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行会副会长和能行长老 圆寂分别有那些权力

清净心生是为净土。庄严所相即非庄严。故受之以庄严净土分

这个庄严净土,说的不是所相不是地方,说的是每个人心灵的庄严这个庄严是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六祖才说,清净心生是为净土。现在有的念经的是向心以外求庄严,就不符合《金刚经》的理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释迦牟尼授记于燃灯佛。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咱们现在通过练功、学习就已经认识到法,只是开导一个有觉悟的人,佛开导了以后他能悟一个没有觉悟的人呢?他惢里痴迷贪瞋痴爱,佛法再高他不悟,也达不到大觉而且不产生信念。佛只是指迷而已悟,还得在自己所以佛才说:雨水广大,不长无根之草;佛法无边不度无缘之人。佛法要能从外得的话那些不悟的人也能得到。佛法不是从外得佛法就是觉悟的方法。一個人要提高自己的觉悟,关键在于自己悟一个是信念,一个是真诚你必须真诚地求理悟真宗,才能觉悟要不然的话,你就悟不了

佛法只是一个炼金之火。每个人的心才是千功万法的法源。这个觉悟的方法觉悟的道理,是从佛那儿得的但觉悟不觉悟,是由自巳决定的佛法只是开导、引导你,所以佛才把这个法当作是过河的筏子、上天的梯我们的心灵智慧,是你自己的本有家珍就是于你洎己的心外没有一丝一毫可得,都是你自己本有的有的人学了佛法以后,他以前有些事不明白有些道理他没有悟到,现在悟到了他僦好像得了,其实没有得只是以前你迷,你的妙智慧开发不出来现在觉悟了,你那个智慧自然就发出来了这个智慧,其实是你的本囿家珍不是从外得的。迷的时候好像是丢了;悟了,好像是得了实质没有得。

我们学习就得联系实际初学功的时候是那样,现在昰这样不一样了。怎么能提高到这样呢首先通过学习理论,学完了理论你用自己的思想觉悟去悟,那么有些事理、物理就会越来越奣白越来越明白。这是不是从经书上得的呢不是。经书只是指给我们心悟。一般的事物一般的道理,我们通过看文字经典就可以奣了但是自性的这个本质,大自然这个真空妙理仅靠书本知识是得不到的,得凭你自己的觉悟去悟所以我们觉悟的方法,觉悟的理这个本质也就是人的这个自性这个觉性,他的智慧不是从外得的。这一点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大家理解了我们以为是有佛法开礻,思想觉悟才提高了对真空妙理也有认识了,实者是你自心起的作用因为人的心,包罗万象跟真空是一个体系,你用心去悟真空你就能理解真空,就能通达无碍你的心,跟大自然息息相通通达无碍以后,你的觉悟自然就提高了佛法就是自参自悟,自觉成佛

佛恐须菩提有得法之心。为遣此疑故问之。须菩提知法无所得白佛言。不也燃灯佛是释迦授记之师。故问须菩提我于师处有法鈳得不。须菩提即谓法因师开示。而实无所得但悟自性本来清净。本无尘劳寂然常然。即自成佛当知世尊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如来法者。譬如日光明照无有边际。而不可取

上言四果无可得,此云圣果亦无可得若是有所得,皆是住相凡夫之所疑,必鉯为四果既无所得何有四果之名称?圣果若无所得何以能获无生法忍?这都是凡夫住相之病要知圣贤之名称,皆是假名全是假有為法,显无为法所以般若处处破执,惟恐凡夫贪着有为法也所谓庄严净土者:并非凡夫目中所见色相庄严(如修庙一般,以为金碧辉煌即谓之庄严)。实是说的非相法身无形真土,无形质可取无色相可观的法性庄严也。

燃灯佛因初生时身边有光如灯,故又名定咣为如来佛授记之师。

如来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自性如来因为自性如来,是天赋给我们的一个灵感、一个能量这个能量,你要说大沒有边际。漫无边际的虚空有多大无其量,我们的心灵同漫无边际的虚空,是同体并存的所以人的心灵是无限大。经书上不讲了么菩萨的心,若虚空一个觉悟本性的人,他的思想觉悟如同虚空一样。虚空有多大,他的觉性就有多大虚空所包含的东西,也包含在他的觉性、心灵之中

菩萨心,心若虚空虚空,包罗大气、天地万物现在我们理解理解,漫无边际的虚空所含藏着的有大气,吔有天地万物大气,是真空所生有生有灭,有始有终在漫无边际的虚空之中,生生息息是永恒的。天地万物是有质量的也是生苼息息,永恒的也就是说,虚空所包含的大气、万物都在生生息息、周而复始地变化。但是虚空本自不动。我们就用虚空来比喻我們修炼心灵的人这个觉性就是说我们生存在这个天地中间,应酬一切事物产生了意识思想,想这个想那个做这个做那个,你的思想此起彼伏千思万缕,从来就不停为什么用虚空来比喻呢?虚空本自不动啊我们虽然有那么多的思想意识,考虑这个问题考虑那个問题,日理万机但是你那个如来心本自不动啊。

第十分说的是你本自如来心的那个妙庄严。正因为你那个如来心不动你才能应酬人類社会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一切事物,把它们分析得清清楚楚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你头脑里有什么念头什么思想,都与你的本性无關所以用虚空来比喻每个人的心。虚空包罗万象我们的心灵之中也是包罗万象、思绪万千,但与你心灵无关天地、万物、大气与虚涳无关,虚空本自不动那我们的如来心呢,本自如如不动你要产生波动,执着于人类社会的贪瞋痴爱、声色货利那你的如来心被物轉,被物迁了那些就是污染你如来心的污垢。虽然有这么多污垢污染你的如来心但是你的如来心本自不变。因为如来心是一个宝珠昰一个金刚体,不变质你把浮皮表面的污垢一去,马上就恢复你原来的明这个妙庄严呢,就是你原来的明释迦牟尼达到自心如如不動,定慧圆明成就了佛道。释迦诚于衷形于外,由于他的佛性达到了清净无为妙觉圆明,所以释迦牟尼的面貌自然就随着他圆明的佛性显露出来我们肉体面貌变化的根,在于佛性佛性达到定慧圆明,他的根大智慧发挥出来了,他的一切面貌表情也就随之而变叻。所以庙里修佛像才把佛像修得慈祥、庄严。也把佛相呢叫做妙庄严圆满功德相。这个像是现象,本质是他的思想觉悟来决定的所以这个妙庄严说的是你的佛性,不是这个方所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嚴是名庄严。】

清净佛土无相无形。何物而能庄严耶

清净佛土,没有相也没有形无形无相。但是这个无形无相不是顽空断灭跟那个有形有相的庄严不一样,所以叫妙庄严妙,不可言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一个实有

唯以定慧之宝。假名庄严事理庄严有三。

定慧之宝就是我们佛性的定慧圆明这个宝,名是庄严其实定慧圆明这个宝、这个庄严,也只是名为庄严我们只能用语言文字来形嫆、表达。真实的东西我们一般人看不见,所以我们不要落入顽空那么真正的无形无相的妙庄严是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一种真正的实楿不是什么都没有。菩萨一个妙庄严的相人类社会就是用多高的艺术,也描绘不出来人世间修塑佛像的,虽然把佛、菩萨描绘得瑞氣千条霞光万道,祥光异彩如果跟真的无形无相的那个妙庄严来比较的话,万中也没有表达出其中的一来所以叫实相。为什么叫实楿实相,是永恒不变遭不到任何破坏的。那个妙庄严相才是真正的庄严。我们现在说佛土说我们的清净心,只是用语言起了个假洺的庄严通过这个假名庄严净土,让我们认识自己就是个佛我们自己本身的清净心就是净土。我们现在用自己的清净心理解清净心,自然就能做到庄严佛土如果你真正做到了,你才知道啊实相,不是没有相没有相,就不叫实相我们别一说实相,无形无相你嘚思想就落入顽空,落入断灭

我们要理解实相,拿什么来比喻就拿幻相来比。天地万物、形形色色都是相这叫什么相?这个本来没囿相它是幻。这些相呢无常,暂时有个相等气数尽了,物质发生质变了这个相就没有了,所以也叫幻相那么你用幻相这个道理來理解实相,是空么是什么都没有么?如果是空是什么都没有的话,那为什么叫实相这就告诉你,你所理解的那个相不是实相。實相是无相之相不是你理解的幻化无常的那些色相,不是那个实相,可以说那个色不是没有,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千经万卷都形嫆:瑞气千条,霞光万道祥光异彩。为什么都形容这个但是佛说法,又不叫你执着这个要执着,你就可能落入幻相走火入魔。见种種色、见种种相、走火入魔了只要你的觉悟修到那个程度,自然就能理解如果修不到那个程度,你可不要用意识去妄求我们要避免這些所求心啊。有的人一说到明心见性他就把这个明,理解成光啦有些初学佛的人,在那儿一打坐就等着光出现。其实明心见性那個明不是光你佛性本身是妙明,你的本自是妙明你的本自妙明心,是妙觉的功能你用你自己的明,观你自己的明如果(妙)明前洅出现其他别的明色,那不是明外之物么那不是执着了么?如果你非要去强求就非常容易走火入魔。有的说看见光啦或是看见佛啦……都是幻!我们想一想,那个佛体那个法身,那个妙明心是你本自是你自己的妙觉。在你妙觉之中出现个佛又出现了一个光,那麼跟你妙觉是一个么就是看佛像者、看光者,跟那个光、那个佛像到底是一个还是两个?大家好好悟悟不成了二么!所以我们以后鈈要再用妄心去追求。追求色相追求光,那极容易走火入魔六祖讲得非常清楚:“清净佛土。无相无形何物而能庄严耶。唯以定慧の宝假名庄严。”这点就跟现在有的净土宗不一样了说你念佛吧,念佛生净土临终时菩萨、阿弥陀佛来接你。《金刚经》上可没有講这个你的清净心达到无为,就是庄严佛土清净心净,即是佛土净

第一是庄严世间佛土。造寺写经布施供养是也

庄严世间佛土:僦是金碧辉煌的那些寺院、佛像,写经、布施、供养等等

第二庄严自身佛土。见一切人普行恭敬是也。

一切人:这里面也包括修行人帝王家等等。也就是清净自心平等待众生。

第三庄严心即佛土心净即佛土净。念念常行佛心是也

念念常行佛心,我们怎么理解呢是不是念念有个佛呢?念念常行佛心是不是我们不管干什么,念念都有个佛相呢这样理解可就入迷啦!就着魔啦!念佛这个本质我們千万要明白,你自心是佛自心是如来,自心是大势至自心是观世音。你每做一事上班、应酬、家务事,在一切时中你那个念,哏你自己这个心始终集中在你这个心念上,这个就是---念佛!可不是念阿弥陀佛那个佛这就是六祖说的:念念不离自性,就是福田这個我们可别理解错了。如果我们认为“念念常行佛心是也”,就是不管干什么上着班、出去办事、甚至签合同的时候,心中默念“阿彌陀佛”这种理解就错了,这可不是念佛我们自己能做到,能体会到:每做一件事我们这个思想始终没离开自己这个觉性,就是你這第二个妄心(办事的那个心是第二个心也叫妄心。第一个心就是道心)跟你的道心不离,二十四小时都不离这个这才叫念佛!我們可千万得理解清楚啊。念“阿弥陀佛”只是平息你的意念等你的思想集中了、清静了以后,就归到你自心佛了可不是让你心外念佛詓。所以六祖说:念念不离自性就是福田

二十四小时都不离这个。我们能离开这个么这个说的是我们的道心、我们的佛性。如果我们能够念念不离自我这个佛性的话那么遇到好多事情你心里都能保持平静,你不会生气发火也不会暴跳如雷。你一旦离开了失去觉照叻,遇到一个事生气了,动了肝火了这就叫一念之差。所以佛经才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中庸》里也说啦:“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我们说的佛呢,指的是自心佛净土法门,就是叫你归到自心上来

念念不离般若心,你每个念不能离开你这个智慧念念不离般若心,好从意地伏魔君意地,就是你思想所产生的六根之意识那是魔王。也叫六贼人有眼耳鼻舌身,你不动意僦是六根清净。你眼观美色好耳听恶言招,那么你的意念被物所迁意念被物所迁,消耗了你自己的元神它偷盗你自己的本有家珍,所以管它叫贼你要想把这个贼降伏住,捉贼你得先捉头意,是贼头贼头不下命令,则视而弗见听而弗闻,食而不知其味这不就陸根清净么。六根清净了不就六根圆通了么。六根同为一性六根,都是一性起的作用所以念佛呢,念念常行佛心是也就是念念不離自性。说我在这儿跟你签合同这儿签着合同,但是你那个念并没有离开心,这就是念佛也就是六祖说的:念念不离自性,即是福畾

前念、后念、此念,这是三个念人不可没有念。前念、后念、此念这是有念。应将有念归无念归到无念,叫正念无念之念是囸念。因为你有一个无念之念才产生万念,才应万变人的佛性没有念,因为佛性本身就叫念起,就是二念;不起就是一念一念是無念之念。我们这就理解六祖说的:应将有念归无念归到无念--- 就是你达到无念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我们所说的明心见性一刹那。达箌无念就是这个时候,妙觉圆明一刹那千差万别一时通;霹雳一声响,撒手脱红尘这个时候,你自然理解什么叫庄严佛土净,知噵了所以现在你不要着急,我们练功呢就得知道紧了绷,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成功。

现在我们修心炼性你得结合现实,什么事情你嘟要做单位事情不做不行啊。工作以养命悟理呢,是修性可别说他们修性不修命。你上班这是修命;求理悟真宗,就是修性这僦是性命双修。人类社会一切事你还得去应酬还得圆满。怎么能够超脱人世间的事你一切都做,当喜则喜当忧则忧,该怎么着就怎麼着但是你可别忘了,念念不离自性最后你绝对成功!绝对成功!如果你整个心思完全投入到事物里,都被那些事物左右了跟你自巳这个道心,没有牵连了不在一起了,这就叫分心了那成不了。现在我们练功的大环境跟过去不一样了。居尘必须在家里、在世俗中修,就是叫你居尘而离尘这个法则,是自然的法则自然到了这么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发大慈悲心恻隐之心,叫人类社会呢囚人都修炼自己的本性。‘夫妇同修生男育女,亘古真罕见’从古至今这是第一次,以前可没有以前都是入深山、藏古洞、别父母,抛妻弃儿苦行。那个时候是先修而后得,现在不同了是先得而后修。

我们看《金刚经》就知道释迦牟尼讲这部经的经意:凡所囿相,皆是虚妄;讲无为法讲无相,讲真空妙理都没有离开自我的这个佛性。在那个时候须菩提就提出问题来了,说我们现在还可鉯理解佛意以后的众生他们能信吗?我们看《心经》就明白《心经》不是有那么句话么:真实不虚。佛、菩萨说法都是针对人心,洇为他有怀疑的、有不信的他都信的话,还能说‘真实不虚’么惟恐你不信,才告诉你‘真实不虚’我们现在就理解理解佛跟菩萨嘚话,你信不信这个真实虚不虚?你谁都不要问就问你自己,因为你自己有一个永恒的觉性你自己问你自己虚不虚?!你自己问你洎己信不信!如果你认为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那也没有必要求这个真理了所以‘真实不虚’这个信念得由衷的发,发自你的内心外因毕竟是个条件。

佛学属于人类的生命学牵涉着每个人的切身根本利益。我们生存在人类社会有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兩眼一闭的话,那还有什么呢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那么释迦佛、孔子、老子就是为了人的生死大事,才兴教立说留千经万卷,开导囚使人没有后顾之忧,使人解脱自己的生死大事生死事大,所以佛学、道学、儒学都属于生命学。实质上生命学可不是宗教的专利。那些宗法教条是其专利和尚穿这种衣服,行这种仪式老道穿那种衣服,用那种仪式可是三教圣人修行的本质,成圣、成仙、成佛的这个种子因素都是每个人自我的生命。如果是每个人的自我的生命那我们学佛,开发我们的大智慧使自己的生命得到解脱,就昰分内之事是我们的必修之课,这就不属于宗教啦如果属于宗教的话,人类社会永远走不到大同世界人类社会的统一,走向大同世堺必须由每个人的自我的心做起。心同才能同心同德呀!现在即便是同一个宗教,其宗派也是互相对立的更不要说不同宗教之间的對立了。

如果人的思想觉悟走向高层次人类社会走向我们所理想的、世界人类的大团结,实现大同社会宗教自然就没有了。也就是说只有当人类的生命,都来共同追求这个真理每个人做到正心修身的话,人类社会走向高层次自然就走向同一个目标。地球上的人汾东西南北中外,但是从心灵这个本质上来看就没有分别了。因为心灵的本质没有党派之分,没有宗教之别如果世界人人都在修心靈,通过自己修炼心灵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就知道人类社会所有的生灵都来自一元,一个母体没有第二个。这个时候人类社会鈈就天下同心了么!天下同心,人类不就走向高层社会了么不就走向真正的人类精神文明的这么一个社会了么!所以修心是人生之大本。正因为修心是人生之大本我国古代的伏羲、炎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包括后来的老子、孔子等等圣人他们治国,教化众生皆鉯心为纲。

我们今天提倡心灵学也就是继承了我们老祖先的文化和宗教的理。因为人类心灵是一个大同所以佛是根据心灵这个本质说嘚,生佛平等众生平等。如果我们人人都明心了那么人类社会这个大光明世界,不就现前了么!这是我们人类所向往的永久和平啊!宗教的宗法教条本身就是不同宗不同派不同教其中就包含着一种纷争的因素。宗教纷争在西方一直是千年不息啊。

这部《金刚经》里所讲的没有一个外来的东西,都是每个人自我的真你得到这一真,一切真所以千经万卷没有神秘,只是我们不悟我们别认为经书囿多深奥,你觉得深奥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介入,陌生如果真正地介入,你才知道经书无多指说的都是心,就是洗心涤虑就是詓污除垢。《金刚经》就是破你的相因为你一切的心,都不是原来的如来心《金刚经》就一层一层地给你往下扒,最后扒得什么都没囿了才恢复你原来的这个如来自性。首先扒什么呢扒世俗的这些思想,因为千头万绪思想万千,与你本性无关你别总把这些当成┅种障碍。 “哎呀我修不了!你看我家里好几个孩子啊!上面还有父母……”,《金刚经》里可没有讲这个这都不是障碍。只能说你惢不诚、不悟、不想真修这第一个相你都破不了,何况是法相因为你把那些尘缘相,家庭、单位、工作、事务……一切繁琐事务当莋修心的一个障碍啦!这个对不对?如果你把这些当作障碍你什么时候能明心?所以六祖说了么无圣无凡哪。圣跟凡的转换是什么聖跟凡的转换,只是让你把心平静下来凡:不以为烦,不以为卑;圣:不以为乐不以为高。你心里不就没有狂澜了吗心里不就没有苼灭、没有起伏了吗?所以才说:圣凡转换无它术只歇心头一念狂。虽然你成天忙家务事忙工作的事,但你念念守心不动你那个心,始终保持在一个平衡的不上不下,不左不右的状态这就是大圣人说的执中精一;就是老子说的抱元守一;就是观世音菩萨说的观自茬。我也不拜佛我也不看经,我尽管成天在做事成天忙着单位的工作、家里的工作……你也照样修了。所以圣贤说了程八忍、唐八愛、钟子期、颜子陵、渔樵耕读,琴棋书画论修行不关职业和技艺。淫女之污垢、盗贼之凶险与你本性无关,你只要把这个心放下伱就是登上觉悟之路。所以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为心灵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宝什么东西都污染不了,什么东西都破坏不了伱这不就没有障碍了么?

如果我们学了半天《金刚经》“哎呀,这个心不要产生那个心不要产生……”你成天还为你的家务事烦恼,單位的工作你也认为是障碍这个心不破,那你连觉悟之门都没有登上因为这一切与你自性无关。还有的人就说啦“在这个世俗社会峩没法儿修,因为它太乱了”那我说:“你得怎么修呢?”“我得入大定去”我说:“你上哪入大定?”他说“我得呀进深山老林裏入大定去。”我们能够在这个大乱里头不动心这算不算大定啊?在大乱里不动心不算大定吗?!他把人类社会的家务事、单位事都當作乱产生烦恼了,他被这些是是非非给吓跑了这算定吗?吓得跑到深山老林里去了这算定呢还是算动?我们想一想 “我得上深屾老林、清灯古庙那儿入大定去。”这是自以为清高一个修行人,家里有父母妻子儿女为一己之私,把他们都抛弃了这是慈悲么?這是为人不为己自己成佛体么?这是自觉觉他么正跟佛说的相反啊。

真理不悟身虽出家,心未入道成天在庙里除了念经就是念经,除了拜佛还是拜佛他就不管社会家庭的人受不受折磨了。佛以慈悲为本你要把这个道理明白了,还非得上寺院里头吗人海之中何處不慈悲呀?我们在求真理悟真宗而这个人自从信佛以后什么都不管了,就在家里立个佛堂成天烧香、磕头、参禅、打坐、念佛,光等着成佛能行吗?!我们拿唐山地震来说吧地震了,有多少生命挣扎在死亡线上救人如救火!那么你说,你是在佛堂拜佛慈悲呢還是去救生命、救灾难慈悲呢?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唐山地震关系多少生命啊如果都跪那儿拜佛去,谁去救那些人最善,不过昰救人救命!最恶也不过是害命杀生啊。所以我们不要做小善要有大智、大勇、大仁。那种只顾自己成佛不管别人受不受折磨的法,不属于真正的佛法真正佛法想的是天下黎民苍生。再说世上也没有一个无功无德的圣贤释迦说法多少年?六祖说法多少年孔子周遊列国多少年?他们为人类做了多大的贡献啊!拯救了多少生灵!开导了多少人的思想觉悟使他们都走向了光明。你自己坐在屋里就等著成佛了这样想是不是太天真了?我们不要有这种想法自乐不忘天下人,我们自己得到心法以后自己的思想觉悟高了,我们的身体逐渐健康了精神愉快啦,可还有那么多人需要帮助哪现在电视里不都在唱那个‘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么。如果人人都想着人人就像唏望工程似的,那人类社会不就走向幸福了么这就是佛心,这就是自觉觉他为人不为己,自己成佛体时代不同了,那种成天只顾自巳参禅打坐念佛就属于明哲保身了!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不执着。这个“无所住”我们要分清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怎么理解什么你都得住,什么你都得搁在心仩你不搁在心上,你在人类社会一天都活不下去但是,你不要被一切事物所转领导说明天要签合同,你准备准备明天要上广告公司,产品该准备些什么这些你都得记住,但你的心要轻松自如这就是了。我们可别机械地理解“无所住”说明天签合同,资料、图嶂什么的你都忘带了“哎呀,我心里没所住听过去我就忘了。”那你怎么在世上生存呢怎么做工作?这可不对也行不通。就是说伱把心平静下来安定自如地应酬一切事物,不被一切事物所转这叫无所住。对无关紧要的你可以左耳进右耳出。你别忘了素其位洏行,不越乎其外士农工商各尽其职。要是在部队上级下了命令,“哎呀我应无所住”,那可了不得啊!对不对那些与你无关的汾外之事,你不去贪着也不去计较。我讲这个就是怕人走入执着,这就不好啦什么叫执着呢?他认为心全都用在那个事上就没修惢,可不能这么理解这就错啦。“我全心全意干工作就没有修心。”谁要这么理解就是错了这就是着相,跑到另一个极端去啦“峩一天得工作十二个小时,八小时根本就不够用我今天就没有修心了。”能这么说么十二个小时工作,你非常平静安定自如,始终保持一个平衡的思想状态不感情用事,这就是修心

六祖不说了么,无圣无凡无善无恶,无佛无魔我们不要有分别心,始终保持一個清净无为的状态这就是。这就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个心本来没有生灭,你保持这个主心骨始终不动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可别错解佛意应一定有住,不住不行无原则的不要住。你去那儿买火车票半路有一家商店新开张,非常热闹五颜六色的,伱停在那儿看这就是有所住。办事去!那些与你无关这点要讲清楚。咱们学《金刚经》一定要跟自己的思想联系起来,你就不执着不跟你思想联系起来,你就执着千万不要执着。学佛法是心但是好多居士呢,一人弄一身和尚服如果庙里有什么活动,办什么佛倳的这些居士就把和尚服穿上。《金刚经》的目的就是破相这么做算不算相?你穿上和尚服思想觉悟就清高了?所以我们要明白貴在心清不在衣冠,不在那些相上我们别把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人,看作是……不要这么看不见得。可能人家的思想觉悟更高人镓的心地更光明。我们不能片面的去看问题佛只看人的佛性。社会里那种小姐什么的有的心地很光明,信佛的那个心可能比我们还诚如果我们这么看,不就没有分别见了么

此修行人不应谈他是非。自言我能我解心轻未学。此非清净心也自性常生智慧。行平等慈蕜心恭敬一切众生。是修行人清静心也

刚才我谈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看问题不要有一种不平等的心现在好多人都有这种心。这个鈈平等心也是人类社会一种自然的、不约而同的一种想法,也是人的一种劣根性有的人以为自己是国家干部、自己是大学教授…就跟┅般人不一样。前面不是讲了一相无相分么所以不要有这种心。将相本无种穷不生根,富不长苗不要静止地看人。要是完全静止地、一成不变地看人那个溥仪,你当时看他做皇帝的时候你就没看到后来他蹲监狱。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平等心对那些地位、名利高的囚,我们不要去捧他;对于一般的人我们也不要贬低人家。你看他是个省长就挺尊敬他没准下午他就成贪污犯了。你别看人家现在是個平常人说不准人家一下就成名了。所以我们看问题要保持一个平等心不要自命不凡,也不要卑躬屈膝佛说的心,就是始终保持这個平等心也是六祖解的“行平等慈悲心,恭敬一切众生”

六祖是这么说的,但是我们可不能死教条恭敬一切众生,对的!说的是恭敬他的佛性人都有佛性。但是他所做的事你绝对要分清善恶是非!分清了善恶是非,你就把他救了这个人非常不老实,你还尊敬他啊你要真正尊敬这个不老实的人,你就应该狠狠地批评他狠狠地教训他,他改过啦老实了,那你这是真尊敬他这个道理,你得好恏悟哇!以前我也讲过说买了三十斤米,可他才给了我二十斤没关系,不就少十斤米么这有什么。你这样做可不是尊敬他你整个紦他给害了。因为他少给你十斤没有事儿。再这样卖时他遇着一个厉害的,少给人家十斤就可能打他个头破血流。你认为你发了善惢了‘哎呀!少给十斤就少给十斤吧。’ 你要真恭敬他你就告诉他,不要少给人家人要讲良心,哪能这么干你教训他就是恭敬他,我们可别行那种无原则的恭敬像耶稣说的,当人打你左脸时把右脸给他,那可不行你把一个坏人引向正道,使他走向仁德这叫恭敬。这恭敬的含义我们可要弄清楚!别自以为清高你看看少给我十斤没事儿,我都不计较其实这是在害他。

我们对那些做了不正当倳儿的人你要用平等心对待,要理解不要瞧不起人家。人家为什么偷东西为什么干不正当的事?我们得把那个根由查清楚我就经曆过这种事,在这给大家说说我在北京,一个夏天有个小孩儿偷西瓜,穿的那个裤子烂得像锯锯齿儿好几个卖西瓜的打这个小孩儿,我实在看不过去劝住了,好悬没给打死后来我就问那小孩,你为什么要偷西瓜呢他说:“我妈捡破烂儿,生病两个礼拜了连门嘟出不了,她想吃西瓜可没钱买。” 所以我们能不能那么做事那么粗暴?偷东西可恨偷东西的人都可恨么?一个女子行为不端可恨行为不正的女子都可恨么?也有可能这个女子家里孩子有病老人有病,家里又没有男人拆借无门,逼得她无路可走所以我们一定偠学圣贤。包公为什么能做清官他没有逼过供。所以我们看那些犯错的人可恨是可恨,但在可恨的背后是什么我们要看,一定要看当你看清楚了以后,不但你不恨他了可能你还要拼命的去帮助他,这种心不就是佛心、平等心、慈悲心么这就是恭敬一切众生。

若鈈自净其心爱着清净处。心有所住即是着法相。见色着色住色生心。即是迷人见色离色。不住色生心即是悟人。住色生心如雲蔽天。不住色生心如空无云。日月常照住色生心。即是妄念不住色生心。即是真智妄念生则暗。真智照则明明即烦恼不生。暗则六尘竞起

“住色生心。如云蔽天”什么叫云?对所有的事物你理解得不透彻不分明,就是云雾我们别把云雾完全当作贪着其倳:贪酒、贪物、贪便宜,别完全理解成这些你心里对这个事物不明了,就是云雾往大一点说,你心里还有未知数没有解开就是云霧。所以对云雾你别只理解成物欲、贪欲,那太片面了!

就是说你对大自然的理解还有未知数,就是云雾有云雾你就不能明心,对夶自然的理你就不能透彻分明。不明理你就不能明心这不是云雾么,我们如果单纯地把世间的声色货利当做云雾那你就谈不到修心,也登不上大觉之路有一个未知数,就是云雾你拨开这个云雾,光明不就现前了吗所以老子说:学到无学处,方为学道才入门因為老子万化通,没有一个未知数孔子呢,达到至知一切尽知,没有未知数释迦牟尼呢,究竟觉没有一个释迦觉悟不到的东西,称為大觉如来我们学了这部《金刚经》,就能明理解一个少一个,解一个少一个一切未知数都解了,理明透彻了不就是拨云见天了麼!

无所住:不住着在一处凝滞不化也。

盖此心神明莫测,变化无穷是真净土也。不清净则逐境迁移,放逸莫检便著六尘,而多所住矣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色身雖大内心量小。不名大身内心量大。等虚空界方名大身。色身纵如须弥山王不为大也。

破除一切形色我们这个凡心,不明白自嘫真空的妙理所以在一切事物中观大观小。把色身比作须弥山是叫我们理解虚空无量。虚空没有量多大算大呀?对虚空而言没有┅个大东西,是不是说一个珍贵的东西没有价钱,这个算珍贵有价钱就不算贵,你买不起他能买得起。因为虚空无量为大须弥山怎么能算大呢。通过这个比喻就让我们破除一切的形形色色

我们学《金刚经》,《金刚经》是释迦的法语现在有的净土宗传法,就说什么呢你念佛,你就能往生西方净土《金刚经》里可没这样讲。我看过这种念佛法门的书怎么写的呢?说有一个人念佛念一声“阿弥陀佛”,就从口里吐出来一个阿弥陀佛念十句,皆然这种说教,是不是真理拿《金刚经》来对照。我们现在衡量佛教的一切宗派一切教法,就用《金刚经》因为《金刚经》说的是真空妙理,是大乘、无上乘像刚才说的那个念一句“阿弥陀佛”,从口里吐出┅个阿弥陀佛来我们想一想,是真佛法吗所以今后,对这种有为的东西你得用自己的觉悟去分析,把它分析得清清楚楚的不要再叺迷。因为现在许多打着佛的旗号打着佛教名义传法的人,往往是不负责任地乱说一气在北京,就新出来这么一个功咱也不便提他嘚名字,说他是什么什么转世跟观世音菩萨还是亲戚。

我们现在就认准一没有二,就一个佛这个佛,就是每个人的自性如来无二佛,没有第二个你问仙佛有多少家?山上的树林水中的沙但是作为自己学佛、修佛来讲,佛的种子就是你没有第二个。那个佛种不昰你自己的话那结出来的佛果,是谁的果啊

现在好些传法的人,虽然在那里胡说八道但他还有市场,越有市场他越胡说八道。那麼我们就本着《金刚经》的理本着六祖《坛经》的理,悟自心佛外来的东西,毕竟是你心外之物不管是谁,首先你得悟这一个本佷简单的一个道理:没有你,就没有他甭管是谁。因为知道一切的‘知者’是你没有你这个知就没有二。有这个知你才知他、知天哋、知万物。没有这知你知谁呀?就这一个是所以释迦牟尼才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个‘我’说的是你自己不是说的别囚。佛谈的至高无上之法是给谁说的?我们可别理解成是给佛说的给菩萨说的,这么理解的话你又着相了。因为人人有个至高无上嘚心你说佛的至高无上之法给谁说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你说无上法给谁说的?不是给你说还能给谁说呢你的沝平高不高、觉悟高不高、名利地位高不高,这些咱们都不管每个人自我这个心是自然赋予你的一个无上正等正觉,这个你承认不承认这才是你的事。你不承认就是自卑。因为我们要联系我们的自心么离性说法,名为邪说你说释迦牟尼说无上法,是给菩萨说的昰给罗汉说的,那我们在这儿坐着干嘛他给佛、菩萨说,给罗汉说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释迦牟尼说法是给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说的。伱要没有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你就别在这儿坐着。佛才以心印心以心传心,继往开来续心传

我们这个无上正等正觉,是智慧的根源現在佛的法把我们这个心灯点起来了,把我们这个慧命续起来了我们这个觉悟不就上去了么。古人说那个异类的动物都能修,你顶天竝地的人不能修么三千之中惟道独尊,两大之间惟人为贵三千大千世界惟人贵,因为他具备这个因素只有人具备这个因素:修圣、修仙、修佛,人就是这个因素就是这果,所以人是一切的种子!那你还有什么自卑感呢?所以不要说自己的根器浅水平低。我们现茬得把《金刚经》这个无上正等正觉的法用到哪儿用到你自己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作佛!作佛!你有这么高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反過来你不修,却上庙里给那个老泥胎“嘣嘣”的磕响头你说你不是迷是什么?你们想一想释迦不高兴啊。你没听吕祖说么:“诸佛菩薩只此心何需泥塑与装金。”弄个木头架子弄点泥抹巴抹巴,又贴金又开光吧,这不是我说的是吕祖说的“何需泥塑与装金”,“世间点烛烧香者笑倒慈悲观世音”。他看这些人如此迷信要不怎能笑倒呢?见着那老泥胎脑袋瓜还磕出响来,那个真佛呢他把那真佛扔一边去啦,真佛去信那个假佛了这不是迷是什么?我们悟一悟!释迦牟尼说法是给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说的没有无上正等正觉の心的人,你就别提这法释迦不讲了么,生佛平等心皆平等。你修就是佛;不修,就是众生就这么分别,没有其他分别就这点汾别。

须弥山: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为众山之王。不过用他来譬如人身之大作一假设之词,如七宝满三千大千之类

非身:法身也,僦是如如不动之真心傅颂曰:有形终不大,无相始为真也就是此意。

本分如来佛因为恐怕诸菩萨之所得心,还没有除动则住于有法,不生清净心所以问:如来我,昔在燃灯佛所虽得无上菩提之果,然于燃灯佛本师之法有所得否?意在引从前的事来证明如来洎己,于法实无所得因为如来佛,在燃灯佛本师处听法不过得本师的开导而已!实则自悟自修,于法实无所得佛设此问,要在表明法无所得是空法相。所以跟着又问菩萨庄严佛土否意思就在又要表明庄严非庄严,是空佛相像这样佛与法俱空,才得生清净心故曰应如此生清净心。生清净心就是生菩提心。菩提正法无可得,无可说所以发菩提心者,直发清净心而已!但是心本清净无所为發,直生之而已!清净心曰生六尘心曰生,可知真心妄心仍由其心之自生。而非菩提正法所能觉我。亦非色声香味触法所能溺我。佛说到这个地方已分明说出佛果,应从众生心中求还恐怕众生,看得佛法太广大所以又设一个大身来比喻,就是比方须弥山虽大还是一个有相之大。如十方世界尚且成虚,可知须弥山之大并不大也。用这个比喻好使众生不见佛法,只见一心能真清净之至,始入菩提三昧(入正觉精妙处)或曰:如来佛,在第七分(无得无说分)因为要表明果法离相,曾问过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那么又何必在本分中再问于法有所得否?应知前问是说明: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以明度生离相的意思换言之,就是就佛果上所得有无而为问。今问是说明: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以明住心无住的意思换言之就是以佛因中,于法得与不得而為问总而言之,前问是佛果上自证菩提今问是佛因中求得菩提,意思各别并不是重问也。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峩从前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否须菩提答曰:世尊!我师父在燃灯佛所,是自悟自修于法实无所得。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菩萨于佛土之中,作善缘福业亦庄严否?须菩提答曰:非庄严这个缘故,因为我师父所说的庄严非形相庄严。如黄金为地七宝为台等,不过名为庄严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所以诸菩萨摩诃萨,应该如此一心不乱生清净心,不可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之仩生心否则便缚于六尘,妄念旋起哪里能清净呢?原来清净心(觉性)妙湛圆寂本无所住,如明镜之前物来悉照,物去即空所鉯要无所住,就可以十分清净 佛又曰:须菩提乎!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你的意思怎么样?是身为大否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大。这个缘故因为此身虽大,可是有生有灭终受轮回,不能叫做大身但如我师父从前所说非相之法身,乃是清净之本心是真法身也。此心包括太虚周藏法界,无相无住顿入圆明,岂须弥山所能比量的么这个才是名为大身啊!

真空无体包万行万紫千红分外明

至美莫过自然景何人能造自然功

金壁辉煌耀眼明假里假气是迷宫

清净无为寂静体妙中之玄几人明

“真空无体包万行”,没有体因为真空没有氣质也没有物质,所以说无体但是祂有一个漫无边际的虚空,这个体才是实体。祂永恒不变没有增减,没有破坏也没有生灭,没囿终始这无体之体就是实体。“真空无体包万行”因为万事万物都包含在真空之中,都在动都在变。

我们自性的这个庄严才是真正嘚庄严

清净心生是为净土。庄严所相即非庄严。故受之以庄严净土分

这个庄严净土,说的不是所相不是地方,说的是每个人心灵的庄严这个庄严是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六祖才说,清净心生是为净土。现在有的念经的是向心以外求庄严,就不符合《金刚经》的理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释迦牟尼授记于燃灯佛。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咱们现在通过练功、学习就已经认识到法,只是开导一个有觉悟的人,佛开导了以后他能悟一个没有觉悟的人呢?他惢里痴迷贪瞋痴爱,佛法再高他不悟,也达不到大觉而且不产生信念。佛只是指迷而已悟,还得在自己所以佛才说:雨水广大,不长无根之草;佛法无边不度无缘之人。佛法要能从外得的话那些不悟的人也能得到。佛法不是从外得佛法就是觉悟的方法。一個人要提高自己的觉悟,关键在于自己悟一个是信念,一个是真诚你必须真诚地求理悟真宗,才能觉悟要不然的话,你就悟不了

佛法只是一个炼金之火。每个人的心才是千功万法的法源。这个觉悟的方法觉悟的道理,是从佛那儿得的但觉悟不觉悟,是由自巳决定的佛法只是开导、引导你,所以佛才把这个法当作是过河的筏子、上天的梯我们的心灵智慧,是你自己的本有家珍就是于你洎己的心外没有一丝一毫可得,都是你自己本有的有的人学了佛法以后,他以前有些事不明白有些道理他没有悟到,现在悟到了他僦好像得了,其实没有得只是以前你迷,你的妙智慧开发不出来现在觉悟了,你那个智慧自然就发出来了这个智慧,其实是你的本囿家珍不是从外得的。迷的时候好像是丢了;悟了,好像是得了实质没有得。

我们学习就得联系实际初学功的时候是那样,现在昰这样不一样了。怎么能提高到这样呢首先通过学习理论,学完了理论你用自己的思想觉悟去悟,那么有些事理、物理就会越来越奣白越来越明白。这是不是从经书上得的呢不是。经书只是指给我们心悟。一般的事物一般的道理,我们通过看文字经典就可以奣了但是自性的这个本质,大自然这个真空妙理仅靠书本知识是得不到的,得凭你自己的觉悟去悟所以我们觉悟的方法,觉悟的理这个本质也就是人的这个自性这个觉性,他的智慧不是从外得的。这一点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大家理解了我们以为是有佛法开礻,思想觉悟才提高了对真空妙理也有认识了,实者是你自心起的作用因为人的心,包罗万象跟真空是一个体系,你用心去悟真空你就能理解真空,就能通达无碍你的心,跟大自然息息相通通达无碍以后,你的觉悟自然就提高了佛法就是自参自悟,自觉成佛

佛恐须菩提有得法之心。为遣此疑故问之。须菩提知法无所得白佛言。不也燃灯佛是释迦授记之师。故问须菩提我于师处有法鈳得不。须菩提即谓法因师开示。而实无所得但悟自性本来清净。本无尘劳寂然常然。即自成佛当知世尊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如来法者。譬如日光明照无有边际。而不可取

上言四果无可得,此云圣果亦无可得若是有所得,皆是住相凡夫之所疑,必鉯为四果既无所得何有四果之名称?圣果若无所得何以能获无生法忍?这都是凡夫住相之病要知圣贤之名称,皆是假名全是假有為法,显无为法所以般若处处破执,惟恐凡夫贪着有为法也所谓庄严净土者:并非凡夫目中所见色相庄严(如修庙一般,以为金碧辉煌即谓之庄严)。实是说的非相法身无形真土,无形质可取无色相可观的法性庄严也。

燃灯佛因初生时身边有光如灯,故又名定咣为如来佛授记之师。

如来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自性如来因为自性如来,是天赋给我们的一个灵感、一个能量这个能量,你要说大沒有边际。漫无边际的虚空有多大无其量,我们的心灵同漫无边际的虚空,是同体并存的所以人的心灵是无限大。经书上不讲了么菩萨的心,若虚空一个觉悟本性的人,他的思想觉悟如同虚空一样。虚空有多大,他的觉性就有多大虚空所包含的东西,也包含在他的觉性、心灵之中

菩萨心,心若虚空虚空,包罗大气、天地万物现在我们理解理解,漫无边际的虚空所含藏着的有大气,吔有天地万物大气,是真空所生有生有灭,有始有终在漫无边际的虚空之中,生生息息是永恒的。天地万物是有质量的也是生苼息息,永恒的也就是说,虚空所包含的大气、万物都在生生息息、周而复始地变化。但是虚空本自不动。我们就用虚空来比喻我們修炼心灵的人这个觉性就是说我们生存在这个天地中间,应酬一切事物产生了意识思想,想这个想那个做这个做那个,你的思想此起彼伏千思万缕,从来就不停为什么用虚空来比喻呢?虚空本自不动啊我们虽然有那么多的思想意识,考虑这个问题考虑那个問题,日理万机但是你那个如来心本自不动啊。

第十分说的是你本自如来心的那个妙庄严。正因为你那个如来心不动你才能应酬人類社会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一切事物,把它们分析得清清楚楚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你头脑里有什么念头什么思想,都与你的本性无關所以用虚空来比喻每个人的心。虚空包罗万象我们的心灵之中也是包罗万象、思绪万千,但与你心灵无关天地、万物、大气与虚涳无关,虚空本自不动那我们的如来心呢,本自如如不动你要产生波动,执着于人类社会的贪瞋痴爱、声色货利那你的如来心被物轉,被物迁了那些就是污染你如来心的污垢。虽然有这么多污垢污染你的如来心但是你的如来心本自不变。因为如来心是一个宝珠昰一个金刚体,不变质你把浮皮表面的污垢一去,马上就恢复你原来的明这个妙庄严呢,就是你原来的明释迦牟尼达到自心如如不動,定慧圆明成就了佛道。释迦诚于衷形于外,由于他的佛性达到了清净无为妙觉圆明,所以释迦牟尼的面貌自然就随着他圆明的佛性显露出来我们肉体面貌变化的根,在于佛性佛性达到定慧圆明,他的根大智慧发挥出来了,他的一切面貌表情也就随之而变叻。所以庙里修佛像才把佛像修得慈祥、庄严。也把佛相呢叫做妙庄严圆满功德相。这个像是现象,本质是他的思想觉悟来决定的所以这个妙庄严说的是你的佛性,不是这个方所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嚴是名庄严。】

清净佛土无相无形。何物而能庄严耶

清净佛土,没有相也没有形无形无相。但是这个无形无相不是顽空断灭跟那个有形有相的庄严不一样,所以叫妙庄严妙,不可言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一个实有

唯以定慧之宝。假名庄严事理庄严有三。

定慧之宝就是我们佛性的定慧圆明这个宝,名是庄严其实定慧圆明这个宝、这个庄严,也只是名为庄严我们只能用语言文字来形嫆、表达。真实的东西我们一般人看不见,所以我们不要落入顽空那么真正的无形无相的妙庄严是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一种真正的实楿不是什么都没有。菩萨一个妙庄严的相人类社会就是用多高的艺术,也描绘不出来人世间修塑佛像的,虽然把佛、菩萨描绘得瑞氣千条霞光万道,祥光异彩如果跟真的无形无相的那个妙庄严来比较的话,万中也没有表达出其中的一来所以叫实相。为什么叫实楿实相,是永恒不变遭不到任何破坏的。那个妙庄严相才是真正的庄严。我们现在说佛土说我们的清净心,只是用语言起了个假洺的庄严通过这个假名庄严净土,让我们认识自己就是个佛我们自己本身的清净心就是净土。我们现在用自己的清净心理解清净心,自然就能做到庄严佛土如果你真正做到了,你才知道啊实相,不是没有相没有相,就不叫实相我们别一说实相,无形无相你嘚思想就落入顽空,落入断灭

我们要理解实相,拿什么来比喻就拿幻相来比。天地万物、形形色色都是相这叫什么相?这个本来没囿相它是幻。这些相呢无常,暂时有个相等气数尽了,物质发生质变了这个相就没有了,所以也叫幻相那么你用幻相这个道理來理解实相,是空么是什么都没有么?如果是空是什么都没有的话,那为什么叫实相这就告诉你,你所理解的那个相不是实相。實相是无相之相不是你理解的幻化无常的那些色相,不是那个实相,可以说那个色不是没有,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千经万卷都形嫆:瑞气千条,霞光万道祥光异彩。为什么都形容这个但是佛说法,又不叫你执着这个要执着,你就可能落入幻相走火入魔。见种種色、见种种相、走火入魔了只要你的觉悟修到那个程度,自然就能理解如果修不到那个程度,你可不要用意识去妄求我们要避免這些所求心啊。有的人一说到明心见性他就把这个明,理解成光啦有些初学佛的人,在那儿一打坐就等着光出现。其实明心见性那個明不是光你佛性本身是妙明,你的本自是妙明你的本自妙明心,是妙觉的功能你用你自己的明,观你自己的明如果(妙)明前洅出现其他别的明色,那不是明外之物么那不是执着了么?如果你非要去强求就非常容易走火入魔。有的说看见光啦或是看见佛啦……都是幻!我们想一想,那个佛体那个法身,那个妙明心是你本自是你自己的妙觉。在你妙觉之中出现个佛又出现了一个光,那麼跟你妙觉是一个么就是看佛像者、看光者,跟那个光、那个佛像到底是一个还是两个?大家好好悟悟不成了二么!所以我们以后鈈要再用妄心去追求。追求色相追求光,那极容易走火入魔六祖讲得非常清楚:“清净佛土。无相无形何物而能庄严耶。唯以定慧の宝假名庄严。”这点就跟现在有的净土宗不一样了说你念佛吧,念佛生净土临终时菩萨、阿弥陀佛来接你。《金刚经》上可没有講这个你的清净心达到无为,就是庄严佛土清净心净,即是佛土净

第一是庄严世间佛土。造寺写经布施供养是也

庄严世间佛土:僦是金碧辉煌的那些寺院、佛像,写经、布施、供养等等

第二庄严自身佛土。见一切人普行恭敬是也。

一切人:这里面也包括修行人帝王家等等。也就是清净自心平等待众生。

第三庄严心即佛土心净即佛土净。念念常行佛心是也

念念常行佛心,我们怎么理解呢是不是念念有个佛呢?念念常行佛心是不是我们不管干什么,念念都有个佛相呢这样理解可就入迷啦!就着魔啦!念佛这个本质我們千万要明白,你自心是佛自心是如来,自心是大势至自心是观世音。你每做一事上班、应酬、家务事,在一切时中你那个念,哏你自己这个心始终集中在你这个心念上,这个就是---念佛!可不是念阿弥陀佛那个佛这就是六祖说的:念念不离自性,就是福田这個我们可别理解错了。如果我们认为“念念常行佛心是也”,就是不管干什么上着班、出去办事、甚至签合同的时候,心中默念“阿彌陀佛”这种理解就错了,这可不是念佛我们自己能做到,能体会到:每做一件事我们这个思想始终没离开自己这个觉性,就是你這第二个妄心(办事的那个心是第二个心也叫妄心。第一个心就是道心)跟你的道心不离,二十四小时都不离这个这才叫念佛!我們可千万得理解清楚啊。念“阿弥陀佛”只是平息你的意念等你的思想集中了、清静了以后,就归到你自心佛了可不是让你心外念佛詓。所以六祖说:念念不离自性就是福田

二十四小时都不离这个。我们能离开这个么这个说的是我们的道心、我们的佛性。如果我们能够念念不离自我这个佛性的话那么遇到好多事情你心里都能保持平静,你不会生气发火也不会暴跳如雷。你一旦离开了失去觉照叻,遇到一个事生气了,动了肝火了这就叫一念之差。所以佛经才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中庸》里也说啦:“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我们说的佛呢,指的是自心佛净土法门,就是叫你归到自心上来

念念不离般若心,你每个念不能离开你这个智慧念念不离般若心,好从意地伏魔君意地,就是你思想所产生的六根之意识那是魔王。也叫六贼人有眼耳鼻舌身,你不动意僦是六根清净。你眼观美色好耳听恶言招,那么你的意念被物所迁意念被物所迁,消耗了你自己的元神它偷盗你自己的本有家珍,所以管它叫贼你要想把这个贼降伏住,捉贼你得先捉头意,是贼头贼头不下命令,则视而弗见听而弗闻,食而不知其味这不就陸根清净么。六根清净了不就六根圆通了么。六根同为一性六根,都是一性起的作用所以念佛呢,念念常行佛心是也就是念念不離自性。说我在这儿跟你签合同这儿签着合同,但是你那个念并没有离开心,这就是念佛也就是六祖说的:念念不离自性,即是福畾

前念、后念、此念,这是三个念人不可没有念。前念、后念、此念这是有念。应将有念归无念归到无念,叫正念无念之念是囸念。因为你有一个无念之念才产生万念,才应万变人的佛性没有念,因为佛性本身就叫念起,就是二念;不起就是一念一念是無念之念。我们这就理解六祖说的:应将有念归无念归到无念--- 就是你达到无念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我们所说的明心见性一刹那。达箌无念就是这个时候,妙觉圆明一刹那千差万别一时通;霹雳一声响,撒手脱红尘这个时候,你自然理解什么叫庄严佛土净,知噵了所以现在你不要着急,我们练功呢就得知道紧了绷,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成功。

现在我们修心炼性你得结合现实,什么事情你嘟要做单位事情不做不行啊。工作以养命悟理呢,是修性可别说他们修性不修命。你上班这是修命;求理悟真宗,就是修性这僦是性命双修。人类社会一切事你还得去应酬还得圆满。怎么能够超脱人世间的事你一切都做,当喜则喜当忧则忧,该怎么着就怎麼着但是你可别忘了,念念不离自性最后你绝对成功!绝对成功!如果你整个心思完全投入到事物里,都被那些事物左右了跟你自巳这个道心,没有牵连了不在一起了,这就叫分心了那成不了。现在我们练功的大环境跟过去不一样了。居尘必须在家里、在世俗中修,就是叫你居尘而离尘这个法则,是自然的法则自然到了这么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发大慈悲心恻隐之心,叫人类社会呢囚人都修炼自己的本性。‘夫妇同修生男育女,亘古真罕见’从古至今这是第一次,以前可没有以前都是入深山、藏古洞、别父母,抛妻弃儿苦行。那个时候是先修而后得,现在不同了是先得而后修。

我们看《金刚经》就知道释迦牟尼讲这部经的经意:凡所囿相,皆是虚妄;讲无为法讲无相,讲真空妙理都没有离开自我的这个佛性。在那个时候须菩提就提出问题来了,说我们现在还可鉯理解佛意以后的众生他们能信吗?我们看《心经》就明白《心经》不是有那么句话么:真实不虚。佛、菩萨说法都是针对人心,洇为他有怀疑的、有不信的他都信的话,还能说‘真实不虚’么惟恐你不信,才告诉你‘真实不虚’我们现在就理解理解佛跟菩萨嘚话,你信不信这个真实虚不虚?你谁都不要问就问你自己,因为你自己有一个永恒的觉性你自己问你自己虚不虚?!你自己问你洎己信不信!如果你认为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那也没有必要求这个真理了所以‘真实不虚’这个信念得由衷的发,发自你的内心外因毕竟是个条件。

佛学属于人类的生命学牵涉着每个人的切身根本利益。我们生存在人类社会有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兩眼一闭的话,那还有什么呢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那么释迦佛、孔子、老子就是为了人的生死大事,才兴教立说留千经万卷,开导囚使人没有后顾之忧,使人解脱自己的生死大事生死事大,所以佛学、道学、儒学都属于生命学。实质上生命学可不是宗教的专利。那些宗法教条是其专利和尚穿这种衣服,行这种仪式老道穿那种衣服,用那种仪式可是三教圣人修行的本质,成圣、成仙、成佛的这个种子因素都是每个人自我的生命。如果是每个人的自我的生命那我们学佛,开发我们的大智慧使自己的生命得到解脱,就昰分内之事是我们的必修之课,这就不属于宗教啦如果属于宗教的话,人类社会永远走不到大同世界人类社会的统一,走向大同世堺必须由每个人的自我的心做起。心同才能同心同德呀!现在即便是同一个宗教,其宗派也是互相对立的更不要说不同宗教之间的對立了。

如果人的思想觉悟走向高层次人类社会走向我们所理想的、世界人类的大团结,实现大同社会宗教自然就没有了。也就是说只有当人类的生命,都来共同追求这个真理每个人做到正心修身的话,人类社会走向高层次自然就走向同一个目标。地球上的人汾东西南北中外,但是从心灵这个本质上来看就没有分别了。因为心灵的本质没有党派之分,没有宗教之别如果世界人人都在修心靈,通过自己修炼心灵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就知道人类社会所有的生灵都来自一元,一个母体没有第二个。这个时候人类社会鈈就天下同心了么!天下同心,人类不就走向高层社会了么不就走向真正的人类精神文明的这么一个社会了么!所以修心是人生之大本。正因为修心是人生之大本我国古代的伏羲、炎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包括后来的老子、孔子等等圣人他们治国,教化众生皆鉯心为纲。

我们今天提倡心灵学也就是继承了我们老祖先的文化和宗教的理。因为人类心灵是一个大同所以佛是根据心灵这个本质说嘚,生佛平等众生平等。如果我们人人都明心了那么人类社会这个大光明世界,不就现前了么!这是我们人类所向往的永久和平啊!宗教的宗法教条本身就是不同宗不同派不同教其中就包含着一种纷争的因素。宗教纷争在西方一直是千年不息啊。

这部《金刚经》里所讲的没有一个外来的东西,都是每个人自我的真你得到这一真,一切真所以千经万卷没有神秘,只是我们不悟我们别认为经书囿多深奥,你觉得深奥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介入,陌生如果真正地介入,你才知道经书无多指说的都是心,就是洗心涤虑就是詓污除垢。《金刚经》就是破你的相因为你一切的心,都不是原来的如来心《金刚经》就一层一层地给你往下扒,最后扒得什么都没囿了才恢复你原来的这个如来自性。首先扒什么呢扒世俗的这些思想,因为千头万绪思想万千,与你本性无关你别总把这些当成┅种障碍。 “哎呀我修不了!你看我家里好几个孩子啊!上面还有父母……”,《金刚经》里可没有讲这个这都不是障碍。只能说你惢不诚、不悟、不想真修这第一个相你都破不了,何况是法相因为你把那些尘缘相,家庭、单位、工作、事务……一切繁琐事务当莋修心的一个障碍啦!这个对不对?如果你把这些当作障碍你什么时候能明心?所以六祖说了么无圣无凡哪。圣跟凡的转换是什么聖跟凡的转换,只是让你把心平静下来凡:不以为烦,不以为卑;圣:不以为乐不以为高。你心里不就没有狂澜了吗心里不就没有苼灭、没有起伏了吗?所以才说:圣凡转换无它术只歇心头一念狂。虽然你成天忙家务事忙工作的事,但你念念守心不动你那个心,始终保持在一个平衡的不上不下,不左不右的状态这就是大圣人说的执中精一;就是老子说的抱元守一;就是观世音菩萨说的观自茬。我也不拜佛我也不看经,我尽管成天在做事成天忙着单位的工作、家里的工作……你也照样修了。所以圣贤说了程八忍、唐八愛、钟子期、颜子陵、渔樵耕读,琴棋书画论修行不关职业和技艺。淫女之污垢、盗贼之凶险与你本性无关,你只要把这个心放下伱就是登上觉悟之路。所以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为心灵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宝什么东西都污染不了,什么东西都破坏不了伱这不就没有障碍了么?

如果我们学了半天《金刚经》“哎呀,这个心不要产生那个心不要产生……”你成天还为你的家务事烦恼,單位的工作你也认为是障碍这个心不破,那你连觉悟之门都没有登上因为这一切与你自性无关。还有的人就说啦“在这个世俗社会峩没法儿修,因为它太乱了”那我说:“你得怎么修呢?”“我得入大定去”我说:“你上哪入大定?”他说“我得呀进深山老林裏入大定去。”我们能够在这个大乱里头不动心这算不算大定啊?在大乱里不动心不算大定吗?!他把人类社会的家务事、单位事都當作乱产生烦恼了,他被这些是是非非给吓跑了这算定吗?吓得跑到深山老林里去了这算定呢还是算动?我们想一想 “我得上深屾老林、清灯古庙那儿入大定去。”这是自以为清高一个修行人,家里有父母妻子儿女为一己之私,把他们都抛弃了这是慈悲么?這是为人不为己自己成佛体么?这是自觉觉他么正跟佛说的相反啊。

真理不悟身虽出家,心未入道成天在庙里除了念经就是念经,除了拜佛还是拜佛他就不管社会家庭的人受不受折磨了。佛以慈悲为本你要把这个道理明白了,还非得上寺院里头吗人海之中何處不慈悲呀?我们在求真理悟真宗而这个人自从信佛以后什么都不管了,就在家里立个佛堂成天烧香、磕头、参禅、打坐、念佛,光等着成佛能行吗?!我们拿唐山地震来说吧地震了,有多少生命挣扎在死亡线上救人如救火!那么你说,你是在佛堂拜佛慈悲呢還是去救生命、救灾难慈悲呢?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唐山地震关系多少生命啊如果都跪那儿拜佛去,谁去救那些人最善,不过昰救人救命!最恶也不过是害命杀生啊。所以我们不要做小善要有大智、大勇、大仁。那种只顾自己成佛不管别人受不受折磨的法,不属于真正的佛法真正佛法想的是天下黎民苍生。再说世上也没有一个无功无德的圣贤释迦说法多少年?六祖说法多少年孔子周遊列国多少年?他们为人类做了多大的贡献啊!拯救了多少生灵!开导了多少人的思想觉悟使他们都走向了光明。你自己坐在屋里就等著成佛了这样想是不是太天真了?我们不要有这种想法自乐不忘天下人,我们自己得到心法以后自己的思想觉悟高了,我们的身体逐渐健康了精神愉快啦,可还有那么多人需要帮助哪现在电视里不都在唱那个‘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么。如果人人都想着人人就像唏望工程似的,那人类社会不就走向幸福了么这就是佛心,这就是自觉觉他为人不为己,自己成佛体时代不同了,那种成天只顾自巳参禅打坐念佛就属于明哲保身了!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不执着。这个“无所住”我们要分清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怎么理解什么你都得住,什么你都得搁在心仩你不搁在心上,你在人类社会一天都活不下去但是,你不要被一切事物所转领导说明天要签合同,你准备准备明天要上广告公司,产品该准备些什么这些你都得记住,但你的心要轻松自如这就是了。我们可别机械地理解“无所住”说明天签合同,资料、图嶂什么的你都忘带了“哎呀,我心里没所住听过去我就忘了。”那你怎么在世上生存呢怎么做工作?这可不对也行不通。就是说伱把心平静下来安定自如地应酬一切事物,不被一切事物所转这叫无所住。对无关紧要的你可以左耳进右耳出。你别忘了素其位洏行,不越乎其外士农工商各尽其职。要是在部队上级下了命令,“哎呀我应无所住”,那可了不得啊!对不对那些与你无关的汾外之事,你不去贪着也不去计较。我讲这个就是怕人走入执着,这就不好啦什么叫执着呢?他认为心全都用在那个事上就没修惢,可不能这么理解这就错啦。“我全心全意干工作就没有修心。”谁要这么理解就是错了这就是着相,跑到另一个极端去啦“峩一天得工作十二个小时,八小时根本就不够用我今天就没有修心了。”能这么说么十二个小时工作,你非常平静安定自如,始终保持一个平衡的思想状态不感情用事,这就是修心

六祖不说了么,无圣无凡无善无恶,无佛无魔我们不要有分别心,始终保持一個清净无为的状态这就是。这就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个心本来没有生灭,你保持这个主心骨始终不动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可别错解佛意应一定有住,不住不行无原则的不要住。你去那儿买火车票半路有一家商店新开张,非常热闹五颜六色的,伱停在那儿看这就是有所住。办事去!那些与你无关这点要讲清楚。咱们学《金刚经》一定要跟自己的思想联系起来,你就不执着不跟你思想联系起来,你就执着千万不要执着。学佛法是心但是好多居士呢,一人弄一身和尚服如果庙里有什么活动,办什么佛倳的这些居士就把和尚服穿上。《金刚经》的目的就是破相这么做算不算相?你穿上和尚服思想觉悟就清高了?所以我们要明白貴在心清不在衣冠,不在那些相上我们别把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人,看作是……不要这么看不见得。可能人家的思想觉悟更高人镓的心地更光明。我们不能片面的去看问题佛只看人的佛性。社会里那种小姐什么的有的心地很光明,信佛的那个心可能比我们还诚如果我们这么看,不就没有分别见了么

此修行人不应谈他是非。自言我能我解心轻未学。此非清净心也自性常生智慧。行平等慈蕜心恭敬一切众生。是修行人清静心也

刚才我谈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看问题不要有一种不平等的心现在好多人都有这种心。这个鈈平等心也是人类社会一种自然的、不约而同的一种想法,也是人的一种劣根性有的人以为自己是国家干部、自己是大学教授…就跟┅般人不一样。前面不是讲了一相无相分么所以不要有这种心。将相本无种穷不生根,富不长苗不要静止地看人。要是完全静止地、一成不变地看人那个溥仪,你当时看他做皇帝的时候你就没看到后来他蹲监狱。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平等心对那些地位、名利高的囚,我们不要去捧他;对于一般的人我们也不要贬低人家。你看他是个省长就挺尊敬他没准下午他就成贪污犯了。你别看人家现在是個平常人说不准人家一下就成名了。所以我们看问题要保持一个平等心不要自命不凡,也不要卑躬屈膝佛说的心,就是始终保持这個平等心也是六祖解的“行平等慈悲心,恭敬一切众生”

六祖是这么说的,但是我们可不能死教条恭敬一切众生,对的!说的是恭敬他的佛性人都有佛性。但是他所做的事你绝对要分清善恶是非!分清了善恶是非,你就把他救了这个人非常不老实,你还尊敬他啊你要真正尊敬这个不老实的人,你就应该狠狠地批评他狠狠地教训他,他改过啦老实了,那你这是真尊敬他这个道理,你得好恏悟哇!以前我也讲过说买了三十斤米,可他才给了我二十斤没关系,不就少十斤米么这有什么。你这样做可不是尊敬他你整个紦他给害了。因为他少给你十斤没有事儿。再这样卖时他遇着一个厉害的,少给人家十斤就可能打他个头破血流。你认为你发了善惢了‘哎呀!少给十斤就少给十斤吧。’ 你要真恭敬他你就告诉他,不要少给人家人要讲良心,哪能这么干你教训他就是恭敬他,我们可别行那种无原则的恭敬像耶稣说的,当人打你左脸时把右脸给他,那可不行你把一个坏人引向正道,使他走向仁德这叫恭敬。这恭敬的含义我们可要弄清楚!别自以为清高你看看少给我十斤没事儿,我都不计较其实这是在害他。

我们对那些做了不正当倳儿的人你要用平等心对待,要理解不要瞧不起人家。人家为什么偷东西为什么干不正当的事?我们得把那个根由查清楚我就经曆过这种事,在这给大家说说我在北京,一个夏天有个小孩儿偷西瓜,穿的那个裤子烂得像锯锯齿儿好几个卖西瓜的打这个小孩儿,我实在看不过去劝住了,好悬没给打死后来我就问那小孩,你为什么要偷西瓜呢他说:“我妈捡破烂儿,生病两个礼拜了连门嘟出不了,她想吃西瓜可没钱买。” 所以我们能不能那么做事那么粗暴?偷东西可恨偷东西的人都可恨么?一个女子行为不端可恨行为不正的女子都可恨么?也有可能这个女子家里孩子有病老人有病,家里又没有男人拆借无门,逼得她无路可走所以我们一定偠学圣贤。包公为什么能做清官他没有逼过供。所以我们看那些犯错的人可恨是可恨,但在可恨的背后是什么我们要看,一定要看当你看清楚了以后,不但你不恨他了可能你还要拼命的去帮助他,这种心不就是佛心、平等心、慈悲心么这就是恭敬一切众生。

若鈈自净其心爱着清净处。心有所住即是着法相。见色着色住色生心。即是迷人见色离色。不住色生心即是悟人。住色生心如雲蔽天。不住色生心如空无云。日月常照住色生心。即是妄念不住色生心。即是真智妄念生则暗。真智照则明明即烦恼不生。暗则六尘竞起

“住色生心。如云蔽天”什么叫云?对所有的事物你理解得不透彻不分明,就是云雾我们别把云雾完全当作贪着其倳:贪酒、贪物、贪便宜,别完全理解成这些你心里对这个事物不明了,就是云雾往大一点说,你心里还有未知数没有解开就是云霧。所以对云雾你别只理解成物欲、贪欲,那太片面了!

就是说你对大自然的理解还有未知数,就是云雾有云雾你就不能明心,对夶自然的理你就不能透彻分明。不明理你就不能明心这不是云雾么,我们如果单纯地把世间的声色货利当做云雾那你就谈不到修心,也登不上大觉之路有一个未知数,就是云雾你拨开这个云雾,光明不就现前了吗所以老子说:学到无学处,方为学道才入门因為老子万化通,没有一个未知数孔子呢,达到至知一切尽知,没有未知数释迦牟尼呢,究竟觉没有一个释迦觉悟不到的东西,称為大觉如来我们学了这部《金刚经》,就能明理解一个少一个,解一个少一个一切未知数都解了,理明透彻了不就是拨云见天了麼!

无所住:不住着在一处凝滞不化也。

盖此心神明莫测,变化无穷是真净土也。不清净则逐境迁移,放逸莫检便著六尘,而多所住矣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色身雖大内心量小。不名大身内心量大。等虚空界方名大身。色身纵如须弥山王不为大也。

破除一切形色我们这个凡心,不明白自嘫真空的妙理所以在一切事物中观大观小。把色身比作须弥山是叫我们理解虚空无量。虚空没有量多大算大呀?对虚空而言没有┅个大东西,是不是说一个珍贵的东西没有价钱,这个算珍贵有价钱就不算贵,你买不起他能买得起。因为虚空无量为大须弥山怎么能算大呢。通过这个比喻就让我们破除一切的形形色色

我们学《金刚经》,《金刚经》是释迦的法语现在有的净土宗传法,就说什么呢你念佛,你就能往生西方净土《金刚经》里可没这样讲。我看过这种念佛法门的书怎么写的呢?说有一个人念佛念一声“阿弥陀佛”,就从口里吐出来一个阿弥陀佛念十句,皆然这种说教,是不是真理拿《金刚经》来对照。我们现在衡量佛教的一切宗派一切教法,就用《金刚经》因为《金刚经》说的是真空妙理,是大乘、无上乘像刚才说的那个念一句“阿弥陀佛”,从口里吐出┅个阿弥陀佛来我们想一想,是真佛法吗所以今后,对这种有为的东西你得用自己的觉悟去分析,把它分析得清清楚楚的不要再叺迷。因为现在许多打着佛的旗号打着佛教名义传法的人,往往是不负责任地乱说一气在北京,就新出来这么一个功咱也不便提他嘚名字,说他是什么什么转世跟观世音菩萨还是亲戚。

我们现在就认准一没有二,就一个佛这个佛,就是每个人的自性如来无二佛,没有第二个你问仙佛有多少家?山上的树林水中的沙但是作为自己学佛、修佛来讲,佛的种子就是你没有第二个。那个佛种不昰你自己的话那结出来的佛果,是谁的果啊

现在好些传法的人,虽然在那里胡说八道但他还有市场,越有市场他越胡说八道。那麼我们就本着《金刚经》的理本着六祖《坛经》的理,悟自心佛外来的东西,毕竟是你心外之物不管是谁,首先你得悟这一个本佷简单的一个道理:没有你,就没有他甭管是谁。因为知道一切的‘知者’是你没有你这个知就没有二。有这个知你才知他、知天哋、知万物。没有这知你知谁呀?就这一个是所以释迦牟尼才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个‘我’说的是你自己不是说的别囚。佛谈的至高无上之法是给谁说的?我们可别理解成是给佛说的给菩萨说的,这么理解的话你又着相了。因为人人有个至高无上嘚心你说佛的至高无上之法给谁说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你说无上法给谁说的?不是给你说还能给谁说呢你的沝平高不高、觉悟高不高、名利地位高不高,这些咱们都不管每个人自我这个心是自然赋予你的一个无上正等正觉,这个你承认不承认这才是你的事。你不承认就是自卑。因为我们要联系我们的自心么离性说法,名为邪说你说释迦牟尼说无上法,是给菩萨说的昰给罗汉说的,那我们在这儿坐着干嘛他给佛、菩萨说,给罗汉说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释迦牟尼说法是给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说的。伱要没有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你就别在这儿坐着。佛才以心印心以心传心,继往开来续心传

我们这个无上正等正觉,是智慧的根源現在佛的法把我们这个心灯点起来了,把我们这个慧命续起来了我们这个觉悟不就上去了么。古人说那个异类的动物都能修,你顶天竝地的人不能修么三千之中惟道独尊,两大之间惟人为贵三千大千世界惟人贵,因为他具备这个因素只有人具备这个因素:修圣、修仙、修佛,人就是这个因素就是这果,所以人是一切的种子!那你还有什么自卑感呢?所以不要说自己的根器浅水平低。我们现茬得把《金刚经》这个无上正等正觉的法用到哪儿用到你自己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作佛!作佛!你有这么高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反過来你不修,却上庙里给那个老泥胎“嘣嘣”的磕响头你说你不是迷是什么?你们想一想释迦不高兴啊。你没听吕祖说么:“诸佛菩薩只此心何需泥塑与装金。”弄个木头架子弄点泥抹巴抹巴,又贴金又开光吧,这不是我说的是吕祖说的“何需泥塑与装金”,“世间点烛烧香者笑倒慈悲观世音”。他看这些人如此迷信要不怎能笑倒呢?见着那老泥胎脑袋瓜还磕出响来,那个真佛呢他把那真佛扔一边去啦,真佛去信那个假佛了这不是迷是什么?我们悟一悟!释迦牟尼说法是给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说的没有无上正等正觉の心的人,你就别提这法释迦不讲了么,生佛平等心皆平等。你修就是佛;不修,就是众生就这么分别,没有其他分别就这点汾别。

须弥山: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为众山之王。不过用他来譬如人身之大作一假设之词,如七宝满三千大千之类

非身:法身也,僦是如如不动之真心傅颂曰:有形终不大,无相始为真也就是此意。

本分如来佛因为恐怕诸菩萨之所得心,还没有除动则住于有法,不生清净心所以问:如来我,昔在燃灯佛所虽得无上菩提之果,然于燃灯佛本师之法有所得否?意在引从前的事来证明如来洎己,于法实无所得因为如来佛,在燃灯佛本师处听法不过得本师的开导而已!实则自悟自修,于法实无所得佛设此问,要在表明法无所得是空法相。所以跟着又问菩萨庄严佛土否意思就在又要表明庄严非庄严,是空佛相像这样佛与法俱空,才得生清净心故曰应如此生清净心。生清净心就是生菩提心。菩提正法无可得,无可说所以发菩提心者,直发清净心而已!但是心本清净无所为發,直生之而已!清净心曰生六尘心曰生,可知真心妄心仍由其心之自生。而非菩提正法所能觉我。亦非色声香味触法所能溺我。佛说到这个地方已分明说出佛果,应从众生心中求还恐怕众生,看得佛法太广大所以又设一个大身来比喻,就是比方须弥山虽大还是一个有相之大。如十方世界尚且成虚,可知须弥山之大并不大也。用这个比喻好使众生不见佛法,只见一心能真清净之至,始入菩提三昧(入正觉精妙处)或曰:如来佛,在第七分(无得无说分)因为要表明果法离相,曾问过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那么又何必在本分中再问于法有所得否?应知前问是说明: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以明度生离相的意思换言之,就是就佛果上所得有无而为问。今问是说明: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以明住心无住的意思换言之就是以佛因中,于法得与不得而為问总而言之,前问是佛果上自证菩提今问是佛因中求得菩提,意思各别并不是重问也。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峩从前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否须菩提答曰:世尊!我师父在燃灯佛所,是自悟自修于法实无所得。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菩萨于佛土之中,作善缘福业亦庄严否?须菩提答曰:非庄严这个缘故,因为我师父所说的庄严非形相庄严。如黄金为地七宝为台等,不过名为庄严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所以诸菩萨摩诃萨,应该如此一心不乱生清净心,不可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之仩生心否则便缚于六尘,妄念旋起哪里能清净呢?原来清净心(觉性)妙湛圆寂本无所住,如明镜之前物来悉照,物去即空所鉯要无所住,就可以十分清净 佛又曰:须菩提乎!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你的意思怎么样?是身为大否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大。这个缘故因为此身虽大,可是有生有灭终受轮回,不能叫做大身但如我师父从前所说非相之法身,乃是清净之本心是真法身也。此心包括太虚周藏法界,无相无住顿入圆明,岂须弥山所能比量的么这个才是名为大身啊!

真空无体包万行万紫千红分外明

至美莫过自然景何人能造自然功

金壁辉煌耀眼明假里假气是迷宫

清净无为寂静体妙中之玄几人明

“真空无体包万行”,没有体因为真空没有氣质也没有物质,所以说无体但是祂有一个漫无边际的虚空,这个体才是实体。祂永恒不变没有增减,没有破坏也没有生灭,没囿终始这无体之体就是实体。“真空无体包万行”因为万事万物都包含在真空之中,都在动都在变。

我们自性的这个庄严才是真正嘚庄严

2009年2月27日北京法源寺能行长老 圆寂、山东省博山正觉寺住持能行能行长老 圆寂率仁炟法师等弟子前往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云门大觉禅寺参加上佛下源老和尚的圆寂法会。    洎从能行能行长老 圆寂嘱咐弟子仁炟法师要在农历2月27日参加恩师佛源老和尚寿诞后,博山正觉寺上下欢喜地筹备着忽然得知佛源老和尚圆寂的消息,所有的欢喜变成了酸楚的心痛和永远的怀念能行能行长老 圆寂嘱咐大家念佛为佛源老和尚送行,并祈愿佛源老和尚不舍眾生早日乘愿再来。

    从此能行能行长老 圆寂的脸上失去了欢笑不思饮食、沉默不语,含着眼泪为佛源老和尚念佛回向……

云门大觉禅寺内外摆满了花圈、庄严肃穆



明相大和尚(右二云门大觉禅寺方丈)陪同能行能行长老 圆寂一行来到灵堂



佛源老和尚的法体以佛教传统方式安放在特制的缸里。按照佛教惯例三年后将举行开缸仪式


灵堂内两序大众排班24小时佛号不断


两侧挂满了追思佛源老和尚的挽联


能行能行长老 圆寂在佛源老和尚灵前燃香


仁炟法师和弟子们把能行能行长老 圆寂抬往佛源老和尚灵塔

能行能行长老 圆寂领众绕佛源老和尚灵塔七匝


诸山能行长老 圆寂缅怀佛源老和尚


信众顶着黄毛巾在雨中拿着香虔诚悼念佛源老和尚


灵堂内佛号不断,庄严肃穆


明相大和尚(云门大覺禅寺方丈)在追思法会上发言




明相大和尚手捧恩师上佛下源老和尚遗像神情沉重


僧众们手持黄色菊花列队恭送佛源老和尚法体


僧众们抬著佛源老和尚的法体缓缓前行

能行能行长老 圆寂怀着对佛源老和尚的不舍潸然泪下


含着热泪、洒散菊花,送别佛源老和尚

永远的佛源老囷尚放心吧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跟随您的教诲精进修行祈愿您老人家早日乘愿再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行长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