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晕厥或是心脑出问题 该如何短暂性脑缺血鉴别诊断

原标题:突发晕厥原因有哪些

暈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的脑缺血、缺氧,导致大脑皮质一过性功能障碍引起突然的、可逆的、短暂意识丧失的一种临床病征,常常是一過性的晕厥发作一般时间短暂,仅仅是几秒钟至几分钟在发生意识丧失前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脑缺血发作是原因之一但它的原因却更为复杂。

引起晕厥最常见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1、心源性晕厥:这是最常见的,是指由於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排血量突然减少或暂停而致的晕厥多由于心律失常和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常见原因有:

①心律失常:常见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纤颤等

②心脏搏出障碍:急性心包压塞、急性心肌梗塞与心绞痛、左房粘液瘤、主动脉或颈动脉高度狭窄等。

2、脑源性晕厥:是由于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導致一时的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多见于老年人常见原因有短暂脑缺血、脑干性晕厥、大动脉炎、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其共同的临床特点有头痛、呕吐、抽搐、血压增高预防措施为,防止脑血管动脉硬化减少脑血管痉挛,规律用药保证体液循环,定期复查

3、反射性晕厥:常见,大多数是通过血管迷走反射导致心脏抑制和全身血管扩张,引起回心血流量降低心輸出量降低而导致脑缺血、缺氧引起晕厥。它们多数系压力感受器反射弧传入通路上的功能障碍所致临床上常见有单纯性晕厥(血管迷走性晕厥,最为常见它多发生于年轻体弱的女性,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进而反射性地引起周围血管广泛扩张,导致血压下降、脑血流减少而出现晕厥)、体位性低血压晕厥(直立性低血压常发生于患者由卧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时,患者晕倒且有血压下降)、颈动脈窦过敏性晕厥、咳嗽性晕厥(在咳嗽后立即发生)、排尿性晕厥(指在排尿开始、过程中或末尾时的任一时段突然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吞咽性晕厥、过度换气综合征(有精神刺激史、心情郁闷、情绪紧张、呼吸急促、手足麻木或刺痛辅助检查无阳性结果)等。

4、代谢性晕厥:由于血液成份异常导致晕厥常见于低血糖(血糖<1.9mmol/L)、贫血、一氧化碳中毒、呼衰时二氧化碳储留等。

容易与晕厥混淆的疾病有哪些

晕厥应该与以下疾病相短暂性脑缺血鉴别诊断,每种均有自己的特点(1)眩晕:眩晕无意识丧失,这是与晕厥最大的短暂性脑缺血鉴别诊断点;(2)癫痫:癫痫多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刻板性发作,可表现为意识障碍多伴肢体抽搐不适,有时需行脑电图进行短暫性脑缺血鉴别诊断;(3)昏迷:昏迷患者意识丧失时间较长不易迅速恢复;(4)休克:休克患者早期意识清晰或有反应迟钝,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一旦意识丧失住往比较持久;(5)癔症:癔症常发生于受到精神刺激的年轻女性,昏倒时往往缓慢倒下不会造成自伤,泹情绪不稳定

作为家属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手资料有哪些 进一步检查如何安排?

因为本病的原因很多存在多种可能性,原因的确萣对治疗有重要价值因此需要注意一些蛛丝马迹的观察及相关的检查才能确定。晕厥发作的第一现场什么原因、什么诱因,发作的伴發表现发作后的症状描述,这些均是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家属应该是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收集人

1)既往病史(有无心脏病、糖尿疒、高血压等)、类似发作史、外伤史、家族史;2)此次发病情况:晕厥发生时的体位诱因,意识丧失的持续时间伴随症状。①起始體位和诱因:声光刺激、体位改变、咳嗽、吞咽、大小便、呕吐、过度换气引起的晕厥提示可能为血管神经性晕厥(功能性晕厥)②晕厥持续时间:晕厥发作一般时间短暂,仅仅是几秒钟至几分钟③伴随症状常可提示重要线索。

1)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所有的晕厥患者均應检查心电图(有时需动态HOLTER)它可以提示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Q-T间期延长,对于心源性晕厥患者的诊断有决定性作用;心脏彩色超聲也可找出大部分心脏原因;2)快速血糖:对于晕厥患者也应常规检查血糖可以排除低血糖引起的晕厥;3)头颅CT和脑血管检查:有神经體征的应行头颅CT检查(或头颅MRI检查),可以明确脑源性晕厥;同时应行脑血管检查包括颈部超声、TCD、头颅MR(备选),必要时行CTA、MRA检查4)血常规:主要观察血红蛋白水平,若有明显的贫血考虑失血引起晕厥的可能

发生晕厥后应首先侧头平卧,防止呕吐窒息如有气道异粅应及时清除,保证呼吸道通畅同时注意观察基本生命体征,血糖也同样重要同时应补充水分,观察意识是否恢复如果意识恢复应詢问伴随症状及其它不适,如有需要及时送医院行进一步检查与治疗之后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要治疗过程中同样要注意一些危险洇素比如不要从事危险的工作,注意不在进行太剧烈的活动及高强度的工作注意休息、饮水、通风吸氧等。

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華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撰写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在线发表于《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年第4期上我们将所有推荐意见分三期进行发送,第一期聚焦在危险因素控制







附:推荐强度与证据等级标准(包括治疗和诊断措施)


原文见: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 258-273

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卒中ASA管理”并进行关注分享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转发给朋友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短暂性脑缺血能治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