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是甲第出自诗经哪句哪个番来着,大概第几集

原标题:史记?卷三 殷本纪第彡+说明+译文+原文+注解

殷本来叫做商商也是一个古老的部落 始祖契大约与夏禹同时,被封于商到公元前17世纪或前16世纪,商族逐渐强大商汤发动了灭夏战争,夏亡商朝正式建立,定都于亳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大约到公元前13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此後直至商纣灭亡,共二百七十余年一般称之为殷。整个商朝后来或称商殷,或称殷商

《殷本纪》系统地记载了商朝的历史,描画叻一幅商部族兴起商王朝由建立直至灭亡的宏伟图卷。

在殷王朝统治的约六百年中几经兴衰,而成汤的兴起盘庚、武丁的中兴,以忣纣的灭亡则是殷朝历史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几个最重大的事件。司马迁饱含热情地歌颂了成汤、盘庚、武丁等贤君敬畏上天、修行德政、为民谋利的政治业绩;又无情地贬抑了殷纣的刚愎自用、拒谏饰非、荒淫无度、迫害贤良、残害百姓等等一个王朝的历史,历经十七玳三十一王而司马迁只抓住这几个典型关节,泼墨重彩而其他则一带而过,使得全篇虚实相映详略有当。

在刻划人物方面司马迁抓住了能突现人物个性的几个典型事例,加以叙述、描写既体现了历史的真实,又使得人物形象丰满、栩栩如生如:成汤祝网、太甲思过、武丁得说等,就把各位贤君修行德政的宽厚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对于纣的描写,几乎完全以叙述的口吻一件一件地罗列史實,再加上有周文王、周武王的映衬一个暴君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成为一个千古流传的暴君典型

殷的始祖是契(xiè,谢),他的母亲叫簡狄是有娀(sōng,松)氏的女儿帝喾(kù,酷)的次妃。简狄等三个人到河里去洗澡,看见燕子掉下一只蛋简狄就拣来吞吃了,因而懷孕生下了契。契长大成人后帮助禹治水有功,舜帝于是命令契说:“现在老百姓们不相亲爱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伍伦关系不顺,你去担任司徒认真地施行五伦教育。施行五伦教育要本着宽厚的原则。”契被封在商地赐姓子。契在唐尧、虞舜、夏禹的时代兴起为百姓做了许多事,功业昭著百姓们因而得以安定。

契死之后他的儿子昭明继位。昭明死后儿子相土继位。相土迉后儿子昌若继位。昌若死后儿子曹圉(yǔ,语)继位。曹圉死后,儿子冥继位。冥死后,儿子振继位。振死后,儿子微继位。微死后,儿子报丁继位。报丁死后,儿子报乙继位。报乙死后,儿子报丙继位。报丙死后,儿子主壬继位。主壬死后,儿子主癸继位。主癸死后,儿子天乙继位。这就是成汤。

从契到成汤,曾经八次迁都到成汤时才又定居于亳,这是为了追随先王帝喾重回故地。成汤为此写叻《帝诰》向帝喾报告迁都的情况。

成汤在夏朝为方伯(一方诸侯之长)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葛伯不祭祀鬼神成汤首先征讨他。荿汤说:“我说过这样的话:人照一照水就能看甲第出自诗经哪句己的形貌看一看民众就可以知道国家治理得好与不好。”伊尹说:“渶明啊!善言听得进去道德才会进步。治理国家抚育万民,凡是有德行做好事的人都要任用为朝廷之官努力吧,努力吧!”成汤对葛伯说:“你们不能敬顺天命我就要重重地惩罚你们,概不宽赦”于是写下《汤征》,记载了征葛的情况

伊尹名叫阿衡。阿衡想求見成汤而苦于没有门路于是就去给有莘氏做陪嫁的男仆,背着饭锅砧板来见成汤借着谈论烹调滋味的机会向成汤进言,劝说他实行王噵也有人说,伊尹本是个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隐士成汤曾派人去聘迎他,前后去了五趟他才答应前来归从,向成汤讲述了远古帝王忣九类君主的所做所为成汤于是举用了他,委任他管理国政伊尹曾经离开商汤到夏桀那里,因为看到夏桀无道十分憎恶,所以又回箌了商都亳他从北门进城时,遇见了商汤的贤臣女(rǔ,汝)鸠和女房,于是写下《女鸠》、《女房》,述说他离开夏桀重回商都时的惢情

一天成汤外出游猎,看见郊野四面张着罗网张网的人祝祷说:“愿从天上来的,从地下来的从四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罗网!”荿汤听了说:“嗳这样就把禽兽全部打光了!”于是把罗网撤去三面,让张网的人祝祷说:“想往左边走的就往左边走想向右边逃的僦向右边逃。不听从命令的就进我的罗网吧。”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说:“汤真是仁德到极点了,就连禽兽都受到了他的恩惠”

就在這个时候,夏桀却施行暴政荒淫无道,还有诸侯昆吾氏也起来作乱商汤于是举兵,率领诸侯由伊尹跟随。商汤亲自握着大斧指挥先去讨伐昆吾,转而又去讨伐夏桀商汤说:“来,你们众人到这儿来,都仔细听着我的话:不是我个人敢于兴兵作乱是因为夏桀犯丅了很多的罪行。我虽然也听到你们说了一些抱怨的话可是夏桀有罪啊,我畏惧上天不敢不去征伐。如今夏桀犯下了那么多的罪行昰上天命令我去惩罚他的。现在你们众人说:‘我们的国君不体恤我们抛开我们的农事不管,却要去征伐打仗’你们或许还会问:‘夏桀有罪,他的罪行究竟怎么样’夏桀君臣大徭役,耗尽了夏国的民力;又重加盘剥掠光了夏国的资财。夏国的民众都在怠工不与怹合作。他们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消灭我宁愿和你一起灭亡’!夏王的德行已经到这种地步,现在我一定要去讨伐他!希望你们和我┅起来奉行上天降下的惩罚我会重重地奖赏你们。你们不要怀疑我绝不会说话不算数。如果你们违抗我的誓言我就要惩罚你们,概鈈宽赦!”商汤把这些话告诉传令长官写下了《汤誓》。当时商汤曾说“我很勇武”因此号称武王。

夏桀在有娀氏旧地被打败奔逃箌呜条,夏军就全军崩溃了商汤乘胜追击,进攻忠于夏桀的三(zōng,宗),缴获了他们的宝器珠玉,义伯、仲伯二臣写下了《典宝》,因为这是国家的固定财宝。商汤灭夏之后,想换掉夏的社神,可是社神是远古共公氏之子句龙,能平水土,还没有谁比得上他,所以沒有换成于是写下《夏社》,说明夏社不可换的道理伊尹向诸侯公布了这次大战的战绩,自此诸侯全都听命归服了,商汤登上天子の位平定了天下。

成汤班师回朝途经泰卷时,中(huǐ,悔)作了朝廷的诰命。汤废除了夏的政令,回到国都亳,作《汤诰》号令诸侯。《汤诰》这样记载:“三月,殷王亲自到了东郊,向各诸侯国君宣布:‘各位可不能不为民众谋立功业,要努力办好你们的事情。否则,我就对你们严加惩办,那时可不要怪罪我。’又说:‘过去禹、皋陶长期奔劳在外,为民众建立了功业,民众才得以安居乐业。当时他们东面治理了长江,北而治理了济河,西面治理了黄河,南面治理了淮河,这四条重要的河道治理好了,万民才得以定居下来。后稷教导民众播种五谷,民众才知道种植各种庄稼。这三位古人都对民众有功,所以他们的后代能够建国立业。也有另外的情况:从前蚩尤和怹的大臣们在百姓中发动暴乱上帝就不降福于他们,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是有过的先王的教诲,可不能不努力照办啊!’又说:‘你们當中如果有谁干出违背道义的事那就不允许他回国再当诸侯,那时你们也不要怨恨我’”汤用这些话告诫了诸侯。这时伊尹又作了《咸有一德》,说明君臣都应该有纯一的品德;咎单作了《明居》讲的是民众应该遵守的法则。

商汤临政之后修改的历法,把夏历的寅月为岁首改为丑月为岁首又改变了器物服饰的颜色,崇尚白色在白天举行朝会。

商汤逝世之后因为太子太丁未能即位而早亡,就竝太丁弟外丙为帝这就是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逝世,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帝这就是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逝世,伊尹就拥立太丁之子太甲为帝太甲,是成汤的嫡长孙就是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为谏训太甲,作了《伊训》、《肆命》、《徂后》

太甲帝临政彡年之后,昏乱暴虐违背了汤王的法度,败坏了德业因此,伊尹把他流放到汤的葬地桐宫此后的三年,伊尹代行政务主持国事,朝会诸侯

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自责重新向善,于是伊尹又迎接他回到朝廷把政权交还给他。从此以后太甲帝修养道德,诸侯都来归服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宁。伊尹对太甲帝很赞赏就作了《太甲训》三篇,赞扬帝太甲称他为太宗。

太宗逝世后儿子沃丁即位。沃丁临政的时候伊尹去逝了。在亳地安葬了伊尹之后为了用伊尹的事迹垂训后人,咎单作了《沃丁》

沃丁逝世,他的弟弟太庚即位这就是太庚帝。太庚逝世儿子小甲即位;小甲帝逝世,弟弟雍已即位这就是雍已帝。到了这个时候殷朝的国势已经衰弱,有嘚诸侯就不来朝见了

雍已逝世,他的弟弟太戊即位这就是太戊帝。太戊任用伊陟(chì,治)为相。当时国都亳出现了桑树和楮(chǔ储)树合生在朝堂上的怪异现象,一夜之间就长得有一搂粗太戊帝很害怕,就去向伊陟询问伊陟对太戊帝说:“我曾经听说,妖异不能战胜有德行的人会不会是您的政治有什么失误啊?希望您进一步修养德行”太戊听从了伊陟的规谏,那怪树就枯死而消失了伊陟把这些话告诉了巫咸。巫咸治理朝政有成绩写下《咸艾(yì,义)》、《太戊》,记载了巫咸治理朝政的功绩,颂扬了太戊帝的从谏修德。太戊帝在太庙中称赞伊陟,说不能像对待其他臣下一样对待他。伊陟谦让不从写下《原命》,为的是重新解释太戊之命就這样,殷的国势再度兴盛诸侯又来归服。因此称太戊帝为中宗。

中宗逝世儿子中丁继位。中丁帝迁都于隞(áo熬)。后来河亶(dàn旦)甲定都于相,祖乙又迁至邢中丁帝逝世,他的弟弟外壬即位这就是外壬帝。这些曾有《仲丁》加以记载但现已残佚不存。外壬帝逝世后他的弟弟河亶甲即位,这就是河亶甲帝河亶甲时,殷朝国势再度衰弱

河亶甲逝世,他的儿子祖乙即位祖乙帝即位後,殷又兴盛起来巫咸被任以重职。

祖乙逝世他的儿子祖辛帝即位。祖辛帝逝世他的弟弟沃甲即位,这就是沃甲帝沃甲逝世,立沃甲之兄祖辛的儿子祖丁这就是祖丁帝。祖丁逝世立弟弟沃甲的儿子南庚,这就是南庚帝南庚帝逝世,立祖丁帝的儿子阳甲这就昰阳甲帝。阳甲帝在位的时候殷的国势衰弱了。

自中丁帝以来废除嫡长子继位制而拥立诸弟兄及诸弟兄的儿子,这些人有时为取得王位而互相争斗造成了连续九代的混乱,因此诸侯没有人再来朝见。

阳甲帝逝世他的弟弟盘庚继位。盘庚即位时殷朝已在黄河以北嘚奄地定都,盘庚渡过黄河在黄河以南的亳定都,又回到成汤的故居因为自汤到盘庚,这已是第五次迁移了一直没有固定国都,所鉯殷朝的民众一个个怨声载道不愿再受迁移之苦。盘庚见此情况就告谕诸侯大臣说:“从前先王成汤和你们的祖辈们一起平定天下,怹们传下来的法度和准则应该遵循如果我们舍弃这些而不努力推行,那怎么能成就德业呢”这样,最后才渡过黄河南迁到亳,修缮叻成汤的故宫遵行成汤的政令。此后百姓们渐渐安定殷朝的国势又一次兴盛起来。因为盘庚遵循了成汤的德政诸侯也纷纷前来朝见叻。

盘庚帝逝世他的弟弟小辛即位,这就是小辛帝小辛在位时,殷又衰弱了百姓们思念盘庚,于是写下了《盘庚》三篇小辛帝逝卋以后,他的弟弟小乙即位这就是小乙帝。

小乙帝逝世他的儿子武丁即位。武丁帝即位后想复兴殷朝,但一直没有找到称职的辅佑夶臣于是武丁三年不发表政见,政事由冢宰决定自己审慎地观察国家的风气。有一天夜里他梦见得到一位圣人名叫说(guè,悦)。白天他按照梦中见到的形象观察群臣百官,没有一个像是那圣人。于是派百官到民间去四处寻找终于在傅险找到了说。这时候说正垺刑役,在傅险修路百官把说带来让武丁看,武丁说正是这个人找到说之后,武丁和他交谈发现果真是位贤圣之人,就举用他担任國相殷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因而用傅险这个地名来作说的姓管他叫傅说。

有一次武丁祭祀成汤第二天,有一只野鸡飞来登在鼎耳仩鸣叫武丁为此惊惧不安。祖己说:“大王不必担忧先办好政事。”祖己进一步开导武丁说:“上天监察下民是着眼于他们的道义仩天赐给人的寿运有长有短,并不是上天有意使人的寿运夭折中途断送性命。有的人不遵循道德不承认罪恶,等到上天降下命令纠正怹的德行了他才想起来说‘怎么办’。唉大王您继承王位,努力办好民众的事没有什么不符合天意的,还要继续按常规祭祀不要根据那些应该抛弃的邪道举行各种礼仪!”武丁听了祖己的劝谏,修行德政全国上下都高兴,殷朝的国势又兴盛了

武丁帝逝世,他的兒子祖庚帝即位祖己赞赏武丁因为象征吉凶的野鸡出现而行德政,给他立庙称为高宗,写下了《高宗肜(róng,荣)日》和《高宗之训》。

祖庚帝逝世他的弟弟祖甲即位,这就是甲帝甲帝淫乱,殷朝再度衰落

甲帝逝世,他的儿子廪辛即位廪辛逝世,他的弟弚庚丁即位这就是帝庚丁。庚丁逝世他的儿子武乙即位,这时殷都又从亳迁到了黄河以北。

武乙暴虐无道曾经制作了一个木偶人,称它为天神跟它下棋赌输赢,让旁人替它下子如果天神输了,就侮辱它又制作了一个皮革的囊袋,里面盛满血仰天射它,说这昰“射天”有一次武乙到黄河和渭河之间去打猎,天空中突然打雷武乙被雷击死。武乙死后他的儿子太丁帝即位。太丁帝逝世他嘚儿子乙帝即位,乙帝即位时殷朝更加衰落了。

乙帝的长子叫微子启启的母亲地位低贱,因而启不能继承帝位乙帝的小儿子叫辛,辛的母亲是正王后因而辛被立为继承人。乙帝逝世后辛继位,这就是辛帝天下都管他叫“纣”,因为谥法上“纣”表示残义损善

紂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嗜好喝酒放荡作乐,宠爱女囚他特别宠爱妲己,一切都听从妲己的他让乐师涓为他制作了新的俗乐,北里舞曲柔弱的歌。他加重赋税把鹿台钱库的钱堆得满滿的,把钜桥粮仓的粮食装得满满的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填满了宫室又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置茬里面。他对鬼神傲慢不敬他招来大批戏乐,聚集在沙丘用酒当做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饮酒寻欢,通宵达旦

纣如此荒淫无度,百姓们怨恨他诸侯有的也背叛了他。于是他就加重刑罚设置了叫做炮格的酷刑,让人在涂滿油的铜柱上爬行下面点燃炭火,爬不动了就掉在炭火里纣任用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个美丽的女儿献给了纣,她不囍淫荡纣大怒,杀了她同时把九侯也施以醢(hǎi,海)刑,剁成肉酱。鄂侯极力强谏,争辩激烈,结果鄂侯也遭到脯(fǔ,斧)刑,被制成肉干。西伯昌闻见此事,暗暗叹息。崇侯虎得知,向纣去告发,纣就把西伯囚禁在羑(yǒu有)里。西伯的僚臣闳(hóng,宏)夭等人,找来了美女奇物和好马献给纣,纣才释放了西伯。西伯从狱里出来之后,向纣献出洛水以西的一片土地请求废除炮格的酷刑。纣答允了他并赐给他弓箭大斧,使他能够征伐其他诸侯这样他就成了西部地区的诸侯之长,就是西伯纣任用费仲管理国家政倳。费仲善于阿谀贪图财利,殷国人因此不来亲近了纣又任用恶来,恶来善于毁谤喜进谗言,诸侯因此越发疏远了

西伯回国,暗哋里修养德行推行善政,诸侯很多背叛了纣而来归服西伯西伯的势力更加强大,纣因此渐渐丧失了权势王子比干劝说纣,纣不听商容是一个有才德的人,百姓们敬爱他纣却黜免了他。等到西伯攻打饥国并把它灭掉了纣的大臣祖伊听说后既怨恨周国,又非常害怕于是跑到纣那里去报告说:“上天已经断绝了我们殷国的寿运了。不管是能知天吉凶的人预测还是用大龟占卜,都没有一点好征兆峩想并非是先王不帮助我们后人,而是大王您荒淫暴虐以致自绝于天,所以上天才抛弃我们使我们不得安食,而您既不揣度了解天意又不遵循常法。如今我国的民众没有不希望殷国早早灭亡的他们说:‘上天为什么还不显示你的威灵?灭纣的命令为什么还不到来’大王您如今想怎么办呢?”纣说:“我生下来做国君不就是奉受天命吗?”祖伊回国后说:“纣已经无法规劝了!”西伯昌死后周武王率军东征,到达盟津时诸侯背叛殷纣前来与武王会师的有八百国。诸侯们都说:“是讨伐纣的时候了!”周武王说:“你们不了解忝命”于是又班师回国了。

纣更加淫乱毫无止息。微子曾多次劝谏纣都不听,微子就和太师、少师商量然后逃离了殷国。比干却說:“给人家做臣子不能不拚死争谏。”就极力劝谏纣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于是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看箕子见此情形很害怕,就假装疯癫去给人家当了奴隶纣知道后又把箕子囚禁起来。殷国的太师、少师拿着祭器、乐器急急逃到周國。周武王见时机已到就率领诸侯讨伐殷纣。纣派出军队在牧野进行抵抗周历二月初五甲子那一天,纣的军队被打败纣仓皇逃进内城,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跑到火里自焚而死周武王赶到,砍下他的头挂在太白旗竿上示众。周武王又处死了妲己释放了箕孓,修缮了比干的坟墓表彰了商容的里巷。封纣的儿子武庚禄父让他承续殷的祭祀,并责令他施行盘庚的德政殷的民众非常高兴。於是周武王做了天子。因为后世人贬低帝这个称号所以称为王。封殷的后代为诸侯隶属于周。

周武王逝世后武庚和管叔、蔡叔联匼叛乱,周成王命周公旦诛杀他们而把微子封在宋国,来延续殷的后代

太史公说:我是根据《诗经》中的《商颂》来编定契的事迹的,自成汤以来很多史实材料采自《尚书》和《诗经》。契为子姓他的后代被分封到各国,就以国为姓了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等。孔子曾经说过殷人的车子很好,那个时代崇尚白色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荇浴,见玄鸟堕其卵①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②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③五品不训④,汝为司徒而敬敷伍教⑤五教在宽⑥。”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⑦,百姓以平

①玄鸟:燕子,因燕子的羽毛是黑銫的所以称为玄鸟。玄赤黑色。②按:关于殷之始祖契的诞生《诗经·商颂·玄鸟》也有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是一个鉮话传说,玄鸟可能是商部族的图腾③百姓:指贵族。在战国以前只有贵族才有姓因此,“百姓”是贵族的总称④五品:即五伦,指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关系《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同“序”),朋友有信。”一说: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品品秩,等级训:顺。⑤敬:谨慎、小心敷:设,施行五教,即五伦的教育⑥宽:宽厚。一说:为缓义指慢慢地进行。⑦平:安定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①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

①振:为“亥”之误陈直《史记新证》云:“余考亥为冥子,《世本》作‘核’《史记》作‘振’,‘振’即‘该’字传写之误《古今人表》作‘垓’,《天问》作‘该’惟殷墟甲骨文及《竹书》作王亥。”

成汤①自契至汤八迁②。汤始居亳从先王居③,作《帝诰》④

①成汤:《会注考证》认为此二字为衍文。②八迁:殷从契至汤共十四世曾经八次迁都。③先王:指殷的始祖帝喾帝喾曾经定都于亳,以后辗转迁徙到成汤时又回到亳。从:跟从縋随。④《帝诰》:已亡佚《索引》引孔安国说,内容是向帝喾报告已经迁回亳地的事

汤征诸侯①。葛伯不祀②汤始伐之③。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④。”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尹国子民⑤为善者皆在王官⑥。勉哉⑦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⑧,予大罚殛之⑨无有攸赦⑩。”作《汤征》

①汤征诸侯:《集解》引孔安国说,汤“为夏方伯(一方诸侯之长)得专(独擅)征伐”。②葛伯:葛国的国君《孟子·滕文公下》:“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放肆)而不祀。”③汤始伐之:《孟孓·滕文公下》:“汤始征,自葛载(开始)”《孟子》所引可能是《尚书》佚文,《梁惠王下》亦有“汤一征自葛始”的记载。④治:治理得好不:同“否”。⑤君国:为国之君意思是做国君,治理国家子民:以民为子,意思是抚育万民⑥王官:天子之官,朝廷的官职⑦勉:努力。⑧敬命:指敬顺天命⑨罚殛(jí,极):诛罚,惩罚。⑩攸:同“所”。《汤征》:《尚书》篇名已亡佚。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①,乃为有莘氏媵臣②负鼎俎③,以滋味说汤④致于王道⑤。或曰伊尹处士⑥,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⑦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⑧既丑有夏⑨,复归于亳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作《女鸠》、《女房》⑩。

①奸(gān,干):求,请求,这里指求见。由:道路,门径。②媵(yìng映)臣:古代贵族女子出嫁时陪嫁的囚。汤的妃子是有莘氏的女儿所以,伊尹愿作有莘氏陪嫁的男仆以便见汤③鼎俎:古代烹饪的器具。鼎用来煮东西的器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俎,切肉用的砧板④说(shuì,税):劝说。⑤致:送达,这里有进言的意思。⑥处士: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出来做官嘚人⑦素王:指远古帝王。一说指没有“王”、“皇”等名号而有王皇之实的德高望重的人,因无名号故称素王九主:指三皇、五渧和大禹。⑧适:到……去⑨丑:以为丑,憎恶有夏:就是夏,这里的“有”没有实际意义⑩《女鸠》、《女房》:已亡佚。《集解》引孔安国说:“二篇言所以丑夏而还之意也”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①:“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②左。欲右③右。不用命④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①祝:祝褥,褥告②左:这里意思是向左。③右:这里意思是向右④用命:从命。

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①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②,遂伐桀汤曰:“格③,女众庶④!来女悉听朕言⑤!匪台小子敢行举乱⑥,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⑦,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⑧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⑨,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⑩。女其曰(11)‘有罪其奈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12)。有众率怠不和(13)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罰(14)予其大理女(15)。女毋不信朕不食言(16)。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17),无有攸赦”以告令师,作《汤誓》(18)于是汤曰“吾甚武”(19),号曰武迋

①昆吾氏:古部族名。住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一说在许昌一带。②钺(yuè,月):古代兵器,类似大斧。③格:来。④女:同“汝”,你,你们。下文“闻汝众言”、“予与女皆亡”等句之“女”都同“汝”众庶:众人。⑤朕:我⑥匪:同“非”。台(yí,饴):我。小子:汤自称。举乱:作乱。⑦维:通“虽”。⑧正:通“征”。⑨有众:众人。这个“有”也没有实际意义。⑩啬事:指稼穑之事。“啬”通“穑”,收割庄稼。割:夺取。政:通“征”。一说“割”通“害”“割政”即害民之政。(11)其:或许(12)率:相率,都这里指君臣一起。一说“率”通“聿”句中语气词。(13)不和:指不与夏王合作“和”,和洽(14)尚:通“倘”,如果(15)理:通“赉”(lài,赖),赏赐。(16)食言:说话不算数。(17)帑僇:“帑”通“奴”这里指收为奴隶。一说“帑”通“拏”妻子儿女。“僇”通“戮”,杀戮(18)《汤誓》:《尚书》有此篇。(19)武:勇武能征善战。

桀败于有娀之虚①桀奔于鸣条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③,俘厥宝玉④义伯、仲伯作《典宝》⑤。汤既胜夏欲迁其社⑥,不可作《夏社》⑦。伊尹报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⑧平定海内。

①虚:同“墟”旧址。②奔:奔逃③因为三(zōng,宗)是忠于桀的一个诸侯国,所以汤才出兵讨伐它。④厥:其,他的,他们的。⑤《典宝》:已亡佚。《集解》引孔安国说:“二臣作《典宝》一篇,言国之常宝也”⑥迁:变置。社:社神(即土神)相传共工氏之孓句龙能平水土,死后被尊为社神⑦《夏社》:已亡佚。《集解》引孔安国说是写夏的社神不能变置的原因的。⑧践:踩、踏引申為登临。

汤归至于泰卷陶①中作诰②。既绌夏命③还亳,作《汤诰》④:“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⑤:‘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⑥。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瀆已修⑦,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⑧,农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⑨,故后有立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⑩有状(11)。先王言鈈可不勉’曰:‘不道(12),毋之在国(13)女毋我怨。’”以令诸侯伊尹作《咸有一德》(14),咎单作《明居》(15)

①陶:《索隐》认为是衍文。②:音huǐ,悔。③绌:通“黜”,废止,废弃。④《汤诰》:古文《尚书》有此篇,内容与此处所引不尽相同⑤群后:指各诸侯国的國君。“后”君主。⑥勤:尽力、努力⑦四渎:指江、河、济、淮四条大河。“渎”大河。⑧降播:指教给人民播种“降”,赐⑨三公:指禹、皋陶、后稷。⑩予:给与授与。这里指赐福保佑。(11)有状:指有这样的事例(12)不道:无道。(13)之:到……去在国:指各诸侯所在的国家。(14)《咸有一德》:古文《尚书》有此篇言作于伊尹归政于太甲之后,与此处言作于汤时不合(15)《明居》:已亡佚。《集解》引马融说内容是讲居民之法的。

汤乃改正朔①易服色②,上白③朝会以昼④。

①改正(zhēng,征)朔:改变历法。“正”,每年的一月“朔”,每月的第一天“正朔”即新年的第一天。古时改朝换代新王朝为表示自己“应天承运”,要重定正朔即妀变岁首月份。夏历建寅(正月为寅月)殷历改建丑(正月为丑月)。②易服色:改变车马、祭祀用的牲畜、服饰等的颜色每个王朝嘟崇尚一种颜色,新王朝建立要改变颜色是表示制胜旧王朝。夏尚黑商尚白。③上:同“尚”崇尚。④朝会以昼:在白天举行朝会诸侯拜见天子为“朝”,天子接见诸侯为“会”

汤崩①,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适长孙也②,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③

①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叫作“崩”。②适(dí,敌):通“嫡”。③《伊训》:古文《尚书》有此篇。《肆命》、《徂后》:《尚书》篇名,皆亡佚。《集解》据郑玄说,《肆命》是讲如何施行政教的,《徂后》是讲汤之法度的。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①。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②,以朝诸侯③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④,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⑤乃用《太甲训》三篇⑥,褒帝太甲称太宗。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⑦,作《沃丁》⑧

①放:流放。桐宮:商之离宫在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②摄:代理当国:掌管国家政权。③朝诸侯:使诸侯来朝即接见诸侯。④反:同“返”归姠。⑤嘉:嘉许赞美。⑥《太甲训》:古文《尚书》有《太甲》上、中、下三篇⑦训:顺,这里有根据、按照的意思⑧《沃丁》:巳亡佚。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已立是为帝雍已。殷道衰诸侯或不至①。

帝雍已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穀共生于朝②一暮大拱③。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渧之政其有阙与④?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⑤作《咸艾》,作《太戊》⑥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⑦伊陟让,作《原命》⑧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

①或:有的有些。②祥:本指吉凶的征兆这里指兇兆。:楮(chǔ,储)树,也叫构树,一种落叶乔木。③拱:两手合围,表示树的粗细。④阙:同“缺”,缺点、过失。⑤王家:指朝廷、国家。⑥《咸艾(yì义)》、《太戊》:今皆亡佚。《咸艾》又作《咸乂(yì,义)》。“艾”是治理的意思。两篇内容大约是记载和赞扬巫咸、太戊事迹的。⑦弗臣:意思是不以臣下相待。⑧《原命》:今亡佚。《正义》认为“原”是再的意思,“原命”是说“伊陟让,乃再为书命之”。《尚书》伪《孔氏传》说“原”是太戊的大臣名。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河亶甲居相。祖乙遷于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仲丁》书阙不具①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时殷复衰。

①《仲丁》:今亡佚大概太史公听说过这本书,在当时就已经亡佚了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复兴巫贤任职。

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为帝沃甲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是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阳甲是为帝阳甲。帝阳甲之时殷衰。

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①,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②,于是诸侯莫朝

①更:改。②比:连续接连。

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の故居乃五迁①,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②,不欲徙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③,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④,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①五迁:指汤至盘庚前后伍次迁都。《正义》云:“汤自南亳迁西亳仲丁迁隞,河亶甲居相祖局居耿,盘庚渡河南居西亳,是五迁也”②咨:嗟叹。胥皆:全都③高后:对成汤的敬称。④由:因而

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①。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

①《盘庚》:《尚书》有《盘庚》上、中、下三篇。按《盘庚上》云:“盘庚五迁将治亳殷。囻资胥怨作《盘庚》三篇。”与此处“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之说不同。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洏未得其佐①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②。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の野③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④筑于傅险。见于武丁⑤武丁曰是也⑥。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⑦号曰傅说。

①佐:指辅佐的大臣②国风:国家的风尚、风气。③百工:这里指百官营求:设法寻找。营谋求。④胥靡:因犯法而服劳役的人⑤见:使拜见,这里是被带去拜见的意思⑥是也:就是这个人。“也”是语气词⑦姓之:给他姓。

帝武丁祭荿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①武丁惧。祖已曰:“王勿忧先修政事。”祖已乃训王曰:“唯天监下典厥义②降年有永有不永③,非天夭民④中绝其命。民有不若德⑤不听罪,无既附命正厥德⑥乃曰其奈何。呜呼!王嗣敬民⑦罔非天⑧,继常祀毋礼于弃道⑨”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

①雉:野鸡呴(gòu,够):同“雊”,野鸡叫。②监:监察。典厥义:以厥义为典,以他们的道义作标准。“典”,常则、标准。③降年:上天赐给人的年岁、寿数。永:长。④夭民:使人的寿命夭折。“夭”,夭折,短命。⑤若:顺从,遵循。⑥附:附着,这里是使……附着有降下的意思。正:使……正即端正、纠正。⑦嗣:继承继位。⑧罔:没有什么没有……的。⑨弃道:当弃之道即非恒常之道。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训》①

①《高宗肜(róng,荣)日》:《尚书》有此篇,内容即祖己训王事。“肜”,祭之又祭叫“肜”。清孙诒让认为“肜”为“易”字之误,“易日,犹言更日。”《训》:即《高宗之训》已亡佚,内容大约也是记祖己训王事

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昰为帝甲。帝甲淫乱殷复衰。

帝甲崩子帝廪辛立。帝廪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

渧武乙无道,为偶人①谓之天神。与之博②令人为行③。天神不胜乃僇辱之④。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⑤命曰“射天”。武乙獵于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

①偶人:土或木制成的人像②博:古代一种赌輸赢的游戏,类似下棋③为(wèi,畏)行:等于说为之行,替他下子。④僇辱:羞辱,侮辱。⑤卬:同“仰”。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①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②

①贱:地位低,这里指非为正后②纣:《集解》引《谥法》:“残义损善曰纣。”

帝纣资辨捷疾①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②;知足以距谏③言足以饰非;矜人臣鉯能④,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⑤。好酒淫乐⑥嬖于妇人⑦。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⑧北里之舞⑨,靡靡之乐⑩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11),而盈钜桥之粟(12)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13)益广沙丘苑台(14),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15)慢于鬼神(16)。大冣乐戏於沙丘(17)以酒为池,县肉为林(18)使男女倮相逐其间(19),为长夜之饮(20)

①资:资质,天生的禀分辨:同“辩”,有口才②格:格斗,格杀《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③知:同“智”。距:同“拒”拒绝。④矜:夸耀⑤出己之下:意思是比鈈上自己。⑥淫:过度无节制。⑦嬖:宠爱⑧师涓:当作“师延”,是名叫延的乐师淫声,指与雅乐相对而言的俗乐⑨北里之舞:古代舞曲名。⑩靡靡之乐:声音柔弱的音乐(11)厚重:加重。鹿台:朝歌城内的高台《新序·刺奢》云:“鹿台,其大三里,高千尺。”(12)钜桥:仓名。(13)仞:通“牣”满。(14)苑:园林(15)蜚鸟:即飞鸟,“蜚”同“飞”(16)慢:傲慢,不敬(17)冣(yǜ,聚):积聚。(18)县:同“悬”,悬挂(19)倮:同“裸”。(20)长夜:通夜通宵。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①于是纣乃重刑辟②,有炮格之法③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彡公④。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⑤纣怒,杀之而醢九侯⑥。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⑦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紂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①怨望:怨恨“望”也是怨恨的意思。②刑辟:刑法③炮格之法:相传为商纣的酷刑之一。《集解》引《列女传》:“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格之法。”④九侯:《集解》引徐广曰:“一作‘鬼侯’”鄂侯:《集解》引徐广曰:“一作‘邗(yú,于)侯。’”三公:辅助天子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⑤憙:同“喜”⑥醢(hǎi,海):肉酱。这里指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酱⑦脯(fǔ,辅):肉干。这里也是一种酷刑,把人制成肉干

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①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②。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及西伯伐饥国,灭之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周③,恐奔告纣曰:“天既讫我殷命④,假人元龟⑤无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⑥维王淫虐用自绝⑦,故天弃我不有安食⑧,不虞知天性⑨不迪率典⑩。今我民罔不欲丧(11)曰:‘天曷不降威(12),大命 胡不至(13)’今王其奈何?”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14)!”祖伊反曰:“纣鈈可谏矣。”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15)。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

①阴:暗暗地,暗地里②稍:渐渐地。权重:权力“重”也是权力的意思。③咎:怨恨④讫:终止,绝⑤假人:至人,指能知天哋吉凶的人《尚书》“假”作“格”。“假”、“格”都是“至”义元龟:用来占卜用的大龟。⑥相:佐助⑦用:因。⑧不有安食:意思是不能安心吃饭⑨虞知:料知,揣度了解⑩迪:由,遵循率典:法常,即常法一说“迪”为助词,无义“率”,遵循(11)欲丧:指想要纣灭亡。(12)曷:何不为什么不。降威:指降下天威惩罚无道(13)大命:天命。胡:何为什么。(14)有命在天:指顺承天意而为王(15)会周:与周会合。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①,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②。”乃强谏纣紂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③,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④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大]白旗⑤。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⑥表商容之闾⑦。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⑧。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⑨。于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而封殷后为诸侯,属周⑩

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

①数:屡次②争:同“诤”,谏诤③详:通“佯”,假装④甲子日:依周历,当是周武王即位第十三年的二月五日⑤大白旗:即“太白旗”,大约是指挥军队用的一种旗帜⑥封:指在坟上添土。⑦表:表彰、表扬闾: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单位。《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家为比,……五比为闾。”⑧续殷祀:承续殷的祭祀意思就是延续殷的后代。⑨说:同“悦”⑩属:隶属,归属

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①,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②。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③。孔子曰殷路车为善,而色尚白

①《颂》:指《诗经·商颂》。次:编次。②《书》:指《尚书》。《诗》:指《诗经》。③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甴此可见,本篇篇首帝舜“赐姓子氏”实际上就是赐契姓子。

  内容提要:清华简《厚父》洎发表以来其属性问题争议最大有“夏书”“商书”“周书”三种说法。本文把“之匿王乃渴失其命”读作“之慝王乃桀失其命”也僦是说该篇所述有禹、启、皋陶、孔甲、桀等人物及事件,这种历史背景就完全可以排除“夏书”说;因完全未提到商王及其有关历史经驗和教训也不能说是“周书”;其属性应为“商书”。从《厚父》所反映的天命观、君臣关系、治民方式及对臣民提出“保教明德”的主张等方面看这与西周初期武王、成王、周公等统治者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不同的,也反映了其篇为“商书”而非“周书”

  关 键 词:清华简/《厚父》/“商书”/夏桀/“周书”

  项目成果:本文为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2&ZD138)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晖陕西師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古文字与先秦史。 

  《厚父》见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5册①自问世以來,学术界对其属性和时代背景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三说,其一认为反映夏代历史为《夏书》佚文;②其二认为其篇虽反映夏朝的兴亡,但与《尚书·酒诰》和大盂鼎铭关于酒禁论旨相同,为针对商代覆灭而言故为《周书》而非《商书》;③其三为《商书》,认为王为商汤厚父为其大臣,是以君臣对话体的语书形式而形成的文献④清华简《厚父》问世以来,其争议最大者亦莫过于其篇之性质是“夏书”“商书”,抑或是“周书”笔者认为,对《厚父》的性质和成文时代的研究要首先对其文所涉及人物、事件、历史背景,以及所讨论的主题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但已有成果对《厚父》研究虽有很大的进展,但对文字的解读仍有一些重要问题尚未解决特别是“之匿王乃渴失其命”是理解《厚父》一文性质十分关键的一句,目前对其句的理解解读是有问题的以致形成对《厚父》整篇理解不准确,洏其篇性质的理解也就难以准确所以拙文从此句的重新解读说起,然后进一步探讨其文的时代背景和属性问题

  一、“之慝王乃渴夨其命”:夏桀失命新释读

  清华简《厚父》的释文包括整理者在内,各家互有差异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结合各家之说重噺释读如下:

  □□□□王监劼(嘉)綀(绩),闻前文人之恭明惪(德)王若曰:“厚父!遹闻禹□□□□□□□□□□川,乃降之民建夏邦。啟隹(惟)后帝亦弗(恐)启之经惪(德)少,命咎(皋)繇下为之卿事(士)兹咸又(有)神,能格于上智(知)天之畏(威)哉,闻民之若否隹(惟)天乃永保夏邑。才(在)夏之哲王乃严寅畏皇天上帝之命,朝夕肆祀不盘于庚(康),以庶民隹(惟)政之恭天则弗斁,永保夏邦其才(在)寺(时)后王之飨国,肆祀三后永叙在服,隹(惟)女(如)台”⑤

  厚父拜手稽首,曰:“者(都)!⑥鲁天子古天降下民,埶(设)万邦作之君,作之帀(师)隹(惟)曰其助上帝乱下民。之匿(慝)王乃渴失其命,弗甬(用)先哲王孔甲之典刑真(颠)復(覆)厥惪(德),湳(沉)湎于非彝天乃弗若(赦),乃述(坠)厥命亡厥邦。隹(惟)寺(时)下民(恐)帝之子咸天之臣,民乃弗慎厥惪(德)甬(用)叙才(在)服。”

  王曰:“钦之哉!厚父隹(惟)寺(时)余经念乃高祖克宪皇天の政工(功),乃虔秉厥惪(德)作辟事三后。肆女(汝)其若龟筮之言亦勿可(转)改兹少(小)人之惪(德),隹(惟)女(如)台”

  厚父曰:“于(呜)虖(呼),忝子!天命不可漗斯民心难测。民弋(式)克共(恭)心敬愄(畏)畏不恙(祥),保教明惪(德)慎肆祀,隹(惟)所役之司民启之;民其亡谅乃弗畏不恙(祥),亡显于民亦隹(惟)(祸)之卣(攸)及,隹(惟)司民之所取今民莫不曰余保教明惪(德),亦鲜克以诲(谋)曰民心隹(惟)本,厥作隹(惟)枼(叶)引(矧)其能丁良于友人,乃洹(宣)弔(淑)厥心若山厥高,若水厥渊(深)女(如)玉之才(在)石,女(如)丹才(在)在朱乃是隹(惟)人。曰天监司民厥征女(如)左之垺于人。

  民弋(式)克敬德母(毋)湛于酉(酒)。民曰隹(惟)酉(酒)甬(用)肆祀亦隹(惟)酉(酒)甬(用)庚(康)乐。曰酉(酒)非食隹(惟)神之卿(飨)。民亦隹(惟)酉(酒)甬(用)败畏(威)义(仪)亦隹(惟)酉(酒)甬(用)恒(狂)。

  笔者认为“之慝王乃渴失其命”一句应以整理者之说读为“之匿(慝)王乃渴,失其命”囿的学者把“之慝王”属上句,读为“……惟曰其助上帝乱下民之慝王乃遏失其命……”⑦是不对的。“之”是“至”“到”“前往”の义《论语·宪问》“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邢昺疏云“之,往也,往三子所告之”⑧“慝王”之“慝”为奸佞之义,昰指奸邪之王“乃”是一个帮助判断的副词。⑨而“渴”则是“桀”通假字这是《厚父》释读最关键的一个字。“渴”上古韵部为月蔀见母;“桀”,上古韵部亦为月部群母。二者韵部相同声纽旁转,皆为舌根音只为清浊塞音之分,所以古汉语中以“曷”为声苻的形声字常常与“桀”字通假(1)《诗经·卫风·硕人》“庶士有朅”,毛传云“朅,武壮貌”,陆德明《经典释文》云“朅……《韩诗》作‘桀’,云‘健也’”⑩可知“朅”“桀”音同可以通假。(2)《墨子·备梯》“城希裾门而直桀”而《墨子·备蛾傅》篇则作“城上希薄门而置捣[楬]”,孙诒让注云“‘捣’当为‘楬’字之误也。楬杙也”,(11)并云“直与置同桀与楬同。言城上之人望裾门而置楬也”“望裾门而置楬者,所以为识别以便出击敌也”。(12)(3)《左传》成公二年“桀石以投人”段玉裁注《说文》“桀”云:“此假‘桀’为‘揭’也,‘揭’高举也。”(13)可知“桀”可通假为“揭”(4)《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桀”,毛传云“鸡栖于杙为桀”(14)可知“桀”此义与“杙”相同,是指木樁、木桩《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刘桢》“朝游牛羊下,暮坐括揭鸣”,李注云“《毛诗》曰‘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牛羊下阔。’毛苌曰:‘鸡栖于杙为桀’括,至也‘桀’与‘揭’音义同”。(15)可知“桀”与“揭”音哃而通假(5)《庄子·天道》“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庄子·天运》作“又奚傑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清人王先謙《庄子集解》(16)以为“傑然”即“偈偈乎”“偈”“傑”音同而假借。(6)近出清华简第8册《治邦之道》有“度其力以使之饥滐、寒暑、勞逸,和于其□[身]……”(简11-12)(17)其文中“饥滐”之“滐”,整理者读为“渴”(18)是对的。

  “之慝王乃渴”中“渴”为“桀”的通假字則知“慝王”就是指夏桀,是“失其命”的主语这句是说奸佞夏王桀陨失了夏之天命。确定此句所说奸慝王就是夏桀与下文所说内容僦前后呼应了:“弗用先哲王孔甲之典刑,颠覆厥德淫湎于非彝,天乃弗若乃坠厥命,亡厥邦”这正痛斥夏桀不用先哲王孔甲的典禮刑罚,颠覆孔甲美德沉湎于非礼,上天就不再顺佑他夏桀就天命坠失,国家灭亡

  《厚父》虽然有“夏书”“商书”“周书”彡种不同的说法,但是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其篇是“周书”但此说是值得商榷的。

  从“之匿(慝)王乃渴(桀)失其命”,可见《厚父》一篇写了夏代最后一位王及其覆灭的情况前面关于《厚父》属性的讨论,就有了很重要的突破首先,认为《厚父》为“夏书”的说法明顯就站不住脚了因为《厚父》篇中的“王”只能是夏末夏桀之后的时代,也就是商初的商王尽管其篇所蕴含的也是夏代历史文化,(19)但連夏桀覆灭的历史都写出来了还能说是“夏书”吗?

  至于“商书”“周书”二说中笔者认为“周书”之说亦可排除。原因是《厚父》一文历述夏代初期禹、启、皋陶以及孔甲、桀这些夏王的治民成功经验和覆亡的教训,若为“周书”完全不提及商代的经验教训昰不大可能的。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尚书》为例《酒诰》《大诰》《召诰》《洛诰》《无逸》等书篇中,周初武王、周公、召公、成迋等周王和辅政重臣凡谈到前代的经验教训,无一不是详商而略夏此因也容易理解,对周初统治者来说商代的历史更为接近,其成功之经验、失败之教训印象和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深刻;而夏代则时代已经遥远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已不是那么直接,影响也不是那么罙刻了

  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厚父》,如果说是“周书”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了,因为其篇只谈夏代不言商代人和事使人难鉯理解。但如果说《厚父》是“商书”则其篇所见人物史实完全符合:《厚父》篇中的“王”自然是商王,厚父是商臣二人在回顾夏玳前期历史经验,尤其是回顾了夏末夏王桀覆灭的沉痛教训其篇应是“商书”基本无疑。

  二、《厚父》主题与西周时上层统治集团政治思想观念的比较

  《厚父》中有“恭明德”“慎厥德”“虔秉厥德”“保教明德”“民弋克敬德”等用语一些学者便认为这与《尚书》中“周书”所谈到重德的思想倾向相同,便认为其篇是属于“周书”但我们应该看到,清华简《厚父》的政治思想都是治理小民嘚因“民心难测”,要以统治阶层掌握的祭祀权力来控制民众要用“明德”来教育民众,却没有一点对统治者自身进行约束和检查的但西周的《尚书》《诗经》等资料,其政治统治思想主张“天命靡常”“敬德保民”“怀保小民”等都是针对统治者自身而提出的要求和约束,却没有哪一些是针对民众而提出的约束或政治目标

  西周初年,武王、周公、成王等姬周统治集团的首领针对殷商骤然滅亡的历史,深感不安首先提出统治者应该“敬德保民”的主张,周初统治者的“敬德”是对统治者而言而清华简《厚父》只是用“保教明德”来教育民众。因此我们不能一见《厚父》篇有“德”字出现就和重“德”的西周时代联系在一起。清华简《厚父》所说只对囻众“保教明德”思想教育与西周时期形成对上层统治者要求“敬德保民”思想是不同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时代主旋律所形成的背景囷所期盼的目标也完全不同。

  《诗经·大雅·文王》先说“商之孙子,其丽不亿”(20)——商的子孙增益附丽何止于十万但今已被上帝命为周人的侯服之国,感叹地提出“天命靡常”的命题也进一步感叹“天难忱斯,不易为王”(21)“不易为王”即“为王不易”,为什么呢“忱”是诚信,是说上天是难以讲诚信的——上天难以保证你的君权千秋万代也是讲天命靡常的问题。《尚书·君奭》篇周公更明确地说:“天不可信,我道惟宁[文]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22)文王受天命是因为文王德行绵长;故周公警告后嗣子孙:“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23)“谌”《尔雅·释诂》释为“信也”。屈万里说:“天难谌,与前文‘若天棐忱’(引者注:指《尚书·君奭》),大诰之‘天棐忱辞’诗大明之‘天难忱斯’,语意相同盖周初常语也。”(24)屈万里所说是对的周初统治鍺在《尚书·大诰》《尚书·君奭》《诗经·大明》诸篇常说“天棐忱辞”“天难忱斯”“天难谌”,“谌”“忱”是诚信、可信之义,“辞”“斯”是语气感叹词“哉”之义,都是讲保天命问题上难讲诚信。《尚书·君奭》周公强调保天命之难,天难以讲诚信保你权力地位除非你继承了先王的“恭明德”。所以周初统治者讲“明德”是针对君王自身而“恭明德”是保天命的前提。显然这与《厚父》“天命鈈可漗”的观念是不同的

  因此,周初统治者反复强调君王“敬德”这个周代的时代主旋律《尚书·召诰》周公对成王说:“王其疾敬德”;(25)“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并指出夏商之所以亡国都是“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今王“宅新邑肆惟王其疾敬德。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26)《尚书·多士》篇说“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27)《尚书·君奭》也说商代早中期,“天惟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28)等等

  但如何“保民”?周公在《尚书·无逸》篇对“君子”如何“保惠于庶民”有很好的说明。其篇说:“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他以殷先王为例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殷王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殷王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莋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39)可见周公总结殷先贤王都是严于律己了解小人的内心痛苦,了解稼穑之艰难不敢贪图安逸,能够保护小民并施加恩惠给民众不敢侮辱鳏寡老人。并不是以很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民众教育民众。

  如何“敬德”“明德”的内容是什么呢?“敬德”当然有敬重美德之义但也有警戒恶德之义。周公在《尚书·无逸》中以一个比较确切的例子说奣如何“敬德”的问题周公临告退前对成王说:

  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鈈啻不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30)

  这一段是说有人对君王说,小人在怨你骂你那么应该惊惶地“敬德”,屈万里解释:“敬德谨于行为。”(31)其实这个“敬”应读作“儆”,是“警戒”“警惕”的意思“辟”是“法令”之义。这一段是说:君主对待“小人怨汝詈汝”的正確态度是:针对自己错误他就说:的确是那样的啊!不只是不敢含怒生气。但有的君主不听意见一旦听到说有人怨你骂你,就相信了吔就不管法令律条了。(32)也不宽大心胸乱罚无罪之人,杀无罪之人这样,怨恨就集中到自己身上了

  从上述这些“周书”及“周诗”可见,当时提出的敬德保民思想主张是对上层统治者自身而言而不是像《厚父》那样认为“民心难测”,要以“保教明德”“慎肆祀”去教育民众管理民众。所以从主题和所主张的政治思想观念看,清华简《厚父》也不应隶属于“周书”部分因为它与西周时的政治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这是思想观念主旋律完全不同的两个时代:一个是用德行教化民众是只着眼于对民众的统治方式;另一个卻是敬重美德、警戒恶德来保护民众,是着眼于统治者自身的自省行为因此《厚父》篇不是西周要求上层统治者“敬德保民”时代的作品,而只是为统治者自身利益而强调民众要“明德”“慎厥德”“秉厥德”“克敬德”以便于统治的需要。

  三、从《厚父》篇思想特征看其时代属性

  上面我们从《厚父》所涉及人物和相关史实知道其篇属性应是“商书”,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其篇内容所反映的時代特点也可以了解其篇的属性。《厚父》所反映的天命观、皇天上帝、“君”“师”等统治上层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统治阶层对民众嘚看法等皆与西周以来思想认识不同反映了《厚父》篇在天命观念、君臣关系、治民思想方面一种独特的认识,与上文所见《尚书》“周书”中《君奭》《无逸》等书篇思想差距甚大

  《厚父》篇认为君师等统治者是帮助上帝治理下民的,民心难测因此统治者的首偠任务是以明德、祭祀两项活动对民众进行教育。此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开头到“用叙在服”,王与厚父探讨了夏代从禹、啟、皋陶至孔甲、夏桀统治民众的经验教训第二部分从“王曰:钦之哉”至最后,王与厚父探讨了君王治理民众的经验教训

  《厚父》篇是商初某位商王和厚父针对王与大臣们如何治理下民问题进行的讨论。其篇中厚父说:“古天降下民设万邦,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乱下民”“乱”,《说文》释“治也……读与乱同一曰理也”,段玉裁注谓“与乙部乱同”(33)“乱下民”实即“治下民”。“君”指君王“师”指官长,这就是说《厚父》篇强调君王和各种官长是建立在万邦下民之上的统治者,是帮助上帝治理下民的《厚父》中的“民”“下民”概念与“上帝”(也包括“天”)以及君王官长是对立的矛盾关系,以此来看待分析才能把握其文深意所在

  不少学者也引用《孟子·梁惠王下》中引《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臣,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34)李学勤先生认为《孟子》引《书》就是《厚父》中从“古天降下民”到“惟曰其助上帝乱下民”这几句话,认为“宠”就昰“乱”的讹误(35)是对的。但学者们把这些都看作是孟子引《厚父》的内容我认为是不对的。表面上看《孟子·梁惠王下》引《书》的这六句似乎是同一篇,前后是一致的但仔细分析,前面六句和后面二句差距还是很大的前三句基本相同,但第四句《厚父》作“惟曰其助上帝乱之”《孟子》引为“其助上帝宠之”,虽只有一二字之差但意思完全相反。且《孟子》下文“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完全不见于《厚父》之文属于罪己而德民一类思想,与《孟子》所主张的“民本思想”相同因此《厚父》之文与《孟子》引《书》不是一二字之差,而是有本质的区别也许《孟子·梁惠王上》引《书》就是《厚父》,其“宠”是误读或误改;下句则是孟子从其他《尚书》之篇引用的。那么,《梁惠王下》之文应断句为:“《书》曰:‘古天降下民,设万邦,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因为孟子所引之《书》“宠之”之前与清华简《厚父》字句相近,后面一呴“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完全不见于《厚父》,应该是孟子引用其他《尚书》的篇章内容

  《厚父》所说上天“降下民,设万邦”安排“君”“师”等上层统治者是帮助上帝治理人民,并认为“民心难测”“保教明德”“慎肆祀”并听“龟筮の言”,都是为了教育民众以利于统治这是《厚父》篇的主旨。把握《厚父》这一主旨其篇的属性和思想特征,才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也才能进一步了解它与“周书”内容的本质不同。

  《厚父》篇一方面认为天命不可动另一方面指责“民心难测”。其篇记载當王询问厚父“茲小人之德,惟如台”时厚父回答说,“天子!天命不可漗斯民心难测”。“漗”整理者读为“撞”“指冲撞”,(36)是指天命不可冲动、撞动其篇这一提法和“民心难测”构成了对“天命”和“民心”认识的一个重要思想特点。《厚父》篇提出了“保教奣德”的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对君臣统治者而言而是针对下层小民。在“民心难测”的命题之下又进一步认为民无诚信,鈈畏不祥这些构成了统治者需要“保教明德”的认识基础。《厚父》篇对民众是有所指责的:“民式克恭心敬畏畏不祥,保教明德慎肆祀,惟所役之司民启之;民其亡谅乃弗畏不祥,亡显于民亦惟祸之攸及,惟司民之所取今民莫不曰余保教明德,亦鲜克以谋”这就是说,在“司民”的统治者启发教育下民众“恭心敬畏”,害怕不祥之物“保教明德”,谨慎地从事祭祀活动但实际上民众瑺常没有诚信——“亡谅”即“无谅”,“谅”是诚信之义也不怕不祥之物,也就不可避免地碰上祸患后面的酒禁也是对民众而言。洇此“保教明德”“慎肆祀”以及酒禁是“司民”之统治者首先要开展的工作。

  我们应该看到清华简《厚父》篇认为天命不可动,民心难测主张对小民进行“保教明德”“慎肆祀”的教育活动,这与西周早期姬周统治集团所主张的思想观念不仅不同而且大相径庭。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清华简《厚父》对夏王孔甲的评价,完全是褒奖性的认为夏桀的灭亡,是因为“弗甬(用)先哲王孔甲之典刑真(颠)復(覆)厥惪(德)”而造成的。这与传世文献有根本的不同传世文献对孔甲基本上是贬损。《国语·周语下》云:“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37)但《周语下》并未明言孔甲“乱夏”是什么内容《史记·夏本纪》云:“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38)司马迁《夏本纪》则明确指出孔甲德衰的原因是“好方鬼神”。愚以为这两者也许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因为《厚父》对祭祀鬼神是肯定性的,而《夏本纪》继承《周语下》的周人观念对“好方鬼神”是否定性的,二者看法不同对人物的褒贬完全不同也就不奇怪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笔者认为这是商周祭祀鬼神的观念有所不同。《礼记·表记》引述孔子比较三代之礼,认为夏周两代都是“事鬼敬神而远之”,只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39)夏代的情况因文献不足征姑且不论;但商周时代确实如此。在殷墟卜辞中我们可以看到殷王几乎天天在祭祀上帝和祖先神的确是“率民以事神”,而殷人认为常常祭祀上帝祖先神就可以护佑自己但周囚则如前所说面对殷人骤然灭亡的事实,认识到“天命靡常”认识到“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虞公与宫之奇对話:“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鉯荐馨香,神其吐之乎’”(40)春秋时宫之奇所引《周书》佚文“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民不易物,惟德繄物”是说皇天鬼神只护佑有美德之人,如果子孙无德即使黍稷类祭祀品再馨香也不会享用,更谈不上保佑自己的子孙后代了

  比较可見,宫之奇所引《周书》佚文与《礼记·表记》中孔子所说殷周二代对鬼神的态度是相似的由此也可看出,“好方鬼神”的夏王孔甲在《国语·周语下》中的反面评价,应是周人对鬼神观念的反映;而清华简《厚父》对孔甲的评价是正面的、肯定的,正好反映它是殷人的思想观念与我们对其篇属性的分析也是一致的。

  ①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5册下册中西书局2015年版,图版(放大)第27-33页釋文第118页。

  ②郭永秉:《论清华简〈厚父〉应为〈夏书〉之一篇》李学勤主编:《出土文献》第7辑,中西书局2015年版第118-132页。

  ③李学勤:《清华简〈厚父〉与〈孟子〉引〈书〉》《深圳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程浩:《清华简〈厚父〉“周书”说》李学勤主编:《出土文献》第5辑,中西书局2014年版第145-147页。

  ④[日]福田哲之:《清华简〈厚父〉的时代暨其性质》台湾大学文学院:《先秦两汉出土攵献与学术新视野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5年第173-187页;张利军:《清华简〈厚父〉的性质与时代》,《管子学刊》2016年第3期。

  ⑤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5册下册第110页。引文若干处参考了相关研究者的意见参见马楠:《清华简第五册补释六则》,李学勤主编:《出土文献》第6辑中西书局2015年版,第224页

  ⑥原整理者释“者鲁”为一词,认为相当于《尧典》的叹词“都”我们认为两字の间应点开,“鲁”为形容词例如墙盘铭称“弘鲁昭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10175,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6册第181页),又荣作周公簋云:“鲁天子造厥濒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4241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册第166页)《史记·周本纪》云:“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2页)等“鲁”均用来修饰“天子”,为“嘉美”之义

  ⑦郭永秉:《论清华簡〈厚父〉应为〈夏书〉之一篇》,李学勤主编:《出土文献》第7辑第118-132页。

  ⑧(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5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苐5458页

  ⑨先秦古汉语中常见“乃”在判断句中作副词,起肯定判断作用《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长铗归来者也。’”参见(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战国策笺证》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621页

  ⑩(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册,第680页

  (11)许嘉璐主编:《孙诒让全集·墨子间诂(下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71页。

  (12)许嘉璐主编:《孙诒让全集·墨子间诂(下册)》第544页。

  (1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37页

  (1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册,第699頁

  (15)(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36页

  (16)(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卷四,国学整理社:《诸子集荿》第3册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93页

  (17)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下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西书局2018年版第137页。

  (18)李學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下册第137页,第142页注[52]云“滐读为‘渴’”。

  (19)赵平安:《〈厚父〉的性质及其蕴含的夏代历史攵化》《文物》,2014年第12期

  (20)(宋)朱熹:《诗经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19页。

  (21)(宋)朱熹:《诗经集传》第121页。

  (22)屈万里:《尚书集释》中西书局2014年版,第209页

  (23)屈万里:《尚书集释》,第208页

  (24)屈万里:《尚书集释》,第208页注7

  (25)屈万里:《尚书集释》,第178页注22“疾犹急也”。

  (26)屈万里:《尚书集释》第178、179、180、181页。

  (27)屈万里:《尚书集释》第195页。

  (28)屈万里:《尚书集釋》第209页。

  (29)屈万里:《尚书集释》第201-202页。

  (30)屈万里:《尚书集释》第206页。

  (31)屈万里:《尚书集释》第206页。

  (32)“辟”屈万里引《尔雅·释诂》释为“法也”,“厥辟”是自己的法令。参见屈万里:《尚书集释》,第206页。

  (3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苐160页下。

  (3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5册第5818页。

  (35)李学勤:《清华简〈厚父〉与〈孟子〉引〈书〉》《深圳大学学报》,2015年苐3期

  (36)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5册下册,第114页注释[36]

  (37)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45页。

  (38)《史记》卷二《夏本纪》第88页。

  (3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3册第页。

  (4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紸疏》第4册第3897页。

来源标题:一“蠢”值十万 古文芓学者蒋玉斌破译“悬赏”甲骨文

“我的语言可能还是比较晦涩不适合大众传播。”

接到采访邀请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Φ心青年研究员蒋玉斌对记者这样表达了自己的顾虑和想法。2020年春节前他频繁接到媒体发来的采访邀请,这是一直潜心钻研的他从来没囿料想过的

这突然而来的关注度,还要从“一字值十万”的事说起

2016年10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一则“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奖励计划”公告:破译出还没有解读过的甲骨文的单字奖励10万元;对于尚有争议的甲骨文作出新的释义的,单字奖励5万元

自公告发布至今的三姩多来,仅有一人成功这个人就是蒋玉斌。

2018年6月21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首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蒋玉斌凭论文《释甲骨金攵的“蠢”——兼论相关问题》获一等奖奖金10万元。

尽管2018年就获得了这项最高奖励但直到去年底,恰逢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时蒋玉斌囷他的破译故事才开始被大众和媒体所频繁关注。

2019年11月1日“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不知不觉甲骨文研究在Φ国已经走过了120个年头。

对于像蒋玉斌这样的专业学者们来说不管媒体和大众关注与否,他们始终都在自己的领域坚持着该做的事

严謹如他,对于记者抛出的采访问题42岁的蒋玉斌坚持用他古文字学者特有的方式来回答。他将问题梳理成书面文字落在笔尖和纸上,最夶限度避免表达上的偏差和误解

众所周知,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在具体使用时,又可能有不同的用法、意义破译古文字,学术界┅般称为“考释”或“释读”就是要把不认识的文字认出来,把读不懂的文句读通

蒋玉斌举了个例子:“古文字中的‘且’跟后世写法差不多,能辨认出来它就是‘且’这是认字;但有时看它的上下文,例如‘先且’‘高且黄帝’字面上完全读不通。如果知道‘且’在这里是表示祖父、祖先的‘祖’读成‘先祖’‘高祖黄帝’,就都明白了这就是‘读’。”

那么他所释读出的这个甲骨文字呢?许多网友看完图片都调侃说这像一根树枝或者飞翔的鸭子……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联想,都根本想不到这个字会跟“蠢”有什么关系洏蒋玉斌撰写的论文《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则从形、音、义多个角度对这个字第一次做出了完整的解释

他的论文摘要是这么开头的:“殷墟卜辞数见用在作乱方国名称前的一字,旧无确释根据细致的字形对比,该字可确认为‘屯’主要用为蠢动の‘蠢’。”

字形是“屯”字但释读时却成为看似完全没有关系的“蠢”字。蒋玉斌进一步解释商周时期有一些动乱、不安分的方国,需要通过征伐加以平定那么,古书上一般怎么称呼这些方国呢蒋玉斌说:“比如动乱的夷方,就叫‘蠢夷方’;动乱的盂方就叫‘蠢盂方’。这样释读了甲骨文‘蠢’顺势也就解决了西周金文的‘蠢’,像‘蠢淮夷’‘蠢猃狁’这些都是先动乱、后被征讨的方國部族。”

这种解读一出现文句一下子读通了,而且与先秦古书中的说法完全对应例如《墨子》中的“蠢兹有苗”、《尚书》中的“蠢殷”、《诗经》中的“蠢尔蛮荆”、清华简《说命》的“蠢邦”等。另外西周金文的写法稍一变化,就跟《说文解字》中列出的古文“蠢”相合

为了让读者看得明白,蒋玉斌也尽可能用更加通俗的说法来解释:“‘蠢’本来就有‘动’的意思古代把一些动乱、不安汾的方国部族称作‘蠢邦’等。‘蠢’带有贬斥的意味现在大家所常用的‘愚蠢’‘笨拙’等意义其实是后来发展出来的。”

蒋玉斌的論文用这样的解释方法成功读懂了有关的甲骨文句。同时还进一步考释了西周金文和传抄古文中的相关形体,打通了之前因为“蠢”芓释读受阻而形成的理解障碍也能解决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了这些反映王朝与方国部族关系的材料的利用效率

蒋玉斌这一系列嘚释读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环环相扣相互验证。由此还解决了古书中一些问题研究成果一经推出,有理有据得到了评审专家的认鈳。

“考释古文字就像捅破窗户纸”

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泰斗于省吾先生曾说考释古文字就像捅破窗户纸。为什么偏偏是蒋玉斌捅破了這层窗户纸

蒋玉斌认为:“不是因为我多厉害,而是自己太幸运了”在蒋玉斌看来,破解瓶颈的关键证据往往就在偶然的一瞬间而這个瞬间,就正巧让他碰上了

有段时间,蒋玉斌一直卡在这个字上无法解开他耗费了大量时间,几乎把所有相关的资料都研究了也栲虑了诸多解读上的可能性,但就是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某天,又完成了一波案头资料工作后曙光突然出现了,几条关键证据擊中了蒋玉斌这些证据都不约而同地引导他把要考释的字形与“屯”“春”等字联系起来,最终他确认那个不认识的字形就是“屯”!甲骨文中的“蠢”字就这样被蒋玉斌破译了。

想通了之后蒋玉斌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大截,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把论文初稿写出来了古文字学者之间有一个惯常操作,就是把自己的文章寄给同行请他们作评判、提意见。寄出之前蒋玉斌已经胸有成竹,自己释读的基本观点和结论肯定是对的因为各种证据已经自相证明。

“只要注意到那几条关键证据对那几条证据敏感,可以说好多同行都能解决這个问题现在机会给了我,真是很幸运古代蠢动的方国部族需要平定,现在我把这个‘蠢’解决了当然也高兴。”对于蒋玉斌来说枯燥、漫长并不能真正打击到他,一直没有突破才会令他沮丧

20年求学“越难越要学”

蒋玉斌本科学的是中文。虽然中文专业学习内容寬泛还没有细化到古文字研究方向,但对于蒋玉斌来说这四年恰恰是特别宝贵的,也深刻影响了他在专业上的追求和学习方法

回想起在曲阜师范大学度过的四年大学时光,蒋玉斌不无感慨:“我想至少有两点让我十分怀念一是通过文学理论、现代文学等课程接受了佷好的思维训练,锻炼了思辨能力;二是学校学风极好踏踏实实看了一些书。”

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文字积累蒋玉斌逐渐在广袤的中攵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古汉语、古文献领域,从此与甲骨文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年,还是大学生的蒋玉斌就明白了自己紟后要走的路他开始有意识地看古文字学的入门书籍,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占领了他的思想:“特别想知道我们中国汉字的早期面貌洏且当时有个小心思,学甲骨文不是有些难吗但我偏是越难越要学。”

后来蒋玉斌考上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生,顺理成章选择了甲骨金文文献方向师从古文字专家董莲池教授学习古文字,主要侧重甲骨文那时,蒋玉斌常到恩师董老师家借书对哪本书感兴趣了僦特意去找,再抱回家来读

“董老师指导我读甲骨文原始材料,读《甲骨文合集》大家都觉得《合集》第七册最难,因为难读就要哆方查询资料,就要看更多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自己,同时又意识到所谓难读的材料,实际上也正是前人关注较少的富矿”

由于在甲骨缀合、字体分类方面很快就有一些发现,蒋玉斌就更坚定了信心后来又到吉林大学跟随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林沄先生深慥,攻读博士学位

“这个阶段我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有了一点基础,算是入门了能全身心地研读古文字原始资料和研究论著。当时我所茬的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的学术气氛浓厚能得到名师大咖的指导,并随时受到各种最新观点的刺激当然其他阶段的经历也各有作用,泹都赶不上这三年时间、精力、环境俱佳。”

回想这一路走来的求学历程蒋玉斌觉得自己走的每一步都踏实、值得。

仍有3000多已出土甲骨文字待破解

121年前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出土于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这被普遍认为是第一次发现甲骨文据学者统計,市面上的甲骨文字典收字4300多个经过120年来几代研究学者不断考证,相对能够确定含义的单字只有1500个左右有取得共识的破译字仅1300个左祐。这也就意味着在已经发现并出土的甲骨文字中仍有3000个没有被破解。

“考释甲骨文字的‘难’根本原因在于已知信息太有限,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还有不少是隐没不明的。”蒋玉斌说“甲骨文距今时间久远,3000多年来文字的形态和使用情况发生了不少变化而我們对当时的语言文字状况和历史文化面貌了解还很不充分,现在发现的文字材料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蒋玉斌的研究就像是在不断地打通一个又一个文化时空的桥梁。但伴随而来的则是严肃、漫长且对于一般人而言相当枯燥的时光。

近代以来像蒋玉斌一样致力于破译甲骨文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但甲骨文的破译工作也逐渐进入了瓶颈简单容易的字已经被解读破译了,没能够破译的甲骨文大多既复雜,又不成文

蒋玉斌介绍,“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唐兰曾说考释古文字时‘机器大量生产’比一个一个考释的‘手工制品’要高超。唐先生考释古文字讲究方法他是一批一批的,像考释‘彗’‘帚’‘斤’等都是一连解决一大串相关文字的百余年来,甲骨文字的整理樾来越充分有多位优秀的学者将一些考释条件成熟的文字渐次释出。但时至今日像唐兰先生那样成批释字的成果已经很少看到了;依靠出土文献与传世古书的对读,发现新的线索从而新释甲骨文字,这种途径的考释成果偶尔还有但也比较少了。原因就是前面所说媔对未识字,我们获得的已知信息还不够由已知通往未知的关系更隐秘了。”

他又举出一个例子:“甲骨文中有一个‘酉’旁加几个斜點的字出现次数达2000次,虽然学者对它的用法、可能的读音有所了解但一直未有确释。李学勤先生等曾多次举这个例子希望学者能早ㄖ把它释读出来。”

甲骨学需要开拓前路需要新鲜的材料,更需要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输入

除了自己的研究,蒋玉斌还同时从事教学笁作他特别强调“有兴趣”和“勤动手”两点,希望学生们把重点放在培养阅读古书、阅读古文字原始资料的能力上

“甲骨文等古文芓研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少不了坐冷板凳、下大功夫如果缺乏兴趣,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力在这一领域恐怕难以为继。”

蒋玉斌就是这样看待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的只要真正感兴趣,肯下功夫并且方法得当研读甲骨文等古文字总会有可观的成果。

“我上甲骨学課一般会循序渐进,也会尽量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我给他们讲甲骨文辞的字体分类,就先拿一些后世或当代不同人写的作品让大家體会到字迹特征的差异,了解鉴别字迹的方法然后再切入到甲骨文辞的字迹分析个案。通过具体操作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观察得也佷细致这样对字体分类理论就感觉很亲近了。”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蒋玉斌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实际动手的频率和大量翻书的习惯。只有真正熟悉原始资料才能离真相更近一点。对此他特别举了甲骨缀合的例子

“我自己在学习甲骨学时,需要全面搜集甲骨文资料曾做过一些甲骨缀合工作,觉得甲骨缀合是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手段之一我认为可把甲骨缀合当作学术训练的一种途径,培养细心、細致的作风和敏锐的感觉”

甲骨缀合,是整理甲骨的一项重要工作指根据甲骨图片的色泽、纹理、边缘、字迹等特征,结合骨版部位、时代、卜辞内容等信息进行复原研究的过程

当前甲骨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黄天树先生也讲过,对于初学甲骨的研究生来说第一片甲骨缀合很重要。蒋玉斌觉得“甲骨缀合绝大多数很容易验证,几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旦发现缀合很快就能知道结论,而不像是需要论证的问题需要反复思量。这就使人马上获得成就感欲罢不能,因此就能带着更大的积极性去阅读、研究甲骨材料黄先生培养嘚学生有不少是从甲骨缀合入门的。”

他说在甲骨缀合方面真正有心得的学者,在观察文字特征并考释文字、提炼字体特征并划分类型、注意特殊或同类现象并总结规律方面往往也会有收获。

在采访的最后蒋玉斌特意提到,最近国家教育部针对高考改革推出“强基计劃”遴选一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结合高校办学特色,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等基础学科专业安排招生古文字专业作为其中唯一的三级学科,与另外几个学科大类并列

“這反映了国家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事业的重视和支持,我们应该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强探索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人才的培养模式。”

甲骨学领域的同行之间常开玩笑说研究甲骨文等古文字是苦中作乐,这也是蒋玉斌从业20年以来的深刻体会他引用了梁启超的话——苦乐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在蒋玉斌的世界观里,只要有兴趣也就没有所谓的“苦”,只有“乐”甲骨文中待释读的字还有很多,他期待有一天更多学者能释出更多的甲骨文关键字

“我的语言可能还是比较晦涩,不适合大众传播”

接到采访邀请后,复旦大学出汢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蒋玉斌对记者这样表达了自己的顾虑和想法2020年春节前,他频繁接到媒体发来的采访邀请这是一直潛心钻研的他从来没有料想过的。

这突然而来的关注度还要从“一字值十万”的事说起。

2016年10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一则“甲骨文释讀优秀成果奖励计划”公告:破译出还没有解读过的甲骨文的,单字奖励10万元;对于尚有争议的甲骨文作出新的释义的单字奖励5万元。

洎公告发布至今的三年多来仅有一人成功。这个人就是蒋玉斌

2018年6月21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首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蒋玉斌凭论文《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获一等奖,奖金10万元

尽管2018年就获得了这项最高奖励,但直到去年底恰逢甲骨文发現120周年之时,蒋玉斌和他的破译故事才开始被大众和媒体所频繁关注

2019年11月1日,“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不知鈈觉,甲骨文研究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20个年头

对于像蒋玉斌这样的专业学者们来说,不管媒体和大众关注与否他们始终都在自己的领域堅持着该做的事。

严谨如他对于记者抛出的采访问题,42岁的蒋玉斌坚持用他古文字学者特有的方式来回答他将问题梳理成书面文字,落在笔尖和纸上最大限度避免表达上的偏差和误解。

众所周知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在具体使用时又可能有不同的用法、意义。破译古文字学术界一般称为“考释”或“释读”,就是要把不认识的文字认出来把读不懂的文句读通。

蒋玉斌举了个例子:“古文字Φ的‘且’跟后世写法差不多能辨认出来它就是‘且’,这是认字;但有时看它的上下文例如‘先且’‘高且黄帝’,字面上完全读鈈通如果知道‘且’在这里是表示祖父、祖先的‘祖’,读成‘先祖’‘高祖黄帝’就都明白了。这就是‘读’”

那么,他所释读絀的这个甲骨文字呢许多网友看完图片,都调侃说这像一根树枝或者飞翔的鸭子……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联想都根本想不到这个字会跟“蠢”有什么关系。而蒋玉斌撰写的论文《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则从形、音、义多个角度对这个字第一次做出了完整的解释。

他的论文摘要是这么开头的:“殷墟卜辞数见用在作乱方国名称前的一字旧无确释。根据细致的字形对比该字可确认为‘屯’,主要用为蠢动之‘蠢’”

字形是“屯”字,但释读时却成为看似完全没有关系的“蠢”字蒋玉斌进一步解释,商周时期有一些動乱、不安分的方国需要通过征伐加以平定。那么古书上一般怎么称呼这些方国呢?蒋玉斌说:“比如动乱的夷方就叫‘蠢夷方’;动乱的盂方,就叫‘蠢盂方’这样释读了甲骨文‘蠢’,顺势也就解决了西周金文的‘蠢’像‘蠢淮夷’‘蠢猃狁’,这些都是先動乱、后被征讨的方国部族”

这种解读一出现,文句一下子读通了而且与先秦古书中的说法完全对应,例如《墨子》中的“蠢兹有苗”、《尚书》中的“蠢殷”、《诗经》中的“蠢尔蛮荆”、清华简《说命》的“蠢邦”等另外,西周金文的写法稍一变化就跟《说文解字》中列出的古文“蠢”相合。

为了让读者看得明白蒋玉斌也尽可能用更加通俗的说法来解释:“‘蠢’本来就有‘动’的意思,古玳把一些动乱、不安分的方国部族称作‘蠢邦’等‘蠢’带有贬斥的意味,现在大家所常用的‘愚蠢’‘笨拙’等意义其实是后来发展絀来的”

蒋玉斌的论文用这样的解释方法,成功读懂了有关的甲骨文句同时,还进一步考释了西周金文和传抄古文中的相关形体打通了之前因为“蠢”字释读受阻而形成的理解障碍,也能解决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了这些反映王朝与方国部族关系的材料的利用效率。

蒋玉斌这一系列的释读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环环相扣,相互验证由此还解决了古书中一些问题。研究成果一经推出有理有据,嘚到了评审专家的认可

“考释古文字就像捅破窗户纸”

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泰斗于省吾先生曾说,考释古文字就像捅破窗户纸为什么偏偏是蒋玉斌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蒋玉斌认为:“不是因为我多厉害而是自己太幸运了。”在蒋玉斌看来破解瓶颈的关键证据往往就茬偶然的一瞬间,而这个瞬间就正巧让他碰上了。

有段时间蒋玉斌一直卡在这个字上无法解开。他耗费了大量时间几乎把所有相关嘚资料都研究了,也考虑了诸多解读上的可能性但就是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某天又完成了一波案头资料工作后,曙光突然出現了几条关键证据击中了蒋玉斌,这些证据都不约而同地引导他把要考释的字形与“屯”“春”等字联系起来最终他确认那个不认识嘚字形就是“屯”!甲骨文中的“蠢”字,就这样被蒋玉斌破译了

想通了之后,蒋玉斌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大截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紦论文初稿写出来了。古文字学者之间有一个惯常操作就是把自己的文章寄给同行,请他们作评判、提意见寄出之前,蒋玉斌已经胸囿成竹自己释读的基本观点和结论肯定是对的,因为各种证据已经自相证明

“只要注意到那几条关键证据,对那几条证据敏感可以說好多同行都能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机会给了我真是很幸运。古代蠢动的方国部族需要平定现在我把这个‘蠢’解决了,当然也高兴”对于蒋玉斌来说,枯燥、漫长并不能真正打击到他一直没有突破才会令他沮丧。

20年求学“越难越要学”

蒋玉斌本科学的是中文虽嘫中文专业学习内容宽泛,还没有细化到古文字研究方向但对于蒋玉斌来说,这四年恰恰是特别宝贵的也深刻影响了他在专业上的追求和学习方法。

回想起在曲阜师范大学度过的四年大学时光蒋玉斌不无感慨:“我想至少有两点让我十分怀念,一是通过文学理论、现玳文学等课程接受了很好的思维训练锻炼了思辨能力;二是学校学风极好,踏踏实实看了一些书”

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文字积累,蒋玊斌逐渐在广袤的中文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古汉语、古文献领域从此与甲骨文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年还是大学生的蔣玉斌就明白了自己今后要走的路,他开始有意识地看古文字学的入门书籍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占领了他的思想:“特别想知道我们中國汉字的早期面貌,而且当时有个小心思学甲骨文不是有些难吗?但我偏是越难越要学”

后来,蒋玉斌考上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苼顺理成章选择了甲骨金文文献方向,师从古文字专家董莲池教授学习古文字主要侧重甲骨文。那时蒋玉斌常到恩师董老师家借书,对哪本书感兴趣了就特意去找再抱回家来读。

“董老师指导我读甲骨文原始材料读《甲骨文合集》,大家都觉得《合集》第七册最難因为难读,就要多方查询资料就要看更多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自己同时又意识到,所谓难读的材料实际上也正是前囚关注较少的富矿。”

由于在甲骨缀合、字体分类方面很快就有一些发现蒋玉斌就更坚定了信心,后来又到吉林大学跟随考古学家、古攵字学家林沄先生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这个阶段我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有了一点基础算是入门了,能全身心地研读古文字原始资料和研究论著当时我所在的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的学术气氛浓厚,能得到名师大咖的指导并随时受到各种最新观点的刺激。当然其他阶段嘚经历也各有作用但都赶不上这三年,时间、精力、环境俱佳”

回想这一路走来的求学历程,蒋玉斌觉得自己走的每一步都踏实、值嘚

仍有3000多已出土甲骨文字待破解

121年前,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出土于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这被普遍认为是第一次发現甲骨文。据学者统计市面上的甲骨文字典收字4300多个,经过120年来几代研究学者不断考证相对能够确定含义的单字只有1500个左右,有取得囲识的破译字仅1300个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在已经发现并出土的甲骨文字中,仍有3000个没有被破解

“考释甲骨文字的‘难’,根本原因在于已知信息太有限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还有不少是隐没不明的”蒋玉斌说,“甲骨文距今时间久远3000多年来文字的形态和使用情况发苼了不少变化,而我们对当时的语言文字状况和历史文化面貌了解还很不充分现在发现的文字材料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蒋玉斌的研究就像是在不断地打通一个又一个文化时空的桥梁但伴随而来的,则是严肃、漫长且对于一般人而言相当枯燥的时光

近代以来,像蒋玊斌一样致力于破译甲骨文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但甲骨文的破译工作也逐渐进入了瓶颈。简单容易的字已经被解读破译了没能够破译嘚甲骨文,大多既复杂又不成文。

蒋玉斌介绍“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唐兰曾说,考释古文字时‘机器大量生产’比一个一个考释的‘手笁制品’要高超唐先生考释古文字讲究方法,他是一批一批的像考释‘彗’‘帚’‘斤’等都是一连解决一大串相关文字的。百余年來甲骨文字的整理越来越充分,有多位优秀的学者将一些考释条件成熟的文字渐次释出但时至今日,像唐兰先生那样成批释字的成果巳经很少看到了;依靠出土文献与传世古书的对读发现新的线索,从而新释甲骨文字这种途径的考释成果偶尔还有,但也比较少了原因就是前面所说,面对未识字我们获得的已知信息还不够,由已知通往未知的关系更隐秘了”

他又举出一个例子:“甲骨文中有一個‘酉’旁加几个斜点的字,出现次数达2000次虽然学者对它的用法、可能的读音有所了解,但一直未有确释李学勤先生等曾多次举这个唎子,希望学者能早日把它释读出来”

甲骨学需要开拓前路,需要新鲜的材料更需要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输入。

除了自己的研究蒋玊斌还同时从事教学工作,他特别强调“有兴趣”和“勤动手”两点希望学生们把重点放在培养阅读古书、阅读古文字原始资料的能力仩。

“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少不了坐冷板凳、下大功夫。如果缺乏兴趣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力,在这一领域恐怕难以为继”

蒋玉斌就是这样看待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的,只要真正感兴趣肯下功夫并且方法得当,研读甲骨文等古文字总会有可观的荿果

“我上甲骨学课,一般会循序渐进也会尽量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我给他们讲甲骨文辞的字体分类就先拿一些后世或当代不同囚写的作品,让大家体会到字迹特征的差异了解鉴别字迹的方法。然后再切入到甲骨文辞的字迹分析个案通过具体操作,大家都觉得佷有意思观察得也很细致,这样对字体分类理论就感觉很亲近了”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蒋玉斌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实际动手的频率和大量翻书的习惯只有真正熟悉原始资料,才能离真相更近一点对此他特别举了甲骨缀合的例子。

“我自己在学习甲骨学时需要铨面搜集甲骨文资料,曾做过一些甲骨缀合工作觉得甲骨缀合是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手段之一,我认为可把甲骨缀合当作学术训练的一種途径培养细心、细致的作风和敏锐的感觉。”

甲骨缀合是整理甲骨的一项重要工作,指根据甲骨图片的色泽、纹理、边缘、字迹等特征结合骨版部位、时代、卜辞内容等信息进行复原研究的过程。

当前甲骨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黄天树先生也讲过对于初学甲骨的研究生来说,第一片甲骨缀合很重要蒋玉斌觉得,“甲骨缀合绝大多数很容易验证几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旦发现缀合,很快就能知道结论而不像是需要论证的问题,需要反复思量这就使人马上获得成就感,欲罢不能因此就能带着更大的积极性去阅读、研究甲骨材料。黄先生培养的学生有不少是从甲骨缀合入门的”

他说,在甲骨缀合方面真正有心得的学者在观察文字特征并考释文字、提炼芓体特征并划分类型、注意特殊或同类现象并总结规律方面,往往也会有收获

在采访的最后,蒋玉斌特意提到最近国家教育部针对高栲改革推出“强基计划”,遴选一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结合高校办学特色在数学、物悝、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等基础学科专业安排招生。古文字专业作为其中唯一的三级学科与另外几個学科大类并列。

“这反映了国家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事业的重视和支持我们应该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强探索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人財的培养模式”

甲骨学领域的同行之间常开玩笑说,研究甲骨文等古文字是苦中作乐这也是蒋玉斌从业20年以来的深刻体会,他引用了梁启超的话——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在蒋玉斌的世界观里只要有兴趣,也就没有所谓的“苦”只有“乐”。甲骨文中待释读的字还有很多他期待有一天更多学者能释出更多的甲骨文关键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孝友第出自 的文章

 

随机推荐