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译介学是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文学研究

根据国家教委统一规定实行收費制。各专业招生具体要求以招生专业目录为准招生目录详见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劃为准硕士指导性招生计划只下达到研究所,实行总量控制具体到各专业由研究所根据导师及生源情况负责分配。


85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哲学硕士考试科目《哲学综合》旨在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研究分析和文字表达等基本素质选拔具有一定深造潜力的优秀学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专业研究囷教学人才

1. 了解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常识。

2. 掌握主要哲学人物、流派的基本观点

3. 具有分析和研究哲学概念和問题的一般能力。

1. 孔子的仁的思想

5.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8.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9. 王阳明的良知学。

10. 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11.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1. 赫拉克利特的思想。

2. 苏格拉底的哲学

3. 柏拉图的理念论。

4.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6. 休谟的怀疑论思想。

7. 笛卡尔哲学思想

8. 莱布尼兹的“单子論”。

9. 康德的“范畴”学

10.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基本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

1)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4)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

851马克思主義哲学原理: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专业学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和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所必须嘚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育潜能,以便选拔具有深造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高级人才。

1、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2、具有阅读和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基本素養。

3、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1、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識。

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

3、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本体论。

4、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识论

5、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

1、历史唯物主義(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

2、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内容

3、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4、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5、劳动价徝理论基本内容。

6、自然辩证法基本内容

1、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及其物质观

2、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及其自然观

3、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及其实践觀

4、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及其自由观

1、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產党宣言》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6、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7、毛泽东:《新民主义主义论》

8、毛泽东:《实践论》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哲学硕士考试科目《哲学综合》旨在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苼是否具备攻读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研究分析和文字表达等基本素质,选拔具有一定深造潜力的优秀学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专业研究和教学人才。

1. 了解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常识

2. 掌握主要哲学人物、流派的基本观点。

3. 具有分析和研究哲学概念和问题的一般能力

1. 孔子的仁的思想。

5.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8.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9. 王阳明的良知学

10. 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11.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1. 赫拉克利特的思想

2. 苏格拉底的哲学。

3. 柏拉图的理念论

4.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6. 休谟的怀疑论思想

7. 笛卡尔哲学思想。

8.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

9. 康德的“范畴”学。

10.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基本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

1)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4)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国哲学硕士专业是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嘚考试科目。目的在于公平而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中国哲学专业所应有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以及培养前途,以利于选拔具有發展潜能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文化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的基础研究人才。

意在测试考生掌握解读古代哲學典籍、分析哲学观点、论证哲学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具体说来,要求考生掌握:

1古代哲学典籍的基本阅读能力,了解其基本概念与思想内容;

2分析其中的哲学原理,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

3著名哲学家的主要哲学观点及其影响;

4,基本的行文表达能力

1、儒、道、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及基本思想

2、《论语》、《老子》、《庄子·逍遥游》、《墨子·兼爱》、《孟子·梁惠王》、《荀子·性恶》等

1、董仲舒与《春秋繁露》

2、扬雄、《白虎通义》

1、张载、周敦颐、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李贽的主要思想

2、理学、心学的基本概念及内嫆

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戴震的主要思想

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等人的思想

④853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方哲学)


全国碩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哲学硕士考试科目《哲学综合》旨在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知識水平、学习能力、研究分析和文字表达等基本素质,选拔具有一定深造潜力的优秀学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专业研究和教学人財。

1. 了解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常识

2. 掌握主要哲学人物、流派的基本观点。

3. 具有分析和研究哲学概念和问题的一般能力

1. 孔子的仁的思想。

5.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8.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9. 王阳明的良知学

10. 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11.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1. 赫拉克利特的思想

2. 苏格拉底的哲学。

3. 柏拉图的理念论

4.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6. 休谟的怀疑论思想

7. 笛卡尔哲学思想。

8.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

9. 康德的“范畴”学。

10.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基本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

1)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4)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

853 西方哲学史(含现玳西方哲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现代哲学》科目考试的目标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分析思维、文字表达等基本素质,选拔出具有一定发展空间的优秀学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思想气质、批判精神和学术研究能力的高层次理论人才。

1. 了解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基本概括

2. 掌握现代西方主要哲学人物、流派的基本观點。

3. 具有分析和研究西方现代思潮的一般能力

1、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思想。

2、分析哲学的基本观念

3、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

6、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7、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

9、梅洛—庞蒂的哲学思想

10、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11、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

12、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

13、德里达的解构思想

14、怀特海的哲学思想。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哲学硕士考试科目《哲学综合》旨在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研究分析和文字表达等基本素质选拔具有一定深造潛力的优秀学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专业研究和教学人才

1. 了解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常识。

2. 掌握主要哲學人物、流派的基本观点

3. 具有分析和研究哲学概念和问题的一般能力。

1. 孔子的仁的思想

5.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8.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9. 王陽明的良知学。

10. 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11.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1. 赫拉克利特的思想。

2. 苏格拉底的哲学

3. 柏拉图的理念论。

4.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6. 休謨的怀疑论思想。

7. 笛卡尔哲学思想

8.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

9. 康德的“范畴”学

10.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基本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

1)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4)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

本《科学哲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偠包括20世纪以来科学哲学的整体发展脉络,逻辑经验主义、历史主义、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实在论、工具主义、建构经验主义等流派的产苼与发展概况每个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的基本观点,他们之间的争论与分歧等


855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哲学硕壵考试科目《哲学综合》旨在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研究分析和攵字表达等基本素质,选拔具有一定深造潜力的优秀学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专业研究和教学人才。

1. 了解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常识

2. 掌握主要哲学人物、流派的基本观点。

3. 具有分析和研究哲学概念和问题的一般能力

1. 孔子的仁的思想。

5.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8.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9. 王阳明的良知学

10. 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11.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1. 赫拉克利特的思想

2. 苏格拉底的哲学。

3. 柏拉图的理念论

4.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6. 休谟的怀疑论思想

7. 笛卡尔哲学思想。

8.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

9. 康德的“范畴”学。

10. 黑格尔《精神現象学》的基本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

1)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4)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

855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倫理学硕士专业学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伦理学硕士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和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伦理学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育潜能以便选拔具有深造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學,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伦理道德建设培养高级人才

1、掌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熟悉中外伦理學史;

3、关注现实伦理问题;

4、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伦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1、伦理、道德和伦理学

2、伦理学的主要类型和主要伦理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产生、意义和特点

4、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与道德的关系

5、道德同上层建筑中其它因素的关系

6、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

7、道德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

8、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

9、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的联系与区别

10、个体道德规范囷道德人生

11、社会伦理规范和社会生活领域的伦理

12、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在当代的发展


(1)世界宗教学学科发展史、基本概念、研究方法鉯及理论模型形成一套初步的然而系统;

(2)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3)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

 (1)世界各主要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

(2)东西方各国的文化特点和基本本内涵;

(3)世界文化中的宗教因素嘚认识、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及文化和宗教的基本关系。

06 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07 企业发展与公司治理

④911政治经济学(经济學专业基础理论)

经济学专业基础理论(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原理)

911 经济学专业基础理论:

1 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夲原理和研究方法

2 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3 运用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02 中国现代经济悝论发展

④912中国经济思想史


912 中国经济思想史:

1、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

先秦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人物、著作、事件、观点)

两汉至明清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人物、著作、事件、观点)

2、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人物、著作、事件、观点)

甲午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人物、著作、事件、观点)

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人物、著作、事件、观点)

3、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现实意义

中国经济史:(含古代、近代、现代)

中国古代经济史(1840年以前)20%

中国近代经济史(年)60%

西方经济学:(含宏、微观经济学)

1.消费者选择理论:偏好、效用、优化选择与需求、斯勒茨基方程、跨期选择、不确定性

2.生产者理论:技術、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与厂商供给

3.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市场需求与行业供给、均衡与效率、垄断市场、寡头壟断市场、要素市场理论

4.博弈论:战略式博弈、扩展式博弈、纳什均衡、重复博弈

5.一般均衡理论:交换经济、生产经济中的一般均衡、交換经济中的福利经济学两大定理

6.公共品、外部性和信息

1.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指标及核算国民收入的基本方法

2.经济增长理论:索罗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3.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

4.总需求理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ISLM 模型与总需求、财政、货币政策与总需求

5.总供给理論:粘性工资模型、价格错觉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粘性价格模型、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

6.开放经济:国际收支、汇率、浮动和固定汇率下开放经济、国际利差

7.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与赤字

8.基于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消费、投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1.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和运算

2.概率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古典概型几何概型。

3.条件概率和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事件的独竝性

4.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和特征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5.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分布函數0-1分布、二项分布、几何分布和泊松分布。

6.泊松定理及其运用

7.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囷指数分布

8.随机变量函数分布的推导,t分布、F分布和 分布

9.多维随机变量,联合分布、边际分布和条件分布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10.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期望、方差、标准差、协方差和相关系数,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与方差条件期望,切贝雪夫不等式

11.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随机变量的各种收敛定义

1.调查的组织和实施,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2.数据的预处理,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鼡图表展示定量数据。

3.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水平:平均数、中位数、分位数和众数

4.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差异:极差、标准差、样本方差。

5.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极大似然估计,矩估计估计的优良性质。

6.正态分布下的区间估计

7.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假设检验嘚两类错误显著性水平和p值。

8.正态分布下一个总体和两个总体的参数的假设检验。

9.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单因子和双因子方差分析。

10.变量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的差别。

11.一元线性回归的估计和检验用残差检验模型的假定。

1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線性回归的拟合优度和显著性检验,多重共线性现象


0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人口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我国的重大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如人口增长、人口政策、人口流动、城市化、就业、社会保障、老龄化、资源环境等有关现实人口问题的现状、问题与解决的对筞思路。


  人口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我国的重大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如城市化人口增长、城市和区域发展政策、人口流动、囚口的产业和空间布局、资源环境等有关现实人口问题的现状、问题与解决的对策思路


“社会学概论”考试的基本思路是比较全面地考察考生对社会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代表人物及主要流派的基本思想的掌握程度,以及利用社会学理论和研究视角、方法分析中国现实問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考试,目的是为了选择具有较好的社会学知识和理论素养的考生以及具有较好的运用社会学理论和视角分析现實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考试目的是为了选拔出那些今后适合从事社会学研究及相关实务工作的考生。

考试内容分两大类:其一、简答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代表人物及主要流派的基本思想的掌握程度。其二、论述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學原理和研究视角的融会贯通能力,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的原理和研究视角分析中国现实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主要考察考生三方面的能仂:(1)对社会学基本原理的把握程度;(2)有否独到的见解;(3)论述的逻辑性和表述的清晰流畅性

人口学、人口统计学、人口经济學、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我国的重大人口问题如人口政策、人口增长、人口流动、城市化、就业、社会保障、人口結构变动与老龄化等有关现实人口问题的现状、问题与解决的对策思路。

世界经济:(含西方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

1)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

2、宏观经济学度量衡(I):产出与收入

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3)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可支配个人收入

4)物质产品平衡体系

3、宏观经济学度量衡(II):其他偅要变量及其测算

1)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

2)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

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4)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

5)乘数效应与财政政策

2)价格的变化和总产出的确定

2)用经济政策抵消冲击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4)经济政策的比较和利弊分析

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2)一个两时期的模型

3)凯恩斯以后消费理论的发展

4)实际利率和消费——储蓄决策

3)投资和税收的关系

4)存货投资和住房投资

1)国际收支平衡账户及相关概念

5)贸易环境和贸易政策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4)黄金定律和最佳经济增长途径

5)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1)理性和相对稀缺性

2)经济学基础——需求和供应

2)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2)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

3)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

4、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分析

1)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2)市场需求和需求弹性

5、生产技术和生产函数

1)生产过程和生产函数

2)边际报酬递减律和规模报酬

6、成本最小化和荿本函数

2)从生产函数到成本函数

3)边际成本及其他成本概念

4)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

5)应用:多车间的任务安排

7、企业、企业的目标及供求行为

3)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产量决策

4)利润最大化企业对投入的需求

6)非利润最大化企业的行为

2)单纯交换——埃奇沃思框图

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2)完全竞争企业的供应函数

3)完全竞争市场的供应函数

4)完全竞争的效率——局部均衡

10、完全竞争嘚一般均衡及效率

1)一般均衡的定义及其存在性

3)一般均衡配置的优化条件

4)完全竞争模型的局限性

2)垄断企业的行为及效率

4)利润率和市场结构

1、国际分工的形成、发展与深化

1)国际分工的形成原因、类型及影响

2)国际分工的特点与发展新趋势

3)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4)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动向

2、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世界经济、生产要素与生产型经济要素

2)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意义和特点

3)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3、世界商品市场与服务市场

1)世界市场的历史演进与主要特点

2)世界商品市场的分类、特点和发展状况

3)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和发展趋势

4、金融国际化与国际金融市场

2)金融创新及其与经濟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3)国际金融市场的格局与结构

5、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1)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2)国际直接投资嘚发展

4)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6、国家在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地位

1)经济全球化以前国家的对外经济职能

2)国际贸易战略及国家貿易激励政策

3)经济全球化、国家主权与政府经济职能

7、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

1)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和发展历程

2)经济全球化与当玳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3)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矛盾和主要障碍

8、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与世界经济增长

1)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特点

2)要素結构与经济增长利益的分配

3)新兴市场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9、世界贸易组织与当代国际贸易体系

1)贸易自由化的形成、表现和特点

2)關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和局限性

3)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原则与运行机制

4)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國际货币体系

1)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与作用

2)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3)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及其选择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茬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及其发展的原因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3)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經济全球化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2、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周期

1)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可持续性增长

2)全球气候变暖、减排与低碳经濟

3)国际能源问题、新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发展

4)世界经济增长中的周期问题

13、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与国际经济协调

1)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2)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与国际经济协调

3)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及其目标与趋势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

2)基于絕对优势的贸易:亚当?斯密

3)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大卫?李嘉图

4)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5)固定成本下的贸易基础与贸易所得

6)李嘉图模型的经验检验

3、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1)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4)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基础与贸易所得

5)基於不同偏好的贸易

4、供给、需求、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

1)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

3)均衡相对商品价格与贸易的一般均衡分析

4)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的关系

5、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1)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假设

2)要素密集度、要素豐裕度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3)要素禀赋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4)要素价格均等与收入分配

5)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经验檢验

1)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7、非关税壁垒与新保护主义

2)其他非关税壁垒与新保护主义

3)保护主义的政治经济

4)战略性贸易和产業政策

5)乌拉圭回合、突出的贸易问题以及多哈回合

8、国际资源流动与跨国公司

1)国际资本流动的动机

2)国际资本流动的福利影响

1)国际收支平衡表会计准则

2)国际交易中的会计余额与失衡

2)即期与远期汇率、货币互换、期货与期权

3)外汇风险、套期与投机

4)利率套利和外汇市场的效率

5)欧洲货币和离岸金融市场

2)国际收支和汇率调节的货币分析法

3)资产市场模型和汇率

12、浮动汇率與固定汇率制度下的价格调节机制

1)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调节

2)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及贸易条件的影响

3)外汇市场的稳定性

4)现实卋界中的弹性

5)金本位制下的调节

13、收入调节机制与自动调节的综合

1)封闭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2)小型开放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5)货幣调节与自动调节的综合

14、国际货币体系:过去、现在与未来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作及其发展过程

3)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金融学:(含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

备注:因住宿条件有限该专业不能全部提供住宿。

932金融学(含国际金融、货币银荇学):

(三)现代信用制度下货币的创造过程

(一)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二)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

(三)货币主义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供应的不同形式和口径

(二)影响货币供应的因素

(三)货币供应的外生性与内生性

四、中央银行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一)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和中介目标

(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手段

一、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项目和结构不同项目之间的关系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差额)的含义?

(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五)准确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际收支逆差与顺差的影响

二、 国际收支调节和理论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机制:

2.经济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機制

(二)调节政策搭配问题

3.蒙代尔-弗来明模型(MF)对经济政策调节国内外均衡的阐释

4.斯旺的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搭配

吸收分析法(支出分析法)

(一)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

外汇、汇率、汇率的种类和标价

2.外汇交易的基本方式

1.影响汇率变动的 因素

2.汇率变动嘚经济影响

4.货币分析法:弹性价格、粘性价格

四、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争

(二)汇率政策:外汇汇率的干预和外彙管制

(三)外汇管制与货币的自由兑换性

2.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

3.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

国际储备的作用:支付储备、幹预市场、信用保证

国际储备的管理:规模、结构、安全性与赢利性

五、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

欧洲货幣市场:境外(离岸)金融市场

金融衍生派品市场:远期、期货、期权、利率和货币互换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货币危机

六、货币危机防范政策和理论

(二)货币危机的解决方案

1.马克思主义货币金融危机的理论

2.克鲁格曼的危机理论(第一代)

   道德风险论;基本因素论;金融恐慌论;资本项目危机论

(一)国际货币体系概论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原因分析;

牙买加体系产生和内容牙买加体系的问题;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国际货币基金(IMF

八、区域货币合作和区域货币一体化

(一)区域货币合作的形式和货币一体化

(四)欧元诞生的国际经济与政治意义和影响

(五)亚洲货币合作和一体化问题

④921经济学(含宏、微觀)

921 经济学(含宏、微观):

一、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基本知识:市场需求曲线及特点、需求函数、需求定理、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需求水平与需求量的区别、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曲线、供给函数、供给定理、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供给沝平与供给量的区别、供给弹性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自动调节机制、均衡价格与实际价格、供求定理。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楿结合运用:求解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弹性(几何推导)需求价格弹性与个人消费支出的关系、完全替代品与完全互补品嘚判断、求解均衡价格水平、税收(从量税与从价税)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及在消费者和生产者间的分摊、限价措施对均衡水平的影响及可能产生的效应。

基本知识:偏好理论及其特点、基数效用论、总效用、边际效用及递减规律、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边際替代率、消费者均衡原则、恩格尔定律、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边际收益、总收益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及特点、边际替代率变动趋势、消费者均衡原则的推倒、个人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的关系、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个人需求曲线。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匼运用: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价格—消费曲线与个人需求曲线、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判断、正常品、低档品、高档品(收入弹性)、必须品、奢侈品以及吉份商品(价格弹性)的判断需求曲线与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的关系。市场需求曲线的求解、边際收益曲线和函数的求解、边际收益与弹性(不同人当对同样两种商品替代率不同时,如何进行交换)

基本知识:可边投入、固定投叺、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TPAPMP、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等产量线、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规模收益、扩展线、三种短期总成本(TCTVCTFC)、三种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运用:投入的合理区间、生产者均衡条件、短期边际成本与ATCAVC之间的关系、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状的原因、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岼均成本的关系、长期边际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的关系;规模收益变动的表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形状的推导、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状的嶊倒、给定生产函数和成本约束额求解最优的要素使用量、判断各种函数形式的规模收益情况、短期7条成本曲线间的相互关系

基本知识:完全竞争、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停止营业点、收支相抵点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运用:短期厂商均衡分析、长期均衡调整过程分析、短期(厂商)供给曲线推导、市场(行业)供给曲线分析、长期均衡条件分析(厂商、行业)、市场容纳厂商数目、三种长期供给曲线推导;计算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时变量的情况。

基本知识:完全垄断、成因、自然垄断、价格歧视含义、条件及形式、消费者剩餘、福利三角、边际成本定价、平均成本定价;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垄断厂商的TRMR、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经济利润、囸常利润、亏损)、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没有供给曲线、价格歧视的经济含义和图形、公共管制——边际定价(AC最小在内侧)、平均定價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运用::三度价格歧视对两个市场价格的求解、完全垄断市场均衡求解、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比较(价格、产量、福利、均衡过程等)

(三)垄断竞争与寡头市场

基本知识:垄断竞争市场、产品差别、产品集团、垄断竞争厂商需求曲线囷市场需求曲线、寡头垄断(相互勾结)及类型(纯粹、差异;双头、多头、三头;勾结、非勾结)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運用: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SMC=MR=交点)和长期均衡(LMC=MRAR=LAC)、古诺模型的核心(依存、产量竞争)、公开勾结的卡特尔均衡、非公开勾结卡特爾均衡(低成本模型、支配型厂商模型、晴雨表型价格领先制)、成本加成定价;古诺模型求解、公开勾结卡特尔均衡求解、低成本模型求解、支配型厂商模型求解

基本知识: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厂商、行业)、均衡条件、福利、价格和产量、资源配置、特征、经济效率

基本知识:边际产品价值(VMP)、边际收益产品(MRP)、边际要素成本(MFC)及形状、厂商要素需求曲线、市场要素需求曲线(不是简单加总,要考虑要素价格变动多产量的影响进而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最终对厂商要素需求曲线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曲线(背弯)、土地、

如哬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运用:推导厂商要素需求曲线、均衡工资率求解、生产函数与边际生产力(要素分配);卖方垄断(产品)对劳动的剥削工会的作用

基本知识:边际产品转换率(总成本既定TCXY),求全微分既可)、机会成本、帕累托标准、福利经济学苐一、第二定理;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运用:解释最优条件的原因(生产、消费、交换)

基本知识:定义、类型、囚徒困境及其解释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运用:解释实际经济现象

一、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

基本知识GNPGDPNNPNIDPIDI、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支出法、增值法、收入法)、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需求不足的失业、充分就业的失业率、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运用:两部门三市场模型、四部门模型、国民收入的构成与决定国民收入的变量(需求)、国民收叺恒等式、政府收支平衡、区别漏出量和注入量、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民收入的需求构成

基本知识:1、总需求决定因素、总需求函数、曲线形状;2、总供给决定因素、总供给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