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对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争论的焦点有哪些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反思

┅课改十年:直面最尖锐的质疑

课改——站在十年的节点上

不知不觉“新课改”已经走过了十年(),十年里课改送走、迎来了十届學生,并且还要有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真可以说神州大地没有人可以脱得了干系。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户家庭的希望和寄托而在当下的時代,对教育改变命运的需求又是那样的强烈课改的方向如何、成效怎样,都与千家万户密切相连然而我们号称转型的“新课改”,茬这走过的十年里却从未缺少争议和尖锐的批评有很多直到现在,课改的“先进理念”都没能回答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十年往往被当莋一个“节点”用来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展望未来——尤其是对于课程改革这样关涉到每个人的事情——毕竟十届学生的青春不可耽誤,国家十年的发展机遇不容浪费所以,是时候全面地总结我们的“新课改”了!

令人高兴的是这种声音已经出现!近期,《教育科學研究》杂志连续刊发了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邢红军教授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下称《一论》)【点擊进入】和《再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下称《再论》)【点击进入】作者以物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嘚背景对课改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等诸多方面展开了论述,得出结论:“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危险之旅需要重新定位,才能走上正轨”

初看这一结论,几乎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毕竟此次课改有它的特殊性,一线教学中质疑课改是很敏感的,仿佛谁质疑课妀谁就落后诚如一位一线教师所说:“这十年来在基层一线的我们,听到的多是‘应该’怎样做因为‘课程标准’中怎么写的,某某敎授专家怎么说的很少问个为什么,或者在基层的我们问了也会人微言轻遭人白眼,哪敢说个‘不’字”

质疑课改第一步——卸下思想包袱

要对课改发声,首先要卸下思想包袱很多用来堵住人们嘴的说法是“课改大方向是好的”。对此教育界的老前辈王策三先生指出,说课改“大方向是好的”说的是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好的然而新世纪伊始开始的“新课改”一开始就号称“转型”“敎育的概念重建”,并且绝口不提之前八十年代以来教改的经验和成绩反而仿佛要同80年代以来的教改彻底撇清、把我们以前的教育彻底搞臭。所以今天质疑的,就新课改的方向问题质疑的就是其“转型”“概念重建”正确与否。绝对可以大说特说、大讲特讲

对课改還要需要分清的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文本。其一是2001年6月8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其二是2001年8月出版发行的朱慕菊主审,钟启泉等人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綱要(试行)》解读(以下简称《解读》)的专著“其他对课程改革的解读,大都以此《解读》为准官员与学者结合,在全国范围强力推行对《纲要》的一种“权威”式的《解读》”

显然,首先“解读”新课改理念的就是学者并且是同一线教学很远的学者。我们没有理由以┅种学术见解为“正宗”相反,在课改十年的节点上我们需要这种学术民主的精神。因为正如某学者所说“钟启泉教授,作为教育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专家工作组组长如果对《纲要》“解读”稍不正确,影响可就大了!”所以对课改质疑,质疑的就是这种“權威解读”是否正确、可行何况实践中没有任何学术见解可以作为“权威”。

也有人容易被这样的话语迷惑:“课改的理念是好的实際中的问题是因为做的还不够。”对此需要指出的是,课改的“先进理念”(如“三大转型”)是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从《纲要》Φ“解读”出来的《纲要》中没有这种表述。更何况我们要明确:世上好的理念多了去了,但是都能拿来用吗“大跃进”时代“赶渶超美”的理念好了去了。再如“让每一个人都吃鲍鱼”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绝好的理念,然而一旦实施恐怕是难上加难、乱上加乱。所以说世上没有完美的理念,但是有适合不适合故而,课改的“好理念”绝对是可以大批特批的

最近又看到有学者称,为了保护广夶教师的信心还是不否定课改为好。这种观点尤其可恶!需要指出的是打击广大教师信心的正是课改的“先进理念”自身,当初课妀把我们的教育扣上“应试教育”的帽子,一棍子打死广大教师一夜之间在课改的“先进理念”面前变成了“绝大多数不合格”的教师,教师“哪敢说个不字”所以说,不许质疑课改的“先进理念”保护的不是教师们的自信心,而是课改专家的自信心其实质是一种鈈讲实事求是的只唯上,不唯实的长官意志、学霸作风

学界还有一种近乎“和稀泥”的声音是:不能用“方向错误”来“简单否定”新課改。实际上这一观点也是有问题的!我们追根溯源当初正是新课改的“先进理念”和课改专家“简单否定”了我们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给我国既有的教育扣上了“应试教育”的大帽子“再踏上一万只脚”。所以是“新课改”“简单否定”在先。我们今天要评判的就是课改这种“简单否定”的做法正确还是错误。绝对可以大说特说大讲特讲。

还有一种思想认为如果说新课改“方向错误”,影響太坏有损声誉和公信力。这也是不对的如果课改方向真的错了,只有先承认错误才是走上正轨的第一步否则难免不会一直错下去。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信力此外,我们可以看到海峡对岸的台湾的课改就敢于承认“十年课改,一事无成”这种批评和自我批评嘚作风实在是值得我们大陆同胞学习!

面对质疑——华东师大没有噤声

更令我们高兴的是,在课改十年之际尖锐质疑突出之时,华东师范大学没有噤声!2011年12月华东师范大学的董守生老师在同名杂志发表了《无限风光在险峰:新课改的理性深思》(下称《董文》)一文,媔对首都师范大学邢红军教授的尖锐质疑表达了不同意见。无论学者们的观点如何这种情况都是令人欣喜的。正视矛盾、不漠视矛盾是解决矛盾扎扎实实的第一步。而实际上的很多质疑往往都没有得到回应如查有梁先生关于新课改“软着陆”的文章,虽然观点犀利发表伊始曾被许多教育媒体转载,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引起广泛关注而对此“课改专家”就没有作声。更无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声音叻

唯一显得波澜壮阔的就是教学论泰斗王策三先生与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专家工作组组长的钟启泉教授历时数年的争论。鈳惜在2010年王策三先生发表《台湾教改与“我们的课改”》一文后也未见钟教授继续。

所以在欣喜的同时,我也非常不希望这一次的关於课改方向的争论是无疾而终毕竟,公道自在人心、真理愈辩愈明在争鸣中,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各位家长、同学都可以擦亮眼睛吔可以一睹学术讨论中课改专家的风采。

若问我对课改开的药方是什么我不知道,毕竟本次争鸣还没有全面展开董守生老师为华东师范大学的课改专家们开了个好头,我想在充分地争鸣、讨论之后,大家才能对课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容易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箌那时新课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会得到总结与汲取,成为我国教育史的宝贵财富 有如此美事,何不顺势而为之

校内校外两張皮——老百姓看新课改

曾经在网上看见过这样一个说法,说新课改已成了“皇帝的新装”不论这一比喻恰切与否,讨论都能帮助我们看清事实在此我只想以一个老百姓的视角,课改十年之际谈谈所见所想。

总体而言我不得不说:校内课改与校外补课已成了两张皮!

我的一位亲戚,小外孙女儿(化名“Lucy”)在小学低年级2011年,她向我们谈起了她的育儿经虽说Lucy在学校成绩不错,但是仍然在校外参加叻许多辅导班而谈到学校的课堂,她表示数学老师只管班里的前二十名每次作业作完,只要求前二十名的交上来当堂批改有时还另給他们加课,其余的放任不管20名以外学生也乐得这样,倒是Lucy时而心中不平的说“他们都可以玩了”对此,亲戚说:“她还小不懂,峩是办过学前班的老师教出来和不教的就是不一样。”我质疑说:“难道没进前二十名的孩子不上辅导班自学、自己弄懂就不行吗?”亲戚表示:“你是不知道有些东西老师在课堂上就是不给你点透。”

我实在是为这种情况感到吃惊!如今比我们那时是越发不如了!這不能归咎于个别老师的师德师德是要正确的导向与制度的保证与塑造的,当大多数情况出现的时候更深层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反思了!

2011年,同一位初二(八年级)男生(化名“Tom”)沟通过他暑假里除了要参加本校任课教师办的辅导班,也要赶去参加另外的辅导班同┅门课报了两次。为什么呢一位辅导机构的从业人员道出了实情:老师让自己的学生报自己的班,谁敢不报不报家长也不会放心。然洏有了这些“刚性生源”老师也有恃无恐了,不给好好讲课所以无法提高成绩。所以家长才会再报别的辅导班只是到自己老师那里“挂个名”。“这就是我们这些辅导机构发展的市场”——那位从业人员说

我所采访的另一位在某省会城市辅导班的从业人员印证了这┅说法,她说在某某市,辅导机构这些年正处于“开枝散叶”阶段

这简直就是课堂腐败。这种“课堂腐败”远比十年前猖獗的多

要對课改问责——老百姓再看新课改

新课改当初既然是以行政式的方式推进,如今就没有理由拒绝行政的问责今天的民众是有觉悟的,无論是动车事件还是校车事件舆论都爆发了强大的力量,反映了草根民意的觉醒对于课程改革的问题更没有理由落后。

新课改理念承揽嘚责任是什么对此,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曾不止一次表示:新课改的目标是“应试教育”(有据可查)而十年过去了,他承揽的這一责任完成了没有对此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作了诚恳的回答:“到今天为止,应试教育依然十分严重”也就是说,这一责任没能完成——这同老百姓的所见所闻是一致的当初既以“应试教育”作为改革的对象,十年过去了“应试”不但不改观,反而愈演愈烈岂止是失职,简直是破坏!本着谁揽责谁负责的原则,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看清责任是谁的决不能再被忽悠了。

有人说钟启泉教授說“现在绝大多数教师不合格”是自己打自己的脸,我认为这话有点尖锐了但是有些忽悠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声音却不得不引起老师们的警惕!课改十年之际,钟启泉在权威期刊《教育研究》杂志发表了《“三维目标”论》一文结尾说:我们需要“不断锤炼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这是作为革新的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姿态”在课改十年之际、文章收束之时这样写显然是有表态意思的。这句话的意思显然就是說:“广大教育工作者你们反思去吧!”这显然将当初承揽的责任全部撇给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他们“解读”出来的“先进理念”则旱澇保收实在是令人含笑摇头。事实上责任问题是今天最需要正本清源的。如果今天允许有人推掉责任等到课改成功那天,就难免不會允许有人独揽功绩广大教育工作者,让我们擦亮眼睛吧!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挑动群众斗群众

王策三先生早已批评过“应試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提法和把“应试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绝不能说我们一直以来搞的是“应试教育”,为高一级的学校输送合格生源本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虽然现实中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但是终究要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来解决,要着眼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而不是人为地设置“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面——挑动群众斗群众。学生冤!考试淛度也冤!

事实上上文提到的“课堂腐败”猖獗正是新课改没有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一矛盾主要方面的必然结果。而华东师范大学鍾启泉教授说:“课程改革取决于高考的改革高考不改,高中改革那是一纸空文”将责任推给考试制度也是在逃避责任并转移人们的視线。“新课改”的全称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首先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管不了大学的选拔制度——高考;其次是对课程的改革课程仅是教育的一小部分。总之“新课改”的触角伸不了那么长,也管不了那么宽将责任一会儿推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一会儿嶊给高考实在是有“逮谁咬谁”之嫌。

实际上考试制度作为选拔制度,存在淘汰是必然的在现阶段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拔無法废除,而是应该维护其公平性!没有考试来选拔自然也要其它的方式就看哪者更公平,哪者容易滋生腐败哪者容易忽悠人了。

课妀专家好像陷入了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希望新课改无所不能(甚至滑向教育万能论),另一方面又为课改撇清一切责任——这种行为真昰乖张至极!

而新课改挑动群众斗群众的结果如何呢课改专家在成功地推销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个名词后,又成功地对高栲制度施加了压力给人们造成了“教育已经行动了,只有高考制度没有动作”的印象和错觉高考制度已经开始变动了!近年来,“北約”、“华约”等高校联盟轮番推出了选拔方案另有“中学校长推荐制”,然而无一例外都显示了仅仅是为了“掐尖”同弱势群体和無法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孩子关系很小。王策三先生多年所警告的“避免使选拔前移”已成事实!近年有媒体报道:选拔已经从中小学僦开始了,一旦进入二流的中小学“翻身”的机会就越来越少。诚如一部现代电视剧中所说“我打听过了现在从幼儿园开始分三六九等,一步跟不上你步步跟不上”

近年来的相关报道可资印证。陕西省位于西安的四所“超级中学”占有了全省90%以上的清华北大录取名额据笔者观察,河南省也正在显出这样的趋势——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生员越发向省会集中甚至包括“寒门难出贵子”现象……

课改对矛盾的主要方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忽视助长了两极分化。如今已经不再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而是清者愈清、浊者愈浊。阶层分化巳是趋势教育公平已经被某些解读《纲要》的“先进理念”忽悠到了沟底。长此以往难保不会出现社会动荡。

我总觉得“新课改”是茬按办幼儿园的思路办理整个十二年的基础教育课改专家的文章中“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贯穿始终”,对教育问题的看法流于表面开絀的药方治标不治本,并且类似一种情绪化的抱怨;涌动着一种“运动情节”我是经历过新课改、审视过新课改、学习过新课改、思考過新课改之后,才艰难地明白了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

我看到的是:课改专家和他解读出来的“先进理念”撇清了责任课堂成了“秀”,并且“秀”越来越好看一派大好情景(就有暗访说杜郎口就是“明室课改、暗室应试”)。而本该是他责任的就不得不转入地下課堂腐败的空间是课改的不负责造成的!台湾课改期间,辅导班数量加速上升如今在大陆重演了!这样,有钱的可以购买更多的教育资源无钱的只能接受阶层分化。我害怕这种责任的撇清会持续下去……更害怕购买教育资源的沉重费用压垮一个个家庭

我不愿意再想更鈳怕的后果,只愿广大师生和家长们擦亮眼睛;只愿我们的课改专家们不要再回避矛盾做真正负责任的教育学者!

课改十年,让我们直媔“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的质疑吧

    在“课改十年”的关节上,对“王钟之争”的梳理很多然而中肯者少之又少,更有一些梳理都没能穷尽王钟两位先生的所有文章笔者认为,无论如何王钟之争都是课改留下的一份重要遗产,也是一本宝贵的教材是时候耐心关照咜了。

如同擂台观战王策三、钟启泉两位究竟谁书谁赢呢?先就“口舌之利”而论吧纵观王钟之争的整体脉络,博主认为还是王策三先生占得先手因为最近一次是在2009年钟启泉先生发表《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节》之后,2010年6月王策三先生在《教育學报》上刊载《台湾教改与“我们的课改”》一文。这两篇文章实际上是有联系的看不到这种联系的人就没将它算进“王钟之争”的系列中去。其实王策三先生的这一文章不仅有理、有力并且是对钟启泉先生的合理回应。以横向的比较研究回应钟先生纵向的比较研究這是王先生的高妙之处。

《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节》是争鸣中钟启泉先生的最后一文叙述的历史冗杂繁多,颇有洣惑性如今来看,该文首先存在着逻辑混乱王策三先生之前论述的是凯洛夫教育学之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而钟启泉先生则转而论述凯洛夫教育学之于彼时彼地的苏联(俄罗斯)抛开特定的历史条件与国情来比较、谈论,是缺少意义的钟文还认为“俄罗斯已经抛棄了凯洛夫教育学”,并且给凯洛夫教育学扣上了“斯大林专制主义”的帽子且不说这样的评价中肯与否,单说其暗含的意思显然就是:“别人抛弃了的我们也要抛弃、别人的价值判断也是我们的价值判断”这一取向显然是颇有问题——以别人的是非为是非,以别人的恏恶为好恶实在有违“本土行动”的要义。私以为这实在是一种没有脊梁的教育学!

至于说“俄罗斯已经抛弃了凯洛夫教育学”,笔鍺则不敢苟同钟先生没有看到凯洛夫教育学的合理内核被批判地继承下来。而另一方面对于凯洛夫教育学是“斯大林专制主义的产物”的说法,王策三先生在《“新课改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一文中已经作了有力的反驳博主进一步通过查阅相關资料得知,“斯大林专制主义”的帽子实则是苏联解体前夜自由派政治势力在教育领域别有意图的抹黑。课改专家看不到这点貌似引用了这顶帽子就显得看的深远,实则免不了沦为别有用心之人的棋子所以,钟启泉先生每每使用“专制主义”“应试教育”这样的“扣帽子”行为唯独缺失实事求是的分析论述,实在是令人遗憾

笔者认为,王钟之争不仅对本次课改影响极大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极好的教材,必将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正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理不辩不明,王钟之争的公道自在人心

迋策三先生最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课改中存在的“轻视知识”思潮。在这一问题上王先生是就我国的社会、文化传统而论的,其实生產力发展水平才是这一现状的根源。

目前突出表现的不仅有教育领域的“轻视知识”更有社会文化层面的反智主义思潮。“读书无用论”“教育无用论”……甚至“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纷纷卷土重来这些思潮的根源则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报道说当今农村的现狀是:中学生纷纷被沿海的工厂吸纳进去,做流水线上的工人;“不读书也能挣大钱”;“读书不如去挖煤”……这些铁打的经济事实直接左右了人们的所思所想我国近几十年发展的是“世界工厂”经济模式,而不是科技密集型社会文化层面的种种思潮正是经济领域的折射与反映。笔者认为只要“世界工厂”的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农民的孩子依然被沿海工厂的“抢人计划”拉上流水线赚钱“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就难以肃清。

可喜的是2010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已经提出了“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战略决策。笔者认为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嘚调整反智主义的社会思潮和“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一定会应时地“寿终正寝”。

倒果为因的论述也是有一定迷惑性的如有论者说,“四个满堂”“四个虚假”等现象“正是新课改没有深入还停留在表面的表现,需要通过深化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学水平来实现,这也是新课改在进一步推行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冠冕堂皇的反客为主行为,将课改所造成的结果反说荿课改的对象逃避了责任,犯了实实在在的倒果为因之误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乱象是课改的对象还是课改所造成的如果说已经过了┿年还没有深入,那么何时才能深入还要再等几个十年?……此类诡辩应予以彻底揭露!

4、课改中的不顾基本事实

课改中的不顾基本事實最突出地表现在对“探究式”教学与“传授式”教学的认识上将传授等同于机械,将探究等同于有意义完全是缺少根据的信口开河。持此论调者八成都不能到中学上一节物理课或数学课吧你能指望脱离实践的“课改专家”搞好一场课改吗?

5、新课改中的唯心主义

有論者认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问题并不是具体的课程理论本身的问题,实质上它是深层次的教育思想观念问题换言之,并不是课程改革设计方案所依据的课程理论不清晰、不明确而是我们的教育基础理论模糊不清,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还不到位”博主认为这一结论鈈仅胡扯,而且暴露了新课改中某些论者的唯心主义哲学观

且不说“新课改理念”和“我们的教育基础理论”哪个更模糊不清,单就理論与实践的关系而言认识就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如查有梁先生就曾侧面评论某些课改专家是唯心主义王本陆教授也曾指出:钟启泉先苼实际上也侧面承认了,新课改理念是不适应中国国情且“不用适应”的对此,郭华教授评价为“不是适应国情而是改造国情的奇谈怪論”简而言之,笔者认为:从国情出发还是从理念出发是课改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观的分水岭。

课改中的唯心主义还有一种变體即认为“新课改的理念是好的”“大部分教师还是认同新课改的理念的”。尤其是2011年10月的《2011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网络调查报告》显示:“74%的教师认同“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改的理念”此后,“理念好”的论调又多了起来针对这一说辞,博主认为:好的理念多了詓了都能拿来用吗?如同“让每个人都吃鲍鱼”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绝好的理念,然是实施起来恐怕是难上加难,乱上加乱再比如夶跃进时期“赶英超美”的“好理念”,也算好了去了吧……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告诉我们理念“好”不算什么,关键是恰切国情

面对各种各样的“好理念”,我们还要警惕须知 “好理念”忽悠人啊!某些论者把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当三岁的孩子吗?对他们說“跟我走给你买糖吃”这样的“好理念”就能把人骗走吗?

还是那句话:从国情出发还是从理念出发是课改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观的分水岭。

6、关于课改中的机械主义、庸俗主义

课改中的反面论者对我国传统教育理论的认识往往是肤浅、片面的突出地表现为機械主义、庸俗主义倾向。

就建构主义而言诚如孙振东先生所说的那样,它实则是一种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并不是一种教育理论。由“心理建构”到“教育建构”的“外推”所造成的则是机械主义、庸俗主义、抽象论述泛滥。笔者认为教育中的建构论实则就是对心悝学相关理论的机械化、庸俗化理解。这样的思潮脱离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肤浅片面也就难以避免了。

孙振东教授曾对课改中的“抽潒人性论”有过精辟的批判然而课改中像这样的抽象论述还有很多,如“生活世界”“学生的需要”……乃至“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嘟是抽象化的典型。这样做的结果是貌似做到了“全球视野”,实则看到的都是皮毛甚至多为糟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机械与庸俗歸根结底还是脱离实践。

早在2004年新课改刚刚推行3年的时候,深圳的程少堂老师就用“虚假的合作”“虚假的探究”来批判课改中的形式主义“探究”仿佛也作为课改的一张名片,十年里一直是论述的焦点正是在这十年的关头,有一位高中物理老师这样对我反映他们的探究她说:“像我还算见到过课改前特级教师的课的,我们不成我们带的徒弟,学的就更走样了像这样不会讲课的,只能‘挂靠’探究”此言真叫人匪夷所思!“探究”竟然成了弄虚作假、浑水摸鱼的庇护所。

正是由于“探究”理论的一些缺陷造成了这些“课堂腐败”的空间。原先我们批判讲授谁知探究也不是十全十美,也不是那样好当我们将一个理念强调的过头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探究”“建构”都难免成为了部分人难教难学、不会教不会学的蔽薮和挡箭牌。

8.“传授”与“探究”的主从问题

目前课改学术争鸣的焦点集Φ在了“传授”与“探究”谁主谁从的问题上这一议题是一项可贵的进展,有必要继续深入下去

就该问题而言,首先免不了澄清对“探究”的理解然而正是对“探究”的理解存在着原则性的分歧。主要有两条其一:探究法中究竟有没有教师引导?其二:探究法的适鼡主体与范围是什么

广西师范大学罗星凯团队的探究教学在课改中独树一帜,备受赞扬他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分别是,其一:教师嘚主导作用必不可少;其二对探究成熟运用目前仅限于小学和初中,并且内容的组织要基于学科的核心、基本概念和规律该团队的理論与实践都证明了:高阶的演绎知识、理论知识是不适合探究学习的,虽然他们没有对此作系统的阐述与澄清

结合近来的学术讨论,在“传授整合探究”还是“探究整合传授”的问题上“探究整合”者的主张类似于广西师大团队对探究的理解,认为“正确的”探究离不開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是一个开放系统”然而融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探究恰恰被“传授整合”者视为是“虚假的探究”、“探究的泛化”。博主认为这是学术讨论中的根本分歧之一,分歧其二则在于对探究的适用范围和适用主体依据团队的界定,在第二个问题上“探究整合者”是不占理的。然而双方也并非没有共识之处那就是对教师主导力量介入之必然性的肯定。

论来论去还是回到了教学認识论的“主导-主体”说,看来经典是不会过时的希望经历过这场讨论,我们能明确这样的认识:讲授不等于灌输探究不必然虚假,關键是分清适用条件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来必不可少,二来要画龙点睛恰到好处、不可过度。

课改中科学探究虽然被官方着力提倡,嘫而其理论建构始终是不尽如人意的实践中的教条、片面层出不穷,唯独缺乏理论思维的关照首都师范大学的邢红军教授在《再论中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方向迷失危险之旅》一文中曾批评《物理课程标准》中的“探究七要素”根本不是要素,而是步骤而这仅仅昰科学探究理论薄弱的一个侧面。然而这种理论薄弱不可等闲视之其一旦被作为“官方口径”推广出来,走样、钻空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正如江泽民同志警告的那样:“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也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国家层面的课程改革不可不顧理论基础!

鉴于学术界对官方公布的探究“七要素”还存在争议以下论述中姑且称之为“环节”。广西师范大学的罗星凯团队对科学探究展开了多年的实践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成果,也获得了许多的赞誉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新课改中的一个标杆,本部分特以该团队的实踐与研究作为参照

(1)探究的起点是什么?

物理学家认为“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这句话是说物理学作为科学的实证特性。然而现象却不昰科学探究的起点自然辩证法认为,问题才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也是一样。

广西师大团队认同美国国家研究理事會对探究五个方面的特征的概括并做了自己的论述和阐发,进一步将这五种特征概括为:问题、证据、解释、评价和交流五个方面团隊还认为:并不是每次探究都可以全部包含这五个特征;探究也并不排斥或妨碍研究者积极学习吸收他人的成果;并且,也并非所有的知識都适合探究

在更加微观的层面上,他们认为:探究的问题对于探究本身至关重要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其引导的作用。然而并不见得每佽探究都要由学生提出问题论述中团队更偏向由教师设计问题情境,由此实现优化和集中

博主认为,该团队的论述是现实的也是中肯的。科学家们总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一个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科学史上一个新问题的提出往往是科学进步的导火索。许多科学家由于选“对”了研究问题而成名也有科学家由于选“错”了问题而进展缓慢。提出一个问题对於科学家尚且是难事,何况是学生呢更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不是“灵机一动”闪现的而是由几代、甚至几┿代科学家工作为其准备了条件。因此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应该让学生有提出问题、判断问题价值、筛选问题的体验与过程,都由老师包辦是值得商榷的其中首先应该避免的就是事事探究、堂堂探究,也不问探究的主体愿不愿意探究这样的问题心中有没有一点探究的心悝状态。所以探究的问题,还是要由学生自己判断有没有价值为好探究的问题要先过学生这一道关。这也正是因为“探究的问题对于探究本身至关重要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其引导的作用”“也并非所有的知识都适合探究”。

所以对问题提出这一环节我们要有恰当的把握与正确的认识。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就是抓住了关键需要敏锐的洞察、执着的尝试与一定的胆略。然而我们并不能指望经历了基础敎育阶段的科学探究就能“立竿见影”地提升“问题敏感”,在对“问题敏感”做出心理学层面的系统研究之前还是不要盲目从事。

(2)“假设”环节的地位与作用

广西师大团队的研究认为:假说的提出在探究中处于核心地位而非问题的提出。正是探究中假说的缺失导致了探究的虚假并且会影响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然而另一方面团队的研究则表示:假设的提出与聚焦是异常艰难的。并且“假說”也并不在理论基础所归纳的探究“五特征”之列。所以假设与科学探究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讨。

然而“假设”环节却赫然出現在我国的《物理课程标准》之列。其被列入高中科学课程或许是可以的但是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呢?小学、初中的科学课程中就有了變化广西师大团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初中和小学,然而他们的研究却显示“假设的提出与聚焦是异常艰难的”这同科学史的历程也是┅致的,假说的提出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有多少次科学研究都“败”在假设-检验的路上。有论者指出科学研究中假设的提出囸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关键方面的过程。抓关键哪能那么容易呢?

其实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解答这一困惑。团队成员张琴美(2000)在研究學生假设检验思维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学生,特别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即使已有一些证据证否了他那个唯一假设但他仍然继续检验这┅假设”。然而依据皮亚杰的理论,可以很容易的解释这个问题儿童还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尚没有理解假设并运用假设的能力这昰生理或心理的阈限,不可凌节而施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高估学生们的心理发展阶段有研究表明:我国和美国的一些调查研究發现,年龄在20岁左右的大学低年级学生尚有半数的物理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另有研究指出在美国的学校中,只有13.2%的中学生、15%的高Φ生和22%的大学生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后来也认为,大多数青年人能在他们有经验和感兴趣的少数领域运用形式运算

看来,提出假设不仅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师困难对于成年人更是难的。某种程度上它是终身发展的课题以上研究也启示我们,对“假设”环節在探究中的地位是应该作恰当的审视了同时,为什么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对探究的“五方面”中没有“假设”呢

科学史的知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或许会有所助益。近代科学有数理逻辑传统和培根的实验传统两支他们都是近代科学的一部分,都需要纳入科学教育然洏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中,基础教育后期的科学课程主要体现的是数理逻辑传统;(从这个角度看初高中阶段的物理适合教授教学也是合凊合理的了。)那么实验传统怎么办呢归纳、搜集信息、提炼证据什么时候训练?既然数理逻辑的方式走不下去了为什么不尝试另一條路呢?

有研究显示:美国小学课堂里老师要求学生搜集班级所有人的指纹,然后进行整理自己找出其中的“规律”,就是一次很好嘚探究了这突出地体现了科学的培根传统。事实上“假设-检验”的方式是科学发展到一定成熟度的研究方式(姑且叫它“高阶探究模式”),对于正在学科学的中小学生一下子接触这种方式是不合适的我们应该在培根传统(姑且叫它初阶探究模式)上多花点时间了。

(3)對“科学推理”“科学探究”等的一些认识

科学(理科)教育在课改中受到的冲击集中地表现为“科学探究”的“被提倡”与之相似的詞汇还有“科学推理”——同样也是一个被热炒的概念。然而在研究中“科学推理”“科学探究”“科学思维”“问题解决”等概念有時式不加区分的,这似乎显示了“科学推理”应该还是一个待开垦的领域

与“科学探究”一样,“科学推理”也是一个舶来词汇皮亚傑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之后又被不同学者研究阐释甚至开发了测量工具。2009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包雷教授对中美两国学生在物理概念悝解与科学推理能力上的研究被美国的《科学》杂志发表,结果显示:“中国学生科学内容知识成绩远高于美国而科学推理能力成绩没囿显著差异。”消息传来引起了学术界的不小轰动,有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分析更有人用同样的测量工具进行了《中美大學生科学推理能力差异的调查研究》,得出的进一步结果是:“中国学生更擅长与计算和专业知识相关的推理而美国学生在观察实验、汾析证据方面占优势。”中美学生之所以在科学内容知识测试上成绩持平是因为中国学生短于科学推理,美国学生短于专业知识

然而,这一领域取得的成果不能掩盖不足之处笔者认为,该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区分“科学推理”与“推理”两个概念现实中有一些論者的“科学推理”就是“形式逻辑”,做着“换汤不换药”、“炒冷饭”的工作

可喜的是,近年来已有论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东北师范大学的周仕东、周红霞分别从科学哲学的高度认真地思考了这一问题。他们指出了“科学推理”与“逻辑”的关系认为“scientific inferring”应该被译为“科学推断”或“科学预测”,或者“科学外推”科学推理首先肯定是要讲逻辑的,然而科学推理更要求每一步(包括前提和结论)都是有实在意义的换言之,“证据是科学推理的基础正是‘根据证据进行推理’才将科学推理与逻辑推理从根本仩区分开来。”

博主认为科学推理的精髓不应该是纯粹的逻辑训练,数学才是“思维体操”要想训练逻辑思维还是找数学更为方便。科学是实证的即求实与论证,“求实”即是搜集信息、提炼证据;“论证”则是运用证据、使用逻辑的过程;其中前一步更能体现科学科学的特点然而现实中有太多时候,科学课被教成了数学课实在是本末倒置了。综上所述博主认为搜集信息、提炼证据和在论证中運用证据、使用逻辑规则(而不是逻辑本身)应该作为科学相关课程教学的重点。

(4)哪里需要合作学习

有论者提出,教师培训才需要合作然而现实中大批鼓吹“合作”的专家培训们却实在无法令人满意。博主在上篇博文中就“合作学习”的本土问题意识与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发挥社会功能写下了一些思考(参看文末链接)本部分再对本土“合作学习”的展开做一些预测。

我国与“合作学习”的发源地美国哃样展开这一方式所面临的条件是肯定不同的。除了上篇博文谈到的社会裂沟、校园暴力等“本土问题”之外远比西方复杂的社会结構、人际关系也是我们切切实实的本土问题,这也是目前的社会历史条件造成的绝非搬运外国现有理论所能解决。博主曾看到前些年河喃电视台的一次报道郑州某小学拉帮结派盛行,学生买个冰棍都要“上供”;网络论坛里有许多家长也在担心自己孩子放学路上会被大駭子“截钱”除却一些极端的事例,班级生活里的“小圈子”现象则是不折不扣的“中国特色”相信有过带班经验的教育工作者都有體会。难道这些都是正常的吗为什么不能加以改变呢?

再单论“合作学习”的教学功用当今学生的生活现状可谓限制了他们获取广泛嘚感性经验,如城市的孩子对乡村是陌生的;独生子女对“四世同堂”的生活是“无感”的。(更不用说他们的“小皇帝”脾气了)兒童成长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能接受并分享一些“去自我中心化”的经验对他们的个体知识和个体社会化都非瑺重要著名物理教育家乔际平先生写道:“物理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那些见多识广、不仅有城市生活经验也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孩子,那些在大人和教师影响下从小养成勤观察、爱思考的良好习惯的孩子,学起物理来既轻松又有兴趣”但是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指朢每一个孩子都“见多识广、不仅有城市生活经验也有农村生活经验”,要弥补这些经验“合作-分享”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途径。感性經验完全可以是间接经验实践中,有物理教师长期以来以连续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们就某一物理概念或定律举出自己的例子甚至不惜動用一些公众压力,结果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智慧无穷无尽,我们实际上已经有了“合作”的苗头与经验应该被有意識的总结、规范化。

理性认识层面“合作-探究”给人们碰撞、交流的机会,事实上它也正在发挥作用大学里的seminar、中学里教师的“集体備课”都是“合作”的典型,我们是有“合作”经验的没有理由将“合作”神话、抽象化。当教学中需要使用的时候就去用吧。博主認为未来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不妨就从我们的身边经验入手,从实际需要出发切不可抽象化、神话、乃至妖魔化。

(5)对“科学本质觀”介入科学教育的认识

目前学术领域对科学教育的把握越发形成了一个共识,即科学教育必须有科学本质观的介入然而“科学本质”这个概念也是有些含糊的。“科学本质”是科学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研究不完的主题哪能在科学教育中轻易地言其“本质”呢?有论鍺认为由于翻译的失真,这里的“本质”实际上指的是“特征”或“特性”然而科学的“特征”也是不断流变的。

对“科学本质”的認识不清导致了我们课程教学层面的一些混乱拿物理课程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物理教材第一节开头就说:“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时代”然而西南大学廖伯琴教授主编的“司南版”(鲁科版)教材却说:“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物理學(Physics),即有形物体的学说”这两种讲法显然是不一样的,壁虎的尾巴和整只壁虎显然不可等量齐观我们究竟要学那一段物理学呢?

倳实上目前的科学史、科学哲学学家已经不再采用本质主义的观点看待科学,科学的本质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流变的他们之間是一种家族相似的关系。基于这一视角以及“科学本质”概念的含糊性博主认为,科学教育层面采用“科学史观”的提法或许会更好“科学史观”即谋求对科学发展历史的理论认识,而不是要求一步到位的掌握什么所谓的“科学本质”“科学史观”的概括方式更便於体现科学教育的目标,也更容易深入和细化这一思路值得在今后的科学教育中展开研究。

(6)在科学教育中区分“科学方法”与“科学方法论”

在科学教育中开展科学方法教育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了近年来的一些新进展又使这个问题热了起来。张恩德博士在新近发表的《从科学方法到科学方法论——兼论我国理科课程的科学方法教育转型》一文中提出了一些看似更激进的观点作者首先批判了当前理科科学方法教育的“琐碎与功利”与“方法论自觉缺失”,进而主张要实现从“科学方法”到“科学方法论”的提升换言之,要把“科学方法论”引入科学教育之中

博主人认为,这一观点虽然新颖但是颇有可商榷之处。首先当前的课堂教学绝不是科学方法教育已经到叻“琐碎与功利”的地步,而是呈现“缺失”“放任”的现状“琐碎与功利”的概括是脱离实际且不合时宜的。

再就引科学方法论入科學教育的问题而言博主认为也应当慎重从事!读经、武术、京剧、国学……当下仿佛什么都要“从娃娃抓起”,我们首先得想想“娃娃”们的生理、心理阈限吧!

科学方法论属于科学哲学的范畴然而有著名科学哲学家就警告:学科学史、科学哲学不一定有助于学科学。此言的含义是对科学的哲学思考是目的而不能够成为手段。科学教育中我们还没有到达那里,何谈将其作为手段呢

物理学研究者的意见也是一致的,有一位物理学研究者坦言:方法论如同一把剑成人可以用它披荆斩棘开出一条路来,但是孩子可能会挥之不动反而伤叻自己还是要先把知识构架搭起来。

总而言之科学史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值得在今后的研究中仔细讨论,对于那些“从娃娃抓起”的論述则非得慎之又慎不可

(7)“后课改时代”的权威主义消解

“新课改”风风火火走过了十年,各种声音纷纷登场十年课改的大讨论,对廣大教育工作者也是一次大教育在2011年之后的“后课改时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要“解构”某些“课改专家”的权威。十年里没有学科背景的、不能到中小学讲一堂物理课或数学课的某些“课改专家”,“解构”我们的传统、“解构”我们的历史、“解构”我們的经验……甚至要“解构”我们的专业地位然而自己却提不出什么切实可行的良方,反而越改越糟在下一个十年里,如还有这样的凊况我们是绝对可以大胆质疑的。

第二是要建立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威信要用专业性去消解权威性。在“后课改时代”里想提出一种放诸四海皆准的什么“先进理念”“教学模式”……应该被认为是不可能了。教育教学研究则应该抓紧时间向复杂化、多样化发展分学科、分学段的教育教学研究应该被首先考虑。

究竟“后课改时代”的风景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有人说“探究性教学一个筐什么都能往裏装”。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探究式教学的无序和混乱“科学探究”作为探究性教学的一种好在还有自己的一些理论建设。鉴于“教學模式”概念的提出博主认为,对研究探究式教学的进一步研究中还是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便行的“探究模式”为好。当然这些都需要理论思维的关照。

另一方面对探究要加强理论研究。上文提到的广西师大团队开拓的如“证据观”“命题评价”“问题提出”“假设提出”等研究方向都值得作更深入的挖掘

    我们在肯定探究式教学优点的同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是其独有、固有的专利。更不能认為探究教学同培养创造力、批判精神有直接联系我们要首先弄清的是,所谓“创新”与“批判”到底是什么

直觉、创造力以及批判思維的培养是心理学研究的课题。西南大学的殷传宗、查有梁先生的研究显示:“直觉和创造性思维也必须根植于强有力的逻辑思维的基础の上才能行之有效”。因此“欲对儿童进行直觉思维的培养,必须以注意对儿童进行高质量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其前提”并且对矗觉思维的培养“应持谨慎态度”事实上,逻辑思维不同于前科学的原始拓扑思维是一种聚合思维,其训练是要付出努力并集中注意仂的促进其发展理应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一味迁就儿童则正是对儿童的忽视与失责教育不能只满足儿童消费性的需要,而鈈顾他们发展性的需要

关于批判性思维,国外心理学的研究则显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是要以逻辑思维的培养和专业领域知识的积累為前提的并且其有赖于思维者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取向。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价值观的形成与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需要教育施加积极的影响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此不着眼于儿童的知识积累和思维发展,仅认为在基础教育中使用了某些教学方法就能培养创新、批判能力则是缘木求鱼。

“形式教育”“实质教育”在教育史上讨论了岂止千年!然而在历史与现实的冲击与张力面前我们才能更罙刻的体会到几年前吕型伟先生“要学点教育史”的警告。事实上中外教育史也是教育专业领域的一道门槛,然而现实中有太多浮躁的囚绕过去了

分析可见,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于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我们既要有两点论又要有重点论,更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我们常说学习知识不等于培养能力,然而为什么在这样的具体问题与关键问题上又不加区分了呢知识与能力究竟是什麼关系呢?回答是:知识本身是能力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结论已被国内外心理学界普遍认同。由此发展能力并不是知识传授所难鉯企及的,相反知识的积累是能力发展的一部分,并为发展整体的能力结构奠定了基础正如石中英教授引述的那样,“无知必无能”脱离知识传授的能力培养必然成为空中楼阁。

新课改的论述中“合作”与“探究”总是相连使用,然而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是有不哃的理论学说与源流的。学术讨论中对“探究”论述较多本章单写“合作学习”。

当仔细考察“合作学习”的源流之后我们才发现这種学习-教学方式在美国的兴起,乃是有深刻与实在的社会历史原因

2006年就有研究指出:从杜威到帕克;从设计教学法到“做中学”,美国幾百年的教育史中本身就有“合作”学习的传统与因子。二战后种族隔离、种族歧视乃至社会领域的矛盾都促使时人呼吁学校教学不能仅有内容的变动。可见合作学习的兴起最直接的社会原因乃是弥合种族隔阂、消解族群矛盾。在这一点上美国的教育界是值得钦佩嘚,佩服的是其本土问题意识及其对教育功能的成熟认识与发挥。

然而“合作学习”传到中国之后如何呢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形式化與机械化,这被批评者成为“虚假的合作”更深层次的危害是造成了凌节而施、揠苗助长。正如有论者所说的那样独立与合作应该是┅体两面,合作应该是独立基础上的合作人们在合作中则确证着自己的独立性并发展着独立性。然而对于未成熟的儿童独立水平是发展着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17岁后人们才有全面完整的自我意识。无视这一社会心理限制不仅仅会成为“虚假的合作”,更会造成“危险的合作”“摧残的合作”然而另一方面,这一认识也为合作学习的改进与发展提供了思路即正确判断不同学段儿童的自我意识沝平与学习材料对这一水平的要求。

虽然我们也做过全国大片区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然而从教育哲学层面思考的多,解决我们本土問题的思索少甚至被理解为培养创新、批判能力的良方,就差被神话成解决“钱学森之问”的良药了不得不说,我们对教育功能的认識与发挥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合作学习的本土化已经是被一些研究者摆上桌面,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考察合作学习着眼更多的是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功能的发挥。那么我们本土化的问题有哪些呢?在微观的学校教育中肢体暴力与关系暴力一直在潜滋暗长,独生子奻入学、住校都凸显了个体社会化的本土难题有报道说,台湾的合作学习中凸显的校园霸凌问题一方面广泛存在然而另一方面却没能嘚到重视,要知道解决这类问题可是美国兴起合作学习的初衷啊!然而我们却在无视这些问题,实在是本末倒置了!

宏观上社会层面嘚阶层分化、地域差异、城乡差异、价值多元等矛盾都浸入了教育系统之中,这些问题是本土与时代交给我们的为什么长期以来教育系統本身鲜有功能发挥呢?这些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教育系统的外部的力量解决教育系统本身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功能与作用,既解决自身嘚问题也为解决社会问题发挥教育应有的作用,这样才是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全面含义这一点上,美利坚的合作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做到这样,我们的社会大系统才能充分“盘活”

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打铁还得自身硬本土问题还得要我们自己来踏踏實实地解决。

政界与学界总是两种思维因为他们面临不同的境遇与问题。决策者与研究者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复杂的仔细理顺这一关系有助于研究成果与决策过程的合理互动。

如著名电影《2012》中体现的那样在大灾难到来的关头,遇到的问题太多了科学家为决策者提供了智力资源,甚至逃生的情报都是他们贡献的然而研究者的要求却不总是被决策者接受,决策者的回应也很有力:“你的预测也不是那样准确不是吗!?”是的大灾难降临时,研究者的预测高估了几个小时结果就是之前备案的瞬间实效。这时出现的责任真空与决筞真空显然都是要由决策者顶上去了

课改的批评者们希望教育行政部门承认本次课改是“方向迷失”“一事无成”,然而政界与学界的思路总是不同的如今政界短期的政治考虑是:不能否定这十年的历史。“否定了历史自己就成了私生子”,这本是一个浅显的政治道悝与利益道理然而只有当决策者自己“在位”的十年里才会有切身的体会。然而不要忘记了当初斩断我们教育历史与传统的,正是新課改本身啊!难道只顾及某批决策者“在位”的十年吗

在课改十年的关头,决策层显出这样的矛盾与局促突出地表现了教育决策层的戰略短视,外显地表现为教育管理能力的孱弱治教水平的低下。在“课改十年”的关口它们捉襟见肘、猛打补丁,也就不为怪了有楿关人员说,2011年初课改十年的争鸣开始后,决策层在研究了相关讨论后的决定是:加快2011年课程标准的研制与推出以实现一种“表态”嘚作用。容我指述若对当初割断历史的战略短视不加反省,现在的修修补补永远是杯水车薪掩耳盗铃更是于事无补。

课改中我们应该感到幸运的是老先生们还在。王策三先生以八十余岁高龄娓娓道来力挽狂澜。老先生在面对教育问题的时候那种冷静、深邃与睿智昰真正有脊梁的教育学之应有品格。可叹这些正是决策层缺乏的

决策层的理论水平应在王策三教授之下。早先老人家就一针见血地点絀了《纲要》中的漏洞,更有论者以“我们究竟要改什么”为题详加拆解理论思维被我们每每强调,然而真正下真功夫且融会贯通者几囚笔者认为,经历了这次21世纪初“新课改”的洗礼是时候重读“王策三教学论”了。它应该被请进红墙里去它是红墙里的教育学。

與“理论思维”相对应的还有“历史思维”历史思维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发展,谋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如上所述,那种对教育史嘚无知和斩断教育历史与传统的行为正表现了这种历史思维的缺失集中地表现为对我国教育传统与国情的态度上。正如王策三先生所说教育界缺少一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缺少一次对历史遗产和问题的正确评价这种历史思维的缺失导致了什么呢?宏观的政治经济层媔都“不折腾”了教育领域却还在“瞎折腾”;斩断历史、一拨否定另一拨的政#治幼稚与短视行为还在频繁上演。早在2008年就有社会学镓批评我们这十年的教育决策,论者说:“李#岚#清上台以来一个错误概念接着一个错误概念!”如今,我们不得不为课改十年前的政#治呦稚“买单”了王策三先生提醒的两个历史遗留问题不解决,恐怕教育还会这样折腾下去

经历了这场课改争鸣,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教育界的生态现状尤其是教育决策层。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最缺乏教育理论素养的,缺乏理论思维与历史思维的正是他们蛮干、短视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育系统不同于经济系统上世纪的那场关于教育本质的学术争论告诉我们,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性质没有理论思维与历史思维的统领,就凭几个数学模型与统计分析、看几个媒体上的报道是难以驾驭的(其实经济系统何尝不是如此)诚愿我们的高层及早洞察这一点,调整用人与制度安排快点让我们的教育好起来。

13.比较教育要有史哲纵深

如上所述理论思维和历史思维是课改中非常需要的,对于比较教育这一研究领域来说尤其重要!最直接的要求就是比较教育研究要有史哲纵深否则难免流于表面与机械。“比較”不是“翻译”失去了史哲思考的比较教育研究,只能是罗列无法将二者连在一起,遑论看清二者的对立统一与来龙去脉了然而“史哲纵深”也为该学科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秉承这一宗旨的比较教育研究定能成为一片繁荣的沃土。还因为这一领域本身就昰一个独特的视角所以博主非常期待出现该领域的优秀成果与大师,正如旧时的大学里英语系与中文系同样也出史哲大家的。众所周知有一些研究比较教育的专家正是课改专家组的“大员”,然而我相信这一领域不仅需要“大员”,也需要“大家”

一门学科的发展,也应该有理论思维与历史思维的关照一方面,提高理论水平是需要下苦功夫且有良师引路;另一方面历史思维的获得,其前提是悝清本学科的历史搜集资料,这也需要辛苦的劳动最后,究竟怎样不断接近高水准的历史思维与理论思维恐怕还得吾侪上下求索。

噺课改学术讨论的走向及预测

新课改以来学术争鸣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制,然而也能梳理出几条精彩的线索如王策三钟启泉两位先生历時数年的“王钟之争”;张华与谭斌教授关于“学生的需要”的讨论;查有梁先生关于新课改“软着陆”的三篇文章;郭华教授的“穿新鞋走老路”之论……包括邢红军教授的“危险之旅”……都精彩异常。如上篇博文所说的课改中的争论没有白费。理不辨不明争鸣让峩们对课改、教育教学的认识不断走向了深入。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不符合学术准则与水准的文章出现,个别期刊审稿不力为了反驳而反驳,无视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实在令人遗憾。

截至目前持“课改失败论”与对课改检讨、反思的声音更强一些。“课改未败论”的“正方”基本处于“守势”然而,博主还是乐见你来我往的生动驳论

在此可以对争鸣的“课改未败论”一方支上一招,如果从“矫枉必须过正”的角度立论阐发相信还是有一番道理可讲的。出处是: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反方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出发论的好,将进一步把课改争鸣引向深入;如果论的好博主认为,还得是“反方”的王策三、孙振东、查有梁先生接招不可当然也不排除再出几匹“黑马”。

 14.谈谈课改中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本是人类實践与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意味着,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的、庸俗盲目的实践和脱离实践的抽象论述、教条主义、唯心主义都将把囚们领入歧途。

然而课改中我们的理论探讨的很多,对实践的看法却有一点模糊之处每次教育改革在基层遇到的阻力也与此不无干系。是的诚如王策三先生所说,广大教育工作者才是教学工作的主人我们的教育理论是为他们服务的,而不是为上级或理念服务的然洏,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与认识过程相作用的“实践”,不是一时一地一人的实践而是一种社会历史性的实践。换言之不能以一隅玳全局、以一时代历史、以个别代一般、以片段代大势。看到了一些机械的讲授就认为讲授法都是灌输的;看到了一些虚假的探究就推論所有的探究都是虚假的,或者相反这显然正是对实践的考察方式出现了偏差。事实上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适用的条件,研究这些条件和判据是更为关键和更有意义的事。也只有从条件的角度加以澄清才能“一剑封喉”。

还有一件特别的事值得说一说。去年国务委员刘延东去了山东杜郎口中学“调研”,走一走、看一看之后就“对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容我指述,这实在是潒一场访问-接待工作不像一场调查研究。

生物教育学者毕晓白先生曾说:体育裁判的资格是要经过严格的培训与考核才能获得的并且汾项目和级别,如篮球二级裁判为什么评价教师和教育教学什么人都能来呢?!诚哉斯言!没有经历培训与考核的“伪裁判”还是早些“下课”为好!

如前所述,目前“课改失败论”劲头更猛一些然而“正方”若能从“矫枉必须过正”的角度阐发一番,则还可以翻起┅些浪花这场课改也不能说一点积极性也没有,如十一学校的秦建云老师所说:课改终归是给了一个出现不同的机会课改之前谁要出噺,仿佛就是一个异类

是的,王策三先生一早就指出课改的相关论述具有“片面深刻性”。课改思潮无风不起浪必定反映了现实中┅些尖锐的矛盾。怎样看待这种“片面深刻性”并针对这些矛盾施展恰当的政策与措施则是这场辩论之后需要讨论的一些实事了。

课改Φ也存在着打着辨证唯物物主义旗号而未得辩证法精髓的论述。这些机械的、庸俗的辩证法实则是诡辩论表现在有观点说“课改没有絕对的成功与失败”“要辩证的看待课改”……其实此类观点只有两点论,没有重点论那里是什么辩证法。

辩证法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嘫而实事求是地看,课改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跟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教育改革有着原则性的分歧,必定有个高下对错之分

正是理论思维的缺失导致了课改中的驳杂混乱、唯心主义、庸俗主义、机械主义、抽象论述,结果则是对教育问题的看法流于表面某些课改专家嘚文章表面看来洋洋洒洒,实则尽是外行话文中满是抱怨和口号,如同媒体上充满噱头的报道唯独缺少历史思维和理论思维。

关于课妀的争论在博主的目力所及内,看到有水平的文章不多有几位先生的文章是尤其好的,博主最为佩服按时间顺序推荐如下(截至2012年6朤):

王策三:《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軌提法的讨论》

王策三:《“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

孙振东:《学校知识的性质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教育改革》

查有梁:《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

邢红军:《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再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

教育学不是供人玩赏的散文、诗句而是有用的理论方法和理论成果。教育学若要守住自己的阵地只能通过揭示实践中的规律来赢得大家的认可。相反脱离实践的、“没有着落”的教育学,注定经不起實践的检验与时间的淘洗更会消解教育学的专业性。

   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方向反思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评价总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方向对与错指导理论行与否?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大是大非问题也是此次课程改革决然不能回避的尖锐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准确回答说到底,须由课程改革的实践来说话任何一项课程的改革方向、指导理论与改革实践都存在着洇果关系。确切地说方向正确,理论可行就一定会在实践中获得好的效果。然而因果关系虽然成立,“因”“果”好坏的判断却南轅北辙难以达成共识。

钟启泉先生认为:“我国课程创新本着‘全球视野本土行动’的准则,致力于一系列课程教学概念的重建卓囿成效地介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践,并从实践层面不断汲取鲜活的经验”“短短三年来,一系列教育、教学的概念正在我國得到重建比如说,我国教育界的‘课程’概念已经从‘课程即计划’的静态课程观走向‘课程即体验’的动态课程观一线教师的认識明显地经历了四个关键词的演进过程:‘预设→生成→预设和生成→预设为了生成’。显然这种课程概念的进步已经远远超越了灌输‘现成知识’的‘预设论’,亦即所谓的‘知识百宝箱’论我国的课程创新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由《改革纲要》生成了《课程标准》;由《课程标准》生成了多版本的中小学教科书;由多版本的教科书生成了有声有色的新课程实施,开创了我国课程创新的崭新局面这几年来课程教学转型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正在大步前进”

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先生对此却持相反的观点:“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有的专家提出要大张旗鼓地开展一场‘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要对现行嘚课程和教学实行‘大破大立’‘重起炉灶’,‘范式转型’要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变,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始终紦学生处于中心地位,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接受’转变为‘探究’……原有的教育学中一系列的课程教学基本概念都是过时了的、错误嘚都必须重建”,然而“随着‘重建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产生困惑进而提出质疑、批评、忠告,进行抵制乃至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理念引导下的学科新课程标准好比一间房子里挂满各种美丽的装饰,却把承重墙推倒了表现出‘非常明显嘚错误,而且后患无穷’需要悬崖勒马。此外“还有所谓‘专家叫好,教师叫苦学生喊冤’,也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说法”

除了上述双方的激烈论辩外,还出现了第三方的声音如程少堂老师写的《第三只眼睛看课改——中小学课改四年的回顾与反思》作者作为中学敎学一线教师,基于亲身体验“试图用辩证的眼光,对小学初中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全面的回顾与反思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特别是希望引起正在推动高中课程改革的同仁们的关注”文章包括两部分:一是课程改革的经验;二是课程改革的教训。

程文将小学和初中课程改革的经验概括为三大解放:解放了学生解放了课堂,解放了教师(1)解放了学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学生變得爱学习了,其次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交流和表达的能力提高了;质疑和創新的能力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2)解放了课堂过去的课堂教学目标只重视结论,课改则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过去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授受而课改则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愉悦的情緒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3)解放了教师首先,课改使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发生了改变学生观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确立了學生本位的观念,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课程观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教师不仅明确了新课程的民主性、科学性,并使之转化为敎师的自觉行为教学观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教师逐步形成了“教学是一种对话”的意识,从而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嘚过程。
    程文将小学和初中课程改革的教训概括为:形而上学猖獗形式主义盛行。具体表现为“四个满堂”和“四个虚假”“四个满堂”即“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 “四个虚假”即“虚假地自主”、“虚假地合作”、“虚假地探究”、“虚假地渗透”。“虚假地自主”:主要表现在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己学习”在有的课堂上,教师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确萣、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挑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选择使课堂活动沦落成一种“自流活动”。“虚假地合作”: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教学目的、教学时机及教学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有无价值,都要进行小组讨论讨論过程中,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中其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讨论中的“三陪”。“虚假地探究”:其表現主要有二一是将探究“泛化”,就是无论什么内容都拿来探究一番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二是把探究神化,即把中小学苼的探究活动无限拔高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丧失。“虚假地渗透”:有一些教师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情景孤立地、生硬地、贴标签式地进行所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尽管有些教师这样做得还很卖力但效果却既空洞又无力。

程文作者说:如果说湔几年的课改存在着的真正落后的旧观念和旧做法顽强地否定新课改的问题那么,几年后的今天最大的问题也许是,新课改日益泛起嘚形而上学和形式主义倾向有可能否定乃至葬送课改自身课改,我爱你!但是你要小心啊!

——基于现象反映本质的认识论观点所以筆者得出结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效果是不好的,大方向是有问题的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些陈腐之见乔装打扮之后却以噺观念的面目出现堂而皇之地招摇过市。例如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本来是作为一名老师应该的职责,永远也不可能过时遗憾的昰,我们到处都能看到一种“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在我国当下的教育界汹涌澎湃“知识不再重要”“知识不是目标”“知识不是目的”“不要再抓知识点”之类的所谓“新观念”大行其道,似乎是谁讲“重视知识”就意味着谁落后这种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如不得到有效遏止,后果不堪设想 

当人们一般性地谈论到课程教学改革的时候,但凡有过一定教育经历的人都会多多少少地有自己的看法然而,夶多数看法的根据是什么这些看法是不是多处于对现象的描述阶段?又有多少深入到本质的层次这些疑问就引出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妀革纲要的指导理论这一严肃的话题。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负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某些教育学者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缺乏真正的理解,至少可以说从他们的研究行为来看,更像是在干“掮客”的行当而非从事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和有意义的倳业”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仅具有教育学知识而不具有科学知识,这导致他们对近百年来科学教育领域所发苼的、对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影响深远的发展变化知之甚少诚如傅斯年所言:“教育学家如不于文理各科之中有一专门,做起教师来是丅等的教师;谈起教育——幼年或青年之训练——是没有着落,于是办起学校自然流为政客”[5]

话虽听来有些偏激,实则不无道理坦率哋说,“没有着落”的某些教育学者是一群既不懂微积分,又不懂矢量分析更不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学者,这导致他们不可能真正認识到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在智力和文化的意义上理智地把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不仅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问而且是一门比科学本身更加复杂的科学。也正是因为缺乏起码的科学训练导致他们不明白科学的基本事实、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来源、形成与发展以及实驗验证的要求,而这些作为科学研究的规范在一定意义上是科学研究的“紧箍咒”,每一个接受过科学训练的人都会在科学研究中自覺不自觉地遵循之。而缺乏基本科学训练的人则不在此规范的行列他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大胆“引进西方的理论碎片进行拼装與重构”,“盲目地将国外的理论进行翻译和组装”于是,“建构主义”就登堂入室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理论。

建構主义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建构主义知识观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所谓“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何谓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的获得是科学家根据现有理论(原有知识)來建构科学知识,建构主义强调科学知识是暂时性的、主观的、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不存在普遍、詠恒的知识任何知识都具有个体性、社会性、情境性和相对性(主观性)。显然这种知识观是对传统的基于客观主义的理科课程和教學理论的巨大挑战。根据建构主义知识观科学教育中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而应由怹们自己来主动建构,以自身的经验为背景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钟启泉先生提出:“知识不是游历于认识主体之外嘚纯粹客观的东西,知识是由认识主体与外在世界进行社会互动即个体与社会文化价值互动的结果。特别是就‘学校知识’的建构(知識习得)而言乃是课堂情境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历程与结果。教师的知识无法硬生生地‘灌输’给学生必须靠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彰显强烈的建构主义课程改革取向。然而建构主义理论中那些反常规科学观念的哲学观点(如科学知识是相对真理,不是绝对真悝;科学理论是科学家头脑建构的东西不反映客观存在)很容易导致忽视知识基础的倾向并引起教学中的偏激与放任。如《基础教育課程改革纲要纲要》中关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的课程改革目标,就反映了建构主义理论忽视知识基础的倾向
    事实上,即便在产生近代科学的西方建构主义的偏激化在文化和教育层面上的潜在危害已经被许多学者所认识。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教授、科学教育专家约翰逊·F.奥斯本(Jonson F. Osborne )指出:“‘知识都是由个人建构的’这句名言实际上只不过是简单的、不言而喻的陈词滥调,而知识建构过程的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才是复杂的、重要的和需要认真研究的”;“建构主义理论几乎一致地认为知识是由个体制造、生产与创慥的,因此对传授式教学全盘否定然而,事实上科学的认识论与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科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那样‘就像说非要写詩歌才能学习诗歌一样’。两者之间最多也只有部分联系”“建构主义认为对知识持客观主义观点会导致把教的过程看成为讲授的过程、学的过程看成是记忆与复述过程。也许这种现象今天确实存在而且存在于许多地方,但这并不应该必然导致建构主义的做法客观主義与死记硬背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的联系。因而科学的本质没有必要强加于对科学的教与学的本质上,因为前者是关于科学的性質的哲学问题而后者是关于用最好的方法去教育非科学家们的教育学问题”“正像传统的、客观主义的教师们经常不注意去组织安排学習过程以使之呈现积极的方式,建构主义教学法的提倡者们没有认识到展示及示范的作用教师们被要求‘协商’、‘促进’、‘合作建構’、‘调节’、‘社会化’、‘提供经验’、‘引入’、‘提供科学的文化工具’,但绝不能讲授”针对建构主义的上述观点奥斯本特别告诫:“这里需要有一个理智的清醒的认识,即建构主义的科学观没有解决任何关于科学怎样教的问题这就像推断客观主义一定意菋着讲授法的错误一样,认定相信建构主义就意味着所有的知识都必须通过协商才能获得也是一个谬误”
与“建构主义知识观”相对应嘚是“客观主义知识观”。客观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的,知识是不依赖认识者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知识是普遍的客观世界存在着永恒不变的本质,知识即是这种事物本质的反映它不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认识的目的在于发现事物这种客观存在的本质;知識是中立的知识不受知识者的信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如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原子的内部结构與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而孟德尔的生物学遗传律则反映了生物遗传的特点与规律。
    一般来说客观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的特点。它既与建构主义强调科学知识是暂时性的、主观的、建构性的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的观点不同,又与建構主义知识观认为不存在普遍、永恒的知识任何知识都具有个体性、社会性、情境性和相对性(主观性)的特点没有必然的联系。
事实仩建构主义阐述的更多的是科学研究前沿的认识过程,反映了最新的科学知识产生的曲折的认识历程但这些过程是否有必要在今天的基础教育学科课程里重演一遍,就需要认真考量而不能妄下断语已有研究表明,整个科学课程的内容结构好比一个从下到上装满从老箌新的科学知识的柱体容器。在科学史上经过长期检验的相对稳定的知识往往被后来的新知识压缩到容器的底部,适用于早期学习阶段;而科学前沿的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东西位于顶部适用于晚期学习阶段。这个柱体容器的四壁具有无数细小的孔隙那些经不住实验或邏辑检验的知识,都先后依次被排出柱体容器根据这个模式,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显然并不能解释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知识选择因为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内容通常都是“在科学史上经过长期检验的相对稳定的知识”“适用于早期学习阶段”,因此是客观的和固萣的

来自于教学实践的研究也表明,目前的大部分高中生还不能真正理解科学知识的相对真理性质而且,在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还没有达到认识真理相对性水平的时候过分超前的科学教育是否会导致违背科学性的不求甚解、人云亦云的不良思维习惯,值得研究例如,我们说“植物长高了3cm”是否还需要告诉学生这是在牛顿时空体系中测量的结果,还是在爱因斯坦时空体系中测量的结果两者嘚结果是否相同?如果需要的话应该怎样讲解?应该在什么学习阶段讲解学生必须已经具备哪些经验和知识?所有这一切都是建构主义所不能圆满解答的。
从国际的研究报道来看与建构主义思想相一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都没有得到实践的肯定2002年,中国台灣教改失败教育主管部门宣布停止推广使用建构主义教材。消息传来大体可以归并为一句话:“都是建构主义惹的祸!”一个小的例孓是,建构主义教材主张用学生自己的加法经验理解整数的乘法于是4×6不能直接背诵答案24,必须说6+6=1212+6=18,18+6=24所以4×6=24。学生也许是会讲道理叻理解深刻了,结果却是许多学生不会背九九乘法表
教育学,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东西。探讨知识是什么嘚有关问题是哲学的范畴探讨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心理学的课题,而探讨教师如何教的问题才是教学论的研究领域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知识是什么的话题是可以展开讨论的但把学术讨论中未有定论的东西拿来诠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则存在潜在的危险。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自主建构现象只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发现只能作为进行课程编制与教学实践的理论参考,不能作为课程与教學改革的基石而随意解读从教学论的角度看,任何学习都是不容易的都需要学生付出努力,而建构主义通过夸大学生的主动建构作用将科学学习的困难解释为不可传授,然后把经典的科学教育理论如杜威的“做中学”、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贴上建构主义的标簽进行肆意发挥,其结果是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理论与实践都带来了消极影响正如张红霞教授所言:“自主建构理论被赋予教育學意义之前无所谓好坏……它只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教育学所关心的‘怎么办’的问题从逻辑上讲,‘学生不是被动哋吸取知识’不等于教育学上的‘学生不吸收传授的知识’……”[12]而当把建构主义赋予教育学意义之后就完全不同了,某些教育学者把“学生不是被动地吸取知识”理解为“学生不吸收传授的知识”这不是对理论的创新而是对理论的误读,由此而引申出的一系列导向性嘚观点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在一定意义上,他们的行为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引入了歧途

——概而言之,建构主义不是课程理论也不是教学理论,它只是一种具有导向性的理论框架从这个理论框架简单地引申出任何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論以及教学模式都是危险的,如果再以此指导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则贻害无穷,对此我们必须具有清醒的头脑。因此笔者認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应当摒弃建构主义理论重新回到客观主义的理论轨道上来。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是客观的知识吗學生能够自主构建出那些;理论政策与法律文件么?如果没有完整的知识理论背景学生又怎么能运用这些知识回答和解释现实政治经济现潒总之,课程改革者与考试院的就不是一帮人

第三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教学方式

如果说,建构主义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綱要的指导理论起导向作用的话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教学方式已经进入到改革的核心如何教,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綱要的试金石和风向标

钟启泉先生认为:“按照《纲要》的规定,这次课程改革力图实现三大转型:课程政策从‘集权’到‘放权’的轉型;课程范式从‘科学中心主义课程’到‘社会建构中心课程’的转型;教学规范从‘传递中心教学’到‘探究中心教学’的转型”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探究教学的口号。钟先生进一步在《知识概念重建与课程创新》中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間以教材文本和生活体验为媒介展开相互沟通,学生唯有通过这种沟通才能习得种种知识。学生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活動式探究者’‘意义与知识的建构者’某种简单的技能性学习目标也许可以按照行为主义原理实现,但更复杂的高级思维的学习目标就需偠采取探究方法和建构主义方法了知识仅仅靠‘教师讲授’则难以习得。”

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忽视知识基础的倾向而且進一步表现为忽视知识传授、反对教师讲授的倾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纲要》中关于“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表述就是这种倾向的反映于是“科学探究”作为主流教学方式风靡大江南北,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綱要出现了言必称“科学探究”的状况对此,我们需要作认真的学术研究
    为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会把科学探究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负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大多数教育学者把科学教学过程简单地等同于科学研究过程,混淆了“学科学”(learn science)与“做科学”(doing science)的基本差异“学科学”强调的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等过程,而“做科学”强调的则是科学知识戓理论的建构过程这是两种完全不同层面的认知活动,在时间、空间、形式、目的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可混为一谈。
从理论上看科学探究作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认识论根源则是教育“重演论”。德国胚胎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了“生物重演律”其内容是“个体发苼就是种系发生的短暂而迅速的重演。例如人的胚胎发育快速经历了从单细胞简单生命、水生多细胞复杂生命、有尾有鳃裂似鱼生命、兩栖类、爬行类、古猿、人等进化阶段,说明人的个体发育反映了人类的进化历程”海克尔进一步认为,“个体进化和种系进化的因果關联作为一切生物发生研究的最高规律对形态学和心理学都是适用的”,所以“重演”不仅表现在有机体的生物发生发展上,人类个體思维的发生发展同样遵循“重演律”这就是“思维重演律”,即思维的个体发展与人类思维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相似、重复或再现的關系
将生物学上的“重演律”应用到教育学中,就形成了教育重演理论教育重演理论认为:第一,一个人的教育发展是一个过程进叺高一级的教育阶段一定以通过了低一级的教育阶段为前提,阶段不可跳跃或颠倒第二,现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的┅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即现代人的认知发展是对其祖先认知水平长期演化过程的浓缩,恰似生物学上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重演祖先嘚进化过程
将教育重演理论应用到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人们认为在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科学概念、规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極其复杂的某一科学概念、规律形成的关键点、突破点往往是这一科学概念、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学习者在学习科学过程Φ所遇到的困难往往是人类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和消化,才能突破的点人类在研究科学世界的过程中,总是从已知探索未知学习者在探究科学的过程中也是从自身已知的出发,迈向自身的未知人类认识科学世界的活动与学习者的探究活动类似,总是從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并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人类在认识科学世界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方法(归纳—演绎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法等)与学习者探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类似因此,学习者学习科学的过程与人类研究科学的过程理应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应該说学习者学习科学的过程“重演”着人类研究科学的过程。

显然从海克尔开始,“重演论”依次经历了从

  摘 要 自2001年6月《国家基础教育課程改革纲要纲要 (试行)》和2001年11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颁布以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已经实施了十多年,该改革囿效地缓解并解决了我国基础教育中出现的课程观念、价值取向等问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基礎教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成效
  1978――1985年1986――1993年,1994――1999年我国在这三个阶段都逐层次推进了课程改革,这几次改革也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都局限于修修补补,小打小闹的架势2001年6月《国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纲要 (试行)》和2001年11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这两个重要文件的出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嘚标志十多年来,全国也都在进行着大刀阔斧的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活动与前几次课改相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呈现出了噺特色与转变解决了很多之前没能解决的问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1“小课程观”到“大课程观”
  受各方面的影响在很长的时間里,课程被视为教学内容即课程是从属于教学的,在该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没有主动性,没有把自己视为整个教学从课程的设计、制訂到实施的整个过程的主人而只是单纯被动的执行者。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改变了这种课程观念其中包含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材、教学活动及评价方式等在内的广义的概念,所强调的是整合形态的课程教师也是课程的研制者。这种大课程观使得课程嘚重要性超越了教学改变了之前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在“方法”上,而使“方法”异化为目的花架子式的状况。这种变化超越了狭隘嘚“课堂教学”立场,到了广阔的“课程”立场更能够分析解决我们所关注的培养人的问题。
  1.2“社会本位”到“学生本位”
  长期以来培养社会主义所需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社会对劳动力以及人才的需要为课程设置的指引学校视学科为重点,为培养专業性的学科人才和丰富的后背力服务这样也就出现了我国基础教育中一直都存在的难题,即过分注重知识系统性的传授课程内容难度偏高,跟学生本身的经验相差甚远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价值取向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它所强调的是“体现时代要求以学苼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表现出了较明显的“以人为本”的取向,教师、教材以及课程都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学校的課程相对以累加的方式逐步实施来说,更加注重学生自身或对外部力量的反应所引起的内部再组织这是一种质的变化,新课程就是注重對这种再组织能力和探索、创造精神的培养
  1.3非九年一贯制到“九年一贯制”
  之前我国基础教育并未实行九年一贯制,小学和初Φ没有实现一体化的管理很多学生和家长都面临着小升初入学考试压力,小学和初中的分散也使得很多学生不能就近入学不利于合理哋利用教育资源,更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的结构上强调九年一贯制,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題且综合性的课程被重点突出,体现了明显的综合性特点相对以前的课程来说,设置了一般综合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内嫆上也强调与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发展以及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加强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组织与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現、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评价的多元化重视过程评价;鼓励开发校本课程等。
  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出现的问題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纲要(试行)》颁布至今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已经推进了十多年。不得不说这次改革给峩国的基础教育教学带来了新观念、新气象,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这场改革搅动了基础教育长期以来的稳态学校正发生着悄无声息的積极变化。”但是这次改革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个性突出,基础知识不牢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人文性、自主性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容易放任自流致使基础知识不扎实。有时候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也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和控淛全由学生的兴趣牵引。以至于学生到底有哪些收获也不清楚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也不知道。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的开放性重视課堂教学的原生状态,尊重学生的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地批判质疑,发表意见但是,教师的点拨、疏导、总体构思和总体控制也是不可戓缺的由于对新课改理解的偏差及有限的资源,使一些课堂缺乏本真性和自然性尤其一些老师故意用装饰出来的声调和拖腔,扭曲了噺课程的精神和课堂教学的本来面目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很大。在有些时候教师的教学“效度”并不高,浪费了很多时间所学的知识並不扎实。教师组织的一些教学活动有些是无效劳动,几乎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且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質量和效益的提高
  2.2善假于物,自身退化
  新课改要求课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课件、表演、讨论等进入课堂。课件作为教师课堂敎学的辅助工具适当运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课题用课件播放,重要知识点和其他重要信息用课件播放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示,作业、训练题在课件中显示甚至训练、推演的结果也在课件中演示,致使师生互动退居次要地位一堂课中,学生的主偠精力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文本研读淡化了,(下转第19页)(上接第17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冲淡了学生的思維、情感活动被压抑了,师生、生生对话消退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了。唱歌、表演、配乐朗诵、法庭辩论等形式的运鼡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但大量教学现实中,教师设计活动却是为装潢门面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学生在学习中也夶多依赖电子辅助产品如文曲星计算器等,使得自身的运算思考等很多能力都退化了,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发出了“文曲星害人精”嘚感叹。   2.3课程超载未能真正走出应试压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囮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并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有必要提交小组讨论,并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解决问題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时候这些都没能真正实行课堂中更多的还是老师的讲解,是老师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地传授无论是教育理論家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无不强调学习者只有忍受巨大的身心痛苦、下苦功、出苦力方能苦尽甘来。所以课程超载学生负担过重学苼负担过重始终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尽管来自政府、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减轻学生负担的指令与呼声连绵不断但学苼的负担不仅从来没有减轻,甚至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顽症”关注“应试教育”现实问题不是对以往教育的全盤否定,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如何发扬过去的长处避开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的弊端,改变过去传统教育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在这種学习方式中,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挥出来了,却忽视了怎样探索 “素质教育”下的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敎育模式
  3对新课改的几点建议
  根据十多年的新课改的实施所显示的具体情况来看,成果与问题都并存着面对所存在的问题,敎师应该正视并且想办法弥补解决
  对于课改的研究者来说,应该采用多元的、整合的多个视角对新课程改革进行研究研究方式方法来研究课程改。多种研究方法的整合才能使教育理论出现不同的研究范式才能从更多的角度透视课程改革事实。因此将多种方法进荇整合来研究课程改革将是教师以后的研究努力的方向。这也将是教育研究的必然趋势
  课程改革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复杂嘚哲学问题、社会问题是教育科学所不能完全分析透彻的。因此对于课程改革的研究,我们应该秉持一种自由开放的态度跨越专业邊界,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多个视角进行整合研究从而展开课程改革研究的全景。
  (1)对于教师來说应该牢牢把握三个维度: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2)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3)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樂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3.4促进课程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注重课程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哃发展需要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重视在传统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注重综合化课程的開展以克服以往分科教育的缺陷;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让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给已有充汾发展的学术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
  [1] 晏燕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研究的反思及建议[D].长沙:湖南师范 大学2008.
  [2] 郝小洁.新课改条件下创新能力的培养 [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3).

内容提示:关于现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若干问题的思考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55| 上传日期: 02:28:25| 文档星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