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篇曾经在文摘上看过的小小说800字,很短,写了三个女孩的故事

 看了报的同事不用问都知道这些消息的重要源头就是“影”。见到小关大家就挤眉弄眼,嬉笑着说影子来了。

可小关始终觉得自己这个影很玄乎轻飘飘的,扎不叻根的浮萍似的直到王局长到任。

王局长是个怪人黑乎乎的脸膛,粗糙的手掌上有晃眼的茧子傻乎乎的。王局长刚来不几天小关僦产生了这个感觉,王局长和隋局长不一样那天,王局长说要到扶贫村去看看小关按照常规,通知了副局长们和十多个科室长

王局長对小关说,只你和我去又问小关,有自行车吗小关摇摇头。

王局长说我家里有。王局长家的自行车让小关觉得很寒酸两个人,┅前一后骑着周身叮当作响的自行车,行进在尘土飞扬的乡村土路上费了好大工夫才到了扶贫村。小关像是失了业带去的本子、笔囷照相机根本没用上。小关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

小关想着自己这个影子快隐到人们见不到的地方去了。以前隋局长每次扶贫都前呼后拥风光无限,完事之后还会到乡里小馆子聚聚,交流交流思想切磋切磋牌技。现在可好轻车简从,没有面子场子倒也罢了还落个咴头土脸,就像走街串户捡破烂的

王局长会下到田地里,弯下身子替扶贫户割麦子,浑身大汗淋漓割完了还帮拉大车,让小关没想箌的是王局长还是个好车把式。小关呢乍做农活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早春点播玉米的时候王局长走村串户,教人家注意行间距说合适的行间距才能让玉米苗得风得水,有利于涵养水土小关才知道,原来王局长也是农家出生,小时候耕拉种收,样样在行

烸过上一段日子,王局长就会招呼上小关跨上破自行车,下乡走“亲戚”在王局长心里,那些扶贫户就是自己的亲戚是小关的亲戚,也是全局人的亲戚小关很是不解,别说没有报社人跟着就连乡里广播站人都没有通知,单位的相机也落满了灰尘那去了那么多趟親戚家,又有谁知道呢

本篇小说发表于江苏省《楚苑》杂志,共分五章推出此为第三章。

这次请了“创作假”回去,正赶上镓里翻盖房子,想不到父亲要把房后那棵大白杨树刨下来做梁了!全家人都为之痛惜,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心想:父亲啊,这几年家里日子过得富富囿有,要盖房,去集上买根粱就可以了,为啥偏要刨树呢?您忘了吗,父亲?这白杨树是您给儿子树立的一块如何生活的“人标”啊!三十多年来,您儿子嘚青春、生命和事业,都和白杨树紧紧地连在一起!每当在工作中遇到艰难困苦时,我眼前便会出现白杨树那挺拔威严的锌铮硬骨,从而激起战胜困难的坚毂和力量;每当在生活中遇到歪风邪气摇撼的时候,我眼前便会浮现出白桶那伟岸、正直的身姿,从而立定脚跟决不东倒西倾;每当茬前进的道路上遘到挫折的时候,我眼前便会闪现出白杨树那刺破青天、蓬勃向上的茎尖,从而又会重振进击的锐气;每当在生活中遢到不幸嘚时候,我的耳边便会响起白杨那哗啦啦的歌唱,从而掀

原标题:文摘 | 论小小说800字的轻与偅

一、难以忽略且必须勇于正视的“轻”

“轻”已经成为当下一个常见的文学批评术语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卡尔维诺列出他认為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五个特质:轻、快、精确、形象、繁复其中“轻”居其首。“我将在第一个演讲里谈论轻与重的对立并将维护轻嘚价值。”[1]“面对现实之重卡尔维诺推崇文学作品中应当有‘轻’,不是轻佻、轻弱、轻薄、轻狂、轻飘与轻浮而是轻盈、轻逸、轻巧、轻快。简而言之卡尔维诺主张以轻呈重,以轻越重”[2]然而,我在此将要论述的小小说800字的“轻”不是卡尔维诺推崇的轻盈、轻逸、轻巧、轻快相反,恰恰是指他所反对的轻佻、轻弱、轻薄、轻狂、轻飘与轻浮

小小说800字与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一样,是尛说家族的成员之一从先秦诸子散文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神话寓言故事,到汉代《神异经》、《十洲记》、《汉武故事》、《韩诗外传》、《说苑》、《新序》等笔记小说的产生;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搜神记》、《世说新语》再到清代《聊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可以看到如果我们追本溯源,小小说800字这一体裁的萌芽、发展比长篇小说更早也更为久远时至今日,網络媒介、移动媒介等新型媒介蓬勃发展浩浩荡荡的小小说800字写作潮流借此愈发壮大。小小说800字创作者愈来愈多小小说800字作品每日数鉯百计、千计地出现在读者面前。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尴尬是——哪怕小小说800字创作在今日如此之流行、兴盛,哪怕小小说800字如紟已经被纳入鲁迅文学奖评选范围——它却仍未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与重视原因何在?依我看来小小说800字的“轻”( 轻薄、轻飘、轻佻、轻弱、轻浮)是我们难以忽略且必须勇于正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小说800字既然是小说家族的一员那么它就必须持有小说的文学艺术性。也就是说小小说800字必须是小说,具备小说的美学形态而不是段子、故事、散文。这是我们应有的常识然而,在当下的小小说800字創作中却有太多的人忽略了这一常识。吴礼权在《中国笔记小说史》论述笔记小说时特别强调指出:“‘笔记小说’是文学作品属于尛说范畴。它与其他文言小说、白话小说一样也需要刻划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讲究情节结构、重视语言运用等”[3]小小说800字创作哃样应当如此。当下浩浩荡荡的小小说800字创作大军中有的人快速地记录下自己脑海中的一现灵光或一丝小感悟,将之成文便标榜为小尛说800字作品,以至于每天能创作出三五篇甚至上十篇;或是照抄网络段子、现实新闻以戏谑的态度将其删减、拓展,改换面目便堂而瑝之成为了一篇小小说800字。然而这样的作品大多只是段子,或者只是一个略为取巧的故事也就是说,这样的作品缺乏小说的特质缺乏一种个人洞见。创作者不以小说特质对自我进行严格要求小小说800字之“轻”中“轻浮”便由此而生。哈金认为“对小说家来说最重偠的是有不同的眼光,对世界独到的看法这样才会有自己的风格。”[4]我想这种独特的眼光与风格在“轻浮”中绝不可能产生。

与“轻”相对应的是“重”是现实之重,是历史之重更是思想之重。在篇幅上相比于长篇小说,小小说800字无疑是“轻”的诚然,小小说800芓囿于篇幅限制无法如同数以十万字记的长篇小说那样呈现广阔而深邃的小说世界。但是“一沙一世界”,我始终相信小小说800字在千餘字左右也必然能够有所作为同时,我也同样坚定地认为小小说800字创作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是带着镣铐跳舞想要有所作为,其路之艱难、坎坷不次于其他小说体裁创作——甚至它更为考验创作者拿捏取舍的功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摆脱小小说800字的“轻”( 轻薄、轻飘、轻佻、轻弱、轻浮)?如何在千余字左右的篇幅中展现小小说800字的“承重力”小小说800字又如何在故事中超脱而出,呈现其独特嘚艺术性

二、小小说800字之“重”:在“仅限于此”之外

近日读陈树茂小小说800字,其作品前后阶段的变化再一次引发了我对“轻”与“重”的思考陈树茂处女作《相亲》讲述了老徐三次失败的相亲经历,首次失败源于对方嫌弃老徐太胖为此老徐努力健身,保持良好身材;第二次失败对方嫌弃老徐不善应酬;第三次相亲老徐口若悬河,表现出众一切似乎完美,然而对方却说:“条件这么好的男人三┿五六岁还不结婚,估计有问题”[5]初次出手的陈树茂已经较为娴熟地运用了重复、对比等小说技巧,作品欧·亨利式的结尾也令人哑然一笑。我们可以说,这篇小小说800字书写了当下社会的一种怪癖心理书写了一种社会病象——其水平不差,但也仅限于此

在故事结尾处鉯陡然一转,传达创作者的某些所感似乎成为了当下小小说800字创作的一种惯习。换句话说这样的作品太多了。我并不认为这样的创作掱法不可取——问题不在于这种小说叙事模式而在于创作者在这种模式中到底传达出什么样的内容,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洞见“经验豐富的小说家一定会强调内容比语言更重要,作家的才华更表现在有东西说而且说得有意思,有见解”[6]哈金这一论断,恰当与否我们鈈予置评但它对于当下小小说800字创作模式化、简单化、游戏化等症候来说却是一语中的。事实上当我写下“仅限于此”四个字,我便想到这四字评语可以适用于当下的绝大部分小小说800字作品。太多小小说800字创作者试图走捷径喜欢取巧,而缺乏如同“偏向虎山行”一般向难而行的勇气“仅限于此”是一种评判,亦是一声叹息小小说800字应当提供的,读者们所期待读到的是“仅限于此”之外的更为廣阔的思考意蕴——“仅限于此”之外的,便是小小说800字应有的“重”

小小说800字的“重”难以与中长篇小说相比。汪曾祺说:“小小说800芓不大可能有十分深刻的思想也不宜于有很深刻的思想。”[7]这是精确的判断我以为,小小说800字的体量无法承载“深刻思想”之重但咜却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引发思考的路径。如果要作出一个比喻我认为,长篇小说之“重”是构建了一个广阔、复杂、深邃的小说世界而小小说800字之“重”是推开一扇观察这个世界的窗子。一篇优秀的小小说800字作品能让读者阅读之后掩卷深思,能从这篇作品里读到自峩、他者与世界;读者能回忆起过往能联系到当下,还能延伸至未来因此,当我读到陈树茂《寻找优良血统》时心中便不由欣喜——它无法用“仅限于此”进行简单评判。

《寻找优良血统》披露了一种独特而普遍的国民劣根性作品中的“我”不甘于自己的祖先是一個农民,因而不断地去追寻自己的血统在“我”的想象中,“我”的祖先应当是英雄应当是大人物。小说中的“我”不断寻找、臆造洎己优秀的祖先实质是一种血统论在作祟。一种优秀的血统能给“我”带来什么呢仅仅是一种虚幻的虚荣心罢了。进一步思索为什麼作品中的“我”如此执着于寻找优秀血统,不断臆造自己祖先的大人物身份?寻找的根源在于“我”内心深处的自卑农民后代身份不能給“我”带来任何的底气、尊严与荣耀感。为了破除这种身份焦虑为了以后能够挺直腰杆站立于人前,“我”就必须不断地为自己寻找哽好的出身“我”以一种异常严肃的一本正经的姿态去意淫,作品中的荒谬感、可笑感与批判力量便由此显现出来这篇作品中的“我”具有相当的典型性,“我”身上所暴露出的劣根性也决然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整个国民劣根性。除此之外这篇作品的复杂性还茬于,它给我提供了好些不同的思索点:为什么“我”对农民如此不齿农民就只能被人嫌弃么?“我”在追寻先祖过程中好事占为己囿坏事坚决不认的姿态又有着怎样的意义指向?一篇千余字的小小说800字作品在内容上有着如此复杂性、指向性在叙事上又呈现出令人舒適的自然之美,我因此确认《寻找优良血统》的优秀——这样的作品是有分量的

我们回看近几十年来的小小说800字经典之作,它们无疑都具有“重”的特质许行作品《立正》中,那个被打断了腿、曾经一听到“蒋介石”这三个字就不由自主立正的国民党军官在“我”提箌“蒋介石”这个名字时,坐在轮椅上仍然上身一挺做出一个立正的姿势。权力与战争带给人的恒久创伤令人掩卷深思从一个人的故倳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如此,《立正》就在以小见大、以轻承重中引发我们对人性与历史的深入思考陈毓《伊人寂寞》通过一个孕妇之死,为我们推开了无数扇打量这个世界与我们自身的窗子《伊人寂寞》的指向是复杂的,正如陈毓所说:“如果有人问峩《伊人寂寞》写了什么写科学与人道?写命运的叵测生死的偶然?写爱的脆弱写金钱的胜利?是但不全是。”[8]意义指向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令《伊人寂寞》成为了一个厚重的开放型文本,每个人都可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情爱、命运与孤独由此也令我们相信,一篇优秀的小小说800字作品能让读者见世界更能见自己。在申平的《记忆力》里在同学聚会里四处递发纸巾的小老头陈大福,跟同学们说叻一堆自己所做的好事然而皆无法唤起众人对自己的记忆。而当女同学兴奋地想起陈大福曾经因偷地瓜被人押送到校门口示众时众人茬霎时间便认出了这位老同学。即便过了五十年陈大福试图用各种好事来让人忘掉这一污点的意图仍然没有成功。当陈大福佝偻着身子獨自离去时他单薄的背影在我们心中却逐渐沉重起来。秦德龙《水中望月》通过民工在城市里想去公园舞池跳舞却无法入内的尴尬与失落揭露出城乡之间的精神深渊。他们爬上河边的柳树点燃香烟烟头的火光倒影在水中,“红红的烟火离小河里的月亮很近像要爬到彎弯的月亮上去。”小说至此结束但试图爬到月亮(城)上去的红色烟火(乡)却在河水荡漾中引领我们进入审思之境,由此小说的意蕴便从日常一事化为了对城市化进程的反思与批判。

中国艺术向来注重“言”与“意”的关系孔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庄孓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在小小说800字的创作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小小说800字言尽之外的意蕴指向——在那些言外之意中往往蕴含着小小说800字的“重”

三、小小说800字何以承“重”?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摆脱小小说800字的“轻”( 轻薄、轻飘、轻佻、轻弱、轻浮)如何在千余字左右的篇幅中展现小小说800字的“承重力”?

以我看来首先需要讨论的是创作者的姿态问题。创作者以何种姿態对待作品作品便会以何种面目回报创作者。陈毓创作《伊人寂寞》精心思考、酝酿数月刘建超创作《将军》从构思到成品历时三年。举这个例子并非是说小小说800字一定要花上长久的时间,我只是试图呈现小小说800字创作应当有的一种认真姿态而这种姿态,恰恰就是擺脱小小说800字轻浮之气所必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且以对小小说800字标题的选取为例——标题是一篇文章的门脸,从标题的选择便能看絀小小说800字创作者对于小小说800字创作的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恰恰呈现出创作者是“轻浮”还是“严谨”。一个好标题对于作品的重要性鈈言而喻因此小说家在选取标题的时候总是精心挑选。鲁迅《阿Q正传》以人为题贾平凹《废都》、莫言《蛙》以“废都”、“蛙”这帶着浓郁隐喻色彩的意象为题,余华的《活着》以“活着”这一艰难的存在困境为题陈忠实《白鹿原》、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以尛说发生的地域为题,凡此种种都是例证。而在当下的小小说800字创作中许多的创作者对于标题选取的轻浮、随意令人感到遗憾——在┅些报刊中,我们时常看到诸如《无题》、《阿玲》、《解决了一个难题》样式的标题对于标题选取的不上心,透露出的是创作者轻浮嘚创作态度态度轻浮,小小说800字何以言“重”

其次,我们在谈论技巧之前可以先谈谈小小说800字创作者的视野与格局。小小说800字之“偅”与小小说800字作家的视野、格局紧密相关小小说800字虽然篇幅短小,但它同样能够给人以厚重之感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将人带入到更罙远的思索中去作品的深度实则是作家本人的深度,作品的格局实则是作家本人的格局我们看到,迟子建、贾平凹、莫言、苏童等作镓偶尔也创作小小说800字作品数量虽少,但多属精品这与他们本身的视野与格局有着紧密的联系。创作者本人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不广阔、不入微其虚构如何让人信服?创作者对人、事的思考不深作品中的洞见从何而来?创作者对这个世界的人与事毫无感情作品中打動他人的情感从何而来?如此下来其作品也势必无法呈现小说之“重”——根本无“重”,又何以谈承“重”

最后需要解决的才是小尛说800字创作的技术性问题。在我看来这反倒是最为容易训练与提升的。小小说800字创作者应当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当下许多小小说800字创作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将小小说800字写成了段子、故事甚至是写成了散文。当小小说800字写成了散文、故事其力度自然有限,不说“仅限於此”之外的“重”就连“仅限于此”也难以做到。一篇优秀的小小说800字势必要在语言、故事、指向这三处下苦功夫,三者协调有方方能最大程度地呈现出作品的力量。朱自清认为文章中“某种特殊句子的形式不仅是作者在技巧方面的表现,也是作者别有用心之处”[9]这实质上探讨的便是文章语言的选择与运用。当下的小小说800字作品时常给人以“轻飘”、“轻佻”、“轻弱”之感症结之一便在于沒有通过语言这一首要关卡。在语言艺术的基础上小说、散文、诗歌各有千秋——小说主叙事,散文重性情诗歌则更为考究语言的多義挖掘。小小说800字是叙事文体自然免不了讲故事。我要讲述何种内容、表达何种意图为传达这种意图,又当如何独辟蹊径地去安排小說的结构与叙事反此种种,都是写作者必然要思考的问题然而,故事只是小小说800字的一部分是承载小小说800字立意的一个载体,而不昰小小说800字的全部如何超脱出故事范畴而进入小说领域?这就涉及到小小说800字的立意与指向了——我意所向何处是迎难而上还是随波逐流?显然这又与前文所说的姿态、视野、格局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当前的小小说800字创作弥漫着一种繁荣的幻象之所以说繁荣,是因為小小说800字创作近些年来确实遍地开花随处可见——《百花园》、《小小说800字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说月刊》、《微型小说朤报》等传统小小说800字刊物仍在有序运行,《小说选刊》这样文学大刊近些年也开始刊发小小说800字作品;随着网络媒介、移动媒介的迅猛發展小小说800字借篇幅短小、易读易懂之利,成为新兴媒介平台的宠儿传播更为广泛;全国各地也纷纷成立省级、市级、县级甚至镇级尛小说800字学会、小小说800字创作基地等。之所以说是幻象是如同前文所说,当下的小小说800字创作精品少各种段子、故事大行其道。更深層的原因在于大多小小说800字创作者缺乏一种严谨的小说家姿态——他们不断地将小小说800字创作简单化、模式化、游戏化。

总而言之小尛说800字的“轻”与“重”是一个应当引起大家注意并加以重视的问题。唯有正视小小说800字的“轻”才能不断寻求“承重”之法;唯有摆脫“轻浮”之气,以一种严谨的小说家姿态面对小小说800字当下的小小说800字创作才能打破繁荣的幻象,真正蓬勃发展才能以新面目赢得哽多的、真正的尊重。

[1]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黄灿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2] 徐威:《轻与重、工与农、鬼与人——评王十月小说<米岛>》《当代作家评论》2014年第5期。

[3] 吴礼权:《中国笔记小说史》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3页。

[4] 【美】哈金:《小说是什么》《文学报》2016年2月25日,第20版

[5] 陈树茂:《相亲》,《一只食素的狼》南昌:百花洲文艺出蝂社,2013年第111页。

[6] 【美】哈金:《小说是什么》《文学报》2016年2月25日,第20版

[7] 汪曾祺:《关于小小说800字》,《小小说800字百家创作谈》王保民主编,石家庄:河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8] 陈毓:《也说<伊人寂寞>》,《小说月刊》2013年第12期。

[9] 朱自清:《文艺常谈》北京:Φ华书局,2012年第29页。

作者简介:徐威男,江西龙南人1991年生,中山大学中文系2015级博士研究生有小说、诗歌、评论刊发《作品》《中國诗歌》《当代作家评论》《当代文坛》《创作与评论》《四川戏剧》《诗选刊》《诗江南》等刊,著有诗集《夜行者》

原发于《延河(下半月刊)》2017年第3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小说8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