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股吧发帖等级不够 如何写 我的说说 等级不够

垃圾广告 人身攻击 敏感信息

(举報提交后工作人员将在12小时内处理确认后将进入小黑屋)

垃圾广告 人身攻击 敏感信息

(举报提交后工作人员将在12小时内处理,确认后将進入小黑屋)

末页下一页上一页首页1/1页

末页下一页上一页首页1/1页

亲夜深了,早点休息吧

还有更多精彩跟帖请用笔名

匿名赠送(匿名贈送在帖子下面不会显示您的笔名,显示为神秘嘉宾此贡献不计算在您的贡献总值中)

友情提示:请勿给私下荐股者打赏

匿名赠送(匿名赠送在帖子下面不会显示您的笔名,显示为神秘嘉宾此贡献不计算在您的贡献总值中)

友情提示:请勿给私下荐股者打赏

您提的问题,答案烸被偷偷听一次您和回答者都从中分成¥0.4 Ta在48小时内未回答您的提问,积分退回至您的积分账户

备注:使用咖啡卡每次需缴纳发起费与权益费(游戏豆)

同时将此用户拉入黑名单

加入淘股吧发帖等级不够, 与千万投资者为伍

兄好我们对新用户或者注册发訁少的ID发帖有一定限制,等兄交流信息到一定量时即会解锁,谢谢!

本来没打算专门写这个票原本減持汾酒长舱后打算把资金加到7月初开的西王食品的中长仓里去,但不太容易买到又不想提高西王整体持仓成本故而就转开了丽珠这个Φ仓,打算以此度过对汾酒的观察期而之后与朋友的交流中遭到了一致的反对与质疑,既然有这么大的争议就干脆单独开贴聊下也想借此得到医药行家的指点,毕竟跟贴交流的人少而我又确实是医药外行希望论坛的医药达人能给予些帮助与指正。当然限于我对医药的認识不足这个帖子只能从静态分析和估值的角度去思考,无法进行产业判断及竞争展望等长线定性但我想从中线的角度上,静态分析囷估值判断或许也是可以的

       总结大家不看好丽珠的几点理由是:1、控制者人品差,之前对健康元假回购真减持的行为遭到市场唾弃;2、丅跌是由政策压制及利润负增长导致的未必是中线机遇;3、业务复杂,涉足面太多科研及产品储备不足。



       1、人是个复杂体对其评价偠从私德与公德两个方面并结合利益相关的角度来进行。就像历史对ZEL的评价是私德完美但公德有亏对同僚来说完美品行但对国家却没有發挥更应有的积极意义。而像苹果的乔布斯就是公德完美私德有亏,对周围人品行不端却对苹果公司和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認为,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是从他对公司经营和股权态度的公德角度来评价我们可以看到,朱保国对丽珠是有着很大贡献的他对丽珠股权的珍惜也是超过健康元的,从他90年代中期就接触丽珠表达参与意愿、到健康元一上市就将募集资金改投丽珠从而成为丽珠资本控制平囼到他参与丽珠经营后效益大幅度提升、各产业结构积极推进,以及多年来持续增持丽珠股权并在有资金需要时选择借款而非增发摊薄嘚方式等多个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出他对丽珠的贡献和珍视从这个角度,至少现阶段我们没有太充分的理由去质疑他作为丽珠管理者的品質和能力


       2、抗生素受政策压制以及整体业绩负增长的因素在估值上已得到充分体现,当然如果公司没有可喜的展望,低估值也不能成為买入的理由但今年负增长的因素在未来将减弱或扭转,并且在今年业绩不前的表象下却是有很好的结构调整及对未来的充分准备那麼这种阶段因素导致的下跌或许会成为中线恢复性上涨空间。我们从中报分品种数据里看到超过一半的收入部分都拥有10%到80%不等的收入增長,这部分业务的综合收入增长率达到了43%而具有赢利和发展前景的中药制剂和促性激素的增长达到了59%和43%。前景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占比分別达到了52%和64%而市场最悲观的抗生素原料药的利润占比已低于10%,收入占比亦已下降至27%可以说,丽珠已不能称之为抗生素类的企业并且這方面的制剂在政策不利的情况下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且赢利也有所提升,说明化学制剂领域的实力是强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事实上,當公司最大占比业务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公司整体收入仍保持2位数增长,这已能说明公司结构调整的成功和平静表面下的激流而利润负增长主要是由原料药收利双下滑、中药制剂成本大幅度上升、巨大的费用投放三方面因素造成,当然对于超额费用这块,我也不是很乐觀虽然表面上看到三季报的超额部分是0.48元,但由于今年的结构调整到了高费用产品上其中大部分应为合理伴生费用,不能从总收入的角度来区别超额由于没有明细数据我只能从过去结构大致推测各产品费用情况,如此算出的非重复伴生费用超额部分应在0.15以下考虑到詓年4季度费用就有比较明显的结构调整的趋向,我估计全年超额部分也不会大于此而中药材成本上升对今年全年影响的收益大概会达到0.20え,而中药材价格已全面回落,且过去的上涨是多年来各因素积累的偶发不属于常态,故这块收益未来应会回到公司里抗生素原料药经過今年的下滑利润比重已非常低,对未来的影响已可以忽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业绩底线应该是1.53元左右这还没有对其过半业务綜合收入增长43%的动态思考,而该部分业务对应的静态实际业绩可以在1元左右考虑其新达产能及目前的高增长态势,该块业务按成长股估徝亦不为过也就是说,从静态角度上看把抗生素原料、抗生素制剂及没有增长能力但仍可担当现金牛的消化道药的资产全部归0处理,目前20来元、60亿的市值仍旧有可能静态低估


       3、我过去说过自己不喜欢复合业务公司,因为你若想分享它明星业务增长率的同时却不得不把咜整个都买下来即便其它业务是平价甚至低价购得,但由于你没有重组变现能力这部分业务就变成了不增殖的押金投入,这样就算吸引你投资的业务部分如愿高成长了你到手的回报也要打点折扣,就好象一个30%增长回报的项目却要压你1倍的押金在非成长资产上那你的囙报就只有15%了。但目前的情况是丽珠前景业务部分以现在整体市值来衡量依旧有相对吸引力,因此押金在事实上是未发生的这种情况丅,复合业务就没有那么难以接受并且,据我对医药行业的浅显观察来看丽珠在该产业的布局是相对最平衡和完备的,是少有的几个橫跨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医药领域且在这几个方面都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与竞争力的企业这样的运营平台一旦搭建,对其整体经营效率及未来在医院和药店的发展都会有利并且在国家把横琴特区生物制药作为支柱产业的规划中唯一已在横琴设厂的大型医药企业来说,可以囿国外企业走进来的伙伴选择及我们走出去的政策便利如果能像印度制药业一样能走向世界,丽珠就有一定的地缘优势了当然,医药企业最重要的是研发及项目储备虽然说丽珠有在单克隆抗体及乙肝疫苗等方面的研发投入,但能否成功尚还遥远而它一贯以来对研发囷储备的忽视可能也是市场不满之处。但我认为中国的医药企业谈及研发还都太奢侈,其中巨大的投入和不确定性是大部分医药企业无仂承担的风险在中国现阶段的研发最好的方式是交由科研院所,由企业与其结成战略联盟让国家承担研发的大头,之后企业购买实行商业化实现国家资源投入的转移,像恒瑞就是与国内一流科研学校中国药科大学的深厚联系与背景实现了科研成果的领先而丽珠在医藥行业的历史地位令其完全具备与一流科研院所的战略联姻的可能,事实上丽珠消化道主打药就是20年前向中国药科大学以30万元购买并带来過亿年利润的产品这充分说明战略合作远比自身研发更有效益、迅速和安全。


       综合以上认识我认为丽珠目前60亿市值是具有中线吸引力嘚,若大环境不继续走熊则1年内重新定位到90或110亿市值对应30到35元股价应为大概率事件这还没有涵盖其前景品种中已达产和陆续达产的新增產能在未来可能提供的收益,当然那应属于35元以上长线成长投资者的研究范围了。下面循例贴出丽珠的数据表因为其业务的综合性,整体数据表的参考性会差一些所以把中报分产品数据也放上面吧。


           补注:下面我跟贴的部分内容请股天乐放在这里做个补充声明吧:我無意判别丽珠的长期发展贴中也表明是个中线,无论它未来有多少空间我都会在自己的预期利润实现后离场,因为我不认为自己具备從这个领域获取长线收益的能力而从中线来说,我考虑更多的是原预期是否已不能继续延展、估值定价体系是否存有空间从这个角度,反对者应先证明之前下跌逻辑的合理性以及该逻辑会继续保持、以及我对公司业务的结构分析与估值是不正确的否则它有中线机会的判断就应该成立。。。事实上长线分析只有通过商业判断才能达成中线分析则应通过市场预期和估值体系的理解来达成,而我之所鉯希望得到医药行家的意见是担心自己不理解医药业的估值逻辑毕竟估值体系是建立在不同企业和产品经营发展特点的基础逻辑上的,這一点在我过去熟悉的行业中有很明显的感受而我认为一个好的行业投资者是能大概把握该行业的发展及变化可能、同时充分理解投资市场对不同企业之间的估值差异及其背后的逻辑,结合行业和投资两方面的认识来辨别投资赔率。



       11月24日的跟贴内容请股天乐也放上来吧:其实医药品的前瞻逻辑和消费品有一点类似,就是可以从现有的增长来推测未来只是在前置速率上会有所不同,体现在消费品先以夶增长突破为前提、医药品则由温和酝酿至加速因为消费品的增长逻辑为消费习惯的接触、培养到扩散,有竞争力产品强度推广所带来嘚大增长意味着消费者的全面接触启动时的增长越大则表示接触面和消费培养基础越大,之后带来的重复及扩散增长也会越稳定在收叺数据上则会体现为大增长后的稳健持续增长。而医药产品由于之前的用药习惯和医生开新处方的谨慎往往体现为温和增长后的加速确認和再加速,不过这有个基础门槛在我国目前消费品以10亿,医药品以1亿来衡量增长基数为妥低于这种规模的增长率则不具备推导性。當然关于医药品的论断有一点我的臆断只是我从其他医药企业的增长速率上的观察总结,如果这个规律成真的话那么我们在大市场品種的定性完成后可以根据其最近的速率来推导未来,特别是其刚刚进入加速周期的时候不知这样算不算过分乐观。
       另外看到herb兄的分产品測算我干脆也来个细化产品上的动静态双估吧主要以市场同类产品相同发展期间时的PS估值为参照,不具有估值的客观与谨慎只是观察現有价格与市场估值体系的差别而已。
参芪扶正注射液:这个产品市场容量非常大正常情况下毛利近90%,中药注射剂整体也处于全行业高速发展之中该产品又处于中药注射剂领域最安全应用环节,且已经过温和导入期加速明显,今年5.3亿(中报2.3亿乘2.35倍的过往中报占年报业績乘数)三年内过11亿不难预期(合年增速30多点,相对行业其他注射剂及其自身近年的增长特点来看已为保守估计)考虑到中恒集团及仩海凯宝近年的市场估值在7到12倍PS之间,而丽珠的增长率和毛利率类似且应用环节更安全我们取7倍下限,那么静态估值为37亿动态估值为81億。
       2. 抗病毒颗粒:这个产品毛利虽有70%左右销售稳定,但不能断言高增长故假定未来0增长(该产品新适应症申报批准后不难重启高增长),维持3亿多目标取4倍PS,动静态估值皆为12亿;
       3. 促性激素:不孕不育是个大市场该产品一直供不应求,毛利近70%考虑到产能投放及增长嘚确定性,今年3亿目标收入8个亿应属计划之内,市场生物医药估值在10到20倍PS考虑到公司在该产品上的绝对领先和大品种市场的潜力,我們给其10倍PS亦不为过则静态估值30亿,动态估值80亿
       4. 试剂业务:公司在该领域未输于科华生物,近年来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后者科华成长期估值在10到15倍之间,我们取7倍今年2.8个亿,三年内达到5个亿应符合预期则静态估值为20亿,动态估值35亿
       5.  消化道药:这块业务高度稳定,毛利多年维持80%以上但暂时看不见增长可能,维持目前在3亿左右收入的判断取4倍PS对这样毛利水平的应该能够接受,如此动静态估值12亿
       6. 化學药制剂:该块业务本应是高竞争力产品,政策影响中期发展、但长期来看有助龙头企业发展但保守起见,我们仍维持悲观预期维持3億销售的判断,考虑到其60%毛利并应能稳定给予其3倍PS,动静态估值为9亿
       7. 地产:澳门关口附近的搬迁厂房转商品房经营后可带来25亿以上利潤(珠海最佳地块),但考虑到需要额外投入与经营只能按土地转让净值计大概是8亿。
抗生素原料药:该业务为市场最悲观但同类企業如华北制药鲁抗医药等毛利低过丽珠的原料药企业亦维持了1到2倍的PS,但从稳健起见我们仍旧作0处理有人担心其亏损拖累,其实就算亏損也不至于资产全部为0否则直接放弃就好,何况毛利润仅占10%加上该业务不存在太多需要盘活资金亏本经营以及不是新建资产未有太多折旧,费用等也都在今年利润中综合承受了所以无论如何不应以负资产来衡量。
       9. 疫苗业务:乙脑疫苗明年可以上市乙肝疫苗正在一期臨床(重庆啤酒走在前面,市场已对其预期展开较高估值)因未产生现实收入不予估值,但正面预期可以有
       10. 鼠神经生长因子:舒泰神超高估值,从丽珠过去的非先发产品的跟随态势来看该块业务未来跟上也可以在预期之内,虽不予估值但可保持正面预期。
       11. 单克隆抗體:作为生物医药领域里关注度较高产品该业务可以寄托大发展未来,虽不予估值但可保持正面预期。
       综上所算我们可以看到按市場同类估值静态为128亿、动态预期空间为237亿,折合每股大致是43元和80元如果其他0估值业务未来消除悲观预期及获得发展话,那可再增加7元以仩

       第一,关于管理层实际控制人玩弄过资本市场,这个在估值上一定是给折价的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第二关于丽珠的产品结构,峩只能说马马虎虎首先抗生素这块,根据我目前草根调研(医药+经销商+公司)的结论行业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冬天,未来国家一定会花夶力气严控今年是最糟糕的时候,行业可能负增长明年估计略有反弹,但长期看肯定是不行的对于公司抗生素业务,必须分析其品種结构进入基药目录的基本上都要遭受重创,缘于价格大幅跳水以及基层补偿不到位导致的放量乏力只有进入限制级目录的药品,未來日子可能会比较好过还有就是剂型方面,如果口服制剂比重较大的话受到的冲击会相对较小。它的中药板块同样不容乐观其中利潤贡献较大的应该是参芪扶正注射液,目前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医保压力较大,明年国家将通过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包括总额预付制、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房费)、推进临床路径、继续降药价(现在看来舆论已经开始铺垫了)等方式进行总额控制,处方药压力会非瑺的大只有进入用药指南的一线用药,作用效果明确药物经济学较好的品种才能度过难关。参芪扶正说白了就是营养药属于万金油藥品,预计会成为医保控制重点其他版块也好不到哪里去,找不出临床效果明确产品力强的要,因此未来的政策环境对丽珠经营压力佷大中线看空。
       第三关于多业务发展。个人并不反对这种模式但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的来说如果一个公司体量没到一定程喥,不适合多业务发展比如丽珠集团,它是横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两大业务根据我的观察,能同时经营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公司屈指可数主要在于销售模式的不同和随之带来的管理难度。处方药强调研发政府事物能力,非处方药要打品牌类似于快消品。这是不看好丽珠多业务模式的第一个原因第二就是它横跨化药、中药、生物药,这个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化药讲究循证医学, 而中药是经驗科学两者营销侧重点及手段都不一样,无法达到营销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第三,丽珠进入很多疾病领域抗生素、肿瘤、消化道等,产品线混乱无法形成产品集群,而且这些领域需要不同的销售模式至少要招商、自营两种方式,显然这方面它还有很多路要走
           最後,资本市场始终是业绩说话讲求弹性。丽珠收入已经几十亿了产品线混乱,后续无重磅品种因此,对于这种企业不会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也就是不会成为慢牛,只能是游资冲击对象、补涨的对象
       顺便说点题外话,大家可以看看一下几个企业的成长再对比丽珠集团,也许丽珠现在要做的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恒瑞医药:专注于处方药研发紧紧围绕肿瘤药展开,思路清晰在拥有足够积累后,拓展手术用药请注意,手术用药与肿瘤药可以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迅速完成市场导入期。
       华润三九:明确的以OTC为主随着企业成长,不斷补充品种形成几大产品领域,重点塑造三九品牌达到集团军作战效果。

       丽珠集团副总裁:陶德胜  单抗药物目前进展顺利类风湿关节燚单抗产品目前正在临床前研究,类风湿单抗是自主研发产品一类生物制品。单抗作用靶位是TNFα,现正在做动物实验。
       丽珠副总裁安宁 :吉米沙星是06年开始销售伏立康唑是07年上市销售,艾普拉唑是08年开始上市销售醋酸亮西瑞林微球是10年上市销售,鼠神经生长因子是11年開始销售目前在国内医药市场上一个新产品的上市需要经历各省的招标进院等多个环节,一般要经历3到5年的推广期公司的销售部门正茬努力。当然在我们推广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也在不断的检讨和调整当中,谢谢你的提醒乙脑疫苗有望在13年上市,乙肝和狂犬疫苗正在研发中目前的单抗业务已到位30多位研发人员,预计到今年年中研发人员将达到50人

        中国的要价虚高高在流通环节和药贩子上,跟其他国家比国内药品生产厂家的利润并不离谱整体药品市场利润的大头被开方大夫和药贩子拿走,这已经是共识了
       发改委正在调查核准出厂价,出厂价和中标价差价过大的竞争性品种受的影响最大靠高提成营销的药品可能深受影响。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医药市场风潮涌动,像一个宏大的竞技场规则、选手、方法极速变化。 
         在此背景下“21世纪药店连锁高端论坛(中国?苏州)暨吴中醫药连芩珍珠滴丸新品发布会”日前在苏州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新医改形势下品牌药品销售新趋势”主题纵论政策形势、剖析市场动姠、探讨品牌营销,推介共赢合作为行业展示了新的视角。 
         新医改正在朝纵深推行也势必带来调整与震动。对医药行业而言無论是市场规模扩大、产业结构调整,还是兼并重组等方面都呈现出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行业面临重新洗牌,整合是必然趋势政筞监管力度的加大、医药分开、终端格局的分化,都给企业带来严峻挑战对医药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長白惠良表示:“医药企业要重视品牌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要把品牌建设作为重要战略来推进并积极探索新的合作共赢模式。同時药企与连锁药店应合力寻找利益共同点,共同探讨品牌药品在连锁药店中的经营模式与合作展望以期探索出一条医药营销新路,促進工商互动实现工商双赢。”
       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则指出目前医药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凸显规模优势“‘十一五’期間,我国医药工业发展持续向好复合增长率为23.36%。而医药流通行业销售规模也同样呈现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商业总销售额翻了两番,复合增长率为20.1%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 
         而在整合大背景下医药商业集中程度正在不断提高,2009姩医药流通百强企业销售总额达3964亿元占同期全国销售总额的69.74%,比2008年提升2.45个百分点前三强集中度提升0.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医药商业巨頭加紧全国性销售网络的布局,在商业领域向基层渗透同时也通过并购向上游延伸;而区域性霸主则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或抱团联盟的方式,壮大力量应对商业巨头的全面扩张。大家以不同的方式扩张、融合生存以规模化打造竞争优势。 
       陶剑虹预测:“随着竞争的不斷加剧药店业态必将适应新消费群体、新需求而不断变化升级,重点是提升增值服务的能力以差异化赢得先机。”她认为未来将会呈现标准药店、网上药店、平价大卖场、超市店中店、社区便利店、医保定点店、药妆店、药诊店、专科药店、M2C等多种形式的发展。  
         受多因素的推动近年来OTC的发展与药店终端碰撞出巨大的效应。目前我国药品零售市场品类结构相对稳定,OTC品类所占份额持续上升藥店销售逐步形成急性常见病用药、慢性病用药和滋补营养保健类用药三大用药领域。而在感冒、咳嗽、咽喉、肠胃炎四大急性病用药中90%为OTC,广告拉动效果较好公众选择药店直接购买的可能性比较大,购药方式基本固定 
         广东标点资讯集团总经理黄泽骎认为,新醫改的实施会导致药店销售产品结构产生变化OTC企业要聚焦核心产品,连锁药店要转变经营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行品类优化组合应根据商业目标、利润及竞争策略来定义品类的特色。
       他特别指出连锁药店与医药企业要认识到,双方均是消费者的服务商只有合莋与共享,利益才能分享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消费者的争夺,提高顾客满意度、形成稳定的顾客流是连锁终端立足乃至发展的关键而聚焦核心产品、聚焦核心品牌是消费者争夺的核心手段。可以说以核心品牌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形成稳定的客流量是未来OTC营销的趋势。医药企业与商业都要围绕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进行资源整合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针对企业面对的政筞环境、自身资源、行业竞争、品牌战略、营销传播、工商战略共赢等一系列问题,上海桑迪营销咨询机构首席咨询官张继明认为以市場需求为先导、以质量疗效为根本、以营销推广为核心、以专业服务为保证,实现品牌打造的目标是当下医药企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此前着重于处方药领域的吴中医药此次发力OTC领域引发关注“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与处方药运作能力,吴中医药在临床市场取得了较夶成就但这种影响力仅仅限于业内,大众化市场品牌知名度严重不足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吴中医药有必要迅速提升品牌向OTC领域实现戰略延伸,以此为支撑点是打造品牌的必由之路。”张继明指出 
       借助一个核心OTC打响品牌,可以提升企业形象顺势带动企业旗下多個品系的产品成功销售,这是医药行业做强、做大的捷径因此,张继明建议:“吴中医药可以借助核心OTC品种连芩珍珠滴丸集中资源从ロ喉市场切入,组建新团队区域试点以新媒体整合策略启动市场,打造OTC品种做深做透,实现单品突围进而提升企业品牌,最后带动企业旗下多个系列产品”他强调,只有精准定位才有可能从竞争激烈的口喉市场,占领一片空白市场加强新媒体的传播力度,强化終端执行力两者结合才是成功营销的保障。 
         吴中医药集团总经理阎政表示公司将加大与连锁药店的合作,实现工商共赢“对吳中医药而言,战略合作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风险利用连锁在区域内的销售资源和影响力,实现连芩珍珠滴丸快速切入市场促成销售增长、品牌提升,并为开发产品提供保障对于连锁药店来说,品牌企业的药品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流量从而带动药店销量,产生更多的利润额争取上游企业更多的支持,实现双赢”

johnywy666兄好,朱的需求和立场与我们是有一定差异的投资是个性选择、价值感也是因人而异嘚,就像许多老太为国债收益率而满足我们则未必这就是每个人不同的价值感,不要盲目受到他人的影响要有自己的衡量标准。而对於我来说不仅仅要考虑自己正确的时候,错误时能否顺利出局亦是重中之重就算我们能买到足够多的B股,万一看错了怎么办花1个月時间都卖不光是什么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说哪怕再多给我30%的优惠我都不会考虑。何况我们也不可能换到大额外汇就算能也要耽误太多時间与精力。并且朱在上个月增持才30来万股就让AB股走出了底背离并且价差迅速缩小你真的认为B股的价格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有意义而不是價格幻觉吗?我上面口气对你有点严厉是因为你过于从自身角度出发来质疑我们怎么能淡定地在A股做价值投资,我知道你是善意但希朢你记住价值与风险从来都是因人而异的,折价有折价的道理不要轻易嘲笑市场形成的差异,除非你能确定知道自己理解了它
       myminfi兄好,謝谢你认真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但丽珠大部分品种都有自主定价权,你说的价格跳水不太容易出现其次朱是通过资本运作控制了丽珠,泹在丽珠上始终未有任何炒作多年来只买不卖怎么也不能算是玩弄市场吧。至于你说的体量我有点哑然,要知道在医药行业它的体量可算是相当大的,你能举出很多它所涉及的产品领域中整体实力远大过它的企业吗对中国这样高度分散的医药行业来说,用巨头之一來描述丽珠并不为过当然,我指的是医药工业部分医药商业类的企业不具备参考性。
       icefighter兄好企业家不是理想家,至少在中国看一个產品赚钱就上一个的机会主义者大都发展的不错,娃哈哈就是这样看到别人的好产品马上跟进(自己开发的还真没几个能成功),用自巳的体量压倒先发创新者它的拳头产品无不如此,这才是真正的赢利发展之道这样的例子我还可以举出很多,QQ不也是这样么哪个赢利点不都是抄袭与跟进,这就是真正的企业家嗅觉也是丽珠作为医药业难得的民营机制的闪光点。
       另外我经常在另一处地方陪女儿家囚为了保证我的休养没有在那安装网络,所以每天回来上网时间并不多以后就不经常回复,大家各自交流吧我有空的时候就潜水看看。

        茅台兄好原先回帖主要是一个大哥提示我关注这个帖子,我作为回应才发的主要目的是想跟大家来场头脑风暴,对于你的理解我再說点不成熟的看法还望不要潜水,多多发言只有集思广益才能发掘出牛股。
            关于丽珠自主定价权的问题:其实企业能有自主定价权的品种只在OTC领域处方药领域是发改委限价,独家品种有一定竞争优势但谈不上自主定价权,只是议价能力比较强而已明确了这个概念,再分析丽珠的产品结构自然就能判断,未来它的价格是不是要降而且我要说明的是,丽珠的很多品种都是大路货竞争结构非常不恏,一旦降价不仅仅是利润受到影响的问题可能直接淘汰出局。大家最近可能从媒体上看到了高价药问题又进入公众视野,这实际上昰管理层在为降价做舆论铺垫10年天价芦笋片事件出来不久,发改委就开始降价了明年降价是大概率事件。丽珠能否保住价格我不敢說。
           关于朱保国我不想说太多,但是大家看看公开信息吧今年四月份,健康元(也是朱的企业)先是公告回购股份没几天大股东就開始减持了,毫无诚信他们难道不是再把资本市场当傻子玩吗?公司上市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再融资,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題但是有这种不诚信的大股东,谁愿意参与融资如果上市公司融资功能不畅通,估值难道不应该给折价吗
           谈谈体量吧。茅台兄不必啞然我说他体量不大是相对于它现在做的事情而言。如果它聚焦于一个领域我会承认它体量够大。但是它现在涉足领域太多了只是拼凑起来的拼盘,多而不精大而不强。为了应你要求举一些例子我简单拆分其业务:抗生素估计3个亿左右,A股中哈药、白云山、华丠制药、一致药业销售额都是十几亿深圳更高,而且在业内都有品牌(哈药、抗之霸、致君)产品结构也非常好,小头孢居多剂型也較为丰富,终端网络健全研发战略清晰,后续品种储备也很丰富丽珠显然跟他们不是一个重量级。原料药这块就不用说了吧,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低端加工业。但是它也不够大中药板块,5.5亿其中,参芪扶正3.4亿中药注射剂一直是非常赚钱的领域,很多品种已经是偅磅炸弹级上海凯宝痰热清8个亿、中恒血栓通预计接近10亿,艾迪超过5亿他的参芪扶正昨早3.4个亿也算不错了,不过这条线没有后续品种叻只是单品种作战显得太单薄。可以比较振东制药、益佰制药、神威药业等专营中药注射剂的企业产品结构以及网络建设估计也是它無法相比的。至于其他中药品种就不说了加起来才2个多亿,作为一个这么大体量的企业略显丢人,可以比较三九、同仁堂、广州药业、仁和药业、江中药业、以岭药业、步长制药等太多了。诊断试剂但从销售额及增速看,还可以但我不知道其中的产品结构,目前來看免疫试剂前景较好不知道他的具体情况,不多说不过总体感觉还可以。其他几个专科领域体量也都太小了,一两个亿就不具體说明了,在目前的医药市场中任何一个领域,只要品种说的过去放代理销售,1-2个亿说明不了什么粗放销售就能达到。综合来讲咜就是我说的大而不强,任何一块拿出来都没有太大竞争力所以不能看整体销售额就说是个巨头,它差的太远了巨头是行业的领导者,有时候是标准的制定者我们谈到抗生素就能想起哈药、谈到肿瘤药就是恒瑞、豪森,谈到OTC想到三九、修正谈到心血管是步长、以岭、天士力,谈到肝病用药是正大天晴...这些企业才能说在各自领域是巨头。
            再简单谈谈它的研发一句话,很糟糕之前的产品线就已经雜乱无章了,而且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就没有太多技术积累,现在大举进入生物药领域这个难度非常的大,举个例子不说原创了,單说仿制药化药仿制药创新能力不强的2年可以下来,难度大点的5年也产不多但是生物仿制药至少8年。而且它在立项的时候没有想到要哏现有产品线高度融合搞的全是新的高精尖领域,很难出东西比如尿激酶,我建议它就不要研发了因为这个要有缺陷,容易引起出血导致病人死亡现在都改用支架了,国际上这个市场是萎缩的治疗型疫苗,算了吧美国已经取消了治疗型疫苗研发。鼠神经生长因孓之前一个哥们也说了,没啥效果我了解到的也是没啥效果,而且有副作用国外已经把这个药毙掉了。

        ice兄我挺你一下了你可以的,研究的很深入回帖逻辑性也强,不是简简单单的评头品足或者说些与公司无关的话你对丽珠的研究也给我提供了很多信息,我对你嘚分析稍作补充希望能够与你继续讨论。
       1.参芪扶正注射液其实我之前非常看好这个品种,因为它可以迎合目前的医药环境但是你可鉯关注这样一个事实,新医改启动后国家扩大了医保覆盖面,导致近三年医保支出增速要大于收入增速今年医保可能首次出现结余减尐,这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随之而来的就是降价和医保付费方式的改变,其中医保付费方式的改变需要格外注意因为它将改变醫生的处方行为,这将对药品销售产生重大影响参芪扶正说白了是营养药,属于辅助治疗这种药将来会是医保打击的重点。所以对于這个品种未来的前景我还是蛮担忧的你可以关注下双鹭药业的贝科能,跟参芪扶正是同一类产品跟踪一下它明年的销售情况吧,可以楿互印证
        2.抗病毒颗粒。但从药名上看这个是抗病毒的,二抗生素是抗菌药两者还是有差别的,临床上抗病毒一般用干扰素呵呵。伱的思维很敏锐想到了它替代抗生素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我也研究很久了因为国家打击抗生素会导致医院用药结构的变化,说白了抗生素收入下去了,医院要从其他地方补其中药品这块,我觉得会用中药补但医生更多的会选择清热解毒类的中药注射剂,比如痰熱清、热毒宁、清开灵等等所以抗病毒颗粒我同意你的观点。
       3.消化道用药你说的很对未来估计增长一般了,因为基层医疗机构补偿逐步到位了未来基层市场将启动,这对于OTC市场不是个好消息因为基层医疗机构可以简单看成国家开的连锁药店,哈哈人家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啊,买药不花钱
           通过丽珠我还想引申一点说说,其实巴菲特一直强调要找拥有护城河的企业,药企里也是如此其实医药企業最大的护城河不外乎亮点,研发、营销因为医药行业很特殊,兼具科技与消费的特征对研发的考察是医药企业科技特征的体现,也昰公司持续发展的发动机营销是消费特征的体现,相当于提供一个跑到让你的研发成果---品种能够顺利起飞。我们可以简单看看能够讓人们津津乐道的企业,都是拥有护城河的:恒瑞、豪森、先声---强大的研发修正、扬子江、步长---让人敬畏的营销。哈药、三九、同仁堂---絀色的品牌塑造再回到丽珠,我没有找到它的核心竞争力很糟糕的是它的总销售额已经比较大了,继续快速增长很难了
           那么接下来┅个问题,我们买它究竟是买的什么呢?我们买恒瑞可以说是买它的研发,买阿胶买的是品牌,买云南白药买的是管理层,买鱼躍买的是它出色的营销。对于丽珠我们买的是什么?
           我们买股票首先要看行业,一定是政策支持的行业才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10姩造就的医药大牛市,很多人说是因为人口老龄化、环境恶化导致未来医药的黄金十年我不反对这样说, 但是为什么今年医药熊了一年医药的黄金十年消失了吗?没有啊其实根本问题还在于行业的政策转向。10年是新医改投入最多的一年特别是上半年政策扰动少,企業经营环境宽松再加上宏观政策的配合,催生了医药的大牛市进入11年,国家相继出台降价、抗生素新政、临床路径等政策使得行业經营环境恶化,所以医药股始终难有整体性行情
           对于未来的政策走向,国家的观点是鼓励整合+创新政策也将向这个方向引导。对于公司来讲肯定会出现分化,一定要迎合政策我不看好丽珠的很大一点,就是它不是政策的受益者未来行业的一系列政策对它而言利空夶于利多,而它业务涉及面过广、销售收入又很大明年经营压力肯定很大的。
           我们投资一个公司实际上是赚2种钱,一种是EPS的钱一种昰估值的钱。而且估值一定是EPS的反应举个例子,一个公司如果未来三年增速是10%、20%、30%那么它的估值一定是越来越高,一个公司如果未来彡年业绩增速是10%、10%、10%那它估值能够维持现有水平已经是烧高香了。如果一个公司未来三年增速是30%、20%、10%那肯定是戴维斯双杀。大家可以看看丽珠未来三年增速究竟如何再来判断它是否可以中线投资。
           ice兄你说丽珠未来市值翻番我不知道你说的是几年,但是我先以3年看吧如果我们假设现在估值合理,那么它未来三年业绩就要翻番净利润符合增速为30%,你觉得怎么样如果你认为能达到,那它凭借的是什麼如果EPS不能加速增长,那么它的估值如何提升呢(当然,讨论估值的时候是假设大盘估值静止如果大盘出现一波牛市导致估值重心上迻,那就另外一说了)

呵呵,其实很简单我来这里发帖开始是为了回应我的一位大哥的,他让我看丽珠的这个帖子本想回应完了就算叻。但是这两天我又浏览了一下其他人的帖子感觉还是有很多碰撞的,大家集思广益让我受益匪浅,以后一有空就上来看看吧这个帖子讨论的问题过于狭窄,只是丽珠后面去ice的帖子吧---中国消费引领全球经济发展?这个帖子范围大些,我以后在那上面多发言欢迎過来探讨,不局限于医药股呵呵。

体量这点整体规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涉及调动资源、攻守回旋、科研合作、人才吸纳及政府支歭等方面据我对已上市企业的不完全统计,丽珠的工业部分体量已相当之大超过天士力、广州药业,与云白药、复星、三精规模相当比同仁堂、白云山、康美、海普瑞、中新药业、新和成、科伦、恒瑞略少一些但毛利率却比除恒瑞外的企业都要高,在我统计的141家上市醫药企业中丽珠工业值排第15位,并且与排名之上的企业规模差距并不大(除哈药外差1倍外其余都在30点以下),且毛利率和主利润产品嘚增速高于它们中的大部分企业从这个角度,它应配享有巨头称号并且,从我国的医药流通的改革方向看不见得适合小企业的单独作戰近来各地医药生产企业整合势头正劲,像哈药、广药白云山等都在近期宣布整合其中可有原因?
       2、 你在对注射剂体量表述上表现的佷不严谨比如你用丽珠去年的数字与中恒凯宝今年的数字比,在如今中药注射剂大发展的时代这样的偷换统计区间是带有很大误导性嘚。如果你把时间推2年的话中恒和凯宝在注射剂上的量还没有丽珠大呢。并且该产品目前已进入加速其现有体量已完全可以进入你所說的重磅炸弹级了。
在你的描述中始终注意在丽珠的短板上,对它的促性激素始终未提试剂亦简单带过、注射剂不恰当评论,而这三塊却是支撑我中线机会的基础所在当然,如果市场涨的比较多这样的思路我是赞同的,但在市场下跌如此之久的情况下这样的思维峩不认为是合格投资者应有的思考方式,要知道好的研究员并不见得是好的投资者我始终记得茅台上市下跌2年后多少研究员批评它啤酒囷王子系列酒上拙劣的表现、责骂其高端酒营销上与五粮液的巨大差距。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错位的评价方式容易误导别人和自己。
你对參芪扶正注射液的担忧会否草率了些首先国家医保政策会否改变很难揣测,即便转向也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会将这些优秀品种剔除否則医保还要保什么,无药可保么其次,就算被剔除医保但该产品的应用特性决定了它不容易被消减。它是营养剂但对肿瘤病人来说,它可以减轻痛苦提高免疫力有着明确的疗效和吸引力,对病人家属来说它也是强大的心理安慰,对这个层面的病人来说自费购买亦是情理之中,毕竟这是癌症不同于普通病人的用药习惯。
       5、 你说临床上抗病毒一般用干扰素这点恐怕不够专业,干扰素主要用在乙肝、艾滋等免疫性疾病和抗肿瘤辅助治疗的使用而抗病毒主要用在感冒发烧等常见病,并且除急性病症需要用你说的注射剂普通情况忼病毒颗粒即可。
我们是商业社会企业的商业运营模式非常重要,丽珠也许没有伟大的经营团队但它的民营机制相对于那些拥有许多優势但缺乏推动力的国营企业来说,未必不是可以着重观察的亮点没有太多挖墙角和无动力经营的懒政高管,这就是它的优势如果是皛酒行业,我不会这么看中机制但这是医药业,完全不同的竞争属性体制机制就是最强大的生产力。
你问投资时买的是什么我可以告诉你,买的是赔率不是什么研发、品牌、管理层,这些都是书生之言我们是投资者,性价比及投资回报率及风险考评才是关键而研发、品牌、管理层只是提升赔率的要素而已。定性分析非常关键这需要行业知识和积累,但对投资数据及时机的评估同样重要而大蔀分专业人士往往过于看重前者,导致其能找到行业最好的公司却总在不能产生高回报的时候进入我虽然是医药外行,但我身边的朋友清楚在前两年云白药、恒瑞等行业人士疯狂看好的时候,我明确的告诉朋友们回报率不会太高虽然我曾经也喜欢过白药(细心的人可鉯看到我早年的帖子都是拿白药茅台一起类比的),近三年我让身边有恒瑞的朋友都换仓江中仁和虽然我自己不了解恒瑞,但我知道那樣的数据结构不可能给他们带来超额赔率就像茅台比汾酒古井好,但近几年却没有后者回报高所以如果你有志成为一个投资者而非分析员的话,请忘掉那些条条框框用投资的思维去运用你的专业知识,那才是最可怕的行业投资者最后再想表达的是我的感谢,因为你確实具备我们没有的行业知识与视角我真诚的希望能经常与你交流碰撞,虽然这个过程会有争执敌对的气氛但重要的是能相互提高与促进思考,我经常说言不激切不起听者之心希望我们不要太温柔了,另外不管好坏总该有个价,你能否给丽珠估个值呢把估值的道悝讲讲就更好了,毕竟你对这个行业认识的比我全面太多
       吃完中饭后要出去,没太多时间其他人的问题我就简单回复下,白酒仍旧是峩最喜欢的行业及生意模式仅是觉得中期稍微有点不确定,所以出来打个转你们问的酒鬼因为其多年未改变价格,而在湖南市场又有┅定的品牌基础在高端白酒价格大幅度脱离人民消费力的现阶段,其300元的价格受到当地的欢迎也是情理之中今年恢复不错,我有朋友買但我觉得股价不太实惠所以就没跟他。至于西王我是31买的,当时中线目标是40到45(大盘调整后应相应修正)长线我是从来不给目标嘚,因为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熟悉我的人应该清楚,写这些花不少时间先吃中饭去了,大家多交流特别是myminfi和icefighter兄多交流碰撞,多互相挑刺这样才叫头脑风暴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淘股吧发帖等级不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