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怎么样多少钱一公斤

电动汽车最大的短板是什么对於消费者或许是里程焦虑,但对于生产者电池安全才是他们最操心的问题。

锂电池不仅是电动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它还是引发电动汽車自燃的首要原因——截至今年5月,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共发现79起安全事故58%的起火源于电池问题。

2019年10月7日第三届国际电池安全研討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为电动汽车制造更安全的高比能电池”在动力电池比能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来自全球高校知名教授、企业的动力电池研发设计者讨论了电池热失控机-电-热诱因及防控方法、电池热失控发生机理与抑制方法、电池燃烧爆炸特性及火灾安全、电池系统热失控蔓延与热管理等议题。

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芳看来不断提高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新材料体系,电池越莋越大等趋势为电池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牵头的团队对锂电池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单体电压监测、可燃气体預警、改善电解质、建立防火墙等方式来降低热失控概率和控制热扩散。车企方面也在碰撞安全设计、监测、控制热蔓延等各方面加强電池的安全性。

左边是高比能需求右边是安全性——动力电池从业者,需要在保持两边平衡的同时向前走到目前为止,他们习得了哪些“平衡术”

对电动汽车长续航里程、快充的诉求,带来技术变革而变革就会带来挑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芳将其总結为四大挑战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芳

首先,能量密度提升带来稳定性的挑战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逐年攀升,从2015年的90瓦时/公斤到现在的140多瓦时/公斤,问题也显而易见“2016、2017、2018我分别测试了当时量比较大的国内外产品,包括三星、LG的电池随着能量密度的提升,不管你的本体安全性如何去提升电池的稳定性都在变差。”王芳说

第二,材料体系变化的挑战现在的产品追求高比能,电池从磷酸铁锂往三元体系转变从三元333、到532、再到811体系。这个变化带来的弊端是热失控时间不断提前,正极材料的释氧温度逐步降低电池材料嘚热稳定性越来越差。

第三长续驶里程的挑战。提高续驶里程除了改变材料体系,就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塞尽量多的电池这样就会导致电池就会越做越大,必然会把电池的铝箔和铜箔做薄同时隔膜也会做薄。但是隔膜越薄其抗穿刺能力就会越差,越容易被刺穿导致電池短路

第四,电池衰减后的安全性挑战王芳指出,他们统计的事故中有很多都是1万多公里以后发生的。这就证明电池是一个动態变化的过程。

这就意味着在全生命周期内,电池的可用、可控和失控的评价面临巨大挑战对电池的测试评价技术可能会是一个贯穿铨生命周期的评价工程。在电芯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安全性会随着寿命的衰减而变化。在不同的循环周数下电芯的内部状态和外部指标,也在发生变化

电池的危险来自于热失控,应对电池热失控首先要了解机理,找到表现形式欧阳明高总结,造成电池热失控的原因囿三个即内短路、正极释氧以及负极析锂。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

○依靠BMS检测内短路

内短路又分为缓变型和突变型欧阳明高介绍说,缓变型内短路第一步表现是电压下降,到第二步才会有温升最后形成热失控。对于缓变短路在第一个过程即电压下降阶段通过故障诊断就可检测出,可防止它进一步恶化例如,针对串联电池组首先是从电压的一致性来进行分析,某一个电池电压下掉说明这个電池有可能有内短路。但还不能确认的话再加入温度检测。

应对突变型内短路例如一个微短路,可以依靠可燃气体传感器它可以做箌至少提前3分钟进行热失控预警。也就是说通过BMS可以有效检测出内短路。

○改进正极和电解质减少释氧

没有内短路依然会热失控隔膜崩溃、正负极发生物质交换,即正极的释氧跑到负极形成剧烈反应,引发热失控要对材料进行改进,一个是正极材料一个是电解质。欧阳明高举例说正极材料可以从多晶到单晶就可以使释氧的温度提升100度。电解质方面可以采用高浓度电解质,例如DMC(碳酸二甲酯)

此外,从电解液的添加剂、高浓度电解质、新型电解质等方面还大有可为

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析锂,如果没有析锂衰减的电池安全性并不会变差析锂多的放热大,析出的锂会直接跟电解液发生剧烈反应引发大量温升,可以直接诱发热失控

“負极电位与析锂相关,只要控制负极的过电势就可以保证不析锂。通过这个模型就可以推导出不析锂的充电曲线我们让它负极电势始終不低于零,可以得到无析锂的最佳充电曲线我们可以用三电极标定这条曲线,这样来做充电算法”欧阳明高表示,他们已经跟企业匼作利用这个算法可以完全实现不析锂。但是这种是一个标定过程随着时间的延长电池的衰减性能是会变的,所以他们又做了反馈的無析锂的控制算法也就是要有一个观测器来观测负极的过电势,实际就是一个数学模型

在欧阳明高看来,热失控整体来看还是有规律嘚并联电池组热失控的特征是,第一个电池热失控后会短路造成电压下降;串联电池的热失控就是一个热传导的过程;第三种情况是,刚开始是有序蔓延后面是剧烈蔓延,这就会导致立即爆炸、燃烧事故

欧阳明高认为,电池只隔热是不够还需要散热的设计。“利鼡防火墙技术隔热、散热相配合,通过隔热将传热挡住通过散热把能量带走。”

另外还有一种热失控是喷发从实验可以看出,喷发囿固态、液态、气态三态这中间气态都是一些可燃气体,就是燃料固态是一些固态的颗粒,往往形成火焰一般是收集颗粒物,就像傳统汽车一样把颗粒物通过过滤器进行捕集;另一个方法是稀释可燃气体。

除了机理层面的控制车企从整车角度也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例如碰撞安全设计、 监测、控制热蔓延等。

会上北汽新能源和一汽介绍了他们在碰撞安全方面的设计方案。

据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代康伟介绍北汽新能源对电池进行四级保护。

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代康伟

首先把电池设计成和整车的乘员舱一样是咹全不可变形的区域;在电池周围设计出过渡区以及可变形区,为了吸收当车辆碰撞时可以一定程度上来降低整车的碰撞强度这是第一層整车级的保护。

第二层PACK级采用了高强度铝型材的箱体设计,结合了我们拓补设计的优化点确保PACK级有第二层的关于强度的保护。

第三層是电气功能的保护首先通过关于把BMS、BDU等高压切断装置的电气部件优化在电池包的中心,用来确保当整车碰撞时电气系统不至于受到过哆的损坏确保它的功能正常。同时把相关的碰撞信号以及相关的异常监测的信号引入到系统里来确保电气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主动嘚切断高压装置,来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

第四层在模组级,采用的高强度的铝型材的模组设计比普通铝型材强度提升35%。同时在电芯与電芯之间、模组与PACK之间也设置了隔热的缓冲区当车辆受到挤压时,尽可能保护电芯不至于受挤压

一汽集团不仅对电池进行了防碰撞维護,还进行了高压断电保护据一汽集团新能源开发院院长王德平介绍,一汽集团对电池进行了特别防护设计保证车辆在低速碰撞和托底时,电池不因为车的碰撞导致电池变形另一方面,一汽构建了双路高压断电的系统即在高速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如果安全气囊开始笁作的时候,同时要把整车高压的系统在1毫秒之内进行断电的处理来确保整个高压系统的安全。

实时监测是新能源汽车车企必不可少的会上,北汽新能源、一汽和蔚来都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监测系统

北汽新能源采用多点监测高压系统,来确保整车上所有的高压连接部位嘟能够得到监控确保在所有绝缘失效模式下可以被监测,同时主被动的放电技术可以确保整车主动和被动的切断高压时可以立即将参與的电压进行泄放。

一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监测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BMS监测,是将云端的监控系统的数据导到车辆BMS中使其控制的精度和估算的精度更高,并且能够实现提前故障预警

一方面是电池热失控预警,即把云端历史数据、实时监控数据包括环境的应力、系统的狀态信息整合到一起,构建热失控预警开发的模型再把这些预警的模型应用到整车的热失控系统里面。一是通过热失控模型预警的系统診断实现高压系统的维护,二是车端、云端、仪表都可以向驾驶员包括后台服务,提供热失控预警信息

一汽集团新能源开发院院长迋德平

蔚来汽车副总裁黄晨东也介绍了蔚来汽车的监测系统。蔚来监测电池最基础的电压、温度以及健康程度

在BMS的层面,蔚来进行实时監测包含两个重点:一是做事件的监测,比如说电芯、电池的、电池组;比如说温度、电压、内部的抗阻等;二是数据的监测即统计差异性,数据是不是正态分布

黄晨东介绍说,蔚来的电池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即便汽车在休眠的过程中,也仍然可以监测数据“所囿的大数据都进入到云端,云端可以进行自动分析如果发现任何的异常,就会预警我们就会来审议并且分析,或者把这个电池召回戓者我们可以从客户那边去把这个电池替换下来。”

○控制热蔓延保证司乘人员安全

北汽新能源代康伟介绍北汽新能源针对电池热失控、热扩展领域,正联合行业内优质资源做一些热扩展路径的分析以及热扩展阻断技术的研究,以期未来真正发生热失控时有较长热蔓延擴展的时间使司乘人员获得足够的逃生时间。

蔚来采用绝缘材料来杜绝电池的热蔓延“在最上层我们采用一些空间防止烟跑出,在下蔀我们很难去控制但是我们会有一个冷却板或冷却垫,我们如果使用这样的液体能够很好的控制。”黄晨东说

此外,黄晨东还介绍說他们未来设计还会杜绝电芯和电芯之间的热传递,在模块的绝缘当中有防火墙的设计会杜绝热传递;在电池组的设计当中,会有相應的烟道的设计来杜绝二次的损失。

一汽集团的措施则更为主动他们采用主动的灭火系统。采用特殊灭火介质对易发生热失控的动力電池进行灭火实现热扩散控制。不过王德平介绍说系统目前还是处于开发的阶段,还没有正式的用到的产品上这套系统从前期的实驗情况来看,有很大的效果一方面,通过系统可以主动的对热失控的模组和单体进行灭火的实验另一方面,因为所采用的灭火介质是高热熔比的介质它的吸热量很大,通过这种吸热能够降低电池包内的温度从而能够隔断电池包内的发热引起车内内室着火的现象。

《電动汽车观察家》发现业界已经从关注新电池的安全,到关注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从冒烟、着火的事中处置到热失控机理研究;從热扩散疏导热量,到主动灭火探索……这说明人们对锂电池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不过,动力电池比能量和安全性的平衡术随着比能量嘚不断提升,全行业还有漫漫前路要走(完)

  前两天老板在选题会上给我們新人提了一个他觉得是小白级的问题中国电动汽车的元年,是哪一年

  这么宏大的问题,真的适合我们新人吗我果断度娘了一丅,结果让人沮丧从2014年开始,每一年都有人在大声疾呼那年就是中车元年老板,请问我是应该比谁声音大吗

  不过,一直觉得电動车是2018年以后才出来的新玩意儿没想到居然2014年就有的卖了。凭我……男票……大学专业的判断现在应该没几块电池在离开了广告页面の后,能扛得住六年的

  所以,电动车电池回收的第一轮周期正在逼近而面对未来几年数百万块大型废旧电池包,他们都会去哪里呢

  在我们想来,电池回收这样听上去高大上任务繁难巨的事业,那应该都是跟污水处理一样由资金体量巨大、技术密集、证照齊全的知名企业来完成,都是那种走到厂门口就会觉得特放心的企业

  但当你打开闲鱼,搜索废旧汽车动力电池的时候大概就不会那么淡定了。经过多方联络我找到一位来往于全国各地的电池回收中介罗勇(化名)。

  罗勇的家在四川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以个人嘚名义回收电池,只要得到消息哪里有电池需要回收,他就去哪里

  “不仅仅是身边的关系和消息网,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各种賣闲置和卖二手的APP来联络和交易”像罗勇这样的人,在电池回收行业中扮演中间商的角色已经形成了不少圈子,“很多是之前热的时候做充电桩赚钱的人后来不景气,就开始做别的生意立马就看到了电池回收这个好买卖,但是我们没有回收技术嘛就只能做中介。”

  罗勇口中所谓的圈子其实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回收的“地下市场”,“残值还挺长的锂电池在我们这边回收的价格低到了一块钱┅斤。”有买卖就有源头由于这样丰厚的利益,“地下市场”中除了存在个人名义跑江湖的中间商罗勇一定还会存在有回收技术的“尛作坊”收购商。

  我们提心吊胆的找到了一位小收购商(化名)李军透露透露,“小作坊”在将电池回收后一般会有几种处理方式。”最多就是把电池拆解之后把钴、锂这些贵金属提炼出来再卖。”

  资料显示不可再生钴金属价格最高的时候曾达到60多万每吨,即使到现在三元锂电池的报价在“黑市”也高达15000元/吨,贵金属含量较少、价值较低的磷酸铁锂电池怎么样报价也高达12000元/吨而多家给絀的电池回收企业成本显示,正规企业回收的价格约为10000元/吨

  与正规厂商相比,“黑市”中每一吨动力电池就要纯赚几千元

  在拆解过程中,“小作坊”为了节省成本通常采用手工拆解的原始方式。没错高大上的汽车动力电池,很大一部分最后是在人手而不昰什么牛叉的机器上寿终正寝的。而实际上手工拆解不仅损害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会产生爆炸的风险

  当然,也有比较大一點的公司在做电池回收但是跟法定的电池回收企业相比,依然还是让人无法蛋定的作坊据另一家报废动力电池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北京上海都有回收网点,可以上门回收9000元/吨。(中介回收一元一公斤转手就变9块,好甜的买卖)”就回收的用途我们得到的答案哃样是是,“回收过来(公司)自己进行拆解提炼金属销售。”

  问及是否具备资质工作人员说,“我们有资质但没有发出来。┅部车要卖的话我们不出示资质。我们去年拿到的资质另一家公司注册拿到的。其他不方便透露”当我表示要去网点了解情况时,仩述工作人员仅表示“我们可以上门回收。”

  通过以上对话可以看出与电池生产制造领域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全球巨头相对的是,動力电池的回收现状还完全不是计算个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能说清楚的。这里面包含着非法回收、作坊式拆借提炼、从业人员及公共安全隱患、无监督排污等多重风险如果如此“消化”的汽车动力电池达到一定规模,电池回收的风险将变得难以控制和评估

  当然,汽車企业同样面对着电池回收难的问题

  第一是技术难度,目前动力电池回收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用于储能市场。另一种是拆解回收因为过去的动力电池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各家车企都有自己的标准这就导致了用于储能的电池一致性较差,而拆解回收则需要十分專业的设备和人员来操作并且有一定的技术壁垒。

  第二是利润低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湿法回收一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怎么样的成本為8500元左右,而贵金属再生材料售价仅为8100元左右亏损400元。虽然三元锂电池利润率高一些但是三元锂电池大规模装车时间稍晚一些,也还未到大规模退役的时间

  第三是资质难求。目前回收锂电池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锂电池回收处理也还未纳入到危险废物的管理当中。

  以新造车企业而言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过要自建电池回收的似乎只有威马汽车,具体进展也不得而知

  从电池回收角度来說,现在市场主推的三元锂电池在当下普遍的回收技术条件下有明显的劣势。

  国内目前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第┅种是动力电池厂商生产出的次品和整车企业在装备过程中产生的次品;第二种是从整车厂商经过经销商到达消费者手中使用后的废旧電池;第三种通过电池租赁企业更换废旧电池,由电池租赁业负责回收废旧电池锂电回收行业的参与者主要有动力电池与整车厂设立的囙收企业和专业的第三方综合利用回收企业。

  然而在调研中我们看到的汽车动力电池民间回收的活跃度和规模都让我们对这些灰色經营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产生了深深的担忧。电池污染对土地、水资源有着毒性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科学调查表明,一颗钮扣电池弃叺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一颗纽扣电池的容量约为0.72w,60kw的汽车电池容量约为它的八万三千倍!可想而知汽车动力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有多么巨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年百万规模以电池驱动为主的的销售,如果没有标准化的管理形荿的污染力让人不寒而栗。长远来看纯电动车生产销售企业,以及电池生产销售企业必须将电池回收再利用,纳入其日常生产经营范疇每一块动力电池都应该得到跟踪,直至被通过安全的方式回收、销毁而这,对于企业而言并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只不过,标准和法規应该尽快对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做出强制要求迫使相关企业,在行业进入阶段就必须把电池回收作为整体业务重要的一部分来测算、栲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磷酸铁锂电池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