼二楼的用户几乎用不到电梯,

有些小区就是因为一楼用户不同意装,

也不签字,政府工作迟迟不能推进。

所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政府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

邻里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当家的也希望政府的每项政策,

济南影视粉丝福利时间?

免费电影票、各大餐厅代金券、

偶遇主持人王子、启迪小哥哥

扫描当家的二维码添加好友

微信公众账号:为您捕捉第一手热点新闻资讯!橙当家商城特色商品等您选购

福建省财政厅宿舍楼加装的电梯 记者 张超 摄

福州南京老小区 怎样顺利装电梯

一楼架空或是底商的、一个单位知根知底的、

补贴政策到位的、低层住户不出钱甚至给补贴的……

快报记者综合全国各地成功案例

一栋老楼房能不能装电梯?第一个条件是要符合规划要求。

福州的条件有三个:一是总高度16米以上。二是要保证楼间距,原来规定楼间距要达到楼高的0.8倍,很多老楼因为这个被卡,后来福州市规划局专门调整为楼高的0.6倍,大量老楼才通过。三是必须是框架结构。这是因为福州受地震影响较多。

南京的老楼几乎都是砖混结构,也没有框架这个限制。根据《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办法》,加装电梯要满足四个条件:已建成投入使用、具有合法权属证明、未列入房屋征收改造计划且未设电梯的四层以上(含本数,不含地下室)非单一产权的住宅。

南京老旧小区单元楼有2万个左右,符合规划可以装电梯的有6000个。

杭州符合什么条件的老小区可以安装电梯?

杭州市危改办危旧房改善工程科科长杨静说,杭州目前符合加装要求的楼房,大概有1.2万幢,普查标准主要是5层以上没有电梯的房子。而针对其他诸如房屋性质、年限、结构、楼间距等,都还没有细化标准。

“比如楼间距,各地都不一样,福州因为靠南,楼间距可能只要0.8(后改为0.6)就够了,杭州就不够。虽然早期有一部分是0.8或者1的,但是后来有了相关规范,基本上要到1.2了。福州因为抗震要求,必须是框架结构才能装电梯,杭州5楼以上没有电梯的老房子,很多都是砖混结构。”

杨科长说,因为现在还没有项目进入审批阶段,所以也没有经验可谈,但可以肯定的是,5层以上没有电梯的房子,只是加装电梯的大前提之一,还有很多细化要求,会在具体落实和各部门的审批中才能体现。

通过采访,快报记者搜集到大量全国各地成功加装电梯的案例,经过归纳统计整理,从中找出了老小区更容易装成电梯的几个条件。说得更直白一点,过了“规划关”,下一个最大最难的就是“同意关”了,什么样的单元楼,更容易获得业主同意从而成功安装电梯呢?

一楼架空或是商铺、楼层较高的

福州市的房子因为气候原因,一楼基本都是架空层,只有极少数房子因为采光、楼间距等问题,一楼直接接触地面。而且福州的房子楼层普遍较高,基本都有8楼或7楼,楼上人家多,同意装电梯的就更多,很容易达到“三分之二”。

快报记者也曾到上海采访过,目前上海装成电梯的老小区很少,几乎都是一楼底商,没有住户。比如上海宝山区密山路30弄4号楼,小区里惟一一栋从3楼起才有住户的楼,一共才4户人家,都有60岁以上老人,每家经济条件都不错。就安装电梯征求意见时,几乎没遇到任何阻力。

邻居之间知根知底关系融洽的

为什么全国绝大部分加装成功的电梯,都集中在福州?福州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福州加装了一千多台电梯,八成以上都是一个单位的宿舍楼,既是邻居又是单位老同事。比如福州金湖花园,原本是电信公司宿舍楼,老邻居也是老同事,就算有人心里反对,说出前也要考虑今后如何相处。还有另外一点也蛮重要,福州老小区的房子,转手出去的不多。

再比如南京台城花园16幢,2011年由业主自主申请加装电梯,当时首先提出申请加装的是该单元4楼的住户,和其他住在同一幢楼的同事商量后,很快全部业主都同意安装。

福州市目前加装电梯成功的,八成以上是省直机关宿舍或单位宿舍,而省直机关单位宿舍楼加装电梯有补贴,是电梯加装费用的2/3,普通单位宿舍,根据单位和业主情况,也有一定补贴。

今年6月23日,福州市鼓楼区刚刚出台了补贴方案,对鼓楼区申请旧楼加装电梯项目,政府资金补贴额度为项目总造价的三分之一,更新或增设电梯的补贴额度,每台最高不超过10万元,改造电梯的补贴额度,每台最高不超过5万元。

南京市相关规定,2000年以前的既有住宅(除商品房外),最高可补贴20万元。

低层住户不出钱甚至给补贴的

福州市规定,加装电梯一楼二楼住户不分摊费用。南京市规定,一楼住户可以拿到补偿。

南京台城花园4幢,一楼二楼住户不仅不用出钱,政府还补偿给他们电梯楼道出入口一定平方面积,一楼还可以拿到2万块补偿款。有的还可以在停车位上给予优惠。

该小区4幢共6层,6户,电梯费用为47.4万元,分摊下来,2楼5万、3楼8万、4楼10.5万、5楼12.5万,6楼15万,共51万,加装好之后,政府会给予约30%的补贴。

2012年,福州市要求加装电梯的单元必须100%的业主同意,后来因为成功率很低,2013年后改成“2/3业主同意,100%的业主没有反对”。随后,福州为了简化手续,对加装电梯进行备案制而不是审批制,把加装电梯视为对原有建筑垂直交通的补充和优化,从政策上放低门槛。

这几年,南京为了推行老旧小区增设电梯工程,连续三次出台新政,从“全部业主同意”到“三分之二业主同意”,低层业主如果有不同意见,还可以边安装边协调。

不仅如此,南京具体制定了增设电梯办事指南,详细规定了申请电梯程序、职能部门责任划分,甚至还提供了符合条件的电梯公司以及施工单位的联系方式。

齐心协力锲而不舍努力争取的

快报记者发现,大量小区在征求住户意见时,都遇到了反对的声音。

上海延安西路150弄,美丽园社区华怡园小区,1号楼业主全部同意安装电梯,没想到隔壁3号楼大部分业主反对,说加装的电梯可能影响他们的采光。后来社区共建联合会挨家挨户上门,协调会开过不下十几次,了解-计算-说服-不同意-了解-计算-说服……直到同意。

福州有个小区装电梯,有住户不同意,楼上邻居几乎每个人都去她家“拜访”过,后来连单位老领导都被请来协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旧开始的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