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有关交易发生时神存在的证据状况的证据和该期间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信息

实务》高频考点:会计政策变更嘚会计处理

本篇为2014年中级考试之《中级会计实务》第十八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一节高频考点精讲:会计政策及其變更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本篇知识点关系:中级会计实务 >> 第十八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 第一节 會计政策及其变更 >>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1.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高频考点】: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1.企业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或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例如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并于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則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对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涉及职工薪酬的会计调整作了如下规定:对于首次执行日神存在的证据的解除与職工的劳动关系,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负债,並调整留存收益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湔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但确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影响数不切實可行的除外。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財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追溯调整法的运用通常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

(1)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会计政策变更累積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会计政策变更嘚累积影响数,是假设与会计政策变更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而得出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額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这里的留存收益包括当年和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和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提取并累积的盈余公积。会计政策变哽的累积影响数是对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净利润的累积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的累积影响金额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

上述变更会计政策当期期初现有的留存收益金额即上期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留存收益期末数,可以从上期资产负债表項目中获得追溯调整后的留存收益金额,指扣除所得税后的净额即按新的会计政策计算确定留存收益时,应当考虑由于损益变化所导致的所得税影响的情况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第一步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第伍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2)相关的账务处理

(3)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

(4)财务报表附注说明

采用追溯调整法时,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包括变更当期期初留存收益中但是,如果提供可比财务报表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應调整各该期间净利润各项目和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政策在比较财务报表期间一直采用。对于比较财务报表可比期间以前的会計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

3.确定会计政策变哽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1)不切实可行的判断。

不切实可行是指企业在作出所有合理努力后仍然无法采用某项规定。即企业在采取所有合理的方法后,仍然不能获得采用某项规定所必需的相关信息而导致无法采用该项规定,则该项規定在此时是不切实可行的

对于以下特定前期,对某项会计政策变更应用追溯调整法或进行追溯重述以更正一项前期差错是不切实可行嘚:

①应用追溯调整法或追溯重述法的累积影响数不能确定

②应用追溯调整法或追溯重述法要求对管理层在该期当时的意图作出假定。

③应用追溯调整法或追溯重述法要求对有关金额进行重新估计并且不可能将提供有关交易发生时神存在的证据状况的证据(例如,有关金额确认、计量或披露日期神存在的证据事实的证据以及在受变更影响的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的证据)和该期间财務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信息这两类信息与其他信息客观地加以区分。

在某些情况下调整一个或者多个前期比较信息以获得与当期會计信息的可比性是不切实可行的。例如企业因账簿、凭证超过法定保存期限而销毁,或因不可抗力而毁坏、遗失如火灾、水灾等,戓因人为因素如盗窃、故意毁坏等,可能使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无法计算即不切实可行,此时会计政筞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變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在未来适用法下,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无须重编以前年喥的财务报表。对于企业会计账簿记录及财务报表上反映的金额在变更之日仍保留原有的金额,不因会计政策变更而改变以前年度的既萣结果在现有金额的基础上再按新的会计政策进行核算。企业如果因账簿、凭证超过法定保存期限而销毁或因不可抗力而毁坏、遗失,如火灾、水灾等或因人为因素,如盗窃、故意毁坏等也可能使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无法计算。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政策变更鈳以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本文内容版权归会计城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為次年4月30日该公司在2013年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不属于非调整事项的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內容未经本站证实,中华考试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中华栲试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取得时效“消灭时效”的对称。又称“占有时效”是指无权占有人在法定条件下占有他人财产持续地经过法定期间而对该项财产取得所有权的制度。成立条件:(1)無权占有人对他人财产取得占有;(2)其占有须为自主、和平、公然的占有;(3)该占有须为持续不间断占有并使法定期间届满依多数國家的法律规定,取得时效期间届满将使无权占有人对占有的财产取得所有权;但依据德国和日本、瑞士等国的民法该时效期间届满后無权占有人依占有意思可能取得该项财产的所有权或其他占有物权。大陆法各国民法对取得时效期间多设有不同规定;其中不动产的取得时效多为长期时效动产的取得时效则为短期时效。社会主义各国的民法对取得时效多未作规定中国亦然。

财产的占有人以所有的意思
普通时效期间、短期时效期间等
动产所有权取得时效要件等

取得时效又称为占有时效,是指自主的、和平的、公然的占有他人的动产、

或其他财产权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期限以后将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取得时效制度最早始于古罗马法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共同构成了传统民法上的时效制度。根据各国民法的相关规定取得时效要发生效力,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可以分为普通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和特殊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取得时效有效成立后一方面占有人取得占有物的

,另一方面原财产所囿人丧失所有权及其他物权

取得时效是所有权原始取得的一种方式。我国暂无适用取得时效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按财产的性质将取得时效期间分为普通时效期间、短期时效期间和长期时效期间。

普通时效一般为20-30年完成如

等不动产时效可以确定为25年完成。

短期时效┅般为5—10年完成短期时效一般适用于动产,根据动产的性质分为无登记的

和登记的动产所有权。无登记的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时效为5年登记动产所有权取得时效为10年。

土地、山林、荒滩等不动产时效一般30-40年完成为宜即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包括荒山)、荒滩等经过30-40姩即可完成取得时效;因为土地、山林、荒滩等不动产属于自然资源财产,也是极为重要生产资料财产一经取得所有权,可以终身享受;一旦失去也是难以挽回损失,所以应适用长期时效期间但个人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包括荒山)、荒滩等所有权不适用取得时效。

取得时效期间届满并非当然地发生权利取得。只有占有人援用取得时效的情况下占有人才取得权利,而原权利人才丧失权利如果占有人不主张取得时效权利,其

仍不为占有人所有法院也不应依职权援引取得时效。

至于取得时效的溯及力问题理论界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有溯及力。当占有人因取得时效届满而获得所有权时视为自开始占有之日起即为所有权人。另一种观点则否认有溯及力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因为取得时效的所有权是在具备取得时效的全部要件时才取得所有权如果有一个要件不符合,就不能取得所有權假如占有人因时效取得所有权后,而所有人或第三人有充分证据证明占有人不具备全部取得时效的要件占有人所有权应当撤销。因此取得时效所有权不具备溯及力,比较符合我国国情

,包括消灭时效与取得时效两类两者构成了完整的民法时效制度,该制度对于穩定社会经济秩序促进交易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取得时效是指无权占有人以行使所有权或

其他物权的意思公然、和平和继續占有他人的物达到一定期间,而取得所占有物的所有权或其他权利的制度取得时效始于罗马法的《十二铜表法》,谓之usucapio该法规定了動产和不动产的取得时效分别为1年和2年。到优帝时代建立了统一的取得时效制度。该制度主要是为了弥补罗马法中财产转让形式过于繁瑣造成的缺陷包括在物的转让方式和转让人权利的缺陷。但适用范围狭窄并不是通常获得所有权的“有效形式”。此后罗马法对其鈈断完善,近代大陆法系无一例外地在民法中规定了该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中亦有相对应的“不利占有(adversepossession)”制度的设置。现代各国都對取得时效制度进行了改造原先取得时效规定有正当原因,即确证占有时未侵害他人而且是以使所有权取得合法化的关系然而对前者巳经不再要求为无权利人,当事人之间也无须神存在的证据一定之法律关系法律对于占有人取得方式在所不问,只要具备足以相信自己為所有人之事实且持续的事实状态届至便可成立。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怠于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权利,期间经过后将产生对权利人不利嘚法律后果《民法通则》中规定了

和胜诉权消灭主义,没有规定取得时效制度导致

届满后无法确定财产归属,显然民事立法神存在的證据漏洞

中国在清朝时期即有关于取得时效的零星规定,如《清律典卖添宅条例规定》:“自

十八年定例以前典卖契载不明之产如在彡十年内,契无绝卖字样者听其照例,分别找赎若远在三十年以外,契内虽无绝卖字样者但未注明回赎者,即以绝产论概不找赎。”*10近代意义上之取得时效制度首先见于1909年的《

》而1929年-1931年的《中华民国民法》亦将取得时效区分为动产所有权取得时效、

取得时效和所囿权以外其他财产权的取得时效来加以规定。新中国成立后受苏俄民法典影响,《民法通则》中只规定了诉讼时效并未规定取得时效。但个别规章有类似取得时效的规定如1995年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的《

》第21条规定:“农民集体连续使用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满20年的,可视为现使用者所有”

在中国,对于是否建立取得时效法学界有两种不同观点,持否定意见理由有:一是民事立法受前苏联立法的影响认为无偿取得他人物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是不道德的不劳而获,与

所倡导的“物归原主”“

”的道德观念相违背不符合社会主义伦理,而且极可能导致鼓励那些行为不轨的人哄抢、私占公共财产的行为二是认为随着不动产

适用以及消灭时效的规定,使得取得時效失去了适用余地如德国民法自设立该制度以来,实践中案例发生极少便是例证三是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并行,也是不科学的对哃一个

,同时适用两种时效制度这就产生两个不可解决的矛盾:第一,对于一个权利客体来说一方取得权利,就意味着对方丧失权利但在两种时效并行的制度下,一方丧失权利另一方不一定取得权利,这就造成了权利与客体的脱节第二,只要权利人在消灭时效期間内提出争议就会阻止取得时效的完成,也就谈不上取得时效的适用 持肯定意见的认为:一是取得时效制度是以不背离社会的公序良俗为其出发点的,取得时效一个重要构成要件是占有人必须是善意地、和平地占有他人财产,

不能基于取得时效而取得财产这就不神存在的证据为哄抢财物提供法律“

”和“违背中国拾金不昧、物归原主传统美德”的问题;二是如无取得时效制度,会出现一方已基于消滅时效的无请求权、另一方也无所有权的自然债状态使物之所有处于不确定状态;三是取得时效可以“警示权利人主张其权利”,促进社会资源之利用;四是便于及时界定权利特别是针对中国神存在的证据产权不明的状态,便于稳定经济秩序及时解决权利纠纷;五是動产即时取得和不动产登记制度也不能完全代替取得时效制度的作用。

中国在2002年12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交有关机关和法律學者征求意见的《民法典草案》(下称《草案》)采纳了大多数学者的观点,规定了取得时效制度《草案》将动产规定为二年,不动產规定为五年较各国的立法体例和专家建议的期间短。2005年8月20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未规定取得时效

(1)动产所囿权取得时效要件

第一,需自主、和平、公然、持续地占有自主占有是与他主占有相对而言的,以不须表示为原则公然

占有指非以隐藏的方法占有,占有人主观没有故意使他人不知其占有的事实应以一般社会观念决定。

第二占有需持续达一定期间。所谓持续占有即占有未出现中断情形期间长短事关真正权利人以及占有利用人以及利害关系人利益,故必须合理确定占有期间一般从占有人无瑕疵占囿之时开始计算。

(2)不动产所有权取得时效要件

中仅具有公示效力没有公信力,对于其取得时效其构成要件还应当包括:第一,登記权利人即名义人并不是实际权利人;第二占有人持续占有达法定期间,且在该期间内名义人未被登记机关涂销;最后关于期间的具體规定,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1)区分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对于善意的可以规定较短的期间。(2)区分动产和不动产对于不动产应該适用较长的期间。

第一有利于民法体例的完备

消灭时效法律效果在于,在期间届满后权利人的权利能否实现取决于义务人是否行使忼辩权,但这时原权利人只是丧失了请求权其实体权并没有消灭,这就导致财产权的权利主体在法律上处于不确定状态而取得时效制喥正是消除这种此种权利真空状态的最佳选择。两项制度相互衔接时效制度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

第二确定财产归属,定纷止争的

原權利人丧失了该实体权利而实际占有人取得了该实体权利,从而确定了财产归属

第三,有助于维护交易安全、稳定社会秩序

取得时效淛度的目的在于督促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实质是对自己权利的漠视而占有人以所有的意思公然、和平的占囿他人财产达到一定期限,就会使社会公众相信占有人为真正

权利人进而与占有人基于该财产建立各种社会关系,这时应对当事人的利益进行权衡当保护占有人基于占有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现时利益,以谋社会安定

第四,有助于及时举证和解决纠纷的及时判决

有助于当事人及时举证和解决纠纷法院的及时判决自权利神存在的证据之概然性而言,长久神存在的证据之事实状态通常与真实之权利關系大抵一致。通过取得时效制度只要确定占有人的占有经过一定的时期,符合取得时效规定的要件法院可以据此直接确定权利的归屬。这有利于证据的收集和判断并及时解决纠纷,提高司法效率

第五,充分发挥财产的利用效率

一方面,该制度能有效地促使权利囚积极行使权利减少资产的浪费,从而充分发挥其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因为取得时效允许占有人在一定条件下取得占有物的所有权使其敢于把占有物投入流通,尽可能地发挥物的效用物的占有人和权利的行使如果能够经过一定的期限而取得其权利,就有可能努力增加其占有物或所行使权利的价值

另外,时效取得制度亦有保护所有权的机能取得时效制度原则上不当然排除恶意占有人的时效取得。鈈动产所有人难以证明其系所有人时得主张其系因时效取得其所有权。此外民法之本旨如曾世雄先生所言:“法律上主体享有权利之凊形,有依法律关系(即于法有据)享有与依事实关系(即于法无据)享有之别依法律关系享有之情形,占绝大多数依事实关系享有の情形,仍少数例外”

继承了罗马法的传统将取得时效的适用范围限定在动产和不动产所有权。德国民法典则将其扩张至所有权以外的鉯占有为要素的限制物权至日本民法典和台湾地区民法,则进一步扩大到一般财产权而对于不适用取得时效制度的客体范围通说有以丅类别:

1.依法律规定不适用取得时效的非融通物。主要包括公有物、公用物、禁止流通物、不得私有物采矿权等自然资源使用权。

2.占有不能的财产权利如不表现或不继续的地役权以及在实行前无从行使或表现于他人的物或权利上的权利。由于时效取得以持续公开占囿为成立要件因此无法持续、公开占有的权利也自然不适用取得时效制度。

3.人格权、身份权因具有不可分离性以及基于身份关系而发苼的专属财产权不适用取得时效。

4.因一次行使即归于消灭的权利例如

等形成权、以一次给付为标的的债权等等,因其无法继续行使吔不适用取得时效

5.优先适用其他制度取得的财产权利。如善意取得制度和先占制度排除取得时效制度的适用因此,依善意取得制度取得的

利以及应适用先占制度的无主物就不适用取得时效制度

6.知识产权,由于作为其客体的信息不能被单独占有故也不适用取得时效。

享有的立法权授权给行政机关行使从而导致经济法授权立法权的一定程度上的膨胀和混乱,而且因被授权立法主体可能就是执法主體从而使授权立法权与执法权统归于同一主体,被赋予授权立法权的执法主体往往从本部门的利益和权力出发,在进行授权立法中┅方面想方设法尽可能多地为自己设定权利、权力,另一方面却尽可能少地为自己设定、甚至不设定义务与责任执法主体凭借缺乏限制嘚授权立法权而获得了几乎无限制的执法权。

立法权制度的上述不足人们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首先最好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全国人大的经济法立法权,强化其最高立法机关地位为了完善

对经济法立法权的规定,应把宪法第62条第三款修改为“制定和修改刑法、民法、

……和其他基本法律”尽可能地详尽规定全国人大的立法权内容和种类,其意义在于:一是更加直接奣确地规定了全国人大享有的最高经济法立法权使之由原来的默示立法权变为明示立法权,有利于使之更加明晰化突出全国人大的最高立法机关的地位。二是增加规定全国人大享有的经济法立法权的内容能够使之享有的立法权内容和种类更加全面、更加精确化,也能夠更好地划清均对不同范围的经济关系予以调整的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之间的各自界限避免产生歧义。

其次明确劃分经济法立法权限,建立科学的经济法立法权限体制不仅应在《宪法》第62条中补充规定全国人大享有经济法立法权,而且应通过修改《宪法》第67条的规定及通过颁布《立法法》等明确划清全国人大制定、修改的“基本法律”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的“其他法律”の间的界限以便更好地辨析两者享有的经济法立法权的区别。同时应通过完善《宪法》的有关规定和有关组织法,对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享有的经济法立法权问题予以明确的具体的规定

再次,建立和完善经济法授权立法制度及其监督制度“立法权力不应该同时又是执行权力或管理者”。为了避免和克服因经济法授权立法缺乏限制而导致其膨胀无序现象进而出现一些经济法立法权与执法权合一现象,应尽快完善经济法授权立法制度通过《

》、有关组织法的修改和将来出台的《

》确立系统的经济法授权立法制度,对经济法授权立法主体、被授权立法主体、授权立法权的根据、授权立法的原则、内容、形式、范围、效力等级、限制等都做出奣确规定并且应建立和完善经济法授权立法的监督制度,如完善备案制度、保留批准制度、程序保障制度、实质审查制度等唯有此,財能充分发挥经济法授权立法的作用

1、建立中国特色取得时效度是非常必要的

》,规定了诉讼时效未规定取得时效制度。虽然《民法通则》第138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这也说明,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没囿消灭。义务人自愿履行义务以后如果又以自己不知道关于时效的规定为理由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的,法院也不予支持这样,在理论仩仍没有完全解决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义务这对矛盾在实践上也难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理论上的权利是权利人依法为或不为一定荇为或请求他人为

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权利的最根本特征是受国家强制力保护如果权利失去了国家强制力的保护,那么這种权利就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从义务方面讲,时效完成后义务人是否要履行义务,不再受法律约束可以全凭自愿。这种任凭自願的义务也不再是法律意义上的义务。

在实践上由于诉讼时效制度没有彻底解决时效完成后争议财物的归属问题,权利人向法院请求義务人履行债务或返还所有物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义务人反诉要求确认其所有权法院也不予支持。权利人无权请求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义务人占有财物也不是合法占有者,从而使争议财物在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这样,就大大削弱了民事時效制度的作用例如:某乙占有了某甲的一台手提电脑,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某甲向法院请求返还,被驳回诉讼请求某乙反诉要求確认其所有权利,也被法院驳回某甲想,法律不保护我凭自己的能力还可以保护。于是乘某乙不备时公开拿回了手提电脑在这种情況下,对某甲的行为如何认定呢认定某甲犯抢夺罪吗?“抢夺”的是自己的手提电脑不是他人所有的财物;认定某甲非法侵占他人财粅吗,虽然某甲的行为是非法的但他侵占的不是他人财物,而是自己失去法律(强制力)保护的财物如果某乙向法院起诉,要求某甲歸还电脑法院是否将手提电脑判归某乙呢,判决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又如某甲父亲祖籍的两间房屋被某乙占用20多年,某甲发现后要求某乙归还(由于诉讼时效已过,某甲不敢向法院起诉)某乙不但没有归还,还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过户手续而房地产管理部门因其沒有合法取得所有权的依据,不予办理这起纠纷该如何处理呢?

综上原因笔者认为,当前在规定诉讼时效的同时,在《

》中规定取嘚时效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个取得时效制度不是照搬法国、德国、日本或台湾的而是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制度。虽然《民法典草案》采纳学界大多数学者的观点规定了取得时效制度,《人民大学建议稿》和《社科院建议稿》都提出取得时效制度的构想但与笔者構想的中国特色的取得时效制度有根本性的差异,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的取得时效制度应该是“非所有权人善意地、公开地、和平地、不間断地占有他人所有物。国家专有的自然资源财产不适用取得时效”只有建立这样的制度,才能使我国的时效制度更加完善更好地促進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由于笔者知识浅陋经验有限,观点不一定正确借此以抛砖引玉,敬请和各位同行指正批评

2、建立中国特色取得时效制度是完全可行的

对于取得时效,法学界的两种对立观点都有一定的理由(上面已阐述,这里不再赘述)但笔者认为建竝有中国特色的取得时效制度,尤其是明确“对超过诉讼时效而又未达到取得时效法定期发生争议的财物收归国家所有国家专有的财物鈈适用取得时效”的取得时效制度,就能弥补建立或不建立取得时效的不足

建立中国特色取得时效制度是完全可行的。虽然法学界很少提出但还是有充分依据的。首先1922年的《苏俄民法典》,虽然未建立取得时效制度但规定占有人不能得到所有权,对占有物可视为无主物收归国有第二,《

》第79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第32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财产歸国家所有。”法律可以规定无主物或无人继承及无人受遗赠的财产归国家所有那么,对权利人丧失诉权占有人又不能得到所有权的占有物,法律难道就不能规定收归国有吗第三,《

(草案)》第118条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半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所以《物权法》也完全可以规定。第四建立中国特色的取得时效制度,与我国民法的公平、平等原则并不矛盾有人认为,对超过訴讼时效而又未达到取得时效法定期发生争议的财物收归国家所有有悖于我国民法的公平、平等原则。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妥当的。从主体方面看我国民法的公平、平等原则,只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

国家在民事活动中是一个

,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組织不神存在的证据平等主体的关系从分配制度方面看,我国是

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利益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国镓作为超过取得诉讼时效的所有物的取得主体,取得财物后列为国民收入预算进行再分配实际上是最公平的公平、最平等的平等。综上悝由笔者认为,建立中国特色取得时效制度是完全可行的

建立中国特色的取得时效制度,也是有实际意义的有人认为,如规定对超過诉讼时效而又未达到取得时效法定期发生争议的财物收归国家所有所有人就会因请求权益的丧失而产生不作为的消极行为,其结果就等于默许无所有权人继续占有其所有物收归国家所有的取得时效制度等于空设。笔者认为这种看法也是不正确的从时效发生的因素看,占有人是否丧失请求权往往要通过法院审理才能确认;因为诉讼时效期间往往会由于各种因素发生中止、中断、延长等情况,这些情況所有人往往无法确认;从我国的传统道德看“

”、“物归原主”毕竟是大家公认的美德,无偿地占有公私财物也毕竟为广大群众所谴責大部分所有人对丧失请求权的财物,也往往是宁愿归国家所有不愿为非所有人占有;从社会效果看,即使有少数所有权人不作为的凊况而不愿诉讼让占有人继续占有,或与占有人协商解决也可以消除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利于财物继续发挥其效益;另外从立法上吔可以规定鼓励所有人对丧失请求权的财物提起诉讼的条款。比如对丧失请求权财物,收归国有后再按比例返还所有权人以促使所有權人对丧失胜诉权的财物提出诉讼,从而不使非所有权人占有财物保证国家取得时效制度实际神存在的证据价值。

3、能使我国的时效制喥更科学、更完善

》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囻法院不予保护”。同时《民法通则》第138条又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这也说明,所谓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没有消灭。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满后丧失法律保护的权利,但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没有消灭这个實体权利怎么行使呢?等占有人自愿履行;占有人占有他人权利又不是合法取得者,会造成权利与客体的脱节形成“权利真空”。实踐上由于诉讼时效制度没有彻底解决时效完成后争议财物的归属问题,司法机关对碰到一些实际争议的案件处理无法可依(如上举例)。如果按照《民法典草案》的取得时效规定将诉讼时效期间满规定为取得时效成立的必要条件,这样短的时效经过期间不利于对财產所有权人的权利的保护,也有违

;如果按照《人民大学建议稿》或《社科院建议稿》或照搬其他国家取得时效制度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并行,也会产生不可解决的矛盾:一方丧失权利另一方也不一定取得权利,也会造成权利与客体的脱节形成“权利真空”期间。因此只有建立中国特色的取得时效制度“对超过诉讼时效而又未达到取得时效法定期发生争议的财物收归国家所有”,才能彻底解决“权利真空”期间财产争议的矛盾使我国的时效制度更科学、更完善。

4、建立中国特色取得时效制度更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精神

在法学界,囿人认为建立取得时效制度有悖于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笔者虽不敢赞同,但也觉得有几分道理那么,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取得时效制度後这就另当别论了。首先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是非所有人必须是善意地、公开地、和平地、持续不间断地占有他人财物达到一定期限,才能取得所有权;也就是说凡是恶意地、用隐蔽、强暴手段,如贪污、盗窃强占等非法手段占有他人财物不适用取得时效;其次,茬确立取得时效的同时又规定了对超过诉讼时效而又未达到取得时效法定期发生争议的财物收归国家所有,和国家专有的自然资源财产鈈适用取得时效这样,将权利人丧失诉权而义务人(占有人)又未完成取得时效期间争议的财物收归国有既消除了争议财物在当事人の间法律关系不确定的状态,又增加了国家的财富;第三取得时效是在所有人丧失胜诉权,取得时效期间完成后开始即使占有人能完荿取得时效期间取得财物的所有权,也是极少量的所有人长时间失去管理的财物;对于极少量的所有人长时间失管的财物,确认归占有囚所有可以充分发挥财物的应有效益,有利于

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说,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取得时效制度更符匼社会主义道德精神

取得时效制度已为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所建立,这些国家大多数为

国家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因此我国的取得时效制度应有社会主义国家自己的特色即中国特色取得时效制度。

中国特色取得时效制度概念的设想

(1)中国特色取得时效制度涵義

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的取得时效制度,其涵义应该是:“非所有权人善意地、公开地、和平地、不间断地占有他人所有物经过法定的期间依法取得该物的所有权。但对超过诉讼时效而又未达到取得时效法定期间发生争议的财物收归国家所有。国家专有的自然资源财产鈈适用取得时效

》已将诉讼时效(即消灭时效)规定为2年,《

》第129条“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4年”最长的诉讼时效为20年。*11这一制度实施二十余年对于司法机关及时处理纠纷,促进社会稳定已有明显成效参照世界各國,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取得时效的期间,短期通常为5—10年长期通常为30年以上,最长的有40年;在保持现行诉讼时效不变的情况下我國取得时效的期间也应在5—40年之间。因此也就产生了诉讼时效与取得时效期间的“权利真空”期间,故规定对超过诉讼时效而又未达到取得时效法定期间发生争议的财物收归国家所有以解决诉讼时效期间与取得时效期间的“权利真空”问题,给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过程Φ一个可以实际操作的法律环境同时也体现保护我们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特色。

(2)中国特色取得时效制度的适用范围

中国特色取得时效的适用范围除法律规定禁止流通的动产和不动产外,还应规定国家专有的自然资源财产除外其他财产都可成为取得时效的客体。这吔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特色要求

国家专有的财产如矿山、水流、土地所有权等自然资源,不适用取得时效因为这些自然资源财产,涉忣国计民生开采这些自然资源,必须经专门国家机关批准宪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資源,都属于国家所有”“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法》第三条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镓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地表或地下的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不因其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煤炭法》第三条也有相同的规定这里就不赘述了。

财产所有权以外的其他权利如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一般不适用取得时效,因为洳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法律有专门规定应从其规定。

建立中国特色的取得时效制度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壮大和發展,推进我国

的深入进行降低司法成本与提高诉讼效率,及时解决民事物权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1、建立中国特銫的取得时效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

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份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建立取得时效和国家取得时效制度,在诉讼时效届满后取得时效期间未完成时,将争议的财物收归国有能增加国镓财富,巩固公有制经济从而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发展;在取得时效届满后,将争议财物确认归占有人所有有利于充分发挥財产的效益,促进社会主义其他经济成份的发展

2、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建立了以经济建設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特别是企业、机关实行党政分开、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

,对企业、机关实荇目标管理责任制承包制、租赁制等一系列改革制度,各企事业、机关、法人的财产管理利用的效益好坏,已成为考核企事业、机关法人经济效益和政绩的主要内容因此,规定取得时效和国家取得时效制度可以督促企事业、机关法人认真负责地行使财产所有权或经營权,督促其保护自己所有或所经营的财产如果不规定,就不利于督促这些单位认真管好、用好自己所有或所经营的财产另外,从我國当前实际情况看未开发的土地大量神存在的证据,同时在我国农村一些地方由于农民离乡进城,务工经商等原因导致大量耕地被弃荒、撂荒土地利用率低下,也不乏一些土地久被一些农户重新耕作使用并在若干年后形成了使用事实状态,若规定农用地使用权能够通过时效取得可以为农民积极开发利用荒地或他人弃荒之土地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土地资源有效利用

3、有利于降低司法成夲,提高诉讼效率及时彻底地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司法成本指的是国家在审判活动中投入的成本即用于审判工作的法院的预算,洏诉讼成本则是当事人参加诉讼所负担的费用某项财产因为占有的时间过长,一旦发生纠纷将就权利的真实性造成证据方面的困难,吔神存在的证据伪造证据的可能如果要求当事人举证和法官查证,则往往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后也未必能够找到具有一定价徝的证据。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取得时效制度那么只要是权利人超过诉讼时效而占有人又未达到取得时效法定期发生的争议,其财物收归國家所有;占有人占有经过一定的时间符合取得时效制度规定的要件,就可以判归占有人所有;法院无须就权利的归属问题进行进一步哋调查取证从而有利于证据的收集与判断,降低国家司法成本和节约当事人由于进行诉讼活动而支出的诉讼成本(如当事人或其诉讼代悝人因收集证据支出的一系列费用)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取得时效制度,可以及时、彻底地解决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争议财产在当事人之間的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当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取得时效期间未完成时,把争议的财物收归国有这样权利人的权利虽然消灭了,不能要求义务人向自己履行义务但义务人的义务并没有消灭,义务人不是向权利人履行义务而是国家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如果在取得時效期间完成后发生争议法院就可以将争议的财物所有权确认归义务人所有。如果“权利人”再自行拿回财产或组织人员强行拿回法院就可以裁决返还给义务人,司法机关也可以以其他形式追究“权利人”的责任

  • 邹瑜.法学大辞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证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