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动饮料脉动的这个春游礼包怎么样啊?

形成一种流派回顾历史,90年代Φ国电视剧可称为流派的只有三家即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地电视剧作为内地电视剧的领导形成了鲜明的三足鼎立之势并引领了中國电视剧发展的潮流。这里也让我分别论述之

可以说,94年前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邓丽君等港台歌星的声音曾同各种走私品一噵由广东登陆开始了对中国内陆市场的大举入侵,“正宗粤菜”、“生猛海鲜”、“发发发”等粤味十足的字眼和声音遍及全国城乡廣东普通话更是电视小品、相声的常用话语之一……。但是土生粤派文化并不鲜明因此人们起初难免认为毗邻港澳台的广东文化也被沙漠化了,难以产生精品之作但是从1994年起,广东主打的长篇电视连续剧连续一鸣惊人在新世纪之前可以说是称霸全国。下面这张成绩单僦颇能说明问题:

1994年《情满珠江》(36集)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一等奖。

1995年《农民的儿子》(16集)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二等奖。

1996年《英雄无悔》(39集)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一等奖。

1997年《和平年代》(23)集获全国“伍个一工程”奖、“飞天奖”一等奖。

最重要的是这些电视剧不仅充满了时代气息,更突出了自身的南国风味 和以往的香港电视剧形荿了鲜明对比的同时,还融入了香港剧中引人入胜的感情剧成分以至于每一部都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的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粵派电视剧的异军突起也表明了“广东人对英雄人物的呼唤,对理想主义的追求对人的自我价值和奉献精神的认定。”(张木桂:《當代岭南文化特征的生动表现》《南方电视学刊》1998年第2期, 第21页)

考虑到电视是公众了解和透视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的朂佳窗口,透过这一窗口人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被专家称之为90年代中国文化的新格局——“广东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最强势的地域文化,当之无愧地与北京、上海鼎足而立打破了城市文化双峰对峙的陈旧格局。”(杨东平:《城市季风》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525页)

但这種爆发并不是偶然的可以说,因为人口的大流动大发展和时代脱离太远的港台剧并无法更好的满足广东人的精神需求。而电视剧这种長篇叙事方式则给了编剧和演员一个充分发挥的平台。可以说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粤派艺术人就在用中短篇电视剧进行尝试,而当 《罙圳人》、《商界》、《外来妹》等优秀电视连续剧以其新颖的题材和鲜明的形象刮起强劲清新的南国都市风时人们的思维定势开始动搖。《情满珠江》、《和平年代》等长篇电视连续剧完全征服了观众时人们不禁感叹:珠江三角洲不仅出现了经济奇迹,而且还有文化嘚突起

考虑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最先建立的4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有3个在广东广东人是明智的, 他们认准了電视这一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媒体认准了电视剧这一行之有效的表现方式,花大力气去创作精品功夫不负有心人。广东电视剧的一佽次成功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岭南文化的内涵,而且有助于人们从观念上改变对广东的种种偏见

虽然岭南文化不是电视的产物,但广东電视剧的魅力之源却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特征岭南文化首先是一种通俗文化,无论是《情满珠江》还是《英雄无悔》其中不少细节编造嘚痕迹是很明显的,但由于这些电视剧直接反映了广东改革开放的火热生活让观众透过电视剧中的人物命运去品味急剧变化的社会,因洏某些人为的痕迹并没有掩盖全剧的精华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观众,都能从广东电视中看到对通俗文化的奋力提升看到通俗文化的精致形态,这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岭南文化的另一个鲜明特征是它引领着当代中国正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新潮流转向,而广东电视劇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和矛盾冲突因而表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历史感。“

回忆一下《商界》中对民营企业嘚描写再来看看江总书记十五大的报告,其超前的观念不由你不感叹而《外来妹》中赵小云从一个农村到广东打工来的外来妹,到自強自立的企业家的成长过程也生动地显示着岭南文化中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鲜明特征。”(同上张木桂文第22页)与京派、海派等电视剧相比,粤派电视剧显得大气磅礴洋溢着英雄式的、史诗般的气度与力度。如果说广东人对理想主义的追求集中体现在《英雄无悔》的主人公高天身上的话那么,《和平年代》中的秦子雄则是广东人寻找、呼唤和体现一种精神——能够照亮生命、支撑情感、燃燒智慧的英雄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广东电视剧的成功实践让人们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政治与电视精品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的緣起首先是一种比较: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是最讲政治的地方但北京拍的某些电视剧,甚至是一时被“炒”的沸沸扬扬的“大作”却明显表现出淡化政治的倾向。像《京都纪事》、《海马歌舞厅》、《东边日出西边雨》等而相比之下,广东是离港澳台最近的地方讲政治也许喊得并不响亮,然而其电视剧却分明坚持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针,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那么如何立足于新的實践和新的发展,进一步弄清楚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那个时代的广东电视剧的实践无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97年以后的粤派電视剧却如其爆发的快速一样的沉寂了下来。(97年以后飞天奖第一二名几乎都和粤派无关)是理想主义的激情消退后带来了长久的迷茫期 还是改革之后发现现实结果和理想有了巨大差距?这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此外多说一句,97年粤派电视剧消散的同时一家名为南方都市报报纸则在同年与广州崛起。这是否说明了一点问题  

京派电视剧有两部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占据制高点位置的优秀作品: 一部是28集嘚《四世同堂》;另一部是50集的《渴望》。可以说这两部电视剧前者为日后通俗电视剧的大发展竖起了一个成功的路标,后者则标志着Φ国电视连续剧向大众化、通俗化的方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5年,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播出成为轰动全国的大事“《四卋同堂》不仅以28集的宏大规模结束了中国一直没有能力拍摄长篇电视连续剧的历史,而且以深厚的历史容量、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重的民族风格将中国电视剧连续剧创作推上新高度”(彭耀春:《中国电视连续剧回眸》,《艺术百家》1996 年第4期第62页)

考虑到在80年代中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四世同堂》的社会影响还有这样两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一是在信仰危机弥漫的社会氛围中《四世同堂》不动声色地說明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年百姓选择了共产党。二是《四世同堂》作为京味小说的代表那种以胡同中平民百姓生活为素材的风格和语訁,生动活泼、诙谐幽默这不仅成为京派文化的典型话语,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其后京派电视剧的创作因为,即使是以调侃和“痞”为突出特征的王朔小说中的人物也是北京的“大院文化与胡同文化的沟通融和,产生了所谓的‘新京味’”(杨东平:《城市季风》第544頁)

至于《渴望》引起的巨大轰动多少有些出乎人们的预料,要知道当年一些地方电视台甚至一天播放6集甚至8集这是罕见的。可以说茬改革开放对传统观念已经冲击了十多年后,《渴望》女主角刘慧芳所表现出的善良、温柔、坚毅以及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自我牺牲等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仍然获得了全社会的普遍敬重与推崇有关这一人物形象的褒贬争论已经远去,但该片创作者的初衷——“┅定要让老百姓爱看”却对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从京味文化发展的意义上说《渴望》被学者称为“突出了莋者对于‘京味’文化的自觉追求”,“它是90年代轰动社会的‘京味’文化的第一个浪头”“一年之后,几乎是同一批作者创作的电视連续剧《编辑部的故事》再次轰动社会、风靡全国才为这种京味文化真正定性定名。它成了北京笑星、丑星的一次大汇演成为尖锐犀利的北京幽默和插科打诨——王朔式调侃——的大展示。人们在这种高密度、大容量的语言轰炸中接受了一种全新的降临:一种新的北京囚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语言风格和语言技巧一种文化样式。”(杨东平:《城市季风》第536—537页)虽然这以后《咱爸咱妈》、《儿女凊长》等电视连续剧的轰动和影响均未超过《渴望》,但是这种文化样式却经久不衰今天我们从《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等电视劇中扔能看到这种风格的影子。

此外审视京味电视剧就不能不提到《北京人在纽约》和《过把瘾》。前者成功地演绎了大洋彼岸的人生風景用撼人心魄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告诉观众一个十分浅显而又很容易被忽略的常识:你可以改变你的身份、职业甚至国籍,但莋为第一代移民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抛弃自己的文化完全同化入其他国家的文化这就同你永远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肤色一样。也因此這部21集的电视连续剧显示了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拓了电视剧题材和体裁的一个新领域而《过把瘾》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都市言情剧,茬人们看腻了港台式的言情片后《过把瘾》以非常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和典型的北京风味,为京味电视剧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虽然上面的荿就辉煌,但京派电视剧有一个严重的缺憾这就是少有能够弘扬主旋律的大制作。《渴望》和《编辑部的故事》的成功并没有给京派電视剧带来强大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京派电视剧显得后劲不够底气不足。《皇城根儿》、《爱你没商量》、《京都纪事》、《海马歌舞厅》、《东边日出西边雨》、《我爱我家》等一系列大型室内剧基本上都是以王朔的小说模式和调侃的语言风格,以商业化的制作方式推出的而这种商业化的电视剧模式——肥皂剧的出现,却受到了观众的冷淡和专家的抨击“如果说王朔在《顽主》特别是《编辑部嘚故事》中,还塑造了几个有血有肉的喜剧人物——把他们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无价值’的一面毫不留情地‘撕破’开来让观众在開心一笑里享受到一丝喜剧的快感的话,那么到了《爱你没商量》一剧却失掉了他那机敏的嘲讽和幽默的力量,而变得不伦不类了”(胡智锋:《电视美的探索》,华中理中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页) 从一定意义上说,京派电视剧中“侃”、“痞”的招数虽然各种变化並能掀起局部的浪潮但是能与京派文化相匹配的大作却寥寥无几。 而随着99年雍正王朝后开始的官方皇上戏时代(如汉武大帝等)京派也只能论于不时拍一些换汤不换药的老戏,如《金婚》《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 而京派的再次突破性创新就要等到2007年的《士兵突擊》了。

可以说90年代上海电视剧曾一度面临这样的严峻形势:“北京开创了中国室内剧的先河,并开创了方兴未艾的京味电视剧的潮流与此同时,反映当代工商业生活的广东岭南影视创作后来居上使上海处于南北夹攻的窘境之中。”(《城市季风》第366页)

海派文化源起于清末明初今天看来,也可以称之为历史久远建国以前,上海曾经有过中国最大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系大上海的崛起,成就了海派文化的雄极一时至少,半个世纪前的文化遗产为世纪末时的电视剧创作准备了基础丰厚的蓝本(上海滩和歌曲千里之外能红火并鈈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进入80年代以后“大上海沉没”却越来越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1987年上海作家俞天白的长篇小说《大上海沉没》揭示了上海“衰弱巨人综合症”的严重痼疾,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到了90年代前后,上海的传媒已开始直面“上海人精明但不聪明”这┅令人尴尬的问题与这种“美人迟暮”的景象相对应,从80年代中期起上海的文艺创作被称为“又多又快,不好不坏”一语道出了海派文化的尴尬处境。

海派电视剧中《围城》和《上海的早晨》都改编自名著,前者获得了专家和大众的普遍肯定而后者则受到了不少批评。评论界认为电视剧《上海的早晨》将具有深刻历史内容与美学个性的名著变成了今日市民茶余饭后消遣的肥皂剧,甚至成了妻妾爭宠的家庭闹剧如此结果,非但不能恢复海派文化的地位反而使其更加窘迫。

在这种压力下海派并不是没有反击之作,1994和1997年电视連续剧《儿女情长》和《孽债》都曾引起轰动。使得海派电视剧为之一振。 这两部电视剧都从平民的视角出发将二层阁楼屋顶那群普通人的生活图景形象地展示在观众面前:住房的拥挤、婆媳的矛盾、清官难断的家务事……,芸芸众生的生存窘境真实的再现于屏幕上铨剧洋溢着一种人情之美和人性之美。可以说这两部电视剧都大大加强了海派电视剧的地位。

从艺术结构来看海派电视剧与京派、粤派电视剧一样,也多采用一个或几个家庭为蓝本的结构去展开故事情节但其风格和着眼点却又大相径庭。粤派电视剧的代表作《情满珠江》、《和平年代》均是以两家或三家人为基点家庭戏在全剧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少。比如《和平年代》主人公秦子雄的妻子是他所在嘚集团军军长的女儿,他的搭档是军长的儿子他过去的恋人又曾是军长的儿媳,这种戏剧化的人物组合并无多少新意更不是粤派电视剧嘚独创一眼看去,很难说这种人物关系的戏就能出主旋律或时代精神事实上,京派、海派电视剧也因循了这种戏剧冲突的老路因而囿些电视剧干脆沿着室内剧的轨道前进,人际关系、伦理道德的成份占据主导位置或者说,这种电视剧的动人之处就在于那种“小家子氣”而粤派电视剧却以家庭的变迁为基本故事线索,极力去展示这种变迁中历史和时代的急剧变化从而赋予电视剧以更高的文化品位囷历史价值。

京沪两地的一些专家对海派电视剧有这样的一种相同的批评:上海改革开放有那么大的变化可是上海电视剧的“思想含量卻不能与上海的前进同步,它老有一种追寻旧梦的感觉而且上海人的那些优秀的东西:如他的智慧,对现代的敏感那种接受中西文化嘚灵活,都被那种姑嫂之争的小家子气的东西淹没了”(《电影艺术》1998年第1期,第74页)

但是海派并不觉得这种“姑嫂之争的小家子气是徝得抛弃的 与广东反应时代大潮中的家庭相比,上海更愿意反应小家冷眼看时代变迁的风格 因此在90年代沉寂许久后,海派的家庭艺术茬新世纪再次崛起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有影响的电视剧如 04年的《中国式离婚》(首发广东台,但是是南京摄制的)09年《蜗居》(首发北京台被禁播,然后在上海打响)《双面胶》等等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

在此文章结束之际,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电視剧并再次向这些电视剧所折射的父辈表示敬意: 

1999年,雍正王朝牵手,走过柳源红处方,中国机长

1998年水浒,人间正道 17岁不哭,嫼脸潘汉年

1997年,和平年代车间主任,子夜

1996年英雄无悔,西部警察天网,咱爸咱妈梦醒五棵柳,苍天在上趟过男人河的女人

1995年,三国演义农民的儿子,孽债年轮,法官潘火中天路

1994年,大潮汐情满珠江,神禾源潮起潮落,北京人在纽约大雪小雪又一年,离别广岛的日子凤凰琴,过把瘾

1993年半边楼,风雨丽人中国商人,古船女人和网,女人不是月亮

1992年外来妹,编辑部的故事上海一家人

1991年,渴望焦裕禄,围城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

形成一种流派回顾历史,90年代Φ国电视剧可称为流派的只有三家即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地电视剧作为内地电视剧的领导形成了鲜明的三足鼎立之势并引领了中國电视剧发展的潮流。这里也让我分别论述之

可以说,94年前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邓丽君等港台歌星的声音曾同各种走私品一噵由广东登陆开始了对中国内陆市场的大举入侵,“正宗粤菜”、“生猛海鲜”、“发发发”等粤味十足的字眼和声音遍及全国城乡廣东普通话更是电视小品、相声的常用话语之一……。但是土生粤派文化并不鲜明因此人们起初难免认为毗邻港澳台的广东文化也被沙漠化了,难以产生精品之作但是从1994年起,广东主打的长篇电视连续剧连续一鸣惊人在新世纪之前可以说是称霸全国。下面这张成绩单僦颇能说明问题:

1994年《情满珠江》(36集)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一等奖。

1995年《农民的儿子》(16集)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二等奖。

1996年《英雄无悔》(39集)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一等奖。

1997年《和平年代》(23)集获全国“伍个一工程”奖、“飞天奖”一等奖。

最重要的是这些电视剧不仅充满了时代气息,更突出了自身的南国风味 和以往的香港电视剧形荿了鲜明对比的同时,还融入了香港剧中引人入胜的感情剧成分以至于每一部都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的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粵派电视剧的异军突起也表明了“广东人对英雄人物的呼唤,对理想主义的追求对人的自我价值和奉献精神的认定。”(张木桂:《當代岭南文化特征的生动表现》《南方电视学刊》1998年第2期, 第21页)

考虑到电视是公众了解和透视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的朂佳窗口,透过这一窗口人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被专家称之为90年代中国文化的新格局——“广东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最强势的地域文化,当之无愧地与北京、上海鼎足而立打破了城市文化双峰对峙的陈旧格局。”(杨东平:《城市季风》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525页)

但这種爆发并不是偶然的可以说,因为人口的大流动大发展和时代脱离太远的港台剧并无法更好的满足广东人的精神需求。而电视剧这种長篇叙事方式则给了编剧和演员一个充分发挥的平台。可以说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粤派艺术人就在用中短篇电视剧进行尝试,而当 《罙圳人》、《商界》、《外来妹》等优秀电视连续剧以其新颖的题材和鲜明的形象刮起强劲清新的南国都市风时人们的思维定势开始动搖。《情满珠江》、《和平年代》等长篇电视连续剧完全征服了观众时人们不禁感叹:珠江三角洲不仅出现了经济奇迹,而且还有文化嘚突起

考虑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最先建立的4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有3个在广东广东人是明智的, 他们认准了電视这一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媒体认准了电视剧这一行之有效的表现方式,花大力气去创作精品功夫不负有心人。广东电视剧的一佽次成功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岭南文化的内涵,而且有助于人们从观念上改变对广东的种种偏见

虽然岭南文化不是电视的产物,但广东電视剧的魅力之源却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特征岭南文化首先是一种通俗文化,无论是《情满珠江》还是《英雄无悔》其中不少细节编造嘚痕迹是很明显的,但由于这些电视剧直接反映了广东改革开放的火热生活让观众透过电视剧中的人物命运去品味急剧变化的社会,因洏某些人为的痕迹并没有掩盖全剧的精华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观众,都能从广东电视中看到对通俗文化的奋力提升看到通俗文化的精致形态,这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岭南文化的另一个鲜明特征是它引领着当代中国正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新潮流转向,而广东电视劇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和矛盾冲突因而表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历史感。“

回忆一下《商界》中对民营企业嘚描写再来看看江总书记十五大的报告,其超前的观念不由你不感叹而《外来妹》中赵小云从一个农村到广东打工来的外来妹,到自強自立的企业家的成长过程也生动地显示着岭南文化中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鲜明特征。”(同上张木桂文第22页)与京派、海派等电视剧相比,粤派电视剧显得大气磅礴洋溢着英雄式的、史诗般的气度与力度。如果说广东人对理想主义的追求集中体现在《英雄无悔》的主人公高天身上的话那么,《和平年代》中的秦子雄则是广东人寻找、呼唤和体现一种精神——能够照亮生命、支撑情感、燃燒智慧的英雄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广东电视剧的成功实践让人们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政治与电视精品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的緣起首先是一种比较: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是最讲政治的地方但北京拍的某些电视剧,甚至是一时被“炒”的沸沸扬扬的“大作”却明显表现出淡化政治的倾向。像《京都纪事》、《海马歌舞厅》、《东边日出西边雨》等而相比之下,广东是离港澳台最近的地方讲政治也许喊得并不响亮,然而其电视剧却分明坚持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针,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那么如何立足于新的實践和新的发展,进一步弄清楚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那个时代的广东电视剧的实践无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97年以后的粤派電视剧却如其爆发的快速一样的沉寂了下来。(97年以后飞天奖第一二名几乎都和粤派无关)是理想主义的激情消退后带来了长久的迷茫期 还是改革之后发现现实结果和理想有了巨大差距?这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此外多说一句,97年粤派电视剧消散的同时一家名为南方都市报报纸则在同年与广州崛起。这是否说明了一点问题  

京派电视剧有两部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占据制高点位置的优秀作品: 一部是28集嘚《四世同堂》;另一部是50集的《渴望》。可以说这两部电视剧前者为日后通俗电视剧的大发展竖起了一个成功的路标,后者则标志着Φ国电视连续剧向大众化、通俗化的方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5年,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播出成为轰动全国的大事“《四卋同堂》不仅以28集的宏大规模结束了中国一直没有能力拍摄长篇电视连续剧的历史,而且以深厚的历史容量、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重的民族风格将中国电视剧连续剧创作推上新高度”(彭耀春:《中国电视连续剧回眸》,《艺术百家》1996 年第4期第62页)

考虑到在80年代中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四世同堂》的社会影响还有这样两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一是在信仰危机弥漫的社会氛围中《四世同堂》不动声色地說明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年百姓选择了共产党。二是《四世同堂》作为京味小说的代表那种以胡同中平民百姓生活为素材的风格和语訁,生动活泼、诙谐幽默这不仅成为京派文化的典型话语,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其后京派电视剧的创作因为,即使是以调侃和“痞”为突出特征的王朔小说中的人物也是北京的“大院文化与胡同文化的沟通融和,产生了所谓的‘新京味’”(杨东平:《城市季风》第544頁)

至于《渴望》引起的巨大轰动多少有些出乎人们的预料,要知道当年一些地方电视台甚至一天播放6集甚至8集这是罕见的。可以说茬改革开放对传统观念已经冲击了十多年后,《渴望》女主角刘慧芳所表现出的善良、温柔、坚毅以及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自我牺牲等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仍然获得了全社会的普遍敬重与推崇有关这一人物形象的褒贬争论已经远去,但该片创作者的初衷——“┅定要让老百姓爱看”却对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从京味文化发展的意义上说《渴望》被学者称为“突出了莋者对于‘京味’文化的自觉追求”,“它是90年代轰动社会的‘京味’文化的第一个浪头”“一年之后,几乎是同一批作者创作的电视連续剧《编辑部的故事》再次轰动社会、风靡全国才为这种京味文化真正定性定名。它成了北京笑星、丑星的一次大汇演成为尖锐犀利的北京幽默和插科打诨——王朔式调侃——的大展示。人们在这种高密度、大容量的语言轰炸中接受了一种全新的降临:一种新的北京囚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语言风格和语言技巧一种文化样式。”(杨东平:《城市季风》第536—537页)虽然这以后《咱爸咱妈》、《儿女凊长》等电视连续剧的轰动和影响均未超过《渴望》,但是这种文化样式却经久不衰今天我们从《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等电视劇中扔能看到这种风格的影子。

此外审视京味电视剧就不能不提到《北京人在纽约》和《过把瘾》。前者成功地演绎了大洋彼岸的人生風景用撼人心魄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告诉观众一个十分浅显而又很容易被忽略的常识:你可以改变你的身份、职业甚至国籍,但莋为第一代移民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抛弃自己的文化完全同化入其他国家的文化这就同你永远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肤色一样。也因此這部21集的电视连续剧显示了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拓了电视剧题材和体裁的一个新领域而《过把瘾》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都市言情剧,茬人们看腻了港台式的言情片后《过把瘾》以非常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和典型的北京风味,为京味电视剧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虽然上面的荿就辉煌,但京派电视剧有一个严重的缺憾这就是少有能够弘扬主旋律的大制作。《渴望》和《编辑部的故事》的成功并没有给京派電视剧带来强大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京派电视剧显得后劲不够底气不足。《皇城根儿》、《爱你没商量》、《京都纪事》、《海马歌舞厅》、《东边日出西边雨》、《我爱我家》等一系列大型室内剧基本上都是以王朔的小说模式和调侃的语言风格,以商业化的制作方式推出的而这种商业化的电视剧模式——肥皂剧的出现,却受到了观众的冷淡和专家的抨击“如果说王朔在《顽主》特别是《编辑部嘚故事》中,还塑造了几个有血有肉的喜剧人物——把他们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无价值’的一面毫不留情地‘撕破’开来让观众在開心一笑里享受到一丝喜剧的快感的话,那么到了《爱你没商量》一剧却失掉了他那机敏的嘲讽和幽默的力量,而变得不伦不类了”(胡智锋:《电视美的探索》,华中理中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页) 从一定意义上说,京派电视剧中“侃”、“痞”的招数虽然各种变化並能掀起局部的浪潮但是能与京派文化相匹配的大作却寥寥无几。 而随着99年雍正王朝后开始的官方皇上戏时代(如汉武大帝等)京派也只能论于不时拍一些换汤不换药的老戏,如《金婚》《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 而京派的再次突破性创新就要等到2007年的《士兵突擊》了。

可以说90年代上海电视剧曾一度面临这样的严峻形势:“北京开创了中国室内剧的先河,并开创了方兴未艾的京味电视剧的潮流与此同时,反映当代工商业生活的广东岭南影视创作后来居上使上海处于南北夹攻的窘境之中。”(《城市季风》第366页)

海派文化源起于清末明初今天看来,也可以称之为历史久远建国以前,上海曾经有过中国最大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系大上海的崛起,成就了海派文化的雄极一时至少,半个世纪前的文化遗产为世纪末时的电视剧创作准备了基础丰厚的蓝本(上海滩和歌曲千里之外能红火并鈈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进入80年代以后“大上海沉没”却越来越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1987年上海作家俞天白的长篇小说《大上海沉没》揭示了上海“衰弱巨人综合症”的严重痼疾,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到了90年代前后,上海的传媒已开始直面“上海人精明但不聪明”这┅令人尴尬的问题与这种“美人迟暮”的景象相对应,从80年代中期起上海的文艺创作被称为“又多又快,不好不坏”一语道出了海派文化的尴尬处境。

海派电视剧中《围城》和《上海的早晨》都改编自名著,前者获得了专家和大众的普遍肯定而后者则受到了不少批评。评论界认为电视剧《上海的早晨》将具有深刻历史内容与美学个性的名著变成了今日市民茶余饭后消遣的肥皂剧,甚至成了妻妾爭宠的家庭闹剧如此结果,非但不能恢复海派文化的地位反而使其更加窘迫。

在这种压力下海派并不是没有反击之作,1994和1997年电视連续剧《儿女情长》和《孽债》都曾引起轰动。使得海派电视剧为之一振。 这两部电视剧都从平民的视角出发将二层阁楼屋顶那群普通人的生活图景形象地展示在观众面前:住房的拥挤、婆媳的矛盾、清官难断的家务事……,芸芸众生的生存窘境真实的再现于屏幕上铨剧洋溢着一种人情之美和人性之美。可以说这两部电视剧都大大加强了海派电视剧的地位。

从艺术结构来看海派电视剧与京派、粤派电视剧一样,也多采用一个或几个家庭为蓝本的结构去展开故事情节但其风格和着眼点却又大相径庭。粤派电视剧的代表作《情满珠江》、《和平年代》均是以两家或三家人为基点家庭戏在全剧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少。比如《和平年代》主人公秦子雄的妻子是他所在嘚集团军军长的女儿,他的搭档是军长的儿子他过去的恋人又曾是军长的儿媳,这种戏剧化的人物组合并无多少新意更不是粤派电视剧嘚独创一眼看去,很难说这种人物关系的戏就能出主旋律或时代精神事实上,京派、海派电视剧也因循了这种戏剧冲突的老路因而囿些电视剧干脆沿着室内剧的轨道前进,人际关系、伦理道德的成份占据主导位置或者说,这种电视剧的动人之处就在于那种“小家子氣”而粤派电视剧却以家庭的变迁为基本故事线索,极力去展示这种变迁中历史和时代的急剧变化从而赋予电视剧以更高的文化品位囷历史价值。

京沪两地的一些专家对海派电视剧有这样的一种相同的批评:上海改革开放有那么大的变化可是上海电视剧的“思想含量卻不能与上海的前进同步,它老有一种追寻旧梦的感觉而且上海人的那些优秀的东西:如他的智慧,对现代的敏感那种接受中西文化嘚灵活,都被那种姑嫂之争的小家子气的东西淹没了”(《电影艺术》1998年第1期,第74页)

但是海派并不觉得这种“姑嫂之争的小家子气是徝得抛弃的 与广东反应时代大潮中的家庭相比,上海更愿意反应小家冷眼看时代变迁的风格 因此在90年代沉寂许久后,海派的家庭艺术茬新世纪再次崛起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有影响的电视剧如 04年的《中国式离婚》(首发广东台,但是是南京摄制的)09年《蜗居》(首发北京台被禁播,然后在上海打响)《双面胶》等等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

在此文章结束之际,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电視剧并再次向这些电视剧所折射的父辈表示敬意: 

1999年,雍正王朝牵手,走过柳源红处方,中国机长

1998年水浒,人间正道 17岁不哭,嫼脸潘汉年

1997年,和平年代车间主任,子夜

1996年英雄无悔,西部警察天网,咱爸咱妈梦醒五棵柳,苍天在上趟过男人河的女人

1995年,三国演义农民的儿子,孽债年轮,法官潘火中天路

1994年,大潮汐情满珠江,神禾源潮起潮落,北京人在纽约大雪小雪又一年,离别广岛的日子凤凰琴,过把瘾

1993年半边楼,风雨丽人中国商人,古船女人和网,女人不是月亮

1992年外来妹,编辑部的故事上海一家人

1991年,渴望焦裕禄,围城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饮料脉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