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吃牛肉的人如果无心吃牛肉了怎么办?

12年加行组考试基础1-2册、前行1-2

密宗在四方面胜过显宗:不昧、不难、方便多、为利根(根分为涅槃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其中最根本的是慧根)(基础仩册P18)

修持佛法需要经历的五个阶段—听闻佛法、—思维佛法、—观修佛法、—行持佛法、—最后得果(基础上册P46)

法器:聽受佛法的人。(基础上册P41)

法器三过:1耳不注如覆器之过(闻法时耳识四处分散没有专注于法义)

2意不持如漏器之过(光耳朵专注也鈈行,没有将所闻之法名铭记于心一知半解或敷衍了事,什么都没记住内心犹如一张白纸,一点印象都没有)

3杂烦恼如毒器之过(闻法时倘若动机不良,心存贪图名誉、谋求地位、治愈疾病等过患得患;或者掺杂着贪嗔痴等妄念)(闻法前要像洗涤容器一样先将内心嘚垢染洗干净,如果遣除了耳不注、意不持、杂烦恼这三种过患才能盛装清净的华法甘露) (基础上册P42-44)

六垢:1傲慢(傲气十足,认为自巳远远用过了说法的上师)

2无正信(对上师、正法无有点滴信心甚至怀有邪见)

3不求法(不慕求正法,对听闻佛法没有意乐听不听都無所谓)

4外散(心思旁骛,散于色声香味等外境中)(外散主要从五根贪执外境来讲:1眼识贪执色法、2耳识贪执声音、3鼻子贪执芳香、4舌識贪执美味、5身识贪执所触)

5内收(五根门向内收敛致使昏昏欲睡)

6疲厌(因讲法时间过长,身体疲劳等而生起厌烦之心)(基础上冊P60)

如何断除分别念(无著菩萨给我们的窍诀):

1断除分别过去:往昔的一切感受,苦也好、乐也好就像水中的波纹,已经消失无迹、無踪无影了没有必要再去回忆。

2断除分别未来:对未来的百般筹划打算就像在旱地上撒网想捕鱼一样,是不现实的黄粱美梦

3断除分別现在:对于现在的事情也不能太执著,要把它看作如梦如幻、现而无实任自己如何精勤也不会有多大意义,从而应舍弃一切贪执(基础上册P84)

五不持:1持文不持义:有些人闻法时一味地注重优美动听的词句,倘若词藻华丽、文句隽永用了很多成语,教证、对联就佷喜欢(基础上册P110)

       2持义不持文:有些人只重意义而不重词句,认为文字结构只是泛泛空谈、没有加持一切境界是通过意义证悟的,进洏轻视词句、偏重甚深的意义

       3未领会而持:对文字和意义都重视的前提下还要受持佛经、论典以及上师教言的真实义,若没有领会了义與不了义、秘密与意趣的各种说法则容易误解词句和意义而违背正法

       4上下错谬而持:本来佛陀的教法是层层递进,如世间小学中学大学分别适应不同的根基,只有学完了前面的基础才能学后面的内容而不是小学一年级时就讲大学三年级的内容。佛陀的教育也是如此鈈管学显宗还是密宗、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都要有次第如果上下错谬受持,显然已违反了佛法的规律

       5颠倒而持:佛法的教义本来是囸确无谬、清净无染可有些人因智慧不够、闻思不够、把佛法错解而颠倒受持。(总而言之重视词不重视义不行,重视义不重视词也鈈行未领会而持也不行,上下错乱也不行误解意义也不行,这五点非常关键)(以上的法器三过、六垢、五不持为所断之行为)

因三蝳:贪心、嗔心、痴心

果三毒:苦苦、变苦、行苦(基础上册P124)

依止四想:将自己做病人想法做妙药想,善知识做名医想精进修持做醫病想(基础上册P123)

四想的违品:四种颠倒想,(基础上册P148)如智慧光尊者在《功德藏》中云:“人性恶劣诳如绳依止上师如捕獐,已嘚正法麝香物实喜狞猎舍誓言。”这其中已说明了所谓四种颠倒想也就是把自己当做猎人,上师看成是獐子正法看作是麝香,精进修行作为捕杀獐子的方便

具足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进度、静虑度、智慧度。 (基础下册P33)

其它威仪:如《毗奈耶经》云:“不敬勿说法无病而覆头,持伞杖兵器缠头者勿说”。又如《本生传》云“坐于极地下当具温顺仪,以喜眼视师如饮语甘露,當专心闻法”如此说:应断除一切不恭敬的威仪,恭敬上师、僧众不迟到不早退,入室脱帽不抢占闻法座位,入室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男女分坐进入道场不讲闲杂语,关闭手机不随意走动。(以上依止四想、具足六度、其它威仪为应取之行为)(基礎上册P162)

什么是佛:佛陀:它在梵语中发音是“布达”汉语译作“佛陀”,藏语称为“桑杰”是正学者之义。“正”是纠正一切罪障“觉”是觉悟一切智慧。其中觉又有自觉、觉他两层含义。“自觉”是自身已彻底达宇宙万物的破相;“觉他”则是依靠这种智慧宣說佛法令无量无边的众生脱离苦海。(基础上册P170)

什么是佛法:佛法:是讲宇宙人生之真相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导我们“离苦、得乐”,只有得到究竟的快乐才能断除轮回的一切痛苦。要明了“苦、集、灭、道”四谛----认识痛苦寻找痛苦,现前灭谛智慧它涵摄了佛法嘚所有教义,只有这样修行才能遗除轮回的各种黑暗。(基础上册P173)

学佛过程需具足的要素:1依止善知识:学佛必须依止一位具有智慧、悲心、经验丰富的善知识否则依靠自力想通达佛教的教义相当困难(基础上册P179)

2发菩提心:学习佛法的根本目地就是发心。所谓发心其实就是制定目标。发菩提心具备两个条件:1缘众生的大悲2缘佛果的智慧。正如弥勒菩萨所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发心利益一切有情(缘众生的大悲)愿他们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缘佛果的智慧),这就是菩提心的两个条件智悲光尊者也说过:“所谓嘚菩提心,断除了自私自利为众生希求佛果之心犹如饥饿者寻找食物、口干者寻找水一样强烈。”这样殊胜的发心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具足。(基础上册P3、P6、P180)

3次第闻思修行:听闻正法、如理思维、如实修行(如实修行又分:修行之理、修行之方便(基础上册P184)

什么是密宗:密宗的见解、修行、行为、果位有甚深、秘密之意,不能随便公之于众之所以如此,续部中说并不是因为密宗有不可告人的过夨,而是因为它特别珍贵、希罕许多人对此无法接受。(基础上册P193)

三殊胜:(基础上册P214)

1加行发心殊胜:A不善的发心:行持善法是为叻希求世间八法这种发心不清净,实际上不能成为解脱的根本因

B无记的发心:听经或放生,既没有想到众生也没有想到佛法,只是隨波逐流把做善事看成是一种活动而已。

C善的发心:又分下士道的发心、中士道的发心、上士道的发心

1)下士道的发心:行善是为了来卋获得天人果位人间转轮王,生到特别快乐的地方去有吃有喝,过的幸福这是为了来世的人天福报而希求善法。

2)中士道的发心:修持善法只为断除自相续中的烦恼道痛苦得到声闻缘觉的寂灭乐果,属于小乘修人的发心

3)上士道的心发:这是最好的一种发心,也即所谓的菩提心

2正行无缘殊胜:正行无缘,梵语叫“勒布嘎”即无分别之意。真正的正行无缘是圣者入根本慧定的一种智慧,凡夫囚现在根本做不到但要行持无漏的善法,获得无漏的功德这种定解也不能缺少。

3后行回向殊胜:高僧大德们说过善根如果没有回向,通过以下四种因可以摧毁

出离心对于想脱离轮回、希求解脱的人来讲轮回中的名声、地位、权势、妙欲等殊胜之事,无有任何意义一点也不会生起羡慕渴求之心,看见特别豪华的轿车美宅只是把它视为如梦、如幻、如水泡。这不是口头上说说的而是内心中确实感到三界犹如火宅,没有刹那安乐真正的一种出离心。(基础上册P250)

怎么样忏悔:通过四种对治力忏悔:厌患对治力、返回对治力、所依对治力、现行对治力

首先要知道自己错了过去不管是杀生也好,犯戒也好要深深感到十分惭愧,就像吃了毒药一样特别后悔(厌患對治力)从此以后,哪怕是遇到生命危险也不造这样的罪业,若有了这种决心罪业肯定会清净,假如实在做不到也要尽心尽力的妀邪归正(返回对治力)。然后依靠金钢萨埵全心全意的忏悔(所依对治力)。忏悔时最好把金刚萨埵像摆在前面,观想在其前诚心懺悔:“我某某时候造过什么罪业某某时候做过什么恶事….”一个一个地发露出来,依靠金钢萨埵的加持令所有的罪业彻底清净(现荇对治力)。(基础上册P334)

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修这四种心功德无量,福报无量没有大的心量,没办法修持所以叫无量心)(基础上册P342-343)

慈无量心:愿众生行持善法,得到暂时、究竟的乐因与乐果

悲无量心:悲无量心是愿三界轮回的所有众生愿他们远离十鈈善业为主的苦因和流转六道轮回的苦果。

喜无量心:愿众生身心所有的乐因和乐果永远不要离开一直具足。(基础下册P137)

舍无量心:昰指断除对怨敌的嗔恨、对亲友的贪爱而对一切众生无有亲疏的平等心

二胜六庄严:二胜谓精通佛教最胜根本,即戒律学的两大论师释迦光和功德光

六庄严谓装饰南赡部洲的六庄严:精通中观学的龙树菩萨和圣天论师;精通对法学的无著菩萨和世亲论师;精通因明学的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基础下册P3)

四魔:佛陀又名胜者,原因是他可以力胜四魔所谓四魔,一为烦恼魔即对五蕴执著而产生贪嗔痴烦惱;二为蕴魔,即轮回的一切痛苦是由五蕴所生;三为死魔即五蕴刹那变迁、无常坏灭;四为天子魔,即对证得无生无死的果位从中作梗令人散乱放逸的天魔(如魔王波旬及其眷属)。(基础下册P21)

六随念:超胜四魔的佛陀在《涅槃经》、《杂阿含经》等经典中讲了陸种随念——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布施、随念戒律、随念天尊。作为一个修行人无论出家还是在家,始终都不能忘记要常瑺随念。(基础下册P21)

十善业道:所谓十善即身体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三种罪业,而奉行爱护生命、慷慨布施、守持戒律三种善法;语言断绝妄语、两舌、粗语、绮语而尽量说谛实语、化解怨恨、说悦耳语、精进念诵;内心断除贪心、害心、邪见,而满怀舍心、修饒益心、依止正见身体和语言的七种善法叫做“业”,三种意善业叫做“道”共称为“十善业道”。七种身语“业”依靠心的“道”來运作没有心的摄受,身语之业不一定完全成熟(基础下册P24)

八关斋戒的八条戒律:八关斋戒的分支是:一、该日不杀害一切有生命嘚众生;二、不通过各种方式不与取;三、断除一切不净行;四、不说妄语;五、不喝酒;六、不非时食,要过午不食;七、不喜爱高广夶床;八、不唱歌不跳舞,不佩带装饰、打扮化妆(这三者合为一戒)前四条根本戒属于戒律支,戒酒为不放逸支后三条是禁行支,以上八种要一概行持(基础下册P41)

守持净戒的违品有十三种烦恼:1悭吝:拥有的财物不愿布施给众生,连自己享用也舍不得一直紧抓着不放,即所谓的“爱财如命”、“一毛不拔”这种烦恼是菩提心的大障。

2谄:这种烦恼是心不正直将自己的过失覆藏起来。

3诳:夲来自己没什么功德却装模作样显出一副有功德的模样,在众人面前虚伪诳行

4贪:指对受用财富十分耽著。

5懈怠:是精进的违品把睡觉当作一种快乐,不看书也不背书把宝贵时间浪费。

6贪欲:对与异性淫行的欲乐非常贪著

7嗔恨:忿怒为体,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8增仩慢:自己本来没什么功德,但自以为具有以至于目中无人,傲气冲天

 (以上八种烦恼还要加上下面五种骄傲总的十三违品)(基础丅册P44)

9种性娇:是国王、婆罗门等高贵种姓就有一种优越感,或者是领导家富贵人家的子女,始终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10相貌娇:长得漂煷就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跟天子、天女没什么差别

11广闻娇:稍微听过一点法或者世间的知识渊博,就觉得很了不起

12韶华娇:把青春年少当做资本,蔑视那些老态龙钟的人不知道他们阅历丰富。

13权势娇:有显赫权势、高官爵位就高高在上、自我陶醉。

持戒嘚同品是不放逸:佛陀在了义的经典中教诫我们:做为一个行持大乘佛法的人言行举止必须做到不放逸,不放逸是甘露之处(甘露:即無生无死的妙药境界)(基础下册P47)

众生的语言大致归为三种:1——上等者:称心如意之语即随顺六道众生的根基,说不同的悦耳语洳云:“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这些诸佛菩萨、传承上师所传下的金刚语,可以开示解脱正道利益众生直至成佛。

2、中等者——真实语指力求诚实、心口一致的老实话。这种人不会讲什么甚深道理但说话一就是一、②就是二,从来也不说谎不会捏造事实。

3、下等者——虚语或颠倒语指虚伪颠倒的妄语、粗语、恶语、绮语。(基础下册P66)

圣者七财:1信心财对上师、三宝、因果、四谛等有坚定不移的信任感。

2持戒财:持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

3多闻财:多闻的不是世间各种杂论,而昰对与解脱有关的四谛等广闻博学

4布施财:指发放自己的身体、财物。

5观待自己无垢的知惭财

7智慧财。(基础下册P108)

毁坏自己名声的陸法:赌博、看聚会、懒惰、依止恶友、饮酒、夜晚入村落(基础下册P112)

善法与恶法的界限是:1时间:假如你恒常造作,如经常杀生則罪业非常严重;倘若经常行善,对一部经典今天也念、明天也念一直不断行持善法这种功德不可思议。

2意乐:从心的角度来讲如果對这种行为特别耽著,刚成了重业之因也就是说,如果你对善法非常贪执或者造恶业有强烈的执著,如此功德或过患非常大

3有无对治:有没有摧毁此业的对治法。例如你在杀生造业时若产生后悔心,没有继续下去此业不会成为重业;你在行持善法时,若有宣扬功德等毁坏善根之法此善业不会功德很大。

4功德田:即功德之根本—-三宝凡是以三宝为对境,对其毁谤、挖苦、摧毁刚此恶业尤为严偅;若对三宝做供养、恭敬、承侍,那么功德非常非常大

5主田:包括可怜众生等苦田和父母等恩田。若以父母等作对境对他们进行承侍供养,这个功德非常大;如果对他们生嗔、谩骂、挖苦过失也无法想象(基础下册P141)

五盖:修禅定过程中的一种障碍,由于它能覆蔽洎性使善法不生,经论中又称之为“五盖”

1掉举:掉举与后悔合为一种掉举指心散乱到色声香味等外境上,不直不能收回来后悔是對以前所做之事追悔莫及,对那段经历放不下、想不开从执著外境的散乱方面而言,两者本体相同故而安立为一个障碍。

2害心:指嗔恚即对不悦的对境产生愤恨之心。

3昏睡:昏沉与睡眠合为一体昏沉指心内收,昏昏欲睡身体渐渐沉重,但没有真正入睡;睡眠是心極度内收六根关闭,进入梦乡这两者都是心内收,神志不清不能清醒地入于禅定。我们有时候刚吃完饭就坐禅结果一直打瞌睡,頭不停地一点一点这就是一种障碍。

4贪欲:我们作为欲界众生对人或财物的贪心比较严重。正当入座时某某悦意的对境在心里浮现,对有漏的欲妙就开始起慕求之心

5怀疑:对道果等满腹怀疑:“我这样修到底会不会成就?”“我修的是不是错了”“上师和佛陀讲嘚道理,究竟有没有解脱的利益”……(基础下册P146)

出世间正见:从人作为所化的角度来说,人们把身体执著为清净感受执著为快乐,心执著为常有法执著为我所,这叫做四种颠倒断除四种颠倒,则为出世间正见(基础下册P157)

五蕴:色、受、想、行、识(基础下冊P161)

:所谓的道,依次可分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吃牛肉、无学道(资粮道、加行道属凡夫之道见道、修道吃牛肉、无学道属聖者之道。)

具体而言资粮道:获得是见道之基础。加行道:获得见道之加行见道:一地菩萨。修道吃牛肉:二地至十地菩萨无学噵:究竟佛果。(基础下册P148)

五根五力:加行道依修持五根五力而获得圆满

1、信心:指希求解脱真谛的渴求心。信心是一切道之根本《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

2、精进:光有信心还不行,还要对善法有强烈欢喜心身口意具备精勤的行为。

3、正念:指对善法念念不忘始终不忘失。你今天做一次以后再也不做了,肯定不行应当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个修行人,必须要修持这些善法”

4、等持:即一心安住于所缘境的禅定。不管是修菩提心也好观想释迦牟尼佛也好,心要不被外境所扰一心专注于所緣。

5、智慧:能辨别取舍善恶、功过、真假倘若你智慧不够,很多修行恐怕无法成功

(这五法在不同的道位,有不同的安立:暖位和頂位时称为“五根”因为它能出生一切功德,不会退转;忍位和胜法位时叫做“五力”因为它的力量极其强大,不会被违品过患摧毁五根和五力是世间善根的顶峰,因而叫“顶位之本体”)(基础下册P149)

通达无我三结:每个凡夫人都有三大烦恼,又叫三种“结”佷多论典说,“结”就是烦恼、束缚之意这三种结若没有断除,我们不可能照见无我实相

1、戒禁取见:是指见解受外道的影响,把不苻合佛法、没有功德的非戒执取为正确而受持。

2、萨迦耶见:是将自身五蕴颠倒视为“我”本来“我”不存在,却认为“我”真实存茬《中阿含经》、《大毗婆沙论》 等中,萨迦耶见又名为身见除了圣者以外,凡夫人都有这种邪执:“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感受,这是我的执著……”

3、怀疑:对道果之法疑团重重不相信依靠修行之道能得圣者之果,经常寻思:“我修持佛法、学习中观到底能鈈能获得佛果啊?”“佛陀究竟存不存在三宝的加持会不会无欺现前?”……这样产生各种怀疑也是证悟无我的一种违缘。(基础下冊P168)

戒定慧三学:戒律:是一切功德之根本禅定:是令心安住于佛所传下来的法义中,智慧:通达万法的取舍(基础下册P174)

身念处:佛陀在经中言:“能清净一切众生、能超离不悦痛苦、能辨别如理之法、能现前涅槃之唯一途径即此身念处也。”

四谛(苦、集、灭、道)我们认识苦谛能清净一切众生断除集谛能超越一切不悦痛苦,依止道谛能辨别如理之法证悟灭谛能现前涅槃,而修持这四谛的究竟窍诀就是身念处。

四轮人生:四轮人生是佛经中的一个比喻所谓四轮,是在修行中的四种顺缘(基础下册P192)

1、身处随圣之境地:昰指依止顺境,处于人间或天界中有些讲义说,得到人身才有解脱的机会

2、依于殊胜之正士:指依止殊胜大德。一切解脱均依赖于上師和同行道友所以,我们要依止有道心、有智慧、有悲心和利他心的正士

3、己发宏愿:是指要发宏誓愿。我们行持任何一个善法均應以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摄持,哪怕坐一座禅、念几分钟课诵闻思修行、放生、转绕等,也要回向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获得暂时与究竟的赽乐为利益众生和成就佛果而默默发愿。

4、积大福:指往世中曾积累广大福德我们今生能遇到大乘佛法,依止殊胜上师有机会修持無上佛道,并不是平白无故、无因无缘的而是多生累劫中积累过广大资粮所致。我们现在仍要不断地积累资粮若没有资粮,获得究竟佛果是不现实的(基础下册P192)

具有法相的上师拥有十种功德:(基础下册P197)

1、调柔:与戒相应故,诸根调柔言行举止等威仪非常如法。

2、寂静:与定相应故内心安住寂静,不会很粗暴

3、除惑:与慧相应故,具有智慧能断除一切烦恼。

4、德增:上师的德行不能比弟孓低劣最好能超越弟子,或者与弟子平起平坐

5、有勇:修行极为勇猛精进。

6、阿含福:指广闻多学、教授富足不管显宗还是密宗的噵理,都学得比较精通

7、觉真:上师应该要现证真如,对法性有一定的证悟和觉受这一点必须要具足。

8、善说法:上师要能传讲佛法无论是教证也好、理证也好,都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自如

9、悲深:对弟子的悲心深切。

10、离退减:在修道吃牛肉的过程中听闻再深的佛法、遇到再大的违缘,也不会怯弱而生退却

三大痛苦八支分苦:三大痛苦:行苦、变苦、苦苦

     八支分苦:生、老、病、死、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不欲临苦(基础下册P203)

异生:所谓异生,即凡夫《秘藏宝钥》云:“凡夫作种种业,感种种果身相万种而生,故名异生” (基础下册P209)

三福之明灯(它可令我们从光明趋向光明):

“三福”指的是:一、布施:自己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尽量莋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二、持戒:要尽心尽力地受持一分以上的清净戒律

三、修行:首先听闻佛法,然后进行修持以此来对治煩恼。(基础下册P224)

七觉支:修行人在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积累智慧资粮与福德资粮之后终于成就了一地菩萨,也就是证得见道(基础丅册P272)

1、念觉支:作为一地菩萨,始终不会忘失自己的所缘无论专注于什么善法,入定时当然不用说了即便是出定之后的行住坐卧,吔不会忘失所缘的正念

2、择法觉支:凡夫人的智慧有限,通达这个法的不一定通达那个法。而一地菩萨抉择一切法的实相为空性辨別人无我与法无我、善与恶等的智慧无有障碍。

3、精进觉支:对所修的善法精勤不懈没有时而松、时而紧的现象。

4、喜觉支:对善法的歡喜心、希求心非常强烈而且由于心契悟于真法,时时处于喜乐当中

5轻安觉支:身心得以堪能——身体在一个坐垫上住多久都没问题,心专注在哪一个所缘上都非常听话想生信心、悲心就可以马上生起。

6定觉支:心一缘安注于善法的境界中不容易出现散乱、烦恼等各种违品。

7舍觉支:在修行过程中内心寂静平等,不会出现特别强烈的贪心、嗔心等高低不平的心态

十二缘起:1)无明:将五蕴的假匼执著为我,进而产生我所它是十二缘起的根本;2)行:以无明造下善业、恶业、不动业;3)识:依靠行业,趋入六道中任何一道生起彼趣的识;4)名色:从结生刹那起到显露出六处之前的五蕴,“名”是有名称而无实体的色法——受想行识四蕴“色”即是色蕴,指住胎时的凝酪等;5)六处:尔时形成眼、耳、鼻、舌、身、意六根;6)触:在此之后,由根、境、识三者聚合而产生触;7)受:由触生受从悦意、不悦意、中等三种对境中,产生快乐、痛苦、不苦不乐三种感受;8)爱:受中引生爱即对可爱的对境乐意接受之贪爱、对鈈可爱对境不愿接受之畏爱、中等感受中产生之等舍爱;9)取:依靠爱产生取,对喜欢的对境进行接受对不喜欢的对境进行抛开;10)有:依靠取而形成业因,能招感来世果报;11)生:从有可以产生后世的五蕴;12)老死:有生必有忧愁、生病、衰老、求不得、死亡、畏惧、蕜哀、意苦等巨大苦蕴(基础下册P281)

通达十二缘起的功德:遣除认为前世后世不存在的愚痴;断除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的邪见;對轮回生起厌离心,对解脱具有向往之心;苏醒前世的种姓(基础下册P284)

八正道:(修道吃牛肉菩萨的功德登地菩萨的境界)(基础下冊P285)

1、正见:以前在见道中已证悟的法性,如今再次完全断定

2、正命:断除诈现威仪等五种邪命 。

3、正勤:见道时已证得万法的真如空性二地菩萨以上对此还要精进修持。

4、正念:对自己所了悟的境界念念不忘当然,与见道的正念(念觉支)比起来肯定是修道吃牛禸的境界高。

5、正定:指一缘安住它也超过了见道的境界。

6、正语:将所证悟之义传授给他众的清净语言

7、正业:三门尤其是身体和語言,断除一切不善业所作所为如理如法。

8、正思:由于证悟了诸法实相没有执著、没有自私自利,所以发心和思维完全清净

三大傳承:即是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耳传。(加行一P31)

1如来密意传:佛陀以无言语、无表示的方式传授诸法使如海眷属现前叻实相密意,断证功德与本师成为无别

2持明表示传:持明上师不通过语言、文字来传法,仅仅以身体的表示比如直指虚空等,就能使弚子证悟法性上师的境界全部融入弟子心中。

3补特伽罗耳传:莲花生大士来到藏地之后依靠语言、文字来口耳相传,令弟子领受法义依此实修而成就。

八无暇:1、地狱:如果转生于地狱日日夜夜连续不断感受寒地狱的寒冻之苦、热地狱的灼烧之苦,以及孤独地狱、菦边地狱的各自痛苦则根本没有修法机会。

2、饿鬼:如果投生为饿鬼不管是隐住饿鬼还是空游饿鬼,都会终日感受饥渴的厄难也不會有机会修法。

3、旁生:如果转为旁生不论是海里的鱼虾,还是陆地上的牛马都会遭受被人役使或相互残害的痛苦,也没有修法时机

4、长寿天:长寿天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有些说是无色界天有些说是欲界诸天,有些说是色界第四禅的附近

5、边地:假设转生在佛教鈈兴盛的边鄙地方,那里无有教法、证法也没有佛教的四众弟子,因而不会有修法的机会

6、持邪见者:若投生为外道或成为随同他们嘚持邪见者,就会因为自相续被邪见染污而没有修法的良机。

7、佛不出世:若出生在佛不出世的暗劫不要说修持正法,连三宝的名号吔听不到不晓善恶取舍,也就不会有修法的机会

8、喑哑:如果投生为心不堪能、诸根不具的喑哑之人,则心相续无法以佛法来调柔甴此导致无有机会修法。(加行一P66)

五种自圆满:1所依圆满:“所依”指的是身份假设没有获得人身,就不能值遇佛法如今得到了暇滿人身,具足修法的顺缘故而所依圆满。

2环境圆满:若转生于佛法不兴盛的边鄙地方也就根本遇不到佛陀的教法、证法,无法明辨取舍之理如今已生在佛教兴盛的中土,故而环境圆满

3根德圆满:倘若诸根残缺不全,便会成为修法的障碍如今无有此类过患,这就是根德圆满

4意乐圆满:如果业际颠倒,就会为非作歹、无恶不作从而背离正法,如今已对善法生起信解因此意乐圆满。

5信心圆满:若於信心的对境——佛法生不起诚信那内心也不能转向佛法,而如今自心能够转入正法所以信心圆满。(加行一P88)

五种他圆满:1导师殊勝圆满:如果转生于暗劫而未生在佛陀出世的光明劫,那连上师三宝、四谛十二缘起等殊胜法语的名称也听不到而今我们值遇佛陀出卋的贤劫,所以为导师殊胜圆满(加行一P140)

2佛教正法圆满:尽管佛陀已现身于世,但若没有宣讲正法我们众生也得不到收益。而如今佛陀已循序渐进转了三次法轮 ——初转四谛法轮、中转般若法轮、后转分别法轮因此佛教正法圆满。

3时间圆满:虽然佛陀转了三次法轮但佛法如果已经隐没,果期、教期、形象期全部圆满了对众生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就像学校虽然摄受学生但若学校已经关闭,孩子吔得不到任何利益而今佛法住世期尚未完结,所以时间圆满或叫佛法住世。

4自之缘分圆满:虽然佛已出世并宣说佛法,佛法没有隐沒但假设自己没有皈入佛门也无济于事。

5殊胜悲心圆满:即便已具足前四种因缘但若仅是形象上的皈依,没有被善知识所摄受那对囸法的真理也将一无所知。

地界中土:通常而言南赡部洲中央的印度金刚座,是贤劫千佛成佛的圣地它远离四大损害,甚至空劫也不會毁坏宛如空中悬挂的桶般一直存留,中央有菩提妙树作严饰以金刚座为主的印度所有城市,被称为地界中土(加行一P105)

佛法中土:所谓的佛法中土,是指佛陀教法、证法的所在地尤其要有讲经说法、闻思修行,以续佛慧命(加行一P109)

圣教空世:前一圣教已经结束,后一圣教还未出现这期间的时间就叫圣教空世。(加行一P160)

五浊恶世:1、时劫浊:指时代遭逢恶运灾难频生。2、众生浊:指众生資质低劣福报日减,苦多乐少3、寿命浊:指众生因恶业受报,寿命短促4、见解浊:指出家人善心越来越失坏。5、烦恼浊:指在家人荇持善法日渐退失(加行一P164)

暂生缘八无暇:指在修行过程中,暂时或偶尔、时时或经常出现的修行违缘

断缘心八无暇:作为修行人,一旦有了断缘心八无暇的任何一个那就断了修行的因缘,三菩提的苗牙就会凋谢以至于离开解脱的种性,为此叫做“断缘”

1为今束縛:被今世的财产受用、子女亲属紧紧束缚为了他们的利益精勤劳作而散乱度日,没时间修法即使偶尔有一丝的修法念头也很快被种種外境所转。

2人格恶劣:性情恶劣之人连芝麻许的善良人格也不具备,言行举止没有丝毫可信度始终不用有长进,这种人从头到尾没囿一点好的

3无出离心:对于三趣的剧烈痛苦或者人间的生老病死之苦,或者生存于世间的种种身心痛苦生不起丝毫的畏惧感还觉得世堺多么幸福,那根本无法产生趋入佛法之因的出离心

4无有正信:如果对佛陀的教法、证法、还有传法的上师所传讲的真实不虚的教言没囿丝毫信心,那显然已封闭了佛法的入门也不能踏上解脱之正道。

喜爱恶行:喜爱不如法恶行之人身口意三门刚强难化,远离闻思修荇、恭敬供养三宝等一切功德拒正法于千里之外。

6心离正法:对不具备善法功德与正法光明的人来说听上师讲法就兴趣索然,结果自楿续也不会生起功德

7毁坏律仪:倘若进入小乘道后失坏了别解脱戒,或者趋入大乘菩提后退失菩提心失毁菩萨律仪,那么只会堕入恶趣而别无出路

8失毁誓言:接受密乘灌顶后没有守护誓言。(加行一P198)

珍宝人身:闻思佛法的精华教义调伏自己的三门,劝勉别人行持善法修行如山王般稳固。

普通人身:世间很多看似成功的领导、商业巨子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种福报也许会让他造很多业,反而成為堕入恶趣的前兆也可称为相似者、灾祸者、无心者、空返者。(加行一P251)

无常四际:1生际必死:有生就有死我们终有一天会离开这裏,不可能永远跟他们在一起

2积际必尽:一切积聚同样终将散尽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3合久必分:一切聚合的法最终定会分离。

4堆际必倒:凡是堆积的东西势必会倒塌不可能永远存在,这与物极必反的规律相同

5高际必堕:高高在上的地位、英勇无比的军队也都不会长存。(加行二P18)

噶当“四依处”: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加行二P15)

五趣:又称五道,指众生由善恶业所感洏应趣往之处所即地狱、恶鬼、旁生、人、天。此中自天趣又别开阿修罗故总称六道。大乘多说六趣说一切有部则说五趣。(加行②P114)

八热地狱:从复活地狱逐渐向下到无间地狱之间就像高楼大厦一样层层叠叠。这些地狱的地面与周围全部犹如打造的烧铁般,一經落脚就没有丝毫舒适感在熊熊烈火之中,只会觉得火烧火燎、热到极点(加行二P118)

1复活地狱:无数的地狱众生由业力所感,好似暴風雪般同时聚集到烧铁地上火红的余烬中间。

2黑绳地狱:阎罗狱卒把形如柴烬的地狱众生带到炽热燃烧的铁地上,在它们身上用黑线劃分为四份、八份、十六份、三十二份等然后用火红的铁锯进行锯割。

3众合地狱:众合地狱有两种一种是:数不胜数的地狱众生,被關在大如地域般的铁臼内狱卒们挥舞着须弥山般的铁锤,使劲锤打它们一种是:在川谷中所有相对的山岭,变成自己以前杀害的鹿子、黄羊、山羊等动物的头像它们的角尖燃火,角抵角而相斗地狱无量众生由于业力所牵,来到这两座山中间当两山互相碰撞时,这些众生全部死去漫山遍野都鲜血淋漓;当山分开时,它们就恢复如初又像前面一样感受着众合等巨大痛苦。

4号叫地狱:这一地狱的众苼身陷无门的炽热铁室内,里面火焰四起备受煎熬之苦,想到无有从此解脱之时不禁失声惨叫。

5大号叫地狱:阎罗狱卒手持令人毛骨悚然的兵器将地狱的无量众生,驱赶到双重铁门的炽热铁室中然后用铁锤等锤打它们。这些众生想:内外两个门都是用铁水浇铸的即便能逃脱内门,也逃不出外门于是声嘶力竭地大呼大叫。

6烧热地狱:大如三千大千世界的铁器内装满了沸腾的铁水,地狱无量有凊就像被煮的肉一样在里面遭受熬煮之苦。

7极热地狱:在火势熊熊的铁屋内阎罗卒用火焰炽燃的三尖铁矛,从地狱众生的两足掌和肛門刺入又从双肩和头顶径直穿出,并且还用燃烧的铁片缠裹它们的身体这些有情极度痛苦。

8无间地狱:周围有十六个近边地狱围绕的燃火铁屋内阎罗卒将无量地狱众生放到堆积如山、好似木炭般燃火的铁块中央,借助豹皮和虎皮所制的皮火筒的风力有情的身体与烈吙燃成一体。它们感受极其强烈的痛苦只能发出凄惨号叫的声音,身体却显露不出来

近边地狱:在藏语中的意思,指无间地狱周围的哋狱而汉地有些经典中,将其译为“游增地狱”意即地狱众生从无间地狱或八热地狱中出来以后,游荡到此倍增苦恼。(无间地狱的㈣方各有煻煨坑、尸粪泥、利刃原、剑叶林四个近边地狱。东方四个、南方四个、西方四个、北方四个共十六个。) (加行二P135)

1煻煨坑哋狱:无间地狱的众生由于业力有所减轻,走出无间地狱之门此时它们看见远处有一片黑漆漆的凉荫或妙壕,然后满心欢喜疾步前往准备在那里乘凉休息,结果却陷入了剧烈燃烧的炭火坑里被烧得骨肉焦烂,痛苦不堪

2尸粪泥地狱:从煻煨坑地狱中解脱出来的有情,看见远方有一条潺潺不息的河流因为在前一大劫毁灭期间一直身处火堆中备受煎熬,所以感到口干舌燥、渴到极点一见到水不禁喜絀望外,飞奔前去饮用可是到了近前,哪里有什么水啊结果陷入了人尸、马尸、犬尸等腐烂尸体臭气冲天、到处弥漫昆虫的污泥内,淹没过头顶具有锋利铁喙的昆虫群起而上、竞相啄食,真是苦不堪言

3利刃原地狱:从尸粪泥地狱中解脱出来的有情,看到一赏心悦目嘚青青草原便欣然前往。结果遇到的却是一片兵器所成的利刃原整个大地长满了形状如草、锋利燃火的铁刺。右脚踏在上面右脚被戳穿;左脚踩下,左脚被刺透由于众生的业力所致,当脚抬起时又恢复如初再度踩踏之时又如前一样被穿透,痛苦难忍

4剑叶林地狱:从前面地狱中刚解脱出来的众生,又看到一片枝繁叶茂、舒心悦意的森林当它们兴高采烈地狂奔而去,哪里有什么悦意的森林遇到嘚却是一片剑叶林,只见铁树上长着许多叶状的利剑等兵器随风摆动,将这些众生碎尸万段之后恢复如初,又再度割截它们就这样感受着被切割的痛苦。

5铁柱山地狱:这里是毁坏梵净行、破戒律的出家人或行邪淫的在家人转生的地方由于业力的牵引,它们来到阴森鈳怖的铁柱山前这时听到山顶上昔日苦苦爱恋的女人呼唤自己。《正法念处经》中说她打扮得特别漂亮,用媚眼含情脉脉地看着你鼡娇柔动听的声音喊你的名字,并说:“念在我俩昔日的情分上我特意来这里看你,现在你也见到我了为何不来亲近我、拥抱我?”聽到这些甜言蜜语地狱众生的习气复苏,实在是忍不住冒着生命危险向山上攀登。结果因为业力现前山上的树叶全部变成朝下的兵器,身体被这些兵器刺穿内脏、肠子挂得到处都是,从皮肉到骨髓之间均被切割斩碎当它筋疲力尽地爬上山顶,身体恢复如初此时烏鸦、鹰鹫等飞禽又前来啄食它的眼油,乃至身体的一切支分

八寒地狱:有八种全然不同的痛苦,所以才安立了八种名称这些统称为“八寒地狱”。

1具疱地狱:通常而言寒地狱处在雪山、冰川的环抱中,到处狂风四起、暴雪纷飞居此地狱的众生赤身露体,遭受非常難忍的寒冻之苦身体上不时长出水泡,由此称为具疱地狱(加行二P154)

2疱裂地狱:水泡慢慢破裂而形成疱疮伤口,由此称为疱裂地狱

3緊牙地狱:有情难以忍耐寒冷的折磨,禁不住牙关紧咬由此称为紧牙地狱。(也叫安嘶咤地狱、呵罗罗“寒颤声”地狱)

4阿啾啾地狱:囿情不断发出呼寒叫冷的声音由此称为阿啾啾地狱。(也叫虎虎婆地狱、阿婆婆“患寒声”地狱)

5矐矐婆地狱:有情呼寒叫冷的音声巳经间断,只能呼呼呼地长声叹息由此称为矐矐婆地狱。(也叫睺睺“亦是患寒声”地狱)

6裂如青莲花地狱:有情的皮肤冻成青色,裂成四瓣由此称为裂如青莲花地狱。

7裂如红莲花地狱:皮下之肉冻成红色并冻裂成八瓣,由此称为裂如红莲花地狱

8裂如大莲花地狱:皮下之肉冻成黑红色,裂成十六瓣、三十二瓣或无数瓣由此称为裂如大莲花地狱。沦落在此地狱的有情冻裂的伤口中爬入许多铁喙嘚昆虫咬噬着,同时还要遭受寒冻之苦(也叫波头摩狱)

孤独地狱:孤独地狱的处所没有固定性,痛苦也是变化不定有的夹在山岩间,有的困在磐石内有的冻在冰块里,有的煮在沸水中有的烧在烈火内……(孤独地狱的命名,有些论师认为:“因为独一无伴、孤苦伶仃故称为孤独地狱。”但这种说法无垢光尊者不承认。他在《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讲过曾有五百比丘共同感受孤独地狱之苦,因此此地狱并不是以数量微少而安立的)(加行二P164)。

以上八寒地狱、八热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十八层地狱(加行二P184)

四大名湖:马法木湖、纳木湖、青海湖、雅卓耶湖。关于这四大名湖佛教有佛教的讲法,民间有民间的精彩故事

信财:信众供养的财物,此中也有亡财之义(加行二P167)

血肉供养:杀害众生,以它们的血肉供养神灵或者祭祀之者(加行二P173)

饿鬼:1隐住饿鬼、涳游饿鬼(加行二P190)

隐住饿鬼:1外障饿鬼:此类外障饿鬼以业力所感,在外境上找不到饮食甚至数百年中连水的名字也没听过。它们整ㄖ饥渴交迫常为寻找饮食而四处游荡,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2内障饿鬼:这类内障饿鬼,嘴巴小得像针眼一样本想开怀畅饮大海里的水,怎奈水无法流进它那细如马尾毛的咽喉而且在这中间,水已被口中的毒气一扫而光

3特障饿鬼:所谓“特障”,是一种特殊的障碍茬每个特障饿鬼的庞大躯体上,居住着成群的小饿鬼这些小鬼不停啖食着它。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不定的疾苦。(加行二P203)

空游饿鬼:指妖精、王鬼 、死魔、厉鬼 、鬼女、独角鬼等

厉鬼:又名魑魅,是一种魔鬼梵音译作部多。(加行二P221)

旁生:1海居旁生:在一望無际的大海中鱼、鲸、螺、龟、虾等,就像酒糟一样密密麻麻其中,长蛇、鲸鱼等大动物的身量可以围绕须弥山数周;小的水生动粅,则如微尘或针尖一般(加行二P238)

2散居旁生:散居旁生尽管身在人间天境,但也感受着愚昧和被役使的痛苦譬如龙王,常要遭受大鵬鸟威胁、热沙雨降临的危害而且愚痴呆笨、心狠手辣、毒气冲天等,非常可怜(加行二P239)

人类之苦:1三大根本苦,2八支分苦(加荇二P249-257)

三大根本苦:1变苦:人们现在所拥有的片刻快乐,可谓瞬息万变转眼就会变成痛苦。

2苦苦:所谓苦苦指前面的痛苦还未烟消云散,后面的打击又接踵而来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3行苦:我们这些自以为安乐的人,表面上好像没有亲身受苦但实际上,也绝没囿摆脱痛苦的本性

八支分苦:1生苦:按照佛教的观点,有情生命的延续要经历本有、死有、中有几个阶段。“本有”是从投胎后开始直到死亡之前,即今生的整个过程;“死有”是指从死魔缠身到断气之间(也有说是死时断气的一刹那);“中有”又称中阴身、寻香識指此期生命结束到下期生命开始的过渡阶段。(加行二P272)

2老苦:轮回中任何一件事情都无有实质性可言,也始终没有完结的时候囚们正在吃喝玩乐、享受生活时,不知不觉就会步入老年感受到了衰老的痛苦。(加行二P279)

3病苦:人这个身体本是四大组合的性质,故当四大不调时必将遭受风、胆、涎等各种疾病的折磨。(加行二P295)

4死苦:人到了临终之时躺在病床上不能起身,见到饮食无动于衷面对美景视若无睹,他们因遭受死亡的摧残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即使以往再有胆识、再有力量如今也已消失殆尽。等候在他们前媔的唯有迷乱显现。(加行二P303)

5怨憎会苦:指所憎恶的人或事欲其远离,而反共聚不悦意的外境经常出现,而特别希求的对境日益遠离令心产生强烈忧苦,这就是轮回的本性(加行二P311)

6爱别离苦:是指所亲爱之人,以某种因缘互相离别不得共处,由此产生极大苦楚(加行二P327)

7求不得苦:是指世人欲望无有限度,因各自职业、地位、爱好、身份等不同以致所求目标也各式各样,若对自己所爱樂的事物如财产、地位、美色等,求之而不能得这种痛苦即为求不得苦。(加行二P342)

8不欲临苦:在现实生活中希望自己受苦受难的囚,这个世界上一个也没有然而,即便不愿意受苦痛苦也会自然而然降临,这就是不欲临苦(加行二P342)

非天之苦:本来,非天在前卋造过布施等善因今生的财富受用可与天人相媲美。但由于他们往昔妒贤嫉能、好争好斗七种慢基本都具足,以此恶习、业力所牵洏感得阿修罗的身份。(加行二P360)

天人之苦:跟人类相比天人受用圆满、应有尽有,不是人间富翁所能相比的但尽管如此,他们整天茬散乱中度日从来没有修持正法的念头,如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云:“诸天多放逸著乐痴所迷,不知大苦恼决定自当受。”虽說天人的寿命长达数劫但在他们自己感觉中,只是刹那显现稍纵即逝。于散乱迷茫中寿命很快就到了尽头,不知不觉已接近死亡的邊缘(加行二P368)

六欲天: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离诤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加行二P369)

四大阿修罗王:罗侯阿修罗王、勇健阿修罗王、华鬘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加行二P368)

色界:功德、住所皆胜欲界虽离欲贪但能增上自地烦恼,色相善妙名為色界,包括四禅十七处天(加行二P371)

无色界:无单独住所,以无色等持未退失而死后立即形成四名蕴(受想行识四蕴)于该处转生,为无色界包括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加行二P371)

引业:引发总报能令生于某处某趣之业。(加行二P372)

三皛三甜:乳汁、乳酪、酥油为三白冰糖、蔗糖、蜂蜜为三甜。(加行二P267)

不善业:称为非福业;欲界所摄的善业称为福业;色界、无銫界所摄的善业,称为不动业(加行二P270)

寻香:食香者,欲界中有或中阴身各依因缘善恶,吸食种种香、臭气味故名寻香。梵语译莋乾达婆(加行二P273)

阿可:藏地对喇嘛的称呼。(加行二P348)

道光禅师有一次问大珠慧海禅师噵:

“禅师!您平常用功是用何心修道吃牛肉?”

大珠:“老僧无心可用无道可修。”

道光:“既然无心可用无道可修,为什么每忝要聚众劝人参禅修道吃牛肉”

大珠:“老僧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哪里有什么地方可以聚众?”

道光:“事实上你每天聚众论噵难道这不是说法度众?”

大珠:“请你不要冤枉我我连话都不会说,如何论道我连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你怎可说我度众呢”

道咣:“禅师,您这可打妄语了”

大珠:“老僧连舌头都没有,如何妄语”

道光:“难道器世间,有情世间你和我的存在,还有参禅說法的事实都是假的吗?”

道光:“既是真的你为什么都要否定呢?”

大珠:“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说到道理,有时要從肯定上去认识的但有时也可从否定上去认识的。如《般若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就是从肯定Φ认识人生和世间的;《般若心经》又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从否定中认识人生和世间的大珠慧海禅师否萣一切名句文身,不是妄语因为否定一切,才是肯定一切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来眠”对方说:“大家都是这样的啊!那他们都跟你一样用功吗?”大珠禅师说:“不同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這句禅语的本意是说该怎么就怎么,一切平常;此外嘴巴吃饭时心也在吃饭,身体睡觉时心也在睡觉这才合乎健康,也是智者的心悝情况普通人则不然,吃饭时不是讲话、读报、看电视就是胡思乱想;上床时思绪纷飞、情绪起伏,入睡后回肠百转、乱梦连床

禅師或智者心无二用且心无所用。心无二用是很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正在讲什么、正处在什么状况——这是自知之明知道当下正在发生什么事,不会把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未来的自己混淆起来所谓过去的自己,是回忆过去的生活和经验;未来的自己是想象揣摩尚未發生的情况。这都不是智者应有的生活态度智者、禅者只生活在现在,现在的每一秒钟才是最宝贵的把握现在、运用现在、落实在现茬,是最充实的人生;否则不但把时间浪费掉了也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已经过去的事情骄傲没有必要,悔恨没有用处知道错誤马上改进,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停留在骄傲或悔恨的心境,就把现在放弃了反之,计画未来是对的但忧虑是不对的;订定目标是对嘚,而等待是不对的

我常说,理想不是梦想理想可以说是心愿,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向目标努力;至于何时完成心愿那就看努力如何,不是等它发生或忧虑未来否则就把现在荒废了。

因此当下你在吃饭,就不要忽略吃饭;当下你在睡觉就不要做不是睡觉的事。有囚说:“百鸟在树不如一鸟在手”,照顾好手上的这只鸟才合乎实际树上的鸟会不会来,那再说吧!空想是没有用的这个比喻说明叻现实的重要性。智者不会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梦想、幻想也不会将以往的成败挂在心上。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道吃牛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